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防灾减灾规划

2024-10-23

昭通市防灾减灾规划(共6篇)

1.昭通市防灾减灾规划 篇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

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1〕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编制和实施《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好《规划》实施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将本规划内容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逐级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对《规划》中涉及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并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的指导、支持和协调,共同落实《规划》任务。国家减灾委员会要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中期进展评估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特大灾害接连发生,严重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以及台风、风雹、高温热浪、海冰、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多发并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灾害形势,有关各方密切配合,高效有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大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不断完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减灾委员会或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修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形成。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海洋、环境等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和预警预报系统进一步完善,天气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山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台风早期预警水平得到提高,农林病虫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的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星和风云三号A星、风云二号E星成功发射,卫星减灾应用业务系统初步建立。

三是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稳步提升。实施了防汛抗旱、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公路灾害防治等重大工程,大江大河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重点防洪保护区基本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人口密集区、大中城市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初步治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扎实推进。

四是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大幅提升。以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为主要内容的救灾应急体系初步建立。应急救援、运输保障、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卫生防疫等应急能力大大增强,有效应对了地震、干旱、泥石流等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机理和演变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遥感、卫星导航与通信广播等技术在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相继成立,科技支撑平台逐步形成。

六是防灾减灾人才和专业队伍逐步壮大。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兼结合的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专业队伍不断壮大,建立了50余万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防灾减灾救灾队伍建设全面推进。

七是防灾减灾社会参与程度显著提高。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明显增强。在重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社会各界踊跃奉献爱心,积极投身抢险救援、生活救助、生命救治和恢复重建,海内外和衷共济,形成了合力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国家将5月12日设立为“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推广,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明显提升。

八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我国与国际组织、机构以及有关国家政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在上海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中非合作论坛和中日韩区域合作等框架下,建立了防灾减灾合作机制和行动计划。我国政府积极援助遭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国家,履行了防灾减灾国际义务,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影响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和机遇。

“十二五“时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冰雪、高温热浪、沙尘暴、病虫害等灾害风险增加,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仍呈高发态势。自然灾害时空分布、损失程度和影响深度广度出现新变化,各类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显突出。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承载负荷不断加大,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日趋严重;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设防水平偏低,农村居民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弱。自然灾害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风险仍然很大。

“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预警预报精度以及信息传播水平和时效性需进一步提高。二是部分城乡基础设施设防标准偏低,避难场所建设滞后,防灾减灾能力仍相对薄弱。三是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种类、数量难以满足救灾需要,救灾应急装备、技术手段、通信和应急广播设施等比较落后,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协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亟待完善,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将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减轻灾害风险列为政府工作的优先事项,防灾减灾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同时,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防灾减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防灾减灾,为开展综合减灾工作创造了良好社会氛围。“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需要立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加速推进各项能力建设,不断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灾害过程各个阶段,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努力推动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城乡区域建设相结合、与应对气候变化相适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防灾减灾。

以人为本,依靠科学。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防灾减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科技进步作为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支撑。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调查、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预防工作,坚持防灾、抗灾和救灾相结合,综合推进灾害管理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工作。

统筹谋划,突出重点。从战略高度统筹谋划防灾减灾工作,着力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夯实基础,循序渐进,讲求实效,优先解决防灾减灾领域的关键和突出问题。

(三)规划目标。

1.基本摸清全国重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情况,基本建成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统计核查和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2.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较“十一五”时期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

3.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土地利用、资源管理、能源供应、城乡建设和扶贫开发等规划中体现防灾减灾的要求。

4.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自然灾害保险赔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明显提高。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和民房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标准。

5.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防灾减灾知识在大中小学生及公众中普及率明显提高。

6.全国防灾减灾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75万人左右。

7.创建50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每个城乡基层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

8.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多灾易灾的市(地)、县(市、区)建立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加快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加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海洋、草原、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等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建设,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完善自然灾害灾情上报与统计核查系统,尤其重视县级以下灾害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密度,优化功能布局,提高监测水平。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防灾减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和航空遥感等系统,推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在轨“4+4”星座建设,加强静止轨道灾害监测预警凝视卫星建设,提高自然灾害综合观测能力、高分辨率观测能力和应急观测能力。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整合各类卫星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卫星、卫星应用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提高卫星的复合观测能力和地面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民用、军用对地观测手段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提高自然灾害的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多要素、高密度、集成化的立体监测能力和业务运行水平。

(二)加强防灾减灾信息管理与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防灾减灾信息管理水平,科学规划并有效利用各级各类信息资源,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提高信息处理与分析水平,完善灾情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论证建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数据库,完善灾害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标准,保障防灾减灾信息安全。

加强防灾减灾信息共享能力,论证建设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提高防灾减灾信息集成、智能处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各级相关部门防灾减灾信息互联互通、交换共享与协同服务。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导航定位等技术和移动信息终端等装备,提高信息获取、远程会商、公众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推进“数字减灾”工程建设。

(三)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完善减轻灾害风险的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加快建立灾害调查评价体系。以县级为调查单位,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完善数据库,提高现势更新能力。建立国家、区域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制度,研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和临界致灾条件,开展综合风险评估试点和示范工作。

建立健全国家自然灾害评估体系,不断提高风险评估、应急评估、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和绩效评估水平,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评估机制,提高灾害评估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结合重大工程、生产建设和区域开发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价试点工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生态保护。研究建立减少人为因素引发自然灾害的预防机制。

(四)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

加强防汛抗旱、防震抗震、防寒抗冻、防风抗潮、防沙治沙、森林草原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疫病疫源防控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工程防御能力。提高城乡建(构)筑物,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灾害防御性能,推广安全校舍和安全医院等工程建设。

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危房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抗旱应急水源、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及农机防灾减灾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实施自然灾害隐患点重点治理和居民搬迁避让。

(五)加强区域和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统筹协调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将防灾减灾与区域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城乡建筑和公共设施的设防标准,加强城乡交通、通信、广播电视、电力、供气、供排水管网、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大中城市、城市群、人口密集区、经济集中区和经济发展带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有效利用学校、公园、体育场等现有场所,建设或改造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新模式。

加强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城乡基层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完善乡镇、街道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城乡基层社区居民家庭防灾减灾准备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加大对自然灾害严重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六)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自然灾害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建立健全抢险救灾协同联动机制。

加强救灾应急装备建设,研究制定各级救灾应急技术装备配备标准,全面加强生命探测、通信广播、救援搜救以及救灾专用车辆、直升机、船舶、机械设备等装备建设。优先加强西部欠发达、灾害易发地区应急装备配备。

加强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制定物资储备规划,扩大储备库覆盖范围,丰富物资储备种类,提高物资调配效率。充分发挥各类资源在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中的作用,提高重要救灾物资应急生产能力,利用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国防交通物资储备和企业储备等,建立健全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补充、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救灾物资应急保障机制。

加强受灾群众生活保障能力建设,推进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受灾群众实际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救助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建设,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充实自然灾害救助项目,适时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资金补助标准,提高受灾群众救助质量和生活保障水平。加强重特大自然灾害伤病人员集中收治能力建设。

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恢复重建评估制度和重大项目听证制度,做好恢复重建需求评估、规划选址、工程实施、技术保障等工作,加强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提高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生态环境、组织系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恢复重建能力,提高恢复重建监管水平。

(七)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开展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研究,重点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重特大自然灾害链、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等科学研究。编制国家防灾减灾科技规划,注重防灾减灾跨领域、多专业的交叉科学研究。

加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三网融合、物联网和数字地球等关键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研究,推进防灾减灾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与应用示范。开展防灾减灾新材料、新产品和新装备研发。建设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的标准化水平。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交流与技术合作,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推动防灾减灾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等建设。推进防灾减灾产业发展,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支撑作用。

(八)加强防灾减灾社会动员能力建设。

完善防灾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建立畅通的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渠道,完善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防灾减灾的政策措施,建立自然灾害救援救助征用补偿机制,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公益慈善机构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完善自然灾害社会捐赠管理机制,加强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监督。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众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理干预等方面作用。研究制定加强防灾减灾志愿服务的指导意见,扶持基层社区建立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提高志愿者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促进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

建立健全灾害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在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拓宽灾害风险转移渠道,推动建立规范合理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

(九)加强防灾减灾人才和专业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防灾减灾人才战略实施,整体性开发防灾减灾人才资源,扩充队伍总量,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队伍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形成以防灾减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队伍。

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救灾抢险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结合救灾抢险工作特点,加强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技能培训,培育和发展“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救灾抢险专业队伍。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医疗卫生、矿山救援、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等相关专业保障队伍、红十字会和社会志愿力量等在救灾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推进防灾减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高等教育自然灾害及风险管理相关学科建设,扩大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规模,注重专业技术人才和急需紧缺型人才培养。加强各级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参谋咨询作用。

(十)加强防灾减灾文化建设。

将防灾减灾文化建设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防灾减灾文化服务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软实力。强化各级人民政府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水平,完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

提升社会各界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文化素养。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把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教育,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术普及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经常性开展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演练,提高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创新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形式,强化防灾减灾文化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场所的重要作用,推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和国家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发挥重特大自然灾害遗址和有关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和警示作用。

四、重大项目

(一)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工程。

在充分利用已有各类灾害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指标体系,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建立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技术系统;开展典型灾种灾害风险评价、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风险评价以及区域减灾能力评价等工作,建立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制图标准规范体系和技术体系。

编制全国、省、市及灾害频发易发区县级行政单元自然灾害风险图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图,建立风险信息更新、分析评估和产品服务机制。编制全国(1∶100万)、省级(1∶25万)、地市及灾害频发易发区县级(1∶5万)自然灾害风险图,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

依托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以及人口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库、空间地理信息库等基础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建设和完善,实现相关部门涉灾业务的协同与资源共享,提升中央、省两级的灾害风险信息与搜救信息的获取、分析、研判能力,以及救灾、减灾的会商和决策能力,有效支撑国家相关部门防灾减灾协作。

(三)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工程。

建设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实现灾情、决策、指挥、物资调运等各类信息的及时发送与传递。构建灾害损失评估、预案推演信息系统,为灾害应急救助提供科学决策信息。大幅提升灾害应急救助即时信息高效处理、互联互通与指令信息的快速传达能力。

(四)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工程。

以统筹规划、合理分布和资源整合为原则,综合利用国家和社会现有储备仓库,新建或改扩建一批中央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多灾易灾地区的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实际需要建设本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形成分级管理、反应迅速、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规模适度、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央-省-市-县四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

完善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医疗卫生防疫、交通应急保障、森林防火等方面的物资储备,特别加强中西部救灾物资储备和信息管理能力,优化救灾物资管理与使用。逐步建立运力集结、资源补给、车辆维修的全国救灾物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物资投送能力。

(五)环境减灾卫星星座建设工程。

加强自然灾害信息获取立体监测能力和防灾减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加强“天、地、现场”一体化技术指标体系论证,推动由4颗光学星和4颗雷达星组网构成的“4+4”星座建设,形成机动灵活、高密度、高精度、宽覆盖、多手段组合观测能力,实现12小时灾害重访观测,确保卫星在轨运行的连续性和地面应用系统建设与发展的持续稳定性。加强科研试验卫星和减灾业务卫星的有机衔接,充分利用国内外多星资源,提高灾害综合观测、高分辨率观测和应急观测能力。完善灾害遥感应用模型、方法和标准规范,提升业务系统处理、分析与服务水平,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灾害评估、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等业务体系和产品体系,论证建立综合防灾减灾空间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卫星减灾应用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高应用能力和水平。统筹利用国家遥感校验场、目标检测场和综合实验场资源,提高灾害定量化应用水平。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卫星和航空遥感应急监测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和省级减灾应用能力建设,完善现有区域和省级卫星减灾应用中心,提高卫星减灾应用水平。

(六)国家重特大自然灾害防范仿真系统建设工程。

围绕重特大自然灾害开展灾害发生发展机理、情景分析、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数值模拟研究。重点针对地震-地质、台风-暴雨-洪涝、高温-干旱-沙尘、低温-冰冻-寒潮等灾害链,统筹整合现有资源,建立计算机模拟仿真系统,实现灾害风险预警、应急响应推演和指挥决策优化等多维可视化模拟仿真,为重特大自然灾害影响评估、指挥决策提供条件平台和科技支撑。

开展洪涝、地震等灾害系统实景模拟实验,建设典型自然灾害大型实验平台和运行环境,开展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交流合作。

(七)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创建50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城乡社区建设居民就近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的避难场所,配置应急物资,设置应急逃生指示标识和应急广播设施,配备家庭防灾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编制城乡社区应急预案和灾害风险图,开展社区救灾演练,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等。

结合区域和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中西部新兴发展区域等城市群或典型城市,根据人口分布和城市布局,充分利用城市中心区或人员密集区的学校、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大型绿地等场所,建设具备应急指挥、应急避难、医疗救治等功能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农村灾害易发区,结合乡村布局、人口分布和灾害隐患分布情况,依托现有学校、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新建或改扩建乡村应急避难场所。

(八)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科普工程。

利用现有设施,在每个省份至少新建或改扩建一个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重点扶持中西部灾害多发地区,配置防灾减灾相关专业器材及多媒体设备,为公众免费提供体验式、参与式的防灾减灾知识文化服务。开发国家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建立资源数据库和专家库,建设国家防灾减灾数字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在线交流、远程教育等功能。

开发防灾减灾系列科普读物、挂图和音像制品,编制适合不同群体的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教材,组织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和专业性教育培训,开展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演练,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

进一步强化国家减灾委员会的综合协调职能,健全地方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分工合作的防灾减灾决策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防灾减灾资金投入、信息共享、征用补偿、社会动员、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机制,完善防灾减灾绩效评估、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体制和机制。

(二)健全法律法规和预案体系。

推进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各地区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或修订防灾减灾的地方性规定。加强各级各类防灾减灾救灾预案的制(修)订工作,完善防灾减灾救灾预案体系,不断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加强灾害管理、救灾物资、救灾装备、灾害信息产品等政策研究和标准制(修)订工作,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完善防灾减灾资金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完善防灾减灾项目建设经费中央和地方分级投入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资金管理和使用。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健全救灾补助项目,规范补助标准,建立健全救灾和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中央财政加强对中西部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防灾减灾支持力度。研究建立财政支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分担机制,探索通过金融、保险等多元化机制实现自然灾害的经济补偿与损失转移分担。

(四)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推动防灾减灾领域信息管理、宣传教育、专业培训、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和完善与联合国组织、国际和区域防灾减灾机构、有关国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广泛宣传我国防灾减灾的成就和经验,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防灾减灾理念和做法,引进国外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进一步实施《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2005-2015兵库行动纲领》,发挥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北京办公室和国际减轻旱灾风险中心的作用,深化空间信息技术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

(五)做好规划实施与评估。

本规划的实施由国家减灾委员会统筹协调,通过优化整合各类防灾减灾资源,做好组织协调和实施保障工作。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围绕本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本部门规划为支撑,与本规划有机衔接;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民政部、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要求组织推动规划重大项目建设。

国家减灾委员会建立规划监测评估制度,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国家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规划相关领域实施情况的评估。中期进展评估和总体实施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2.昭通市防灾减灾规划 篇二

苏教授:造成农村灾害比较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和城市相比占地面积相对较大, 如果把一个个城市形容为点, 那么农村就是面, 因此灾害发生在农村的概率相对较大;二是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们国家的城镇, 特别是西部居民点为了便于生产, 大多数选址在山区建设, 这些地区往往是灾害源相对集中的区域;三是部分城镇、农村在建设时没有进行科学选址, 容易导致灾害链效应;四是农村和城市相比, 由于建设手段和建设材料等的不同, 造成农村总体灾害防御能力低;五是城市管理体制、政策比较健全, 居民防灾意识相对较高, 而村镇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六是和城市相比, 农村在真正发生灾害以后, 应急支撑能力比城市弱。历史灾害经验表明, 农村在灾害中损失的程度大, 因此要重视农村防灾减灾, 目前我们应该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更重视农村防灾减灾工作。

本刊记者:灾后重建过程中如何做好城乡规划以及防灾减灾工作?请您结合我国一些典型的地质、自然灾害易发地带谈一下城乡居民点规划建设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苏教授:我认为若将安全减灾比作一座“安全大厦”, 那么需要有四个支撑点的稳定支撑才能保障“大厦”的安全。一、防灾规划是基础, 只有首先将规划做好, 才能有后续一系列防灾体系的构建。若没有做好规划, 比如选址没选好、布局不合理等, 则是后患无穷;二、单体工程和基础设施抗灾设计是保障, 各类承灾体 (如建筑、生命线工程) 都具有一定的抗灾能力, 要能抗住一定水准的灾害,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保障社会安全和稳定有着较重要的作用;三、灾害预警是减灾重要措施。如果有超过预期想象的灾害到来, 有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比如日本的新干线, 在灾害来临时可以自动停止运行;四、应急是重要补充。由于灾害是突发的且不确定性非常大的事件, 因此完善应急体系对于减轻灾害将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比较重视。

在灾害多发地区, 规划时要注重以下方面:一、科学选址。首先要了解当地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特点、规模以及可能潜在威胁, 做到心中有数。选址时避开灾害源所在地, 比如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源。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根据灾害发生的潜在背景, 是可以预测到灾害发生时其波及到的大致范围的, 在选址时可以避开这些范围。所以不论对新居民点的规划还是恢复重建, 都应当首先做好科学选址。二、布局。地址选好后, 城市、村镇怎样布局才有利于防灾, 有利于救援?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以救援为例, 当灾害到来时, 我们的基础设施要有保障, 最起码电力不能中断, 供水要有保证。因此要合理规划布局基础设施等, 适当提高设防标准, 保证其在灾害到来时可以发挥功能。三、避难场所的规划。目前我国城市在这方面已经有相应技术标准, 但是农村还没有。灾害来临时, 人们第一反应就是躲避, 这就涉及到避难场所的规划。在实际中, 灾害破坏力可能会超过预期, 造成建筑物损坏, 群众需要安置, 避难场所、避难道路、避难应急系统等都是规划中应该考虑到的。

本刊记者:城乡规划的总体规划目标和防灾规划的防灾目标两者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苏教授:在我国, 城市的总体规划统领着城市总体蓝图规划, 下面包括很多专业规划。防灾规划可以说是专业规划的一种, 但目前还不属于法定规划, 防灾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 反馈总体规划。这点我国与其他国家做法不同。比如日本, 防灾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关系是并列的, 防灾规划甚至可以修改总体规划, 而我国的防灾规划一般是补充总体规划。另外, 目前我国的防灾规划并不是由规划部门在做, 而是由水利、地震、安全等部门在分别做, 这样各部门都有其不同的侧重。我认为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城市规划部门可以做综合的规划, 将各部门规划内容都涵盖进来。因为不同种类灾害在防灾减灾规划方面存在很多交叉点, 规划部门需要把共性问题提炼出来在规划中综合考虑, 比如避难场所多灾种借用等。现在我们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正在牵头做综合性的防灾规划的标准, 大概明后年会出台。

本刊记者:我国现有的城乡规划条例、标准中关于防灾减灾的内容您认为还存在哪些不完善的方面?需要做哪些方面的补充?

苏教授:首先, 防灾应该是政府为主导的行为, 如果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团体或光靠社会、个人都是解决不了的, 因为其涉及范围较广, 一旦发生灾害, 就变成一个公共事件。当前, 我国政府已经比较重视防灾, 有一些问题也不可能一下都解决, 但解决问题的责任义务政府首先要承担起来。其次, 要把防灾减灾工作常态化。我们不能等到灾害已经发生才想到要去防灾, 而是应该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从城市到农村都落实好, 我国的防灾减灾能力就可以提高一大截。以抗震为例, 其他灾害也是一样, 城市中的建筑是经过科学规划设计的, 严格按照标准来建设, 而农村的房屋大多由农户自建, 没有统一设计、选材、施工、验收, 灾害发生后必然损毁严重。我认为可以通过城乡一体化将城市中行之有效的防灾方法推广到农村, 首先让农民意识到防灾的重要性, 让农民懂得多投入的钱是用来买安全。

常态化涉及到前面提到的四个支撑点中的两点:一个是规划, 一个是单体工程的防灾设计, 将这两方面常态化抓好, 我们就解决了一大部分问题。常态化建筑设计是在一定标准下的, 当比预期大的灾害来临的时候, 我们的应急系统要能跟得上。因此就要考虑从国家、从规划层面上建立多道防线, 至少是两道防线。一道防线是在一般灾害情况下, 整体城市不瘫痪。第二道防线是一旦来了更大灾害, 建筑被破坏, 但是城市基本的、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发挥防灾功能的设施要能够发挥作用。这两道防线基本可以保障城市在遭遇重大灾害后还有基本的运行能力。

本刊记者:在进行城乡规划工作过程中, 您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更好地将规划与防灾减灾结合在一起?有哪些具体措施?

苏教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从现在开始, 任何一个地方在做规划的过程中, 都应该要考虑防灾, 只有这样, 防灾才能贯穿到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去, 否则就是偏离主线。二、在我们实际做防灾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其对象, 规划对象不仅仅是房子和基础设施, 我们要强调承灾体即环境、人、物 (包括房子、基础设施等) 三者的相互结合。三、要有多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一旦被击溃, 第二道防线能够保证重要的防灾功能不丧失。从2008年的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来看, 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两场灾害表现出我国无论从区域还是城市层面的防灾布局没有层次感, 即没有多道防线, 以至于灾后城镇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当然了, 由于资金是有限的,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财富都用于建设牢固的多道防线上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在第一道常态化抗灾防线的基础上, 以点 (重要单体工程) 线 (基础设施) 连成网络面, 作为第二道防线。这样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点、线上, 在特大灾害来临时, 点、线发挥作用, 总体灾害规模自然就会降低。

本刊记者:汶川地震后, 我国在建筑抗震的标准规范方面又增加一部分新的内容, 比如将中小学校和医院的建筑抗震标准设防上升为重点设防;对于已建房屋抗震能力进行评估;对已建不合格房屋的抗震加固工程。像学校、医院之类的建筑大多数属于公共建筑, 加固工作比较好开展, 但是民房、农房加固修缮等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苏教授:汶川地震后, 中小学校、医院设防类别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一方面, 学校属于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 而未成年人自我防护能力差, 因此, 相比而言应该提高其设防标准;另一方面, 学校中的很多建筑年代比较久远, 由于国内教育经费的限制, 大部分建筑物得不到及时的加固改造。学校属于公共建筑, 应把将学校建设成为社区最大的安全场所和避难空间, 从整体上综合提高其抗震安全能力, 才能对灾后减灾、救灾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全面开展校舍的抗震加固工作。而医院在震后救灾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一旦建筑物发生损坏, 会直接导致其功能的失效或完全丧失, 所以其设防标准也应该提高。

目前我国在农村房屋防震建设方面已经逐步提上日程, 比如在全国来说做的比较好的新疆, 推广农居安全工程, 农民集中建房, 统一设计、施工, 政府给予部分补贴, 这里主要指新建农房。对于农村现有建筑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需要鉴定和加固, 可能难度更大。应从以下几方面综合推进, 一是建立有效的机制, 落实相关资金;二是在技术上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三是通过试点取得经验, 逐步推进;四是增强农村居民的抗震安全意识。

本刊记者:现在有许多地区,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新建房屋可能仍然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设防标准, 我们有什么措施来让标准更好落实到实践中去?

苏教授:我们国家现在有专门指导农村新建的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和图集, 用来解决农民自建房的抗震措施问题。规程和图集中主要将农房分为分四类结构:木结构、石结构、砖结构、土结构。我们希望用比较少的资金就可以解决问题, 比如说木结构建筑, 可能根据情况只需要合理加几个支撑就会牢固很多;或者说土结构的房屋可以在夯土中加入柳树条等使房屋结构更加牢靠。这些都是成本较低且较为实用的做法。

新建农房单从技术方面来讲, 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主要出在管理上。图集免费发放到农户手中, 但由于农民知识水平普遍偏低, 可能会看不懂图集的内容和相关要求。所以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建立一套机制, 比如说“工匠机制”, 也就是政府部门出资派一名技术人员, 指导农民按照规程和图集要求建房, 在建房过程中通过督查来及时纠正错误的做法。我刚刚提到的新疆, 为什么能做好安居工程, 就是因为农房是统一建设, 统一施工, 统一管理。

本刊记者:目前我们国家在城乡规划建设中, 有部分也已采用了新的技术, 比如隔震技术等, 运用一些常见的建筑材料达到抗震减灾、节约能源的目的,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苏教授:我们通常所讲的抗震, 当地震作用大于抗震能力时, 建筑物就会遭到破坏, 而为了提高抗震能力, 通常的做法是靠改变建筑部件, 比如加厚墙体, 更换建筑材料等。这种做法不但成本高, 而且属于比较被动的做法, 可能当预期以外的灾害来临时建筑物同样会损坏。

隔震技术则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耐震形式, 通过在房屋的基础或某层柱顶设置隔震垫, 阻止地震作用向上传递, 从而达到减弱结构地震反映的效果, 保护了建筑物。隔震技术早在60年代国外就已经发明。隔震技术目前在实际中应用较多且比较成熟的就是橡胶支座, 地震来了之后用橡胶的弹性调整地震周期, 达到隔震、削弱地震反映的效果。现在这种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也很多, 尤其在医院、学校等重点保护区推广较多, 用这种方法大概使建筑结构成本高10%左右。显然对于农村地区来说造价还是比较高的, 但是我们可以将隔震层用其他材料替代, 比如用沥青和砂垫层替代橡胶, 会节省许多成本。多年来有科学记录说明隔震和非隔震建筑在灾害来临后的损伤情况相差2倍以上。我们国家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在试点应用隔震技术, 隔震技术在我国已经写进规范10年, 并有相关的建筑图集。

在采访中, 苏教授强调在做规划与防在灾采减访灾中规, 划苏过教程授中, 强要调坚在持做几个理念:

一、预防为主, 防抗避救相结合。灾害能够预防的, 要将其控制在原点;没有防住的, 一定程度上通过抗灾预解决;如果都不能解决, 则从救灾考虑。

二、坚持多道防线与防抗避救结合, 有利于综合防灾体系的形成, 再与总体规划结合。城乡一体化区域布局考虑点、线、面结合, 点是城市, 线是交通网络, 面则是整个区域, 区域上位规划要点、线、面结合, 只有布局做好, 对应城市安全做到位, 城市安全系数会提高一大截。

三、还要综合考虑救援时的支撑平台, 比如道路的规划, 医疗机构、避难场所的规划等。

要把防灾减灾工作常态化。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 从城市到农村都落实好, 我国的防灾能力就又可以提高一大截。

3.昭通市防灾减灾规划 篇三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成就

(二)主要问题

(三)面临形势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

序言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内容涵盖城乡防灾规划、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乡加固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是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安排防灾减灾工作的依据。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总结防御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工作实效,经过全系统共同努力,成功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一)发展成就

1、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城乡规划法》和《防震减灾法》相继出台或修订,规定城乡规划应符合防灾减灾的需求,并提出了防灾避难场所建设、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既有工程抗震加固等方面的要求。汶川地震发生后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原则,并对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等内容作了全面规定。《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设系统抗震防灾工作要点》、《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等一系列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有效指导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工作。各地通过制订有关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强化了工程抗灾设防管理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

2、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颁布实施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村庄整治技术规范》、《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编制了《农村民居抗震设计图集》,完成了《镇(乡)村防灾规划标准》的审查工作。汶川地震发生后,组织编制了《地震灾后建筑鉴定与加固技术指南》,修订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

3、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监管取得进展

“十一五”期间,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抗震和结构安全已成为重要监管内容。一是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中增加了关于超限大跨空间结构审查的有关内容,并对奥运工程、世博工程等进行专项审查,确保了其抗震安全。二是推动各地实施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制度。三是加强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技术支持和质量监管,出台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图集》、《全国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示例》等技术性文件。

4、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有效推进

“十一五”期间,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成立了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加强对各地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泉州、南通、合肥、徐州、苏州、海口、武汉、宜昌、十堰、荆州、溧阳、泸州、喀什等20多个城市相继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或修订工作,其中泉州市、南通市等地开展了规划实施试点工作。厦门市编制了综合防范地震、台风、建筑边坡灾害的城市建设综合防灾规划,并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实施计划。

5、村镇抗震设防工作逐步开展

“十一五”期间,各地积极贯彻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加强农村工匠技术培训、提供农居抗灾图集等形式,促进村镇房屋抗灾能力的提高。如新疆2003年至2010年,新建农村抗震安居房194.9万户,累计投入262.5亿元;云南2007年至2010年,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85.5万户;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完成了360万户震损农房的修复加固和145.91万户农房重建任务。抗震安居工程经受了地震考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6、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取得成效

一是抗灾救灾工作部署和技术指导及时。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各地积极做好应对防范工作并建立了受灾及应对情况报告制度。汶川、玉树地震灾后,协助灾区制定了城镇受损房屋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过渡安置房质量验收、农牧区居住房屋抗震节能设计、灾区危房拆除及建筑垃圾清理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文件。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研究制订了受损建筑物安全性应急鉴定等方面的技术性文件。

二是对灾区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支持有力。汶川、玉树地震以及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组织房屋建筑应急评估专家组赶赴灾区,对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受损情况进行应急评估;协调各地推荐有关技术单位,支持灾后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工作。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新疆、西藏、江西等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积极应对灾害,有效地开展了地震、洪水灾后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

三是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保障灾后应急支撑体系得到保障。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协调各地加大城市水源地,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重要基础设施抢修力度,切实保障了市政公用设施正常运行。汶川、玉树地震后,组织支援灾区应急供水救援车、真空式吸污车、压缩式垃圾运输车、移动厕所、垃圾桶等,并选派专家对保障基础设施提供技术支持,指导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工作。

7、国际合作和科学研究不断深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先后承办了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第五届中日美生命线地震工程三边研讨会、东北亚城市防灾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汶川地震后,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日本国际合作机构联合开展了抗震技术培训项目,加强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国际交流。

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灾害影响机理以及重要建筑、市政设施和村镇防灾等课题开展了多个攻关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部针对城市建设防灾减灾技术、农村民居抗

震防灾措施、抗震抗风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城乡防灾减灾管理等方面,先后启动了50余项研究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二)主要问题

一是在灾害管理方面“重救轻防”。灾前城乡建设防灾减灾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城乡建设中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防灾避难场所、抗灾鉴定与加固等公益性事项缺乏稳定、连续的资金投入。

二是城乡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有待加强。防灾规划中针对新灾害类型的防灾措施研究不够;防灾避难场所布局不合理,数量和规模不够;重要防灾减灾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建设实施不到位。

三是城乡建设存在防灾薄弱环节。大量村镇、城中村、旧城区的老旧民房和城乡结合部的私建建筑存在灾害隐患;大型公共建筑、学校、医院的防灾措施尚需加强;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参差不齐,灾后应急救灾保障能力差。

四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仍待加强。城乡防灾减灾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研究力量分散、防灾研究偏重单一技术,缺乏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三)面临形势

1、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然灾害共造成22亿人次受灾,10.3万人因灾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4万亿元。这期间几次大灾巨灾严重影响我国城乡建设:2006年“桑美”台风造成483人死亡;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造成129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517亿元;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51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2010年玉树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经济损失数十亿元;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造成1765人遇难或失踪。

据民政部统计,1993至2009年我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GDP比例2.2%,远高于发达国家0.5%左右的水平。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十二五”期间城乡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2、城镇化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城市运行对交通、供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依赖程度很高,而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一旦受灾极易产生连锁、放大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灾难。2007年7月18日济南特大暴雨,造成37人死亡,1.4万平方米市区道路毁坏,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2010年5月7日广州特大暴雨,造成7人死亡,38间房屋倒塌,30多个地下车库被淹。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突破50%,人口、产业、工程设施将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城镇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加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迫在眉睫。

3、统筹城乡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通过村庄整治、农村危房改造以及抗震安居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村镇房屋和基础设施的防灾能力。但由于历史上城乡二元化管理,村镇整体抗灾设防水准仍较低,受灾时人员伤亡远比城市严重,小灾大损失的现象屡屡发生。甘肃岷县5.2级、云南鲁甸5.6级等中等规模地震,平均使十余个乡镇、上万人受灾,反映了村镇建设防灾能力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严峻现实。

“十二五”期间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要求,急需解决如何在城乡建设中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升城乡防灾减灾总体水平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

(一)指导思想

以城乡防灾规划制定和实施为先导,以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监管为主线,以应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依据,以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和防灾减灾技术进步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灾害中因房屋建筑、市政公用设施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基本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推动城市综合防御和村镇全面设防;坚持预防为主,平灾结合,做到防灾常态管理与灾时应急管理并重;坚持科学防灾,综合防灾,统筹考虑空间管理与过程管理、近期安排与长远谋划。

(三)规划指标

1、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城乡规划监察中针对城乡防灾减灾的监督管理内容,加大监管力度。

2、防灾规划编制。地震高烈度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基本完成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重点针对地震、台风、雨雪冰冻、暴雨、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开展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村镇防灾规划的编制试点工作。

3、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开展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编制或修订完善;基本完成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灾害风险较高地区城镇中心城区的防灾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规划和建设,其他地区开展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农村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试点。

4、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发达地区镇(乡)、村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其他地区达到60%以上。

5、房屋建筑抗灾设防。城市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率达到

100%;规模较大的乡镇公共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其他地区达到80%以上;发达地区新建农房基本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地区新建农房考虑防灾措施。

6、重要建筑抗灾设防。新建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100%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及相关规范进行抗灾设计和建设,指导完成存在隐患的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建设依托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的防灾避难场所试点。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在相关法律制定中强化有关建设工程防灾减灾的内容;做好《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的论证起草工作;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监管制度。

二是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抗震、抗风、防洪、抗雨雪冰冻和保障建筑边坡安全的技术标准;在设计规范中考虑灾害的关联性和多灾种防灾要求的整合,在市政公用设施运行标准中注重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要求;重点加强城镇防灾规划、防灾避难场所建设、防灾减灾地理信息共享、防灾减灾标识等方面技术标准的制定;完成城镇综合防灾、村镇住宅防洪工程、城市地下空间防洪工程等方面标准的编制工作;推动各地根据当地自然灾害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深化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

三是建立城乡建设防灾减灾重点防控机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定期分析本地区灾害形势,及时公布防御相关自然灾害的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并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建立重要工程和次生灾害危险源数据库,在特殊季节或接到灾害预警时,及时部署、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开展灾后工作绩效评估,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完善技术标准的建议。

四是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监管制度。进一步贯彻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和技术政策,加强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全面推动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论证,适时修订《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监管内容和手段。

五是建立城乡防灾规划监管制度。将城镇防灾规划作为城市、镇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时编制实施;明确城乡防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和监管要求,并在城乡规划审批、实施中严格审查把关;组织开展城乡防灾规划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城乡防灾规划按期实施。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

一是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防灾减灾的原则要求。综合考虑邻近城镇间防灾需要,探索建立区域防灾体系,协调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对区域防灾减灾问题的研究,完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应急功能和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各类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促进部门、地区之间资源共享和应对灾害联动机制建设,加强灾后应急反应和协同工作能力。

二是开展城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地震高烈度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针对城镇灾害类型,组织编制应对台风、雨雪冰冻、暴雨等自然灾害和工业灾害的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加快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编制;研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防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水平。

三是推进社区、村庄防灾规划工作的开展。针对大中城市特点,研究编制大型商业区、经济开发区、重要商务区、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社区防灾规划的技术要求,推进新建社区的防灾设施、避难场所与房屋建筑同时规划设计,确保社区防灾设施齐全和足够的避难疏散空间;根据各地的灾害类型和特点,开展村庄防灾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四是强化城乡防灾规划的落实。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强化对城乡防灾规划中灾害防御要求、城区建设与改造的设防标准、防灾避难场

所建设、次生灾害防御等措施的落实;现有重要城区、大型厂矿区、商务中心区、大型公共场所、大型地下空间和风景名胜区,不能满足有关防灾要求的,要有计划地进行改造。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

一是结合城镇防灾规划和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基本建立具有综合防灾特点的防灾避难和灾后安置体系,完善相关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大幅提高我国城镇应急救灾能力。

二是制定《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进行避难场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避难场所各项防灾功能。在固定防灾避难场所建设中,加强防灾避难功能审查,严格工程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日常管理制度,确保防灾避难场所的保障能力;结合城镇详细规划和社区建设,开展防灾避难场所和疏散道路整治,以及高密度城区防灾据点建设。

三是建立以城镇人均防灾避难场所有效疏散面积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确保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服务范围、用地规模和道路、给水、电力、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满足城镇应急避难需要。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

一是提高新建市政公用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在立项、选址和方案论证阶段,研究地震、台风、雨雪冰冻、暴雨等灾害防御措施;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抗灾设防的专项审查或论证;在施工图审查中把抗灾设防质量作为审查的重要内容;在施工阶段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提高现有市政公用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市政公用设施定期防灾安全评价制度,及时维护、鉴定、维修;开展重点地区城镇道路、给排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抗灾能力安全排查工作;对早期建设的抗灾标准偏低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抗灾设防。

三是加强市政公用设施防灾监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设、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监测和应急处置设施,提高燃气、轨道交通等设施突发灾害紧急自动处置能力;加强灾后应急设施建设,研发灾后应急抢修、紧急恢复技术。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

一是开展对学校、医院和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的鉴定和加固工作。研究编制大型公共建筑抗灾评估技术指南,对未能达到防灾安全要求的公共建筑进行加固改造;完善公共建筑的各类防灾设施,加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测与预警功能,增强其全寿命期内的综合抗灾能力;继续开展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校舍的综合防灾能力。

二是提升旧城区及城中村房屋抗灾能力。结合城中村改造、农居改造、危房改造等工作,提高城中村及旧城区房屋建筑的抗震、抗风、防涝能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有条件的地区,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抗震防灾政策措施,对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并限期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三是提高村镇工程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农村民居抗灾设防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逐步建立村镇防灾服务体系;加强村镇住宅图集的推广使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研究与应用;组织村镇工程防灾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工程技术人员防灾意识。

四是开展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防灾保护。吸取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大量文物和古建筑损毁的教训,研究各类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防灾减灾目标、抗灾设防标准和防灾减灾措施,并开展抗灾鉴定和加固试点,提高其抗灾能力。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

一是制定和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类防灾应急预案。根据当地灾害特点,制定和完善各类防灾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职责和操作流程;加强对重要次生灾害

源的监控,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开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的灾备系统建设。

二是建立健全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灾害信息收集、上报渠道。加强部门间协调与联系,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和信息报送制度,明确负责灾害信息上报的机构、人员,保证灾害情况及时上报;收集、研究国内外自然灾害案例和应急工作措施,改善应急决策机制。

三是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指导灾区制定重建方案;确定合理的抗灾设防标准;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对恢复重建工程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农村房屋灾后重建的技术指导,积极推广应用农房抗灾实用技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

一是加强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管理和专家队伍的建设。落实防灾减灾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工作制度,保障人员、经费、设备等工作条件;建立有效的专家参与防灾减灾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类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辅助决策作用。

二是做好抢险抢修和应急鉴定队伍建设及物资准备。整合设计、施工和科研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建立平灾结合的房屋建筑应急鉴定队伍;建立机动灵活、装备精良的市政公用设施抢险抢修专业队伍;通过培训、演练,提高抢险抢修和应急鉴定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是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投入机制。建立应急评估和工程抢险的激励政策和投入补偿机制;研究应用隔震减震等抗灾新技术的激励政策,提高行业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配合相关部门推行灾害保险机制,提高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一是加大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的投入。依托现有科研力量分区、分级设立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建立科研基地支撑体系;针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经济条件,开展城镇群灾害综合防御体系试点研究;加强对学校、医院和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防灾技术的研究;加强对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预警保护、应急抢修及安全恢复等技术的研究。

二是强化城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鼓励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技术应用试点;支持实用抗震、抗风、防火等各类防灾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并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制定、完善技术配套措施,提高设计施工企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三是指导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抗震能力普查。按照平震结合的原则,结合数字化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抗震防灾规划编制资料建立、健全城市抗震防灾信息数据系统,并随着城市建设、改造同步更新相关数据,保障灾害发生时尽快掌握相关基础资料。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

一是推动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普及教育。积极开展对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和应急管理培训;加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从业人员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各种防灾演习、演练;加强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建筑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防灾减灾内容。

4.昭通市防灾减灾规划 篇四

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东平县教育局《关于做好2017年全县学校防灾减灾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教育局安关于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全面提高学校防灾减灾和学生防险避灾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二、活动主题

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17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四、领导小组: 组长:袁昌杰 副组长:施焕光 成员:全体教师

五、活动内容

1、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1)在校门口、橱窗悬挂张贴相关内容的横幅、标语、口号等,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2)出1期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防灾减灾手抄报。

2、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措施、方法步骤,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2)利用国旗下讲话,由校领导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动员。

(3)各班级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讲座既防震减灾主题班会。

3、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在抓好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学校要针对防震、防火、交通、溺水、拥挤踩踏、突发公共事件和雷击、地震等气象和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的规律与特点,开展一次以上全校性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

4、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活动期间,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5、加大学校防灾减灾活动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学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为加强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活动要求

1、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策划,周密计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顺利开展。

2、要强化责任,严密组织,防止走过场,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

3、要广泛发动,加强联系,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校防灾减灾工作。

4、要认真修定防灾避险演练预案,及时总结演练经验,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应急预案,使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防灾减灾日及宣传周

活动方案

东平县州城街道田庄小学

5.昭通市防灾减灾规划 篇五

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1

二00八年五月十二日,大自然又一次向我们展现了它永恒的威力。

四川汶川发生了地震,震级高达里氏八级,瞬间五百六十万瞳楼房因声倒下,二千三百多万幢楼房受损坏,把花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瞬间给夷成了平地。地震威力相当于五千六百多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力量,震中心烈度高达十一度,震源不过十公里,地震的破坏地区非常广泛,犹如一块巨石落入水中,掀起一层层波纹扩散出很远。四川从二00八年九月二十日起共发生了几百将近几千起地震,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光汶川大地震就死了一万多人,伤了二万六千二百零六人,六万多人音信全无。许许多多的确人流离失所,现场状态惨不忍睹,地震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灾难和痛苦、悲伤。

不过地震是可以预防的,虽然地震不能被人为的随便控制,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什么时候来,通过动物异常可以知道地震什么时候来,还可以能过地下水知道,如果出现冒泡、发浑、变味等,就代表大地震要来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发现有情况必须通知居民,减少人员伤亡。

虽然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是渺小而无力的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大自然这头“猛兽”一定能被我们驯服。

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2

当地震突如其来时,如果我们能够采取正确科学的逃生及自救方法,那么就会把人员伤亡降低到最小程度。为强化学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助能力,按照教育局统一要求,遂平瞿阳二小积极制定预案,并全力部署做好充分准备,于5月11日下午开展了逃生自救演练活动。本次活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分钟课桌下防震演习活动及地震后的疏散演练。县公安局莲花湖有关领导受邀前来观看。

首先,由县公安局莲花湖派出所李警官给我校全体师生讲解校园暴力事件的安全防范的常识,李警官结合生活实际和生动事例,从有关安全知识,讲到面对安全事故出现的时候如何及时进行自护自救等,并亲自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安全教育课

之后开始逃生自救安全演练,有四年级五个班的学生及六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的学习,忽然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学校铃声)同学们迅速拿起课本抱头,钻到课桌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一分钟后,信号员发出“地震解除”信号(哨声):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在教师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不着急、不慌乱,纷纷用书本遮捂头部,有序、快速地跑出教室,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成功进行了安全撤离。

通过这次防灾减灾的活动,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和团结互助的品德。

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也就在这一瞬间,汶川周边地区变成了废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有多少人离开了人世,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残疾人……这场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给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难于挥去的阴影。

根据有关人员统计,在地震发生时,真正由于灾难本身造成的伤害并不大,那又是什么使这么多人遇难呢?原来,真正的“杀手”是惊慌。惊慌使得许多人只会随别人行动,而不能冷静地思考。由于逃身的本能驱使,使得人们不是仓皇跳楼,就是相互拥挤踩踏而死,或是在楼房垮塌前没有及时躲避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人类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和地区,如果我们学会了自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我们不甘心,虽然我们不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我们却可以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来准确地防止和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那么,当地震灾难降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灾难是人们预测不到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防止和地震造成的伤害,与其惊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还不如全力自救。

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4

同学们,你们想过吗?灾难有哪些?在遇到灾难时应该怎么做?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讲吧。

灾难有地震、火灾、车祸、水灾等。有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有的是自然灾难,自然灾难是可以预防的。

你们记得吗?德汇商贸城就是因为失火造成的。为了不发生火灾,我们应该不玩火,要把家长抽完的烟头踩灭,不然会酿成大灾。

5.12大地震,使四川的小朋友受了灾。虽然地震不是我们想不发生就不发生的,但是我国已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为我们买了一份“保险”。下面我来给你们讲讲地震时的“三不要’’:不要慌张,不要乱跑,不要不听指挥。

在发生水灾的时候,要镇定,听救援人员的指挥,不要乱跑,也不要为了金钱,不肯离去。生命是第一呀!

我们还可以预防旱灾。旱灾是由人类破坏臭氧层造成的。我们只要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其实这些小事,都可以预防旱灾。

同学们,不要以为这些小事没什么,其实只要一不注意,一场灾难又要来临。只要知道在危险场合应该做什么,只要提前知道这些常识,你就一定能化险为夷.全国防灾减灾日观后感5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

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咱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

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咱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咱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6.海岛灾害及其防灾减灾策略 篇六

1 海岛灾害特征

1.1 灾害种类多, 发生频繁

海岛地区的灾害种类多。根据主要的致灾因子, 海岛地区的主要灾害可以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态灾害等一级类型, 又包括20多种二级类型[3]。各种海岛灾害中以海洋灾害为主要影响类型。海岛处于海陆相互作用的动力敏感地带, 灾害种类多, 表现为不同时空尺度。由于全球变暖和全球气候异常, 也导致海岛地区的各类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大大增加, 从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看, 海岛地区每年都有灾、无处不有灾。

1.2 灾害损失严重且呈增长态势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海岛面临更为严重的灾害形式, 主要灾害呈不断上升趋势, 强台风、大暴雨、大风暴潮、海冰等巨灾风险增多, 各类灾害给海岛地区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海岛灾害的统计数据和资料, 本节中所采用的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编纂的《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2000—2010) 资料[4]以及相关文献, 通过我国海洋灾害的资料与数据进行类比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中国近海海域及海岸带区域的海洋灾害损失年均增长迅速, 是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中增长最快的。2000年以来海洋灾害的灾次数据显示 (图1) , 中国海洋灾害发生的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 上升最为明显的是赤潮灾害, 其次则是海浪灾害, 风暴潮灾害略有上升。从直接经济损失来看 (图2) , 在各种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中, 以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所占比重最大;死亡 (含失踪) 人数主要因风暴潮和海浪灾害造成, 但从2006年以后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图3) 。

1.3 灾害链现象突出

在海岛众多的灾害链中, 热带气旋灾害链 (热带气旋—巨浪—风暴潮—暴雨—滑坡—泥石流等) 、暴雨灾害链 (暴雨—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 、干旱灾害链 (干旱—作物失收—病虫—土地退化等) 、地震灾害链 (地震—火灾—滑坡—水灾—海啸—疾病等) 、寒潮灾害链 (寒潮-冻害-海冰-寒潮大浪) 是常见的灾害链。灾害链的危害性表现为: (1) 灾害链辐射作用和社会冲击波效应增强, 群发性灾害趋于严重, 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2) 自然灾害系统与资源、环境问题互为因果, 相互诱发,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1.4 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按照海洋灾害空间分布特点, 东海区域海洋灾害最严重, 风暴潮、海浪及赤潮灾害所占比例均超过3个海洋灾害区域总数的一半;渤、黄海区域灾害种类比较齐全, 除在其他两海区也占一定比例的风暴潮、海浪及赤潮外, 还有其独有的海冰灾害和温带风暴潮灾害;南海区域辽阔, 海洋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海的北、中部海区, 南部海域海区灾害较少。统计数据表明:海洋灾害损失最严重的省份是广东、浙江和福建, 其次是山东、江苏和海南。

1.5 海岛生态灾害发展趋势加快

近10年以来, 我国沿岸海域赤潮频发、危害严重, 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 东海海域为我国赤潮的高发区, 中国东部几乎所有的海湾都受到赤潮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 由于近年来海上各类生产活动的增加, 以及海上安全被忽视而使得海洋溢油事件呈上升趋势。这些生态灾害给沿海海岛经济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2 海岛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

海岛地理环境独特, 相对孤立地散布于海上, 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共享性差。与陆地相比, 其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有限, 淡水资源严重短缺, 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这些不利因素导致海岛发生灾害时受灾危害程度大。海岛是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 但是, 目前我国在海岛灾害的基础调查研究、监测技术、预报警报、应急体系和重大灾害的危急处理机制、减灾服务等方面, 仍然处于落后甚至空白局面, 海岛防灾减灾需要进一步加强[5,6]。我国海岛防灾减灾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2.1 管理体制和应急救援系统有待完善

海岛防灾减灾是典型的社会行为,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全社会通力合作,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影响。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的部门分割, 使海岛防灾减灾现行管理体制缺乏全方位、快速有效的工作机制, 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目前, 海岛地区应急指挥系统普遍没有建立, 缺少工作经费等问题比较突出。灾害险情和灾情报告渠道不够畅通、应急反应不够快, 灾害救援装备比较落后;救灾物资储备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防治技术相对落后, 灾害应急救援能力亟待提高。

2.2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灾害综合监测能力不强

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 海岛地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医疗卫生条件、水、电、道路较差, 经济相对落后。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来说, 海岛地区就是“东部的西部”。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各种海岛灾害造成的损失又会加重这种落后的局面。海岛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一些灾害多发地区的避灾场所建设滞后, 城镇灾害设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村居民住房防灾抗灾标准普遍较低。

我国尚未建立较完善、广覆盖的海岛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海岛地区灾害监测系统的现代化建设水平仍十分薄弱, 综合监测能力仍不能满足提高灾害预报准确性与时效性的需要。海岛灾害监视监测设备短缺落后, 自动化程度低;监测技术、手段有待发展;海岛灾害监测站点稀缺, 分布不甚合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能力需进一步增强。这些都与海岛地区多灾的现状不相适应, 与现今信息时代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岛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

2.3 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灾害风险评估空白

海岛防灾减灾的科技整体水平不高, 科技研发支撑能力不足, 专业人才匮乏。应急平台、信息管理、资源管理、装备配置、能力评估和灾情评估等缺乏标准规范。尚未建立有效的海岛减灾科技支撑体系, 海岛灾害的基础理论研究落后, 对海岛灾害发生机理和规律的认知水平不高;缺乏海岛灾害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领域的探讨;科研工作者参与海岛减灾领域科学研究的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的海岛灾害区划和灾害风险评估尚属空白。海岛地区各种灾害的评估标准还没有完全建立, 灾害评估的技术手段还很有限, 灾害评估所依赖的监测技术方法还比较欠缺, 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灾害过程监测评估及灾后综合评估等许多方面还没有建立多行业、多部门协调评估的工作机制, 这种状况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政府的科学决策、减灾预案的制定和防灾减灾效果。

2.4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是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 是防灾减灾系统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综合防灾减灾的应对措施之一。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多方面的原因, 海岛的灾害文化建设存在许多“滞后”现象, 海岛居民减灾意识薄弱, 将减灾简单视同于救灾和赈灾的片面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灾害教育措施不得力, 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宣传不足, 海岛居民对于灾害的警觉性差, 缺乏避灾训练, 群众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是我国海岛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应该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思想观念, 开展全民普及宣传教育, 提高防灾意识和群众的自护能力, 保护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 海岛防灾减灾策略

3.1 加强海岛灾害风险评估和信息管理能力建设

全面调查我国重点海区海岛各类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 查明主要的灾害风险隐患, 基本摸清我国海岛减灾能力底数, 建立完善海岛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 为增强海岛防灾减灾能力提供依据。评估海岛各类灾害风险, 编制省级 (1∶25万) 及海岛灾害高风险区域 (1∶10万) 风险图。

完善灾情统计标准, 建立我国海岛灾害灾情统计体系, 建成国家、省 (自治区) 、市、县四级灾情上报系统, 健全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建立相关部门的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充分利用各有关部门的基础地理信息、经济社会专题信息和灾害信息, 建设海岛灾害信息共享及发布平台, 加强对灾害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应用。

3.2 加强海岛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建设

加强海岛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海岛防风、防浪、防潮工程, 重点加强避风港、渔港、防波堤、海堤、护岸等设施建设;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在海岛地区基本建成生态功能稳定、防灾减灾效果显著的生态防护林体系, 以抵御海岛地区重大自然灾害, 切实维护海岛地区生态安全;加强海岛城镇排涝设施建设, 重点做好城区防洪和排涝工程建设, 提高抗洪减灾能力;防治海岛山洪和地质灾害, 以巡查、监控和避险为重点, 做好防范工作。

统筹做好海岛地区农业和农村减灾, 工业和城市减灾以及重点地区的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编制与减灾工程规划, 全面提高海岛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3.3 加强海岛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完善海岛与陆地联网的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 加强海上救援体系建设。减灾工作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 有必要建立海岛灾害的监测、情报、预报、预警和防御信息网络系统, 以增强对灾害的快速反应及科学决策能力, 提高减灾实效。一是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实行固定监测和流动监测相结合、传统监测与现代监测相结合、专业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 对海岛灾害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监测。二是加强预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灾害预报服务系统, 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短时、短期、中期连续滚动灾害预报。三是加强预警体系建设。各地要广泛采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电话传真、报纸杂志、高音喇叭、手机群呼、鸣锣示警等有效形式, 将重大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防洪防汛等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发送到公众。

3.4 建立健全海岛灾害应急指挥救援机制

加强海岛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中央和地方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设。加强减灾救灾装备建设。加强海岛减灾救灾工作队伍和军队、武警、公安消防部队等骨干救援队伍及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 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民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理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制订减灾志愿服务的指导意见, 全面提高减灾志愿者的减灾知识和技能, 促进减灾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

3.5 加强海岛防灾抗灾科技能力建设

自然灾害是一项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它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加强各类自然灾害特点、成因的研究, 以及长、中、短期预测。同时也要加强海岛灾害综合研究, 对灾害的成因、预防、救灾、灾后建设和各类灾害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规律性等全面研究, 力求找出减轻灾害的综合对策, 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依靠科技, 发挥科技在海岛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高起点、高效率、高水平地推动海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是增加科技投入, 提高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科技含量。二是加强对外交流, 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科技设备, 提高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水平, 特别是在洪水预警体系、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体系、防震减灾体系建设中, 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经验, 提高科技含量。三要加强防灾减灾重大技术的攻关, 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要发挥科研优势, 协同作战, 联合攻关, 力争在关键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3.6 加强海岛防灾减灾规划体系与技术标准规范建设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政府应将海岛防灾减灾规划工作作为推进沿海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 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海岛综合减灾应急预案, 制订适合中国国情的海岛防灾、抗灾、救灾应急计划和措施, 指导政府有关部门、厂矿企业及居民在灾难发生后及时做出正确的应急反应, 协调各方行动, 减轻灾害损失。重点开展海岛灾害监测、预报、预防技术、灾害应急处理方法和程序、救灾措施等领域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制定, 为我国海岛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标准化技术方法, 为应急预案的正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海岛灾害处理效率和水平, 为我国海岛经济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3.7 加强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能力建设

强化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 建立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团体协作开展减灾宣传教育合作机制。依托国家减灾科普教育支撑网络平台, 鼓励群众参加减灾专业技术交互式远程教育, 培训减灾知识。结合海岛灾害特点, 编制减灾科普读物、挂图和音像制品, 推广先进减灾经验, 宣传成功减灾案例, 面向公众宣传减灾知识。将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内容, 开展减灾的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 建成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开展面向减灾工作者的教育培训, 提高减灾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海岛灾害及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 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提高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由被动防灾转变为主动减灾。开展多层次专业化教育, 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管理人员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切实提高海岛防灾减灾的工作业务水平。结合各海岛地区灾情实际情况, 通过广播、电视、科普活动、预警演习等, 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教育, 使干部和群众都明白, 自觉采取各种防灾措施, 避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自觉地加重灾情的盲目性。

4 保障措施

4.1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管理机制

完善海岛防灾减灾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组建国家级的全国海岛防灾减灾管理中心, 加强全国海岛防灾减灾工作的协调联动, 建立全国海岛防灾减灾管理中心与国务院各灾害归口管理成员单位、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减灾的制度和机制。加强海岛灾害应急体系建设, 制订和完善海岛灾害应急预案, 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4.2 加强防灾减灾制度化建设

逐步建立以防灾减灾有关法律法规为主体, 由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各类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组成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实现海岛灾害预报、预警、应急、救援、评估、投入的规范化与法制化, 提高依法减灾的水平。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行政执法责任制, 加强执法监督和检查, 使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

4.3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加大减灾投入力度

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 积极开拓其他投资渠道, 争取社会各方面对防灾减灾事业的投入和支持。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投资机制。建立省 (自治区) 、市、县三级防灾减灾投入保障体系, 将防灾减灾事业投入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 并设立防灾减灾政府基金, 专户存储, 专款专用。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资金对防灾减灾事业的支持与投入。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灾害保险机制建设, 鼓励企业、个人参加灾害保险, 提高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 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海岛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的多元化补偿机制。大力实施科技防灾减灾战略, 重视科技投入,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灾害科学技术研究,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减灾中的作用。

摘要:中国沿海地区一向是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地带, 海岛更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典型的生态脆弱带。随着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 海岛作为特殊的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复合区域, 成为海洋开发的重要依托。为了保障我国海岛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海岛防灾减灾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2000年以来中国海洋灾害统计资料, 对影响我国海岛地区的灾害特征做了类比分析, 并对海岛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岛防灾减灾策略与保障措施。

关键词:海岛,灾害特征,减灾策略

参考文献

[1]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灾害综合研究组.灾害、社会、减灾、发展:中国百年自然灾害态势与21世纪减灾策略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

[2]牛文元.生态环境脆弱带 (ECOTONE) 的基础判定[J].生态学报, 1989, 9 (2) :97-105.

[3]叶涛, 郭卫平, 史培军.1990年以来中国海洋灾害系统风险特征分析及其综合风险管理[J].自然灾害学报, 2005, 4 (6) :65-70.

[4]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2000-2010年) [EB/OL].[2013-09-10].http://www.coi.gov.cn/hygb.

[5]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6.

上一篇:《怪城奇遇记》读后感下一篇:追光者主持词串词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