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型期中国社会价值观重塑的意义论文

2024-11-14

论转型期中国社会价值观重塑的意义论文(精选8篇)

1.论转型期中国社会价值观重塑的意义论文 篇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的建构

由于新旧因素并存、传统与现代交织、东方与西方汇流,进步与落后的较量,转型期的中国正经历着价值观的深刻嬗变,各种价值观念彼此缠绕、相互碰撞,带来了人们思想和行动上的混乱.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只有以集体主义为本位,才是调节社会转型期多种价值冲突的`现实基础,才能真正实现对当代社会种种价值观的超越及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指导.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主义,它是抛开那种抽象的、空洞的形式和“虚构的”、“冒充的”集体,回归真实的、时代的内容,寻求在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双向互动、有机统一的新型集体主义.

作 者:王岩 林潇 WANG Yan LIN Xiao 作者单位:王岩,WANG Yan(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林潇,LIN Xiao(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刊 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SOCIAL SCIENCES)年,卷(期):6(4)分类号:B821关键词:价值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集体主义

2.论转型期中国社会价值观重塑的意义论文 篇二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涵

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即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封闭半封建社会向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开放型社会转化,这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其一是社会结构转化,即当前我国社会的整体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资源结构以及社会身份结构等都发生转化;其二是社会机制转换,即当前中国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沟通机制及社会保障机制、社会利益分配机制等也都发生转换;其三是观念转变,即受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化和机制转换的双重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发生转变。

二、价值迷失的表现

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由社会结构的变迁决定的。和平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单一和稳定的,而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会出现剧烈的冲突与改变。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扩张的倾向,在时间层面上塑造了不断变化的模式,从而造成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理解。变迁与发展诱发了人们对相对性的敏感和对绝对性的不信任。正如奥德嘉·加塞特所说的:“没有一个人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人间诸事,会朝什么中心方向移动,因此,世间的生活,可耻地已变成临时的了。”[1]由于商品经济对未来太多的不确定性,现代社会的人感到无法预期未来。这种不可预期性,使人们感到手足无措,无疑造成了人的价值选择的困惑,也就是价值迷失。

(一)个体层面的价值迷失

1. 自我疏远。“人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复杂社会机制中的一个齿轮,与自我的疏远几乎成了普遍现象,而人的价值观也已经衰退下去了。”[2]人遗忘了他真正感觉到的、喜欢的、排斥的和相信的东西,也就是忘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物质上比以前更富有了,但是精神上更加空虚。因为人们变成了以追求物质利益为唯一目标的“经济人”,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生活茫然而无头绪。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文化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经受着西方异质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面对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感到不知所措,在欲望和利益的驱使下迷失了自己,形成一个虚假的与真实的自我相分离的“假自我”。

2. 自我憎恨。

自我憎恨本质上是理想化的自我因实际自我未能做到它必须做到的而产生的愤怒,是对人们生活中的不适应感和失败感的强化。现代社会由于激烈的竞争,人们普遍处于极大的生存压力之下,面对失败,会无意识地产生对自我的不满和憎恨。这种憎恨如果长期存在得不到排遣,很可能导致一些消极后果的出现,如自卑、厌世、对生活失去信心等。现代社会中的个人虽然获得了自由,但实质上陷入了孤立的不安全状态。这种孤立使个人难以忍受,相对于外面的世界,个体陷入完全无助的境地,所以会感到恐惧不安,同样由于个体的孤立,与世界的一体被打破,失去了确定的方位感,怀疑自己,怀疑生命的意义,这些困惑折磨着个体。正如弗洛姆所说:“现代人表面上是乐观进取的,实际上却被一种深深的无能为力感拖垮,呆呆地注视着灾难的一步步逼近,好像全身瘫痪了。”[3]

3. 自我主体意识模糊。

从表面上看,现代人摆脱了外在的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意志行动,实际上它还是趋同于匿名权威。现代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而他想要的只不过是别人期望他拥有的东西而已。我们的愿望、思想及感觉并不真是我们自己的,而是外界强加于我们的,我们变成了机器人,生活在个人自决的幻觉中。这种幻觉有助于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不安全。由于个人自我在根本上受到削弱,所以个人觉得无能为力和极度不安全,他生活在一个与之真正失去关联的世界里,其中的任何人任何事物都被工具化了,他成为自己知道的机器的一个部分。他所想、所惑、所愿都是受他人导向并按照别人期望的方向发展,而他自己却认为是自由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个性的丧失使得趋同一致更为迫切,它意味着只有随大流并按照他人的期望生活,才能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迷失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由于转型期的政治、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普遍受到强烈的冲击,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1. 交易泛化。

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它以等价交换作为其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基本原则。这种矛盾将市场主体置于一种无法超脱的公平竞争情境中。面对这样的矛盾,在社会转型这样的特定时期,封建残余、小私有思想与合理的功利主义结合,极易让人误入歧途,价值观产生错位,从而演化成功至上思想,诱发个人私欲膨胀,使有原则的利益追求变成唯利是图,舍义取利,使公平竞争变成非法垄断,使公平交易变成制假贩假,甚至使政策、权利等被商品化、价格化。市场经济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由于对其缺乏有效引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在价值取向上的迷失和行为导向上的失序,使一些人在人际交往中重实利轻信用,严重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

2. 道德感的脆弱无力。

道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规范文化。它与法律和社会制度一样,都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它的维系依靠社会舆论、传统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的信念。目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可以概括为:道德行为已从应然性转到体现功利性,社会公德恶化,道德修养越来越差。当今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问题是众多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改革开放以前,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抉择上,人们还将德行、才能置于首位,主张处世重德、讲良心,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金钱作为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并因此漠视道德良心。

3. 社会浮躁。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已变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不可能有恒久的最大利益。利益是变动、转移的,都去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就会造成社会的极度动荡。典型的表现就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多次涌现的“热”“潮”。每一次的“热”“潮”都会使部分人“发起来”,从而对其他人产生巨大的诱惑力。社会的利益或机制呈现波动的不确定态势,如果抱着股市里的短线客心态,次次都想获得最大利益,就必然会导致社会浮躁心态与浮躁行为。

三、价值迷失的未来走向

面对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并非无能为力,并非只能消极地默认现存的一切,现代人有责任和使命从迷失的价值中走出来。

(一)诉诸精神价值的至上性

在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在物质利益面前,道德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规范性作用。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道德的设定原本是为了避免人们向动物性沦落。然而当今社会,人们不仅质疑道德的合法性,而且将要突破道德的防线。作为人类精神价值核心的道德应该凌驾于物质利益之上。就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正是在……经济困难的时代,人们才会清楚地认识到存在于一个民族心中的道德力量的强大。”[4]道德的特点就在于能够逾越物质的羁绊。然而,今天人们的道德精神哪里去了呢?

精神价值的独立性在于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并不永远地表现为对应的线性关系,而是经常出现不一致。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物质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足了,然而人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却在削弱。现代人若要重新找回失落的道德理性,就必须从两方面努力:一是重新找回人失落的本性,置精神价值于首位,回归到价值理性优先于工具理性的道路上;二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则出发,解决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危机,必须通过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事物。在此意义上,解决转型期的价值迷失问题,仅仅诉诸精神至上还不能真正奏效。

(二)重树绝对价值的权威

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理性,当人们远离精神,把自己置于肉体存在的层面上时,就不可避免地沉沦为生物层面上的逻辑,这种情形在当代表现很突出,人的自我本性的迷失是我们时代的“病症”。对此,17世纪的思想家帕斯卡尔就认识到人类并不知道要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他们显然是误入了歧途,从自己该在的地位上跌下来而再也找不到它。他们惶恐不安地在深不可测的黑暗之中到处寻找毫无意义的它。我们不知道“我是谁?我需要什么?”,所以必须重新找回绝对价值,只有在绝对价值的照耀下凸显自我,才能寻回真实的自己,才能为人的生存树立明确的目标。这才是解决人的精神危机的根本途径。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出现了由价值迷失所引起的一些个人问题及社会问题。个人层面表现为:自我疏远、自我憎恨、自我主体意识模糊;社会层面表现为:交易泛化、道德感的脆弱无力、社会浮躁。面对这些挑战,未来的出路应是树立精神的至上性和重建人生的价值坐标。

关键词:社会转型,价值迷失,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李维.哲学与现代世界[M].台北:志文出版社,1986:15.

[2]卡伦·霍尔奈.我们的内心冲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6.

[3]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182.

3.论转型期中国社会价值观重塑的意义论文 篇三

关键词:中国石油;重塑形象;意义

“弘扬光荣传统,重塑良好形象”的主题大讨论活动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动员全厂干部员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增强重塑形象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努力树立新形象,实现供水公司及各基层单位稳健和谐新发展。

一、充分认识开展重塑良好形象大讨论活动重要意义

近一时期,集团公司第一次把重塑良好形象作为领导干部会议主题进行集中研究,第一次召开重塑形象大讨论专题部署会议,第一次将企业形象上升到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加以构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次大讨论活动是集团公司党组从政治和全局高度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是中石油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起点,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一是重塑良好形象是国有企业肩负责任使命的迫切需要。中国石油是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供应企业和国际化经营公司,肩负着履行三大责任的重大使命,也是公众关注对象。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石油人为国分忧、为油奉献,做出了巨大贡献,培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树立了中国石油良好的企业形象。但在一个时期特别是近年来,受公司个别领导人员违纪违法案件和重特大安全环保事故等影响,公司形象和声誉受到严重损害。任其负面形象发展,不仅给国企央企形象抹黑,还会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损害。在中石油改革发展的特殊时期,开展这次大讨论,体现了集团公司党组不信形象唤不回的信心和决心,更突显了大力弘扬光荣传统,尽快扭转形象的极端重要性和责任担当。

二是重塑良好形象是解决企业发展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重塑形象事关企业生死存亡。集团公司实事求是分析了违法腐败案件多发、安全环保事故重大、管理中违纪违规问题突出、内外部不和谐因素增多等四个严重损害公司形象和声誉的主要表现;查找了客观因素,更深入剖析了从严管党治党抓得不紧、领导干部作风出现滑坡、企业发展理念存在偏颇、生产经营管理仍然粗放和对形象的塑造重视不够等五个方面主观因素。开展这次大讨论,就是让我们认清公司形象与企业发展的紧密联系,就是要警醒和深思这些问题对企业发展和良好形象的危害,就是要直面问题,明确重塑形象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举措,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以实际行动,让中央放心、公众认同、员工满意。

三是重塑良好形象是顺应员工群众共同期盼的迫切需要。中国石油的良好形象,是包括我们辽河和欢采在内的石油人艰苦创业、呕心沥血铸就的,是增强队伍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员工荣誉感、自豪感的源泉。良好的石油形象严重受损,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伤害了员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挫伤了干部锐气和队伍士气。大家都深切感受到,广大干部员工对少数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深恶痛绝,为企业形象受损深为痛惜,为石油事业发展深感忧虑。因此,重塑良好形象,事关广大干部员工的前途和福祉。我们要自觉将个人前途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相连,大力弘扬光荣传统,让损害形象的行为不再发生, 找回“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的豪迈,戮力同心重塑良好形象。

二、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重塑良好形象大讨论活动

群众性大讨论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重大问题的有效形式,也是中国石油的优良传统。集团公司大讨论活动确定了“弘扬光荣传统、重塑良好形象”的鲜明主题,明确了塑造“忠诚担当,风清气正,守法合规,稳健和谐”良好形象的“16字目标”。9月1日,油田公司召开了“重塑中国石油良好形象”大讨论活动推进会,公司也下发了《“重塑中国石油良好形象”的实施方案》,并将组织开展十项重点活动。

一是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做好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良好形象。要以“三严三实”为镜子,深刻认识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淡薄,群众观念减弱,精神状态欠佳,用权不够规范,律己不够严格,对干部监督管理问责偏宽偏软,有的干部得过且过,做人不老实等不严不实问题的危害。要突出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注重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好的个人品质和政治品德,在争做践行“三严三实”的表率上下功夫,在重塑良好形象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立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员工从严从实走好正心修身、廉洁自律、风清气正的人生之路。

4.论转型期中国社会价值观重塑的意义论文 篇四

姓名:向伟学号:2008300000026人文科学试验班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从战略高度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 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 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容。目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认为,其内涵应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涵盖了社会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

领域,规定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既体现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统一,理应是我们所遵循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自又包含着许多具体价值理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既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富强、民主、文明是和谐、自由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和谐、自由的途径与手段,和谐、自由是富强、民主、文明要达到的目的与最终目标,而和谐更侧重社会层面,自由更侧重个体层面。具体来说,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文明、和谐和自由奠定物质基础;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社会的富强、文明、和谐和自由提供制度保障和法理支持;只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高度文明,才能给富强、民主、和谐、自由的价值目标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给富强、民主、文明、自由提供情理支持、可靠保障和动力条件;而自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想状态,是人的本质和最高追求,这个终极价值目标要阶段性实现,贯穿并统领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全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执政的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上的认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诉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内

涵,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并渗透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实践运动之中,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因此,只有抓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抓住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关键,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首先, 拥有两千年封建统治的中华民族, 曾经建立了与政治和社会特征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 包括“ 仁义礼智信” ,但这种以儒家文化为基础, 产生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核心价值观, 在世界进人信息时代, 知识经济主导社会的情况下, 已经不相适应, 必须构建新的核心价值观。其次, 中国近现代史上还没有出现过有如今天这样的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没有生长的土壤便不会结出硕果。就如同孔孟教化理想在列国争霸的情况下不可能得到实现, 只能是苏秦这样的纵横家, 孙武这样的军事谋略家受到重视和欢迎一样, 因为后者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功效, 前者却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也曾经试图构建符合全民族需求的核心价值观, 比如辛亥革命提出了“ 民族、民生、民权” , 五四运动产生了“ 民主和科学”。随着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等执政理念, 这为创立全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

5.论转型期中国社会价值观重塑的意义论文 篇五

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姓名:

学号:

系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专业:机电一体化

指导老师:蒋晋红狄鹏飞 1012090351A090

3一、先从研究问题的方法论谈起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三、和谐文化建设的总要求

内容提要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都知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作为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之一。与此同时,《决定》强调在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怎么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之间的关系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先从研究问题的方法论谈起

为了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在建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这一历史任务,明确地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与此同时,他又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这一重要特点,指出:“当作国民文化的方针来说,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综合这两方面的科学论断,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同志在研究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时候,不仅始终坚持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唯物主义观点,而且十分重视文化中内在的层次性及其辩证关

2系。他科学地区分了“共产主义思想”与“新民主主义文化”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文化层次,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不是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又是共产主义思想“居于指导地位”的文化。今天我们在研究和谐文化问题的时候,重温一下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方法论,是很有意义的事。或者说,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研究文化问题的这一方法论。

根据这一方法论,我们应该注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简单地与“和谐文化”相等同,它与“和谐文化”是两个既有内在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文化层次。也就是说,第一,我们不能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取代和谐文化建设;第二,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为,在“和谐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起指导作用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进行这样的层次区分,对于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正确地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我们在建设和谐文化的时候,必须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这是毫无疑义的。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和谐文化建设究竟有些什么意义呢?这是在研究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时候,必须搞清楚的。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定性的意义。当年,毛泽东在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之根本区别即在于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按此同理,新民主主义文化之“新”,主要也就“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共产主义思想。今天,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文化,这种

3文化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即在于居于指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和谐文化的根本。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和谐文化建设具有整合的意义。我们说今天党领导人民建设的和谐文化应该定性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文化,并不是说它是一种文化形态。我们都知道,“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因此“和谐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状态,而不是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状态的和谐文化,意味着它是一种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由多种多样的文化在相互协调中构成的和谐的文化状态。这是因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伴随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的形成,全社会从利益关系、活动方式到思想观念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这在文化生活中表现得特别充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多种多样文化,可以构成有序的状态,也可以呈现无序的状态。我们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协调和整合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文化,使之成为一种有序的和谐文化。正如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为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再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引领的意义。我们讲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协调和整合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文化,并不是说可以不分良莠、不辨是非,形成一种文化大杂烩,而是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各种文化,使之成为一种和谐文化。“引领”,包括引导,也包括辨别。对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文化,我们要在辨别中引导,在引导中协调,在协调中整合。而辨别、引导、协调、整合并不是要泯灭文化差异、实行舆论一律,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犯过的错误决不能重犯。我们应该像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所强调的那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只有这样,才能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文化构成一个和谐文化。

三、和谐文化建设的总要求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点我们已经明确了。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代替和谐文化建设呢?这是在研究这两者关系的时候,必须搞清楚的另一个问题。

在研究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有13亿人,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13亿人中间,有多少人能够自觉地信奉和接受?二是我们能不能建设一个使中国13亿人都能够和睦相处、相互协调的文化?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这13亿人中,有先进分子,有中间分子,有落后分子,也会有少数反社会分子。他们在利益追求和理想信仰方面,在文化水平和思想修养方面,在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方面,在人格和心理素养方面,有各种复杂的情况。我们不是老在讲实事求是吗?在文化建设上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这样的客观事实和复杂情况。

在研究和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我们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多层次丰富内容的价值体系。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有的只有先进分子才会自觉地信奉和接受,有的是全体人民都有可能接受的。不管怎么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自觉地接受它的全部内容。在研究和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我们应该看到,13亿中国人尽管在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但还是有许多方面是可以找到共同点的。这就决定了我们能够建设一个使中国13亿人都能够和睦相处、相互协调的文化。这也就是我们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的基本依据和立足点。

综合这两方面情况,我们就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研究如何协调和整合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文化使之成为一种有序的和谐文化了。我们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已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总要求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里提出的“六个方面、二十八个字”要求,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大家可以注意到,其中所说的“诚信友爱”,就是关于思想道德的要求。这实际上已经明确了我们建设和谐文化的总要求,是要形成诚信友爱的思想道德和人际关系。根据这样的要求,我们可以培育坦诚、大度、宽容、开放的社会心理,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的社会风气。应该讲,这样的总要求和具体要求并不高,是13亿中国人都能够接受的。

6.论转型期中国社会价值观重塑的意义论文 篇六

 东方原本只是一个相对的地理概念,在历史上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国家,其所指称的东

方是不同的。近代以来,人们逐渐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共识,即把欧洲以东的地区(其中主要是亚洲)称之为东方,如日本、朝鲜、印度,以及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我们理解的东方,更多的从文化的层面上去理解。这里所说的东方文化主要是指亚洲地区,包括部分非洲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和哲学体系.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来集合了我们众多先贤们前辈们的智慧结晶。它既包括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与历代圣哲学人的研究探索的成果,也吸收了其它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涵盖了自然、社会、人体自身、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现如今我们还不断学习、不断研究、这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瑰宝。现代人们所论及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形成于上古的“易经文化”后来的儒道文化、佛教文化与历代学人的文化学术著作。

(二)儒家文化常识

儒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主流。作为先秦一个学派,虽为孔子所创立,但它的文化精神却上继三代、下承周公,直接继承了我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传统,因此,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往往称为儒家文化,有时也泛称东方文化。这是因为它两千年间影响到整个东亚文化圈并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中国儒家文化要求社会成员要完善自己的人格,要有“仁者爱人”的胸怀;要有“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强调社会的整体利益重于个人一已私利,要求人们能“克已复礼”;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治世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科学文化落后的古代,由于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使中华民族的发展避免了类似欧洲中世纪时期“政教合一”式的落后、蒙昧。这也是儒家文化有别于其它文化的主要标志。

(三)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是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与个人、主观与客观、肉体与精神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与冷静的思考后所产生的更具超前意识的思想体系。广义的道家文化除老子、庄子的著作

外,也包括上古的巫文化、后世的术数文化,东汉以后形成的道教炼气术长生不死的有关典籍。甚至人们将其追溯到中国的人文始祖黄帝,将其与道貌岸然家创始人老子并称为“黄老”。这样一来,兵法、阴阳、星占、卜筮、堪舆、中医、养气等学说,均被归入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在哲学上的最高成就是以《老子》为代表的古代辩证法与庄子著作中所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齐生死,等贵贱” 的观点,这是上古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四)佛教文化常识

佛教文化固然是一种宗教文化,与其它宗教相同的一点是需要“信仰”,而与其它宗教文化不同的是它有一套完善而符合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且允许信众质疑释疑进而“开悟”,不是让信众盲目的迷信与遵从。简单来说,佛教文化是以宇宙与人体生命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之世界发展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三教之统一的东西即一个“和”字,这也是东方文化的核心。一般说来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而真善美这统一即为“和”。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得也正是这个“和”字。现在,党和政府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和社会”的意义也正缘于此。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除因重视教育而使“江山代有才人出”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所独具的兼容性。中国传统文化不象基督教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这从9-11事件以来几年间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即可证明),因此才能在历史的发展中吸收其它民族文化精华,进而丰富、充实、完善自身。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传统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它的一些负面因素的确已落后于时代;但让它影响到近现代发展的则是生活在近现代的人,或者说是我们“自己”。当然,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上的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地理的封闭致不同文化的交流欠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根本原因还是统治者自身的落后无能与其所推行的愚民政策。鸦片战争固然是西方国家对华进行的军事侵略与经济掠夺,但也因此而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正是多年来的文化交流,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文明的重新辉煌,将在我们手中变成现实

文明建设,应该也需要把我们精神文明建设也应该着重发展,塑造高素质的民族。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对现在社会建设的价值是无限的,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品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与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当今社会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与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的建设都具有积极的、巨大的促进作用。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他是有鲜活的生命力的,并且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相信在以后的社会建设中,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魂魄将会被演绎的更加绚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我们离不开传统文化,更离不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精髓和文化底蕴,它对于我们建设现代化社会发展具有忽视的重要作用。康德说过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可是当这星空蒙上灰垢烟尘不再璀璨,道德还有依旧被膜拜的理由吗?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必须要借鉴传统儒家道德思想,也要继承革命时代的优良传统,更主要的是不能闭门造车。要通过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和调查研究,根据当代的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发展和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社会。

7.论转型期中国社会价值观重塑的意义论文 篇七

一、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和践行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和现实意义再次得到了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作用得到了完整的呈现和阐述,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特征和要求, 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理论前提。

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 等于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价值观实质上就是“有用”的标准。核心价值观决定其他一切价值的最基本的价值观, 是文化的灵魂与选择的基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取向和要求的选择标准,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即,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再次丰富和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为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从而引领社会风尚, 引导企业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就是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这三个倡导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 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 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 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 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 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 激励广大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要遵循四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群众主体地位, 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 区分层次和对象, 加强分类指导, 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 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 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 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 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 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国家层面, 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与党的基本路线提出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说作为国家, 要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奋斗目标。

在社会层面, 要努力建立一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 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在个人层面, 要积极倡导和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也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完全同向的。使广大人民万众一心, 精诚团结, 众志成城, 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在新的形势下, 农垦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 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聚力量,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 从而有利于增强农垦企业上上下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认同, 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工作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2014年2月24日下午,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从根本上说, 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 有效整合社会意识, 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 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 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 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 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 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 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 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 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最大限度增进社会和谐。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激励机制, 褒奖善行义举, 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 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 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 在日常治理中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 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

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 实施“24字人知人晓工程”

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 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 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 弘扬真善美, 贬斥假恶丑。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 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 弘扬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就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为推动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百姓日用之学”激活精神因子注入强大动力。

2014年3月19日下午, 甘肃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人知人晓工程”专项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24字人知人晓工程”是甘肃省创新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项目, 是全面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讲话指出, “24字人知人晓工程”既是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方案》的重要战略部署, 也是甘肃省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示范引领工程, 要全局考虑, 统一思想, 分地区、分系统、分类型抓好落实, 要率先在党政机关、窗口单位、公共场所、学校等重点单位、重点地段和人群密集地区展开。通过微信、微博、讲堂、论坛、书法比赛、微电影、动漫故事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入眼、入脑、入心。要建立“有安排、有检查、有评估、有奖惩”的长效机制, 不但人知人晓, 更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不仅人人实践, 还要不断培育推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 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创出甘肃特色和经验, 使我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在全国前列。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范鹏介绍, 全省目前以高密度、广覆盖、大容量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农村牧区、城市城镇、部门行业、道路交通、学校阵地和公益广告是六大重点宣传板块, 采用建立“文化墙”、印发手册 (碟片) 、开展文艺活动、播放公益广告以及社区评选活动等多形式、多载体的宣传手段, 在重大节庆日以及传统节日掀起宣传高潮。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甘肃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甘肃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人知人晓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 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 要求迅速在全垦区掀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并就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提出了具体意见。甘肃亚盛实业 (集团) 股份公司平凉分公司印发了《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意见》, 张老寺农场党委及早安排了学习宣传活动的有关工作, 并在全场管理人员大会上进行了动员部署。在全场范围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农场党委中心学习组带头, 坚持集中学习和各成员自学相结合;各党支部召开专题学习会、座谈会, 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讨论,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三个层面”, 结合农场工作特点, 围绕工作实践,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场区管理、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 创新建设载体, 建立考评机制。以群众是否受益、影响是否深远为标准, 设计新颖的主题行动、践行活动和文娱活动,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 以崭新的平台、丰富的内容、有趣的形式, 全员共同参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各科室、各单位和各支部年度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依据长抓不懈, 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中取得的好经验、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将及时总结宣传, 真正在全农场形成文明道德的良好风尚。

8.论转型期中国社会价值观重塑的意义论文 篇八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应对

【分类号】G641

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迈入现代社会,也逐渐的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人的价值观,这是一个现代向传统宣战的时代。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视角来看,社会的转型改变了大学生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视野,价值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从传统的政治价值中挣脱出来,赋予了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新的内涵,走向现实社会和人的生活。在社会重视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和物质利益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如何去功利化,转向科学化、人文化,是现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社会转型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就处在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习俗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时期。中国的传统社会强调的是专制与权威,要求的是人形成服从的心态;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单方面强调个人对社会的顺应和服从,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推崇国家,单方面强调个人对国家的奉献与利益牺牲。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日益繁荣,政治民主逐渐完善,道德价值观教育也要走出新的道路。

1、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的法治化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不断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社会,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生活方式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涌入的西方思潮与文革后中国传统价值观嬗变的融合,打破了传统文化下构建的价值观念,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创造了生长的土壤。例如,上世纪80年代,西方哲学和文化学著作大量翻译和引进中国,弗洛伊德、尼采、叔本华的著作都是青少年的“热点”书籍,这些书籍所探讨的关于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人的价值等人的本体问题,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兴趣。而《中国青年》杂志在1980年5月发表的“潘晓来信”正在在这种价值观冲击下的产物。“潘晓现象”对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是一次大的碰撞,拉开了现代青年价值观变革的序幕,促进了青年自我意识的觉醒,以个人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一直影响至今。

同时,市场经济在不断推进的进程中,市场观念、金钱观念、效益观念、效率观念、民主观念、平等自由观念等新观念不断形成,迫使大学生价值观内容的不断变化。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看,人类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植根于一定经济利益并受其制约,市场经济与社会的伦理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互相促进、相互渗透、共生共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规范和伦理道德秩序,它需要培养和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大批高素质人员,要求提高人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效率意识等,这也正是新时代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内容的转变。

2、大学生主体价值观的多元化给现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在传统时期,在我国起主导作用的是一元价值观。当1956年,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共产主义理想、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得到确立,并成为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和精神支柱。但是这种一元价值观并没有割断历史、割断与外界的联系,反而在改革开放后,伴随多元文化的发展,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

多元化的发展不仅弱化了共产主义、集体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一元化导向,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困惑与混乱。在多元化社会,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交织,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价值相互交融、冲突,学生不再只受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原有的价值目标被淹没在多元的价值目标中,价值判断的多元化导致价值选择的紊乱,从而产生道德认知模糊、道德信仰危机、道德情感冷漠等问题,这给价值观教育带来诸多困境,使价值观教育任务更加艰巨。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应对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社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功利化趋势,知识被置于社会的首要地位,而道德观念、价值体系处于被冷落的边缘位置。高等教育的重点是学科建设、科研产出、学生就业率等,因此本应放在教育首位的价值观教育却在教育实践中,被边缘化发展,再加上价值观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灌输的、强制性的,所以收效低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提高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成效,必须多方位思考,有针对性的实现价值观教育的转型与创新。

1、重视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追求合理的价值目标

德育是教育的第一要义,而价值观教育又是德育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在高校的德育中,尤其应该重视价值观教育,要坚定不移地将价值观教育放在道德教育的首位。重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就必须确立合理的价值目标。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是大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选择结果,实质上,这一价值选择结果也是国家社会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定位,是理想的价值目标。我们在教育中既要看到大學生在理想价值目标的一元性,同时也不可忽视价值实践的过程和层次性,要考虑到价值观的现实性,不能把其他合理的价值观拒之门外。所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追求合理的价值目标。

第一,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目标设定要将社会的理想价值目标与大学生多样化需求结合起来。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学生的需要是多元的,这些需要正是大学生形成价值观的起点,只有抓住了这个起点,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如果过多的强调社会的理想价值目标,对其他价值观进行抑制或否定,不仅难以使学生对理想的价值目标产生认同感,甚至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endprint

第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设定要将社会的理想价值目标与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这就需要他们具有正确的辨別能力。社会的理想价值目标是一座标杆,代表着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在树立这一标杆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让学生能在生活中通过理性的思考,准确区分哪些价值观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进而科学地构建自己的价值观。

2、推动以人为本价值观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市场经济的转型,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引发了一系列包括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道德生活等方面在内的触及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人的主体性”思想得到确立。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不仅需要物质条件的改善,更需要人的意识的现代化,其中就包括道德素质、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这代表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为中心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形成了,这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具有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育理念强调尊重人、依靠人、解放人、发展人,不能将价值标准作为外在的机械的规则工具,强调对人的约束或驯化。这一理念淡化了价值观教育的工具职能和外在目的,以对人的理解为基础,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寻找为人的真谛,也就是人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育理念还要注重人的价值观和德行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发展潜力,例如培养学生的价值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健康发展。

3、培养大学生具有科学精神的价值追求。

19世纪以后,科学这个词就经常当做“自然科学”的同义词,把科学等同于技术、等同于物质财富,等同于生产力。但实质上,科学首先必须是理性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和行动,才能形成物质的成果。而科学精神是一种以求真、求实、求新、求发展为内涵的观念文化和价值取向,它表现出的的是一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创新发展的精神特质,倡导有所进步、有所贡献的人生取向。科学精神不仅是一种价值观,还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蕴含在个人或群体的行为中,代表着方法论原则和探求真理的精神境界,表达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思。

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持续推进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与外来文化的价值观念不断碰撞、摩擦,同时不断融合嬗变,如果没有科学精神作为价值追求的支撑,极易产生价值观的异化,例如功利的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大学生具有科学精神的价值追求,要注重求真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求善精神等精神特质的培育。求真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伦理精神,是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这是科学精神的内在意识;自由精神不仅体现了追求真理和知识的执着,而且体现了追求过程中的自由开放和独立思考的态度;批判精神是反思的科学态度,是科学精神的鲜明体现;创新精神是进步的变革精神,为社会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支点;求实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根本,是社会价值观得以前行的真正动力;求善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最高价值和最终目的,体现了科学精神的道德价值。

上一篇:乡镇纪委选举下一篇:市国土资源局2009年度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