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 认识提问讨论式教学模式

2024-10-12

理性 认识提问讨论式教学模式(12篇)

1.理性 认识提问讨论式教学模式 篇一

课堂对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的认识与建议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施行)》及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贯彻这一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堂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一种主动交流方式,目的在于交流各自观点,形成对某一问题较为一致的理解、评价或判断。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而且要提出事实和论据,有效的说服他人,因此,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在讨论中学生的发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议表达能力。另外课堂小组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的关键。

一、存在的问题

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大多数教师都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但一部分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式的时候,步入了一个误区,甚至流于形式,致使教学质量下滑,影响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如:

1、课堂中不管问题如何,一概讨论,讨论过于频繁、费时多,完不成教学任务。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些简单问题,缺乏挑战性,一经教师提出,学生就能说出结果,这时若仍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很多学生会无所适从,致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2、教师对所讨论的问题缺乏启发和引导,只当组织者,过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学生乱说一起,不着边际,教师焦急等待讨论结果,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有限,除非个别尖子生道出“原委”,否则讨论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3、教师对课堂讨论的监控不够,组织混乱。不少学生开小差、说闭话;不深入思考,依赖信强,使课堂讨论失去实效,走入怪圈。

二、课堂小组讨论实施中的建议

1. 挖掘课程资源、精心设计问题。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想方设法去寻求答案。对进行小组讨论应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创新性,配合老本难点、重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能够启迪思维。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经历发现和形成过程,理解概念,体验思想。

2. 先提出问题,容学生弄清问题,并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理解所提出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而不盲目讨论,以防学生“离题”、“背题”。另外,还要留出时间由学生先独立思考,让学生先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网络,并对问题有所理解和分析,而后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会使讨论更有成效,观点更成熟,也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

3. 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合作能力。讨论中有的学生离题太远。教师应耐心引导,促使他紧扣论题,围绕论题展开思考、讨论;有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欠佳,教师要引导他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他表达清楚;有的学生比较活泼,有时发言过长,垄断讨论,教师要及时提信;有的学生意见分歧较大,教师需耐心调节。总之,应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乐于倾听、勤于思考、善于表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只有经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才会准确切入主题,迅速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4. 重视学生自主探索过程。课堂小组讨论本身比较费时,教师往往急于求成,容易忽略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但讨论的目的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说,缺少学生自主探索的课堂讨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教师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思想差异,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创新,使学生的思维真正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同时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修正完善各自的设想,形成对问题、原理的深入理解,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概括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切记以教师为中心,只顾灌输,省去学生自主探索过程,或是只重视所讨论问题的结果,而忽视学生的猜想发现和思维探索过程。

5. 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控。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激励、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发挥好主导作用,(1)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讨论、合作学习的兴趣。兴趣又是学生主动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智力归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这种内在的兴趣动机,才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2)教师必须给予学生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明确问题的层次及内涵,促使学生准确地把握问题,充分运用已有的认知水平、思考、交流、探索、创新。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对学生的回答做正误判断,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在讨论中,老师须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参加讨论,将学生的发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对这些要点予以归纳,指出异同。

6. 作好总结,评价和反思,对各小组交流的结果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时,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查缺补漏,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并对各组进行评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发现和提出讨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共同解决。

2.理性 认识提问讨论式教学模式 篇二

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

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首先, 课堂提问是诱导学生思维的导火索, 它可以激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 使其主动投身于数学活动中去, 从而增强其学习数学的驱动力,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有限的时空内取得更大的收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运用基本方法的教师, 即使在进行所谓科学的教学时, 也反其道而行。他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 通过一些影响学生的认识能力的问题来引起他的主动性, 而且不断地激发他们, 引导他们获得新的认识和产生新的思想。”其次, 课堂提问有助于课堂上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使教师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第三, 教师可根据课堂提问来判断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获得改进教学的反馈信息。进而来灵活调整数学教学结构;第四, 当学生的思维处于“交叉口”而茫然不知所措时, 恰当的课堂提问可使学生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向;另外, 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有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合理性提问的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 并不是任何方式的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 只有“好”的提问才有可能, 这便是教学合理性提问。那么, 什么是教学合理性提问呢?如果提问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投身于数学活动中去, 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并且学生回答问题又不可能直接照搬课本上的答案, 就算是教学中的合理性提问。例如, “经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对这个问题学生毫不困难地回答:“一条”, 这直接来自课本;但是, “经过三点可以画几条直线?”就算是教学中的合理性提问。因为学生在课本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 他必须对三个点的可能有的位置关系都加以考虑, 考虑“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和“三个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两种情况, 并作出结论“可画一条”或“三条”。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了。

教学合理性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 要注意提问问题的清晰度。即问题相对学生而言, 其相对具体程度、语言表述的精确程度。它在进行高级认知提问时, 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在设计时, 对所提问题要经过仔细推敲, 不但要考虑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还要考虑学生是否能理解和接受。因为, 对于某一问题, 教师认为是简明、清晰和连贯的, 而对于中学生来说, 由于受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 就可能难于理解。例如, 下列两组提问中, “b”的清晰度更高些。

(1) 对于26+2提问:

a:在这个表达式中你能约去什么式子吗?

b:这个式子的分子和分母有没有一个公因式可约去?

(2) 对于下图提问:

a:观察这个图形, 你能发现什么?

b:观察这个图形, 你能找出具有相等关系且小于平角的两个角吗?

其次, 还要注意问题的信息量, 即问题的答案中包含的情况的多少, 问题的信息量要适中, 过多或过少都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 由于初一学生初学几何, 对于图形的结构和性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所以提问“有四个点, 过其中每两个点画直线, 可以画几条直线?”就不太合适;而提问“有四个点, 每三个点都不在一条直线上。过其中每两个点画直线, 可以画几条直线?”这个问题的信息量就比较适中。

第三, 要注意问题的复杂度和难度。课堂提问必须难度适中。就比方上例, “有四个点, 过其中每两个点画直线, 可以画几条直线?”对初一学生来说就太难、太复杂了。类似复杂、难度大的问题经常出现, 就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 使学生认为几何难学而失去了学习几何的兴趣。

而这个问题这样来提问就好些: (1) “有四个点, 其中有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过其中每两个点画直线, 可以画几条直线?” (2) “有四个点, 每三个点都不在一条直线上。过其中每两个点画直线, 可以画几条直线?” (3) “有四个点, 他们都在一条直线上。过其中每两个点画直线, 可以画几条直线?”这样分层次的让学生先分别回答每一个问题, 之后教师在总结:要回答“有四个点, 过其中每两个点画直线, 可以画几条直线?”就必须分以上三种情况来思考。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合理性提问要有针对性。不同阶段, 即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阶段提不同程度的问题, 不能低于或高于思维水平。提问的问题还要正中学生的疑难要害。

教学合理性提问的手段

前面已经叙述了教学合理性提问应注意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问才能使问题更具教学合理性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单个学生的提问要注意其程度。

课堂提问教师应很好地把握所提问题的清晰度、信息量、针对性, 对不同学生的提问, 难度和信息量应当与其数学水平相适应。对数学较差的学生, 应多问一些关于事实、技能方面的认知问题, 少问点有关概念、原理方面较高认知水平的问题, 并且问题的信息量要小, 清晰度要高;对数学较好的学生, 可多提问一些需要运用高水平认知活动的问题, 问题的信息量也可以大一点。如讲授“绝对值”时, 对较差的学生可提问:“求|61|=?, |7.2|=?, |0|=?”;对较好的学生可提问:“求| (32) |=?, |621+5|=?, 若>, 则||=?”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不仅备好课, 而且还要“备”好学生,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应了如指掌。

2.面向全班的提问应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参加进来。

课堂上不乏有对全班同学的提问, 这就要努力使所有学生都参加进来回答问题, 也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动大脑进行积极思维。

3.全面提问时应涉及到全体学生和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

这不是对一堂课的要求, 而应是总体把握的。例如讲授代入法解方程时, 可提如下问题:“如果2a+5b+2c=-9, 且b=-1, 则a+c=?”;又如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 可提如下问题:“如果 (a+b) 2=11, (a-b) 2=5, 求ab的值?”

4.认真对待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回答

对学生的回答, 教师可给出一些适当的提问: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答案的?怎样想的?根据什么?能给出理由吗?这样, 当学生努力去说明自己得出答案的过程时, 一切都会变的豁然明朗, 正确的可加深理解, 错误的能迅速找出错误的症结并立即改正。

结束语

综上, 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应注重课堂提问的质量, 尽量使提问具有教学合理性;另外, 也应把设计、选配好的提问作为备课时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并把提问作为教师对学生评价活动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数学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学数学学习评价》, 华东师大出版社.

3.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合理性提问 篇三

一、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

1.提问要把握好“度”。“度”也就是提问的难易程度,在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疑。尽量不要设置封闭性问题,这时,他们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毫无意思,失去回答问题的动力,所以我们的问题尽量设置成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学习“质量”这节课时,用“物体的质量由什么来决定”来提问,就比“什么是质量?”这样简单问好。设置的问题也不能过难,使学生无从下手也不行。课堂问题不能使学生高不可攀,也不可让学生轻易解决。

2.提问要把握好“量”。“量”就是指不能设置过多的问题,避免一问到底的情况,设置的问题要有“质”。另外,提问的问题要照顾到全体学生,不能只针对于学习好的,所以问题要设置得有层次性。

二、问题的种类

1.激疑性提问。讲解“电磁现象”时,学生首先学的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时,我们可以设置“通电的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那么利用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当我们学习“惯性”时,可以提问,“为什么我们在行驶的火车上竖立跳起,又落回原地”?学完水沸腾特点后,可以提问“煮鸡蛋时水开后,用大火好还是小火好”?等等。这些有疑问性的问题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探究性提问。单调机械的提问,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点就会受到抑制,课堂中的物理探究性问题可以用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上,比如学习“光的反射”这节课,教师引出光照到物体的表面要发生反射,接着就可以提出“光在反射时,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利用手里的实验器材开始探究。或者,学习“浮力”时可以提出“漂浮的木块在水中受到浮力,而沉在水底的铁块受浮力吗”?这些探究性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

3.发散性提问。这种问题的答案不是单一的。物理是一门和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比如在学“液化”时,可以提出让学生找出在我们周围哪些现象属于液化现象。学习“杠杆”时,可以让学生找出自行车上有哪些地方应用到杠杆知识。教师甚至可以随手拿起一把老虎钳让学生找出哪些地方用到什么物理知识,让学生利用矿泉水瓶可以设置哪些物理实验。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活度。

4.提示性提问。这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式。运用这种提问方式时,主要是学生本身具备的专业知识不够。比如:我们八年级下册六章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这节课,讲到了望远镜、显微镜的知识,教师就要设置必要的铺垫,比如拿着一片凸透镜看远处会呈什么像?若再加一片凸透镜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等等。我们在备课时就要精心设计好铺垫的问题。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一个台阶,使他们的知识得到提高。

5.观察性提问。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实验时,教师要设计一些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观察实验。例如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教师可以提出水沸腾前和沸腾后气泡的不同点,通过这种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6.激趣性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趣味性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液化”时,提出为什么烧水时,壶嘴周围的白气少,而壶嘴上方一段距离的白气多。学习“热现象”时,可以使用一个大试管底部装入小鱼,利用酒精灯对试管上方水加热,提出为什么当上面的水沸腾时,而底部的小鱼却安然无恙。学习“惯性”时,利用尺子击打摞在一起的象棋,提出为什么上面的象棋可以落回。这样的问题生动有趣,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学习,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也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7.巩固性提问。这种提问主要用在学习新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或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新学习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我们的物理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问是我们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手段,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讲究提问的时机和技巧,问在关键处,问在需要处。精心设计物理问题,启发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潜能,恰到好处的提问将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

4.安全大讨论认识和体会 篇四

通过学习渤钻二钻关于开展“打好收官战 安全来护航”安全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文件,开展“反违章、查隐患、抓整改、防事故、保安全”全员安全大讨论活动,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安全无小事,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安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有了安全就有了好的效益,各项工作就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提起安全,人们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听到的一系列重特大事故却令人痛心,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刹那间化为乌有,给自己、国家、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责任心。有的人由于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做事马虎大意,安排一项任务给他,没能尽职尽责,随随便便交差了事,难免埋下安全隐患,危害不小。轻者损毁设备,重者人命关天。二是侥幸心理。有的人出于图省事,怕麻烦,心想,这么简单的工作,干活时小心一点不就行了,不会出事的。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人毕竟是人,不可能一切按程序来,并且程序也有出错的时候。再加上人在工作过程中很多时候有许多变数和不确定的因素。一旦出现新情况,人就无法想到方方面面,更何况人在专心致志时,很容易顾此失彼,这样事故就发生了。三是认识有限。个人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由于这许许多多的局限性,导致了认识的差异,这也给安全工作埋下了许多隐患。四是惰性。谁都怕麻烦,都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工作不到位,简单地工作,不动脑筋的工作,从而忽略了许多环节,埋下了许许多多安全隐患。五是管理。有时由于存在着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也滋生了许多懒汉。以上几点种原因是屡见不鲜安全事故的症结所在。

安全是一种文化、一门科学、一门管理艺术,安全更是最大的经济效益,安全是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生命和财产,所以我们要牢记安全经验教训,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万晓玉

5.理性 认识提问讨论式教学模式 篇五

父母不急躁孩子情商高 发生矛盾应理性讨论

你的孩子聪明又用功,但大考经常发挥失常;你的孩子一直品学兼优,可找工作时总过不了面试关……许多家长培养孩子时,往往容易重智商轻情商。心理学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在预测一个人未来的幸福感、快乐度以及工作成就上,情商能力远比智商能力有效得多。那么,怎么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呢?方法很多,但家长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做起,也就是“冷静说话”。 第一,不打骂孩子。一位父亲曾如是向我诉苦:“张博士,你说说该怎么办?这孩子我不管怎么打他、骂他,他还是那么暴躁、无礼。”其实有其父必有其子,在打骂中成长的孩子容易情绪不稳定、自卑,很多时候还充满敌意。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他们从小就见证父母亲“挫折―――攻击”的情绪反应模式,当然就有样学样,受挫时心中的愤怒就用攻击的方式来做处理。 第二,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用平和的语气和孩子说话。示范给孩子看,面临压力的时候,可以波澜不惊。当孩子没考好,家长就如临大敌:“这下完了,孩子考砸了……”此时,孩子对事情的诠释,常会被父母亲的情绪反应所影响:“考得这么差,就要世界末日了。”所以,父母最好心平气和跟孩子说,“考试就是对自己学习的检查,对自己汇报就可以了”。 第三,注意在孩子面前进行的夫妻沟通。夫妻之间发生了矛盾,应该要用平静、理性的方式来讨论,如果遇到一些适合孩子讨论的话题,也可以让孩子加入讨论:“爸爸认为该这么做,妈妈认为该那么做,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比较好呢?”如果一时做不到夫妻间心平气和地讨论,那就切记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张怡筠)

6.理性 认识提问讨论式教学模式 篇六

今天集中学习讨论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我就学以致用谈两点自己的认识与两点体会:

第一点认识: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新的历史时期治党理政的纲领性文件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系统总结了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振奋全党精神、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党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历史任务、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是指引我们推动伟大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总书记在讲话中,对21世纪中叶我国的内政外交、国防军事、民生党建、发展稳定等工作都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政策措施、方针路线,必将进一步指引我们推进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第二点认识:总书记的讲话,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方向

总书记在讲话中把“消极腐败”列为我们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指出“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异化和腐败,是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关系到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

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防治腐败的根本性问题。权力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腐败的发生机理决定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对于防治腐败具有关键作用,权力运行的现实问题决定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惩防体系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在概念上具有不同的规定性,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质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权力制约和监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又涉及监督体制和民主公开,还涉及法制保障。在权力制约方面,应当以改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为核心,解决好权力科学分解、合理配置的问题。在权力监督方面,应当以提高监督主体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推进信息公开透明为关键,解决好监督主客体之间权力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一点体会:把讲话精神贯穿到xx服务工作和xx队伍建设中去

做好服务xx工作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基本立足点和切入点,在新形势下加强xx服务工作,始终坚持党对xx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提高xx队伍的整体水平,深入调研,坚持突出主题、围绕中心、发挥优势、抓住关键,奋力开创xx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服务xx工作中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最终是充分发挥xx履行好参政咨询的职责,为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决履行职责使命,努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切实转变工作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在完善服务中提高管理效能,在加强管理中提高服务水平,从整体上推进xx处的服务工作水平。

第二点体会:在深刻领会讲话精神中努力搞好机关党委的工作

要搞好机关党委的工作,我认为就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的要求,紧紧围绕克服四大危险来展开,并将其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抓紧抓好。[莲山 课~件]

一是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强化理想信念建设。解决精神懈怠问题,一要靠教育,二要靠制度,三要靠激励。从教育来讲,主要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从制度来讲,就是要改进对机关干部的考核和管理,对那些不愿吃苦、懒惰松散、消极应付、得过且过的行为,从制度上给予约束和惩治。从激励来讲,就是要重塑时代精神。应当继续发扬光大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宝贵精神财富。

二是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险,强化执政能力建设。我们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把解决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作为机关党建的一项长期任务来抓。要切实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总揽发展全局、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要着力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解决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要着力提高机关的执行力,提高领导干部抓落实的能力,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强化机关作风建设。要着力抓好宗旨教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使我们的党员干部自觉地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要坚持群众路线,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和服务效率。

7.理性 认识提问讨论式教学模式 篇七

笔者承担的教学任务是《魏晋南北朝文学》, 是中文系本科一年级学生第二学期的课程。魏晋南北朝是乱世, 政权更替、朝代更迭异常频繁, 文人生活其中少有全者, 同时, 这个暑期儒学衰微, 佛学、玄学兴盛。因此, 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风云变化和社会文化氛围, 特别是洞悉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士人心态, 是学习和掌握推动文学发展、变化因素的必要前提。此即“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1]479之谓也, 也符合“文学即人学”[2]的理论原理。孟子曾提出的“知人论世”方法, 仍是当今学界普遍认可的文学鉴赏与文学研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它同样是本课程秉承的教学原则之一。基于以上认识, 在每节课讲授之前, 笔者布置学生阅读内容之一就是史书中相关文人的传记资料。如建安文学中《三国志·武帝纪》, 《三国志·陈思王曹植传》;正始文学中《晋书·阮籍传》《晋书·嵇康传》, 等等。其实, 这样做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经过一个学期关于先秦、秦汉文学的学习, 奠定了坚实的文言基础, 解决了繁体字的困扰, 已经具备阅读古典文献的基本能力。

基于以上种种, 在老师有计划的引导下, 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走进史书, 贴近文人生活的时代, 近距离地体验他们的生平经历, 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们在课前完成的阅读内容, 成为课堂展开诗风转变原因探讨的重要铺垫, 有的甚至是有机组成部分。阅读文献的过程, 同时也是学生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明代理学家陈献章云:“前辈谓‘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章初学时亦是如此, 更无别法也。”[3]一些具备较敏锐洞察力和明确辨析力的学生, 可以“以小明大, 见一叶落, 而知岁之将暮”[4]。他们往往从史书叙述文人曲折坎坷的个体遭际中, 嗅察出历史际会的风云变化, 即所谓“见微知著”、“窥斑见豹”而已矣。但社会风俗和文人心态的改变往往会带来文学创作的变化, 这几乎是魏晋南北朝文学课堂中经常要触及的问题、反复讨论的话题。往往经过抽丝剥茧、条分缕析之后, 相关话题通常变得易于学生们理解与接受。

不仅如此, 文人传记资料的阅读也成为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坚实基础。文人艰难苦恨的生活、愤懑不平的心情, 势必在文学作品中得以最具体的、最形象的、也最富有诗意的体现, “发愤以抒情”[5]197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因之一。感受并把握之, 同时也是在感受并把握文人的命运和文学发展的规律。

了解并熟知这些背景资料之后再切入作品, 学生们往往感同身受, 仿佛已把自身“对象化”, 真切地体会或设身处地地体验着文人的悲哀与焦虑, 痛苦与愤懑。文人激越澎湃的情怀、痛苦徘徊的脚步、往复彷徨的身影化作的唯美诗语, 缓缓地从诗人心头流出, 或直白如话, 或委婉含蓄, 或浅吟低唱, 或怒吼咆哮。这些语言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 用何种方式抒情, 都带着强烈的情感力量与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深深地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世界, 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尽管学生与诗人生活的年代相距甚远, 但此时此刻分明又与诗人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无疑, 正史中的文人传记资料作为古代文学课的课外阅读资料是必要与必需的, 因为这些传记资料不仅仅是现在能够见到的、较为重要的、也较为可信的传记资料之一, 更关键的是作为联系文人与当时社会的书面纽带, 它真实地再现了文人生命轨迹与社会发展变化的交汇与游离、同步与分流、整合与异动的全过程, 它是打开文人心灵的钥匙, 自然就成为文人作品的最佳诠释。不管这些文学作品写得多么隐晦曲折、艰涩难懂, 只要学生走进了文人生活的时代, 体察到了文人内心的情感呼唤, 由此而发的、至美至妙的文学胜境便极易纤毫毕现, 穷情尽趣。特别是学生一旦透彻地理解了中国哲学文化对古代文人心理结构生成的作用, 那么由此矛盾冲突而发的文学作品便极易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程金城曾表述为:“中国儒道互补的哲学文化结构, 对于诗人心理结构有着同样的互补又互相矛盾的作用。一方面是儒家的人格理想, 另一方面是道家的人格理想, 一方面不能忘怀于兼济天下, 挣脱人与社会关系及其规范, 另一方面, 又崇尚独善其身, 追求人格的独立。诗人又是每个时代社会心理的晴雨表, 是最敏感者, 最善于思考者。这两方面在现实中的矛盾, 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激烈冲突, 常常有感而发。”[6]可谓简明扼要, 一语中的。明白了此中真意, 感受文学艺术美、品鉴文学艺术美的过程既不会生吞活剥, 又不会冰冷生硬, 而是水到渠成, 兴味盎然,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许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正是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随时随地地激发学生透过文学现象探究文学本质, 激发他们穷本极源地思考文学史发展的规律, 更激发他们进一步阅读作品、分析作品的动力。整个过程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学生们往往沉浸其中, 深入钻研, 乐此不疲。据笔者所知, 甚至有大二的同学依然还在思索探究魏晋文学的问题, 可见其沉潜之深与沉潜之久。

文学作品永远是文学课的核心, 是其灵魂所在。文学史演变的内在规律, 也是通过文学作品得以体现。以文学作品带动文学史的讲授, 不失为可行性较强的方法。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半个世纪以来, 高等学校文学院系绝大多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要采用的教材, 具有权威性与指导性,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利用这套教材, 学生可以较为广泛地接触作家的作品, 继而总结或理解文学的发展脉络、演变规律。对于这套教材, 笔者采取课下阅读与课上讲授相结合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习质量,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的作品阅读,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围绕问题研读作品。按照文学发展的历史时段, 魏晋南北朝文学可分成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等若干板块。老师要求学生阅读同一板块的作家作品时, 采取横向类比分析法。这是因为虽然处于同一时期的作家, 他们的创作具有一定共性;但是由于创作主体生平遭际的差异、性情的不同、创作心态的各异等原因, 他们的文学创作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同中寻异, 掌握共性, 同时也要知晓个性。寻求同时代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创作风格并探求其内在原因, 是学生阅读作品时需着重思考的问题, 也是老师讲授的重点所在。

此外, 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 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思路。比如纵向对比分析法, 即把不同时代但艺术风格接近、创作手法相似的作家作品整合在一起, 让学生阅读分析、比较研究, 考察文学史上的接受继承问题, 分析同一文学流派在不同时代的兴衰消长及其原因所在;或对同一文学体裁的作品做纵向观照, 引导学生思考文体的发展变化轨迹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层原因, 等等, 诸如此类, 都是笔者按照不同内容而采取不同教学思路和方法的体现。

老师课堂上的讲授或学生之间的讨论, 则紧紧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在详细分析、解读作品基础之上,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概括或总结出问题的结论。这些结论或是中国文学史中的重点难点;或是对中国文学史中相关问题所做的纵向梳理, 从而使文学史现象的发生、发展轨迹更加清晰明了;或是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探究甚至是不成熟的思考。但无论哪种, 课上课下灵活多样的方法意味着对思维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与训练, 都将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 提升思想高度, 使能力与素养得到相应提高。因此, 课堂教学气氛普遍热烈, 学生们不仅更容易理解与掌握知识要点, 重要的是他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养成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最终将受益终生。

经过师生们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与不懈坚持, 大部分学生已适应并接受了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尝试解答、讨论分享等学习环节, 而且有一部分同学还能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开动脑筋, 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在老师的鼓励下自行探索寻找答案, 独立解决问题, 这种难能可贵的“问题意识”正是笔者试图培养学生形成的学习能力。“问题意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也反映了个体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正是这种思维的品质使个体可以不断质疑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推动个体创造力的发展。”[7]40相信随着学生们阅读作品的日渐丰富和思考的渐趋深入, 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当然, 介绍学术界权威观点、最新研究动态, 引入古人对相关作品的评点, 等等, 同样是大学课堂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们或可作为观点的佐证, 或可成为分析作品的支撑, 或是撬动学生深入思考的有效工具。不论哪种情形, 都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 打开学生的思路。此外, 该课程的参考书目亦是学生阅读经典、接触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有效途径。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 (教学时数有限, 教学内容繁多所致) , 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布置学生阅读原典是必要的, 也是必需的。如果说前文提及的文人传记只是要求学生泛读的话, 那么这些原典则是作为精读作业布置完成的。学生必须完成书面的读书笔记或者撰写相关的小论文, 以此加深记忆或促使他们思考。

事实上, 学生确实也在思考, 经过阅读产生问题同时试图寻找答案。有的学生课下、线上与老师交流思想、探讨问题, 展示出一定的思想深度;有的学生向老师询问需要继续阅读的相关书籍, 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有的学生在已完成的小论文中较清晰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凡此种种情形表明, 阅读的良性循环已经形成, 课上、课下俨然成为有效互补。“从某种角度来说,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 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 与教学的这一过程是一致的, 其主旨都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7]40。课堂教学过程紧紧围绕问题展开, 课下阅读学习更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尝试与实践。随着问题得到解决而随后又产生这样的过程不断交替发生, 学生学习将不断深入进行, 最终将会产生质的提升与飞跃, 课堂教学与课下阅读因此进入良性发展轨迹。教学双方, 教师全力以赴且欣慰有加, 学生兴趣十足又信心满满, 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 学生亦促进教师反思与提高, 教、学同心协力, 齐头并进, 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内涵与实质。

综上所述, 阅读、思考、提问这三个环节在整个古代文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是思考、提问的前提和铺垫, 没有阅读量, 没有大量文学作品和相关文献作为支撑, 思考和提问就无从谈起。思考是连接阅读和提问的中间环节, 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没有认真而独立的思考,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全然不可能出现, 即所谓“学而不思则罔”矣[8]。而提问, 则恰恰是思考的结晶, 是阅读成果的体现,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一如前文所述, 此不再赘言。因此, 阅读、思考、提问三个环节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整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是学习知识的良好开端, 是学生们在书海中畅游的助推器, 也是学生们大量接触原典、吸收原典精髓的契机, 很有必要在教学中长期践行。

必须说明的是, 当代发达的信息技术确实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尽管本校图书馆的藏书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阅读要求, 但学校已购买回面向全校师生使用的电子图书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纸质书短缺的不足。学生们积极地上网查找资料, 下载书籍, 并在群里共享, 为其他同学及时阅读提供了很大便利。借阅、下载双管齐下, 线下、线上互相补充;再加上日趋完善的考核措施, 推动学生积极完成各个环节。在这些前提下, 学生们的阅读热情也日益高涨。晚上8点半, 仍有学生在学校的主区图书馆借阅图书;完成并提交作业, 已成为绝大多数学生自觉普遍的行为。往往是已到深夜, 学生仍然在古代文学学习群里提交阅读过书的图片。甚至在节假日里,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能坚持每天阅读书籍, 提交作业。显然, 学生们业已深深意识到阅读在学习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性, 因此才乐此不疲。

是的, 辛勤耕耘, 天道酬勤。相信大量阅读会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而文学的“感悟力是研究作品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9]63。“凡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 务先博观”[1]518, “博观”的作用当就在此。

参考文献

[1]刘勰, 著.周振甫, 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姜剑云.释“文学是人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07 (5) :72.

[3]陈献章, 著.孙通海, 点校.陈献章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7:165.

[4]刘文典, 校注.冯逸, 乔华, 点校.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1989:550.

[5]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57:197.

[6]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41-42.

[7]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 1995 (10) .

[8]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57.

8.理性 认识提问讨论式教学模式 篇八

这是由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不可能照搬课本上的文字作为答案,这种提问方式能引起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合理性提问呢?建议如下:

1、激疑性提问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由于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弄清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遵从什么规律,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类似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对于物理概念,不直接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应用概念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围绕重要的物理过程、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深究细追。向学生发问、追究的问题要经过周密、科学的设计。通过这样的提问,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并有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知识的熟练程度。

例如,在讲完一个例题后,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地提问,或题目引伸性提问,或逆着题意进行分析。这样的提问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积极思考,讨论,探究等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无疑是有益的。

4、铺垫性提问

这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式,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提问与本课有联系的旧知识,为传授新知识铺平道路。教师应从教材内有规律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在知识联系的“挂钩点”设计好问题,使学生思维有明确的目的性,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战胜一个个困难,取得有创见的成果,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5、激趣性提问

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例如,在讲热传导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在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用酒精灯对试管上部的水加热,当上部的水已沸腾了,下面的小鱼为什么却安然无恙?象这类“煮金鱼”以及“纸锅烧开水”等生动有趣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

6、巩固性提问

9.提问与讨论,戒掉“皮毛式”阅读 篇九

过去老师努力将自己个人的阅读心得与收获全部说出来,期待学生能够吸收。然而根据课后评量的结果,发现整堂课都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差。

自从有学校导入“学习共同体”后,不少老师被“教室气氛变得更活络,学生上课更主动”所打动。但过了新鲜期后,也有老师质疑课堂讨论带来的实际效益,毕竟讨论的时间成本高,学生成绩很可能没有进步反而下滑。那么“思考、提问、讨论”该如何融入教学,才能增进孩子的阅读理解,同时提升学业能力?

扣住文章内容讨论最有功效

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团队在2009年发表了一项针对“文本讨论”的研究,将一般课室熟悉的文本讨论分成三类:

第一种是“扣住文本”讨论,亦即文章的内容是讨论的重点,学生只能针对文本里出现的词句和图片进行讨论、辩证,厘清“这篇文章或这段文字说了什么?”而不是谈他们对文本的感觉。

第二种是“感觉延伸”讨论,这是课室里最常见的讨论形式,主要的提问是:“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这段文字让你联想到什么?”

第三种是“批判分析”讨论,讨论的用意是辩证想法,学生来回推敲文本,谈论作者、文章探讨的议题,比较读过的类似主题或文本(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鲁宾逊漂流记》)。这种讨论最有利于培养论证能力。

研究发现,最能促进“阅读理解”的方法是“扣住文本”的讨论。

但课堂上,这种讨论反而较少,多数老师倾向询问学生的感受,要求他们思考文章与生活的关联,但若学生对文本的了解、掌握不够,做这些延伸练习恐怕也是白费力气。扣住文本的讨论能确保学生理解自己的阅读,唯有理解后才能思考自己真正的感受或运用所读的内容。

研究也发现,扣住文本的讨论对于程度普通与中下学生的益处最高,也是缩短班上高、低程度学生阅读理解差距的关键。但这不表示这种讨论只适用于中、后段生,老师要能让阅读能力不同的学生一起讨论,精熟型学生能借由他人的提问,组织自己的想法;而弱势型学生也能进入状况,了解大家在讨论什么。

那么,老师可以怎么开始?

三个方法,不让讨论失焦

方法1 :请同事一起先模拟。

许多老师因为求学时欠缺提问、讨论的经验,不知从何开始。犹他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洁妮斯·多尔建议,老师可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其他老师练习小组讨论,可以针对课文的文本、补充教材或专题做扣住文本与批判思考讨论,体验“讨论是什么感觉,怎么进行”才能了解实际操作的状况,更理解学生的感受。

方法2 :营造能安心发言的氛围。

老师要清楚地让孩子知道合宜的发言与聆听规则是什么。很多中学生对于在全班面前发言有心理障碍,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来发表自己的想法,却有可能因为老师不经意的评语或同学的嘲笑,而受挫不愿再尝试。因此老师要能接纳不同的观点、避免情绪性的评语(如:连这都想不出来吗),多多聆听。

方法3 :随时协助孩子澄清,但不主导。

美国国家教学中心的研究发现,有组织且聚焦的讨论都具备以下条件:

对主题概念有持续的讨论、提问和继续追问,会比一来一往的“快问快答”更能增进理解。在实际的教学中,“提问澄清”是极重要的教学策略,但一般老师往往以为只要有提问,就能帮助学生澄清概念,这其实是极大的误解。老师的提问若全部根据文章顺序,且只提问表层讯息(如:日本松下的创办人是谁,他被称为什么),尽管问答之间没有冷场,上完课后,学生往往会迷惑“这课的重点是什么”,也不能提升自己既有的理解。

精选能激发讨论的文本,要能让人提出有迹可循的推论,文本处理的议题要能提供多重观点与诠释。

问题的设计是可探索、可讨论或能搭建学习框架的。老师可利用“找一找”(特别、重要讯息)、“说出主要的”(统整概念)、“为什么”(解释表层讯息)、“想一想”(分析深层讯息),以及“你认为”(提出看法并举证说明)等阅读策略来设计问题。除了用说,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画出来的概念脉络图,了解学生理解的层次。

对话的内容应该要聚焦在学生的思考过程:所提出的结论是如何形成的,或解释为何论点是合理的,甚至调整原先的结论,修正对文本事件或内容的解读。

此外,老师要逐步把思考的责任分担给学生,如果老师包下所有的发问,就算那些问题再好、再有深度,也只有老师自己练习到“思考”而已。

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

招式1:用专题方式提供难易不同的书籍。

当班上孩子阅读能力不一,老师可为同一个专题提供不同程度的文本,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撷取信息、理解概念。

招式2 :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

老师可利用电子白板,边读边写下自己阅读的疑问、联想和思考过程;顺带示范如何从文章找主要讯息的阅读策略。美国密歇根三火中学的八年级科学老师更进一步请学生在笔记本上划中线,左栏写下阅读时觉得重要的信息,右栏则记录对于这个重点的理解、疑问或链接。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要主动做些什么,这样的记录也有助于后续的分组讨论,学生有思考,就会更有信心发言。

招式3 :把个人测验换成小组测验。

为了让学生持续有双向反思,美国密执安州的沙林中学七年级社会老师把随堂个人测验改成两人小组测验。学生要一起讨论、厘清“问题在问什么”,一起推理、决定答案是什么,这可以让他们持续有对话且观察彼此的想法异同。

提问与讨论比起让学生面对一纸试题更能“增进学习”。因为自己想不到的地方,可以听到别人的想法。学生能力落差大也没关系,学生经过比较后,立刻能了解应如何表达才准确;因为必须要讨论,所以比听老师一直讲更容易懂。在你来我往互相辩证的过程中,学生开始不会只关心答对或答错,而是觉得被挑战到,想再读得更透彻,再思考得更深入。

编辑 王 慧

10.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认识 篇十

1.激发学生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 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 要体现以学生为主, 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具体要求, 给学生提出问题, 给学生思考的方向, 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

2.通过问题的反馈功能,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并对于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很多学生因为知识网络的不全和思维的局限性,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考虑问题不全面或者解决问题受阻等情况。通过学生对问题解决情况的反馈, 及时优化学生的思考, 从而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到底。

3.集中学生注意力,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的学生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只带嘴和手, 缺乏动手操作意识。因而在学习当中, 很容易出现听课的疲软。适当地设置问题, 将课堂的教学过程设置得丰富多彩, 跌宕起伏,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拓学生思路, 启迪智慧, 使学生学会良好的构思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述能力要在不断的训练当中加以培养。不断地让学生在问题当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表达, 才是提问的真正目的所在。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必须注意优化课堂教学提问这一环, 使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问的方法和艺术可以说也是因人而异, 变化繁多。笔者下面将以两种常见类型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1.对于数学新知识、数学概念的学习, 应突出重点, 围绕难点设置问题。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 通过有计划地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由于所设计的问题是围绕重点问题提出的, 因此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 既能突出教学重点, 又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和能力。

例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 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 (小于) 的点的轨迹f叫做双曲线”以后, 再通过演示实验, 对学生进行启发、引申: (1) 动点f的轨迹是双曲线,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当学生得出||pf1|-|pf2||=常数〈|f1f2|后, 可以将条件进行如下改变让学生思考。 (2) 将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 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 (3) 将绝对值去掉, 其结果又如何呢? (4) 令常数为0, 其余不变, 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 (5) 将括号中的小于|f1f2|去掉, 应如何讨论点的轨迹?通过上述从不同角度, 或同一角度中相似问题 ( (2) 问) 的讨论, 学生对于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常数 (小于|f1f2|) ”以至整个概念就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从而深化了认识。

2.对于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设置的题目也应将问题加以分解, 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回答把握数学题的目的。另外, 将一道数学题的问题进行分解, 所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 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 使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可以获取新知识, 因此, 达到了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克服了数学问题的难点、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同时让学生对问题的实质和转化加以掌握。

例如高二教材上的一道例题:一炮弹在某处爆炸, 在a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在b处听到爆炸的时间晚两秒, 爆炸点应在什么样的曲线上? (此题教材上的解答还存在漏洞) 解决此题, 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 (1) 在a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b处晚, 能说明什么? (2) 若设爆炸点为p, 声音传播的速度为v, 你能否用一个式子来加以描述?学生容易得出式子|pa|-|pb|=2v。在学生得出这个式子后, 可以设置第三个问题。 (3) 这个式子是否满足双曲线的定义, 如果不满足, 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加以比较后, 可由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解答, 然后回答第四个问题。 (4) 这个解答过程与你的想法是否吻合?如果不是, 应该如何解答?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 将学生引入到对此题的思考中来, 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 通过对教材上解答过程的漏洞的发现,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一种质疑的学习习惯。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 又可以提出新的问题: (1) 若已知|ab|=800米, 此时声速为340米/秒, 如何求出点p的轨迹方程? (2) 我们求出了爆炸点所在的曲线, 能否确定爆炸点的具体位置呢?应如何解决此问题? (3) 若a、b两处同时听到爆炸声, 则爆炸点应在什么曲线上?

11.理性 认识提问讨论式教学模式 篇十一

自2008年起, 伴随着一系列突出的公共事件, 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民主化进程问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成为中国民众普遍关心的政治话题。发端于网络的社会运动和大量在网络进行的公共事件讨论将人们的视线再次集中到了网络是否是公共领域的讨论中。

本文以为, 对网络公共领域是否存在的讨论不应局限于是否满足“公共领域”这一概念, 即网络究竟是不是哈贝马斯提出的所谓公共领域;而应关注于网络公共领域包含的几个维度或要素的考察, 尤其是其中的理性在网络空间的重要性, 或者是理性之现实的考察。

因此, 本文选取了最近发生的一起公共事件——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案作为例证, 来对中国网络公共领域中的理性进行一番检视。尽管本研究开始之初有网民非理性参与的预设, 但同时考虑到本次事件中涌现了很多具有质疑精神、提供实物线索的网民和新的讨论特征 (如自己制作新闻发布) 等因素, 本研究试图提出并解答:

RQ.中国网络公共领域是否具有理性特征?

Q1.基于网络论坛, 其参与主体是否理性?

Q2.网络论坛的言论是否理性?

二、公共领域:政治传播学的复杂命题

公共领域概念的复杂性, 不仅在于其所指的对象又有政治公共领域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的区分。同时, 由于词语使用上的多歧性, 公共领域一词既可以从“空间”的意义上加以说明, 亦可以从其衍生含义“领域”、“论域”的意义上加以规定[1]。“公共领域”和“公共性”虽有差别却内在关联, 而公共领域的核心问题实质上就是公共性的问题。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有三个构成要素, 即公众、“公共意见”或“公众舆论”、公众媒介和公共场所[2]。在现代社会中, 公众媒介和公共场所主要表现为报纸、期刊和广播、电视等。公众媒介和公共场所是公共领域的物化形式, 也是公众舆论的表达手段, 在很多时候, 也很可能是公共领域的主体与标志。

由于传统媒介始终脱离不了国家和政府力量的控制, 并越来越受控于商业利益, 因此公共领域的结构性框架遭到了前后夹击[3]。在这里, 本文之所以使用“网络公共领域”而非网络中的公共领域, 就是为了跳脱出对中国网络空间是否已经形成公共领域的单一讨论, 而深入考察其一些属性和特征。既然是网络公共领域, 有了网络这一限定, 则不必固守公共领域的所有特征, 只要满足部分公共领域的特征而又在网络空间, 即可称之为网络公共领域。其中包含的逻辑关系式:公共领域的特征是充分非必要条件。

网络公共领域的出现主要依托网络论坛 (BBS) 和博客 (blog) 两种网络形式。研究普遍认为在这两个网络空间中, 公开性、相对舆论自由和平等的语言机制使得博客社区和网络论坛具有形成现代公共领域的特质, 并有甚者认为在这两个网络空间中已经存在公共领域。但也有文章从公共领域的几个特征对这两个空间成为公共领域提出了质疑。不少质疑集中在公共领域中理性这一特征或要素的缺失上。《论博客社区中公共领域的理性缺失》对博客社区中的理性缺失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尤其对博客社区中的理性概念作了界定。相对而言, 单就理性对网络论坛进行的考察则十分鲜见, 《论正在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以“华南虎”事件为研究个案》将理性作为一个考察的切入点。而更多的文章只是将理性作为众多要素之一。如《网络公共领域的现实考察:以BBS论坛为例》就是从等级化、匿名性和论题公共性多个角度对网络论坛成为公共领域的否定。基于以往的研究和近年来一些网络新闻事件的分析, 本文认为, 理性缺失也是阻碍网络论坛发挥公共领域功能的主要因素。因此, 本文将网络公共领域集中在具有成为公共领域争议的网络论坛, 并考察其中的理性现状。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内容分析法, 具体是通过对天涯BBS上关于杭州飙车案的网友言论内容进行分析, 从中审视BBS作为网络新兴公共领域的理性现状, 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 研究对象

以BBS为研究对象, 在本研究中选取天涯BBS作为具体分析对象。天涯创办于1999年, 是以论坛、部落、博客为基础交流方式的综合性大型虚拟社区和网络社交平台, 其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其中天涯BBS具有超强人气, 拥有大量高忠诚度、高质量的用户群, 每天产生于其中的原创内容等不计其数。而对于“杭州飙车案”, 天涯网友在BBS上积极关注事态发展并进行讨论分析。故选择此BBS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二) 样本来源

本研究内容分析的样本源来自于天涯社区——天涯论坛——天涯杂谈版块 (日Pageview超过150万) 中有关“杭州飙车案”的网友言论。

研究时间段确定为从2009年5月7日杭州飙车案发生到2009年6月6日共为期一个月的时间, 经统计在此期间共有105篇发帖。

(三) 抽样

本研究采取系统抽样, 其中确定抽样间隔为2。

在如上所述的105篇发帖中共抽取53篇发帖, 其中剔除无关事件帖3篇、被删除的帖子1篇, 最终鉴定为有效样本数为49篇。

(四) 分析单位

本研究在基本资料的呈现方面, 将每篇发帖及49篇有效发帖的每一条跟帖作为分析单位, 分别对二者进行分析。

(五) 类目

1. 类目建立

根据类目建立的互斥、穷尽、可信度三个原则 (Berelson1952) 分别建立上述两个分析对象 (即原帖及跟帖) 的类目。

(1) 原帖内容类目

其中包括:新闻转载、事实归纳阐述与进展、事实相关评论与思考、情感发泄、被删除、其他

(2) 跟帖讨论内容类目

其中包括:理性意见表达与评论、非理性意见表达与评论、其他

2. 类目操作化

(1) 原帖类目

新闻转载——指的是转载自传统媒体或者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等;

事实归纳和阐述——指的是网友根据对事件信息的搜集或者知情者对整个事件的经过、细节等情况给予描述等;

事实相关评论与思考——指的是网友对此事件以发帖形式发表自己的评论与分析, 以及一些对事件的深层次思考;

情感发泄——指的是对事件本身仅仅宣泄情绪, 表达不满与谴责等感性因素;

被删除——指的是帖子标题仍保留, 但是具体内容已经被删除;

其他——主要指的是发帖题目包含“杭州飙车案”关键字但是与本次事件无关的帖子。

(2) 跟帖讨论内容类目

理性意见表达与评论——指的是网友跟帖中对事件进行理性的评论分析;

非理性意见表达与评论——指的是网友跟帖中对事件本身或者当事者宣泄情绪, 并无诉诸理性的思考或者评论分析;

其他——指的是无意义的回帖, 比如顶帖、拿分走人、广告等等。

(六) 信度测定

1. 编码员

本研究的编码员共有两人, 皆为复旦新闻学院传播学的研究生, 在之前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课中对内容分析法已有了解, 而因编码员也同时是本课题的研究者, 所以对本研究的目的、内容等也较为熟悉。

2. 预先研究

内容分析中的信度指的是在将分析单位归属到类目中时, 编码员间达到一致性的程度。Wimmer与Dominick (1983) 认为要使内容分析研究达到可接受信度需要:确定最详细的类目范围、训练编码员、进行小规模研究或是预先研究。

在本研究中, 两位编码员也进行了小规模的预先研究, 分别对10篇发帖和20篇跟帖进行试测, 对有异议的类目涵义进行修正, 调整不当部分, 形成最终的较为完善的类目。为了确保试测信度, 编码员在进行试测编码时没有进行讨论。

3. 信度计算

根据相互同意度与信度的公式计算研究信度:

(1) 相互同意度

(R相互同意度、M为两位编码员结果相同的次数、N1为第一位编码员编码的次数、N2为第二位编码员编码的次数)

(2) 信度

信度=nx/{1+【 (n-1) x】}

(n为编码人数, x为相互同意度)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出如下结果:

a.原帖类目:相互同意度为0.8;信度为0.89, 符合信度水平;

b.跟帖讨论类目:相互同意度为0.75;信度为0.86, 符合信度水平。

四、数据研究结果和结论

(一) 数据研究结果

我们为了解决研究问题统计了在天涯杂谈里“杭州飚车”事件相关帖子样本主题和回帖的内容。统计帖子样本主题时分了六个部分。新闻转载、事实归纳阐述与进展、事件相关评论与思考、情感宣泄、其他、被删除。统计回帖的内容时分为非理性的、其他、理性三个部分。

天涯杂谈“杭州飚车”事件相关帖子样本主题类型统计了总共53篇发帖, 其中剔除无关事件帖3篇、被删除的帖子1篇, 最终鉴定为有效样本数的为49篇。新闻转载帖子是11篇等于53%、事实归纳阐述与进展帖子是2篇等于4%、事件相关评论与思考帖子是28篇等于53%、情感宣泄帖子是8篇等于15%、其他帖子是3篇等于5%, 还有被删除帖子是1篇条等于2%。

天涯杂谈“杭州飚车”事件相关回帖的内容类型统计了总共1303条, 结果是非理性的回帖644条等于49%、理性的的回帖是401条等于31%、其他的回帖是401条等于20%。

由此可以看出, 在关于“杭州飚车案”的论坛讨论中, 理性现象正出现回升。在网络论坛参与讨论的主体已经达到相当程度的主体理性, 超过半数 (53%) 的帖子是关于事件本身的分析和反思。因为发帖者在网络论坛中通常扮演了意见领袖的角色, 所以考察他们的帖子内容可以显示主体是否具有理性。在天涯论坛中因为有匿名性的限制, 我们并不能知道发帖者的身份, 但可以从帖子的内容对其进行推测。统计结果显示, 很多帖子是建立在总结归纳事件真相基础上的思考质疑。并且起到了推动事件发展的作用。与此同时, 这些网络公共领域中的主体发出了15%的情感宣泄帖, 说明非理性因素在主体中仍然存在。

另外, 对于参与讨论的内容, 考察回帖可以发现更多的非理性因素。因为有接近半数49%的回帖是抱怨、人身攻击、互相谩骂和不负责任的非理性灌水。由此可以推断参与讨论的言论仍然不够理性。这契合了目前网络论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也反映了确实存在为数不少的网络暴民。

而且在网络极端化的影响下, 很容易将原本单纯的理性质疑导向非理性的争论和发泄。这也是网络公共领域的匿名性、公开性和平等性造成的。

(二) 总结

“杭州飙车案”的事件发生及其特点

1. 网络舆论对政府公权力的监督 (市委书记的网上恳谈以及公安部门新闻发布会) , 网络公共空间的存在确实对推动民主化进程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从虎照事件起, 网络民众所具有的理性的力量是对政府的一种有力监督。

2. 草根新闻的出现 (某网民以视频方式对事件进行回顾并对相关当事人进行采访) , 反映了网络公共空间中的主体有很强的质疑精神。

3. 网民讨论非理性因素占有较大比重, 此外讨论中充斥很多对事件的讨论无意义的发言以及重复的内容。

4. 网民缺乏对虚假信息的质疑论证, 盲目相信各种谣言, 使谣言泛滥。

5. 自己制作媒体新闻的现象出现。说明理性和自媒体的力量不断增强。传统媒体在公共领域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正在逐渐式微, 并且其力量也在被网络公共领域所侵占。

6. 人肉搜索现象存在理性和非理性两面性。

①浙A60820, 此车数次超速“前科”被揭露 (浙江在线2008年12月一则新闻中报道过此车在马路上玩漂移)

②胡某及其父母、姓名、职业、家庭住地、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结果证明并不完全属实)

③胡的QQ空间遭到破解, 发现在5月8日2:49胡某更新qq心情, 引发网友质疑“居然他当天晚上还能上网?”

7. 很多帖子被删掉, 说明了在网络公共空间中存在很强大的管制力量。在公共领域中要求存在完全平等的身份, 但在中国目前的网络空间中, 等级力量仍然存在。比如斑竹、网管等身份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曹卫东.权力的他者[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p44

[2]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

[3]论正在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以“华南虎”事件为研究个案

12.精心设计认识类课堂提问 篇十二

一、言论认识型

言论认识型提问,是指借助含有某些言论的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有关言论或观点,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问类型。言论有正确言论,有错误言论,也有正误混杂言论。巧妙设计这种提问,能够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深刻认识有关言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在对言论的认识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这一提问的设计策略是:第一,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言论,学生容易产生模糊认识的言论,时政性比较强的言论,贴近学生生活的言论等。第二,指导回答提问的方法。针对有关言论,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态度,然后紧密联系教材中的知识点,积极进行发散思维,力求全面、完整、深刻地认识有关言论所涉及的问题。

例如,教学“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时,教师引入了材料:在某中学,七年级(1)班以“如何让父母更快乐、更幸福”为主题的讨论会正在进行着。甲同学说:“我长大以后,将把世界上最豪华的房子买给我爸爸妈妈住,让他们感受一下现代和时尚。”乙同学说:“我要请爸爸妈妈吃世界上最豪华的宴席,让他们感受一下卓越和精美。”丙同学说:“我妈妈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手,我要经常给妈妈洗头,让妈妈的长发亮起来,飘起来。”提问:你如何看待甲、乙、丙三个同学的言论?

这一提问就是言论认识型提问。正确回答这一言论,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甲、乙同学的言论虽然表明他们对父母有爱心,但也表明他们好高骛远;而丙同学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父母更快乐、更幸福。这样,学生就能深刻认识“从点滴做起”,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行为能力。

二、做法认识型

做法认识型提问,是指借助含有某种做法的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有关做法,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问类型。做法有正确做法和错误做法之分。巧妙设计这种提问,能够引导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够促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答做法方面的一些问题;能够使学生明确行为的是非对错,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这一提问的设计策略是:第一,选取那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能够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能够指导学生行为的情境材料。第二,引导学生掌握回答的方法。如果是对正确做法的认识,就要从实际到理论,准确、全面地解答正确做法所涉及的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点;如果是对错误做法的认识,可以遵循这样的回答思路:即分析错误做法的危害——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对错误做法进行剖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教学“奋斗成就未来”时,教师展示了漫画(略)材料:其一:两位同学在穿着上追求名牌服装:A同学问:“你的衣服是世界名牌吗?”B同学答:“不是名牌我才不穿呢!”其二:个别同学在学习上不思进取的现象:C同学对D同学说:“哥们,今晚的作业太多了,我给你点小费,你帮我写吧!”其三:个别同学在生活中的浪费现象:E同学对正在吃馅饼的F同学说:“不爱吃就扔掉吧!”提问:你如何看待上述现象?

这一提问就是做法认识型提问。该漫画情境材料列举了三个现象,实际反映的就是在穿着、学习、吃饭方面一些学生的错误做法。回答这一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通过讨论来统一认识:尽管生活富裕了,仍然应该艰苦奋斗。青少年应该把艰苦奋斗落实到学习上、生活上,落实到思想上、行动上,拒绝铺张浪费和贪图享受。

三、事例认识型

事例认识型提问,是指借助含有某一事例的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有关事例,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问类型。事例有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之分。巧妙设计这种提问,能够促使学生深刻感知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够促使学生对事例进行深入思考,丰富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够促使学生学习、借鉴正面事例,尽量避免或杜绝自己犯反面事例类似的错误,从而端正学生的行为。这一提问的设计策略是:第一,选取最新时政材料,增强教学的时效性;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增强教学的生活性;选取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第二,引导学生掌握回答的方法。如果是正面事例,就要把握事例的主旨,然后回归教材,找到提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既可以进行理论分析,又可以结合社会实际和个人实际来谈;如果是反面事例,就要围绕事例的主旨,沿着“危害——原因——措施——怎么做”的思路来回答。

例如,教学“走科教兴国之路”时,教师展示材料: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科院院士谷超豪、孙家栋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提问:谈谈你对重奖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这件事的认识。

这一提问就是事例认识型提问。回答这一提问,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学生把握情境材料要说明的核心问题。该提问能够回答的角度较多,但是本节课是谈“科教兴国”的,因此应该围绕科教兴国这一核心问题来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结合实施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或必要性的有关知识来回答即可。

四、故事认识型

故事认识型提问,是指借助含有某个故事的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有关故事,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问类型。巧妙设计这种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情感,诱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能够受到故事中主人公言行的影响,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端正自己的道德行为。这一提问的设计策略是:第一,把握故事情境材料的取舍。展示故事要符合落实教学目标的需要,符合教学环节的要求,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不能随便在某一时候就讲故事,不能展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故事。第二,力求故事与认识相结合,达到“情”与“理”的水乳交融。

例如,教学“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时,教师展示了故事:于明是一位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然而却是一位不幸的孩子。他5岁时,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了,他与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后来,母亲的病情加重,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他除了精心照料母亲,还养鸡、喂猪、捡废品,维持家庭生活。对于文化课,他总是挤时间学习,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的考试成绩每次都在全班名列前茅。提问:结合于明的故事思考、回答:对挫折你是怎样认识的?

这一提问就是故事认识型提问。这里讲的是同龄人的故事,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于明遭遇到了挫折,他不屈服于挫折,并且勇于战胜挫折。这就能使学生认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应该勇敢面对挫折。

五、活动认识型

活动认识型提问,是指借助含有某个活动的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有关活动,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问类型。巧妙设计这种提问,能够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采取活动式教学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强化学生对活动的认识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全方位、高质量地达成教学目标。这一提问的设计策略是:第一,引导学生切实、有效地开展活动。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设置活动,要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发挥教师对活动的主导作用,要密切联系实际开展活动,要开展灵活而多样的活动。如果应该开展活动而没有开展,如果有关活动流于形式、活动效果较差,学生就不可能获得活动的亲身体验,也就难以谈活动的认识。第二,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认识和反思,通过对活动的认识,一方面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升华学生的活动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意水平和行为水平。

例如,教学“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时,教师展示晨练记录卡,内容包括:今天是晨练的第几天,起床时间是什么时间,晨练坚持了多少分钟,自己的心情记录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晨练记录卡,介绍自己一周以来的晨练情况。提问:通过晨练活动,对于自己的意志现状,有了怎样的认识?

这一提问就是活动认识型提问。这里的活动是晨练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肯定会对自己的意志状况产生一定的认识,有的同学可能认识到自己的意志力较强,有的同学可能认识到自己的意志力不强,不管是何种认识,学生最终应该认识到:坚强意志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六、总结认识型

总结认识型提问,是指借助课堂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归纳、认识有关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问类型。巧妙设计这种提问,能够促使学生重新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增强知识的条理性、系统性、逻辑性,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这一提问的设计策略是:第一,做好总结铺垫工作。教师应该在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对本节课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总结谈认识。如果缺少这样的铺垫,学生的总结认识肯定是不到位的,效果也肯定是不理想的。第二,引导学生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就主要内容、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认识。

例如,教学“播种友情”时,教师在本节课的结束环节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友情我们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这一提问就是总结认识型提问。在这里,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归纳能力,升华学生的情感,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友情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友谊观,积极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综上所述,巧妙设计认识类课堂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探求对事物的看法,能够提高学生对是非、美丑、善恶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能够指导学生的行为。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这类课堂提问。

上一篇:形容春风的诗句下一篇: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