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2024-07-22

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机制(精选9篇)

1.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篇一

2021年卫生机制革新工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卫生机制革新工作总结

__年是实施近期医改重点工作的最后一年,也是“__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卫生局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卫生工作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突出重点,积极落实医改任务

一是有序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__年__月__日起启动了村级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全市所有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时减免挂号费、诊疗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等费用,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费用进一步降低。__年,乡镇卫生院实施基药制度后平均药品销售价格下降了___%;门诊人次同比增加___人次,增长___%,住院人次同比增加___人次,增长___%。二是全面实现新农合五大医改目标。__年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到___%,住院政策补偿比达到___%,住院封顶线达到___万元;统筹基金累计使用率___%;门诊统筹制度实现全覆盖;基本医疗及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对___个住院单病种计___例参合患者实行定额付费制度改革,对符合儿童“两病”提高保障水平条件的___例患儿给予新农合补偿___万元。住院大病补充补偿制度得到落实,全年补充补偿___人次,补偿金额___万元。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__年,中央投资项目市精神病院扩建工程进入装饰阶段;自筹项目市一医院门诊和住院大楼维修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市中医院庭院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红花套镇卫生院手术室装修及庭院建设正在施工中。高坝洲镇卫生院业务综合楼,五眼泉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维修及庭院建设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此外,王家畈乡中心卫生院职工周转房项目正处政府采购审批中。___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新招___名专业技术人员全部纳入编内实行聘用制管理。实现了全市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全面完成___项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___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累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___份。完成乙肝疫苗查漏补种7890针次,实施农村产妇住院分娩补助___人,农村妇女乳腺癌免费检查__人。农村早孕妇女补服叶酸发放___人,完成___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

二、加强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一是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通过开展“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荆楚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平安医院创建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医疗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医疗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医疗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二是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市一医院、市中医医院先后创建一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三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取得成效。市一医院___个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我局组队在市优质护理服务知识竞赛中荣获金奖。四是中医药工作得到加强。市中医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进展顺利,中医药适宜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荫山被评为市中医名师。

三、强化措施,扎实做好卫生应急、疾病防控和妇幼卫生工作

一是疾控能力建设步伐加快。

深入推进规范化建设、绩效考核评估等工作,我市被表彰为省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先进市(县、区)。二是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全面推进。新发现艾滋病人及感染者___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___例,对___名晚期血吸虫病人实施了免费救治。三是卫生应急管理卓有成效。疫情监测、报告与管理进一步规范,___家网络直报单位网络直报率为___%。疾控中心卫生应急指挥视频系统全面完成。全年共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__起,完成各类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和医疗保障任务___次。四是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全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___%,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35‰,比去年同期下降___%;婴儿死亡率3.34‰;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无孕产妇死亡,妇___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四、依法行政,提高卫生监督综合执法能力

一是举办卫生监督员培训班___期,努力提升监督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二是认真履行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小餐饮店实施临时许可管理,引导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整合,实施当场行政处罚___起,立案查处___起,城区餐饮单位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三是加强对医疗执业行为的日常监督管理。

取缔非法行医点___家,对违规执业行为立案查处___起。医疗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置工作全面推进。开展了医疗废弃物管理专项检查,立案查处___起。

五、巩固成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创建活动

一是继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___城管、卫生、工商、住建等部门对陆城地区主要街道、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开展了卫生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重点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全面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先后召开___次大规模的动员会,___余人次参加了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三是稳步推进除害灭病工作,为接受除“四害”单项达标工作打下了基础。四是全面推进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加强对重点行业控烟工作的督导,并将一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列为“无烟单位”的强制性申报对象。

六、不断创新,卫生财务与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在进一步完善卫生财务中心和卫生信息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各单位资金运行安全和行政效能的监管,有效规范了各单位财务管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行政效能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同时启动村卫生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卫生院电子病历与医生站系统,完成了和数据中心的对接,保证了中央项目的顺利实施。完成卫生局网站的改版升级工作,及时进行网站信息更新,及时受理网上事项及公众参与件的办理。

七、多措并举,党的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成效显著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十个全覆盖”、“治庸问责”和“三好一满意”活动成效明显,便民惠民措施逐步落实,医疗卫生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市一医院被表彰市卫生系统先进基层党___,市妇幼保健院被评为市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先进单位。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___体系建设,并在纪检监察会上做交流发言。

八、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进一步加强财务建设,规范卫生系统固定资产购置审批和清产核资工作,继续推行药品和医疗设备招投标,积极做好财务内部审计工作。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清理自查工作。全系统无火灾事故和刑事案件发生。信访___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做到了情况随时掌握、信息随时报送、问题随时处理。全年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___件次。完善了档案管理及编制信息管理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市___的干部人事档案复查。认真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积极做好全市无偿献血和捐献遗体(器官)的宣传工作。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2.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篇二

1. 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差

我国政府对于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方面非常重视,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乡镇卫生院发展, 为我国的城乡居民解决好医疗问题, 我国政府要求乡镇卫生院必须要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 统一乡镇卫生院的管理, 强化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虽然大部分的乡镇卫生院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 制定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但很多内控制度的制定都是为了应付检查, 相关的制度规定与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不符。国家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 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存入档案, 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本就没有人按照制度来执行, 这就使得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制度, 不能充分发挥其提升内控水平的作用, 不利于乡镇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2. 缺乏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

现阶段, 我国政府没有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 乡镇卫生院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完成情况缺乏正确的评判标准, 因此乡镇卫生院想要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评价非常的困难。另外, 乡镇卫生院大部分的规模都相对较小, 为了进一步节省经营成本, 乡镇卫生院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评价机构, 根据《2015年泰兴市乡镇医院调查表》我们可以看出, 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人数非常少, 老叶卫生院的从业人员一共只有29个, 29个工作人员需要支撑整个卫生院的日常经营与管理, 正常的医疗需求能够满足就非常不容易了, 更别说保证监督评价体系的完善了。因此, 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 没有专门的人来监督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完成的效果。即使有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监督机构, 其监督机构的权威性也非常弱, 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受管理者的制约, 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

3. 预算管理不能深入落实

乡镇卫生院受经济效益的影响, 其经济实力都不是非常的强, 很难吸引优秀的财务人员。因此, 乡镇卫生院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较差, 财务人员对于预算工作的重视不足, 其编制的预算数据准确性差, 与实际情况脱轨, 乡镇卫生院很难按照财务人员制定的预算进行日常的经营与管理。从泰兴市各卫生院编制的预算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预算中涉及的预算项目不是非常的全面, 预算数据的理论依据不可靠, 大部分都是依据上年度的数据抄袭下来的, 因此数据的科学性有待考究。

4. 合同管理不规范

首先, 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者缺乏合同管理的重视, 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提高医疗技术上来, 完全忽视了合同管理。其次, 乡镇卫生院缺乏专业的制定合同的人员, 因此合同内容不是非常全面, 合同条款不是非常清晰, 最终导致一旦出现问题, 乡镇卫生院需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还会影响医院的社会声誉。以人员的聘用合同为例, 乡镇卫生院聘用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临时工, 他们不签订合同, 即使签订合同也是抄袭网上的合同范本, 聘用合同是否签订意义不大。

二、提高乡镇医院内部控制水平的措施

1.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

首先, 乡镇卫生院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制定出符合乡镇卫生院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 让制度服务于医院的内部控制。2013年10月10日, 沈铀被评为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 他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殊荣, 除了与其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有关之外, 还因为他非常重视内部管理, 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提高执行力, 真正地对乡镇医院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其次, 乡镇卫生院应该把员工激励机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挂钩, 增强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保证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让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不断提升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力度。

2.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价体系

乡镇卫生院想要不断建立健全监督评价体系, 必须要设立专门的监督监管机构, 对医院内部控制行为实施监管,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把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近年来, 泰兴市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传染病防治、血液安全、公共场所、学校卫生监督等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效, 这都是监督评价体系健全的实际体现。另外, 乡镇卫生院应该加强对于内部控制监管机构的重视, 提高医院内部监管机构的权威, 让监管机构保持必要的独立性, 不受乡镇卫生院其他部门的干扰, 公平、公正的进行内部控制的监管工作。作为政府部门, 应该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让乡镇卫生院在开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评判标准, 方便乡镇卫生院的监督管理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 为乡镇卫生院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创造良好的条件。

3.强化预算管理

作为乡镇卫生院必须要强化预算管理, 不断提升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 提升预算执行力, 对于严格执行医院内部预算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于那些无视医院预算, 随意开展工作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 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以此保证预算的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 为乡镇卫生院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创造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 乡镇卫生院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如果不能实行科学的预算管理, 那将会给国家与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威胁。

4.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首先, 乡镇卫生院应该提高对合同管理的认识, 充分了解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管理人员不能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提升技术水平上来, 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 合同管理非常重要, 它直接决定了医疗事故出现后各方的责任, 以及医院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对乡镇卫生院的日常经营与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 乡镇卫生院应该配备专业的合同管理者来完成医院合同制定与管理的工作, 通过专业人才的管理, 提高合同内容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再次, 乡镇卫生院应该改变目前这种不科学的合同管理方式, 合同签订后, 应该双方人手一份, 医院对于自身的合同应该交给合同执行者手中, 让合同的执行人员对于合同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 对于一些不能理解的合同条款进行详细的咨询。在合同实施的过程中, 充分按照合同的相关条款进行, 不能偏离合同, 减少由于工作失误为乡镇卫生院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名誉损失。

四、总结

乡镇卫生院的社会职责非常沉重, 它承担着我国乡镇居民基本的医疗服务职能, 因此, 乡镇卫生院在获得经济利益维持长远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要高度重视其社会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作为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者必须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 通过提升内部控制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乡镇卫生院在国民生活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然而, 目前我国的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状况, 对于我国乡镇卫生院长期稳定的发展非常不利。本文针对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同时提出一些帮助乡镇卫生院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思远.乡镇医院内部控制个人见解.会计师, 2014 (11) .

[2].杨淑清.关于乡镇医院内部控制的探讨.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 (4) .

3.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篇三

关键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财务工作;安全运转

一、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单位财务行为

财务制度建设,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本前提,是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制度建设好了,才能做到财务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也是加强财务监管的前提条件,只有制度建设好了,才能依据制度实施监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是各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基础,也是强化单位内部管理,确保单位事业发展和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保证会计工作和单位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贯彻执行《会计法》的具体体现。《会计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里所说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实际上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单位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管理不规范,责任不清,监管不严,国家和单位的财产受到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对资金运作全过程进行监督

财务监督不能仅就资金某一环节进行监督,应当贯彻在资金运作的全过程,贯彻在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只有做到全过程监督,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监督。预算管理不仅仅是几张预算表的编制工作,它是涵盖预算、试算、平衡、执行、调整、分析、评价、奖惩等环节的完整管理过程,是实现单位发展目标的重要管理制度。

为合理筹措资金,提高对资金和成本的全面控制力度,科研单位可以考虑把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引入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将单位一切经济业务纳入预算管理,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反馈。

通过几年的实践,这些措施对控制经费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这些工作都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与现代财务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强化预算,以达到获取最大效益的目的。

三、独立行使监督权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单位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的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主要对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单位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自觉遵守财经法纪,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1.规范审计行为,突出评价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企业经营决策依赖于对经济活动的执行及其结果的客观检查和评价等信息的反馈。要拓宽内部审计领域,规范审计行为,逐步建立内部审计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审签制度,突出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

2.明确工作重点,发挥内审作用。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要积极参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经济活动的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并要从单位实际出发突出决策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3.做好后续审计,实施审计认定。内部审计管理应建立对审计事项的后续审计制度,对单位重要经济活动、重大资产重组和经营结构调整实施跟踪审计方法,通过后续审计对其帐务处理的合规性与合法性进行审计认定,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延续性和规范性。

4.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内审效率。随着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内部审计工作要引进现代管理理论,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方法,积极加快计算机审计的应用,不断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内部审计管理水平。

四、规范操作程序,加强会计管理

根据会计工作客观性原则设置合理的会计岗位,做到按事设岗、按岗设人,人员精干、各司其职,达到会计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证会计过程管理的有效实施。为此:

1.注重岗位之间相互牵制作用

在财务机构内部通过会计岗位的设置做好组织结构控制,除了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岗位牵制外,还可以依据企业单位的特点,针对生产经费的管理设置生产经费使用的不同岗位并进行牵制,以达到控制目的。

2.认真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与基本操作要求,要把经济活动中与会计有关的重复出现的经济业务按照客观要求来规定其处理程序,使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避免会计工作手续不严与职责不清的现象发生,使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达到规范要求。

3.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

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应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账簿设置与记账要求等内容。通过会计处理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复核控制等措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达到真实、及时和完整。

4.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篇四

【发布文号】卫应急发〔2006〕390号 【发布日期】2006-12-01 【生效日期】2006-1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全面推进卫生应急工作的通知

(卫应急发〔2006〕390号)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应急管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加强和大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近几年来,我国卫生应急工作以“一案三制”为重点,通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卫生应急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进一步加强我国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和机制、体制、法制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全面推进卫生应急工作,特通知如下:

一、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深刻认识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难以完全避免。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有效开展卫生应急工作是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做好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学习《意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结合本地的实际提出贯彻《意见》的实施方案,做出具体的工作安排。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卫生应急工作管理协调机构的建设

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是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突发事件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国务院已将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作为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省(区、市)、市(地)、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疗卫生技术机构内的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的建设,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进一步强化卫生应急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人员队伍素质、组织协调能力、预测预警能力、事件处置能力和保障储备能力。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建立健全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卫生应急工作管理体系,并建立完善卫生应急管理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改善工作条件,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

三、明确应急工作目标,抓紧制定和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十一五”时期卫生应急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并完善卫生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和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卫生应急快速有效应对能力;形成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为实现“十一五”时期的工作目标,夯实我国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保障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卫生部将根据《“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指导和推进“十一五”期间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各地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抓紧制定符合当地实际和卫生应急工作规律特点的体系建设规划,有计划地认真组织实施,重点加强监测预警系统、信息与指挥系统、卫生应急队伍、物资保障能力、运输通信联络、恢复重建能力、科学技术研究、培训演练体系、应急管理示范项目等方面的建设,全面提高卫生应急能力。

四、健全应急法制,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和各项工作制度

加强卫生应急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制度、应急报告制度、信息公布制度、事件举报制度、应急处理制度、应急工作督导制度、应急工作评估制度、事件应急处理中医疗卫生人员的补助规定等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制定《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完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程序,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处理标准操作规范和技术方案,做到依法规范、科学有序、快速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时总结《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预案实施过程中的工作经验,根据需要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预案,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建立动态修订机制,经过演练和应急实践,检验预案编制的完备性、应用的可操作性和流程的合理性,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卫生应急工作预案体系。

五、完善部门协调制度,健全部门间和地区间联防联控机制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各部门密切合作与配合,需要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卫生部门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加强部门间、地区间、机构间以及内地与香港、澳门三地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沟通和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开展培训、演练和检查,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坚持部门会商制度,认真落实卫生部门与农业部门建立的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疾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与质检总局建立的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协调机制,以及卫生部与气象局应对气象条件引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合作机制,切实贯彻卫生部与铁道部、交通部、质检总局和民航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预防控制传染病境外传入和通过交通工具传播的通知》精神,完善卫生与教育部门防范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合协调机制,落实鼠疫联防联控等工作机制。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其他部门认真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的医学救援和卫生防病工作。

六、完善监测预警系统,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决策系统建设

完善中央、省、市、县、乡五级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信息报告网络系统,加强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加强以重大传染病为重点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准确地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防控工作需要,在切实保障生物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投入,加强实验室装备建设,建立健全中央、省(含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地)和县4级实验室网络体系,主要包括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中毒、核和辐射等突发事件,切实增强实验室应急快速检测和鉴定能力。

加快国家和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平台的建设,完善卫生应急决策指挥体系,构建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骨干网络,并与同级政府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卫生应急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传输与共享,使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全面及时地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卫生资源等有关信息,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

七、规范事件信息报告,依法及时准确公开地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及防控工作进展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依法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实施《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规范各类非官方卫生事件信息的核实机制。认真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计信息实行月度、季度和报告制度。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

八、坚持预防为主方针,积极有序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

排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风险隐患排查监管工作的统一部署,抓紧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开展重大传染病传染源、疫病疫源地等公共卫生隐患的调查,建立公共卫生隐患数据库,编制主要疫病疫情的全国区域风险图,并收录入全国各级卫生应急指挥平台系统进行管理。

九、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制定并完善医疗卫生应急队伍管理规范,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健全卫生应急专家库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应急队伍。各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并加强正规化培训的资质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卫生人员的全员培训,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培训与演练,提高队伍的卫生应急能力。各级卫生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卫生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依据现场应急处置的需求和标准,重点分级装备省级、各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地市级现场应急指挥必备装备。完善国家级和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调运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确保卫生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十、保障应急能力提高,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评估机制

加快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机制的建立,制定客观、科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价指标,建立规范的评估体系,将卫生应急能力评价纳入政府和卫生部门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定期进行评估,保障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高。

借鉴2004年印度洋海啸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经验与教训,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灾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恢复重建模式,建立恢复重建标准,协助当地政府制定恢复重建规划,指导当地卫生部门开展医疗卫生保障能力恢复工作。

十一、做好应急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落实《全国卫生应急健康教育方案》,编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教育手册,广泛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发现、报告意识,掌握就医常识,及时就诊并能主动告知有关接触史,提高人民群众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卫生应急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积极开展基层公共卫生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提高基层发现、报告、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大力表彰奖励卫生应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十二、依靠科学卫生应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和技术的研究

组织、支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和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密切跟踪研究国际卫生应急管理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重点抓好SARS、禽流感、鼠疫等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和监测技术的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确认和控制技术、紧急处置和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作用。结合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卫生保障工作,积极创新医学紧急救援机制,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大规模突发事件或群死群伤事件紧急救援模式,提高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十三、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各类跨国或世界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抓紧做好实施《国际卫生条例》的准备工作,提高监测预警、快速反应等实施《国际卫生条例》的核心能力;加强与有关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在卫生应急管理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借鉴有关国家在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有益经验,促进我国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大力宣传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成功做法,积极参与国际卫生应急救援行动,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的良好形象。

十四、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做好新发传染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卫生应急工作,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鼠疫、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同时,制定《新发传染病防控战略》,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的处置机制,切实提高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等的监测和应对能力,从而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认真实施《全国鼠疫防治“十一五”规划》,制定本地区的防治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结合疫源地分布、疫情变化和防治工作实践,完善本地区的鼠疫防控预案。开展主动监测,做好应急准备。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北方七省(区)鼠疫联防和各类区域性鼠疫联防。认真开展青藏铁路鼠疫防控工作,有效预防控制鼠疫的发生和远距离传播。做好大型建设工程的卫生学调查评价和处理工作,防止因建设施工引起生态环境变化,造成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做到控制鼠疫动物疫情的扩散蔓延,防范鼠疫人间病例的发生和传播。

要按照提高警惕、常备不懈的原则,总结SARS防控经验,完善SARS防控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科学规范SARS监测和防控工作。在重点地区,要严格开展野生动物运输、销售、加工和食用的监管工作,从源头上消除危险因素;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和SARS病例的早期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可疑病例,按照程序尽快明确诊断;要指定医疗机构做好收治SARS病例的准备,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和疫情扩散,切实降低病死率。

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完善人禽流感应急预案和防治技术方案,科学规范地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各项准备。各地区应重点加强监测,提高预警能力,落实技术和物资储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禽流感防控工作顺利进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并长期保持与畜牧兽医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及时互通禽流感疫情信息,尤其要进一步加强基层部门间信息的及时、准确报告与沟通。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认真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切实开展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和报告。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不明原因肺炎筛查报告、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检查督导;有针对性地对其在机构设置、机制运作、全员培训以及现场防控措施的落实等方面进行指导。切实加强对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人员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增强防治意识,真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疑似病例,迅速有效地控制疫情。

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和全国卫生应急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卫生应急工作的开展。

5.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篇五

导语:视客观上增加压力,妥善安排“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注重临床实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到德才兼备,又红又专,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20xx年卫生院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改为主线,以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突出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扎实做好卫生应急、预防保健工作,狠抓医疗质量,继续推进新生儿“两病”筛查工作,完善孕产妇危重症抢救绿色通道,加强行风建设,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格执行新医改政策,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积极学习新医改政策,努力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卫生院公益性,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并试行绩效工资改革。成立院长为组长的卫生院医改领导小组,按照卫生局的部署安排,扎实、稳妥搞好改革。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以《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重点,加强对院长和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健全医疗、护理、功能检查、放射、化验等各个科室、各个诊疗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目标,实现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医疗责任事故。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监督,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依法依纪落实奖惩。不断改善医疗服务,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争取卫生院门诊人次增加20%,住院人次增加15%。

三、着力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严格执行疫情监测、报告制度。进一步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有效地切实抓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和人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乙脑、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好传染病监测、预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与疫情处理,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发病数,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突出重点疾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工作。

四、重点抓好免疫规划工作。坚持抓好基础免疫和冷链运转,认真做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特别是要抓好麻疹等免疫规划相关疾病防控和监测工作。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完成五苗接种任务。

五、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协助做好下一新农合筹款工作,力争实现参合率稳中有升。落实卫生局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措施和文件,严格控制、进一步降低参合农民医疗费用。严肃查处医务人员违纪违规套出合作基金行为,控制次均住院费用,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

六、加强产科建设,确保孕产妇安全。认真落实妇幼工作考评标准,加强对基层妇保、儿保工作的督导,确保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6‰以下。继续推进新生儿“两病”筛查工作,降低残疾发生率。落实孕产妇平产分娩免费政策。

七、加强卫生院住院楼建设。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专门人员,抓好工程项目建设。3月招标,4月启动基础工程,力争10月按期完工,12月投入使用。同时,严格把握工程质量,争创优质工程。

八、加强党务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加强党组织建设,争取发展2名党员和3名入党积极分子。

九、加强卫生院行风建设。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行风评议和综合治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XX年 小班班级工作计划)培养医务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努力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思想,避免因服务不周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十、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对在职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根据临床需求举办3期培训班,安排8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培养急需的业务人才。积极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支持参加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执业护士等资格考试,提高医务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十一、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固定资产购置处理、开支审批等制度,确保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强化财务监督和审计,定期组织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行为。针对医院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实现财务管理科学规范、公开透明。重点做好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以及耗材价格等信息的公开,杜绝乱收费现象。

十二、全面推行院务公开。认真落实院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开药品采购、财务收支、评先评优等情况,接受职工监督。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十三、全面统筹抓好其他工作。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避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抓好信访、维稳和上级交给的其他工作。

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20xx年是推进医改的关键之年。为了进一步搞好20xx年医疗业务工作,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卫生院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创一流文明优质服务;以改革为动力,倡导竞争、敬业、进取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提高全员素质;以质量治理为核心,不但提高医疗质量;以安全治理为重点,切实保障医疗安全;以分级治理为基础,创“一甲”最高分;以目标治理为主线,强化治理力度。努力完成各项医疗工作和任务。

二、目标与任务

(一)内感染治理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具体体现,是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途径,是以病人为中心、文明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

1、成立院感控制机构,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2、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宣教和培训,强化院内感染意识。

3、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4、以“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产房”为突破口,抓好重点科室的治理。

5、规范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二)、医疗安全治理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思维意识的转变,各地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医疗安全工作一直是每一个医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防范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成为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

1、成立以院长为首的医疗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急诊急救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医疗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2、认真开展医疗安全知识宣教,深入学习岗位差错评定标准和卫生部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严格落实差错事故登记上报制度。

3、及时完善各种医疗文书确实履行各项签字手续,抓好门诊观察病人、新入院病人、危重的病人治理。

4、坚持会诊制度,认真组织急危重病症及疑难杂症讨论,积极请上级医院专家到我院会诊。

5、手术病人要严格遵守手术规则,认真开展术前讨论,严禁超范围手术,非凡手术要要报请院方批准,以便给手术提供条件。

6、切实加强急危重病人的治理急危重病人病情急,症状重,随时可能出现危生命的症状和征象,应严密观察和监测,随时出现随时处理,以便为拯救生命赢得时间,并及时做好抢救纪录。

7、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务人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努力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思想,避免因服务不周而引起的医患纠纷。

(三)、医疗质量治理

医疗质量治理是针对医疗系统活动全过程进行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医疗治理从而提高全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广大患者服务。

1、建立健全质控职能,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组建质控办,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求质控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定期召开例会,汇总检查结果,找出问题,及时整改。

2、不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细化质量控制方案与质量考核标准,实行质量与效益挂钩的治理模式。

3、进一步加强医疗文书的规范化书写,努力提高医疗业务水平。

(1)、组织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处方、辅助检查申请单及报告单的规范化书写,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切实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2)、及时督导住院医师按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书、门诊登记、传染病登记、肠道门诊登记、发热病人登记。

(3)、切实注重病历内涵质量的提高,认真要求住院医师注重病历记录的逻辑性、病情诊断的科学性、疾病治疗的合理性、医患行为的真实性。

(4)、抓好住院病历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成立医院病案治理小组,搞好病案归档工作,积极开展优质病历评选活动。

(四)、护理质量治理

护理质量的高低是反映一个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是医院服务形象建设的窗口,也是医院医疗业务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

1、建立护理治理机构,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护理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全院的护理工作。

2、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工作计划,定期督导落实,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总结经验,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整改。

3、进一步规范各种护理文书,认真填写五种表格,根据具体疾病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

4、以多种形式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包括到上级医院轮训学习,每月开展业务学习以及“三基”考试。

5、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严惩护理差错,护理责任人应严格把关,勤检查,重督导,竭力避免因护理失误引起的医疗纠纷。

(五)、医技质量治理

加强医技科室建设是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手段。

1、加强业务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2、利用现有设备,搞好设备维护及保养,充分发挥每台设备的使用价值。

3、医技科室要与临床科室搞好协作关系,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4、化验室要积极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医院将尽可能添置设备及试剂,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5、认真做好各种检查的登记、报表工作。

(六)药品质量治理

药品质量的好坏是关系老百姓生命安全,也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其优质可靠的药品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

1、加强药品治理,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药品治理领导小组,并履行其职责。

2、坚持主渠道购药,实行招标沟。

3、药品治理人员要严把质量关,严禁假冒、伪劣药品入库,确实搞好药品治理,杜绝药品过期、失效、霉烂、变质的事件发生。

4、毒、剧、麻、精神药品的治理严格执行有关制度。

5、药品采购人员要及时把握药品质量价格信息和临床用药需求信息,保证临床用药。

乡镇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的重视,加强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日渐摆到重要议程。但由于卫生院政策体制的变化,其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多年处于不规范的管理之中,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不规范、业务收支随意性大等问题突出。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卫生院多年来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全面规范,值得研究和探讨

加强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也就必然成为在实施新农合制度、探索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推进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必要的基础性工作。但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看,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人员配置及现有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上,还存在不符合规定、不够规范、与现实工作不相适应等方面的问题,解决。

1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领导不重视.制度不健全

领导重视不够有的院长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医疗业务工作中,对会计基础工作不重视,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会计机构和人员不健全专业人员少,或兼职或外聘,个别卫生院甚至没有专职财务人员,由业务人员兼职记账和出纳,缺乏必备的财务专业基础知识,工作沿用老一套,不能与新会计制度衔接,工作效能难以提升。

内控制度不健全很多卫生院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约束机制.用人制度不避亲,个别卫生院甚至任人唯亲,由亲属任会计、出纳或药房保管等。一人兼几职是常事,管理中的漏洞堪忧。

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会计监督职能难以发挥账簿、科目设置使用不规范,有的只有总账,无明细账,账簿有合页的、多栏的,不统一;支出科目没有完全按照XX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造成报表13径不一致:原始凭证缺乏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有的原始凭证未经会计主管人员审核就由院长一支笔签字,造成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内容不一致,个别单位还存在现金不及时缴存、“白条”入账和现金坐支的现象,会计核算监督基本职能难以发挥。

资产管理松散、不到位,潜在风险大

固定资产管理松懈有的卫生院无固定资产明细账或登记不完整,处置报废随意性大.处置时,甚至未按相关程序向主管部门或国资部门上报审批,单位自行处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时有发生药品和卫生材料管理不到位未设专账管理.药品大部分以存定销.财务账上的进销差价与药局的不一致,管理漏洞明显,潜在风险大,使资产清查失去实际意义。

会计核算不规范,债权债务管理混乱

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科目运用不合理,有的卫生院没有根据《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统一设置科技科目和账簿,设置明细账的口径与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不符,个别医院还没有按照XX年新调整的支出科目归集费用,即支出分为四大类: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科目使用随意性大,致使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

债权债务管理混乱存在往来账项对账不及时,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形成呆账死账较多,时间较长,难以界定责任,影响资金周转。

2规范管理建议

结合XX年新颁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范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

采用行政手段配备财务人员,并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采用行政手段,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配备财务人员,对乡镇卫生院的会计实行“定岗、定编”。要客观公正地选拔对会计业务熟悉、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进入乡镇卫生院财会队伍。如专业人员确实相对较少,可根据单位实际,适当考虑那些既有医技资格又有会计资格的人员兼任,兼职人员必须经过财政部门的正规培训。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并每年按时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会计主管人员有责任严格执行医院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会计人员依法履行岗位职责,合法权益要受到医院的保护。对农村卫生院的会计人员在晋升职称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如外语、论文不宜与其他会计人员的要求一样,以鼓励他们参加职称考试,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卫生院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和经济待遇。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由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采用强制性的规定,定期对乡镇卫生院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使会计人员的财经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职业道德和会计业务得到更新和提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检查指导,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实地辅导,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早发现、早分析、早解决,以此来逐步提高卫生院的财务管理水平l引。

规范会计制度.加快卫生院制度建设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于卫生院经济活动的始终.要从建章立制、规范细微环节人手,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监管制度。如制定《现金管理制度》、《财会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借款及报销审批制度》等,明确卫生院的一切收支必须纳入单位统一核算,杜绝小金库,定期对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在不予受理的同时,应予以扣留,并及时报告单位领导,请求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记载不明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严格执行财产清查制度,对实物和款项进行监督。

严格执行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凡是涉及货币和财物收支、结算及其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掌管。

结合卫生院规模小、财力和人力有限、经济业务单一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实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方法,为卫生院专门制定更简单明了的《卫生院会计制度》,明确二级以下单位职工人数不足100人的卫生院(医院)适应这部制度。如取消“固定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引入“累计折旧”科目,购置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然后按月记提折旧;取消“管理费用”科目,直接将有关费用记入“医疗支出”,简化账务结转程序;简化会计报表,卫生院只要保留《资产负债表》、《基本数字表》,将《收入支出总表》作部分充实,就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其经济状况;统一支出明细科目,卫生院的会计支出三级明细要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支出明细科目一致,以方便报表汇总工作和会计电算化的推广。

6.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篇六

问题的实施意见

(县卫生局 二○一○年八月七日)

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县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机制,贯彻落实卫生工作各项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创新医药卫生 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卫生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县县情出发,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不断创新医药卫生工作机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二、目标任务

(一)近期目标。2010年,120急救服务覆盖全县城乡,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到2011年底,基本医疗保障基本覆盖全县城乡居民。2010年5月20日前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普及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突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施;五是负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协调辖区内单位和居民开展改水改厕、环境整治、健康教育、卫生创建等爱国卫生工作;六是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物资储备、指挥、协调及处理。

(二)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一是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2010年,全县新农合个人缴费人均20元,2011年起提高到每人每年30元,全县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二是逐步提高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2010年全县平均住院报销比例争取达到60%以上。将恶性肿瘤、中风后遗症等7种慢性病纳入门诊报销范围,2011年慢性病门诊报销范围扩大到10种以上。进一步简化报销程序、控制医药费用增长、规范基金管理,加强基金监察、审计工作力度,确保新农合制度健康持续发展。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有效使用救助资金。资助城乡一、二类低保人员、农村五保户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逐步提高对经济困难家庭成员自负医药费用的救助标准。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2010年全面推行“贫困农民新农合报销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整合新农合、大病救助、济困病床补助等项目,实现县内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实行网上转诊审批制度,简化到县域外就医的转诊手续。逐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结算同步、监管统一的“一站式”服务。

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强化社区全科医师培训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高素质卫生人才培养步伐。

(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药卫生安全。整合并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科学确定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职能定位,合理划分各级医疗机构对应的患者群,有效分流病人。建立疾病控制机构进医院、疾病谱排序和公共卫生预警机制。在全县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设立咨询室,村卫生室设立咨询点,开展健康咨询活动,探索开展预约就诊等服务项目。推行县级医疗机构与社区医疗中心双向转诊和医务人员双向流动机制。继续开展城乡医疗机构间的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推行医疗质量和安全月分析评议会制度,完善医院内部各种查房制度,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完善治理过度诊疗和滥用抗生素的方法和措施,使用全省统一病历,推行公立医院之间的病历、检查、化验结果共享制度。

(六)完善预防体系建设,强化重点传染病防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公共卫生体系能力建设,落实疾控、监督和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责。加大疫情监测力度,着力加强鼠疫、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点传染病和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县、乡、村三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做好免疫规划接种工作。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和工作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和物资储备,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

以创建百姓放心医院为载体的文明医院创建活动。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组织医务人员每月观看1次警示教育片,每季度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进行考核,将医务人员的执业规范、行业纪律等纳入医德医风考核范围,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业绩记录制度,以及医生药品使用量、抗菌素使用量、住院自费药品使用量和评估制度,严肃处理违纪人员,治理过度医疗问题。推行医患人员沟通制度,完善医疗服务有奖举报制度。加强卫生信访工作,积极排查和化解医患矛盾,努力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四、保障机制

(一)实施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考核机制,层层签订重点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各级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卫生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二)实施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建立重点工作月通报制度,对重点卫生工作进行目标控制、信息反馈和工作考核,督促各医疗卫生单位保质保量完成各项重点卫生工作任务。

(三)实施有奖举报制度和重大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违规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制定公共卫生绩效评估方案,建立重大传染病、院内感染、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卫生执法依法公正、公开透明。

(四)强化卫生工作的监督力度。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主动接受行风评议,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卫生监督工作体系。

(五)健全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县财政要增加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学科和人才队伍等建设经费的投入。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落实村医补助政策,提高村医报酬。在平等、公开、规范、有序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民营资金举办非营利性医院或参与部分公立医院的重组改制,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7.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篇七

一、基本情况

上犹县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标准化建设起步于2007年底,在2008年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上,县委、县政府提出“户集中——村落社区收集——乡(村)转运——县(乡)定点处理”的工作思路,并在上半年6个乡镇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工作覆盖面。到目前,农村保洁工作已覆盖了全县14个乡镇,各项工作进展稳步有序,保洁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同。

一是卫生保洁工作覆盖面逐步扩大。目前,工作面覆盖了全县14个乡镇、106个行政村,覆盖农户2.62万户、农村人口9.87万。

二是建立了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实行了统一管理、统一保障、统一标识、统一装备、统一操作流程的“五个统一”管理模式,县成立了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标准化建设办公室、乡镇设管理所,村设管理站,社区配备了保洁员,同时规范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

三是建立了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县财政一次性投入了2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标准化建设。在全县14个乡镇、406个自然村落,新建垃圾中转站10个、村落社区卫生保洁池406个、垃圾填埋场5个,配备了保洁板车406部、清运垃圾小四轮15辆、摆臂车3台、垃圾中转箱20只、垃圾桶5000只、清扫工具406套、标志服406套。同时,从多种途径解决保洁员的待遇问题,按每人每年1800-3000元进行补助。

四是产生了一系列联动效应,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以环境的变化引导了农民精神面貌的改观,形成了比卫生、比健康、比文明的良好风尚。与去年同期相比,试点村落社区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民事案发率下降了23%,刑事案发率下降了68%,上访率下降了43%。

通过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标准化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巩固了村庄整治成果,促进乡风文明提高。

二、主要做法

总体按照县、乡、村、户四级联动,分级负责的要求,以建立农村垃圾整治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农村人口密集区和重要流域垃圾治理为重点,以“五个统一”为总纲,建立“六个一、三完善、三实现、五推动”工作机制,即有一个稳定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有一支适应工作要求的保洁队伍,有一套严格的督查和奖惩措施,有一套必备的环境卫生管理的基础设施,有一套提高群众文明素质的教育办法;完善配套保障,完善垃圾处理作业链,完善标准化工作规范;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效益化;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一)统一管理

一是各乡镇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所。环境卫生管理所与乡镇规划管理所实行“二块牌子一套人马”,有办公场所,并配备了电脑,电脑中有保洁员工资的发放情况表、保洁员的月度考评公示表、各社区农户的月度考评情况表。所有保洁员工作情况在全乡(镇)进行公示。二是制定村规民约。通过召开村民户长会,组织农民群众讨论制定《农村村落社区文明卫生公约》,以村规民约的形式规范和约束村民卫生行为。理事会与农户签定了“门前三包”责任状,细分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管护包干区。三是制订统一的管理规范。建立了《上犹县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考评制度》、《保洁员管理制度和职责》、《上犹县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垃圾池管理制度》、《上犹县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中转站管理制度》。采取抽查、上户调查的形式,每月对保洁员的工作表现情况进行评定,评定档为好、中、差,保洁员工资的200%用于浮动,与评定档次挂钩。组建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督查队,进一步明确乡(镇)、村、组干部和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是新农村建设点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工作的具体督查人。四是制定卫生保洁标准。全县统一制定了公共场所和农户家中的卫生保洁标准。要求农村村落社区农户的卫生保洁每天一清扫,垃圾日产日清,具体做到房前屋后“三无”,即无农具杂物、无柴草堆放、无家禽家畜粪源;做到每天“四清”,即清庭院、清檐阶、清沟道、清垃圾。公共活动场所由卫生保洁员坚持每星期清扫两次以上,达到排除公共场所“六乱”,即乱搭、乱建、乱贴、乱挂、乱排、乱倒现象;垃圾池至少每月清运4次,确保能及时清运。五是制订统一的创评标准规范。开展群众卫生创评活动,巩固卫生保洁成果。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户”创评、“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创评活动。把卫生保洁与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三下乡”和“农民知识化工程”活动等形式,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种卫生知识宣传,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统一装备

一是各乡(镇)牵头,根据本乡(镇)人口、地域、环境等实际情况,选址建好1至2个垃圾填埋场并进行规范化建设,主要用于填埋圩镇和农村村落社区的垃圾。边远地区村落建设村落社区小型垃圾填埋场。二是县财政采取向社会招标的方式,配备了3辆摆臂式垃圾清运车,为每个乡镇配备一辆小四轮垃圾清运车,解决垃圾积压、清运的难题。三是实行规费减免,县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对各乡(镇)的垃圾专用车(每个乡镇限定1辆)进行“两费”减免。四是配备保洁工具,由县财政出资通过政府采购开展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的清扫工具、标志服、垃圾专用板车、垃圾筒、垃圾中转箱等。

(三)统一标识

所有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的清运车、中转站、标志服、保洁池、垃圾专用板车、垃圾筒、垃圾中转箱等工具都实行统一的农村保洁标识。

(四)统一保障

一是资金保障。由县财政统一筹集农村村落社区保洁资金,解决保洁员工资、清运费用和保洁工具。今年上犹县财政已投入2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保洁工作。二是人员保障。以村委会或社区理事会的名义聘请保洁员。1.保洁员数量:原则上35户——40户左右农户配一名卫生保洁员。2.保洁员条件:有责任心,热爱新农村建设;有劳动能力和时间;原则上聘请本农村村落社区的农村特困户或农村低保户。3.聘请程序:实行自愿申报,一年一聘制度。由本农村村落社区理事会组织,村民自愿提出申请,再报乡镇政府把关后,由村委会或社区理事会统一聘请。4.保洁员报酬:每人每年1800—3000元,其中:从农村特困户或农村低保户民政补助600元,不足部分由县、乡(镇)、村、农户共同负担,村里可从村、组集体收入中解决一部分,村理事会可以向农户收取保洁费1.5元/月。三是废品收购保障。为了保证废品的回收利用,各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与废品收购公司签订了废品收购合同,要求废品收购公司每月定期到农村社区收购废品,收购价格比平时收购价格高5~10%,社区理事会把收购时间和价格进行公示。

(五)统一操作流程

制定了统一的农村保洁分层运作、垃圾综合治理操作流程和垃圾处理模式。

1. 注重“户集中、村落社区收集、乡(村)转运、县(乡)定点处理”农村村落社区保洁四个环节的分层运作

(1)户集中。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农户应将稻草、动物粪便等可以利用的有机物返田,并将垃圾集中堆放在垃圾堆放点。

(2)村落社区收集。在农村人口相对密集(35户以上)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固定的垃圾池。由保洁员把垃圾集中清运至村落社区垃圾池。

(3)乡(村)转运。乡镇要建设一个垃圾集中转运站,配套一辆小四轮汽车负责各村落社区垃圾池的垃圾清运至垃圾集中转运站(垃圾中转箱)。

(4)县(乡)定点处理。县城和部分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批垃圾填埋场等垃圾处理设施,各乡镇按照就近原则集中处理。

2. 农村垃圾综合治理操作流程

主要有三大环节:一是农户进行垃圾分类,一类自行处理,一类扔到小组垃圾池或垃圾桶;二是由村保洁队收集小组垃圾池中的垃圾,送至村庄垃圾填埋场或农村社区垃圾池;三是乡镇保洁队将村垃圾池中的垃圾运至乡镇垃圾填埋场或县垃圾填埋场集中填埋处理。

3. 农村村落社区垃圾的主要处理模式

(1)农户自行处理模式。对个别确实无法集中处理的偏远自然村以及农户居住分散的自然村,鼓励推行农家堆肥方式,就地处理垃圾。

(2)村集中处理模式。对边远地区、山区等交通不便的村,以村小组为单位,采用“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综合处理”的模式进行处理。

(3)乡镇集中处理模式。对人居较集中又距离县城较远的乡镇,采用“户集中、村落社区收集、乡(镇)处理”的模式,集中到乡镇垃圾填埋场(或中心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处理。

(4)县集中处理模式。对县城近郊及交通便利的周边乡镇,统筹规划和建立以户为单元、村为基础、乡(镇)为枢纽、县为中心的农村生活垃圾四级联运处理系统,即“户集中、村落社区收集——乡(镇)转运——县定点处理”模式。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农村村落社区保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民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这种观念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前的保洁成效。二是随着工作面的逐步延伸,工作难度加大,尤其是乡村两级的工作压力大。三是随着工作面的扩大,资金投入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下一步,上犹县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四级联动、分级负责”的原则,充分发动群众,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持续深入推进农村村落社区长效保洁工作。

(一)

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力度,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实现“要我讲卫生”向“我要讲卫生”的转变,把农村村落社区长效保洁转化成为农民的一种自觉行动。

(二)

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农村村落社区长效保洁工作,要在现有成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由县城周边逐步向山区边远乡镇延伸,由公路沿线逐步向偏僻村组延伸,力争用2年时间实现全覆盖目标。

(三)

8.政府卫生投入增长机制初步建立 篇八

1月12日,2012年全国卫生规划财务工作会议在天津市召开。衛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在会上指出,目前政府卫生投入增长机制初步建立,实现了“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和“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的双目标。

陈啸宏指出,2011年,各级卫生规划财务部门积极争取本级政府卫生投入,有力地保障了医改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深化医改3年来,卫生规划财务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卫生经济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卫生资源结构布局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内部审计、监测监管、专项治理、项目督查等有效手段,构建了项目资金监管工作长效机制。

据悉,2012年,卫生规划财务工作将坚持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切入点,完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补偿政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等;组织实施好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区域卫生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启动实施好新开展的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和市(地)级综合医院建设等;强化预算管理和基本建设管理,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着力解决药品集中采购中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以省(区、市)为单位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继续推进甲类、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等;加强培训,强化制度,努力建设“专业型、研究型、综合型”卫生规划财务队伍。

9.卫生院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篇九

狂犬病防治工作方案

为尽快控制狂犬病疫情,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 序稳定,结合本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形成“医院主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科学防治”的狂犬病防制工作局面,有效控制,消除狂犬病传染源,防止狂犬病疫情的发生。从2013年1月至3月底,全乡集中3个月的时间,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具体目标:所有犬只免疫率达到85%以上、发证率达85%以上、建档率100%、犬只拴(圈)养率达100%、“五犬”扑杀率达100%、不明原因死亡和扑杀后经检疫不合格的犬只无害化处理率100%。

二、领导机构

为了加强对狂犬病防制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狂犬病防制工作,确保防治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乡成立狂犬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狂犬病防治工作指挥长由院长肖文同志担任,副指挥长由李艺辉同志担任,成员由谭艳、王红娟、蒋春梅、唐海霞组成。下设三个工作组:

(一)免疫组:

组长:谭艳,成员:王红娟、唐海霞

(二)资金保障及矛盾纠纷处理组:

组长:肖文,成员:李艺辉、蒋春梅

三、职责分工

(一)各村成立狂犬病防制领导机构,按照本方案要求负责做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带队入户和信息反馈等工作。负责辖内犬只的管理和组织人员捕杀“五犬”,制定狂犬病综合防制工作方案,确保整治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村支部书记是“狂防”第一责任人,村主任是第二责任人,两委成员是防治机构成员。各村对“狂防”机构人员要上墙,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宣传教育和犬只免疫。要对本辖区内的犬只进行登记造册,注射狂犬疫苗。建立情况上报制度。对本村的野犬、恶犬伤人事件,要立即上报乡“狂防”办公室,并组织人员进行捕杀,确保“狂防”工作落到实处。

(二)卫生部门:负责人类狂犬病疫情监测及报告,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做好人用狂犬病疫苗的采购、分发及管理和犬只免疫、犬只捕杀工作人员预防性接种及犬伤病人救治、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查处非法行医及无证游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培训。

(三)驻村干部:负责所驻村狂犬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协助村委会做好调查摸底和免疫或捕杀过程中的群众工作。

(四)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免费刊播科普宣传知识及狂犬病防治公益广告等。

(五)警务室:负责禁养区外的农村养犬的审批及违章犬只的处理工作,负责扑杀疫区范围类的全部犬只及农村“五犬”。

四、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全面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我院召开乡村干部及乡村医生会议,打印宣传资料3000份下发到各户,公告张贴到村;各村要召开好党员、户长会议,认真贯彻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把宣传资料发到各家各户,同时要书写张贴宣传标语20条以上,提高群众的对狂犬病危害性的认识,自觉配合做好狂犬病的免疫工作。要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栏、流动宣传车等途径,大力宣传狂犬病的严重危害和预防知识,提高全社会预防狂犬病的保健意识和能力。在乡镇的集贸市场、交通干道两旁等人口聚集地刷写固定标语,大力提倡少养犬或不养犬,教育群众主动开展犬只免疫及规范犬只管理,引导群众积极配合、支持政府及有关部门控制狂犬病的各项行动。

(二)实行强制免疫,着力提高免疫密度。狂犬病免疫实行强制免疫,各村要结合下发宣传资料搞好调查摸底,并按照本方案所安排免疫时间,通知户主将犬只拴养在家等待防疫员上门免疫,不愿免疫的犬只,由户主在通知规定时间以前进行宰杀,否则由乡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强制捕杀。乡免疫组要合理设置犬只接种日并向社会公布,要建立犬只狂犬病疫苗接种台帐,及时办理“动物免疫证”和“动物免疫牌”,准确掌握辖区内犬只预防接种情况,定期上门查漏补种,提高犬只狂犬病疫苗接种率。

(三)切实加强犬只的规范化管理。加强犬只等动物的管

理是预防控制狂犬病的关键。各村及有关部门要制订犬只拴养、圈养制度,引导、督促犬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犬只的管理,防止犬只伤人事件的发生。农村养犬由村委会初审登记,报乡政府审批并发放准养证,犬主要定期携犬到当地动物防疫机构进行登记、注射狂犬疫苗、填写动物免疫证,报辖区村委会备案,并严格实行圈养或拴养。禁止任何人携带犬只进入机关、学校、医院、市场等公共场所。

(四)做好疫区犬只的统一捕杀工作。各村每年至少组织2次集中捕杀行动,对辖区内没有按时接种动物狂犬病疫苗的犬只或虽进行了预防接种但未实行拴养、圈养的犬只进行统一捕杀;在发生动物狂犬病疫情或人类狂犬病疫情的村,必须在疫情发生后一周内组织有关部门,对以动物狂犬病疫情发生地或狂犬病病人受伤地为中心、半径5公里范围内(有高山、大江、湖泊等天然屏障的除外)、未按规定实施动物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的所有犬只进行捕杀。对于捕杀后的犬只尸体,由捕杀人员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食用与销售。

(五)、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狂犬病防治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落实到位,乡成立专门督查组,对此项工作进行不定期督促检查,对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将给予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石鼓乡卫生院

上一篇:专接本政治答题技巧下一篇:专心致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