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原因

2024-07-21

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原因(共8篇)

1.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原因 篇一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形成结构性失业。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就不一样。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千篇 一律,或是心理素质差,或是动手能力差,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就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克服摩擦性失业。

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制订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是市场发挥优势的重要保证。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保证市场秩序。

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处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2.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原因 篇二

大学生就业难有其历史的原因、社会的原因、经济的原因和国际的原因, 现在是多种因素形成的综合症。对今后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 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性和长期性。这个问题不是短期就能解决的。比如, 在这次北京两会上, 就遇到了一个两难的选择。一个就是独生子女政策要不要放开, 要不要调整。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了28年, 它的正面效应是少生了3亿人口, 减轻了对生态、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同时, 也带来了负面效应, 一是造成了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劳工荒, 劳动力紧张;二是造成我国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独生子女政策能不能放开?一种观点认为, 应该放, 因为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 劳动力开始短缺;另一种观点认为, 不能放, 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大, 人口还在快增长之中, 放开会使就业难的形势更加严峻。还有退休年龄延后的问题, 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一些企事业单位要将员工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到65岁, 避免造成人才浪费。但是, 大家又忧虑,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 农民工提前返乡, 国有企业大量下岗, 这种问题如果不解决, 把退休年龄再延后, 那么就会减少岗位提供量, 就业难就会更加严峻。这就说明大学生就业难有深重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 它带有某种必然性、严峻性和长期性。

当前, 大学生就业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笔者进行了深层次分析, 总结出以下五方面原因。

一、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了我国就业的难度

2008年9月, 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泡沫, 那么金融泡沫破裂之后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 并迅速漫延到世界各个角落。这次全球金融危机, 震中在美国, 震源是次贷危机, 在各个国家都形成了“堰塞湖”, 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这次金融危机直接带来了经济衰退, 从金融业到实体经济都受到了重挫和影响。因为美、欧、日三巨头金融创新过度, 金融衍生品过多过乱, 引发了这次金融危机。美国的华尔街金融领域一次性下岗27000人, 随后波及到实体经济, 美国的三大汽车产业、钢铁产业受到影响, 纷纷要求政府救助。最近, 波及到欧洲, 从西欧到东欧引发了商业银行的大规模倒闭, 专家称其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二轮冲击波。专家预测, 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远远没有到底, 第一轮冲击波来自于美国, 第二轮冲击波来自于欧洲, 专家预计, 在2009年7月份金融危机才能最终见底。

金融危机带来的是实体经济的萎缩, 出口经济的衰退。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出口企业大面积倒闭, 因为出口企业大量的是中小企业,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 它们的出口订单减少, 市场在萎缩, 开工不足, 加上国内融资难和劳动力成本提升的压力, 出口企业倒闭了几万家, 造成2000万农民工春节提前返乡, 变相失业。春节后, 到南方找不到工作, 在本地安排有难度。2009年恰逢大学生毕业的高平台年, 那么, 这两重压力使就业问题首当其冲地成为北京“两会”热议的话题。据资料估算, 金融危机中全球的经济损失高达35万亿美元。由于经济衰退, 资本市场和出口经济、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 全球失业人数增加了28000万人,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灾难和困境, 因为中国是人口大国, 更加剧、突显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沉重压力。

二、我国国情决定了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

在就业形势上, 可以把我国的基本国情概括为“一大、三多、一少”。“一大”, 是指我国人口基数大, 尽管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使我国的人口出生率降到1.83%, 但是每年要新增1000万的人口。“三多”, 是指农民工多、国企下岗职工多、毕业大学生多。我们18亿亩土地是粮食安全的红线, 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水平, 需要1.8亿农业劳动力。我国农村现有劳动力总数为4.8亿人, 人地紧张的矛盾导致农村需要转移3亿劳动力人口, 现已转移了2.2亿人, 还有8000万人尚待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使城市的就业难度加大。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经济之后, 遇到了“水土不服”的体制病, 大量衰败。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 全国累计有1 200万人隐形失业, 等待再就业。2008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69万人, 2009年增加到615万人, 2008年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为115万人, 合计730万人。在经济危机的低谷年消化安置这么多的劳动力, 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据统计, 大学毕业生多的状况要维持8年, 每年以30万人到50万人的速度递增, 直到2017年这种情况才会有所转机。

“一少”, 是指就业岗位少。按照就业局的调查统计, 我国每年正常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大约在1000万左右, 而每年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力在1700万人左右, 可见每年过剩大约700万人。逐年累计, 形成“滚雪球”效应, 就业压力越滚越大。今年遇到了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受到影响, 经济在下滑, 可提供的就业岗位要缩减到800万到900万。一面是增加的劳动力越来越多, 另一面是金融危机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 随之全国劳动力供求矛盾会越来越大。

三、大学扩招相对加剧了就业难

十年前, 在中国高校兴起了“大跃进”, 到处圈地建大学城, 多校合并, 刮起了扩招风, 导致招生数量成倍增加。在校大学生人数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比, 增加了20倍, 大大超出了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历史不能重来, 但可以重评。大学扩招十年之后, 结论是利弊兼备。正面效应是:大学扩招提升了高校办学水平, 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教育程度, 促进了教育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负面效应是:大学生供大于求, 就业压力增大了;催生了教育产业化, 泯灭了高校的公益特征;高校贷款搞扩张, 造成高校普遍高负债, 纷纷陷入了财政危机。现在我们回头看, 发现当时的大学扩招有一个误区, 只注重数量扩招而忽略了教育转向, 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增长。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的时候, 每年录取大学生在20万人到30万人之间, 那时叫精英教育, 培养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随着大学扩招, 在校大学生人数是原来的几十倍, 但我们的教育理念依然是过去的精英教育, 没有适时转向就业型的大众教育, 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最后导致大学生供给陡增, 脱离市场需求, 造成绝对过剩。

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相对过剩

我国过去基本上是应试教育、灌输式教育。三千年前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教育, 影响至今。建国初, 学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搞专才教育和精英教育, 这些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至今仍然挥之不去。由于高校改革滞后, 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 注重学科建设, 这引导大学校长举全校之力申建硕士点、博士点, 争取国家级学科和科研课题, 这是大学评估带来的导向。相比之下, 大学校长对专业设置与市场如何对接、培养的人才怎么适销对路, 却研究的很少。大学校长的工作热点集中在如何多招生、多创效益, 提升学科水平争名气, 很少关注就业问题。现在市场上的人才结构是白领过剩、蓝领短缺, 缺乏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而学科型、科研型人才相对过剩。从大学生就业难反思高校改革, 应该大力研究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如何同市场和企业零距离接轨, 研究高校如何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新格局。总之, 由于高校改革的滞后、培养模式的脱节, 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所以, 抓就业是高校的应有责任, 是高校办学的题中之义, 就业率是一票否决的硬指标, 这是对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最好评估。

五、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大学生就业呈现“倒金字塔”状况

现在的人才需求是基层的多, 机关的少, 呈“正金字塔”形。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格局却是浮在上面的多, 沉到基层的少, 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大部分学生毕业都愿意留在城市, 不想去农村或基层工作, 这是城乡二元化结构造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们学习前苏联的模式, 进行城乡分治, 二元结构, 造成城乡待遇和生活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所以大学生就不愿意去基层工作。比如, 县城一缺教师, 二缺医生, 但是很多本科毕业生、研究生不愿意去县城, 因为那里生活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和城市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 造成宁可漂在城里待业, 也不去基层创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逐渐缩小城乡差距, 这个问题才能根治。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距问题, 解决城乡发达程度和福利工资待遇上的差异, 才能彻底消灭这种就业分布格局的“倒金字塔”的不合理结构。

所以现在无论从社会的角度看, 还是从政府的角度、高校的角度、大学生自身的择业心态看, 都要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和转变。解决我们高校过去培养人才高分低能的现象和大学生择业上眼高手低的问题。有健康的就业心态, 才能使就业有健康的循环和发展。

面临着当今就业难的现状, 各方面都要千方百计抓就业。笔者通过研究, 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有三个层面:

一是政府的责任。我国经济是政府主导型经济, 政府是社会的主宰, 在就业问题上政府的责任首当其冲。近些年, 出现了经济高增长、就业低增长的局面。有些地方的政府官员重政绩轻民生, 忽略就业, 这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服务不到位造成的。

二是高校的责任。高校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去办学, 如何“反弹琵琶”以市场为导向, 即用逆向思维选定教学大纲和教材、调整师资队伍结构、研究培养模式与市场零距离的问题。高校过去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 重知识轻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能力, 文凭不代表水平, 学历不等于能力, 与学历比较起来, 企业更看重的是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工作能力。大学教育恰恰在这方面抓的不紧, 没有力度, 上课就灌, 下课就考, 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后撕笔记, 致使很多学生只会答题不会答疑, 只会做题不会做事。只有彻底变革教育理念、教育体制, 向市场接轨, 解决单纯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 才能促进就业增长。

3.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 篇三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2009年610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笔者作为一名在企业从事十五年教育培训工作和在大学从事十五年就业培训工作的老师,想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进行初步的分析,供有关部门和大学生及其家长参考。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国际分工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

由于中国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在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剪刀差。又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臨严峻挑战, 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加。虚拟经济的危机逐步涌向实体经济,一些企业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遇到了订单减少、资金紧张、利润减少、亏损增加等困难,有的甚至因此而破产。 “不景气行业名单”、“中小企业倒闭潮”、“裁员企业名单”等问题相继出现在我们眼前。用人单位数、提供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数等都有明显下降,让近几年本就趋紧的大学生就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最近上海调查显示:今年仅有45.12%的外企计划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且招聘人数有限。

2.高校扩招的影响

面对连续几年大学生就业难,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扩招对就业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到2005年的380万,4年内增加了265万。而2007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比2006年的413万增加了82万,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559万,2009年该数字为610万,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就浙江省来看,今年将有高校毕业生23.26万人,比去年增加1.77万人。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预计今年在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30万人。再来看全国大学生的待业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2008年高达150万,新老毕业生叠加对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3.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1)只想在大城市工作的观念。大学生求职时都涌向大城市、外企,必然导致就业紧张。复旦大学每年新生中上海本地生源只有40%,毕业时却有超过80%的学生留在上海找工作。不少学生宁可放弃学了四年的专业,也要留在上海,找高薪的岗位就业。

(2)只想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观念。近几年公务员考试十分火爆,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各地方政府每年的公务员招考中可见一斑,录取比例高达几百或几千比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3)怕吃苦的观念。不少大学生都有“薪酬待遇要高一点、岗位要轻松自由一点、工作环境要好一点”这样不现实的想法。

(4)不愿做小事的观念。认为扛着一个“本科”或者“研究生”的招牌就属于‘精英阶层,不愿意从一个最底层的岗位做起。

(5)急功近利的观念。很多大学生缺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肯踏踏实实地一步步做起,忘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4. 传统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1)高等教育模式存在着下列问题: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关心不到位;部分专业设置与国家的经济现实不对接,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学生经过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仍然十分隔膜;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非常陈旧,授课内容空洞化;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动手能力也不强等。

(2)高等教育的这些缺陷造成培养出来的部分大学生缺乏做人做事的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期望值过高,自由散慢,“书呆子”气较重。是知识的存储器,而不是社会生产力的创造者,与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严重脱节,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实际工作能力提出的较高要求。最近在我省的一次大学生就业招聘会的纺织品公司展台前,招聘人员问一位纺织品设计与贸易专业的大学生:“牛仔布是什么针织方式?你身上这件衣服是什么料子的,经过了哪些工序的处理?”该生被问得直冒汗,说学校里并没教过这些知识,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课程与企业实际需要差距之大。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 尽快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

在当前要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争取使我国最早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国家要实施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把扩大内需、振兴产业和科技支撑结合起来。国务院制订两大规划:一是扩大内需的十条规划,将去年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十条措施进一步具体和丰富;二是十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此外,要把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特别是重大专项实施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克服当前困难、促进长远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大学生就业岗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切实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国民经济从以传统制造业和农业为主,向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其中最关键的突破点又在于放宽或取消对服务业的政策管制,并大力促进其发展。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从而大幅度提高经济体对脑力劳动者的吸纳能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2. 政府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多项组合政策

今年大学生就业遇到“寒冬”,国家积极出台了各项法规、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并且决定投入4万亿扩大内需,这无疑都将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已采取多项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招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大学生新兵奔赴军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最近从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09“特岗计划”将招聘5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实施范围将扩展到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新规定。如浙江省政府将解决大学生就业成绩列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对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在发展资金和政策扶持方面有倾斜;放宽创业市场准入条件;中小企业接纳大学生有优惠;利用重大投资项目带动大学生就业等措施,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矛盾。今年杭州市政府计划推出一系列举措,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包括:实施农村和社区招聘高校毕业生计划,推出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推出农村和社区岗位;扶持大学生创办企业,对通过评审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将给予2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无偿资助;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等。

3. 大学生要及时更新就业观念

(1)大学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吃饱再吃好”的就业观念。只要有岗位可做,有单位需要,不论是单位大小、待遇多少、交通不便、工作辛苦等等不如心愿的地方,都要做到抓住机会,及时就业。

(2)大学生要树立敢于吃苦,不怕困难的观念。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大都是“8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部分来自城市和家境较好家庭的大学,严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毕业后要独立在闯荡社会、要成家立业,必须要有勇于吃苦,迎难而上的精神,没有这样一种精神肯定没有出路。

(3)要改变集中在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观念。在清华、北大读书,就非得在北京找工作吗?在复旦读书,就一定要在上海工作吗?浙大的毕业生,就一门心思只在杭州主城区找工作吗?笔者建议大学生去杭州周边的湖州、安吉、绍兴、临安、海宁等地找工作,这些小城镇、小县城的发展更需要人才,因此对大学生会更重视、关心和培养,大学生会有更多的锻炼成长的机会。

(4)大学生要树立从小事做起,敬业、踏实、务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的观念。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绝对不要小事看不起、小事不来做,大事干不了,不愿踏实做事,期望值过高,更不要在工作时间煲电话粥、网上聊天。

(5)大学生要树立是普通劳动者的观念。目前经济形势下滑是个大环境,我国劳动后备力量庞大是个大背景,对客观存在的就业难,大学生应当及时更新择业观念,脚踏实地地寻找自己的社会角色。

4. 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毕业生要在就业竞争中胜出,必须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过硬的本领。笔者认为,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同时要根据社会需要改革教育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订出更行之有效的培养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作为大学生,在校几年宝贵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在政治品德、理论基础、专业功底、实践能力、做人做事的正确思路等各方面进行学习、钻研、修练,为大学毕业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要把一切精力用到学习和实践上,不要把大好光阴花在谈情说爱、玩电脑游戏上面,要对得起父母亲的辛劳培养,对得起党和政府的关心,夯实自己的人生基石。当前,大学生中的一部分群体就业并不难,那些具有过硬本领的大学生,他们有一技之长和多技之长,非常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里有一个例子,前段时间一家财政补助事业单位招聘一名机电一体化专业性的大学生,经过理论考试和面试,他以第一名的成绩将被单位录取,但同时另一家大型民企也在招聘,经考核评估,这家民企以该生的专业实力出的年薪比事业单位翻倍,结果该大学生就去了这家大型民企。

5.要寻求多种就业渠道

(1)走“回老家”之路。在大城市读书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在大中城市面临就业的困难,真的找不到工作,如果来自县城、小镇,笔者建议不妨回原籍去吧,那里有你的根系,有你成长的土壤,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更需要你。很多大学生就是通过回乡发展成才的,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成绩,改变了家乡的面貌,受到了父老乡亲的欢迎,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2)走新的“上山下乡”之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上山下乡”之路,不是三十年以前老一代知青的“上山下乡”,要你们到农村和边疆去掘地、除草、施肥、割稻。而是在你们就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农村去、到社区去、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找工作,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能锻炼青年成才,在广阔天地里定会大有作为。

(3)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路。大学生们,要充分利用你们周围的一切人脉资源,包括老家和所在学校和学校所在地的一切关系,如亲朋好友、同学师长校友等,尽可能地捕捉信息,诚恳地请他们帮帮忙、引引线,为你的就业寻找可能的机会。最近宁波工程学院发生了师兄带着产品考师弟,几百名毕业生就被校友“团购”的感人一幕。如果一旦有人介绍你找到了工作岗位,笔者也建议大学生一定要好好工作,要珍惜这种机会。“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在工作上取得好的成绩,绝对不能再提过高的要求,再给人家麻烦。

(4)走自我创业之路。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机会和条件,在了解外部环境、自身优势与劣势、行业发展前景等的前提下,大学毕业生可考虑自主创业。创业是机会和条件的结合,作为大学生,如果决心选择创业作为自己的就业方式,就不能因为事小而不为,不能只想一下子当大老板。无论是网络创业还是实体创业要从小业务做起,许多的创业成功者都是历尽艰辛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当前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摆在党政工作的首位。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都要动员起来,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坚定信心,及时更新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寻求多种就业渠道,立志从基层做起,抓住任何一個就业机会。只要敢于吃苦、勇于奋斗、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及时适应时代要求,经过自我沉淀和积累,掌握过硬的本领,不断寻求施展才华的机会,就能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4.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如何解决 篇四

结合自己找工作的经历,谈谈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少于200字)

随着大四毕业将近,各大学校校园招聘已逐步展开。结合自身的几次应聘经历,我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供过于求;随着统招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的人数逐步增多,学生的就业人数远大与市场需求,无形中增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工作经验限制;许多岗位的招聘条件都有两到三年的工作经验限制,或是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这对于初出大学校门毫无正式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来说,是一大无法跨过的铁门,往往也因此错过好的就业机会。

三、自身条件;就目前接触的校园招聘看,自身的硬性条件也限制着就业问题,如许多城市岗位都要求外语四六级才能报考,有的直接只招聘211类院校的毕业生。

综上,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市场问题、专业问题、自身条件等各种原因形成。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篇五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是发展中、前进中出现的。清醒地分析、科学地把握会找到多渠道解决的方案。

人才市场服务的对象中 80%是青年人,多数属应届及往届大学毕业生,我们从开始,每年对名大学生和1000家企业进行二次跟踪调查,在分析中感到造成就业难有七大成因。

一、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 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沈阳地区 1990年至6月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上海, 20高校中60%的本科生在机械类、电工类、土建类、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等10个专业,而生物制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大量人才缺口,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又跟不上。紧缺的13大类101个职业岗位需大于供。

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最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 0.023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达45%—65%。(年底统计)

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调整结构性矛盾,政府要在就业政策制定、就业环境创造、缩小经济区域差距之外,教育本身也是核心所在。解决这个问题,也要从“三教”(教材、教学、教师)入手,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从宏观经济走势、中观经济变化、微观经济需求为着眼点和落脚点,高校要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着眼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调整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用就业率、学生综合适应能力两把尺子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

二、知识沉旧,转化率低

被调查的 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 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在对近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据国内一所较为知名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两个专业学生抽样调查反映,部分教师的实际知识占有量不如应届的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摩尔定律9个月一个周期,不到社会上学习,毕业后所学知识多数上过时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体力,工业经济时代就业靠技能,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知识转化率的高低,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当代大学生要学会鉴别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应用知识,哪些是当今世界前沿知识),敢于抛弃知识(筛掉过时知识、垃圾知识),善于转化知识(把握知识点,形成量到质的转变),用智慧统帅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的实力生活,用自己的能力赢得胜利。

把知识和才能物化为真正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人才。就业率在统计过程中,应多元化确定其概念,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以市场化视角来认识,并鼓励支持多元化就业。如:非单位就业、非组织就业、隐形就业,随着产权多元化、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评价大学生就业的指标体系也应不断创新和完善,改变培养与就业信息对不称的统计方法。

三、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珀( D.E.Super)讲:“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是人生自青春期到退休所有有酬给或无酬给职位的综合;生涯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中国也有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一大批学生有就业恐慌表现。

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在 30%,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入学前就应做生涯规划,在确定所学专业前,进行自我评估 → 生涯评估 → 职业选择 → 职业生涯 → 路线选择 → 确定目标 → 行动计划与目标 → 执行 → 评估与反馈,做这样一个流程运作,并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四、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独立”这一概念应是很强的,近年来我国也经常组织“成人节”、“成人仪式”,宣传鼓励青年人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自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 40%。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在发达国家,到十八岁生日时,家长就会主动提醒,“孩子从今天起,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处理问题。”我们的大学生自己做了一件独立完成的大事,家长反而道说:“哦,小子长大了,告诉你,长出胡子也是我的儿子。”这种反差,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年青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我们的家长在培养子女问题上应做到不管少管,支持发展,大学生的成长是家长一次次放手的过程。

在调查中还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即缺少社会、校方的指导服务,更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研讨,在走向社会前,大学生应象报考大学时应对高考准备一样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形成研讨习惯,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知己知彼在充分调研分析后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五、理念滞后,能力危机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在调查中,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理念也存在四大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三分之二学生毕业首选出国,不研究家庭、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应和承受力大小,结果“海归”变成“海待”;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 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新增产值7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创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外企;三是“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而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四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别无选择,在大学里流传“大四不考研,天天都过年”,学习已不成为乐趣,但还选择了再学习之路。社会实践证明,本、硕、博连读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发达国家对一些专业限制连读,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允许读研。人才市场反映,近年来研究生与本科生同时进入市场竞争,硕士生找工作成功率也开始下降。

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能力是人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当今社会已开始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职业再生能力一直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职业生涯始终。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我们在日常人才市场运行中发现,就业率高的专业毕业生和易于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这些大学生平时很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按就业岗位说明书指标进行修炼;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这些都属就业指数,把握这些并不断提升,就业就变成了快乐事情。

六、选人用人,缺标少准

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 90年代后期水平,但管理方面是发达国家代水平。1000—9000万资产的中小企业中严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缺少。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处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的科学设定、岗位需求计划都属空白,多数企业选人用人凭经验靠感觉、不科学。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在我国现阶段有一种现象,越是小企业越不愿意选大学生,不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而外企,特别是500强企业,企业发展中愿意选择大学生进企业,从头培养。这种用人上的差异与企业文化、企业规模、CEO战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度关联。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重要的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选人、用人思想观念问题,培养战略性思考,养成正确选人、科学用人、合理择人的习惯,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有较为充足的人才资源保证。

七、市场配置,手段粗放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才市场运营分析证明,大学生进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具体表现为定位初级、管理粗放、产品粗糙。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告诉我们,以人为服务主体派生出来的职业很火爆,如:形象包装师、美容师、色彩设计师、职业推荐师等。但从社会供需双方看,每年度 280万大学生的服务,从业人员和专业性公司都很少,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大学扩招速度和大学生总量的增长快于为人才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增长;二是人才服务机构过去一直由政府所属机构独立经营,缺少竞争性,发展较慢;三是人力资源服务业传入我国较晚,其技术性、技能性、理论性以及专业化的公司还没有成长起来。

大学生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也是经济建设中的稀缺资源,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占从业人员 37—40%,而我国占5%。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好大学生资源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工作。当前需要从三方面研究与实践:一是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化公司,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性、技能性、专业化的服务。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还处于知识型教育,四年的大学缺少能力培养和技术的培训,从校门到厂门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路要由专业化的公司为大学生设立不同职业的能力模型,通过测试、咨询、培训来提高大学生的上岗前的职业能力,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二是规范就业市场,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要在逐步规范中设定人才中介机构的服务产品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以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三是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发布渠道,在全国真正形成就业代码规范,就业信息统一开放,就业指导科学合理,区域性就业信息与全国就业信息互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定期由专门机构发布大学生就业资源和相关政策,在公益性和公共化服务中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做细、做深、做好。

6.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篇六

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近年来,我国开始连续扩大招生规模,200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212万,2004年达到250 万,而2005 年和2006 年各增长到330万和413万,2009年毕业生达到610万。伴随着毕业生如潮水般地涌向就业市场,而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则是呈现一个缓慢增长趋势,毕业生与就业岗位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这里有诸多原因。

一、主观原因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不好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浮躁、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主要表现在:一毕业后眼光高,刚毕业就想拿到高工资;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合理的规划;毕业生在毕业后没有给自己定下合适的目标,面对社会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二)片面的“人才观”带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在我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思想根深蒂固,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想去大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大型国企工作,都希望能够在大城市就业。而一些位置相对偏远,待遇较低的单位都遭到冷落,毕业生都冒着风险去挤独木桥。一方面是有业不就,另一方面又是招不到合适的人。每一个单位、企业,他们的人员结构都是呈金字塔型,他们分别由基础人力、基本人才、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决策者组成,越到上层,人员需求越少。如果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想要往上走,需求量小竞争性大,那就业的压力也就相当大。

(三)家庭因素产生就业难,相当家长认为,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很大心血,经济支出不计其数,认为既然孩子受了高等教育,就应有出息,应该干一份体面工作,这样心里才能平衡。对此可以理解,这样带来的就是“择业”的问题。孩子选择的职业必须经过父母同意。由此也引发就业难。

二、客观原因

(一)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人口占的比例相当大,文化水平不齐,地区经济发展又不平衡,工业化水平不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2000万(2010 年大学生630 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 万,城镇人口和新增劳动力1000万)。以我国每年经济增长10%算,每一个经济增长1%带来80~100 万个就业岗位,每年还有近1000 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二)社会就业环境相对不公平造成就业难应该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正在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如公务员凡进必考,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必须面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但靠关系就业,灰色就业等现象还确实存在,特别是一些事业单位,垄断企业,大型的效益好的国有企业,这一现象还相当严重,还有户籍因素等等,这给一部分没有“先天”资源的大学毕业生,造成不好的负面影响,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高校的教育、管理质量不过关,造成学生就业难近几年由于大学扩招,大学、学院一起上,专业设置一哄而上。虽说解决了年轻人的上学问题,但是也给就业带来了困难。我们国家用几年的时间,完成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这一个阶段。大学的建设表现在学生数量的膨胀上,而真正的大学内涵建设一下子跟不上,教学、管理水平距大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从而造成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关。这些学生虽有大学毕业生之名,但没有大学毕业生之实。

(四)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直接原因就是出口减少,失业增加,本来就业就困难,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停滞,国际国内就业难上加难。

为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大学就业率,提出以下几点粗浅建议: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思想,每位大学生要从自己的家庭实际和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出职业选择,能出国留学、考研继续深造的就选这条路,能就业的就先就业,通过锻炼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谋生是主要的。千万不能攀比,要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决不能跟风。

二、更新就业观念

观念是人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它支配着人做出某种选择,而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观念的支配认为这种选择是正确的,但事实是否如此,就需要检验观念,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增强和规范就业意识。合理角色定位。由于高等教育将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因此在现代社会,知识只是个人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合格成员而必须掌握的基本劳动技能和生存技能。大学生不应该是有优越感的特殊群体,而应该是就业劳动大军中的普通一员。有了合理的自身角色定位,才能正视自己的身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恰当职业评价。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学生要摆脱轻视体力劳动或服务性劳动传统思想的影响。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特别要摒弃计划经济时代“一步到位”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

2009 年5 月2 日胡锦涛总书记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时希望同学们到基层一线去经受锻炼、发挥才干。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五四运动昭示的青年运动正确方向,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希望同学们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切实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三、社会关怀

2008 年12 月5 日,胡锦涛到辽宁考察工作。关于就业问题他指出“越是在经济困难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关系到千家万户。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希望各类就业服务机构急求职人员所急,解求职人员所难,努力帮助更多的求职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党和政府积极想办法寻出路,先后对就业问题开会发文件,各级政府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现在社会上就业形式多样化,公务员考试、行政事业单位招考、参军、村官选拔等等,但是,面对就业大军,只能起缓解作用,政府在这方面还要加大力度,提出不成熟对策:

①要对未就业的大学生,进行规范管理,从政治上关心他们的思想进步,可以将学生按归属地管理,成立党支部,定期进行学习,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②从生活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性政策,确保他们的生活有来源,不能因为未就业受到大的影响;

③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根据个人在校所学的专业以及即将上岗专业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学习,为就业作充分准备;

7.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篇七

我国青年的就业, 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何呢?

时下, 不少大学生, 还没毕业, 就开始忙着找工作了。他们到处派送自己的简历。北京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北京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2006年北京大学生为找工作人均投出42份简历, 其中最多者高达500份, 而他们要获得一个就业岗位平均要投出21份简历。受到就业市场的压力, 大学生的月薪酬期望值也是一降再降, 不少已经落到1000元以下。有的大学毕业生不愿赋闲在家, 为了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 抱着表现好而可能被录用的侥幸心理, 甚至零工资就业。还有少数女大学生, 为了能够留在自己渴望的大城市, 忙于征婚结婚, 搞曲线就业。“成绩好不如嫁得好”渐成流行。

而不少学生家长为了子女就业, 更是忙得焦头烂额。为了找工作, 家长比孩子还忙。他们从子女入学的第一天起, 就开始编织“就业关系网”, 启动“就业工程”。他们顾不上休息, 放弃了自己平时的所有兴趣爱好, 发动所有社会关系, 像赶场一样每天带着孩子见这个领导、找那个熟人。“只要是为了孩子, 我们做什么都心甘情愿。”就业在一些大学生身上正逐渐演变为其父辈所掌握社会资源和财富实力的竞争。当一些大学毕业生在父辈的“帮助”下, 轻而易举地占据了许多令人羡慕的“位置”的时候, 那些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却在经历一次次的求职失利。许多贫困生对此愤愤不平, 认为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父辈和家庭的背景不该荫及本应公平竞争的大学生求职。在就业重压下渐渐呈现的“代际效应”, 正在挑战着就业制度的公平性。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的联合调查显示, 有41.61%的学生已经坦然承认: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 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四川某市曾面向大学毕业生公开招考区县级数百名公务员, 问卷调查显示, 在录用的公务员中, 父母是“进城务工人员”的比例最小, 仅占2.8%, 而父母是“公务员”的比例最高, 达到33.3%。如果大学生就业演变成畸形的父辈社会资源的“竞争”, 会大大浪费人才资源, 造成社会道德风气的畸变, 还可能会让孩子在安逸中丧失前进的动力, 从长远来看其实是害了孩子。我们要警惕大学生求职演变成父辈社会资源的竞争。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已达到创记录的567万, 而据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人说, 2009年暑假大学毕业生超过630万, 再加上历年还有一些积压没有就业的学生, 估计总数在700多万的样子, 形势非常严峻。应届大学生毕业生虽然是一个就业总体竞争力较强的劳动群体, 但他们人数如此众多, 又处在我国庞大的劳动大军之中, 僧多粥少, 就业难度可想而知。“根据教育部统计, 截至2009年9月1日,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74% (民间专门调查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公司得出的就业率仅有50%。) 而且受市场不景气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初职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下降。”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2009年12月在北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在主题报告中做如是表述。

种种迹象表明,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青年中的佼佼者, 正越来越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而发愁。这一社会现象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

笔者认为,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 我国人口基数大, 劳动力资源富裕, 全国就业岗位总量供给不足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

第二, 经济发展对劳动需求的增加有限, 每年因经济发展而新提供的可供毕业生选择的岗位不能满足需要。我国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势头强劲, 每年净增人口高达1000多万。每年新增劳动人数超过了每年因经济增长新增加的劳动岗位, 必然有大量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第三,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整个社会对劳动的需求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首先, 伴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的精简、办公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些部门对劳动的需求必将逐渐减少。其次, 资本有机构成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造成生产领域对劳动的需求客观地相对减少。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产业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就业具有的消极作用是很明显的。因为企业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劳动的情况下也能扩大再生产, 增加利润。比如运一堆土, 如果让工人用担子挑, 需要很多人, 而如果用装卸机械运的话, 也许两三个人就够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就业论坛上”说, 我国GDP增长1%能增加的就业岗位已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240万下降到现在的100万个, 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已经“明显弱化”。有关就业问题专家分析认为,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资本的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 生产领域的不变资本增加, 机械化水平提高, 生产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 经济对就业的拉动弹性系数因此下降。

第四, 由于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等多种原因, 我国大学生的素质整体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眼高手低以及怕吃苦等缺陷, 这是影响其顺利就业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这些年, 随着大学的扩招, 大学教育日趋普及和大众化。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素质趋向下降。大学生已由“天之骄子”、“时代的佼佼者”沦为普通劳动者。加之大学教育模式有待改进, 我们的毕业生, 比较普遍地存在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欠缺的问题。他们和普通劳动者相比, 在不少能力方面甚至还有差距。有调查显示, 人们对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评价, 近百分之八十的受调查者给出的是“一般, 有些方面比较欠缺”, 希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不能盲目攀比”、“不要一味追求热门职业”。在这种情况下, 部分大学生出现找工难, 也就在情理之中。

第五,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就业观念不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传统的就业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而优则仕。认为上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 上大学就能当干部, 当不上国家干部, 在企业工作也要当管理干部, 从而轻视一线工作。二是大学生从事普通工作是大材小用。在许多人的眼里, 农民、工人、小商小贩等等职业都是不适合大学生去做的工作, 因为这些工作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就能做好。三是被动接受他人提供的职业, 很少主动创业, 认为就业就是找工作, 有等和靠的思想。四是专业对口、就业一步到位。受这些观念的影响下, 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困难行业、弱势行业就业。尤其是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大学生, 大都没有真正吃过苦, 他们中的多数人, 民工兄弟们能吃的饭, 他们吃不了;民工兄弟们能干的活, 他们干不了。可以说,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是出现全国范围的“民工荒”与大学生求职难并存的矛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呢?笔者认为, 应本末兼治, 多管齐下。具体讲,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 紧抓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不动摇, 依靠经济发展增加就业。虽然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已呈现出明显弱化的倾向, 但GDP每增长1%仍可增加100万个工作岗位。经济的发展仍然是带动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世界金融动荡、出现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 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 采取宏观调控措施, 以保证我国经济能够平稳高速发展, 增加就业, 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第二, 增加职业教育的比重, 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优秀毕业生。从中央到地方, 准备在未来几年加大职教投入, 实为英明之举。但投入要投在点上, 不能仍然只是铺摊子, 搞外延式的建设, 应该重内涵, 重人才和实训条件的建设。

人大代表黄鸣针对大学生“就业难”提出两点解决方案, 一个是设立“厂校联合办学”的教育机制;另外一个是推行“自由学分制”。

“厂校联合办学”, 顾名思义即厂家 (并不限指企业, 也包括事业单位、科研单位等) 和学校根据未来发展需求, 联合定向招考, 定向教学培养, 厂家提供奖学金, 国家搭建厂校联合办学平台并承认其学制和学历, 厂家包揽合格学生的就业, 从而实现教育真正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模式。实际上“厂校联合办学”已经存在, 很多职高甚至高校已经取得探索性的成功。

“自由学分制”, 即学生或因为经济能力, 或因为嫌自己不了解社会, 或因为迫不及待地想要创业等等, 可以在上学的过程中勤工俭学, 也可以中断上学, 甚至干脆找工作, 先走向社会, 在需要或者愿意重返校园的时候, 再去考取学分, 获得文凭。自由学分制的时间可以是五年或六年, 也可以是两三年, 只要修够学分就可毕业。实行自由学分制, 学生在上学的过程中, 既可以减轻家里负担, 还可以积累学分, 同时也完成了社会实践;既拉长了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 也缓解了统一就业的压力, 还可使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实现“双赢”。很多国家早已实行这样的办学模式, 有很多经验可以利用。

第三, 基层和弱势行业吸纳就业潜力巨大, 教育、医疗和制造业领域仍有很大的就业空间。政府应采取包括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公务员考取优先、优厚工资待遇等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 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一些弱势行业就业。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把金钥匙。有许多用人单位招人难, 很可能难在它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保障。为什么考公务员最热?为什么在大学生眼里, 就业的一般序列, 总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 最后才是自主创业?除了尚权的官本位意识, 最主要的就是社会保障的差异。由于缺乏良好的失业保障, 所以, 人们特别看重职业的稳定性;由于缺乏高覆盖率和高水平的医疗保障, 所以, 特别看重能否享受公费医疗;由于无法提供基本的住房条件, 所以, 特别看重能否享受住房公积金;由于无法保障公平的养老, 所以, 特别看重养老金的标准。从理论上说, 只要劳动, 就在纳税;只要纳税, 就该享受社保。公平的社会, 既要讲同工同酬, 也要讲同工同保。如果仅仅在大学培养模式的转变上谋求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 无异于缘木求鱼。公平, 是和谐社会的主题词。“就业难”反映的其实是就业不公平的问题, 只有社会保障的公平, 才能促进就业的公平。因此, 没有公平的社会保障, 就无法真正破解大学生的“就业难”。

中国教育、医疗和制造业领域仍有很大的就业空间。中国目前拥有教师的比例是10名每千人, 而美国是22名。若按美国的比例, 我国需增加1600万名教师, 同时需要增加指导老师、咨询顾问、学校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岗位。我国目前每千人拥有医生1.6名, 而美国是23名, 若按美国的比例, 我国还需增加3000万名医生, 以及更多的护士、医疗专业人员、医院管理人员。中国要提高制造业品牌竞争力, 至少需要增加6000万白领工人, 才能填补制造业在研发、质量监控、品牌管理、财务规划、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空白。 (《世界博览》2010年第二期)

第四, 加大行政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力度, 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时下, 因为大学生就业一定程度上已经逐渐演变成畸形的父辈掌握和拥有的社会资源的“竞争”, 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公平就业受到严重挑战。很多地方出现了低学历甚至无学历人员就业好于有学历或者高学历人员的现象。而就业人员中的部分高学历, 则是需要打引号的, 打折扣的。因为他们的文凭是经过很曲折的途径取得的, 有一些水分。在存在这些问题的地方和单位, 吃饭的人多, 会干活特别是会干技术活的人少。而真正的大学毕业生则很难进入这些单位。因此, 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 建设公平、公开、透明的就业用工制度, 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 预防和消除社会腐败, 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任务虽艰巨但意义非常重大。

第五, 采取措施, 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青年人, 特别是年青的大学毕业生, 他们朝气蓬勃, 富有创造进取精神, 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源泉, 是真正的未来希望之所在。而大批大学生排队报考公务员 (现在考录比例甚至已经超过70比1) , 则是一个社会充满暮气、缺乏活力和希望的一个表现。大学生创业是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和必然选择。所以, 国家和社会应该通过法制和教育的双重手段, 淡化社会官本位意识, 大力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采取措施鼓励年轻人创业。国家可以在贷款、税收、法律保护以及创业价值导向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切实可行的鼓励和支持。整个社会的创业文化氛围和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对点燃年轻人的创业激情、取得创业的成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创业者不可能人人都会取得成功, 但成功一定是出现在创业者之中。部分青年精英创业成功, 将有效减轻我国的就业压力, 促使经济和整个社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其影响将十分深远。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已经并将继续造成和引发更大更深远的不良社会影响。不少地方, 特别是农村地区已经有部分家长提出了“花费那么多的血汗钱供子女上大学到底值不值得”的疑问, 很多学生甚至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就退学回家了。而大学生一毕业即失业, 一毕业即沦为“啃老族”, 更是严重伤害了广大家长供子女上大学的积极性。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势必影响到老百姓对子女教育投入的热情, 从而对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对科技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深远的负面影响。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有了党和政府实施的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有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问题, 已经并将继续造成和引发更大更深远的不良社会影响。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 已经引起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本末兼治、多管齐下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

8.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篇八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2009年7月达到600万,2010年7月将超过630万。从整个国家来看,正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部分国有企业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这样一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

2、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一种情况是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

3、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4、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5、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6、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标准中只有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7、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

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

8、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低,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知识面广、专业技术精通、业务能力强的基础上,还必须提高个人的修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避免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影响自己的前程。要想提高个人的修养,就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招生与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

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结束语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编著.《大学生礼仪》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许春珍主编.《公共关系学》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2

上一篇:银行员工第二季度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搞笑内涵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