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

2024-08-08

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精选12篇)

1.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 篇一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王瑛

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面,结合课改,就英语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改师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创设知识能力实践机会,增强创新意识。

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把实际参与看成学习的最高水平,这是因为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易于遇到新情况和产生新问题,这就是创新的过程。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念;试念生断语;断语生行动,以此演化无穷。”因此,只有注重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多创设知识能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遇到棘手的问题,学会开动脑筋,从多方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实施创新教育它要求要开放教育空间,要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让课堂向社会延伸,向影视报刊等传媒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这种空间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牵动教育的必然走向。身为教育者应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大自然,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教育的责任在于对民族负责,对未来负责。在当今知识急剧膨胀、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的着力点必须由文化传承转向激发创新,这是不可违逆的趋势。强化教育的“创新”追求,就是顺应时代要求,承担历史责任。因此,身为教育者,身为英语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一定要坚定教育信念,把握学习机遇,做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接班人,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有用的人。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求异往往成为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学校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相、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一个民族惟有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脚踏实地,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2.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 篇二

好奇心指对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激发创新动力的内在动因。它可以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展开创新思维。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的潜能,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为促进学生好奇心的发展,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巧妙设疑, 设置矛盾, 使学生在“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未能”的思维情境中探究知识。一方面, 教师要用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来说, 未知的一切都是新鲜的, 值得探索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研究和探索行为, 努力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问题, 跟学生一起惊异、提问、讨论、共同得出结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那样, “解放孩子的嘴, 解放孩子的双手”, 使他们敢问、敢说、敢动、敢干。另一方面, 教师要以精妙的教学设计带学生进入新奇的探究天地, 给孩子自由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这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关键。同样, 全新的阅读材料、大量开放式的问题, 也能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教师要学会肯定学生所提出的探索性问题的价值, 有时还可以不直接提供答案, 而是进一步提出一个疑问和悬念, 激起他们更强的好奇心。

使用形象生动、丰富而幽默的教学语言, 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思考、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而且还可以起到打动学生的心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讲《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时, 我发现班上的女生比较积极。每逢提问, 频颇举手的都是女同学, 而男同学举手发言的少之又少。于是我灵机一动, 说:“女同学发言积极, 男生到现在为止动静太小。难道举手回答问题也与性染色体有关?是因为女生多了一条X染色体而更积极, 还是因为男生少了一条X染色体而更拘谨呢?”学生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老师接着说:“在科学研究尚未得出结论时, 希望男同学们多努力哦!”随后, 课堂上“女男失调”的情况大为好转。

二、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 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比如, 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 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 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所以, 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对祖国未来的企盼, 吸引他们思考、探索、创造。为了做到这一点, 教师自己就应勤于积累资料和素材, 巧妙创设问题情境, 恰当运用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趣味故事, 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 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如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 提出:“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 可子女却是单眼皮?”在介绍“遗传”时, 不妨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 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 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 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 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 她能梦想成真, 遂其心愿吗?”在介绍《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时联系《西游记》中女儿国, 而现今, 英国西部有一个靠近大锌矿的村庄, 他们的后代全都是女儿, 形成一个女儿村, 但他们并没有饮子母河中的水, 那是什么原因形成女儿村的呢? (锌可能会影响含Y染色体的精子的形成。)

只要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以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 引导学生关心人生、关心社会、关心生存环境、关心科技发展与进步, 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提倡快乐学习, 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不要用书本把青少年的大脑填满, 不要用学习把青少年的时间填满, 如果简单地强调青少年学习更多的书本知识, 那么学习过程的艰辛就会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从而抑制其创造力的发挥。相反, 快乐的学习, 适当的社会实践、适度的身心调整则能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

四、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扩散思维、求异思维, 是在思维过程中, 以某一问题为中心, 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 向外扩散的一种思维方法。研究表明,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 一个问题,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发散性思维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 变通性。在训练中, 鼓励学生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 而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并从别人的观点和想法中找到不足总结经验, 促使他们全面考虑问题。例如:父亲并指 (P) , 母亲表型正常, 生下一个手指正常, 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 (dd) , 据孩子的表型及基因型, 可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 (1) 患先天性聋哑的概率; (2) 患并指的概率; (3) 两病皆患的概率; (4) 生一个儿子患先天性聋哑的概率; (5) 生一个只患先天性聋哑的儿子的概率; (6) 生一个患先天性聋哑的儿子的概率; (7) 患病的几率; (8) 正常的几率。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发散性思维训练的例子。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方法和思维的角度不同, 从而使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程度也有差别。一部分学生用的是“棋盘法”, 他们先写出双亲可能产生的配子及比例, 再根据配子的自由组合得到子代所有的基因型和概率, 最后由基因型得出表现型和概率。这种方法简单、准确, 但是步骤复杂, 解题速度慢。一部分学生用的是“分支法” (以两病皆患的概率为例) :他们首先确定双亲的基因型♂PpAa, ♀ppAa, 然后单独考虑一对等位基因Pp×pp→1/2Pp和1/2pp, 即1/2多指和1/2正常, 同理Aa×Aa→3/4正常和1/4先天性聋哑患者。这种方法对各种情况比较直观, 一目了然。还有一部分学生用的是“图形法” (以患病的概率为例) :首先得出1/2多指和1/2手指正常, 3/4正常和1/4先天性聋哑患者, 多指的患者和先天性聋哑的患者中都包括了两病皆患的情况, 因此患病的概率为1/2+14-1/8=5/8。

最后对这几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透彻, 掌握牢靠。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 提高其从多角度、多渠道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从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五、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 是指对已积累的知识和信息, 通过创造性思维进行科学加工, 提出新想法, 创造新事物和实践能力。探究, 首先, 最重要的是要发现问题。学生从小就会对周围的生物产生好奇心, 他们会经常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因此, 可以说问题意识是孩子的天然禀赋, 科技辅导员必须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求。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科学现象, 他们会自发形成一些新问题。如:在进行“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发现坏的种子也能发芽后他们又开展了“残缺的种子会发芽吗?”的试验性探究活动, 活动中他们发现蚕豆的茎都是向着阳光生长, 他们带着新生成的课题继续研究, 开展了“种子会追寻阳光吗?”探究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不断撞击, 不断生成新的问题。他们的探究过程就是生疑→析疑→解疑→生疑→析疑→解疑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新生成的问题来源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 当问题成为学生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时, 学生也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薛波.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高教研究, 2011 (5) :212.

[2]蒙旭芬.在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09 (2) :233-234.

3.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 篇三

一、要有创新型的教师

(一)创造性工作能力

教师不应当满足现成的经验和结论,而要敢于突破老的框框,具有求新意识和独立的判断精神;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坚持自己独到的见解,努力形成与众不同但更有效的工作风格;能够敏锐地发现幼儿的创造潜力,诱发幼儿的创造动机,具有开发幼儿创造力的能力;有成就感,对自己的期望较高,从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表现出强烈的超前意识。

(二)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应坚持以科研为先导,结合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及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假设,在广泛猎取实证材料的基础上,得出具有鲜明个性的结论,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严密科学体系的幼儿教育之路,形成新知识、新观念,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

(三)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作为创新型教师,要熟练掌握各项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广泛运用这些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激发幼儿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开发幼儿大脑功能

在全国教育领域脑功能开发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世界范围内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竞争,已经转移并突出表现在对高新技术领域和儿童少年尤其是婴幼儿的脑功能开发与教育上。许多国家已经制订了人脑功能的开发计划,做了许多前瞻性的研究开发。专家们认为,常人的大脑功能可能只开发了大约4—5%,甚至一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也不过利用了10%左右,远未发挥出人脑应有的潜能。自然资源的开发是有限的,人脑功能的开发至少在理论上是无限的,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相当肤浅。人脑功能的开发,应从婴幼儿开始,特别是在幼儿园阶段,教师要从科学的角度加以研究,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与幼儿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身”、“心”合一,架起脑科学与幼儿教育科学的桥梁,注意研究人脑功能开发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发展双脑的协调作用,使幼儿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得到合乎科学的训练和指导,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改变阻碍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传统观念

传统教育观念的基本特点在于,以传统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能熟练地掌握已有知识为教育目标,由此导致了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从而忽视了幼儿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忽视了幼儿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以及智能的培养,阻碍了幼儿独创性的发展。如在幼儿语言的教学上,教师为确保知识目标的落实,一味讲授,要求幼儿背诵儿歌、复述故事、记住作品的题目、作品中的角色,能按照教师的范例看图讲述等,所有这些都极大的损伤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幼儿个性的发展。

四、应最大限度的“放开”幼儿的手、脑、眼、嘴和活动时间

(一)放“眼”,让幼儿充分感知

感知是认识的起点,观察是创造的源泉。沂水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县内有山有水,“千峦环其外,百流出其中”就是最好的写照。针对这一地域特点,一位老师设计了“爱我家乡,写我山河”系列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这位老师还会同家长带领孩子们到沂山、沂河边玩耍,让孩子们感受到山的雄壮、水的秀美,然后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去尽情地涂抹,从而使幼儿萌发出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放“脑”,让幼儿大胆想象

要让幼儿大胆想象,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避免以成人的思想、要求去对待幼儿,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幼儿,要善于发现幼儿的“生命法则”,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研究幼儿的内心需要,揣测幼儿的所思、所想,为幼儿提供适合其生理、心理特点的发展空间,不给以严格的约束和限制,从而使他们从唯唯诺诺、唯命是从中解脱出来,敢于动脑,大胆想象。

(三)放“嘴”,让幼儿尽情说话

不管在幼儿园、家庭还是在社会,给幼儿以说话的权力是非常重要的。在科技小制作中,我就让孩子们尽情地说:根据身边的事物,从“不方便、不顺手、不习惯、不美观”等几方面入手,尽情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不尽之处。再根据这些缺陷,说出自己的改进方法,从而制作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有的幼儿说,现在幼儿园的课桌存在高低不能调、桌洞大小不能变等不足,并大胆说出了设计“升降课桌”的想法。有的幼儿说到现在人们居住的房屋都不能动,这位小朋友想象出要建造一种“未来房屋”,它能够随时移动,并装有太阳能屋顶、墙壁,一切能源自给等。

(四)放“手”,让幼儿自主创作

我们当今的孩子,常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常常饭来张口、衣来伸手,3、4岁入园时,自己不会吃饭、不会穿衣的孩子大有人在,家长们对孩子的一切都包办代替。入园后,教师又往往对孩子放心不下,限制过多、指导过细,不敢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地表现自己,时时事事教师唱主角,从而限制了孩子动作技能地发展,久而久之使孩子变成了吃现成饭的“傻子”。俗话说“熟能生巧”。

(五)放“时”,让幼儿自由发展

据调查,现在的幼儿在时间上绝大多数受到严格限制。教师管着,家长盯着。这样,幼儿不但不是时间的主人,而是时间的奴隶。开展创造性活动,增强创新意识,要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要给他们时间想,给他们时间做。所以,应把时间还给幼儿,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尽情地干一些自己喜欢地事情,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4.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 篇四

摘要: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首先应让学生了解科技,知道创新,具有创新思想。更要从创新教育思想、构建富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等几方面进行富有实效的实践努力。我校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关键词:青少年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一、概念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二、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知识经济最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和未来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的创造性。知识的激增,需要新一代学会学习,需要新一代革新创造;振兴中华,需要新一代开拓前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未来社会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它对于我国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三、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情趣和教学是休戚相关的,心情愉快、心平气和、自信乐观等积极情绪能强化智力活动;相反,心情烦躁、情绪压抑、心理反感等消极情绪则抑制智力活动。所以,采用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许多学生不愿学,关键是他们对他没有兴趣。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稚气未脱、活泼好动、听觉灵敏、模仿力强、反应快,鉴于这些特点,结合我校特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运用图片、实物,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人在思维的时侯都是用语言来进行的,对于学生来说,在没有掌握该知识的时候,非直观性情景的学习思维过程总是以其视觉来进行的,即间接思维,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大脑皮层中具体的条件刺激所形成的第一信号系统。为了让学生概括词语的条件刺激形成的第二信号系统与第一信号系统协同活动进行思维,又不受其原有知识的干扰,可变抽象为直观,可运用实物模型、图片,创设情境。

如我校门前就采用实物模型,代表我校特色——火箭;及在展示栏、走廊内都可以见到关于火箭的场景图片。这些实物模型和图片对学生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避繁就简的作用。看着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就想置身于那激烈的运动场。由于图片以火箭的放飞先后为序,学生就更容易在观看中中产生新的联想。在图片上还有介绍火箭的背景知识,这不仅使学生了解火箭,也补上了头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化知识,从而通过知识比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二)、利用直观教具、实物等创造情景、使学生置身于环境中。

实物形象直观,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接受和领悟的快。如在教室内,老师首先拿出一个火箭模型介绍他的组装原理,待同学听完后,再把模型藏起来,又问有关它的知识。再请同学回答,效果会很明显。通过这种实物和问答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训练,学生会很快掌握它的原理。之后,让同学们在课前准备好的学习工具,再与自己所看的模型对号入座,通过这种活动,大多数同学对它的原理掌握的很好,紧接着趁热打铁,用准备好的教具组织游戏来进一步巩固新知识。通过实物,使学生在语言、实物、情景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运用音像,发挥多种感官功能,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心理测试表明,视听觉所获取的知识占90%以上。所以在学校采用音像视听电教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火箭的认识。只有感兴趣了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迁移,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也就是说强烈的兴趣是是创新思维的营养。

(四)、让学生制作模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要用到的物品,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为了便于以后保存,对用品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它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来研究。此外做模型,也培养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也可让他们先熟悉一下,达到学习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

(五)、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知识时代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创新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操练变化成竞赛组装;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这样学生更会开动脑筋,效果更佳。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去观察它、探究它。也就是说兴趣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六)、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坚定其创新的自信心。

能否促进学生的创新和发展,自信心是创新的立脚点,没有坚定的自信心,创新思维能力再强,也很难作出创新。高尔基说:“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只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时,才会采取相应的态度去争取,从而作出创新。,教师营造民主开放、宽松平等氛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调动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应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通过评价,师生之间,产生心灵世界的强烈共鸣,产生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火花,产生对学生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七)、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新精神。

教师如果没有创造能力或者创新精神缺少,而又不懂如何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那么,教育本身也就失去了创造性。因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学校要优化教师队伍。通过优化教师队伍,选择好学科带头人,使那些能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在该学科的某一或几个领域中有突出成就,而又能掌握整个学科发展方向,从而一个带动几个、十几个人向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才发展。

教师要放弃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一定程度地独立作出决定,并为自己的选择

负责;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寻找工具以及寻找什么样合适工具去猎取为自己所需的知识,去实现知识创新,发挥创造意识。

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一些科学的理念先进的教学策略,只要我们在教学上不断创新,给学生一个创新自学的空间,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就能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

【参考文献】:

1、尹亮亮.浅析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

2、郭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型教师[J].教育探索,2006(3)

5.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 篇五

而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使得学生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现在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

并且专业课设置过细,大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了较大作用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忽视了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将教育过程变成了枯燥的发展智力过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

第一,持续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

第二,要营造活跃的创新校园文化氛围。体现创新教育要求的新型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创新实践活动,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加大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在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兴趣、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重点开拓和深入。另一方面,大学生本身也要主动参与创新活动中,同时应鼓励大学生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研,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对传统培养措施的改进与优化。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在大学里,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自身兴趣获得优先培养,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人性得以彻底解放。大学应当充满着人和人的友爱、平等、团结和协作,大学生应当富有高尚的道德思想品质、崇高的人类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能够相互帮助和学习、共同提高和进步。要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第四,不断探索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根据培养平台的不同,可以将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划分为四种模式:教学实践结合型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型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项目型培养模式、“分层递进式"培养模式。每一种培养模式,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及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必须吸取的教训,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者组合几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第五,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在教育评价上,教师要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通常是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其次,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以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

6.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 篇六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教研组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与教研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亲身实践为平台,通过对作业和练习的改革为手段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我教研组成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认真研究近五年的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新课标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要求,逐步归纳提炼出自己的一整套思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让每个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成果展示,通过开放课堂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其大胆的发表不同的见解,质疑、解疑、讨论、争辩,通过这样一种过程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基于我校少儿班学生的特点,通过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研究,他们较普通学校的学生表现欲更强,思维更活跃,实践和创新意识更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占领课堂,教师少讲而学生多讲,多动手,多实践,甚至采用“兵教兵”的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参与课堂,而不再只是旁观者。

通过对近五年的中考数学试题和考试大纲的认真研究和分析,感觉到中考命题越来越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所以对这些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都要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在教授几何初步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从而自然而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在教授课题学习等内容时,则可以增加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如通过让学生在母亲节卖花的活动来研究利润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作业和练习是数学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作业和练习一刀切,根本不利于各层次学生的健康发展,更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我教研组对其进行了一些改革,除了有针对各层次学生设计的A、B、C档题目,另设计选做题,这种题目不是以往定位的难题,而是能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开放性题目,或是结论开放,答案不唯一;或是一题多解,可以用不同方案、不同策略解决的问题。这样更加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解决中考形式的问题时,学生解决起来更加游刃有余。在其间的多次模拟练习中,学生的能力稳步提高,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思维混乱,逐步过渡到可以较从容自如地将问题得以解决,甚至一部分学生可以将较为复杂的问题圆满地解决。考试成绩自然提高了许多。

7.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 篇七

1 在设置高校课程时, 要做到科学、合理, 旨在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美术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 在实现培养创新型美术人才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实现以培养创新型的美术人才为培养目标, 就一定要在美术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具有针对性, 这种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 是基于高校美术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将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新型的教育模式, 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要以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为基本原则, 使这三者紧密相联, 要摒弃在教学中忽视了实用性很强的实践教学, 教师不可以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课程内容的设置要进行创新, 把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建设成为主干课程, 这就对高校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形成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所以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要做出不同以往的调整, 设置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课程, 只有这样, 才能为提高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打好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很多学生在美术专业的学习过程中, 对书本上的美术知识更加注重, 靠的也仅仅是“死记硬背”以及“僵硬的临摹”, 而在美术专业中, 创新与创意是尤为重要的, 在创新教育培养模式中, 不能忽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灵魂———创新意识。有些高校在设置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时, 往往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导致了很多大学生都缺乏创意。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意思就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创新性思维, 不要思想固化, 要具有创新精神, 所以高校在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 更要考虑到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的人才。在社会经济以及地方经济发展中, 或者在当今企业所需求的美术人才来看, 急需的往往不是仅仅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大学生, 而是在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下, 脱颖而出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所以高校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培养他们能够把创新、创意转化为实践、实物的能力。

2 明确美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美术方面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在学生毕业之后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增添光彩, 要做到这一点, 就不仅仅要求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具备专业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 还要求他们在毕业后, 在工作实践中能够成为“拿得起”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中付诸实践的还不多。目前来看, 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教学当中, 更重视基础知识理论方面的教学, 对学生在创新意识的提高方面很少下功夫, 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这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转变, 一定要确立一个更加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培养目标, 教育教学思路一定要开阔, 例如:高校教师往往在传授学生美术专业的理论知识, 或是美术基本技能的同时, 一定要重视高校创新教育模式下的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培养创新型美术人才, 服务社会经济。否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大学中“死学习”, 思想僵化, 不了解整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 这样就不能适应企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所以, 从事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地引导自己的学生, 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学同时, 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工作之后经受得起市场经济发展的检验。

3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的美术专业从教育规律上来说是一门艺术, 而这种艺术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或是有一定的造诣, 必须具备基本素质———创新。在美术专业中, 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创意, 也就缺少了美。这就要求在美术方面人才的培养中, 一定要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来说, 这不仅仅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高校在加强美术方面理论教学的同时, 将培养模式重点放在对学生开放性思维以及创新性意识的培养上, 在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强调理论性的知识, 更要做到用原有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才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的必经之路。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 基础的专业知识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的比例还是不够科学和合理。想要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就要相应地提高实践、实训的教学课程比例, 适当地压缩基础知识、理论部分的课程学时, 给学生更多能够培养自己创新意识的空间和时间。在实践教学中, 是培养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提高他们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要强调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与市场、区域经济所需要的创新发展紧密结合。再有就是美术专业的课堂上的设计要与社会的实践相结合, 最后还要展开实训, 只有做到基础知识和技能与实践、实训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可以说, 高校的美术专业教学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而这种美学价值的体现需要高校美术专业教师付出很多劳动、很多辛苦, 任劳任怨, 才能引导学生去理解和领悟。我们所建立的创新教育模式一定要遵循这种教学的内在规律。应该积极应对当今社会对高校美术人才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需求, 稳步地提高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 为社会以及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通过以上的关于培养高校美术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研究, 我们能够更加体会到这种教育创新模式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作为高校美术专业教师, 更要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己任, 不断地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要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美术方面人才, 这也是我国高校教学的根本任务及根本目标。

摘要:高校美术人才培养是全国各大高校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创新教育下的培养模式。开展创新教育模式, 为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地方的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美术人才。稳步、逐渐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提升美术专业学生在创新意识方面的能力, 符合我国当今社会发展对高校培养毕业生的要求。

关键词:美术专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森焱.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三创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23) :162.

[2]郑金洲.审视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 2003, (03) :214.

8.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 篇八

【关 键 词】 课外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久动力。未成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是依靠学校培养,但学校教育从时间和空间上讲是有限的,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为突破时空的有限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建立课外活动场所与学校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如何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强烈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对未知世界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人,才会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实践和创造,而实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学生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它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突出了“创新”的主要特征。开展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巩固、扩大课堂教学内容,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更亲近自然和社会生活,不仅能增强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同时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如学生可以参加科技馆的航天科普知识讲座;体验操控火箭发射升空;参加科普开放日的科技游艺活动和科技小制作;学生科技节期间,各种科技项目比赛都是学生开阔眼界,发挥创造精神的机会。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渗透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小组活动更是注重以新颖的形式,有趣生动的体验式、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课外活动为学生开辟了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渠道,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显露才华的舞台,通过生动的探究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充分显露出学生的聪明才智,让素养和能力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提升,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课外活动要目的明确,主题鲜明,因地制宜

课外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还要有一个与活动目的密切相关的鲜明的活动主题。如向学生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技知识、普及实用技术、体验科学过程、启迪学生智慧为主题的课外活动。选题内容可以围绕科学纪念日主题开展的专题活动,这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有些活动还具有世界性,它的主题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课题。如3月12日植树节、5月“全国科技活动周”、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底“全国科普日”等。如围绕生存环境和能源资源问题开展的科技探究实践活动。这类活动能够引起青少年极大的兴趣,使青少年从小关心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各地区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学校的生源、设备条件也有差异。所以,课外活动的开展必须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城镇地区到科普基地、工厂参观调查的条件好一些;农村地区则可结合农林牧副渔,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三、建立健全课外活动机制,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一个完善的活动机制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造能力,但它可以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共同努力,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连接,是社会教育的支持,各种教育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教育力量协调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才是最大的。因此,要建立健全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相互配合、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明确校内、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责任务,做到合理互补,效能最优。

在教育主体方面,学校教育承担着对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职能,校外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参加校外活动的机会。在教育内容和安排上,学校开发出系列的校本课程和授课模式,逐步实现课外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这就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及教师提升衔接学校教育的能力,努力形成服务和指导学校高质量地开展课外活动的工作职能和能力,根据学校的需求,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课外活动项目,在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建设、活动设计和组织、实践活动指导等方面体现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深化课外教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在课外活动中利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课外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良好的客观基础,但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再新颖的内容、再理想的环境也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课外活动呼唤创造性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尤其要求教师和辅导员必须有“为学不已”的人生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学知识结构,并使学生得到知识与素养的活水。只有为学不已,才能成为学识渊博的“研究型”教师,才能将科学知识内容和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才能利用最好的方法、最新的手段进行课外教育活动。

五、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面是基础,点是提升,没有面的广泛参与就没有点的突出。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过程中特别注重点面结合,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受益,全面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创新的浓厚氛围,环境的影响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在学生的正常学习以外,我们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活动,以各种小组的活动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种植活动小组、环保小卫士小组、电脑机器人小组、航模小组、电脑绘画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分工合作,分析遇到的问题,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一个个难题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解决,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学生不断进步。小组的活动极大地带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浓厚的课外活动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们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扩大了活动的影响面,把活动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中,使大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阎立钦. 创新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张庆林. 创造性研究手册[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 顾志跃. 科学教育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9.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 篇九

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对教师因素的现状调查

本文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教师因素着手,通过问卷调查,从教学方式、授课内容、创新意识、教师自身素质、师生关系等方面了解当前高校教师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 者:张艳平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00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能力 教师因素 现状调查

10.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 篇十

[关键词]数学教学  实践活动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下面我将谈谈从数学活动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社会生活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即首先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进行反思。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不是脱离学生所学教材的实践活动,要使得数学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使数学实践活动与平时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实践活动存在于“与教材密切联系的数与运算和其它概念的发现,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与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存在于由生活引发的,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说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二、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明确了小学实践活动“做数学”的内涵,我们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结合所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这样的内容有书本上提供的,如在教完“人民币的认识”之后进行的实践活动“我去买东西”,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不管是书上的,还是师生自行设计的,这样的实践活动的特点是时间短、见效快、紧密结合教材;重点是解决单一课堂教学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类的活动一般安排在某一部分教学内容之后,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作用。如二年级下册的《统计》,学生统计20分钟马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统计的认识,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精心组织活动,焕发主体活力。

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我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提供背景;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四是汇报交流,启发深究;五是评价激励,收获成果。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

其次,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三,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在活动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数学小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

四、活动是张扬个性、体现创新的媒体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的张扬不可能完全相同,由此便产生了不同的特点,这便是个性。活动便是使个性外显的一种方式,有个性才可能有创造。就这点来说,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将“钥匙”交给学生,创造性地教,要解放儿童,让儿童创造性地学。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课堂,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在活动中,我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拓展思维的空间和思维发散的可能性,为学生创设自然放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同中求异,异中求优。在活动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创造性,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书本,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实际问题。

五、活动是开放的天地、实践的场所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这一教学理念是针对长期以来的封闭性教学而提出的,其实质是强调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行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只有采用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才可以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再发现问题……”的开放性教学过程。因此, 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应把自我发展的空间交给学生,使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形成自由开放、整体发展的机制,力求使数学活动课成为问题解决的“汇报课”,解决问题的“研究课”,学习动力的“激励课”,知识用于实践的“指导课”。

1、体现活动的开放性,促进全面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慧”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从具备多方面的智慧、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舞台,以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展示,潜能得以发掘。因此,开放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开放,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需要的开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单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在开放性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尽可能的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潜在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时,我设计了“为我们的学校设计合理布局图”的实践活动,在教学生初步学会辨认东南西北方位,并会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以后,问学生:你们想成为一名规划设计师吗?请每个小组拿出一张学校平面图和“教学楼”、“操场”、“实验楼”、“厕所”、的图形,请你们想一想,学校的这些设施建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布局?再说说这些设施的方位。由于活动问题的开放,学生们的设计也五花八门,而且非常富有实践性和创造性。

六、突出活动的实践性,培养实践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数学活动的实践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由此可见,新课程是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可以这么说,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数学活动中,突出实践,加强感悟,努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我们教学中忽视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例如:教学“体和体积”的概念,教师在一个盛有水的正方体缸里放入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学生观察到水面上升了,这样学生就直观地理解了物体具有占据空间这一特征。然后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观察体验,悟出了圆柱形铁块的大小与上升水的体积有关,它们是相等的。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角度得出计算液体体积的多种方法。由于学生对认识客体的考察没有脱离实践,因此对“体”这种概念的认识就比较深刻,而不是空洞无物的,在认识“体”这一概念以后,学生能主动借助与固体的体积去研究液体的体积。这种对未知事物进行主动探索的愿望及能力在实践中诱发出来,并得到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去了解认识新奇未知的事物,探索不同事物的关系,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真正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当学生领悟到实践的价值时,就会自觉地萌发出再创造的动力,这样循环往复进行下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也会不断发展。

四、活动是课外实践的载体、数学价值的再现

英国教育学家萨德勒认为:“学校以外的事情,甚至比学校以内的事情更重要。”可以说,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脱节。《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因此,适当的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课本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数学信息、参观调查、体验生活,增加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提高了判断能力与推理能力,帮助学生提高了综合的数学素养,扩大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考的空间也增大了。在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丰富了自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我的具体做法是: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来收集数学信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这样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对数学的感性认识,发展数学才能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开展社会调查是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可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书本知识实践化。因此,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消极应付为积极参与的重要途径。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我经常结合课程内容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去到课外收集一些相关信息:例如,教学“可怕的白色污染”,告诉学生“白色污染”是个现实的问题,它对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以环境污染的实例出发,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他们通过网上浏览收集信息、查阅相关书籍等方法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成因、危害等,学生通过自己对网络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种媒体的接触,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收集平均每个家庭1天使用塑料袋的情况,并利用这个平均值去算一算育红小学学生家庭每天、每周、每年使用塑料袋的个数。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认真地收集与白色污染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有的说,我家占地面积大约是120平方米,把全校师生的家庭每年用掉的塑料袋铺开相当于550个家庭的占地面积。有的说,体育场占地面积1公顷,把全校的家庭每年用掉的塑料袋铺开相当于7个体育场的面积等等。各小组根据自己得到的不同数据信息形成学习体会和探究成果:学生体会到白色污染的可怕性,消灭白色污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该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调查研究的气氛是合作的、认真的。学生能够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大胆的设想,积极参与,敢于发言。充分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收集和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11.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实验;问题意识;创新精神

通过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进一步培养探究能力、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面结合笔者的化学教学实践,谈谈化学实验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从实验现象到实验原理,创设问题情景

根据人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由实验现象到原理运用,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如钠投入到水中是钠浮在水面上,而钠投入乙醇中是先沉后浮的现象(往往学生会忽略先沉的现象,先沉说明钠的密度比乙醇大,后浮是因产生的氢气的推动),从而比较出乙醇的密度比水小。又观察反应过程中钠的形状是否变化,如钠在与水反应时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而钠与乙醇反应时不熔化,说明钠的熔化与反应的剧烈程度有关,与放出的热量有关。从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提出问题,如何写出钠与乙醇反应的方程式,从而引出反应类型的判断,在钠与乙醇的反应中,观察到产生的气体,引出气体的收集与纯度检验,从火焰的颜色到产物中有水蒸气而无二氧化碳,进而确定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掌握乙醇的结构特征。

二、从仪器的选用、试剂的迭择,创设问题情景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化学实验仪器的选用、安装,试剂的选择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都要根据物质的性质来确定。同时,仪器的选用、安装,试剂的选择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也能反映物质的性质。设计个人反思,小组合作,集体讨论,实验探究以小組为单位,人人都参与实验,培养合作精神,共同发现、分析问题,现象的观察、记录,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从现象到本质,各抒己见,规范操作要求,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例如,Fe(Ⅱ)和Fe(Ⅲ)互相转换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铁及其化合物多变的颜色,深入掌握二者间的转化关系,我特地把它设计成探究实验课。

其中有一个学生设计的方案是这样的: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从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即可判断出Fe2+已经变成Fe3+。这是一个合乎情理的方案,然而在现场实验中却观察不到这个现象。发现了问题,也激发了大家探索的欲望。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黄色和绿色是两个很接近的色系,如果浓度不够,肉眼可能观察不出来。于是,有人建议用KSCN溶液来检验Fe3+。而且KSCN溶液必须先于氯水加入,才能有力证明Fe3+是后来生成的。在不断的优化中,学生们讨论出了最佳方案。另一个小组的方案是这样设计的: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再滴入KSCN溶液检测Fe3+的生成。为什么不事先加入KSCN溶液?学生的依据是:高锰酸钾是紫红色,而Fe3+与KSCN反应显出的颜色是血红色,二者都是较深的色系,颜色变化不够鲜明。况且在这个反应中,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只要发生降价,就必定会褪色,足以说明Fe2+升价的事实。只需再滴加KSCN溶液检验就可以了。注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在知识迁移与巩固中创设问题情景

根据思维的角度不同,思维可以分为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横向思维是一种同时性的比较,它是以扩散的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纵向思维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它是运用已知,通过比较、换元,层层递进,深入掌握事物的本质。教学中引导学生要从横向思维联想到纵向思维,在知识迁移与巩固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如乙醇被氧化成乙醛探究实验,发现先由红色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变成黑色,再由黑色的铜丝插入到酒精溶液中变为红色,又闻到产物有刺激性气味,得出乙醇被氧化成乙醛。但仔细观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时,部分铜丝为红色,部分铜丝为黑色,应该用什么原理来解释?在知识迁移与巩固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是酒精灯的内焰中大量的乙醇蒸汽遇到了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被还原成了铜。再由插入酒精灯火焰的铜丝所在位置不同,铜丝颜色不同。外焰部分的铜丝是黑色,内焰部分的铜丝由黑色变成了红色,铜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得出铜是该反应中的催化剂。更好地理解了催化剂,掌握了这个化学反应的实质。

总之,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化学老师在开展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并在实验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齐伟,卢银中,黄斌.思维导图(化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2.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教师做起 篇十二

一、打破思维定势, 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很多, 如知识的教育、兴趣的激发、情感的培养等, 但打破思维定势, 消除对创造力的神秘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心理学家提出教师应当遵守并用以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有五条: (1) 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 (2) 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 (3) 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4) 给予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 (5) 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1]

1. 事例剖析。

《学习的革命》一书告诉我们, “一个新想法是旧成分的新组合, 没有新的成分, 只有新的组合”;“当我们把某种东西说成是‘新的’时候, 我们真正谈论的是现有因素的独特的存在方式”;“最杰出的创意者总是专心于新的组合”。我们通过事例剖析, 把这个观点告诉学生, 对消除学生的创新神秘感是很重要的。例如, 江西省信丰县虎山乡瓜农刘新女, 在西瓜生长到八成熟时, 将写有“吉祥如意”的纸剪成空心字, 贴在西瓜上, 通过阳光的照射, 成熟后的西瓜便出了文字, 这样的创新引起了一次西瓜抢购的高潮。再如, 鞋子与音乐、电灯等常规思维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如果把三者联系起来, 就会发明创造出多功能的新型鞋子。把我们的座位由“秧田型”变为“环形”排列;把黑板擦装上可供自由伸缩的调节器, 等等, 这些都是创新。可见, 我们的生活处处有创新, 时时有创新。只要你不盲从、不迷信, 专心去观察、去思考, 敢于联想, 善于联想, 勇于开拓进取, 就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也要善假于物。

2. 榜样熏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学英语课堂上, 教师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 要使课本上的东西活起来。例如, 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个教学内容从导入新课, 讲解答疑到巩固练习, 检查评定, 都可有创新性处理:或纲要收敛, 归纳概括;或举一反三, 演绎分析;或化整为零, 重点讲授;或勾玄揽要、总结把握。教师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 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应当“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英语教师创造性还体现在教法上要富有创造性, 克服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为此, 教师要大胆创新, 敢于突破成规, 敢于打破“模式”的制约, 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 开拓出新的教学之路, 并积极主动地将自己对教材处理的创新走向诱导学生思维的创新, 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 让学生每一天、每堂课都能感受到一种创新的气息。

3. 成功激励。

学生自身的创新实践是学生打破“创造力非凡论”神话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鼓励, 一个人自身潜能只能发挥20%—30%左右, 正确而充分的鼓励则能使人发挥自身能力的80%—90%。美国哈佛大学B·F·丝金诺教授通过实验证明, 鼓励不仅是赞赏, 而且是和某些行为发生联系的东西, 它有着促进某种行为重新出现的倾向。当大脑接受到肯定鼓励的刺激, 大脑皮层兴奋中心调动起各个系统的“积极性”, 潜在的力量能动地变成了现实, 行为就发生了改变。[2]有这样一则事例,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级部分学生的名单给学校, 暗示他们是可塑之才, 八个月后, 他来到该校复试, 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 求知欲强, 后进生表现也很突出。事实上, 名单上的这些学生都是随机抽出的。罗森塔尔通过自己善意的谎言暗示教师, 从而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 在教师的信任和肯定下, 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由此可见, 教师角色应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为此, 英语老师要创设时机,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大胆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同时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 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 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 增强创新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从而激发创新意识。

二、开展实践活动, 培养创造能力

长期以来, 我们比较注重“传道、授业、解惑”, 而轻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 而轻视社会实践, 使学生动手能力十分低下。正如杨振宁教授所指出:“中国孩子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孩子, 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因此, 大学英语课程模式研究中, 我们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将英语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搞好社会调查, 并有意识地、经常地提出一些创造性问题, 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感受、思考发现、探索锻炼, 达到培养创造能力的目的。学生自始至终是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 他们从身边生活出发, 通过亲身经历, 亲手实践, 相互协同, 合作学习。这样不但能达到预期的语言学习目的, 而且更多地了解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教师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1. 提供质疑的时机, 唤起“创新实践”意识。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教师应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情着手, 有意识地提出质疑, 继而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自己提出问题, 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 这样更容易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和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是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 达到实践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

2. 提供探索的机会, 激活“创新实践”意识。

在实践教育中, 英语教师要提供充足的语言文化背景, 让学生去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独立操作, 体会过程。这样学生们会激情高昂、积极踊跃地提出现存问题、解决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会深入调查, 利用身边可利用的资源, 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当然,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教师要正确地引导、组织其活动, 必须符合学生认知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实际, 不能提出过高要求, 同时认真地做好指导工作, 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 使学生无所适从。

3. 创设选择的空间, 积淀“创新实践”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现存的问题, 使学生将其作为特定时期实践活动的内容。在实践过程中, 在学生提出各种解决方案时, 教师应进行归纳总结, 并及时引导下, 使学生最终选定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都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 因而, 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 也是实践教育的目标之一。老师在具体活动中, 要为学生创设选择的空间, 让学生学会选择, 从而将创新实践进一步深化。这是积淀创新实践意识的有效方式。

4. 赋予总结评价的权利, 丰富“创新实践”意识。

学生活动结束之后, 无论成败与否, 教师都应及时引导学生作出总结评价要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 不但使学生认识到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而且使学生真正提高各方面能力、丰富创新意识。

当今国际间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来集中, 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为此,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也要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改革, 力争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达到实际教学目的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叶酸管理发放管理办法下一篇:钢材销售个人工作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