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心理危机范文

2024-08-13

高考的心理危机范文(精选6篇)

1.高考的心理危机范文 篇一

1 国内外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1.1 心理危机干预四步法

首先, 危机评估。危机评估是进行整个心理危机干预的前提。干预者必须在短时间内通过评估迅速、准确地了解个体的危机情境及其反应。危机评估的内容包括突发事件、个体的生理及心理状态、社会状态和个体采取的应对方式等。另外, 评估需要贯穿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始终。干预者必须通过评估确定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和个体的状态, 了解个体支持系统的有效性, 从而确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其次, 制订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在评估的基础上制订符合个体生理、心理状况的干预方案。设计干预的技术, 以解决目前的危机或防止危机进一步恶化, 确定应提供的支持。

再次, 实施干预。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 (简称危机个体) 保持密切的接触, 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鼓励危机个体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 指导其进行适当的情绪宣泄, 以减轻焦虑。可以采用认知干预或者采用系统脱敏等行为主义取向的干预技术, 向危机个体提供应对技巧;向其解释其情感反应是对灾难的正常反应, 强化焦虑、恐惧等情绪的合理性;不对危机个体做不切实际的保证;强调危机个体自身对其行为和决定所负有的责任, 提高其应对效能, 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 如PBR技术, 即暂停、呼吸和放松的方法等;帮助危机个体调动其社会支持资源, 如家庭、朋友、同事、社会组织等。

最后, 确定心理危机干预的结果, 不断对干预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干预者通过观察、交谈以及使用量表等方法对危机个体进行心理及危机评估, 以了解干预效果, 并及时调整干预方案。

1.2 心理危机干预五步法[2]

樊富珉提出的心理危机干预五步法如下。

第一, 接触危机个体。包括主动求助者和转介的需要帮助的危机个体, 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第二, 评估危机程度。心理危机干预前需要准确评估危机对危机个体的影响状况, 了解危机个体的个性特征、习惯的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系统等。评估内容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改变和躯体症状。

第三, 确定干预目标。由于危机具有突发性, 干预需要具备限时、具体、实用和灵活多变等特点。确定干预目标时需要考虑个体能否正常生活、工作和交往;周围的人如何看待个体所处的状态等因素。

第四, 具体实施干预。采取多种方法达到情感宣泄、认知纠正与扩展、学习问题解决方法和积极应对策略的目的, 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系统, 使其恢复正常的社会适应功能。

第五, 评估干预结果与终止干预。

樊富珉所认为的心理干预五步法与心理危机干预四步法的区别是:首先, 樊富珉更强调干预之初与危机个体的接触, 强调咨访关系的建立。其次, 樊富珉将确定干预目标作为五步骤之一, 而心理危机干预四步法则更重视干预方案的制订。

1.3 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

第一, 明确问题。从危机个体角度确定心理危机的问题, 这一步特别需要使用倾听技术。

第二, 保证危机个体安全。把危机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生理和心理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三, 强调与危机个体进行沟通与交流, 积极、无条件地接纳危机个体。

第四, 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大多数危机个体会认为已经无路可走, 干预者要帮助危机个体了解更多问题解决的方法, 采用各种积极应对方式, 充分利用支持资源, 使用建设性的思维方式。

第五, 制订计划。在制订计划时, 要充分考虑到危机个体的自控能力和自主性, 与危机个体共同制订行动计划, 以克服其情绪失衡状态。

第六, 获得承诺。回顾有关计划和干预方案, 从危机个体那里得到诚实、直接的承诺, 以便危机个体能够坚持实施所制订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3]。

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 (简称六步法) 与前2个心理危机干预方法不同的是:首先, 六步法认为对危机的评估应该在建立咨访关系之前进行;其次, 六步法强调要保证危机个体的安全, 这个是与突发事件的发生背景相适应的, 也是心理危机干预与普通心理咨询不同的地方, 六步法注意到了这一点;再次, 六步法更好地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咨询理念, 强调积极、无条件地接纳危机个体, 并且要以危机个体为中心, 充分考虑到危机个体的自主性。

1.4 心理危机干预三阶段论

Payne认为心理危机干预由3个阶段组成[4]。

在第一阶段中, 干预者和危机个体要完成3个任务:第一, 建立咨访关系并且进入咨询过程;第二, 定义和评估危机情境;第三, 制订目标和干预计划。

在第一阶段中, 第一个有必要的行为是引导危机个体将关注点放在危机情境上, 干预者必须根据评估来探索危机个体当前的情感。干预者需要探索危机个体是如何理解危机情境的意义和重要性的, 确定他们的感受和应对策略。通过让危机个体进行宣泄, 确认危机个体的情感, 使干预者对危机有更全面的理解, 获得危机个体的信任, 提供一些即时的情感释放, 使危机个体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目标的制订和策略的实施中来。第二个有必要性的行为是帮助危机个体直面危机, 将危机分解成几个小的部分, 然后一个一个地解决。在危机中, 一个危机个体所拥有的应对技能是有限的, 不足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当问题太大不能解决时, 一个危机个体就不能通过建立目标和策略来解决危机。干预者就应该积极地引导危机个体将大的危机分解成几个小的部分, 对每一个小的部分建立目标, 从而达到最终的目标。

第二阶段是干预者和危机个体使用策略的阶段。这里的任务包括:一, 收集一些必要的信息;二, 选择障碍来克服;三, 激活所有可以帮助危机个体执行计划的力量;四, 执行计划。

第三阶段有3个任务:一, 回顾所执行的行为, 评价它们成功与否, 强调目标的完成和危机个体力量的激活 (如果危机没有完全被解决的话, 有可能再回到第二阶段) ;二, 干预者要帮助危机个体思考未来潜在的危机、那时他们该如何分解危机以及从哪里得到必要的支持;三, 危机个体对结束咨访关系的感受过程[4]。

Payne对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的理解不同于前3个理论的地方是:首先, 心理危机干预的初期在制订目标时, 使用问题分解技术引导危机个体将危机分解成几个小的部分;其次, 在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三阶段, Payne不仅考虑到当前所面临危机的解决, 而且还考虑到危机个体在这次心理危机干预中危机应对能力的提高、自身应对机制的完善、应对技巧的掌握, 同时还着眼于在未来新的危机面前, 危机个体是否能够成功地应对危机, 这是一种发展性的心理危机干预理念, 是其他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所不具备的。

2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2.1 三层次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Poland建议学校应从3个层次组织心理危机干预模型[5]。

初级预防:包括进行矛盾解决方法讲座、开设枪支安全和安全驾驶课程提供青少年家庭教养资源等方式。

二级干预:危机产生之后的介入, 将危机的影响最小化, 并阻止情况恶化, 包括将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 立即缓和危机个体的情绪并了解其生理上的安全需要, 通知家长以及媒体。

三级干预:更长期的咨询。

这三级的干预需要学校系统各层面、各部门主要人员的参与和支持, 从管理学校的校长到其他的教职工都要参与。主要的工作人员及他们的任务和责任会因不同的因素而有差异, 这些因素包括社区需求、学校区域和校园的大小等。

启示:首先, 美国的学校危机应对模式是介入式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在危机发生前进行初级预防;在危机发生时介入, 进行二级预防;在危机发生后进行长期的干预和咨询辅导, 进行三级预防。其次, 美国的学校危机应对模式强调全局观, 各部门联动合作, 学校和社区共同合作。

2.2 阶层性模式

Newgass和Schonfeld提出了一个阶层性模式[6]。

第一层次, 区域资源团队。区域资源团队是由学校管理者、心理健康专业人员、警察、学术人员和社会服务人员组成的多学科团队。这个团队一年聚集4次以制订计划、规范和政策, 给地区层次的团队提供支持和训练, 并作为一个信息交换点。

第二层次, 地区层次的团队。地区层次的团队对学校系统的危机应对进行监督, 团队成员应该包括地区政府官员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他们在危机发生时进行该地区的政策法规和资源分配的调整、职员的培训和督导以及提供对学校的技术帮助。

第三层次, 基于学校的危机团队。基于学校的危机团队由学校管理者、学校护理人员、社会工作者、学校心理咨询人员和直接提供心理危机干预的教师组成, 他们在学校内具体实施危机干预。

启示:这个模式的优点在于考虑到了不同的危机水平, 包括发生在一个学校的危机、发生在一个地区多个学校的危机或发生在整个社会的危机。一个综合性的模式必须包括所有层次的干预, 并事先拥有可预见的危机干预计划和应对资源。

3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在危机干预的方法研究中, 注重干预, 忽视预防。当前危机干预的方法多把关注点放在危机发生后的心理干预上, 而对危机发生前的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不多, 未来的研究可以将心理危机的预防纳入心理危机干预的整个过程中来。在学校危机干预模式的研究上,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主要是辅导, 没有涉及医学上的干预, 以后的研究可以向以辅导为主、以医学治疗为辅的方向发展。

摘要:回顾国内外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 指出心理危机干预四步法、五步法、六步法和三阶段论, 呈现国外2个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 指出三层次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和阶层性模式, 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干预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小乔.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操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樊富珉.“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J].清华大学学报, 2003, 4:32~37.

[3]Gilliland B E, James RK.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4]Anna M, Scheyett.Approaching complex cases with a crisis intervention model and teamwork:A Commentary[J].Journal of Genetic Counseling, 2002, 11:377~382.

[5]Poland S.The role of school crisis intervention teams to prevent and re-duce school violence and trauma[J].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994, 23:175~189.

2.教师的心理危机 篇二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可能有健康的教育行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着眼点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心态改变了,教师的观念也就转变了;观念转变了,改革也就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了。

本文即对教师的主要心理表现进行简单归纳,以期将教师自身存在的症状展示出来,增进自我了解,达到自我完善,推动和谐教育的进程。

固步自封与虚心学习的矛盾

教师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职业性质又是传授知识,知识的容量又是无法衡量的,固步自封就成了通病。主要表现在自以为是、嫉妒、不合作。在能力上多是恃才傲物,在成绩上常常表现出排他性,同事之间总是难以亲密起来,而教书育人又是要讲求合作的,成绩出不来,学生教不好,也并非一个人的事。教师也会经常自省,但却很难落实到行动中去。

这种心理在面对家长时,常会造成心理对峙。如果同家长对话,教师一般都俨然以专家自居,一点没有商量的口气,总是“你应该怎样怎样”、“你怎么能这样?”然而很多时候仔细想想,如果教师问家长“你是怎么教育的孩子?”是不是忘记了教育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本职。本来为了同一个目标,结果常常出现不愉快,互相埋怨,从而影响教育效果。

教师也十分爱学习,但大多是向书本学习,或向外地人学习,极少向同事学习,也难得学习当地的行家,总觉得有碍面子,最后多数都变成了关起门来做学问,闭着眼睛搞探索。

教书育人与功名利禄的牵扯

教师是一心想教出爱因斯坦一样的学生的,徒贵师荣,能享受马骏仁和张海平一样的荣光。基于这一点,敬业爱岗,忠诚事业成了教师最大的特点。但教师是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教师一方面要安于现状,恪尽职守,用无限的热情塑造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一方面对外面的世界无限欣羡,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封闭着一颗放飞的心,用极大的耐力压制着放飞的冲动。另一方面,教书一生清贫,永远是一个模式,不会有暴富的狂喜,不会有一朝成名的得意,只是一生一世守着三尺领地躬耕不息,清净平淡如水,丢不得,食无味。虽说看着一个个学生成才成器,也是万分地高兴,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喜悦是短暂的,平淡是永恒的,过一个暑假又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再加上眼见昔日同学同事发财升官,志得意满,心理也难免失衡。

曾几何时,学校也成了行政单位,领导也有了行政级别,领导总有领导的职责和业务特点,车接车送,出入宾馆酒楼,在普通教师眼里总显得风光,于是也招来种种想法,便有了相当一部分人务起了官道,或者看重了官阶,轻视了教书。

应试教育下的苦苦挣扎

应试教育不仅是学生的桎梏,同样也是教师头顶上的一扇磨盘,备受重压还得跳出美丽的舞蹈。可想而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在应试教育下,学校的教育管理与考核只能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一系列常规管理办法,层层把关,目的只是为了学生的分数。面对考核的严酷,面对学生的前途,面对家长的要求,教师不能不打点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各级各类考试。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师资充裕,实行岗位聘任制、末位淘汰制、岗位津贴制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时,也切切实实地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一个年级十几个班,即便成绩相差无几,毕竟总有最后一名,无论怎样努力必然有人下岗,稍不留意,就将面临饭碗被砸的危险。因此,考试成绩成了教师的生命线,面对考试,教师既不愤不甘,又无可奈何。这样的出力不一定能讨好的事,击倒了一大批教师,令他们在愤愤中心灰意冷,工作中得过且过,不能在人前,只要不在人后,创造力被消磨殆尽,甚至年纪轻轻就世事不惑,拖拖沓沓,无所用心了。还有一批人耐力较强,也成了被压扁的纸人,唯有一颗鲜活跳动的心还在观望,还在期待。

一人咐之,众人咻之的尴尬

课本与实际生活的脱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所开设的科目仅仅是为了应试,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不到求知的喜悦,也感受不到探求未知的乐趣。诸多课程只是充当了“跳龙门”的垫脚石而已,这样的东西,教师再强调也没有太大的说服力。曾听一个厌学的学生反驳老师:我毕业扫大街,难道我还要计算一下要用几牛顿的力?话虽偏激,却耐人寻味。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二是德育的尴尬,传统道德及学生守则乃至思想政治课本,在社会生活的冲击下成了空洞的说教,许多道理让教师无法自圆其说。当代学生都是有思想有观察力的“人”,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在课堂上得到的知识,他要到生活中进行验证,然而他们得到的东西却未必经得起检验。我们要求孩子们这样那样,而我们成人以及社会又给他们做出了怎样的榜样呢?一切都不攻自破,将教师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舆论包围中的无措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趋于二律悖反的怪圈,一方面给教师这个职业罩上一个又一个美丽而虚幻的光环,是“蜡烛”,是“春蚕”,是“奶牛”,从古代的“天地君亲师”牌位到今天的“灵魂工程师”,似乎都显示出对教师的无限尊崇。可另一方面,教师又是高付出低收入的代名词,越是经济发展地区越没有人愿意做教师,师范院校只能招到二三流成绩的学生就是明证。同时教师也享受着“公众人物”的殊荣,受到社会的广泛监督,在法定的师德准则之外,人们心中也约定俗成地给教师制定了行为细则,动辄得咎,一句“还是老师呢!”就让教师们底气尽失。哪怕是菜市场上讨价还价,也会引来微词,言外之意就是别人可以,教师则不行。可惜的是教师们普遍都没有阿Q的赖性,能霸道地说出“和尚动得我如何动不得”的荒唐话来,就只好战战兢兢,畏首畏尾,这也不敢,那也不能,“活在舆论的硬壳里”。社会的期望值往往超过了“人”的极限而趋于神化,从来未将教师看做完整的人。把教师挤兑到无可奈何的角落动弹不得。一旦成不了神那就只能是“非人”,一群“非人”还如何去塑造健全的“人”呢?一位教育前辈曾痛心地感叹,90%的老师都有心理疾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又如何不得病呢?

转型期的迷失

对角色认识的模糊,导致很多教师缺少进取精神。教师角色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为实现与其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综合。当现实生活与自我期望不同步时,就会出现心理失衡。大部分老师自参加工作就没有给自己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仅仅当做一份工作在做,未能投入全部的热情。

教育管理的种种牵制,在很大程度上令教师们心冷。原因是教育的“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以学生为本”。这种提法原本没错,却忽视了教师应有的教育权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功能弱化,将教育责任全部交给学校与教师,却无法明确教师和学校的教育与管理权限,只能爱学生而无法管学生,稍加管理可能就会招来学生与家长的不满甚至起诉。社会上出现那么多的教育事故,责任自然在教师本身,是职业道德和教育水平低下所致,但家庭、社会也难辞其咎。现在的普遍状况是教师怕管学生,不敢管学生,他们觉得没有必要给自己惹一身麻烦,好多人甚至认为,何必管他,出了学校有单位管,出了乱子有警察管,长此以往,学校的职能恐怕仅限于传授知识了。

转变观念而无从下手。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他们要想获得全新的教育理论,除了自觉地学习之外,难得有机会系统地接受新东西,学校组织学习的时间也很有限,面对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犹豫、迷惘、彷徨兼而有之,欲进无力,欲止不能,明明是已经激发了进取的激情,却又不知所措了。

让教师怀着复杂矛盾的心理,带着处变不惊或畏首畏尾的心态去教育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显然是缘木求鱼。教育改革不能改变教师的心态恐怕是最令人担忧的事了。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曾说,要消除教师的心理障碍,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应该赋权于教师,解放教师,去掉教师身上那些有形或无形的枷锁。让教师发挥自己所长,让矛盾和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缓解。另一方面,认真把好教师入口关,选出一些真正想做教师而又适合做教师的人,而不仅仅是把教书当做谋生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压力,意义也是不同的,因为人们在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时,对压力的感受就不同了。同时,学校不光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定期组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建议对于改变教师的心理现状,无疑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3.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专门设立心理学院系, 开设心理学课程等, 这些都表明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在逐渐提升对心理学的重视程度, 其中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危机管理是一个核心项目, 本文主要针对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

一、心理危机概述

心理危机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的心理状况出现了问题, 这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弱产生的, 一般情况下根据近几年出现的情况看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情况主要表现为:首先就是不愿意和别人交流的自闭心理, 无缘无故自言自语的诡异心理, 以及受到打击就想自杀或者自虐等极端情况, 这些表现都是心理状态在作祟, 实际上正常人的正常心理思考可能会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调节和改善这种心理状况, 但是对于这些心理存在问题和心理状态存在差异的人来说他们会选择比较极端的处理方式, 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这也是高校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主要原因和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二、高校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

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 生活经历和体验等各不相同最终导致了他们在心理上出现问题的方式和心理产生问题的方面都不相同, 但是总的来说高校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家庭教育是对一个人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个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脾性, 决定了一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 但是每个家庭教育理念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 这就导致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 最终影响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次就是学生的经历, 尽管高校学生的年龄都不大, 而且学生的经历也各不相同, 但是学生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却对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尤其是对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就是学校的教育, 因为学校几乎是学生的第二家庭, 就像老师是学生的第二监护人一样,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的改善和提升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只有这三者结合起来共同作用才能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产生影响。

三、关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1.构建高校心理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

构建高校心理危机组织结构是明确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和管理的核心项目。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需要明确两个部分的内容。一个是高校必须要有明确的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制度, 这是保证管理效率的关键, 否则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是没有规范性, 也没有约束力的, 这个管理制度包括管理结构和管理方针政策, 还包括有执行者的行为约束和行为管理, 制度不完善也一直是目前高校心理管理一直得不到完善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个就是高校必须要在自己的心理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中设置完善的组织形式, 也即所有的组织和结构都必须要符合心理学的规定, 所有参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管理的成员都必须要首先保证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 这是他们成为高校学生心理干预的基本要求和条件之一。总之高校在建设和完善自己的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组织结构时必须要保证这个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 在此基础上要提升这个组织结构的实用性, 使之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提供帮助, 为社会做贡献。

2.创建院系、班级等基层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院系和班级是与学生接触最紧密、同时也是最了解学生的团体, 因此有必要在院系、班级等这些基层部门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这个机制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效率和成果, 这个制度的实施也需要院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就是要结合自己院系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制度, 因为很多学校和院系的男女比例以及院系学生的特征等都不尽相同, 因此在设置管理制度时除了要保证科学合理之外还必须要保证有效性, 这才是最关键的;其次就是院系必须要保证这些制度的实施和开展, 否则所有的制度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没有任何实施和开展的意义, 这个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首先是需要高校辅导员的配合和完善, 其次就是需要辅导员将这样的精神和理念传达给班级的管理者、或者是班级的心理委员, 毕竟是学生之间了解更加深入,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也才能够更好地开展, 同时班级的管理者在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也应该要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总之制定制度的完善和实施需要高校的院系、辅导员老师以及班级的班干部之间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管理工作, 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给高校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陆竞文, 谢红霞.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生态化检视[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4, 28 (1) :123-124.

4.洛阳火灾引发的《心理危机》 篇四

洛阳特大火灾事故发生以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我不禁产生了另一种担忧:那些受害者的家属以及火灾中的幸存者,该怎样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要么是失去了至亲的人,要么就是自己或亲人毁了容,这样的事实如何让人接受呢?洛阳火灾中一位死者的妻子曾哽咽着对采访她的记者说:怎么也想不到,平日英俊的丈夫头发没有了,白脸变成了黑炭,牙齿乌黑……还有的死者亲属说,在照片中看到自己亲人那般模样,他们再也没有勇气到殡仪馆去辨认早已冰凉的亲人尸首了。

毫无疑问,这对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是巨大的考验。他们会从此消沉下去呢,还是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现实?相信每个人都希望他们能选择后者。事实上,类似这样的灾祸常有发生:飞机失事、道路交通事故、水灾、地震、沉船、盗窃、凶杀、亲人不幸离世……这些事件中所有“不幸的人”几乎都面临着一场“心理危机”。他们如何才能走出灾难给他们带来的阴影呢?

灾难后的两种反应

灾难大致上可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自然灾难难以预测,往往也难以抗拒。人为灾难虽是可以避免的,但它的降临也是突然的、意外的。有的灾难既有自然的成分,也有人为的成分,是两种原因共同造成的。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灾难发生后,人们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反应可概括为两种。

第一种反应发生在灾难当时或不久,最常见的是否认事实的存在。如突然听到亲人遇车祸死亡的消息时,常会说:“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是人的否定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这种心理机制可以对受难者起到暂时性的保护作用,使他们避免因遭受意外打击而发生心理上的崩溃。接下来,很多人表现为麻木不仁、痴痴呆呆,对什么都没有反应,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对一切都无记忆。其实,这也是否定心理防御机制继续在起作用。少数人会有兴奋不安、出走、危险举动等。这种心理反应的维持时间为数小时至一星期左右,属于急性心理反应。

第二种反应在灾难事件后几天至数月后才出现,持续时期较长,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①恐惧:主要发生在幸存者。幸存者反复出现对灾难的记忆和印象,当目睹与灾难事件有关的情景时,会触景生情,对死亡产生恐惧,害怕灾难再发生。②内疚:幸存者可因他人遇难而自己却存活下来而产生自我谴责和罪恶感。受难者家属则常后悔、谴责自己没有能让亲人避免这场灾难,或者因为自己在事件之前不能厚待遇难者而内疚,为此情绪消极、悲伤,变得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自责自罪,严重时会有自杀的念头或行为。③烦恼:由于心情不佳,经常会抱怨别人,尤其是其他家属,责怪他人没有尽责,没有做到这些或那些,以致发生这场灾难,因此动辄发怒,相互间容易发生争吵。他们的睡眠状况通常不佳,经常会出现与灾难事件有关的梦境。④回避:灾难发生后,灾难幸存者和家属经常会控制不住去回想这场不幸的经历。为了避免这些痛苦的回忆和避免触景生情,心理上就会产生回避反应,如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避免接触与不幸事件有关的人,因此变得生活范围狭小,与人疏远,回避社会现实。以上这些反应都属于延迟性心理反应。

如何抚平心灵的创伤

不管是处于急性心理反应状态,还是处在延迟性心理反应状态,周围的人或当事人都应当采取适当的手段,使心灵的创伤早日得到愈合。相信以下五条建议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条建议:对于处于急性心理反应状态的人,周围人的同情、密切关注十分重要。否定性心理防御机制只能起到暂时性的保护作用,麻木不仁则是人们对于过强心理刺激的一种保护性抑制反应。总而言之,这个时期人的情感和行为常常是无意识的。所以,为防止可能发生的意外,周围人必须予以严密监视,以免不测。好在这一时期持续不长。

第二条建议:从急性心理反应状态“清醒”过来的人是最痛苦的。一些受害者本人会意识到自己的容貌毁坏或躯体残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遇难者的家属则已经了解到他们最亲近的人将永远不会出现在自己身边了……不管这些心理反应出现得早还是晚,轻还是重,都应引起注意。此时,要理解他们的心情,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并耐心倾听他们的述说,要让他们把悲伤的感情表达出来,不要劝他们强忍悲痛——自责也好,埋怨也好,都要让他们一吐为快(这称为“疏泄法”)。还可在适当的时机对他们加以劝说、引导。同时,对于已造成的躯体创伤要给予及时、积极的治疗。对于相信命运的人,从这方面加以劝导有时也会收到较好的(当然也只是暂时性的)效果。

第三条建议:“触景生情”的心理反应可能会存在较长时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其暂时调换一个环境,或者将房间重新布置一下。这种“回避”的办法可能会暂时减轻他们心理上的痛苦。但是,这绝对不是长久之计。如果长时间如此,有的人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长期处于一种“孤寂状态”。所以,要鼓励他们回到现实中去,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参加正常的工作。一旦遇上“触景生情”的时候,应竭力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去——这种转移过程做得越彻底,灾难后心理创伤会愈合得越快。总之,受到灾难事件伤害的人长期休息在家是最不可取的。

第四条建议:对于存在灾难后心理反应的人来说,有着同样遭遇的人的劝说最能引起共鸣,打动人心。因此,可以动员这些同病相怜者相互交流。当然,前提是劝解者本人已经走出了灾难给他带来的阴影。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个别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在一起谈心。

5.丧失亲人的心理危机干预 篇五

小翼,男,17岁,初三学生,长相帅气,性格开朗,人际关系良好。爱好漫画,由于成绩不理想,因此打算中考时以美术艺术为目标。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下游,各方面表现良好,无行为问题。

该生家境贫寒,家里主要劳动力是母亲,父亲残疾,还有个辍学在外打工的姐姐。家中大小事情都靠母亲料理,因此从小就跟母亲最亲近,非常依赖母亲。父亲因残疾行动不便,脾气暴躁,因此他不大愿意提及父亲,父子之间有些隔阂不亲近。姐姐较内向柔弱,在他眼里,姐姐是需要他保护的亲人。

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初三第二学期初,该生的日常表现一反常态,不但成绩直线下降,行为上还出现诸多问题。如上课睡觉,与老师顶嘴,无心学习,不交作业,考试交白卷,时常逃课等。据一些同学反映,小翼还在校外和一些社会上的青年混在一起,抽烟打架。

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班主任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这样反而加剧了他的叛逆情绪,逃课现象也增加了。一个学生行为的突变,总有其潜在的心理变化,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小翼的反常表现呢?

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17年来,尽管家境贫寒,但对小翼来说,他是幸福的。因为家中有位残疾的父亲,又是老来得子,因此父母以及所有亲戚都对他宠爱有加。他就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呵护着长大,没吃过苦,也没有很强的独立能力。所以他尽量做一个好学生,因为他知道一旦犯错,母亲会伤心,而当母亲不能来学校时,就得父亲来,父亲行动又不便。因此他尽力做一个不触犯任何校规的好学生。

小翼突然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让所有老师和同学都感到诧异。班主任经过多方了解才得知——寒假时,小翼的母亲在一次交通意外中丧生。妈妈的去世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由此,小翼的一切行为都得到了解释。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这个原本贫寒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也把小翼从妈妈的身后推到了前面。但很显然——他不习惯没有妈妈的日子,他用他的行为表现来表达了他的不舍,他希望他的妈妈再来管教他。于是,班主任将他推荐给心理老师进行辅导。

问题分析与诊断:

困境1:妈妈真的走了吗?

在过去的17年里,给予他最多关爱最多帮助的就是妈妈,母亲的突然消失,让他一时无法接受。他说“我觉得妈妈还在我身边,我不敢相信妈妈已经离开了。”他害怕独处,害怕一个人时疯狂地想念妈妈,这也是他到社会上跟帮结派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他希望通过让自己变坏,也许妈妈就会突然出来管教他了。帮助他走出这个困境,也是这次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步,让他接受亲人已经离去的事实,勇敢地去面对逝世的妈妈。帮助他从刻意麻木自己转变为正面感知自己真切的痛苦,并使这些痛苦得以宣泄。

困境2:我的未来没了方向,没了目标,没有了学习、生活的动力,我不想读书了。

这个困境,是妈妈的去世给他带来的最大变化,也是导致他之后种种不良行为表现的根本原因。妈妈生前是家里的经济支撑,也是在学业上给他最大鼓励和支持的人。妈妈的离开,带来了太多现实问题——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他的学费,成绩又不理想,就算考上大学也没有经济来源可以提供给他继续深造。所以他开始自暴自弃,以麻木自己对母亲的想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困境3:来自亲戚、邻居等各方面的过度“怜悯”,让我想要逃,我不想生活在他们的注视之下。

目睹这个家庭所发生的不幸,对死者表示惋惜的同时,小翼的亲人、邻居只能把更多的怜悯和同情给予这个孩子。这时的小翼已经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宁可独自疗伤也不愿将自己的悲伤暴露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在妈妈去世到葬礼结束他都没有哭的原因。

辅导过程及分析:

对来访者个体的辅导分为三个阶段,共6次面谈,分别如下:

第一阶段:建立良好的关系,宣泄情绪,正视悲伤反应。

这个阶段一共进行两次面谈。第一次面谈,用萨堤尔人际沟通技术,从小翼最喜欢的漫画谈起,从这里开始我就要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耐心倾听,理解他,并且尊重他,并不给予“过度关心”,建立信任的关系,慢慢地他愿意在我面前更多地敞开心扉,逐渐地他就说到了母亲去世的事情,尽管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有些逃避,但他还是愿意在我的询问中,慢慢地叙述着。

听到丧讯时的情境再现(情境再现策略)。他开始叙述,说当时自己正在同学家玩,接到家里人的电话时,他愣住了,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完全记不清了。震惊、难以接受、哀伤、内疚、愤怒,这些都是他当时的情绪体验。在他叙述的过程中,他已经泪流满面。我告诉他这一切情绪都是正常的,是人在丧失亲人时的一种自然反应,让他要接受这些情绪。当这些情绪再次出现时,不要回避它,要面对,更要懂得宣泄。

回忆母亲生前留给他的印象最深刻的片断和画面(冥想回忆策略)。在母亲去世的这段日子里,他害怕回忆,他更怕想起妈妈,他把自己的情感压抑着无处宣泄。因此,我引领他在舒缓的音乐里做了简单放松训练,让他伴着音乐做冥想回忆,回忆他和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他断断续续的说着,其间多次哽咽无法继续,这时我再次引领他进行放松训练,鼓励他继续去面对妈妈,并在肢体上给予安慰和勇气,比如握着他的手,并视情形拍拍他的肩膀。

告别(空椅子技术)。由于母亲离开时他不在身边,亲戚为了保护他,也没有让他为母亲单独守灵,只是见了最后一面,对于小翼来说,这样的告别是仓促的,因此内心一直自责不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要使人积极地面对现实,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内心中的那些“未完成事件”。“告别仪式”可以帮助他更快地走出情绪的困扰,也能帮助他更快地接受妈妈已经离去的事实。

这里我使用空椅子技术以及冥想技术,给他创设一个虚拟的场景,让小翼敞开心扉。首先我让他进入冥想状态。在他面前摆着一把椅子——“小翼,现在妈妈就在你对面的椅子上,她对你微笑,很和蔼很亲切,她向你挥手,但她似乎要慢慢的远去,你想跟妈妈说什么?”

这时,冥想状态中的他已泣不成声。在我的鼓励下,他哭着说:“妈妈,你别走,别离开我,妈妈,我需要你,妈妈,请再爱我一次”。终于把他多日以来的所有悲伤宣泄了出来。

我继续引导他、鼓励他跟妈妈告别,告诉他“小翼,妈妈已经离开人世,她要走了,你不能再逃避了,但她的爱还在,并且将会永远留在你心里,记住妈妈的这份爱,小翼,让妈妈安心地走吧。”并且暗示他:“小翼,你转头看看,你身后还有亲人、同学、老师关注的目光,他们也在向你招手,你可以跟妈妈告别了吗?”

他在沉默,在流泪,我耐心等待,给他时间,等他开口。过了好久,他终于开口说:“妈,再见!你放心地走吧,我会好好地活下去。”

小翼的话很少,但可以看得出他的内心斗争是激烈的,最后的告别是成功的。用他的话说“老师,我一下子轻松了很多”。第一次面谈结束时,他已经精疲力尽,需要休息和自我调整。这次面谈也是哀伤辅导里最重要的一步,在完成后,还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每当他想起妈妈时,就把感受写下来,并且把每天自己发生的变化以日记的方式写下来,下次面谈时带过来。

第二阶段:再次认识自己,构建应对方式。

在这个阶段,又进行了三次面谈,运用了认知疗法,让他清楚自己的困境,并且找到正确的应对方法。

罗列出由于妈妈的离开给他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他思路很清晰,能够做到清楚描述。如:没了经济来源,带走了自己的希望等等。

让他回忆这段时间自己都是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的。他开始叙述自己这段时间的不良表现,他总结自己是倾向于放弃自己。在这里开始具体运用三种心理疗法,让他意识到自己认知上的偏差,引导他面对现实,确定不再使用自我放弃的方式去应对,帮助他面对痛苦和回忆,学会控制和宣泄情绪。

构建应对方式,制定计划,获得承诺。在与他商量后,根据具体情景分别列出正确的应对方式,并且制定一套可行的计划,帮助他更快地回归到学习生活的轨道上,这一计划获得了他的承诺。同时与班主任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对他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第三阶段:树立自信,感受无限爱意。

这阶段又进行了一次面谈,借着学校举办现场作画比赛的机会,鼓励他积极参与其中。他同意了并高兴地告诉我:“现在不管做什么,我都可以感受到妈妈对我的爱,感受到她在天堂对我微笑,我不想让她失望。”最后他的经济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由几位亲戚共同资助他完成学业。

辅助策略:创设和谐环境。

在与班里的同学进行沟通后,他们以宽容、平和的心态原谅了小翼近段时间来的不良表现并接受了他。为帮助他消除封闭心理,更好融入集体,班主任多次组织班级活动,让他渐渐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温暖。

课任老师也在同学面前给予他更多的肯定,使他感受自身的价值。随着关系的融洽,时常能够听到他来自内心的倾诉,不良行为表现也逐渐减少了。

心理危机干预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必须有家人或朋友参与。保持与小翼关系密切的亲人的联系,让他们了解他的表现,观察他的情绪,多进行情感交流,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他失去母爱的伤痛。我也特别跟他的父亲进行了多次沟通,并通过他的几个至亲的努力,让他的亲戚、邻里在带给他亲情暖意的同时,避免补偿心态,避免过度“关心”。

效果分析与体会:

经过对小翼的三个阶段,六次面谈的辅导,并辅以和谐环境的创建,他终于可以带着对妈妈的怀念积极地面对生活,不但没有了不良行为,还在那之后的一次月考中取得了全班第四名的优异成绩。一次危机,如同一次考验,如果能及时地化解,或许是人生路上一次宝贵的磨炼。现在的小翼我们无法给他一份完整的母爱,但有父亲、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的关爱,使他能感受到无限爱意,走出心理的困境,不仅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更让他体验到了自立和坚强。

6.高考的心理危机范文 篇六

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应当完善、全面

2004年,教育部要求在部属高校所有秋季入学的大学新生中建立心理档案,这一要求推动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的进程。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2009年,笔者对北京、上海、山东、河北、江苏、四川、重庆等地的121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95%的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关于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采用的工具,25.25%的高校采用的是大学生人格问卷(UPI), 45.52%的高校采用的是教育部制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15.25%的高校采用的是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其他高校采用的是本校自创的方法。在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上,50.23%的高校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之后,除了保存一些学生的基本信息,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跟踪记录,心理健康档案成了一个摆设;30.27%的高校进行了适时的维护,但仅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作了相关记录;只有19.5%的高校对全部新生按年度进行后续测评。这表明,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名无实,浪费了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过程中,首先涉及的一个问题是采用什么工具。工具的选择要有科学性,应该选择由相关方面专家编制或修订的量表,那些效度和信度较低的量表是不能用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要全面系统地确定好档案的内容,测评工具的选择和使用要保持前后一致,以便长期系统地追踪、研究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性。现在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很多,如教育部主导开发的“中国版”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惠诚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北森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等,其中“中国版”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相对来说信度和效度较高,值得推广。需要强调的是,在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中,除了需要在线形成的以及直接生成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还要注意对其他载体(如纸质载体)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建设,这样建立起来的档案管理系统才是完整的、科学的。

其次是如何设计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当主要包括以下三项:一是学生的背景材料,包括学生本人、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学生心理产生过影响的重大事件等;二是学生在校的表现,包括身体状况、学习和生活情况等;三是心理素质及教育和辅导措施、过程,包括能力状况及教育建议、人格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过程、学习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及指导等。心理健康档案是大学生心理成长轨迹的反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档案,档案中记录的学生情况会随着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特别是人格、智力、心理健康等方面,要定期施测并进行分析,及时提出相应的教育和辅导建议。对学生本人来说,借助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他们能够更好地分析自我,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进行合理的归因,有意识地调节自我行为。对学校管理部门而言,借助于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确定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计划,确立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法,以便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动态监测学生心理状态变化及检测心理教育效果的手段,随着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原来记录的学生心理状况已不能准确地反映现时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档案资料的随时补充、调整和更新,可以充分反映学生心理的变化。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分析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教育,进而根据心理健康档案中的记录分析教育效果,合理地修订教育方案。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有效管理

对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有效管理是使心理健康档案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心理健康档案发挥作用的大小。首先,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完整性。如果心理健康档案残缺不全,那么使它发挥作用就无从谈起。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之后不能束之高阁,而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时补充新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记录,及时更新和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使之处于一种动态管理状态,从而确保该系统的活力,为心理健康档案发挥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每学年应当至少开展一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并且要采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所使用的工具,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连续性和科学性。要将每次测评的数据与上次测评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绘制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走势图,分析其心理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档案不是只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的,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完善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实施心理问题排查,对于心理健康的学生应当找出促进他们更加健康发展的因素,帮助他们实现优化发展。

其次,在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保密工作。心理健康档案涉及学生的隐私,因而在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工作中要做好保密工作。为此,高校要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档案管理人员既要熟悉档案学科的原则、制度、要求,又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原则与要求。在心理健康档案使用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开放的权限,实施分级管理,避免信息外泄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学生只能查询本人的档案,辅导员只能查询所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只能根据工作需要查看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凡是查看心理健康档案的人员,都必须做好保密工作。另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该保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资料室,学生、辅导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人员需要查询时要事先提出申请,并做好查询登记。

最后,要充分发挥信息科学技术在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中的作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档案多是纸质的,管理起来费时费力,而引进计算机及网络等先进技术,由心理教育工作者与计算机专业人员共同研发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对于数据分析和管理既便捷又高效,还能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一方面,用先进的计算机作业代替传统的人工作业,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也确保了及时更新心理档案。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覆盖面广、信息传输快、交互性强且保密性高等特点,将心理健康档案系统的应用范围扩大,丰富心理健康档案应用的主体及对象。通过相关系统和网站,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既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还方便了学生。同时,也方便了家长通过网站对孩子进行了解,并就相关问题与心理辅导人员进行交流,形成家庭与学校的合力。辅导员可以通过网站对学生作出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并结合专业心理教育人员的建议开展工作;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的个体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学生本人也可以根据同学、辅导员或专业课老师的评语,对自己的状态作出自我调整。

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预警作用

在使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过程中,要对收集的学生心理方面的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出教育的建议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其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预警作用。一方面,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界定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评估心理问题的等级,预测心理问题的发展走势,并根据心理问题的等级采取相应的辅导措施。对于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团体辅导、心理沙龙等形式进行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和自我危机干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个别心理问题程度处于中度以上的学生,要给予积极关注。一是提供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主动邀请他们参与由专家提供的专业化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对于不愿意参加个别辅导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作用,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骨干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活动,吸引这些学生参加,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供解决策略,提高他们对心理辅导的认识,最后由心理专家在团体辅导中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二是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听取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使他们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技巧,如回避、转视、补偿、升华、宣泄、转移等心理调节方法。三是要做好预防和转介工作。任何极端心理问题行为的发生都会在学生宿舍中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对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要充分发挥宿舍学生心理护航员的作用,使其随时掌握学生心理问题的变化情况,并及时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系,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对于经过专业心理辅导后成效仍不明显的学生,应当通知其家长并将其转介到专业医疗机构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整个心理辅导的过程要详细登记在心理健康档案中,以便为后续的引导工作提供依据。

上一篇:关于亮剑精神的演讲稿下一篇:手工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