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建拓展报告(精选8篇)
1.团建拓展报告 篇一
团建活动分享
上周我们公司组织我们来到明阳天下国际拓展训练中心开展室外培训活动,拓展训练是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但并非体育加娱乐,它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大多数人认为,提高素质的手段,就是通过各种课堂式的培训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式培训由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五个环节组成。这五个环节是:
(1)体验:此乃过程的开端。参加者投入一项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2)分享:有了体验以后,很重要的就是,参加者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觉或观察结果。
(3)交流:分享个人的感受只是第一步。循环的关键部分则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他参加者探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内在生活模式。
(4)整合:按逻辑的程序,下一步是要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取出精华。并用某种方式去整合,以帮助参加者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成果。
(5)应用:最后一步是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而应用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开始了。因此参加者可以不断进步。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用人单位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时更加注重综合素质。这种变化相应地对职业培训工作的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面对新形势,如何对员工进行更科学、更有效地指导,已经成为目前职业培训工作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统培训方式的不足
传统职业培训方式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确发挥过应有的作用,但随着就业形势的改变,它的不足之处也在逐渐显现出来。传统的职业培训把“学”与“实践”割裂开来,学员仅仅获得“被告知”的知识,永远只能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至于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决策能力、适应社会和环境变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无从谈起。传统培训中学员是被动式的参与,没有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员仅停留在感知的程度上,而就业是一个实践过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提高就业综合素质,提高择业成功率。面对高校就业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只有尝试应用新的培训方式,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只有合理采用新的培训方式,我们才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职业综合素质,使学员的个人潜质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使组织获得大批高素质人才。传统的培训方式已经很难有效实现职业要求的新目标,培训模式需要顺应形势的变化、满足学员及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此我们需要尝试应用体验式培训(experiential training)方式进行职业培训。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拓展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2.团建拓展报告 篇二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全区23所公立小学(其中包含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调研视导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内容如下:一是学校拓展型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主要科目开设的数量、科目类型等;二是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情况调查,包括学校拓展型课程开发较成熟的、正在进行的和准备开发的课程情况;三是学校拓展型任课教师的信息调查,包括任课教师的年龄、性别、职称、学历、任教科目、任教本科目时间、其他任职情况及课程开发情况;四是学校和教师在开展拓展型课程中碰到的最大问题调查,包括学校在拓展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碰到最大问题,学校目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及教师在拓展型课程实施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大的困惑等。
二、结果与分析
1. 关于学校拓展型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通过一个学年来对各个学校的走访和调查,我区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基本情况如下。
从2009年学校拓展型课程开设情况统计来看,除了干巷学校没有上传资料,其他学校总共开设拓展型课程科目数有99个,不同规模的学校科目开设的数量也参差不齐。从数量上来看,绝大部分学校没有达到科目开设数是学校班级数的100%这一要求;从质量上来看,绝大部分开设的科目没有较为完善的科目实施方案以及相应的课程实施资料;从科目实施情况来看,还有大部分学校没有做到有计划地实施拓展型课程。
2. 关于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情况调查
从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情况统计来看,我区各校共有38个比较成熟的科目已开发,152个科目正在开发。而据调研、视导等获得的情况来看,真正有质量的科目开发数仅有7个,正在开发的152个科目也仅有提纲等,没有达到正在开发的课程要求。所以,总体来说,我区学校的课程建设还是不容乐观。
3. 关于学校拓展型课程任课教师信息调查
(1)教师基本情况
从教师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下的教师人数最多,共531人,达75%;45岁以上的教师有170人占24.3%。
从职称结构看,获得高级职称的共1人,不足1%,获得中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较高,共489人,近70%。这说明绝大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准有所提高,但在拓展型课程任教的教师中却缺乏专业骨干教师,更缺少专家型教师的引领。
从教师的学历结构来看,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有385人,近55%,中专及以下的教师仅有52人,不足8%,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共占92%的比例,说明教师队伍基本素养普遍有所提高(见上页表1)。
(2)拓展型课程教师任职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我区拓展型课程的任课教师共计701人,以兼职为主,兼职教师共696人,占总数的99.3%(其中有428名教师是由语、数、英三门学科教师担任,占总数的61%)。专职教师共5人,占总数的0.7%(见上页表2)。
(3)教师的课程开发情况
在现有701位拓展型任课教师中,有开发校本课程经历的有32位教师,仅占4.6%。在课程的开发方面,绝大部分教师还没有课程开发的经历,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够高。对教师专业要求也就停留在“课程的执行者”的层面,没有把“教师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当作提升教师基本素养的要求。
三、思考与建议
鉴于当前我区拓展型课程实施与建设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学校各个层面加强拓展型课程有关文件精神和课程建设理论的学习
从开展拓展型课程问题调查情况来看,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主要问题首先都集中在对文件精神的支持和理论的支撑。只有学校对拓展型课程的育人价值有了正确的认识,教师才能积极投入到课程的实施和开发中去。
2. 学校拓展型课程开设应符合当前形势,开设足够数量的科目供学生选择修习
拓展型课程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并保障学生选择学习的权利,而兴趣性的保障是学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没有足够的数量和丰富的内容就无法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科目。学校拓展型课程实施与建设推进策略可以用“量质”观来保证,即先讲“量”,再抓“质”。“量”就是学校开设的科目,“质”是指科目的建设。从我区科目统计来看,共计100个科目,语、数、英学科类计24个,其他类共76个科目,去掉相似科目共计74个,除去有特殊要求的科目,如场地、器材、教师等要求,有61个科目适合各所学校选择实施。所以,学校开设科目要达到市开设数的要求并不是难事,关键是学校对拓展型课程的认识程度。
3. 学校拓展型课程实施与建设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学校特色课程与一般课程的关系
课程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大部分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些特色项目。学校在保证学校特色课程的同时,要兼顾一般课程的建设,不能用特色课程替代一般课程,而应在做好特色课程的同时尽可能开设其他一般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
(2)科目群中各类科目要相对平衡
学校在课程开设中要考虑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等科目的相对平衡。一方面由于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在师资、设备等方面要求相对较低,大部分学校都去选择开设;而科技类科目由于对师资、场地、经费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因而开设这类科目的学校相对较少。部分学校由于学校特色建设的关系,某类科目相对较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自主发展。
(3)实施与建设
3.团建拓展报告 篇三
關键词:拓展性课程;兰溪三中;课程建设
G622.3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随着新高考改革进一步深化,尤其是浙江省的选考学考制度的落实,高中课程改革正在大面积如火如荼进行中,作为兰溪市首批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其课程改革从制度层面予以了保证,如《选修课程开发与设置审核制度》、《选修课程校本培训制度》、《选修课程学分认定制度》等。由于以往全省乃至全国同一套课程体系使得广大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建设的经验,因此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了解本校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在课程改革中出现“走过场、一阵风”,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些事实和建议,以期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以及全校教师中随机抽取样本。采用的问卷是自编问卷,主要分为单选题和不定选选题。发放给教师共100份自填式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5份,回收率为85%,发放给学生共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7.5%。
三、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一)师生对拓展性课程建设的认识
1.拓展性课程内涵的理解
调查发现,教师对于拓展性课程的理解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偏差。51.8%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48.2%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41.2%的教师认为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和生涯规划能力;但是也有17.6%的教师表示不清楚。
2.拓展性课程的意义所在
66%的学生认为通过自足选修拓展性课程了解了相关课程或掌握了相关技术;65.5%的学生认为可以丰富自身对学习的认识、理解和感受;41.5%的学生认为学会了自我选择、自我规划和自我负责。
3.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调查表明,29.4%的教师认为自己所任教的科目很有必要开发拓展性课程;48.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发;15.3的教师认为一般;只有7.1%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开发不必要。有97.5%学生表示愿意经常参加拓展性课程,只有2.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一线教师及学生都认识到拓展性课程的开设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价值,因此对于拓展性课程的建设必要性都有比较一致的认同,但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更坚决些,他们基本都表示愿意参加拓展性课程的学习。
(二)对拓展性课程建设或开设资源、效果的认识
1.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可用资源
64.7%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可用资源可以是教师的特长、爱好和兴趣;58.8%的教师认为可以利用学校特有的教学资源;49.4%的教师认为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47.1%的教师认为可以寻求其他的支持。
2.课堂教学效果
调查显示,12.9%的教师认为自己开设拓展性课程课堂教学效果很好;65.9%的教师认为教学效果一般;9.4%的教师认为效果差;2.4%的教师认为根本没有效果。而27%的学生认为任课老师的拓展性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好;62%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8.5和2.5%的学生认为课堂效果不好或根本没有。
3.成熟的拓展性课程特征
调查说明,64.7%的教师认为成熟的拓展性课程应该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60%的教师认为应该有完整的文本材料或其他材料;49.4%的教师认为应该有专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45.9%的教师认为应该有固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
4.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对拓展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94.5%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自主拓展性课程选择中会选择兴趣特长类的拓展性课程;32.5的学生表示选择职业技能类课程;19.5%的学生表示选择知识拓展类课程,还有6.5%的学生会选择了其他类。
以上调查表明,目前绝大多数参与拓展性课程开发的教师认识到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可用资源的多样化,尤其是认识到课程开发要做到“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尽量为学生提供相对成熟的文本材料和评价体系,体现了教师在拓展性课程建设中的责任化和规范化;大部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限定拓展性课程,并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自主选择拓展性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总体比较满意,但是也可以看出他们对拓展性课程的期望比较高。
(三)本校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实践情况
1.拓展性课程建设的参与、管理
调查结果表明,41.2%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研组;27.1%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自己;17.6%的教师认为是备课组;还有14.1%的教师认为是专家学。43.5%的教师表示自己知道学校里有专人负责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建设的管理。
2.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安排
调查发现37.6%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安排要有专门的教师、教室和时间;30.6%的教师表示学校要求开课的教师要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方案进行教学;20%的教师表示学校安排了教研组或课题组进行研究;5.9%的教师表示学校安排了专门的领导、管理人员进行检查或听课。
3.拓展性课程的评价与考核
调查表明41.2%的教师表示不清楚学校是否对拓展性课程进行了考核,38.8%的教师认为学校还没有进行相关考核工作,还有20%的教师表示学校对课程有考核。对于学生修习拓展性课程的考核,70%的学生认为要看课程自身的特点来考核,16%的学生认为要结合平时表现和期末作品,10%的学生认为最好不要考核,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什么形式進行考核。
4.拓展性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及原因
调查发现62.4%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开发拓展性课程方面有困难,27.1%教师认为虽然有困难但是能够自己解决,10.6%的教师则认为没有困难。65.9%的教师认为主要的困难是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47.1%的教师认为缺少相关的资料,43.6%的教师认为主要困难是缺少相关的开发知识和技术,31.8%的教师认为是缺乏规范的评价和考核或其他方面的原因。
四、调查的对策与建议
(一)正确认识拓展性课程建设的中各种的地位和作用
调查表明本校61.7%的教师开设过拓展性课程,基本所有的学生修习过拓展性课程。学校、教师、学生都已认识到拓展性课程对特色学校创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发展等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由于高考必考课程的设置使得不计入高考总分的拓展性课程存在一个相对“尴尬”的地位,为了学分而修习的状况依然存在。为此,需要明确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从学校层面看,兰溪三中在“为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指引下,根据学生不同层次需求,形成以学业水平考试为目标的基础性学科选修课程与以选修课程为目标的发展性学科选修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和更加丰富的适合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地发展”的课程。可见,学校要为拓展性课程的建设起到领头者作用。
从教师层面来说,作为拓展性课程建设的直接承担者,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在拓展性课程建设中表现出参与意识模糊、知识储备不足、兴趣特长缺乏、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等问题,制约着课程建设和课堂效果。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学科拓展意识,加强在开发能力上的培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从学生层面上说,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能够在拓展性课程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以及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能力,对课程开设非常期待。但在目前高考选拔人才机制下,他们依然存在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能力不够等实际困难。所以对学生首先要认识到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是对基础型课程的有益补充,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二)利用多种资源,创建有特色、高水平的拓展性课程
课程特色是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体现了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兰溪三中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生态育人,和谐发展”为办学特色,深入发掘其内涵,积极创设和谐氛围,努力从区域资源、社群资源、家长资源以及师生资源出发,逐渐形成了具有三中特色的四大特色课程群。
(三)完善拓展性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拓展性课程评价是拓展性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内容上可以分为拓展性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实施效果的评价两部分。比如对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了解教师的参与度、对其开发能力的支持度、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帮助;而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着重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的教学三维目标实现、以及学生的兴趣是否达到满足、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等。
在评价机制上,可以通过建立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拓展性课程的评价。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是我校拓展性课程评价的两大基点,也是顺利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因为实践证明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能有效促进形成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导向、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最后,对教师来说拓展性课程的评价具有激励、反馈和促进的作用。既然拓展性课程建设就基于教师自身的学科优势、兴趣特长以及学校特色资源开发和师生共同成长的考虑,所以对其评价就要考虑到课程本身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要将诸如是否体现一定的特色、是否受到学生欢迎、是否符合学校实际、是否体现学校特色作为衡量的标准。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实课程知识、提升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能够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鹤萍,拓展型课程教学策略的尝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础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公司团建拓展训练策划书优秀 篇四
本次培训将按照团队组建—磨合—成长—成熟4个模块进行设计。
第一阶段创建营:寻找个人及团队激情根源/打破成员内心隔阂/设立团队核心;
第二阶段熔炼营:建立团队信任/营造团队沟通平台/化解团队冲突;
第三阶段挑战营:打破自我设限/寻找团队潜能/团队自我目标设定与突破/团队协作配合;
第四阶段卓越营:允许将领导权交给其它人/鼓励团队以外的联系/容纳意见分歧/打破常规。
培训流程
07:30—09:30【集合出发—前往xxxx】
09:30—12:30【团队创建—打造卓越团队】
12:30—13:30【补充能量—午餐、休息】
13:30—16:30【景区游览—xx特色体验】
16:30—17:00【总结分享—合影留恋】
卓越团队——创建篇
项目名称:破冰起航
项目介绍:破冰就是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激发热情与斗志。通过精心设定一系列的团队游戏认识自我,了解团队并快速融合在团队之中。
团队建设: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学员平均分配成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的男女比例均等、互相熟悉姓名。主动寻找自己的团队,快速进入状态。
卓远团队——熔炼篇
项目名称:激情百分百
项目介绍:这是一个以团队为中心的组合竞技项目,项目包括:鼓动心声、不倒森林、管道传球、激情节拍。各小组,通过完成4个激烈有趣的团队项目,考验每个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沟通协作能力。
培训目标:在大家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达到可能的成功效果;时间一眨眼即将过去,一项任务都很难完成,何况四项呢?那就来体验一下团队的力量吧!我们不但能够完成,而且比想象的还要成功,来体验一下挑战的刺激吧!一切皆有可能!让你的想象变成现实,让你的思想变为行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卓越团队——沟通篇
项目名称:急速六十秒
项目介绍:在一个限制区内(封闭的环境)放置了30张未知的数字信息;各组成员的任务是在四次进入限制区的机会,每次60秒的时间内把场内一个绳圈内1—30的数字信息卡片按照依次全部的要求交给培训师;限制区内只允许一名队员活动。
培训目标:
1、体验高速度的配合,体验团队成功的极大喜悦;
2、团队内合理分工、有效计划、强大的执行力;
3、团队的智慧是个体的差异,只有能将个体的不同;
4、聚在一起,这些差异将给团队带来极大的智慧;
5、竞争不是目的,双赢可能才是最佳的.选择;
卓越团队——挑战篇
项目名称:龙舟竞技
项目介绍:龙舟竞技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汉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培训目标:要求队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并合理利用信息进行团队协作与配合,提高队员组织、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和技巧。
卓越团队——娱乐篇
自由骑马:圈内骑乘
动物观赏:马、骆驼、鸵鸟、奶牛、梅花鹿、小白兔、山羊、山鸡、孔雀、野鸭等。
水上活动:水上自行车、小天鹅、水上飞索、单人皮划艇、水上飞碟、快艇、水上竹筏等。
射箭飞镖:男士弓、女士弓、飞镖、飞盘、斗牛机、打气球等。
卡丁车:赛车手的前身,体验F1的飚车感觉。
协力车:考验人之平衡性与协调性。
各种球类: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排球、网球等
5.团建拓展报告 篇五
拓展训练活动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执行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在参加过赣州亮剑拓展活动之后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些拓展活动存在的意义还有它的力量的强大。
从拓展训练联想到实际的工作,我也感到受益匪浅,随着社会的发展,靠一个人完成所有任务的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由此,团队整体的效率就显得极其重要。保持整个团队的最佳状态,使其成为一个无坚不摧的战斗团体,必须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加强相互之间的信任感。这次拓展训练项目的安排和设计在这方面的努力每个人都深有体会,由此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团队中相互的协作效率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对赣州亮剑拓展训练的总结体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增强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我想:首先,整个团队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工作目标,在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很明显,没有目标的团队,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而如果团队的目标制定的不合理或根本不能实现,那最终也必将一事无成。其次,整个团队必须有强大的凝聚力,单个成员对整个团队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一个相互信任的核心,使每个成员都参与团队工作之中,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整个团队才能不断进取,取得成功。再者,合理分配整个团队的资源,充分做到人适其职,物尽其用。只有如此,整个团队才会保持高度的发展态势,从优秀走向卓越。
赣州亮剑拓展训练是短暂的但是它对我的影响确实是深远的,我要把拓展训练中体会到的切实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使自己充分融入到创造卓越的团队之中。
6.第七届团建报告 篇六
绿色使者协会团支书 夏芳
在这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绿色使者协会又走过了创新发展的一年。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协会一直秉承着“人人齐环保,物物共和谐”的原则来指引我们的行动方向,本协会在一群热爱环保事业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奋斗着,力图把更多的环保知识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的每一寸方土。团支书积极配合协会工作,开展内部人员培训,定期召开例会会议,搞好内部人员建设,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开展丰富有意义的活动。
在2008-2009年度,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优化发展,积极革新体制
1、完善社团规章,健全管理制度
我们在新形势的指导下,修订了社团相关规章制度,有了《绿色使者协会新章程》等一系列有效管理我们绿色使者协会的文件材料,这对于加强我们社团建设,促进我们协会与时俱进、蓬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9年9月24日,举办了新老成员交流会,使会员与干部、会员与会员间加强交流,会员们学习了协会的《绿色使者协会新章程》相关章程和管理模式,使得会员对本协会有了一定的理解。
2、革新社团体制,拓展发展思路
我们还对协会的机构组成进行了适当适时的调整,形成了目前多部门协调合作,促进社团创新发展的格局。同时,在环保科普部的努力下我们有了自己的环保论坛。为了培养优秀后备干部,协会时常放手能力突出的会员参与活动的组织工作,然后就其出现的问题给出指导性意见。
二、积极发掘团员风貌,提会员高环保意识
因为我们是纯公益性的组织,所以组织的成员,特别是团员的精神风貌,对于环保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开展多姿多彩的以团组织为主的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有意义的环保活动,宣扬环保意识,让每个团员都充分的意识到保护环境的现实意义,提倡大家从小事做起,为环境的保护工作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并从中培养团员青年的奉献精神。2008年12月9日,协助社团联组织第二届海报设计大赛,在会员集思广益新闻宣传部的努力下在比赛中获得三等奖;2008年12月15日,为调查国务院2008年初通过的“限塑令”的落实情况,绿色使者协会详细策划了“限塑令”在十堰市落实情况,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绿色使者协会”开展了“建绿色家园 弃白色污染”环保宣传调查活动,活动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及反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09年雷锋月的活动中协会会员积极参与到提供环保咨询服务的活动中;2009年植树节时期与十堰几所高校联合分别在马家河,龙泉寺举行“义务植树”活动来培养团员们的环保意识,提高思想觉悟,张显团员们的精神风貌。在活动中发挥了团组织的积极带头作用。
三、充分拓展思路,寻求社团发展
在社团的创新发展之路上,我们充分扩展思路,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与两个环保实践类学生社团形成联谊社团,在工作中交流大家的经验,使得各方都能够充分发展。2008年12月份乘着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东风,我市志愿者协会应运而生!绿色使者协会抢抓机遇,积极加入其中,成为了其中的环保志愿者;随着由我校绿色使者协会主持筹划建立的旨在加强十堰市的大学生参更好的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实现各高校协会与社会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合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的目的,提升学生环保组织在宣传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能力的“十堰市青年志愿者环保联合会” 正式成立之后,在07-09年度中,该协会继续与郧阳医学院、十堰大学的环保组织保持紧密合作关系,不定期开展社团活动策划以活动经验总结交流会,并联合开展环保活动,继2008年申请“十堰市大学生环保植树造林示范基地”后,在2009年植树节期间,绿色使者协会克服树苗短缺、造林地缺乏等一系列重大困难,积极奔走张湾区林业局和十堰市林业局,最终三校联合在龙泉寺和马家河争取到两块儿植树基地,并共计植树800余株;
7.关于高职高专团建工作的探讨 篇七
笔者所在系部团总支, 在党总支和学院团委的领导下, 按照要求, 充分加强团总支组织建设, 配备政治素质硬的人员担任团干部;积极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 提升团干部及团员青年素质, 队伍富有朝气, 积极进取;重视活动教育的积极作用, 充分利用学院和系部的各类阵地为平台,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组织开展了团员青年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积极完善团总支各类制度, 注重落实, 使得团总支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成为了党总支和院团委的得力助手。
1 高职高专团建工作的任务
1.1 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青年大学生的头脑。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着重引导青年学生怎么学习、怎么实践。[1]
理论源于实际, 理论指导实践。可以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作进行理论教学, 加强理论的学习, 主要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以及正式党员需要起到带头作用, 积极递交学后感。
1.2 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组织管理
笔者所在团总支对于本总支的所有团员, 都做到教育、管理以及监督。同时积极健全开展团的组织生活, 使广大青年团员可以加深团的性质和任务的了解, 行使团员的义务和权利。要及时地表彰优秀团员, 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要向所有愿意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的青年敞开团的大门, 积极地、有计划地做好团员发展工作。要经常协助党组织对团员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 及时做好入党推优工作。[2]
1.3 关注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
高职高专的团建工作必须围绕关心青年学生的全面成长开展, 从而反映青年学生的实际要求, 维护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 努力为青年学生提供具体有效的服务,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 高职高专团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活动缺乏创新意识
大部分主题团日活动缺乏创新与性。根据主题团日的相关要求, 大部分团支部或者团总支只是零散的开展些活动, 对活动缺乏计划性、长久性。高职高专团建工作必须看重长期发展, 注重创新工作机制, 从而可以保证工作的活力与连续性。
2.2 团的思想建设存在一定问题
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 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 现阶段, 高职高专团建工作存在重活动, 轻教育的现象。比如在团建工作开展过程中, 相关文娱文化活动应者甚多, 而思想教育活动响应者则明显减少。各级团组织对团员开展的思想教育, 大多数只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而不注重内容的丰富性, 教育的效果还有待提高。
3 加强高职高专团建工作的对策
3.1 以活动为契机, 强思想政治教育
团的组织活动是实施团建的主要途径, 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全面发展, 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可以充分利用文化教育等各类阵地,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例如:红色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学风建设、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主题活动, 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平台, 在活动中渗透教育, 加强教育。
3.2 加强组织建设, 以人为本高效务实
组织建设是高职高专团建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于青年学生干部选拔, 要本着“政治素质过, 思想素质够高, 工作作风够好, 协作意识够强”的原则, 选拔青年教师及学生团员 (党员) 担任团干部, 同时按期换届, 实行民主选举。团干部队伍可采取集体领导和分工合作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从而有效提高团建工作效率。
3.3 加强学生干部作风建设
学生干部在高职高专团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沟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干部培训、新老学生干部交流会、月总结汇报等方式, 增强学生干部的团队、服务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从而不断提高整个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立一支作风扎实, 富有开拓精神的学生干部队伍。
3.4 建立严格考评机制
建立考评制度, 把各类培训、讲座等纳入团建工作的整体格局中, 把青年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纳入评价体系, 通过考评机制保证活动的实效性。各类活动的考评结果作为团支部及青年学生评优、推优入党的重要参考依据, 积极鼓励表现突出的团员青年, 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促进团建工作的稳步发展。
3.5 创新团建工作新模式
利用团支部进社团、团支部进公寓、顶岗实习临时团支部、党建带团建等一系列的团建新模式, 在新的领域新的平台开展团建工作, 从而更大的增加团建工作的辐射性, 将团的工作落在实处, 真正对广大青年团员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平昌, 万洁, 胡金旺.试论新时期党建带团建工作[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3) .
8.关于高校班级团建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高校;团支部;建设
中图分类号: C93
1 引言
共青团是连接党和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党关心青年成长思想进步的的具体组织,承担着学校沟通、了解、教导学生的任务,丰富着青年文化精神生活,帮助着青年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带的素质的提高,激发着青年奋发向上。
2 高校班级团建的急迫性
目前高校中,学生大多数都是共青团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中共党员,因此作为共青团员的组织——共青团必将在学生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于学生工作有着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而现实也是这样,高校中共青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学生学习,实践,课外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科学素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每个班级都建有团支部,团支部处理和承担着班级许多重要工作,支部的委员更是作为班级的主要干部存在。团支部建设的好坏影响巨大,关系学生的重大利益,关系学生成人成才。
新时期,国外的各种思潮不断涌进中国,学生受到的影响较大,思想多元化,个性多元化,致使团支部存在许多的问题:团员对团的认识不深,意识淡薄,对团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不强,对信念力量表示怀疑,甚至从未履行过团员义务;支部在团结和沟通团员方面未发挥关键作用,团员融入集体缓慢;支部委员官味越来越浓,精力过多地放置于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忽视了团支部本身;团支部活动未体现其初衷,作秀、走形式成分居多,过多地着重于宣传和评优,团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类型和工作方式、手段单一陈旧,不够丰富,缺乏创新和实在意义……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共青团的先进性,影响到共青团员的先锋作用,影响到共青团的声誉。
高校班级的团建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团组织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消除这些现象,真正发挥团支部的作用,维护团员利益,提高团员素质,真正使共青团成为青年之家,成为其成长动力的来源,完成“团结带领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根本职责。
同时,高校班级的团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学校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的地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深刻的意义。
3 高校班级团建的原则
①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原则。用党的指導思想和理论来指导青年团员,引导青年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紧跟党的步伐,响应党的号召,自觉学习党的新理论新政策,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同时牢固树立团的指导地位,坚持在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团支部的建设。尊重团员的兴趣,包容团员的缺点,维护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把实现、维护、发展好团员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团员的个性和主体地位,合理发挥团员特点。
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的原则。理论是一些行动的来源,付诸于实践才是检验理论、落实理论的途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地掌握理论,发展理论,创新理论。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发展好民主,才能增强支部的组织活力,才能选举出优秀的团干,才能提高团支部决策的水平和能力,才能提高团员活动的参与率和支持率,才能凝结集体的智慧。
⑤坚持创新的原则。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同样一个团支部如果不创新,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培养“和衷共济、团结奋斗、自强不息、敢于胜利、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中国品格,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
4 高校班级团建的方法
①提高团支部成员的思想素质,增强团员意识。通过团日活动,主题讲座,名人大讲堂,党校团校学习,大学精神学习,科学大师事迹宣讲,优秀毕业生交流会,优秀党员优秀学生标兵报告会等形式来提高团员修养和个人的情操。同时,促进团员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多读红色著作,多了解红色事迹,多唱红色歌曲,多关心国家时事,多思考社会现象。鼓励团员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学校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心理健康素质。
②提高团干的素质,这是团建成败的关键因素。团干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担当起促进支部成员进步的重任。同时团干也应满足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上级组织应定期以各种方式培训团干,进一步提高团干的组织能力和业务素质,增强团干部队伍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下团员的思想动态。
③完善团支部体制。制度建设应作为团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制度建设来保证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促进团建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应紧紧依靠党建带团建,自觉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党建的带领和带动下团的建设才能保持不竭的生机和活力。[1]
④创新性地开展活动,增强对团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个精品的活动应包含着丰富的意义,蕴含着党的思想或政策,会引起参与者观看者强烈的共鸣,提高其个人修养,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⑤改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的单一性,寻找新的切入点。当前工作手段过于陈旧,不适合于现代青年身心状况,个人成长,社会参与和权力表达,这会阻碍我们党的事业。新的方式和手段总是容易被人接受,让人心悦诚服,促进人不断奋进。
参考文献:
[1] [ZK(#]马平.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4):103-104.
【团建拓展报告】推荐阅读:
赣州亮剑拓展训练营团建拓展培训信任团队09-02
靖西县深化拓展党建“123”工作法 推进“党建带团建”10-27
专科护士拓展报告10-15
大学生户外拓展方案-户外拓展方案08-21
拓展心得体会——企业户外拓展项目简介09-18
管理拓展游戏07-02
团队拓展游戏07-25
野外拓展07-26
传媒渠道拓展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