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活的思考

2024-09-25

对大学生活的思考(共8篇)

1.对大学生活的思考 篇一

何为大学文化 ——对当代中国大学现状的思考

何为大学文化 ——对当代中国大学现状的思考大学文化,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说熟悉是因为经常能听人谈到这个词,说陌生则是因为对她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今天特意百度了一下,得到了大学文化这样的一个定义:“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的因素的结合体。”总觉得这样的一个定义有点抽象,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一些其他资料以及自己的理解,谈一下对大学文化的认识和对当下中国大学现状的思考。

首先我们得承认,大学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文化,每个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渐渐意识到了一个大学的文化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常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类比,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大学文化,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呢?事实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专家意识到了这一点,关于大学文化作用的文章也有很多,这里就不展开来讲。笔者查过很多关于大学文化描述的资料,基本都提到一点:大学文化体现在教学参与者的言行举止之中。大家都知道,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是基于此,当你进入一个大学后,你自然而然要受到那里的文化气息的影响,你的言行举止自然而然也就要体现出那样一种文化。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个大学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讲就只需要去观察里面的教授、学生、管理者他们言行举止。当然,要详细地了解有关大学文化的相关内容,仅凭以上的介绍还远远不够的,但是,这不是本文的要讨论的重点,因此,我们只需要对大学文化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就足够了,这也是笔者写上述内容的原因。

接下来,让我们将目光投到中国大学的建设上来。近年来,中国大学建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也出现了一些笔者认为比较严重的问题。

1.大学文化体现在教学参与者的言行举止之中,那么,我们的教学参与者都在做些什么?我们的教授在忙些什么?

在《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眼下只是一个传说》一文中,作者对教授是这样描述的——“越是名气大的,越没时间潜心研究。上上电视,搞个访谈,出国考察,参加活动,整天打飞的像打出租车一样,在天上的时间比在地上的时间还多。教授专家们忙于商业,勤于应酬更像个商人,赶场赚外快的就更屡见不鲜了。”不仅如此,通过这几年一些媒体的曝光,我们也了解到了目前中国的一些学术腐败问题,我们知道了原来教授也抄袭论文的,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学术界的悲哀。

我们的学生在忙些什么?

“不要说上课听不懂,不要说教师不关心,不要说专业不感兴趣,不要说学校太烂,堕落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借口。”这是李开复对话大学生时说的一段话,这句话的的确确值得我们深思。在《当迷茫在大学里泛滥成灾》一文中,李开复有这样一段对当代大学生生活的描述——“在你经历的大学生活中,你是不是有许多时间都不知所措,有许多时间都在宿舍里床上度过,有许多时间都用在QQ上的闲

聊,有许多时间都在网络游戏里厮杀。一学期、一年、两年过去了……突然发现自己没有认真听过几节课,虽然给你们上课都是讲师以上级别的;突然发现自己没有认真读过几本书,虽然你们大学里的图书馆有很多的藏书;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学到东西,虽然大学里有很多的可以学习东西。你现在是不是正在为期末考试过关,而不是达到优秀而发愁,正在盘算不会被亮红点的各种方法:突击学习,考试作弊,请酒送礼,独自祷告……”作为一名在读的大学生,我深刻的感受到了这段话具有多大的适用性,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确确实实就是过着这样一种生活的。

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在忙些什么?

对一个大学来讲,笔者认为,软件建设比硬件建设要重要得多,然而,似乎有不少的教育管理者并不赞同。还是引用《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眼下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例子——“中国名牌大学,大约也不缺钱花,建个三层楼的食堂都要安装两部电梯,为了教学评估不惜花掉几千万元,用来搞学术的钱都用来搞面子工程了。”其实,岂止名牌大学如此,普通大学也同样如此,甚至更严重。面对着这种种行为,我们可以感受到目前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缺失及弊端。由此看来。中国大学的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我们的制度是否出现问题?

这个笔者暂时无法讲的太深,就只能简单地再次借用一下《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眼下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一段话——“高校是官场的延伸,人们不会忘记厦门大学40个教授争聘一个处长的新闻。高校领导都是有行政级别的,比如许智宏校长就该是个部长级别。学术被政治豢养,乃至学政不分家,学为政所用。中国最大的博士群在官场,就是一个铁证。中国每年招五六万个博士,大部分都是当官的,挤掉众多栋梁之才。官员读博大多不过是为了增加个升官的砝码,哪有心情与精力去搞学术,他们的论文质量会好到哪里去呢?许智宏说,北大与耶鲁相比,论文的数量差不多。是啊,中国的博士数量早已超过美国,在发表论文的数量上早就世界领先。但不要忘了,中国的博士、硕士学位人家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不承认的。”

中国大学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我们在这里就不再一一举出。

总之,中国大学目前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面对这诸多的问题,我们的大学建设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大学文化的建设是关键。要摆脱现在的困境,就必须在大学中建设更加优越的和完善的大学文化体系。笔者坚信,文化的导向作用可以引领我们从迷茫的现状中走出来,向着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前进。

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眼下只是一个传说

2010年04月16日 08:34中国青年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

249条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12日晚,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的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如是说(《长江日报》4月15日)。许智宏的这句话说出了众多人的心声。偌大中国,人口几乎要占到世界的四分之一,经济也马上变成世界老二了,竟然一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没有。当人家把诺贝尔奖一个个拿回家的时候,我们还是零,中国的高等教育实力也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太不相称了。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0年最新发布的全球名校百强排名,北大排在第52

位,清华第56位,中国这两所首屈一指的名校连前五十强都没进。无独有偶,此前,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排出的200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国内名校如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都无缘世界大学学术前200强。

笔者身在高校,这几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大,人越招越多,高楼也越来越多。中国的大学好比一个身段很好的模特,可谓有模有样。可是,有长相没文化,没精神,没气质,成不了世界名模。笔者也认识一些教授专家,可是越是名气大的,越没时间潜心研究。上上电视,搞个访谈,出国考察,参加活动,整天打飞的像打出租车一样,在天上的时间比在地上的时间还多。教授专家们忙于商业,勤于应酬更像个商人,赶场赚外快的就更屡见不鲜了。

高校是官场的延伸,人们不会忘记厦门大学40个教授争聘一个处长的新闻。高校领导都是有行政级别的,比如许智宏校长就该是个部长级别。学术被政治豢养,乃至学政不分家,学为政所用。中国最大的博士群在官场,就是一个铁证。中国每年招五六万个博士,大部分都是当官的,挤掉众多栋梁之才。官员读博大多不过是为了增加个升官的砝码,哪有心情与精力去搞学术,他们的论文质量会好到哪里去呢?许智宏说,北大与耶鲁相比,论文的数量差不多。是啊,中国的博士数量早已超过美国,在发表论文的数量上早就世界领先。但不要忘了,中国的博士、硕士学位人家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不承认的。

许智宏提到,一流大学是用钱堆出来的。然而,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主管Jamil Salmi通过研究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大学发现:仅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世界上最贵的几所大学如乔治·华盛顿大学、肯阳学院、巴克乃尔大学、瓦萨学院和萨拉劳伦斯学院,都不是世界一流大学。而中国名牌大学,大约也不缺钱花,建个三层楼的食堂都要安装两部电梯,为了教学评估不惜花掉几千万元,用来搞学术的钱都用来搞面子工程了。人家发达国家更不缺钱,但是建筑有的是几百年历史的,教学设施堪称陈旧、落后。前不久,笔者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中看到,一位知名德国学者说,在德国很多亚洲的留学生看到他们破旧的教学设施就走了。可人家在软件上绝对是世界一流,其学术成就也不是那些只有良好硬件设施的高校所能比的。

与我国那些三流学校几个合并起来争个重点大学名号的做法不同,那些世界顶尖名校规模很小,很少有人数超过一万的。反观中国的名牌高校,个个都人高马大,光鲜亮丽,可不乏素质不高的蛮汉。建校约900年的牛津大学,虽然陈旧,可人家个个都是精英。牛津产生了至少7个国家的11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包括25位英国首相(其中13位来自基督教堂学院),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北大培养了几个世界知名的专家学者?

中国人始终心比天高。就在2月28日,科技部还召开发布会,说要在2020年前建成若干个世界一流大学。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再次暴露无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长期奋斗,要得到世界的公认,不是想什么时候建成什么时候就能建成的,更不是自封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期待中国能有杰出的大学,可目前看来,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

2.对大学生活的思考 篇二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诺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指出:"物质生活的需要即人的生存和安全的需要的满足是最初级的需求阶段,而作为人的自我满足与自我实现这一极为重要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则是体现了人所具有的更高程度的价值观",而艺术则恰恰是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需求的一种形式.现代陶艺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特质而成为其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现代陶艺脱胎于传统陶瓷,是艺术家借助于传统技艺来表现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及其艺术主张的艺术形式。它取材于泥,经水的洗礼,火的熔炼后已经摆脱了传统陶瓷重实用的本质定位,而转向了纯粹的精神表现世界。由于水的柔性、土的润性以及在烧制中火的随性使现代陶艺具有了比其他任何现代艺术形式都浓郁的或温润尔雅或古朴自然的艺术审美特征。作为一种审美的艺术创造性活动,现代陶艺拥有着传统陶瓷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可塑的自然泥性表达,丰富的釉色以及神秘的窑变,加之艺术家的巧妙构思,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享受以及心理震撼。现代陶艺是精神的物化,更是一种文化新式样的形式,是现代艺术与陶瓷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现代陶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正快速地融入到大众生活中去。

一、现代陶艺融入公共空间

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主要是通过其形式审美及思想情感方面影响周围的环境来实现的。现代陶艺隶属现代艺术,形式审美上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陶瓷在其形式审美上的诸多限制,已经抛弃了平、光、亮的审美理念。陶艺家通过或单一或复合的泥料的运用,经拍、打、按、印、扭、拉、划等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并加强了现代陶艺的艺术感染力,以前所不闻的起泡、流釉等现象,被当作"自然流露"而保留,并刻意制作出相当的效果来体现陶艺家的创作风格与情怀。形式的创新在现代陶艺的制作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艺术家不遗余力的去探索陶艺形态的新方面,以此确定自己的艺术风格。审美是表达陶艺家艺术追求的精神体现,陶艺作品所指向的精神意蕴与情趣是现代陶艺的生命力,西班牙陶艺家劳迪·卡萨诺瓦斯就曾讲道:"每件艺术品就是能够唤起人们思考的形式,一种令人沉思冥想的理由,一种能够启迪灵魂的力量。现代陶艺在人文脉络以及美学价值的教化上拥有着巨大的能量。思想情感的显示上现代陶艺更拥有本原的积淀。就我国而言,陶瓷文化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化中陶瓷文化是不可不提的,从原始彩陶到原始青瓷,从唐代三彩到宋瓷的辉煌,直至元、明的青花,人们对陶瓷艺术有着特殊的情感。现代陶艺或温润干涩、或大气精巧,给予现代人以返朴归真的陶冶,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人文价值的文化时尚。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进入了机器生产的时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促成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作为整个社会的集散地,聚集了大量的社会个体,在这里,大型的公共空间和个人居住空间的并行互动构成了复杂的混合物,也构成了对于归属感和公共意识更为复杂的需求。城市中人们的生存空间则到处充斥着冰冷的钢筋混凝土,面对着人们的归属感,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有生命的艺术的介入。水、土、火是构成这个世界的一些基本元素,自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就已经学会筑泥为器,或满足生活需要,或缘于宗教用途,古老的土著人也已经学会利用陶土和釉料制作精美的图腾标志,古老而又年轻的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现代陶艺由于其自身的生成特征和文化属性而更容易为人类与环境所接纳。现代陶艺融入公共空间是以改善人们生存环境以及提升人们精神文化品位的现代城市建筑理念为己任的,它迎合了人们的"回归自然"的生存心理,营造了更具人性化的优雅的生存环境,与更多的现代公共艺术相比现代陶艺更具有情趣性,"现代陶艺的泥性之美、釉色之美、烧成之美及工艺成型过程中艺术家通过手对粘土的引导和交流所留下的丰富'手语'痕迹,增加了陶艺与人性本源的诸多亲切感与广泛性。这种直入心灵的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共同形成了陶艺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审美内涵。"[1]可以由视觉至心理引起人们的亲近感,正如许江所言:"中国陶瓷艺术是一种文化的重建,在日益都市化的环境中重建自然与人心的关系,重建润眼、润掌进而润心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

现代陶艺融入公共环境的实现形式

(一)现代陶艺壁画

由于现代陶艺是经高温烧制,所以具有坚硬、抗腐蚀、易清洗、长期使用不褪色等特点,现代陶艺的这些特点使陶艺壁画得以长期置于外部空间长久经日晒风化而不至于产生变形、褪色等问题。陶艺壁画的内容以及装饰手法等表达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要符合公众的审美情趣以及心理认同感,还要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如佛山南风古灶内的壁画便是其中典型代表,壁画制作原料为取自当地的陶土、当地釉料,内容为佛山制陶业的整个发展过程,整幅壁画粗犷、豪放,壁画的泥喂、釉性十足与整个南风古灶的艺术文化气息交相辉映,古色古香的陶艺壁画使到过的观者交口称赞。

(二)陶瓷雕塑

近年来,随着城市文化品牌的提出,各地争相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环境雕塑大兴其道。大型的环境雕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较之其他如不锈钢以及铜等城市雕塑而言,陶瓷雕塑无论是从文化传承,还是艺术表现上,都更能与周围的环境相一致,更能缩短环境与人的距离。"手工技术的美与机械技术的美相比,手工技术的美常带有个人的情趣,贯穿着个人的精神,保持着经验、感性的特征。"[2]陶瓷雕塑表面会留下创作者的手工痕迹,这与"动手有功","手工为美"的理念不谋而合。陶瓷雕塑更具人情味,他维系并造就和谐生态的生存理念。泥料釉料的丰富,烧成方式及技术的发展都为烧制大型陶艺提供了可能性。

现代陶艺融入到公共空间中去重新审视人、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在与环境中的陶艺发生关系时,不仅能感受到作为艺术的形式审美,更能体会到其中的内涵意蕴。正如皮道坚先生在《扩展眼界的当代陶艺》中讲到的:"虽然他使用的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媒材但它关注的却是当下的人性、社会和自然……可以说在当代艺术的诸多方式中现代陶艺是唯一兼有原始性、现代性和公共性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纵观国内一些大型的室外现代陶艺我们会发现,他们很大程度上演绎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表现在装饰方法上,这使得现代陶艺更具文化生命力,现代陶艺创作中优秀的传统技艺的传承所带来的是,文化底蕴对公共环境的人文充实与思想优化,公共环境中的现代陶艺可以让生命个体从中找到自己的文化脉络并感受其熏陶。现代陶艺联络了人、建筑、环境,营造出一个符合现代人文精神的居住环境,探索了传统文脉与传统材料在当前语境下的契合点,它更加适应东方人的文化气息,展现出壮丽绚烂的东方文化。

现代陶艺以其全新的理念诠释着当今环境艺术的新理念,以其独特的材料特征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人类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以及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现代陶艺一定会成为公共空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二、现代陶艺进入室内空间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了我们的生活步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拖着沉重的身躯,人们思考着精神的释放以及灵魂的再塑造,通过泥土的洗、炼,直至成型烧制的现代陶艺,以其朴实无华的品性承载着现代人许多失落的梦想。

在当今的家具环境中现代陶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质地淳朴的器皿类陶艺,语言独特的抽象类陶艺,釉色典雅的装饰性陶艺,无不为家居装饰平添了几份灵性,注入了些许历史文化气息,为人们营造出自然温馨的感觉,迎合着当代人们的心理需求。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威廉·莫里斯层讲道:"艺术和美不应该局限在绘画和雕塑的范围中,所有人都能够采取高尚的普遍的装饰产品来布置我们的生存环境,应当消去艺术和生活的界限使生活艺术化"。现代陶艺作为使生活艺术化的典范,其进入室内空间应为其自身特点。

现代陶艺融入室内空间必须基于其艺术化的品性与整个家居环境和谐共生,既相互协调,又不失个性。如体量合适的抽象类陶艺置于客厅之中,既美化了客厅环境,又能提升主人的艺术文化气息。现代陶艺是有着优美情调的,"陶艺上的优美情调自人类制陶开始就已经存在,它不是一个流派,也不是一种风格,而是陶艺家通过独特的材质和工艺技能体现出天然的表现力,以及个人情感在作品中的流露"[3]。造型独特、设计优雅、釉色柔和的装饰性陶艺置于卧室之中的话,可以使你觉得既浪漫,又温馨,消去你一身的疲惫,引领你进入梦的意境。厨房之中一套个性十足、造型奇特的餐具,会让你的生活别具情调,别致的生活由此可见。一套手工的茶具、咖啡具会给你的闲暇之余带来无限惬意。

现代陶艺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家居品位,还可表现出自然纯朴的生活气息,满足我们的精神审美需求。它洗涤着冰冷和机械的家居空间,增添许多亲切和儒雅,给人们带来悠闲怡然的生活,为我们在家具上的装饰以及在在文化艺术上的提升注入新鲜血液。

现代陶艺融入我们的室内外环境,虽然是近几年才真正起步,但无论在自身材质,还是陶艺的意蕴内涵,亦或是群众基础方面,现代陶艺介入生活都拥有着巨大的优势。充分地研究、探讨陶瓷材料的相对优势,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陶瓷艺术品,是陶艺家们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尽管它还年轻,但却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国正值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为陶艺介入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以人为本精神至上理念的深入人心,从远古走来并注入时代审美理念已面貌一新的现代陶艺,一定会在精神文化领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白明.世界现代陶艺概览[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11页

[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141页

3.对县级电大创建开放大学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 县级电大;开放大学;转型升级;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8-0067-02

1 开放大学与电大的区别

办学结构不同 与县级电大相比,开放大学的办学类型多变,办学模式是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但以非学历教育为主,这就造成了开放大学学历教育的不出彩和非学历教育方面的大放光彩。县级电大在办学类型中也具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但是由于办学宗旨的不同,造就了电大办学结构中注重于学历教育,其对于非学历教育较为欠缺。

教育制度不同 县级电大主要实行传统的教学制度,而开放大学打破常规,自主实行免试入学以及宽进严出的教学制度。除此之外,开放学校的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学分制,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最终考核也是就学生在校学习的成果作为主要的标准。

办学理念不同 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主要是全面建成终身教育体系以及为社会建设学习型的教学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学生可以时时学知识、处处享教学,完成教学平台的搭建,运用优质的服务质量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之相比,县级电大主要依靠政府政策,被动等待学生上门进行报读。这样不积极的教学理念使得县级电大生源单一,对于学校的发展极为不利,可以说是一种消极、僵化的办学理念。

创办宗旨不同 创办开放大学其主要的宗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为了满足社会中不同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二是要提高全民素质。而县级电大其最初的创办宗旨,就是为了帮助失去上大学机会的青年实现自己的梦想,现今的创办宗旨趋向于帮助没有通过高考不能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人们完成高等教育。

2 新形势下县级电大创建开放大学的现有优势及功能定位

现有的优势 县级电大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支持进行创建,因此是具有正规资质的办学机构。县级电大师资力量雄厚,依据现今社会中工作岗位的不同,开设不同的培训班,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同时开创了网络授课与远程教学,更加扩大了县级电大的影响力与竞争能力。与此同时,学校的管理者积极创新电大的教学模式,开展不同的教学培训专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渐培养出了一批批受到广大人们群众赞许的专业人员。

功能定位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县级电大应该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教育,其功能定位可以确定在为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为主。县级电大应致力于服务大众的教育理念,开展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知识学习。如IT业的信息化设计,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全方位地学习有关于软件信息化设计的知识,从而在今后的就业中有过硬的知识理念做基础,成为对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高素质人才。

3 新时期对县级电大创建开放大学的相关思路

应对转型挑战,把握历史机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学机构的完善,县级电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其中针对于构建开放大学的转型具有两个比较严重的挑战:第一个就是由于高校扩招而引起的教育类别的问题,由于县级电大最初的办学理念是要实现对没有进入高等学府的青年进行高等教育的目标,但是由于扩招的实行,大大减少了县级电大的生源;第二个问题就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而引起的人口问题,由于社会中适龄人员不断减少,从根本上减少了县级电大的招生数量。这两个挑战完全限制了县级电大的发展。

对电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机遇也可以总结成两点:一是终身学习的兴起,这样的学习理念的盛行,为远程教育和网络授课提供了市场,大大拓宽了县级电大的应用领域;二是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建成,使得社会中的工作岗位不断增加,县级电大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将信息化人才培养作为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数量,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提高教育质量,继续推进学历教育 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仅仅是增加教学科目或是强迫学生学习更多的内容,而是要在提高教学的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完善教学模式,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同时开放一些与先进社会工作可以有效接轨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可以学习到真正有用的技术,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常识。针对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技术课程,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实验课与顶岗实习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开创特色化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过程管理与考试方式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县级电大应该继续推进学历教育,这是由于学历教育是县级电大综合实力的宏观体现,继续推行学历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自身的教学质量与知名度,增大自己在同行中的竞争力,对县级电大今后构建开放大学具有积极的作用。

放眼长远发展,打造优秀教育队伍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构建有效的教育队伍。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县级电大向开放大学的转变,应提高学校远程教育的能力,因此需要招聘一些具有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的人才,实现完善的远程教学体系。针对教学队伍的打造,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展开年度评比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第二步是多吸收一些中青年教师,这是由于中青年教师对于现今社会的发展具有敏感的思维,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第三步是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对其聘用要求、定期培训和日常管理进行严格的规定,努力发挥教师的力量,实现县级电大向开放大学的转变。

明确办学重点,不断增强办学能力 构建开发大学的过程中,切记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明确办学重点,从而提高县级电大的办学能力。只有抓住办学重点,并将该重点放到发展的首要位置,才能积极创建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大大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同时,要注重自身办学能力的培养,积极响应社会的需求,努力创办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教学科目,如开办成招教育、开放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等。与此同时,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这一部分教学的欠缺其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潜力,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县级电大在构建开放大学的过程中,应增强对于市场意识与前瞻意识的培养,从而把握更多的机遇,率先占领非学历教育市场

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完善支持服务体系 为了有效地实现电大创建开放大学的思想,必须要完善现有的支持服务体系。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学校的管理者需要结合各类教育资源,对于教师进行集体性的培训。其主要方法包括:第一,定时开办培训课,帮助完善专业知识、更新教学理念;第二,积极开展教师评课活动,对于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表扬,从而激发教师教授知识的热情;第三,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有利于教师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构建专业的知识体系。

除此之外,县级电大应积极构建公共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从而可以对于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实时利用,真正地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增加社区教育、高职院校甚至是不同种类的职业培训中心的合作机会,将电大的发展与国内外的远程教育机构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完善稳定的人才、专业、资源、管理经验之间的交流与共享体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县级电大向开放大学的转变与构建,首先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从而可以有效把握县级电大的优势所在与功能定位,创建开放大学全面的相关思路。只有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创办宗旨等不同的角度展开对于县级电大的分析,才可以对于其构建开发大学提出完善的思路。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发展中,县级电大将会向着开放大学的趋势积极发展与构建。

参考文献

[1]叶文华.开放大学建设:理念先导、路径选择与体制创薪[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7-9.

4.对当前大学生入党现象的思考 篇四

党校第12期学习班结业论文

《对当前大学生入党现象的思考》

年级:08级

姓名:李智鹏

学员编号:101012112

日期:2010年5月10日

对当前大学生入党现象的思考

李智鹏

摘要:入党动机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入党前和入党后都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只有在正确的入党动机下,才能使党员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目前大学生的入党行为和动机表现出越来越功利性的趋向。要想纯洁党的队伍,确保大学生党员群体走上社会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据此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性;引导

马克思指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化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可见,当某一种动机产生以后,在一定条件下,人就会随之而产生与这种动机相适应的行为,大学生入党也一定有其深刻的动机。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的新生力量,是大学生中的中坚与骨干力量,其入党动机、党性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存亡。在经济转型期,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大学生党员群体自身发展的现实挑战,高校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素养的培养,使其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入党的背景现状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表现出了其自身的先进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于党章,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正是因为共产党的先进性,才使得中国在党执政期间无论是在经济、社会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中国从落后挨打的窘境中解脱出来,人民拥护共产党,相信共产党能把中国建设的更加富强。近年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大好形势下。随着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积极推行,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热情普遍高涨,申请入党的大学生逐年呈上升趋势,这些积极入党的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的入党动机是基本端正的,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有深刻的体验,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充满热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比较坚定,能将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祖国之中。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明确,存在模糊、不纯,甚至是错误的入党动机。

二、深入研究当前影响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主要因素

1、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

(1)、信仰上进型。这部分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活跃,富有探索精神,政治觉悟高,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政治思想理论基础比较扎实,对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浓厚的感情,他们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关心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和认识社会,通过学习和实践对比,认同社会主义,认定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并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拥护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的崇高政治信仰和毕生追求的目标。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产生了比较正确的入党动机。

(2)、功利实用型。有些大学生认为共产党是执政党,把入党视为仕途的起点,为个人捞取政治资本而向党组织靠拢,认为入党可以得到重用和提拔,有不少好处,如果自己不是党员,将来会在使用和提拔上受到影响。特别是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增大,为了能在未来就业市场上有多种选择,得到一个好的工作安排而申请入党。这些学生往往表现出入党愿望十分迫切。同时,他们认为,入党更有机会被选拔为主要学生干部,能在评优评先评奖时得到实惠,在学生操行评定时能得到特殊加分等,这样的复合功能更加激发了其追求入党的动力。

(3)、从众虚荣型。部分同学看见周围朋友在积极争取入党,于是盲目跟风,跟随其他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人入我也入。他们对党缺乏了解,也没有入党的明确动机。能够加入党组织的往往是少数优秀学生,因此,“共产党员”这一称号变成了荣誉的象征。少数大学生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追求入党。他们大多希望通过入党来体现个人的价值,但政治上不成熟,思想认识肤浅,对入党的终极意义认知不明。

2、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深层因素

入党动机的因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它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就业因素、教育因素和个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体制变革中的就业压力影响。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成为市场的主导给中国带来了空前的发展速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利益至上的价值内核也取代了计划经济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压力,加上党员就业的竞争优势,使大学生积极争取入党,以创造有利的竞争条件。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具备各种能力和成绩外,许多用人单位也十分看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素质,党员无形中成为某些用人单位青睐的关键条件。而是否党员就是他们判断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这样一来,许多大学生就会把入党当作自己参加就业竞争的一个砝码,把入党作为自己在校期间的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的不足。是否入党本属于个人的信仰自由,而为了激发和强化学生干部和党员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学生党建工作者有时在有意无意地满足学生的功利需求和虚荣心理,入党的政治价值被部分地异化为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激励手段,从而形成对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的误导。

(3)、“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官本位”的社会价值观是以“官”来定位的,所以官大的社会价值就高,官小的社会价值就低。于是,在许多人的眼里,要有前途必须进入仕

途,成才的标志就是做官、做大官。一些大学生也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为了个人的名利,把“入党”作为进入仕途和升迁重用的通行证。

三、理性看待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功利性”

1、功利性动机的产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受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其在入党动机逐渐呈现多样性。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中的种种不良表现,无一不和现实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深入发展,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因此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种不良思想,如拜金享乐思想等,在社会上的抬头泛滥,对高校思想阵地形成了猛烈的冲击。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年轻的大学生很容易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把入党作为谋取利益的途径,加之就业过程中学生党员优势明显的客观事实,使大学生在入党问题上产生功利化的倾向,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2、个人利益应与党的事业的高度统一。

个人利益的功利性不等同于私欲和消极的价值观。当代青年具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大学生把找一个好工作的希望与加入党组织的要求相联系,是青年进取性的表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而对自己在政治上树立一个努力的目标,并非是一件坏事情,其中的合理性应予以承认。共产党员当然也有个人的利益,但是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共产党员的个人利益只有与革命事业和党的事业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许多大学生除在入党动机上带有功利性目的外,他们仍然把“为共产主义奋斗”、“为中华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1、加强新生入学教育,端正入党动机。

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该对新生加强入党启蒙教育,进行党团历史教育、党的基础知识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开展如何争取早日入党、为什么入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的学习和讨论,指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政治思想,端正入党动机,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坚持把思想上入党放在首位,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培训工作。

江泽民同志说:“理论上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学习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注意理论学习的全面性、准确性、深刻性和时代性,着重把握理论的实质,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学习不断克服和纠正思想上存在的各种模糊认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理论水平。

3、开展社会实践,培养服务奉献意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正确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头脑所固有的,而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获得的。因此对高校青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开展扫盲扶贫、志愿者文化、科技下乡

服务等活动,把培养教育同社会工作相结合,让积极分子承担具体的社会工作,有意压担子,培养他们的宗旨意识。让他们感受社会需要、人间真情和国家建设的成就,了解肩上的责任,增强奉献意识,使他们在磨炼中走向成熟。

4、严格把握好发展学生党员的标准

从八个方面考察学生是否符合党员条件。其考察内容包括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动态、学习表现、表率作用、学校工作情况、培养情况、群众基础。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必须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正确把握培养和发展、数量和质量、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等辩证关系,确保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参考文献:

[1] 韩广梅,黄励.《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取向调查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11期.[2] 张骏,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现状探讨[J].教育管理,2008年10月.[3] 齐卫平,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问题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9月.[4] 曹囝,张祖华.入党动机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9(9):209-211.[5] 陶英.浅析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功利化倾向[J].思想理论教育,1996(10):13

[6] 熊卓然.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7] 许明章.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7年3月

[8] 刘慧品,《冷眼看大学生入党热潮》,网上

[9] 赵美.如何端正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26(4)

5.对大学生活的思考 篇五

秦建华 韩丹宁

“年轻人儿打工去,老年人儿家中留,何日盼得儿女归,全家团圆心里美„„ ”一首适时而生的《农村空巢老人歌》折射出老人们无奈无助的生存现状。

一、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

秭归归州镇向家湾村。63岁的叶长年端来一把有些发黑的竹椅,孤独的坐在屋坝前的大树下。

老人不说话,空洞的眼神中有着不易捕捉的心思。老伴则在厨房里拾掇晚餐,缭缭的炊烟从瓦缝间渗了出来,薄薄地铺在低矮的屋顶上。

两个儿子几年前拖妻去了南方。对老叶夫妻来说,天伦之乐仅在春节那几天。很多的傍晚,老叶就这样独对夕阳,打发着落寞寂寥的时光。

夜色渐凉,在老伴的催促下,老叶进了屋。厚重的木门在他的身后吱呀一声闭合了。老叶的境遇不是孤例。该村文书向培梓说,全村千户人家,至少有40多位老人孤独地“留守”空巢。

秭归县计生局的数据称,该县60岁以上老人6万5千多人,占总人口的16%左右。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抽样估算象老叶这样的空巢老人占到3成以上。

据有关人士称,宜昌全市人口老龄化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到2009年,宜昌城区60周岁的老人已接近10万人,空巢老人也不下2万人,约占全部老人的19%左右。

这个庞大数据的背后蕴含着数万老人不得不面对的四大“心病”——生活照料、疾病困扰、精神孤独,甚至还有死去无人知晓的悲剧。

二、“空巢”引发的社会问题

老人留守空巢,守不好家园,也守不住自己。随手摘录几个镜头,留守老人悲凉的遭遇足以让人心寒。

镜头一:2006年1月,秭归县梅家河乡龙王山村。

83岁的梅氏老人悄无声息地告别了人世。老人的尸体是在一天以后被人发现的。当地人回忆说,当天梅氏的女儿前来探望老母,呈现在她眼前只是一具冰凉的尸体。

梅氏膝下有两女一子。当地村干部说,其儿子、儿媳均在外地打工,两个女儿外嫁他村,老伴去世后便独自居住。

镜头二:2007年大年初二,秭归上游巫山县庙宇镇文昌村。

有媒体曾报道,巫山县庙宇镇文昌村年过70的梁老太大年初二服毒自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其自杀的现由。

当天梁的四个在外地儿子带着家小和老太太团聚。然而午饭一过,四个儿不顾老太太苦留,全部返城。孤独失望之余老太太服毒自杀。老太太死前曾忧愤地说:“我让你们走,我让你们走,你们半道上都得回来!”

镜头三:2005年6月,秭归县屈原镇九岭头村。

九岭头村800余人,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务工,村中只剩下200多位老人。2005年该村一老人去世后,前来帮忙的都是老弱病残者。无奈之余,送葬者只得将亡者棺材的棺体和棺盖分别抬上山,再将亡者遗体用床单包裹后抬上山,在墓穴旁拼凑合拢,才算入土为安。让人寒心的镜头何止这些。一件件空巢老人的悲剧引发出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一,生活难料、疾病困扰让空巢老人老无所养。

秭归县归州镇集镇。70多岁的袁氏独居在租来的一间紧挨集镇边上的农家房屋。10多年了,两个在外谋生的儿子无暇照顾老人。袁氏已经好几年没有和儿子见上面了。儿子们在外谋生十分艰难,无力回来照料她。老人就靠一月150元的低保金过日子。平时吃

菜靠附近的邻居送点,过年过节就等居委会干部上门。有时生了病,也只有扛着硬挺,实在熬不过去,才蹒跚地到附近卫生室买点药。据周围的邻居讲,吃肉成为老人唯一的奢望。归州居委会干部郑兰琼说,袁老太快80岁,身体又不好,再这样下去,日子就更过不下了。把她的儿子请回来,他们不打工,生活也成问题。郑兰琼说,居民中象袁氏这样的老人还有好几个。为照顾他们,居委会干部没有少操心。

其二,老而不闲、老来受苦让空巢老人雪上加霜。

秭归县水田坝乡稠木树村。60多岁的别远虎和他的老伴早已腰躬背坨,看上去,已经是70多岁的模样了。

7年前,别远虎四个儿子全部携妻到江浙一带打工。原来分属5家的6亩柑橘园只好由他们两老种。四个孙子也跟着他们留守后方。6亩地加四个孩子,早将他们折磨得不成人形。虽然现在孙子们外出上学离开了家,但5家的地还得继续由他们种。老别说,我们过去扯了几十年的娃娃滩,现在老了再吃苦,身体实在是受不了。想到孩子们的难处,我们也就只有硬抗着。

在稠木树村,象老别一样种儿子的田养儿子的儿的老人不下30人。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秭归县象老别一样,还在种着责任田、照看着孙子的空巢老人至少不下3000人。其三,精神孤独、寂寞难耐让空巢老人备受煎熬。

“年轻人儿打工去,老年人儿家中留,何日盼得儿女归,全家团圆心里美„„ ”71岁胡立珍老人吟唱这首不知从何而来的新民谣时,复杂的情感体验和孤寂况味让老人泪流满面。胡老太家住秭归县归州镇官庄坪村一组。一个闷热的午后,笔者与村书记王刚来到胡立珍老人的责任田,看见她正在一片2亩多地的桔园里喷撒农药。汗水从她额头上一股股淌下来,刺鼻的农药呛得她几乎睁不开眼睛。和向家湾村的叶长年一样,3年前,胡立珍的儿子胡兴拖儿带女到广东打工,胡老太就开始独自照看这片林地。

胡老太说,每到晚上,她担心自己一人不安全,喂了牲口,就早早地把门关上睡了。夜深人静,一个人在空旷的屋子里哪能睡得着,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啊,想啊,不到深夜两、三点是合不上眼的。与她相邻的乔老太也是常年一个人在家。虽然儿子们给她装了电视,还接通了电话,但她说,一个人看电视没啥劲,打电话又舍不得话费。她调侃的说,孤独的心不是电视能抚慰的,好多次是深夜坐在电视机前打瞌睡,往往醒了又看,看了又睡,备受孤独的煎熬。

其四,独居一处、死无人知让空巢老人灵魂不安。

有媒体报道称,2006年6月9日上午,家住宜昌城区某单位宿舍71岁的黄老汉被发现死在自己住处内。由于长期独居,被人发现时,黄的遗体已经高度腐烂。黄的不存在被人粗心地忽略了。

经法医鉴定,黄老汉死亡已有数十日。警方分析说,黄老汉可能在夜晚起夜时不慎在厕所前摔倒死亡。由于死亡时间过长,黄的遗体已高度腐烂。这一事件的披露让很多市民哑然失语。

宜昌市老龄办的数据称,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间城区发生了近30起空巢老人因独自在家突发疾病或意外导致死亡的事件。

空巢老人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目前没有办法遏制新的“空巢”出现。如秭归县归州镇,该镇地处鄂西边远贫困山区,又是三峡库区,人多地少,打工是这里年轻人主要出路,全镇

2.8万农村人口,外出务工近5000人,几乎占到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农村“空巢”老人由此产生,且数量不断增大。

总的来说,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年化阶段,呈现出“人口加速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生活节奏的加快,就业压力的加大,让年轻人常年奔波在外,很少能“常回家看看”。加上代沟的隔阂,小两口与父母各居一方,城市老年家庭空巢化也越来越明显。

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秭归县归州镇如此,全国其他乡镇也如此;农村如此,城市也一样。因此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不让人心存忧虑。

三、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出路

空巢老人也不是没有人去关注。在归州,在秭归,在宜昌,乃至在全国,各级政府包括社区,都为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使过力,流过汗,付出过心血,然而效果不是很好。

宜昌市万寿桥街办张家店社区位于老城区,人口密集。社区八千多人中,老人就有二千多人,其中二百多名是“空巢”老人。

针对“空巢”老人多的现实,居委会聘请了50名信息员分布到社区50栋住宅楼内。他们每天负责敲一下空巢老人的家门,探望一下老人身体和生活现状。同时负责观察老人们心理状况。

除了给老人们干一些“摆个柜子,换个灯泡”这样的粗活,对于身体不适的老人,信息员甚至给他们做饭,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直到他们子女赶回来之前。一些无儿无女的“空巢”老人,突发疾病时,则由居委会筹钱救治。

居委会对空巢老人关爱还体现在一些日常的细枝末节上。居委会免费给老人理发,与医院合作,定期给他量血压,量体温,甚至还提供上门服务。

“由于我们的技术不过关,有些事我们想到了但却做不到”。居委会负责人说,怎样照顾和护理老人,信息员们都是“门外汉”,没有专业知识,有时连背老人上楼这样的活都不得要领。其实上除了生活中困难外,老人们精神疲惫感也让居委会一筹莫展。“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空巢”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

事实上,与农村空巢老人比,城市空巢老人还算是比较幸福。从调查情况看,农村空巢老人的遭遇更为突出。秭归县一民政干部伤感的说,和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的“空巢老人”不仅是“心空”,物质更“空”,他们没有城里的那些老年娱乐场所来消遣,也没有广泛的社交圈子,信息也很闭塞,他们根本接触不到外面丰富的生活。同时,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在孤独中还要付出各种艰辛的劳动,其生活艰难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

直到今天,各地几乎还没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政策来解决空巢老人问题。

笔者以为,在以人为本,全面学习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解决好空巢老人问题应该成为全社会责任。从现实情况看,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一是营造一个全社会爱老敬老帮老的氛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加强传统教育,让每一个人明白,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同时懂得,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关爱老人就是关注我们自己。只有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尊老爱老氛围,老人问题才会得到根本解决。

二是强化老年人口社会服务机制的建设。如,城市社区加大文化投入,让空巢老人更多地融入社会,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农村结合体制改革,尽快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办敬老院等,推进农村社会福利事业进程;把农村老人养老全面纳入国家劳动保障体系,让老人老有所养,能与儿女早日团聚。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完善,对恶意伤害老人案件,司法部门惩一儆百。

三是“三位一体”共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在老人问题中,尤以空巢老人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最为严重。因此,家庭、组织和社会要“三位一体”,共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子女外出谋生无可厚非,但要妥善安排老人;乡(街道)、村组织要把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当作民生大事,放在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人负责。社会要发动好心人服务空巢老人。城市壮大志愿者队伍,带给空巢老人精神关爱;农村发动党员干部组织“帮耕队”、“帮宰(猪)队”、“红白理事会”等,为空巢老人排忧解难,带给他们心灵的慰藉。总之,关爱老人,特别是关爱空巢老人,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6.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六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直接影响高校生存、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影响大学就业的因素很多,在社会因素中来自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都影响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加大政府规范力度,完善就业市场,改革教育体制,转变就业观念四个方面入手,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

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1社会因素

(1)政府方面。

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不够,就业方面的制度远没有欧美国家那么成熟和完善,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和法制化建设还没有完成,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就业歧视现象缺乏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约束。

(2)高校方面。

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向市场、信息化社会迈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整个世界如同一个地球村,这就决定了现代大学必须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第一,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准确预测和科学论证,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第二,高校对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质量不过硬。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师资多是过去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因此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力度自然不够,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三,“重人口,轻出口”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高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密不可分,它的运作规律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推销不出去,生产再多再好也是积压品。由于就业工作滞后性,高校在招生时就应根据经济发展、社会人才需求信息相应地调查招生数量、设置专业,适应四年后的就业工作。但目前许多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隶属两个不同的部门,这很不利目前就业工作的市场化,极易造成社会不需要的专业盲目招生,而急需要的专业招生规模不大,这就为大学生毕业时可能失业埋下了隐患。

(3)用人单位方面。

第一,用人单位观念上存在一定误区。有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在各高校举办的多场招聘会上,有的单位员工自身不足百人、年销售额不足50万的中小型企业也提出非硕士不用的要求;有的很少涉及涉外业务的用人单位也提出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全国英语六级证书;与全国大多数企业的情况一样,有很多企业对应聘的学生提出必须要有工作经验等的要求。第二,“双向选择”过分倾斜用人单位自主权。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国家垂直管理的金融、邮电、税务、电力等部门,在工资、住房、奖金、福利等方面的待遇大大高于当地水平。因此这些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选择时倍受青睐,出现几百名大学生应聘一个职位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用人单位择才自主权的不断扩大而愈演愈烈,现在有的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已出现变相的权权交易和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有的用人单位片面追求眼前高收入、高效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目标,拒收毕业生,这就造成未来新~轮的人才断层现象。[!--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 1.2大学生自身因素

(1)观念因素。在当前大学生的心目中,就业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功利意识大大增强,在择业时出现重实惠轻理想、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多数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根据ac身的特点进行择业,不能根据实际进行就业目标的调整,不能认同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的就业,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就业观。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观念问题。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结构性失业,认为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学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差距较大,换句话说依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北京、上海、深圳绝对是最具诱惑力的前三个就业地点。但是,城市再大,它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

(2)心理因素。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导致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第一,焦虑与矛盾的情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焦虑矛盾的心情,他们希望自主择业又不愿意承担风险;渴望竞争又缺乏勇气;胸怀大志又不愿正视现实;重事业重才智又在价值取向上重物质重利益;既崇尚个人奋斗又有较强的依赖感等等。第二,自傲与自卑的情绪。有的大学生对自我评价过高,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在择业中好高骛远,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塌实的印象。相反有一些大学生因学历、成绩、能力、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而丧失勇气,悲观失望,抑郁成疾,不思进取,不能充分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第三,依赖与等待的情绪。有些大学毕业生等靠思想严重,缺乏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

2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大政府规范力度。建立和完善就业领域中的各种法律规范,规范和制约用人单位的用人政策,防止其用人自主权无限制的扩大,消除各种就业歧视。建立完善的覆盖全社会和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向全社会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覆盖速度及统一社会保障的标准。推行保障社会化、统一全社会基本社会保险的标准,建立与劳动者工作所在单位、地区以及劳动者身份无关的养老、医疗、事业等个人帐户制度,从根本上彻底打破统一劳动力市场所必须跨越的“社会保障壁垒”,为大学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解除后顾之忧。[!--empirenews.page--](2)改革教育体制。高校改革的方向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让高校进入市场,促使高校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培养人才。既要考虑当前的社会需要,也要考虑国家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学校应该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新专业格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在专业教育中,要加强综合性教育,拓宽基础学科范围,淡化专业方向,不断研究和追踪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新发展,提供最必要、最先进、最有效的基础课程,增加课程的弹性,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而推动专业发展的时代特征,解决专业课程过于讲求学科自身结构的问题。

7.对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篇七

体育课程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课程, 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健身性和综合性,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体育课程不仅包括系统的运动知识和规范的运动技术要求, 还包括学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当今体育课程改革的世界性共同点是:强调课程的人文化, 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注重课程的统整化, 加强课程的弹性化, 大力开发校本课程, 着重培养创造能力。我国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目标是掌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 增强体质, 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使学生身心健康, 促进个性化发展, 培养具有社会适应性的适用性人才。国外从上世纪80年代起积极倡导“快乐体育”“生涯体育”“保健体育”“终身体育”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理念虽然名称不同, 但都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 具体来说, 是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方面来考虑的。

一、提出问题

1. 体育课程观念

我国体育现行的体育课程, 与“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存在一些距离。如体育观念相对滞后, 竞技体育观、阶段体育观、体质体育观等传统体育观念还比较盛行, 已不适应时代与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内容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需要, 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 也与终身体育脱节。

2. 体育课程组织

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 以竞技运动为中心, 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 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难以发挥。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都会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 这些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 但是却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 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 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 在教师严格有序的控制下, 严格按大纲的内容组织教学, 练习项目多、次数相应少, 教学安排较全面细致, 讲究技术教学的设计和教法步骤的安排, 组织较严密, 注重对学生组织纪律的严格要求。不足之处是形式主义较强, 对动作的规范要求较严, 体育教学中统得过多、过死, 整个课堂气氛严肃有余, 活泼不足, 对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能力和个性的培养重视不够, 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过分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 对于其他方面比较忽视, 采用绝对性评价, 即注重终结性评价, 忽视过程性评价。这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害怕甚至厌恶情绪, 使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因此, 在体育课程中, 教师应发掘新的课程评价方法, 从而改变以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动的角色。现行的体育课程改革不仅意味着教师重新定位, 还意味着学生重新定位。

二、分析与对策

1. 教师重新定位

教师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树立面向全体学生,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体育观;树立终身体育观, 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态度、兴趣、习惯;重视健康教育, 结合体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体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不仅有自然科学的知识, 还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体育教师要突破旧学科体系的限制和束缚, 借鉴其他学科有益的理论和方法, 丰富和完善本学科的不足之处。教学的核心是教师, 为了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科学的理论知识、技能以及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 有针对性、有组织地进行教学, 制定出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因此, 体育教师拓宽视野, 深化已有的专业知识, 注重学习广博的综合知识, 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所需具备的条件。

2. 制定多层次、多元化体育课程

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来看, 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对全国的学校规定统一的、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 而是规定明确、具体的目标, 并提出实现目标的内容框架建议, 而实现目标的具体内容由各校自己确定。这有助于各校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创造性、有特色地开展体育教学。体育课程目标应该是增强学生体能, 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爱好, 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发扬体育精神, 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因此, 要加强课程的实践性, 促进教材的多样化和本土化, 达到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和育人的目标。

3. 制定多样化的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 激励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既要考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同时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既要有利于学生掌握“三基”, 养成良好的习惯, 又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文化层次, 把学生放在核心地位, 把培养终身体育健康习惯作为目标。体育教学应该加强非竞技运动项目、个人运动项目及毕业后易于坚持锻炼的运动项目, 使学生掌握一两项形成专长的健身手段, 内容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 让体育锻炼成为一种习惯, 而不是形式。在理论教学中, 教学内容着重体育基础理论、健康理论、营养与卫生理论教育, 增加健康主题、体育欣赏。更新与丰富体育课教学内容, 建立立体式体育课程体系,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合理配置教学要素, 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体育教学设计改革的方向。所设置的教材内容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 重视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 注重与终身体育相联系。因此,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课堂中转变角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 介绍一些简便易行和有效的练习方法, 使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得到积极锻炼, 而且在课外也得到锻炼, 从而提高自己科学健身的水平, 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采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学生课余活动增添许多内容。这样, 既改变了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传统角色, 又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有利于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有效评价。没有明确的目标, 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难以得到发挥。因此, 使学生明确目标显得尤其重要, 不要让学生盲目被动地学习。

4. 采用合理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 转向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将学生态度、心理、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及进步幅度纳入考核评价内容当中, 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促进了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考核与评价上, 更加重视过程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即包括对学生体能与技能的评价, 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这样, 便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使学生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得到重新定位。

小结

总之, 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在改革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总结, 努力做到学校体育目标与体育课程目标相一致。要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 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使学校体育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这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寻找方法,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2]钟秉枢.中国学校体育[M].中国学校体育, 2002 (4) .

8.对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篇八

一、回归自然,体验自然的乐趣

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综合活动课最能体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如我们进行综合活动课《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活动前的准备。适逢初春时节,校园内的迎春花开得最为灿烂,远远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色在和煦的阳光下绽放自己的笑容。学生从宿舍到教学楼,一路漫步,沉醉在迎春花弥漫的香气中,于是我提醒学生及时记录下这早春难得的一笔芳香。同时利用每周两次的活动课,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的小山上、小河边、草地上寻找春天的踪迹,看哪一组找得最多,记录得最生动、最具体,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可想而知,充分、有趣的准备工作带来的肯定是充满活力的课堂,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的收获,并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想,写作的冲动应运而生,接下来的作文训练自然迎刃而解,学生们都有话可写,而且写得生动、真实,不会感觉写作文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快乐的使命。

二、再现情景,理解文本的内容

文言文教学中需要识记、积累的部分较多,这让一些懒惰的学生感到烦恼,谈文言色变;又因有的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不能很好地体验文本。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文本拉近距离,适当地让学生将文本改编成情景剧或课本剧进行表演值得一试。

如我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由于文中的陈太丘是个小孩,深得同学们的喜爱,于是在教学陈太丘与其父之友对话时,请学生模仿文中人物的说话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情景对话,学生表现欲非常强,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情景模仿表演也越来越到位,我便顺势引导学生对陈太丘的言行进行深入的讨论,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又如,教学《石壕吏》时,因为文本的写作背景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不能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便指导学生将其改编为课本剧,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每组的编剧、导演、演员,要求适当准备道具,还由学生推荐五名学生作为评委。在课本剧的表演比赛中,通过精彩表演和演出中的话外音,同学们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三、动手操作,领悟生活的乐趣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关民俗的文章更是让学生了解了民风民俗的丰富多彩和绚丽多姿,勾起许多学生对美好民风民俗的无限憧憬和向往之情。

例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是在窗外热闹沸腾的赛龙舟的气氛中进行教学的,联系课文,学生对家乡端午的风俗,过端午的美好回忆娓娓道来,但是竟有四分之三的学生表示未曾见过鸭蛋络子,没有一位学生亲手做过鸭蛋络子。针对这一情况,我毅然决定让学生学做鸭蛋络子,班会课,让五颜六色的彩线在学生手中慢慢地被编织成一个个漂亮的鸭蛋络子,学生们甭提有多高兴,都说小小的络子使他们有了不少的收获,领悟到编络子时的细心、耐心,体会到民间传统活动的美好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也激起了弘扬家乡传统文化的决心。

四、让语文服务于生活

春节即将来临,让学生自拟春节对联,并评选出精彩的对联,聘请班级中的小小书法家进行书写,带回家贴起来,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语文也多了一份情。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来临时,鼓励学生给亲人、朋友、老师编辑发送短信,礼轻情谊重。让学生投身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密切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入了活水,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生活需要语文,学习语文就是为解决生活问题服务的。

五、努力丰富课外语文活动

为了使学生能在肥沃的语文园地里汲取丰富的营养,课外举行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诗歌朗诵会、故事大王比赛、手抄报能手比赛、诗词歌唱会、成语接龙,学生乐不知疲。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除了开展名著大家谈等活动外,还通过视频播放经典名著,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的精彩对白,动画片《海伦·凯勒》等。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让学生了解唐诗的发展历史,学习唐诗,运用唐诗,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我利用每星期的活动课,让学生观看《唐之韵》,激发起学生学习唐诗的热情。丰富的课外生活让学生切实领悟到语文的魅力,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总之,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使学生领悟到语文的魅力,感受到语文的乐趣。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我努力将文本的学习与生活整合起来,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服务于生活,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责编 齐秋爽】

上一篇:青春无悔感恩坚守下一篇: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