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期末考试试卷

2024-10-13

心理健康期末考试试卷(通用7篇)

1.心理健康期末考试试卷 篇一

四年级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40分)

1.耳是人体的()器官,包括()()和()三个部分,外耳由()和()组成,中耳包括()()()。

2.人体骨骼由()块大小不同的骨组织,按生长的部位可分为()()()()四个部分,骨按形态可分为()()()()四个部分,骨与骨互相连接起来构成(),骨骼与()()共同组成了人体运动系统,每块骨由()()()组成。

3.食物中毒常见的症状有()()(),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性中毒,预防食物中毒我们要严把()关,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4.传染性非典性肺炎称为()发病快,传染性()感染病毒后要经过()天的潜付期才发病。其临床表现()()()()。

5.中耳炎是细菌进入()耳引起的一种耳病。分为()和()两种。

6.如果有被保持高度一致到或踩到时要想法设法用()抱住自己的胸部,形成一个空间,保持呼吸通畅,以免()。

二、判断题(30分)

1.非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内剧烈疼痛。()

2.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听力障碍。()

3.不要用不干净的古物掏耳朵,最好戒除挖耳的坏习惯。()

4.肥胖是健康的表现。()

5.饭后或饥饿量不宜游泳。()

6.游泳前一定要检查身体。()

7.放学或参加集体活动时,要遵守纪律,有秩序地行走。()

8.购物、乘车时,要安全礼让,不争抢,尽量避开人多拥护的时间。()

9.非典型肺炎是由消化道传播的。()

10.甲肝是由空气飞沫传播的。()

三、问答题(30分)

1.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2.如何预防非典型肺炎?

2.心理健康期末考试试卷 篇二

1.1 问题的提出

在学校教学管理中, 考试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高等院校也主要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学习成绩, 检验教师教学效果。考试后对试卷进行分析, 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 确定考试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 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考试自身的科学性、规范性是通过试卷分析得以检验和证明。试卷分析成为考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一套试卷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必须要对试卷进行详尽深入地分析。为了提高试卷分析工作效率, 越来越多的院校不断将新的科技应用到教学管理之中。试卷数据经过深层次地分析挖掘, 可以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对指导教学准确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的意义

考试质量分析是考试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分析结果是对考试工作以及教学工作进行科学总结并给予正确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考试质量进行测量评价, 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 为以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反馈出试卷的命题质量, 以便以后修改或筛选考试试题, 建立试题库和实施标准化考试服务。首先, 通过试卷质量分析, 确保测量结果有意义。其次, 提供筛选试题的依据, 指导课程题库的建设。再次, 提供教学反馈信息, 改进教学工作。最后,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试卷分析中, 可提高效率和精度。

l.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在阐述试卷质量分析的研究意义的基础上,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 界定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从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四个方面对衡量考试客观性的标准给以论述;最后以河西学院09-10学年第二学期理科系期末抽考课程为例, 对试卷质量进行实证性分析, 为具体教学提供操作层面上的参照, 并提供试卷质量分析的基本模式。

2 考试质量的客观性衡量指标

试卷是考试运行的实际载体, 故衡量考试质量主要是衡量试卷的质量。一份好的试卷, 总体上来说, 就是准确可靠、切实有效、难易适当和鉴别力强。在实际的试卷质量评价中, 通常采用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几个指标来衡量。

2.1 信度

试卷信度是评价衡量试卷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信度是指试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即将同一份试卷, 对同一组参加考试者进行反复测验, 所得结果一致, 那么这份试卷就具有很高的信度。考试中, 随机误差所占比例的大小是决定考试可靠性的重要标志, 随机误差所占比例越小, 考试就越可靠。在学校的期末考试中, 无法方便地取得计算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所需的数据。

2.2 效度

效度是一个测试试卷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数量指标。一般来说, 它表示考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水平, 它反映了测量到的与所要测量的二者之间的符合程度。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想效度。内容效度指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组成的考试内容是否能够恰当地代表教学内容总体。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种切实可行的统计方法可以用来合理地估计试题取样的恰当程度, 只能靠有经验的教师、专家依据课程标准与相应的双向细目表对每道试题进行比较分析来做出估计, 对试卷进行定性分析。

2.3 难度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是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的指标。试题的难度决定了整份试卷考试分数的分布。难度可以检测试题对于考试的学生来说究竟是偏难还是偏容易, 无论是太容易还是太难都认为这份试卷是失败的。在经典教育测量理论中, 难度的计算方法有通过率、平均得分率和极端分组法,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目前文献所见, 大多数学者推荐采用通过率。

2.4 区分度

区分度指试题区分考生水平差异的程度, 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水平差异能力的指标。区分度越高说明试题区分考生水平差异的能力越强;反之区分能力就越差。区分度又叫鉴别力, 是测试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的指标, 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一份好试卷应该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也就是说各个档次的考生应该适当的拉开距离, 有所区分, 实际水平高的考生应该得高分, 实际水平低的考生应该得低分。这里采用较为简便的方法--极端分组。即将考生按试题的得分高低进行排序, 然后取出高分组段, 试题得分的前27%;低分组段, 试题得分的后27%, 分别计算高分组段、低分组段学生在该题的得分率, 最后作差即可, 故又称作“得分率求差法”。

3 实证研究——以河西学院09-10学年第2学期理科系期末抽考课程为例

3.1 试卷统计分析的一般思路

试卷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 对试卷中的数量表现及关系所进行的一种事实判断。运用各种统计量数和统计图表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既是评价考试质量的基本方法, 也是形成考试评价报告的基本形式。本文将以河西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理科系抽考课程试卷为例, 运用考试成绩分析统计的各种指标, 特别是从难度和区分度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

3.2 试卷的实证性分析

一般来说, 对于考试成绩是否成正态性, 集中量数和离散量数的计算是考试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志。利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河西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理科系13门抽考课程成绩的各项统计指标如表1所示。要对考试分数的整体分布进行分析, 偏度和峰度是两个反映分数分布正态性的指标。

在SPSS统计软件中, 如果分数呈对称性分布包括正态分布, 其平均数、中数和众数是重合的。一旦三者错开, 则表明分数偏离正态分布。偏态系数就是描述分数偏离对称分布程度的统计量数, 当偏度指数s3在-1.0到+1.0之间是的分布看作是对称分布, s3>1为正偏态, s3<-1.0为负偏态。从上表一可以看出, s模拟电子技术3<-1.0分布不对称, 为负偏态。峰态系数是描述频数分布曲线高峰形态高耸程度的统计量数, 一般以正态分布的高峰作为比较的标准。习惯上把峰态系数定义为:K=0为正态高峰;K>0表示该分布曲线比正态分布曲线陡峭, 为尖顶高峰;K<0则表示该分布曲线比正态分布曲线平缓, 为平顶高峰。具体而言, 就是当峰态系数s4=0时, 认为数据呈常峰态, 当峰态系数s4<0时, 认为数据呈低阔峰, 当峰态系数s4>0时, 认为数据呈高狭峰。从表一可以看出, s蔬菜栽培学Ⅰ4>1, s基因工程4>1, 说明分数过于集中于平均数两侧。

从历次考试来分析, 试卷难度控制在0.6-0.7之间较好, 有利于测量学生的真实水平, 对不及格率也有较好的控制, P<0.04的试题太难, 学生失分严重, 应着重分析其原因。从表2可以看出, 13门抽考课的难度都在0.50以上, 其中数据结构、蔬菜栽培学Ⅰ、基因工程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四门课试题难度较低 (P>0.70) 。

1965年, 美国测量学家R.L.Ebel根据长期经验提出用鉴别指数评价题目性能的标准, 鉴别指数D≥0.4, 区分度很好;D=0.30-0.39区分度良好, 修改会更好;D=0.20-0.29区分度尚可, 仍需修改;D≤0.19区分度差, 必须淘汰。依据这一标准, 结合表3可知, 13门抽考课中, 11门课程的区分度较好, 其中蔬菜栽培学Ⅰ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两门课程的区分度较低, 结合试题难度可知试题鉴别力较低, 学生基本上都能通过考试。

3.3 试卷分析的信息反馈

通过对本次理科系抽考课程的试卷定量分析发现, 大多数课程在试题难度、区分度方面设计和把较好, 难度适中, 区分度较好,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基本状态和授课老师的教学水平。但也有少数课程成绩的统计结果表明, 该课程的试题难度较低 (P蔬菜栽培学Ⅰ>0.80=0.92, P单片机原理及应用0.80=0.88) 、区分度较差 (D蔬菜栽培学Ⅰ<0.19=0.17, 必须淘汰) , 不能很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鉴别。

4 结束语

试卷分析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衡量一套试题质量优劣的重要方法。在实际应用中, 通常采用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四个参数来反映试卷的质量。根据教育学与统计学的理论, 一次难度适中信度可靠的考试, 学生的成绩应接近正态分布。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是检验考试分数是否正态的两个重要指标, 其中偏态系数反映分数分布非对称程度的统计量, 而峰态系数则是反映分数分布在中心点聚焦程度的统计量。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考生的得分, 难度过高或过低的试题, 考生的得分都比较集中, 从而使区分度较低;难度适中的试题, 不同水平的考生将有较大差异的得分反应, 从而有较高的区分度。

通过考教分离的考试手段, 对实现教育判断、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和行使教学管理均起到重要作用,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而试卷量化分析的结果同样表明, 少数学生“事事无所谓的态度”仍旧没有改变, 为了应对考试, 作弊与违纪的学生也比较多。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这种考试方式存在的弊端, 因此抽考课程考试方式改革任重道远。

摘要:本研究抽取河西学院09-10学年第2学期理科系抽考课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 期末成绩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部分成绩分布呈负偏态和尖峰态; (2) 大部分试题难度适中, 少数课程难度较低 (P>0.80) ; (3) 大部分试题具有很高的区分度, 少数课程区分度较低 (D<0.19) 。通过对试卷质量的科学分析, 对于评估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量化分析,信效度,项目分析

参考文献

[1]王苏斌, 郑海涛, 邵谦谦.SPSS统计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刘宝权, 席仲恩.SPSS在英语试卷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 2004 (2) :63-65.

[3]王渊.考试质量分析系统的设计[J].医学教育探索.2010 (7) :971-974.

3.期末考试测试卷(二) 篇三

1.已知R为实数集,M={x|x2-2x<0},N={x|x≥1},则M∩(CRN)=    .

2.命题:“x∈(0,+∞),x2+x+1>0”的否定是    .

3.已知z=(a-i)(1+i)(a∈R,i为虚数单位),若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实轴上,则a=   .

4.设不等式组0≤x≤2,

0≤y≤2,表示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

5.阅读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s值等于    .

6.椭圆x2a2+y2b2=1(a>b>0)的右焦点为F1,右准线为l1,若过点F1且垂直于x轴的弦的弦长等于点F1到l1的距离,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7.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是AB边上的动点,则DE·DC的最大值为    .

8.设a,b∈R,且a≠2,若定义在区间(-b,b)内的函数f(x)=lg1+ax1+2x是奇函数,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9.巳知函数f(x)=cosx(x∈(0,2π))有两个不同的零点x1,x2,且方程f(x)=m有两个不同的实根x3,x4.若把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构成等差数列,则实数m的值为    .

10.关于x的不等式x2+25+|x3-5x2|≥ax在[1,12]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1.已知正数x,y满足(1+x)(1+2y)=2,则4xy+1xy的最小值是    .

12.已知函数f(x)=x4+ax3+2x2+b,其中a,b∈R.若函数f(x)仅在x=0处有极值,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3.已知a,b,c(a<b<c)成等差数列,将其中的两个数交换,得到的三个数依次成等比数列,则a2+c22b2的值为    .

14.如图,用一块形状为半椭圆x2+y24=1(y≥0)的铁皮截取一个以短轴BC为底的等腰梯形ABCD,记所得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为S,则1S的最小值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15.(本小题满分14分)

在△ABC中,A,B,C为三个内角a,b,c为三条边,π3<C<π2,且ba-b=sin2CsinA-sin2C.

(1)判断△ABC的形状;

(2)若|BA+BC|=2,求BA·BC的取值范围.

16.(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是棱BC、AB的中点,点F在棱CC1上,已知AB=AC,AA1=3,BC=CF=2.

(1)求证:C1E∥平面ADF;

(2)设点M在棱BB1上,当BM为何值时,平面CAM⊥平面ADF?

17.(本小题满分15分)

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12,且经过点P(1,32).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F是椭圆C的右焦点,M为椭圆上一点,以M为圆心,MF为半径作圆M.问点M满足什么条件时,圆M与y轴有两个交点?

(3)设圆M与y轴交于D、E两点,求点D、E距离的最大值.

18.(本小题满分15分)

如图,AB是沿太湖南北方向道路,P为太湖中观光岛屿,Q为停车场,PQ=5.2km.某旅游团游览完岛屿后,乘游船回停车场Q,已知游船以13km/h的速度沿方位角θ的方向行驶,sinθ=513.游船离开观光岛屿3分钟后,因事耽搁没有来得及登上游船的游客甲为了及时赶到停车地点Q与旅游团会合,立即决定租用小船先到达湖滨大道M处,然后乘出租汽车到点Q(设游客甲到达湖滨大道后能立即乘到出租车).假设游客甲乘小船行驶的方位角是α,出租汽车的速度为66km/h.

(1)设sinα=45,问小船的速度为多少km/h时,游客甲才能和游船同时到达点Q;

(2)设小船速度为10km/h,请你替该游客设计小船行驶的方位角α,当角α余弦值的大小是多少时,游客甲能按计划以最短时间到达Q.

19.(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n}的公差d不等于0,设a1,a3,ak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bn}的前三项,

(1)若k=7,a1=2

(i)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Tn;

(ii)将数列{an}和{bn}的相同的项去掉,剩下的项依次构成新的数列{cn},设其前n项和为Sn,求S2n-n-1-22n-1+3·2n-1(n≥2,n∈N*)的值;

(2)若存在m>k,m∈N*使得a1,a3,ak,am成等比数列,求证k为奇数.

20.(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f(x)=-x3+x2+b,g(x)=alnx.

(1)若f(x)在x∈[-12,1)上的最大值为38,求实数b的值;

(2)若对任意x∈[1,e],都有g(x)≥-x2+(a+2)x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在(1)的条件下,设F(x)=f(x),x<1

g(x),x≥1,对任意给定的正实数a,曲线y=F(x)上是否存在两点P,Q,使得△POQ是以O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O为坐标原点),且此三角形斜边中点在y轴上?请说明理由.

附加题

21.[选做题] 在A、B、C、D四小题中只能选做2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从圆O外一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AB与OP交于点M,设CD为过点M且不过圆心O的一条弦,

求证:O、C、P、D四点共圆.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二阶矩阵M有特征值λ=3及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e1=1

1,并且矩阵M对应的变换将点(-1,2)变换成(9,15),求矩阵M.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sin(θ-π4),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x=1+45t

y=-1-35t(t为参数),求直线l被曲线C所截得的弦长.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实数x,y,z满足x+y+z=2,求2x2+3y2+z2的最小值;

[必做题] 第22题、第23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22.袋中装着标有数字1,2,3,4的卡片各1张,甲从袋中任取2张卡片(每张卡片被取出的可能性都相等),并记下卡面数字和为X,然后把卡片放回,叫做一次操作.

(1)求在一次操作中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E(X);

(2)甲进行四次操作,求至少有两次X不大于E(X)的概率.

23.(本小题满分10分)

对一个边长互不相等的凸n(n≥3)边形的边染色,每条边可以染红、黄、蓝三种颜色中的一种,但是不允许相邻的边有相同的颜色.所有不同的染色方法记为P(n).

(1)求P(3),P(4),P(5);

(2)求P(n).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x|0<x<1}

2. x∈(0,+∞),x2+x+1≤0

3. 1

4. 4-π4

5. -3

6. 12

7. 1

8. (-2,-32]

9. -32

10. (-∞,10]

11. 12

12. [-83,83]

13. 10

14. 239

二、解答题

15.(1)解:由ba-b=sin2CsinA-sin2C及正弦定理有:sinB=sin2C,

∴B=2C或B+2C=π,若B=2C,且π3<C<π2,∴23π<B<π,B+C>π(舍);∴B+2C=π,则A=C,∴△ABC为等腰三角形.

(2)∵|BA+BC|=2,∴a2+c2+2ac·cosB=4,∴cosB=2-a2a2(∵a=c),而cosB=-cos2C,∴12<cosB<1,∴1<a2<43,∴BA·BC=accosB=a2cosB=2-a2∈(23,1).

16.解:(1)连接CE交AD于O,连接OF.

因为CE,AD为△ABC中线,

所以O为△ABC的重心,CFCC1=COCE=23.

从而OF∥C1E.

OF面ADF,C1E平面ADF,

所以C1E∥平面ADF.

(2)当BM=1时,平面CAM⊥平面ADF.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由于B1B⊥平面ABC,BB1平面B1BCC1,所以平面B1BCC1⊥平面ABC.

由于AB=AC,D是BC中点,所以AD⊥BC.又平面B1BCC1∩平面ABC=BC,

所以AD⊥平面B1BCC1.

而CM平面B1BCC1,于是AD⊥CM.

因为BM=CD=1,BC=CF=2,所以Rt△CBM≌Rt△FCD,所以CM⊥DF.

DF与AD相交,所以CM⊥平面ADF.

CM平面CAM,所以平面CAM⊥平面ADF.

当BM=1时,平面CAM⊥平面ADF.

17.解:(1)∵椭圆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12,且经过点P(1,32),

∴a2-b2a=12

1a2+94b2=1,即3a2-4b2=0

1a2+94b2=1,

解得a2=4

b2=3,

∴椭圆C的方程为x24+y23=1.

(2)易求得F(1,0).设M(x0,y0),则x204+y203=1,

圆M的方程为(x-x0)2+(y-y0)2=(1-x0)2+y02,

令x=0,化简得y2-2y0y+2x0-1=0,Δ=4y20-4(2x0-1)>0……①.

将y20=3(1-x204)代入①,得3x20+8x0-16<0,解出-4

又∵-2≤x0≤2,∴-2≤x0<43.

(3)设D(0,y1),E(0,y2),其中y1

DE=y2-y1=4y20-4(2x0-1)

=-3x20-8x0+16=-3(x0+43)2+643,

当x0=-43时,DE的最大值为833.

18.解:(1)如图,作PN⊥AB,N为垂足.

sinθ=513,sinα=45,

在Rt△PNQ中,

PN=PQsinθ=5.2×513=2(km),

QN=PQcosθ=5.2×1213=4.8(km).

在Rt△PNM中,

MN=PNtanα=243=1.5(km).

设游船从P到Q所用时间为t1h,游客甲从P经M到Q所用时间为t2h,小船的速度为v1km/h,则

t1=PQ13=26513=25(h),

t2=PMv1+MQ66=2.5v1+3.366=52v1+120(h).

由已知得:t2+120=t1,52v1+120+120=25,∴v1=253.

∴小船的速度为253km/h时,游客甲才能和游船同时到达Q.

(2)在Rt△PMN中,

PM=PNsinα=2sinα(km),

MN=PNtanα=2cosαsinα(km).

∴QM=QN-MN=4.8-2cosαsinα(km).

∴t=PM10+QM66=15sinα+455-cosα33sinα=1165×33-5cosαsinα+455.

∵t′=1165×5sin2α-(33-5cosα)cosαsin2α

=5-33cosα165sin2α,

∴令t′=0得:cosα=533.

当cosα<533时,t′>0;当cosα>533时,t′<0.

∵cosα在α∈(0,π2)上是减函数,

∴当方位角α满足cosα=533时,t最小,即游客甲能按计划以最短时间到达Q.

19.(1)因为k=7,所以a1,a3,a7成等比数列,又{an}是公差d≠0的等差数列,

所以(a1+2d)2=a1(a1+6d),整理得a1=2d,又a1=2,所以d=1,

b1=a1=2,q=b2b1=a3a1=a1+2da1=2,

所以an=a1+(n-1)d=n+1,bn=b1×qn-1=2n,

①用错位相减法或其它方法可求得{anbn}的前n项和为Tn=n×2n+1;

②因为新的数列{cn}的前2n-n-1项和为数列{an}的前2n-1项的和减去数列{bn}前n项的和,

所以S2n-n-1=(2n-1)(2+2n)2-2(2n-1)2-1=(2n-1)(2n-1-1).

所以S2n-n-1-22n-1+3·2n-1=1(n≥2,n∈N*).

(2)由(a1+2d)2=a1(a1+(k-1))d,整理得4d2=a1d(k-5),

因为d≠0,所以d=a1(k-5)4,所以q=a3a1=a1+2da1=k-32.

因为存在m>k,m∈N*使得a1,a3,ak,am成等比数列,

所以am=a1q3=a1(k-32)3,

又在正项等差数列{an}中,am=a1+(m-1)d=a1+a1(m-1)(k-5)4,

所以a1+a1(m-1)(k-5)4=a1(k-32)3,又因为a1>0,

所以有2[4+(m-1)(k-5)]=(k-3)3,

因为2[4+(m-1)(k-5)]是偶数,所以(k-3)3也是偶数,

即k-3为偶数,所以k为奇数.

20.解:(1)由f(x)=-x3+x2+b,得f′(x)=-3x2+2x=-x(3x-2),

令f′(x)=0,得x=0或23.

列表如下:

x-12(-12,0)0(0,23)23(23,1)

f′(x)-0+0-

f(x)f(-12)递减极小值递增极大值递减

由f(-12)=38+b,f(23)=427+b,∴f(-12)>f(23),即最大值为f(-12)=38+b=38,∴b=0.

(2)由g(x)≥-x2+(a+2)x,得(x-lnx)a≤x2-2x.

∵x∈[1,e],∴lnx≤1≤x,且等号不能同时取,∴lnx<x,即x-lnx>0,

∴a≤x2-2xx-lnx恒成立,即a≤(x2-2xx-lnx)min.

令t(x)=x2-2xx-lnx,x∈[1,e]),求导得,

t′(x)=(x-1)(x+2-2lnx)(x-lnx)2,

当x∈[1,e]时,x-1≥0,lnx≤1,x+2-2lnx>0,从而t′(x)≥0,

∴t(x)在[1,e]上为增函数,

∴tmin(x)=t(1)=-1,∴a≤-1.

(3)由条件,F(x)=-x3+x2,x<1

alnx,x≥1,

假设曲线y=F(x)上存在两点P,Q满足题意,则P,Q只能在y轴两侧,

不妨设P(t,F(t))(t>0),则Q(-t,t3+t2),且t≠1.

∵△POQ是以O(O为坐标原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OP·OQ=0,∴-t2+F(t)(t3+t2)=0…(*),

是否存在P,Q等价于方程(*)在t>0且t≠1时是否有解.

①若0

此方程无解;

②若t>1时,(*)方程为-t2+alnt·(t3+t2)=0,即1a=(t+1)lnt,

设h(t)=(t+1)lnt(t>1),则h′(t)=lnt+1t+1,

显然,当t>1时,h′(t)>0,即h(t)在(1,+∞)上为增函数,

∴h(t)的值域为(h(1),+∞),即为(0,+∞),

∴当a>0时,方程(*)总有解.

∴对任意给定的正实数a,曲线y=F(x)上总存在两点P,Q,使得△POQ是以O(O为坐标原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且此三角形斜边中点在y轴上.

附加题

21.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证明:因为PA,PB为圆O的两条切线,所以OP垂直平分弦AB,

在Rt△OAP中,OM·MP=AM2,

在圆O中,AM·BM=CM·DM,

所以,OM·MP=CM·DM,

又弦CD不过圆心O,所以O,C,P,D四点共圆.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设M=ab

cd,则ab

cd1

1=31

1=3

3,故a+b=3,

c+d=3.

ab

cd-1

2=9

15,故-a+2b=9,

-c+2d=15.

联立以上两方程组解得a=-1,b=4,c=-3,d=6,故M=-14

-36.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解:将方程ρ=22sin(θ-π4),x=1+45t

y=-1-35t分别化为普通方程:

x2+y2+2x-2y=0,3x+4y+1=0,

由曲线C的圆心为C(-1,1),半径为2,所以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25,

故所求弦长为22-(25)2=2465.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解:由柯西不等式可知:(x+y+z)2≤[(2x)2+(3y)2+z2]·[(12)2+(13)2+12]

故2x2+3y2+z2≥2411,当且仅当2x12=3y13=z1,即:x=611,y=411,z=1211时,

2x2+3y2+z2取得最小值为2411.

22.解:(1)由题设知,X可能的取值为:3,4,5,6,7.

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

X34567

P1616131616

因此X的数学期望E(X)=(3+4+6+7)×16+5×13=5.

(2)记“一次操作所计分数X不大于E(X)”的事件记为C,则

P(C)=P(“X=3”或“X=4”或“X=5”)=16+16+13=23.

设四次操作中事件C发生次数为Y,则Y~B(4,23),

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Y≥2)=1-C14×23×(13)3-C04×(13)4=89.

23.解:(1)P(3)=6,P(4)=18,P(5)=30.

(2)设不同的染色法有pn种.易知.

当n≥4时,首先,对于边a1,有3种不同的染法,由于边a2的颜色与边a1的颜色不同,所以,对边a2有2种不同的染法,类似地,对边a3,…,边an-1均有2种染法.对于边an,用与边an-1不同的2种颜色染色,但是,这样也包括了它与边a1颜色相同的情况,而边a1与边an颜色相同的不同染色方法数就是凸n-1边形的不同染色方法数的种数pn-1,于是可得

pn=3×2n-1-pn-1,pn-2n=-(pn-1-2n-1).

于是pn-2n=(-1)n-3(p3-23)=(-1)n-2·2,

pn=2n+(-1)n·2,n≥3.

4.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篇四

本次期末考试四年级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一个寒假我一直在思考,其原因如下:

1、及格率低

全乡最高:100 73.86 88.40 88.39 我的班级:91.17 78.05 85.21 85.45 两个班分别在全乡排第3、4名。优秀率是全乡1、2名说明好学生是有的,但是及格率其他学校都是100%,而这两个班只有91.43%和90.91%。后进生拖了后腿,从而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针对此现象,本学期我必须狠抓及格率,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孟凡征,李建华,姚倩,史焕然,孟凡达和杨艳美。孟凡达和孟凡征的成绩都是50多分先从他们入手,争取让这两位取得成绩带动其他四位。如果这些孩子还是很懒不学习,就得找家长,再次重申,得到家长的帮助。

2、兄弟班成绩不均衡

我是二班的班主任可能二班的学生侧重学习英语,二班的优秀率比一班高6%。而陈老师的数学的量化成绩一班又比二班高11%。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多与陈老师沟通,在两个班的学习时间上做一些调整。

本学期英语成绩与上学期相比总名次上升一名,主要原因是优秀人数比以前多。但是比起三年级这两个班的成绩还相差甚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尽量找出自己的不足,做到未雨绸缪是孩子们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3、期末考试“关键时刻掉链子

四年级的孩子毕竟还是小孩子,自制力老师不严抓严管自己就放松,尤其是后进生。在期末复习期间我管理力度不够没能提起孩子的重视。还有平时测验时的边缘学生我应该在期末试更加重视,孟凡征和孟凡达我过于相信他们导致失误。

针对上面的失误,我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努力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弱点”。

在日常交往中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表扬,以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鼓起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勇气。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孩子找出自己的不足,老师从这里启发引导孩子走出困境,从而提高成绩。

2、退出讲台,让孩子们自主学习。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是知识传授的主要方式。我应该帮助孩子理解新知,把讲台更大程度的让给他们,让孩子们利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诠释对新知识的理解,让小组学习和教师引导成为我们英语课的主旋律。做到活动符合孩子的知识储备,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尽量做到吸引差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学习,轻轻松松的掌握。

3、推广小组合作,加强个别辅导。

根据学习程度的不同,把全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利用小组的形式,相互检查,背诵,分角色表演,纠正读音。在课堂上、课外就增加了许多小老师来帮助指导学困生,大家在互教互助中得到共同提高。

4、多与家长沟通,家校共育。

根据实际情况,我校大多学生来自于农村。对于英语,农村的家长可能自己都不会,但是没关系,只要陪着孩子学,听着他读看者他写,帮忙监督学生作业,就已经是很大的配合了。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管理下我相信孩子的成绩会有所改变。

5、使用正确的学习策略。

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及时复习;加强练习。如果这些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做到,他们对英语学习自 然就更有信心,兴趣更浓。但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时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所以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常规常抓不懈。可以在平时的作业,课堂抽查中及时反馈并表扬。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一定会给学困生带来很大的进步。

5.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篇五

1、发挥考试导向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突出数学评价特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检测资料及检测整体状况:

20xx年第一册数学期末试卷由肃州区教研室统一命题,本学区统一监考、阅卷。本次检测分成五个部分:我会填;我会做;我会算;我会看图写算式;我能解决问题。从试卷检测资料看,难易程度适中。本次试卷命题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也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本次试卷紧扣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基础知识、计算、解决问题三大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潜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潜力。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试卷特点:本次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所考资料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资料展此刻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潜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另外,此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状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试卷难度适中,有较强的科学性与代表性,试题资料注意突出时代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尤其是填空题突出了灵活性,潜力性,全面性,人文性的出题原则,提高了测试水平。整个试卷布局合理、图文并茂,题目比较灵活,淡化了死记硬背的资料,加重了试题的思维含量,既注重测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注重了基本技能的检测。开放性、操作性的题目有所体现。全面涵盖了本学期学生应掌握的学习资料。

总的来说,试卷难易适中,既有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既有必须的深度,又有必须的广度,没有偏题、怪题,也没有过难的题目,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没有出现超纲现象,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从学生的答题状况,反映出师生在教与学有以下优点:

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学生的计算潜力得到必须的提高;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较浓的兴趣和必须的方法,从而能够感觉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较稳固的情感。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如:填空、计算、解决问题等题目学生答题正确率高,失分较少。

2、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也得到了加强。试卷上的7个应用问题涉及到的知识,学生思路清晰,解答准确。

3、教师具有强烈的职责心和用课改理念指导教学的意识。认真备课,扎实上课,关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训练了学生多种数学技能。

三、考试结果状况:

一年级共有2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总分是1929分,平均分是94.45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100%。

四、试卷得分、失分状况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状况:

对学生的成绩统计过程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学习效果较好,个性是计算部分。同时,从学生的答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学会读题、审题,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走上良性轨道,应当引起起始年级教师的重视。从学生的差异性来分析,班级学生整体还是有必须差距的,,如何扎实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如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学习风气,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次检测结合试卷分析,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错误类型:

第一、不良习惯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抄写数字错误、加减号看错等。

第二、审题不认真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务必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

2、典型错题状况分析:

(1)填空题:学生对按规律填数掌握较好,但对数位,即:十位和个位分辨不好,有出错现象,如果按规律先告诉十位,再告诉个位让学生填数,准确率就高,题目如果相反,出错就很多,说明学生对这类题目掌握不够灵活,今后还需加强训练。

(2)有个别学对写出19的相邻数有出错现象,说明学生在平时学习知识时过于死板,不够灵活,需今后加强训练。

(3)对写一个两位数,使它的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3这道题,除了个别学生做对了,其余学生都错了,说明教师的平时训练不到位,今后需更及时、全面、系统的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4)在数物体个数并比较多少并填数时不够细心出错。

(5)在图中,把从左边数把第二个小动物圈起来,再把右边的两个小动物圈在一齐。第一个全班全圈对了,而第二个全班基本没有做对的,说明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题目中“再”的意思,说明今后还应加强审题训练,使学生正确理解题意,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6)看钟表连一连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掌握认识钟表的潜力,从检测的状况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较好。

(7)解决问题的第三小题有出错现象,原因是个别学生对“一共有多少人”的“一共”理解不到位,还需加强训练。

五、问题与分析。

(一)存在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整体观察题目的意识和习惯不够,对题的特征缺乏敏感性。

2、没有认真看题,漏题写错都有发生。

3、学生对生活中的事情发展顺序不清晰。

4、解决问题中明白图意,但错写算式,还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

5、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及时的将知识加以明晰,进行完整的归纳,让学生构成清晰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在学生理解好处的基础上练习,比较找出应用题的不同点,给学生总结规律性的方法,也就是说,该归纳的必须要及时总结归纳,强化理解,记忆训练的东西必须要到位,要落到实处。

6、我们要为学生带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后续发展,要有大的数学发展观,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要有适当的延伸和补充。

(二)教与学的反思:

1、在处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要有“优化”意识。

新教材注重算法思维,鼓励算法多样化。但在处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必要的优化”意识不够,缺乏适当引导和具体指导。

2、在计算教学中,缺乏“变式”,忽视题目与题目之间的沟通联系。

“变式”是透过具体背景(包括表述方法等)的变化帮忙学生更好地感悟与领会相应数学知识的本质。在教学计算例题时,教师还是较多地关注计算程序操练和结果正确性,较多的是同一水平层次的单题练习,而缺乏必要的“变式”,忽视题与题之间的沟通联系,不利于学生理解计算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利于学生构成对运算结果的敏感性。

3、忽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自觉决定、选取适宜的应用、计算策略的意识与潜力。

新教材不单独安排应用题单元,而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即在教学中与计算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呈现方式上,也不像过去那样单一采用文字叙述形式,还透过对话、图表等形式呈现信息。这样的编排是要摆脱过分强调数量关系、类型的状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淡化类型,要求学生在解决应用问题时更多地从运算好处出发进行思考,而不是死扣类型,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思考潜力。但是分强调数量关系,只是不强调把一些名词抽象出来让学生去机械套用。对如何收集信息、选取信息、处理信息即分析方法缺乏必要的指导;误认为不要数量关系了,忽视引导学生对解题思维过程的解释与表达。

六、今后教学改善措施。

透过本次测试状况分析我们的教学现状,在今后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严格遵循课标,灵活处理教材。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把教材当作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重视现实生活中所蕴藏着的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善于驾驭教材,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

2、营造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理解、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潜力。

3、结合具体的教学资料,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意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4、做好帮差补缺工作。

5、加大学生的识字量,能独立读题、审题。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优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后进生的铺导,真正做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透过这次检测的反思,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做到:

1、加大题型的训练,多加强学生语言口头潜力的培养和书写潜力的训练。

2、以后多出一些新颖,多样化的题目让学生练习。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选取最优的计算方法的潜力。

4、培养学生独立边读题边做题的好习惯。

5、多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爱数学、爱学习的自信心。

6.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篇六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有40人参加考试,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二、试题结构特点

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知识”中的第一、二、三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五题学生基本上能区分题型要求,就能很好但做题。第八题的回答不是很好,有些回答有些困难,这说明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不是很丰富,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让学生给老师写一条名人名言,学生的答卷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课外拓展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读题,要么写的答案没有一个中心,比较散,因此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今后应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再答题。

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更差。如第五题阅读: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不敢去做这样的题目,因此他们不理解题意,尤其是对于理解性的题目,如:理解“顺序”的意思,学生根本不会去理解,有的学生知道意思但语言表达的不规范。对于习作“写话”让学生根据提示写出母爱是什么?学生对于这样的作文写的很空,不能写清母爱像什么,把母爱比喻成什么,从中看出学生的习作能力很差,缺少童真、童趣。作文习作普遍很好,是一篇想象作文,但还有差错,今后应加强学生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能写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稍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四、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潜心解读文本。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

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4、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

一个语文教师要承担的很多,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上下五前年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领进文学宝殿,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还感到自己必须善用时间,为自己充电,从而为学生当好引路人、铺路石。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打开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四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对于一些较规范的题目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学生积累课内知识,积累语言的情况还是较为可喜的。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对于灵活性强,学生回答更差。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则瘳瘳无几。可见在这方面,我班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我班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5)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如阅读题的第7小题)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

四、对试题的评价:

(一)、拼音。虽注重了拼音知识复习、巩固,但出题形式不新颖。等级:C。

(二)汉字。1小题“给汉字换部首再组词”,有利于学生识字辨词,且答案多元。2小题判断“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让学生在词语中识字,使其应用能力增强。等级:B。

(三)、词。此题出得很好。1小题以“一至千”这些字开头写出成语,形式新颖,且答案多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4小题要求分别写出“描写歌声好听的词”、“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这既考察了学生平时词语的积累,又考察了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及辨析,且答案多元,算一个小亮点。等级:A。

(四)、句子。1小题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反复揣摩,查找更加准确的关联词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2小题要求学生仿写句子。这既考察了学生对原句的识别、理解,又要求学生准确仿写。这既给学生指明了方向,但又给学生留下了一定自由空间,且答案多元。3小题要求学生“把下列词语组成两句意思相同的句子”,既考察了对每个词语的正确理解,又考察了学生对词语间逻辑联系的正确把握,还考察了学生对句子语序的理解,且答案多元。4小题,要求学生“按要求写句子”,则是更注重考察学生课外阅读及各类知识的储备,且答案多元。等级:A-。

(五)、诗。1小题是重在考察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同时只写出两首之一,给学生以很大的灵活空间。2小题“由这些比喻想到相关诗句”之一,学生容易回答。等级:B。

(六)、写话。对于宣汉,每个学生都十分熟悉,都能写出她不少的美丽之处,但要以导游身份,向游客做简短的热情洋溢的宣传介绍确实不易。这既要求语言简炼,生动形象,又要求富于激情。这样的题强调了学生要特别注意观注身边的人和事,观注身边的重大变化。这样的题将激起教师和学生观注生活,观注生活中的语文的浓厚兴趣。等级:A。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是考察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等级:B。

(八)、阅读。要求学生在对短文反复阅读的基础上,从查字典,字、词、句的准确理解,到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相关问题。这样的阅读题就是为了更进一步考察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检验教师是否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金钥匙的重要标志。等级:A。

(九)、作文。要求写《我家的一个星期天》。这一作文题的设计思路是注意唤起学生对已有体验的记忆,重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因为选材于学生自己的平时日记,学生马上就能想起彼情彼境,一家人是怎样过星期天的,一家人的语言、动作、表情也会历历在目,事情的经过也就一清二楚了。这个设计遵循的理念是注重体验,重视学生独特感受,拓展了学生的选材思路,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材,尊重学生特有感受,突破习作难点。让学生乐于习作,善于习作,写好作文。这个设计优点是对于那些不善于选材的学生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学生在自由选材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写作技能训练。这样既使教师指导作文有思路,引导学生有办法。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写作文的门坎,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并且又克服了学生背作文的顽症,还可以克服学生写些无病呻吟的作文。等级:A-。

虽然整套试题的灵活性增强了,但新、奇的“亮点”太少。整份试卷的等级:A-。

五、试题错误、勘误。(无)

六、教学反思。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必须靠广大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

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打开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一、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

通观四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其命题目的、范围及特点。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1、答卷情况。

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本次期末测试,学生对汉语拼音、生字掌握较牢,基础较好,尤其是生字词扣分较好,看来期末这段时间的强化复习收效不错。对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基本掌握。成语和句子都能较好的掌握,学生都已经掌握了这种题的答题方法,基本上很少丢分。此外,修改病句学生也改得不错。对国家时事大事也比较关心,关于四川地震的填空题也回答得比较好。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对学生的综合训练见效慢,收效不明显,以至于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有的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缺少真情实感。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5)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如口语交际)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应该彻底加以改革了。

三、、教学反思。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对于开放性的试题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内外知识点交融渗透,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5、课堂教学在“活”字上着力。

从本次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特别是学生的独立见解能力,需要在课堂予以重视。

7.心理健康期末考试试卷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学生情况:我校五年制高职护生为初中毕业中考后统一录取。2010级高职护生170名, 女生167名, 男生3名。 (2) 教材及教学方式:教材采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护理技术》第2版。理论教学152学时, 实践教学152学时, 总计304学时。本课程安排在第四学年。

1.2 方法

遵循教考分离的原则, 试卷由教务科从题库抽题组成, 满分100分, 共69题, 各题型所占比例见表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在课程完成后一周左右进行。依据统一评卷标准, 客观题采用流水方式评卷, 主观题按得分点每一题由一人评卷, 以减少人为评分差异, 最后由专人负责查阅试卷, 进一步保证评卷的公平公正。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护生考试成绩及分布 (见表2)

护生成绩为34~93分, 平均分为72.16分, 标准差为10.43分, 全距为59.00分, 多为65~85分, 基本呈正态分布。

2.2 试卷分析

以难度和区分度作为评价试卷质量的主要指标[4]。

2.2.1 难度 (P)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一般用试题得分率或答对率来表示。本次研究用通过率计算客观题难度 (某题答对人数/总人数) , 用平均得分率计算主观题难度 (某题平均得分/标准分) 。本套试卷难度为0.7, 各题的难度见表3。

2.2.2 区分度 (D)

区分度是试题对不同学生学业成绩的鉴别程度。如果一个题目的测试结果使水平高的学生答对得高分, 而使水平低的考生答错得低分, 则其区分度很强。区分度是鉴定题目有效性的指标。0.15≤D≤0.30为试题良好, D<0.15为不宜采用, D>0.30为试题优秀。本次研究采用得分率求差法计算每道题目的区分度。本套试卷的区分度为0.61, 各题区分度见表4。

2.3 护生各种题型的失分情况 (见表5)

3 讨论

3.1 考试题型和成绩

本套试卷客观题与主观题的题量比为7∶1, 分值比为3∶2, 客观题题型只有单项选择。为了考查护生对基本概念、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使其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自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以后, 我校基础护理学期末考试中加大了单项选择题的题量, 题型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仿, 主要使用A2、A3、A4型题, 辅以少量考查概念的A1型题。但并没有完全采用客观题, 保留了一定比例的主观题型。主要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此次考试护生成绩为34~93分, 全距为59.00分, 65~85分者占73.53%, 及格率为92.35%, 平均分为72.16分, 这表明绝大多数护生基本掌握教学重点, 达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90分以上1人, 50分以下7人, 最低分34分, 表明少部分护生知识掌握不牢固, 提示教师要关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当的护生。可以利用课后辅导或增加辅导资料、课后练习题等方式激发护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成绩。

3.2 试卷质量

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卷的重要方面[2]。本套试卷难度为0.7, 难度适中, 其中难度<0.4的较难试题8题, 占11.59%, 为单项选择题 (7题) 和填空题 (1题) , 分别占单项选择题的11.67%和填空题的50.00%;难度0.4~0.7的适中试题22题, 占31.88%, 为单项选择题 (18题) 、名词解释 (3题) 和填空题 (1题) , 分别占单项选择题的30.00%、名词解释的100.00%和填空题的50.00%;难度>0.7的容易试题39题, 占56.52%, 为单项选择题 (35题) 、简答题 (3题) 和病例分析题 (1题) , 分别占单项选择题的58.33%、简答题的100.00%和病例分析题的100.00%。区分度是评价试卷质量的另一重要指标。本套试卷区分度为0.61, 区分度优, 能较好区分护生实际水平。其中, 区分度≥0.40的50题, 占72.46%;区分度0.30~0.39的5题, 占7.25%;区分度0.20~0.29的6题, 占8.70%;区分度<0.20的8题, 占11.59%。

3.3 护生失分情况

此次考试护生失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病例分析题和简答题, 总失分率30.59%。病例分析题和简答题失分率低, 可能与护生复习时注重大题的背诵有关。基础护理学中的简答题一般是条款清楚的大知识点, 护生容易记忆, 不易失分。病例分析题考点突出, 混淆护生判断的障碍设置不明显, 护生感觉比较简单。教师将改革后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以及大量辅导资料中基础护理学部分的知识点根据教材章节建立题库, 并以辅导资料的形式让护生进行练习, 这是单项选择题失分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单项选择题失分集中在A2型题, 说明护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其中“标本采集”和“急救”章节内容失分率最高, 标本采集知识4道题中两道题失分率高, 分别为60.00%、90.00%;急救知识5道题中有3道题失分率高达67.06%、86.57%和91.76%。表明护生基本没有掌握以上知识点, 提示教师应加强此章内容的讲解。名词解释和填空题失分率高, 说明护生对基本知识点记忆不够准确, 对小知识点不会归纳总结。

3.4 存在的问题

3.4.1 对基本知识点记忆不够准确

护生对基本知识点记忆不够准确造成某些知识点混淆;对基本概念理解得不够准确造成概念不清, 这是名词解释和填空题失分的重要原因。

3.4.2 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较差

单项选择题中A2型题的题干都会联系临床实际, 要求护生综合分析题干后作出判断。护生会出现错误理解甚至无法理解题干内容而答错, 这主要是因为其综合分析能力较差。

3.4.3 某些内容讲授不够细致深入

教师是影响护生学习的因素之一。“标本采集”章节知识点多而细, 并且目前临床发展变化快, 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 学生很难理解其重要性。“急救”章节知识点多而复杂, 与健康评估、外科等密切相关, 护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也不容易记忆, 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授课技巧, 很难激发护生的听课兴趣, 更不能将知识点讲清讲透。

3.5 建议

为提高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集体备课。备课内容要细、要深, 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统一教师认识。年轻教师应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有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 紧扣临床。建立一支懂医学、懂护理、懂人文、肯钻研, 热爱护理专业并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目前高职护理学教学改革中需解决的问题[5]。我校根据基础护理教研室教师数量和每学期教学工作量, 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进入临床学习, 丰富临床经验, 拓宽临床视野, 培养“双师型”人才。 (3) 不断完善题库, 提高试题质量。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都应对试卷进行分析, 区分并淘汰区分度差的试题。可适当调整难度分配, 例如, 加大简答题和病例分析题的难度, 以达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殷磊, 于艳秋.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2]廖灯彬, 宁宁.外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 2009, 24 (20) :73-75.

[3]张旭东, 张双娥.试卷分析在学校教学管理中作用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 11 (2) :252-253.

[4]张凤, 张巧俊.神经病学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 2003, 11 (4) :329-331.

上一篇:网吧网络管理需求下一篇:明天会更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