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共8篇)
1.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 篇一
http://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试卷
(课程代码 008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莽原》的主编是 【 】
A.鲁迅 B.高长虹 C.向培良 D.陈西滢 2.《语丝》发刊词的作者是 【 】
A.林语堂 B.陈独秀 C.刘半农 D.周作人
3.冰心旅美期间写给《晨报副刊·儿童世界》的通讯结集为 【 】 A.《倥偬》 B.《寄小读者》 C.《春之花》 D.《小小的温情》
4.代表徐志摩散文最高成就的是他的散文集 【 】 A.《落叶》 B.《自剖》
C.《巴黎的鳞爪》D.《秋》
5.现代散文史上被称为“小品文年”的是 【 】 A.1930年 B.1931年 C.1932年 D.1933年 6.黄钢的
http://
14.被周作人称为“涩如青果”一派的散文家是 【 】 A.冰心 B.郁达夫 C.废名 D.俞平伯 E.钟敬文 15.焦菊隐20年代出版的散文诗集有 【 】 A.《野草》 B.《魔鬼的舞蹈》 C.《心的探险》D.《夜哭》 E.《他乡》
16.钟敬文l928年到杭州任教期间所写记游之作结集为 【 】 A.《湖上散记》 B.《北平夜话》 C.《詹詹集》 D.《流外集》 E.《西湖漫拾》
17.鲁彦30年代出版的散文集包括 【 】 A.《此时此地集》 B.《驴子和骡子》 C.《边鼓集》 D.《蜗楼随笔》
E.《旅人的心》
18.30年代中期以《太白》杂志正式倡导科学小品为标志,科学小品创作进入 【 】 A.开创期 B.兴盛期 C.转折期 D.自为期 E.垦荒期 19.宋云彬40年代出版的杂文集是 【 】 A.《废墟集》 B.《夏虫集》
C.《破戒草》 D.《眷眷草》 E.《骨鲠集》
20.周而复l944年获得很大声誉的两篇报告文学作品是 【 】 A.《海上的遭遇》 B.《诺尔曼·白求恩断片》
C.《歼灭》 D.《减租》 E.《东北横断面》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21.最早提出“文学散文”概念的是。22.《怎样做白话文》的作者是。
23.在《语丝》时期,周作人的文学活动是以 的写作为中心。
24.鲁迅说,杂文不应是“无情的 ”,而应是“有情的 ”。25.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本散文集是。26.梁遇春死后由废名等帮助出版的散文集是。27.庐隐和李唯建的来往书信收在。
28.“五四”的四大副刊是,《时事新报·学灯》和《民国日报·觉悟》。29.陶行知对杂文艺术的最大贡献是为杂文的 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30.获得1936年《大公报》文艺奖的散文集是何其芳的。31.李广田的
http://
37.简述20年代后期散文创作较为沉寂的原因。38.简述梁实秋《雅舍小品》的文体风格。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4分)39.谈谈鲁迅后期的杂文理论。
http://
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 篇二
钱理群教授一直在呼吁, 教鲁迅作品一定要注意“真正回到学生, 回到鲁迅”, 如何真正的回到学生那里去, 回到鲁迅作品中去呢?
为此不少同学们做过一些有益的建议, 老师们也曾做过大量的设想和努力。
如调查研究, 有不少北大学子认为鲁迅的选文太分散, “应该安排为像《红楼梦》《史记》一样的单元学习, 这样不但可以使分散的各篇文章之间能够互相参照, 建立起联系, 而且还可以减少对作家及背景介绍的不必要的重复。”
中学语文特级老师吴泓老师, 2003年在高中开设过一个专题研究性学习, “什么样的血液流淌什么样的文字———走进鲁迅的世界”, 其成果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认可。2004-2005年钱理群教授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的附中, 开设鲁迅作品的选修课, 好评如潮。钱理群教授编辑的《中学生鲁迅读本》包括六十二篇鲁迅作品, 分四个部分。先“感受鲁迅”, 再“阅读鲁迅”, 又“研究鲁迅”, 最后自己“言说鲁迅”。在2005年5月的《中学语文教学》中, 上海杨浦高级中学的陈小英老师, 曾发表过一篇《引领学生亲近鲁迅》中提及鲁迅作品教学的框架要重建, 提出了“重组教材单元”的设想, 并提出了围绕鲁迅的情感世界构建单元主题。2009年小学老师刘发建 (绍兴柯桥小学) 的《亲近鲁迅――落地麦儿儿童语文课堂》, 以专题形式讲鲁迅, 共四个专题, 分别是走近“鲁迅的故乡、鲁迅的童年、鲁迅的亲人、鲁迅的朋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上述专家和老师们的做法以及学生的建议就是将鲁迅和学生两者拉近为目的, 在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之上, 仔细挖掘鲁迅作品与学生身心发展最好的融合点, 以专题的形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亲近鲁迅, 学习鲁迅的模式。
这些专家和老师的做法以及学生的建议给我极大的启发:作为鲁迅作品教学的重要阵地———初中, 可不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采取专题教学呢?笔者根据鲁迅思想与作品的实际与实质, 和初中学生智力发育的特点与生命成长的内在欲求, 将我们现行使用的人教版初中教材中的鲁迅九篇文章分成“童年的烂漫、成长的剧痛、成熟的思考”三个专题, 分别设计在七、八、九年级进行教学。重新整合, 形成一个相对集中完整的系统, 帮助学生系统全面的了解鲁迅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观念, 使学生在“精神境界”、“思维品质”、“技术能力”三个方面得到提升。
七年级“童年的烂漫”鲁迅专题文章, 全是与鲁迅童年生活相关的文章, 色彩比较亮丽, 富有童趣。选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再现了鲁迅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的快乐时光;《阿长与〈山海经〉》再现了鲁迅童年最仁爱的一个保姆;《社戏》再现了鲁迅童年在乡下度过的一段快乐时光。这三篇是有关鲁迅童年生活的经典教材。需要说明的是, 《五猖会》不是教材中规定的必修课文。我之所以选进《五猖会》, 因为其中有鲁迅为数不多的回忆父亲的细节, 更有鲁迅小时候急于去看戏而十分不愿意背书的真切的心理活动, 与《社戏》内容相关, 可以辅助理解《社戏》。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一文中将其作为“精文选读”, 并且设计了相关的“探究问题”。钱理群编辑的《中学生鲁迅读本》中, 将这篇文章定在第一部分“感受鲁迅”的第一个单元“父亲与儿子”中, 足见这篇文章是比较适合初读鲁迅者阅读的。本单元的写作实践活动设计为“难忘·童年”, 这是针对本单元的选文内容设计的。
八年级, 随着学生阅历渐增, “成长的剧痛”专题有意选取了《我的兄弟》《藤野先生》《风筝》《雪》, 补充阅读《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补充阅读《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
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
在初一“烂漫童年”专题中, 学生和鲁迅的童年有了共鸣,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鲁迅做好了心理准备, 学生自身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长也为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可能。这个单元, 我们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 深入了解他的痛苦、孤独, 深入了解他在痛苦、孤独中自省、自立、自强、奋起的过程。
要说明的是, 人教版教材中并没有上面的两首小诗, 《自题小像》是他在东渡日本求学时, 发出的铮铮誓言, 是《呐喊》和《彷徨》的先声, 也是他一生孤独中奋斗的标灯和旗帜, 所以我将之选入, 帮助学生理解年少时的鲁迅的思想演变过程和人生观的形成过程;《题〈彷徨〉》是中年鲁迅在孤独的文学路上独然前行的素描, 很好的再现了鲁迅的绝望感, 对理解鲁迅的其它作品有帮助;身处乱世、异国他乡, 是《藤野先生》一课中的藤野先生这样的无国界的大爱的温暖, 使他走在孤独的文学路上不敢言退不敢偷懒, 在“寂寞新文苑, 平安旧战场”中“荷戟独彷徨”, 也不敢言放弃;《风筝》最典型的示范了他的反省精神, 示范了他在不断的反省中奋然前进的精神;《雪》则是鲁迅在绝望中战胜了的孤独与寂寞的灵魂。
从中我们清楚的看到了“鲁迅是如何在经历了心灵的痛苦和情感的绝望后孤独的活着?鲁迅的精神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这个专题有意突出鲁迅人格情操向内的建立, 体察他丰富的情感世界, 给正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期的学生们一些有用的参考。为以后更深入的了解鲁迅的立人思想, 自省精神, 以及对鲁迅思想中“奴隶, 自由, 孤独”等哲学概念的理解也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也有意让鲁迅的生命意志和生命力量成为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召唤我们学生面对困难、痛苦, 成为我们摆脱自身心灵困境的桥梁和力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我的兄弟》一文非现行人教版教材, 但在人教版教参中的“相关资料”中有提及, 讲述的也是鲁迅小时毁掉弟弟风筝的事。唐弢同志认为《我的兄弟》是《风筝》成功前的一幅“素描草稿”, 一个“雏形”。我之所以选读《我的兄弟》, 一方面想让学生明白, 鲁迅的文章并不是难懂的, 他也有很清浅的文章;另一方面也有意和《风筝》对比阅读, 带领学生细细品味那些高深难懂的文章是如何酝酿、起草到最后完成的, 更好的理解《风筝》一文深刻的主旨和精巧的结构。
在九年级“成熟的思考”专题中选取了《孔乙已》《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这个单元起, 我们开始顺着鲁迅的眼光放眼社会。《故乡》 (第二单元) , 作者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真实的中国“故乡”, 沉寂、麻木、冷漠、市侩和猥琐, “希望”的幻灭之地。让我们认真思考美梦破灭之后的路。《孔乙己》中作者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世态炎凉的社会, 目睹了一个善良无助的人的死亡过程, 激发了我们悲天悯人的情怀。其中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笔者将之设计成自读, 老师略讲, 因为鲁迅杂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难度还是很大, 时间可能不好操作。
3.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 篇三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通过观察生活,洋溢情感,对以男性文化为主的艺术标准产生思考并提出意见。其中的社会问题和内心感觉早已混杂为一体,这种经验牵扯涉及到性、社会和政治,不仅仅只是一种个人体验。所以,身体作为女性的载体是特殊的“符号”,是体验的重要部分。身体作用于艺术家个体的同时,也反作用于自我认识和内在价值的体现,充当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关系的中介。
一、“身体”作为当代语境下女性艺术的重要符号
毫无疑问,当代文化极其关注身体,无论是社会理论家还是女性主义批评家都已经非常令人信服的揭示了我们的文化是如何提高身体意识,意识又如何作用于身体,再又是怎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的。用另一种方式来说,身体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利用自我反感来强化社会控制。
自艺术冲破了人类对其的各种范畴和定义后,新的艺术体裁及模式要求我们重新去审视艺术地位,研讨文化局面。在现代文化中,带有形式标出性和异项的艺术本身就极其具有诱惑力,的确是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无论是装置艺术或是行为艺术,都以带有形式标出性和异项艺术来反抗或者调节消解当代文化。从符号学分析出发,这些感知和体验符号本身是维持着某种特定的社会观。对于社会态和个人态身体之间的关系,即为人们如何体验自己的身体,领会自己的身体,化约为社会态的身体所调用不同的位置与范畴。身体是人类意识的载体,以身体作为符号更能够反射出人类对社会周遭环境的意识。
在中国,以身体作为媒介的艺术作品屡见不鲜,有的昙花一现,有的惊世骇俗。虽然“身体”的符号性由西方语境所产生,发端于西方的文化传统,但由于我们多年来对性的压迫和紧闭文化机制,女性长时间以男性对待她们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界定成败,自然而然,女性艺术家利用身体进行创作或多或少是一个发泄和表达的方式。特别是基于福柯的“身体本体论”的颠覆性翻转认识,革命性在于:身体成为改变当代艺术语境的方式。于是,中国的女性艺术家已经不可避免的处在一个全世界艺术家都必须面对的文化语境中,对于生存环境的思考,投射到社会层面的态度便成为艺术意识的中心。身体作为女性一个最直接的语言,承载了她们自审和映射过程。
二、当代女性艺术作品中对身体的审视与关照
90年代末,中国的女性艺术在西方后现代理论的推动下,在全球化和都市化的大背景中产生,这批艺术作品的出现伴随着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艺术背景和社会环境。第一,由于西方女性艺术理论的介入,中西方有了交流,对女性主义、后现代思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第二,从女性自身出发,她们会更加关注个人生活经验与私人体验,更多的思考投入日常生活的更为细致的事物方面。第三,与西方女性艺术不同的是,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并没有特别激烈的对抗男性及其社会地位,要求平等甚至更极端,很少主张性别对立。相反,她们在艺术创作中更注重和谐与对立的转化。这个时期也是当代艺术获得发展的重要时期,女性艺术家和中国当代艺术同时成长和壮大,“身体”在女性艺术家的经验和情感中并存。
作为身体器官的一部分,“线”可看做是身体上的毛发,“线”又是一缕联结人类从出生到成长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林天苗作品屡次出现的“线”正是在用其特殊语言,来表达女人对宿命的挣脱和社会边缘与中心的转化,这些交错的线既是身体的一部分,又是外部社会的连接点。
诚然,也有一些艺术家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女性批评思潮的影响,对身体自审的认识更明确,所以表达也更为清晰与激烈。如崔岫闻的作品《洗手间》讲述的是一个“看”与“被看”的关系。艺术家在夜总会洗手间内偷拍到妓女化妆过程,摄像镜头对着她们的每一个举动。这里探讨的“看”是男权社会中女性身份被塑造的过程,“被看”则是女性装扮的男性要求标准。所以,看者、妓女、镜子三者之间的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关系。
以身体为符号的女性艺术正像崔岫闻的作品所表达的:它不以满足男权的眼光为前提,是要使自己的身体带有批判色彩。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一直以“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去要求女性。这种特定条件下的性别差异及其话语是由文化和社会因素构成的,社会赋予女性的社会性别作为整个女性所处局面的根基。而后现代艺术语境下的女性去重新审视被男人要求后的自己,试图打破男性文化主宰世界的投射。所以,当代女性艺术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关联到个人经验、性、社会和政治的话题。当然,“身体”作为女人的载体,一定是话题体验的重要部分。事实上,女人体验到的社会的、生理的、政治的经验与男人是非常不一样的。身体渐渐从一个私密的肉体,走向公众,即可看做身体从生物性、个体性走向社会性、群体性。
三、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价值取向与发展空间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看似自说自话仿佛像呓语般不可言说的叙述,存在着私密的、个人化的特点,这正是女性细腻情感的传达方式。这些涉及个人经验的陈述和心灵事件的独白,被某些理论家认为是女性的理性逻辑缺失。而仅由理性逻辑制定出来的条理和方法并不能完全概括人类的视角,所以,只有经过人在特定情境中的独特体验和个体信息才是真实的。当身体符号作为女性艺术家的创作载体时,我们能感觉到其中若隐若现的倔强呼唤。在网络上去搜索“当代女性艺术”,得到的词语多半是“琐碎的、纤细的、非理性的”,也能看到特别多的文章去攻击这些作品,这显然是经验论者的语调。反而,这种特征正是女性通过作品所强调的,这些呼唤经过情境体验和独特感受凝结在她们作品中。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目的不在于打破男性话语权的堡垒,也不是用自己的“特殊”去界定自己在艺术史上的地位。“身体”的确可以作为精神与内心的反射,是女性艺术家挖掘自我的载体,重建镜子中的现实,表达对生活和生命的思索与见解。
4.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重点解答 篇四
农村题材小说:是以农村的现实、历史和农民的生活为题材范围的小说。1)艺术形态的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对表现“现实斗争”的强调。二是为了达到描写上的“深入核心”2)题材类型1.写土地改革后农民观念变化2.写农业合作化运动。反映农村生活,展示农民精神风貌。3.描写大跃进时期农村的现状。3)代表作家:两个艺术倾向不同,都有很大影响的两大创作群体:一是赵树理等山西作家。另一是柳青、王汶石等陕西作家。较重要的还有周立波、李准、浩然等。代表作品: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等。
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文革之后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率先打破文革之后小说创作沉寂的是:刘心武《班主任》和卢新华《伤痕》,这两个短篇引发了“伤痕小说”的思潮。“伤痕文学”概念所指称作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尤其是中、短篇小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也与伤痕小说概念等同。“伤痕”小说的核心是:正面描写文革造成的人的心灵创伤和人与家庭的不幸。有四种写作倾向:揭示四人帮的罪恶;表现与四人帮的斗争;展现普通人在文革逆境中的美好情操;从文化的角度对文革进行思考。伤痕小说揭示了文革最大的祸患在于对人的心灵的戕害,除破了50年代文学不触及人情人性的弊端。伤痕文学较成熟的作品还有:竹林《生活的路》、叶辛《蹉跎岁月》等。反思小说: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入。1979年开始,反思小说集中涌现,标志着文学的现实主义已经进入深化阶段。它不再满足于暴露与批判,而是由近至远,由表及里地追溯极左思潮在历史进程中的脉络,并探究其原因,由于历史哲学的思考进入了文学的层面,所以在总结历史教训的浓度和广度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反思”的视角多样化,“反思”的视线不断前移,一批更有思想、更有丰富阅历的作家:王蒙、张贤亮、高晓声等率先突破了一般地提倡“恢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口号的局限,提出了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并以自己的实践,写出了一大批有相当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王蒙《蝴蝶》、张贤亮《灵与肉》。
知青小说: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知青”出身的作家们对知青生活的缅怀、对农民问题的独到探讨、对人生真谛的求索,使知青小说成为新时期小说中最凝重、最奇特的组成部分。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等,代表作品: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寻根小说(寻根文学):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作品的文化意蕴。代表作有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阿城的《棋王》等,他们希望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十年**乃至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这是新时期首次出现的以明确的理论主张倡导的、理论与作品同时出现的完整意义上的文艺思潮。
先锋小说:泛指文学发展过程中一切具有超越既定法则、勇于进行新的艺术探索的小说。特指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批具有明显艺术探索精神的小说,也称实验小说、新潮小说。其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
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
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新写实的文化精神:还原生活;消解崇高、拥抱世俗。代表作品有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等。
女性叙事的精神实质是通过在文本中真实地表现女性经验(包括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心理经验和情感经验、审美经验、欲望经验等)肯定女性作为人的主体的价值追求。由于女性经验的制约,女性叙事表现出远离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女性的人生际遇来梳理历史的发展脉络、揭示男性的精神的孱弱与人格的畸形、塑造真实复杂的女性形象、肯定女性欲望等诸多特征。女性叙事归根结底是由女性经验和对自身价值的定位来决定的,它既受时代语境的制约,又与千差万别的个体经验直接相关,这两者交互作用,形成女性叙事的共性与个性 简答题: 一、十七年小说的思想、艺术弊端 十七年小说特点:形态的单一化趋向。
1、文艺政治化: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理解得简单、机械化。文艺表现政治、革命、战争,文艺为社会的服务直接理解为政治的服务。文学主要集中于对党领导下的革命运动、战争的表现,有对政策图解的倾向。
2、题材的单一化:主要集中于现实和历史题材,以党的革命斗争和现实政策为主要的参照点。忽略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
3、手法简单化:片面追求大众化、民族化,用狭隘的现实主义,使用图解历史、图解政治的方式进行创作,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主要是肯定性歌颂,缺少对生活的深层次挖掘。作家的个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4、人物形象扁平化:主要塑造无产阶级英雄的典型形象,人物形象类型化、模式化,属于“扁平”人物。
5、作家非专业化:作家往往借助自己熟悉的历史和生活写作,具有历史再现性质,文学创作的修养不够,许多成为了“一本书作家”,如杜鹏程、洪波、杨益言等,作家的文学素养不能够支持长期的创作。
二、知青小说的主题演变 1、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带“伤痕”性质的知青小说,是展示伤痕的,写以知青为主的主人公的苦难历程,重于对文革悲剧的伤感的揭露与控诉。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主要作品:叶辛《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孔平《晚霞消失的时候》。2、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以温情怀念为主,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是对记忆的重构和怀旧的美化。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
主要作品: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承志《黑骏马》,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3、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可以表述为“青春无悔式的悲壮纪念”,是执迷不悟的精神回归,小说致力于寻找值得珍惜的元素,维护这一代人曾经的青春和献身精神,甚至上升为缅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高度,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
主要作品:朱晓平《桑树坪纪事》,张抗抗《隐形伴侣》,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老鬼《血色黄昏》,李锐《合坟》。
三、先锋小说的叙事圈套和主题表述
1)叙事圈套:他们把叙事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本身看作审美对象,运用虚构、想像等手段,进行叙事方法的实验,有的并把实验本身,直接写进小说中,消解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为讲故事而讲故事的方式,给读者带来阅读感受。
2)元叙事、元小说:它通过作家自觉地暴露小说的虚构性质的手法,产生间离效果,反纲和消解情节连贯性,整体性和真实性,动摇了似真幻觉,这样,虚构在小说中也就获得了本体的意义。他们为了制
造侵扰叙事,还故意拆除真实与虚构界线,有时让幻觉侵入现实,有时用现实侵入想象。戏拟、空缺。小说结构上用片段性,互不相干的拼合,放弃因果联系。
3)文本实验:通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运用现代语言学关注语言本身。
4)戏仿与空缺:对传统叙事的进一步颠覆。戏仿是说故意模仿而后颠覆,空缺是指打破因果链条,使意义无法整合。
四、选择一篇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分析新写实小说潮流的精神实质
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分)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
90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的特征
以陈染、林白、卫慧、棉棉为代表的上世纪90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是在回避主流话语的情境下,创作主体专注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私人生活和边缘性体验的书写,具有私人性、身体性的特点。从它出现起便倍受瞩目且颇多非议,成为90年代多元文化格局中不容忽视的一元,也是女性写作进程中的特别存在。90年代是社会文化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观照,女性意识的整体自觉为“女性私人化写作”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提供了机遇,但同时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陈染、林白到卫慧、棉棉关于在面向自我、面向主流叙事、面向大众的写作姿态;共同书写关于女性生存境况、“父亲”的颠覆、女性情谊与身体/性叙事的主题形态及包括叙事场景、叙事语言、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在内的叙事方式都可以看出其由内省到扩张,由深刻到浅俗,由飞升到低徊的变化,并以此来思考市场经济下文学的脆弱性,女性写作“私人性”与“身体性”存在的合法性以及女性写作理论根基的缺失的问题,从而对其未来的写作提出一些构想。
寻根文学的发生及原因
1985韩少功《文学的根》: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原因:
1、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
2、针对80年代西方化文化趋势的应战
5.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教案 篇五
专题一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
了解“十七年”小说创作概况和农村题材小说的主要成就和特点。掌握赵树理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以及从《小二黑结婚》到《三里湾》再到《“锻炼锻炼”》的创作历程;孙犁《铁木前传》、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的创作特点。
专题二 当代小说中的革命叙事
了解50年代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
重点了解梁斌《红旗谱》、欧阳山《三家巷》的创作特点。
掌握王蒙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到《布礼》、《蝴蝶》、《杂色》再到《恋爱的季节》的创作历程,以及王蒙小说的发展变化、文学成就、创作特点;古华《芙蓉镇》、邓一光《父亲是个兵》和《我是太阳》、项小米《英雄无语》的创作特点。
●专题三 “样板戏”与当代戏剧实验 了解京剧现代化和当代话剧实验的过程。
重点了解“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关系以及“样板戏”产生的文化语境。掌握高行健《绝对信号》、何冀平《天下第一楼》、孟京辉《恋爱的犀牛》、赖声川《暗恋桃花源》的创作特点。
重点掌握老舍的戏剧成就和《茶馆》的创作特点;《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的艺术成就和创作特点;高行健《车站》的艺术创新。
专题四 “朦胧诗”与当代诗歌的探索
了解当代诗歌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和不同时期的特点。
重点了解“朦胧诗”产生的文化语境以及“朦胧诗”之后当代诗歌的发展和变化。
掌握蔡其矫、郭小川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北岛、海子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专题五 新时期的乡土小说
了解新时期乡土小说与“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了解新时期乡土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和主要成就以及发展和影响。
掌握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贾平凹《浮躁》、《废都》、《秦腔》、张炜《古船》、莫言《檀香刑》、《生死疲劳》的创作特点。
重点掌握陈忠实《白鹿原》、莫言《红高粱》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专题六 女性文学
了解新文学诞生以来女性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及主要特点。重点了解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变化。
掌握王安忆《长恨歌》、铁凝《玫瑰门》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林白《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私人生活》的创作特点。●专题七 先锋小说
了解“先锋”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以及先锋小说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重点了解先锋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和特点。
掌握马原和《冈底斯的诱惑》、残雪和《山上的小屋》的创作特点。
重点掌握余华的文学成就和《十八岁出门远行》、《一九八六年》、《活着》的创作特点以及从先锋到世俗的变化。
●专题八 新写实小说
了解新时期文学从伤痕文学到新写实文学的发展历程。
掌握刘恒、苏童的“欲望叙事”;池莉的“生活流”、刘震云“官场系列”写法的不同风格;以及方方的独特个性。重点掌握新写实小说的发展变化与影响;池莉的市井生活气息与刘震云的乡土气息和政治意识的不同,以及池莉与刘震云艺术风格的不同特点。
专题九 当代散文的多样化
了解当代散文在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及多样化发展简况;新时期散文对于“十七年”散文的超越。
掌握金克木《华梵妙灵》、张中行《负暄琐话》的文学成就和创作特点;余秋雨《文化苦旅》、韩少功《山南水北》的创作特点。
专题十 新派武侠小说
了解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武侠小说在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中的地位;旧武侠小说与新武侠小说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了解当代港台武侠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和特点。
掌握金庸的文学成就和《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鹿鼎记》的创作特点;梁羽生《萍踪侠影录》、古龙《浣花洗剑录》的创作特点。
专题十一 台湾小说
了解台湾小说的发展变化。
重点了解台湾现代派小说与乡土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与特色。
掌握白先勇的“怀旧”主题与文学成就和《台北人》的创作特点;七等生《城之迷》、张大春《饥饿》的创作特点。
专题十二 台湾诗歌
了解台湾诗歌的发展变化。
重点了解台湾诗歌的主要作家作品与特色。
6.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 篇六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篇散文)(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其中,《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已被纳入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
文学论著:
《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
《野草》(含《风筝》、《雪》(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年级上6课)等作品
论文集:
《门外文谈》
杂文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鲁迅文集选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故乡》《孔乙己》.19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坟》文集《题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论照相之类》《看镜有感》《灯下漫笔》《春末闲谈》《论“他妈的!”》《杂忆》《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写在‘坟’后面》《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反驳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墓碣文》《“友邦惊诧”论》,鲁迅的自撰文《鲁迅自传》.这些文章都被摘入《鲁迅全集》.
鲁迅情感经历
兄弟不和
在鲁迅的个人生活中,有两件事对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一个是他的`婚姻生活,另一个就是与弟弟周作人的失和。鲁迅和周作人一直不愿意向别人谈及此事从而也使得这件事越发的扑朔迷离,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可理解的事件。多年来,研究界对此形成了“经济说”、“失敬说”、“家庭纠纷说”等三种观点。第一种说法“经济说”认为是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花钱过于大手大脚,致使家中往往入不敷出,最后使得兄弟产生罅隙。第二种说法,认为是鲁迅与信子有私情,导致周氏兄弟不和。第三种说法,则认为是周家众人对信子的不满,导致兄弟关系的紧张。就否定“兄弟失和”是由于两人思想上的分歧来说,这三个观点是一致的。但是除此之外,学界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多大进展,三种观点也无法真正说服读者。
婚姻爱情
7.鲁迅小说中的茶研究 篇七
茶, 每个人都有所知晓, 也基本上都有所品饮, 但是对于“茶”的起源究竟在何方, 发源于何时, 恐怕就鲜为人知了。事实上, 在古代, “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不同的人对于“茶”都会有不同的称谓。茶在最开始时候的用途是当作药品来用, 之后人们不断深入认识了茶, 在日常生活中也将茶当作了普通的饮品。读书人总的饮茶之风气和晋代的清谈之风之间有着颇为紧密的联系, 从魏晋时期开始, 国家不安定, 经常发生战乱, 这些文人们尽管饱读诗书, 但是空有一腔热血却无用武之地, 于是清谈之风便渐渐兴盛了起来。清谈之风, 顾名思义, 就是几个趣味相投的好友聚集在一起, 大家谈论国家大事以及个人的志向, 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出了清谈家。这些清谈家用茶当作助兴的饮品, 坐而论道, 并分析事情的是非道理。《世说新语》中记载到:“清谈家王檬先生爱好饮茶, 每每有人作客, 必定以茶待之。《中国风俗史》中大致将魏晋时期的清谈之风分为四个阶段, 认为前两个阶段的清谈家爱好饮酒, 他们基本上以眼瘾来助兴, 借助杯中的酒来抒发自身的情怀, 而著名的竹林七贤就是典型的嗜酒狂放之人。而后两个阶段的清谈家则喜好饮茶, 认为只要有茶做伴, 就能够长期保持思维的活跃, 他们认为饮茶是一件高雅的事情, 他们时刻离不开茶, 因此能够体会到饮茶诸多好处, 这样便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茶人。
2鲁迅之茶事与茶文
2.1三两茶事
我国的文人们对于茶有着一种别致的情结, 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将喝茶带来的感悟转化成为多姿多彩的文字, 究竟能够精彩到何种程度, 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文人自身所具备的文学修养, 第二则是他们在品茶的过程中用何种思想境界得“道”。鲁迅先生对于饮茶的嗜好养成, 其原因可能是家庭的饮食习惯。周作人先生的《鲁迅的故家·茶水》这样记载到:
即便是在同一城里或者乡镇, 每家每户的饮食方式以及习惯也会有所不同, 各县之间的差异就更加明显了。就以兴房旧为例, 一边早起煮饭, 一边烧水泡茶, 因此, 在吃早饭以前就有茶水能够饮用, 但是如果在安桥头的鲁家作客的话, 恐怕就没那么方便, 因为在那里没有早茶可以饮用, 基本上是在煮过早饭以后才能够烧水泡茶的。在家里的大茶几上面放置一把大锡壶, 用棉套套上, 再用草屯着, 这样就可以保持它的温度, 分为早中晚三次倒满, 此外再冲一闷碗的浓茶汁, 按照自己的喜好, 自由搭配着来吃。
在上面的一段文字中, 我们从“浓茶汁”以及到外婆家作客感觉“不太方便”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他们兄弟二人自幼时便养成了饮茶的习惯。
茶事更是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以及平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在他本人的日记中经常提到, 但是在他所写文章中却很少提及。我们暂且看看他生活时间较长的北京以及上海两处的情况。许广平先生的记述是较为详细的:
先生是经常饮茶的, 并且一定要是清茶。在北京的时候, 他单独用一只有盖的旧式茶杯, 每每饮过一次便再泡一次, 味道十分浓厚, 在我们看来甚至有一些苦涩, 还能够再泡一次。移居上海之后, 就改用小壶来泡茶。可是这样茶的香气便很难久存, 过了不久香气便会散发, 只要工作不是非常繁忙, 没有时间来细细品味茶的时候, 他基本上会要求另外换一个壶。如果有新茶到的时候, 正是恰当的时候, 他就一边称赏, 一遍劝我也喝一杯, 所以我也渐渐学会喝浓茶了。 (《欣慰的纪念·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
2.2几段茶文
鲁迅先生和齐寿山先生合作翻译的《小约翰》, 是在一九二六年的七月至八月间, 前后共持续了一个多月, 这段时间里, 鲁迅先生基本上每天中午吃过饭后都要来到公园的茶室展开自己的工作, 直至完成每天的工作为止。周树人先生也曾在三十年代与日本的朋友内山万造一起展开一项活动, 就是在上海的一个书店门口开设一个茶桶, 其作用就是给来往的行人供应免费的茶水, 周树人先生曾在一九三五年的日记里这样写道:“将茶叶囊交给朋友友山先生, 用作给行人提供茶水之用。 (“施茶”这在周树人先生故乡就是一种施加仁义的行为) , 有关周树人先生的茶室, 在文章《关于鲁迅三数事》中同样有非常明确的描述。
显而易见的是, 茶已经非常完美地与周树人先生的日常生活非常完美的结合了, 在他本人的日记中也会经常提到一些关于喝茶以及购买茶叶的事情。在自己的文章《喝茶》中的文章一开始, 就从平常生活里的细微小事中引出了有关的感受:
某公司的茶叶又降价了, 去买了二两上等茶叶, 每两花费二角。首先用开水泡上一壶, 为了保持其温度, 就用棉袄包裹起来, 却没有想到仔细品味起来, 味道竟然跟我一贯喝的粗茶所差无几, 颜色也是比较浓浊的。我意识到自己是错的, 喝好的茶是需要用碗的, 于是便换了碗盖。果不其然, 用碗盖泡过的茶。色泽清新而味道甘甜, 一股清香中夹杂着些许苦涩, 的确是好的茶叶。但是这是需要在静坐无为的时候才能享用的。在那时候我正在写《吃教》的过程中, 过来饮上一壶, 那种滋味竟然又在不自觉中滑过, 跟喝粗茶的感觉一模一样。
鲁迅先生对于茶事的描述, 既是感情细腻, 又是颇有文采, 读起来给人一股质朴爽然之感。
3鲁迅之《喝茶》意蕴
“文人是中国文化的载体, 而哲学是文人思考的最高级的形式。”当茶已经被文人们当作平常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必备物品时候, 茶中就不可避免的夹杂着文人们关于理想或者人生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思想。所以, 无论什么样的文人都会以自己所持的独特价值观在喝茶这一行为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境界。
鲁迅的文章《喝茶》中, 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和工作相照应, 并且将其提升到文化以及哲理的层次。鲁迅先生对于许多文体都是十分精通的, 经常用其独特的笔法, 朴实而不失意境的文字, 非常巧妙的寄托本人的思想观点。“有好茶来喝, 学会品味好茶, 这自然是一种清福, 但是要想享受到这一种清福, 必备的第一点就是功夫, 然后就是不断练习之后的特殊感觉”这是鲁迅先生关于赞美喝茶感受的文章, 非常经典, 读起来让人感觉十分舒适, 同时又体现出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于人生所持的独立态度, 被人们所深深喜爱。鲁迅先生所写的杂文很明显是以平常百姓的平常生活中的点滴作为出发点, 其“观察视角十分独到, 且颇具穿透力, 语言也是尖锐泼辣, 直抒胸臆, 文笔绝不拖泥带水, 对于比喻手法的运用更是十分娴熟, ”其达到的高度基本上是没有人可以企及的, 他所写的文章《喝茶》就是如此, 无论是文学的“进取性”还是“唯美”来说, 二者都是兼备的。“喝茶”这一话题是被人们所熟知的, 文人们也经常以此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深入剖析鲁迅先生所描写的“喝茶”却是别具特色的。
当我们深入分析《喝茶》之后, 就能发现一个现象, 就是作者对于喝茶好处做出简短描述后, 并没有过多的表现自己在喝茶过程中的切身感受, 而是直奔文章的中心思想, 非常直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 过分的讲求喝好的茶以及享受“清福”是不恰当的。在文章不断展开的同时, 作者自身的意图也表现的更加明显, 《喝茶》这篇文章的意图并不是对于喝茶的唯美方式表示赞赏, 其主要目的是对于国家处于危难时候沉浸于喝茶享受的“饮茶”者麻木不仁的批判。在这篇文章中的结尾提到“:感觉的灵敏以及细腻, 相对于麻木, 这很明显是能够看作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倘若没有一些关联, 甚至是起着阻碍的作用, 那很明显这就是在演进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自安详, 这一点一定要进行更正, 我们将那些成天享受喝茶带来“清福”的文人和成天辛勤劳作的贫苦大众作比较, 我们就很明显地看出, 是后者才能生存更久。喝过茶, 也望过秋天, 我便在心中想起:就算不识好茶, 没有秋思, 也就算了”鲁迅先生的提到“喝茶”蕴含的内涵以及用意就是, 希望那些喝茶的文人们是绝对不能忘记自己所言担负的社会责任, 特别是那些饮茶文人, 切忌乱用所谓的“练就出的特殊感觉”而在饮茶的清福之中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不然就是真正的“病态”。通过这样的比价, 我们就更能够了解文章的主旨了, 作者是借助喝茶观的现实情况以及认识论的差别, 谈论到国家危难之时, 作为中国人应当具有的责任感, 这样更加突显出这篇文章的思想性以及针对性。
4结语
“文人茶文化相比较于其他形式的茶文化, 其突出的特点便是精理, 灵性等。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多的需要文人作为其载体, 他们相比较于所有的其他一类的人, 对于知识文化和思想精神的把握都是更加深入以及丰富的, 因此文人茶文化的艺术化特色同样突显......我国茶文化的最高境界。鲁迅先生在点到为止的谈茶论道中, 娴熟的运用“批判的武器”, 把文学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摘要:在中国命运多舛的20世纪30年代, 经历过五四时期的文人思想和文风出现了差异。鲁迅的《喝茶》发轫于生活与时事, 但论述时则突见机锋, 对不合时宜的“清福”和“寄沉痛于幽闲”等进行了针砭时弊的评说。本文就对茶进行概述, 并对鲁迅生平之茶事茶文进行探究, 从鲁迅小说《喝茶》入手, 深度探索鲁迅小说中的茶的意蕴。
关键词:鲁迅,小说,茶
参考文献
[1]黄志根, 项品辉.论鲁迅等“喝茶”思想及其茶文化意蕴[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06:110-117.
[2]王同坤, 鲁迅, 周作人.茶本无意人却有情——读鲁迅、周作人的同题散文《喝茶》[J].名作欣赏, 1995, 01:77-80.
[3]蔡京玲.鲁迅的“茶外之茶”[J].文学教育 (下) , 2012, 01:14.
[4]彭忠富.鲁迅茶事[J].湖北档案, 2012, 01:41.
[5]何松.鲁迅先生与茶[J].茶博览, 2015, 10:49.
[6]孟祥海.鲁迅的茶趣[J].文史博览, 2010, 08:43.
8.鲁迅小说研究复习资料 篇八
http://
第一讲 鲁迅研究导言:
这一专题是从四个方面来讨论、评价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期的地位及意义。
一、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的地位;
二、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三、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四、鲁迅对现代化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1、《呐喊》《彷徨》的简况: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14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出版,收11篇小说。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但因写作年代不同,受当时社会环境、时代风潮的影响,鲁迅这两部小说集的创作心境和运用的创作方法、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
《呐喊》中的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要为新文化运动助阵振威,取名《呐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集子中的作品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呐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令人耳目一新。其所收的14篇作品的篇目是:
《狂人日记》(1918年4月)
《孔乙已》(1919年3月)
《药》(1919年4月)
(以上三篇发表于五四运动前)
《明天》(1920年)
《一件小事》(1920年)
《**》(1920年)
《故乡》(1921年)
《阿Q正传》(1921年)
《端午节》(1922年)
《白光》(1922年)
《兔和猫》(1922年)
《鸭的喜剧》(1922年)
《社戏》(1922年)
《彷徨》写于“五四”退潮期,鲁迅经历了新文化阵营内部的分化过程,他在《题(彷徨)》诗中写出了当时苦闷心情:“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于是他反忧愤深广的呐喊,转变为对改造社会的深沉思考和不倦探索。在艺术上,“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划也稍加深切”。这本小说集闪烁着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的光彩。《彷徨》所收的11篇作品的篇目为:
《祝福》(1924年)
《在酒楼上》(1924)
2、两部小说集的基本内容(主题):体现“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要求。
“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要求:在意识形态尤其是价值观领域彻底反对封建的伦理思想,打破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的束缚,击退辛亥革命后愈加嚣张的尊孔复古逆流,唤醒民众,解放国民精神,推动社会的革新进化。
两部小说集大致体现的内容是:
(1)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如:
《狂人日记》:是写旧家庭制度和礼教“吃人”问题。
《狂人日记》一方面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凶残性,由封建礼教所维系的旧家族中,就是父子、兄弟、夫妻之间,也存在着互吃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揭穿了“仁义道德”的极端虚伪性。而使作家感到痛心的是许多人并没有这样的觉悟,“历来惯了,不以为非”。而且许多人自己正是被这样残酷地吃掉的,“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而一旦有机会,这被吃的竟也会去吃人。这是多么可悲!
《狂人日记》通过狂人之语,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道德的勇气,痛快抒发叛逆反抗之声,也表现了鲁迅的“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创作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
《长明灯》:揭露封建礼教的顽固,表现反封的勇气。
《孔乙已》《白光》:写旧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残杀,抨击封建制度文化的“吃人”本质。《祝福》:写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害;
(2)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如:
《药》:写华老栓用血汗钱买人血给儿子小栓治痨病,孩子却死了,而治病的人血却是革命者夏瑜的血。作品点出革命者为民族复兴而英勇献身,然而结果不过是用自己的血,做了愚味群众的送命的药。(鲁迅把群众对革命冷漠的现状写出来,是要告诉活着的的夏瑜们,唤醒民众是当务之急)
《**》:小说以民国六年(1917)七月张勋复辟的闹剧为背景,围绕鲁镇船夫七斤因被革命党剪了辫子,怕被坐了龙庭的皇帝杀头而引起的一场虚惊,写出辛亥革命,并没有革掉农民头脑中的封建观念,农村存在着帝制复辟的思想基础。小说结尾写出复辟失败,七斤家的“**”平息后,一切又恢复了旧态,九斤老太照样发着“一代不如一代”的怨言,七斤的女儿六斤又被裹了小脚,生活仍如一潭死水。作品真实地描绘出辛亥革命没有启发农民觉悟的批判。
《阿Q正传》:写国民的麻木、愚弱的精神状态;点明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悲惨的处境中,不正视自己的奴隶地位和处处失败、备受屈辱的现实,而是用自轻自贱、妄自尊大、忌讳谈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自欺自骗的手法,以虚幻的胜利来求得精神上的片刻麻醉、满足和解脱。比如他时时挨打和受欺侮,或者以“我是虫——还不放么?”自甘屈辱;或者以“儿子打老子”自我安慰,自以为得胜;或者转向更弱者小尼姑泄愤出气;或者干脆“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于是立刻“转败为胜”。这种“精神胜利法”其实就是一种精神麻醉法,它使阿Q永远不能奋起为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而抗争,直到他被绑赴刑场时,竟“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很快就处之泰然,并向围观的人群呼喊“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精神胜利法”使他浑浑噩噩地生,也使他稀里糊涂地死。他的至死不悟何其令人痛心!
在《阿Q正传》里,鲁迅不掩饰对辛亥革命的失望:辛亥革命虽然在种族革命上取得了成功,但革命党人忽略了对民众的思想启蒙。革命党人为了变革社会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阿Q在亲眼目睹清政府以暴力镇压革命、用屠刀杀害革命党人之后却连称“好看”,回到未庄后还津津有味地宣传:“你们可看过杀头么?„„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还扬手当刀“照着伸长脖子听得出神的王胡的后项窝上直劈下去道:‘嚓!’”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实!
阿Q想参加革命的目的,就是想借机捞点财物,复仇,再就是挑个女人。凡是各他过不去的都是仇人,没有什么真正属于民主革命的思想观念;他对女人的观念是:“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哪里,——可惜脚太大。”(反映出阿Q充满着陈腐的封建习俗观念)在阿Q式的革命的艺术描写中,我们不难感悟到:鲁迅深感失望的,正是阿Q们仍在昏睡之中,革命党人并没有唤醒他们。
《示众》:这篇小说很独特,没有故事情节、人物刻画、景物描写,只是通过围观犯人的一个场景,写出国人的麻木。
(3)对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如:
《孔乙已》中的孔乙已和《白光》中陈士成都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屡试不第而穷愁潦倒的旧式读书人,但从未动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念。孔乙已在贫困中始终不肯脱下显示读书人身份的破长衫,除了能背诵四书五经中的句子和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外,没有生存的本领。陈士成十六次未考中秀才,却执迷不悟地做着托庇祖宗荫护、当官发财的黄粱美梦。结果孔乙已被丁举人打断了腿而穷死,陈士成鬼迷心窍地投水而疯死。科举制度成了-害读书人灵魂的无形的软刀子。孔和陈的悲剧,不仅形象地暴露了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弊害,而且也宣告它的气数已尽。
《肥皂》中的四铭是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守旧文人,《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则扛着“新派”人物的招牌,实际上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新国粹派的干将。他们“卫道”的外衣掩盖着卑劣丑恶的灵魂。四铭对路上行乞的孝女动了淫邪念头,他从光棍所说“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的话受到启发,便下意识地买肥皂给妻子,以“移花接木”。高尔础本来就是个“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的流氓文人,他受聘到贤良女学校上课,是为怀着淫秽的意图看女学生。鲁迅怀着厌恶和憎恨的心情,以嘲讽的笔调,戳破这帮守旧文人道貌岸然的面具,淋漓尽致地揭露他们肮脏的心思和种种丑态。
五四退潮时期,中国知识分子队伍发生分化,鲁迅目睹落伍者怎样挣扎,但最终逃不掉被黑暗社会所“同化”或吞噬的命运,将自己极强烈的情感融进艺术形象之中,写出了吕纬甫、魏连殳、涓生和子君等现代知识分子的悲剧。
在描写这类知识分子时,鲁迅不是着意写他们的生活故事,而是写他们的思想经历和心灵创伤。其基本主题是“梦醒了无路可走”。他们都是已经觉醒或曾经觉醒。觉醒而企图唤醒别人的知识者在小说中是以“狂人”“疯子”的形象出现的。
《药》中的夏瑜在牢里劝牢头造反,结果被牢头打了一个耳光,并被喝止道:“你疯了!”《长明灯》中疯子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他向群众启蒙的努力是招致群众的迫害。因而鲁迅写这些小说时常常有浓重的寂寞和悲哀感。一个把先觉的知识者视如狂人疯子的环境当然就有将这些知识者逼回庸众的“正常”队伍的力量。现实正是这样,觉醒者不是“狂人”和“疯子”,就容易变成“孤独者”或性格扭曲的人,除非他又“然已早愈”般地“正常”起来。《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是一个脾气乖张的人物,他无端地生气,愤世嫉俗,那是因为他曾经是一个辛亥革命时期的斗士,而现在有一种沉重的失落感所致。他想起一起奋斗过的“故人”,“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渡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端午节》中方玄绰与《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是同一类人物。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都是辛亥革命时期先觉的知识分子,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都曾意气风发地指点国是,参加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那时的吕纬甫曾勇敢地破除迷信,纵谈天下大事。魏连殳则主张“家庭应该破坏”,常发表“没有顾忌的议论”,见解“奇警”,表现出对旧礼教的蔑视与反叛。然而,由于他们身上还保留着文化的负累,又脱离了群众,单枪匹马地反抗旧社会,便不敌强大的黑暗势力。战败之后更失掉了原先的理想和锐气,吕纬甫落荒而颓唐,“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地生活,在迁葬、送剪绒花一类小事上空耗才能,打发空虚、无聊的时光;魏连殳投奔军阀,走向堕落,在玩世不恭、自暴自弃和醉生梦死的生活中孤傲地进行慢性自杀。这两篇小说对20世纪第一代觉醒者和落伍者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斗争方式,以及脆弱的心理和摇的性格,进行了含泪的批判;这种批判闪耀着作者自我省察、自我探索的折光。鲁迅在鞭挞和否定导致吕、魏颓唐、堕落的黑暗社会的同时,还深切地揭示出:在风雨如磐的年代,知识分子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是何等艰难。
《伤逝》是鲁迅以诗一样的语言写成的悲情缱绻的诗体小说。故事发生在“五四”时期,小说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都是深受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知识青年。他们敢于冲决森严的礼教罗网,自由地恋爱,勇敢地同居,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掷地有声的话语,便是她大胆反抗自古以来一直被妇女奉为圭臬的“三从四德”的宣言。但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只不过是一已的爱情生活。而新家庭建立起来之后,积淀在他们文化心理上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便-现出来。子君陶醉于安定、宁静的家庭生活之中,渐渐地成为一个平庸的家庭主妇。涓生虽然厌倦了这种平淡无味的家庭生活,但却没有与子君共同努力创造一种有意义的新生活。他对子君从隔膜、疏远,直到把她看作是累赘,致使爱情的裂痕日渐加深,共同生活的基础发生
动摇。所以,当黑暗势力向他们伸出魔爪,涓生失业后生活出现危机之时,他们便不能同舟共济,自私怯懦的涓生失去了“携手同行”的勇气,萌生了救出自己的分离念头,对子君宣布“我已经不爱你了!”从旧家庭中冲出来的子君,又被顽固守旧的家庭接了回去,最后憔悴而死。而涓生也在失败中静思默察,深刻反省,并带着心灵的创痛,准备向新的生活跨出去。鲁迅艺术地揭示酿成这一悲剧的根源。他在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中曾论述过“经济”与“自由”的关系,以及妇女解放等问题,透辟指出“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子君正是因为经济上的依赖导致人身上的依附,所以她不但没有成为合乎时代潮流的“新女性”,而且在小家庭中也没有取得与涓生平等的地位。鲁迅的深刻之处在于,当20年代几乎所有作家众口一辞地歌颂个性解放时,他独具只眼地发现,又形象地指出:单凭个性解放,在与中国顽固的封建观念较量中难以取胜,结果往往是悲剧性的。
由此,我们可体会到鲁迅作品的基调是“忧愤深广”。其形成的原因:
(1)站在启蒙主义的立场和角度,以现代意识对现代生活进行观照,而且极力关注的是社会变动和文化转型时期人的精神困扰和出路等问题,表现出忧愤的情怀;
(2)鲁迅对现实对未来的态度:不乐观,不激进,甚至有些消沉,但非常清醒、冷静,而且有深入的体察和思考;
(3)鲁迅写作时的心境:为着排遣“苦的寂寞”。
3、为什么说《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主要从两部小说对传统文学有哪些突破性的变革,从而完成了小说的形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这个角度来理解。)
(1)“表现的深切”——在小说题材、小说模式方面的变革。
传统小说的特点是:追求奇特、曲折的情节,讲求传奇性和故事性,人物大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或者神仙鬼怪;
《呐喊》、《彷徨》中的大部分作品,则是取材于普通的日常生活、普通的人,并为普通农民塑像,这对传统小说来说是一个大胆的突破,具有先峰的性质;
鲁迅在30年代谈及自己的著作时,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吧,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而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正是从这样的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出发,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鲁迅在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就是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
《药》写华老栓一家的精神愚味;
《故乡》写闰土心灵的麻木;
《明天》写单四嫂子失去儿子后的孤独与空虚;
《祝福》写祥林嫂对地狱的恐怖;
《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写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与危机;
(2)从普通平凡的人事中,发现和体悟生活的内涵;发现和体悟那“一切的永久的悲哀”。(传统小说让你产生距离,放松)
(3)揭示灵魂的深。
传统小说不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而是注重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注重写人物的心理,写人物的灵魂,是现代小说显著的特征之一。
由于鲁迅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的无止境的开掘,使鲁迅的小说具有一种内在性,显示灵魂的深。
《孔已已》:对“窃书”的振振有词的辩解,对屡试不中的羞愧难当的支语——被科举功名毒害的心灵;《在酒楼上》:对迁葬的认真与对顺姑的死,写出意志的消沉;
《故乡》中的一声“老爷”表现出闰土的思想状况;被封建等级观念所吞食。
《阿Q正传》
《肥皂》以精神分析法写出四铬的潜意识和性心理;揭示了假道学的灵魂深处;
《祝福》失去儿子后,见人就说:“我真傻„„,”写出祥林嫂心灵的伤痕;
鲁迅的小说实际上是对中国人(首先是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灵魂的伟大拷问,深刻地显示了他的小说的现代性。但是鲁迅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社会,由此而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封建社会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咀嚼人的灵魂”。
为了表达这一主题,鲁迅在小说里运用了独特的结构模式来体现,那就是看与被看。
《示众》中的人物就是展示一种看与被看的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这是带有象征的意味。在其他的小说中都具有这种关系。这种关系分为两种情况:
(1)发生在群众与群众之间。
《祝福》中,祥林嫂的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她到处向人倾诉自己的痛苦,在这里,鲁迅写了人们的反应:“这故事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祥林嫂的不幸并没有引起真正的理解与同情,却通过“看(听)的行为,转化为可供消遣的”故事“:这些乡村老女人们正是在”鉴赏“他人的痛苦过程中,鉴赏自己的表演(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并从中得满足(自我崇高化),同时又在叹息、评论中,使自己的不幸与痛苦得到宣泄、转移以至遗忘。而在别人的痛苦、悲哀”咀嚼“殆尽,成为”渣滓“以后,就立即”厌烦和唾弃“,施以”又冷又尖“的笑:这类情感与行为方式表面上麻木、混沌,实际上是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忍。于是,在这类小说中,在”好奇“的看客看被看者的背后,常常还有一位隐含的作者在看: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酷,从而造成一种反讽的距离。
《孔乙已》
《阿Q正传》
(2)先驱者与群众之间。
《药》
《孤独者》
《狂人日记》
(4)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对传统的突破与创新。
传统小说的格局讲求对故事的全程叙述,而且基本是单线发展,对生活缺乏深入的揭示,也不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画。20世纪初期的一些小说家也在努力寻找和创造适应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内容的小说新形式,朝通俗化迈进了一大步,但仍跳不出章回体形式的窠穴。鲁迅博采西方小说艺术之长,以新颖别致的艺术形式和鲜明的现代特色,实现了中国小说艺术从古典走向现代的根本变革,创建了20世纪小说的民族新形式的格局。在谋篇结构上学习和借鉴西方小说体式灵活多变的长处,摆脱中国传统小说惯用的单线纵向结构方式的束缚。从《狂人日记》到《离婚》,他所写的每一篇小说的表现格式和结构方式都不相同。
《狂人日记》之所以被称为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以13则“语颇错杂无伦次”,“间亦略具联络者”不标年月的日记,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作家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去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主人公的自由联想、梦幻,直接剖露他的心理;也不像传统小说那样,作者的叙述(介绍人物、铺陈情节、描写环境等)和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之间界线分明,而是使作品中所有叙述描写都带有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都渗透于主人公的意识活动之中。而《狂》尤其富有创造性的尝试,小说“日记本文”采用了白话文体,却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两重叙述,两重视点,构成一个反讽的结构。
《孔》在小说叙述者的选择上煞费苦心。小说的核心孔与酒客的关系,已经构成了“被看/看”的模式;在这个模式里,作为被看者的孔(知识分子)的自我审视与主观评价(自以为是国家、社会不可或缺的“君子”,“清白”而高人一等)与他们在社会上实际所处的“被看(亦即充当人们无聊生活中的”笑料)地位,两者形成的巨大反差,集中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地位与命运的悲剧性与荒谬性。但作家并没有选择孔或酒客作为小说的叙述者,而是别出裁地以酒店里的“小伙计”是充当叙述故事的角色。这样,他就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同时观察与描
写孔的可悲与可笑,看客的麻木与残酷,形成一个“被看/看”的模式,以展开知识者与群众的双重悲剧。而小伙计自己,随着小说的展开,也逐渐参与到故事中来,先是“附和着笑”,后又冷酷地拒绝了孔教自己识字的好意,从而构成了一个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他的背后正有隐含作者在“看”,从而形成第三个层面上的“被看/看”的结构。而读者在阅读的开始是认同于同于叙述者的有距离的旁观态度的,但随着叙述的展开,就逐渐远离叙述者,而向隐含作者靠拢,从小说外在的喜剧性中看到了(体味到了)其内在的悲剧性。读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与人物就置身于如此复杂的小说叙述网络之中,呈现出既非单一的,又是动态的复杂心理、情绪、美感反应。而这一切复杂性又显现于极其简练的叙述语言与极其舒展的叙述风格之中:这正显示了鲁迅非凡的艺术创造力。《祝福》不依先头后尾的旧规,采用倒叙的结构方式。
《示众》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以鸟瞰式的结构方式,把众多看客的冷漠、麻木与无聊,展现在读者眼前。
《伤逝》是一种抒情独白体。其重心可能不在那失败了的爱情本身,而在于涓生明确意识到与子君之间只剩下无爱的婚姻“以后”,他所面临的两难选择:“不说”出爱情已不存在的真相,即是“安于虚伪”;“说”出,则意味着“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对方,而且确实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这样的的结构设置,深刻地写出了人生的精神痛苦。这类无论怎样都不免空虚与绝望,而且难以逃脱犯罪感的“两难”,正是终身折磨着鲁迅的人生困境之一,直到逝世前他还写了一篇《我要骗人》,表露他渴望“披露真实的心”,却还要“骗人”矛盾与相伴随的精神痛苦。
鲁迅一直在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在酒楼上》与《孤独者》中,他又做了这样的尝试:小说中的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于是,全篇小说便具有了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孤》中“我与魏相识一场”,“以送殓(魏为祖母)始,以(我为魏)送殓终”,正是暗示着“祖母——魏——我”之间的深刻的生命的联系。而我与魏的三次论争:关于“孩子的天性”、关于“孤独的命运”、关于“人活着的意义”,也是显示了鲁迅自身的矛盾与困惑的。这都是“灵魂的深”的开掘,构成了鲁迅小说诗性的丰富内涵。
由于鲁迅能独立地按照其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和自己的艺术个性去进行灵活的艺术熔裁,小说的体开手法不断有新创造。“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莫不给青年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许多人们上去试验。”(茅盾)
鲁迅又深得传统小说精髓,常用古代小说的白描手法传神地刻画人物,语言简洁、凝炼、含蓄、准确,蕴含着传统文言小说所特有的韵味。所以,他的小说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
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1、问题的提出: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些人对鲁迅提出了很多批评。主要的焦点是认为鲁迅“全盘否定传统,割裂了传统文化”。
2、指责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原因:
(1)鲁迅在五四时期对传统确实是采取彻底否定、决绝的态度,与同时期的胡适、周作人不同;(胡适对传统的态度是比较温和的,周作人前期比较激烈,后期趋于平和并主张继承传统)
(2)指责鲁迅的人只是从鲁迅的文章去看,而没有结合当时的“语境”与鲁迅否定传统的目的来看;
(3)指责鲁迅的人只看到鲁迅对传统否定的一面,没有看到鲁迅对传统的“价值重估”的态度及对传统文化整理的结果;
3、理解鲁迅这种偏激态度的历史“语境”;
新文化运动热潮过后,有人提出重新“尊孔读经”,胡适提出“整理国故”,学衡派提出“阐明真理,昌明国粹”等,而当时实际上传统文化已是严重地牵绊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要觉醒,要奋起,必须要彻底打破传统中的痼疾。在破坏中,启蒙主义者往往表现得有些激进,有些矫枉过正,这也是文化转型期的一种常见现象。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推荐阅读:
浅谈鲁迅精神之当代意义与“中国梦”08-21
《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选》练习题11-16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07-26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07-04
福师《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在线作业10-28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提纲10-1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06-25
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审美问题论文09-25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透视10-31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