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社会功能

2024-10-18

德育的社会功能(精选8篇)

1.德育的社会功能 篇一

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可以归纳为七个方面:1、导向功能。体育教学能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从不同的项目,不同侧面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将来在社会上全面发展。2、凝聚功能。体育教学能使广大学生由于共同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而凝聚在一起,这体现在集体项目上。他们都是为了集体利益、荣誉而紧密团结在一起。3、育人功能。体育教学通过培养学生情感、意志、毅力、信念来达到育人目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补充、延伸和具体化。

2.德育的社会功能 篇二

一、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扮演

“角色”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运用到社会心理学领域, 以此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我国学者郑杭生将社会角色定义为:“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 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②。”学生干部扮演着学生、子女等多重角色, 但针对干部这一角色, 无论社会、高校还是大学生都对此设定不同于其他角色的角色期望, 并赋予与之身份地位相应的角色规范。

1.作为校园活动的策划者和参与者

学生干部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性和主动性, 他们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组织, 将枯燥的道德理论知识转化为高雅健康的德育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众所周知, 丰富的校园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兴趣爱好和道德人格的重要载体, 策划并组织大学生开展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协助教师做好德育宣讲、德育讲座是学生干部的主要工作之一。同时, 学生干部通过亲身参与, 引领大学生从活动初就出谋划策, 全过程地参与能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力和才能, 发挥大学生在各项育人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 深化和巩固德育的效果。

2.作为学习事务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学生干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作为学生事务的直接管理者, 学生干部凭借高度的责任心传达学校下达的任务和信息, 落实各项育人工作, 在学校专职部门与学生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同时, 作为同学生活的服务者, 学生干部能够与同学保持紧密的联系, 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作风, 收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 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学生干部尽心服务于同学, 在学校和学生之间建立起畅通的信息渠道, 加强大学生与老师、学校各部门交流和联系, 使高校德育工作得到有效地开展和反馈。

3.作为同学朋友的引领者和示范生

学生干部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渗透作用。学生干部一般是德、智、体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 是大学生进行“三自”教育的榜样, 学生干部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 都能够通过积极认真的态度和严格要求自己的原则影响、感染同学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 能够通过高尚的道德品质去渗透、引领大学生不断提高内在修养。学生干部在道德行为和学习工作上起带头表率作用, 凝聚着广大学生的力量, 不断提高大学生包括学生干部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角色失调背后德育功能失效的具体表现

现实生活中, 当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客观期望与个体的实际表现之间存在差距时, 就会产生角色失调。由于目前许多高校缺乏对学生干部的专门培训, 学生工作任务繁重琐碎, 再加上大学生极易受到价值观多元化地冲击等原因, 他们在扮演学生干部角色的过程中一般呈现出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失败这三种主要的失调现象, 导致学生干部德育功能失效。

1.角色不清导致主体引领失效

角色不清, 主要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 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③”。学生干部只有在准确的角色定位基础上厘清学生干部的角色规范, 才能避免角色不清带来的困惑, 有效地履行干部职责, 发挥学生干部的主体引领作用。然而, 当下高校存在部分学生干部对自身角色认识不清的现象, 他们重学生角色而轻干部角色, 将竞选和担任学生干部作为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标志, 但成功竞选后, 却由于无法厘清学生干部的职责和要求显得不知所措, 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干部工作耽误学习, 导致学生干部整体的组织效能低, 工作被动。高校学生干部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认知不清, 导致他们在开展校德育实践活动时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使学生干部的主体引领作用发挥失效。

2.角色冲突导致服务功能失效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一书中, 奚从清教授将角色冲突分为三种形式:首先是角色内冲突, 主要指同一角色的内心冲突, 本文主要体现在学生干部在进行事务管理的过程中, 遇到分歧难以抉择时, 不能兼顾老师和同学的不同要求而内心产生冲突。其次是角色间冲突, 即个体身兼几个角色所发生的冲突, 如学生干部在扮演角色过程中时常顾此失彼, 无法合理安排好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最后是角色外冲突, 指个体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与他人角色发生的冲突。如部分学生干部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展现出过高的自我优越感, 导致原本地位平等的个体之间角色冲突愈加明显。学生干部若不及时解决角色冲突, 就难以实现师生间的合理沟通和协调, 难以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 更无法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

3.角色失败导致榜样示范失效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主要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地表演, 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 或者虽然还未退出角色, 但已经困难重重, 很难继续④。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 角色失败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学生干部由于自身能力不够, 难以胜任干部角色而主动离职, 或遭受处分而被动终止角色扮演;学生干部由于不善于沟通而与同学、老师矛盾突出, 缺乏感召力和威信, 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造成干部角色的中断等角色失败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导致同学、老师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甚至道德品格产生质疑, 学生干部从担任工作初逐渐树立的榜样形象开始瓦解, 德育实践活动也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效果, 德育示范作用也随之自动失效。

三、基于角色扮演下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必须保证学生干部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学生干部在准确的角色定位基础上, 按照角色规范有效地进行角色扮演, 才能引领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三自”教育,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道德人格。

1.引导角色定位, 发挥学生干部的德育主体性

角色定位是指“个体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需要而选择自己适合扮演的角色⑤”。准确的角色定位是学生干部成功扮演角色、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前提。高校有关部门首先需要根据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设定岗位, 理顺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和工作范围, 使学生干部能明确认知自己的具体职务。之后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了解具体的角色期望, 设定角色规划, 从被动的工作逐渐转向主动承担。在高校德育工作中, 学生干部只有准确地进行角色定位, 摆正自己在德育活动中的位置, 即既是实践活动的参加者、管理者, 也是设计者、服务者, 才能激发大学生工作和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领广泛的学生包括老师共同参与到道德建设中来。

2.强化角色意识, 提高学生干部的服务功能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你就有规定, 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⑥”大学生在扮演学生干部角色时, 需要在认同和接受相应的使命和任务的基础上, 强化角色意识。一方面, 学生干部需要通过主动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来不断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精英意识, 主动承担学生干部应尽的责任, 时刻发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 高校引入职务任期制和连任竞选制, 通过竞选来保持学生干部的高度责任心和角色时效性, 避免由于长期任职而逐渐淡化的干部意识, 严格要求和提升自己, 保证学生干部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

3.调整角色期望, 重视学生干部的榜样示范

角色期望是指个体扮演角色的行为符合社会、组织、他人的期待与要求。⑦角色互动对象对某一角色的期望差别越大, 越容易产生角色冲突。学生干部在实践中, 面对不同群体的期望和活动任务的规则, 容易出现行为与期望不一致的现象, 影响学生干部对工作的实现程度和影响力。这就要求学生干部首先要从师生的大局利益为工作出发点, 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增进自身对其期望的认知, 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其次, 学生干部要铭记自己的双重身份, 在日常表现中, 坚持以统一的角色标准要求自己, 既做刻苦学习的模范生, 又做尽心尽责的工作榜样。最后, 高校党团部门通过表彰学生干部来加强榜样宣传工作, 以学生干部的先进事迹感染和号召广大同学包括学生干部自身对该角色进行深入认同、尊重和学习。

4.加强角色评价, 培养律己宽人的德育品质

每个人都扮演着多重角色, 学生干部需要在学生与干部双重角色地转变和适应中走向成熟。其中有效的考核评价能够对学生干部的角色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促使他们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审视和反思, 实现有效的角色转变。其中, 高校应该设置德、勤、能、绩全面的考核标准, 对学生干部进行老师、同学、自身三位一体的立体交叉的评价模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同时, 在教学中引入角色体验法, 让大学生和学生干部互调角色, 通过亲身体验和评价, 了解特定情境中双方角色的思想情感, 从这一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包括学生干部正视自我的生活态度和律己宽人的人格特质。

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重视学生干部的角色建设, 旨在厘清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和行为中潜在的德育功能, 发挥他们作为校园活动的组织者、学习事务的服务者和生活工作的榜样示范生的重要作用。学生干部只有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 严格按照角色规范履行好角色要求, 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其主体引领、服务师生和榜样示范的德育功能, 拓展学生德育工作的服务平台, 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注释

1 (2) (4)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06-121.

2 (3) (5) (7) 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82-130.

3.德育的社会功能 篇三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德育功能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学校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依靠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完成的一种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实践教育活动。它是学校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普遍认为这是在课堂上书本上得不到的教育。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都把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看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给予积极指导和大力支持。如美国就把“确保所有高等学校学生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现象具有分析批判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作为教育目的之一;日本文部省在教学大纲中规定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良好的集体活动,在谋求身心和谐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同时,提高作为集体中一员的自觉性,培养齐心协力地建设美好生活的自主实践态度和将来能正确生活的能力”;菲律宾政府在学校中推行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即科学文化素质与意识教育,以及劳动技能、服务于社会的教育,也受到相当重视。

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日益要求社会成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和才能,因而培养学生具备参与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品质和能力,也是国内外学校德育目的的重要内容。教育专家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只是使学生得到身心愉快和满足,而且是实践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我国历来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且以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立法等形式予以确认。《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对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并进行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程已经证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品德形成和修养提高的决定作用

从整个社会道德来看,道德实践是道德意识产生的基础,是道德发展的直接推动因素,也是衡量社会道德状况的标准。从个人的道德品质来看,道德实践的作用表现在:它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是品德提高的动力,是品德评价的依据。社会实践对人的品德的形成、修养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是品德形成、修养完善的根本途径。人们正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最终使自己的品德合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提高自身修养。由此可见,在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德育功能。

二、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意义

1.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全面了解国情、正确认识社会

大学生正处于受教育、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实践活动可促使学生多接触社会,增进对社会的认识,了解国情民情,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大学生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自己去探索、去锻炼,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去感受祖国发生的举世瞩目的变化,去体味广大人民对他们的殷切希望,激励他们更好地完善自我。每年暑假,我校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就有一种“生存挑战”大体验,要做到固定的时间内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多的财富,队员们充分认识到个体在社会立足的不易,只有抓紧时间不断充实自己锻炼自己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2.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获得真才实学

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际、教育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融为一体,填补知识与能力之间的鸿沟,并且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其综合素质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提升。

3.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服务意识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社会经验缺乏,他们极易用理想主义的眼光看待人生与社会,一方面他们对国家的改革开放有深切的期望,另一方面又对改革的复杂艰巨性认识不够,一旦遇到挫折,情绪容易产生波动。社会实践可以端正大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大学生们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朴实肯干的作风,可以增强大学生们的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把所学知识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才能实现自身真正的价值。

4.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明确成才之路

现在的大学生崇尚个人奋斗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不足,恰当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正确地去设计自我和完善自我,确立自己的成材之路,消除成才过程中产生的迷茫和心理障碍,缩短与社会的距离。

5.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克服心理弱点,形成健全人格

当代大学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经历的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生活日趋好转的过程。他们没有付出父辈那样的艰辛,却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尤其是其中的一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往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使学生透过社会实践这面镜子充分了解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实现和他人的良好沟通,达到既能接受他人,又能为他人所接受的效果,从而克服许多心理弱点,形成健全人格,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6.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增强求真意识,培养协作精神

科学精神首要反映的是求真,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自觉运用科学知识去解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会感受到科学的威力,就可以逐渐培养起求真的精神。十九世纪前,科学家凭借手工业式的个体作业就可以完成伟大的科学实践,而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综合化,科研工作向着协作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现代人才必须具有协作精神。而大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只有通过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养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许多教育方式已不适应新环境的要求,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却因其内容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所富有的特殊魅力,在未来必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和不可或缺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马奇柯.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3,(3):72-75.

[2]王丹梅.浅谈时代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殊要求[J].丹东师专学报,1997,(5):82.

[3]刘芳,黄涛.寓德育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之我见[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4):91-92.

[4]李文喜,李光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功能的探析.青少年研究,2003,(4):20-21.

4.开发科技创新教育的德育功能 篇四

【摘要】 德育工作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特别近些年来,由于学生家长知识水平、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大环境的感染,使德育工作更显苍白无力。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应付和处理着学生中的突发事件,还有些时候我们是在静静地等待和喋喋不休地讲着道理。这些年暴露给我们的是德育的实效性差,针对性、主动性不强。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德育工作又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严峻问题。近几年,科技教育研究出现许多成果。从国外有关对于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有不少是为发挥科技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提供了理论指导。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儿童为主体”的思想,班杜拉等人“人与环境互动性”理论,柯尔伯特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研究,为进行科技教育的德育功能开发,提供了不少借鉴。从国内看,顾志跃同志著的《科学教育概论》提供了不少有新意的见解,具有很高的理论参考和指导价值。由李骏修主编的《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对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在实践上提供了具体的措施。《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为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因此,本文试图论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学校教育应回归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充分关注科技教育的德育功能,将科技教育与德育有机地整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拓德育教育新思路。

【关键词】 科技创新教育 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 整合 德育工作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特别近些年来,由于学生家长知识水平、教育方式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大环境的感染,使德育工作更显苍白无力。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应付和处理着学生中的突发事件,还有些时候我们是在静静地等待和喋喋不休地讲着道理。这些年暴露给我们的是德育的实效性差,针对性、主动性不强。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德育工作如何有效进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严峻问题。近几年,科技教育研究出现许多成果。从国外有关对于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有不少是为发挥科技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提供了理论指导。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儿童为主体”的思想,班杜拉等人“人与环境互动性”理论,柯尔伯特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研究,为进行科技教育的德育功能开发,提供了不少借鉴。从国内看,顾志跃同志著的《科学教育概论》提供了不少有新意的见解,具有很高的理论参考和指导价值。由李骏修主编的《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对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在实践上提供了具体的措施。《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为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学校教育应回归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充分关注科技教育的德育功能,将科技教育与德育有机地整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拓德育教育新思路。

一、将科技教育与德育相整合,培养科学人文精神教育

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应提倡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结合。培养科学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校德育中,应当体现科学教育;应把科技活动和培养学生人生观联系起来,训练学生养成观察、思索、分析、质疑、交流、讨论的习惯,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展科技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活动要本土化,充分利用校园现有的科技环境、人文、社会资源条件,防止为创新而创新。一方面要营造一种科学的气氛;另一方面是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将来能在科学上作出成就,为国家作出贡献。

二、将科技教育与德育相整合,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我们积极挖掘科技教育的德育功能,让学生观察科技景点和人文景点,采访、收集有关资料,应用已有知识去分析,使他们实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认识深化,在升旗仪式上学生进行“喷水池的遐想”、“院士精神”等演讲,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以语言文字建构审美意想,集中反映真善美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以吸纳百川科学人文的胸襟,领悟人间“真、善、美、新”的真谛。学生在科技景点和人文景点的熏陶下,以亲身实践体验探索美、发现美、创造美。校园要注重对科技景点和人文景点的功能开发,这样不仅美化校园,更是体现“真、善、美、新”统一的求实的育人氛围,美化学生的心灵。

三、将科技教育与德育相整合,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造个性

良好的个性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施展创造力的保障。我校在实践中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校园环境,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向上、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崇尚创新的心理氛围,不仅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而且促进了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科技教育内容知识面广、科学性强,与各学科具有紧密和显著的互补性,能活化学科科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有各门学科不仅具有科技教育的丰富内容,而且各学科中渗透的科技教育内容既是渐进的、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他们构成了科技教育的启蒙基础体系。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科技教育内涵,是小学开展科技教育的坚实基础。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的年龄阶段,而学科学习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因而,在学科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显然十分重要。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学科渗透是关键。如何挖掘教材中的科技教育德育内容,在科技教育中渗透德育,我们的做法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态度及科学思维方法,使科技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使学生既增强了科技知识和能力,又提高了思想水平和基础道德。比如在教六年级语文《琥珀》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琥珀形成的录像,同时进行严密的科学思维的教育;再如四年级语文学科教师在上《蝙蝠与雷达》一文时,列举了许多仿生事例,使学生深入浅出了解什么叫仿生科学,并悟出了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要靠人去发现、去创造。我们十分重视各学科间科技教育内容的相互沟通,使各学科教师能齐头并进、相互联通进行科技教育。如自然和美术教师合作,组织学生创作叶贴画,自然教师指导学生采集识别植物叶子,美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叶子的天然形状组合成巧夺天工的图案,请语文教师为它写歌词,音乐教师为这幅画谱曲。这样各科联合进行科技教育渗透,效果很好,使科技教育真正落实于各科教学之中。在自然科教学中结合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画像,激发对科学家的敬佩,促进学生培养顽强的毅力,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探索中的人格力量,学习科学家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探索真理、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树立坚定的科学信念等科学的态度。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结合《三湘院士风采录》中18位院士的事迹介绍,学习他们克服困难,执著追求真理的毅力;培养学生广泛兴趣和善于观察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势构建科技教育社区网络,推进科技教育中的德育工作 科技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领域广泛,可从学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有着广泛的教育空间。

1、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区资源,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并与创建学校特色相结合。我校地处城郊,是醴陵市养殖、蔬菜和花木基地,学生家长多为养殖、种菜和花木培植研究人员。因此,我校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生物等各种科技德育教育。通过参观、访问,请有关人员来校讲座等“大手拉小手”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到课堂以外更广泛、更深入的科技知识,而且在与其接触中,学生感受到科学的探索、研究精神与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

2、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构建科技教育社区网络。我校和村委会及村办几个企业联系实现“共建共育”基地,积极开展各种科技社区实践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考察,开展社会实践,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考察醴陵市政建设新成就,既是必要的科技教育实践,又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们以科技教育为主题,安排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参观、考察活动,如游览醴陵“仙山”电视塔、参观先农坛博物馆(醴陵市撤县建市二十年成果展、醴陵名人展……等)。还带领学生去春游和秋游,让孩子们投身大自然的怀抱,认识大自然,探索科学的奥秘。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科学的情感,有计划、有目的地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科技教育,能收到较好效果。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渗透德育

我校将科技教育与课外活动、校外教育、班队活动、读书活动等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寓科技教育于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热爱劳动的品德、脚踏实地的作风,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1、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素质。有计划地开展学术讲座、科普报告、参观考察、科技竞赛、作品展示等活动,为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2、以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来促进德育的顺利进行。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培养特长,成效显著”为指导思想,在全校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如在军训活动中,以“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每年的春、秋游社会实践活动中,都有不同的主题,如今年我们是以“情系2008北京奥运与环保——可爱的动植物”为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内容涉及:儿歌编唱、书画摄影、自然、科技、英语、健康与环保及文明礼仪等学科教育;劝说“地下„六合彩‟”、拒绝“法轮功”、“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学校的环境卫生、校风校貌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以读书活动为抓手,开展德育工作。我校在教室紧张的情况下,设立了阅览室,管理规范、科学。虽然课程安排比较紧张,学校仍开设了阅读时间,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红领巾读书活动,读科技书,讲中外科学家的故事,收集科学家的名言……。同学们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识字量,语文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如去年我校举行办了以“文明·礼貌·卫生·健康”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且成效显著:汤思恒同学获湖南省少年儿童读书征文竞赛二等奖(醴陵市唯一最高奖励获得者),罗艳阳老师获省优秀指导奖;我们今年读书活动的主题就是“做诚信人,办诚信事”,该校为了指导学生写好征文,帮助学生挖掘创作题材,相继开展了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手抄报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征文活动顺利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了活动育人的效果,并取得显著成效:有肖婷同学的作文获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做诚信人,办诚信事”读书实践征文活动二等奖,刘思敏、唐依玲和刘璐等3位同学获全国三等奖,朱蕾获醴陵市小学组一等奖;其指导教师苏月园获本次活动辅导二等奖,罗艳阳和王友泉等2位教师获辅导三等奖。学校也因此获得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组委会颁发的2007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知荣明耻树新风”读书征文活动集体奖;获株洲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家长和教师称:活动使我们了解了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了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强了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和守法、守规的自觉性,影响深远。学校把科技教育和德育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升与发展。

4、结合重大活动,渗透科技德育教育内容。

①、充分利用“北京绿色奥运”的契机,以“办奥运,学英语”为突破口。了解新科技英语,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生交流科技信息、家庭共学、小品、制作科技手抄报、评选“科技英语小博士”等活动,即激发了学生学习科技英语的兴趣,又磨练了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

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突破口的“争当学习标兵”的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

③、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科技教育自身的特点赋予它的实践性。因此,以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寓科技教育于少先队活动之中,是提高科技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开展节日科教活动。为使学校科技教育富有时代性,少先队大队部及时收集、整理了与科技教育紧密相连的有关节日,如世界气象日、地球日、世界电信日、世界环境日、国际保护臭氧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等,结合开展相应的专题教育活动,如结合世界环境日,开展“小村民保洁系列活动”,在活动中队员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责任感得到了增强。

办好科普月、科技节。在科普活动月中,少先队大队部坚持开展“科技七个一”系列活动:读一本科普小读物、讲一个科技小故事、交一个科技大朋友、学一项科技小本领、做一件科技小制作或小发明、写一篇科技小论文、编一份科技手抄报,将动手与动脑、知识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每年十一月份,我校都要举行科技节,进行系列性科技活动比赛,展示科技教育的成果,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

5、班队活动。班队活动是学校进行科技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把科技教育和少先队工作紧密结合,设计了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喜爱的主题系列活动,如“漫游科学世界”、“雏鹰插上科学的翅膀”、“绿色植物知多少”、“科学之谜讨论会”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启迪,得到教育。抓好主题鲜明的传统节日,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大队部设立了《科学遐想》信箱,鼓励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队员们积极开动脑筋,争着提出一条条小创造、小发明的设想。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也从实际出发,指导他们学做小风车、小降落伞,观察种子发芽、四季变化等,诱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爱思考、爱动手的良好习惯。

6、建设好科技活动兴趣小组。为满足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建议学校建立课内外科技兴趣小组,科技辅导员定时、定点、定内容辅导,让每位学生各找其需,各显所能。课内是普及型的,课外是扩展型的;校内是普及型的,校外是扩展型的;校级是扩展型的,班级是普及型的。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科学小实验、科技小论文等“四小”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科技创新能力。2006年由校长余进勇老师组织学生实施的科技活动《用莴苣汁液替代洗洁精除油污实验研究》是醴陵市唯一获湖南省第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并且是株洲地区唯一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评的科技作品。2009年上学期5件科技作品被醴陵市选送参加株洲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评有2件获一等奖,3件获二等奖;其中2件一等奖作品又被株洲市选送参加湖南省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1件获省一等奖送全国参评获三等奖(醴陵市唯一的一件作品参加全国比赛),另1件获省三等奖。

7、开设双休日科技俱乐部,是学校开展科技教育阵地的延伸。家长常常反映:我的孩子做完作业,没事干就去游戏室、网吧。怎么办?如何引导学生过好双休日?我们建议学校建立双休日科技俱乐部,充分利用双休日充裕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以科技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地发挥和拓展。我相信这一创举将受到广大家长、学生的欢迎,社区的赞扬。

六、充分发掘环境育人在科技德育中的作用

5.德育的社会功能 篇五

一、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

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

包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的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包括德育对个

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的影响作用。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是指德育具有教育性。包括德育本身的“教育”或价值属性和德育

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促进作用。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功能主要是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二、1、首先,德育对象主体性发挥不充分是中国德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要产生真正的德育功效,必须将社会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统一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规律,发挥他们道德学习的主体性。

2、在理解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时,要注意其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德育要克服急功近

利的功利主义倾向,要通过对德育对象个体的塑造去实现社会性功能,通过文化功能的事先去达成其他社会功能的目标。

3、要认识到德育除社会性功能外,也具有重要的个体性功能。德育具有个体生存性功能,只讲片面的牺牲与奉献是德育的病态,真正的德育赋予个体生存的基本原则,促进个体的人格发展和社会化进程,最终使个体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获得精神上的美好享受。德育个体性功能的发挥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同时通过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学习,以形成个体一定的品德。

4、落实德育的教育功能,必须注意:

(1)要确立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教师须致力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其奠定为人的根本。同时,教师应将道德动机与学习动机激发、道德践行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等环节联系起来,避免片面和虚幻的道德人格的发生。

(2)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使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复归于统一。

6.浅谈校内和谐环境构建的德育功能 篇六

2007-03-28 19:49:50

姜堰市苏陈实验小学 郑素琴

校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渗透性教育,就是在书本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二是影响性教育,指和谐的校内环境下所产生的德育功能。二者相比,人们往往重视前者而轻视后者。其实,校内和谐环境的德育功能不弱于书本教育的德育功能。这是因为书本中的德育功能往往是知识传授性的、间接的、无形的,而环境影响往往是实体感观性的、直接的、有形的。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这一时期直观形象的事物在大脑皮层上建立的暂时性联系往往会留下较为深刻的痕迹,乃至影响人的一生。学校环境建设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为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德育效果。客观表明,一个良好的环境会产生积极的德育效果,而一个较差的环境会产生消极的德育因素。因此,学校在重视课本渗透性德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和谐环境的构建。校内和谐环境的构建主要包括学习环境和活动环境两个方面。

一、和谐学习环境构建的德育功能

(一)、营造良好的教室环境,用整洁和谐影响学生

中小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指教室、课堂和班级等。教室是教和学的场所,属于静态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应该是纯洁、自觉、勤奋和顽强。从这个特点出发,这一环境必须做到整洁安静,和谐得体,富有警示启迪性,有助于催人奋发。有经验的班主任非常重视教室的设置,从桌凳排放到门窗玻璃、地板的清洁,从班规班训的制定到名言警句书写张贴,从“一表一册”的排列到表扬榜示范栏目的设计都很讲究。不可小看一幅名言警句,它往往会成为学生的座右铭,警示启迪自己的言行;不可轻视一个小小表扬栏的设置,它会激励着许多学生,争取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不可忽视教室门窗玻璃、地面的明亮清洁和课桌凳的整齐有序,它会使学生自觉地产生爱护良好环境的心理愿望。学生坐在这样洁静而舒适的教室里,愉快而奋发。相

反,一个又脏又乱,缺乏文化氛围的教室不但难以让学生舒适奋发,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营造求知的教学环境,用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属于动态环境,主要靠人为因素形成。学生在这一环境中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应该是纪律性、主动性、诚实专

一、良好的气质和渊博的知识。从这个特点出发,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好每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形象和风度。组织好课程秩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对学生纪律性是一种无形的积极影响,远比命令性要求效果要好得多。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的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逐步掌握和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教师知识渊博,会使学生由衷地产生一种敬佩心理,从而使他们好学上进,经常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教师师德高尚,衣着整洁、朴素大方,谈吐自然流畅,举止文雅有度,对学生会产生一种积极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和气质的养成。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形成良好品德的主阵地。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求知和谐的教学环境,力求使自己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积极向上的德育影响。

(三)、营造健康的班级环境,用“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学生

班级是有组织的学生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受到的积极影响应该是民主、团结、统一和集体荣誉感。因此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以德治班,努力营造健康的班风。一个风气好的班级,可以使学生从小树立爱集体、守纪律、讲团结、爱学习、乐于奉献的思想品德;一个风气差的班级,可以使学生养成自由散漫,盲目骄傲,斤斤计较,拈轻怕重的恶习乃至变为畸形思想品德的人。我们要重视健康和谐的班风建设,使学生融汇在一个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和谐集体环境中。美德始于和谐的校园,更出自于健康的班级活动环境之中。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新课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在班务工作中要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出黑板报、自编自唱新童谣、读健康书籍等形式活泼多样的活动,对学生广泛开展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真正能识辨真、善、美,假、恶、丑,懂得做什么光荣,做什么可耻,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从小、从身边、从点滴做起,规范好自己的一言一行。

二、和谐活动环境构建的德育功能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用文明先进的文化熏陶学生

校园环境和课外活动环境统称为活动环境。校园环境是静态活动环境,是学校的外在表现。和谐校园环境构建的基本要求应该是绿化、美化、硬化、净化、香化,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各个名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花、草、树木的栽植,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文化氛围的创设。置身于这样的校园,犹若步入美丽的花园,仿佛领略建筑设计艺术之魅力,更好似游览一座宏大的文化宣传展馆。既使人感到优美、舒适、雅致,又令人振奋和鼓舞,同时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栽树种花,硬化道路,出示校训,书写幅标,办几块板报或宣传栏,看起来是些小事,其实它们所产生的德育功能是不可低估的。校园环境与其产生的德育功能成正比,即环境越优美,文化氛围越浓厚,学生遵守纪律、热爱校园的自觉性就越高,爱美情感、公德意识就越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转化的内驱力就越大。

(二)、构建和谐的课外环境,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

课外活动环境的主要形式是群体性活动,课外活动属于动态环境。现代学生有着广泛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追求美的享受的需要,还有娱乐的需要等等。学生课堂学习以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这些群体活动中度过的。要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就要开展各项活动,如文艺、体育、科技、竞赛、劳动、娱乐等。因而我们不仅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而且要注重构建一种优美和谐的群体活动环境和氛围,使各项活动都能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荀子讲:“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植物在特定的生长环境中都可以自然地改变其形状,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样离不开构建良好而和谐的群体氛围。活动环境好则有益于其身心,活动环境差则有害其身心。试想,如果一个学生周围的人说话粗野,行为不端,穿着不整,自私懒惰,满身恶习,那么这个学生受到的影响能够是正面的、积极的吗?生动活泼,健康有序是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原则,背离了这个原则的活动要坚决予以制止。学校必须对学生的精神生活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各项活动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积极的德育效益,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而不致于放任自流。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用热情真诚的爱心感化学生

在和谐的活动环境中,人际关系氛围也是学生活动环境中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活

动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发生的交往关系,而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重要的德育途径。如果学生经常处在民主平等的关系之中,则会感到一种做人的尊严,从而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一种回报心理,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逐渐地形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信念,学会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别人,进而自觉地把对祖国、对人民的爱落到实处。因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和学习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上占主导地位,必须主动地、严肃地要求自己,做到真诚地关心、爱护、理解和帮助学生,切忌冷漠、歧视和挖苦学生。学生得到教师一片真诚的爱之后,必将更加敬爱老师,从而使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友好、亲近和依恋的关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产生的德育影响是全方位的,如价值观念、时间观念、纪律观念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品德和较高的思想境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努力发挥好应有的德育功能。

7.浅谈音乐的德育功能 篇七

一、音乐教育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情操是指高尚的情感体验。音乐以美的音色、节奏、和声、旋律构成美的形象,所以能振奋人的精神,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它发之于心,因此也能动之于心。“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记·乐本篇(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音乐正是通过美的音响、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鸣、净化心灵,使人身心愉悦,它以曲动人,以情感人,其感染力是巨大的。

音乐这种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方面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知何时起,许多的学者、作曲家把一些标准的行为规范、理想的道德行为编成了童谣、谱成了歌曲让孩子和学生传唱,使他们在娱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健康的音乐使人低沉消极,黄色歌曲、低级下流的音乐使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那些充满浓郁时代气息的优秀音乐作品,则给人以振奋、鼓舞和鞭策。

二、音乐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健康的道德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的身心由人的生命有机体和情绪、个性、性格等心理因工如图一所示的工件中,粗加工切削深度d=1.5mm、主轴速度800r/min、进给速度F=0.2;精加工切削深度d=0.5mm、主轴速度1200r/min、进给速度F=0.1。

(二)加工路线要明确

所谓的加工路线是指在进行数控机床加工时,刀具在零件上的运动方向。加工路线应当以达到精度要求为前提条件,此外还应当尽可能拉近路线距离,防止刀具太多的空行程。

(三)编写程序要点

1. 找准程序原点:

在给学生进行数控车削程序设定教学时,首先要使其自主选择出数控程序的原点,并在此原点的基础上形成工件坐标。工件坐标对于加工编程的作用很重要,因此在选择原点时要尽可能满足少换算、小误差的要求。如上例中,程序原点选择毛坯右端中心位置。

2. 修订走刀路线:

走刀路线要尽可能缩短,以提升加工速度,这就要让起刀点选择更为科学。在进行粗加工时,会有很多的毛坯余量,所以要采取循环加工手段,减少空行时间。要使加工零件达到精度要求,必须选择合适的起刀点、入刀点与入刀方法,保证入刀过程的平稳性。在进行精加工时,更应当素构成,即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那么什么是人的健康的道德行为呢?我认为,除了智力正常、意志坚强、人格统一、人际关系和谐以外,最普遍、最鲜明的标志是人的情绪稳定和有愉快的心境,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思想、意图是符合社会道德、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是健康的道德行为。

音乐作为强调情感性的艺术,它感动的是人的心灵,这种感动是能够与人分享的,可以消除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隔阂,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托尔斯泰认为:“人们用语言相互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可以说,一定的艺术形象就是某种特定情感的化身,它点燃人们内心情感的火种,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通过学习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不仅对自身,而且对他人开始理解和关注,为他人的幸福而欢欣鼓舞,为他人的灾难痛苦扼腕叹息。当学生醉心于古代或他国的音乐文化中时,就会与之产生跨时空的精神共鸣,发现人类更多的共同话题;在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音乐表演特别是集体表演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克制自己的表演欲望而服从集体的必要性。在多声部音乐表演中,学生担任的声部在织体中所处的地位在不断变化,一会儿是主旋律,一会儿是低音声部,恰似人的社会角色频繁转换,一会儿是主角,一会儿是配角,可以帮助学生洞察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对自己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避免好高骛远和自卑、考虑到刀具的切入及切出路线的合理性,尽可能不在轮廓位置停刀,防止切削力的变化给工件留下刀痕。如上例中,外圆切削合理的走刀路线如图二所示。

3. 应当保证加工过程安全:

学生对于操作过程大多非常生疏,应当提醒其注意避免刀具同非加面间的摩擦,同时也要防止刀具同工件发生不必要的撞击,如果在加工工件时遇到有“槽”需要加工,编程时应当首先注意刀点同槽的方向保持垂直。

四、结语

数控车床加工的操作人员只有具备很强的程序运用能力才会编制出水平更高的加工程序,制作出质量更好的工件,为了突出这方面的训练,教学手段多种多样,但是不管哪种方法,最关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加强师生交流。

参考文献:

[1]龙永连.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操作注意事项[J].机床与液压,2008(10).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方法优化的研究

吴禹冬

(盐城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盐城

摘要:音乐课是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其任务是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为今后能胜任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打下扎实的音乐基础。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教学能力是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多项学科,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在知识的筛选和教学的方法上,有科学而符合实际需求的处理方式。作者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形式、方法和一些专业课的设置以及与其相关的理论学科的教学提出建议,并就当今学前教育音乐教优化谈谈看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实用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优化方法

音乐基本理论是整个音乐理论教学体系中,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其中许多内容是其他音乐课程所没有的,也是无法代替的。它是音乐专业各学科的共同基础课。从专业的音乐院校,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中师、幼师,到普遍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要讲授有关基本乐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因此,音乐基本论理作为一门音乐共同基础课,它不仅是学好其他音乐理论的基础,也是学习“演奏、演唱”的基础,对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有直接的影响,无数事实从而较准确地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定位,正确面对人生的荣辱成败。

三、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形成理想人格。

音乐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能打动人心,一切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作者心灵的独白、真情的涌现,它对心灵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一切美丽激昂的语言。古希腊人把音乐称为“灵魂的体操”,强调理想人格的形成有赖于音乐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格的形成与精神的升华是分不开的。

艺术作品具有提升人格的特殊力量,音乐尤其如此。一方面,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心理投射的过程,这种心理投射比其他艺术更为集中。另一方面,音乐活动的本质是对音乐艺术“美”的欣赏与追求,这种艺术“美”就是特意创造出来的一种使生命得以升华的境界。音乐是最典型的表现艺术,是主情的艺术,一部音乐作品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感情世界。黑格尔说:“音乐是透过人心灵与主体合而为一最情感的艺术。”“音乐的基本任务在于反映出最内在的自我。”

四、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正确的道德理想,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和社会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音乐教育在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灵感、实现创新价值等方面独具魅力。一是从歌曲的创作来看,本身就是一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新过程;二是从作品的表现方式来看,无论是创作手法的创新、体裁的创新还是演绎方式的创新(包括老歌新唱、老曲新词)都体现了二度创作的创新过程;三是从以情启智方面来看,音乐审美活动不仅能增强人探索真理的热情,激发创造性思维,而且能启迪人的智慧,拓展人的思想空间,指导人们对科学规律的探索。

五、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和谐的人”。

教育是培育人的工作,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音乐教育对促进人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积极作用,

证明,音乐学习中所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都是由于缺乏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产生的。所以说基本乐理课是搞好音乐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应当给予充分重视。近几十年来,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国的教育改变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零星的基本乐理方面的知识,基本乐理的改革也正在积极地进行着。音乐教育应如何改?这是一个十分值得考虑的问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课程的设置、大纲的制定到教材教法都应有所体现。

一、根据培养目标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1.注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实用性

多年来,音乐教学一直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把音乐教学视为单纯的音乐学习,就学前教育专业而言,目前开设的音乐类的专业课主要有钢琴、声乐等,而在实际教学中,多数专业教师都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现象,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强调专业水平的级数,但却忽略了将来的实用性。要知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教师,不是歌唱家,因此必须注重教学内容与将来的实际作用相结合,应该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进行实用性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针对性要强,要能体现幼儿园律动、歌表演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重视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就是人们的感知、理解音乐体现音乐情感的一是培养“和谐的人”的有力手段。培养“和谐的人”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善的”。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

首先,一部优秀作品必须是和谐的,哲学上认为“美就是和谐”,音乐之美就表现为和谐之美。其次,人们在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的同时,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德性和行为变得更为完美、更为高尚,可以自觉地按照高尚的审美理想去审度自己和他人的心灵和行为,同时根据美的标准和尺度去判断自然、社会、人的丑美,从而形成一个社会和人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大环境。最后,音乐表演是培养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个人表演可以展现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展示自身才华的能力;群体表演则能培养学生彼此尊重,互相协作、共同创造整体美的团队精神,互相竞争和相互激励的良好意识,具有全面的驾驭和组织能力,这是学生今后做任何工作都不可缺少的。

8.德育的社会功能 篇八

关键词:德育性质;德育功能;德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5—0225—02

高职院校中的“两课”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个层面是思想品德养成。在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前者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毛、邓、三”三门课,后者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属性展开讨论。

“两课”中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课程的中心内容是思想道德修养为重点,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帮助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提高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能力。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德育是中国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培养人的德性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既然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是德育的主渠道,那么该课程理应承担“德育为首、以德育人”责任。

一、德育功能

德育功能与德育地位相联系,功能决定位置,位置影响功能。综观我国教育史和当代国际教育趋势,无不把德育放在智、体、美、劳等诸育首位。我国道德教育是从小学到大学的系统工程,大学是青年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大学开设的思想道德课是这一系统工程的最后阶段,其教育教学过程,对维持与增强系统功能发挥着关键作用,“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化人的过程”[1]。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更是以“化人”为己任,它担负着其它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化人”功能。

1.决定智育的指向功能

现代人才学研究表明,思想品德反映人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决定着人的服务方向和精神动力。“德”从根本上决定着“才”的奋斗目标。“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从更高层面而言,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更重要。不具备良好思想品德的学生,即使有较强的才能和健全的体魄,也不可能诚实的为社会服务,甚至可能走入歧途,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这是对德才关系的共识。党和国家决不允许大学教育生产“危险品”。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2] 我国国家性质决定并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人,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修养指向。

2.促进社会和谐功能

社会和谐功能是通过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圆满体现。“政治社会化,就是作为个体的人必须逐步确定和养成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思想和行为。” [3] 在当今社会最大的政治,莫过于稳定与和谐。有时为了国家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但长远看只有“锅里有了,碗里才能有”,社会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全面发展的个体,而个体的成长也从来都是在社会提供的“平台”上才能展示。 学生个体蕴含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丰硕成果的大环境中,将来成果靠他们去创造、掌控和享有,这些都须要稳定才能实现。然而潜质不是现实,把潜质变为现实的途径是教育,通过两课的学习与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批判力和政治敏锐性,以获得政治生活的资格。这样,我们的大学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传承优秀传统功能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网络化时代, 多元文化和价值多元冲突造成的道德失范是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事实,这些虽然会对大学生道德教育造成冲击,但不可能改变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价值取向教育,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处于文明的中国正在出现普遍的道德失范现象,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之中的中国经历着文化价值观念的剧烈冲突……显而易见,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不可经历一次深刻的价值重建和文化转型。”[4] 不过,形势在变化 ,社会在前进。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环境的优化。

二、德育效果

现代汉语词典把效果解释为:“效果是指某种力量、做法或者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也有学者认为,“所谓效果,指的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有效结果’指的是行为者的某种行为实现其意图或目标的程度;广义是指这一行为所引起的客观结果,包括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实际发生作用的一切影响和后果。”[5] 在高职高专两课教育教学中,其德育效果的实现,是由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因素影响下,使用一定的媒介和方法,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大学生在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方面收到的实际效果。既然思想道德课具有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双重功能,那么通过该课程就理应取得学生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发展的应然效应。

1.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效果

从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看,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育天然就具有促進个体全面发展的功能,并且正是具备这种功能,使得该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达到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即应然效果成为一种可能。两课是贯彻“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理想情操,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育的应然效果。理想化的德育目标的设定是必要的,这是德育效果评价的最高标尺,同时也涵盖了对当代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起码要求。

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中,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方面,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6] 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思想道德教育所提供的精神支撑与价值导向,因为离开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来谈人的或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如同盲人摸象。

2.社会道德优化效果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育的德育应然效应实现,离不开社会道德环境的优化。社会道德环境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当代社会来看,道德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为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另一方面也带来消极问题。比如,一些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这些变化都对社会道德环境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们思维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作为社会大环境的缩影的高校,有责任通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的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使社会道德环境得以完善,尽可能地消解因文明冲突、价值多元和不良生活带来的破坏道德规范和道德环境的消极因素,促进小到校园大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法制环境的优化。

3.促进依法治国效果

民主政治以及在公民社会中的公共知情权都提示,没有法制确保基本人权,“德治”是无法实现的。不过,绝不能无限放大“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为,“作为维护秩序最起码条件的法律本身并不能培育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 因为“礼义是对法制的补充。它为法律提供了道德基础。它是与其交道的恰当方式。”[7] 法不是万能的,它的“先天不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对广泛的道德领域,常常表现为“鞭长莫及”、“力不从心”。构建和谐社会,离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的“道德构建”是不可能实现的。可见,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对学生进行道德礼义教育的重要度并不低于法制教育。

三、以人为本是德育效应有效发挥的根本路径

以人为本,是指我国高校“两课”在“德性优化”的指导思想上要体现大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都不能否定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也都不能忽视以人为本,无论两课的德育功能如何强大,都只能在人文关怀的氛围中才能发挥。

高校是为学生存在而存在,高校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可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德性优化”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根本任务是端正大学生的品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高校的“两课”不是制约人、约束人、控制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高校“两课”德性张扬的落脚点在“人”,归根到底是为了大学生的发展。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的德育优化理念,把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最广泛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高校两课德性优化的基本思想,把铸造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持人文关怀和精神情感是高校两课德性优化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6.

[2]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3]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

[4]衣俊卿.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模式塑造[J].北方论丛,1995,(4).

[5]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7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7]杜维民.全球化与文明对话[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99.

上一篇: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下一篇:购车的相关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