中国高校特色专业

2024-08-18

中国高校特色专业(精选8篇)

1.中国高校特色专业 篇一

中国高校必须强力推进特色发展

——研读潘懋元先生高校特色发展理论之感悟

韩延明

摘 要: 高等学校特色发展问题,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是决定高等学校的水平、优势、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要素。目前,我国不少高校由于办学发展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致使特色发展褪色或缺失。潘懋元先生的高校特色发展理论表明:科学分类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前提;理性定位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关键;凝练办学理念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引擎;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学科特色是高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分类评估是高校特色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高校;特色发展理论;特色发展策略

高等学校特色发展问题,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是决定高等学校的水平、优势、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要素。温家宝总理对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示:“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1]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类别的历史使命,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彰显特色。高校发展没有特色,就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也就没有高等教育整体的高水平提升。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潘懋元先生以一颗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炽热之心,以教育家的视野和情怀,把脉我国高校发展,以专著、论文、学术沙龙、报告、演讲、座谈等各种形式,多次阐释其高等学校特色发展理论。作为他的弟子,我深受教益和启迪。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经济背景下,研读潘先生的高校特色发展理论,对我国在新世纪建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学习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高校特色发展的内涵解读

从对比的视角分析,特色就是立足于同种事物的独特差异性及其美誉度,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高。高校特色发展,是指一所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师生与社会普遍认同的、具有独特品格和较高美誉度的发展特征。高校特色发展,体现了一所高校的优质发展特征,是其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其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是通往创建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必由之路。“大学只有各具特色,各发其音,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奏出动人的乐章”。[2]通过研读潘先生的高校特

色发展理论,可以看出,高校特色发展集中体现为以下基本特征。

1.独特性和美誉度

高校特色发展,是一所高校明显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办学风格、鲜明的个性展示和较高的美誉度与公信力,独特性是高校特色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实质是创新,即“人无我有”。不同高校总有区别,但区别本身并不等于特色,只有这种区别具有较高的美誉度,且这种美誉度达到其他高校短期内难以企及的程度时,才构成一所高校的特色,即“人有我优”。

2.层次性和稳定性

高校特色发展的层次性,是和一所高校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尤其是和高校的基本功能密切关联的。唯此方可凝炼特色,社会方能予以认可。高校特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内涵丰富,其内容呈现多元化,各个层面的特色建设彼此联系、相得益彰,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必然的逻辑关系,共同构成高校特色发展建设的综合性目标体系。高校特色发展不是一种暂时、局部、突如其来的发展现象,而是在长期的健康的办学过程中,依据其办学传统

和文化传承,在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的,而且一旦形成即具有相对稳定性。

3.现实性和认同性

高校特色发展,反映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并对办学主体和学生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像“隐形的翅膀”,支配着高校内部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吸引优质教育资源流向最能体现和突出高校特色发展的领域和项目。高校特色发展是高校的“名片”,影响广泛,也是高校被社会认同或赞誉的焦点和亮点。

4.发展性和创新性

高校特色发展,不仅是对过去办学经验的理性延伸,更是对高校未来发展的远景前瞻。它是一个与内外环境相适应、与特色时空相联系的动态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内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高校特色发展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同时,高校特色发展需要办学主体面向未来的发展远景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与时代同步,与文明共进,凸显人类进步和

大学精神。

二、高校特色发展褪色的原因检视

2010年1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讲到:“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的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高校特色发展,“正如一支交响乐团不能没有小提琴,也少不了大提琴。大学一定要定位准确,注重办学特色,如果所有高校都追求‘大而全’,中国就不会诞生世界一流大学”。[3]但从目前发展状况看,我国高校特色的丧失和追求的趋同日盛,以至于不少高校已毫无特色可言。有专家戏称:没有特色是当前中国高校最大的特色!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基础比较弱、建校历史比较短,出现了明显的盲目模仿和追赶时髦现象,表现出一种不切实际、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不少高校热衷于“移植”,盲目地生搬硬套国外和国内一些高校的理念和制度,最终搞得不伦不类,在模仿中失去了自我,在追风中丢掉了根本。同样,有些建校时间较长的高校也在逐渐丧失曾经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特色,名校特色日益消退。基于高校内因的思考,造成我国高校特色褪色或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办学发展定位不明确

黑格尔曾说过:“位置就是一种性质”。决定高校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高校的“位置”。换言之,即高校的“自我定位”。但由于受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少高校盲目求高、求大、求全,较为严重地存在“错位”、“缺位”或“失位”问题。正如潘先生所说:“定位不明,是当前中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4]由于思想准备不足、理论研究滞后、政策引导不力,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出现了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目标趋同现象。导致大多数高校是一个办学模式、一条发展路径、一种培养规格,按照传统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学生,造成了“千校一面”、“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低效局面。

2.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当今,许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不能较好地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间的关系、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正如潘先生指出的:“现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而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却是单一化的甚至是盲目无序的。这种单一化的发展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的矛盾,导致了精英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方向混乱不清的状况。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健康、良性的发展,直接阻碍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5]

3.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一方面不能与时俱进,按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以及学科的内在规律及时调整,另一方面,在学科布局中盲目求新、求热,不考虑学校自身的积淀基础,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学科拓展目标。就专业设置而言,一方面,专业设置带有浓厚的市场色彩,盲目以市场为导向,体现出随意性、应急性、粗放性。学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办学条件盲目争设热门专业。由于师资力量、图书资料、教学设施、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远远不能与所开设的专业相匹配,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导致规模效益低、造成资源浪费,人才培养难于达到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要求。另一方面,高校热衷于申报新专业,而开办后的新专业管理难以到位。部分高校倾向于外延拓展,过度开发,不讲条件地申报新专业,而专业批办之后,却忽视新专业的基本条件建设。有些学校专业设置数量较多,而图书资料、师资条件、仪器设备、实践条件等方面办学实力又严重不足。再者,专业设置与学校办学定位不相吻合。不同院校未能从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出发实行错位竞争,培养的学生规格、类型、特色不突出。此外,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不能有机结合,导致专业不能很好地支撑学科的发展,学校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形成了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两张皮”现象。

4.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方面,现行的高校资源配置方式,在客观上刺激了高校追求“大而全”。目前,政府投入依然是学校经费来源的主体部分。但高校要想得到政府的资助,必须迎合政府制定的标准和条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制定的标准存在过于狭窄和“一刀切”的弊端,恰如一个限制高校特色发展的“紧箍咒”或“瓶颈”。[6]自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制以来,学费收入成为我国高校筹措办学经费的主要部分,按照现行经费拨款政策,办学规模决定着高等学校的学费收入。在此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影响下,高等学校普遍求全求大。与此同时,社会资源的流动体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资源总是流向高、大、强、全的群体。受益最大的往往是那些办学层次高、学科门类全、师资力量强、在校生人数多的综合性大学,这客观上加剧了那些尚未“达标”的高校争专业、争合并、争升格、盲目扩招的趋势。此外,由于学费成为学校经费的重要来源,高校为了增加经费,纷纷举办自考班、高职班、独立学院,大量招收自考生、专科生,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院校哄抢生源的局面,以致高校的办学层次越来越多,专业越来越杂,办学目标越来越模糊。

另一方面,高校功利性行为日益凸显。不少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缺少远景规划,拓展新校区、争硕士点和博士点、争省部级国家级教学科研基地等等。而对在短期内难见成效且难以量化的工作,如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深层次问题,则不去考虑或无暇顾及。

三、高校特色发展的策略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展任务》中明确强调: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若干所高校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高校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然而,如何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潘先生语重心长地对大学校长说:“特色不是上面封的,不是专家定的,特色只能是你们自己搞出来的,从认识到行动自己搞出来的。特色必须是自己内在生发出来的,外在的不能代替你定特色。”[7]高等学校为了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应当认真研究客观环境(经济、文化、生源)、社会需求(类型、层次、专业)、自身特点和优势(文化积淀、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与特长以及校风),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上凸显特色。[8]

1.科学分类:高校特色发展的前提

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类体系,不仅有利于建立高等教育新秩序、促进高等学校之间的有序竞争,而且有利于高等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生态系统的形成。鉴于此,潘先生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9]

第一种类型是学术型大学。也就是传统的综合性高校或“研究型”高校,其培养层次为:本科(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以学习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主,研究高深学问,培养硕学闳才。在我国,以“985工程”高校和部分“211工程”高校为主体。

第二种类型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其培养层次为:本科(学士学位或专业文凭)———专业硕士(学位或专业文凭)———专业博士(学位或专业文凭)。主要以学习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包括一部分“211工程”高校、一般部委属院校、地方高校、民办本科院校以及独立学院。

第三种类型是职业技术高校。也可以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其培养层次为:专科(副学士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职业技术本科(学士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职业技术硕士(学位或职业技术文凭)。主要以学习各行各业职业技能为主,培养不同层次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从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来看,这一类型的院校,当前应当以培养专科层次的人才为主,但随着生产集约化、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将逐渐延伸为本科层次乃至研究生层次,也可转入应用型本科继续学习。同时,潘先生认为,三种高校类型的区别,主要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同,并无层次高低之分,更无社会地位优劣之别。[10]每一所高校都应在高等教育的分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发展方向与战略,突出自身特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2.理性定位:高校特色发展的关键

大学发展的动力,来源于自身不同的定位。高校的理性定位,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关键。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左铁镛所指出的:“谈到特色,必然要涉及高校的定位问题。定位决定了高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科学定位是高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11]高校必须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结合自身的实际,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充分论证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选准所处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为高校特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高等教育结构的复杂性和学科科类的多样性,高校定位的战略选择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思考,努力在各层面坐标的交汇点上选择最准确、最科学的定位。

首先,要从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上科学选择高校定位。高校应审慎选择以本科教育为主还是以专科教育为主,是办成学术型大学还是办成应用型本科高校或职业技术高校。高校在办学层次上定位准确,就能在该层次高校中“独树一帜”。正如潘先生所言:“每一类型都应该有重点高校,都可以培养不同层面的拔尖人才、一流人才,都可以成为国内(省内)知名、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一流大学”[12]。如果高校在办学层次上定位不准确,就可能在办出特色上走弯路。宁波某高校是一所新建地方院校,建校之初曾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后在实践中深感目标与现实差距太大,由此高校重新定位“面向浙江:,紧贴宁波,以为地方服务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主,以特色创一流,把高校建成位居全国新建院校前列的新型高校”。

其次,要从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上科学选择高校定位。我国的高校,有的是面向全国的国家重点高校,有的面向大区,有的则以面向高校所在省级行政区域为主,相当一部分则是面向省级政府所属地区(市)或中心城市。面向地方的高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出特色上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和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样才能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鼎力支持,从而在高校之林彰显自己的办学优势与发展特色。

再次,要从高校所处的科类结构上科学选择高校定位。在高校的科类结构上,有综合性高校、以某学科为主的多科性高校及单科性高校等。在单科性高校中又有农林、医药、财经、政法、石油化工等科类。高校只有在各自所处科类结构层面上准确选择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个性特征,才能真正卓有成效地实现特色发展。以某学科为主的多科性高校,如果盲目追求“综合性”、“大而全”,就会因失去高校原有的主科优势和特点而褪“色”。同样,单科性高校盲目追求“多科性”、“综合性”,搞“小而全”、“多而杂”,也会“舍本逐末”,丧失学科特色和优势。

3.凝炼办学理念:高校特色发展的引擎

潘先生认为:“高校实现特色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有自己的理念。这个理念应是在发展过程中证明行之有效的,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的。如果学校没有自己的理念,只看统一的、规范的排名榜,然后跟着排名榜的指挥棒转,为建立一流大学而建立一流大学,那你永远建不成一流大学。”[13]“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14]高校办学理念,就是人们对高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体系。高校办学理念是高校特色发展的灵魂,这已为国内外诸多名校的办学实践所证明,它对于一所高校具有全局性的深远影响。独特的办学理念,是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的完美结合。高校一旦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就能在其引领和激励下克服重重困难,用创造性劳动推进高校的特色发展。同时,办学理念具有宏观的规范性,约束和制约着高校的教育活动与办学行为,使高校沿着特色发展的路径开拓前行。

4.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高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潘先生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外部关系基本规律和内部关系基本规律。外部关系规律就是教育的社会关系规律,也就是说,教育必然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因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必须主动与现代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15]

(1)调整课程结构。为促进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高校课程应注重各科目之间的统一性,加强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课程宜强调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掌握,而非知识的灌输。应由学科专家、任课教师、企事业部门以及学生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课程安排应增加选择的弹性,以方便学生学习。要在高校课程中注入为学生将来投入工作和实际生活作准备的知识元素,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业、不断发展自身能力、跟得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合格人才,而不是仅仅偏重于训练学生专门从事某一项手艺或某一种专业实践。要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帮助大学毕业生在谋求职业时有最大限度的流动性和选择性。

(2)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目的,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和充盈着生命的活力。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先进的理念引领教学。要从传授知识型教学向开发智能型教学转变,从固态封闭型教学向动态开放型教学转变,从教师主导型教学向学生主学型教学转变,从培养单一型专才向培养综合型通才转变,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从统一培养向因材施教转变。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专业特点等因素,选用讨论式教学、发现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模式。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高校特色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把实践教学过程当作掌握理论、强化应用、拓展知识、锤炼技能的过程。通过教学计划的安排,有组织地进行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6]这是高校特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质。

(4)在各类高校之间架设“立交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对此,潘先生如是说:“第三种类型高校的学生,可以补修若干理论课程而考转第二种类型高校以至第一种类型高校;第二种类型高校以至第一种类型高校的学生,也可以补修若干职业技术课程考转第三种类型高校;第一种类型高校与第二种类型高校之间也是如此。为了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性向或就业的需求选择专业,应尽可能让学生自主选择而不必强求划

一、过多限制。在当前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困难的境况下,这种“以生为本”的措施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17]因此,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略,既需要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拔尖人才,也需要培养大批普通的实用技术人才。

5.强化学科特色:高校特色发展的核心

潘先生认为,高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应当“加强各类高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18]首先,学科建设是高校特色发展的“龙头”,在高校特色发展中起核心作用。一方面,加强学科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科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基础,教学质量是评价学科建设的主要指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学科建设,有助于推动和深化专业、课程建设。加强学科建设,能够为课程提供优质资源,改善课程结构,形成精品课程,优化和丰富课程体系,推动和深化课程建设。同时,加强学科建设,有助于促进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推动力,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拉动力。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能聚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只有高水平的学科和一流的科学研究队伍,社会才能对其产生认同感、信任感,因而才能提升整体研究能力和创新水平。

其次,在学科的内涵发展方面要形成自身的特色。无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包括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也可以分为知识的原创型和知识的应用型两个方面。其中,应用一定的知识解决某个领域的问题并取得成果,进而转化为生产力或新产品,应当是学科特色发展的重要体现。

再次,强化学科特色,需要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强化学科梯队建设,是形成学科特色的根本举措。应当建立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缘结构等合理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科梯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充分发挥他们的核心作用和引领功能。

6.分类评估:高校特色发展的保障

高校评估机制,是对高校特色发展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高校评估,主要是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评估指标体系中,有意识地将“办学指导思想”作为一项首要指标,用以引导高校重视“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并突出特色发展。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特色项目”被列为一级指标,并且明确规定,没有鲜明的特色不能评“优秀”,“良好”的必须有特色项目。

但是,理性思考几年来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不难发现我国高校教学评估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追求一流、向名牌大学看齐或攀比的倾向,评估方案大多按照重点院校标准设定,使得一些地方、部门院校及办学层次不高的院校不是失去信心就是盲目攀高。从原有评估指标体系来看,如果在评估中试图对所有被评院校在“办学特色”方面都以相同的指标进行评价,很容易出现一个悖论,即,我们期望通过评审“特色”,促进高校特色发展,但是结果可能是高校的“特色”趋同,或者不是生长出来的“特色”,而是文字上编制出来的“特色”。在笔者参加的几次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突出的印象就是特色不“特”,特色无“色”,缺乏鲜明的特质,不能得到全校教职员工及社会的广泛认同。许多高校反映,自评报告中最难写、也最令校长头疼的部分就是学校的“特色项目”。这一问题亦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教育部2008年4月召开的“规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研讨会上,副部长吴启迪第一次公开表示,评估方案对不同高校的分类发展指导性不够,目前高校教学评估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19]针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潘先生早在2003年就提出:高校评估要进行“分类评估”。“应当按不同类型高校制订不同的评估指标,至少应按三大类型制订三种或更多的分类评估指标,使各类高校各安其位开展公平的竞争。”[20]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高等学校依据卡内基基金会制定的大学分类表进行分类发展,并在各种评估体系中,都以卡内基的分类为基础对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标准的评估。因此,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都可以争取“优秀”,这样可以促进高校的特色发展,增强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潘先生富有真知灼见的提议,得到了有关教育专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认同,并予以实施。有专家提出:“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要采取不同的评估模式;评估结果只在同类之间比,不搞排名;评估结论以定性为主,重在促进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认为:“上述评估方法便于操作,导向明确,可以避免攀比心理,远离功利行为;同时还能充分体现高校的主体地位,突出以教育质量为中心的重点,减轻高校不必要的压力。”[21]近闻江苏省设立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建立科学的高校分类评价机制”,具体要求是:“根据高校不同类型、目标定位和办学要求,建立高校分类评价体系,政府对高校实施绩效考核和拨款制度,试行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或非政府组织对高校评价制度。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考评、教学质量评价、社会评价高校工作等机制。建立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22]

特色发展内涵提质的高校读本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02012年11月08日05:22 来源:重庆日报

纠错|收藏我要推荐将本文转发至:转发到和讯微博转发到新浪微博转发到搜狐微博转发到腾讯微博转发到QQ空间转发到人人网转发到豆瓣网转发到手机网 学校灵湖风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冶金技术与设备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垃圾焚烧发电研究院中试基地。

重庆市大学生党员宣誓活动暨“高校党旗领航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学校举行。

核心提示

8年,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再到研究生教育试点,从老校区办学到整体入驻大学城办学,从规模扩张发展阶段到内涵建设发展阶段,重庆科技学院完成历史性的三大跨越。

8年,在校本科生人数从781人增长到18000余人,增长了23倍;年科研经费从不到500万元增长为7500万元,增长了14倍;学校净资产从不足3.5亿元增长为超过22亿元,增长了7倍;学生获得了420余项省市级以上奖励,学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在重庆市普通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

8年间,年轻的重庆科技学院演绎出令同行惊叹的发展速度。如今,面对第二战略发展期,学院正按照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强本建硕、打造学科、合作开放、造就名师、文化建设”的任务要求,大力发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蓄势谋远,团结奋进,努力朝着创建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力迈进。

特色立校 做强本科人才新品牌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能否考上大学转为如何能考上好大学。面对激烈竞争,一所年轻的高校该何去何从?

“高校发展的出路在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在于特色发展。”重庆科技学院党委书记魏世宏介绍,通过展开人才培养大讨论,学校确定了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打造特色,在特色上塑造本科生品牌的发展战略。

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按照这一思路,学校依托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走特色发展之路。

以服务“两业两域”彰显学科特色。学校综合分析自身发展历史和机遇,提出立足石油冶金行业、安全领域和重庆地域等“两业两域”,围绕行业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学科生态,着力构建特色学科群。在不断凝练和建设中,学校已形成了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引领的近20个一级学科和50多个学科方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安全技术工程已成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在夯实本科教育学科基础的同时,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的突破。2011年,学校成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安全工程两个领域获准招收硕士研究生,学校进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行列。

以合作教育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学校立足行业、服务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开设有石油工程、冶金工程等39个本科专业。广泛吸纳社会和企业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和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重点解决好企业如何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问题。与石油冶金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了13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和200多个就业基地。与中石油联合建立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与重钢集团联合建立的冶金工程实习实训基地已成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学校获批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高校。

以特色管理激活优势资源提升人才质量。学校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着力增强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通过深入、系统和配套的改革,学校正努力探索和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体现学校校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营造了适应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制度文化环境。

学生为本

打造阳光自信新形象

如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成才也成人?学校认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源泉。

近年来,学校树立了“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遵循规律,依法治校”的工作理念,构建了“ESM”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

为此,学校实施了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科学精神教育、文明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五大”主题教育,打造学生健全人格。为了给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环境,学校又实施了阳光关爱工程、大学生就业促进工程、素质培养工程、能力培养工程、四进公寓工程“五大”服务工程。

在学生最为关心的就业出路方面,学校搭建了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大学生外语教学体验中心、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大学生公务员考试培训中心、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七大”服务平台。

“阳光、自信、包容、进取”这就是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给外界的良好形象。

据了解,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舍己救人英雄李恒太烈士、重庆市道德模范胡幸辉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竞赛等课外科技竞赛中连续多次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女子足球队3次蝉联重庆市大学生足球赛冠军,荣获全国大学生足球赛亚军、季军。近年来,毕业生一次签约率高达90%以上,在重庆市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

人才强校

助力转型发展新动力

人才队伍是高校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名师造就工程,以“一德两化三能力”为抓手,大力实施“团队培育计划”、“科苑人才计划”、“特聘教授计划”、“卓越学者计划”、“能力提升计划”和“青年教师三种经历计划”,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从2011年开始,学校每年公派30名中青年教师出国学习深造,连续选派5年。合校以来,学校专任教师增加到1010余人,专任教师中正副教授达481人,博士180多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90%。

依靠优秀人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建成了重庆高校石油天然气工程研究中心、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科研平台,承担了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近5年来,全校共主持国家级课题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9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6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重大软科学课题1项;各类省部级纵向课题258项;2011年科研经费突破7000万元。全校共发表科研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EI、SSCI、ISTP等各类检索和收录论文800余篇。获批专利10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0余项。建立了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4个、重庆市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学校分批次投入1000万元培育了60余个创新团队,其中2个团队入选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开放办学

点燃地方经济新引擎

开放办学是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社会贡献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主动探索校企合作、政校合作、院所合作等育人的路子,把建设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为深度融入和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打造产学研合作品牌。”重庆科技学院院长严欣平说。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构建了学校、政府、企业间的互惠共赢模式,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助推市政府与三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重庆科技学院的协议;与政府部门、三大石油公司、武钢、西南铝、重钢等80余家大型国有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重钢集团、重庆市科委共建了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与重庆市安监局、中国安科院联合共建了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运载火箭研究院共建了“航空航天功能材料与元件研究中心”。学校被誉为产学研合作的成功范例。

据了解,井控技术培训基地被中石油领导评价为“达到了国际水平”;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应用,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与中石油合作研发的深海钻井设备被成功应用于981海洋钻井平台;航空航天功能材料与元件研究中心研制的磁性元件被用于神舟系列„„这些颇有分量的成果,无不彰显出开放办学的显著成效。

深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墨西哥、韩国等14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高校和企业开展了联合办学、合作科研等多形式的交流合作。美国卡万塔能源有限公司出资430多万美元与学校联合共建垃圾焚烧技术中试基地,开展垃圾焚烧发电关键技术研究;惠普公司与学校合作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与学校联合共建地球工程中心中国分中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与学校共建生物材料与活细胞影像技术研究所;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与学校联合开办了语言课程,成立了墨西哥与拉丁美洲研究中心。

党建保障

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高校党建工作关系到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学校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全力推进学校第二战略期科学发展进程。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启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实施和谐之家成才导航、自主学习成才导航、社团成才导航等五大成才导航计划等,连续3年获评重庆市教育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注重抓好组织建设,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五下基层三走进”活动。创新性开展了基层党组织每学期一次党课、一次党日活动等“四个一”活动,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及“一讲二评三公示”活动。抓党建经费的专题化,制定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颁布了《重庆科技学院党支部工作条例》,编印《党支部工作流程》等;抓党建研究的项目化,制定了《重庆科技学院党建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抓基层党建活动常态化,举办了学生党员专题轮训班,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的基础知识竞赛,“深入抓党建强力促三风”活动已打造成学校党建工作品牌。

以制度建设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坚持依法治校,推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教代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教代会民主评议及质询学校重大事项制度的建立,使教代会暨工会会员广泛参与了民主管理和监督。坚持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制度,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共青团、学生会和关工委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校被评为“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重庆市民主管理示范学校”及“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之家”。学校共青团工作连续两年获重庆市共青团工作目标考核特等奖、关工委获评“教育部关工委先进集体”。

此外,学校还不断深化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使创先争优活动体现重在实践重在发挥作用,坚持不懈地解决师生员工关注的现实问题。

文化引领

构建师生共同精神家园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重庆科技学院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坚持“文化兴校”战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全校师生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和教育振兴而团结奋斗。

近年来,学校从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以“树学术之风,长大学之气,扬人文之道,展艺术之美”的理念培育校园文化。强化校史宣传教育,着力培育师生的行业情结、红岩情结、重科情结3种情结。大力研究和宣传学校校训、校风、学风、办学理念及“三创”精神、三大战略、发展思路等办学治校文化。

学校形成了文化艺术节、科技创新节、体育文化节和民族传统文化系列、现代大学文化系列的“三节两系列”校园文化品牌,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带薪实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红五月·青年成才”主题系列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计算机技能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与此同时,学校健全完善支持文化理论研究和文化精品创作的机制,建设稳定的文化队伍;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展示了学校文化特质,培养了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大提升了学校影响力。

上海市加强统筹分类指导推进高校特色发展

教育部简报〔2012〕第37期

编者按: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近一年来,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2012年3月22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总结推广经验,促进各地各高校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特编发“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专辑”,供参考。

上海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由外延扩展向内涵建设转型,进一步加强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行分类指导,引导高校特色发展。

加强市级统筹,推进综合改革。一是建立市级统筹机制。充分发挥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会商机制作用,建立市级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全市资源,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力推进27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二是转移经费投入重点。“十二五”期间增加140亿专项资金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其中70%用于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地方高校内涵建设资金的70%用于人才培养。投入重点由注重校园、设备等硬件建设向注重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等内涵建设转移,由注重具体的分散性项目向注重高校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的整体性项目转移。三是统筹学科专业布局。依托部属高校,建设上海数学中心、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上海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力争跻身国际一流水平;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开展“现代都市工业学科专业群建设”等21项本科院校内涵建设计划,重点建设护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200个高职高专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引领特色发展。推进高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改革,促进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一是创一流,共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大力支持部属高校发展,优先配置土地、校舍等资源,在“985工程”、“211工程”等建设中,给予1:1配套资金支持,促进其在服务国家和上海战略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和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步伐。二是重应用,促进地方院校特色发展。引导地方院校结合社会需求,在特色学科专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品质提升。与国家海洋局、交通运输部共同支持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建造教学科研试验用船;建设44个市级重点和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强化实践育人环节;连续5年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增投入,引导民办院校提高质量。每年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对民办院校分类给予财政专项支持,促进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评估督查。一是建立合作机制,创办研究型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建设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上海纽约大学,与中科院合作筹建一所教育、科研、创业融合的研究型大学。二是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育质量。联合下发加强校企合作,提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质量相关文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行业引导、校企合作、市场运作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支持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世界顶级企业成立联合学院。三是强化评估督查,保障持续发展。建立高校专业预警机制,向社会公布就业率持续偏低的专业名单,并相应调减招生计划。建立教育财政专项重大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和跟踪问效机制,逐步扩大财政绩效评估范围。

竞争中赢主动 办出特色是高校发展必然选择

2007-02-1

2中国教育新闻网

唐景莉 杨晨光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加强高校管理 提高教育质量

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靠的不是简单的规模和学位层次

办出特色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编者按:在“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部署。高校结合各自的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特别要围绕质量这个中心,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在办出特色上做文章。

为配合和推动高校抓质量的工作,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加强高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系列报道,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介绍一些高校的经验和做法,希望能起到相互交流和启迪的作用。

“特色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离开它,你就会窒息而死。”一位大学校长这样感慨。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向与会的6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提出了“高校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的问题,总理的关注在高等教育界引发了深入的讨论。

在教育部工作会议上,在直属高校咨询会上,从教育部领导到高校的书记校长们,大家已经形成共识,大学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优势、看特色,各高校只有根据自身实际,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办学特色,才能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特色迷失,一些高校正在失去自身优势

日前,广东唯一具有本科航海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省属重点建设院校——广东海洋大学组织了一场学生招聘会,30余家航运企业来校,该校航海学院2007届学生223人参加招聘会,当天就有81.1%的学生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坚持特色发展使广东海洋大学在规模、学科、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是,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该校领导也发现,办学的海洋特色逐渐被日益膨胀和扩大的非海洋专业所冲淡,学校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办学特色正面临严峻考验。学校党委书记刘卫国说,作为行业特色很强的学校,为了防止和避免办学特色的迷失,我们必须坚持海洋特色、海洋使命,这样才拥有了有别于其他学校的东西,才能打响自己的品牌,只有坚持海洋特色,学校才能“前途无量”。

大学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具个性、优良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办学思想、目标定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方面。大学办学特色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

“十五”期间,在国家“985”工程、“211”工程的推动下,高校的规模和层次普遍得到提升。但目前部分新建高校贪大求全、盲目攀比的心态以及千校一面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高等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学校总是把前途寄托在“升格”上,兴奋点都转到办本科上面,结果学校变成了本科的“压缩饼干”,也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说,一些学校正在慢慢失去自身应有的办学特色,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和实践者,我们必须直面高校办学特色迷失的问题,必须科学认识大学办学特色的现实意义。

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知名大学,但绝不需要所有大学都变成有名的大学。“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必须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一样保持多样性。坚持办学的多样性,实行分类定位,是国民高等教育体系协调发展的需要,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社会分工的必然选择。”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如是说。

特色立校,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曾经在1998年到2000年间连续获得3个诺贝尔奖,如今这所学校在美国已经是公认的一流大学了。但是20多年前,它在加州大学的9个分校中也是二流的。成功的关键在于该校化学系选择了当时比较冷门但是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进行研究,而没有选择当时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都在研究的热门方向,终于获得了成功。如今,这所学校已经成为美国化学和物理学界学者都很希望能够去访问的地方。

应当说,大学的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历史中积累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特点和风格。这种特点和风格在一定的时期或范围内形成了其他大学难以企及的比较优势,并以此确定了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在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一所大学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靠的不应该是简单的规模和学位层次,而应该是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排头兵”——中国人民大学在建设过程中不是趋同式地把自己发展成为综合程度更高的大学,而是实施了差异性的发展战略,不贪多、不图全,有选择地追求卓越。一方面,建设较为齐全的大文科,另一方面也按照“有基础、相关联、高起点、入主流,力争高水平”和“少而精”的原则发展,发展了少量理工学科。人大校长纪宝成指出,确立和实践特色发展战略,走特色强校之路,应当成为我们大学发展的本质追求和必然选择。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林金桐认为,任何一所大学都必须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兴校,以特色强校。学校在确定战略目标时,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规模适度、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一流大学并不是学科越多越好,办学规模大不等于办学水平高。我们不去拼规模,而在乎特色与优势,学科不在乎有多全,而在乎有多强。

据悉,教育部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将特色项目与七个一级指标单列,充分体现水平评估对特色项目、办学指导思想等有关办学特色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特色纷呈的高等学校都是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科特色,是学校办出特色的关键

连续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三年跻身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纺织类论文被SCI、EI、ISTP(即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收录的数量,连续三年居世界同类院校之首,并于2005年第一次超过世界其他9所著名纺织院校的总和。东华大学的发展很具有说服力。

东华大学的综合实力比不上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但是该校纺织学科群的实力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良好的声誉,具备了全面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和实力。学校对优势学科的有力托举,使一批标志性成果喷薄而出,如“无毒轻质内层防护材料”、“仪表特种玻璃”、“宇航员排泄物收集装置”等科研成果,为“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作出了重要贡献。东华大学在此领域的优势和对国家及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是国内其他大学在短期内难以替代的,这就是学校存在的社会价值。正如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所说,我们不追求学校学科发展中的“全能冠军”,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特色学科不仅要做全国的“单项冠军”,还要冲刺世界的“单项冠军”。

一流的大学一定要有若干个一流学科,世界上的一流大学也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居世界一流,它们往往是在某些学科领域处于世界最前沿,形成特色,在优势学科领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由此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提升和确立学校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

“学科特色是大学特色中最主要的标志,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张锦高表示:“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大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声望主要取决于学科的发展水平。一流的大学首先是因为它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才能吸引和培养一流的学者,才能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和科技成果,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任何学校都要集中精力建设有自身比较优势的学科和特色学科。”

只有一大批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的水平高了,才能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只要每一所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特色优势等,确定更高的目标,形成各安其位、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就能脚踏实地地为国家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是什么?2012年06月14日

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http://edu.zjol.com.cn问: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是什么? 答:我校通过实施特色本科战略,主动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创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4+1”、“3+2”的双学历或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各类特色班,促进交叉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与地方企业、行业的合作,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建设覆盖文理、教师教育、工科与商科的若干特色与品牌专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建有启新学院,设立“理工实验班”,为“理工实验班”的学生配备学习导师,共同确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并确保考生在专业分流时可以申请在理科招生的专业中任选一次。

学校实行学分制,采取灵活的自主选课制、弹性学制,学生可以提前或延迟毕业;设立创新学分,建立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学生入学后共有5次机会可申请转专业,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末,可申请跨学科门类转专业;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末,可申请转入本学科门类内的其他专业;第五学期末可申请转入二级学科门类内的相近专业。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修读辅修专业。达到要求的学生可同时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

学校参与长三角高等教育合作优秀人才培养项目,每年选拔优秀学生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

建设特色专业 培养特色人才(图)http://

2011-06-24 13:46

教授指导学生实验

天津商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建设特色专业,培养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型人才。

多年来,天津商业大学主动适应现代商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在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特色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改革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旅游管理、热能与动力工程、金融学、财务管理4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0个专业被评为“天津市品牌专业”。目前,天津商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建设又向纵深发展,开办了会展经济与管理、高尔夫经营管理等新专业,并成立了天津商业大学——光大期货研究院,标志着校企合作专业向研究生教育和广泛的课题研究方向拓展。

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一所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环节。天津商业大学校长刘书瀚认为,学校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相符合;要与本校的历史积淀、学科优势和校园文化相符合,打造特色专业则是培养特色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专业建设中,天津商业大学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天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把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研究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充分实现职业和岗位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对接”,抓住特色专业这个载体,凸显人才培养特色,使毕业生择业和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发挥优势——

提升特色专业建设水平

近年来,天津商业大学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配置办学资源。构建了具有商科院校特点的“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模块+商学素养模块+创业教育模块”的课程体系,搭建学科基础课平台,并且加大英语、法律、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的比重,为学生成才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实施职业资格证书认定制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商业道德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多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聘请具有突出创业业绩的企业家组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通过举办企业家论坛、加强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等措施,对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强强联合——

拓展中外合作专业领域

天津商业大学始终坚持研究和践行教育思想的开放性,确立了“三个引进”的国际化办学发展战略。一是引进优势的教育品牌。2002年,天津商业大学与美国东密歇根大学合作举办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班项目,联合培养具有国际先进理念和创新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管理专业知识和丰富管理实践技能的高水平、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二是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在教学上采用国外最新的原版教材和教学方法,在师资力量上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国际合作项目的专业课教师队伍都是由中外双方组成,70%的课程都由外教授课。三是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2004年,该校与美国州立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合作培养酒店及旅游管理人才,借鉴美国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经验,创新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学生毕业时授予中美双方学士学位。目前的三届毕业生都供不应求,在校生近千余名。经过近6年的探索,这个国际合作项目已经形成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质的办学条件、优质的生源、优质的业界支持和优质的教师队伍鲜明的办学特色,并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2007年获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称号;2008年顺利通过美国南方教育委员会的评估并获得好评;2009年获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同年被教育部确立为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创新实验区。

优势互补——

加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

在特色专业建设中,天津商业大学把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各专业根据自身实际,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设实训实习基地等方式办出专业特色,培养特色人才。该校机械学院与LG集团联合培养制冷方向本科生。商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与深圳爱迪尔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对珠宝专业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依托商学优势,在培养学生珠宝鉴定及加工的基本技能基础上,特别注重学生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珠宝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宝石鉴定、加工、款式设计、首饰评估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珠宝企业管理与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特色专业教育教学中,天津商业大学还充分发挥优势,广泛扩展中国经济学的留学生教育。为了让广大留学生更好地、更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经济,开设了面向留学生的中国经济学专业,并根据留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了四种学制的课程班和学历班,使留学生熟悉中国经济、适应中国市场环境,提高他们运用汉语进行经贸活动的实际能力。目前,天津商业大学正在筹划建立新加波、韩国教学基地,从教材到专业课程全力打造中国经济学。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天津商业大学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带动了学校其他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学校“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际酒店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

2.中国高校特色专业 篇二

一、“中国梦”与校园文化建设

(一) “中国梦”的内涵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人们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美国提出的“美国梦”、欧洲提出的“欧洲梦”, 都是人们结合国情提出的梦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国家博物馆展览时提出, 中华民族的梦想是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的具体含义: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1]。

通过对“中国梦”含义的解剖后发现, “中国梦”有三层含义:第一, “中国梦”的目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是从内涵组成上解释的;第二, 坚持“中国梦”, 就是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凝聚国家力量, 这是从遵循原则上解释的;第三, “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的梦, 也是世界人们和平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从基本属性上解释的。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包含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活动、校园价值取向等。高校校园文化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各要素之间通过互相融合,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依托于精神载体, 促进各种物质和精神的承载和传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校中的具体展现, 是多样形式与丰富内容的结合。

高校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服务、管理和教学等息息相关, 具有系统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与物质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相关[2]。

(三) “中国梦”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高校担负着传承和创新社会文化的重要使命。对高校来讲, 校园文化是一种内在的灵魂, 是校园活力的重要体现, 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文化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 复杂的文化思潮纷纷呈现,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在文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经文化渗透于方方面面,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主要体现在育人活动方面, 需要用“中国梦”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 树立坚定的信念,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和谐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依托于精神载体, 这一精神载体就是“中国梦”, 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 所以“中国梦”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身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充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运用“中国梦”的理念, 帮助学生确立精神坐标和价值取向, 利用“中国梦”的精神内涵, 为青年学生提供奋斗的动力和方向, 保证校园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促进学生、学校和社会共同发展。

二、“中国梦”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 “中国梦”的内涵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高校校园建设指明了方向。校园文化载体是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中国梦”的引领下,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校园环境。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需求, 是弘扬大学精神的主要措施。从根本上来讲,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直接体现。在大学精神的塑造过程中, 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依据, “中国梦”正是引领大学精神和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标志, 在“中国梦”的引导下, 高校校园文化已然成为大学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3]。

(三) “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需要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使师生主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作为国家思想和精神的重要建设阵地, 必须要加强文化的载体建设,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 拥有“中国梦”的政治情怀。

三、“中国梦”引领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相协调, “中国梦”在体现中国人民理想的同时, 反映出优良的文化传统。针对高校的发展来讲, 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高校建设的内在凝聚力, 也是高校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支撑, 校园文化建设担负着社会发展的光荣使命, 是学校的重要精神支柱, 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促进校园建设的发展, 借助重要的精神力量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国梦”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思想教育的补充, 更是高校实现思想育人的重要方法。以“中国梦”的核心理念为指导, 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一) 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教育中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以理想和信念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行和价值观, 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将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价值取向, 是高效开展各项活动的精神支柱。我国进入的新的发展阶段以来, 思想政治改革进入攻坚期, 在社会变革额的影响下,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历史经验可以看出, 人们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国家团结的标志。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作为学生理想信念的主要渠道, 高校对学生理想信念的灌输将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根据“中国梦”的内涵,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 “中国梦”与高校文化建设的融合, 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路线, 将实现“中国梦”的热情转化为思想进步的动力,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将报效祖国的宏图伟志付诸在实际行动中[4]。

(二) 将“中国梦”融入到实践活动中

在“中国梦”的实践过程中, 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在高校的文化建设中也是如此, 理论和实践是统一的整体,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 也是理论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实践的开展必须有理论作为指导。校园是学生的主要集结地, 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不够充分, 难免出现“空谈误国”的现象, 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 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知识, 还应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社会实践。青年学生必须明确“中国梦”的本质属性, 把握“中国梦”的真正内涵, 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 以时代发展的需求为标准来实现自身的梦想, 把社会实践工作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时效性, 并且青年学生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 端正自己的价值观,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 必须将个人梦想与民族梦想、国家梦想结合起来。

(三) 将“中国梦”融入校园生活中

在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 青年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作为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基地, 大学校园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有独立的生活环境, 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依托“中国梦”的指导,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 满足学生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需求, 帮助青年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不断促进知识的积累,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 争做新世纪优秀的接班人[5]。

高校在育人的过程中,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将民族精神融入进来, 将校园建设与国家建设结合起来, 将形势政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依据, 在青年学生了解国际发展形势的同时, 形成辩证的世界观, 理性地对待国际热点问题,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结束语

以“中国梦”的构建为基本依据, 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 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不断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 适应社会的变化, 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将“中国梦”融入校园生活,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提高社会责任感, 加快“中国梦”的实现进度。

参考文献

[1]郝安华.浅谈“中国梦”引领下的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四川大学学报, 2011, 29 (27) :308.

[2]王建设.“中国梦”与校园文化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 2015, 18 (2) :64-66.

[3]王春林.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J].现代教育, 2012, 21 (6) :82-85.

[4]王锴华, 徐爱功.新时代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 2012, 18 (1) :29-31, 68.

3.中国高校物联网专业全解析 篇三

物联网作为近两年的热点话题,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时代大革命。面对这项战略性新兴产业,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使得社会对专物联网产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就在这样一个全球背景下,物联网作为专业正式进驻高校课程。

◆ 高校物联网相关专业设置情况

在2010年教育部审批设置的专业中,信息网络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得到重点体现,有将近40所高校院系获批了包括“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三个物联网相关的专业。其中获准设置的高校中,有30所高校设置了物联网工程专业,5所高校设置了传感网技术专业,2所高校设置了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 与项目课题及产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专业培养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网络理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掌握物联网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具备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

鉴于物联网技术目前发展很快,涉及到多种网络技术,且不同网络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环境,因而该专业学生要求掌握多种网络技术(如:3G、GPRS/蓝牙,WIFI, ZIGBEE, 专用网络等)和网络间路由和数据处理,无线、有线网关设计等新技术。

2. 人才培养方案

该专业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2.5个学年)打好扎实的基础课,三年级(0.5个学年)则进入专业实验室或企业结合所学专业课接触专业应用背景,开始进入创新基地开展小型课题研发,三年级(0.5个学年)学习需要的专业课,可以请企业工程师来上;四年级(0.5个学年)和分配的专业导师还有企业工程师构思综合课题,并结合毕业设计开展创新性应用课题研发。

3. 实践教学建设方案

物联网专业主要面向产业,培养工程应用人才,所以在构建专业实验室时也要有特色,在最短时间迅速按照专业基础实验设立:短距离通信、远程通信、Zigbee、WiFi、RFID、GPRS、蓝牙、无线单片机、嵌入式到专业综合实验:拓扑覆盖、定位系统、同步、MAC再到专业应用系统:工业、农业、交通、医院、家居等。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物联网中的实践特性:数据传输的可达性;感知手段多样性;时间同步特性;结构合理性;服务可靠安全性;信息处理的智能性;混杂网的柔性。

4. 实施效果和专业发展前景

以江南大学为例,该校物联网专业成立两年来,目前已经拥有物联网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多个研究院所。每年科研经费4000万,和无锡本地200多个企业建立合作,设立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实验室,学生在这些平台上获得深度专业素质能力提高和工程经历。

牛云飞(毕业去英国读研找到ARM全球剑桥总部工程师职位)、高增增(美的公司工程师职位)等同学自2006年起开始搭建智能小车编队研究平台,由无线通信的具有红外及图像传感功能的4辆智能小车组成。以智能小车编队为实验目标,进行传感器网络、智能传感相关课题研究。

另外,无锡小天鹅集团与江南大学联合设立的研究生工作站也已正式投入运作,不仅为企业自主创新开辟了新平台,还为高校培养实用型高层次人才拓宽了渠道。在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内,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的研究生张炜正在加紧研发新型物联网洗衣机控制器,在他和团队(有许多大学生)的努力下,可进一步提升物联网远程控制技术在智能型洗衣机的创新应用。面对市场国际化和新产品研发的需求,小天鹅希望充实研发队伍,而江南大学也期望改革学生培养模式,双方一拍即合。17名研究生(50多本科生)进站后,马上开展了客户群调研、新技术研发等工作,并很快融入企业文化氛围,与企业员工一起上下班,一起搞科研,接受公司的考核。

实例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物联网行业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以上列举中我们不难预见:随着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深入建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将具有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

【附】:牛云飞同学在英国给我写的一封信(部分)

敬爱的彭老师:

我是学生牛云飞。您近来可好?

经过在英国一年多紧张的学习,在毕业之际,学生比较运气的拿到ARM公司剑桥总部的offer,获得一3D图像硬件应用工程师的职位。 主要负责ARM 公司图像处理芯片的工业应用问题。

ARM公司一直是我理想的公司,能留在英国在ARM工作几年,对我来说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能顺利的被ARM公司录取,一切都是源于大三那年选择跟随您在创新基地做项目。在创新基地的一年多,我跟随彭老师参与多项专业比赛。尤其飞斯卡尔智能车大赛,是对我专业兴趣的启蒙。自那次比赛后,学生逐渐培养起对电子技术的兴趣,也开始不断累积了自己的技术经验,技术实力。

……

牛云飞致上

4.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历史 篇四

中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可以追溯到1998年,几乎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办电子商务专业同期开始。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尝试期、规范期和蓬勃发展期三个阶段。

尝试期

中国早期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伴随着一批电子商务专业学者的不断研究,通过在各校以公共选修、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相关课程,也有少数学校在本科高年级开设电子商务方向或电子商务班(以至开设电子商务研究生方向)等。即有几家高校从相关专业的三年级或四年级学生中转出一批学生进入电子商务专业方向学习,即所谓的“2+2”(西安交通大学从1998级经济管理类本科生中选拔培养电子商务方向本科生“2+2”)和“3+1”(汕头大学在第4年级培养电子商务方向本科生“3+1”)培养模式。

规范期

为适应市场需求,使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范化、规模化,中国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底和2001年初分两批批准了:

南京审计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云南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侨大学、广西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13所普通高等学校试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

发展期

中国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从2002年来又批准了第三批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院校,包括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83所院校;第四批又新增了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天津商学院等58所院校。

到2010年教育部共批准339所本科学校和800多所专科学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到2010年不完全统计在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等大类下自主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培养点的单位在几十到一百左右。

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同时,我国也开展了电子商务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过程。2003年教育部允许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招收电子商务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也标志着电子商务教育在国内已经进入了高质量的发展阶段。目前,一些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中在经济、管理或计算机学科下招收商务方向的硕士(以及MBA的电子商务方向)和博士研究生。如西安交通大学等已于2003年春开始,在国家教育部许可的前提下自主在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下分别设置了电子商务硕士和博士二级专业学科。

注:本科属于目录外专业;研究生属于自主设置

5.中国高校特色专业 篇五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1培养目标

物联网专业面向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培养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本学科专业培养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和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相关高频和微波技术,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掌握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层,传输层与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1.2基本要求

物联网方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素质要求

1)热爱物联网专业,对物联网学科的性质和发展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责任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科研工程献身精神。

2)具有高尚的道德和职业精神,具有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3)具有创新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态度。

4)具有良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2)能力要求

1)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准确传递物联网知识等信息的能力。

2)具有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系统计划并对不同应用对象实施整体规划维护的基本能力

3)掌握基础物联网关键技术、了物联网主要技术标准,高频微波技术,嵌入式无线和有线系统设计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为用户对象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服务。

4)具有物联网应用方案设计能力。

5)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需求。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物物相连信息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物联网科研的基本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

1)掌握与物联网科相关的理工知识和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

3)熟悉国际国家关于物联网标准。

4)掌握必需的传感器、电子、通信、单片机,高频微波,RFID技术等知识和专业技能。

5)掌握基本物联网节点,网关,网络协议栈制,主要无线有线网络技术原理,自组织组网措施和主要无线有线网络拓扑和网络安全技术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

6)掌握信息采集、处理和融合、通讯传输等基本理论和方法。

7)掌握物联网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方法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1.3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4主要涉及学科

高频微波,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检测技术,有线和无线网络技术,单片机和嵌入式设计技术;

1.5 无线龙教学方案组成和优点

无线龙物联网专业教学方案由教学大纲,物联网技术课程规划,基础理论教材和实验实训设备组成,构成一套完整的物联网专业教学方案;这套教学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1、囊括了当今世界物联网主流技术和最新核心技术和理论。

2、相关知识支撑体系和教材支撑体系兼顾基础,兼顾研究,方便实验和实训,涵盖主流物联网,传感网主要国际标准和产业标准。

3、平滑衔接原来的嵌入式,单片机,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等专业基础课程。

4、容易升级和方便跟踪物联网/传感网最新技术进展和进行高级研究开发。

二、物联网专业(4年制)教学大纲

无线龙物联网专业教学大纲按照物联网三层结构规划了培养目标:

传感层:无线节点硬件和核心协议栈软件设计,RFID无源有源标签设计技术掌握,低功耗无线设计,基础无线网络技术掌握,安全和加密原理和设计;

网络层:多种网络网关设计,HF,UHF -RFID读卡器设计,掌握主流无线和无线网络标准,主要路由算法掌握,网络监视和数据库设计;

应用层:掌握应用系统设计技术关键,物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应用数据结构,数据流设计;能够独立设计不同需要的物联网应用系统

目前物联网联网技术发展很快,涉及到多种网络技术,不同网络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环境,所以,教学大纲要求掌握多种网络技术(3G、GPRS/蓝牙,WI-FI,ZIGBEE, 专用网络等)和网络间路由和数据处理,无线有线网关设计等新技术。

无线龙物联网专业教学大纲由7个主要的知识模块组成:

1、单片机和嵌入式知识模块

知识点包括:从最基础的8051单片机到ARM嵌入式技术,由浅入深,知识点包括: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微控制器体系和原理,实时操作系统,C语言编程技术等等.2、无线片上系统(SoC)知识模块

知识点包括:无线单片机通讯接口设计,无线有线收发器原理和结构,通讯原理和结构,嵌入式软件基础等。

3、无线通讯和无线网络知识模块

知识点包括:短距离无线数据通讯基础和原理,无线自组网技术,基本无线网络拓扑,ZIGBEE无线技术和802.15,.4无线标准,高级的ZIGBEE技术。网络安全和加密技术,C语言和无线网络算法高级技术原理。

4、高频微波知识模块

知识点包括:高频微波技术基础,调制和解调技术,天线原理和设计,阻抗匹配和反射,高频仪器使用,微波放大器设计,无线单片机高频测试和调试方法和原理等。

5、RFID知识模块

知识点包括:电磁技术基础,RFID标签防冲突算法,EPC和IS0-18000-6C通讯协议和原理;大功率RFID读卡器原理和设计,RFID和物联网数据库结构和原理等。

6、物联网传输层知识模块

知识点包括:物联网网关原理和结构,GSM/GPRS技术原理,3G技术原理和结构,M2M 数据传输和远程通讯,嵌入式和高级实时操作系统在物联网网关设计技术等。

7、高级无线网络知识模块

知识点包括:微功耗802.11标准WIFI传感器网络原理和结构,内置多ARM和WI-FI收发器的无线单片机,802.15.1 蓝牙技术和低功耗蓝牙无线技术原理;Wi-Fi/蓝牙,ZIGBEE PRO 无线通讯协议栈原理和设计。

七个知识模块,以无线SOC和无线单片机为中心进行串联,结合400多学时的实验和实训,让学生充分动手,接触各种无线有线通讯技术和实际训练,并且使用无线单片机设计微功耗无线网络节点,各种网络路由器,无线有线网关;最终达到能够独立使用无线单片机,构架设计各种物联网应用系统。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嵌入式软件技术,教学大纲强调嵌入式软件开发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软件设计能力,对于掌握物联网网络协议栈和实现物联网通讯,非常重要;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5000-10000行无线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能力,并且能够全面掌握嵌入式、单片机。无线单片机软件和硬件技术。

具体的课程教学大纲和计划,包括实验和实训规划,无线龙通讯将陆续向购买无线龙物联网教学实验室的高校提供;并且在无线龙即将举办的物联网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上,采用该教学大纲,进行实验课程演示和培训。

三、物联网专业(4年制)教学计划

3.1主要课程

高校可以自己安排相关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I,线性代数I,大学物理,大学英语,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网络,电子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软件技术基础。

无线龙规划的物联网技术专业课程达到1845个学时,让学生全面掌握物联网相关最新技术和进行高达 437学时的动手实践和实验,最后独立完成自己的物联网应用方案和产品设计。

3.2教学计划

各类课程学分和学时:

总学分:220

课内教学和实验实训学分(学时):200学分(2445学时)

其中:

物联网技术相关课程学分(学时): 84学分(1408学时)

其他学院安排课程学分(学时): 76学分(600学时)

网络相关实验实训课时: 40学分(437学时)

参加竞赛和毕业设计:

实践性环节学分(学时): 20学分(20周)

6.中国高校特色专业 篇六

※2012年我院接收调剂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有:

070207光学;

080300光学工程;

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80901物理电子学;

080902电路与系统;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5207电气工程(专业学位);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调剂要求:

1、初试成绩达到国家教育部统一划定的A类地区复试分数线,符合总分和单科分数要求;

2、调剂专业相近或相同。理科调理科,工科调工科。

3、考生必须经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提交材料

请提交一份word调剂表格,内容包括:姓名、报考学校,报考学科、报考学科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及分数、总分、调剂专业、本科毕业学校、本科专业、毕业年月、联系地址、联系电话、Email等等。

表格文件名:考生姓名+想调剂的专业

注:调剂有公费名额。

联系电话:0595-22691062;0592-6162395

学院网站:http://eee.hqu.edu.cn/

光学与光子学研究所网站:http://iop.hqu.edu.cn/

7.中国高校特色专业 篇七

早期的中国动画, 仅注重社会效益, 在毛泽东“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文艺方针的指导下, 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鼓舞, 动画片的形式变得多样化, 在艺术内涵、质量、数量、制作技术上, 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制作出了一批优秀作品, 如《猪八戒吃西瓜》《牧笛》《大闹天宫》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 中国动画从仅注重社会效益向兼顾经济效益的观念转变, 中国动画走向市场, 开始向产业化发展。美国制作精良的动画电影, 日本产量较高的动画电视, 韩国制作唯美形式较好的游戏行业, 都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动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其中“ (六) 中央财政设立扶持动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 (七) 建立优秀原创动画产品评选、奖励和推广机制”, “ (十三) 新认定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建设, 要优先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软件园区建设相结合, 充分利用已有的政策、技术、服务、场所等条件”, [1]等等, 这些意见促进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先后建立了一些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如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动画产业园、深圳市动画制作中心、南方动画节目联合制作中心等, 创作出了一定数量的国产动画片。据广电总局2010年度全国电视动画片制作发行情况通告中的统计, 2010年度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85部220530分钟, 比2009年增长28%。[2]在中国动画发展的今天, 动画从业人员面临着非常多的机遇, 中国很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动画专业或与动画有关的专业, 但是对于很多动画专业的毕业生来说, 情况却不容乐观。有很多动画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 据就业蓝皮书的报告“2011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 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 且薪资较低。无独有偶, 在2009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专业排名中, 动画专业同样被列入‘红牌’范畴”。通过对一些毕业生的调查, 究其主要原因, 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 达不到企业的用人需要。在中国经济网2009年的一篇报道中说:“中南卡通常务副总经理沈玉良看来, 毕业生的质量不太理想, 特别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那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二、积极开展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动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工作: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相配合、积极建立动画制作工作室、建设动画工厂配合动画工作室及课堂教学、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一) 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相配合

动画是综合性艺术, 它是在多个艺术门类的基础上, 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门类包括文学、戏剧、美术、音乐、摄影等, 事实上涵盖了所有的艺术形式。[3]动画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到的内容比较多, 如影视语言、音乐欣赏、动画导演、动画造型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运动规律等等知识。其制作流程也比较复杂,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的动画制作设备不断诞生, 一定的理论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除此之外, 应该多组织低年级学生走到室外去参观动画制作基地及动画公司, 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有一个最初的印象以启迪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能加强学生对动画制作流程的整体认识, 对新设备在动画中运用有更为真实和具体的印象, 如动作捕捉系统, 定格动画制作设备等。将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和现实情况对比理解和记忆, 效果会更好一些。高校开设动画专业, 都需要向公司购买一些硬件设施, 可以与公司商讨达成协议, 每年的某个时间带学生参观公司的其他设备及参观与该公司较熟悉的动画公司的制作现场。

(二) 积极建立动画制作工作室

传统教学模式中, 学生上课的时候都在一起, 下课就自由学习, 很多文化课学生可以去自习室共同学习, 但动画专业的制作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动手锻炼才能进步, 需要一个有别于传统自习室的特殊环境共同学习。在学校无法满足动画专业学生这种特殊需求的情况下, 学生只能回到宿舍独自学习或者无所事事, 没有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建立动画工作室可以为一部分同学提供一个课余学习的场地, 在工作室前期可以由动画专业教师带领部分学生组建工作室, 等工作室有专业比较成熟的学生, 学生可以和老师共同管理或者直接交给学生自己管理。这样老生带新生, 工作室慢慢地发展起来, 也许能出一定的成果。在我国一些大学的动画工作室, 已经做出了一些比较好的成果, 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路盛章工作室, 创作出了《墙——献给母亲》《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宣传片》《北京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吉祥物宣传片》等一批荣获国内外大奖的作品。

(三) 建设动画工厂配合动画工作室及课堂教学

很多高校开设课程, 都是一个阶段开设一门课程, 课程开设的时间也比较短, 大多数课程都在一个月左右。学生需要在这一个月之内就掌握这门课程, 学习强度非常大, 课余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能容纳整个动画专业学生学习及创作的动画工厂。动画工作室可以提供部分同学课余的学习场地, 但动画工厂的建立可以提供几乎所有动画专业的学生课余学习。这里所说的动画工厂, 是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按照公司的布局将整个场地分成好几个组以满足整个动画班分组来完成课余学习任务、自学、后期创作, 甚至有些课程也可以安排在动画工厂里来进行开展的学习场地。动画工作室只是几个人的一个制作团队, 制作一些比较精致的动画片。而动画工厂, 规模建设的大一点, 让所有的动画专业学生都可以用来课余完成作业、自学、分组来制作动画等。后期制作动画可由学生自定题目来创作, 也可以提供学生一定的虚拟项目, 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动手能力。动画工作室与动画工厂的建立, 可能需要学校在前期作出一定的经费支持, 当工作室与动画工厂运转起来后, 可以尝试接一些简单外包, 一方面作为工作室及工厂的经费及收入, 又可以让学生得到实战的机会。

(四)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学生在学校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在动画工作室及动画工厂里参与了虚拟项目实战或者项目实战, 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学生可以尝试去企业实习, 但现在实习比较难找, 企业需要追求最大的利润, 有些动画公司已经不愿意提供免费的实习机会, 这成了学生实习的阻力。学校应该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为学生创作一个免费实习的环境, 让学生一毕业就能顺利进入企业, 满足企业对于动画人才动手能力的要求。校企合作会遇到一些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学校与企业都应该努力寻求比较合理的方式。有一些学校与企业已经开辟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式, 如由学校提供一定的场地, 企业在学校设立工作分点, 企业为学校动画专业的学生提供免费实习的机会, 提供一定的辅助教学等。

三、结论

在当今很多国家的动画事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的情况下, 中国动画产业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 动画制作基地也蓬勃发展, 动画企业前景较好。但动画企业对动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 高校在培养动画人才的时候, 应注意动画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安排低年级学生参观企业以使学生建立对动画产业的初步印象, 积极创建动画工作室, 尽力创建动画工厂,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等配合学校理论课程教学, 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为我国动画事业的快速发展输送人才。

摘要:动画专业是一个前景广阔的专业, 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动画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对动画产业的逐渐重视, 动画行业正在越走越好, 而动画方面的人才也越来越吃香。在这样的前提下, 我国高校先后开设了动画专业, 但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并不是很理想。很多高校的动画毕业生达不到动画公司的要求,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为此, 很多高校就应该在课堂常规理论课讲述之外, 积极开展动画专业的实践教学, 比如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相结合, 动画教师带领学生组建动画工作室, 学校配合系建设动画工厂,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等。

关键词:中国动画,高校,工作室,动画工厂

参考文献

[1]2006年4月25日颁发.关于推动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310646.htm

[2]中国动画网.广电总局关于2010年度全国电视动画片制作发行情况的通告.http://www.chinanim.com/index.php?N=policy_info&id=9649&action=zongju

8.中国高校特色专业 篇八

[摘 要] 以 “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中前100所高校为调查对象,普查在研究生阶段已开设数字传媒类专业的院校情况(包括国内排名、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和研究方向),对出版、新闻传播、艺术设计以及信息技术四类数字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就业方向等方面发展的成绩与特点进行梳理与归纳,并分析其中存在的数字传媒研究生教育专业开设率较低且分布多样、师资缺乏、办学规模不大及专业方向课程建设尚偏弱等现象与问题。

[关键词] 高校 数字传媒专业 研究生教育 调查 中国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5-0062-05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Major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ao Ziyu Bai Wen Liu Fangm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2)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ituat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which based on“First-Class University Rankings in China”, including national ranking,major title, name of college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The author divided the major into four types, such as publishing,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rt desig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while, it also concluded its characteristic in course contribu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employment direction,and the problems such as low course setting rate, chaos of course distribution, teaching staff and scale need to be promoted,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professional research direction is weak have been come up,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fessional media cultiv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Colleges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vestigation China

1 引 言

为适应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行业需求变化,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相继在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开设数字传媒专业相关课程,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信息素养及实务能力。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在培养模式、能力要求、培养效果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随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从培养科研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1],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界和学界的关注。了解我国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是展示实力、找出不足、促进学科发展的第一步。对此,本文以2016年2月29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的《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中的前100所高校为调查对象,普查了其中已开设数字传媒类专业的院校情况(包括国内排名、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和研究方向)[2],并对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师资规模和学生规模、就业方向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够反映我国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全貌,为我国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意义。

2 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高校针对研究生开设的数字传媒类专业(研究方向)学科属性定位各有不同。以数字传媒类专业(研究方向)所属学科的性质作为划分依据,大体可分为出版、新闻传播、艺术设计以及信息技术四类,这也表明其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就业方向上各有侧重。

2.1 出版类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国内综合排名前100所高校中共有8所将数字出版专业(研究方向)设置在出版大类下。就目前来看,此类数字传媒专业尚未达到独立作为一级或二级学科的条件,现主要是作为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渗透在编辑出版学、出版发行学、出版等专业学科的课程中,主要方向包括数字出版、新媒体、音像及电子出版、网络编辑等(见表1)。

在课程设置方面,仍以传统的新闻传播及出版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数字出版相关课程所占比重较小,只有基础的几门。如南京大学新增新媒体研究、创意广告等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适当开设数字出版及技术、网络出版物编辑、网络传播专题课程,逐步构建网络编辑和出版、编辑出版数字化等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河南大学则在保持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不变的基础上,将与数字传媒专业相关学习融入选修课程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另外,出版大类下的数字传媒专业的教学方式大多采取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相结合、集体培养与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对于专业硕士采取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学校导师和行业导师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在就业方面,出版类数字传媒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领导型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应用人才。这类毕业生既可以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与新闻出版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新兴媒体相关行业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更能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要求。

2.2 新闻传播类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国内综合排名前100所高校中共有27所将数字出版专业(研究方向)设置在新闻传播大类下(见表2)。从表2可知,虽然数字传媒作为研究方向的情况仍占大多数,但仍有一些高校已将数字传媒专业独立出来,作为二级学科, 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专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文艺与新传媒专业等。

在课程设置方面,则是以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为主,适当开设有关新媒体研究方向的课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新增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研究、视听新媒体研究等研究方向课。此外,也有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为该研究方向开设特色课程,如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设置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媒体设计方向,该方向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及与艺术和科技的结合,专设视觉传播、信息可视化、媒体协同设计等专业特色课程;武汉理工大学的数字出版研究方向设置数字出版导论、网络编辑、数字出版技术、出版物流管理、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等专业核心课程,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这种结合还体现在教学方式上,主要以暨南大学和河南大学作为代表。暨南大学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兼有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模拟训练、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在全面提升学生新闻传播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河南大学采取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指定必读书目,并提出研究课题,使学生在合作完成课题的同时了解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同时加强选题策划、创意能力和论文写作训练。

在就业方面,新闻传播类数字传媒专业培养熟悉各种传播活动、掌握传播专业知识技能的编辑出版高层次人才,就业率较高。例如复旦大学新媒体技术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此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既可以从事新闻出版行业书刊、报纸的数字化出版与传播工作,也可以从事媒介传播公司的媒体内容管理、策划、受众与媒介策略分析工作,包括新媒体、网络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的采集、组织与印制工作,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媒体策划与传播工作,还可以从事媒介教育与科研机构的新媒体研究工作。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既懂新闻传播规律,又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无疑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3 艺术设计类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国内综合排名前100所高校中共有12所将数字传媒专业(研究方向)设置在艺术设计大类下(见表3)。其中,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少数高校设有数字动画与新媒体传播、数字媒体艺术等二级学科之外,其他高校都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为设计学、艺术设计等二级学科之下的研究方向。

在课程设置方面,此类专业强调学生要将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与数字媒体的应用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重庆大学的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方向将艺术与数字媒体相结合,开设了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数字影视作品创作等课程;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设计学专业将数字媒体设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开设网络多媒体计算、网络多媒体搜索引擎、高级数据库技术、高级软件工程、电子商务技术等注重基础原理与实际应用的课程。

在教学方式上,艺术设计类数字传媒专业同样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多采取课程学习与工业设计专业实践结合和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如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含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方向)的第一导师为北京交通大学设计学专业具备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第二导师由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具有丰富工业设计工程经验的校外技术专家担任。除此之外,重庆大学还为设计学专业(含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方向)的学生安排多媒体网页设计、摄影与摄像、Flash动画设计、数字音视频制作、数字媒体网络传输等课程,作为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就业方面,由于艺术设计类数字传媒专业着眼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从事数字媒体艺术的策划、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数字媒体艺术专门人才。这类学生毕业后主要活跃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领域,广播、电视、电影领域,以及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以及专业机构、企业、传播机构、院校、研究单位,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策划、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数字媒体艺术项目设计、网站策划、娱乐游戏设计、数字摄影、互动媒体设计等。

2.4 信息技术类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国内综合排名前100所高校中共有6所将数字传媒专业(研究方向)设置在信息技术大类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下的研究方向(见表4)。

在课程设置上,信息技术类数字传媒专业侧重于提升学生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例如,重庆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含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的主干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数字媒体导论、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游戏设计技术、人机交互设计、视频特技与非线性编辑、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和动画设计与制作等,其中技能型课程占主导。同样,在教学方式上,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是课堂教学与实习基地实践的教学方式,致力于在动漫、游戏、特技、多媒体、互联网等领域的高级软件技术人才。

在就业方面,信息技术类数字传媒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织、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很多毕业生会选择从事计算机动画、数字媒体、信息可视化、图像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和项目开发工作;在IT公司和其他可视媒体制作单位从事媒体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在国家机关、医院、电视台、电影厂、广告公司等单位从事节目创作及编辑、数字媒体产品的制作及相关工作。

3 我国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3.1 专业开设率较低且分布混乱

据统计,目前国内排名前100名的高校中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设置了数字传媒专业(研究方向)的有45所。其中,未设置数字传媒相关二级学科而是将其作为传统二级学科下属研究方向的有38所,设置数字传媒专业二级学科的仅7所,分别是武汉大学(数字媒介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专业)、四川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数字动画与新媒体传播专业)、华东理工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北京理工大学(数字表演专业)、江南大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理论专业)。

由此可见,目前数字传媒研究生教育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成熟,高校数字传媒专业开设率不高,绝大部分是二级学科下设的研究方向。相比之下,国内数字传媒本科专业设置已相对成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已开设数字传媒专业,其中数字出版、新媒体和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更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专业。

与此同时,高校对数字传媒专业所属学院或系部划分的差异性,也导致各大高校数字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分布等问题上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各个学校在数字传媒专业建设上各自为战,缺乏合理的课程规范和统一的专业性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传媒专业教育的发展[3]。

3.2 师资队伍和办学规模有待提升

作为保障专业发展、促进学科进步的基础,就目前来看,数字传媒专业在师资队伍和办学规模上还略显薄弱。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数字媒介专业为例,2015年研究生招生数字媒介方向的研究生仅招录2人。华中科技大学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新闻学、传播学、广告语媒介经济四个专业仅招录38人,数字媒体作为新的研究方向招录占比不大。

从师资规模看,从事数字传媒研究的专业教师也相当匮乏。以四川大学为例,2015年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显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导师3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重庆大学2015年研究生招生目录显示,设计学专业的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方向仅1名导师招收研究生。

3.3 专业研究方向课程建设较弱

目前国内研究生数字传媒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三类: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以及实践课程。公共学位课一般是研究生英语和政治,专业学位课分为选修和必修课,实践课程一般通过实习获取学分。

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大部分学校更偏重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建设,体现数字传媒专业特色课程相对较少。以设置在出版学下的数字传媒研究方向为例,大部分学校专业课程中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课程设置仅有2—3门;而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数字传媒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课程占比也不大,主要是新媒体研究、网络传播以及一些新媒体实用软件操作课程等。相比之下,设置在艺术设计和计算机学院的数字传媒专业,数字传媒课程占比较大,但更偏向于数字媒体技术,艺术设计专业和软件工程数字传媒课程,与传媒专业特点存在脱节。

总体来说,国内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建设尚未成熟,如何平衡专业特色和学科属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规范专业发展路径和建设思路有待进一步思考。

4 结 语

存在相应的行业作为依赖以及快速发展的产业作为支撑是高校专业建设的基石。数字传媒行业是目前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在我国,数字传媒起步虽晚于发达国家,但发展速度快、发展前景无限。

上一篇:花木兰观后感初中生下一篇:在民主生活会上的表态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