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2024-10-27

1.2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共13篇)

1.1.2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一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关于修改教材的一些看法

《有余数的除法》(例2,例3)是一节诸多名师上过的经典课例。我也用这个内容来上了一节展示课,我把本来是摆花盆的情境,修改成摆正方形的情境来上,对于这样修改教材,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要说对修改教材的看法,先说说对这节课教材的理解。难点,多数教案都把这节课的难点定为“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这样确定难点是不错的,但是在试教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难点,就是有余数除法的口算,此难点却不是本课的重点。例1的教学是表内除法的竖式,孩子可以口算表内除法。例2,则是有余数除法的产生,有余数除法的算理,竖式的学习。而到了例3,要引出那么多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如何引出?让学生计算出答案?感觉不太可行。所以“有余数除法的口算”这个难点,在这个时候,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同时,在研究教材的时候,也发现例一和例二用的是相同的情境,也就是说情境是有延续性的,而到了例三,如果用教材的情境,“为什么余数只能是1,2,3,4?”“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孩子较难用情境去解释其原理。于是,我阅读了一些资料,对教材进行大胆的修改。用摆正方形进行教学。

利用学生对正方形的熟悉,还有正方形其固有的特性,从用小棒摆正方形入手,让学生深刻体会“余数”的产生和概念。第一环节,我就问让学生猜教师信封里的小棒有多少根,可以摆成几个正方形。学生会猜8根,12根等刚好摆完的数量,教师提出“难道老师信封里的小棒都是能刚好摆完吗?”就开始有学生猜,9根,15根等等。让学生说说,你猜的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余数”的产生顺势而出。同时进入第二猜,“如果信封里的小棒都用来摆正方形,可能会剩下几根小棒?”学生会猜1、2、3、4、5根的都有,但是剩下4、5根小棒,有学生就会提出异议,“不可能剩下4或5根小棒,因为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于是,教师顺势说,“那我们一起来用小棒来摆正方形,看是不是剩下那么多根。”展开下一个环节。

我认为第一环节,就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通过猜小棒,学生就对余数的产生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且还为余数和除数关系的学习埋下了一大伏笔。在提出“为什么剩下的小棒只是1、2、3根,不可能是4、5、6根或者其他数量?”此问题的时候,学生很自然结合正方形进行思考,根据正方形的特性,就可以轻易解决此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当然此设计也有不足之处。如 13根能摆几个正方形,怎么列式?便成为了学生的一个难点。一旦学生会列除法学生,剩下的诸如例三的一些算式,就可以根据观察自己摆小棒的情况,得出商和余数。就可以得出一组我们需要的算式,以供学生寻找规律。另:我用摆正方形为情境,那算式的除数都是4,而教材的除数都是5。个人认为除数是4,比5小,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这样更好。后来和老师们在研讨中才知道,为什么教材设计除数是5,是因为5的口诀比较好计算。

相对教材的编排,个人认为有以下优点:

1、利用正方形的特性,更好的建立了余数的概念,2、更好的突破“余数和除数关系”这个难点。

3、根据树形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了孩子在口算有余数除法在本节课的难度。(此难点是下节课的内容)

缺点:造成“13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这样的题目孩子不会列式,没有预知这样的题目学生有难度。

当然,对于本节课的改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多得到教师们的意见。个人认为,以课本为载体,也可以跳出课本进行教学。但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刻的解读,以此为前提,为我们的学生打造更富有创造性的课堂。

2.1.2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二

一、案例再现

教学片段一

师:有10支铅笔, 每人分2支, 可以分给几个人?

学生用小棒操作, 再交流。

师:如果每人分3支呢?

学生继续操作, 交流:每人分3支, 分给了3个人, 还剩1支。

师:剩下的1支还能再分吗?

学生都说不能。

师出示表格:

请学生按照表格, 继续操作, 填写表格。

学生交流时按照“10支铅笔, 每人分 () 支, 分给 () 人, 还剩 () 支”完整说一说。

师:根据表格最后一栏的情况, 可以分几种情况?

学生一时无语, 沉默了好久, 一生答道:还剩1支, 还剩2支, 还剩4支。

师带领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每种分法。

10÷2=5 (人) 10÷3=3 (人) ……1 (支)

……

由此揭题: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片段二

师:上学期我们认识了“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 说说什么是平均分?怎样分是平均分?

生:分东西的时候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10支铅笔, 可以怎样平均分?

生1:每人2支, 分给5人。

生2:每人5支, 分给2人。

生3:每人1支, 分给10人。

生4:每人10支, 分给1人。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 分别把10支铅笔分一分。

师:这些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除法。

学生开始说算式:10÷2=5 (人) , 10÷5=2 (人) , 10÷1=10 (人) , 10÷10=1 (人) 。

师:如果每人3支, 能分给几个人?

师演示操作, 把10支铅笔随意地每人3支分给同学。

师举着手里的1支问:还剩1支, 还能再分吗?

生:不能再分, 不够3支。

师请分到铅笔的同学站起来, 明确分给了3个人。

师:观察他们手里的铅笔都是3支, 也是平均分。

师:这里的平均分跟前面的平均分有什么不同?

生:没有全部分完。

师板书:每人3支, 分给3人, 还剩1支。

介绍除法算式的写法、各部分名称及单位名称。

10÷3=3 (人) ……1 (支)

师:每人几支, 也会有剩余?

学生交流, 并进行操作, 说算式……

二、案例评析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曾经讲过:“顺应学情, 是教育的生命线。”那么, 学情包含哪些内容呢?1.学生学习的情况, 学习的需要。2.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 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等。

3.1.2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三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在学习有余数除法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除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并积累了比较多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活动经验,知道要把一些物体等分,可以用除法计算。至于这些物体能不能正好分完,对学生来说,在没有计算或进行分的实践之前,是不知道的。而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调查中有60%的学生没有见过这样的算式,有27%的学生曾经见过,但对算式中余数的意义理解的很含糊,有13%的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意义。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关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孩子自身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几乎是空白的。因此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学情,深入研究教材后,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段。

案例描述

环节一:动手操作,感知余数

1.用画图的方式,画一画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2.画一画,11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为什么还剩下3根?

3.画一画,13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为什么还剩下1根?

4.观察比较3次摆小棒的结果,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环节二:探索交流,认识余数

1.用一道算式来表示用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2.用你喜欢的算式表示出11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还剩下几根。

(1)学生尝试列式。

(2)展示分析学生的算式。

①学生1:2×4+3=11(根)

师: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生:4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2个正方形要8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一共是11根小棒。

师:你真棒,用这道算式算出了一共有11根小棒。

②生2:11-8=3(根)

师: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生:一共有11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用去了8根,还剩下3根小棒。

师:你真厉害!你用这道算式算出还剩3根小棒。

③生3:(11-3)÷4=2(个)

师: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生:一共有11根小棒,去掉多出的3根小棒,还剩下8根。8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2个。

师:你真了不起!你用这道算式算出了可以摆2个正方形。

④生4:11÷4=2……3

师:说说这道算式的意思。

生:一共有11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2个正方形,还剩下3根。

师:2表示什么?是图上的哪部分?3表示什么?是图上的哪部分?

生:2表示可以摆2个正方形;3表示还剩下3根小棒。

师:为什么要点上6个小圆点?

生:表示11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后还剩下3根。

师:你真是数学天才,用一道算式就解决了两个问题,让我们一看就知道11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2个,还剩下3根。

(3)比较沟通:哪道算式最容易让人看出11根小棒摆的结果?为什么?

(4)介绍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尝试练习:你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出13根小棒摆的结果吗?

3.比较沟通3道除法算式。

4.小结并揭示课题。

5.尝试练习。用一道算式表示出19根小棒它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环节三:猜想辨析,发现规律

1.猜想一

(1)有一些小棒,不知道有多少根,现在想摆成一个一个的正方形。想一想,摆完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2)如果摆完后还有剩下,那么剩下的可能会是几根?为什么?

(板书:( )÷4=( )个……( )根)

(3)你认为对这个余数有什么要求?

2.猜想二

(1)如果摆的是三角形,那么余数可能是几根?

(板书:( )÷3=( )个……( )根)

(2)对这个余数你有什么要求?

3.猜想三

(1)如果摆的是六边形,那么对这个余数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板书:( )÷6=( )个……( )根)

4.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观察三道算式,你认为余数和什么有关系?

案例反思

这节课,学生亲身经历了“问题驱动下的动手操作——算式与意义结合的自主探究——经验支持下的规律发现”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数学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情感态度得以整体地落实。

一、在动手操作中感悟余数的意义

“余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但难就难在如何围绕主题展开,让学生充分感知余数,领悟余数的含义。教学中我让学生用画正方形的方式来代替摆小棒,让学生在画图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的概念。首先我让学生分别画出8根、11根、13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画完后,再让学生观察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很自然的就得出结论: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正好分完,一种是有剩余的。这样教学,一方面从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出发,让学生根据原有的除法意义动手操作,促进除法意义的迁移,建构完整地认知结构;另一方面从学生认知心理出发,不能正好分完和以前的认知经验产生了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在为告诉确实有不能正好分完的事实而进行的实践验证。这种在问题驱动下的动手操作,学生积极主动,思维集中,体验真实,有助于有余数除法含义的建构。

二、在交流比较中明确算式的含义

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经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同样的,关于算式是否正确、是否优化,也必须让学生经历尝试、比较、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教学中在解决“用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表示出11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这个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尝试计算,一能了解学生的起点,二能呈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因为学生不同的方法是课堂宝贵的教学资源。然后通过学生的介绍、老师的评价、算理的补充,动态地理解各种算式的含义。有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个体的自我反思,当学生选择最能体现用11根小棒摆正方形的结果的算式时,学生便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这种选择是学生自发的,是他们对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肯定,表现了他们对有余数除法算式各部分意义的深刻理解,也是他们在交流比较反思过程中的体现。

三、在活动经验中寻找余数的规律

教材中安排了一组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结论。然而这样做,学生的发现却只是停留在表面,他们不一定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要让学生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相关的经验。出于这样的考虑,教学时我出示了“一捆不知根数的小棒及算式( )÷4=( )个……( )根”,让学生判断余数可能是几根。判断唤起了学生的经验,借助前面操作活动的直接经验,学生敏锐地得出“余数一定要比4小”,并清楚地说明了理由。同样,凭借活动经验,学生轻而易举的说出了摆三角形后的余数一定要比3小,摆六边形后的余数一定要比6小,从而使学生领悟到余数和除数有着一定的关系。紧接着,我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道算式:余数和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就发现余数不仅不能比除数大,而且也不能与除数相等。正因为有了经验的支持,这个规律的发现已是水到渠成,并且学生对这一规律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刻的。可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多一分了解,多一分研究,我们的教学也就会多一分有效。

4.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四

开放的数学问题。经过多次文本的研讨和课前对学生简单的调查了解,更清楚的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教材提供生活场景,提出了开放性问题“由你摆,你想每组摆几盆花?”从而满足更多孩子内心的渴望和需求,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很容易被激发起来,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注重观察、操作活动。接下来的操作环节,不仅满足了学生进一步的心里需求,而且更为直观的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要学的新知点之一——余数,也就是分不完的数,剩下的数,不够再分的数……结合现实情景,学生直观认识“余数”后,自然引出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教学,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规范的读写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尝试说一说后,出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结合横式和操作活动,在重点“理解除法竖式意义的”基础上,观察并逐步认识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这样层层递进,不断强化了学生感观表象,更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最后在互相交流、比较、分析中思考和归纳,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

重视在比较、观察中发现问题间的本质。“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知识点,它不可能由学生自行探索、尝试、发现得出。老师直接出示的有余数除法竖式模型,如何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知?教学中通过摆圆片的过程、观察横式、比较横式、竖式的异同之处,抓住教学重点的同时,顺利击破难点,为学生理解整除的除法竖式意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5.《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五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用学生与老师比记忆力的形式引入新课,游戏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活动,这样做,既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生发现老师每次都能猜对时,会产生好奇与疑问,当老师告诉大家学了这节课的知识也会像老师一样猜出来时,更加产生了探究新知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已具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

二、改编教材降低学习的难度

教材上的两道例题是通过学校举行活动同学们帮忙摆盆花的生活情境引入的,其实这个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引入新课也很不错,但我考虑到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竖式的含义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崭新的,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力求减少每一步的难度,因此在这节课上我采取了直接摆小棒的做法,我认为这样做更能使学生将摆小棒的过程和竖式每一步的含义结合起来,直观了当的让学生去理解除法竖式的含义。另外在数字的大小上我也降低了难度,两道例题被除数都是10,而通过改除数的大小从而串联了整除与有余数的除法两道例题,我认为除法试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而试商问题需要学生在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基础上慢慢去练习体会,从而达到很快试出商的目的.。

三、注重操作,理解除法竖式的含义

在整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摆小棒的过程理解除法竖式的含义,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从摆小棒展开教学到学生看除法竖式联系小棒说含义再到教师课件展示小棒和竖式相结合的演示过程,都是力求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理解算理,突破重难点。

反思整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

1、在介绍竖式写法时,教师说的过多,语言不够精炼。

6.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六

课前谈话:

玩“猜一猜”的游戏,出示“正方形”模型问:这样的正方形是由几根同样长的小棒围成的?如果有5根小棒,围正方形,会出现什么情况?8根呢?依次用课件展示,考考同学们:如果有一堆这样的小棒呢?大胆猜想:板书学生猜想的结果。——上课

一、创设情境

学校马上要举行广播体操比赛了,准备用鲜花布置赛场,想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

二、新授

1、请同学上台分小圆片,再问他分对了吗?分成了几组?3组,板书“正好分完”请同学们根据他分的结果,列出算式表示:6÷2=3(组)请同学说明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在除法算式中又分别叫什么数?像这样的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叫平均分。再请同学上台分7个小圆片,讨论剩余的1个能不能分?怎样用算式表示分的结果?像这样平均分之后还有剩余的部分,就不是正好分完,板书“有剩余”。

列出:7÷2=3(组)„„1(盆)引出课题——有余数的除数

同学们,我们把赛场布置好了,能不能帮老师分一分比赛的小奖品呢?

2、分一分的练习汇报展示结果

同学们真了起,不仅帮助了老师,还学会了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余数和除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

3、动手摆小棒并列出除法算式:

请学生汇报,并用课件展示结果:8÷4=2(个)

9÷4=2(个)„„1(根)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2÷4=3(个)

请学生类推出13根小棒摆的结果,并说出为什么?13÷4=3(个)„„1(根)接着问14根,15根的情况

14÷4=3(个)„„2(根)

15÷4=3(个)„„3(根)

4、观察分析除法算式中除数和余数的关系

得出:余数〈除数除数>余数

师问:余数能不能等于除数呢?能不能大于除数呢?

是不是只有在摆正方形,除数是4的情况下,余数才比除数小呢?我们要不要验证一下?下面是老师摆了五连形的记录结果。

5、出示摆五边形的记录结果,请同学们观察算式。进一步明确

余数〈除数再让同学想摆三角形的时候,余数可能 是几?再出示除数是3的除法算式,加以验证。最后让学生总结出:无论除数是几的情况下,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填一填

2、选一选

„„8

A:

7B:6C:

9D:

3、终极挑战

分让学生发散性思维。

四、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正好分完有剩余

6÷2=37÷2=3„„1

余数

7.1.2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七

一、小学数学“有余数除法”教学的相关思考

(一 ) 是否要对除法意义追问和温习

一般情况下, 在开展“有余数除法”教学前, 教师首先对除法计算进行复习, 然后会组织学生提问题, 这时就会出现以下两种常见的场景:

第一种:首先教师没有追问“为什么”, 直接问学生计算的结果, 讨论算法之间的单位问题.

第二种:教师追问了“为什么”, 但学生无法表达含义. 其实很多学生不完全理解. 对于运算意义相关问题的解决, 一定要让学生明白, 教师追问使学生理解;同时还有它的延伸延伸. 也需要对除法的含义进行回顾. 有些学生为什么不能回忆起除法的含义呢? 一是, 之前的几节课重心偏于计算, 对除法的含义忽略. 二是, 学生对两种除法的含义都是在整除问题上学习的, 直接接触有余数除法必然有些不适应. 所以通过整除的复习及提问来激活有余数除法这个课题.

(二 ) 教师对 “有余数除法 ”结构感知的关注度

在学习中, 教师在对新课“有余数除法”巩固之外, 应提出一些有余数问题, 让学生解决这节课的练习题. 其实可以想一下, 为什么产生学生学不会的现象呢? 主要是因为教师太激进, 过于强调实际应用, 而没有对有余数问题的结构感知进行关注. 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关注结构感知.

(三 ) 教师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和讨论

在练习过程中, 拓展其实很重要要. 其实教师在这一节有余数除法的课上, 应课下多列些有余数除法的例子, 让同学围绕商、被除数、余数三者展开讨论, 进而巩固学生的理解.

二、小学数学“有余数除法”教学的具体实施

学生在学习并操作“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中, 必然会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经验, 只是缺乏正确清晰的概念认识. 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是至关重要的. 当新概念出来的同时, 再去解释概念的发生和过程. 还要注重对比解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例如:

老师 (12个相同的模型) :一共12个模型, 现在用其中的3个拼成一个杯子. 那么让我们想一想12个模型一共可以拼成几个像这样的杯子?

学生:4个杯子.

老师:真聪明, 那么你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3个模型拼成一个杯子, 那么12除以3就是4个了.老师:很好, 用咱们学过的除法运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这里有14个模型, 那么我们想一想, 每3个可以拼成一个杯子, 可以拼多少个这样的杯子呢? 如果我们再换一个造型, 每4个拼成一朵花, 14个模型又能拼出几朵这样的花呢?

老师:有人知道了吗? 在自己的纸上分别有14个模型, 规划一下, 想好后, 想一下用一道除法算式来表示出你做的过程.

老师:根据自己的图, 看着自己的算式, 说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因为这里有14个模型, 我把它每4个分为一组, 最后多出了2个.

老师:那其他的同学呢?

学生:也是每4个一组, 多出了2个.

在学生初步理解3个模型不能再拼成一个杯子之后, 教师又组织了“用4个模型拼花”情况的讨论, 然后教师详细地给学生讲解并用投影仪画一下:14÷4 = 3.2 (个) .

老师:可以说一下你是怎么想出拼花的结果的?

学生:我就是每4个组在一起, 这样有3组, 还剩下2个模型.

学生:因为12接近14, 所以用12除以4, 那么就有3组了, 14比12还多2个.

所以说, 用对比的学习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三、小学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若干构想

(一 ) 复习“有余数除法”.

( 二 ) 举上面的例子 ,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 可以分多少个杯子? 要求学生自己列式, 并且讨论为什么要运用除法运算.

( 三 ) 对上面的例子不断地换数 , 再让学生提问题 . 如果学生问:可以分几个? 此时教师不予点播, 等算出结果后再进行讨论. 如果学生提出:“可以分成几个? 还有多少个? ”教师便引导:怎么一下子有连续两问呢? 随后教师点出:连续的两问就可以用“可以分成几个, 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句式呈现.

(四 ) 列出式子 , 讨论为什么用除法运算.

(五 ) 计算结果 , 讨论商 、被除数 、余数的单位关系.

(六 ) 相对比较 , 两者相关的关系 , 哪里相同 , 哪里不相同.

(七 ) 习题练习 , 让学生自己反思并和同学研究讨论.

这节课是在除法知识作为基础的情况下来进行学习的, 又有了新的定义, 学生虽然在平时有一些认识, 但理论上还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思考过程. 因此, 为了让学生牢牢掌握这种运算,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下学生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 来沟通数学这两种重要的运算关系,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四、结语

8.《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八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三马路小学

宋鹏鹏

教材分析

本节课《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青岛版《 数学》二年级(下册)2—5页.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惊醒教学的,是对除法竖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从乘法口诀中求商,学生较难理解。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掌握这样一个知识跨度较大的内容,是有些困难的。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知道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学会合作、交流和表达。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理解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面包图片 学具准备 20个方纸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1.师:(出示情境图)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到野外郊游吗?(喜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队小朋友去看看他们郊游的场景。从图中你发现的哪些数学信息?(生:有9个面包、10碗方便面、12根火腿肠、14个橘子、11瓶矿泉水、13个香蕉、15个苹果、18瓶酸奶。)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12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根?

生2: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生3:10碗方便面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碗?

生4:11瓶矿泉水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生5: 13根香蕉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二、学生合作,自主探究。1.复习除法的意义。

12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根?

师:你能用纸片来分一分吗?(让学生动手分,12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4根。)

师追问:正好分完吗?

师:你能列算式表示你分的过程和方法吗?(12÷4=3(根))

也就是说,我们分火腿,正好分完了,那么生活中有没有分不完的情况呢? 2.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写法、读法。解决分面包的问题(1)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动手分面包,感受余数的产生。

师:下面我们就来解决“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这个问题,谁能列出算式?

师:“9÷4”等于多少呢?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拿出9个面包图片,你们一起来分一分,看看每人能分到几个面包?(同学操作,教师巡视;之后请同学到实物投影前展示)

(2)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尝试列算式,认识余数。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分的过程展示一下?(同学一边演示一边说明方法:生1:一人一个,一直到分到还余下1个,每个小朋友分了2个,还剩下1个。生2:每人2个,还剩下1个。)

师:小结:(课件)看来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不管怎样平均分,都是每人分得2个,还余1个。余下的一个该怎么办呢?还能继续分吗?(生:不能继续分。)

师:你能把刚才分面包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尝试列算式,师巡视,搜集了3类做法:① 9÷4=2 ② 9÷4=2余1 ③9÷4=2„„1)师:看了这几种写法,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提出质疑:第①种这样写不合

理。)

比较②③这两份作品,你更欣赏哪一份?为什么?(生:第②份,因为这样更简便。)

师:把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2个面包,(板书:9÷4=2(个))为了表达的规范,数学上统一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剩余(板书)。余下来1个(板书:„„1),我们把它叫做“余数”(板书)。(3)学习有余数除法表示的意义和读法。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9除以4商2余1)

师:刚才这个同学读得很好,这个算式读作:9除以4商2余1。像这样的除法,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师:在这里,被除数9表示什么?除数4表示什么?商呢?余数呢?(生:9表示9个面包,4表示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2表示每人分2个面包,1表示还余下1个。)

师:那,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生: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2个面包,还余下1个。)3.巩固有余数除法的意义。(1)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师:下面我们把10碗面、11瓶饮料、13根香蕉来分一分吧?请小组合作,用纸片代替食品分一分,并将结果填在老师发给你的表格里。[注意:这个过程教师要不断地参与到学生之中,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可能出现的错误。如学生在分小棒时可能会分得不彻底:13瓶酸奶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2瓶后手里还5瓶,这样不行,要继续分,直到剩下的小棒不够平均分给4个人为止。](2)展示交流,点拨提升。[注意:交流时要引导学生明白:还剩多少?为什么不能再分了?] 师小结:其实我们平时在分东西时,有时候东西正好分完,有时候也经常会遇到分不完的情况,也就是有余数的情况。所以有余数的除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

(3)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各个数,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启发关注除数与余数的比较)生1:我发现了除数都是4。师:这是怎么回事?(生2:因为是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所以是除以4。

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生3:我发现余数是1、2、3都比除数4小。)

师:这可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老师把它记下来。(板书:余数<除数)

师: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真是太奇怪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余数可能是4或者比4大吗?请同学们结合刚才分食品的过程,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学生谈想法,在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如果余数是4,或比4大,还可以继续分给四个人,那么每人分得的数量就会增多,最后剩下的数量还是比除数小。)

师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及时强化:如果把以上食品都平均分给6个人,那么余数可能是几呢?(生:1、2、3、4、5。)

【评析:为了引导同学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让同学认真观察算式中的各个数,自主发现余数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引导同学深入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提出“假如余数比除数大,或者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行吗?为什么?”,让同学交流,研讨的基础上在具体、实际的情境中,深刻认识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巩固练习,组内互助 1.自主练习第3页第1题。2.自主练习第2题。3.填一填。

如果除数是8,余数可能是(),余数最大是()4.自主练习第3题思考:4只装、8只装、6只装是什么意思?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先用纸片分一分,写出算式,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课堂总结 1.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们认识了余数。生2:学会了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生3:还知道了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今天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希望同学们要善于用你的火眼金睛去发现问题,用你的聪明才智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你会获得更多的。

教学反思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学习的起点是重新从等分的事实开始来构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还是可以根据除法的算式研究计算中出现的新问题,但是经历了这一次活动,我认为其实我们的对象已经不是除法的事实,而是除法的本身在平均分正好分完时可以用没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而在平均分后有剩余就要运用有余数的出发来解决,这只是除法计算中的另一种情况。因为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以前,已经认识了除法,知道要把一个数等分,可以用除法计算。至于这个数能不能正好分完,对每一个人来说,在没有计算或进行分的实践之前,是不会知道能分完或不能分完的。只是在建构了除法后,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我们研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具体物体的平均分,理解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再体会什么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纸片”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

9.《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九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横式、竖式写法和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3)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弄懂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学会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教学准备:

准备小棒卡片火车头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发小棒,用小棒摆喜欢的图形。

2、引导用小棒摆一个一个独立的三角形。

二、探讨新知

1、小组交流摆的情况:最多摆几个,怎样列式,为什么?

2、汇报:用12根小棒摆4个,123=4。用11根小棒摆,113

3、讲解竖式写法。思考:余数表示什么?

4、观察比较:观察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有余数的的除法(板书课题)

三、巩固新知

1、用13、47根小棒摆三角形,怎么摆?列式计算(做一做)

2、坐车去旅游。看你桌上的题卡,请你认真做对题,可别上错车。(贴火车图)

3、咱班共有多少人?下火车需要租车,如果一辆车可以坐8人,需要租几辆车?剩下几个人怎么办?(列式计算)

4、老师还要再考考你们,看谁最快,最先到达目的地。(卡片)这个大红苹果就送给你。

四、全课小结:

10.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定稿) 篇十

有余数的除法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三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可谓是一个难点和重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有难度的,所以我在反复的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能除开的除法训练上,这样看来好像脱离了教学的内容,但实际上学生掌握的很好,学生在能熟练的解决能除开的除法的基础上,尤其是能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计算除法时,然后在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学习时就显得很从容,水到渠成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对于我们以前学到的除法学生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现在出现了除不开的情况,这就使除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教学反思《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如中分糖块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的客观存在和实际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摆一摆花、探索规律)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并且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学的还不错,但学生通过学习虽然知道了在“发现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律时,但在实际做题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同学出现了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这还需要学生在练习中强化意识。

11.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十一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知道可以用“除数×商+余数=被除数”的方法来检验是否做对。

通过对于《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的多次讲授发现了自己板书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所以可以将一些男的不大的问题,交由学生辩论探讨得出答案,生生的碰撞会让这节课更加精彩。

2.板书的设计要有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错误的地方可以写上,一起订正后再把错误方法涂掉。

12.《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十二

感德中心小学苏连梅执教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60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重点难点

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盘子图片,水果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看看这是什么?受到吹捧就自大,不吹不捧便疲塌,外表看来圆又壮,一遇打击便爆炸。

师:请看,大屏幕上也有一些气球,老师的脑子里有台神奇的电脑,现在你可以任意的说出一个气球的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你们来考考我。

师:其实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知道其中的秘密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师: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摆一盘,现在有6颗草莓,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颗草莓来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师: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6÷2=3(盘)(2)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结果:可以摆3盘,还剩1个)

师:平均分后还有剩余怎么办?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组内思考、讨论)

说明:7里面最多有3个2,这余下的1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

列式:7÷2=3(盘)……1(个)

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观察比较6÷2=3和7÷2=3……1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一道开放题,三种装法,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根据自己的选择,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师指名回答。2、学生猜气球颜色(首尾呼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作业布置

书本64页练习十四第2题、第13题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摆了3盘,正好摆完 摆了3盘,还剩1个

6÷2=3(盘)7   被除数 除数 商

÷2=3(盘)……1(个)

13.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水果实物、草莓剪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小猴分香蕉的情境后师拿出水果实物让学生分一分。问:分不完的这一个要放哪里?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二、讲授新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课件出示例一,把下面6个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题: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动手摆一摆,摆后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请一个同学上讲台来摆一摆。4.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问题: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二)摆一摆,解决新问题 把下面7个,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题:

1、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现在你还会摆吗?同桌合作摆一摆。3.请一生上讲台摆一摆,问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 写法:首先在等好的右面写商,然后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问题: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归纳: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所以余数的单位名称应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总结: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三、练习巩固

1、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完成课本60页做一做第1题)要求:(1)独立完成。(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课件出示的练习。

3、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一道开放题,三种装法,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根据自己的选择,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师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摆了三盘,正好摆完 摆了三盘,还剩一个

÷ 2 = 3(盘)7 ÷ 2 = 3盘 …… 1(个)

: : : :

上一篇:就业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word文档中要如何画虚线_画虚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