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理解

2024-06-28

论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理解(精选8篇)

1.论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理解 篇一

我国的周边环境和安全形势

首先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分析:(1)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2)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3)树立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

第一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又分为5点:(1)中国的崛起(2)美国的超强(3)俄罗斯的复兴(4)中东等热点问题(5)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首先我国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必将震惊世界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2月19日文章:前所未有的成功(作者:彼得拉·科隆科),当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潭,而欧洲和日本忙于结构调整时,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中国是全球第四经济大国,拥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经济增长率今年再度超越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其次是美国的超强,美国的强大体现在三方面,经济力,军事力,外交力。俄罗斯的复兴,和中东仍将称谓热点地区以及和平和发展依旧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第二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也分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我国的有利因素有三点:(1)今天的中国没有陷入大国矛盾的旋窝(2)我国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全面的改善和发展(3)我中央应对周边安全环境的策略方针作了新的重大调整。我国的不利因素分两大点,第一大点分5小点;(1)我们所处的亚太地区是大国矛盾的集中区(2)亚太地区是世界热点问题的高发区(3)亚太地区是国际恐怖势力的聚集区(4)亚太地区是民族宗教矛盾的集中区(5)亚太地区是领海主权和海洋矛盾的重灾区。第二大不利因素是中日现实领土领海主权矛盾问题,有钓鱼岛的主权之争和东海划界和油气田的开采问题。还有不稳定因素包括南北朝新和南海岛礁问题。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能够很好的看清世界形势以及国内外的各种有利及不利因素更要树立起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是一种战略意识,是一种全局意识,是一种开放意识,是一种机遇意识,是一种驾驭能力,也是一种是一种精神状态。当然最主要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的大学生我们需要树立起民族自豪感,时代幸福感和历史责任感!

2.论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理解 篇二

关键词:建设新农村,政策,有效执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性任务, 描绘了新农村的特点,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然而, 一些农村对建设新农村的政策片面理解或理解不充分, 以至于找不到切入点, 建设任务进度迟缓。依据政策执行有关理论, 本文通过分析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政策不能有效执行的原因, 探讨如何能更有效地寻找切入点, 从而顺利地开展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政策偏离的典型:拆房刷墙

由于政策理解不到位,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农村出现了政策不能有效执行导致政策偏离的现象, 以至于产生只作表面工作的现象, 如大量拆除破旧房屋, 将村外围或公路沿线房屋外墙粉刷一新, 还有的植树种草甚至修广场等等。表面文章的背后却是村民生活依旧, 村内各种设施没有变化, 村民收入不见提高, 同时由于资金使用不当,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也间接地打击了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虽然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过程, 不可能短期见效, 但一些地方的切入点本身就偏离政策初衷。如果发展下去, 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可能会变得进度迟缓, 农村发展受影响的同时, 还容易导致某些环节断裂甚至腐败现象的发生。这样, 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国的一项重大任务, 势必因某些地区存在的问题受到影响, 最终使建设过程受到一定阻碍。

在公共政策理论当中, 政策执行部分非常重要, 政策不能有效执行, 再好的政策也将失去意义。我们将就“拆房刷墙”现象引发的政策有效执行问题进行探讨, 以求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服务。

二、政策理解、执行与有效执行的有关概念

为了更好地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政策偏离现象, 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有关政策理解、执行与有效执行等相关政策理论。

政策理解指执行部门对一项政策从制定宣传到准备实施这一过程中, 首先要充分认识政策含义、领会政策精神, 为后期执行和全面实施打好基础。要做到政策理解, 政策宣传和政策分解是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政策对象只有知晓了政策, 才能理解政策, 只有理解了政策, 才能自觉地接受和服从政策。各级政策执行机构需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政策意义、目标等, 从而为有效执行政策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政策分解即制定计划, 需要遵循客观性、适应性、全面性以及一致性的原则, 它是政策实施初期的一项功能活动, 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之途。

政策执行是在政策制定完成之后, 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 是为实现政策目标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 是政策执行者运用政策资源, 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和监控等各种行动, 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 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由于公共政策从观念形态的制定到公共政策现实形态的执行尚有一段比较长的距离, 以致于执行环节易于出现偏差, 即政策偏离, 最终导致政策不能有效执行。

政策有效执行即严格按照政策要求, 做到不偏离、不走样、不背离, 或者通过政策变通等灵活性和创新性形式达到政策目标。

三、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政策不能有效执行的原因

1、政策执行主体或人员对政策不能有效执行存在影响

(1) 执行机构组织之间可能存在沟通与协调的不充分因素。政策沟通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组织人员将政策信息进行交流、传递的过程, 有效的沟通也是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协调也是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条件之一, 它是管理组织为了顺利实现政策目标而谋求自身统一和谐、谋求自身相干要素匹配调剂、协作分工的一种行为方式。由于我国农村地理、经济、社会等各项因素的特殊性, 某种程度上存在执行政策时缺乏沟通与协调的问题, 导致基层执行机构对政策认识不充分, 执行不到位, 以及执行政策出现偏离等现象的存在。

(2) 基层执行机构人员的素质与工作态度存在一定问题。任何一项政策最终都要靠执行者来实施, 政策的变形走样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执行者的素质不高和思想观念上的错误所导致的。部分乡村干部年龄普遍很高, 文化水平不高, 加之基层干部的待遇不高, 从而缺乏动力, 缺乏一种真抓实干的硬作风。另外, 由于乡村干部缺乏教育培训, 对政策法规认识不够, 理解不清, 在政策贯彻执行时, 对政策的宣传难以到位, 在工作中难以树立依法行政的思想观念, 思想模糊, 认识滞后偏差。

(3) 基层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替代式执行。替代式执行是指当执行机关和部门所执行的政策对自己不利时, 执行者就制定与上级政策表面上一致, 实际上却相违背的实施方案, 使上级的政策难以得到贯彻和落实。我们所讨论的“拆房刷墙”现象实质就是替代式执行的典型代表。

2、目标群体即农民对政策执行有一定的影响

(1) 农民自身的素质因素对政策执行有一定影响。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再加上获取信息的不对称性, 使得他们对很多的具体政策缺乏了解,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他们根本不能有效识别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2) 农民扮演的角色也是影响政策执行的一项因素。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是主要角色, 而有些地区农民则是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下来面对政策的, 这样势必产生一种农民不顺从、不关心甚至拒不接受的结果。

(3) 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存在一定问题。农民本应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监督作用, 但是受自身素质和地位等客观因素制约, “搭便车, 随大流”思想使得他们对政策执行漠不关心或者无力关心, 导致乡村干部的一些执行不力甚至违规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有力的制止, 间接地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执行。

3、政策执行还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环境主要包括农村所在地区的政治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状况、教育状况、法律状况、人口状况、科技状况等。当前我国农村所受政策环境影响和制约的方面主要有:政治上, 基层组织存在很多问题, 乡村干部素质、能力较低;经济上, 部分地区经济不发达甚至非常落后, 不能有效地配合政策执行;文化、法制和教育发面, 许多农村地区文化环境较差, 教育水平落后, 法制观念淡薄等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在政策宣传方面的落实和实施。其它方面, 如人口分布复杂和科技不发达也是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4、新农村建设过程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

政策监督贯穿于政策运行的全过程, 包括事前监督, 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部分。通过政策监督既可以保证政策的合法化, 又可以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 尤其通过事中监督可以防止偏差, 使政策顺利执行。如果政策监督不到位, 对政策执行情况缺乏跟踪控制, 对政策执行效果缺乏严格考核, 对政策执行主体和参与者缺乏赏罚措施, 那么对政策的执行将产生消极影响, 大大降低政策效果。

四、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如何做到政策的有效执行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看到,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策不能有效执行有许多原因, 因此, 结合有关公共政策理论,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发挥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有效执行中的作用

针对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存在的一些问题, 加强组织间沟通与协调、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素质等至关重要, 信息的准确完备是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政策执行机构和执行者必须做好信息搜集、整理工作, 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 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 保持信息来源渠道的畅通, 多渠道获取信息, 确保信息准确完备, 以便为政策执行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提高农村政策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 有效地执行政策, 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加强宗旨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宗旨观念淡泊, 理想信念缺乏是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的思想根源;二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教育, 使政策执行在合法有序的框架内得到贯彻落实;三要强化对政策执行人员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 增强执行人员在政策执行中的把握能力和控制能力;四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吸纳高素质人才, 认真落实一村一大学生政策, 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素质水平。

2、扶持和落实有关政策, 使政策和农民利益紧密结合

财政、金融、教育等有关农村的政策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 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形势下, 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 将政策向农村倾斜。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我们把教育看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在和谐社会的思路里, 我们把教育看作是社会运行的平衡机制, 因此, 有关农村教育改善的政策不可或缺, 农村教育政策的继续创新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 还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力度, 不断缓解农村过剩劳动力所产生的压力。

基于以上各项有关农村政策, 使得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政策所带来的实惠, 切实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产生一种“共鸣”, 从政策执行的目标群体角度解决其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

3、完善政策执行监督与考核机制

公共政策监督是检查政策运行, 纠正政策运行过程中的不当“偏离”, 保证政策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措施。政策监督机制的运作是通过对政策执行前、执行中、执行结果的监督对政策执行各环节进行预测分析, 监督执行的行为。政策控制机制的运作就是通过制定调整方案或纠偏措施, 采取调整和纠偏行动, 对原政策的目标、范围、力度等进行调整或更新。

另外, 要在对农村基层的考核评估中突出对农民利益的保护, 以农民满意为最高原则, 将内部评估变为内、外部评估相结合, 以外部评估为主的形式;二是要在对农村基层干部的任用、考核、奖惩中以农民意见为主, 从评估机制上加强对政策执行歪曲的制约, 使农村政策执行从制度和机制上更合理更科学。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彭明春:论公共政策执行变异的成因和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4 (9) .

[3]高建华: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政治学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 2006 (2) .

[4]王杰敏:农村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2005 (6) .

3.我国国际周边安全环境形势 篇三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人类进步与发展的主旋律,但在新的形势下,各个国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依然严峻。世界局势动荡加剧,地区间冲突不断升级,国界敏感问题日趋激化„新的矛盾酝酿着信的发展机遇,发展又必然与国家的安全形势密切相关。因此,世界各国间军事与安全斗争的重要性则日益彰显。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和不断进步与其周边和国内的环境密切相关。没有一个和平和稳定的环境,发展就无从谈起。我国是一个拥有着960平方公里面积的泱泱大国,也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题。并且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冲突的升级,矛盾也会不断加剧,因此 我国的周边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曾被迫进行过六次对外战争。先后面临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遏制、中苏关系紧张恶化、东西方“霸权国”的威胁等。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美国日本的关系相继缓和。紧张形势逐渐缓解,并开始与其他周边国家建立了外交往来。然而安全威胁并未完全消除,来自敌对势力的军事入侵危险始终存在。

二、我国周边安全的形势:纵观这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国际战略态势总体上继续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与周边各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也呈现和平稳定发展之势,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不管是中美的“经济战”还有中日的“领土战”还是朝韩的战局中东战局,等等一些列问题都在影响着中国周边形势,他们的存在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崛起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三、威胁我国周边安全的因素:美国,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霸权主义国家。由于我们在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不断的插手中国事务,遏制中国发展。日本,在政治上一直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意图成为常任理事国;军事战略上,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将我国列为其主要潜在对手。再加之在领土问题上,日本一直在暗中加强我国对钓鱼岛的控制和开发。印度,一直在积极谋求地区霸权,并在非法占领的中国领土上建立了军事体系,不断增加军费开支。朝核危机对我国安全存在着很大的威胁,该问题如不能解决,必将带来东亚核格局的转变,成为我国周边安全的严重威胁。南海诸国,由于南沙群岛有着宽广的面积和丰厚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以菲律宾为首的南海诸国纷纷垂涎我国南沙领土,企图据为己有。再加上外界以为超级大国首的对我国的军事威胁论,不断插手中亚事务,更加促进了我国乃至亚洲的紧张气氛。台湾一次次的军售,日本自卫队的一次次扩展,印度军事的崛起,俄罗斯在亚洲的一系列作为,再加上亚洲地区多次的军演威慑,更加剧了亚洲局势的进一步紧张。而且亚洲地区遗留的一系列历史矛盾,更是印刻在各国民众的心里,各种激进的仇视心理自然也成为了催化剂。使得我国周边安全的形势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和众多的挑战。

四、维护我国周边安全的政策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就我国而言,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关系,构成了我国外交态势的全局。大国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重点,周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要点,发展中国家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基点,多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亮点,我国必须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发现有利益冲突就必须立刻加以干涉和沟通,从而取得缓和或解决矛盾的方法,我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不干涉别国领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通过以磋商洽谈的手段,缓解矛盾的发生,把给国家带来的问题降到最低,要知道武力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最佳的选择,一旦选择武力,那就意味着你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所以我国一直以一种更为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国家间的利益达成一致,从而携手发展。

五、总结我国处在亚洲风暴的核心,一直以来都是以战略防御型的国防策略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外交方针来面对他国,绝不主动挑起事端,绝不肆意挑衅,也从来不会主动用武力去解决问题。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以来已经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起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可以说我们拥有很多“朋友”。这种“朋友”关系的建立是出在某种共同利益之上的,所以共同利益是国家之间合作的基础,缺乏共同利益那么必定会产生摩擦。所以,就根本而言,缺乏共同利益是国家之间产生摩擦的重要因素,避免周边安全问题的产生,首要方式是磋商洽谈,彼此达成共识。

4.论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理解 篇四

摘要:冷战结束后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等综合实力的提升, 以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开始大力实施“亚洲政策”,以中国为假想敌,联合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以达到对中国的牵制。虽然美国挑动了中国周边邻国,让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大动手脚,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频繁的惹出事端,使得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变得复杂,但是中国会以一个大国的处事方法来正确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金融危机

周边安全环境

安全挑战

正文: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等综合实力的提升;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各国都认识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都努力争取扩大海洋面积;美国世界主导权受到威胁等各种情况并存。由于美国的搅局,导致我国目前周边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越南、菲律宾在南海的矛盾升级;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也兵戎相见;和印度表面上最近看的比较平和,实际上在有关西藏地区领土问题一直僵持着;美国对台军售;朝鲜核问题中国与朝鲜关系也向不好的方向发展等等。我国目前周边环境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怎么能不关心国家局势,为国家做面临的形式而担忧了?下面就来谈谈我对目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挑战与趋势的看法与理解。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周边安全逐渐变得不稳定,地区国家之间的关于利益的矛盾更加突出。首先是美日印俄形成包围中国的态势。(1)北边的俄罗斯,最近由于乌克兰问题,欧盟和美国等国家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俄罗斯面临严峻的国际局势。同样的,目前我国由于美国的怂恿,中国周围也表现的不稳定。致使中俄两个大国在政治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合作高度,在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的合作也在加强。近期中国俄罗斯将在东海举行“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这将使中俄合作更上一层,合作信任加强。所以目前我国北部俄罗斯对我国安全环境影响是积极的。

但是由于美国经济在08年的经济危机中受到了重挫,导致美国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有所下降。因此,奥巴马连任后,首先考虑的是“亚洲政策”,即以美日同盟为依托,进一步将强与东盟,韩国,印度等国的联系,在中国周围形成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亚太安全局势,试图压制控制中国。最近,很多外国媒体都预测在不久后,中国经济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找回一个世纪多以前中国世界第一的地位。美国越是更加肆无忌惮的鼓动日本菲律宾在中国周边进行挑衅。(2)就东边而言,日本,在金融危机中受到更为严重的创伤,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对外政策;一方面,迎合美国亚洲战略政策,加强与印度,越南等国的联系,利用南海问题挑拨中国与东盟和南边各国的关系,而自己则在钓鱼岛上动手动脚。另一方面是依靠美日同盟的关系谋求“政治大国”的幻想。而且,日本在安倍晋三上台后,肆无忌惮的祭拜靖国神社,在国内歪曲历史,右翼势力占据主导权,更是出现买卖中国钓鱼岛的荒诞做法,致使中日关系矛盾激化,一发不可收拾。东边日本对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3)南边,近日南海问题不断升温,菲律宾在奥巴马访问之后,以为找到了一个坚强的后盾,在南海不断地对中国进行挑衅。更是做出了抓捕中国在南海正常捕鱼的渔民;同样的,越南由于不满中国在南海钻井开采,越南政府怂恿国内民众进行反华示威游行,那知道局面到了不可控制的局面,最后致使越南政府赔偿中国人员和企业的损失,还在国际上表明越南不是个安全的投资地,这将是越南的一大笔损失。有报道称越南总理将访问菲律宾,共同商讨遏制中国的计划,所以中国南边的形式依然严峻。

就综合以上的情况来看,目前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东边日本的频繁动作和南边越南,菲律宾的不断挑衅。所以我国目前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总体趋势是向上发展的,虽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也该有自信的安全的资本。为什么美国要施行“亚洲政策”?为什么菲律宾越南要不断地在南海挑衅?那是因为中国逐渐变强大了,美国害怕自己一直稳坐的世界第一被中国轻松地夺走,美国在亚洲的一系列小动作,正是表明了我国的快速发展,并且拥有了一定的实力!同样的,中国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快速提升,菲律宾和越南担心以前窃取中国的领海和岛屿会被中国收回,所以频繁的闹事,企图寻求在国际上的同情,用国际的舆论来压制中国。可是他们打错了算盘,中国用宽容的心态面对他们,提出南海“合作开采”,他们却不断知道事端,就想有些学者的评论,中国完全有实力收回那些岛屿,菲律宾每闹一次事,中国就收回一个岛屿。

中国一惯坚持的和平发展的原则,强大但不会侵略,可是外国媒体的肆意鼓吹“中国威胁论”,这是强加给中国的。虽然中国不会侵略他国,但是对于有强占分割中国领土的,中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中国会坚决的予以反对!保留一切做事的权利。这就表示我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局势也将会向复杂化发展,但是中国凭借强大的国力,绝对不会让有意侵略,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经济发展和国民安全的事情发生!

冷战结束后二十多年来,中国周边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同时,中国对周边安全环境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对周边安全环境的要求在不断增高。当前的环境安全,已经从以前的军事安全演变为军事,经济,政治,舆论为一体。所以,面对当前中国面临的严峻的安全环境的趋势,我们需要从军事,经济,政治,舆论等多方面进行构建,来面对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5.论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理解 篇五

1)台湾岛对亚太地区的政治也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台湾争端虽然是中国之间的事情,但由于在背后有美国日本势力的插手,所以问题变得格外棘手复杂.尽管美国一再声称不干预中国内政的要求,但美国在第一二岛链有关国家或地区驻有大量的军队,及其对远东地区所施加的重要影响,将使台湾问题更加复杂化。实际上,西方某些国家并不希望台湾问题解决,而是更希望能成为一个关键楔点,使我海上方向问题更加复杂。与此同时,日本也加紧与美国在军事、政治上的合作,以夺占亚太地区安全战略的制高点。日本自知势单力薄,竭力拖美国卷入,以达成其最终控制台湾出海口,占领钓鱼岛的目的。

2)钓鱼岛在军事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它地处我国东海海域的中央偏南位置,如果作为一个永久性基地,则控制范围基本可覆盖我东海海域。如果台湾独立,那么中国将失去太平洋的出海口,被美日限制在东海;如果收复台湾,在岛上建立有远程预警雷达,则不仅可监视台湾东部,威慑美国日本,而且可以监视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对这些地区安全提供有利保障。

3)收复台湾,当然也要收复钓鱼岛,否则台湾就会在日本的军事威慑下,中国的国防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解决钓鱼岛问题,绝非仅仅涉及中、日、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可能对我东南亚地区其他国家产生某种辐射影响,因为它的解决方式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将对南沙、东北亚等问题的解决产生重大的影响。

4)打破东亚战略平衡.解决台湾问题以后,哪怕中国继续采取“韬光养晦”的政策,美国在东亚的霸权也面临深刻的挑战。甚至大西洋体系都面临危险,俄罗斯和部分颇具雄心的欧洲国家将会盼望着这样一次解放。

天涯问答

有了台湾中国的海军才是蓝水海军

否则只能是近海作战 南沙 西沙 钓鱼岛就全部解决了

经济区又扩大600公里远左右

资源无数!美国失去了围困中国的最重要屏障 日本的西南多了一个中国的堡垒

扼守台湾海峡

卡住日本资源进出的脖子!越南印度也不敢再嚣张了 世界不会再低估中国的实力了 台湾不用选举了 可以专心搞经济了

台湾的电子企业回归中国了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提高不止20年!

台湾的军备归中国了 美国的东西咱就可以好好拆开研究了!军事技术提高不止20年!中国在东南方向没有后顾之忧了

可以专心对付日本了!最重要的就是祖国终于实现统一了!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从政治上看,周边是王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

从经济上看,周边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

从安全上看,周边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直接外部屏障

百度知道

《理论参考》 2005年05期

参考文献(第十二章)发布人: 发布时间:2009-07-0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参考资料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必读书目 毛泽东:《关于台湾问题》,《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周恩来:《关于香港问题》,《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邓小平:《香港基本法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邓小平:《共同努力,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胡锦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胡锦涛:《世代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03年5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白皮书,《人民日报》1993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人民日报》2000年2月22日。《反分裂国家法》,《人民日报》2005年3月15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台湾问题外事人员读本》,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文献

陈云林.努力构建 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2006年新年祝辞[J].两岸关系 , 2006,(01)

[2] 孙亚夫:青年为构建和平稳定两岸关系搭起希望桥[J].两岸关系 , 2007,(01)

陈云林.期待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续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篇章——2007年新年贺辞[J].两岸关系 , 2007,(01)

陈云林.国务院关于台湾同胞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2007年4月24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 2007,(04)

陈云林.在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两岸关系 , 2007,(05)陈云林.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 争取两岸关系光明前景——2008年新年贺辞[J].两岸关系 , 2008,(01)

陈云林.努力开创两岸和平关系发展新局面[J].理论参考 , 2008,(06)

李微明.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J].两岸关系 , 2008,(06)

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J].统一论坛 , 2008,(03)

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J].黄埔 , 2008,(04)

胡锦涛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四点建议[J].台声 , 2006,(05)

陈述.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题[J].时事(时事报告)(高中版), 2007,(05)

中台办、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就当前两岸关系发表谈话[J].两岸关系 , 2008,(05)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J].台声 , 2008,(04)

胡锦涛.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J].理论参考 , 2008,(06)

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 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J].统一论坛 , 2008,(02)

陈云林.中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J].两岸关系 , 2006,(05)

王毅.两岸三通书写历史新篇章[J].综合运输 , 2009,(01)

咏凌.两岸航空直航路漫漫[J].世纪 , 2008,(05)

陈述.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题[J].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7,(05)

李雪松, 刘彤.港澳回归后“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J].科学社会主义 , 2008,(01)强世功.“一国两制”的历史源流——香江边上的思考之七[J].读书 , 2008,(06)马进保.“一国两制”下的粤澳司法合作与机制构建[J].学术研究 , 2008,(10)沈本秋.试析美国介入香港事务:原因、影响与建议[J].国际论坛 , 2008,(06)

明廷权.台湾问题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影响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 , 2008,(01)

明廷权, 张奎力.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J].学术论坛 , 2008,(02)

郭震远.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扮演什么角色?[J].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 1999,(05)

潘忠岐.美国对处理台湾问题主导权的争夺[J].国际经济评论 , 2002,(05)

潘忠岐.美国为何争夺台湾问题主导权?[J].科学决策 , 2002,(06)

邵沁妍.中国和平崛起中的台湾问题[J].西藏发展论坛 , 2006,(03)

郭震远.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调整[J].国际问题研究 , 2000,(01)

郭震远.2000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与美国的对台湾问题政策[J].和平与发展 , 2000,(03)李雪松, 刘彤.港澳回归后“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J].科学社会主义 , 2008,(01)李敬煊.祖国统一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 , 2007,(02)王曦, 李杰.台海问题的博弈分析:框架与均衡[J].世界经济 , 2006,(04)

刘玉霞.台湾问题的由来与现状[J].团结 , 2005,(03)

王曦, 李杰.台海问题的博弈分析[J].世界经济 , 2007,(09)

李立.宝岛台湾[J].统一论坛 , 2007,(03)

陈骅.解决台湾问题的棋牌思维[J].太平洋学报 , 2005,(05)

郭震远.台湾问题与亚太地区安全[J].国际展望 , 2000,(18)

苏格.美国全球战略与台湾问题[J].国际问题研究 , 2001,(04)

姚同发.两岸源远流长的史缘关系(一)[J].统一论坛 , 2008,(04)

郭震远.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调整[J].国际问题研究 , 2000,(01)高伟.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J].文教资料 , 2006,(32)

严安林.“三个有利于”——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精神体现[J].两岸关系 , 2003,(05)

郭麦珍.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推动祖国统一进程[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1999,(02)

中共中央对台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对台工作领导 全面发展两岸关系[J].两岸关系 , 1998,(06)

鄂焕成, 谢跃东, 许剑.紧紧依靠台湾人民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3,(04)

和平.对台工作若干议题刍议[J].科学社会主义 , 2000,(01)

郝贵生.群众史观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J].理论探讨 , 2005,(01)

白君堂.努力做好对台工作 促进祖国繁荣统[J].中州统战 , 2000,(07)

正确理解并尊重台湾人民的心愿[J].台声 , 1994,(03)

王宏光.论高等学校的对台工作[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5,(01)

武育香,.台湾问题与《反分裂国家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谭蒙军,.论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及其意义[J].前沿 , 2006,(01).许晶,.《与台湾关系法》与《反分裂国家法》实质之比较[J].前沿 , 2006,(03).张国强,.《反分裂国家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安阳工学院学报 , 2005,(05).王兆国,.关于《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的说明——2005年3月8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 2005,(03).尹生,.分裂·干涉·主权——《反分裂国家法》的国际法分析[J].当代法学 , 2006,(01).胡鞍钢,常黎,.两岸经贸关系对台湾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 , 2006,(01).陈默.论《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理念[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2005,(04).颜三忠,洪萍.论《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依据与现实意义[J].求索 , 2005,(10).花俊雄,.阿扁铤而走险[J].台声 , 2006,(03).郭隆隆.纪念《反分裂国家法》颁布一周年[J].国际展望 , 2006,(06)陈德民.《反分裂国家法》——两岸和平与发展的法律保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2005,(04)吴为, 王家毅.反对和遏制“台独”的一把利剑——兼谈中国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意义[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 2005,(02)

李松林.论海峡两岸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J].当代中国史研究 , 2006,(05)冯永川.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中的辩证法[J].党史文苑 , 2008,(06)

纪新青.“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科学构想[J].山东社会科学 , 2005,(12)辛旗,.2005年台湾政局及两岸关系综述[J].两岸关系 , 2006,(01).和平.论台湾问题的症结与前景[J].北京社会科学 , 2005,(04).吴能远,.2006年台湾政经形势与两岸关系[J].发展研究 , 2006,(02).欧阳奇,.试析当前对台统一战线的整合功能[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6,(01).汪道涵,.和平稳定、互利双赢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景——2006年新年祝辞[J].两岸关系 , 2006,(01).修春萍,.美国台海政策的演化与当前的主要特点[J].两岸关系 , 2006,(01).陈斌华,.贾庆林: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J].两岸关系 , 2006,(02).曾润梅,.2005年两岸关系回顾[J].两岸关系 , 2006,(02).陈江玲,.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思维与新思路[J].岭南学刊 , 2006,(01).谭蒙军,.论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及其意义[J].前沿 , 2006,(01)

汪澄清.《反分裂国家法》与两岸关系的新特点[J].两岸关系 , 2005,(04)赵敏.谈《反分裂国家法》的特点[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2005,(03)吕忠梅.解读《反分裂国家法》[J].前进论坛 , 2005,(05)史评.一项遏制“台 独”的重大举措 ——透视《反分裂国家法》[J].老友 , 2005,(03)杨琳 , 黄海霞 , 史湘洲.聚焦反分裂国家法[J].瞭望 , 2005,(11)周才玉.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深入贯彻《反分裂国家法》[J].两岸关系 , 2005,(04)杨琳, 杨柳, 陈泽伟.以法遏“独”[J].瞭望 , 2005,(12)

5、中英文摘要

中、英文论文摘要内容应一致,概括论文的中心论题、基本观点、方法和结论,字数要求:200-400字以内;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3到5个。

12、参考文献

按毕业论文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GB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文献为期刊的排列顺序是:编号、作者、文章题目名、出版年、期刊号、年份、卷号、期数、起止页码;文献为图书的排列顺序是:编号、作者、书名、出版时间、版次、出版单位、起止页码。示例:

[1].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文版,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于宗先:《资产泡沫化与经济消长》,载《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6期。[3].中国人民银行:《各项贷款增速回升,储蓄存款明显增加》,载《中国财经信息网》(网址:http://cat.cfi.net.cn/),2004年12月13日。外文参考文献建议采用以下格式:

Eugene F.Fama, 1968.Risk Return and Equilibrium: Some Clarifying Comments.The Journal of Finance, Mar 1968, Vol.23 Issue 1, pp.29-40.Alfred E.Kahn,1998.The Economics of Regulation: Principles and Institutions.The MIT Press.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0篇。

13、文献来源引注原则

注释及参考文献均应源自第一手文献(含外文文献的中译一手文献),即不要用转载期刊或者转载网站上的文献,如《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期刊、中国期刊网刊载的论文等电子文献都是二手文献,不得直接引注。在转载期刊或者转载网站上发现的文献,务必查阅原发期刊,引注务必用原发期刊。

二、毕业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内容要求

(一)封面

学校的名称位于封面上部顶端,其下为论文性质(即: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的题目位于封面中端,学号、姓名、学院、专业、指导教师、成绩、完成时间等分列两栏,位于封面底端,项目名需对齐。

(二)题目

题目,也称标题,是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并且能够直接反映毕业论文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题目应力求简短精炼、明确得体、新颖醒目、文题相扣,题目长一般不超过20个字。

为了限制、缩小研究范围,更准确地表明研究对象、研究角度,或者,为了更为明确地突出研究重点,或者,为了补充研究的内容、扩展研究的范围。如有必要,毕业论文题目中可以使用副标题。

(三)摘要

摘要,也称提要,是以第三人称撰写、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的解释,简明扼要记述论文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对论文的内容、观点、方法、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和浓缩,便于读者了解全文的梗概。

摘要在语言上应当短小精悍,提纲携领,言简意赅,重点突出。篇幅应控制在300字以内。摘要部分应翻译成英文(外文)。

(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是从论文题名、正文或摘要中提取的能表征论文主题内容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关键词一般3—5个。

关键词的排列顺序,一般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关键词应翻译成英文(外文)。

(五)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内容标题的集合。目录独立成页,与正文页码分开。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正文章节、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内容的页码。

(六)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包括:绪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正文一般还包括附加的文献、引证、脚注。

2010级本科生军事理论论文题

5、试分析解决台湾问题对改善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性 要求:

1、手写,论文认真、书写整齐、紧扣题意、层次清楚、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有例、语言流畅。

2、从以上试题中任选一题,每题不少于2000字,独立思考,可参阅资料,有摘要、主题词、有参考文献,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抄袭和雷同者O分。

3、各班级课代表于2010年12月24日前把答卷送交给任课老师,各班级一定要按照学号顺序依次整理,并登记交卷情况。(封页)

2010级本科生军事理论论文卷

╳╳╳╳学院(系)╳╳╳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老师:

6.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的报告 篇六

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

自 查 报 告

二OO八年十一月三十日

关于苏甲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的报告

尊敬的昭阳区教育局领导:

苏甲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昭阳区西北部的苏甲乡集镇上,距城区47公里,学校因渔洞水库建设错过校舍改造的黄金时期。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滞后,加之学校处于苏甲乡集镇街道中部,给学校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苏甲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特别是最近一年以来在苏甲乡中心校的领导下,在学校安全管理方面加大了投入,聘请了四名保卫加强安全巡逻,并经常组织学校安全领导组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排查整改,及时地消除了很多安全隐患。但仍有一些安全隐患学校无法解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没有围墙,进入学校的路四通八达,给学校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首先,学校周围村民喂养的狗经常进入学校,对师生生命安全造成隐患。上学期就出现两起狗咬伤学生的安全事故。其次,苏甲街上有部分村民种地要从学校经过,上课期间经常有村民拉着牛马等牲口从学校教学楼前走过,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第三,学校虽然请了四名保卫,但因没有围墙,中学部及小学部校舍分散,常常顾此失彼,师生财产被盗事件时有发生,师生财产安全隐患无法消除。

二、学校没有学生宿舍,现有住校生256人,男生住在原卫生院的一栋二层楼的一楼内,女生住在教学楼的两间教室内,存在极大安全隐患。首先,男生住的宿舍为砖木结构,宿舍顶部的粉糊层已脱落,木条露在外面,造成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其次,原只能睡两人的上下铁床,现在上床睡两人,下床睡三人,上下床挤五个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学校校门外有两家摆卖零食的小摊点,其所卖零食多为垃圾食品,学校虽加强了对学生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但仍有学生购卖其垃圾食品食用。其次,学生把零食口袋乱丢在校门外,风一吹,口袋就被吹到校内,严重影响校园环境。第三,小摊就摆在校门口的通道内,堵塞了进出学校的道路,车辆无法进入校园。

四、在学校用地规划范围内,小学部与初中部的路边有一间违规建房。房主摆卖零食,严重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对以后的校园规划工作也造成了极大隐患。

今年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年”,学校以创建“文明、和谐、安全校园”为目标,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希望昭阳区教育局的各位领导多关心我们学校的建设,重视苏甲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现存安全隐患,能及时给予解决为谢!

7.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论文 篇七

[摘要]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出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以及中国奉行的国家安全政策。[关键词]周边安全环境 国际环境 国家安全政策

[Abstract]After entering 21st centuries, the Chines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presents the both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e Chines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 but also the directest and most important factor which influences China’s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ines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at present, as well as the Security Politics

China carries.[key words]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The Security Politics of China

一.研究我国周边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 国家的地缘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以及与地理密切相关的国家关系等因素。①新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问题最复杂的战略主体。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陆上有15个邻国相接壤,与8个国家隔海相望,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了周边环境的复杂性。我国地缘环境可谓先天不足,有后天难补的一面,但也有后天可塑的一面。我国拥有世界第二长边界线,陆地边界长达2.2万公里,海疆线长达1.8万公里,邻国众多,强邻不少,领土领海问题自然存在各种分歧。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争取一个良好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上来看,周边国家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我国周边多为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较多共识。从经济上来看,周边国家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周边国家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地区。综上所述,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维护我国周边环境安全意义尤为重大。

二.我国周边环境安全的现状

国家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安全状况和态势。安全概念涉及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内容。客观上是指不存在外来攻击的现状或现实,以及消除威胁的能力;主观上是指一种心理感受,即一种安全感。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各种周边性外部因素的总和。②对我国安全环境复杂性的基本判断:总体稳定,局部严峻,安全问题趋于复杂且风险加大。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威胁

目前,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主义、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一)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

一是美国成为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

美国对我国构成的威胁是最大的、全局性的,也是长期性的。历史上,美国曾经对我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对我国进行过战争较量。中美建交后,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从美国的国家性质、战略目标特别是两极格局总结后的政策来看,美国的两派,无论是遏制派,还是接触派,其实质都是在企图延缓中国上升为世界强国地位的的速度。为此,美国在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制造事端,甚至鼓动、唆使我周边国家与我对抗,从而成为我国周边环境中对我威胁最大的国家。③

二是日本对我国周边环境存在现实和潜在的安全威胁;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中日关系陷入低谷。日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了地区的稳定,其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国家的不满。近几年围绕“钓鱼岛领土主权”问题,我国渔民时常手段侵扰,争端时有发生。虽然我国从大局出发,采取理性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中日关系的重新定位过程中,矛盾和摩擦无可避免。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是周边其他国家对我国的威胁;

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随着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周边国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力图分享中国经济成果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四是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

中印两国围绕边界问题纠葛多年。中印边界问题既是英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酝酿造成的,又是印度扩张主义膨胀的结果。中印边界从未划定,两国也从未签订过中印边界具体位置的条约和协定。但是中印之间有一条传统习惯线。该线长约1700千米,争议面积约12.55万平方千米,印度侵占9.2万平方千米,占争议面积的74%。印度对华军事战略趋向:一是对我确立“攻势防御”的战略思想,二是加强边界战场建设,实施重兵部署。三是加强对华核威慑。④

五是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现实威胁,是指现实国际关系中业已存在的威胁。对付现实威胁,是国防建设的基本着眼点。⑤恐怖主义是威胁我国安全环境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二)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来源地区——“三大方向和两个重点地区”。

三大方向:东北亚、中亚和海洋,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交叉。

1东北亚方向:影响我安全环境的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朝鲜半岛问题,二是日本问题。如果说朝鲜半岛在我周边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仅次于台湾海峡的话,那么日本对我国家安全的威胁就仅次于美国。

2中亚方向:对我国安全来说,中亚方向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三股恶势力”的威胁;二是中亚五国未来的政局走向。特别是美国和西方势力正积极插手中亚国家的事务,企图发动一连串的所谓“颜色革命”,大力扶持那里的亲西方反对派通过“合法程序”的选举夺取政权,使独联体面临解体的危险,也使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被大大削弱。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有利于西方的重大变化。这对以中俄为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特别对我国的西部安全环境来说,无疑是新一轮的巨大冲击。海洋方向:

美韩及美日军演对我国领海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同时是对其军事的炫耀,是对我国及朝鲜的严重挑衅。南海问题上,目前我国南海大部分岛屿被邻国分割占据。夸大南海争端既是美国加大亚太战略投入的抓手,也是周边国家平衡中国影响力和塑造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手段。南海争议已经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也将成为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主导权转移的一个信号。我国原为南海问题的长期稳定与互利合作而努力,但从目前来看,实现这些问题的公平合理解决,尚需长期艰巨的谈判。两个重点地区:1.台湾海峡。近年来,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持续恶化,台独势力铤而走险、制造台独重大事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连宋访问大陆以后,两岸关系虽出现了某些缓和迹象,但总体严峻的局面没有改变。台湾问题仍处于可能爆发严重冲突的高危期。近来,美日联手干预台湾问题的势头明显加强,这对我“遏独、止独”的战略意志、决心和战略能力都是历史性的重大考验。2.钓鱼岛。钓鱼岛的历史遗留问题及现今问题也是中日关系不断紧张的原因。

三.我国国家安全政策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与安全的统一,统筹兼顾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加强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进同各国的安全对话与合作,反对扩大军事同盟,反对军事扩张。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把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保护人民利益放在于一切的位置,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国防和强大军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国的统一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一贯坚持和平发展,坚持睦邻友好外交,这既是中国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国际责任的现实体现。

[尾注]

① 《军事理论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②《大学军事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7页 ③《军事理论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版,第135页 ④《军事理论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版,第136页

⑤《军事理论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第289页 ⑥《大学军事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6–97页

8.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分析和思考 篇八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复杂的地缘关系决定了中国安全环境的严峻性。近年来,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局部形势跌宕起伏。本文通过对中国周边各种影响我国安全稳定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比,提出若干有关国家安全战略的思考。内容上,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周边影响我国安全稳定局势的因素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对我国国家安全战略进行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及时迎接与化解挑战。第三部分: 对黄岩岛事件的分析与思考。总之,中国周边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安全与稳定面临巨大威胁,所以,中国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加以应对,保障我国安全。

关键字:中国

周边安全

战略思考

一、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一)、地理环境

中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国界线长为22,117千米,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陆上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所以中国的周边环境是相当复杂的。此外,在世界上人口过亿的10个国家中中国周围有6个;世界上宣称有核武器的8个国家中中国周围有4个;国际上极有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的五个地区中也有四个在中国周围。

(二)、几大国与中国安全

1、美国

美国虽然不是我国的周边国家,但美国在东亚有着巨大的战略利益,美国对华政策对中国的安全环境影响最大。因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美国是中国的邻国,而且是最大的邻国”。在中国东南,为了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连接通道,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已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构成了三道岛链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韩国、台湾、越南;第二道防线是日本、冲绳、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第三道防线是小笠原群岛、澳大利亚、新西兰,这无疑是对我国安全的一个重大威胁。1此外,美国在我国周边地区密集的军事部署更使我国面临强大的军事压力。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需严密关注、高度警惕、正确应对。

2、俄罗斯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两国的共同边界长达4300公里。俄罗斯不但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还拥有超强军事力量,依然是个军事强国和核武器大国,因此是影响中国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冷战结束后,中俄邦交迅速实现了正常化,也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从普京到梅德韦杰夫,中俄不断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加强合作,两国关系稳步向新的高度和深度发展。但中俄间仍存在一些干扰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问题。随着中俄两国力量对比的变化,俄罗斯对中国的担心和疑虑反而增加了。俄罗斯不断加大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反映出俄罗斯对中国的防范心理。可以说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在稳步发展中也有不稳定因素存在。

3、日本

建交以来中日关系稳步发展,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依然不容乐观。首先是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拒绝对侵华战争进行深刻反思,否认南京大屠杀,篡改历史教科书,领导人屡次参拜靖国神社,这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其次是在领土、领海问题上不断制造麻烦,公开宣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的领土”,与我国争夺东海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权益,从而加剧了中日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三是日本国内的政治走向进一步右倾化。近年来,日本处心积虑谋求政治、军事大国的地位,如寻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兵海外等。与此同时,日本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不仅积极发展海陆空军事力量,而且还与美国强化军事同盟关系,加强军事合作,力求在与中国的斗争中取得军事上的优势。日本在中国周围的一系列动作是我国安全的巨大威胁,我们应当高度警觉。

(三)中国与印度 作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印度不断加强自身军事实力,以实现其地区大国乃至世界大国的梦想,并把中国作为其实现大国梦的最大威胁。近年来,中印关系虽然已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大障碍。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边界争端是影响中印两国关系的首要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在20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上,有12.5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存在争议,并在1962年发生过边界战争。边界问题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又直接涉及国民的民族感情,从根本上制约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其次,“中国威胁论”是中印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印度是鼓吹“中国威胁论”的主要国家之一。不少印度人认为,中国是一大潜在对手,中国的强大是对印度的威胁。因此,印度不断加强其军事实力,这使得中国的西部面临着潜在的安全隐患。再次,西藏问题是影响中印关系的重要因素。**集团的流亡政府设在印度的达兰萨拉。印度虽然表示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分裂中国的政治活动,但却在暗中支持**集团分裂活动,企图以此增加向中国施压的筹码。2

(四)、分裂势力与中国安全:台湾、西藏、新疆问题与中国安全

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安全、统一和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具有深远性。台湾问题使我国一直存在卷入大规模局部战争的可能,对国家健康持续发展带来极大困扰。在军事上,美日介入台湾问题,使得我国极有可能与美日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在国家总体经济布局上,由于台湾问题的悬而未决,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安全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在对外关系上,台湾问题使我国外交活动长期受到重大牵制。随着国民党2008年大选的获胜,台海局势出现了缓和的有利局面,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但当前,台湾岛内各派政治势力斗争非常激烈,“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仍然是当前国家全安面临的现实威胁。

在西部地区,“藏独”、“疆独”等民族宗教分裂活动也有加重之势。这些敌对分裂势力内外勾联,不断进行捣乱破坏。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西藏、新疆的安定,乃至对整个中国局势的稳定都至关重要。

二、对周边安全环境面临问题的思考

(一)、认清形势,把握主流

1.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平衡大国力量,但周边多元化恶化国家环境

2.外交上主动出击,促进并主导区域整合

3.运用综合国力强化文化优势,中心辐射构建单元周边

(二)、端正观念,调整比例,建设全面发展的强国

1.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建设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国防力量

2.合理分配陆海空力量,建设一支可以维护国家权益的强大的军队 3.胡萝卜加大棒,适时展示实力,表达善意而不是表现软弱

(三)、未雨绸缪,多方出击,构建国家能源战略 1.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结构,摆脱后发劣势

2.增加国家能源储备,多样化能源来源,谋划安全运输通道 3.优化经济结构,掌握核心技术,加强宏观调控,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4.防患于未然,构建危机管理机制

5.合理使用战争手段,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三、社会热点问题分析:菲律宾与中国的黄岩岛事件

(一)、事态主要信息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闯入中国南海黄岩岛海域,打着“维护主权”的旗号对避风停靠在该海域的12艘中国渔船进行袭扰,并企图派携带武器的海军人员登上中国渔船抓捕渔民。“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渔政船事发后赶至黄岩岛海域,菲抓捕中国渔民的企图未能得逞。

4月20日 中国最先进的渔政公务船——“渔政310船”抵达黄岩岛海域,执行维权护渔。

4月22日 中国“渔政310船”和“海监84号”离开黄岩岛海域,仅留一艘中国海监船留在黄岩岛海域。4月30日 美国务卿希拉里表示:“不在具有主权争议的中国南海支持任何一方”。

5月3日 菲媒体报道,菲律宾正式将黄岩岛称为“帕纳塔格礁”。菲外长称,今年美国对菲军援将扩大近2倍。

5月8日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第三次约见菲律宾驻华临时代办时表示,中方做好了应对菲方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

5月9日,菲媒:黄岩岛确实属于中国

5月26日海南气象部门正式发布黄岩岛天气预报

6月5日黄岩泻湖内没有菲方公务船只,中方渔船在泻湖内作业正常,没有再受干扰

6月7日中国公务船继续在黄岩岛提供管理服务

(二)、分析与思考

菲律宾派往在黄岩岛海域的军舰和巡逻船的撤离,中国在黄岩岛事件中取得完胜。中国公务船一直在黄岩岛海域根据现场执法、管理和服务的需要,进行部署和值守。菲方的撤离可以说是一种溃逃。

在中菲黄岩岛对峙的这段时间里,南海局势风云突变。美国的态度,俄罗斯的公然反美干涉,以及中国军方深入南海腹地军演,等等这些都表明南海局势多变和复杂。但是随着局势的发展,美国逐渐开始淡化它对菲律宾的防护义务。此前俄罗斯官方已经就黄岩岛问题表态公开反对美国的介入,此种举动明显是支持中国。而美国方面的最新态度则是希望中菲双方建立南海准则来避免冲突。可以看出美国态度非常暧昧和官方。菲律宾应该了解其中的奥妙,小国历来是大国政治博弈的玩物和牺牲品。所以中国与菲律宾在黄岩岛事件上的较量实际上是两个国家的硬实力的较量,菲律宾寄望美国参与对抗中国,是一厢情愿。美国历史上没有为了他国主权与另一大国暴风冲突的先烈。

总结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注意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在与周边国家的外交过程中,应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的合作,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应对来自各方的威胁,保障我国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实现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于玉宏;21世纪初中国地缘政治安全中的美国因素[D];兰州大学;2007年

上一篇:江西省工商局为创建最优创业环境而服务下一篇:路的力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