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

2024-11-11

2018“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13篇)

1.2018“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一

全区2018年“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

题活动总结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xx区认真部署2018年“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引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小学生及未成年人缅怀先烈先贤、文明祭扫,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爱国、孝敬、感恩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活动有:

一、开展纪念缅怀革命先烈活动。组织干部群众、中小学生、未成年人就近就便到烈士陵墓、革命斗争纪念碑、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开展祭扫、献花和宣誓活动,礼敬先烈先辈,培养爱国情感。组织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参与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活动,各镇(街道)、社区(村)、中小学校、幼儿园要认真组织中小学生、未成年人以及家长参与网上向先烈先贤鞠躬献花、签名寄语活动。

二、开展文明祭扫绿色清明活动。充分挖掘节日传统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情感,引导人们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历史、学会感恩,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国梦”“新xx”“五个xx”“三个率先、三个xx”的共同奋斗目标之中。组织开展“文明祭扫”“绿色清明”“平安清明”主题活动,以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种植纪念树、清扫墓地墓碑、家庭追思会、网上签名祭奠等文明、环保、健康、安全的祭扫方式表达思念之情,引导干部群众讲文明树新风,倡导推进移风易俗。

三、开展清明节日文化民俗活动。开展党员、团员重温入党、入团誓词活动,开展入团、入队仪式和成人仪式,引导学生继承先烈遗志、激发爱国热情。围绕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传统家庭美德,组织开展“忆先贤·传家风”主题活动。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增强爱家庭、爱集体、爱国情感。邀请老战士、老党员以报告会、故事会等形式,讲述革命传统。举行中小学生征文演讲、诗歌朗诵、主题班队会、团日活动、编写节日小报等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作用,运用微博、微信平台等开展节日宣传,普及节日知识,传播节日文化,扩大网上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开展“文明清明”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慰问军烈属活动,为军烈属及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围绕“文明清明”“绿色清明”“平安清明”主题活动要求,各有关部门加强宣传引导,对经营祭奠用品的日杂店、花圈店等进行检查,倡导文明祭祀,规范经营。深入社区、乡村、陵园、公墓等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不随意在街头、村居、公墓、林地等焚烧祭祀用品和燃放鞭炮,自觉保护环境。加强防火安全意识教育,强化防火安全措施,确保全社会过一个绿色、平安、文明的清明节。

2.我们的节日呢 篇二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8月16日,是2010年的七夕节,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但是,过惯了西方情人节的年轻人,有几个还记得七夕节?推而广之,我们的传统节日,那个不是面临着名存实亡的困境?我们的中国节日哪儿去了?

近年来,新一代中国青年都热衷于过。洋节”。大致有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感恩节等等。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过“洋节”是为了“找个快乐的理由”,对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有何区别”,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享受层面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我们的传统节日,果真只是停留在吃,穿等物质享受层面上?过起来真的很累?其实未必,只不过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已经被分割、异化,遗忘了。在整个社会充斥着功利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的情况下。有多少人能沉下心来反思生活,回味从前?有多少人能从传统的,文化的角度去看待传统节日?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感慨,几乎每个节日的味道,都越来越淡。可究竟有多少人去真正反思原因是什么7为什么洋节大行其道,而我们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会越来越式微?学者们认为这是文化自轻和自我殖民。近代历史留给国人的不止是无尽怨怒,还有根深蒂固的自卑。落后与挨打,成了人们对近代历史的习惯性总结。麻木自卑甚至憎恨,成了大多数人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这是传统节日日渐式微一个重要方面。

从文化产生背景上看,我们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古代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后,传统节日便开始走下坡路。而在工业社会培养下,诞生的西方节日,漂洋过海,迅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枝叶繁茂起来,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勢头,商家的精明造势,加上年轻一代的盲目追随——一时间传统节日渐行渐远,西方节日大行于道。

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大旗的鼓动下,许多节日成了消费日,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置换以后,节日经济以及由此被挑起的民众度假消费狂潮,便成为最为壮阔的时代景观。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外来的各种洋节,内涵都被抽空了,成为徒有其表的摆设,变了味道,比如圣诞节到了中国,就变成了一个消费性的节日,或者说时尚标签。传统节日的真正危险反而来自我们自身,像中秋节这样温情脉脉的节日,已经成为月饼商人,各大卖场炫技卖乖的秀场,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笔者认为,传统节日乃至传统文化的陷落,最根本原因是,工业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对人性的异化,分工精细的现代社会,让每个人都成了大机器上的螺丝钉,失去了创新能力。人们只能通过疯狂的消费来满足自己与别人不同,标新立异的企图。表现在节日文化中就是,大一统式的消费文化和席卷全球的一致化从众行为。

节日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着一个人的文化身份,并以仪式化的方法维系着人与传统的关系。在全球化想象共同体下,人类的许多价值都在趋同。节日,可能是保持人们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了。其实,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要以一种简单的排他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姿态,来抵御情人节等洋节的“入侵”,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造成的民族文化价值的空壳化,商业化倾向。

3.“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方案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通过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为实现我中心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时间

2010年3月25日-2010年4月7日

三、活动内容

通过在我县烈士陵园祭奠先烈和植树活动,引导中心职工慎终追远、继承先烈遗志、立志报效祖国,满怀信心参与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植树绿化也可引发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广泛开展“网上祭奠烈士活动”。中心员工可借助重点网站搭建的“网上祭奠烈士互动平台”,进行网上祭奠、发表祭奠感言、开展网络访谈,表达对先烈、先人、先贤的感恩与敬仰。

四、活动要求

各核算组要把“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将此项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4.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方案 篇四

一、活动目的:

为深入推进我校节日文化建设的实施,利用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的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这样一个意义深远的日子,开展清明节日主题活动,旨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的学生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向革命烈士学习,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从小树立服务意识。

二、参加对象:全校学生

三、活动时间:3月27日---4月15日

四、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清明”——感受清明文化,缅怀革命先烈,五、活动内容: 1、3月31日,国旗下讲话---“缅怀革命先烈”。2、3月27日-4月15日,广播站播出以清明节为主题的节目,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调查分析资料,了解英雄先辈的光辉业迹,感受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宣传清明节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对队员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3、发动学校党团教师开展网上缅怀革命先烈活动。

4、组织队员开展清明文明祭扫活动。

5、组织开展网下实践。通过民族精神教育与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小处着手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不屈不挠、探索创造、追求真知、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

6、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举办一场 “网上祭英烈”活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教育活动,让全体学生在庄严肃穆的祭扫活动中,充分了解革命先烈为新中国建立的丰功伟绩,充分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六、活动要求:

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好有关纪念活动,注重实效,树立典型。要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宣传媒介发动宣传,努力营造活动声势,及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全面报道、突出主题。

实验中学

2012.3.28

实验中学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总结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人们都要用不同形式缅怀那些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和争取民族独立,为了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先烈们。为积极响应市、旗关于深入贯彻“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的文件精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和历史观,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于清明节期间,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活动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倡文明祭扫,打造平安清明。

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学校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做好清明期间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3月31日至4月2日我镇发起了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号召群众摈弃落后、危险、铺张的传统祭祀陋习,以科学、环保、节俭的现代祭祀方式缅怀亲人,寄托哀思。

二、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

学校开展了以“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为主题的活动,旨在弘扬民族魂魄,增强民族意识,引导广大团员树立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崇高信念。

三、清明时节忆先烈,经典诗词在我心。

中华经典诵读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忆先烈事迹,明荣辱新观。利用远程教育系统观看专题片、革命影片,通过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简单通俗的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政治思想方面作正面引导,增强爱国热情,提升道德素养。

2012

5.2018“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五

主题文化活动方案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在清明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现将活动方案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通过活动,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为实现我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二、活动内容

1、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清明诗文朗诵会或诗词歌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2、广泛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动。充分利用各类烈士纪念建筑物和革命战争重要战役、战斗纪念设施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为革命先烈扫墓,开展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3、广泛开展“网上祭奠烈士活动”。可借助重点网站搭

建的“网上祭奠烈士互动平台”,发动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网上祭奠、发表祭奠感言、开展网络访谈,在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祭奠烈士”网上征文活动,组织他们撰写心得体会,发表感言心声,表达对先烈、先人、先贤的感恩与敬仰。

四、活动要求

要把“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活动开展后,要及时收集、保存相关图文信息资料。

中共工委

6.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习俗之清明节 篇六

关键词:清明节;古诗词;追溯;习俗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如果按农历计算,没有确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过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则在4月4日或5日(以当年二月平或闰而差异),太阳到达了黄经15度时,清明就到了。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草木茂盛,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特别是农村对“清明雨”尤为重视。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当我们提到清明节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是祭祀和悼念已故亲人的一个节日。但是,清明节文化习俗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古代诗人的笔下来解读清明节的文化习俗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

一、清明节的前身——寒食节

1.寒食节习俗之——吃冷食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粳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和冻鱼肉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2.寒食节习俗之——祭扫坟墓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二、清明节取代寒食节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

三、清明节习俗之——踏青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道:“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作用。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

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踏青游玩,亲近自然,是我们过节的主题。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着华夏子孙,华夏子孙必定将祖国的民俗文化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陶明星,杨琳玲,谈琦.《清明》新解及其各种变异形式的认知动因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3(05).

7.2018“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七

为大力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弘扬传统文化,让村民们在移风易俗中体现人文关怀,丰富精神娱乐生活,积极享受节日的快乐,东联村将以庆祝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为主题开展活动,并通过共庆佳节与村民建立血浓于水的亲情,形成健康和谐乡村风尚。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挖掘中秋的深厚文化内涵,通过开展中秋节主题活动,培育广大村民对传统文化节日的现代化认识,推进乡村的移风易俗建设,积极提升我村道德风尚。

二、活动主题:

悦圆中秋 情暖老人

三、活动时间:

初定9月23日

四、活动地点:

东联村活动室

五、参加对象

非公企业联合支部党员6人、东联村1、2组70-80周岁老年人约28人

六、服务人员

东联村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等

七、活动内容:

1.“中秋故事会”:邀请村民们到村委活动室,让大家分享各自经历的各种人和事,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2.“DIY月饼”:故事会结束后,由非公企业联合支部党员及志愿者带头演示,教授大家自制月饼,感受节日氛围。

八、活动要求:

1.精心组织实施。要把中秋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和丰富群众节日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圆满顺利。2.突出思想内涵。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节日活动始终,在项目设计、活动开展、群众参与、舆论宣传中都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养德的理念,通过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3.广泛动员参与。坚持让人民群众成为传统节日活动的主角,多设计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项目,增强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推进移风易俗。

九、经费预算:

8.2018“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八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市文明办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普及功能,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营造关爱互助、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加快建设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二、活动内容

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并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志愿服务条例》及推广应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为契机,开展美化城乡、扶贫济困、关爱老人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1.春节期间,突出辞旧迎新、祝福美好主题。一是开展城乡卫生环境、市场秩序、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整治活动,以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和优良的秩序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二是举办第八届“古黟闹元宵”、文艺演出、舞龙舞狮和猜灯谜等活动,结合2018年网络春晚活动,组织文化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文艺汇演,营造欢快、喜庆的节日氛围。三是组织开展“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和节日民俗等活动,丰富广大村民节日文化生活。四是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走访慰问活动,推进社会形成关爱、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五是广泛开展敬老、爱幼、助残、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他们过上舒心、开心、温馨的春节。

2.清明节期间,突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主题。一是充分发挥烈士陵园、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及中小学生开展“缅怀英烈”“祭奠先辈”活动,增强党性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二是开展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活动,倡导用鲜花、植树等文明生态的方式表达对家庭先人的怀念之情;推广手机短信、“网上祭英烈”和家庭追思会等新型祭奠方式,引导人们在祭祀活动中一切从简,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三是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植树绿化、沐春踏青等节日民俗活动,引导人们走近自然、关爱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端午节期间,突出家国情怀、爱国主义主题。一是积极开展包粽子、做香囊等民俗活动,大力宣传普及传统节日知识,让干部群众在参与中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二是组织干部群众及中小学生开展“中华颂·古黟情”经典诵读和爱国主义歌曲传唱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三是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贫困户、空巢老人、残疾人士送去慰问金、粽子等礼物,陪他们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共度端午佳节。

4.“七夕节”期间,突出爱情忠贞、家庭和睦主题。一是开展“幸福家庭”“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积极开展以中华经典爱情诗词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家庭美德为内容的道德讲堂、家风家训、道德模范事迹宣讲活动,促进夫妻恩爱和睦,追求家庭美好生活。二是积极举办歌舞晚会、情歌会、青年交友会、集体婚礼、庆祝结婚周年等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并组织单位单身青年参加各类交流相亲活动。三是开展“树立文明节俭的婚俗新风”倡议活动,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新型婚恋观,鼓励婚仪从简,杜绝铺张浪费。

5.中秋节期间,突出阖家团圆、喜庆丰收主题。一是组织干部职工到结对社区(村),开展走访慰问道德模范,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扶贫帮困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开展中华经典阅读、中秋诗文朗诵会、诗词赏析讲座等活动,深入挖掘中秋节内涵,引导人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三是组织干部群众开展中秋赏月、共品月饼、文艺联欢等活动,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受家乡变化,畅谈人生理想,分享丰收的喜悦和团圆的幸福。

6.重阳节期间,突出尊老敬老、厚德仁爱主题。一是举办重阳登高、民俗文化展、金银婚纪念等重阳节民俗活动,丰富广大干部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二是积极举办棋牌、书画、球类等各种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和便于乐于参加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开展“庆重阳、看变化、谈发展”活动,让老人在愉快的氛围中欢度重阳佳节。三是开展以孝敬老人、尊重老人为内容的道德讲堂、家风家训和道德模范事迹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同五大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村镇)、脱贫攻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展领域、丰富内容,不断提升活动的思想文化内涵。各乡镇各单位要周密部署,确保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全县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社区和文明村镇要做好表率,带头组织好节日主题活动,不应过洋节。

2.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各乡镇各单位在推进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要做到紧扣活动主题,始终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要求贯穿于主题活动全过程,也要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应群众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立足群众乐于参与和便于参与,不断创新节庆活动的形式和载体,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增强“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在移风易俗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欢乐喜庆中倡导文明新风。

9.清明:从节气到节日 篇九

清明源流 三节合一

清明本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如《岁时百问》所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每逢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草木萌茂,桃红柳绿,天朗气清,万物勃发。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足见清明节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这个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之所以会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性节日,首先要从古代非常有名的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节日时间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讲究,一般是从清明的前一或两天开始,持续3天,期间禁火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它源于介子推的传说:在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只得流亡于国外。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臣子,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就是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

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正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之后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但当时介子推因看不惯众臣的争功邀赏,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隐居。晋文公多次派人上绵山搜索,都没能找到。后来他听从他人计策放火烧山,只留下一条路,想让介子推自己走出来。谁料大火接连烧了三天三夜,仍没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人们上山一看,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被烧死了。晋文公悲痛不已,在厚葬介子推之后,他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并把介子推蒙难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此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示纪念。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行至坟前,只见那棵介子推死前抱着的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仿佛看到了介子推。他敬重地走到跟前,掐枝条编圈戴在头上并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清明柳”。

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由于清明与寒食节日子接近,二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就逐渐合二为一了,寒食节变成了清明节的别称,禁火和扫墓的寒食节习俗,也被融合进了清明节。

上巳节

清明节还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上巳,系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因此上巳节俗称“三月三”。 上巳节在春秋时代已经开始盛行,习俗活动繁多,其中一种是“修褉”,即人们为了去掉不祥、祈祷幸福而到水边沐浴、采兰、踏青嬉游。

后世文人饮酒赋诗的集会,也称为修禊。书法家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就是记录东晋永和九年上巳节时,文人墨客欢聚兰亭,曲水流觞的情景。明代文徵明还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兰亭修褉图》。由于时间上的相近,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逐渐合而为一。

扫墓祭祖 慎终追远

祭奠祖先、敬贤感恩是清明节的核心礼俗。祭祀扫墓的习俗起源很早,自秦汉相沿承袭,历两千年而不衰,成为清明节不可缺少的礼俗活动。正如民谣所言:“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

在唐代,为了使百官士庶都有充分时间致祭祖先坟墓,官员们在每年清明期间都会有四到七天的假期。因此,在唐后期,出仕外地的官员在清明期间返回家乡拜扫亲人坟墓已相沿成风,清明扫墓这一习俗民间也得到了普及。

自古以来,清明祭祀扫墓往往倾家出动,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庶民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时至今日,清明祭祖扫墓仍是全体华夏儿女一年中的重大事宜。每年清明时节,各家各户都上坟祭扫。祭扫时要修理茔墓、铲除杂草、培加新土、祭献食物、焚烧纸钱。许多地方清明扫墓后除要插柳外,还要在坟旁栽松柏等常青树,这是人们对生的渴望,既希望死者永生,又祈望生者长寿。

《论语》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要慎重地为死者办理丧事,虔诚地追念先贤。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去做去思考,激励自己效法先古圣贤,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清明扫墓这一习俗的背后,其实正是承载着人们这种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道德情怀,更与祖先崇拜忠孝文化传统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在祭奠与追思中,渗透出中国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更孕育着我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这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祖的文化精髓。

插柳戴柳 辟邪寄情

民间有俗语“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足见柳树与清明的不解之缘。关于清明插柳戴柳的功用,解释则众说纷纭。其一是纪念介子推。传说中,介子推抱柳树而死,第二年柳树复活了,晋文公将柳树看做了介子推的化身,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表达对介子推的纪念。

其二是避疾疫。早在唐代,人们便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古人的这个习俗其实不无道理。阿司匹林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解热镇痛药,它的发明正是源于柳树。我国传统医学还认为,柳树入药,一身是宝:柳枝是接骨妙药,柳根能祛风利湿、消肿止痛,柳皮能除痰明目、清热祛风,柳叶有清热解毒之功,柳絮做枕芯则能镇静安神。

其三是避鬼邪。我国以清明节、七月半和十月朔为冥三节,其间百鬼出没,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称之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节是鬼节,又正值柳条发芽,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nlc202309051403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古人对柳树强大生命力的崇拜。俗语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生命力强,成活率高,正可作为人类生命的潜意识投射物。因此,人们在清明这个万物复苏、草木萌动的时节,选择最富有生命力的柳枝,或插或戴,希望能感染其顽强的生命力。诸种说法虽然不同,但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演变,清明柳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蕴含,人们借柳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

踏青郊游 寻春健身

我国清明踏青的习俗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在当时,每逢上巳节,人们便会相互结伴,带着春食、春酒,到郊外的溪水之畔“曲水流觞”,嬉戏为乐。到了唐代,清明踏青的活动更为盛行。由于古代礼教森严,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而只有在清明这个难得的时节,她们才能盛服结伴出游,尽情的嬉戏赏春,因此民间有句俗语“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

在宋代,清明踏青出游愈加盛行,达到了顶峰时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时节东京(今河南开封)人竞相出城,“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生动描绘了当时人们踏青游玩的盛况。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首段部分也展现出汴京郊野的春光里,人们扫墓踏青而归的生动画面。

清明寒食 百草入馔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在寒食期间便不生火做饭,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即寒食之具,也称“寒具”。寒具在历代的叫法不尽相同,有“细环饼”、“捻头”、“环饼”、“粔粧”等。在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寒具的做法:“环饼一名寒具,以水搜,入牛羊脂和作之,入口即碎。”宋代林洪《山加清供》也有:“寒具,捻头也。以糯粉和面,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余,宜禁烟用。”从文献来看,这是一类将面粉、糯米粉和油加以揉搓扭曲成环状细条的油炸食品,类似我们今天的馓子、油条、麻花这些食品的祖先。

为什么古人在清明禁火期间要吃寒具呢?在清明期间,古人不动烟火,因此只能吃冷食冷饭,清明时节天气尚存寒意,吃冷饭对肠胃实在是一种负担,远不如耐储存、高热量的油炸食品对身体有好处。此外,寒具在中药巨著《本草纲目》中也有一席之地,李时珍认为它具有“利大小便,润肠,温中益气”的功效,因此,寒具在清明禁烟的时代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

在隋唐时期盛行全国的一个清明食俗就是吃画卵。人们在清明头一夜,把鸡鸭卵煎熟,染成蓝黄杂色,在卵壳上加以雕镂成画,作为冷食礼品相互赠送。唐代的人们还会在寒食节前制作很多“甜饧”,类似于今天的麦芽糖,来就着冷粥喝。李商隐的“粥香饧白杏花天”描写的就是当时寒食的情景。

到了宋代,清明时节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乳酪等现成的食品之外,富人家还会在在清明节前用面粉和枣泥制成形似燕子的点心,称为“枣锢飞燕”,据说是从前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因此又叫“子推燕”。明朝人还会有意将一部分的枣锢飞燕留到立夏,用油煎给家中的孩童吃,据说吃了以後,可以不蛀夏(蛀夏,即人到夏季,精神倦怠、胃纳不佳)。

清代的清明食俗已不局限于寒食,热食也开始成为应节食物,如清代赵筠《吴门竹枝词》中描绘的:“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祭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烹鲜”,说明当时热食已经出现在清明节的食俗中。

如今,清明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已淡化,人们虽然仍喜欢吃清明饼之类的食品,但更多的是热食,且注重营养。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青团子是在糯米粉中加入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制成的,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甜而不腻。

浙江人清明节有吃艾饺的风俗,认为清明食艾饺能避邪驱毒。此饺采用鲜嫩艾叶和米粉和匀做皮,以白糖芝麻馅做馅,蒸制而成,其色泽翠绿,味道清香而略带苦味,食之别有风味。

宁波一带的人清明节喜欢吃用面粉、马头兰等野菜和青草制成的蒿饼,此饼翠绿清香,且富营养。温州爱吃的清明果,是采用田野的棉菜同糯米粉捣和,馅以鲜肉、冬笋制成。棉菜即鼠曲菜,又叫清明菜,味微甘而清香,全草入药,有祛痰止咳之效。

此外,黄河、淮河流域清明节还沿袭着吃“子推燕”的习俗,并将其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闽东地区无论城乡,在清明节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因在当地语言中,“芥”与“轿”同音,寓意先人坐轿归去,免受乍暖还寒之苦。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在当地还可以吃到一种富有闽东特色的食品,那就是将春菊和金樱子花拌到磨好的米浆里,烙熟为时令小吃,颇具乡野风味。

潮汕一带清明时节则喜食蒸朴籽粿,朴籽树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植物,清明时节,朴籽树叶满丛嫩绿。人们采此树叶,和米舂捣成粉,陶模蒸制成朴籽粿。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此外,清明时节,苏杭一带还食红藕,北方一些地方吃香椿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等食品。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各地清明的食俗五花八门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都会采用应季的药用植物入馔。传统医学认为,每种食物都按照其生长规律在相应的节气生发荣枯,因此,食用应季的食物才最能得食物之精华。在清明时节,万物生发,将应季的药用植物做成精致的糕饼菜肴,不仅别具风味,还具有预防疾病的保健功效,更是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清明节是一个同时兼具肃穆悲伤与欢快愉悦两种情感氛围的节日,既有缅怀故人的哀思,又有踏青嬉戏的欢颜。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清地明,到处生机勃勃,人们到郊外扫墓,悼念祖先、反省自身之余,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赏春,嬉闹游戏,品尝带着春日气息的清明美食,不但顺应天时,有利健康,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是节哀自重的一种调剂方式,映照着中国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豁达心态。

10.2018“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十

动方案

各文明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普及功能,以节庆活动为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为加快建设实力南谯、活力南谯、魅力南谯、法治南谯,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2018年在全区继续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普及功能,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营造关爱互助、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滁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家园。

二、活动内容

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并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志愿服务条例》为契机,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扎实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一)春节、元宵节期间,突出辞旧迎新、喜庆和谐主题。

一是开展文化服务志愿服务活动。各级文明单位、(村)社区,要以“三下乡”为契机积极组织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进村(社区)开展文艺汇演、志愿服务、政策宣讲、送春联等活动,丰富广大居民节日文化生活。

二是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春节、元宵节期间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困难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等走访慰问活动,推进社会形成关爱、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亲情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各级文明单位志愿者要积极开展“关爱他人”活动,组织志愿者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贫困群众、残疾人为重点,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他们置办年货、张贴春联、打扫卫生,陪他们拉家常、参加文化活动,进行心理抚慰和疏导。开展“和谐邻里一家亲”活动,把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接到家中,同吃团圆饭,共度除夕夜。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兴趣培养,帮助他们通过微信等网络视频工具,与外出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互动。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他们过上舒心、开心、温馨的春节。

四是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积极开展“服务社区、奉献社会”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

五是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为主题,围绕弘扬现代节日理念和社会文明新风,倡导俭以养德、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气。在春节、元宵期间抓好节俭惜福全民节约行动,开展节庆日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行动,创造节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和优质服务,助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二)清明节期间,突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主题。

一是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充分发挥皇甫烈士陵园、黄泥岗镇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中小学生为革命先烈扫墓,缅怀革命先烈、追忆革命历史。组织开展青少年“网上祭英烈”活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邀请老战士、老党员以报告会、故事会等形式,讲述革命传统,引导人们继承先烈遗志,增强党性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

二是开展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活动。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用鲜花、植树等文明生态的方式表达对家庭先人的怀念之情。引导人们在祭祀活动中移风易俗,用文明生态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树立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全区各级志愿者要深入村(社区)、公墓等场所开展志愿者引导服务活动,引导市民不随意在公墓、林地等处焚烧祭祀用品和燃放鞭炮,自觉保护环境。

三是开展植树绿化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植树绿化、沐春踏青等节日民俗活动,引导人们走近自然、关爱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端午节期间,突出家国情怀、爱国主义主题。

一是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积极组织中小学生、机关干部、市民群众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广泛开展诵读爱国主义名篇佳作、传讲历史名人、英雄模范的故事活动,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文化内涵,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爱乡情感,在全社会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二是开展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社区“亲情邻里”联谊,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以及“包粽子”等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人们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在村(社区)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有益身心健康、农民喜闻乐见和广泛参与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展现农民风貌,增强农村活力;在学校组织开展端午节主题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了解民俗。

(四)“七夕”期间,突出爱情忠贞、家庭和睦主题。

一是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幸福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积极开展以中华经典爱情诗词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家庭美德为内容的道德讲堂、家风家训、道德模范事迹宣讲活动,促进夫妻恩爱和睦,追求家庭美好生活。

二是开展各类庆祝交流活动。积极举办歌舞晚会、情歌会、青年交友会、集体婚礼、庆祝结婚周年等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并组织单位单身青年参加各类交流相亲活动。

三是开展文明节俭宣传活动。“树立文明节俭的婚俗新风”倡议活动,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新型婚恋观,鼓励婚仪从简,杜绝铺张浪费。

(五)中秋节期间,突出阖家团圆、喜庆丰收主题。

一是开展以“传承文明颂中秋”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各文明单位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秋民俗文化表演、文艺联欢、茶话会、经典诵读会等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活动中了解中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节日民俗,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二是开展以“互助友爱、共度佳节”为主题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敬老助残、扶贫帮困、清洁环保、文明护绿等内容集中开展慰问孤寡老人、帮助贫困家庭、关心外来务工人员、清扫环境卫生等活动,组织志愿者为他们赠送节日祝福。组织社区志愿者与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农民工子女一起过中秋、吃月饼,让他们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五)重阳节期间,突出尊老敬老、厚德仁爱主题。

一是开展节日民俗活动。举办重阳登高、民俗文化展、金银婚纪念等重阳节民俗活动,丰富广大干部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二是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积极举办棋牌、书画、球类等各种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和便于乐于参加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开展“庆重阳、看变化、谈发展”活动,让老人在愉快的氛围中欢度重阳佳节。

三是开展孝老敬老教育活动。以孝敬老人、尊重老人为内容的道德讲堂、家风家训和道德模范事迹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文明单位要把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同创建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紧密结合,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展领域、丰富内容,不断提升活动的思想文化内涵。

(二)因地制宜,务求实效。

各文明单位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活动方案,每次活动都要紧扣主题,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主题活动全过程中,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要按照“三贴近”原则,认真组织好各项工作,不断创新“我们的节日”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增强主题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在移风易俗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欢乐喜庆中倡导文明新风。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11.2018“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十一

主题活动方案

委属各单位,委机关各科室: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结合起来,积极营造喜庆欢乐、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结合我委实际,现就在2018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积极开展节日文化传播活动。利用周一例会、网站专题专栏等形式,及时宣传开展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春节、元宵节相关民俗知识,传播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让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2.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活动。广泛宣传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和大盘香监管相关规定,住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带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做到不在禁放区内燃放烟花爆竹,倡导使用电子鞭炮,不烧大盘香。大兴文明礼仪、读书学习和勤俭节约之风,大力倡导文明出行、文明购物、文明旅游、文明用餐。

3.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结合住建系统实际,组织志愿者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贫困群众、残疾人为重点,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和开展亲情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以“建设大美阜阳”为主题,开展生态保护志愿服务活动。以“弘扬时代新风”为主题,开展文化服务、邻里守望、平安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4.广泛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和慰问活动,集中对本单位退休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慰问交流、拜年走访活动,做好生活困难道德典型的关爱帮扶工作,大力营造关心、爱护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各科室、各单位要把结对帮扶与春节、元宵节慰问工作结合起来,在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中展示社会温暖、体现文明风尚。

5.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消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自觉抵制封建迷信、邪教活动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陋习。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弘扬优良家风家训、展示向上向善文化,引导群众过一个民族传统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节日。党员干部带头,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摒弃低俗,恶俗禁办,情趣高尚,健康生活,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二、活动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各单位要把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全员发动,专人负责,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效。要制定具体方案,细化活动项目,协调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形成工作合力。

二要紧密结合实际。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要精心策划,因地制宜,坚持从住建系统实际出发,各科室、各单位要把群众作为活动的主角,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情感,积极拓展、创新活动形式,顺应群众节日生活的新特点,多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增强活动的群众性和吸引力,引导人们在感受文化氛围、享受节日快乐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文明素质。

三要及时报送信息。各科室、各单位要认真总结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突出重点,抓好典型,不断提高活动水平;及时将各项活动情况的总结、信息、视频、图片、宣传报道等资料报送至委办公室,市住房城乡建委将把各科室、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

联系人:XXxx 电

话: xx 邮

12.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征文 篇十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星期六的早晨7:30,我们念着杜牧的这首《清明》,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披着凉爽的风儿,怀着激动万分的心情开始了去烈士陵园的路。

一开始,我们都兴高采烈、激动万分,可路还没走一半,我们就开始喊累,再走三分之一,加上太阳的灼烧,闷热的袭击,我们已经疲备不堪,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怎么抬都抬不起来,原来那股兴奋劲儿早已被疲劳赶到九霄云外了。

终于苦路走到了头,烈士陵园到了,这时已9:00了,整体看上去,它像一座庄严的石像坐落在济宁的边缘。

同学们四处张望,原来那股疲劳劲儿已被好奇心替代了,走进烈士陵园,里面两排都是翠绿的竹柏,它们就像守卫祖国的卫士,坚忍不拔的捍卫着烈士们的长眠之地。

走到中院,院子里顿时鸦雀无声,目光都集中到了那儿,奏起哀乐,校领导献上了花圈。在杨子涵同学激情演讲过后,我们就参观“烈士纪念文”,随着哀乐,我们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向那边走去,一个个英雄的人民烈士,一场场激烈的山东鲁南战役,一幅幅振人心弦的画面,无不显示出中华人民的坚强不屈;浴血奋战的人民战士,正确领导的干部人员的爱国主义情怀。(范_文_先_生_网)这正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所在、强盛所依。一股敬佩之情在我心底油然而生。

最后也是最令人感动的仪式,向烈士陵墓献花、默哀。

走到坟墓前,我没有丝毫害怕,反而脑子里总是浮现出战士们奋勇杀敌的情景,在团支部书记的口号下,我们郑重的鞠了躬。默哀后,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始终没有落下来。因为我不想在这个庄严圣洁的地方流下一滴眼泪,哪怕是敬佩、感动的眼泪。

我是含着泪走出烈士陵园的……

出来“烈士陵园”后,同学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开始闲聊起来,又恢复了往日叽叽喳喳的情景,而我仍然沉浸在刚才的扫墓中,思考着一位同学演讲时提出的一个问题:(1)烈士们这样奋勇杀敌为了什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2)我们应怎么做?这两个问题不仅是给我们参加扫墓的同学提的,也是给千千万万个中国学生、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提的。

其实,至始至终,贯穿着两个字:“爱国”,正是爱国主义精神,让这些战士忘记了肉体上的疼痛,精神上的煎熬,去冲锋上阵,保卫国家。

同学们,走出烈士陵园后,更多的不是敬佩感动,而是立志以实际行动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奋发图强,不负这些革命先烈的英魂,带着他们的美好遗愿,勇敢地往前飞吧!

清明节主题征文:缅怀革命先烈,珍惜美好生活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这次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去济宁烈士陵园扫墓。

早晨,我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学校。有几分高兴,又有几分肃穆。队伍浩浩荡荡的从学校出发了。路程比较远,平常我们谁也没有步行过这么长时间,但同学们竟没有一个喊累的,伴随着一路的脚步声,我们已经站在了“烈士陵园门口”了。同学们一个个的表情分外庄重。

我们整齐的在园内排好了队,静静的`参观了葬在园内的无数著名烈士的事迹。但更多的是在战场上为和平而战死的无名英雄,为了战斗,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当地的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是他们却不求人们记住,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为我们的和平生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们班首先进入了烈士们的墓群区,放眼望去:无数个小小的土丘在这儿静静的挺立着,小土丘下装着的是烈士们的伟大身躯,同时这里也装着他们大无畏的精神,指引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去传承这一宝贵的革命精神。

同学们五个一组围在烈士墓前:鞠躬、献花、静默。然后解散。自由参观烈士陵园。同学们的脸上庄严而肃穆。最后,大家集体拍照留念,走出了“烈士陵园”.

这次活动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意义是重大的,我们这一代这个时期人生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它强烈地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革命先辈用热血、生命创造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为和平建设贡献也自己的一份力量,默默无闻的为人民、为祖国、为和平出力。

站在烈士墓前的我们,该想些什么?站在烈士墓前的我们,该说些什么?站在烈士墓前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想得很多,要说的也很多,但我希望这些能化作一种动力,激励着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我们的每一天,要自己渐渐变得强大起来,那么我们的祖国就会强大起来。

13.校区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方案 篇十三

活动目的: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我们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学校将开展主题“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教育,以缅怀先烈,记住历史。

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清明

活动时间:4月1日调上4月日(周一)的,其中下午第二节(调上周五班会)

具体活动安排:

一、学校活动

(一)清明小报评比

月14日——月20日各班推选学生进行清明小报的制作(8素描纸);

月24日各班向学校大队部选送2份;

月1日美术组推优在学校精英长廊按年级布置展板;

(二)现场展示

活动地点:五楼大礼堂

活动主持:冯xx

活动标语:印象清明·缅怀先烈

1.综合表演六(12)班《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带队老师:肖xx

2.合唱四(7)班《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带队老师:励xx

3.诗朗诵校队《我爱母语我爱祖国》带队老师:王xx

4.合唱四(11)班《在灿烂阳光下》带队老师:刘xx

5.合唱四(2)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带队老师:徐xx

注:以上演出单位提前将配乐拷给小张燕老师,且在五楼大礼堂进行走台、彩排。活动将于2:0左右开始,请演出同学和带队老师提前到达五楼大礼堂按班级方阵入坐。

二、班级活动

除以上演出班级,其余各班在教室进行以清明节为主题的`班会,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二年级:观看红色革命影片,推荐《鸡毛信》《闪闪的红星》《红孩子》《地下少先队》等,请班主任老师提前下载或收藏链接;

四年级:革命故事或与清明有关的故事演讲;

六年级:红色本剧表演、革命诗歌或清明节诗歌朗诵会;其中六(6)班、六(10)班进行风筝绘制,空白风筝模型由学校提供。

上一篇:佛教名言语录下一篇:怎样去鸡皮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