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精选14篇)
1.幼儿园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一
根据XX市教研院、教师教育院,及我校教学部门工作部署,XX年下半社会思品学科教研,要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以“学为中心”和“有效学习变革实验项目”为推手,夯实基础教研工作的同时,推进教学教研创新。主要工作如下:
1、组织实施“学为中心”和“有效学习”变革实验项目
“学为中心”要成为全组老师新学期教科研工作的中心,每位老师在制定开课计划、备课组在进行备课组活动时,都要以此为指导思想,推进教学改革。
组建“有效学习”课题研究团队,开展“有效学习”课堂模式研究,探索操作方法和策略。
2、深入教学调研,加强教学指导
紧密配合学校各个年段的教学调研,深入开展教学调研,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走进课堂,走近教师,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加强教学指导。通过听课、座谈等方式,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科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促进学生发展。
3、研究考试改革,落实教学实效
高度重视初中思想品德学科闭卷考试的政策变化,通过备课组活动、校本教研等活动,研究社会思品闭卷考试形势下的教学要求。注重学习效果研究,尤其是要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策略,促进学生群体均衡发展。
4、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师命题能力
无论是今年学科素养比赛的需要,还是闭卷考的新要求,提升青年教师的命题能力是当务之急的迫切任务。借助今年自己在八年级段的机会,让备课组长合理分工单元卷命制任务,让每一个青年教师参与整卷命制,然后集体研讨,自己指导点拨。
5、助力青年教师,引领教学关键期
XX中学的教师团队尤为年轻,刚入行的新教师及教龄五年内的新教师比例居高。通过师徒结对、新教师定期开课等方式,促进新教师成长;借助市直及市里各项业务比赛等平台,合全组之力,全力帮助近五年教龄的青年教师获得新的发展平台。
6、深化校本教研,养成学科组文化
强化教师学习意识,以精神引领为先,围绕市及学校各项教科研任务及比赛,有效开展教科研活动,以活动的发展,养成学科组文化;以学科组文化,推进教科研活动的进一步提升。
2.幼儿园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二
一、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四个原则
1. 方便性原则。
建立教学资源库的目的是方便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 便于师生随时随地浏览查询, 方便学校的规划管理, 方便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可以方便地自行添加更新资源, 系统维护和管理方便简单。
2. 易用性原则。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易于使用, 要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交互自学。
3. 实用性原则。
资源库要实用也要适用, 资源库的内容应符合新课程标准, 紧贴教学, 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使之真正为教师教学参考和学生学习参考服务。
4. 前瞻性原则。要有利于资源库的充实及各种现成资源的集成, 扩充性、兼容性要强。
二、教研组教学资源库八种类型
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我校教研组的教学资源库可以分为八类。
1. 资源目录索引列出了《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2. 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
/许伟泽
包括文本类素材、图片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3. 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理论, 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历史与社会》学科试题的集合。
4. 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
根据运行的平台的不同, 可分为网络版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 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来运行。
5. 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教学的重点、
难点、偶发事件、典型的教学事例, 进行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 以及对该案例记录的剖析、反思和总结。
6. 文献资料是有关该学科教育方面的政策、法
规、条例和规章制度, 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7. 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某一具体内容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8.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该学科的教学内
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三、教学资源库资源的采集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滚动发展、不断充实的过程, 课程的内容在不断更新, 资源库的技术在不断发展。因此,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社会教研组教学资源库资源的收集主要有下面几种途径。
1. 互联网。
互联网上众多的教育网站是自建资源库重要的资源来源。将网站的有关资源下载, 经修改加工后加入资源库中。教研组连续三年购买了课件中心网 (w w w.k j c e n t e r.n e t) 、新课程在线 (w w w.n e w k c.n e t) 的使用权, 三个年级的教师分别负责自己年级资源的下载, 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 各类教育光盘、电教资料和教育软件。
教育光盘是由各出版社出版的正式电子出版物, 品种较多, 比如教育论文、多媒体课件等。选择一些适合教学实际情况的教育光盘, 将其中的资源导入资源库。学校积累的电教资料, 如教学课堂实际录像片、教学音带和各种扩展学习的音像资料等, 也可以转制成数字文件加入到资源库中。
3. 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得到的图形图像资料及时上传到教学资源库并存档。
如参加省市优质课听课活动的教师把上课教师的课件上传等。
4. 建立资源互换机制, 尽可能地让访问者变成资源库的建设者。
由于各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资源库的访问者中有许多就是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 他们也掌握着许多宝贵的资源。资源库的建设离不开这些战斗在一线的教师, 只有他们参与建设的资源库才是符合教育教学需求的。
5.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自己开发制作的。
可以作为对成品资源库和网上下载课件的补充, 充实到学校资源库中。
四、教学资源库的应用
1. 教师应用
教学资源库应用的主体是教师, 应用模式主要是教学资源的检索、收藏以及利用资源进行备课、制作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库集中了大量的优秀教学资源, 为网络课件开发和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教学素材, 避免了大量重复性劳动, 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及教学效果。
(1) 利用教学资源库提供的教学素材备课。资源库的开发, 为教师提供了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素材。9 0%的教师将素材资源库作为备课资料的主要来源, 素材资源库的建设对教师迅速适应新课程教学有极大的帮助。
(2) 利用教学资源库的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由于我校计算机数量充足、每个教室都配备了投影机, 为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创造了条件。教师通过计算机调用校园网资源库中的教学素材, 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 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
(3) 为教师提供命题素材。和课堂教学一样, 如何命制新课程背景下的试题, 成为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难题。资源库的建立, 为教师命制或者下载新课程试题提供了便利。
2. 学生应用
教学资源库不仅是教师的资源, 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园地, 它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网上学习环境, 给他们提供大量的教育信息和学习资源。
(1) 教学资源库是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通道。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自主学习是学生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 兼顾各类学生需求, 将教学内容和与教材相关的拓展性材料、讨论题、分级分类自我评测题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制成课件, 学生通过对课件的调用, 实现学生与教师间的交互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寻找资料、参与讨论和教学游戏中掌握了知识, 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提高了学习效率。
(2) 教学资源库是学生开展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的助手。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探究式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历史与社会》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后面都编排了一组综合探究的内容, 足以体现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利用资源库完成一定量的研究性课题训练,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收集信息、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判别、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和综合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3) 教学资源库成为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获取资源的最佳途径。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 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随着宽带网接入学校,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互联网上海量的、内容极其丰富的信息。为避免学生在网上漫游耗费大量时间, 我们将适合于学生阅读的信息进行链接或直接下载到资源库, 供学生课外阅读使用。
只要创造和维护好教学资源库, 使教学资源库产品能够真正地面对教师和学生, 在建设与应用服务的互动中, 教学资源库一定会越来越受青睐。
3.幼儿园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幼儿园教研工作;问题;对策
一、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研目标不明确。目前的幼儿园教研存在着严重的教研目标不明确,不能够切合实际的现象。同时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够新颖,无法紧跟教育形势。这就直接导致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随意散漫,严重限制了教育环境的发展。许多幼儿园在制订教研目标时,过多地强调如何深化课题研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业务能力等,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根据这样的目标要求进行实质的教学。因此,我们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研究可以总结得出:在制订教研目标时要体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在对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制订详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针对幼儿日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重点解决常见问题。只有明确教研目标,才能有力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2.教研内容流于形式。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很多幼儿园在教研内容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一,我们都知道在制订教研内容的时候,要以教研目标为基础,围绕目标进行教学。但是目前的教研活动显示,大多数的教研内容与教研目标严重脱节,导致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只重视形式,而不注重教研的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前后内容的讲解缺乏连贯性,内容零散,无法立足于本园的教育实际。第二,教研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不管是哪个领域的教研,都是以学习文章为主,教学目光只是盯在某一堂课或者某一次活动上,并没有全局意识,更谈不上从表及里地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有些幼儿园的教研工作始终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之中,很多教师不愿意将新的知识引入到自己的教学系统中来,他们对新的幼儿教育信息不关心、不了解,导致了他们不能够与现代的科学教育方法接轨。第四,幼儿园盲目扩招,课程压力过大,教师的教研时间被占用。第五,研究发现,许多幼儿园虽然能够保证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但是在活动中只是单纯地布置任务和完成任务,并没有一套成熟的机制来保留住教师在任务进行中和任务完成后总结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自然也就无法将这些经验总结下来进行推广。
3.教研形式单一。现行的教师教研活动多以简单地读读文章、集体备课为主,教师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中很少愿意或者鲜有机会表达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想法,教研形式过于单一。事实上,教研活动应该是一种多形式的研讨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围绕教研目标进行问题的研究和评析,力图尽快地解决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且要对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和策略的制订,防止在课堂上出现问题时无法解决。
二、教研工作策略研究
1.结合实际,制订目标。幼儿园教师的教研目标首先要依据上级教育部门对教研活动的要求,结合幼儿园本身情况进行实际规划,针对本园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师资力量,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找到教研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剖析,确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最终的研究结果来制订本学期的教研目标,要让目标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2.突出“研”字,多样教学。在整体的教研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研究过程,围绕教研目标,针对教研内容,用多样性的形式进行有效的教研活动。在围绕教研目标进行的研讨中,教研组长应该重点对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导教师研讨出创新型的设计方案,并且定期地组织新方案的观摩和评析活动。教研的形式可以涉及多方面,如自学、分组学习、听讲座、外出参观学习和观摩评析等,每一次教研活动可以选出新的带头人,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不同的教研内容、教研形式要紧紧围绕教研目标开展,保证明确目标并且突出重点,培养浓厚的研究气氛和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以促进教师业务能力和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3.完善配置,新旧搭配。一个成熟的幼儿园,既需要有丰富幼教经验的老教师,又要有思路新颖的新教师。让老教师将他们的成熟经验传授给新的教师,也让新教师的广阔思路影响老教师,在教研的过程中,需要让他们彼此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定期地进行相互间的听课,取长补短,共同分析和研究并且设计出适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完美的配置和新旧教师的搭配有助于形成实用性强、灵活度高、参与性好的教研机制。另外,幼儿园应该勇于接纳家长的有益意见,对社会开放,针对意见进行工作策略和教研方向的调整,力求提高整体水平。
总之,幼儿园的教育教研活动还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也将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考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做的是在教育教研中不断地吸取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稳扎稳打地培育好下一代。笔者相信,只要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教研活动也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方海敏.开展教学反思的价值及其有效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0(7):12-14.
4.品德与社会教研组教研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小学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制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随着道德与法治品德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道德与法制、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我校一、二年级将全面使用道德与法制教材,三、四、五、六年级将使用品德与社会教材,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品社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3.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发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评价方式方法。可以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既要有学生的调查记录、自我评价,又有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寄语。
(二)规范和优化教研制度,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1.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形成教研氛围: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2.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
3.改进上课和评价模式
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三)积极教研活动,增加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进发展。本学期重点通过继续学习《如何提高思品课堂实效性》相关理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相关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践经验。
三、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份:制订教学进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规范课堂秩序,上好每一节课。
十月份:积极参加主题研究阶段性课例研讨活动,进行常态化集体备课活动。
5.幼儿园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五
1幼儿园教研组工作计划导.2)学习有序:半日活动开展以“计划——工做——整理——回忆”途径实施,教师根据班级情况,调整计划内容,体现层次性.加强学科教学和小组活动的研究.3)生活有序:教师组织各生活环节的过度自然、合理,减少孩子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提高幼儿自我服务(喝水、穿脱衣服、洗手等自我生活照料)及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以外伤害.4)观察有序:各种检和核的目的性明确,做到能及时整理和分析观察记录.2、特色教育开展贯穿一日生活
1)
全语文教育: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让幼儿认识主题活动中渗透的文字和网络中的文字,并作为主题检核的内容,增加阅读活动内容的时间和内容.2)数学教育:丰富数学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的途径与方法,各班建立数学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数学活动操作材料,并加强数学活动的指导.3)双语教育:加强日常英语活动的开展,提高带班教师英语水平和配班能力.本学期将进行配班教师英语活动观摩.4)音乐教育:日常音乐活动也要有计划性,重点加强对唱歌教学和舞蹈教学的研究.三、科研工作
我园所开展的教育科学研究是为我园园本课程的建构服务的,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以推进园本课程的深入开展,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为介入点.反思上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还存在着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验班成员与专家、教研组成员间的交流不够,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工作做得不够;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成员对实验的过程工作不太重视,实验得资料整理工作还应加强;
--实验班成员在工作中得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进一步调动,在教学工作中起带头作用.--加强对科研方法的认识,认真阅读相关的科研文献,提升全体科研工作的专业水准.为了促进我园科研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促进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现制定计划如下:
1、根据园本课程发展的需要,及上学期实验情况,确定实验课题和课题负责人:
1)
重点工作:市级课题试点的研究“幼儿发展评价”——穆文敏、陈俞负责;(继续上学期的研究)
2)园级课题研究“园本课程的研究”——在全园展开;
3)“感受音乐,培养独特的音乐玩家”的试点研究——段帆、薛愔负责(继续上学期的研究);
4)“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试点研究——郑颖、王超琼负责(继续上学期的研究).2、研究工作要点:
--针对上学期出现的不足之处,在对三个实验班的管理中需要进行以下调整:
1)
加强实验班教师与专家、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实验负责人加强对实际操作的指导与参与,发现问题及有好的想法时及时与实验班教师交流.尽量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每周至少有一次与实验班教师的正式交流,每月进行一次有专家参与的阶段性总结.2)科研负责人调动实验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实
验班排头兵的作用.鼓励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以提供材料、资料支持等形式,参与实验活动.通过经常性结合实际工作的反思学习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3)抓好实验班“以点带面”的工作.教研人员要及时发现实验班中好的经验,并及时向其他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班教师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经验文章等形式,向全园推广实验班的经验,促进幼儿园的全面发展.各实验班的具体工作:
重点工作:将小一班的“幼儿发展评价”课题进一步深化.上学期在科研工作中,在开学初期面临新生情绪的安抚工作,教师对幼儿有一个了解的阶段,三位教师因为是新的组合,需要一个磨合期,教师间、教师与幼儿间都需要一个相互认识、相互适应的过程.实验班教师虽然做了不少的工作,对原有的幼儿档案整理方式进行了调整,但是作为“幼儿发展评价”课题组的教师在记录、整理上所花费的心思、精力还是不够的.通过对上学期工作的反思,确定了本学期小一班的工作重点:
1)
提高教师的记录、整理意识和评价分析能力.三位教师对记
录时机、记录内容的把握,主要是要提高随时记录的意识,尝试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记录.使用适宜的言辞对幼儿的实际发展进行评价分析,调整计划.2)在研究过程中对现在使用的“幼儿发展评价指标”——即“58
条关键经验”进行调整,尝试整理我园特色的“评价指标”.3)根据本班幼儿情况,设计适宜的幼儿发展检核表.4)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理分配班级工作,有效利用工作时间.教师定期将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关于音乐和数学教育的研究:
1)
继续在中三班探讨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在上学期研究的基础上,注重为幼儿整体音乐素质的提高,开展丰富的、有计划、有层次的音乐活动,以有趣的游戏、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在玩音乐的过程中得到发展.重点为丰富幼儿舞蹈语汇、肢体表现能力、唱歌等方面.并将通过活动观摩,向全园教师介绍经验.2)继续在大三班探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在上学期探索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小衔接方面关于数学活动的探索,将结合班级对班级幼儿的观察分析,确定学期计划,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注重以不同的教学形式开展数学活动,并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丰富、有层次的数学学习环境.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教师、幼儿、家长三方的共同成长.所有科研课题都让教师自愿参加,课题负责人有权利自结研究小组,课题负责人在学期初拟订研究方案和本学期课题研究重点供大家讨论,修改定稿后执行.其中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准备使用的方法和途径、资料收集方法等内容.学期末召集各课题负责人进行交流,总结一学期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对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由科研工作负责人写出总结.对课题研究认真负责,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要给予奖励或表彰.四、大型活动:
1、组织各年级编排早操
2、结合季节组织幼儿春游;
3、“三.八”以年级为单位举行“我爱妈妈”亲子活动
4、四月举行“国际象棋月”系列竞赛活动
5、“庆五.一”家庭亲子环保小制作比赛
6、“幼儿园十周年园庆”庆祝系列活动
6.幼儿园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六
根据园教研计划指导思想,教研组将围绕“园本小专题”组织教师进行连续研讨交流。开展“自主游戏”专题园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对幼儿自主性游戏观察与评价的水平和能力。积极探索幼儿自主性区域游戏的解读,从理论学习交流——案例实践解读——转化设计提升,形成了为期一学期的自主性游戏解读与提升的专题研修。同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有凝聚力的教研团队。
二、现状分析:
1.教师对自主性区域游戏专业理论解读不够深入。
2.在教研组织形式上,既满足日常教学所需,又引领和支持教师进行专业研究。
3.在教研组团队建设方面,未能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同伴互助效果不明显。
4.在教研内容上,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自我反思,将研究教学与研究幼儿一体化,从研究教材教法走向研究幼儿的学习。
三、工作重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研修能力。加强学习研讨制度,固定半月一次园级层面的教科研活动,内容有专题研讨、案例解读、推荐好文章读书交流会、PPT展示交流等;提供给教师学习理念,探索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的交流平台。
2.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化,提高教师积极性。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轮流记录、中心发言等形式,采用“参与式”、“开放式”的研讨模式,继续增强教师参与教研组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教研组的研讨氛围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
3.结合课题,加强教研团队建设。利用园本课题水墨画资源,组织教师学习水墨画,插花等艺术,来陶冶情操,增进组员情感。
三、具体安排
7.优化幼儿园音乐教研方式的新探索 篇七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管理中, 我们也发现了诸多问题令人深思:
一是音乐教学的内容缺失:幼儿园歌唱、游戏活动较多, 而律动、舞蹈、节奏乐等教学内容欠缺, 出现倾向性问题。
二是教师音乐教学策略贫乏: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提问的设计、追问的运用不够灵活, 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单一。
三是教师的音乐素养低:教师的弹唱水平、舞蹈水平缺乏锻炼与提升;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挖掘能力弱;新教师对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等认识模糊, 尤其在歌唱教学中, 随意更改乐曲曲调问题突出。
于是我们开始以园为本的音乐教育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方法的新探究。
以“参与·互动·体验”为核心, 基于园本的幼儿园音乐教研组织形式与方法创新的探索, 主要包括:系统规划, 明确职责, 让园本教研“真”起来;参与·互动·体验, 让园本教研“乐”起来;多维学习, 让园本教研“活”起来和“处方”式教研, 让园本教研“优”起来四个层面。通过逐个层面的规划落实与深化, 真正地让快乐音乐教学生根开花。
一、系统规划, 明确职责——让园本教研“真”起来
幼儿园园本教研规划应根据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实际情况、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调查、分析, 合理制定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并成立由园长室决策调控——保教处具体负责——教研组具体落实——教师群体开展实施的工作运行机制, 各部明确职责分工, 确定具体可行的任务, 有组织、有计划、扎扎实实、有血有肉地开展教研, 使园本教研落到实处。下面我们以“深化园本教研, 促教师专业成长——快乐音乐”为例, 阐述我园“参与·互动·体验:基于园本的音乐教研组织形式与方法创新”的实施过程。
二、参与·互动·体验——让园本教研“乐”起来
参与·互动·体验:让园本教研“乐”起来主要包括:走进音乐——与课程对话、自身对话;表现音乐——与幼儿对话、同伴对话;快乐音乐——与幼儿对话;感悟音乐——与自我对话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走进音乐——与课程对话、自身对话
通过参与·互动·体验的现场研修方式, 激活音乐园本教研之序曲。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听一听:教师倾听音乐、畅想音乐。教师们在聆听、畅想音乐的环节中, 走进音乐, 展开丰富的想象。
说一说:教师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说、画、跳等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教师们互相分享、互相启迪, 观念马上发生了变化:原来一段音乐可以发生这么多有趣的故事!积极性, 创造性完全被调动起来。
想一想:以教研组为单位, 用30分钟时间进行音乐活动设计。教研气氛非常热烈与和谐, 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优势, 各显神通。有的教师手舞足蹈地传递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有的教师切中要害抓取了乐曲的节奏进行了教学设计, 更多的教师提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 有效地梳理了音乐教学活动设计中的要领把握, 营造了教师与教师之间快乐的“对话场”, 让段中的每位教师都切实感到“展览”思想的乐趣与荣耀, 也锻炼了一个教研组长引导、组织与提炼能力。
谈一谈:各教研组派出一名代表, 谈谈本组的教学设计。不仅锻炼教师说课能力, 而且为下环节的“现场直播”做再次梳理。
玩一玩:教师扮演幼儿, 玩音乐。从形至心, 走进音乐的世界。体验式的小试教恰好达到了教师对教学环节 (提问、引导、过程衔接) 进行有效检验的目的。尽可能避免了“以幼儿为教学实验品”的现象发生, 同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议一议: (1) 以段为单位用10分钟时间对每组的设计提出建议。 (2) 代表发言。教师交流、沟通、分享和协商的对话平台, 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体现了教师之间的和谐与融洽, 体现了幼儿园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园风, 构建了“幼儿园教师成长的共同体”。
第二阶段:表现音乐——与幼儿对话
运用“互动促心动, 心动促行动”的教学策略, 奏响音乐园本教研之交响曲。具体设计是:
试一试: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 分析教材, 一课多研, “同课异构”, 开展试教活动, 形成最理想的活动设计。通过实践, 教师在与幼儿实际情景对话的过程中, 充分验证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教授能力, 应变能力, 而且在一课多研的过程中学会了有效地反思与调整, 交流与合作, 无私与奉献。
第三阶段:快乐音乐——与幼儿对话、同伴对话
营造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式的教研团队, 奏出音乐园本教研之协奏曲。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比一比:各教研组围绕主题进行教学展示, 比一比谁的孩子最快乐。通过实践, 各教研组形成了共同愿景, 激发了教师的激情, 指引了方向, 凝聚了力量, 也沐浴了多角度有意义的分享。
议一议:观摩教师评课, 并推荐几位教师作为代表发言。通过合作与交流, 增进了理解, 达到心理共融和默契, 也及时了解同伴的学习情况, 从而进行自我调整和互相调整, 使合作得以滋润和优化, 使合作学习互动增殖, 互补公效。
评一评:参与活动的评审代表评课, 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通过这一活动, 为业务负责人、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搭建了引领、提升教研能力的平台, 有效促进了“领头雁”的专业水平。
第四阶段:感悟音乐——与自我对话
敢于自我剖析、同行探讨、专家交流, 唱出音乐园本教研又一美妙旋律。这一环节主要设计有:
想一想:教师总结、反思在本次音乐教研活动中的感悟与收获。从而达成“抓住一丝雨露, 将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森林!”的目的。
三、多维学习——让园本教研“活”起来
1. 浸润:
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吸取新鲜的营养与血液, 浸润、积淀各种专业知识, 营养自己, 才能迅速地成长起来。我们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南京、上海等地参加各种高起点、高质量的音乐教育教学培训活动, 如《奥尔夫学院专家授课》;针对性地邀请浙江省音乐教育教学专家傅蕴慧老师做《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与策略》的讲座;为教师提供丰富的音乐书籍、音像资料, 注重积累, 提升自身音乐素养。
2. 滋养:
音乐教学需要教师拥有深透的艺术底蕴与涵养, 所以滋润、拓展教师的艺术涵养非常重要, 于是我们抓住时机组织教师体验高雅艺术, 欣赏《印象西湖》等大型音乐表演, 让我们的教师从高层次、新视角全新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
3. 锻炼:
音乐教学是一种“神”的传递, “韵”的感染、“味”的体悟, 需要教师较高的专业技能, 所以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来锻炼教师的专业技能非常重要。我们通过分阶段“递进式”的技能比武——常规歌唱教学内容弹唱、以G调F调歌唱教学内容弹唱、即兴乐曲弹奏;小组式的韵律操排练、六一全园性的文艺周活动来不断地要求、锻炼、鞭策教师的音乐教学技能和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
四、“处方”式教研——让园本教研“优”起来
各教研组在开展全园性音乐园本教研的同时, 根据本教研组幼儿年龄特点及现状, 根据教师在实施音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需要, 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开出“处方”对症下药地开展教研活动。例如大班教研组在全园教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大班集体舞教学中教师多形式、多方法示范的策略研讨;中班教研组进行了音乐教学活动设计中目标定位的研讨;小班教研组开展了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律动兴趣的研讨等活动, 通过这种“处方”式的年段教研小组的教研形式, 让我们的教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研”的实质意义——为解决问题服务, 为教师成长服务、为幼儿发展服务。
8.幼儿园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八
一、幼儿园年级组管理的利与弊
我们幼儿园设立的年级组,职责即是协调年级组内的教师的工作,起到年级组与幼儿园管理层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
(一)幼儿园年级组管理的利
1. 幼儿园年级组成员因为在一个年级组织,有着共同的目标与期待,能一致为共同目标而协调完成,彼此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补充,协同工作;而且年级组在进行幼儿园的各项考核的时候,教师之间没有因为利益而有冲突,比较能够接受年级的协调。
2. 幼儿园年级组往往在活动中,在幼儿园大的框架体系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与想法,不必过多关注上级部分的观点与看法,充分考虑到本年级的幼儿特点开展各项工作,保证了年级组活动的积极性与宽松性。
3. 幼儿园年级组的各项活动能够充分考虑到本年级的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开展,活动的目标比较明确,在开展活动中目标性比较强,完成的活动质量比较高。
4. 幼儿园年级组成员之间因为具有共同的目标而集体协同工作,往往会形成比较强的凝聚能力,具有比较高的执行能力与向心力,能充分调动起组内成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幼儿园年级组管理的弊
1. 幼儿园年级组的管理工作由于幼儿园性质的限制,往往会使年级组的管理不能得到提升。幼儿园年级组在管理中不缺乏新的点子,往往也能够组织或者管理起年级组的活动,但是,受到了交流的限制,不能在年级组管理层面上给予指导与提升,年级组提升得会比较慢。
2. 幼儿园年级组在管理中因体制的限制,往往会受到幼儿园管理的限制,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权,成为园方的附属品。
3. 幼儿园的年级组成员能够具有比较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这点是幼儿园年级组在活动中的优势;但同时由于凝聚力比较强,容易形成小团体,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年级组情况,在幼儿园层面的年级组交流中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阻碍幼儿园活动的正确发展,形成小团体活动。
二、幼儿园教研组管理的利与弊
我们幼儿园由于地处的地方幼儿园比较多,竞争比较激烈,由于竞争的存在,教育的质量是首先要提高的,因此,园管理层比较注意加强对教研组的建设。
(一)幼儿园教研组管理的利
1. 幼儿园的教研工作由于是根据每个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及教师所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己的自主权,能够从教师的所想所需出发,收集到教师们自己想要的。如果来自于教师的需要就会使教师们抱成一团,尊重了教师的需求。
2. 幼儿园的教研组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园打造特色活动,并能够有目标地帮助能力不同、水平不同的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一定的提升与提高。同时教研组也承担着幼儿园对外开放的重要活动,形成幼儿园品牌的核心力量。
3. 幼儿园的教育“更新换代”比较快,幼儿园教育理念往往比较新,能够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与需要。为此,幼儿园教研组往往是最新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推行的阵地,如2012年《3-6岁儿童发展指南》等都可以通过教研组织的活动来实施与推行。教研组的活动帮助教师了解并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思想。
4. 幼儿园的在人际关系的氛围比较融洽,这样就会教研组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管理条件。因此,在教研组的管理方面,教研组成员能够形成一股气,紧密团结在一起,为教研组的管理添砖加瓦。
(二)幼儿园教研组管理的弊
1. 幼儿园由于教研组工作往往受到园管理层的影响,跟随园管理走,没有自己的主动权,没有真正的实施权,都要经过一次次上报,园管理通过方可施行。
2. 幼儿园教研组的管理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没有主动形成活动的氛围,活动的积极性比较不够积极,组内成员将活动当成任务,质量容易受影响。
3. 幼儿园教研组有着比较强的实践能力,但理论形成方面则比较弱,往往在管理中目标比较大、空、散,不能让成员比较清晰地达成目标。
以上为笔者在幼儿园的工作中所总结出的幼儿园年级组与教研组在活动中的优势与劣势,只有清晰地认识到它们的利与弊,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园管理。
9.历史与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九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在忙碌与充实中度过了。回顾学期工作,教研组在学校和各部门的领导下,大家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团结协作,加强学习,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导学稿的教学工作中去,改进和完善教学流程,钻研学法和教法,不断总结和反思教育教学工作。经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出色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现将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学习,与人分享,打造学习型团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中学社思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涵盖了地理、历史、政治和思想品德的内容,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学习。针对我组的现实情况,除理论学习外,我们当前还回归学科教材,研究学科知识体系和课程标准,理解学科基本精神,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用自己不断的学习和苦苦探索去换取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了打造“学习型教研组”,我们把个人学习与集体分享结合起来,把分散学习和集中研讨结合起来。
在教研组活动中,对教师的教学进度、备课、学案、反思和超前备课的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常规的检查促进教师去提前钻研教材,提前研究适合课时特点的学案,确定教学重难点。负责学习分享的教师提前三天将材料上传到FXP上供其他教师学习,并且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交流。教研组还为每位教师准备了专用的学习本,供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进行摘记,在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或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同伴共同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所以教师学习的一种极佳方式就是听课。开出组内公开课15节,校级公开课1节,并且在听课后及时与开课教师进行交流,促进开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
二、以导学稿为主要教学手段,大力创新教法、学法。
组织编写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社会与思品的导学稿,并在教学中大力的推广。在导学稿的使用中不断改进导学稿的质量。做到每一节导学稿都能与学生的具体学情结合起来。
目前,初中社思学科的考试形式为开卷,在学业考试中的评价方式是划分“ABCDE”等级,这给我们学科推进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中学部组织的课堂教学模式展示课中,我教研组教师开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一课,充分展示了我们教研组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落实常规,以常规促有效 教师的教学工作,其实都是常规工作。把常规工作抓好、抓实,也就促进了教师工作的有效性。本学期教研组在常规落实方面,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几方面入手,做了如下工作:
1、学导学稿:
教研组教师根据要求,按照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精心设计导学稿,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课堂练习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备课组长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和检查超前备课的教案;主备教师要按照新课标和中考说明的要求认真研读教材文本,在广泛借鉴优秀教案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我校学生情况的学教案,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针对本班再对学教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力争“教学有创新、课堂有亮点”;对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闪光点、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记录、总结,形成教后反思;教后反思不少于教案总数的二分之一,每月要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七八年级教师的备课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夯实基础并适度拓展;九年级备课要严格依据《考试说明》的难度要求,精选练习,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2、上课:
探索和完善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大胆放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30分钟,给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3、作业:
作业做到了全批全改,学生对错题及时进行订正,教师在学生订正后及时进行二次批改。备课组统一作业,把握作业量,七八九年级作业当堂完成,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
三、师徒结对,教师在互相学习中共同成长
年轻教师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老教师学习新教师的新思路新方法。师徒每周互相听课一节,有记录、有评价、有反馈,师傅指导徒弟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学期,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两位教师谦虚好学、踏实勤奋,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让我们看到了这两位教师的快速成长。
五、新学期的展望
一个学期过去了,新的学期即将到来。在这个学期的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如:在集体备课中分工和目的不够明确,有时没有真正发挥出集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和落实的不够,有时还只是“有名无实”。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对教研组工作有一下几点想法: 第一,让教师的学习更加系统化,每位教师购买两本教育或教学专著进行学习,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与同组教师进行分享,这样本学期教研组七位教师可以有计划的学习十四本著作。
10.幼儿园美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十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们美术组以新《纲要》理念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活动,深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并将新思想、新理念有效地运用到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使我园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组织并开展好幼儿园兴趣小组活动并落实到实处,使幼儿、教师的绘画、手工等各项技能都有所提高。
二、主要工作
1、贯彻新《纲要》精神,以幼儿为本,重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幼儿评价的改革。强调学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形成、心理素质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幼儿在“看看、想想、画画、玩玩”中轻松掌握知识技能,激发幼儿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
2、为了提高全园教师的绘画专业水平,发挥美术特色小组的积极带头作用。组织教师进行简笔画的练习,使我园教师的绘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3、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硬笔书写水平,积极组织教师进行钢笔字的练习,使我园文案书写方面有很大提高。
4、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制定美术特色目标,使幼儿在掌握基本绘画的同时,掌握一项特色,如下: 小班(绘画):熟悉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在撕撕贴贴、捏捏折折,画画涂涂等各种活动中,提高孩子手腕动作的灵活性和画画的兴趣。中班(泥工): 感受国画的美,理解国画的表现手法,乐意表达表现。
大班(中国画):感受剪纸的美,学习剪纸的表现手法。
3、加强学习,坚持每两周举行一次集体教研活动。学习绘画、泥工、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积极发现总结优秀案例,在小组内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
4、积极组织幼儿参加展板的布置(绘画、手工作品)
6、定期做好园内环境布置更换工作。
三、具体安排 2、3月份
1、制定学科组教研计划。
2、学习各年龄组幼儿的学期发展目标。
3、学习中国画、剪纸的基本技法
(一)4、学习《幼儿美术教育中想象力的培养》
(一)4月份
1、学习中国画、剪纸的基本技法
(二)2、学习《幼儿美术教育中想象力的培养》
(二)5月份
1、学习中国画、剪纸的基本技法
(三)2、美术学科经验交流座谈会。6月份
1、出好庆“六一”版面布置及手工作品展。
3、学期工作总结,整理上交资料。
11.幼儿园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十一
为了聚合幼儿园有限的人力、才力资源, 确保研究的实效, 我园采取科研式教研来开展园本教研工作, 将科研课题作为园本教研的研究主线, 把学习、实践、研究三者整合, 使课题研究融入到幼儿园工作的“血液”之中。几年来, 我们以本园独立承担的科研课题《幼儿活动材料的开发与运用》《以爱为核心的幼儿感恩教育》为抓手, 以活动为载体, 有效地丰富了教研内容和方式, 对教研管理网络的建立和教师综合素质及水平的提升, 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总结出以下亮点, 供参考:
一、调整管理结构框架
我园始终致力于“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教育宗旨, 秉承“迎着阳光健康成长”的办园理念, 遵循幼儿发展规律, 以塑健康特色、育专业队伍、立知名品牌、彰教育公平的国际知名园所为目标, 经几代人辛勤耕耘, 硕果累累, 桃李满天下。在幼儿园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幼儿园始终坚持以园本教研为主阵地, 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基础, 达到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 促进幼儿园发展的目的。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也是在不断的进行中优化结构, 达到科学、合理、有效。
几年来, 我园园本教研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分头推进, 有机结合”。三大块工作分头进行, 又有机结合, 既充分保证我园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 又实现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其结构如下图。
二、建立完善研究性学习制度
1. 制定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 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制度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我们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科研制度, 如《班级科研工作制度》《教师参研奖励制度》《科研组长职责》《科研工作十每制度》等, 通过这些制度, 课题研究得以全方位渗透、全过程推进、全园性参与, 增强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 使研究成为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我们还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制度, 如以前科研经费教师之间差异不大, 不能很好调动教师们积极主动参研的内动力, 大多老师都有干好干坏一个样, 影响了课题的深入开展, 于是, 我们决定拉大差距, 培养骨干, 根据能力、工作量等因素将课题参研者分成协研教师、参研教师、主研人员、主持人员四个层面。激励机制的建立大大调动了很大一批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课题研究纵向深入发展得到大幅度提升。
2. 制定专家外聘和教师学习制度, 提升队伍科研素质
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需要朝着正确的方向、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多维的研究视角进行研究, 我们深知这些始终离不开高校专家教授, 市、区教研员的纵向引领。我园制定了《专家外聘制度》, 聘请市、区各级幼教专家和市内外知名高校专家教授来园指导工作、为我园教师做科研讲座等, 强大的专业支持使我们不断明晰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实施、方法。
俗话说“千兵易得, 一将难求”, 教师是搞好教育科研的核心力量, 要搞好教育科研, 就必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和科研能力, 要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就唯有学习, 在实践中、向同伴、向同行、向专家、向幼儿学习。我们制定了《教师学习制度》, 幼儿园不但组织形式多元的学习活动, 还派出大量踏实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到外省参观学习, 每年到外地学习人次达到20人次以上, 开阔了教师眼界, 学习了先进经验。同时还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我们采取了专家专题讲座式培训、一课三研、教研组长轮值制以及菜单式培训, 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3. 建立健全科研组织网络, 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我园建立完善科研人员网络以促进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分层管理, 层层落实, 科研组发挥“小、实、活”的风格, 努力为教师搭建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的平台, 灵活多样地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及时分析并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带来了很好的成效。
三、确立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科研模式
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科研式教研”操作模式, 就是立足本园, 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在研究过程中做到问题即课程、教学即研究。它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有机融合, 是园本教研、园本培训的最佳载体。
具体做法是:以每学年一度的园本写、教、评比赛为载体, 组建三人一组的“一课三研”学习共同体;其次, 选定一个内容———三人分别书写计划———分别进行教学实践———共同反思———共同再次拟定教学计划———三人根据同一计划再次教学实践———分别推选一人参加园级教学、一人书写实录、一人书写叙事性研究的比赛———共同提高谈感受与收获。
教师在这种新型模式中, 与同伴交流对话、沟通协作、碰撞交融, 通过研究与教学, 提升认知、提高技能, 使教学不断升华, 同时教师的个性空间得以进一步挖掘和拓展, 教师风采得以彰显, 才能得以释放。
通过“科研式教研”活动, 教师逐渐从过去简单的、单一的思考方式, 转变为多维度、多层次的反思;教师逐步从外在的评定转变成了自我内省的教育实践与研究, 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教师常会问:“这次活动怎么开展?”“活动要准备什么材料?”而现在教师会问“这次活动的内容适宜吗?”‘“幼儿的经验得到什么提升?”“活动材料是否有效?”“活动该怎样调整?”“活动的目标是否适宜?”等等。教师们在共同的交流中, 勇于亮出心中的疑惑和困难, 将内隐的经验和想法浮现出来, 将研究落实到通俗易懂的教学案例中。这种方式把教师间的差距转化为一种资源, 成为一种探索的驱动力, 使全体教师共享研究实践成果。研究不再是负担, 而是自我提升的宝贵机会, 课题的研究使我园教科研有了内涵。
四、坚持教学科研规范化和常态化
本着“从实际出发,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讲究实效”的科研原则, 我园严格园本教研活动过程管理, 层层落实, 使研究工作常态化成为一种习惯。每学期初, 教师在专家引领下选择研究小点, 制定详实的研究计划, 并根据本班孩子情况和资源情况预设研究内容, 将科研活动整合到课程实施中, 使一学期教科研活动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 活动过程中能根据研究情况做出生成与调整, 做到研究的实效性。
每月集体汇报制度, 定期开展小组内的观摩活动, 充分发挥骨干督促和引领作用, 提升教师整体研究水平, 坚持每月资料收集制度, 保证研究质量。每周每班定时抽两个半天开展科研活动, 教师每周制定两个详实的科研活动方案, 如科学组和游戏组的实施计划表, 有计划、实录、反思、调整, 充分保证教师在预设、实施的过程中去, 这样做既保证了日常教学, 又保证了研究时间, 老师们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有所提高。并坚持科研组长、课题负责人下班听科研活动的制度, 做好坚持每周小组活动观摩研讨。每次活动严格按科学的研究程序:确定目标→选择内容→第一次尝试、记录→反思、调整、→第二次实践、记录→开展各种延伸活动 (各个领域) →生活各环节中的运用→再次反思、小结。正是在这种一丝不苟、严抓细节的过程中, 使全体教师严谨、科学、规范地进行课题研究, 科研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科学合理, 为研究结论的分析、研究成果的分享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
正因为我们的管理促进了教师思维方式的变化, 对教师的日常行为也产生了影响。下面是一个案例。这是一位教师“一次教学, 三次备课”的历程: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 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 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 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 (我有他有, 我无他有, 我有他无) 进行综合、筛选、判断后修改方案;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 在设想与教学活动中的不同细节中, 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 教学后再“备课”。
五、园际联动示范辐射验证反思促研究
作为示范幼儿园, 有指导片区一二三级幼儿园的社会责任, 以前幼儿园的联动一般就是观摩环境或者看看现场教学活动, 参与联动的教师有走马观花之嫌, 对他们的帮助不大, 在能力的提升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现在我园采取的办法是带领联动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并把联动分为几个层面:平行联动, 参与联动, 分享联动。让联动园的教师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教师在过程中不但学会了怎么做, 还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真正“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与联动园互动的过程中, 教师彼此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会进一步发现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并能很好地验证我们研究的结论是否有效, 从而促进我们进一步思考与再次实践, 这对我园的深入研究也起到助推作用, 整个片区在科研联动的带领下, 教育教学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幼儿园园市区也有了很好的声誉, 实现了双赢的目的。
12.幼儿园美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十二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们新成立的美术组将根据《3-6岁发展指南》理念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活动,深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积极的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使我园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组织并开展好幼儿园兴趣小组活动,使幼儿、教师的绘画、手工等各项技能都有所提高。
二、主要工作
1、贯彻《指南》精神,以幼儿为本,重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幼儿评价的改革。让幼儿在“看看、想想、画画、玩玩”中轻松掌握知识技能,激发幼儿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
2、提高全园教师的绘画专业水平,发挥美术特色小组的积极带头作用。组织教师进行简笔画的练习,使我园教师的绘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3、加强学习,坚持每两周举行一次集体教研活动。学习理论,简笔画,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积极发现总结优秀案例,期末开展公开课活动。
4、积极组织幼儿参加展板的布置(六一画展)
5、定期做好园内环境布置更换工作。
三、具体安排 2、3月份
1、制定学科组教研计划。
2、学习各年龄组幼儿的学期发展目标。
3、学习简笔画 4月份
1、学习简笔画
(二)2、学习《美术教育活动的途径及组织实施》 5月份
1、学习中国画
(一)2、学习《美术欣赏,绘画活动的发展特点,活动形式,活动指导》 6月份
1、六一画展
2、学习水墨画
(二)。
3、进行公开课展示活动
4、学期工作总结,整理上交资料。
13.幼儿园大班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十三
20xx年大班教研组将继续以新《纲要》为指针,以幼儿园保教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为重点,围绕《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和“幼儿园特色活动”两大内容,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和研究。同时教研组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区域和特色活动,将“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贯穿于中幼儿一日生活的始终。努力营造学习和研究的氛围,通过切磋、学习,更好的接收新信息、新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在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教师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和陈金叶老师担任大班组的教研组长一职,由于是第一年担任大班教研组长,我们在教研能力、课题研究方面都面临着挑战,因此,我们将会更加努力钻研,发挥引领作用。
我们大班组共14位教师。本组教师工作敬业负责,经验丰富,工作中有激情有冲劲,能较快接受新信息、新事物。相信通过我们不断学习适应和我组全体教师踏实的努力,我们大班教研组的各项工作都能有效地开展。
三、主要工作措施及目标:
(一)以理论学习为视角,促教学观念的改变。
1.统一认识、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按时参加园内、教研组内的业务学习,及时了解汲取新的幼教信息与动态,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
2.积极参加园内外的各项业务培训,学以致用,努力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
3.鼓励教师自主阅读多种幼教杂志,互相推荐,交流阅读心得;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等,大胆投稿。
4.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以班级为前沿阵地,促常规管理的严实。
1.各班教师熟悉一日活动流程,互相之间配合默契,共同合作努力为幼儿营造安全、整洁、温馨的教学生活环境。
2.狠抓一日常规活动中的各细小环节,老教师以“带”“帮”“教”的方式手把手地对新教师传授常规管理技能,统一管理要求,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为扎实严谨。
3.根据教学主题和园本特色创设环境,各班突出本班的环境特色,做到同一主题,不同创设;同时,集思广益,商讨丰富区域游戏材料,促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和谐地发展。
4.认真对待备课这个环节,要求备课详细,注意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每周四进行教案检评一次。
5.每位教师要认真写教育反思、教育随笔,对优秀的反思和随笔给予奖励,同时进行讨论交流,鼓励教师撰写教育论文。
四、具体工作安排
2月15日~3月14日
1.学习《教师强化管理条例》。
2.完善走廊楼梯环境布置。
3.创设区域活动区角。
3月15日~4月14日
1.观摩语言教学活动。
2.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创意美术作品展。
3.准备开展家长开放周活动。
4月15日~5月14日
1.策划、准备“六、一”节目。
2.全园开展安全演练及“安全在我心中”交流活动。
3.组织幼儿外出实践活动。
4.围绕课题《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
5月15日~6月14日
1.准备开展“六、一”庆祝活动(艺术月)。
2.观摩区域活动。
3.开展创意美术作品展。
6月15日~7月14日
1.观摩师徒带教活动。
14.幼儿园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十四
2005年12月,我校社会教研组开设一堂由新分配大学生执教的公开课。教学内容涉及《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要说明的是该教师是历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抛开常规的教学活动,让笔者记忆犹新的是其中的一条教学思路或者说教学逻辑,引起了历史专业与地理专业老师之间的激烈争论。问题焦点是:太湖流域水乡孕育的城镇。下面就将争论的观点呈现如下:
历史老师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首先可以肯定,四大文明古国的形成与发展足以说明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但农耕时代农业的发展是促发城市(镇)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影响城市(镇)形成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水文、土壤、气侯等自然条件外,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等社会条件也是相当重要的。说太湖流域“水乡孕育城市”片面地夸大了水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如当时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水稻和棉花得到广泛的种植等,这些也是其城镇发展的必要条件。
地理老师认为:水孕育了乡、水乡孕育了城镇。考虑该问题的逻辑思路是:最初人们多是选择傍水而居,水网密集,为农业、工业生产提供用水,为货物运输、物资集散、城镇交通、人员往来提供便利的条件。是水养育了两岸的人们,是水孕育了一座座城镇(摘自教学参考书)。简单地说,就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最终农村变城市。
笔者认为这次讨论的科研意义在于:
(1)史地关系密切。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偏重自然地理,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由于在综合学科背景下,史地教师贯通教学,会经常产生类似上述现象的出现,这是必然的。处理的好,可以为新教材提供大量的拓展空间和探讨话题,处理的不好,各具“专业特长”的教师一味沉醉在自己所熟知的专业领域里,忽略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融会贯通,这种“放大镜教学法”多为无效教学,并远离教学目标,在综合性学科教学中是常见病症,对症下药的“处方”就是开放交流,注重教学研究,以便正确把脉课标。
(2)正确对待教科书和教学参考。显然,在这场争论中,地理教师的逻辑思路被教参书所束缚,再加上习惯性的逻辑推理和思维方式,会将一个错误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这可能对学生将来在认识“城市化问题”时,形成认识性障碍。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活动实施中既不能过分依赖教材,也不能过分脱离教材,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和处理教材,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3)良好的教研氛围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同时在综合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触及边缘学科或相关学科时,用谨慎、谦虚、科学、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个教学问题,准确把握学科的课程标准,并在宏观上具有整合意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多开展有价值的教学活动。
这是我曾经看过的杭州市江干区采荷中学徐虹老师撰写的一则教学案例,象类似的案例实际上在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多数都碰到过。另一个现象是我们经常会听到,某某教师是什么专业出身的,但教另外学科很出色。对于这些现象我的收获是在新课程改革下,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势在必行。但据我平时与一些历史与社会教师谈起,教师知识结构优化存在四个困境:第一,观念认识不清;第二,自我内驱力不足;第三,学习不得要领;第四,创新能力不强。由此我的思考是通过什么手段来优化?答案是通过校际教研共同体来实现。
2 一个校际教研共同体实践的思考
据北京市十一学校何永德老师《教师如何在新课改中脱颖而出》一文表述:“由于历史上分科教育的原因,教师一般都存在着知识结构的缺陷,懂理科的教师往往不懂文科,知识体系不完整,综合课程教师不仅缺乏相应的学科知识,更缺乏对综合知识进行整合的方法和能力。所以,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实施综合课程难度确实很大,并且再加上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的理解尚存在困惑,这将会打击一线教师在课改中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教师完善知识结构、迅速掌握新的教材教法、落实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理念、凸显综合特色呢?这就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汇聚集体的智慧。”
怀着极大的同感,我校和其他三所学校建立了“四校校际教研共同体”,旨在通过共同体教师团体共同关注,共同投入热情,发挥自己知识专长,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解决教师知识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四不”困境。
2.1 理论学习打破思想桎梏
2.1.1 认识新课程性质,树立正确的教师人才观
对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性质,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具体参照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二):教师教学活动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认知结构上,不仅要保持合理的宏观综合的结构,更要使原有的分科知识价值保持微观的结合,注重历史、地理和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教师还要全面、正确地认识综合课程的价值,避免孤立地剪裁学科知识,或只是形式上追求综合。教学中要注意原有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但不必过多地考虑原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是必须跳出分科教学的框框,特别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融合,帮助学生借助多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从多个角度认识社会。
由此可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新课程,它有许多新内容、新目标、新理念、新教法,同时它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政治、经济、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等其他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时空跨度大。面对上述现象,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从轻型结构向重型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过渡,以便能与迅速扩张的知识量相适应。这些都给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带来了挑战。
在校际教研共同体里,理论学习是常规活动,我所在的校际教研共同体最先学习就是新课程标准,并且每次活动都必须带上,这对组员有团体压力,克服惰性。特别是轮流承担任务时,不得不去啃一下“新课标”了。并且共同体里有许多有“专家引领”活动,我所在的教研共同体曾请过富阳的一位历史特级教师和本区的政治教研员来开讲座、点评公共课,通过这些活动,让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明白其他专业的知识精髓。
2.1.2 认识课程地位树立正确的教师学习观
教师知识结构优化第一困境是观念认识不清,特别是新课程性质的认识不到位。其原因是目前由于现实教学中历史与社会课地位较低,被认为是“副科”,教师从上到下不重视,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去想自己该具备与积累何种知识。在这种惰性下,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师的知识结构的优化产生根源性的认识误区。具体表现为上课划书,考试开卷乱抄。碰到非自己专业的知识,千方百计应付,甚至信口开河,造成知识性错误。
再从目前师资配备的现状来看,从事综合文科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教师多只具有一门或两门学科专业特长,即使教师经过了专业培训,也难消除或弥补非专业知识的缺失和盲点,同时也难避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学科专业特长适机膨胀,顾此失彼,从而使课堂教学中滋长出许多不必要的东西。而且很多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是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才来任教的,学科背景更复杂,知识陈旧,甚至说“我在中学时代学过”。
校际教研共同体的创建目的就是在实施历史与社会这门新的综合课程时,首先在教师队伍上进行“综合”。教师队伍的“综合”将会使集体的力量更强大。大家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携手进步,在团队的一致努力下,一齐发展和提高。如我所在的校际教研共同体举行“同课异构”活动,就是利用共同体中有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让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促使自身知识结构优化。
2.2 精心经营增强自身内驱力
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离不开自身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来自教师成长成本与效率,来自教师间的教研氛围和人际关系。
2.2.1 减轻负担提升积极性
教师能享受培训的往往是名优教师,行政干部、骨干教师,对于普通教师来讲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全员培训规模大,用钱多,上级教育单位怕麻烦,给予机会很少。校本教研领域很狭隘,缺乏外来的新鲜空气。等等,这些对普通教师打击较大,参与积极性不高,从而丧失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机会。
校际教研共同体就明显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一是全员参与性,每个教师不仅有机会,而且必须参与,这在共同体制度中是有规定的。二是费用成本低,教师要广泛学习各种专业体系,经济负担的确很大。从教师“专升本”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只是为图个文凭,图个省事,学的都是本专业,很少涉猎其他专业领域。而校际教研共同体是“集约型”的,集中各校经济优势,请到不同专业的专家教授,供老师们学习交流,并且还集中了各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知识库,让教师们共享。三是教师花精力少,教师白天教学任务重,晚上有家务,学习精力有限,有心学习,往往是挑灯夜战,坚持时间短。校际教研共同体往往有固定时间,有系列化活动,这样就大大解放教师的精力负担,在轻松愉悦中完成优化知识结构的任务。
2.2.2 改善环境融洽教研氛围
人们经常用“隔行如隔山”来形容学科之间森严的壁垒。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往往是封闭的,不敢轻易涉及其他知识领域。但当今知识发展一个重要趋势是知识的一体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上述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对每一个教师来说,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哲学等等,都应在他的视野之内。当然,新型教师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和多样性并不是简单排斥统一性和方向性,不同教师的知识结构仍有各自的侧重点,它体现了一中有多和多中有一,是一与多的辩证统一。
人在自由的空间内才能获得发展。校际教研共同体内广大教师彼此熟悉,情感上比较宽容,工作上互相支持,教研氛围融洽,有利于教师主动学习。校际教研共同体还提供平等的参与平台,或磨课参悟,或登台体验,或网上会诊,处处可见真知灼见,让教师心灵澎湃、心胸扩展、视野开阔、广闻博知,从而在良好的教研氛围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2.3 打造团队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与社会教师优化知识结构过程中,经常有孤独感,缺少同伴互助。同时苦于难有规划,即使有,也难以作出调整。
2.3.1 讲究合作走出自我封闭
校际教研共同体构建的原则就是促进合作交流互动,目的是为着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同质促进、异质互补的要求组织活动。这大大有利于教师在同伴互助的形式下,高效率地优化知识结构。具体的实施策略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合作的组织形式:备课组长负责制。备课组长对外负责与学校、区、市、省、国家等各级相关部门联系,申请科研课题,把握教科研动态;对内安排协调各成员的科研重点,确定集体研讨的时间、地点,制定常规制度。
第二,合作方式与内容。(具体内容见下表)
2.3.2 合理规划建峰填谷
面对新课程综合知识的要求,教师光凭个人力量难以有长远的规划,也缺少团队的参考、监督,难以适时作出调整。
校际教研共同体根据团体内教师的实际,通过组内协商、专家引领等形式,确立教师的成长指标,提出适合教师发展的共同愿景作为专业发展方向,并在这一目标和愿景下由教师自己来设计,制定出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其中“菜单式研修”方式,其原则是“建峰填谷”,历史与社会校际教研共同体的“峰”和“谷”主要指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
2.4 后续服务提升创新能力
教师的知识结构优化,最后都体现在他们的实践研究能力和持续研究能力上。实践研究能力体现在教师能借差异互补,靠联动支持,能多元参与。持续研究能力表现在不朝三暮四,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能持续深入地进行主题式研究。
2.4.1 借助平台提升实践研究能力
校际教研共同体的构建与运行,往往是建立在“差异互补”、“联动支持”、“多元参与”的基础上。校际教研共同体各校有特色差异、管理差异、教师差异、学生差异、家庭差异、环境差异和观点差异,这些差异对不同专业背景下的教师实践研究是最难以企求的资源。不仅有助于本专业的深入研究,更可以广泛地触及其他领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联动支持,教师间可以通过自己专业特长,给予学术思想、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等专业支点给予支持,从而使自己获得知识结构优化的突破口。多元参与让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大胆参与到其它专业领域,去感受,去领悟,去切磋、去交流,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还了解了许多新的理念,从而使教师从新建构知识框架。
2.4.2 课题管理提升持续研究能力
现在教师间经常在要写论文时,问别人一个问题:现在应该写什么,什么比较时髦。结果是大家一窝蜂地追风,写出来大同小异,本来很新鲜的东西就变得索然无味。现在国家思想开放,文风自由,不要说几个专业领域,就光一个领域就学派林立,教师追风的结果,永远是跟在人家后面。追风导致教师研究东一个坑,西一个洼,经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浅尝辄止,研究搞得忙死,最终自身知识结构并不得到优化。
校际教研共同体都对教师的发展有课题式的管理模式,制定有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包括成长档案的建立、教学研究、参与进修和学术活动等。制定计划后结合共同体的活动及时实施。在活动前整合资源,让老师有准备;活动后有评价交流,使大家共享活动效果。这样就可以使他们的专业发展方向变得更为清晰明了,从而有助于教师的知识机构的优化。
3 一个短视现象的自省式思考
现实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对在校际教研共同体中实行自身知识结构优化有一个短视现象,主要表现在漠视、轻视、忽视和近视等方面。
漠视是指现实中历史与社会教师队伍复杂,有的都是兼职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是他们的副业,他们在历史与社会校际教研共同体是过路人,点卯能到就行,学科专业成长,知识结构优化可有可无。
轻视是指历史与社会是“副科”,考试又是开卷考,平时课堂是划过点到,学生能找就行,没必要大动干戈,费劲地优化知识结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校际教研共同体活动只是顾及学科面子,搞形式,作秀而已。
忽视是指教师已经习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封闭式的发展模式,不愿意敞开心扉,敞开教室之门,欢迎不同观点的到来。校际教研共同体活动中很多老师没拿出真本领来,学不到有助于自身知识结构优化有用的东西,搞活动只是找个出去散心的理由罢了,回来还得靠自己,于是在不经意间就慢慢忽视校际教研共同体的发展功能了。
近视是指教师当时听听心里激动,以为什么都学到了,等以后要用时就拿出来好了。所以他们回来后做做不动,没有后续跟进交流,深层学习,慢慢地在校际教研共同体中的灵感就消失了,发展机会也就随之而亡。
这个短视现象这对历史与社会教师的知识结构优化是及其不利的,但说实在要改变这各现象受到的制约因素是很多的,根治工程是很系统的,现在校际教研共同体又是刚刚兴起,无法一时解决这个短视现象,只有随着校际教研共同体的成熟,此现象才会慢慢淡化的。
4 结束语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知识结构优化的要求是必然的,校际教研共同体的方式手段也是有效的。虽然“好歌天际热,篇终接渺茫”的落差现象偶尔也会发生,但今后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取向,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结构优化一定会有更新的突破,当然我们也为这工作道路上的艰辛做好了思想准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编写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
[2]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萧山教育》编辑部编.萧山区“校际教研共同体建设”主题征文选编.2008.7.
[3]何永德.教师如何在新课改中脱颖而出——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纵向展开.http://gz.fjedu.gov.cn/lishi/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65.2006-8-30.
[4]徐虹.新课程综合文科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达成的比较研究.http://www.hzchzx.net/readnews.asp?newsid=3074.
[5]姜炳龙.新时期教师知识结构的转换和优化.渤海石油职业学院.http://www.bhsyxy.com/news/readnews.asp?newsid=959.2004-02-18.
[6]林建成.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势在行.《光明日报》电子报刊, 2000-02-15.
[7]王玲.面对新课程教师如何更新知识结构.中国教育创新杂志, 2007 (10) .
【幼儿园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幼儿园上期教研计划09-30
幼儿园年度教研计划11-02
幼儿园数学教研计划11-07
幼儿园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08-25
幼儿园班级艺术教研计划06-19
下学期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09-08
2022年春季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07-27
幼儿园大班学期教研工作总结07-13
幼儿园配班老师教研计划08-26
幼儿园中班组教研工作总结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