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困生转化开题报告

2024-09-03

英语学困生转化开题报告(精选8篇)

1.英语学困生转化开题报告 篇一

开题报告

负责人:王长林

各位领导、老师们:

我校《农村学校转化学困生策略的研究》课题,是松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经本课题小组研究决定,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的依据

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困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能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升,而对于自身不太发达的某一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使其得到发展。

3.心理学观点: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

4.哲学观点:“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收益。这一点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观念是相融与统一的。

5.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现代课堂教学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及其优化组合为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

6.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世纪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面向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学生。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教学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其他如“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观点,学生是学习主

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成就巨大,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步得到巩固和落实,义务教育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新阶段。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公平的基石,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使义务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学困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尤其是在农村学校,由于教学环境条件、教师素质、学生自身素质能力,再有大部分的家长文化低下,对孩子的教育少之又少,所以某些学生在某一学科或某几科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学习障碍或困难。当前新课程改革成就颇丰,对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学困生的存在,依然是困扰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当努力追求的,因而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显得更为迫切。

所以,我们开展探究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工作,对于农村学校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探索价值的。本课题从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希望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内因方面找到一些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发展的方法,为教育者提供一点改善学生学习困难的对策,使学生健康茁壮成长。这不仅体现了以人

措。

(三)课题的界定

1.“学生学习困难”的涵义

所谓学生学习困难是指目前一些智力正常或超常儿童在某个科目或某类科目(如文化基础课)方面获得或应用听、说、读、写、算等能力上,有一个甚至几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或困难,未能达到国家规定学业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仅靠自己一时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指导,给予补充和矫治的学生。

2.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学分析

学生学习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在这里我们仅从学生的心理方面来探究其原因。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大致是在气质、创造力、观察力、意志力、处理难题能力、考试焦虑度和心理健康等个性因素上有较大缺陷。他们或个性抑郁、学习时观察不够全面仔细;或意志力薄弱、仅忙于应付作业,无法处理难题,惧怕考试;或更无创新意识,心理健康欠佳,情绪不稳定,自卑、缺乏自信心,遇事易冲动,情绪的迁移,有的厌世、行为古怪、早恋等,或兼而有之。我们主要是从调查学生学习现状入手,然后通过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数据整理,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归纳出学困生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课内外作

特点。

3.“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通过探究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寻找学生成为学习困难学生发展过程,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认真系统的教育转化,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智力得到正常开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目前,在国内有许多心理学家涉足这一领域,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比如我了解到的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主要分析了造成学困生学习成绩不良和违反纪律的心理原因。学困生造成学习不良的原因有:对待学习的不良态度;缺乏某些良好的性格;在心智活动或认识活动有缺点;个别的学生是由于某些缺陷或只能落后。造成学困生违反纪律的原因有:不能正确理解纪律要求;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或有不良习惯;意志、性格上有缺点;精力旺盛没有发挥而违反纪律;少数学生有“对抗”的态度。针对病因,作者并指出了相应的转化措施。张大均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主要通过把优等生和学困生进行比较,从认知因素、人格因素分析了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并指出了

育、成功教育、合作教学等。他们对造成学困生的原因主要看到了主观因素,而忽略了造成学困生的客观因素;对于学困生的转化也往往忽视了外力的作用。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帮助学困生形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研究要解决的具体任务是:

1.影响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因素; 2.改变学生学习困难的教育策略。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出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

2.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作业等方面来进行观察、访谈、跟踪、辅导,以求得转化这类学生的有效教育教学策略,使这类学生形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学习心理状态。

(二)研究内容:

1.学生学习困难现状的调查;

2.对学困生特点、类型进行心理学分析、探讨; 3.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

4.对学困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培养;

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对策的研究;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1.撰写开题报告。

2.召开课题组会议,开题。

3.制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制定相关调查问卷。4.调查问卷分析,形成课题调查报告。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准备以本校一—九级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借鉴现代教育理论、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完善实践,并辅之以下研究方法:综合调查法、心理观察法、榜样示范法、测查法、层次教学法、经验提炼法、比较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谈话法、不良行为习惯纠正法、文献资料研究法等。

1.综合调查法。

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实施过程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可以采用谈话、问卷、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有关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2.文献研究法。

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

力的指导。我们知道,这对于我们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缩短研究周期非常重要。

3.比较分析法。

对实验对象定期检测。及时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经验、并距,及时矫正,完善实验方案。

4.个案研究法。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成功,以更有效地调

5.经验总结法。

在实验过程中,组织主研和协研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积极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论文,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每个阶段有方案、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测、有总结,定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汇总阶段成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既提高了研究人员的自身素质,也丰富了此次课题研究的内涵。

七.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从调查学生学习现状入手,来掌握研究问题的第一手资料,然后通过心理学分析对数据整理、事例分析、归纳总结出学困生所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某些共同特点作为研究重点,最后从中探究解决学

学习,已达到课堂的优化。

具体思路是:

1.我们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保障课题研究的进程。

2.建立实施组织,明确分工职责。

3.对全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建立学困生档案。

4.对学困生特点、类型进行心理学分析、探讨;总结出学困生成因。

5.对学困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培养; 6.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对策的研究;

7.经验交流,撰写实验研究解题报告,等待有关单位验收、结题。

(二)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

1.对课题进行全程总体分析与策划,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调查等方式,了解农村中小学后进生转化的已有研究成果及现状。

2.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就后进生现状进行全面调查,3.撰写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与研究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

1.制定开展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培训部分教师,学习相关理论,作好前期资料和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

2.做好课题研究准备,协助实验教师确定研究与实验对象,做好学生的前期测试及个案访谈,了解后进生学习现状,指导实验教师学习科研和搜集、统计数据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验教师科研的能力。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1年8月—2012年7月)1.根据前期测试结果的启示,针对后进生学习的现状,分析成因,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跟踪调查。

3.做好后期测试,比较分析。4.随时做好案例的分析与积累。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

整理研究资料,分析、提炼、总结,形成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八.预期成果

通过“对后进生转化”的实践研究,转变教师的育人观。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观念。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后进生的综合素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激发后进生树立自信。

(2)激发后进生学习的兴趣。

(3)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5)提高全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探索出一些转化后进生、指导后进生学习的有效策略。

最终成果:《促进学困生转化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谢谢!

2.英语学困生转化开题报告 篇二

一重视感情投资, 激发学习欲望

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 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困生。多和他们沟通交流, 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 倾听他们的心声, 做他们的“知己”。亲其师, 则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情感能改善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倾向性。

激发兴趣, 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他们有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平时让他们多看一些名人传记类的励志书籍, 使他们树立学习目标。在教学中, 要尽量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使学困生觉得轻松愉快、容易接受, 努力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另外, 可以结合课文内容, 介绍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国外的日常礼仪、生活方式。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交际用语的情景, 如结合某些词语讲英语幽默故事或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用英语说明的东西教学, 如电视机、录音机等电器上的按键、旋钮怎样认识, 学生笔盒、垫板、服装上的英语是什么意思。

维护学困生的自尊, 及时鼓励表扬。任何学生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 每当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点滴成绩时, 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学困生更是如此。要多表扬, 少批评,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学困生由于羞怯的心理, 往往在课堂上不敢开口, 教师要具体深入地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然后对症下药, 循循善诱。在加强辅导的同时, 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有弹性地鼓励。在日常生活中, 尽可能细心留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找准机会, 给予表扬,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了解和重视。在提问时尽可能给予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因为参与练习本身, 对他们就是一个鼓励。凡是学困生能回答的问题, 就请他们回答, 以培养他们的成就感,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当回答问题时, 如果学困生答对了, 要给予夸奖, 答错了应注意纠正, 纠正时要面带微笑加以启发和引导, 不要横加指责或挖苦讽刺。这样一段时间后, 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他们不再为答错而紧张或感到难堪。

利用语言表扬、神情暗示、肢体示意等多种方法, 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是行之有效的。

重视意志培养, 保持学习兴趣。学生虽然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 但愉悦过后还怕困难。这是学困生缺乏意志的突出表现。尊重学困生, 和他们达成心灵上的默契, 耐心地为他们解惑, 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用自我奖励来强化他们的自尊心, 把成功的信念变成志趣, 推动他们自觉前进的意志, 战胜学英语时所遇到的困难。

二因材施教——让学困生学有所得, 增强信心

在课堂上, 老师要尽可能让学困生说、读、表演等。让学生参与到英语游戏中。比如:在讲授What’s he/she doing?句型时, 请一个学困生上台做动作, 其余学生猜What’s she doing?对猜对者和表演者均进行奖励, 学生觉得既简单又有趣。如在听写之前, 提前告诉他们所要听写的内容, 让他们做好准备, 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集中, 将教材化难为易, 化多为少, 用最短的时间达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为了延长学困生上课专注的时间, 常结合课文做些游戏、教点歌曲、听听录音、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课堂上将好差生搭配起来, 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 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调节他们的情绪。让学困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适当降低起点, 分散难点, 让后进生感到“能学”。在备好教材的同时, 也应该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情况, 既备教材又备人。在课堂上, 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引导和帮助学困生有效地学习。如学困生由于羞怯往往怕开口, 用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课文朗读, 生词较少的段落让给学困生;课外作业也经常变换形式和要求, 降低难度, 再让学困生去做。这样学困生的参与意识会大大加强, 消除了畏惧心理。对他们学习上的点滴进步都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 他们的自卑感没有了, 换之而来的是对学习的热情。他们的英语知识由少到多,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教学中要不断提高知识复现率。布置适当的作业降低要求让他们完成, 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授之以法——教给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困生学好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告诉他们如何预习, 帮助他们温习音标, 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和正确发音, 熟悉词义, 试读课文、翻译等。教给他们学英语的正确方法, 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引导他们如何专心听好每节课, 告诉学困生知识的重点、难点及正确的思路都要在这个环节解决, 所以听课是学好功课的关键。复习是对知识的消化和记忆, 注重听取他们对听课效果的反馈。作业中启发他们能达到举一反三、熟能生巧的目的。考试是检查后进生学习效果, 在考试之前定下考试目标, 看看他们是否达到规定的考试成绩, 在进步多少分后设立一个进步奖。

提高他们记单词的效率。进一步教会他们掌握“精力该集中在何处, 动手实践如何加强”的定时定量的具体要求。教会学生计划好在家英语学习的作息时间表。

四借助集体的力量感染学困生

在班级创办英语角、英语口语大赛、英语百词大赛等活动, 增强班级的合作与竞争意识。班级的外语学习气氛浓, 外语成绩好, 这对他们也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 他们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 积极学习。

五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办法

对学困生的作业要经常面批, 这样可以让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 而且养成他们按时交作业的习惯。及时检查反馈、辅导和矫正, 进一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六争取家长的高度重视与配合

外语是一门语言, 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大量训练, 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 学困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 抓住家长都关心孩子学习这一特点, 利用家长会及家长来访和他们联系, 争取他们的合作, 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书、默词等。这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3.如何转化英语学困生 篇三

【关键词】 英语 学困生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17-01

一、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对其充满新奇和浓烈的兴趣,但是进入初中后,学习内容增多了、难度增大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淡化,学习热情日渐减退。如果老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当,课堂教学呆板,缺乏亲和力,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逐渐成为“学困生”。随着英语教材的改革,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不断开新教学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英语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于学习成绩落后于别人,学困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重和关心,他们渴求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应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温馨的学习氛围。我认为应从以下这些方面做起:

1. 教师要在课堂上以亲切、友好的眼神暗示学困生,老师在关注着他、期待着他的表现。在他们出错时,不能伤害他们,更不要讽刺、挖苦,反而要以欣赏的口气来鼓励他们。这样能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减少焦虑,敢于开口说英语,与其他同学一样参与语言交流活动。

2. 课后要有计划地找学生谈心、聊天,聊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教师要同学困生交朋友,尽力给予帮助和关怀,这样才能使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爱。只有学困生充分打开心扉与老师沟通,教师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3. 老师的品德或威信能决定学生喜欢或讨厌某一学科。“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

4. 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老师如果以宽容、豁达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以慈爱之心去善待学生,就会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困生不是天生的学习能力低下,而是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我们作为英语老师就有责任指导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尝试着这样来做:

1.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反复地模仿、多次地训练、大量地实践才能掌握。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上有了障碍,就是因为动手操练少的缘故。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困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我常常在课堂上说:“我现在要看看谁在演节目,谁在看节目?谁来学校读书,谁来学校陪读?”以此不断地提醒有惰性的学生,督促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去。

2. 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都对学生有特别的要求,如预习时给的问题会多一些,上课提问时的问题要简单点,课文背诵老师亲自检查,作业必须有家长检查并签字,作业面批面改,多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比别人多做练习题等。

3. 因材施教。在英语教学中,即使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因人而异,简单重要使用,也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于有不同问题的学生,我会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方法指导,如有的强调多记单词;有的需要练习口语;有的应该练习听力等等,真正做到因势利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大法官部都有所收获。

4. 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比如,在检查学困生背课文时,有漏掉的句子或者读错的单词,不要太计较,先登记为合格,然后再指出问题所在。经常为学困生创设小目标和近期目标,这样能让他们较轻易地实现目标,让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5.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形成主要靠长期的实践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养成上课认真听讲;养成背诵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养成利用课余时间听课文磁带和自主复习的习惯;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养成整理归纳每单元知识的习惯;养成建立错题库的习惯。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自觉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引导学困生正确对待挫折,锻炼坚强的意志

英语学习是需要付出大量努力才能得到好结果的。学生在有了英语学习的兴趣、信心和方法之后,还要有坚强的意志,能够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很多学困生都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就放弃了努力,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这时他们需要坚强的意志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品质。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小故事,如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坚持努力学习,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研究生的课程。用动人事迹,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另外,我用“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格言教育学困生,用爱迪生发明灯光曾经失败上千次的故事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决心。

在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十分重要又很艰难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付出爱心和辛苦的劳动。我们要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轻松学习英语,让更多的学生脱离“学困”行列,争取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材。

4.英语学困生转化开题报告 篇四

题报告讨论意见

会议主题:开题报告讨论

时间:2011年6月18日

参加人员:冯明磊、崔大为、刘东仓、王斌、范继磊、王长锁、陶金锁、李艳华

会议记录:王斌

会议内容:冯明磊做开题报告

一、题目:课外兴趣小组的开展对农村学困生转化的研究”

(一)、提出背景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三)、研究的内容

(四)、题实施步骤

讨论与点评:

崔大为:

1、报告提出的背景我们已经十分明确,非常符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

2、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对于我校的发展也具有长远的意义。

5.学困生研究 开题报告 篇五

课题名称: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以临城中学2012级学生为例

课题组成员:李丽

辛鹤亮

武晓蕾

肖秀云

申盼盼

杨然

温力 任丽峰

一、课题的界定

所谓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于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有两种观点来解释。第一种认为,学习困难是由于学生智商偏低而形成的;第二种认为学习困难是由于学生非智力因素而导致的。我们课题所研究的学困生指的是第二种观点,即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适应学校教育下的学习生活,造成学习效果低下,知识、能力目标均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他们通常表现为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被动、学习习惯较差,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学习感到恐惧,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他们上课无精打采,害怕考试,更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为了使这类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客观分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找出切合实际的教育转化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主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现在我们所倡导的新课程改革是基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我们发现班级中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出现了大量的学困生,他们长时间达不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对学习态度消极、缺乏信心,难以完成学业任务。是什么原因造成“学困生”出现,怎样来转化这些“学困生”?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忽视“学困生”,也就是放弃了相当部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这不仅违背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同时也使学校教育工作偏离正常轨道,无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更谈不上素质教育,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们更深层次的反思。

再加之,随着临城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愈发强烈,尤其 是高中教育。我校是一所重点高中,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离家较远在学校住宿,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学困生数量较多,成为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学困生的各种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制约了学校发展。要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必须针对我校的特殊情况,研究这样的学校里学困生的成因和改进策略,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响应学校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的承诺,我们致力于本课题的研究,为学困生其他方面的教育缺失进行弥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困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来逐步转变学困生的心理状况和思维方式,为转化“学困生”,提高“学困生”学习水平,提供现实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学困生无论在哪个学校哪个班级都是客观存在的,转化学困生是我们每个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新课程的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转化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我们应积极努力的方向。因此我们把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定为:

(1)以我校2012级学困生为例研究其类型及形成原因。课题组成员对2012级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从中筛选出学困生,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另外通过问卷调查(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对个别学生的家访、学习成绩以及平时作业的分析,得出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2)教师在学困生转化方面应采取的策略。我们将对个别学困生进行跟踪指导,为学困生建立成长档案。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成因,制定出相应的转化策略。本部分内容我们将从两部分:课堂学习指导策略和课外辅导帮助两个方面分别论述,形成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并进行交流,为我们以及其他老师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3)同学关系在学困生转化方面的作用。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学困生亦是如此。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无疑会给这些学困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旦一个学困生成功转化,那么他的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都将会倍加努力,这将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形成合力,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形成学困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努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研究的重点难点

学困生的形成与学校、家庭、教师、学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成因是错综复杂的,因此,研究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研究学困生成因的基础上,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成因,提出不同的改进策略,并将这些策略总结成一套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因此,研究对学困生的改进策略作为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困生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2.激励指导原则:及时发现学困生的点滴进步与闪光点,多鼓励,引导他们体验成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大,见效慢,学困生进步易反复,必须通过系统的反复的教育过程,才能促进学困生的稳定进步。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摈弃旧教育观念,把先进的理念传达给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从而激起每个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欲望。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提炼出符合教育规律的“学困生”的转化模式。

(1)结合本班实际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设计教学,研究学困生转化的策略,拉近学困生和教师的距离,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

(2)根据“学困生”不同的成因,寻求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的途径和方法,使他们增强纠错意识和反思能力。

(3)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提高“学困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使之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办学思想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培养尖子生,必须让所有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途径。因此,结合我们学校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的研究思路为:了解每一个学困生的家庭状况、心理状况,找出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联络家长,使他们和学校形成合力,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尽一切力量使他们走出学困生的行列。在此期间,我们课题组成员将实行 3 分工协作,利用网络这个交流平台,严格执行总课题计划,并为每位学困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教师应做好转化教育记录。并在学期末对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的类型、成因及研究转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查阅有关文献,以更好地把握研究趋势。

(2)行动研究法:主要研究教育实践中学困生的类型、成因及矫治方法。(3)调查研究法:主要通过观察、问卷、测量等方法进行。(4)经验总结法: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总结。(5)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8月)

(1)制定课题,筹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式工,确定研究内容。(2)开题论证,课题负责人制定本课题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并设计最终的成果展示形式。

(3)立项申请,申请上级及专家指导课题研究。

(二)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5年4月)

(1)学习有关文件领会其文件精神,学习相关教育理论,调查学困生的实况,研究学困生的成因。课题组成员设计出《临城中学2012级学困生类型与成因》的调查问卷。

(2)以课堂为主阵地,对教学方法提出改进措施。对学困生进行家访,课题组成员交流学困生辅导心得体会,做好个案记录与分析。

(3)举行开题报告会,对本课题组成员进行思想总动员和部署各阶段研究工作点。

(4)迎接课题中期检查,总结前段课题研究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下阶段的研究重点,形成新的研究规划。

(5)课题组成员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研究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完成《教师在学困生转化方面应采取的策略》《同学关系在学困生转化方面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如何实现对学困生转化》等论文。

(三)总结阶段(2015年5月—2015年9月)(1)做好学困生成绩的质量分析。

4(2)课题组成员及时反思,总结经验,交流心得。(3)整理课题资料,撰写学困生个案分析(4)申请课题结题。

八、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一)课题成员年轻、理念先进

课题组成员总计8人,有6人出生于80年代后,我们属于年轻的一代,有朝气,尤其是杨然和申盼盼老师,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给我们课题组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理念,加之我们这些人工作踏实认真,业务素质过硬,有较高的教科研工作热情,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实施该课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已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这些都必定会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力量保证。

(二)该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课题组成员从图书馆书籍、期刊、大量搜集资料并不断交流,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筛选出主要信息和参考信息。并通过学习新课程教学等先进的理论知识,使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再加之课题组成员已发表的《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策略》等论文和课题的完成,都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很大的帮助。而且,课题组成员已经建立了网上交流平台,这会使我们对随时出现的问题更好的交流、解决。这些都使我们对课题的研究充满了信心。

(三)、学校的重视

我校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领导重视、支持教育科研。建立了校园网,信息渠道畅通,教学和科研设备先进,此外,学校的资料室、电教室、图书室图书、报刊、电子读物等藏量丰富,为教师们查阅有关资料和学习研究提供了方便。并且学校有专用经费用于聘请专家教授来校讲座、调研,并对我们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我校教科研机构对该课题的研究工作非常关心,经常给予指导和帮助。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和成果形式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是在全力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不是简单研究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而是研究学困生终身发展能力问题,研究工作紧扣学生学校的发展实际展开。该课题采用个案分析法,每个课题组成员跟踪记录两名学困生的转化历程,并做好教育记录,最后做出总结归纳,最终形成一种理论体系,由于我们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成果形式:结题报告

十、参考文献:

6.英语学困生转化开题报告 篇六

课题名称:怎样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研究 课题主持人:XXX 所在单位:XXX总校 开题时间:XXX 课题编号:XXXXXXX

一、课题的研究提出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信心缺乏,导致了“学困生”的产生。但是“学困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学困生”面对学习问题,当现有知识的水平与问题解决所需要的水平距离比较大,在一定时间内不能解决,需要他人的帮助而解决,在问题解决之后,“学困生”解决问题的水平也会相应地提高。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教师在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转化已有的“学困生”,使“学困生”和普通生公平地学习,这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们认为:儿童学习困难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儿童学业成绩明显落后的一类综合症。一般是指有适当学习机会的学龄期儿童,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出现障碍,表现为经常性的学业成绩不良,无法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甚至远远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学困生这个定义至今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在我国曾被称为差生或中下生。关于学困生,省内外有很多相关的研究。

我国对学困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开始重视对学困生的研究,真正引起重视是在1978年后。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大面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上来,同时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迈入社会。为此,我国教育工作者从家庭教育、教育教学、学科教学、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入手,做了大量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前人的这些研究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从现实方面来讲,学困生问题是一个普遍而长期存在的问题,漠视学困生问题将直接影响班级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的复杂性,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家庭、学校、社会。在转化学困生方面,有许多工作是教师无能为力的、爱莫能助的,如父母离异、学校教育环境、教师素质、应试教育等等,但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方面起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应着重从教师教育方面来研究如何转化学困生,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课题立足于个别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出现问题的诊断和解决,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困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成绩,转化学困生,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转化学困生具有普通的推广意义。

四、课题的界定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如果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地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教学的激趣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等。

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学困生普遍存在压抑感,深感前途渺茫,具有厌学情绪。教师应该主动地关爱他们,多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利用课堂,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做到优先交流、优先批改、优先表扬,同时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消除恐惧心理,远离学困。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能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升,而对于自身不太发达的某一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使其得到发展。

3、心理学观点: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

4、哲学观点: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收益。这一点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观念是相融与统一的。

5、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现代课堂教学是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的,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及其优化组合为特征的教学实践活动。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课题研究的内容: A、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所谓“学困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教师的偏见或由于家庭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被其他学生所轻视的学生个体或群体。他们表现为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被动、学习习惯较差,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对完成学习数学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以下简称“学困生”)。他们上课无精打采,厌倦作业,害怕考试,更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是什么造成“学困生”产生的呢?(一)学生方面原因:

1、基础差或接受能力差。造成他们听不懂、学不会而成绩差。

2、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照抄作业,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数学缺乏自信心。

4、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合的能力较差。

5、自觉性和自制力差。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克服自己的习惯,课堂学习效率很低。

6、习惯差。通常学困生上课只能坚持几分钟或十多分钟,就自觉或不自觉的不听课,作业不是先完成再玩,而是玩够了再做作业,作业做不了就抄或不做,教师批评多了也就习惯了。

(二)教师方面原因:

1、教师疏于感情投入,忽视学生感情需要,使学生个人情感方面出现障碍,自我感觉学习常常失败,有强烈的挫折感,所以不愿学习,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惧怕、回避。

2、强大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感觉学习枯燥无味,学习无目的,不主动,只关心作业完成与否,而不关心学习效果如何。

3、把对老师的好恶迁移到学科学习上,一上该老师的课就从心理上抵触,讨厌学习,导致严重偏科。

4、教师有形或无形的歧视。有些教师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时不善于正面引导,而是采用讽刺挖苦等方式处理。不大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时会有意无意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

(三)家庭方面原因:

1、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包括对孩子无原则地溺爱;或者只顾自己的生活而忽视对孩子的管教。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小学生,有的由于从小溺爱到大、任由发展,小时宠爱、长大不服管教,粗暴教育如棍棒教育下造成的逆反性格,或出于对父母的不满而故意以学习成绩差来报复父母;有的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以致影响他们专心致志地学习等。

2、家庭变故因素,单亲、父母离异、父母双亡、隔代抚养等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可能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难。

3、父母管教方式不一致。如一方溺爱,一方严厉;或对待孩子的许多具体问题上父母双方意见不一致。发生这种情况有时会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有时又使他们有机可乘。这种矛盾的家庭、矛盾的管教,会使孩子产生矛盾的心理,以致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相关文献、论文、论著,并请相关领导专家到校作理论专题讲座,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调查法:运用调查表、个别访谈等学生了解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便于教师对症下药进行转化。

3、个案研究法:针对不同的学生个案,明确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形成针对的转化策略。

4、观察法:通过随堂听课、教学巡查等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针对其特点进行转化。

5、经验总结法:定期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并寻求理论支撑,及时撰写相关论文,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理性价值,及时建立并完善对学困生成长及进步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本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本课题研究采取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的研究方式。

B、“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小学生“学困生”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升高会不断增加,因此,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1、建立“学困生”档案,给学困生分类针对不同成因分别与各学生交流,分析各人需要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如果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地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教学的激趣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等。

3、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学困生普遍存在压抑感,深感前途渺茫,具有厌学情绪。教师应该主动地关爱他们,多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利用课堂,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做到优先交流、优先批改、优先表扬,同时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消除恐惧心理,远离学困。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困生几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不良习惯,一定要严格训练,言必行,行必果。从日常的点滴小节做起,根除危害儿童成长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5、教师要关心、热爱、尊重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不仅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有特长和闪光点,教师要捕捉学困生的光闪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其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6、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表明,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互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活动。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是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的。他们往往不是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而常常是因为不喜欢某任课教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对学困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多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建立起来了,学生就会愿意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7年3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申报工作,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对课题组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

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负责人:XXX)

2、调查分析:了解低年级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负责人:XXX)以集体备课形式,全面、深入地开展调查、学习和研讨。了解实践教学中的不足。

3、撰写课题实施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论证。(负责人:XXX)(二)研究阶段(2017年4月—2017年5月)分为选定试验对象、试验对象个体成因分析、学困生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及课外延伸跟踪指导。

(三)总结阶段(2017年6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总结报告,并将各种材料整理汇编成册,为做好推广工作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中期成果:

1、过程性资料,包括图片、版面、音像资料等。

2、教师围绕课题撰写的各类论文、案例、研究故事等。最终成果:

1、研究成果包括调研报、论文和实验报告,2、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九、课题成员分工

1、搜集整理各项过程性研究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申请结题。(负责人:XXX)

2、积极准备课堂教学展示课3节。(负责人:XXX)

3、整理案例集。(负责人:XXX)

4、整理论文集。(负责人:XXX)

5、撰写结题报告。(负责人:XXX)

十、课题研究内容任务分工及课题的经费筹措与管理

我们总校同意提供足额的经费,保障各项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

十一、参考文献

(1)、张军霞:《我是这样转化学困生的》,《小学数学参考》。(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3)、郑翔:《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再认识》,《数学教育通讯》。(4)、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5)、《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张红梅刘亚主编:《教师如何做好学困生转优》,天津教育出版社。(7)、盛大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怎样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研究》

开题报告

茹佐联校

马贺晓

7.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篇七

一、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教师们换个角度,抛开对学生的偏见,就会发现学困生并非无可救药,而是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对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兴趣、心理变化和家庭环境等方面作出全面调查、深入研究,并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随时比较和修正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克制不良心态的滋生,用教师良好的心态、理智的情感来塑造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使学困生领悟到身边的同学、教师都对“我”的进步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们会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转变思想,鼓足勇气,直面现实,积极地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教师的情感融入他们的心田。

二、与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关系

关爱学困生,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学困生会受到周围人的讽刺、挖苦、冷眼相待而感到孤立、无所依靠,他们也需要温暖、需要爱。作为英语教师,对学困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多留意、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发现闪光点,挖掘他们内在的潜力,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树立追求目标、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多给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知道了这些学困生学习习惯不好的原因之后,笔者首先从他们的听课习惯抓起,课堂上随时注意他们的举动,如果做了小动作可以用不同的体态语言去提醒他们,使他们从心理上感受到老师在时时刻刻地注意着他们,必须要认真听讲。其次在课堂上还可以为他们专门设计一些学习方法。这样目标定低一些,步子放小、放慢一些,使他们立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一点点地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在一次次小小的收获中增强他们的上进心。教育方式上本着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的原则,引导学困生向优等生学习,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巧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搭建学困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英语教师要仔细研究教学方法,深钻教材,用一些格言、谚语、歌谣、谜语和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学困生除了加强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外,教师教学中还应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根据学科特点和作业练习要求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阅读法、思考法、比较归纳法、识记法、回忆重现法、分析法、观察实践法等。实践证明,学困生与优等生不是一成不变的。给学困生多一点关心,多一点温暖,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都可能使学困生从思想品行到学习技能上与优等生相媲美。

六、爱心与耐心是学困生转化的又一个前提

英语的词汇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词汇量更多,再加上许多句型及短语也要记忆,学生学起来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多一点爱心和耐心。我们应该做到“好看的要爱,有伤疤的更要怜惜”。英语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学起来才有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一定的宽容忍让比直接训斥更能感化学生。

总之,一个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平时的关心和呵护,而对后进生的转化,更应倾注教师不懈的努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更新观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8.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 篇八

我常常告诉他们:“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并对他们进行榜样教育。像被称为“万能翻译机”“英语播种机”“人生激励专家”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就曾是个英语考试不及格的学困生,最后通过不懈的追求和奋斗,演绎了精彩的人生传奇,他凭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被录取为英语新闻播音员和“Talk show”节目主持人。我还推举了一些本校、本班的英语学习标兵,尤其是学困生转化的例子,让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二、激发学困生对英语的兴趣

1. 在音乐中学习英语。如在教学“Merry Christmas”这一课时先播放他们非常熟悉的旋律:“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音乐响起,他们也跟着歌词哼了起来,这时优美的旋律已经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并引发了学生学习该课的兴趣。

2. 在游戏中学习英语。大部分学困生都有厌学心理,他们往往又是好动的,所以把游戏带进课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例如,讲授“宾语从句”的内容时,学困生精神不够集中,我就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连珠造句”的游戏,要求S1用教师所给的单词造一个单句,S2要把此单句改成一个宾语从句,S3则要把它改成否定句,S4再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转述S3的句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个个情绪高涨,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了,通过这个游戏不仅消除了他们的疲劳,又很好地巩固了宾语从句知识点。

3. 在情景表演中学习英语。实情、实景、实物会让人得到真实感受,给人的印象自然也更深。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通过对话表演让学生受到形象化的感染,既符合学困生好动的心理特征,同时也使他们进一步巩固知识。况且,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还能当个小演员,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吗?例如,我在教学有关“Shopping”的内容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并让他们把事先准备好的衣服、鞋子和其他物品带到教室,这时经过精心打扮的教室一下子成了各式各样的商店,从视觉上首先吸引了他们。

三、把爱献给学困生

英语教育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学困生更期望得到教师的爱。

1.了解学生。学困生虽然成绩不理想,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困生也体会愉悦的成功感,从而产生追求上进的动力,增强自信心。如我班有一个男生成绩比较差,好动,但喜欢体育,特别喜欢打篮球。了解这些情况后,我主动和他交朋友,谈NBA,说姚明,并从谈话中了解到乔丹是他的偶像,我便赠送配有英文说明的乔丹的海报。他非常高兴,也对里面的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鼓励他学习乔丹的精神,把英语学好,结果他真的做到了。

2. 尊重、理解、关爱。学困生经常产生自卑和消极的心理,所以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时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与他们谈心,从中弄清他们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原因,并要表现出相信他们的话,让他们觉察到教师理解自己成绩差的困与苦,尊重自己的智慧和爱好。通过这样的语言交流,达到心灵的沟通,正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受到感化。

四、教授高效的学习方法

1. 培养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积极学习的核心,是学习、掌握外语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学能力,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指导他们课前预习,让他们有的放矢地预习,有利于提高预习效果;指导他们做好课堂笔记;指导他们课后认真复习;指导他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正确使用工具书、参考书;指导他们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科学记忆方法。认知法主张外语教学中要充分发展观察、记忆、思维、想像等智力因素,强调认知规律指导外语交流能力。记忆单词是学困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困难,教师在教生词时要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各个器官,从读其音、观其形、释其义等几个方面有的放矢地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单词。例如我在教interesting时先让他们记住int,然后加比较级er,和最高级est,最后加上ing形式,这样一说他们就不会颠倒了字母的顺序。又如我在教attract时,告诉他们“在(at)tr表演(act)很吸引人”,这样他们不但记住了单词的拼写,还记住了它的中文意思。

上一篇:选择记叙文下一篇:分层教学_分类指导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