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书记个人事迹

2024-10-05

村党支部书记个人事迹(共10篇)

1.村党支部书记个人事迹 篇一

一身正气 真心为民甘做全村父老乡亲的孺子牛

我叫李**,今年32岁。2002年通过选举担任**街道办事处韩家疃村党支部书记、04年又被选为村委会主任。三年来,自己时时处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时时处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全村父老乡亲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使我村迅速从一个原本全市挂

号的混乱村,现发展为村里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有后劲的新农村。下面,把自己几年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

一、作为一名党员,当全村党员信任、村里工作需要时,我必须勇敢站出来,接受挑战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村在全市来讲是相当有名的,最红火时,集体总资产在2000多万元以上。97年以来,由于两委班子在干部利益、亲朋好友利益与群众利益摆放位置上出现问题,以及支部内部、两委之间闹不团结等其它原因,导致班子软弱涣散,丧失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村中管理一片混乱,干群关系日趋恶化。村办公室要么关着门,村干部各忙自家事;要么开门后村干部不干事、只知打扑克喝血混工资。老百姓越看气越大,以至办公室一开门,就有群众来出气,不是骂干部,就是踢门摔杯砸电视。最终达到严重对立,造成轰动全市的大规模集体访事件。到02年,村中一片混乱,歪风邪气盛行。村办公室设施经常被村民砸坏,大小字报满天飞,乱抢乱占、乱搭乱建愈演愈烈,集体土地被随便占用。面对村里这种局面,登州街道办事处十分重视,在多次派工作队进驻整治无效的情况下,顺应民意,决定对村支部提前进行改选。办事处领导通过走访了解和考查,于是就找到我,动员我回村参加党支部竞选。我是73年出生,中学毕业后在公安系统干了10年临时工,95年在**公安分局入的党。2000年因为政策原因,离开公安,组织关系迁回村里,人在城里一家较大的建筑公司干业务主管。这个消息对我来讲十分突然,原先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当时我在建筑公司,一年下来,收入十万二十万不成问题。而且我也产生了积蓄点资金自己创业当老板的念头,并已有了目标和方向。这一突然而来的消息,在我心中引起强烈震动,一连几个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是当老板,还是回村参选?这个问题在我脑子里反复了上百遍。脑海中,一会儿是腰缠满贯的阔老板、一会儿是在村中为百姓服务当村官的种种辛酸。想着想着,在公安入党宣誓时的画面闪入我的脑海。入党誓词中讲: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正是在这句话的指引下,我知道了人应该为谁活着、应该怎样活着,我又应该追求什么;正是在这句话的激励下,我爱岗敬业,无论内勤、外勤,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头,一个临时工连年被评为先进。一边想着入党誓词,一边想着村里的混乱局面,尤其看到支部农历八月十五给党员发礼品被抢;两委开会,不是干部自己闹、就是群众找茬搅会场;村里因电费管理混乱收不上电费被停电3个月,家家户户点蜡烛,冰箱、彩电、自来水都成摆设等种种严重现实,我再也按捺不住。既然入党宣了誓,就要照着誓言做!自己是属牛的,又是小青年。现在有机会让自己为全村父老乡亲俯首当回孺子牛,自己就不应该逃避!大不了韩疃村少了一个小老板,而干好了韩疃村1000多父老乡亲就可能会有个好日子过。于是,我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毅然回到村里参加选举,接受全村党员群众的挑选。几天后,支部选举结束,全村40多名党员,自己以三分之二票入选,并被选为支部书记。自此,在我的人生旅途上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二、既然走上了支部书记这个岗位,面对村里混乱局面,就要无私无畏,勇往直前

挑上书记这副担子,我确实感到从未有的压力和责任。而如何扭转根治村里的混乱局面,是我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经过几个昼夜的苦思冥想,找出我村由治到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两委不团结,整个班子软弱涣散,村干部顶不起来,大小事管不了干不了,在群众中毫无威信可言。因此,上任后我烧的第一把火就是全面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在第一次两委会上,我率先亮出了我的观点:团结保稳定,实干促发展。并明确表态:村里大小事情,都必须按组织原则和规章制度办,由两委集体研究决定。我虽是支部书记,但在决策上与大家一样,只有一票的权力。但是会议决定了的事情,必须严格执行。当时,我还不够30岁,其他班子成员都是四五十岁。为此我特意强调:从现在开始,我就是村里挑大梁的。天塌了,有我李伟勋一人顶着。在家里,你们都是我的好大叔、好大哥,进了这个门,我就是一班之长。同时,我大胆放权,对两委成员实行分工负责制,当工作中遇到困难,出现矛盾时我亲自出马予以解决。为让村民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办事的人,真正做到时时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我要求两委干部每天必须按时到办公室来上班,包括星期天、节假日。这一制度我率先带头,一直坚持至今。为让群众看到两位班子的整体团结形象,我还要求大年初一,两委干部必须统一行动,集体给村

2.村党支部书记个人事迹 篇二

一、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营造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班子。2009年, 崔家伟同志带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在学习中找差距找不足并制定整改措施。在他带领下, 村班子全体成员积极为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谋划策, 真正做到“四个一”即:“说一句好话、办一件好事、服务好每个需要服务的村民、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二、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十三顷

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全村以加工、水表、铸造为龙头企业, 先后引进了康库得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等实力较强企业, 使村企业扩充到33家, 其中外资、合资企业5家。2009年创收510万元, 同比增长20%。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仍然保证不降薪、不减员, 农民人均收入12000元。

三、积极倡导党员群众建设维护美好家园活动。2009年春季和国庆期间, 崔家伟同志带领村领导班子成员、党员、村民代表集中整治村容村貌, 建设了村级市场, 清理了路边摊点, 疏通了村里主干道, 并对全村多条辅道进行卫生大清整, 建设了垃圾池, 避免垃圾随地倾倒的不文明现象, 美化了村容村貌。

3.村党支部书记xxx个人先进事迹 篇三

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xxx

“诚心为民,民必理解;真心为民,民必拥护”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反映出XX镇XXX村党支部书记XXX有一颗一心为民火热的心。从xxx年起他挑起XXX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重担时起,他就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该树立起一名党员该有的形象,哪里需要他,他就会克服困难去哪去。

一、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增强村级班子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初到村时,他想要把村搞好搞活,头等大事就是要先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调动起领导班子成员创事业的积极性。他走遍了村中的每一个角落,找两班子成员谈心,走村串户的去了解村民们的各种情况,组织召开代表会、党员会,研究确定村中发展规划思路。详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从制度上对村干部进行规范管理。“欲正人,先正已”,XXX带头严格执行,树立榜样,有什么错误,就马上当众检讨,自我批评,并进行即时纠正,三年来,发展党员9名,培养积极分子12名,后备干部2名,发展有文化、懂技术的一线党员4名。并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新建800多平方的村级活动阵地,配臵完善了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等,设臵了政治宣传岗、村务监督岗、扶贫帮困岗、纠纷调解岗、治安保卫岗、文化宣传岗等10余个岗位,为全村45名党员搭建了发挥作用的平台。二、一心为民办实事

赢得了两委班子成员的信任与支持是不够的,想要赢得更多群众的支持,心里就必须装着老百姓,一定要为村中的百姓做些实事,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不能轻易承诺,而一旦作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实现”这是肖书记的话。

他首先认识到要便于统一管理,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全力铺设村级道路。为此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会议,研究和讨论道路铺设问题,在村级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经过村民自筹、向上级部门申请帮扶等多种方式,共投资50多万元,铺设了从xxx至xxx和xxx总长度8公里的水泥路。

路修好了,如何让整个村实现脱贫,改变过去的“输血”救济,从根本上寻求发展之路,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他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以特色养殖富民工程为切入点,大力推进野山鸡养殖。经过村两委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确定了本村青年农民xxx带头示范,通过前后近两年的精心抚育,终于建成一个占地面积达200亩,年出栏30000只的野山鸡养殖基地。该基地总投资近30万元,改造村集体茶园面积200亩,通过采用孵化机人工孵化和野山鸡自行繁育的方法,使山鸡圈养成为现实,目前市场销售火爆,年利润超过60万元。

三、致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提高村民素质,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去年,在党支部带领、村两委积极带动下,经上级部门扶持、长廊建设帮助等多方筹措,筹集资金150多万元,新建xxx村民休闲广场一座,并陆续添臵了一批健身器材,如今的XXX村,少了麻将声、吵闹声,多了休闲广场里村民的说笑声。设臵了“农家书屋”,在村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书记想尽各种办法给予支持。每年“五四”、“六一”、“七一”等节日和农闲时间,他都会请学校协助,举办一些虽简单却又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活动,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有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加深,在村民中很受欢迎。

他还坚持对村民进行普法教育,开展自管自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形成学法、讲法、守法的良好风气。同时,督促村委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防范、教育、调解、管理等措施落实到户。近几年来,XXX村没有出现刑事案件和重大事故。此外,还与村委会一同牵头,共青团、妇女、民兵组织配合,成立了村计生协会、妇代会服务队和治安联防队等群众组织,共同维护社会秩序。为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党支部在村里办起了农民科技培训学校,以农村远程教育播放、科技知识电视录像等形式,采取“逢六播放”制度,定期向群众传输农业技术,课按季节走,让科技走在前。为带领群众致富,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党员干部率先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每个干部学习一种农业技能,积极开展奔小康农业知识竞赛活动,使党员发挥表率作用,并引导村民发展致富项目让老百姓富了起来。

在以xxx为中心的党支部带领下,通过全体村干部的共同努力,XXX村各项工作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群众对村干部和党员的满意度也逐步提高。如今,XXX村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大局稳定,其他各项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受到上级和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于2007年被评为县级“平安创建示范村”,XXX村党支部连续4年被XX镇授予“五好村支部”光荣称号;他本人也于2008年被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2009年被县委评为“一统三分”现场会先进个人,2011年被市委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连续6年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XXX同志以他一心为民的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党员干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群众的信任,是党员干部的楷模。

中共XX镇委员会

4.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篇四

我叫,是镇村党总支书记。多年来,自己时时处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全村的父老乡亲做了一名党员、一名村党总支书记应该做的工作,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近几年,我和村班子成员根据我村发展形势,制定了一些适合本村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全村经济有了新发展,社会事业有了新起色,人们吃穿用也有了新变化,这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成果,也是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坚持科技兴农,一心谋发展致富群众

我是2003年走上村党总支书记这个岗位的。自从当村书记以来,我自感责任重大。我觉得村书记虽然只是巴掌大的官,但富民强村始终是天大的责,我只是做了一名农村干部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很高的荣誉,这说明做一名让老百姓从心底服你的“村官”大有可为。

从1992年开始我村就组织全村群众开展大棚种植,由于起步早,当时经济效益还可以,后来由于生产时间长,棚菜发病多,影响产量,从而导致大棚效益逐年滑坡,村民干劲不足。看到这里我心焦如焚,我决定到高升去学,那的棚菜远近闻名。通过对比,我发现了科技含量低是影响产量和效益的重要原因。于是,我和班子成员又请了市县蔬菜专家,给我们进行了培训。可以说,实践经验和科技知识,坚定了我发展棚菜这一产业的信心和改造棚型的决心。2003年的一天,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我提出了“七台子村民要想富,必须走科技生产

这条路”的发展思路。我还在村民面前表态:“到年底大家不满意,我主动辞职”。从这开始我带领全村老少干开了,调土地、跑贷款、上材料、架电线„„一份辛劳一份收获。当年,我们共改建大棚64栋,面积240亩,每棚年收入近3万元,相当于以前旧棚的两倍还多,七台子村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科技种棚的甜头。如今又过去了6年,七台子棚菜生产掀起了历史性的高潮,几年来我们为群众解决跨年度贷款1000多万元,调换土地200多亩,架设线路6000多米,给群众节约资金几十万元。村里聘技术专家授课,受培训群众达1200多人次,培养经纪人6人,棚菜代收市场10个,注册了“古兴”牌商标,很多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又重新回到村里搞起了棚菜生产,基本达到了户均一栋,每户两栋以上大棚的村民全村有23户,截止2010年,我村已建成高标准棚菜小区6个,500余栋大棚,面积50余万平方米,人均收入10166元,仅棚菜一项人均可达8600元。

(二)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百姓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我常常跟大家讲“守土有责”,我也常想,既然当上了村官,就要为百姓做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就要担起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的责任。这几年,我也是这样做的。

2005年,三组齐克勤大棚失米,损失近3万元。为了不让患病的老齐上火,我与镇里协调为他解决了2000元资金,并组织党员干部大干三天三夜,重新修建了一座新棚,使他家蔬菜如期上市,收入近一万元。这件事感动的他不知说什么好。

我们村二组村民周德祥,口才好,善交际,但迷恋赌博使得家境

困难。我知道这情况后,就根据他的特长,把他送到市经济人培训班学习。通过培训他成了经济人,还获得了省里颁发的经济人证。目前他同其他经济人一道,将优质黄瓜远销吉林、黑龙江等地。群众们开玩笑说:“老周啊,你可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呀!”。

贫困户王丕发,家境贫寒。50多岁患上脑血栓,他妻子有心脏病,两个儿子都有残疾。我看在心里,每逢农忙时节,我就组织村民为他家干活,给他家买化肥、种子、插秧、收割。我还给他家办了低保,给他二儿子办了五保户。现在他见人就说“还是党的恩情大啊!”。

这样的好事我带领村干部做了很多,我觉得小家虽然温馨,但只有大家一天天殷实,村民一天天幸福富裕,才是我们做 “村官”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三)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我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心声,敢于为民代言,对群众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群众最关注的事情,我都认真搜集,及时向镇党委、人大汇报,比如:我向政府提议对“非村干部,非生产人员”应削减的问题,政府非常重视,经研究,对村级更夫,学校更夫和超员的计生宣传员等进行了合并和削减。针对报刊乱摊派问题,我提出了“报刊发的应规范,统一和量力而行的建议,政府得到了采纳,去年全镇订阅报刊,镇里统一订阅,每村开支在1000元左右,压缩开支每村都1000元左右,针对村屯卫生环境较差的问题,我提出了“村屯卫生环境整治应及时解决”的建议,政府进行了采纳,组织冬春两次环境卫生大整治,收到了良

好效果。

三、尽职尽责,务实为民,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我所在的七台子村过去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村,然而,我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县人大代表之后。我深感肩上的担子份量非常重,党的宗旨、代表的责任常常激励着我,我要用百倍的信心和努力把七台子村变成文明、富庶的新农村。近年来,我发现人们农闲时都聚在一起打扑克,有的人就此还养成了赌博的习惯,有的人更是闹到了家庭不和的地步。我和村委会成员商量,要想办法改变这种不文明的休闲方式。去年,我们在上级的支持下,在村部建立了图书室和一个休闲广场如今这里已成为村民的休闲好去处。

七台子村原有的村路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车辆难行,群众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我以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出了“以村村通为契机,集资修路”的建议同时上报镇政府,得到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上下协调,共筹集资金50万元,修建了5公里长的柏油路,给群众出行带来了方便,对七台子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欢迎。

近两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我们又把“加强村屯整治,改变农村面貌”做为一项大的工程,在全村进行全面实施。投资70多万元,对村屯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通过整治,七台子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门前有花树,出门柏油路,排水有管道路边种草,垃圾定点放置专人负责处理,使七台子村步入了环境优美村行列。

近年来,为了提高全村群众致富水平,我们把棚菜生产做为全村群众的主打产业,进行推广。我平时加大了对棚菜业发展的关注,在对棚区安全大检查时,发现棚中水泵、电线、开关等物品被盗现象时有发生,群众意见很大。我将此事上报镇人大和村委会,要求加大棚区治安建设,采取打防结合的措施,切实保护菜农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镇、村高度重视,对棚区的防火、防盗工作进行了安排,成立了大棚巡逻队,在大棚区编排值班人员维持治安,从而使治安状况得以好转。

针对本村大棚设备简陋,标准较低,抗灾能力不强,且分散不好管理的情况,我把大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引进了七台子村,于去年年末,全村建高标准大棚区六个,大棚500多栋,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棚区间的道路都是土路,为群众蔬菜的交易和运输带来了不便,极大地制约了棚菜产业的发展。我与村委会成员一起,多方筹资,共筹集20多万元,在棚区内修筑砂石路3000多米,此举解决了棚菜运输难题,为当地棚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群众感到我这个代表真是替老百姓办了实事。

一晃九个年头过去了,我在村书记的岗位上,为了村民们的富裕、为了村庄的美丽、为了村风的纯正,做了我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现在,我们村村路平坦而洁净,道路两侧鲜花竞放,栋栋洋房,白墙红瓦,排列整齐,人们的吃、穿、住、行都接近城里人,虽然我苦了点,累了点,但看到今天的变化,我的心里都是甜甜的。

上级领导以我的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连续被评选为县优

秀人大代表,市精神文明个人,科技致富带头人,市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5.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篇五

1992年,当地党委、政府号召群众发展以烤烟生产为支柱产业的短、平、快致富项目。当时愿意接受这一新鲜事物的群众并不多,XXX作为一个在村里少有的高中生,极想改变穷面貌,认为党委、政府的号召是对的,便带头在自家田种下了4亩烟。由于当时没有掌握好种植和烘烤的技术,也缺乏经验,她种下的4亩烟与其他烟农一样,不仅没有利润反而赔了本。1993年,种烟的人更少了。但是,XXX铁定了种烟的决心,她坚信,走烟路一定有奔头。于是,她狠下一条心誓把烤烟种好、种出效益来,给群众开辟一条致富的路子。她又毅然种下8亩烤烟,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她精心护理,勤于钻研,基本掌握了烤烟生产各环节的技术,所种的8亩烤烟除化肥、农药等成本外,纯收入8844元。尝到甜头后,她再扩大种植面积,种到12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她不但自己扩大面积,还深入动员群众,激起了全村群众种烟的热情,1994年全村种烟面积首次突破1000亩。

但是成功之路总是充满着崎岖和荆棘,由于自然灾害、技术服务滞后和市场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种烟农户全线亏损,她种的12亩烟也只能抵本,极大的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多数烟农丧失了信心,有的还责怪XXX把他们引向“歧途”。在强大的压力下,XXX默默地承受着,但内心的一股犟劲永不言输,她坚信,党的号召是正确的,眼前的失败是暂时的。1995年,在家人的反对和一些村民的冷嘲热讽中,她又种下8亩烟。成功总是眷顾那些永不言败的人,这一年,她的纯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以前的流言诽语不攻自破,全村又掀起种烟热潮。自那以后,她每年种烟都在20亩以上,年纯收入达3万多元,是全乡烤烟种植大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XXX种烟致富,就是依靠科技起家的,对于烤烟技术,她总是如饥似渴地汲取。1993年上级请来了国家烟草总局的两位专家常驻新圩乡指导烤烟生产,对XXX来说这真是天赐良机!她千方百计挤时间,找机会跟班学习、实践,又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每年上级有关部门编写的烤烟技术手册,她总是认真地读上三五遍,掌握其要领。对于新推广的技术和农药,是她第一个接受和使用,她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头脑不能停滞不前,要敢于接受新技术。”近年来,她参加的各类技术培训班20多期,1998年6月,拿到了XX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农民技术员证书》,每年都被聘为乡烤烟技术员或户籍管理员,把自己所掌握的烤烟技术,无私地传授给烟农。农友马开堂由于文化水平低,种烟技术较差,虽也种两三年烟了,可烘烤出的烟叶总上不了等级,收入不好。XXX得知情况后,把马家列入重点指导户,从播种育苗到大田移栽,从大田管理到烘烤把关,都认真地对其进行指导。1999年,他家种的5亩烟终于有了4600多元的收入,马开堂的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逢人便说:“农主任是我家致富的引路人”。象这样的科技困难户全村共有15户,XXX都逐一进行指导和传授,使他们都获得好收成。作为村委主任,她默默承担着全村烤烟生产的技术指导。护理期间,她每天都要到烟地查看,发现病虫害,及时指导户主施药捕杀,发现有管理不规范的,她总是耐心地说服和教育指导;烘烤期间,她又深入烤房指导大家掌握好各个环节,注意适度火候,发现问题,马上解决,从而帮烟农解决许多技术上的疑难问题,使他们化险为夷,确保增收。

仅自己有钱还不算富,只有全村都富了,那才是真富。XXX身为村主任,总把这一句话挂在心上。她以自己的种烟收说服群众,深入各屯、各组逐户动员,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农户李朝开家里有劳动力3人,虽说是“粮满仓、油满缸”,可口袋里还是瘪瘪的,对种烟心存疑虑。1996年,XXX多次登门动员,开始时其妻子是同意了,可好事多磨,李朝开还想不通,怕种不好白忙活了不算还赔上本钱。XXX便拉上自己的丈夫一起去做思想工作,现身说法,分析种玉米和种烟的明细帐。最后李朝开才同意试种5亩。XXX动员一个,扶持一个,经常到李家了解情况,指导他做好各阶段工作,特别是烘烤技术,前两炉都是日日夜夜手把手给李家人传授烤烟诀窍,半夜三更还坚持起来指导其添煤、观察温度等。由于过度劳累,XXX倒在了烤房旁,被人抬到医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她还关心着李家的烟叶烘烤,叫丈夫继续指导李家,自己还每天过问烘烤情况。由于XXX的悉心扶持,李家当年就有3000多元的纯收入。自那以后,李朝开年年种烟,每年都种8亩以是,纯收入1万元左右。

当全村群众都参与种烟后,XXX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烤烟生产技术和经验,一一传授给农友们。为了便于指导和管理,XXX每年都从自家承包的责任田划出1亩左右,供附近烟农集中育苗,并积极做好辅导工作。她自己每年都多育4畦以上的备用苗,无偿地供应给缺苗的农户。据不完全统计,XXX近几年来无偿供给其他农户烟苗达19.2万株,价值4870元。在XXX的带动和影响下,~年新荣村种烟2510亩,烟叶收入达360.5万元,比上年增28万元,全村种烟户户均收入10678.4元,人均收入2391.2元,其中收入1.5-2万的有31户,新荣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成了富裕村。

XXX十分关心集体公益事业,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995年新圩中心小学获义教工程项目,但需群众筹资几万元,当时学校的自筹资金不足,时间又很紧迫,如不完成集资任务,项目将转给其他乡镇,学校领导非常焦急。XXX了解到此情况后,立即从自家筹备的建房款中拿出5000元垫付给学校,解决了学校的燃眉之急。2000年的全县边境建设大会战中,新荣村得到建设村委办公楼项目,但村委筹金缺口两万多元,XXX又带头拿出5000元,还动员村委班子其他成员集资2万多元,保证了村委办公楼的如期竣工并交付使用。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荣村的水利由于多年失修已多处损坏,极大的影响了本村烤烟生产的发展。据专家统计,一株烟在旺长期需水12斤左右,水利不通怎能种烟?又怎能保证烤烟生产丰收?为了使~年的烤烟面积有新突破,~年12月,XXX主动与乡政府联系,得到水泥补助20吨,组织村民对原有渠道进行清淤疏浚,共组织人力筑坝堵漏20多处,清淤6公里。她还组织群众维修机耕路8公里,方便了群众生产。今年4月份,正是烟苗旺长期,庞凌水库上游左渠道多处漏水,造成下游的200多亩烟田旱情严重,XXX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亲自担起这条长约两公里水渠的管理工作,与丈夫一道连续10多天来来回回走在这条渠道上,一边排堵查漏,一边协调和解决群众的用水矛盾,从而保障了烤烟旺长期的供水,为烟农排忧解难。

XXX致富不忘众村民,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她家虽然致富了,可上有一个90多岁的老人,下有两个正读书的小孩,平时家里费用较多,但她省吃俭用,挤出资金扶持村里的困难户。村民黄永其等几家人因劳动力少生活非常困难,为扶助那几个困难户,XXX分别给他们各户2000多元作为生意本钱。当黄永其抖着手接过XXX送来的一沓钱时,一辈子从没见过那么多钱的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立誓要做好生意,报答农主任的扶持之恩。经几年的精心经营,如今那些困难户生意越做越兴隆,日子逐渐红火起来了。村民黄姆传一家6口人,只有一个劳动力,几年前是全村出了名的贫困户,每年都靠国家救济粮和借钱借粮度日。XXX为帮扶他家脱贫,送去300公斤粮食,资助1500元买来两头大母猪和喂养饲料,教给黄姆传有关养猪技术。现黄姆传每年都出售4批猪仔,今年又多养了4头大肉猪。在XXX的帮助下,黄姆传家年纯收入超5000元,脱掉了贫困的帽子。

6.村党支部书记个人事迹 篇六

高度重视村班子建设

村庄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在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每一次重大决策的实施, 都有村党组织的论证和引导, 每一项主导产业的发展, 都有村“两委”成员的动员和组织, 韩书记不断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组织建设, 选好加强村“两委”班子, 把有经营头脑、有致富本领、有奉献精神、有民主作风、有群众基础的农村优秀人才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 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带头致富能力、产业经营能力、创新机制能力,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向规模化、长期化、制度化、市场化方

改变村容村貌

作为村支书记和村主任, 他深知改善村容村貌是提升乡村文明, 经济发展的基础, 他带领村民将村内的30盏路灯及5座厕所、自来水管道进行了升级改造, 村内道路硬化9850平方米, 沟渠硬化2300平方米, 村庄绿化植树造林500株, 修建新的村委会办公地点200平方米, 建垃圾池20座, 成立垃圾清洁队, 定时定期定点进行垃圾清运, 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 配备健身器材活动场所两处。现在的小北庄村一改过去脏乱差的面貌, 无一处垃圾死角, 村民安居乐业, 夏天蚊虫少了, 臭水沟不见了, 下雨时再也不用踩泥淌水了, 乡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村民精神焕发。

发展经济, 增加村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经济是基础和保障, 韩书记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他努力盘活现有资源,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带领全村村民集中精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 8家企业落户小北庄村, 去年集体收入达200万元。增收的同时, 也有效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 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他将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多措并举, 村民收入增加了, 日子越过越舒心。

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社会福利

他始终关心村民的福利待遇, 每年均组织村55周岁以上老年人外出参观学习, 每月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200元养老金, 根据年收入, 年底为每位村民发放村级分红股金。还为村民发放村节礼品米、面、油、鱼、猪肉等年货, 以节日为契机, 定期看望低保户、残疾家庭、困难职工及子女、单亲家庭和孤老户等特殊群体。

热心公益, 助人为乐、百姓爱戴

7.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篇七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氧的环境里,燃烧是一种氧化,生锈也是一种氧化,某某村某某就是选择的“燃烧”的基层党支部书记。从2001年上任至今,他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全村的机井井电配套,地下渠硬化,修整街道,组建锣鼓队秧歌队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以销售协会、技术服务协会、养殖协会、民主理财会、联防队等组织在维护

农村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和带领农民走上致富路上“保驾护航”。“情为民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他不辞劳苦的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真实写照。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所谋

某某村历属渠灌区,广大群众都靠渠水浇地,由于受到上游水量的影响,出现了浇地难的问题。没有水,人们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某某召开村两委会,研究决定由村里出资购买打井设备,将44眼机井全部井电配套,为了省下一部分钱,他带人外出购买设备,住最便宜的旅馆,顿顿吃方便面、榨菜。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省,他说能省点儿就省,省下钱来我们能多干别的事。为节省渠水,某某带领村两委投资8万多元,将村里现有的4条纵向地上渠全部硬化,总长达1100多米,又投资22万余元,上变压器8台,架设高压线2400多米。之后,某某又把眼光落在了破烂不堪的街道上,由村里出资8万多元整修街道,铺设油面,按照规划,需要拆掉一些旧房和猪圈、厕所。当施工队施工时,有些群众出来阻挠,消息传到某某那里,他亲自出马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群众明白修整街道是功荫后世的好事,阻挠的群众,纷纷自愿地做出让步,有的甚至不要赔偿,到了工程紧要关头,某某总是亲临施工现场,监督施工质量,他说:“路修不好,对不住父老乡亲,也对不住自己,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马虎不得。”经过奋战,4000多米的油面铺成了,人们从此告别“睛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的日子,某某村的村容村貌靓了,可有谁知道他们的支书某某的辛苦,提起这些时,某某总是说:“为了乡亲,再苦再累心也值!”

民之难,既党之忧,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某某村本是传统的农业村,2000年村民们趁着农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纷纷搞起了大棚,种植瓜果。2001年是支书某某上任的头一年,也是大棚的西瓜成熟的第一年,可带给棚农的不是喜悦,而是为销路发愁。村党支部书记某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组织了几车西瓜,自己亲自带队奔赴北京、东北铁岭、石家庄、太原、张家口等地批发市场,销售西瓜,由于西瓜品种落后单一,他磨破了鞋说哑了嗓子,也没有买上好价钱,一年算下来,棚农大部分亏损,群众的反应强烈,怨声载道,有的农户甚至把大棚推倒。某某回村后马上召开两委会议,讨论解决的办法,大家一致反映生产大棚作物关键是技术和销路,大会最后决定由村里派专人到山东采购棚膜、竹竿、种子、地热线等大棚生产用品,村里专人负责销售,这样既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头一年,村里组织到山东购进优质棚膜,村民韩庆新、杨双月等打听到衡水的棚膜,价格更便宜。于是自己购买了一批使用,村民们议论纷纷,各种流言蜚语使党支部陷入了困境,某某马上着手调查,销售协会也多次开会研究,发现了原因,棚膜的质量存在差异,果然,村民自己购进的棚膜仅使用了一季就破损不堪了,而村里统一购进的棚膜可以安全的使用一年,实事胜于雄辩,村民的心中对某某更加信赖了。2002年初,育苗期出苗率低,嫁接时成活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又摆在某某和种棚户面前,怎么办?某某二话没说,找了一辆车直奔山东,从那里聘请了一位技术人员,路上他都没顾自己吃饭、休息,按回技术员后,他央求人家先到棚里看看,救燃眉之急。山东的技术员被他深深打动了,一口饭没吃,一口水没喝,径直钻进棚里,一直到把所有问题都清楚地交待给种棚户,他们才一般疲惫地从大棚里出来。没顾别的,两人都美美的睡了一觉。有一天晚上,风雨交回,大风刮得棚膜哗哗直响,有好几户大棚都被风刮破了,如不及时防护,低温会冻死秧苗,正当人们紧张地忙碌时,一个人穿着雨衣、打着手电,一路蹒跚着进了棚,人们一看,正是某某。汗水和雨水在他脸上淌着,一进大棚,他便脱了雨衣和大伙一块忙碌起来,有人有劝他回去休息,他只说了一句“别管我”,依然干的起劲,直到把群众的棚都忙完以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了。事后他对别人说:“那么大的风雨,我怎能睡得安稳,好不容易才建成的大棚,是乡亲们的心血呀!”。2002年底,某某只有加强集体的在生产销售中的作用,才能更好的为村民服务,在两委会议上,支书某某提议,建立销售协会、技术协会统一为村民服务。销售协会由村委会委员王书京担任会长,主要负责棚膜统一把关、购进和分配,及统一联系组织销售的事宜。技术协会,由村支部委员谢双民担任,组织技术突出的农民对棚农在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及时的提供服务。两个协会在成立的两年中,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不计其数,村技术协会会长谢双月,1994年曾种过大

棚黄瓜,深深的体会到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他定期请市农业局的技术员到村讲课,每当种植的关键环节,还组织会员每个大棚的讲解接苗、喷药的技术要领,谁家的瓜菜出了问题,他总是随叫随到。“诚心为民、情系百姓”是村民对某某的一致评价。2003年优质的品种,良好的信誉,使全国四面八方的客户云集某某村,瓜菜的销售解决了,村民足不出户,产品就能

买个好价钱,产品供不应求,这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棚亩均效益达到3000多元,得到实惠的群众乐了,某某心里也很高兴,那些没种棚的户纷纷找到他要求种棚。天道酬勤,正是在某某的辛勤工作下,今年某某村的大棚亩效益已达6000多元。大棚西瓜也名扬在外,群众的腰包鼓了,都夸他们的好支书某某。随后村党支部又建立了养殖协会、种植协会、民主理财小组、红白理事会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对村内各项事务进行有效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把“公正、公开、公平”切实融入村内的工作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村民们在剩余时间,出现了赌博、打架斗殴、看黄色录像等违法现象,某某及时发现苗头,召开了专门的会议,他对村干部说:“一央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生活也要提高!”经研究,由村集体出资1万余元,组织热爱文艺的群众组成了3个锣鼓队、3个秧歌队,购买了锣鼓乐器、服装道具,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积极向上的娱乐活动。后来,发展成群众自觉性的活动。该村的李星垣老人,自己组织了各位喜好书法曲艺的群众,定期到他家举行活动,并义务为群众演出,某某得知情况后,给予了老人各种帮助,使李星垣老人成立的“文化庭院”成为全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出带动周边村庄的群众主动参加进来。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衡水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做了专题报道,也受到了上级表彰。村风村貌得到了根本好转,违法现象基本杜绝,广大群众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产中。

人们都说某某村变化大,群众们都夸他们的村书某某,而某某对他的成绩却并不在意:“干的好与不好,由乡亲们评判,只要群众满意,我干得就值!”

发展是硬道理

8.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篇八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村里当了二十四年“领头雁”的***常说:“人民群众是我们最大、最好的‘靠山’,为民服务永远是我们不变的宗旨,心里要时时刻刻装着群众,一心一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村民的知心人、办事员。”在他的带领下,***村锐意进取、科学发展,从落后山村一跃成为我区的明星村。

针对经济底子薄、基础弱的村情,***与村两委一班人,始终把推动改革创新发展作为创建优秀党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党员群众在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围绕“如何加快企业改造升级、怎样实现企业转型”,该村制定了“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为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理念,努力把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聪明才智引导到改革创新发展上来。2010年,山东耐火材料三厂投资1000余万元进行了煤气隧道窑维修改造;博泰集团投资1000余万元新上电池生产项目,对原有彩釉砖生产线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企业技术的不断革新,为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为民办实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村有5200多人,生活用水问题成为村民关心的头等大事。由于煤矿停止开采,造成井下水位上升,吃水井的水质受到污染,且供水管道年久老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四处奔波,争取资金,在投资110万元建成石马中心供水站基础上,今年将对全村供水管道进行全部更换。为给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他与村两委实施了旧村改造工程,建设住宅楼、发展商业中心街,今年“一带两区”旧村改造规划将全面完成,形成容纳260余商户中心商业街、12幢住宅楼的汲水泉小区和16幢住宅楼的银海湾小区,900余户村民由原来低矮狭小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楼房。银海湾小区的村民郑玉印激动地说:“原来住在平房里房子小不说,用水还得到外面接,旧村改造以后我们也住上了大楼房,和原来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区别啊,水、电、暖也齐全,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为让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村两委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投资60余万元,新建容纳100余名幼儿的幼儿园,配齐了先进的教学仪器和儿童玩具,并达到市级规范化幼儿园标准。

9.村党支部书记简要事迹材料 篇九

一、解难题、办实事、乐民心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成为**村党支部一班人努力实践“xxxx”的具体体现,成为他拉开展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群众饮水困难,反映强烈。他带领支部一班人在集体资金周转非常困难的情况,千方百计筹措7万元,铺设引水管道1000多米,整修主管道800多米,新建了一座容量为450立方米的饮水池。并筹资1.5万元,维修了村东南吃水井,保证了全村群众在停电停水的时侯正常饮水,且每年投入3万元用于深井维修和机井抽水,实现了户户用上自来水,免费饮用。学校条件差一度成为全村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他带领支部一班人披星戴月跑部门、找领导、协调资金10万元,打起了小学围墙,硬化了学校校园,建起了办公室、购进了5台电脑,兴建了语言室,并实行学费免半,由村承担。同时,完善了达标小学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群众对此赞不绝口。其次,过去村街道坑洼不平,村民赶到下雨天,坑洼的积水就难以排出,群众反映强烈。他带领支部一班人又多方协调和筹措资金4万元,平整和硬化村街道。新开田间道路3条,路旁全部绿化植树,美化生态环境。

二、抓经济、谋发展、富民心

**村是一个农业村,为了发展经济,加快奔小康步伐,***积极带领支部一班人科学制定了“抓地下、转地上,同步发展”的发展战略。年初,支部一班人得知一位名叫***的个体户,系本村的女婿,想办个大型猪厂,正在考察办厂地点。机不可失,他主动想方设法通过其岳父的关系与他见面。一次次起早贪黑,一趟趟来回奔波,进行耐心的说服,并给其当年水费全免,占地补偿优惠等各项扶持政策。村党支部的诚心和优厚的发展条件,深深打动了***。他的猪厂总投资50万元,目前猪厂基建工程己全部到位,今年己投资5万元,进了优质母猪30头,猪种5头,以此将逐步成为全村的龙头企业。在其影响带动下,全村养猪户己达80%以上。目前全村发展千只以上鸡场5个,万只以上鸡场2个。并先后组织养殖户到河间、赵县参观考察肉鹆养殖,现在养鹆户达到7家。其次,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目前,全村己发展果园300亩,蔬菜100多亩,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确保小麦、玉米子种质量,服务农民,供应及时。

三、强管理、树新风、育民心

10.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十

——记大竹县高穴镇月光村支书王名书先进事迹

月光村座落在大竹县绵延起伏的铜锣山南麓,昔日是有名的穷山村,那时村里流传着“山高路险,人穷心散,媳妇不上门,光棍成了群”的民谣。

如今的月光村,山峦叠翠,牛羊成群。公路四通八达,村里人喝上了放心的自来水,家家户户有电视。2008年该村人均收入突破了两千元。穷山村发生着如此巨大变化关键是有一个好的“领头雁”,他就是月光村的老支书——王名书。

王名书,他带领全村人民奋力拼搏,筑路引水,架线接电,狠抓种养殖业,大力发展山区经济。如今他积劳成疾,躺在病床上,还在要求镇党委书记刘志强批准他重返山村工作,他说“活一天就要为村民服务一天,就是死也要死在月光村。”多么质朴动人的话语,他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精神,不断克难攻坚,以共产党人的胆识,不断创新发展,以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不断向人民奉献。

舍生忘死,带领群众建设新村

王名书常说:“是共产党员就要迎难而上。”他带领全村干群顽强拼搏,在芭茅荆棘丛生的荒山野岭上成片种植慈竹、白夹竹和经济林木。在乱石成堆的山上种树,他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经过十几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月光村山青了,水绿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了,但水、电、路、广播还是“四不通”,山里人仍靠肩挑背磨,入夜便是熄灯瞎火,一片漆黑。山里产品运不出去,人们守着宝山受穷,王名书和村委一班人首-1-

先是下决心接通电,无资金就挨家挨户动员大家筹资,经过多方努力,全村筹集了12.13万元,在高山乱石堆里架高压线,仅管困难重重,可压不倒这个刚毅倔强的硬汉子,在荆棘丛生的灌木林中,他总是带头踏探路线,抬电杆,立电杆,爬杆子、架高压线,饿了啃玉米粑,渴了捧山谷里溪水喝,困倦了躺在山林里歇息一会,爬起来又干。时值严冬腊月,山里寒风凛烈,雪花飘飞,他双手冻裂了,脚打起泡了,可他无怨无悔。历经两个月,终于将电线架上了山,牵入300余户村民家中,从此电灯亮了,喇叭响了。王名书也开心地笑了。电通了,王名书又带领全村干群解决山区人畜引水问题,在村里开山挖渠,修起了大大小小14口储水池,安装了3000米的自来水管,让村里人喝上了卫生的放心水,从此破解了月光村千百年来人畜饮水“老大难”问题。

悬崖辟路,打造高穴“月光精神”

水通了,电通了,但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还是路。王名书召开村支部和村委会,首先谋划修一条出山路。在这荒山陡壁上要辟山开路,谈何容易?不要说村民们畏难,就是有的村干部也很担心。“不论有多难,这路非修好不可!”王名书斩钉截铁地说。1991年他们与交通部门测绘人员翻山越岭在悬崖陡壁上搞测绘,有人说王名书心真大,他不仅要修村里至乡里公路,而且组与组之间,院子与院落之间都要修公路。路测绘好了,资金却成了最大拦路虎,1994年10月,王名书再也等不急了,决定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将6.85公里山村道修好。为了动员大家集资,他不分白日昼夜地奔东走西,做工作,召开了上百次大小会议,最终首次筹集起了10万余元,在悬崖上打眼放炮,他第一个在腰间拴上绳索吊在悬崖上,一锤一钎地打呀打,手磨起了泡,时间一长,手上长满了老茧,当县、区、乡党委领导与他握手时,他手上老茧和裂口直刺手,让各级领-2-

导都感动和唏嘘不已。当时高穴区委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学习他的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精神。称这种精神为高穴的“月光精神”。为修路,他中午提着铁鼎罐在山坡上撑起三石块煮饭,用泡菜下饭,狼吞虎咽下去,碗一放又去干开了。修路基,村民投工投劳,按人数落实路段开挖任务,村民杨光禄家无劳力又体弱多病,王名书不仅帮他家筹资跑贷款,还带领村干部替他家完成了筑路任务。

在山势险峻的山崖修路,最担心的是安全。王名书为此在工地上跑上跑下,呼喊不止,宣传安全,嗓子喊哑了,还是喊个不停,两年多竟奇迹般地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连轻伤也没有。

王名书带领群众像“愚公”那样挖山不止,拼搏四个冬春,最终将全村全长17.5公里的5条公路修通了,还铺了碎石,今年又在紧密锣鼓地实施公路硬化工程,如今村里公路宽大平稳,畅通无阻。

呕心沥血,大力发展山区经济

王名书借改革开放强劲春风,紧紧抓住大竹县委出台的八条扶贫意见的有利契机,在高穴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带领全村人民充分利用山区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山区经济,为更新观念,破除山区封闭意识,他走到那里宣传到那里,组织大家学习科技知识,请来具有丰富种养殖技术能人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大抓专业户示范,发动全村群众退耕还林717亩,种植大枣、枇杷、香椿经济林,改造劣质成片竹林,6000余亩,新种慈竹503.65亩,香椿403亩,土菸300亩,油菜250亩,培育养牛、养羊专业大户,2008年发展了一户年养兔上万只的养兔专业大户,同时大搞劳务输出,全村现有人口928人,外出务工人数达257人。通过狠抓山区种、养业,2008年该村人均收入实现2135元,比2000年人均收入1597元,人平增收538元,增长33.6%。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了给村民勤劳致富树榜样。1992年王名书的儿子挣了钱,在高穴镇上购买了新楼房,欲将父母接到街上住,可他说什么都不同意。“你已经为村民辛苦了一辈子,应该退下来休息了。”儿子苦苦劝说,可他却说“月光村民一天不富,我就一天不下山”,结果他妻儿都下山了,他还坚持一人在山上住,有人说:“你为何不随儿子下山享清福,还一人在山上受那份罪。”“为村民服务,我甘愿在山上守望一辈子。我入党时宣誓说的要为人民奋斗终身嘛,我一定要兑现这诺言。”王名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4年来,他孤身一人住在高山上,种植大枣、香椿等经济林木,每年还饲养生猪、山羊、鸡鸭,同时还担负起巡山护林员,年创收万余元。他在山上带头创业致富,甘于奉献,乐于吃苦。村民们都十分佩服他、敬重他。

舍己为人,真情奉献贫困村民

在月光这个著名的贫困村里,王名书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中。对特困村民奉献了特别的关爱和扶助。全村村民无论哪家有红白喜事他都去为之张罗;无论哪里发生纠纷,他总是像台灭火器样及时去调处平息;无论哪家有急、难、愁事,他都会尽力去帮扶。

现年65岁的村民黄景明,系肢体残疾人,妻子龙朝碧病瘫在床,大儿子因贫穷给人家当上门女婿了,二儿子又无技术,父子俩相依为命,仅靠种点玉米艰难糊口度日,家里四壁皆空,穷的叮当响,王名书和村支部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除了平时看望慰问和接济他外,重点是帮扶他发展生产,为从根本上让他脱贫致富,王名书悉心地教他科学养猪技术,并帮助他在银行贷款购回小猪饲养,年复一年,如今,年出栏生猪上百头。2008年10月下旬,黄家的生猪生病,当地兽医治不好,王名书自己掏腰包垫车费,亲自带他到县畜牧局请高级兽医给治疗,结果保住了这批生猪,-4-

黄景明父子对王名书感激不已,说:“王书记经常把村民的事当成他自己的事,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如今黄景明家,年养猪100头,年收入10万余元,年利润3万余元,人平纯收入2万余元,昔日的特困户成为了山村致富领头羊。

2007年,该村5组村民王名万,双脚患上了骨髓炎,不能行走,其妻不辞而别地跑了,儿子也外出销声匿迹了,他一人躺在家里,大小便失禁,恶臭熏天,王名书带领村干,不顾恶臭为他擦身洗衣,打扫卫生,同时还组织村里党员干部为他助耕,栽秧挞谷,直到他病逝为止。

廉政廉洁,王名书也是一面旗帜,他时时处处严于律已,面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在他担任村支书20多年里,经常到10公里以外的乡镇上开会,但从未在村里报一分钱的差旅费和生活招待费。

废寝忘食,勇斗病魔书写忠诚

上一篇:三月团员学雷锋活动策划下一篇:我的读书故事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