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 《穹顶之下》语录(精选11篇)
1.柴静 《穹顶之下》语录 篇一
柴静《穹顶之下》纪录片观后感
《穹顶之下》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它让人们了解了中国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必将影响着我们乃至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更是无从谈起。除了对现在大气环境的担忧之外,这个大调查是她辞职后,以一个前调查记者的身份完成的,她做的很认真,源自内心,触发了万千观众。
细想一下,柴静从国家、企业、个人几个层面揭示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如何才能留住APEC蓝。
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还是一个母亲,她的勇敢都值得我们敬佩。在以前,我们也许认为雾霾只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天气,不清楚他的破坏性,但是当有人站出来,理性的告诉了我们它的危害,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它,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就要改变以往的陋习,多为环境保护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呢?虽然我们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是因为这件事我能为环境保护做了一点贡献,那么我们心里就会踏实很多。如果我们能够克制自己,节制身边人,人人参与保护环境,那么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雾霾,神州大地自会山清水秀。
雾霾,对于这个东西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始终摆脱不了雾霾的笼罩,雾霾也不再是教科书里的说教,自然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伤害也不是简单的柴静一个家庭在承受。也许有人会说,柴静之所以选择拍摄宣传片是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但是作为一名曾经的职业媒体人,将柴静的行为称之为伟大或许过于夸张和不切实际,但是也绝不是为满足自己的私人需求那么简单,无论是曾经的记者身份还是现在母亲的烙印,都无法掩盖其追求真理的社会责任。在网络世界里,我们生产着创造着各种信息,享受着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不断向大自然和社会索取,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麻痹,睁着双眼却看不到真相,张开双耳却听不到声音,迈开步伐却未曾前进一分。
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前媒体人还是一个母亲的身份,柴静的努力和成果也不在于一个宣传片的“成败”与否,而在于一种执着的斗争精神。人类与环境污染的战争历程。
社会共识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却体现在一朝一夕的细节上,正如环境治理不在个人却离不开每个人一样,而穹顶之下的柴静也不应该是一个人在战斗。
学院:学院
专业:14级地理科学 姓名:麻凤
学号:2014405044
2.柴静《穹顶之下》记录风格探析 篇二
继《看见》的社会风潮之后,柴静又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该片在各大网站一经播出便掀起一阵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对柴静以及该片的态度更是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穹顶之下》确实引起了人们对雾霾问题的重视。“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终身暴露的实验舱里。”她用103分钟告诉我们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可以控制很多事情,情绪,脾气,事态发展,唯有呼吸是没有办法选择的。如柴静所言:“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些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每一个成功都不是偶然,《穹顶之下》亦是如此,在使用了新式TED演讲模式之外,柴静以一颗爱女之心结合生活实际和权威数据的表达也让观众在倍感亲近的同时不无信服。
一、独特新颖的TED方式
TED指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一家私有非盈利机构,该机构以其组织的TED大会著称,这个会议的宗旨是“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1]
观赏之下不难发现,《穹顶之下》并不像国内其他纪录片的叙事纪实模式,准确来说它更像是一场演讲:人物背后硕大的屏幕,现场坐满观众,生动的flash动画,无人机拍摄,科幻特效,种种都吸引着现场以及屏幕背后的观众们,让整场“演讲”更具真实性。这种新型TED演讲形式多用于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才,分享交流他们关于学术、社会和人的思考。柴静在片中以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雾霾所涉及的深奥学术理论传递给观众。片中说到柴静自荐志愿者去参加北大的调查实验,以更深切地为群众解说黑炭对人体的危害,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北大科学家开出的深奥诊断书做出了一段flash动画,有趣又直观的同时也形象地表述出 PM2.5究竟有哪些成分又是如何危害人体的,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纪录片多了些生动,深深地吸引了眼球。另外,去唐山拍摄污染状况由于雾霾太大看不清直接使用无人机拍摄,这也算是现今比较高端先进的拍摄工具,大大确保了记者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危险性,也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这些都是区别于通俗纪录片的独特新颖之处,也是《穹顶之下》的成功之处。
二、独以身试教,增强真实感和可信度
纪录片与一般影视片不同的是,它不要求故事情节性,真实性是它的本质要求,其价值在于“给时间某抹上香料以免腐朽”[2],而在《穹顶之下》,柴静更是亲身体验亲自感受,用她自己搜集到的数据和资料给公众一个警醒,也给相关部门一个借鉴。
片头柴静谈到最初的创作动机,是还未出生的女儿已被查出患有肿瘤,一出生便要进行手术,她说:“以前我从未对污染感到过害怕,现在有个生命抱在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所以,为了女儿,为了解答女儿“妈妈,你为什么要把我关起来”的疑问,为了成千上万个幼小的生命,她站出来,做了这样的调查。为了增加说服力,她主动申请做北大实验的志愿者,参与了一年的调查研究,弄清楚雾霾是什么、PM2.5是什么,它们怎样危害人类的健康。为了找出英国是怎样在稳定经济的前提下减少煤炭污染,她亲临南威尔士废弃的矿坑;为了了解唐山究竟污染到什么样的程度,她带着无人机走进唐山;为了调查洛杉矶是怎样做到车用量不断增加污染却不断减少的,她走访洛杉矶查找其中的原因。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汇总在一起告诉了人们雾霾究竟从哪里来,面对雾霾应该怎么办。“只有信息公开,才是每个公众参与的基础”,柴静正在用她自身的体验和调查警示公众对待雾霾不可懈怠。通过《穹顶之下》,柴静以一个母亲的心告诉我们只要愿意只要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减轻雾霾做出贡献。
三、大数据和权威人士的协助
众所周知,纪录片即记录,记录真实生活和社会现状,真实感来源于哪里,数据就可以很好地增强记录人的说服力。同时,权威人士也可让公众更加信服。
影片中随处可见各种数据,PM2.5数据,受害城市数量,煤炭用量,非法违规工厂数量等等,数据支撑起整个纪录片的框架。片中也实地采访了各个部门代表人,询问关于环境控制和部门管理的问题,意图找出雾霾出现的根源,领导人的谈话为雾霾的形成和来源做出了权威的解释,同时《大气防治法》等环保法律也为雾霾改善提供了依据。片中柴静竭尽所能为公众争取到现场采访肺癌患者手术的机会,让雾霾问题及其对人类的危害赤裸裸展现在大众面前,术后从患者肺部取出的黑色颗粒物代表着大气污染对人体的致命伤害。医生说:“我只能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和推断告诉你,我怀疑是大气污染。”“我只能”“我怀疑”这些看似不确定的词,其实正准确地表达了公众目前对大气污染的忽视。“作为曾经的记者,我的内心是有自责的,因为那些年里面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在报道各类的污染事件,但是我一直认为好像我听到矿山的炮响才叫污染,我看到工厂的烟筒才叫污染,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们生活在都市中心的人,我们每天看到的天空,那就是污染。”这是柴静对自身的反省也是对公众的启示。
结语
影片的最后,柴静说到:“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同呼吸共命运是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部《穹顶之下》柴静用其独特的演说方式和大量的数据配以通俗易懂的说词唤醒了大众对雾霾对大气污染的重视。
[1]百度百科.TED[EB/OL].(2015-02-01)[2015-02-15]http://baike.baidu.com/subview/992776/5755073.htm?fr=aladdin.
3.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三
《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 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雾霾问题。这部纪录片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共同的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并且形象化的对雾霾的构成做了解读,让人们开始关注到雾霾污染的严重性,引发人们对环境污染的热议。
在身边,我就感受到了环境发生的变化。比如说以前的北江,那时水还没有被污染,有很多人去那里玩,有人划船,有人钓鱼,还有些人玩水上摩托艇。那时有蓝天,有白云,晚上可以看星星。几年后,北江的水变黑了,沙滩上有很多腐烂的死鱼散发着臭味,再也没有人来这里玩。向远处看时,就像蒙着一面轻纱,而且有蓝天白云的日子变少了。
我非常感谢她,她让我认识到雾霾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呼吁中国人关注环境问题。她使我们引发思考:如果环境继续恶化,工业污水乱排放,无限制地排放燃料废气,河水被污染,森林无限制砍伐,天空永远阴森森的,酸雨泛滥,人类有什么未来?带给我们的就是疾病,癌症,毫无生气的生活环境。如果我们的后代问:书本上说的蓝色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春天的小鸟呢?我们该怎么回答?也许我们只能说:那只是曾经,再也回不去了。我们怎么对得起子孙后代?
4.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四
此纪录片一出,在网络、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柴静以演讲者的形象出现,从自己的女儿一出生就得了良性肿瘤的话题开始,又以害怕有一天自己的女儿会问什么蓝天的话题结束,全面剖析了雾霾这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此真实的展现了我们每一个人每分每秒所处的这个环境现状,让我们的认识不再那么肤浅,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它是关乎自己和自己爱护的每一个人生命的问题。环境保护涉及很多方方面面以及很小的行为动作,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自己不愿去做,不是不能去做,而是不知如何去做,或是没有意识去做。很多事情的结果,都是我们的作为和不作为造成的,不要真正到火烧眉毛迫在眉睫的时候我们才切实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和重要性,后悔当时没有重视。
柴静在这部纪录片中说“这是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这让很多人表示“看得心塞”并“热泪盈眶”,这份有良心的调查,引发众人反思热潮。纪录片中,她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奔赴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并造访伦敦、洛杉矶等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试图寻找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以前只是知道柴静是一个出色的记者,直到看了纪录片才确实地感受到她知性感性的才气和魅力。这不是一个单纯的视频,也不是一部电影。不能拿看电影和看视频的心态去看它,因为这就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所面临的最现实也最严峻问题。
当我看完这个纪录片,我打开窗户看了看天空是否还是蓝色的,还好它是淡淡的蓝色,我深深的吸了口气,心想,希望未来我还能看到这片蓝天,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跳出雾霾这个问题,还有其他很多类似的问题,其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面对空洞的问题时态度和做法很多是“心动”而非“行动”,柴静这一纪录片的轰动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那么接下来,能让只说不做的人,行动起来,就是更加困难的事情了。
5.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五
看完了柴静的视频,她以爱,以责任为出发点制作的关于雾霾的报告片,为她的用心用力用情而惊叹,也为其中的数据而惊心,以及自己对雾霾知之甚少的羞惭,当今的中国的发展,令人担忧,也令人充满希望!
好惊叹!对一个雾霾问题,可以挖掘到当代能源体质的改革。她提到了很多深刻,又敏感的话题,官员腐败,中石化的垄断,执行力为零的法律„„我好惊讶,因为执行主体不好明确,用模糊手法却也制定下来的,且已存在许久的国之大法„„
好钦佩!用专业素质和眼光为国人敲响了警钟,多么期望自己,以后,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都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为身边的小家,乃至大家做出一点贡献。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环保雾霾的问题,并有所行动。下载“污染地图”,这个软件,关注身边污染源,拨打12369,不要让它仅仅成为一组号码。《大气防治法》在9月出台,期盼我们的国家能够真正的执行起来,我们也行动起来,为我们,为我们的孩子能够经常看到蓝天,看到白云,不因空气生病。。
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曼德拉
记得当天一起床刷朋友圈,第一条看到的就是上面这张图。接下来继续翻阅,可想而知几乎整个朋友圈都被《穹顶之下》刷屏了。且舆论基本都是说支持的。那时候我还没有去看这个视频。可能是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贬低,所以心里对这篇报道隐约是不看好的。今日下午闲来无事,翻看微博就点开了这个视频。一口气看完了第一遍,脑子里突然冒出应该动笔去写点什么的想法,然后我又开始看了第二遍第三遍。于是乎,关于剑心所写的内容,在我看完全篇报道后,只能对这个人产生鄙夷之情。他偏不关注整个内容的中心点,转而从娱乐的角度去点评它,偏偏还这么多的人去转载。我有点不理解这是怎么回事,后来想了想,有了个比较偏激的结论:有时候在大多数意见一样的情况下,人的眼睛就会首先想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我承认视觉疲劳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多的可能是希望用此来表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此人正是利用大家的这种心理特征来吸引眼球。
“一个人,别说人了,一个活物应该这么活着,春天来的时候门开着,风进来,花香进来,颜色进来,有的时候你碰到雨或者碰到雾的时候,你会忍不住想要往肺里面,深深地呼吸一口气,能感觉到那个碎雨的那个味道,又凛冽,又清新。秋天的时候你会想,跟你喜欢的人一起,就一个下午什么都不干,懒洋洋的晒一会儿太阳。到了冬天,你跟孩子一块出门,雪花飘下来,她伸着舌头去接的时候,你会教给她,什么是自然和生命的美妙。”在听完柴静这段讲述,大自然的美好在我的脑海里无限放大。我去过云南,去过西藏,去过中国很多美丽的地方,同时也去过山西,去过北京,见了很多城市的施工现场。起初,这两幅对比图在我心里刻画的并不是那么的明晰,但是今天,此时此刻,看完了柴静对雾霾的报道。总是禁不住的想起那充满绿色的,令人舒畅的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提出问题比问题本身更有意义。柴静显然不是科学家或是发改委委员,正像小崔不是袁隆平、满嘴酒气的白岩松即便酒醒也踢球不进空门一样。同理,搞商务的骆家辉闲得无聊似乎硬是生造了PM二百五除以一百这个名词,猜想胡适亦不在行戏剧(即便在行也要‘’不在行‘’),陈寅恪只谙文史,李银河更是没做过一天“一针包好”的医生。但“瞎折腾”至少是种勇气,至少以上诸君观照了人类无智观照、无力观照、无胆观照、无兴观照的领域,即便是女文青的一厢情愿、矫枉过正,那也强于沉默是金。当下国情,提出问题,其意义就远大于问题本身。而,论逻辑有疏漏,有请专家学者光谱核磁有机无机碳十二分析;论数据不准确,学学新闻联播开放过年大数据家国万事兴雅致技术;论女神主事煽情,不比千里迢迢漫漫雪路瞅你一眼就走;论主播私生活不检,捎本地摊八卦围观霆锋靖雯柏芝亚鹏更爆;论产业结构难调,想想三大改造公私合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论能源私有不可行,难道捆绑北极熊卢布贬值欧佩克价跌国内反升好受?梦呓乱语一遭,不如呼唤国家行政干预与“公民社会”成员各行其力。但仍要提醒一下,穹顶之下,口罩对某类人仍是必须,而五毛钱大约是买不起一个口罩的。
柴静在对山西省孝义市市长的采访时,市长是这么说的,“政府对于焦化,我们始终是冷静的,我们采取措施之后呢,后面的这股劲我们给压住了”。在被问及为什么还有30多个违规项目上来,市长却顾左右而言他的说,“作为孝义我们态度是坚决的”。柴静继续追问,画面却出现市长“你不够了然”的笑颜。采访的期间也一直伴随着滑稽的音乐。我不知道这种讽刺是对于老百姓对现状不够理解的鄙夷,还是对关于环保不够完善的现有制度的无奈。柴静并没有否定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性,她也说了如果不是因为城市化建设,她可能现在还在老家,在她父母帮她找的一个单位里面工作,戴着蓝袖套打着算盘度过余生。城市化给了我们个人的自由,也带动了国家的经济繁华。我们不能去否认它的成就。但是社会是进步着的,在GDO高度增长的昌盛下,却是十三亿人同呼吸的环境作为代价。是不是该考虑有点得不偿失?
“我们很多人不讲辩证法,只要是有缺点就把你无限放大,越描越黑,还不如不说”。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如是说。但是哪一次的变革不是经过铺天盖地的指责呢。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说了一句话我很赞同:“当一个产业被淘汰的时候,会有另外一个产业冉冉升起。只有开放市场,才能分享智慧,寻求创新。才能得到世上最好的东西”。中石油的一人独大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期间不乏我们国家体质的纵容,一直到现在,演变成许多官员的无奈。
6.柴静穹顶之下心得体会 篇六
这两天网上对这个事情褒贬都有,前两天恰巧看了一个对柴静专访的视频。其中一段给我的印象很深。正是这段话让我理解柴静为什么会这么做。内容如下:
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一块五毛钱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然后这个人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如果今天我们放弃了一块五毛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有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这场官司,我以为他会跟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个饭菜端到他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呢,还是吃完了之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他说,我靠为我的权利所做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三十四岁的律师。
我和柴静是山西老乡,居住长治。去年的某一天,朋友打来电话,说今天天气不错,空气湿润,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感觉很舒服,带孩子出来玩玩吧。我说不了,看手机上的天气指数,那天的指数是重度污染,孩子还小不假思索的选择了规避。
这两天看热门微博上,有人抨击柴静去美国生孩子的事情。不知道他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我想说,她的孩子还在肚子里时,已经查出有肿瘤,一出生做必须做手术切除。我没有去求证国内的医疗水平是否能完成这样的手术,就算是能,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但凡经济许可的,也一定会选择更放心的方案,我不认为去美国生孩子有什么错。就像我不懂雾霾对孩子的身体有什么伤害,但是会选择减少外出是一样的道理。
央视有一个广告,请到海南深呼吸。第一次看觉得这么没有创意的一个广告放央视播。看过这个雾霾记录片后,明白了这个广告的用意,它突出的是实际的意义。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一群经济条件好些的老人,会随着季节的变化,选择在长治和海南两地过“候鸟”生活。那边有一个小区,房子基本都被这些来自长治人们买了。我一个朋友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也在那个小区买了房子,每到冬天就会去海南生活居住。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的母亲一到冬天就会咳嗽,但是去了海南就不会。当时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单纯的理解为是气候干燥和湿润的原因。看完柴静的记录片,又想起去年曾经转发过的《全国190个城市污染排行》长治排第69位,似乎,好像,大概,呵呵觉得其中有某种关联。也明白了为什么医生有时会告诉病人不用吃药,换个居住地就会好的建议。
支持柴静的虽多,但是热点终究会过去。时间久了,刻骨铭心的感情都会去淡忘,何况是一个纪录片。为了忘却的纪念,我觉得我应该做些什么。看过罗永浩演讲的人一定会记得,他在和西门子维权后,有人说老罗是名人,有几百万粉丝,影响力大所以能把这个事情做成。作为普通人没有什么影响力。。。。老罗这么说,你能影响几个人就去影响几个人,至少你身边的人不会再买关不上门的西门子冰箱,这也是一种维权。受到这句话的启发,我做了一件事情,每天早晨起来,打开手机里天气APP,然后把当天的空气指数做一个截图,放到朋友圈。做了两天,第一天有人点赞,第二天有人开始留言评论。时间久了大家或许会忘记柴静说了什么,坚持这么做至少还能时刻提醒自己,提醒身边的人,雾霾还在,我们还需注意。借用老罗的话来说,能影响几个人就影响几个人吧。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7.柴静幕后的朋友圈 《穹顶之下》 篇七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娱乐资本论 吴立湘
娱乐资本论观点
浩淼繁星,言极穹顶,两会前的这一个周末,是属于柴静的。
在一个习惯着睁眼说瞎话的文宣系统中,产生了“看见”的柴静。然后在一个自我承担风险、资金以及荣誉的自媒体时代,柴静又努力去解释那些“看不见”。
不过真要把柴静当如娱乐资本论一般的自媒体,把《穹顶之下》当做一次私人恩怨,那就实在是属于幼稚。
不信看看《穹顶之下》片尾的字幕,里面每个人都是隐藏的Boss。简单地说,就是提供技术支持和风格定位的罗永浩团队+范铭的文案摄像团队+通过常年客厅社交积累下来的大V智囊团。同时,柴静在全片中运用的21个演讲技巧,也几乎堪称案例教学。
《穹顶之下》片尾字幕
仔细看看《穹顶之下》片尾的字幕,里面每个人都是隐藏的Boss,而在小娱看来,主要是分成三个部分(同时笔者也采访了两位参与人员):
1.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家都知道的《看见》的原团队
以主编范铭、制片人李伦、编导郝俊英以及摄像团队为主。按名单分析,应该主要以拍摄、文案为主,是幕后主力。
2.然后是罗永浩,以及他的锤子团队
其中许岑、东东枪、欧阳念念都是锤子的员工。有人说“演讲的场位是罗永浩指导的”,然后许岑、欧阳念念都是负责 keynote 制作,看样子整个TED式的互联网风格的发布会都是由罗永浩团队决定。
3.大V记者、调查记者等外脑
史航、土摩托、丁文山、汪韬、袁凌、黄章晋、杨潇等人,都是微博公知届或调查记者圈内赫赫有名的大佬。
《穹顶之下》片尾字幕
数到这里,估计不加V就会又急吼吼的称柴静是“客厅派对主人”了,肯定也会有人称柴静是当代林徽因,到底是正常的客厅聚会,还是暧昧昏黄的舞会?或许如何评价柴静的这次人员聚集,也会折射不同的人心。
当笔者采访某位参与了此事的“客厅客人”时,他非常精到的点评一句:“林徽因只是个沙龙主持人的角色,柴静却每次都在吸收众家所长,最终推出了让每个人都吓一跳的作品。”
柴静在饭局上
下面,娱乐资本论也分析下这篇作品的21个演讲技巧,以及她幕后的数十人的团队构成。
一 范铭团队有哪些人?范铭是谁?
原《看见》团队“闺蜜铁三角”
随便找期之前的《看见》对比下名单,就能知道此次《穹顶之下》集中了大量的原《看见》团队的成员。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范铭,据她自我介绍中透漏,她是无锡人,这个可爱的天蝎座女孩1998年入读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2002年9月进入中央电视台,曾任《新闻调查》、《面对面》编导,CCTV-1《看见》主编。
在CCTV的工作中,范铭和郝俊英、柴静等三人在合作中成为铁磁闺蜜,因三人对新闻的执着被称为“三剑客”。
一位电视界的朋友说,2014年最遗憾的事应该是,老郝(郝俊英)、老范(范铭)、老柴(柴静)这三剑客离开了公众的视线”,@-Obscurity-写道:“看到(雾霾调查)编导是范铭,感觉柴静她们又回来了。”@洛之秋 说柴静只是前台,幕后是范铭这样的专业团队。@ 格桑小巫说“做过幕后以后就不容易产生偶像情结了,柴静的这个片子和她以往的作品一样,最厉害的是范铭。老百姓才崇拜独行侠,圈内人只钦佩好团队。”
原《看见》团队合影
李伦又是谁?是《看见》和《24小时》的原制片人。
柴静还曾经发过一篇和李伦相识的博文,里面详细记载了李伦是如何给予柴静施展拳脚的空间的:“我临时做了几天《24小时》的主播,跟邱启明搭档,他当天重感冒,咳嗽得不得了,有一会儿我实在觉得他够呛,就把他的稿子接过来,对观众说“让他歇一下,我来替他播”。我没有直播经验,不知道图和文是按照主持人坐的位置配好的,我这么一换,导播临时调换图都来不及,这要出点事,就算是播出事故了。李伦是制片人,第一责任人。但他不动声色,节目结束了还噙着点笑。第二天我想在直播中采访新闻当事人。通常为了避免直播的风险,主播只连线记者,但我职业惯性,觉得采访当事人是最接近新闻核心的办法。我倒是不假思索,风险都是李伦担着,可他鼓励我这么做。”
二 罗永浩,以及他的锤子团队
柴静与罗永浩
罗永浩就不说了,点击原文,我们会附上了一篇《罗永浩跨界对话柴静:畅谈彪悍人生》的对谈,从中也能看出两人在风格上的不同和价值观上的某种一致。
至于备受好评的keynote风格,则是由锤子团队的许岑、欧阳念念负责。其中,许岑是早期罗永浩的伙伴之一,与罗老师在电影进修班相识,后加入老罗英语培训。著名的老罗培训在迷笛上放的广告片(mother fu×k那个),就是和他一起做的。锤子科技历来发布会的keynote制作,均由他负责,之前他还出了一个 keynote 教程,一个英语学习教程,感兴趣的人可以搜一搜。欧阳念念则是锤子科技的设计师。
三 大V记者
柴静,范铭,罗永浩在饭局
下面就按片子名单排列了(最后那十几个我也不认识),不过光看这几十人名单,也可知柴静在圈内人脉之广泛。袁凌告诉娱乐资本论,其实他介入这次的事件比较晚,当时还是一月份他去柴静家里看了原版视频,“视频比现在长,片子在中后段延伸到了国家发展模式的探讨,但我觉得难以探讨清楚,觉得没必要在一部片子里操总理该操的心,而且这一部分看起来有点累。我就建议说还是得把能源政策和法制症结上这个主要的逻辑链弄清楚,最后再回归到个体经验上。”
从最后的视频成片,也确实可以看出柴静确实采纳了袁凌的意见。可以想见,柴静就是通过这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渐进方式,一步步改造自己的视频作品,最终造就了这一次成功。
罗永浩:锤子科技创始人
李伦:原《看见》的制片人
汪韬:《南方周末》绿版记者,探究中国大气的第一记者。
袁凌:著名调查记者,曾发表过数十万字小说、诗歌,出版诗集《石头凭什么呼吸》。
史航:编剧、策划,影评人。
东东枪:文字/创意工作者,网络红人
丁文山:湖南卫视频道声音形象代言人,和柴静相熟于湖南卫视时代。
郝俊英:《看见》“三剑客”之一,著名编导。
土摩托:三联生活周刊的专栏记者
四 柴静的21个演讲技巧
上面既然分析了那么多柴静的幕后团队构成,下面咱们也具体拆分下,柴静全篇视频,从案例教学的角度,运用了哪些演讲技巧。
同时,如果能活学活用如下技巧,以后无论是技术普及类的培训,还是企业文化培训、敬业度培训、安全作业培训、追求卓越培训、互联网的极致思维培训,都能无往不利。(以下整理来源于微信号“培训经理指南”的文章,作者南哥,原文标题《感动3亿人背后的21个培训与演讲硬技巧》)纪录片《穹顶之下》开场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开场
用数据再现当年的情景
并带出一个有“情怀”的故事 纪录片《穹顶之下》截图
没有什么用听众亲身经历之“痛”更能打动听众了
所以在最好的培训素材始终来源学员
这就是内部讲师培养的重要意义 纪录片讲述现场
人们的认知错误首先是从概念开始
好的演讲与培训一定需要
帮助学员就概念进行正确的理解
纪录片《穹顶之下》截图
大气污染与城镇思维情况调研报告
南哥感叹的是1981年就有了这些研究
而我们的国家却从未采取过行动!这是城市管理的悲哀啊!纪录片讲述现场
“标记的书籍”是事实的展示
而将文字重新输入
则为听众创造了更好的视觉体验!纪录片《穹顶之下》截图
一图胜千言
善用图片是一个重要的培训技巧
特别在影响听众态度方面
这一点更为有效
纪录片《穹顶之下》截图
影响学员与听众态度的一个很好的策略是
用数据告诉Ta
错误行为的严重后果 纪录片讲述现场
这是激发人类行为最好的方式
通过好的与不好的对比
更能激发人类的行为 纪录片《穹顶之下》截图
这是技术类培训或演讲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何用多种手法将专业概念通俗化
纪录片《穹顶之下》截图
数据的魅力就在于此!
因为ta为实施Duang了一下哎!纪录片《穹顶之下》截图
在演讲与培训中
用图文及故事的方式
告诉听众现在行为与未来结果
之间的关系
是影响态度的有效策略 纪录片《穹顶之下》截图
在态度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就是引用权威人士的观念及看法
在使用方式也需引起培训师的注意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
引发90后员工的抗拒与挑战 纪录片《穹顶之下》截图
引发听众及学员的思考是最好的互动
这一组数据与悬念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
纪录片讲述现场
柴静的演讲
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数据
在影响听众与学员态度上的魅力 南哥在想,这7%+12%的人怎么想的 难道停车就不麻烦吗!
纪录片讲述现场
演讲中的幽默也可以用在严肃话题中
这就是柴静式新闻的一特点
在中国停车费高了之后是这个样子
⊙﹏⊙b汗!纪录片《穹顶之下》截图
在改变他人态度的时候
过度的批评会让对方破罐子破摔
柴静的这种平静的方式或许会更有力量 纪录片讲述现场
在态度类的教学设计与演讲中
一定要阐明到底应该谁为结果负责
否则再好的训练也只不过是听听而已
《穹顶之下》截图比较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对话以及好的问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策略!纪录片《穹顶之下》截图
从轮船、到飞机、到大型工程车
柴静总能用你熟悉的事物来揭露真相
这是值得每一位培训者以及演讲者深刻学习!纪录片《穹顶之下》截图
好的态度类的培训不仅改变听众的态度
设计者应该还要为听众提供改变行为的工具
(这APP真心不错,今天肯定上不了了)纪录片《穹顶之上》截图
好的演讲不仅是思想
是观念,还应该具备行为指南
这一点柴静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所以好的演讲与培训从来都是精心准备的,都是投入过大量研究的真材实料,从来都是经过严格设计与编排的,面对柴静的演讲对于培训经理而言,你如何能够在广泛采集数据的基础上,真正的将公司的:“人才发展的雾”讲清楚? 用良好的方案与演讲打动老板与业务经理呢?对于培训师如何开发出柴静级别的培训课程呢?这值得我们反思并付诸于行动!
8.柴静雾霾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八
雾霾是这几年才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并且几乎成为了生活常态,可是这个生活常态正常吗?不正常,因为这是以我们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以前住在北湖路,在十几年前的时候我记得白天可以看见一轮红日落山,晚上还可以看见星星,那真的是满天的繁星,当时的我没想到的是这居然在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奢侈。我承认,南充二十几年的时间发展的很快,但是发展得代价是我们的环境。我们现在走在街头,到处都在拆房子,建房子,挖道路,建道路。到处都是裸露的泥土和飞扬的尘沙,我们走在路上必须得捂住口鼻,不敢呼吸。但就算这样我们仍然会呼入大量的灰尘,而这些都是能够诱发肺癌的因素,环境的污染程度和肺癌的发病率是成正比的,而大部分的受害者使我们的孩子和父母。每次雾霾发生的时候我们都在祈祷赶紧来一阵风将霾吹跑,但是吹跑了一次还会有下一次,雾霾已经不是偶发事件,它仍会频繁的发生,而且还是一个开始。
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的片子,长达将近2个小时,我从头看到尾,它的信息来源非常权威,信息也很立体,它告诉我们什么是雾霾,雾霾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
雾霾是什么?雾霾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而我们肉眼能看见的最小颗粒都是它的20倍,我们看不见它们,但是它们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当PM2.5值升高时,人群的死亡率会随之上升。
雾霾从哪儿来?中国能源结构中,燃煤和燃油占了百分之60,而在燃烧排放时大部分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就直接排放到了大气之中,煤炭没有得到过清洗,石油没有得到提炼,各种有毒物质随着排放来到大气之中,通过我们的呼吸进入身体。
我们怎么办?在片子中,环保局的一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现在都不敢开口,让人看到里面没有牙。”还有一个民营加油站的老板是这样说的:“环保局是什么?你有义务但是没有权利管。”没有权利,那谁有权利?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今年9月份才开始正式生效,那么在生效之前呢?谁来管理?谁有权管理?
几十年前的伦敦因为烧大量劣质煤炭造成了大烟雾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有大约一万两千人死于长期吸入煤炭产生的黑炭和短时间内吸入的高浓度的含有重金属的颗粒物。这是场大灾难,而这也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9.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观后感 篇九
这是一个说起来可笑的事情,和我们从小在教科书上学到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这个备受哂笑的教条背道而驰!去年底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的投资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投资规模和增速最快的国家,没有之一!在中国经济火箭电光火石般提速的今天,中国最伟大的受税机构有关部门与中国最大的纳税大户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国企巨头们在中国最光鲜的城镇化进程中唱着喜庆的双簧,却对于饮鸩止渴般的通过不合理的重度能源消耗盲目为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助威加油。而唯一的制衡法律却游戏般走马观花在企业圈子里溜达了一圈后继续睡大觉,空、悲、叹这样的情绪足以让所有新闻人瞠目结舌。
最惊悚却又发人深省的历史回顾: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如果污染继续下去,中国的下场有无前车之鉴?这个答案貌似是我们中学时代历史教科书上一笔带过的旧闻: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沉痛到让地球人无法接受的故事,发生在了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几个国家:美国、英国很难想象,当中国最发达的城市被镀金的发达经济逼近空气污染的毒气集中营的时候,那些罪魁祸首会否追悔莫及?!羞愧难当的情绪,通常只有在人类无法,直面自己的良心的时候才会出现。而这样的情绪下,再冷静的环境解读显然对于那些腰缠万贯的巨商富贾只会演变成毫无任何意义的苍白的说教。谁能在中国环境被经济推进火坑之前拉他一把?政府?企业?千千万万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都有?我希望都是,而且应该必须是!
10.柴静 《穹顶之下》语录 篇十
2015年2月28日10点推出后,网络、移动端、自媒体无处不充斥着,讨论着的都是同一部纪录片,那就是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片子全场103分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雾霾是什么?第二,雾霾它从哪里来?截止20点13分统计:优酷401万,9088条评论。腾讯2620万,32760条评论(微信拉动)。搜狐76万,172条评论。乐视305万,36条评论。爱奇艺1万,15条评论。凤凰19万,15条评论,飞银手机报转发8万,评论3000条。土豆31万,1956条评论。可谓是一夜爆红,从柴静《穹顶之下》爆红给营销传播又有哪些启示呢?
第一点:名人效应是柴静《穹顶之下》爆红的一个诱因。
柴静,著名传媒人,前央视主持人,记者。北京大学艺术硕士,曾长期制作污染治理报道如《山西:断臂治污》《事故的背后》《尘肺病人维权调查》等,获选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柴静本人的名人效应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是名人制作,同样的作品即便是火起来也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发酵过程。众多被淹没的“xx雾霾调查”、“xx雾霾报告”也不乏是一个反证,名人能给传播带来众多的种子机会,也就能起到短时间的聚集效应。
第二点:情感是爆红助推器。柴静《穹顶之下》开篇讲述的是自己女儿,未出生就患上了肿瘤,成为传播的有力助推器。在这里笔者不去探讨诱发肿瘤的原因是不是因为雾霾,但“女儿病情”确实让《穹顶之下》更有感染力。
第三点:高质量的作品是爆红的基础条件。
自媒体时代,我们每天看的内容很多,但高品质的内容确实凤毛麟角,柴静耗时1年多,耗资上百万,像运营产品一样去运营内容,柴静《穹顶之下》展示了柴静走访污染源,多地区、多国家实地拍摄治理雾霾经验,可谓是内容制作精良。本次关于雾霾的调查也被誉为“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力的雾霾调查”。
第四点:传播策略,让柴静《穹顶之下》爆红更有保障。
1.柴静《穹顶之下》视频的链接先在互联网圈的朋友通过微信转发朋友圈,并标注评论;
2.信息流通的人观看视频、飞银手机报、相关文章,再次评论、转发、传播;
3.人民网等大媒体、大平台的报道推出,再次引爆,引起各大网络媒体的跟踪报道;
4.一大批微信公众账号再次追踪报道,形成朋友圈的雪崩效应;
当然柴静《穹顶之下》的视频爆红还有诸多原因,比如“自费拍摄”“周末发布”“选题宽泛却有贴近受众”等,不管还有那些,《穹顶之下》一夜爆红真真切切的给我们的营销传播带来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也颇受启发。(文/董国安)
11.柴静《穹顶之下》的十个意义 篇十一
1.之于科学的意义,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专业的学术知识。而这些知识,原本应该在国家的支持下,让专业人员——科学家除了用学术语言写作之外,还应该用大众语言写作。但这个,科学界没有,或者说几乎没有。科学家,不仅应该为学术写作,也应该为大众写作。
2.之于新闻人的意义,在体制、机制制约之外,新闻人完全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途径,制造自己的影响力,完成在体制内完成不了的东西。虽然柴静在央视这样的巨无霸里积累的人气和人脉,是她这次获得成功的关键,但显然,每一个新闻人,都可以在体制外获得飞跃。新媒体为新闻人带来足够大的天空。
3.之于海量信息的意义,越是海量信息时代,有质量的、严肃的内容,越有价值、越有超强的穿透力。当这个周末,几亿人聚精会神看一个一百多分钟的严肃纪录片的时候,与其说是柴静讲故事的演讲能力吸引了人,不如说是内容本身的优质。这说明,这个时代多么缺乏优质的信息。
4.之于新媒体传播的意义,柴静开篇用了女儿的病情切入调查视频,虽然从传统新闻教科书上,这似乎是不可以的。但这就是新媒体传播的一个特点,以个人的、“我的”的方式传播信息,亲切、自然,容易引发共鸣。很多优秀的新媒体人,不少都是这种“私人化”的方式写作。新媒体,多来点“我”吧。
5.之于监管的意义——其实是没意义的,尽管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但这样的压力,随着时间推移就会淡下去,而监管将不会有任何改变。其实,柴静的这些不是新知,在政府的智库里,甚至就是在监管者那里,都是知道的,但之所以没有推进,那是因为,根本没有推进的关键动力。
6.之于“对手”的意义,刚开始是不太理解柴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对手”,但后来,我明白了,这些“对手”,其实就是“对手”,本身就是以“对手”形式的存在,换句话说,无论是谁,他们都是反对的,然后恶毒的一轮又一轮的攻击。所以,柴静之于“对手”,又给他们借此骂一切的机会。
7.之于公众的意义,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为环保做贡献。虽然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像柴静那样,自费百万为环保做事情,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调查里,柴静除了百万费用做调查之外,还用每一个人都能够触手可及的方式做环保。
8.之于“我”的意义,当柴静说,这是一个母亲和雾霾的私人恩怨的时候,她将那句“为子孙后代”——听起来毫无感觉的话,变成了每一个父母实实在在的感受,这是一种震撼。到头来,你会发现,打着一个母亲与雾霾私人恩怨的,反而成了最大公共利益的关切。9.之于未来的意义,其他国家可以把雾霾治理好,而我们不能,这是因为国情所致——雾霾制造者,控制着权力。
10.雾霾治理,说白了,就是一场政治变革。只有当舆论压力,不只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直接决定权力的权力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改变当下的状况。雾霾如此,其他的事情,皆如此。
柴静的意义——她为何值得敬佩
肖鹰
这两天,前央视记者、主持人柴静因为推出雾霾空气污染深度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后称《穹顶之下》)而成为焦点人物,虽不乏争议贬损的声音,但对她的赞誉刷红了各大网站网页。
在完整观看这个时长103分钟的专题片《穹顶之下》之后,我深为该片表现的诚意、理性、担当所感动,应当说,它的确向我这个缺少专业知识的普通观众,普及性地解答了这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毫无疑问,《穹顶之下》在今年两会之前推出,也势必成为两会焦点话题,它对于我国治理雾霾决心和决策的推动意义,也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作为《穹顶之下》的一位观众,我认为,“柴静的意义”是远不限于促进雾霾治理的。“柴静的意义”,应当从公民精神建设的层面来理解。
【中国社会的良知】柴静在片子自述,她制作这部专题片的初始动机是为了给自己出生即患肿瘤的女儿追求一个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但是,她以个人身份,自费约100万元,并动用自己资深媒体人的社会资源,耗时一年多制作这部专题片,完成的一是个对关系中国亿万孩子生存安全的环境问题调查和思考。“同呼吸,共患难”,母亲柴静在片中表达的焦虑和渴求,是为天下孩子,当然也是为所有生存在这个“雾霾穹顶”下的全体中国人发出的。
【中国媒体的勇气】观看《穹顶之下》,柴静作为媒体人的追究意识和批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她始终表现了新闻监督的问责立场。她追根溯源,对无论来自企业、还是官方对造成环境污染、破坏责任的推诿,是不留情面的质询和展示。对于非环境专业人员,柴静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既有专业方面的,又有社会方面的。她令人敬佩的勇气表现在,她为自己设定了一个需要巨大勇气和毅力才能完成的课题,而且她成功地完成了。由此,我看到中国媒体的勇气。
【中国公民的理性】今天的中国社会,面临公共问题,情绪表达多于理性追求,借此“国情”,便有某些“社会良知”不仅得意于自我无知无畏、以讹传讹,更以危言耸听、谣言惑众作为代言公众的常态。《穹顶之下》让我们看到,柴静作为一个非雾霾研究的专业人员,为了帮助观众解答“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不仅竭力收集相关资料、积极向国内外专家求教,而且不惜冒险充当实验对象。《穹顶之下》是求理、讲理,以理服人的。这个专题片的力量,是牢牢的建立在对真相的渴求、对科学的尊重和对真理的敬畏之上的。《穹顶之下》表达的是一个普通公民对健康安全的生存空间的诉求,但这个诉求之所以值得敬佩,是它基于深刻的公民理性。
【中**亲的希望】近年来,“雾霾”已经成为一个令国人绝望的名词,它不仅现实的伤害着我们的身体,而且威胁着将出生的孩子。在“雾霾穹顶”下,作为一个母亲是恐惧而绝望的——因此,逃往大洋彼岸或者放弃生育,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梦想或选择。但是,通过《穹顶之下》,柴静以一个母亲的爱心和理性,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切实认知雾霾危害,放弃我们的私心和懒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减轻雾霾做贡献,而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的孩子就会在不远的将来生活在干净的蓝天下。中**亲的希望,是唤醒社会的公益精神,是激发从我做起的对我们共同的家园的爱惜和维护——这就是母亲柴静真正要告诉我们的。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柴静 《穹顶之下》语录】推荐阅读:
穹顶之下读后感论文11-01
《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字5则范文07-30
柴静看见的读书笔记08-24
穹顶下的沉思高三作文07-22
柴静看见读后感1000字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