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中考文综试题

2024-06-16

巴中中考文综试题(5篇)

1.巴中中考文综试题 篇一

2022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分)以下巴中特产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制作腊肉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B.酿造白酒的发酵过程

C.制作中草药时晾干水分

D.制作豆腐时用纱布滤浆

2.(2分)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大米

B.西红柿

C.大豆

D.菜籽油

3.(2分)为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把生活垃圾按图示进行科学分类处理,实行“定时、定点”投放。手机废旧电池属于()

A.可回收物

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

D.厨余垃圾

4.(2分)为了防止天然气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安装位置最合理的是()

A.a处

B.b处

C.c处

D.以上各处都可以

5.(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家中使用的保鲜膜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自制简易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杀菌、消毒

C.“大漠孤烟直”中的“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

D.车用乙醇汽油中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6.(2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7.(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倾倒液体

B.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C.气密性检查

D.稀释浓硫酸

8.(2分)“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非金属单质汞

B.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9.(2分)如图为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NO3,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D.将a2℃时等质量的NaCl与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NaCl大于KNO3

10.(2分)常温下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A.加入碳酸钙粉末,有气泡产生

B.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C.加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D.测定溶液的pH,pH=7

11.(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B.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变

C.鉴别NaCl固体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感知温度变化

D.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灼烧、闻气味

12.(2分)取少量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现另取一定质量的废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象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B.烧杯中固体的质量

C.溶液的pH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二、填空题(除标注分数外,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13.(8分)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为:

NaCl+NH3+CO2+H2O═NH4Cl+NaHCO3↓

2NaHCO3Na2CO3+CO2↑+H2O

(1)Na2CO3属于

(选填“酸”“碱”或“盐”),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

性,其用途

(任写一条)。

(2)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3)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它与厨房中食醋的主要成分反应如下:

NaHCO3+CH3COOH═CH3COONa+X+CO2↑,则X为

(填化学式)。

(5)请设计实验方案鉴别NaCl固体和NH4Cl固体

。(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14.(6分)现有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D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是“司母戊鼎”中的一种金属元素,其单质呈紫红色;F元素形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1)下列属于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写出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阴离子的符号。

(3)D元素的单质与A、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人体缺D元素可能会引起。

(5)为了判断D、E、F元素形成的三种单质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中的单质经过打磨处理)、其中合理的是。

①把形状、大小相同的D、E、F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中

②把F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含D的低价盐溶液和E的盐溶液中

③把D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含E、F的盐溶液中

④把E、F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分别放入含D的低价盐溶液中

三、实验与探究题(除标注分数外,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15.(9分)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能用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仪器的名称。

(2)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

(填实验装置图字母序号)。

(3)氯酸钾完全分解后,为了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又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中,操作①的名称是

;实验操作②应选择上述图中的

(填实验装置图字母序号)。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他们将回收得到的MnO2称量,发现其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一步:2MnO2+2KClO32KMnO4+Cl2↑+O2↑

第二步:2KMnO4K2MnO4+MnO2+O2↑

第三步:K2MnO4+Cl22KCl+MnO2+O2↑

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

16.(7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可能会产生CO,为了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开始时,点燃D处酒精灯之前,先通一会儿N2,其目的是。

(2)A中无水CuSO4变蓝,说明气体产物中含有水;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

(填化学式)。

(3)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中观察到D装置中

,E装置中

,说明气体产物中还有CO。

(5)F处为尾气处理装置,下列装置中合理的是。

四、计算题(6分)

17.(6分)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是常用的氮肥之一,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已知:

2NH3+CO2CO(NH2)2+H2O

(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2)巴中某农业合作社需要12吨尿素,请计算合成这些尿素需要CO2的质量是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分)以下巴中特产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制作腊肉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B.酿造白酒的发酵过程

C.制作中草药时晾干水分

D.制作豆腐时用纱布滤浆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制作腊肉时将成品切块包装,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酿造白酒的发酵过程,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制作中草药时晾干水分,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制作豆腐时用纱布滤浆,只是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大米

B.西红柿

C.大豆

D.菜籽油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B、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C、大豆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D、菜籽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2分)为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把生活垃圾按图示进行科学分类处理,实行“定时、定点”投放。手机废旧电池属于()

A.可回收物

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

D.厨余垃圾

【分析】通常情况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废旧手机电池和其他一些零部件中均含有铅、镍、锌、镉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健康,属于有害垃圾,应投入有害垃圾图标的垃圾桶中。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常见垃圾的组成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分)为了防止天然气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安装位置最合理的是()

A.a处

B.b处

C.c处

D.以上各处都可以

【分析】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密度比空气的小,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安装位置最合理的是a处。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家中使用的保鲜膜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自制简易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杀菌、消毒

C.“大漠孤烟直”中的“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

D.车用乙醇汽油中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分析】A、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D、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A、保鲜膜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水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用于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C、“大漠孤烟直”中的“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醇可用粮食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特征、活性炭具有吸水性、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氧化物和单质、有机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倾倒液体

B.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C.气密性检查

D.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酒精灯失火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以隔绝氧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2分)“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非金属单质汞

B.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分析】“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硫化汞和氧气反应生成汞和二氧化硫,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代表汞,属于金属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是硫化汞和氧气反应生成汞和二氧化硫,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物是氧气是单质,生成物是汞是单质,则氧元素和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分)如图为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NO3,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D.将a2℃时等质量的NaCl与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NaCl大于KNO3

【分析】A、根据a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5g,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进行分析判断。

C、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

D、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a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5g,a1℃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NO3,能全部溶解,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KNO3和NaCl的溶解度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将a2℃时等质量的NaCl与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析出的硝酸钾晶体多,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NaCl大于KNO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点、线、面和交点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分)常温下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A.加入碳酸钙粉末,有气泡产生

B.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C.加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D.测定溶液的pH,pH=7

【分析】根据能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要证明溶液显中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加入碳酸钙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故选项错误。

B、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因为盐酸、氯化钠均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C、加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故选项错误。

D、测定溶液的pH,pH=7,说明溶液显中性,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溶液显中性能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B.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变

C.鉴别NaCl固体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感知温度变化

D.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灼烧、闻气味

【分析】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C、加水溶解,感知温度变化,温度降低的是NH4NO3固体,温度几乎不变的是NaCl固体,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D、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2.(2分)取少量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现另取一定质量的废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象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B.烧杯中固体的质量

C.溶液的pH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析】取少量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现另取一定质量的废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可能先不变,故选项错误。

B、向其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烧杯中固体的质量先不变,后由于生成碳酸钙沉淀而增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钠,能继续溶解碳酸钠,固体质量不变,但达到饱和状态后,碳酸钠不能继续溶解,固体的质量又开始增加,故选项正确。

C、现另取一定质量的废液于烧杯中,pH小于7;向其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增大,稀盐酸消耗完,溶液显中性,pH=7;盐酸反应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这一过程中pH=7;与氯化钙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选项错误。

D、向其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原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为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可能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除标注分数外,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13.(8分)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为:

NaCl+NH3+CO2+H2O═NH4Cl+NaHCO3↓

2NaHCO3

Na2CO3+CO2↑+H2O

(1)Na2CO3属于

盐(选填“酸”“碱”或“盐”),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

碱 性,其用途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任写一条)。

(2)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 价。

(3)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4)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它与厨房中食醋的主要成分反应如下:

NaHCO3+CH3COOH═CH3COONa+X+CO2↑,则X为

H2O(填化学式)。

(5)请设计实验方案鉴别NaCl固体和NH4Cl固体

分别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分析】(1)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解答。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5)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1)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碱性,其用途有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2)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3价。

(3)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CH3COOH═CH3COONa+X+CO2↑,反应前钠、氢、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5、3、5,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氢、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3、3、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每个X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5)NH4Cl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别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

故答案为:

(1)盐;碱;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2)﹣3;

(3)Ca(OH)2+Na2CO3═CaCO3↓+2NaOH;

(4)H2O;

(5)分别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盐的特征、物质鉴别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6分)现有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D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是“司母戊鼎”中的一种金属元素,其单质呈紫红色;F元素形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1)下列属于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②。

(2)写出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阴离子的符号

OH﹣。

(3)D元素的单质与A、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HCl=FeCl2+H2↑。

(4)人体缺D元素可能会引起

贫血。

(5)为了判断D、E、F元素形成的三种单质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中的单质经过打磨处理)、其中合理的是

①③④。

①把形状、大小相同的D、E、F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中

②把F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含D的低价盐溶液和E的盐溶液中

③把D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含E、F的盐溶液中

④把E、F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分别放入含D的低价盐溶液中

【分析】根据A、B、C、D、E、F六种元素,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所以A是氢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B是氧元素,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所以C是氯元素,D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D是铁元素,E是“司母戊鼎”中的一种金属元素,其单质呈紫红色,所以E是铜元素,F元素形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F是镁元素,然后将推出的元素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E、F六种元素,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所以A是氢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B是氧元素,C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所以C是氯元素,D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D是铁元素,E是“司母戊鼎”中的一种金属元素,其单质呈紫红色,所以E是铜元素,F元素形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F是镁元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故选:②;

(2)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阴离子的符号是OH﹣;

(3)D元素的单质与A、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的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4)人体缺D元素可能会引起贫血;

(5)为了判断铁、铜、镁元素形成的三种单质的活动性强弱,①把形状、大小相同的D、E、F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中,依据气泡产生的速率,可以判断,故正确;

②把F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含D的低价盐溶液和E的盐溶液中,都会反应,不能验证,故错误;

③把D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别放入含E、F的盐溶液中,铁会置换出铜,不会置换出镁,可以验证,故正确;

④把E、F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分别放入含D的低价盐溶液中,镁会置换出铁,铜不会置换出铁,可以验证,故正确。

故选:①③④。

故答案为:(1)②;

(2)OH﹣;

(3)Fe+2HCl=FeCl2+H2↑;

(4)贫血;

(5)①③④。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与探究题(除标注分数外,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15.(9分)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能用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仪器的名称

长颈漏斗。

(2)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

AE(填实验装置图字母序号)。

(3)氯酸钾完全分解后,为了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又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中,操作①的名称是

过滤 ;实验操作②应选择上述图中的

G(填实验装置图字母序号)。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他们将回收得到的MnO2称量,发现其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一步:2MnO2+2KClO32KMnO4+Cl2↑+O2↑

第二步:2KMnO4K2MnO4+MnO2+O2↑

第三步:K2MnO4+Cl22KCl+MnO2+O2↑

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氯气,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

C12有剩余,第3步中锰酸钾没有完全反应。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采用固固加热型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要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进行分析;

(3)根据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进行分析;

(4)根据反应会产生具有刺激气味的氯气,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是C12有剩余,第3步中锰酸钾没有完全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X仪器的名称为: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采用固固加热型装置,所以发生装置应选择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要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应选E,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催化作用;AE;

(3)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实验操作中,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氯化钾溶液经过蒸发操作可以得到氯化钾固体,实验操作②应选择上述图中的G,故答案为:过滤;G;

(4)2MnO2+2KClO32KMnO4+Cl2↑+O2↑,该反应会产生具有刺激气味的氯气,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是C12有剩余,第3步中锰酸钾没有完全反应,故答案为:氯气;C12有剩余,第3步中锰酸钾没有完全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制取,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6.(7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可能会产生CO,为了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开始时,点燃D处酒精灯之前,先通一会儿N2,其目的是

将装置的空气排尽,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A中无水CuSO4变蓝,说明气体产物中含有水;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

CO2(填化学式)。

(3)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4)实验中观察到D装置中

黑色固体变红,E装置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产物中还有CO。

(5)F处为尾气处理装置,下列装置中合理的是

①②④。

【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先通一会儿N2,其目的是将装置的空气排尽,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会与氧化钙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5)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实验开始时,点燃D处酒精灯之前,先通一会儿N2,其目的是将装置的空气排尽,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故答案为:将装置的空气排尽,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

(3)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4)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会与氧化钙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中观察到D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E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产物中还有CO,故答案为: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F处为尾气处理装置,可以用气球收集,也可以点燃尾气,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则装置中合理的是①②④,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七、计算题(6分)

17.(6分)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是常用的氮肥之一,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已知:2NH3+CO2CO(NH2)2+H2O

(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6.7%(结果精确到0.1%)。

(2)巴中某农业合作社需要12吨尿素,请计算合成这些尿素需要CO2的质量是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生成尿素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需要CO2的质量。

【解答】解:(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

故答案为:46.7%。

(2)设合成这些尿素需要CO2的质量为x。

2NH3+CO2CO(NH2)2+H2O

x

12t

x=8.8t

答:合成这些尿素需要CO2的质量是8.8t。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2.巴中中考文综试题 篇二

新芽吐绿, 春意渐浓。紧跟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 2011河北省中考再次为我们奉献了一席内涵丰富、品质上乘的大餐。试题贴近生活、服务成长, 导向主流的宗旨明确;考查恪守进行心灵绿色、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浸润幸福的教育, 扎实落实课程目标,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全景式精致展现;试卷对于加强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弘扬科学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都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试卷不仅准确把握了国家教育改革的精髓, 也对促进从“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转变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试卷和试题以美的内容和形式揭示和传播教育的全新目标与理念, 升华了我们对学科价值的理解和认识, 也对2012年中考备考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2011年试题评价

(一) 呈现形式芳菲竞秀

无论卷一还是卷二, 试题材料的呈现方式得到尽情展现。如第7题公共场所禁烟是漫画, 如第5题盗版问题是图片, 如成就经典的第8题民族团结考查是对热点事件的凝练素描, 如28题价格欺诈等不仅丰富了卷面, 也充分体现了对初中生认知特点的尊重, 特别是柱状表格的科学运用, 使得对能力的考查更加到位, 疏通了原来想考但总考不到位的瓶颈问题, 如29题表格数据难度适中, 对读图能力引导适当, 与一些过于复杂、脱离初中生认知的试题相比, 利用柱状表格考查人口国情, 无论从时效性还是方式实用性都达到最佳组合。如30题则利用图片考查抽象的法制建设, 以社会生活为线来思考法律知识, 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达到了“看得见, 感受得到”的境界。试卷写人、论事、谈精神, 精彩纷呈的表现形式既给了考生解题的“抓手”, 也“命中”了教学中“重理论、轻运用”的软肋, 不仅使“材料活起来”, 也真正使学生“体验多起来。”发挥了中考评价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二) 材料作用显见增强

与往年对比, 2011年试题背景材料的作用继续增强, 符合能力立意的要求。材料不仅是试题依托, 还蕴含解题的条件与思路, 考查的能力与难度, 材料作用的增强有利于避免猜题押宝, 促进科学减负, 符合教育改革纲要与十二五规划对义务教育改革及中考评价的要求。如第3题对郭明义品质的考查, 只有通读人物事迹, 才能总结归纳出“雷锋传人”的正确选项。卷二部分如29题, 无论是根据表一得出“人口总量仍有较大增加”这个“忧”的结论, 还是根据图一、二信息得出“人口增速减缓, 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人口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 ”“喜”的结论, 都必须仔细对比归纳表格中信息, 这就突出了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归纳与推理能力检验, 如果单纯从整合知识的角度入手, 可能使命题和解题都无所适从。材料作用的增强也意味着答案的更加精准。脱离材料的任何一个角度和细节去照抄照搬任何答案, 要么是画蛇添足, 要么是缺斤短两, 所以须重新审视和重视材料在解题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 时事考查清丽温润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对时事的传统考查多为简单的事件或人物再现, 思维含量不大, 体现不出学科的价值, 甚至一些时事本身并非初中生所能接受。2011年1~4题, 利用主题式选择题考查十二五规划这个涉及国情教育的重大时事, 郭明义这个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典型人物, 可谓有统有分, 定位合情合理, 赋予了时事考查新的内容、新的形态、新的生命。3、4题材料部分文学色彩浓郁、内容翔实, 不仅有利于培养考生的人文素养, 还体现了学科综合特性。试题对时事内涵的升华, 不仅源于理性的创新思维, 更源于命题的科学与严谨, 从而达到了形式更新、位置更好、考查更全、内容更准、价值更大的境界。纵观河北时事题的进步历程, 特别是2009年以来, 每一道试题都已成为一道风景, 在简约中透出气象万千, 在温润中析出内涵无限, 品读其中会让我们的视阈更加宽广, 让考查更有韵味。对时事的创新考查, 一般为两种形式, 一是以某一热点为背景, 挖掘相关知识, 另一种则是以知识为线索, 组织多个热点, 如正义、公平等的素材, 使时事考查步入崭新境界。

(四) 体现综合情境交融

首先是综合知识。试卷思想品德部分2、4、5、6、9、10题, 均为开放式选择, 即一个选择能够考查更多的知识与角度, 满足了中考的知识含量要求。如选择题第2题, 四个选项考查了四个重点知识。同样, 卷二部分也不再是单一知识的考查, 例如28题, 考查了诚信、责任、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如何维权等知识,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考开放性与综合性的显著特征。其次是综合材料, 如23题, 一个选择, 四个热点事件, 综合论证一个知识, 开辟了命题的新境界。

再次是综合能力。知识与材料的综合也意味着对能力考查的增强, 2011年试题, 不看材料不行, 照抄照搬不行, 不用政治术语不行, 缺乏系统知识不行, 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更不行。所以必须重视包括结合材料审题等相关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同时, 试题立足情境,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纵观试卷, 无论是公共场所禁烟, 关注食品安全, 还是解读价格欺诈, 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试题都创设了具有真实性、探究性、具有典型意义、简洁凝练, 感染力强的情境, 试题从生活现象入手, 引导学生通过对现象进行思考、分析, 认识人物或事件的本质, 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通过郭明义事迹推进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学术打假等事件感受正义, 感悟公平, 通过深圳30年巨变等热点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这些, 都让考查成为了思想生长的地方。

(五) 坚守《说明》清风劲吹

1. 严把命题原则。首先, 试题把握时代脉搏。试题共涉及十二五规划、郭明义事迹、公共场所禁烟、价格欺诈、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建成、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等十几个主要热点, 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特别是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未来”的要求。

其次, 试题坚持正面立意。例如郭明义的精神品质, 深圳30年巨变, 我国计划生育的成绩, 法制建设的成就等, 符合《考试说明》“命题要注意试题素材的正面教育功能和积极的价值取向的”要求, 更多地传递出“正向能量”。虽然, 在历年考查中对于贴近生活、年度影响力大较大的“小事件”也采取了“负面”切入的方式, 但实现正面教育的目标却没有改变, 如对调控情绪、保护隐私权和智力成果权, 反对价格欺诈的考查等。同时, 难度设置适中。试题在三维目标、难度和区分度的把握, 灵活性、开放性与综合性等方面均准确依据了《说明》。试题设问梯度设置合理, 张弛有度, 彰显命题人对学情的客观把握。

2. 体现修订内容。每年的《考试说明》是本省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 每年考试说明中调整、删除与增补的内容不仅是进一步对表述的完善和深入, 贯彻政策的体现, 也为命题创新提供支撑。认真研读、对比考试说明的变动, 有助于明确备考方向、理清思路、抓住重点。2011年考试说明增加了以下内容: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根本准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优先发展教育, 人才强国战略, 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等。2011年中考试卷则在8、9、10、22、23、24、29、30等题中加以有效体现。同时, 在考试说明中新增加的题型和题例在当年中考中也会得到有效体现, 如考试说明【例14】关于人口国情的题例在2011年中考29题得到有效印证。

3. 遵循主干知识。试卷无论是选择题选项表述, 还是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答案的设置, 均符合《说明》中的知识要求。例:

6. 我国目前吸烟人数已超过3亿, 约7.68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 其中约2亿为儿童。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可见, 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1)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2) 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3) 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4) 杜绝了香烟对未成年人的诱惑

A. (1) (3) B. (2) (4) C. (1) (2) (3) D. (1) (3) (4)

此题利用一个热点背景重点考查了生命健康权、抵御诱惑、未成年人保护等主干知识。同样, 卷二部分也是异曲同工。如29题 (2) :图一、二显示出的我国人口的哪些变化令我们“喜”?出现这些可喜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案:人口增速减缓。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人口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 。原因: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我国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或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 主干知识的有机组合充分体现了“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的理念。

二、2012年备考建议

“风景这边独好”, 2011年试题以智力成果的方式向我们诠释了中考的科学发展观, 试题以丰富的思想浓缩向我们吹响了备考2012的集结号。创新成就经典, 旗帜就是方向, 对此, 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突出重点抓基础

1. 看《说明》, 选重点。首先, 对《考试说明》没有明确要求的可以淡化复习。备考复习应以《说明》为依据, 对七、八、九年级基础知识进行逐一对照, 这样既可节约复习时间, 又可提高复习针对性。其次, 对《说明》新增加的内容做到重点复习。同时, 要对新增加的题型、题例进行训练, 了解新题型和题例的解题思路。再次, 要对知识点进行完善。例如人教版教材应该适当补充有关国际形势教育的内容, 教科版应适当补充有关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关内容。

2. 看生活, 找知识。思想品德科学强调关注生活, 联系实际, 所以应对社会重大热点和关系青少年成长的事件予以关注。应对热点相关的主干知识进行整理, 构建以专题为中心的知识体系, 不仅可以使学生尽早熟悉有关知识, 明确热点与知识的联系, 也能为升华教材做好准备。例如: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复习, 可梳理出以下主干知识: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社会的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来支持和保障;感受身边的变化,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变化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等。

(二) 简化结构清思路

《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都要求教师和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而不能套用过去按课排列的方式, 应对教材结构和知识进行“重组”。

1. 优化结构。根据当年的考试需要, 可根据中考的特点以构建大板块知识体系为主要方式。这样不仅使复习重点更加突出, 也有利于学生及时、准确调取信息, 精准作答。例如, 可划分为: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部分。这种划分不是将知识进行孤立, 而是要有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 为全面综合分析问题, 准确集结知识做好准备, 避免知识脉络不清, 主次不分, 杂乱无章的现象。同时, 根据师生熟悉教材的特点, 可将知识逻辑关系进行简洁编排, 例如, 我与自己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自我保护, 学会调节情绪, 珍爱生命, 抵御诱惑) ;我与他人 (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我与法律 (依法治国, 法律的基本知识,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宪法的地位, 公平正义) ;我与社会 (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 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 等。

2. 总结规律。所谓规律性问题是指历年中考经常涉及的热点与知识, 也就是“经常性考点、常规性热点。”如环境保护类问题, 不论背景和题型角度如何变换, 都基本涉及“我国在节能减排中的举措, 措施的积极意义, 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材料说明了什么, 如何评价人物行为, 漫画和表格反映了什么, 青少年怎么办等角度。类似的考点和热点还有:宪法常识, 民族团结教育, 责任教育等, 节能减排, 新法诞生, 科技重大成果等。从近两年中考趋势来看, 作用类问题考查力度逐渐加大, 应该给予特别关注。如:法制的作用, 科技的作用, 对外开放的作用, 环保的作用, 民主的作用, 监督的作用, 民生举措的作用, 网络的作用, 诚信的作用等, 同时还有先进人物事迹, 科技创新成就, 关注民生的举措, 新法的实施、民族团结、与历史相关的周年类问题及早给予关注。

(三) 巧用热点提效率

1. 科学选取热点。本着热点为内容服务的原则, 将热点作为教材的部分例证, 转化为教和学的一部分, 是对思想品德学科理解的一种新理念。但应注意的是, 关注热点不能脱离学科需要, 需对热点进行理性推敲,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关注热点不等于备考所有热点。选择热点要看热点与教材的联系, 看其角度是否新颖多变, 要删除与主干知识联系较少, 脱离初中生认知实际的热点, 要删除切入角度单一, 难以进行开放设计的热点, 同时应对有纪念意义的周年类热点进行梳理更新, 要把理论性太强, 尚无定论, 专业术语浓烈的热点进行删除, 对历年考查过的热点在关注度上给予降低或角度转换。同时要参考在《考试说明》中的体现, 热点与青少年生活的关联远近, 国家对热点的关注度等。

2. 多角度解读热点。要善于挖掘热点与教材的连系角度, 对同一领域热点进行多角度筛选, 对同一热点的不同角度进行逐一对比, 对材料的表述语言与方式进行精巧设计, 准确把握热点的核心角度。解读既突出重点, 又应全面复习, 努力挖掘知识的实用价值, 多设计“怎么做, 影响有哪些”等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要从选择, 简答到材料分析题, 从探究、漫画到表格题进行多题型设计;将相互关联的热点进行整合设计, 如:体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成绩, 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等;要选取有“小巧新活”视角的材料和角度, 从高起点、低落点层面进行设计。

3. 优化讲题效果。讲解试题是发展能力, 纠正错误, 形成良好解题习惯的关键。讲解时, 要把解题思路讲出来, 如:审读材料→联系教材→综合知识→主次顺序→多角度分析。要把要求讲出来。如用政治术语表达, 对答案进行分点列举, 先主后次, 先近后远, 结合材料解题, 点到为止, 精确答案等。要把技巧讲出来。如选择题正确与否要“追根溯源”找到对与错的依据;材料题学会看限制, 问题之间看联系, 知识运用看延展, 解析问题有重点, 综合材料找不同等。要把解题策略讲出来, 比如:先易后难做题, 不照抄照搬, 合理借鉴常规题等。需指出的是, 选用试题应尽量立足高质量练习, 不选用思路老套的试题, 更不能搞题海战术。

(四) 立足能力重运用

重点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强化对知识的内涵与延展, 运用与生成功能, 特别是通过材料信息归纳推理出新观点, 用已有知识生成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能力;要熟练运用试题编制的主流技巧。如选择题常用的易错知识, 绝对性评价, 所答非所问, 最佳答案型, 隐形思考型, 知识运用型等。材料题常用的依据材料角度解答, 问题与问题相互关联等;要在能力的基础上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如“调控情绪的方法、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等, 防止其成为考查中的“绊脚石”。

3.巴中中考文综试题 篇三

定州花张蒙中学

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总体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突出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推动课改深入发展的命题思路。

一、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学科试题总体相对稳定。

1.试题命制依据。试题的命制严格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河北省2010年中考文化课历史学科说明》(以下简称为《学科说明》)。不依赖、不倾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反映了考试与教学要求一致、考查目标与备考指向统一的原则,使得广大一线教师复习备考工作目标明确,同时,也减轻了广大师生的课业负担。

2.试题知识覆盖率。试题紧紧围绕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进行考查,试题涉及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四个板块的20个学习主题,宏观知识覆盖率达到66.7%;考查了中国近现代史学习主题9个、世界近现代史学习主题11个;考查的具体知识点达82个之多,广泛的知识覆盖率、密集的考点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重点内容考查的均衡分布,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

3.试题呈现形式。在题型和题量上,历史单科选择题9个、非选择题3个;综合选择题侧重历史的4个、非选择题1问。试题呈现图文结合。如:12题饼状数据图、14题股票图、31题重庆谈判合影等,既丰富版面,又联系生活,使试卷更加鲜活。

4.试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表现在试题的整体文字阅读量和答案书写量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同时,试题设问简洁,指向明确,答案设计明了,全面公正。

二、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学科试题的适度创新。

1.试题体现时代性、发展性,引领教学关注知识的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

加强历史教学的时代性和发展性是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理念,2010年中考历史试题通过大视角着眼,小切口入手,热点问题隐性考查等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实现了知识的教育价值。在试题19、20、22、24、31、33等中体现明显。

例1 20.下列“双百”人物中,为我国科技强军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A.雷锋 B.王进喜 C.袁隆平D.邓稼先

例1从我国“双百”人物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入题,在感受祖国强大的国防力量的同时,应牢记那些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

例2 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上海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1)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上海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助于陆士谔的幻想?

(2)如今,幻想已成现实。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3)请据当今中国、世界发展的趋势,用一句话预测百年后中国的整体状况。

例2以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为时代背景,把上海作为中国发展的缩影。问题(1)考查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问题(2)考查世界发展的趋势,从中国走向世界,从近代走向现代;问题(3)考查对中国未来的预测,从历史走向未来。以上问题层层递进,从考查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到知识迁移,历史想象力,要求的能力呈递进状态。同时以发展的眼光,预示了未来中国必将实现民族复兴,让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充满信心,也明确了他们肩上的使命和责任。该题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2.试题创设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引领教学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试题力求在材料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置上最大限度地促进思维的活跃,激发起学生的思考热情,通过自主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明确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将历史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激发学习历史的热情。这在试题11、12、13、14、16、17等中都有体现。

例3 13.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例3为不同时期的歌曲,可以从侧面反映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革命斗争和人们的精神风貌。本题题干要求选出传唱于20世纪20年代的歌曲。题肢提供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抗美援朝时期的四首歌曲,歌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歌词即材料。该题要求首先通过歌词内容判断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再断定这一事件发生的年代。此题意在培养关注身边历史的学习习惯,拉近与历史的距离。

例4 17.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A.殖民扩张政策 B.委任统治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例4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活灵活现地将二战爆发前和战争初期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描述出来。题干中把法西斯德国比作“狼群”,将受害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比作“小孩”,而英法两国则被比作“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德国侵略野心,以求躲避灾难的元凶”,绥靖政策的丑恶本质昭然若揭。从而,将枯涩难懂的学术概念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描述,这样,更容易透彻把握问题的内涵。

例5 16.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并题字“献给拿破仑·波拿巴”。1804年,当他听到一个消息后,愤然将题字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而作。”这一“消息”指

A.拿破仑发动政变 B.拿破仑称帝 C.拿破仑下台 D.拿破仑病逝

例5呈现的材料为一情境故事,通过拿破仑称帝后贝多芬愤然修改《第三交响曲》题字的故事,折射出当时法国人民反对专制统治维护民主共和的强烈愿望。试题以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为历史背景,以拿破仑帝国成立为故事转折的诱因,以贝多芬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鲜明个性为故事发展的隐性主线,给学生准确获取信息提出了较高要求,准确把握材料含义成为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

例6 14.右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

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例6用一张文物图片再现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景,图中蕴含着“公私合营”、“合营棉布商店”、“一九五六年”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能够获得这样的感性认识:即国家对私营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以折价入股的方式进行“赎买”,私营资本家转变为合营企业的股东,从而实现公私合营,达到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试题以原始图片作为素材,增添了浓重的历史感,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协调起来。

3.试题重点考查学习方法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引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标准》要求要特别重视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方法,努力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科说明》也强调“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而非浅层次的识记方面的考查。”试题通过创设新的情境,给学生更多的挑战,让其利用积累的知识,借助已有的学习方法和能力,通过重新认识、独立思考、做出判断,解决新的问题。这一思想,在所有试题中均有体现。

例7 18.“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 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材料论述了

A.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B.西欧经济恢复的影响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背景 D.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

例7基于所学的西欧经济恢复的相关知识,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通过阅读、分析、理解,得出正确结论。该题重点考查论从史出的能力。它以逆向思维的方式跳出了以往试题编制的模式,引导教师应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8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俄共为主的左翼政治派别仍然把列宁视为自己的领袖和精神象征。他们认为,列宁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是列宁把俄国从战争中拯救出来。列宁倡导人民政权,反对人剥削人的制度,这些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俄罗斯来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俄罗斯右翼政治派别则对列宁、布尔什维克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持极端仇视态度。

材料二 俄罗斯绝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列宁和“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本身。人们应该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少数右翼学者认为,苏联历史中一切阴暗的东西都源于列宁,苏联的制度从一开始就错了。

材料三 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列宁是穷苦人的救星,是公正的象征。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普通百姓更加怀念社会主义时代的福利。

例8提供的材料传递了明确的信息,即对历史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探究式学习能够得以开展的前提。(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俄罗斯哪三个群体对列宁的评价?

三则材料线索清晰,由于立场不同,不同的群体对列宁产生了不同的评价,考查了阅读材料、提取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作出评价的相同背景。

此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出“俄罗斯”及“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判定出苏联解体、俄罗斯现状是这些群体做出评价的相同背景。这就提示评价历史人物应放在一定历史背景下进行,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了历史的思维。

(3)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仍然认为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请用所学的中外史实加以说明。

此问提供了一个论点,即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构建(整理资料、运用资料、构建论据)、推演等,得出结论,同时,还有意识地考查了准确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

该题整体上是要引导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以补充自己的论据和拓展观察视野,使自己的看法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例9 31.读图,回答问题。

例9选用了一幅历史老照片,主要考查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深入挖掘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图中人物所着服装的创制者是谁?

此问联系近代社会生活,考查了图中人物所着服装的创制者。

(2)图中人物共同领导了哪一反侵略战争?这一战争有何重大国际意义?

毛泽东、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的合影 此问立意深远,因为基于孙中山先生对民主革命的追求,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的合作,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就寓意着国共两党合作、和谐,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后一问巧妙地将中外历史有机结合,考查了横向联系、全面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中国抗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从中感悟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4.试题注重情感体验过程,引领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历史教育要启迪学习者的心灵,引导他们自觉地走向人类神圣的殿堂,这就要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他们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等。试题如:11、13、22、31、33等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它们避免了生硬的结论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说教,着重强调了它们的自然生成。

例10 11.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例10从社会生活角度入手,通过普通老百姓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让平面枯燥、遥不可及的历史变得立体鲜活、触手可及。拉近了试题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试题通过情景材料,反映出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屈辱和约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折射出当时宏观的历史背景,认识到国富才能民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例11 19.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国家失

去了政治尊严,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例11考核了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即获得民族独立和平等的标志。学生读

取材料的过程就是体会非洲受奴役的历史,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历史的正义感,实现了感情升华的过程。同时,也使考生认识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

4.巴中中考文综试题 篇四

8.据《十堰日报》报道,郧西县正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决定把这项工作作为2014年全县“四件大事”中的首件实事来抓,让全县3万多名中小学生上好学读好书。这说明

A.上好学读好书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

B.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政府高效工作,出政绩

C.该县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

D.各项工作有先有后,教育工作历来优先

9.近年来,手机用户信息被泄露等一系列类似事件频繁发生,令人堪忧。上述行为

A.是一种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要依法整治

B.侵犯了公民生命健康权,是严重违法行为

C.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人们可以置之不理

D.不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不应该小题大做

10.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所发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这告诉我们

A.人是非常渺小的B.人的潜能是有待开发的巨大宝藏

C.潜能是特殊人才的专利 D.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11.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在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20多年,同时他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这一事迹告诉我们

A.只要诚实守信就能获得荣誉 B.友情的力量高于一切

C.坚持诚信太浪费时间 D.诚信是做人之本

12.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一大亮点:消费者网购时可“七

日内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定依法保护了消费者的A.人格尊严权 B.公平交易权 C.依法结社权 D.批评监督权

13.关于愤怒的情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要不丧失理智,愤怒便充满活力 B.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

C.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保持心平气和 D.随便发火容易破坏人际关系

14.2014年3月8日凌晨,MH370航班与地面失去联系,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及时出动了较大规模的先进的高科技海空力量进行连续搜救,这主要体现了

A.对生命的尊重B.国家之间实力的较量

C.科技的迅速发展D.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15.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烈谴责今年3月1日发生在云南昆明火车站的严重暴

力恐怖事件,提出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为此,我们青少年要

①维护平等互助、团结协作、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④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你认为造成母子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化解母子冲突最有效的策略是什么?(3分)

(2)李明让座的行为说明了什么?(2分)

(3)面对王雷的邀请,李明该怎么做?为什么?(3分)

28.【漫画解读8分】观察下列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漫画一 《交出来》漫画二 《打虎拍蝇》

根据漫画一《交出来》回答第1-2问:

(1)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可能采取的方法是什么?会有什么结果?(方法要合情合理合法可行)(2分)

(2)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有效的保护自己?(2分)

根据漫画二《打虎拍蝇》回答第3问:

(3)该漫画说明了什么道理?(1分)简要谈谈“老虎苍蝇一起打”的重要性?(3分)

29.【热点聚焦9分】

材料一:2014年4月2日,习近平圆满结束对欧洲四国的访问。访问期间发表了重要讲话,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和高度重视。

材料二:2014年5月20日,亚信峰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本次峰会以“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为主题,与会各国领导人对本次亚信峰会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中国在担任亚信主席国期间(2014—2016年)将极大推动亚洲各国的发展。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3分)

(2)习近平的讲话“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和高度重视”源于什么?(3分)

(3)为推动亚洲的和谐、繁荣与发展,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做?(3分)

30.【关注家乡9分】

材料一:近日从十堰市五城联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办公室获悉,我市将大力开展“十大行动”,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此同时,十堰辖区的各县市纷纷开展了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的五城联创活动。

廉政建设把钱拿出来,不然„„

材料二:十堰市委工作会议指出:为确保南水北调一江清水北上的使命,保护国家生态屏障,十堰作出重大决策:全面启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简称“创模”),建设宜人宜居的生态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友情提示:回答问题时,不得出现具体地点或学校)

(1)【我举例】请举例说明自己家乡在文明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至少两例,2分)

(2)【我思考】开展“五城联创”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至少三点)(3分)

(3)【我建议】请从政府、企业的角度,为十堰市“创模”提出好的建议?(2分)

(4)【我践行】作为一名十堰人,你打算如何为“五城联创”做贡献?(2分)

2014中考思品备用题参考答案

8、B9、A10、C11、B12、A13、D14、C15、B

27.情景一:(1)不喜欢、难受、厌恶等(1分)。(2)张强的行为是没有理解他人的感受,没有做到心中有他人。(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2分)

情景二:(1)原因:一方面,我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应该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另一方面,父母还不习惯我们的“长大”,不适应我们追求自主的愿望和行为。(如果分别从母、女方面回答具体原因,言之有理亦可)(2分)最有效的策略是:“小人不计大人过”。(1分)情景三:关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责任感的人,不仅能对自己负责,还会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28、(1)把钱、手机交给歹徒,记住歹徒相貌,然后报警,结果歹徒被警察抓住(或者大喊大叫,结果是把歹徒吓跑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2分)。(2)①要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如面对侵害时,要保持冷静、机智,有效地求救、自救等。②还要学会寻求法律的保护,如拨打110报警电话等。(2分)(3)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等(答出1点即可,1分)。②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答出3点即可,3分)。

29.1)如:收入分配不合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房价过高、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多、社会诚信度令人担忧、司法不公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2分)(3)主要靠正义的制度来保证。(2分)(4)①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不迟到,不早退;②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③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等。(3分)

5.巴中中考文综试题 篇五

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试题卷(共6页)和答题卷;全卷 42小题,满分125分(其中思想品德50分,历史50分,地理25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2.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生答题时,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

试题卷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1小题,第1—12小题为思想品德试题,第13—24小题为历史试题,第25—31小题为地理试题;每小题2分,共6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卷上将正确答案代号涂黑。

【2014咸宁】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深化财税体制改革B.全面深化改革

C.推进城镇化建设D.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2014咸宁】2.2014年2月22日至23日,教育实践活动中央督导组总结暨中央巡回督导组培训会议在北京召开。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强调,要坚持从严从实督导,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

A.党的基本路线 B.科学发展观 C.党的群众路线 D.中国梦·我的梦

【2014咸宁】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对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理解错误的是

A.它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 B.它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

C.它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D.它一定会导致人口暴涨

【2014咸宁】4.刘伟是个普通的北京男孩,10岁时因意外触电而失去双臂,但他没有意志消沉,19岁时,他开始学习用双脚弹钢琴,凭借超人的毅力和悟性,一年内达到了钢琴7级的水平。23岁时,他登上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刘伟的事迹告诉我们,面对挫折要

A.拼搏一阵,适可而止 B.冷静分析,自我放弃

C.愈挫愈勇,挑战到底 D.自我疏导,自我安慰

【2014咸宁】5.2014年5月23日,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汉、刘维等36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等案件一审公开宣判,共判处5人死刑、5人死刑缓期2年执行、4人无期徒刑、22人有期徒刑。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看,他们的行为

A.触犯了刑法B.扰乱了社会秩序

C.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应受刑罚处罚

【2014咸宁】6.家庭是绿洲,我们受了委屈,常常回家诉说;我们获得快乐,常常与家人分享;我们碰到困难,往往向家人求援。这说明家是我们的A.娱乐天地 B.情感栖息地 C.发展大本营 D.物质生活的后盾

【2014咸宁】7.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施行。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

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一举措属于我国权利保障中的内容。

A.社会保障 B.物质保障 C.司法保障 D.立法保障

【2014咸宁】8.从2013年起,我国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体育督导结果,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这是因为

A.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B.只有学校才能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C.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D.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2014咸宁】9.2014年1月8日,监察部就5起危害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典型案例发出通报,强调保障食品安全是各级政府的重大责任,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格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用四个“最严”向食品安全问题宣战

①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权 ②有利于促进经营者依法规范经营行为

③将不再出现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④将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再受到侵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14咸宁】10.2013年8月,环球集团在多功能厅举行了团队协作与拓展训练。通过这样一个训练活动,大家充分认识到了团队的力量,也让员工们明白任何一个人或部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越多越好B.集体的力量取决于其成员数量的多少

C.事业的成功主要靠个人的顽强拼搏 D.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2014咸宁】11.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不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

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B.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C.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权益 D.东突分子在新疆制造恐怖袭击事件

【2014咸宁】12.2008年以来,检察机关加强举报中心建设,开通全国统一的12309举报电话,最高人民检察院和1161个地方检察院建立网上举报平台,构建了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举报体系。这有利于保障公民依法行使

A.建议权 B.立法权 C.监督权 D.决定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思想品德)第32小题5分,第33小题7分,第34小题7分,第35小题7分;(历史)第36题6分、第37题4分、第38题5分、第39题5分、第40题6分;(地理)第41题5分、第42题6分;共63分。

【2014咸宁】32.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张杨在2014年“五一”放假期间的一些生活片段:

5月1日,爸爸妈妈带我去游隐水洞、陆水湖,通过观光游览,我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的迷人。晚上陪爷爷读报纸,练书法,一天都觉得心旷神怡。

5月2日,上午在小区附近的游戏厅玩游戏,连吃饭都忘记了,真过瘾;下午和小学同学一起打麻将、抽烟……虽筋疲力尽,但我觉得非常刺激。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的有关知识回答:

(1)请指出张杨同学生活片段中的庸俗情趣,并说说这些庸俗的生活情趣会对张杨同学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2)请你就青少年应该如何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给张杨同学提几点建议。(3分)

【2014咸宁】33.据楚天都市报报道,2014年4月28日上午,咸宁市实验小学沸腾了。升旗仪式后,该校德育副校长洪耀明当着4000余师生的面,兑现一个月前的承诺,“只要学生们不乱扔垃圾,我就和猪亲嘴”。亲嘴的照片被发到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学生家长吴女士说,兑现承诺需要勇气,校长履行诺言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示范,让孩子们在今后都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时事政治和《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的有关知识回答:

(1)该校副校长的行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价值准则?(1分)

(2)你认为背离这一价值准则对我们有哪些危害?(2分)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践行这一价值准则?(4分)

【2014咸宁】34.材料一:2013年9月27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的通知》,决定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

材料二: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修订后的环保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将受到严厉处罚。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哪些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3分)

(2)哪些国情决定我国必须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和严厉处罚违法排污行为?(2分)

(3)为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应养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2分)

【2014咸宁】35.材料一: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约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约为10年左右,到70年代缩短为5年,80年代以来几乎到了3年翻一番。与此同时,人类知识老化程度加快,一个人所掌握知识的半衰期,在15世纪为80-90年、19到20世纪初为30年,60年代为15年,进入80年代已经缩短为5年左右。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材料三: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大力倡导终身教育,他主张“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用到老”。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的有关知识,以《终身学习持续发展》为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7分)

要求:(1)紧扣材料;(2)观点正确;(3)联系实际;(4)语言通顺;(5)字数在300

字左右。

湖北省咸宁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思想品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1小题,每小题2分,共6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思想品德)第32题5分,第33题7分,第34题7分,第35题7分。

32.(1)游戏厅玩游戏、打麻将、抽烟。这些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张杨的的身心发展,甚至有害于他的身心健康。(2分)

(2)①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②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③多参加丰富的文化生活;④提升情趣,陶冶情操。(评分说明: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3分)

33.(1)诚信(1分)

(2)①难以在社会上立足;②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③事业难以成功④产生信任危机。(评分说明:言之有理,写出两点即可得满分2分。)

(3)①对人守信,对事负责;②坚持诚实,坚持实事求是;③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要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④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要站在长远利益一边;⑤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要站在法律一边;⑥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在现实中作出正确的诚信选择。(评分说明: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得满分4分。)

34.(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3分)

(2)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短缺;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或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2分)

(3)随手关灯;及时关闭水龙头;没吃完的饭菜不随便泼掉;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用一次性碗筷„„(评分说明:答出两点,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均可给满分2分)

35.评分说明:

(1)不足200字的最多只能得3分;

(2)观点正确,语句通顺,文字表达清楚,即可得基本分4分;

(3)能结合材料,联系实际,有一定创新,可酌情加分;

上一篇:渺小的梦想作文下一篇:扎兰屯市健康教育所2011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