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县公示新副县长
1.阳山县公示新副县长 篇一
在营山县关爱“留守学生”现场会上的讲话
县长刘永尧
(2008年9月26日)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全县关爱留守学生现场会。刚才,绿水镇、茶盘乡和两所学校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团县委、教育局分别就相关工作发了言。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务必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学生。“留守学生”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频繁流动,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或南下沿海打工赚钱,将年迈的双亲和幼小的孩子留在家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留守学生群体。作为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学生问题引起了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学生,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已成为摆在各级党政、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第一,关爱留守学生是各级党政的应尽职责。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未来,关系到众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许许多多留守学生父母,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牺牲。关 1
爱留守学生,就是要让他们安心踏实地在异乡工作,就是要让他们的子女和城里孩子享受同一片蓝天,这既是服务“三农”工作大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必然要求。中央、省、市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已连续颁发多个文件,对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级党政要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组建专门机构,推进工作落实。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上级要求,全力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第二,关爱“留守学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留守学生”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他们中有的缺乏学习自觉性,成绩下降,厌学情绪严重;有的行为习惯较差,好逸恶劳,游手好闲,自控能力严重不足;有的心理不健康,性认识模糊,亲情关系淡漠,人际关系十分紧张;有的甚至被社会闲杂人员利用,年纪轻轻就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学生”都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能不能把他们教育、塑造好,直接决定他们个人素质,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第三,关爱留守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谐必须以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谐为基础。做好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是维护农村家庭及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农村学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一代又一代新型农民的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农村留守学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
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留守学生”数量正逐渐增加。据初步统计,我县农村“留守学生”已达4.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36.2%。在他们的身上,已不同程度存在安全失保、学业失教、亲情失缺的“三失”问题。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县关工委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县团委、妇联、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同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县希望小学、绿水中学等创立“留守学生自治管理和教育”模式、“四大亲情”模式,把学校建成了“留守学生之家”。这些好的办法和措施,值得大家认真学习、研究和推广。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共同营造“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务必要突出重点,切实增强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是一项现实的﹑长期的﹑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务求实效。一要积极探索关爱模式。积极建立“党委重视、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关爱、家长履职、干部参与”的关爱模式。针对关爱缺失、心理失衡的留守学生要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等牵手帮扶活动,实行“手拉手”结对沟通,纠正留守学生中精神抑郁、心理敏感、性格孤僻、行为怪异的毛病;针对生活失助、安全失保的留守学生,要采取“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有效救助形式和办法,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帮助他们战胜生活困难;针对学业偏差、道德失范的留守学生,要通过留守学生志愿服务者,采取辅
导学习、引导思想、管教行为、照应生活、抚慰心灵等措施,克服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的毛病,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学习、生活之路。各乡镇、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督促家长履行职责,定期与留守学生通电话、拉家常,关心留守子女。二要努力加强阵地建设。按照“谁建设、谁拥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适合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阵地。一是大力推进“留守学生之家”建设。要采取政府出一点、社会捐一点、上级补一点的办法,利用学校闲置的教室,抽调部分教师,以学校为单位建设“留守学生之家”。也可以利用乡镇闲置的办公室、集体住房、群众闲置住房,招募有文化、明事理、热心公益事业的在职干部、关工委老同志担任“代理家长”,建设“留守学生之家”。县财政要积极支持“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县级各部门要对口帮扶所联系乡镇建立1所“留守学生之家”;其它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参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各乡镇要创造条件,多方筹措资金,会同团委、教育、民政等部门,依托中小学校和村社,建立相对规范的符合省定标准的“留守学生之家”。今年,每个中心乡镇和其它有条件的乡镇要建立起1所“留守学生之家”。力争用2—3年的时间,在全县每个乡镇逐步建立1所以上“留守学生之家”。二是建立留守学生托管服务中心。要在政府主导下,鼓励民间资本直接投资,支持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其他有愿望有能力的下岗职工或在职职工以独资经营、合股经营等方式,建立留守学生托管中心,实行有偿服务。三是建立社区家教活动中心。以家教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力量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在有条件的社区家教中心建立留守学生
活动中心,负责留守学生课外时间的教育和管理。三要大力招募志愿人员。要从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大学生“村官”和各界爱心人士中选拔品德高尚、文化水平高、热心公益事业的留守学生志愿服务人员,对其进行短期培训后,组织他们开展留守学生“一助一”、“一助多”、“多助一”结对帮扶活动。今年,每个县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至少要有1名志愿者,每个乡镇志愿者要达到100名以上,力争到2010年每个留守学生都有志愿者帮扶。四要尽力保障合法权益。司法部门要加大对侵害留守学生合法权益典型案件的打击力度;文体部门要加强对网吧和音像图书市场的监督管理,净化留守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充分发挥“青少年维权岗”的作用,积极为留守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法律法规咨询等服务。五要探索建立专项基金。按照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办法建立营山县关爱留守学生基金,努力发挥基金在建设留守学生之家、解决留守学生特殊困难、开展大型关爱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三、务必要落实责任,全力提高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切实履职尽责,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制定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考核奖惩办法等,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机制。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做好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县上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全县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要结合各自实际,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出发,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加强农村留守学生关爱教育、促进健康成长工作方案,督促村(社区)制定乡(村)规民约,扎实
做好基层基础工作。二要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留守学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法定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各乡镇、学校要督促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落实子女代理监护人,妥善安置子女学习与生活,关心、关爱留守在家的孩子,要通过家长学校、教师家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履行好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三要强化社会的关爱责任。加强留守学生关爱教育,促进健康成长,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构建全社会工共同关心、关爱、监护、教育“留守学生”的工作网络。一是以父母亲及其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依法履行法定监护人责任;二是以基层党组织和村(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的村(社区)管护网络,把加强留守学生关爱教育,促进健康成长作为基层政权维护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职责;三是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着重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抚慰、生活关心、学习辅导和对口帮助;四是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发动社会热心人士为留守学生送温暖、献爱心;五是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坚决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打击侵害留守学生合法权利的犯罪行为。
同志们:关注“留守学生”,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关爱“留守学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每一个留守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每一个外出务工家庭都能安心地创业立业,为加快营山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营山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阳山县公示新副县长】推荐阅读:
阳山学校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10-12
盐山县管道生产11-07
共青团岐山县07-25
彭山县基本情况08-18
英山县“春风行动”活动总结10-24
积石山县突发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07-26
浮山县新农村建设绿化模式探讨07-30
名山县茶产业基本情况(201402)11-18
岱山县老有所为奉献奖07-10
常山县“十一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