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8篇)
1.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篇一
申论文章写作语言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申论文章写作语言需要注意的第三个方面就是语言之间的逻辑。很多人认为,我的文章在形式呈现上很有逻辑性,其实也有很多人在文章写作中并没有真正理解的逻辑的真谛。如果问学生你的文章段落之间呈现什么逻辑,很多人会回答,很明显啊,在文章中很容易就就会发现啊,是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最后等关系,乍一听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其实这种理解大有人在,但并没有真正弄懂什么事逻辑,遵照上面方法安排文章,可以使你的文章有一定的条理性,但并不是逻辑,真正的逻辑是内容之间的环环相扣,衔接的缜密、对接的无缝隙,因此,河北华图(http://he.huatu.com/)提醒诸位考生在申论文章写作中可以摒弃掉传统的形式表达方式,注重内容内在之间的实质衔接,即注重段落内容间的逻辑关系。
示例
文章一: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
经济初步复苏时,企业难招人,难留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企业高薪高福利留人,体现了新时期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工工作中的问题。
沉思反省,造成农民工短缺原因何在,有企业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住房、医疗、子女上学都得不到保证;也有企业近利,重使用轻培训,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发展也得不到延续;再有新时代,8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代涌入市场,就业观念的新转变,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渐退去;还有城市的高房价,看病难等种种原因,让农民工呆在城市的机会成本越来越来,最终逼迫离城归乡。
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政府、企业各位方面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针对出现的种种原因,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农民工工作:
第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加快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民工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
第二、监督企业提高农民工工作待遇,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监督企业改善工作环境,制定合理工作时间,及时发放工资;二是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第三、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创造条件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二是推进农工医疗、工伤、失业、养老等保障制度;三是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
件。
第四、政府引导,完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取消限制农民进城的不合理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降低农民进城门槛,推动农民进城就业。
第五、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一是加大企业对农民工技能的培训,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二是创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第六、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一是整合资源,加强培训;二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三是建立全国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发行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
农民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兄弟、同城待遇”是我国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坚持的方向。相信,在党的领导领导下,农民工问题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文章二: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
一直以来,政府在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农民工问题,从温总理为农民工讨薪到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从生活中的住宿条件到劳动技能的提高,从农民工自身的保障到子女的利益。成绩永远都只能意味着过去,我们要面向的是未来,要看到农民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要再接再厉做好农民工作。
导致农民工作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投入不足;第二,政策落实不到位;第三,农民工技能不足;第四,保障体系不完善。
我们要继续推动农民工各项保障工作的开展。第一,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对发生工伤的农民工,要做好工伤认定和工伤待遇支付的工作。第二,抓紧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研究制定更加适合农民工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第三,继续抓好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逐步扩大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做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
要大力改善农民工的待遇。第一是要提高工资待遇。要大力提高工资水平,同时通过股权分配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增加农民工的收入。企业要通过打造自主品牌,积极开拓市场,改变生产方式来为工资待遇提高提供良好的空间。第二要大力改善农民工的工作条件。一方面是硬件条件。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改造,做好劳
动保障措施,避免因工作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构成损害。要改善工厂的住宿条件,尽可能的为工人的生活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是软件条件。要避免大量长时间的加班现象,要推行人性化的管理、完善娱乐设施。
要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良好的素质是发展的先决条件。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通过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短期专业培训、企业内部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企业自身的发展是农民工发展的基础。要推动鼓励扶持企业积极进行改造,推动企业的产业升级。此外还要帮助农民工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尤其要引导一些好高骛远的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有长远规划的同时脚踏实地的工作。
只要我们社会为农民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可预见的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好农民工工作,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
通过比较上面两篇文章,你会发现,第二篇文章在第一篇的基础上做了简单的修改,比较好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章开头加进了排比修辞,语言节奏感加强,而且,三个排比句式,有内在的递进逻辑体现;二是对策整合成三条,并且去掉传统的“一、二、三„„”等,采取统一式的表达方式,并且三条对策以“保障—待遇---发展空间”递进逻辑关系表达呈现;三是,在论证每一条对策时,仍采取递进逻辑拓展展开。因此,第二篇文章比第一篇在逻辑表达上更胜一筹,也是文章创新之处,这一点需要广大考生予以关注与重视。紧接着,要反思的问题是逻辑在表达形式上如何做才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在评分中作为加分内容项,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可以做以下几方面处理:第一、分论点单独成段,变到时采取差异式表达方式,及时用上关系词进行衔接;第二、段落与段落之间加上过渡段,再次,过渡段不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把上下彼此之间的内容强调衔接,再次论证总论点。修改后的文章如下:
文章三 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
一直以来,政府在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农民工问题,从温总理为农民工讨薪到工伤保险条例的修订,从生活中的住宿条件到劳动技能的提高,从农民工自身的保障到子女的利益。成绩永远都只能意味着过去,我们要面向的是未来,要看到农民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要再接再厉做好农民工作。
农民工的问题很多,既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和体制的原因,还有历史遗留问题。要解决好问题,我们不能一把抓,必须做好规划,合理布局,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进行。就当前来说,我们需要从保障,待遇,发展空间等多方面来做好农民工工作。
——完善保障是基础。
第一,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对发生工伤的农民工,要做好工伤认定和工伤待遇支付的工作。第二,抓紧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研究制定更加适合农民工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第三,继续抓好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逐步扩大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做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
保障问题的解决只是第一步,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保障说事,还要努力延伸农民工的发展空间,在更高层次满足他们的要求。
——改善、提高待遇是农民工更加核心诉求。
第一是要提高工资待遇。要大力提高工资水平,同时通过股权分配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增加农民工的收入。企业要通过打造自主品牌,积极开拓市场,改变生产方式来为工资待遇提高提供良好的空间。第二要大力改善农民工的工作条件。一方面是硬件条件。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改造,做好劳动保障措施,避免因工作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构成损害。要改善工厂的住宿条件,尽可能的为工人的生活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是软件条件。要避免大量长时间的加班现象,要推行人性化的管理、完善娱乐设施。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我们还应该有长远的眼光,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问题,不仅要对他们的现在负责,还要对他们未来负责。
——搭建平台,提升素质,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是长远之计。良好的素质是发展的先决条件。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通过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短期专业培训、企业内部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企业自身的发展是农民工发展的基础。要推动鼓励扶持企业积极进行改造,推动企业的产业升级。此外还要帮助农民工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尤其要引导一些好高骛远的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有长远规划的同时脚踏实地的工作。
只要我们社会为农民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可预见的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好农民工工作,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基础。
2.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篇二
一.关注手边的诗词歌赋
诗词名句, 向来是有表达凝练、内涵深刻、脍炙人口的特质。如果能将原材料重新包装, 整合在自己的文句中, 或者以一个全新的视角, 加以演绎, 使原意若隐若现, 从而产生独特的风味。譬如依然是元好问的《鹧鸪天》“葱茏花透纤纤月, 暗澹香摇细细风”, 可以简化成“纤纤月, 细细风”, 或者“月纤纤, 风细细”。不同的语言结构, 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 尽管材料是相同的。好的语言如同一席艺术的华袍, 穿在思想的身上很合体、很美好, 有利于思想内容的展现。再如, 苏轼《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可以演化为“沧海之一粟, 天地之蜉蝣”, 将原文中不同的句式变化为句式相同的对句。
二.关注文言文阅读中的人物传记或者人物评论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它能表达和反映人物的特征和深层精神。现在的练习中不乏这些文言文, 在讲评时深入而细致的赏析会带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新的解读。而课后的人物简评小训练更可以让学生放开手脚, 纵横驰骋。在学了《晋书·嵇康传》后, 学生写了一篇关于嵇康的人物简评, 题目是《我心目中的嵇康》:
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既行于世, 世人知其不可羁屈也。
一曲《广陵散》余音袅袅, 时人莫不痛之。
是你, 虽美词气, 有风仪, 却土木形骸, 不自藻饰。
是你, 虽龙章凤姿, 天质自然, 却恬静寡欲, 含垢匿瑕。
是你, 虽才华横溢, 却自在逍遥, 却只愿做那弹琴咏诗、自足于怀的“竹林七贤”之一, 与六人神交。
是你, 虽有奇才, 居贫而锻于树下, 却不愿与那钟会为伍。
你只做你自己。是因为妻子, 还是因为名节, 你始终与司马氏的高官厚禄绝缘。
于是, 你便成了嵇康。
这段文字是学生对嵇康形象的自我解读, 是冰山水下的八分之七, 是学生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 将他的想法带到作品中去, 对作品进行解构与再创造的结果。原文《嵇康传》中内容多为叙述, 在从容的叙述中表现嵇康不屈服于司马政权的铮铮铁骨, 是史传笔法;而上文中学生从抒情的角度, 极力颂扬“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康, 角度不同, 效果一样, 语言文字中表现出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关注写作语言的思辨性
近年来, 作文的命题原则是:坚持“真实性、抒情性、思辨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渗透真情实感并且具有思辨性, 过去那些套路型的作文, 已经不会再得高分。平时应该在“精彩的人生事件、诗化性表述语言、精致的结构布局、辩证性深邃议论”在这个写作标准上进行训练。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一个热点话题, 人们对高考作文的关注已远远超过它作为一道题目应承载的分量, 高考作文似乎已成为每一年度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等上层建筑领域的折射抑或引领。而以下附加题文言文阅读更是如此:
《资治通鉴》:“臣光曰:古之王者不欺四海, 霸者不欺四邻, 善为国者不欺其民, 善为家者不欺其亲。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 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欺, 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这段文字是作者希望太平盛世的执政者要以诚信蓄养民众, 不要欺骗百姓。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天下大治。
其中涉及四个典故, 句式相同, 气势恢宏, 论证有力。第一层从“王者”“霸者”“善为国者”“善为家者”四个角度, 围绕“不欺”;而第二部分用四个典故论证诚信的重要, 是为举例论证。反观学生的议论文, 往往堆砌事例, 以至文体不清。这是因为对中心缺少思辨力, 思考问题浮于表面, 不能深入。在分论点的设置上, 尽量注重内在的逻辑联系, 比如, 意气是一个人生命的支撑架, 意气是一个团体成功的基石, 意气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号角。这三个分论点由个人到团体再到国家, 层层拓展, 层层深入, 深刻阐释意气的重要。
有些文言作品思辨性较强, 如《六国论》、《过秦论》,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 突出思维训练。结合议论文的写作, 指导学生如何选取论据, 如何进行论证。
3.求职信写作中的语言艺术 篇三
一、语言表述要具体
求职信要通过语言表述让聘用者从整体上了解求职者的基本情况和专业特长,因此,求职信不排斥概括性语言。但是,求职信的目的是让用人单位接受你。用人单位凭什么接受你呢?凭的就是求职者的能力。怎样表述自己的能力才能打动对方,给聘用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从语言表述角度说,就是要具体。
(1)擅长舞台灯光布置和音响设计。
(2)主持学生科研项目一个,参与项目两个。其中主持的《蚯蚓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改进》项目,荣获2002年度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3)进入院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与研究生一起共同研究完成了课题。
(4)主持“走进省博”活动,受到《中国青年报》等十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
(5)于2002年7月和2003年7月两度赴北京参加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戏剧展演”,分别获得优秀奖和表演奖。
上述句子表述具体,让招聘者一看就知道你的特长和能力,并留下深刻印象,为成功求职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也有一些表述欠具体甚至空洞,让人看后不知求职者有什么特长和能力。
(6)我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更力求理论与实践结合,努力让自己在组织管理与协调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这样的表述让人看后并不知道你的专业技能水平,也不了解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和组织协调能力,不仅没有给聘用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让人觉得平庸。
因此,求职信的语言不仅要有概述性,更应该有具体性,只有概述性和具体性的完美结合,才能给聘用者留下全面、具体、深刻的印象。
求职信的语言除概述性和具体性外,还要求平实朴素,避免使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
(7)这个月以米,我的心一直像小鹿一样跳个不停,外面汹涌而来的招聘信息让我怦然心动。
这个句子既没有提出自己的求职请求,也没有介绍专业特长,反而给人不庄重不严肃的感觉。
二、适当使用文言词语
一般书信的基本语体是白话,但求职信是写给单位领导或人事部门负责人的,是下级写给上级。为表示庄重,求职信不排斥适当运用文言词语。
(8)欣闻贵单位招贤纳士。
(9)获悉贵单位招聘业务人员。
(10)感谢您在百忙中垂阅我的自荐信。
句中“欣”“悉”“垂”均为文言词语。欣,高兴喜悦。悉,详尽地知道。垂,敬词,表示对方高于自己。欣闻、获悉、垂阅,若用白话表示,可分别换成:高兴地听说;知道、得知;阅读。这样表述在句中意思没有变化,但均没有前者显得庄重、典雅、简洁。
再如落款时用“谨呈”,谨,谨慎小心;呈,恭敬地送上。若把“谨呈”换成“谨慎小心恭敬地送上”,则显得奴颜婢膝。求职信中常见的蒙赐、惠阅、惠予、谨盼、祈盼等均属文言词语。文言词语若运用恰当,会增强求职信的语言魅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求职效果。
文言词语运用恰当,能反映出求职者的文化底蕴,增强求职信的表达效果,但是,若运用不当,反而会以词害意,晦涩难懂,甚至出现语言错误。如有位求职者写到:
(11)首先非常感谢您的呈阅。
这是运用文言词语不当的例子。“呈阅”意为恭敬地送上请你阅读,是自己恭敬谦逊地请别人读,“感谢您的呈阅”显然是误解了“呈”的意义和用法。显得不伦不类。又如:
(12)予谋在本校担任数学老师”。
“予谋”是文言词语,意为我想、我希望,但用在句中让人一下子难以理解,同时,“本”是指代自己的,还没有被录用而成为单位的一员,不能用“本”。再如:
(13)感谢您在百忙中垂询我的求职信。
“垂询”意为“垂问”,是对别人询问行为的尊敬说法。求职信是给别人看的而不是问的,所以“垂询求职信”也是不明文言词义而造成的失误。
运用文言词语的作用之一就是使行文简洁,如果滥用就会适得其反。
(14)为贵单位谋求最大之发展乃吾之最大之心愿。
句子意思没有错,但因滥用“乃”、“吾”,尤其是三个“之”,反而使本来简洁的一句话变得繁琐冗长。同时还有掉书袋的感觉,让人顿生反感。
适当运用文言词语能使表达庄重、典雅、简洁,但同时还应注意文言词语与白话词语的协调问题。如(15)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垂阅我的求职信。
“抽空”意为挤出时间,是个口语色彩很浓的词:而“垂阅”又是个文言味很重的词,“抽空垂阅”语体风格不一,显得不文不白。
求职信是书信体,行文以白话为主,这样显得自然流畅。但求职信与一般写给亲朋好友的信又不同,具有私事公办的特点,因而使用的语言又不能过于口语化,如果口语因素太重,则显得直白低俗,缺乏韵味。
(16)如果答应我的求职。
“如果”就显得口语化,太浅白。如果改为“如蒙不弃,惠予录用”则效果会更好。
三、适当运用诗词名句
适当运用诗词名句,既可使行文简洁,也可表现求职者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17)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顿,马必骑而后知其良驽。
(18)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
(19)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20)春秋几度磨一剑,锋芒待试求明主。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上述句子,就形式而言,结构整齐,节奏感强,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韵味。就内容而言,(17)表达期望用行动证明自己能力的愿望;(18)既以泰山河海喻对方品德的崇高和心胸的宽广,又以土壤细流喻自己地位的平凡和力量的微弱,含蓄深沉,不亢不卑。(19)(20)表达期待明主并为明主所用的愿望。(21)表明懂得实践之前必须努力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性。(22)表明不仅要有书本理论知识,还要亲自实践的道理。
四、把握好语言的分寸
当今社会,人们倡导表现自己,但在求职信中,为了显示自信和能力,陈述自己的优点、成绩和能力时,若不注意语言的分寸,则让人觉得言过其实,难以接受。
(23)我自信地坦白:我是贵单位需要的优秀人才。
(24)给我一次机会,您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得到一个综合型的人才。
优秀人才,综合型人才,是对一个人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评价,且不说大学四年能否培养出优秀人才尤其是综合型人才,即使能,也不宜自诩为综合型人才,应由实践来检验或者由别人去评说。
(25)我热情大方,待人真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
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可以把它作为自己追求的一种境界,或者用它来评价别人,但不宜用来标榜自己。
(26)贵校若能录用我,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家。
(27)相信贵单位一定会录用我,我也相信自己一定能让贵单位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成为教育家难,成为出色的教育家更难。能否被录用,能否作出成绩,都有待实践来检验。轻言“一定”让人难以置信,所以,求职信中一定要慎言“一定”。再者,“更上一层楼”,就某单位而言,并不是某个人的能力能实现,用在这里则有夸大其辞的嫌疑。
(28)大学四年,我博览群书,具备了深厚的专业功底。
博览群书,是就阅读的数量而言的;深厚,是就坚实的基础而言的,短短几年就已博览群书且有坚实基础,也属言过其实。
求职信中也有分寸把握较好的例子。
(29)我渴望用我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贵单位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30)我不敢自诩为千里马,但我相信您就是伯乐。
(31)在立足本专业的同时,我还涉猎广泛。
(32)我愿意为贵单位的发展添砖加瓦(添柴加薪)。
(33)在专业方面我一直很刻苦,打下了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能进行理论物理方面的一些简单研究,能从事一些电路的研究和设计,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
(29)的“绵薄”,谦词,指自己能力薄弱,但用在这里并不让人觉得无能,反到觉得求职者谦虚憨厚。
很多求职者为了把对方说成慧眼识才的伯乐,都有意无意的把自己比作千里马,但(30)既达到了肯定对方是伯乐的目的,又没有把自己摆在与伯乐同等的位置。(31)“涉猎广泛”与“博览群书”在程度上有明显的区别,涉猎是指粗略地阅读,符合大学生的阅读实际。(32)把自己比作砖瓦柴薪,承认一个人力量的微弱,同时又表达了愿意为单位尽力的愿望,让人容易接受。(33)“较扎实”“一些简单的研究”“一些电路”“一定的动手能力”均属程度范围把握较好的例子。
把握语言分寸,还包括有分寸地表述自己的缺点。很多求职者都不敢陈述缺点,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虚假心态。承认自己的不足,不仅不会损害自己的形象,相反,往往会给人坦诚谦逊的感觉。
(34)当然,我初涉世事,某些方面还不成熟。但我将正视自己的不足,并以自己的谦虚、务实和稳重来弥补。
这个句子的长处在于对自己的缺点不回避。每个人都有不足,表述时即使不具体说明自己的缺点,也可把同类人的共同弱点摆出来,并表明自己对缺点的态度,让用人单位觉得你诚实可靠。
4.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篇四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对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文秘人员而言,掌握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具备各种常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把握公文写作的具体细节,是我们必备的素质。下面简单谈一谈公文写作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做好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准备充分,起
草公文才能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反之就只能不知从何处入手,“十步九回头”,写了撕、撕了写,别别扭扭,很难写出“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公文来。那么,起草公文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一要提高个人的思想修养和学识储备。一方面,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艺术观、美学观、历史观、伦理观、文化观对作者的文风、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古人说:“志高者意必远。”写作者树立了正确、远大的理想,写作时才能正确地“言志”,做到文意深远。另一方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者只有博览群书,对各方面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同时,公文写作要求的学识既要博,也要专,假如写经济方面的材料,没有经济学理论作基础,写政党建设的材料,没有政党理论作基础,那是写不出好材料的。所以,平时我们要强化自己的思想境界修养,要增进自己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素养。
二要掌握领导意图、语言风格。所谓“领导意图”,就是领导对撰写某一公文的目的和打算。如果在起草公文前,不了解领导意图,只能是自作主张,瞎写一气。所以,在公文写作前,必须把领导意图搞清楚。对领导意图,了解得越具体越好,越透彻越好。当然,有时领导对领导意图不可能谈得那么具体、那么透彻,这要靠公文写作人员平时对近期领导关注问题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有了领导意图,写作就有了“尚方宝剑”,就知道写些什么了。“语言风格”就是领导讲话风格和习惯。如果不了解领导的语言风格,讲话稿写的再好,与领导行不成共同语言,领导也不会欣赏。这就要求作者经常参加会议,感受气氛,通过多种途径掌握领导的语言风格。
三要学习有关文件和报刊,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是各级党政组织工作的指南。掌握了这个指南,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离开了这个指南,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会走到斜路上去。公文写作人员,只有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在公文里正确体现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保证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在当地的贯彻和落实。所以,在起草公文前,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把近期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领会深透,把准当前时代的脉搏。这是非常重要的。
四要了解当地实际。各级党委的任务,就是要做好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与当地实际结合的文章。只有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才能做好上下结合这篇文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了解当地实际,就要多翻阅一些资料,经常深入下去,搞些调查研究,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化建设日新日异,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地了解当地实际,把握新鲜事物,否则,就容易犯“照抄、照搬、照传”的毛病,就容易发生“言之无物,空话连篇”的弊端。这是公文写作的大忌。
五要统筹兼顾,科学组织。在遇到写大材料或者是在省市领导来去匆匆,一人准备汇报材料来不及的时候,就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经验的做法就是采取“统—分—统”的组织写作方法,即:统一研究写作提纲,分头去写,最后一人统稿。这种方法注意的问题有三:一是根据各自的特长,科学分工。参加的人员有的对工业比较熟悉;有的对农业比较熟悉;有的对外贸比较熟悉;有的对稳定比较熟悉等等,各有特点,要注意发挥他们特长,谁熟悉哪方面的,就写哪一部分,分工负责。二是拟稿人要按提纲去写,如有大的变动,需征得主笔同意,以免走题;对一些细节问题,可以灵活掌握。三是主笔统稿时要把好“四关”,即:“政治关”,看看是否符合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际关”,看看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结构关”,看看结构是否合理、清楚,有无重复的地方,前后风格是否一致;“文字关”,看看文字表述是否准确,言简意赅。该调整的调整,该删减的删减,该补充的补充。最后,送领导审查、定稿。
二、谋篇布局
文章谋篇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表达效果,所以在确立了公文的主旨后,就要围绕主旨对整个公文结构进行谋篇布局,考虑文章的组织构造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其“首位开阖,繁简奇飞,各极其度。”
(一)、基本要求
一是完整连贯,首尾圆合。所谓完整是指文章的结构布局有头有尾,首尾圆合,通篇一体,连贯就是通篇一贯。要求文章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片断与片断之间,前言与后语之间,都要紧密连接,以一贯之,结构严谨、完美。二是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我们在安排层次和段落时,长短要适当搭配,其密度不要均等,要根据公文主题表达的需要,有详密、有疏落,使全篇布局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总之,要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才能使公文错综其势,舒缓自如,给人一种抑扬顿挫、节奏铿锵之感。三是波澜起伏,曲折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布局应该崇曲忌直。谋篇布局的波澜起伏和曲折变化,反映了客观事物的错综复杂和发展变化,同时,也能满足读者、听者的审美要求。但是,必须合乎法度,既要出人意外,又要在情理之中,要使开合、起落、曲直、伸缩等等,恰到好处。
(二)基本内容
文章的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两种。
1、内部结构。所谓文章的内部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内在逻辑结构。在叙述性文体里,称之为“线索”;议论性、说理性文体里,称之为“脉络”。不管什么文体,只要有一贯到底的思路,一脉贯通的逻辑,它就必然有一缕贯穿的线索和脉络。思路是线索和脉络的基础;线索和脉络是思路的表现形式。文章的主题、人物、事物、中心事件、感情等都可以为线索,如《项链》以项链这一事物为线索,《红楼梦》以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等,线索无形地穿梭着全文的人物、事件和景物,构成严谨的艺术整体。作为党委机关,我们平时处理的公文主要是说理性质的文体,基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形态,它自身必须要具有条理性、贯通性和严谨性,即:分清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表达思想;合乎逻辑,合乎人们的思维形式,使文章流畅贯通;思想脉络细密周严,没有缝隙,没有漏洞。
2、外部结构。所谓外部结构,就是文章的外部存在形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层次和段落。层次是指文章各部分内容表达的次序,它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是行文时自然形成的基本单位,它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层次和段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一般来讲,层次大于段落,即几个段落表达一个层次,但也有时段落的划分恰好与层次一致,二者相等;层次安排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根据作者的思想或者线索来决定,段落划分强调的是集中、完整和匀称。二是过渡和照应。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内容前后连贯的一种重要结构手段。过渡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先后相关的两个层次和段落上下连贯,前后衔接。照应就是文章前后内容关照呼应,能使结构严密,脉络连贯。三是开头和结尾。古人语“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所以“虎头龙尾”是好文章的半壁江山,当然,怎样开头和结尾,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全文各部分的和谐。公文开头多用开篇点题式:开门见山,起句发意,直接揭示主旨,如《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句句夺目,先声诱人,起句漂亮,触及中心,富有魅力,让人一见钟情,如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落笔入题,说明缘由,交代作者写作的缘由;开头总说,提摄全文,先揭示文章的中心,然后再分说。公文、特别是领导讲话稿的结尾方式一般有两种:醒明主旨,篇末点题;展望未来,鼓励斗志,向人们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指明方向,鼓舞人们为实现它去努力奋斗。
(三)如何谋篇布局
要锻炼思路。谋篇布局是思路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写文章要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根本的是要认真锻炼思路,加强思维活动的逻辑性、条理性的训练。毛泽东曾说:“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在联系,不要互相冲突。”只有对内容经过精心思考,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做到胸有成竹,再动笔写作,才能写出结构严谨,逻辑性、条理性强的文章。要列好提纲,或打腹稿。这是起草公文的一道重要工序。按提纲写稿子,有许多好处:可以帮你组织材料;可以使你想问题更周到;免得一面写一面想,写时吃力不讨好。列提纲,一定要在掌握领导意图和吃透“两头”的基础上进行。提纲列的越细致越好,不要光列大题目,还要列小题目,就连每个小题目里各写几层意思,哪一层意思放在哪一个题目里面,也要考虑清楚。比较简短的公文,可以不列提纲,但一定要打好腹稿。打腹稿,虽然不一定形成文字,但对文稿的谋篇不拘也要想明白。有了好的提纲或好的腹稿,文章等于完成了一半,起草公文就会得心应手。
三、语言的锤炼
准确、简洁、鲜明、易懂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准确。公文代表着领导机关或领导集体的声音和意见,不准确,含糊不清,摸棱两可,执行的标准就不好把握,就不好执行。
简洁。毛泽东同志说:“文字要简短,使他们顷刻之间能看完;要精警,使他们一看起一个印象。”公文必须简短扼要,特别是领导讲话一定要注意多用短句,忌用长句子,不要用过多修饰,把意思讲明白就可以。
鲜明。公文,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含蓄隐晦,深藏不露,更不能含糊不清,意向不明,它要求清楚、明白,无论赞成或反对什么、提倡或禁止什么、肯定或否定什么,都要非常确切地表述和说明,使人心领神会,一目了然。易懂。公文既要简洁又要易懂,简短而缺意,就只能使人看不懂。所以,写公文不能哗众取宠;不能用那些华丽而不易懂的辞藻;不能用那些自己生造的语言;不能有“学生腔”、“文学腔”;不讲空泛的“普通话”,多讲实实在在的“地方话”,多用群众语言。
四、日常公文写作需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
1、公文写作的标题标题实际上就是公文的题眼,是观点及公文逻辑结构的集中体现。按照层次大小划分,标题可以划分为大标题、小标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等。标题的确立应根据公文的中心思想和层次要求具体确立,一篇文章的标题与标题之间应层次分明、逻辑严禁、相互照应。公文的标题既要求紧扣文意、层意、段意,不能跑题、偏题和以片盖全,又要求语言简洁精练,有些公文,比如讲话的语言必须体现领导同志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要求。在公文写作中,有时公文的内容较多,人们看起来、听起来,留下印象的内容并不多,所记下来、留下印象的大多是文章的题目和各个标题,所以公文好的标题或标题群,能引人入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公文写作的观点好公文的关键是要有新意和创意,按部就班,对着葫芦画瓢,体现不出个人的观点是写不出好公文的。所以公文写作者平时必须通过经常学习党政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深刻领会上级政策,经常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实际,多上下结合深入思考来提高自己的“悟性”,身在外而心在内,虽不是领导,但多从领导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同时,在执笔时,注意要以工作为中心,以思路为纽带,把多个观点、观点群有机联系起来,做到主次有位、先后有序,既前后园合,又错落有致。
3、公文写作中数据、图表的应用在公文写作中,数据的应用是一种普遍性、经常性的事情,它是事物的量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从字面来理解,“数”“据”顾名思义就是数字方面的根据,有理有据,只要有根据,事情道理才能讲的明白,数据饱含信息起到一种说明的作用,读者从数据中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事物的发展状况,使其明了;另一方面应用数据说明事理,能使读者感到真实,数据都是通过统计得来的,具有真实性的特点。图表的应用相对的来讲,具有局限性,它只限于“看”的公文并且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它更具有直观、立体、动态的特点和优点,适合情况上报、署名文章、调查报告等文体。数据、图表的作用决定了其来源、取舍、应用必须坚持一定的标准,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来源的权威性,一般来讲,数据应以统计局的为主,其中税收数据以国税、地税的为主,没有统计局的,有部门的、乡镇的数据,以部门的为主。个人拿不准的,让领导定夺。二是数据应用要统一。不同材料里面,如党委、政府的材料数据要一致。同一材料不能出现前后矛盾、不一致。三是数据要科学分析。特别是在没有权威数据可以参照的情况下,必须经过科学分析才能应用,单个数据的应用加减不能超过和、差的数据。四是图表的应用一定要规范,经过专业人员验证其正确性,方可使用。
4、资料、语言方面的取舍修改过程中的取舍。对于初稿,一定要进行修改,通过缜密的思考,根据公文的性质,进行语言锤炼,看看哪些材料可以去掉,哪些必须保留,哪种表达方式更为精妙和符合领导语言风格。对于引用的材料,关键把握一点:拿来主义,以“有用”为原则,吸其精华,去其糟粕。简单的引用,无疑于一件单色的衣服补上了一块花补丁,补丁虽好,但影响了整体的和谐。所以,对借鉴的材料一定要加以认真改造,根据公文主旨和文章的逻辑结构,对引用的材料进行再加工,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与公文的整体逻辑结构和语言、语气统一起来,做到天衣无缝、锦上添花。
5、无纸化办公还要不要动笔随着电脑的普及、电子政务的发展,无纸化办公成为办公室发展的趋势,但动笔仍然不可或缺。从健康的角度考虑,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对眼睛、肌体的健康无疑会造成很大的伤害,需要动笔。从思考的程度考虑,动笔写作时作者的精力更为集中,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更为深广,长时间坐在屏幕前,容易造成疲劳,精力分散影响思考程度。
5.公文处理中的常见问题 篇五
一、公文眉首
(一)发文字号中的六角符号“〔〕”用成 “[]”;
(二)上行文未标识签发人;签发人名字的字体使用不规范(应该用3号楷体)。
(三)上行文发文字号和签发人排版不规范(发文字号应居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
二、公文主体
(一)公文标题
1、标题与版心红线间距不够(标题与版心红线之间应空2行)。2.字体使用不规范(应用2号小标宋体。由于目前计算机字库无此字号,可用2号宋体加粗代替)。
3.标题滥用符号(公文标题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4.标题多行时,分行不规范(标题需要分行时,有整体意义的词语不能分开)。
5.文种运用不规范。请示和报告混用、请示和函混用、乱用文种等等。常见错误有:
(1)缺文种,如《关于申请召开杨柳220千伏输电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协调会》。
(2)生造文种,如《关于召开杨柳220千伏输电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协调会的请示报告》。
(3)“请示”和“报告”混浠。
“请示”适用范围:①明文规定必须上报请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才能办理的事项;②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但又无明确规定和依据,需上级明确指示后才能解决的事项;③对现行政策法规不甚了解或因特殊情况而难于执行,有待上级明确答复才能执行的事项;④有意见分歧,待上级裁定才能办理的事项;⑤请示应一事一请,不能多事一请。
“报告”适用范围:①制度要求和明文规定必须向上级汇报本单位工作进展不须上级答复的月报、季报、年报等;②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汇报上级机关批办文件及其他事项的结果;③向上级反映工作动态或贯彻上级要求情况;④向上级机关提出建议和意见、设想等(但不要夹带请示)。
6.转发公文标题累赘、冗长。可采用直接转发最上一级文件等办法,避免相同词语在标题中重复出现。
转发文标题简化法:①直接转发原发文件,要把内容交待清楚(现在比较侧重用这个方法);②概括转发;③借用转发:如《公司关于任命×××同志为××公司副总经理的通知》转发标题为《转发公司关于×××同志任职的通知》。
转发类文件应注意几点:①多级转的文件,各个上级有关指示和要求,要在转发文件的正文加以说明,如果不加说明,就要将各个上级机关的转发文件一并印发;②转发性文件的文种,除被转发文件的文种是“通知”时,文种可以省略外,其他文种要保留一级。
7.注意转发、印发、颁布的区别。“转发”是上级或外单位须共同执行的文件;“印发”是本机关内执行的文件,要经过盖章、印制的过程;“颁布”是公布,一般指政府机关或人民团体将其研拟的法令规章、行政措施等依法公布周知。印发比颁布多盖印或印制的过程。
(二)主送单位
1.主送单位与标题间距过宽(主送单位与标题之间应空1行)。2.字体不规范(应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不加粗)。
3.上行文出现多个主送单位现象(上行文主送单位应只有一个)。
(三)公文正文
1.字体使用不规范(应用3号仿宋字体,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 规定,正文中如有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或黑体字。注意不要加粗)。
2.行间距、字间距不规范(一般每一页为22行,每行为28个
字)。
3.结构层次序数不规范。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规定,应为:第一层 “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四)附件
1.公文有附件而在正文末尾未标“附件”,标识位置和字体不规范。
(1)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名称后不用标点符号,如“附件:×××××”。
(2)如有多份附件,应使用阿拉伯数码加“.”,而不是“、”。如“附件:1.×××××”,附件名称回行时与上行首字对齐。
2.附件标识不规范,正文列出的附件标题与附件的标题不一致。(1)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其后不加冒号,且附件标题应在下一行居中;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序号后不加冒号。
(2)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3)附件是文件的可标发文字号,也可标注公文标题。(4)转发、印发类公文,因转印公文标题及内容已有说明,一律不再标注为附件。如附件只送主送单位,应注明“抄送无附件”。
3.关于附件的其他不规范
(1)附件是扫描件时,文件倾斜未调整、文件有黑边及色差未处理、横竖页未调整;
(2)多个附件时不整合;附件未与正文一起编页号,如正文有2页,附件应从第3页开始编页号(扫描件除外)。
(五)成文日期
1.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单位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2.成文日期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不能用阿拉伯数字;“零”要写为“○”。成文日期上方不署发文单位名称。
3.单一单位制发的公文,成文日期右空4个字;两个单位联合发文,成文日期可适当向左调整,尽量使两个单位的印章都能下压成文日期。
(六)印章使用
1.公章位置应上距正文1行之内,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日期。(一般三分之二在成文日期之上,三分之一在成文日期之下)
2.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
(七)附注
上行文(如请示)应在附注中告知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其标识方法为:在成文日期下1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出,如(联系人:××××××,联系电话:×××××××)]。
三、版记
(一)主题词
1.“主题词”三字应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由于目前计算机字库无此字号,可用3号宋体加粗代替),词目之间空一字。
2.主题词应按公文主题词表的词汇标注,一般不超过五个词汇。3.主题词文种应与标题文种一致。
(二)抄送单位
1.“抄送”字体为3号仿宋字,后标全角冒号, 左右应各空一个字;抄送单位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单位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单位后标句号。如主送单位移至主题词之下,其标识方法与抄送单位的标识一样。
2.抄送单位要分好层次,同层次的用顿号隔开,不同层次的用逗号隔开,抄送末尾标句号。单位名称一般按系统先外后内、先大后小,最后标注单位内部部门名称。
3.抄送应注意的问题
(1)上行文不能抄送下级单位;(2)密级很高的文件,要严格控制抄送范围;(3)越级请示件要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4)向下级的重要行文要抄送直接上级机关;(5)遵循先党后政,先外后内,先上级后下级的原则;(6)联合发文或主送中已有的机关,不要在抄送栏中一一罗列。
(三)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印发机关应该左空一个字,印发日期应该右空一个字。印发日期以最后一个领导签发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四)页码
1.页码应该用4号半角白体,页码两边各有一条4号一字线;单页码位于右下角居右空一个字,双页码位于左下角居左空一个字。
2.除扫描件外,一份公文统一一个流水页码。
四、其他注意事项
(一)公文中必须使用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
(二)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等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三)公司和分公司不得联合行文。
(四)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并加括号,如“根据《关于×××××××的通知》(桂电办〔2011〕×号)要求„„”;使用简称时,一般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英文字母缩写时,应先用中文全称,并注明英文缩写。
(五)上行文应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版面设置。对扫描的附件要设置好版面,文件太大时,要进行压缩。当附件同时出现word文档或电子表格时,应合成一个文档。一个附件应一个文件名。
(六)文件一般使用A4纸,特殊表格除外。
(七)正文和表格排版要规范,不能存在跳页、公文修改痕迹未消除等现象。
6.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篇六
摘 要:为什么要写作?新课标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然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写作文总是不尽人意,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关键词:小学生 写作 问题及对策
一、小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题材方面的问题
在作文教学中, 经常发现小学生作文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很多学生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 感到无从下手, 不知道如何立意, 如何选材。他们首先不是去想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经历、切身的感受,而是作文选。他们在记忆中搜索曾经看过的类似文章,搜索人家安排的故事情节,借作文书籍刊物上的文章做模板修改一篇, 于是文章千篇一律。所以学生的习作里,大多数是一个模式,如果要写学雷锋、做好事, 就编出让位子、推车子、扶瞎子、捡包子、抱孩子这类“ 五子登科” 的虚假故事如果要写一篇遭受挫折的作文, 就昧着良心瞎编父母离婚了、父亲被车轧死了等等,写来写去老一套,没有新颖。
(二)语言方面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小学生作文写的是自己的事,是儿童眼光下的世界,童心无忌,童情有趣。心里想的、口里说的,就是手上写的。可学生的作文却失去了儿童化的语言,没有写出自己的真话, 老是借用别人的话,借用别人经历过的情感体验,装腔做事、摆弄辞藻、成人味十足,无法如实体现他们的年龄特点、心里特征和童真童趣。有的学生不注意字词的用法,很多时候望文生义,滥用词语,没有正确的书面用语,语病连篇,更谈不上巧妙灵活的修辞和优美准确的修饰语了。
(三)写作技巧的问题
主要问题是概念空洞,没有具体的事实,或者只有事情的轮廓,没有细致的情节。对事情发展过程交代不完整,或者缺失某些要素,或者只用三言两语把重点场面与经过情形带过;忽略事件中人物的活动,对人物的行动变化也是一笔带过,不做具体的变化描写。还有就是不能很好地从整体去构思,作文层次混乱,过度不自然,无主题或主题不突出,不能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详略处理不当开篇结尾不能为主要内容服务等。
二、出现写作问题的原因
(一)兴趣不足
小学作文课往往以一副严肃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审题、选材、要求、方法、范例……条分缕析,引经据典,一本正经。以至于许多小学生对写作并不感兴趣,他们写作是为了完成任务,仅此而已。他们的长期不喜欢写作文, 自然写不出好作文。
(二)资源贫乏
1.阅读空间小
现在小学阶段的课业很繁重,家长还要让自己得孩子参加各种所谓的补习班或兴趣班。
使得多数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更没有阅读习惯。少数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例如沉迷漫画、小说、娱乐等方面的周刊书籍,使阅读空间变小,欣赏品问变低。
2.生活经验少
小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除节假日之外,每天学习、生活基本局限于校园之内,即使是到了节假日,充斥他们生活得也许是各种兴趣班。而长期单调、重复的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无疑造成了学生视野狭窄、认识肤浅、思维僵化和写作素材的匮乏。
(三)写作技巧差
主要是平时缺乏练笔,对教师新授的写作技巧没有练习巩固,在写作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未能使技巧成熟和稳固。比如,因为教师有时是会在教课文时适时穿插讲相关的写作技巧,学生没有及时领会而教师也没有及时要求写个小练笔,久而久之学生更不知道这个写作技巧要如何运用。
(四)各方面压力
学生有顾虑有压力, 有的在于学生本人。有些小学生由于对作文没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他们认为作文是一件只有作家才能胜任的事情。因此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也没信心写好。还有一些小学生认为,作文是一项非常有可能使自己的“心理安全”受到威胁的“危险作业”。为了不让自身的“心理安全”威胁,他们在实际写作中就会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盘托出,反而会尽量想方法生搬硬套、说假话、表虚意等,因为他们惧怕别人通过文字的阅读而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正是与“写真情,抒真意”的作文要求相冲突的。比如出这样的一个作文题《我心中的语文老师》。有一部分学生在文章中就为现任语文老师大唱赞歌。问及有的学生写这些的动机时, 他们就毫不隐瞒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这样写, 担心老师另眼相看。
也有的顾虑来自家长的干扰。例如, 在练习《记一场争吵》的作文时, 有一个学生的文章如实地写了自己父亲因经常赌博而导致父母间争吵不休的事,这位学生的父亲看了后, 怕“ 家丑外扬’, 而反对她写这个题材。
还有来自教师的压力。在开始学习写作时,教师有意无意的把“作文难写”的信息传递给了学生,使他们精神上有负重感。教学中教师习惯以学生在生活中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教育的成人价值进行评判。而绝大多数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最深的往往是“玩的快乐”,但怕挨老师、家长的批评和同学的耻笑,他们只能按成人的价值进行选择写作去获得老师的肯定,以至于作文失去儿童化语言。
正因为诸多的压力,使足额生对写作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因“不会”而“怕写”而“厌烦”,因“厌烦”而“不会”„„周而复始,演变成提到作文,教师喊难教,学生喊难写。
三、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从活动中激趣,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1.体会写作不难
课堂上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补充。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尝试写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强求有华丽的辞藻、生动的语汇,只要做到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即可。让学生明白不一定非要大事件才能引发感受一个自然的景象,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能引起人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切入点。当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久而久之,他们觉得写作并不可怕。随着实践内容的扩展,他们想说、想写的自然就更多了,作文的兴趣也随之增强。
2.培养观察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作文要求“ 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自信心”。教师要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 身边的人、事、物, 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 使他们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两个人的对话等。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增强了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并及时记下来,写作的材料就源源不断。也可在教室里布置一个生物角, 种一些花草、养一些鱼、虾、小蛾鲜等, 引导学生去关心它们, 细心地照料它们, 捕捉一丝丝细小的变化, 不仅培养了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 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感情。
3.培养想象的兴趣
通过学生喜爱的童话来激起想象的兴趣。给学生一个词,让学生根据这个词构想出一个童话故事,例如“关于书的童话”、“关于洞穴的童话”等。这一个词犹如一块投入水中的石头,能在学生头脑中激起无数思维和遐想的浪花。在构想童话故事时,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将依据这个词像泉水般地涌现出来。
让学生根据新增加的成分重新编拟已知的童话故事。例如教师先向学生提供词语“狼”、“森林”、“鲜花”和“外祖母”,使学生头脑中立刻出现童话《小红帽》的画面。然后再向他们提供一个与《小红帽》的内容毫无关系的词语“飞机”,要求学生在《小红帽》中增加有“飞机”的情节。
(二)提供资源
1.推荐阅读,写读书笔记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读书活动,注重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读书与作文相结合。在课内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在课外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读书知识进行广泛的阅读,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记录下来,模仿习作,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更广泛的课外优秀习作, 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 从中不断探索、总结更广泛和更深层的写作技巧, 从而使自己的写作文技巧更加丰富。有时可根据节选的课文推荐全书,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可以阅读《安徒生童话选》。或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章,像读了《我和狮子》一文后,学生被作者与爱尔莎之间深厚的感情所感动,很想再知道一些这头狮子的故事,教师就提供了《爱尔莎的故事》、《亚当森和她的女儿》两篇读物,满足了学生强类的求知欲,增强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开阔了知识视野,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还要不定期的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以激励他们写作的兴趣。
2.组织活动,积累生活经验
学生有生活不等于生活丰富。作为教师就应帮助学生去创造更加多彩的童年生活。教师可从学生实际出发,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 如, 查字典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活动, 如, 清扫街道、清洗岗
亭或隔离墩、给花草树木浇水、慰问孤寡老人等;带领学生看展览、郊游, 让学生在看中体验生活, 感受生活;课余时间还可以搞一些小养殖、小种植、小实验、办墙报、办手抄报等。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活动, 亲身体验, 为写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写出的作文才有真实内容。
3.写作方法,加强技巧训练
新课标指出: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资源,给小学生创设一个学习写作技巧的空间。老师要在讲解课文的时候,结合课文内容,让他们逐步了解别人的写作手法,例如比喻句,拟人句的写法,它们在语言表达上的好处。事件叙述过程中,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动词的恰当运用,对事件本身所起的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仿写等形式,进行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激励学生
1.评改与评语
叶圣陶先生是这样论作文批改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
在学生评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发挥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直接参与评改,并从中体会“文章不厌百回改”、“精自改中来”的真味,才能真正写好文章。
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作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可增强学生成功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所以,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中加以鼓励。在给成绩时,不以一把尺子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衡量。
2.推荐学生作品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篇习作中独特的闪光点,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学生作文中的优秀片段、优秀词句挑选出来,放入作文园地里,或者打印成册,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变成了铅字,漂亮、工整地从打印机打出,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也可以向广播站、电视台投稿或推荐向报刊发表,会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倍增,调动了同学的写作积极性。
3.师生一起写
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参与习作实践,教师写出“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同写,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同时让学生评改教师“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共评。“下水文”水平可能是高于学生,但这可以给学生一次跳起来摘桃子的机会。“下水文”在某方面可能也不如学生的作文,这也给学生一种鼓励,一种自信,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只要努力是完全可以超过老师的,自己也有能力修改老师的作文。
4.抓住写作机会
教师一方面既要引导学生放眼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又要留意身边千姿百态的生活小舞台,其实生活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这无一不能成为写作的触发点,只要善于捕捉,就可成为写作素材。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作文教学的任务: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即作文要与实际应用相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报道。如当学生丢失了心爱的铅笔盒,教给他写一篇充满感情的“寻物启示”。当学生而临困境而得到他人热情帮助时,鼓励他们制做抒写“谢意卡”,送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以表达真诚的谢意。当自己做错了事,得罪了别人,伤害了友情时,建议他们制做抒写“歉意卡”,表达自己的愧疚,争取别人的谅解,鼓励他
们直视自己的缺点,分析自己的不足。当学生对班级建设有许多新的良好建议时,教他们写 建议书。当学生对干部、同学、老师有意见时,教他们写意见信„„作文还可以与活动结合起来:新年快到了,鼓励学生为联欢会编写小品的剧本,也可以设计贺年卡,编写新年祝词;运动会上,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写采访稿,写新闻报导;„„这种多样、别致、有趣的训练形式,会使学生恍然大悟:噢,原来作文就是写自己的生活,自己所经历的事呀,真有意思。
参考文献
[1]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赵景瑞,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与创新[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张英杰,学生怕作文的心理探究及教学对策[J],作文教学研究,2008,04
[4]陆楚云,加强练笔享受作文[J],师道,2009,Z1
[5]杨爱青,让孩子们为写作而兴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S2
[6]甘清梅,生活是习作的源泉[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8,04
[7]裴健,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学数学参考,2007,33
7.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篇七
1.文字写作的思维呈现与视频剪辑的形象思维
文字的写作能力, 包含着多种方面, 如表达、想象和思维等等。在多种能力的融合下, 文字写作, 能够使用多种表现手法, 如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在文字表达中, 最常使用的就是抽象思维方式。
视屏的剪辑主要是依靠画面和声音。早期的电影拍摄, 只有自然景物, 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影响下, 一些现实生活和舞台表演, 被录入在银幕中。从严格的理念进行分析, 现代剪辑, 主要使用分镜头拍摄的方法, 然后按照一定逻辑顺序, 将这些不同镜头组合起来, 从而表述一定意义的叙述方法, 这就是剪辑艺术 (1) 。
在人们的观念中, 剪辑人员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创新思想, 在视频剪辑中, 很难找出想象和形象思维的界线。优秀的剪辑人员应善用形象思维, 将时空作为叙述的逻辑标准, 减少使用文字和语言, 而这种印象和扩大思维的方式, 是纪录片剪辑中主要创作方法。
2.纪录片剪辑与写作理论的相互映射
文学作品是经过多种文化的沉淀而成的, 受到多种因素的融合和渗透影响。文学作品中, 对社会形象掌握越深入, 越能更好地保证形成抽象思维。文学作品中, 有不同的流派, 所以人们也会使用不同的思维模式, 对现实进行解读 (2) 。如果一个流派称为一个时代的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 那么其创作方法, 就能够称为当时的主流文学流派。这种文学流派会在较长的时间内, 主导文学的发展方向, 称为一种文学思潮。通过对整个文学历史的研究, 人们能够在技术层面看到, 整体的趣味、大众化、复杂化等内容, 都会有所剪短, 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餐文化。
纪录片这种形式, 最早是由英国导演提出的, 但是这位导演, 并没有给纪录片一个准确的定义, 而是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要求纪录片中的镜头, 就像是人用眼睛看到的, 避免出现外界干预, 保证客观性 (3) 。这位导演还反对有表演性的故事片, 所以很多纪录片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 逐渐体现出其优秀的历史价值。
在纪录片拍摄中, 不同人对真实的不同记录方式, 体现了早期纪录片创作者的差异。早期默片的工业时代和不同时期的技术限制, 为剪辑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例如在舞台剧中, 使用了“三一律”的创作模式 (4) 。在现代纪录片的剪辑中, 其技术手段上有较大的变化, 主要是思维的变化。这种内容逐渐成为叙事的一个部分, 在纪录片中, 大量同期声、音效和音乐的使用, 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 降低了表达的效果。而剪辑人员也过分重视剪辑的速度和节奏, 导致人们只在纪录片中, 看到了特效与音乐的滥用, 没有了解纪录片要真正表达的含义。
在生活中, 很少有真正有用且深刻的理论是依靠单纯的思辨存在的。从这种理念中, 人们能够得知, 在创造理论中, 要不断改变, 用更加深刻且强烈的刺激, 吸引受众。以受众的角度, 分析何种形式最能满足其需求, 符合其生活节奏。在技术不断完善和复杂化的局面下, 剪辑与写作, 都要保有共同的原则, 这是社会和市场无法逆转的发展方向。剪辑这种手段, 虽然发展的时间较短, 但是它能够使人们从古老的写作中看到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3.写作技巧在纪录片剪辑中的应用
在纪录片剪辑中, 要保证镜头的叙事结构, 还要突出镜头的承上启下效果, 保证上下文的统一性。在一些文化纪录片中, 剪辑人员应在思考主题的同时, 找出主体身上可能拥有的其他亮点, 然后选取一个进行深入挖掘, 以小说大, 这也是写作中的重要提炼。
在节目中民俗文化, 能够作为一个载体, 起到承载作用, 剪辑人员要充分利用这种感染力较强的形式, 使用文化元素进行主题衬托, 合理地调整节奏, 对人物进行丰富和强化。这种手段与修辞手法的比喻、表现手法的托物言志有同样的效果 (5) 。在文字写作中, 还可以将人物或空间当作线索, 将人物、故事和民俗联系起来, 以时间为序, 使用多种叙事方式, 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方式能够留给观众一定时间思考, 风格类似留白。在文字描述中, 故事应重点围绕主题, 然后使其更加具有戏剧性。在文字写作中, 要探究人物的心理, 能够交代故事背景。创作者要将故事中的矛盾作为推动力, 等待主人公的命运发展。这些内容都能够作为要点, 吸引观众的兴奋点, 也就是写作的悬念作用。
文学写作中的所有标点, 都能够在剪辑中找到对应的内容, 如顿号表示的是句子内部的并列关系, 顿号能够诠释的停顿比逗号要小, 需要隔开并列的词语或短语。分号, 表示一句话中, 有并列分句的停顿。在剪辑中, 闪回、遮罩等特技, 能够在一些时候, 起到括号和破折号的作用。写作中的文本格式最常用的空两格另起一行, 在剪辑中可以表现为黑起、黑落的特技转场, 也可以是摇进摇出的空间转场, 在剪辑中的段落最直接的划分方法就是时间和空间。
在文学作品中, 要反映自身意境, 然后还要体现创作文化背景和当时的实际环境, 重点描绘个人情感。这种情况下, 与纪录片剪辑达到的效果相同, 从某种意义上分析, 这些都是抽象思维在写作领域中的一种表现, 但是这种跳跃具有蒙太奇的意义。在纪录片剪辑中, 剪辑人员的意识活动, 对选用何种剪辑方式有重要的影响。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都能够相互融合, 所以作家艺术家, 在创造过程中, 都会沉浸在想象之中。所以, 我们能够在写作中, 看到形象思维, 并在剪辑中使用抽象思维, 这种方法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互映射、相互转换成为艺术领域常用的手法, 在文字中形象的看见、听到, 所以文字写作的技巧与纪录片剪辑的技巧能够相互运用。
结束语
在文字写作和视频剪辑中, 抽象思维在部分情况下是能够相互转换的, 这种转换能够形成一个较小的映射。这种映射有轨迹, 还体现出一定规律。剪辑人员能够将这种方法在纪录片剪辑中加以借鉴, 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 最常使用的是叙事方式和审美意识, 通过这两种方式, 将故事中的矛盾作为推动力, 等待主人公的命运发展。这些内容都能够作为要点, 吸引观众的兴奋点, 也就是写作的悬念作用。在纪录片剪辑中, 剪辑人员的意识活动, 对选用何种剪辑方式有重要的影响。针对一段文字的丰富联想, 能够形成逻辑的画面, 对文字的抑扬顿挫朗读, 能够让人感受其节奏感的同时, 掌握其逻辑关系。所有艺术手段都是贯通的, 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 进行合理的使用, 就能够将文字转换成舞蹈、乐曲、影片, 反之亦然。
摘要:文字写作在纪录片剪辑中的映射和运用, 体现了艺术手段的互通性, 剪辑人员通过剪辑, 能够将画面有逻辑地进行组织, 然后更好地诠释。在文字中形象地看见、听到, 所以文字写作的技巧与纪录片剪辑的技巧能够相互运用。
关键词:文字写作,纪录片,视频剪辑,映射
注释
11金诚峰.文字写作在纪录片剪辑中的映射和运用[J].东南传播, 2013, 07:66-67.
22 彭晶.解读纪录片解说词的表达内涵[J].科技传播, 2013, 18:19-20.
33 陈茜.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D].河南师范大学, 2012.
44 林友桂.非遗纪录片教学模式研究[J].教书育人, 2014, 05:82-83.
8.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篇八
搭配不当
在汉语的句法成分中,主语(中心语)与谓语(中心语),动语与宾语(中心语),定语、状语、补语与其中心语,都是一对对相互搭配的成分。所谓的搭配不当,一般情况下,是指这些相互搭配的成分在语义上不能贯通。
【例1】深刻分析新形势下争取群众路线的有效方法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
此例的问题是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争取群众路线的有效方法”是一个动宾短语作定语的定中短语,其中的“争取”和“群众路线”搭配成动宾短语。从词义来看,这种搭配是不合理的,宜改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方法”。
【例2】党代表认真热心的态度受到来访群众的好评。
此例的问题是定语与其中心语搭配不当。在汉语结构中,短语是“语义上能逐层贯通和结构上都能逐层搭配起来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其中语义的贯通起着决定性作用。定语“热心”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的意思,在语义上与中心语“态度”无法搭配。此例可修改为“党代表态度认真热情,受到来访群众的好评”。
【例3】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
此例是多个动语搭配多个宾语,其问题主要是动语与宾语位置不对应导致搭配不当。可将“经验”与“问题”对换位置,或者修改为“我们要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
此外,公文中还有中补、状中、主宾、介宾等搭配不当的现象。
成分残缺
句法成分残缺不全,是指不符合隐含、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句法成分。在汉语中,句法成分往往是一对对相互搭配出现的。一般而言,这一对对的成分,出现一个,与它相匹配的另一个就必须出现。否则,就会造成句法结构的不完整,表达的句义不正确,甚至导致句子不能成立。
【例4】走访群众、企业次数不够的干部要被扣奖金,排名较后的干部要被约谈,并作为年终奖惩以及干部选拔的参考依据。
句中“要被扣奖金”和“要被约谈”的主语都是“干部”,是“人”;而“作为年终奖惩以及干部选拔参考的依据”的主语应该是“事”,即某个标准或记录。前两句与第三句的陈述对象不一致,因而造成第三句缺少主语。综合来看,此例可修改为“走访群众、企业次数不够的干部要被扣奖金,排名较后的干部要被约谈,并记录在案,作为年终奖惩以及干部选拔的参考依据”。
此外,公文中还有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残缺的现象。
成分多余
句法成分多余累赘是指已经出现的成分或不该出现的成分,重复出现或强制使用,以致结构不合法,语义啰唆甚至不合逻辑。
【例5】本次谈话紧扣作风建设,聚焦反对“四风”,并结合民生事业建设等方面,谈话直奔主题,谈话问题毫不回避。
首先,此例的最后一句“谈话问题毫不回避”语序不当,宜改为“谈话毫不回避问题”。这样,则“谈话直奔主题”和“谈话毫不回避问题”的主语“谈话”多余,因为它作为全句的主语已经在第一分句中出现,并且可以贯通所有分句,没有必要在后续分句中重复出现。另外,“结合”与“方面”搭配不当。综合来看,此例可修改为“本次谈话紧扣作风建设,聚焦反对‘四风’,并结合民生事业建设等方面情况,直奔主题,毫不回避问题”。
【例6】市督导组充分肯定南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期工作部署,并强调四点工作意见:一是尽快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下设机构,建立实践活动工作责任制;二是马上动员、落实工作,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三是把握实施进度,加强与市督导组的沟通协调,及时汇报情况;四是规范整理信息素材,总结实践经验,提高理论及实践水平。
从句子意思来看,市督导组强调的四点工作意见是希望南区努力做到的,而不是南区已经做到的。此例中的“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因为多了助词“了”,使未完成的动作变成了已完成的动作,所以这一句宜改为“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此外,公文中还有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多余的现象。
语序有误
句法成分语序有误是指一些相搭配的句法成分颠倒应有的语序,或者将某些句法成分置于其他句法成分的位置上,以致结构不合法,语义模糊或不合逻辑。
【例7】团工委、党政办、组织人事办、公安分局、司法所、流管办、个私协、卫计局、技师学院、广东药学院、南区医院、邮政支局等部门携手,共设30个免费摊位,超过100名青年志愿者提供包括义诊、维修、理发、推拿等免费咨询和服务,区内25家企业还提供了近490个就业岗位现场招聘,近千名新老南区人参与体验志愿者的优质服务。
此例中的“区内25家企业还提供了近490个就业岗位现场招聘”一句与前后句子均没有逻辑关系,扰乱了正常语序,自身表述也存在问题。另外,此例还存在语义重复和不当的问题。综合来看,整句可修改为“团工委、党政办……等部门携手,共设30个免费摊位,超过100名青年志愿者提供诊疗、维修、理发、推拿等服务,近千名新老南区人参与体验。另外,区内25家企业还开展现场招聘,提供了近490个就业岗位”。
(摘自《秘书》)
【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推荐阅读:
公文写作中的批复怎么写 范文08-26
《秘书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07-24
公选领导公文写作:常见公文文体07-27
公文写作题08-10
优秀公文写作10-27
判断题公文写作06-23
公文写作标题汇总07-21
公文写作简报范文07-25
行政公文写作:通知07-30
语文公文写作一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