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期刊论文

2024-10-22

粮食安全的期刊论文(共8篇)

1.粮食安全的期刊论文 篇一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xx市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的通知》(x发改仓储〔20X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将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走访调研了解情况

由我局牵头成立4个督查组开展粮食安全大走访大调研,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推介科学知识等。对各镇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情况进行摸底调研,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充分了解掌握各个镇粮食生产、储存、销售等相关情况,以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系列宣传增强效果

10月16日,由县粮食、农林、教育、科技、妇联等部门联动,在人流密集的xx县鼓楼街广场设置会场,共同举行了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活动。

一是进行现场宣传。今年世界粮食日的活动主题是“努力实现零饥饿”,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主题是“端牢国人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活动紧紧围绕这两个主题,积极向广大市民宣传粮食安全、日常保管粮油小常识、节约粮油小知识,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节约、爱惜粮食的意识和自觉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粮食、珍爱粮食、节约粮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是设置现场咨询。在10月16日宣传活动中,由各股室分别组织专业人员向市民进行粮食科普知识普及,宣传纪念世界粮食日和今年的主题及意义。调控股负责人回答群众粮食流通政策法规的咨询,法规科负责粮油市场法律法规的宣传;仓储股负责回答群众粮油产品小常识、粮油质量鉴别方法的咨询,围绕如何选购放心大米、面粉、以及食用油、粮油正确储存方法等,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生活话题进行答疑解惑,加强现场互动、提升宣传效果。

三是发放宣传资料。活动当天,县粮食局向市民发放“世界粮食日”、放心粮油、爱粮节粮相关资料,共计发放近10种、700余份资料,确保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宣传活动取得实效,传播了爱粮节粮正量能,保证宣传活动有声有色有影响,从而使广大群众明白节约粮食和粮食安全的意义,在日常工作中珍惜每一颗粮食。

2.粮食安全的期刊论文 篇二

粮食安全作为整个国家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外资对我国粮食加工流通领域的进入,粮食行业会否步大豆“沦陷”的后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综合破解粮食安全困境,积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供应链,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供应链理论拓宽了传统的物流范畴,并与价值链理论(Porter,1985)相融合,将生产、加工等环节均纳入其中进行系统考量,其中的利益协调问题尤其受到国内外理论界的普遍关注。1990年以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从制造业向农业领域延伸,先后出现了关于农产品供应链和粮食供应链的研究。Julie Kenneth和Murray Fulton(1998)最早提出粮食供应链概念,并以面包用小麦为例分析了小麦质量等级管理有利于加强小麦供应链中的垂直合作;Jill E.Hobbs和Linda M.Young(2000)进一步指出粮食供应链垂直合作有利于协调种植者、经营加工企业和决策者的利益;Amit Sachan,B.S.Sahay和Dinesh Sharma(2005)建立了印度粮食供应链总成本的演进模型,根据供应链中合作、合同农业、协作三种行为与乐观、悲观、中立三种情绪,将该模型分成九种情况以相机抉择;Amrik S.Sohal和Marcia Perry(2006)认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粮食供应链,应是宽泛的粮食产业、食品产业以及政府间的战略联盟,且供应链内各方须维持经常性有关共同目标对话。显然,运用粮食供应链协调相关方利益,已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国内从粮食供应链的视角研究粮食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文献逐渐增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我国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虽然其立足于流通,但绝不是一个只涵盖流通领域的系统,而是一个由粮食相关产业组成的大系统,有其一整套经济目标体系,如袁育芬(2002)、王志刚(2004)、洪岚(2005)、崔晓迪(2005)、孙宏岭等(2007)、朱自平(2008)、朱传福(2008)等。二是从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出发,指出应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构建和优化我国粮食供应链,如杜文龙(2006)、孙大为(2008)、杜京娜(2009)等。然而,目前利用粮食供应链探讨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研究较少,张宇、杜文龙(2008)探讨了吉林省粮食供应链构建策略,冷志杰(2006,2008)通过对黑龙江垦区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粮食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洪岚(2009)则从销区的角度探讨了北京地区粮食供应链整合问题。

综观已有研究,无论国内外,对粮食供应链的研究文献都比较少,且多集中于对粮食供应链本身的阐释,对将粮食生产、流通等诸环节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构建粮食供应链破解粮食核心产区的发展困境、形成新型粮食产业体系、寻求更为全面系统的粮食安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目前尚未真正涉及。

二、构建粮食供应链:粮食安全难题的综合破解之道

(一)当前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多重困境

随着改革攻坚向“深水区”的不断挺进、社会变革的深层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当前在保障粮食安全上,传统农区普遍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发展困境:一是粮食安全的“效益困境”,即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农民在田地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不如进城打工一个月,“产粮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尴尬怪圈至今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二是粮食安全的“要素困境”,即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农业的弱质性以及长期形成的“城市中心”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造成农业既难以有效地吸纳外部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又难以有效防范生产要素的外流,而农村生产要素外流的加剧,又进一步强化了农业的弱质性。三是粮食安全的“主体困境”,即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在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三化”趋势明显的同时,受传统农耕文化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起来并不顺畅。四是粮食安全的“生态困境”,即农业生态安全威胁加大,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制约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五是粮食安全的“质量困境”,即食品安全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年来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加上长久以来的对化肥、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的担忧等,使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质量和安全。六是粮食安全的“权利困境”,即粮食定价权竞争激烈,当前粮食呈现“金融化”趋势,成为全球资本逐利的投资品,2010年夏粮、秋粮收获季节出现的外资抢购现象,集中反映了业界对粮食金融属性的追逐,围绕粮食定价权的争夺,将成为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

(二)新时期粮食安全保障须寻求综合性破解路径

由于粮食安全存在以上多重困境,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定势,不能单就生产论生产,而要将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尤其是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等诸多环节作为有机整体,寻求系统性综合性破解的路径:既要关注粮食安全的数量安全的层次,更要关注粮食安全的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层次;既要关注“粮食怎么保”,更要关注“谁来保”、“用什么保”;既要关注粮食的生产安全,更要关注粮食的贸易安全以及在粮食产前、产后领域的综合安全。

(三)构建粮食供应链是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粮食供应链是一个连接粮食生产、储存、运输、流通、加工和消费等各产业的完整的体系,它集成粮食产、加、销、储、运等多环节、多主体、多区域,以共生、协同、增值、共赢为核心,是一个由粮食相关产业组成的大系统,也是一种更为综合、更为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的粮食安全。其与订单农业或产业化的最大区别在于,粮食供应链各主体能进行资金流、物流、顾客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目前,构建粮食供应链已成为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美国的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和安德森5大粮商,已形成农场一中转库一港口—出口的粮食供应链;加拿大小麦局、澳大利亚小麦局也构建了粮食出口供应链;日本、印度也形成了较完善的粮食物流系统。借鉴国外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供应链,有利于优化粮食产业体系,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水平。同时,由于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已于2008年结束,面对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链的介入,已不能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而必须加快整合我国粮食生产、加工和物流资源,积极构建粮食供应链,这是应对国外粮食加工流通企业渗透、全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对策和必由之路。

三、粮食供应链安全与模式构建设想

(一)粮食供应链运行模式构建设想

针对粮食安全保障面临的多重困境,根据粮食产业经营的流程,粮食供应链的运行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板块(见图1):

在粮食生产环节,由投入品供应商以及农户、农场或种植公司等主体组成。投入品供应商为农户、农场或种植公司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农户与农场或种植公司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也可以作为合作单元,通过合同等纽带达成协作或合作关系。此外,粮食运营商和粮食加工商也可参与该环节的经营,如发展订单生产等。

在粮食流通环节,共涉及粮食运营商、粮食加工商、产区储备库、销区储备库等主体,粮食运销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收购的粮食供应到粮食加工商以及产销区储备库等市场主体。当然,粮食加工商也可直接从农户、农场或种植公司收购粮食。按照粮食经销商的性质,又可分为国内经销商和国外经销商,在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已然结束的背景下,均可参与粮食的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

此外,粮食批发市场和粮食期货市场也通过对相关环节、相关主体价格信息流的传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格杠杆的作用,指导乃至直接决定着各主体的经营行为。作为帮助相关市场主体降低或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政府,在粮食供应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贯穿于粮食的产能、产量、储备、进出口、消费等诸多方面。当然,无论是生产还是流通,最终均归于消费环节,按不同的用途划分,粮食消费又可分为直接消费、间接消费(如饲养)和工业消费(如食品工业和生物质产业)。

(二)粮食供应链安全是全面系统的粮食安全

构建粮食供应链能有效兼顾农民和企业、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创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实现形式,并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带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形成一种更为全面系统的粮食安全—粮食供应链安全。它除了包含粮食安全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层次外,还包括生态安全和产业安全的层次。生态安全即指保证粮食生产所高度依赖的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产业安全即指培育和保证我国粮食定价权能力,有效应对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的渗透。

结合以上粮食供应链运行模式,可以发现,构建粮食供应链有利于保障和实现我国粮食供应链安全:其一,能较好保证农民的基本收益,有利于解放农民,并通过引进现代耕作方式,化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空心化”、农业生产后继无人的隐忧。其二,投入品供应商统一购买农资,可有效提高谈判能力,保证农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其三,粮食加工商可通过对企业生产加工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为农作物施用有机肥,从而稳定获得供企业加工的原料——有机农产品,从源头控制和保障食品安全。其四,粮食运销商、粮食加工商、产销区储备库等主体可以直接对接农业科技、金融、保险机构,以现代融资、保险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的质量。其五,通过有效衔接产销区利益,实现多方共赢,形成良性循环,在不削弱农业的前提下,实现“产量不下降、质量有提升、安全有保证、效益有增加”,为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其六,通过构建我国粮食供应链,提升我国粮食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应对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渗透的能力。

四、建设粮食核心产区要积极构建粮食供应链

(一)坚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根基在农业。无论农业功能如何拓展,粮食仍然是粮食主产区的主业。农业龙头企业也必须围绕农业做文章,而不能偏离农业,更不能在依靠农业完成“原始积累”后,转向更有盈利背景的行业。与之相关联的是,新农村建设绝不是新村建设,尽管这一点在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之初就已形成共识,但当前这种倾向又有所抬头,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之。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粮食大市场大流通,加大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大型涉农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积极搭建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逐步拓展交易品种,鼓励生产经营者运用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市场风险。

(二)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

面向市场发展起来的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工业,是农业、工业和商业的联结点,也是农业生产价值的再延续,是衔接产区、销区利益的重要环节。要按照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建立集良种繁育、规模生产、精深加工、检验检测、物流销售和循环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三)着力协调相关主体利益

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关键在协调好各主体的利益。要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农业发展根本动力,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让农民在粮食供应链中真正受益,使现代农业成为能让农民致富的产业和体面的职业,使粮食供应链成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有效载体。要重点扶持涉农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发展,创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用订单、产权、信息共享等多种形式把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有机联系起来,构建龙头公司和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四)强化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实施粮食科技自主集成创新,积极推进粮食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重点推进粮食现代流通、粮食现代仓储、粮食现代物流(储运)、粮食现代加工、粮食质量标准及现代检测技术、粮食现代信息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集成创新。加大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种业发展。加强粮食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要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生态和节约型农业技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化取向改革等粮食生产的“政策红利”目前已消耗殆尽,那么,以构建粮食供应链为核心,破解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多重困境,就是下一波“政策红利”的关键所在。需要指出的是,构建粮食供应链并不是要粮食核心产区大搞重复建设,而是在区域分工和主体功能区划框架下,在发挥比较优势中积极承接和融入粮食供应链,培育和发展核心价值环节,提升粮食产业与核心产区的竞争力,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摘要:粮食供应链安全是一种更为全面系统的粮食安全。在新的形势下,要破解长期困扰粮食产区和粮农“种粮吃亏”的症结等粮食安全困境,积极应对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的渗透,必须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供应链,以其共生、协同、增值、共赢的内在机理,促进要素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统筹粮食核心产区发展,全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供应链,粮食核心产区

参考文献

[1]孙中才.世界农业发展与欧盟共同农业政策[M].法律出版社,2003.

[2]洪岚.北京地区粮食供应链整合研究[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3]孙林.新中国农业经济思想史[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孙宏岭,高詹.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粮食经济,2007(6).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整体性战略框架[J].改革,2009(6).

[6]赵德余,顾海英.多重政策目标与转轨策略选择——来自中国粮食部门的经验[J].学术月刊,2008(6).

3.粮食安全的期刊论文 篇三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进口;政治因素;灰色关联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3-0041-04

一、前言

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已实现“十一连增”,但中国粮食进口也在年年增加,我国依靠自身的粮食产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消费需要。由于淡水、耕地等资源限制,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难度愈来愈大(高洁,2014)。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政府和专家关注的焦点。研究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文章非常多,许多学者从政治角度分析了粮食安全,认为粮食安全的威胁已经不是简单的来自粮食减产,自然灾害,粮食的政治性也非常明显, 粮食已成为农业超级大国的政治武器,一定的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然而这些研究主要从定性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计量实证性不足。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探讨政治因素是否显著改变这种关系,利用1995-2012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政治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二、政治因素对粮食政策的影响

粮食出口国的粮食贸易政策,是影响国际粮食市场的最主要政策因素。一个国家的粮食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农业经营者和粮食消费者会产生连带影响(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2011)。国际粮食出口总量关键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而粮食进口国则较为分散且多为发展中国家,这就形成了少数粮食出口发达国家控制国际粮食贸易价格和数量的局面。近年来,粮食出口国的农业政策,尤其是粮食出口政策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当粮食出口国的粮食生产受灾、或国际粮食市场供应不足,粮食出口国将以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等政策限制或停止本国粮食出口,借此来保护本国消费者。

政府不仅对国内的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政府为本国经济营造的国际政治环境同样是重要的,这种政治环境就是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政治互信虽是建立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之上的,但是政治互信对经济合作的反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对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观念是有重大影响的,也就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政策。日韩两国的粮食自给率和库存率都严重低于 FAO建议的一般性指标,但两国政府都认为不会面临粮食安全的威胁。而中国粮食自给率远高于日韩两国,却一直为粮食安全所困,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不同。国际政治中的粮食安全侧重于主权国家在食物供应链层面的风险。世界粮食贸易主要控制在以美国为首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手中。日本和韩国是海上强国,又是美国的战略盟友,无论是运输安全还是粮食的供给保障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虽是日韩两国的近邻,经济发展也类似日韩轨迹,但地缘政治类属要求中国不能照搬日韩两国的粮食安全模式。中美意识形态不同,在合作的外表下美国对华政治政策一直怀有敌意,美国历史上有多次因政治原因使用粮食禁运的案例。因此,中国只能将粮食自给作为国家战略优先考虑。

粮食禁运是政治因素的极端体现,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双输结果,但粮食禁运的可能性始终围绕中国,许多学者研究这种可能性会不会转化为现实性。卢锋(1998)研究国际粮食禁运的历史以及中国与西方国家粮食贸易关系的演变情况;从历史事实的轨迹推断, 中国未来遭遇大规模粮食禁运的可能性较小。并且国际经贸环境的自由化演变趋势会进一步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机率。粮食禁运风险不应成为制约中国有关政策调整的决定性因素。朱晶(2000)认为实施有效的粮食禁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被禁国对粮食进口的依赖;出口国有能力控制粮食出口的数量和国别;被禁国缺乏替代的进口粮源。通过分析粮食禁运的效果和成本,认为美国对中国粮食禁运的可能性不大,也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三、政治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实证分析

(一)粮食进口的政治因素折算

政府因素对国内的粮食进口有重要影响,而且政府为本国经济营造的国际政治环境同样是重要的, 政府对本国一般是可控的,对国外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政府的影响系数主要考虑与国外政府的影响。国外政府对农业资源的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与中国关系的等级,二是国外政府的稳定性易导致资源的政治风险,各国政府稳定性指数可从有关国际组织数据库查询。

中国与外国关系的定量方法参考阎学通和周方银(2004)国家双边关系定量衡量的赋值法。本文依据其赋值方法并简化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定量。按照外交关系亲密程度,从1996年开始将与建交的国家进行关系分类分等级,按照等级由低至高分别为:单纯建交、睦邻友好、伙伴、传统友好合作和血盟5类关系。其中,伙伴关系又分为:合作伙伴、建设性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与国的政治关系还受经济关系的影响,故中国与国外签订的贸易协定会提升中国政府与国外的互信水平,在此期间主要受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影响。各国政府的稳定性和政策的一致性也会波动影响国与国的政治关系程度,本文的各国政府稳定性指数来自ICRG(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数据库,这是目前学界使用较为普遍的和公认较为可靠的指标。

中国与国外有粮食贸易往来的国家众多,本文选取在中国粮食进口量排名靠前的7个国家,具体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泰国、越南和法国。根据这7个国家在中国粮食进口中的比重进行加权综合,最后得到政治影响系数见表1中政治影响系数一栏。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

粮食的定义各国不完全一样,中国的粮食定义包括麦子、大豆、玉米、 稻米和薯类。粮食安全可从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营养程度等方面来衡量,本文采用本国粮食生产总量与粮食消费总量的差异程度来衡量,即基于本国能力的供需缺口来测算。一国的粮食消费量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供给来自三部分,本国当年生产量、本国历年储备量和国外粮食进口量。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量在一个范围内波动,调节余量有限。因此,在不受其它因素影响下,供需缺口与粮食进口量密切相关,供需缺口愈大,粮食进口愈多,关联系数极高。事实上,粮食贸易的因素影响非常多,有市场波动、自然灾害、支付能力和政治方面等诸多因素,其中政治因素是主要原因,如果政治因素发挥作用,那么,供需缺口与粮食进口量的关联系数就会发生显著改变。

国内粮食进口量对粮食安全的相互关系极为复杂,难以厘清各种影响机制,故二者匹配关系可用灰色关联度来表示。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种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用灰色关联序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的多因素分析技术。其基本思想为,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可用来判断关联是否紧密。曲线相似程度越高,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本文采用灰色斜率关联度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几何思想是,可用曲线的斜率变化来描述曲线的变化趋势,如果两序列对应处的曲线斜率越接近相等,那么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就越接近平行,两序列就越具有更高的关联程度。斜率关联系数计算如下:

斜率关联系数

(1)

标准差能综合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或个别差异程度,公式中添加这一项为了消除两序列差别过大时的不良影响。

运用公式(1)测算供需缺口与粮食进口量的斜率关联系数得到历年的关联系数1;粮食进口量与政治影响系数相乘得到折算进口量,同样运用公式(1)测算供需缺口与折算进口量的斜率关联系数,得到历年的关联系数2,测算结果见表1。

用SPSS软件对关联系数1和关联系数2进行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检验。用Wilcoxon配对法非参数检验P值为0.523;用配对T检验参数检验P值为0.657。统计检验说明关联系数1和关联系数2无显著意义的差别,即政治因素在1995-2012年期间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没在造成影响。

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

虽然从实证角度说明政治因素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只是说明政治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可能性并没有转化为现实性,但危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杨正兵等(2009)从全球小麦贸易格局的变化中分析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贸易集团对中国进行小麦禁运的三个条件已基本满足。因此,中国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粮食安全的保障。

(一)扩大粮食规模经营,提高国内粮食产能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应加强耕地保护,优化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国内粮食产能。此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补贴,降低生产成本,集中化经营,提高生产者积极性。

(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健全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加强粮食市场调控,使得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对粮油供求形势、市场价格的进行严格监测,坚持和完善粮食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加大对补贴力度。为了保障粮食供给的需要,加大对粮食补贴政策的研究。做好粮食重点宏观调控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三)推动粮食进口市场多元化,合理维护粮食进口自主权

中国粮食供给能力不足,在确保国内粮食安全、自给自足的前提下,保障我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降低对国际粮食市场的过度依赖,要推动国内粮食市场多元化,加强与多边国家的粮食贸易。合理维护粮食进口自主权,避免我国粮食对国外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

(四)加强粮食科技投入,推进科技服务

粮食的科学种植能够有效的提高粮食产能,节约土地。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进行农业新技术创新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粮食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建立优秀的科技生产队伍,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为了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三农”的支撑作用,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和推广能力。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各级农技推广单位为架构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了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服务体系。使中国粮食的发展得到较好的保障。

(五)扩大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强全球粮食定价的话语权

中国是粮食的生产大国,更是粮食的消费大国。但全球粮食的定价却掌握在美国等少数国家手中。中国应扩大对粮食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在美国为首集团之外再造粮仓,通过新增供给打破美国粮食定价的垄断权,使粮食价格在市场合理的区间波动,不受美国等国家的政治因素干扰。

五、结论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说明了1995-2012年期间,政治因素并未影响中国的粮食进口,从而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验证了相关学者认为当前粮食禁运的条件尚不具备的结论,以美国为首的政治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集团对中国发起粮食禁运可能性不大。然而,政治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始终存在,中国应采取措施保障自身的粮食安全水平,消除或改变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高洁.论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的关系[J].农业经济,2014(06):114-115.

[2]卢锋.粮食禁运风险与粮食贸易政策调整[J].中国社会科学,1998(02):32-47.

[3]朱晶.贸易、波动、可获性与粮食安全[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0:44-45.

[4][美]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粮价谁决定[M].申清,郭兴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0-25.

[5]阎学通,周方银.国家双边关系定量衡量[J].中国社会科学,2004(06):90-103.

[6]杨正兵,童葶.小麦贸易格局的演变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基于“粮食禁运”的理论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17):320-325.

4.粮食安全的主题宣传标语 篇四

2、品放心食品,享健康生活

3、开口吃个爽,莫把安全忘

4、欲食天下鲜,安全记心间

5、从源头抓管理,确保粮食安全

6、从源头抓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7、保障粮食安全,共建和谐社会

8、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

9、建立诚信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10、情系食品安全,心铸和谐家园

11、选购放心食品,吃出健康体魄

12、食品关乎生命,安全重于泰山

13、食品安全是金,百姓健康是福

14、严把食品安全关,喜架健康幸福桥

15、勤查狠抓严把关,食品安全重于山

16、学好食品卫生法,保证健康你我他

17、安全食品联万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18、少一份食品隐患,多一份生活平安

19、想要健康活到老,食品安全不能少

20、美丽余姚我的家,食品安全靠大家

21、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

22、食品安全有保障,绿色消费享健康

23、食品安全牢记心,健康幸福伴你行

5.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篇五

摘要: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尤为重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面临许多隐忧。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积极务实的对策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隐忧;对策

正文: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据悉,全球饥饿人口在2009年首次突破了1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6,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紧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粮食危机问题

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大型农场和跨国农业企业在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中居有利地位。大型农场已构成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基础,跨国农业企业垄断了从种子到期货的全过程,形成了农业、工业与金融一体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建立在大型农场基础上的发达国家的国内农业产业体系,在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条件下,逐步向全球拓展。全球四大跨国农业企业控制了世界粮食产业链,掌控世界粮食价格的定价权。它们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倾销,抢占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并在必要时抬高价格,从中获取暴利。发展中国家组织化程度很低的农民和实力弱小的农业企业被迫与发达国家的大型农场和跨国农业企业竞争。这种不公平竞争的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基本无利可图,不得不转向生产其他经济作物。大规模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兼并,导致发展中国家国内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对外依赖不断增强,并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农业企业则成为世界粮食危机中粮价大涨的最大获利者。

金融全球化在近几年来呈明显加速发展之势,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最突出的特征。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粮食实际上已成为金融衍生品,粮食价格有可能完全背离粮食供求,更多地受金融投机活动的影响。2009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粮食需求持续下降,并带动世界粮食价格继续下跌。粮价的下跌降低了农产的粮食生产收入,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减少了农业投资和粮食播种面积,导致粮食供给下降,从而有可能引发下一轮粮价的较大波动。世界粮食危机仍未消除。

二、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隐忧

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受非农建设用地及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农业耕地尤其是优质肥沃的耕地数量逐年有不同程度减少。据有关资料表明,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9.151亿亩,2003年下降到18.151亿亩,短短7年时间减少了1亿亩。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8.137亿亩,比2003年净减少140万亩,人均耕地下降为1.41亩(2003年人均耕地1.43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人均耕地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警戒线(0.8亩)。而且,我国耕地面积分布极不平衡,62%的耕地分布在水资源不足全国20%的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水资源充足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耕地仅占38%。同时,耕地质量也在下降。全国耕地中只有不到1/3是可灌溉的高产稳产农田,其余2/3是中低产田,其中一半以上耕地严重缺乏氮、磷、钾。从水资源情况来看,农业用水非常紧缺。再加上我国农业节水程度很低,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0.45,而发达国家为0.7-0.8。所以,采取水利和农艺等方面的有效措施,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也十分紧迫。

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增加45%,粮食增

产为60%,粮食消费需求每年需增加40亿千克,呈刚性增长趋势。人均粮食需求量加大和人口总数稳定增长,必然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挑战。此外,健康食品来源于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不能明显提高;食品安全需要更多的绿色粮食饲料发展转化蛋、奶、肉。每年我们肉类消费需求要增加80万吨,蛋奶消费也“跨越式”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口的不断增多,与绿色革命要求的粮食产量放缓会形成一定程度反差,这也是个重大挑战。粮食浪费严重,储备量不断下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粮食浪费相当严重。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每年消费用珍贵粮食酿造的酒,相当于一个西湖;每年中秋节糟蹋的用蛋黄、水果等烤制的月饼,相当于一个小山头。国务院鉴于粮食和食品在生产、储存、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损失浪费现象严重,尤其是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浪费触目惊心。另外,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粮食危机依然十分严峻,世界粮食库存量仅占消费量的15%,我国目前虽然粮食储备充足,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粮食储备量占社会消费量18%的水平,但是同时自给率也是95%,还有一定的缺口。同时,市场经济没有推行以前的广大乡村群众一般将当年生产的粮食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储存起来。只消费前一年的粮食。而新世纪以来,农村群众也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储粮意识愈来愈淡薄,很多农民不储粮,或粮食储备量很少。

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进口依赖度提高。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不断增加。据测算,城市化程度每提高1%,粮食消费总量大体上增加100万吨。另外,随着人们消费结构和生物工业的发展,工业用粮将继续增加,预计年递增2.2%,占粮食总消费的8.0%左右。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分散,科技附加值较低。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依然沿袭着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的传统、分散的生产模式,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很低,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也因此造成粮食生产科技附加值较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三、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粮食的生产领域,农户可发展较大的经营规模;而在粮食生产的服务环节上,可由多家农产联合起来组成合作社,共同从事购买或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等活动。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目前的家庭承包制实质上只是一种土地经营方式,虽然农民是集体产权的最终所有者,但在法律上并没有界定村集体与农民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仍存在产权主体缺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农民仍属于分散的弱势群体,维权能力弱,强势的利益集团往往通过各种权力资源,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制,方向是进一步强化农民的权益,避免村集体或其他利益主体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过多介入。让农民自己搞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村集体的作用只应限于为农户服务,保障农民之间合法转让土地,依法履行合同。只有在保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才能比较顺利地实现规模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基础。此外,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地区土地流转的需求和流转的方式也不同。经营规模应取决于当地的土地资源、人口数量,以及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数量、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程度等因素。发展规模经营不可能采取一种模式,衡量规模经营是否成功的标准,应是对当时当地经济发展要求的适应程度,必须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以点带面,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确保粮食的增产增收。譬如,我省要充分依托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的平台,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优势,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逐步构建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从整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发展方式仍然粗放。所以,要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不断扩大丰富水源和土地条件较好地区的灌溉面积,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着力投资治理大河、大江、湖泊,努力完成一批水利骨干及配套工程。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基础农田整治,推行沃土工程,加快改造中低产田。

(四)、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

政府需要对粮食生产、流通、加工、进出口、储备、消费等各环节的产业链进行系统规划,改变农户经营一盘散沙、农业企业各自为战的状况。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逐步建立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并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建立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最终构建面向全球的粮食市场竞争体系,在与发达国家的大型农场和跨国农业企业的竞争中增强自身的实力。在我国,必须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应完善对农业的财政补贴政策,健全农业补贴制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已越来越融入国际经济之中,国内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将必然与国际接轨,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机制十分必要。

(五)调整农业对外开放政策

6.粮食安全的期刊论文 篇六

宜城市粮食局 赵勇军 王志农

一、县域经济现状

楚国故都——宜城,位于鄂西北部,居汉江中游,全市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农业劳动力11.2万人。全市国土面积211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90.1万亩,其中水田48.2万亩,1990年已建成全省第一个“吨粮县”,“九五”期间已建成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粮食综合生产能较高,粮食单产在全省名列前茅。2004年,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重点县(市),被省政府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被农业部列入全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市),2007年至今已连续四年登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榜。

2010年是我市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全力推进“两翻番一冲刺”战略部署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深入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项目建设明显加快,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民生问题较好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不断进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2010年粮食总产达59.8万吨,比2006年48.3万吨增长23.8%,其中水稻31.9万吨,比2006年29.6万吨增长7.8%,小麦21.2万吨,比2006年12.7万吨增长66.9%;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63元,比2006年3890元增加2173元,增幅为55.9%,其中粮食人均纯收入为3353元, 占人均纯收入总额的55.3%。

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亿元,比2006年增长164.3%,年均增32.8%,突破百亿大关。其中农业产值27亿元,比2006年增长86.2%,年均增17.2%;粮油加工业产值15亿元,比2006年增长733%;财政收入5.9亿元,比2006年增长63.9%;财政支出15.2亿元,比2006年增长223.4%。

从以上近五年经济发展数字看,我市经济形势呈良好态势,作为产粮大(县)市,粮油经济是全市经济支柱产业,粮油加工业产值年均增147%,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010年粮食经济占全市经济13.5%,占工业经济29%,粮食经济也呈良好发展趋势。

二、粮食经济改革与发展

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打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2003年,在市委统一部署下,市粮食系统进行“粮改”,以构建了良好的粮食经济发展格局。

1、不断深化粮食改革。思路决定创新之路,决定发展之路,决定粮食工作有为之路。市粮食局坚持“改革、发展、创新”的思路,高举“集中处理三老问题”和“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两把利剑,浴火重生。

2、鼓励、引导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构建和谐银企关系,合理设臵收购网点、开展企业联营、完善销售网络,建立长期协作关系,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

3、以抓购销为中心增加企业效益。近几年,我市克服粮食收购资金困难,充分利用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创新收购服务方式,方便农民售粮,按照市场趋向,本着“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市场粮食的购销业务活动。国有粮食企业在收购旺季,组织员工分组分片带秤、走村串户积极开展粮食收购活动,整个收购工作做到了合理定价、应收尽收,既发挥了国有粮食主渠道作用,又为企业增加了企业效益。

三、粮食经济发展的特点

宜城是产粮大(县)市,虽然粮油经济在全市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精品名牌少、精深加工程度较差、市场低占有率;资金运作困难、企业效益亟待加强;市场竞争激烈、农民种粮收入比较低等等不利因素。

1、加快粮食产业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全市有近百多家粮食加工企业,经营方式粗简、加工只是初级大米、面粉,无品牌效率。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城市化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呈偏紧趋势。现有粮食经营、加工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只有注重品牌效用,做大做强粮食精深加工业,构建粮食购销经营平台,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以质量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推动粮食产业上水平、上台阶;只有走集团化经营,开发粮食深加工,创建优良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丰富人民生活。一是组建粮油集团化经营。2009年8月,由市粮食局牵头,甲林公司发起,以甲林公司为集团核心企业,向省工商局申请注册了湖北甲林粮油集团,集团吸纳了我市9家襄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为成员单位,以“汉江”商标作为集团创品牌商标,力争达到产值过十亿的集团公司。二是继续把招商

引资作为粮食部门的重点工作,围绕大米、面粉、油脂等深加工产品搞好技术引进、资金引进及人才引进工作。三是引导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去年招商引资企业康达油脂公司2010年新上日处理菜籽100吨的生产线,新增工业产值9200万元。

2、努力解决粮食收购中资金难的瓶颈问题。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深入,农发行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资金支持政策进行了调整,由过去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保证资金供应,改为以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为核心的贷款管理体系。国有粮食企业贷款门槛提高额度相应小,收购资金难以保证。粮食收购资金问题,看似是一个经济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如果农民千辛万苦生产出来的粮食商品因为缺乏收购资金,不能变为继续再生产的货币,势必挫伤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如果企业粮食收购资金严重不足,加工粮源无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就成无米之炊。近几年,我们一方面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另一方面在未启动预案的情况下,采取以国有资产为抵押,办理房地产他项产权权属,争取银行贷款,与市内外粮食收储、加工企业联系,共同收购、联合经营、敞开收购农民种的粮食。

3、加强粮食市场监督。粮食购销市场放开初期,民营企业和个体粮贩面广量大,粮食市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已经今非昔比,加之市场监管力度小,市场经营秩序混乱,不法粮贩掺杂使假坑害企业、短斤少量克扣农民,尤其是粮农卖粮图方便,粮贩乘机降价、暗中扣量,无形之中剥夺了粮农应得的价格实惠和收入。近年来,宜城粮食流通监管工作在做好粮食收购市场准入、粮食流通统计等工作的同时,主要是做好横向协调和纵向联动这两篇文章,竭力为广大市民编织一条放心的“粮袋子”。市粮食部门先后与工商、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加强对粮食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各项检查:在粮食生产环节开展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在粮食入库前夕进行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指标检测。在粮食加工环节进行专项质量抽检。环环相扣,保障粮油市场质量的消费安全。另外,针对相当部分粮食购销在基层进行,大部分市场主体分布在乡镇的实际,进行了有效的纵向联动。经过共同努力,我市粮油市场经营秩序有所好转,有序的、规范的粮油经营趋于完善。

四、粮食安全保障与措施

当前,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粮食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我国粮食安全要立足于粮食基本自给,因此,粮价的制定、粮食库存量、仓房设施条件等因素,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改善粮食经营方式,保质保量做到储存粮食的安全。

(一)制约因素。

1、最低收购价价格过低。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已连续几年提高了小麦、稻谷等主要品种的最低收购价,但还是与种粮成本和收益有差距。据有关部门多年分析表明,粮农的成本利润率达到40%左右,粮农的收益基本有保障;粮农的成本利润率低于30%时,粮农就无收益,就要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几年全省根据市场适时启动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但还是低于农民期望值,粮农收益甚微。

2、国家政策性粮食费用补贴过低。目前所执行的各种费用补贴还是2005年国家最初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政策时制定的标准,即保管费用为70元/吨〃年,收购费用为50元/吨(其中包含中储粮直属企业统筹的县内集并费20元/吨),出库费用30元/吨,过低的补贴标准与逐年上涨的物价和实际支出的费用差距逐年拉大。近两年,过低的费用使企业没有利润空间,企业日常开支困难,导致部分企业仓储管理设备简陋,保管人员力量不足,给粮食安全保管带来隐患。

3、社会粮食库存薄弱,粮食安全隐患突出。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充实社会粮食库存,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从2005年起我省适时启动了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社会粮食库存得到了充实,我市年均社会粮食库存在15万吨以上。从2008年以后,虽然部分粮食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因粮食市场价格偏高、收购资金困难等因素影响,粮食收购量逐年减少,2010年到现在,国家继续加大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拍卖出库,目前,我市社会粮食实物月均库存仅有2.5万吨左右,尤其是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甚微。我市现有56万人口,人均日消费1.5斤原粮测算,月消费粮食1.26万吨,现有粮食库存只能消费近2个月,作为产粮大市库存粮食只能供2个多月消费,一旦受到大的自然灾害,粮食绝收,粮食供应就要发生恐慌。

4、部分非国有企业承储的国家政策性粮食管理不规范。一方面仓房设施条件较差,主要表现在企业经济规模和仓库容量较小,仓房条件简陋,库内没有专业的清杂除湿设备,不具备承储国家

政策性粮食的资格。另一方面管理普遍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企业没有仓库管理制度,质检、防化人员不稳定,仓储管理薄弱。

(二)建议。

1、高度重视发挥国有粮食主渠道地位。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改革和探索,地方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有效的管理办法。在监管和经营上既讲政治、又讲效益,在粮食安全上发挥了应有作用,这是有目共睹和不可替代的,所以只能加强不断完善。就宜城国有粮食企业而言,现有72个收购站点,库点布局合理,人员素质较高,具有专业的质检、防化队伍,各类器材一应俱全,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因此,国家在政策上要支持和扶持国有粮食企业,并在收购资金、费用补贴上给予重点倾斜,确保粮食安全主渠道畅通。

2、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据调查,农民种粮成本与最低收购价只有15%利润,由于人多田少,仅靠粮食收入很难维持农民生活开支,按照种粮成本与最低收购价达到利润合理化,粮食还有20%的提价空间,在这个范围内合理提高价格,不会成为CPI上涨的主导因素,也不会推动CPI的严重上涨,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不断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用重大。

3、适当提高政策性粮食补贴标准。为了保证粮食储存安全,国家在政策性粮食收购保管费用的补贴上要科学合理测算,既要考虑国家财政负担,更要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减轻企业负担。按照当前物价水平,政策性粮食各项费用补贴应适当提高,收购费用在60元/吨,出库费用在50--60元/吨,保管费用在80--90元/吨。同时,要考虑粮食保管过程中的自然损耗,并按照保管损耗的标准给予补贴,以减少企业的损失。

4、建立完善粮食储备体制。充实粮食储备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我市作为产粮大市,现有的5000吨地方县级储备不能平衡本地需求,只有增加和完善粮食储备,才能平衡社会粮食供求关系。一方面是增加主产区地方县级储备,按保证3个月粮食需求量测算,我市需建立3.78万吨地方县级储备,考虑到地方财政困难,建立1.5万吨地方县级储备是可行的,再加上商品粮库存基本能保证本区域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在产、销区建立稳固的粮食移库机制。为了确保粮食销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了这些地方的粮食储备,为了保证储备粮食数量完整,粮食销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储备企业在收购期间,安排人员、资金到粮食主产区争抢粮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了农民卖粮难的压力,但是也带来了很多弊病,主要是新上市粮食杂质、水分较高,入库粮食质量不能保证;抬高了粮食价格,加大了企业负担、加重了城市居民支出负担。对此,国家要制定产销区粮食衔接政策,发挥好主产区粮食企业承担收购、转运的作用,保证粮食销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

5、增加仓房维修投资力度。国家要根据各地粮食仓储设施的实际情况和粮食收储需求,按照应急和长远发展相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原则,制定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维修改造规划,逐年有计划安排一定维修资金,解决部分仓房维修的急需,确保粮食储存安全。我市现有的402栋仓房中大部分属七、八十年代修建,一些仓库都不程度出现了上漏下潮等问题,急需大量维修资金。

7.粮食安全的期刊论文 篇七

1 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因素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粮食安全的最核心内涵应是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而粮食有效供给的核心却是粮食生产问题。

通常,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总产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耕地的数量(面积)、质量(其最终体现为耕地单产水平)及利用状况(包括耕地复种指数、粮播比例等)。其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式(1)中,Yt为区域粮食总产量(t),At为耕地总面积(hm2),Im为复种指数(%),Rs为粮播比例(%),Yu为粮食平均单产(t/hm2)。也可以将式(1)简化为:

式(2)中,Yt、At和Rs同式(1),Ya为耕地年粮食单产(t/hm2)。

式(2)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总产量与该国或地区的耕地总面积、粮食播种面积比例和耕地年粮食平均单产成正比关系,式(2)右边3个因子中任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粮食总产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到该国或地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粮食安全程度。

1.1 耕地的数量

耕地数量的变动主要由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减少来决定:(1)耕地的增加量指标通常包括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3个基本方面。这3项中,由于后备耕地资源大多分布于偏僻地区,依靠土地开发补充耕地的难度较大;受资金技术条件的制约,待复垦的废弃地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复垦。因此,土地整理无疑将是今后补充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2)耕地的减少量指标一般包括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灾毁和农业结构调整4个基本方面。通常所说的耕地非农化,也就是指耕地被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而成为建设用地的过程。耕地非农化导致的耕地面积减少主要表现在建设占用上,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独立工矿建设、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各类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因此,耕地非农化是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近10年来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将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列为最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之一[6]。

1.2 粮播比例

粮播比例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的简称,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值。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余年来,我国粮播比例越来越低,1950年全国粮播比例达90%以上,近年来则已降至60%以下。由此表明,60多年来,我国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日趋降低,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则明显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收入的增加。从总体上讲,粮播比例这一指标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如果粮播比例过高,势必造成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下降,影响农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若粮播比例过低,则意味着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上升,虽然有利于农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将威胁到国家和区域的粮食安全。因此,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粮播比例值需要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收入的提高。

1.3 粮食单产

耕地年粮单产水平的高低是耕地资源质量优劣的基本体现,在耕地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其直接决定着区域粮食安全程度的高低。耕地平均粮食单产水平既与耕地固有的光、热、水、土、地形等自然条件有关,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耕地的治理、改造水平以及耕地利用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资、劳力、科技等各种要素的投入[2]。在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的时段内,粮食的单产受到一系列生物、化学等农业科学技术的综合影响,包含土壤改良、耕作制度、栽培技术、良种培育,以及灌溉、化肥、农机、农药、地膜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2 耕地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综合效应

耕地非农化是耕地转变用途,由原来的农用地转变为居住、交通、工业、服务业等建设用地的过程。这一过程对粮食安全有正反2个方面的影响。

2.1 正面影响

在农业生产领域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粮食单产的提高依靠各种投入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直接影响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和生产能力。耕地非农化带来了巨额土地出让收益,在短期内迅速壮大了地方经济实力,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支农能力,保证了农业科研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宏观上,农地非农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公共投入,为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技术创新提供相对充足的财政支撑,如完善灌溉系统,健全农田病虫害防治体系等,进而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的加强[7],另一方面给土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多的资金保障,使地方政府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实施土地整理工程,从事土地的开发、整理以及复垦工作,改造中低产田地、利用新技术等措施来提高耕地生产力,以增加耕地的数量、提高耕地的质量,满足社会的粮食需求,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微观上,若农民耕作的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即使维持私人物质生产成本不变,亦可以得到较之前更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在社会农产品需求进一步增大的情况下,农民的务农收益和种粮积极性将提高,保障单个农户的粮食生产能力。

2.2 负面影响

耕地非农化直接导致粮食产出能力的下降,主要体现为耕地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耕地数量减少。非农化对粮食安全最直接的影响是减少了耕地数量,从而导致粮食产出能力减弱。经济的发展加速非农化现象,进而对土地提出更高的需求,使城市周边的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而城市周边的农用地大多为质量较好的优质耕地。这部分土地改变耕地用途之后,将严重制约着粮食的播种面积。尽管国家有“占一补一”的政策,但是补充的耕地在质量上却远远没有达到“占补平衡”的质量要求,所补充的往往是地处偏僻山区、耕作难度大、产量低的贫瘠坡耕地。(2)存量耕地过度利用。对于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虽然大部分可以依靠边际土地的大量开发得到补充,但是由于担心非农化会引起未来粮食安全问题,许多存量耕地被过度利用。人们往往通过增施化肥、使用农药、提高复种指数等方式来增加粮食总产量,结果常使土地产生严重的退化现象,如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土壤盐渍化等。据统计[8],由于土壤盐渍化而造成的废弃地在我国已达2 000万hm2,有土壤盐渍化现象的耕地为667万hm2。此外,由于灌溉不当,又导致土壤的潜育化现象严重,影响耕地资源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产生粮食安全危机。(3)土地污染。耕地非农化往往使该地区变成工厂或者市民居住地区,随之而来的各种废气、废水和废物排放将会造成周围大片土地的污染,导致附近耕地质量降低,粮食的生产能力下降[7]。由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搬出城区,迁至郊区或卫星城镇,也破坏了这些地方的土地生态环境,造成污染。(4)地块分割,耕地细碎化。城市周边优质耕地被非农化分割并无序占用,造成地块分散,耕地细碎化,耕地使地块经营失去原有的规模优势,加大了耕地的经营和管理成本,给农户日常的粮食种植和生产增加了负担。另外,由于非农利用方式的蛙跳式侵入,很可能破坏了耕地已有的灌溉系统,重新修复将需要农民支付额外的耕作成本;也有可能导致其粗放经营,从而引起粮食进一步减产,威胁国家和区域粮食安全。

3 耕地非农化影响粮食安全的综合度量指标

耕地非农化造成国家和区域耕地的减少,进而影响其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为了定量揭示和表征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状况,现提出定量的综合性度量指标———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Impact degree of farmland non-agriculturalization on food security,简称为IDfs)。其计算方法参照杨子生等[2]提出的测算粮食安全度的基本公式。具体公式为:

式(3)中,IDfs为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Ynt为由于耕地非农化而导致的粮食总产减少量(kg);Pt为区域人口总数(人);Fc为人均粮食需求(或消费)量(kg/人)。其中,耕地非农化导致的粮食总产减少量(Ynt)可参照式(2)来测算,即:

式(4)中,Ynt同式(3),Ant为非农化的耕地总面积(hm2),Rs为粮播比例(%),Ya为耕地年粮食单产[t/(hm2·a)]。

由式(3)和式(4)可以看出,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IDfs)是区域非农化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高低和粮食需求总量大小的综合反映,亦即综合体现了区域非农化的耕地数量(面积)、质量(耕地单产水平)、利用状况(耕地复种指数、粮经种植比例等)以及区域总人口规模和人均粮食消费(或需求)水平诸多因素的基本状况。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IDfs)越高,意味着区域非农化的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越大,且其对该区域总人口正常生活和健康发展所需粮食总量的满足程度的影响亦越大。

4 结论

(1)影响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耕地的数量(即面积)、质量(其最终体现为耕地单产水平)及利用状况(如粮播比例等)。

(2)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耕地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耕地非农化也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之一,其将造成耕地数量减少、存量耕地过度利用、土地污染及耕地细碎化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3)为了定量揭示和表征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状况,该文提出了定量的综合性度量指标———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IDfs),并探索和建立了其简便、实用、科学的测算方法,为推进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彦随.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若干战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5):379-384.

[2]杨子生,刘彦随,赵乔贵,等.基于耕地资源利用的去与粮食安全评估原理.方法及其在云南的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85.

[3]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6-03-17(1-3).

[4]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1-2).

[5]杨子生.论中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必要性与对策措施体系[C]//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26.

[6]国务院.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N].人民日报,2008-10-24(13-15).

[7]陈江龙,曲福田,刘友兆.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理论与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2):103-107.

8.粮食安全的期刊论文 篇八

关键词世界市场贸易粮食安全中国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已日显重要。所谓粮食安全,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广泛认同FAO对于粮食安全的定义:“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充足、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食物喜爱。”本文在着重分析世界粮食生产、贸易和价格波动的长期趋势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1990年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变动趋势

1、世界小麦生产变动趋势

1990-2007年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全世界95个小麦主要生产国中,按各国产量增长或减少幅度的算术平均计算(下同),总体人均小麦产量增加16.96%。人均小麦产量增加的国家共有42个,占比44.2%,人均水平的算术平均增产幅度为70.16%。产量减少的国家有47个,占比49.47%,人均减产算术平均幅度为28.42%。不增不减的国家6个。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一批北亚国家小麦增产幅度位于全球前列,土库曼斯坦小麦人均生产量由1990-1992期间的153公斤增加到2005-2007年间的597公斤,增加了2.9倍多。

2、世界玉米生产变动趋势

1990-2007年间,136个玉米主要生产国中,按各国增减比例的算术平均计算,总体人均产量增加69.17%。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79个,占比58.09%,平均增产幅度139.63%。人均玉米产量减少的国家有45个,占比49.47%,平均减产幅度为36.08%。产量不增不减的国家有12个,占8.82%。南美和东欧的几个国家玉米生产增长幅度领先全球,增长最多的阿根廷,2005-2007年间比1990-1992年间人均增产242公斤。

3、世界大豆生产变动趋势

1990-2007年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全世界47个大豆主产国中,按各国增减比例的算术平均计算,总体人均大豆产量增加172.92%。人均大豆产量增加的国家共有27个,占比57.45%,平均增产幅度330.67%。人均大豆产量减少的国家有15个,占比31.91%,平均减产幅度为53.39%。同期产量无变化的国家有5个,占10.64%。全球人均大豆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南美洲,阿根廷2005-2007年间比1990-1992年间人均大豆产量增加745公斤。

4、世界稻米生产变动趋势

1990-2007年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全球94个稻米主产国中,按各国增减比例的算术平均计算,总体人均稻米产量增加22.90%。人均稻米产量增加的国家共有43个,占比45.74%,平均增产幅度77.14%。人均稻米产量减少的国家有39个,占比41.49%,平均减产幅度为29.87%。人均稻米产量无变化的国家有12个,占比12.77%。全球人均稻米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和东南亚,圭亚那2005-2007年间比1990-1992年间人均稻米产量增加190公斤。

中国上述四种主要粮食生产变动的总体趋势是“二增二减”。小麦人均产量变动总体趋势是在下降,1990-1992年间的人均产量为85公斤,1995-1997年间人均产量为91公斤,2000-2002年间人均小麦产量下降到74公斤,2005-2007年间的人均小麦产量为79公斤,比1990-1992年间下降了7.06%,比1995-1997年问下降13.2%。玉米人均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在1990-2002,1995-1997,2000-2002,2005-2007四个年度间,我国玉米人均产量分别为84、93、89和111公斤。中国大豆产量随着人口的增加总量上呈现增长趋势。1990-2002,1995-1997,2000-1902,2005-2007四个年度间,大豆人均产量分别为9、11、12、11公斤。中国人均稻米产量在逐步下降,在1990-2002,1995-1997,2000-2002,2005-2007四个年度间,中国稻米人均产量分别为108、106、94、93公斤,2005-2007我国人均稻米产量比1990-1992年减少13.89%。

1990年以来世界各国粮食贸易变动趋势

由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粮食进口的同时,往往又有粮食出口。因此,考察世界各国粮食贸易变动趋势,除了分别考察各国粮食进口、出口情况外,更重要的是考察各国粮食的净出口或净进口情况。总体状况是:1990-2007年间,FAO统计的全球176个国家中,粮食净进口的国家远远多于净出口国家。分品种来看,小麦净进口国家的数量长期几无变化,但净出口国家增长了16%;玉米净进口国家的数量增加了12.4%,净出口国家增加了21.74%,同期不进不出的国家则由23个减少到2个;大豆净进口国家的数量增加了34.25%,净出口国家增加了6.25%,同期不进不出的国家则由38个减少到12个;稻米净进口国家增加了7.69%,净出口国家减少了20%,同期不进不出的国家则由8个减少到2个(见表1)。

2005-2007年间,世界小麦净进口国、净出口国和不进不出国家数之比为83.52:16.48:0。1990-2007年间,小麦净出口国增加了16%,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算术平均数,下同)下降了1.54%。其中,人均净出口100公斤以

上组的国家数增加了12.5%,但人均净出口量下降了7.18%;人均净出口50-100公斤组的国家数由3个增加到6个,人均净出口量也增加了28.12%;人均净出口10-50公斤组的国家数增加了11.1%,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4.27%;人均净出口10公斤以下组的国家数减少1个,人均净出口量减少了1.79%。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小麦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变化幅度不大。1995年以来,澳大利亚为世界人均小麦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每年出口小麦750公斤以上(见表2)。

2、世界玉米贸易趋势

2005-2007年間,世界玉米净进口国、净出口国和不进不出国家数之比为82.86:16:1.14。1990-2007年间,玉米净出口国增加了21.74%,净出口国按算术平均计算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96.22%。其中,人均净出口100公斤以上组的国家数增加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87.49%;人均净出口50-100公斤组国家数由1个增加到3个,但人均净出口量减少了18.08%;人均净出口10-50公斤组的国家数增加了75%,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22.95%;人均净出口10公斤以下组的国家数减少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23.59%。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玉米净出口国家数和人均净出口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1995年以来,阿根廷是世界上人均出口玉米最多的国家,每年人均出口玉米已达300公斤以上(见表3)。

3、世界大豆贸易趋势

2005-2007年度,世界大豆净进口国、净出口国和不进不出国家数之比为77.17:9.44:13.39。1990-2007年间,大豆净出口国数增加了6.25%,净出口国按算术平均计算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129.87%。其中,人均净出口100公斤以上组的国家数增加2个,该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40.73%;人均净出口50-100公斤组国家数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33.09%;人均净出口10-50公斤组的国家数减少了1个,但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129.28%;人均净出口10公斤以下组的国家1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5.5%。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大豆净出口国家数略有增加,但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增长了近1.3倍。长期以来,巴拉圭一直是世界上人均出口大豆最多的国家,1990-2007年间,每年人均出口大豆由250公斤增加到481公斤(见表4)。

4、世界稻米贸易趋势

2005-2007年度,世界稻米净进口国、净出口国和不进不出国家数之比为87.50:1.14:11.36。1990-2007年间,稻米净出口国数减少了20%,但净出口国按算术平均计算的人均净出口量却增加了85.87%。其中,人均净出口100公斤以上组的国家数增加1个,该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58.37%;人均净出口50—100公斤组国家数减少1个,人均净出口量减少了33.37%;人均净出口10-50公斤组的国家数增加1个,人均净出口量增加4.77%;人均净出口10公斤以下组的国家数减少33.33%,但该组人均净出口量增加了105.67%。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稻米净出口国家数减少,但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位于南美洲的苏里南、圭亚那、乌拉圭都曾是世界上人均出口稻米最多的国家(见表5)。

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及成因

本节主要通过长期的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信息、粮食主产国生产信息,分析国际粮食价格变动趋势及其成因。

1、世界粮食市场不同品种间价格波动幅度有明显差异

从1980-2010年间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和稻米年平均价格的长期波动曲线(见图1)中,我们不难发现国际粮食市场不同品种价格波动的幅度有明显的差异。对1980-2010年间的31个年份的四种主要粮食年平均价格资料的方差分析进一步证实,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幅度最小的是玉米,玉米的年平均价格为每吨119.3美元,标准差最小,为每吨31.08美元;其次是小麦,平均价格为每吨162.40美元,年度价格标准差为每吨45.20美元;再次是大豆,平均价格为每吨247.25美元,年度价格标准差为每吨62.85美元;稻米的价格波动幅度最大,平均价格为每吨307.78美元,年度价格标准差——每吨稻米的年平均价格波动幅度高达119.92美元(见表6)。

2、2006年以来世界粮食市场波动异常

由图1可见,1980-2006年间,国际四种主要粮食品种的波动幅度并不是很大,可以说价格波动曲线处于一个正常的波动范围内。小麦和玉米的年度平均价格没超出过200美元/吨,大豆年平均价格没超出过300美元/吨,稻米的年平均价格也基本上在300美元/吨以下。但从2007年6、7月份起,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出现了非正常的快速上涨趋势,特别是进入2008年之后,粮食价格普遍出现了急速的拉升。2008年3月,小麦价格首先冲顶,达439.72美元/吨,2008年4月玉米和稻米价格也涨至顶峰,玉米价格上涨至246.67美元/吨,稻米价格高达1015.21美元/吨。大豆价格也于2008年7月冲至最高的554.15美元/吨。与2007年3月同期相比,小麦价格上涨了120.85%,玉米和稻米价格与2007年4月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61.67%和215.0%,大豆价格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涨了67.77%。

3、此轮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并非生产失衡导致

从世界各国粮食生产状况来分析,2007年中期开始的此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应与全球粮食生产供给没多大关联。从世界粮食生产变动趋势中我们已知,2005-2007年间与1990-1992年间相比,全球小麦、玉米、大豆、稻米的人均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按各国人均产量增长的算术平均计算,小麦增长16.96%,玉米增长69.17%,大豆增长172.92%,稻米增长22.90%。

若按世界粮食生产状况不同类型国家来划分,人均粮食产量增加的国家数也明显多于减少的国家。在FAO统计的95个小麦主产国中,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42个、持平的国家6个,二者合计占比50.53%,人均产量减少的国家47个,占比49.47%。而且人均产量增加国家的平均增产幅度为70.16%,远高于减产国家平均减产28.42%的幅度。在FAO统计的136个玉米主产国中,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79个、持平的国家12个,二者合计占比66.91%,人均产量减少的国家45个,占比33.09%。而人均产量增加国家的平均增产幅度为139.63%,远高于减产国家平均减产36.08%的幅度。同样的情况,世界47个大豆主产国中,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27个、持平的国家5个,二者合计占比68.09%,人均产量减少的国家15个,占比31.91%。而人均产量增加国家的平均增产幅度高达330.67%,减产国家平均减产幅度仅为53.39%。最后看稻米,

在FAO统计的94个稻米主产国中,人均产量增加的国家43个、持平的国家12个,二者合计占比58.51%,人均产量减少的国家39个,占比41.49%。而人均产量增加国家的平均增产幅度为77.14%,减产国家平均减产幅度29.87%。

因此,我们从世界各国粮食生产形势不难判断:此轮国际粮食价格超常规大幅度上涨,并非全球粮食生产失衡导致。对此轮国际粮食快速上涨主要因素的分析,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是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金融市场的炒作、生物能源对粮食的消耗和一些国家对粮食贸易的限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能源价格上涨和金融市场炒作则是关键性因素。

4、国际稻米贸易形势相对严峻

从图2可见,推动此轮国际粮食上涨的因素,对不同粮食品种的影响程度不同。稻米的价格波动“异峰突起”,波动幅度远超过其他粮食种类。笔者对此的解释是,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稻米的国际贸易形势相对严峻得多。正如前面分析的,1990-2007年间,世界小麦、玉米、大豆的净进口国或增加或几乎没有变化,但与此同时,世界小麦、玉米、大豆净出口国数量也在不同程度地增加,尤其是玉米、大豆净出口国的人均净出口量更是分别增加了96.22%和129.87%。唯有稻米的世界贸易形势比较特殊:稻米净进口国家增加了7.69%,而同期净出口国家减少了20%,自给自足(不进不出)的国家也由8个减少到2个。因此稻米的国际贸易形势相对较为严峻,价格波动最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图2中国际粮食价格月度变动曲线来看,国际粮食价格从2008年中期见顶后一路振荡下行,并在2010年6月见底后重拾升势。在能源价格长期维持高位、世界经济动荡、主要货币美元贬值、全球性经济通涨预期等系列因素影响下,与过去的30年相比,世界粮食价格底部已明显抬高,粮食市场平均价格将很有可能长期在高位波动运行。

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通过对国际粮食生产、贸易和价格波动趋势的分析,我们已大体清楚地知道,长期以来世界上人均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的国家多于人均粮食产量减少的国家,粮食增产国家的人均粮食产量增加幅度也大大高于减产国家人均产量减少的幅度,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但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在能源短缺和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国际粮食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剧烈,粮食安全风险加大。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确立系统的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从长远看,调控粮食价格波动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在适度进口粮食作为补充的基础上,保障国内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关键性措施:一是切实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二是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综合考虑自然和经济要素,科学选择复种的作物种类和品种,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三是正确处理农民增收与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提倡种养结合,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优化粮食品种,实现種粮增效,粮农增收;四是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增加对规划基本粮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面提高粮田的稳产高产和抗灾减损能力,加大对重点商品粮产区和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五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与推广抗灾、抗病、优质、高产品种,建立健全农业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及时科学防灾减灾。

2、确保合理的粮食自给率和储备规模

我国耕地和水资源短缺,进口粮食相当于进口耕地和水资源。适度进口粮食对我有利。问题的关键是何为适度?1996年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在正常情况下,我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但近几年由于大豆进口的迅猛增加,实际上粮食自给率已经低于这一标准。若以当年产量和净进口量为国内消费量粗略计算,2009年我国粮食净进口量已占国内消费量的7.4%。然而在2008年前后的世界粮食价格大幅度波动冲击下,我国政府通过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动用国家粮食储备、控制粮食出口规模等有效手段,成功避免了国内粮食市场的大幅度波动。结合我国近几年的粮食库存消费比已在40%以上(远高于国际公认17%-18%合理水平)、国家粮食调控能力非常强大的情况,表明我国广义粮食的自给率还可在原定95%的标准上再适度放宽,以不低于90%为宜。由于国际稻米市场的供需弹性远低于其他粮食品种,一定要稳定国内水稻种植面积,坚持稻米生产国内自给自足。并在国际稻米价格高企时能适当出口,从而实现名利双收。

3、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监测应急机制

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市场免受国际粮价大幅波动的强烈冲击,同时防止国内粮食市场受国际国内游资哄抬价格,恶意炒作,牟取暴利,应尽快建立和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粮食期货这类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和关注,加强对国际国内粮食期货市场的监测,及时预警、提早准备,积极应对、谨慎参与,避免在未来金融战争中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同时加强权威性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的发布,严厉打击擅自发布虚假信息的不法分子,维护市场稳定。

4、建立稳定的区域粮食产销合作协调机制

在现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体制下,国内区域间迫切需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产销合作协调机制。粮食主销区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粮食主产区合作,食粮调进大省区特别要与生产水平高、粮食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建立协作关系,探索多种产销协作模式,深化协作深度,充分发挥市场的高效性和政府调控的稳定性作用,本着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稳定的政府间产销协作关系,签订相关协议,保证主销区粮食的稳定供给。鼓励主销区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积极投资自备粮库参与国家粮食储备,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主产区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到主销区投资粮食加工和仓储业。

5、扩大粮食进口国范围,分散粮食进口风险

要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贸易流量来熨平国内生产的波动,以稳定国内供应,确保国内粮食安全。同时,也要关注世界粮食贸易变动趋势,避免粮食进口来源国家过于集中,降低对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传统粮食出口大国的过度依赖。近几年来哈萨克斯坦、立陶宛、阿根廷、匈牙利人均小麦净出口量在快速增长。阿根廷、匈牙利人均玉米净出口量在300公斤以上,巴拉圭在250公斤以上,成为当前世界人均玉米净出口量最高的前三位国家。巴拉圭、阿根廷、乌拉圭的大豆人均净出口量也已超过美国和巴西成为世界前三名,南美的乌拉圭和圭亚那人均稻米净出口量也已超过泰国和越南,列世界前两名。适当扩大粮食进口国的选择范围,分散粮食进口的风险,国内粮食安全程度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上一篇:我最敬佩的人作文680字下一篇:让你的演讲令人难忘的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