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的教案(精选12篇)
1.跳绳的教案 篇一
好玩的跳绳
主题名称:冬天的故事 次主题名称:冬趣 活动名称:好玩的跳绳 主要教学领域:健康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在《好玩的跳绳》这一活动中我为孩子提供的材料——绳子,是孩子所熟悉的,而且操作性强,所以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很高,他们能够积极投入到探索绳子不同玩法的活动当中,非常乐于用绳子开展游戏。平日的幼儿室外活动中,幼儿总是拿着一根跳绳做跳绳运动,比较单调,我想如果让孩子们来创造性地玩绳子,他们会想出什么好玩的玩法呢?于是探索绳子的玩法成为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绳的不同玩法,初步学会双人跳绳的技巧。
2、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发展跳跃能力。
3、感受跳绳的乐趣和与他人合作带来的快乐。重难点分析: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学会双人跳绳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根跳绳
2、幼儿已有双脚同时跳绳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跑步进入活动场地,跟幼儿一起走趣味队形,如,8字形、之字形等,一起随音乐(口令)进行热身运动。根据情况可将绳对折,带领幼儿进行上肢、体转、腹背、跳跃等动作练习。
2、游戏:与我说的相反。
玩法:师说向上跳,幼则蹲跳,师说向前跳,幼则后跳,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二、引导幼儿探索跳绳的多种玩法
1、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绳子,看谁能想出好玩的方法。
2、自由玩绳: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自由玩绳,刚开始可以探索一个人玩绳的方法,然后探索两个人玩绳的方法,最后可以探索许多个人一起玩绳的方法。每当有幼儿想出一种好玩的方法时,教师可以先请这个幼儿示范,然后带领大家跟这个孩子一起玩。
教师一起参与幼儿跳绳,并与幼儿配合“双人跳”。请幼儿观察并尝试结伴跳,教师提示两个人要动作一致,可通过喊拍子让幼儿同步跳。
3、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交流示范各自的玩法。
(1)跳绳:幼儿可以一个人练习跳绳,还可以练习花样跳绳。
(2)给娃娃打领结: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各队第一名幼儿手拿短绳当领带站在起跑线后。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幼儿去给娃娃系好领带后返回并拍第二个幼儿的手,比赛依次进行,快的为胜。
(3)踩绳跳:每人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两手捏住绳子的两端,双脚踩在绳子的中间部位,两手拉紧绳子,双脚用力前跳。
(4)走小路:两条绳拉成相距有一定距离的平行线做小路,幼儿在小路中间走,踩绳、出绳为犯规。
(5)走钢丝:把绳子拉成——或S形,幼儿踩绳前进。
4、放松活动:小朋友们刚才想出了各种玩绳子的好方法并一起玩了绳子,大家一定有点累了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放松一下。幼儿随音乐做放松活动。
三、小结结束:教师对幼儿刚才玩绳的情况做一简单小结,然后带领幼儿回活动室,结束。活动反思:
活动中小朋友想出了踩绳走和单脚踩绳跳,发展了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双脚踩绳蹦跳及双脚蹦跳跳绳发展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及跳跃能力;还想出了跳高、拔河两种游戏,发展了幼儿的跨跳能力让幼儿体会到了与他人合作的快乐。让幼儿知道了用绳子还能玩出好多有趣的游戏,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探索绳子玩法的兴趣,让孩子更加的喜欢玩跳绳。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幼儿的主体地位。游戏教学活动要有较好的游戏常规,要教育幼儿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才能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在游戏常规方面以后还需加强。
2.跳绳的教案 篇二
一、更新思维方式,以跳绳运动为体育特色抓手
(一)分析实情,选择跳绳运动项目
广州市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但在学校体育方面也存在相应的问题,阻碍着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在前些年,由于体育教师缺编较为严重,尤其是小学,由其他学科转岗来任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师有不少。这些转岗而来的教师,很多体育项目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缺少相应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更不了解体育学科、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理论。由于转岗专业培训的滞后,他们大多不知如何选择体育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即使是上岗前进行培训,也解决不了他们技术缺失的问题,再加上学校场地、器材等存在的问题,很难期待这些转岗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能给学生什么技能的传授与教学指导。为此,广州市选择跳绳运动项目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作为学校体育特色的抓手,主要基于如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跳绳不受上述因素影响,任何人、任何场地都能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二是任何条件的学校都能开展跳绳活动,便于全市统一检查教学质量和效果;三是跳绳是发展体能素质最简便有效的项目之一,并能较好地推进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
(二)更新思维,思考推进活动策略
体育是发展人身体的教育活动过程,学校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与之有着本质的区别,学校体育以体育课程实施为中心,以体育课堂教学为重点,结合课外体育活动与运动竞赛,形成学校体育三维立体空间。其中,课堂教学需要传承体育文化,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认知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进而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课外体育活动需要在体育课堂习得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基础之上,结合学生个体的实情,进行应用与拓展,使之内化为学生自己身体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运动竞赛主要是满足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多样化的运动训练和竞赛方式,让普通学生与有运动天才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对于学生的体育过程,学校只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必须与家庭和社会相结合,形成体育的合力,才能让学生身体发展的教育活动高效开展。
(三)确立抓手,设计行动操作方式
跳绳作为一个身体运动项目,如何在学校体育中进行推动,并形成一定的运作机制,需要设计跳绳推动的操作方式,使之成为一种真正的学校体育特色抓手。1.将跳绳列入“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体育与健康》各年级评价必测项目;2.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检查评价,每年的广州市和各区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检查评比,将跳绳是否列入活动内容作为必备条件之一;3.作为初中毕业生毕业体育考试自选项目之一,广州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由必考项目和自选项目组成,2013年开始跳绳列为五个自选项目之一,2013年选择跳绳的学生比例为41%,2014年选择跳绳的学生比例为48%,2015年选择跳绳的学生比例为52%。在此基础之上,各校每周要安排1节体育课进行跳绳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编写校本跳绳教材,并制订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各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必须安排跳绳,包括单人跳、双人跳、小组跳等多种方式的跳法。广州市编排了初级绳舞操和高级绳舞操供各校使用,并提出“跳出健康,跳出团队,跳出活力,跳出创新”的理念。
二、明确动力因素,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
(一)明确动因,维持可持续性发展
跳绳作为一项非常普通的身体运动项目,如何让其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形成特殊的记忆,使之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应该明确能使学生进行跳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身体动作技能、运动技能、应用能力的形成,提升身体运动的能力。“人类进行身体运动的权力是天赋的,对身体运动的需求是刚性的,是为满足基本生存和延续的恒久性需求”[1]。因此,在进行跳绳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竞赛活动时,需要考虑在学生身体运动原始需要的基础上,将跳绳作为一个教学活动载体,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学生原始的身体运动本能需要强化成驱使跳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让学生进行跳绳运动时身体的练习行为规范、运动认知高效、心理感受良好,即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
(二)制订策略,建立合作交流机制
由于高校没有跳绳运动的课程学习,体育教师对跳绳认知有限,为此,2012年6月8日在沙涌小学首次举办了各区体育教师跳绳骨干培训活动,由“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国跳绳优秀教练员”、“全国跳绳优秀裁判员”卢耿弟老师和“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广东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麦维根校长担任主讲,之后,每年各区教研室都组织本区跳绳培训活动,以提高体育教师跳绳技能,丰富体育教师跳绳教学方略。
为更好地推进普及工作和跳绳水平的提高,广州市积极组织开展校际交流和区域交流,要求既有学校跳绳队之间的交流,也有跳绳趣味活动的交流,还有跳绳大课间的交流。同时,进行跳绳运动项目的推广活动:一是每学期组织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体育骨干教师和体育名师,到从化区开展送教活动,以跳绳课堂教学为主题,推动边远地区学校跳绳运动的开展;二是发挥示范校的引领作用,组织沙涌小学和七星小学跳绳队到相关区和学校进行表演。
(三)建立保障,跳绳运动深入人心
为保障跳绳运动项目在学校中的可持续发展,需建立一定的保障制度,广州市主要出台了三条措施:一是建立跳绳传统项目学校评选与认定机制。如,2013年广州市教育局与体育局联合开展跳绳传统项目学校的评选,有5所学校被评为2013-2015年度广州市跳绳传统项目学校。二是举办广州市中小学跳绳比赛。自201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广州市中小学跳绳比赛,分为小学组和初中组。三是召开“跳绳运动项目推广展示现场会”。如,2012年1月11日在荔湾区鹤洞小学举行了广州市小学跳绳大课间体育活动现场会,并将其作为常规运作机制保持下来。
三、进行技能分层,使学生按照自身本源发展个性
(一)技能分层,熟知跳绳运动细节
跳绳作为一种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教材内容,一项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项目,一个学生身体发展的活动载体,需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跳绳运动技能分成“动作符号学习、运动逻辑学习、应用意义学习”[2]。在跳绳运动技能的动作符号学习阶段,主要是将各种跳绳的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作为动作符号,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体验形成动作技能;然后,按照“基本跳”、“步伐跳”、“花样跳”、“合作跳”等运动逻辑,组合不同的跳绳动作进行反复的身体练习体验形成跳绳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跳绳运动的健身、竞赛、娱乐知识和规则,形成相应的跳绳运动练习组合,再进行反复的身体练习体验,并结合自身的身体锻炼行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运动竞赛等应用性活动形成跳绳应用技能。因此,在跳绳运动项目的推进活动中,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体育活动,或是运动竞赛的训练,都要针对学生的个体运动能力差异,分成“基础型”、“提高型”、“攀峰型”等进行。
(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特长
依据跳绳运动项目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跳绳运动项目。以“基础型”普及性跳绳运动为中心,将跳绳运动项目课程化,较好地引入体育课堂教学,这种普及性的教学活动由学校体育教师完成。对于“提高型”、“攀峰型”的学生,特别是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的训练依托社会资源,使学校与社会更好地结合。如,举办体育教师跳绳培训班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深入开展跳绳运动的需求,还要依托社会资源,利用社会跳绳专业机构的力量,合力推进校园跳绳运动,为此,成立于2013年3月的“广州跳之健体育文化推广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其团队力量,提出“推广校园跳绳100所学校”的目标,目前已与10个区的94所中小学校合作推广跳绳运动,帮助学校完善课堂教学、设计组织大课间跳绳活动、编写跳绳校本教材、训练学校跳绳队等,有效促进了广州市学校跳绳普及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学生发展,形成区域体育特色
广州市自2012年开始提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活动,各校选择一个项目作为本校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运动技能,并以跳绳为实验项目,以“五个一”工作模式组织实施。“五个一”工作模式:每班每周一节跳绳课,每周一次跳绳为主题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月一次校内跳绳比赛,每学期一次跳绳嘉年华活动,每学年一次跳绳文化节。以普及为目的,营造浓厚的校园跳绳氛围,打造体育特色学校,从而形成学校品牌项目,永久传承。
通过上述工作和五年来的努力,涌现了一批效果显著的学校:番禺区沙涌小学、从化区希贤小学、花都区赤坭圩小学、花都区北兴小学、天河区柯木塱小学、黄埔区汤村小学、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越秀区八一实验学校、越秀区七株榕小学、花都区云山学校、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等,最为突出的代表是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
鉴于广州市尤其是花都区在普及推广学生跳绳运动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2016年1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全国跳绳运动推广中心”授予花都区“全国跳绳示范区”称号,并宣布由花都区承办2016年全国跳绳锦标赛,这是对广州市学校体育工作的莫大鼓励和鞭策。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体育发展新理念[J].体育学刊,2011(1):8-13.
3.神奇的跳绳 篇三
好hào奇qí的de我wǒ也yě想xiǎnɡ试shì一yi试shì。妈mā妈mɑ按àn了le一yí下xiɑ计jì数shù器qì上shɑnɡ的de开kāi关ɡuān,数shù字zì就jiù全quán变biàn成chénɡ了le零línɡ。我wǒ开kāi始shǐ跳tiào了le一yí下xiɑ,计jì数shù器qì上shɑnɡ的de数shù字zì却què变biàn成chénɡ了le“999”,再zài跳tiào一yí下xiɑ,又yòu变biàn成chénɡ“998”了le,这zhè是shì怎zěn么me回huí事shì呀yɑ?
我wǒ和hé妈mā妈mɑ研yán究jiū了le好hǎo一yí会huìr儿,终zhōnɡ于yú发fā现xiàn了le秘mì密mì把bǎ有yǒu计jì数shù器qì的de一yì边biān拿ná在zài右yòu手shǒu上shɑnɡ,数shù字zì就jiù是shì顺shùn着zhe显xiǎn示shì的de,而ér把bǎ它tā拿ná在zài左zuǒ手shǒu上shɑnɡ,计jì数shù器qì就jiù会huì倒dào着zhe数shǔ了le。
我wǒ的de跳tiào绳shénɡ真zhēn神shén奇qí啊ɑ!
4.花样跳绳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运动技能:90%以上的使学生能掌握2种以上跳绳的方法,并能够一物多用,利用跳绳创造出更多的新玩法。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和投掷能力。
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二、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跳绳。
教学难点:身体的协调配合,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部分 2分钟左右 A、课堂常规
教师:
1、鸣哨,集合。
2、讲解课的内容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学生:
1、整队、报告人数,检查服装鞋子。
2、师生问好。
3、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准备部分 5分钟左右 运动强度:小 A、热身跑:我们是一条大长绳
教师:
1、组织生成一路纵队,在前面领跑,路线犹如蛇行。学生:
1、按照师的要求调整队形,进行蛇行跑。B、绳操表演
上肢运动 体转运动 腹背运动 踢腿运动 跳跃运动 教师:
1、边讲解边示范绳操。
2、领做,口令指挥学生练习。
3、请学生创编绳操。
4、邀请学生展示,评价。
学生:
1、听讲解看示范,明确练习动作。
2、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认真练习。
3、发挥想象,互相交流,创编新动作。
5.跳绳教案 篇五
绳
2011年12月6日
下午第三节
计算机一
一、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协调性、灵敏性和耐力素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跳绳运动对人体的锻炼价值,并积极参与锻炼。
2、通过跳绳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跳绳的正确动作要领,并发挥自己的思维拓展能力,对于发展耐力素质、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3、能够观察、模仿、练习原地单人跳绳的不同玩法,尝试1—2种原地双人单绳或原地双人双人的玩法,快速跳绳,掌握快速跑跳绳的绳间最佳节奏,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敢于探究、创新的精神,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跳绳的创新
难点:跑动和快速跳动中绳间的节奏
四、教学内容:
1、单、双人跳绳
2、多人跳绳、多人走花跳绳
3、快速跳绳接龙
6.《跳绳》教案1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过程与方法:
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口算
48-15= 91-3= 34-22= 23-5= 56-34= 42-9= 47-27= 72-7=
2、交流:从每组中找一道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看表。
二、探究新知
师:看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 生2:小:亮比小东少跳几下? 生3: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
1、合作探究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
(1)学生独立列式。(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40-28=)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估计40-28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28看成30,40-30=10; ②把28看成20,40-20=20。
(3)上面哪些估算方法把差估计大了?哪些把差估计小了?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差估计小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30,减去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②把差估计大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20,少减了,剩下的就多了。说明正确的结果应该比10大,比20小。
2、探究算理。
(1)尝试计算“40-28”的得数是多少?(2)交流算法。①40-20=20,20-18=2; ②40-30=10,10+2=12。③用竖式计算: 0-2 8 1 2 让学生一边拨计数器一边说理由。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独立探究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1)个人试做。(2)全班交流。学生可能算法:
(1)32-20=12,12-8=4;(2)32-30=2,2+2=4;(3)30-28=4,2+2=4;(4)28+()=32;(5)用竖式计算。
2、完成课本第78页,“算一算,说一说”中的题目。
3、课本第79页“练一练”第1题。
四、课堂小结
7.小学体育课的跳绳教学思考 篇七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课,跳绳教学
小学体育是我们九年义务教育中规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 小学体育对于培养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选择适合小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的体育项目, 跳绳是一个既可以单人进行又可以集体多人操作的体育项目, 跳绳也需要科学的方法与理念作为指导,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对小学体育课中的跳绳教学展开探讨, 以期能使大家对跳绳教学有一个清晰明朗的概念, 促进小学体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体育课中跳绳运动的特点以及作用
跳绳是一项四季皆宜的体育运动项目, 它具有学生易掌握、教师易开展等特点。针对小学生来说许多体育运动小学生还没有达到可以掌控的水平, 不能很好地操作, 容易出现意外的伤害或者是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项目的功效。相比较来说, 跳绳的安全系数比较高, 因为跳绳一般不需要太过剧烈的动作支撑, 降低了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危险系数。同时, 跳绳运动的经济投入比较少。跳绳对于场地的要求并不是十分的严格, 基本保证宽阔平坦就可以, 而且, 跳绳运动无需准备太多的教学道具, 针对小学生来讲, 就是最基本的跳绳用的绳子即可, 这不会给学生的家庭造成太大的经济负担。跳绳运动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跳绳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也不断丰富变换着自己的形式, 现在已经出现了双摇、编花、正跳、八字跳等多种样式, 可以充分锻炼小学生的身体。此外, 跳绳有助于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 小学阶段是我们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 恰当的运动可以有利地促进身体的发育。跳绳就是这样的运动, 它可以通过刺激学生的骨骼发育生长, 促进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 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 加速生长激素分泌与新陈代谢的功能, 同时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耐性与意志, 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各年级阶段跳绳教学课程设计
跳绳运动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 针对小学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课程安排与设计, 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实施科学的跳绳教学。针对小学低年级也就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 但是容易把握不好分寸, 在体育课中进行跳绳教学时, 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保证学生的安全, 可以适当地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单人跳、双人带人跳、原地跳长绳等活动,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跳绳技能, 另一方面通过集体的跳绳环节还可以从小培养起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针对小学中年级也就是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我控制力, 身体协调性与灵敏度也较之前有大幅度的提高,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教学难度,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较高难度的跳绳动作如集体跳长绳、长短绳结合、双手交叉跳、行进走步跳等跳绳花样, 锻炼学生的上下肢灵活配合能力, 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针对小学高年级也就是五六年级的学生跳绳教学来说, 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有更高的要求,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手摇跳、跑跳、双手摇跳等复杂的跳绳动作训练, 在这个阶段跳绳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身体的锻炼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变得更加灵活, 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都得到提升。
三、体育课跳绳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体育课中的跳绳运动一般来说安全系数比较高, 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风险比较小, 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掉以轻心, 在教学中也要保持充分的重视。首先, 教师要为学生进行跳绳运动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场地, 要保证地面的平坦开阔, 尽量不要选择水泥地面的场地, 因为一旦学生不慎摔倒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磕伤, 场地的选择以平坦的草坪最优。除了合适的场地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挑选适合跳绳运动的服装, 挑选的原则要以简洁、方便为原则, 建议学生选择比较宽松的衣服, 学生不宜穿着过紧的衣服, 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不利于血液的循环。在选择好合适的场地以及服装后, 进入正式的跳绳教学之前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热身准备工作, 先给身体一个预热, 让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脚踝、手腕, 避免在跳绳运动中出现脱臼、扭伤等情况。在正式的跳绳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要急切地让学生进行高难度的跳绳训练, 而是要由简入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同时, 教师还要给予学生正确的跳绳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有节奏地调整自己的呼吸,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跳绳的乐趣。
8.大班爱跳绳的孩子 篇八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大班后,幼儿的身心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增强,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爱说、好动,而且逐渐变得有情感,独立个性开始有所显现。在这一阶段,维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好幼儿的自我意识,都对今后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及坚持性等良好品性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
【案例描述】
清晨,孩子们排着队外出参加晨间活动,小A一开始排队选择了翻垫子,可没玩多久,又跑去选择了骑小车,骑了一个来回,东张西望了一会儿,又兴冲冲地跑去选择跳绳,拿到绳子后,由于绳子打了死结,小A解不开,于是请求老师的帮助。
小A:杨老师,你能帮我弄一下吗?
杨老师:哪个地方不好了?
小A:绳子太紧了,我弄不开。
杨老师帮小A把结扣解开,并把握柄处多出的绳子缠绕到握柄上。跳绳后,小A发现,缠绕后绳子变短,易绊脚,并且由于结扣解开了,绳子末端划出了握柄,跳绳又遇到了阻碍,但是这次小A没有再去寻找杨老师的帮助。看到这个情形,我上前询问:
我:小A,需要帮忙吗?
小A:不要,这个我会弄。
小A断然拒绝了我的帮助,并且信心十足地表示能修好绳子。他开始动手解决问题,第一步:重新整理绳子;第二步:整理好后查看绳子的情况,他发现绳子上有个黑色橡胶套圈,开始尝试移动套圈。不一会儿,小A开始往左、往右的移动起来。我想知道他是否明白这个黑色套圈的作用,于是我问:
我:小A,为什么要移动这个黑套圈?
小A:这个东西能卡住绳子的。
原来小A知道黑套圈能卡住绳子,只是不知道卡在哪里才能起到作用,在一遍遍地摸索中,过了一会儿,小A起身把黑套圈垂直塞进握柄孔内,拉动绳子,绳子还是滑了出来,修理失败了。可是,小A没有放弃,还是继续摸索,这回他蹲下身子,尝试把绳子末端回塞进握柄孔,这次拉动绳子,绳子没有滑出,修理成功了!小A修理成功后,安心地挽起了跳绳。相较班里其他孩子而言,小A是较早掌握跳绳技巧的孩子之一,一开始跳了7个,过了会儿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告诉我跳了12个。
这时候,另一个会跳绳的女孩子——小Z,加入了进来。
小Z:薛老师,我也会跳绳的。(说完就跳给我看)
小A:我也会跳的。(两只眼睛直直地看着小Z)
小A和小Z开始较起劲来,一个跳绳,一个就在旁边观看,两个人的比赛进入白热化,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小Z:我跳了28个。
小A:(跳着指着小Z)我跳了29个,你才跳了28个。(说完,嘴角上扬,双臂抱胸)
过了一会儿,小A跑过来对我说累了,说着就要直接往地上坐。我告诉他,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不要坐在地上,也可以去靠着门边的椅子处,休息一下。我以为小A会去休息一会儿,没想到一转身,又看见他在跳绳,已经是汗流浃背了。
我:小A,你已经满头大汗了,再跳下去,风一吹,会容易着凉感冒的,快休息一会儿吧。
小A:我妈妈说要练习跳绳,要跳到100个。
我:今天你已经跳得很棒,也很多了,一下子跳很长时间,会很累,也会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我们明天继续练习好吗?
小A:嗯。
【案例分析】
在班里,小A是一个开朗、活泼好动,乐于与人接触、交流,喜爱读书,具有较强规则意识的孩子。这一阶段的孩子,都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
1.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
2.好问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3.个性初步形成,有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及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那么外露。
4.开始掌握认识方法。出现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動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并能运用集中注意和有意记忆。
在活动中,小A体现出来的是一个勇于开动脑筋,勇于挑战困难,个性初步形成的幼儿形象,他在遇到第二次困难时,自信地拒绝了老师的帮助,选择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经过不停地尝试,终于修好了绳子。之后,面对突然加入的跳绳者,激发起了他的争强欲望,不停地比拼,累了都不休息,而是选择不停地练习。这些迹象也表明,这个孩子处于抽象思维萌芽,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时期,动作水平发展平稳,喜欢挑战有难度的事情,能运用集中注意和有意记忆解决问题,有强烈的自我满足和自我需要的心理。
在观察孩子的过程中,教师充当着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等多种角色,其中引导者这一角色体现了教师在观察中的作用。作为观察者,我们可从观察幼儿的言语、动作及面部表情入手,随时捕捉幼儿的思维动态及发展动向,想幼儿之所想,思幼儿之所思,争取“思”“想”走在幼儿的前面。作为引导者,我们需要理清何时介入引导或以何种方式介入引导,只有在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方式介入,才能满足孩子的自我需求,推动孩子的自我发展。在小A跳绳第二次遇到困难时,教师主动上前询问,此时,教师表现太过焦急,没有做到耐心地等待,没有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主体未体现出需要帮助的主观愿望时,教师应该驻足观望,静心观察,耐心等候,在主体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并且有条理地实施步骤时,教师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孩子的做法,这不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更会进一步激发孩子自主探索的欲望。活动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更用细心和耐心呵护好这一时期孩子们简单又敏感的心灵。一句鼓励的话语或一个肯定的眼神,都是他们前进的动力。适当地鼓励和及时地提醒,都能化作一场春雨,润物细无声,孩子的心灵在湿润、肥沃的土地里将成长得更快、更茁壮。孩子的成长与我们的教育息息相关,作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我们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努力做好孩子们的心灵守护神。
9.《一起来跳绳》教案 篇九
活动领域:健 康 活动班级:大(1)班 执教教师:甘佳旭
活动目标:
1.学习跳绳的方法,尝试手脚协调地进行跳绳游戏。2.探索长、短绳子的多种玩法。
3.能与同伴合作,协调地进行跳绳。
活动准备:
长绳3条 短绳11条 筐子1个 音乐《跳绳歌》
活动重点:
学习跳绳的方法,尝试手脚协调地进行跳绳游戏。
活动难点:
能与同伴合作,协调地进行跳绳。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幼儿听教师口令由一路纵队小跑步成大圆,变小圆,停下后由小圆走成两路纵队。
二、游戏活动——大家一起来跳绳
(一)每名幼儿自取一条单人跳的短绳,鼓励幼儿用短绳做跳跃动作,表现短绳的各种玩法。如双脚跳、单脚跳,原地跳,行进跳。教师在一旁观察,请跳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跳绳,并鼓励幼儿练习用各种方法跳绳。
(二)师示范跳单人的短绳,并请一名幼儿和老师合作示范玩跳绳:师幼面对面站立,教师晃绳,幼儿和教师同步跟着跳。请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说说老师是怎么跳绳的。
(三)师让幼儿分散练习跳绳。让幼儿手持绳子的两端,将绳子垂在身体前面,幼儿双脚向前跳过后,再将绳子从后绕过头顶绕到身前,重复上述动作。并请幼儿自由选择伙伴,尝试两人一组玩合作跳一条单人短绳的游戏。然后让幼儿练习双人跳绳。教师在一旁观察,必要时进行跳绳方法的再次引导。
(四)教师引导多人一组玩跳长绳的游戏,并教幼儿练习长绳跳的方法:请两位幼儿摇绳,分别拉住长绳的两端,让一位幼儿站在长绳的中间,长绳摇动后,随着绳子有节奏地跳。待幼儿熟悉后,可让数位幼儿在长绳中间一齐跳。也可待绳摇动后,跳进绳中跳,一个接着一个,每人在绳中跳几下再跑出,如遇失误,应与摇绳者互换位置。
三、结束活动
10.跳绳教案 篇十
《跳 绳》 教学计划
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 何树龙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第一,教学内容是跳绳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跳法,在快乐运动中增长智慧,发展能力,培养合作、创新能力。
第二,孩子们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做好本单元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非常有信心带领孩子们完成本单元的学习。
第三,作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健身计划和我校“2+1”特色项目,本单元的教学在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和提高大课间运动技能水平上必将发挥中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运动技能:90%以上的使学生能掌握2种以上跳绳的方法,并能够一物多用,利用跳绳创造出更多的新玩法。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和投掷能力。
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跳绳。
【教学难点】身体的协调配合,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课时】2课时。
小学体育二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
《跳 绳》 教学设计
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 何树龙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运动技能:90%以上的使学生能掌握2种以上跳绳的方法,并能够一物多用,利用跳绳创造出更多的新玩法。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和投掷能力。
4、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跳绳。
【教学难点】身体的协调配合,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教学目标(2分钟左右)A、课堂常规
1、集合,带入运动场地。
2、师生问好。
3、讲解、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二)热身运动,做好活动准备(5分钟左右)运动强度:小 上肢运动 下肢运动 跳跃运动
(三)讲解跳绳的运动要领(10分钟左右)运动强度:小
1、教师徒手讲解。
2、学生突出联系、小组内交流体会。
3、教师手持跳绳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4、学生自己联系、体会,教师巡回指导。
5、小组内交流、实践跳绳要领。
(四)巩固训练,激发竞争、合作意识(15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中
1、各大组内的各个小组推选优秀选手参加大组内的角逐。
2、然后五个大组的第一名向全班展示并评比优胜选手。
3、教师进一步强调动作要领,同学们分组进行巩固性练习。
(五)创新跳绳形式,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跳绳(5分钟左右)单腿跳、反向跳等。
(六)布置作业,小结收获,宣布下课(3分钟左右)。【课后反思】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完整,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主动性强,主人翁意识明确,达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合作能力、运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创新环节比较薄弱,决心在下步教学中不断完善提高。【指导教师点评】
1、师生融合度高,是一堂值得称道的生命课堂、活力课堂和高效课堂。
2、达标意识强,目标达成度高,师生在快乐的合作中实现了教学相长、知、能、意、行的同步和谐发展。
3、美中不足在于创新环节稍显薄弱,组织教学的力度还因更改在大一些,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锻造自身、深入钻研,取得更好的成绩。
【任课教师】
何树龙,男,汉族,1971年9月出生,现年41岁,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教师,教龄22年,中学高级教师,联系电话***(6279)。
【指导教师】
11.如何培养学生跳绳的兴趣 篇十一
一、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体育课也和其他课程一样,需要好的导入。在初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用精练的语言明确授课目标,以故事投影或挂图的形式导入课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手里的跳绳发挥想象力,做出各种姿势的练习,如绳操,单、双脚跳,接力跳,交叉跳,多人跳等。一根简单的跳绳变换出多种花样的练习,吸引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刚开始,尽管很多学生都不会,但是有了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激发出来。很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创新的动作练习,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一起参与练习,这样这节课也算是成功了一半。
二、降低动作难度,增加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跳绳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简化了动作技术的难度,运用分段练习组合串联的方法,解决了动作的难度。动作简单易学,教师的讲解简洁明快,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起学生联想,让学生感觉到一个具体形象。
例如:在徒手练习中,笔者要求学生先熟悉“跳跃”的节奏,了解跳绳的旋转及甩腕动作,最后配合跳跃动作。练习的时候,速度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切不可急进。首先做到双脚并拢,双臂夹在身体的两侧,进行徒手练习弹跳10~20次(弹跳高度为3~5厘米)。强调手腕做弧形摆动。初学时跳10~20次,休息1分钟后,重复跳10~20次。协调能力好的学生可跳30次,休息1分钟后,再跳30次。然后逐步地进行跳绳器械的组合练习。通过2~3课时的教学,大多数学生就能够较好地掌握跳绳的动作要领。学生的兴趣大增,从而达到加快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三、多种练习方法,拓展学习兴趣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有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学期初,我们就制订了全校阶梯性跳绳教学计划。在上学期阶段,教师运用引导、自主实践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跳绳的基本方法;下学期阶段运用已经学过的跳绳方法,延伸学习各种不同花样的技巧练习。这样,学生在初一阶段就能在提升跳绳兴趣的同时还能够熟练地掌握到几种跳绳的方法,可以说是循序渐进。
随着初一年级跳绳教学的不断深入,跳绳教学的手段和练习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新鲜感,养成积极参与运动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会跳绳的基础上,我们在课堂上开展了跳短绳比赛、分组对抗快跳赛、跳绳接力跑、十米距离的蛙跳、二人组合的斗智游戏等。随着跳绳游戏的开展,学生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从中享受着成功的乐趣。在课堂上,教师的积极参与对学生是一种促进,师生的互动和生生互动练习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加激发了学生参与拓展练习的积极性。
四、科学评价,延续学习兴趣
新课标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科学的评价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使学生了解了自己掌握技术的程度,明确了努力方向,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从而延续学习兴趣。在跳绳的教学中,要将教师的点评与学生间的互评相结合。科学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主动练习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回家后要求家长跟在后面陪练,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带动下也加入到跳绳的练习中。两个月的跳绳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跳绳技术,还丰富了课间生活,推动了群众体育的发展。这就是运动兴趣的延伸,是科学的评价起到的推动作用。
12.不同跳绳频率的运动训练研究 篇十二
跳绳是一项古老而传统的体育项目, 其发展历史, 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期[1]。跳绳不仅在民间普及, 而且应用广泛, 是众多竞技运动训练必不可少的辅助训练项目。如在拳击、武术、摔角、羽毛球、网球等运动训练中都少不了跳绳训练。然而, 现在我国的跳绳运动发展水平已明显落后于加拿大等欧美发达国家[2]。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在羽球项目中以跳绳运动作为辅助训练, 对其基本体能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在肌力、瞬发力、心肺耐力、柔软度、敏捷性、平衡等各项体能上均有显著的影响[3];跳绳训练也对青少年剑道选手攻击速度表现能有效提升[4];而且跳绳训练对于篮球选手下肢动力有显著提升的效果, 而下肢动力的表现与篮球选手的敏捷度有显著相关, 所以跳绳训练亦可以作为篮球选手或教练用以提升下肢动力的训练选项之一[5];经跳绳训练后, 受跳绳训练的田径选手在10公尺起跑、立定跳远、垒球掷远、60公尺快速跑及通过平衡木能力有明显的训练效果, 可见跳绳运动适合成为田径运动训练的辅助训练[6]。由此发现, 跳绳运动可以应用在不同的运动训练上, 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是对于运动训练的影响机制, 没有相关文献探讨。
跳绳运动是以下肢动作为重覆性的跳跃运动, 根据研究, 当身体受到适当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的影响时, 不仅能增加能增加脚跟的骨劲度指数, 更能让脚跟的跟骨更具结构性及弹性[7]。根据冲量动量原理的定义:冲量=F×Δt=m×ΔV=动量, 人体在足部着地开始便受到冲击可由此得知, 当着地的速度越快、所受到的冲击就越大、而受伤的机率也就随之提高, 可见在跳跃过程中为了减少受伤的机会, 人体必须在着地后进行缓冲动作, 降低地面反作用力对人体的冲击, 缓冲动作的策略便是在着地时增加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角位移能够较有效地减缓冲击[8]。另外, Nigg曾指出, 若身体在着地瞬间极短的时间内会受到垂直地面的反作用力, 而此力量在50~70毫秒前出现称为被动力量 (passive forces) , 被动力量会让人体骨骼神经系统无法主动反应来产生缓冲吸收撞击, 而使骨骼关节及软骨组织就要承受这多于的负担, 这将有可能会让下肢产生运动伤害[9]。因此, 当50毫秒内的被动冲量越高时, 那就代表受伤的危险性越高, 因为人体无法产生自主的反应, 只能够靠人体的结构去吸收冲击力。另一方面, 当骨骼承受次数较少的大负荷, 或是次数过多之低的负荷, 即可能发生疲劳性骨折[10], 此时我们以最大负荷率[11], 来对骨骼所受到的负荷情形加以探讨。
此外, 运动训练中肌肉爆发力的产生是由于肌肉在最短时间达到最大力量[12], 即当每一次的跳跃的下蹲期, 跳跃的能量储存在离心收缩的肌肉中, 而当成功的起跳时, 跳跃的能量便释放从蹬伸期向心收缩的肌肉中, 而且如果伸展与收缩的时间周期超过500毫秒, 储存的弹性位能将会转换为热能而消失, 所以较深而快速的下蹲可以获得更多的弹性位能[13]。另外, 人体为了应付面临的状况转变以避免跌倒, 最先启动运动神经反应保护机转是劲度的调节:即关节位移与力的动态互动关系, 运动神经系统对此的反应时间在50-200ms以内, 因此必须调节下肢劲度来完成这种反应[14]。所以在运动训练运过程中, 当跳跃频率产生改变时人体下肢动作对于不利环境而产生的着地策略, 可能就是能否顺利达到跳绳运表现及促进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
张艳霞等运用离差法研究制定了九级三个段位的跳绳大众锻炼等级评价体系[15]。但对于不同跳绳运动频率在运动训练的效益与人体健康的影响如何, 仍然没有相关学者和文献进行深入探讨。有鉴于跳绳运动日趋普遍, 国际跳绳联盟 (International Rope Skipping Federation“IRSF”) 建议, 将跳绳运动分成低频率30~60次/分钟、中频率61~120次/分钟、高频率121~180次/分钟三个不同的运动频率, 以便指导训练。
为了解跳绳运动在运动训练中的机制及应用的价值性, 本研究将从力学原理对不同跳跃频率 (低频组、中频组、高频组) 的跳绳运动进行探讨。一方面, 比较不同跳跃频率的跳绳运动过程中下肢所受到相关力学参数的差异, 以了解进行不同跳跃频率跳绳运动的地面反作用力变化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所探讨的力学参数包括最大地面反作用力及负荷率变化情形。另一方面, 比较不同跳跃频率的跳绳运动过程中着地与起跳下肢呈现的相关运动学参数的差异, 以了解不同跳跃频率跳绳运动的下肢关节运动学变化及下肢劲度对着地策略的影响。所探讨的运动学参数包括下肢关节角位移与下肢劲度变化情形。
2 实验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对象
本研究以十五名自愿参与的小学生为受试对象, 平均年龄为11.13±0.88岁, 平均身高148.47±3.77公分、体重36.47±1.71公斤。受试者均无身体动作能力上的障碍, 而且学习跳绳运动至少应有一年以上的经验。本研究的实验参与者所要执行的跳绳动作技术为跳绳前回旋动作即双脚原地前回旋跳绳运动型态进行反覆的跳跃动作。跳跃的目标是至少完成三次跳跃以上并在规定的活动频率下, 尽可能多次连续跳跃。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法
受试者全身着黑色长衣裤, 于身体主要关节点贴上反光点, 分别为肩 (肩峰突) 、髋 (髂前上棘) 、膝 (股骨内外上髁) 、踝 (内外踝) 及第一跖骨头等七个反光点, 为矢状面的2D分析。拍摄动作时以Kistler测力板 (1000Hz) VICON (100Hz, Oxford Metrics, London, England) 动作撷取系统来收取力学及运动学资料, 研究中下肢关节角度定义如图1。拍摄完成不同频率的跳绳动作后, 存成*.c3d档在Workstation中进行资料的编修, 并使用软件Excel计算出各关节的角度相对于时间的变化情形。
实验步骤一开始就注意受试者当日状况是否良好, 近日上肢下肢是否作过度剧烈的运动, 如:比赛。接着每名实验参与者随机参与三种不同频率 (60次/分钟、中频组、高频组) 的试验, 不同频率间隔5分钟, 让受试者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在开始动作资料撷取时实验参与者呈静态T姿站立, 并请受试者先跟节拍器设定频率练习, 以便正式实验可以适应, 正式实验开始时先开启节拍器控制跳绳频率, 当下达“开始”口令时, 实验参与者依据节拍器设定, 开始进行在测力板上不同频率跳绳动作, 运动学及动力学资料收集时间10秒钟, 一次试验完之后让受试者适度休息, 再更换不同频率的测试。
2.2.2 数理统计法
本实验运动学及动力学资料采用重复量数单因子变异数分析 (One-way ANOVA repeated measure) 检定三种频率跳绳运动各组间的跳跃高度及运动学参数是否有差异, 统一显著水平定为α=0.05, 达显著时再用杜凯氏HSD法做事后比较。人体肢段参数的计算, 采用Jensen (1989) 的12岁肢段参数回归方程式数据[16], 计算各肢段重量、重心位置, 以求得各受试者的重心位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力学参数对于不同跳绳频率的影响
相关力学参数的结果如表1, 发现高频组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值及被动冲量较高 (p<0.05) ;三种跳跃频率间的冲量及负荷率组有显著差异存在, 由比较得知, 三种跳跃频率的负荷率由小到大分别为低频组、中频组及高频组 (p<0.05) 。
根据基础力学原理, 人体着地时对地面产生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为F=mg+mΔa, 所以在不同跳跃频率下人体对地面所产生的加速度也不同。当摇绳频率增加时, 跳跃的速度也需要加快以跟上跳绳的运动频率, 因而也跟着增加, 造成了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的提高。也因为这样的关系而使得被动冲量及负荷率随着跳跃频率的增加而呈线性的改变 (见表1) , 然而这样的改变会使人体在高频率跳绳运动过程中承受过多的被动冲量及负荷率的冲击, 这样可能会对人体下肢造成潜在性的伤害。
3.2 不同跳绳频率的下蹲期与蹬伸期时间分配相反
在动作时间分配比列上, 下蹲期与蹬伸期在各跳跃频率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见表2) 。在下蹲期的三种跳跃频率组间的动作时间分配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低频组、中频组及高频组;在蹬伸期的三种跳跃频率组间的动作时间分配比列由大到小依次为高频组、中频组及低频组 (p<.05) 。
从表2的数据发现, 中频组及高频组的下蹲及蹬伸期的动作时间皆不超过500毫秒, 即这两组跳跃频率的伸展与收缩的时间周期少于500毫秒, 这样储存的弹性位能将不会转换为热能而消失, 又根据文献, 较深而快速的下蹲可以获得更多的弹性位能, 以便能产生较大的爆发力, 然而从表三发现, 跳绳运动的下蹲及蹬伸动作并没有随着频率的提高而造成较深的下蹲。所以若跳绳运动能在单位时间内加深下蹲深度及提高跳跃次数, 便可以缩短牵张-缩短循环的周时间, 并让人体在跳绳训练的过程获得较大的爆发力。
所以进行跳绳训练时, 除了视个别差异而给予不同跳跃频率的运动处方外, 并且应在跳绳运动量及动作方式应适当的指导, 同时还要给人体组织有足够的复原时间, 接着加强下肢肌力, 以防止下肢受到过多的地面反作用力冲击, 而导致下肢疲劳性骨折的产生, 如此才能提升训练效果并且避免非必要的运动伤害情发生。
3.3 不同跳绳频率的下肢各关节角度变化量不同
不同频率跳绳运动的下肢关节角度变化量如表3, 髋、膝与踝关节的角度变化量在各跳跃频率间皆达显著差异 (p<.05) , 由比较发现髋关节的关节角度变化量由大到小为低频组、中频组及高频组, 而膝关节的关节角度变化量在中频组的下蹲期角度变化比其他两者要大;踝关节的关节角度变化量在高频组的下蹲期角度变化比其他两者要小。
由于跳绳运动是连续性的跳跃运动, 所以本质上仍然保有其跳跃的特性, 即跳跃运动的下肢各关节动作由近端-远端的顺序性, 而且跳跃所需的能量便首先由近端的髋关节伸肌群释放, 随后由膝关节的伸肌群接替, 最后在肢末端的踝关节充分蹬伸后离地, 使能量充分的产生与完整的运用[17]。然而为了要有效减缓地面反作用力的冲击, 必须增加下肢各关节的弯曲程度, 且以增加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角位移能够较有效地减缓冲击, 此与本研究结果有些出差异 (见表3) , 即当跳跃的频率增加时, 地面反作用力上升, 而髋及踝关节屈曲及伸展角度变化却逐渐减少, 不同的是膝关节在中频组的屈曲及伸展角度变化比其他两者跳跃频率要大。由文献可知, 在跳跃过程中为了减少受伤的机会, 人体必须在着地后进行缓冲动作, 再由表1、表2表及3可以推知, 人体在着地后进行的缓冲动作由下肢关节进行弯屈来完成, 但是随着频率的提高, 再加上垂直地面反作用力上升, 在中频组的跳绳运动中, 踝关节弯曲的角度与低频组比较起来似乎已达到弯曲的限度, 随后弯曲的程度便减少, 而髋关节弯曲的角度则呈现减少的趋势, 在这样的情形下, 可能由膝关节来缓冲随着频率提高而增加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冲击。
3.4 跳绳的下肢劲度及角劲度与跳绳频率成正相关
劲度分为下肢劲度及角劲度, 下肢劲度为着地后的缓冲期最大地面反作用力与此瞬间重心最大合位移量的比值, 角劲度为着地后的缓冲期最大地面反作用力与此瞬间膝关节最大角位移量的比值。
进行不同频率跳绳运动时, 人体下肢劲度及角劲度变化如表4。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 下肢劲度及角劲度变化在各跳跃频率间皆达显著差异 (p<0.05) , 由比较发现下肢劲度及角劲度由小到大分别为低频组、中频组及高频组。
由于下肢劲度影响身体与地面交互作用的物理特性和运动学特征, 例如在着地阶段期间, 较大的下肢劲度造成较短的地面接触时间、较小的身体重心垂直位置的偏离, 且因下肢劲度的调整, 最大地面反作用力也都会有所不同[18], 而且又因为以较僵直较小而且较为弯曲的下肢姿势进行着地, 将会对下肢肌肉用力的需求较少[19]。从表四发现, 随着跳跃频率的提高下肢劲度及角劲度的值也跟着呈线性地上升, 这样的情形对于中频组的下肢着地策略而言, 下肢劲度值及角劲度值虽有增加的趋势, 但是由表3显示可能其上升值仍不足以缓冲中频组所产生的冲击力, 所以会造成中频组的膝关节角度变化加大, 以缓冲来自地面多余的冲击量。因此虽然跳绳运动是跳跃运动的一种, 但是却会由于跳跃频率的提高而造成不再只有增加下肢各关节弯曲程度, 这样的唯一一种着地策略而已, 而是随着跳跃频率的改变, 人体在着地的过程中以不同的着地策略来适应工作难度的转变, 即在低频组的跳绳运动使用下肢关节的较大角位移来进行跳绳运动, 中频组的跳绳运动使用增大下肢劲度来因应增加的跳跃频率, 高频组的跳绳运动使用较小的下肢劲度及角劲度来适应跳跃频率的加快。
4 结论与建议
不同频率跳绳运动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的最大值、被动冲量、负荷率、下肢劲度及角劲度值以高频组较高;不同频率跳绳运动的动作时间以低频组较多;下肢各关节角度变化量方面膝关节角度变化在中频组有突增现象。因此在进行跳绳运动训练时, 仍应注意高频率跳跃时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对人体的冲击。若从事高频率的跳绳运动时, 因为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被动冲量及负荷率较高, 而且下肢关节曲屈范围较小, 长期下来可能对下肢造成受伤的风险。在着地过程中的着地策略方面, 低频跳绳运动使用下肢关节的较大角位移来进行跳绳运动, 中频跳绳运动使用增大下肢劲度来因应增加的跳跃频率, 高频跳绳运动使用增大下肢劲度及角劲度来来适应跳跃频率的加快。低频跳绳运动着地时期较长, 下肢各关节变化较大, 缓冲效果较好, 但是会消耗较多的弹性位能。中高频跳绳运动着地时期缩短, 下肢各关节变化减少, 缓冲效果变差, 若下蹲加深可储存较多的弹性位能, 即可以训练到较大的爆发力并提高缓冲效果。
注:A为低频组;B为中频组;C为高频组 (p<0.05) 。
注:A为低频组;B为中频组;C为高频组 (p<.05) 。
注:A为低频组;B为中频组;C为高频组 (p<.05) 。
【跳绳的教案】推荐阅读:
花样跳绳教案08-25
双脚跳绳教案09-09
跳绳教案09-12
七年级教案跳绳07-20
小学体育跳绳教案及教学反思11-01
记述跳绳比赛的作文07-06
跳绳的500字作文10-27
描写跳绳的作文500字09-08
跳绳节活动的主持稿09-16
跳绳比赛的作文300字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