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代诗歌发展

2024-09-21

中古代诗歌发展(精选8篇)

1.中古代诗歌发展 篇一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原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郑、齐、魏、唐、王、秦、陈、桧、曹、豳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所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是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曾任三闾大夫和左徒,一度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他对内主张“举贤授能”,变 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后因遭到贵族保守派的谗害排挤,被楚怀王放逐了。在放逐途中,他爱国之心始终不渝,把满腔的郁闷写成了一首首感情浓烈、文辞华 美的诗篇。面对楚国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屈原忧愁,无以自拔,遂自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确定的屈原的 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恋,语言优美,情思忧伤。《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汉代诗歌,有直接从《诗经》而来的四言体,但因形式上的僵化,未能出现优秀的作品;有运用《楚辞》形式写成的“楚歌”体,亦少有创新。汉代诗歌的新成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

汉乐府的产生和汉代音乐机构——乐府关系密切。史载秦汉立乐府,但乐府的真正繁荣自汉武帝始。它的职责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后来人们便把乐府所采集和演唱的民歌叫做“乐府诗”或“乐府歌辞”。汉乐府继承《诗经》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多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它们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有很多抒写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和情绪的作品。如《东门行》《妇病行》等,写人民的困苦;《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写战争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所思》《上邪》等,则歌咏了男女间诚挚坚贞的爱情;《陌上桑》赞美了平民女秦罗敷的美丽和智慧,讽刺了贵族官僚的荒淫无耻;《焦仲卿妻》写的是家长干涉青年婚姻所酿成的一个悲剧。汉乐府民歌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且时有真率稚气。它们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五言诗的标志是“二三”节拍,较之《诗经》四言的“二二”节拍,韵律上抑扬顿挫,更为优美,表情达意也更丰富自由。

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的局面。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民歌影响文人创作的一件值得彰明显著的大事。汉末的许多五言诗,因为作者姓名不可考,自晋代以后就被称为“古诗”,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主 要表现了夫妇、朋友问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 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这些诗语言浅近自然,诗境清远平和。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如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

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荣时期。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曹操、曹 丕、曹植父子和王粲、刘桢、徐干、陈琳、阮瑀等建安七子。他们一扫汉末文人的颓唐,学习乐府民歌,通过亲身体验,来反映社会的丧乱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 的现实性。他们的不少诗篇,还表现了期盼乘时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名垂青史的奋发精神,大多情怀慷慨,意气风发,才调纵横。语言上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疏 朗明白,不尚雕琢,具有清新刚健的风格。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或者称之为“汉魏风骨”。唐代诗人 曾经把追求“建安风骨”当作革新诗风的一个有力口号。

曹植在建安诗人中成就最为突出。他的五言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在内容之深邃和艺术之精湛两方面,均超迈前人,钟嵘《诗品》誉之为“诗中之圣”,成为后世文人五言诗创作的一个新范型。

建安文学之后出现了正始文学,代表作家是阮籍、嵇康。在魏晋易代之际,为了反对司马氏集团的政治统治,嵇康直接抗争,诗文均愤世嫉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阮籍不敢公然反对,外表佯狂放诞,内心十分痛苦。其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大多采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写得隐晦曲折,意旨深远,创造了黑暗政治下用诗歌进行抗争的新形式。这种五言咏怀组诗的体制,也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西晋时期,诗歌和现实的关系渐渐疏远,文人诗创作走入低谷。只有左思能自出机杼,独立不群。他的《咏史》诗八首,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把历史现象和个人遭际融为一体,批判当时的门阀制度,倾吐寒士的不平,辞情慷慨,风格遒劲,对后世咏史诗影响很大。

此后诗坛的复兴,要到东晋、刘宋两代,代表作家是陶渊明、谢灵运。陶渊明的诗歌按内容可以分成田园诗和咏怀诗。田园诗是他的独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或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自己怡然自得的心境,或歌颂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后人称之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他的咏怀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代表作有《饮酒》《杂诗》《读山海经》等。他的诗歌出语平淡,不事雕琢,风格清新,意境醇美,是情、景、理的统一。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后代诗人像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柳宗元、韦应物、苏轼、陆游等人,都受到他精神品格的影响,从他的诗中得到了艺术的养料。

当时另一位大诗人谢灵运,则热衷于山水。他的山水诗观察细致,感受敏锐,往往能真切地描绘出山水之美,叙事、写景、说理兼长,像“池塘生春草”“白云抱幽石”等,都是传诵一时的名句,具有清新自然的特点。他又以善于炼句著称,诗句含义深邃委曲,语言富艳精工。他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谢朓、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东晋、宋、齐是南方民歌产生最多的时期。南方民歌大多属于南朝“清商曲”中的“吴歌”和“西曲”,内容几乎全是关于男女爱情的,代表作有《西洲曲》《子夜歌》《读曲歌》等。这些作品多为五言四句,情调哀怨缠绵,艳丽柔婉,且喜用双关谐音,语言活泼,当时文人仿作甚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感情直率,语言朴实,风格刚健。其中《木兰辞》叙事与抒情相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与此同时,南北朝文人诗的创作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刘宋诗坛的一般趋向是更重隶事,也就 是好抄书用典。刻画山水成为重要的题材,描写更加工细,用字更加琢炼。鲍照和谢朓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两个诗人。他们除了继承过去的传统之外,又从民歌中 汲取了新的营养,各有新的创造,影响了后来诗歌的发展。其中鲍照的诗歌,偏重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门阀制度的不满。诗风俊逸豪放,矫健凌厉。他又创制了 七言歌行,在诗体发展上大有贡献。谢胱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诗歌合律性高,有些作品已经和唐代的“近体”诗相似。他的一些五言四句短诗,仿自《吴声歌曲》,出语天然,情深味长,对于唐人五言绝句极有影响。

南朝后期,社会风气奢靡,朝纲日益堕落,士人气质纤弱,所作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 气。萧纲等人写作的“宫体诗”,更是沦落到浮艳的境地。庾信也是在“宫体诗”创作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且为“徐庾(徐陵、庾信)体”代表作家之一。但是,他 在出使北朝、被羁不返之后,生活境遇大变,故而能突破齐梁体的藩篱,融合南北诗风之长,由冶艳而刚健,成为南北朝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庾信后期的诗歌以《拟咏怀》二十七首为代表,深切地表现了故国乡关之思、羁身异域之痛,以及屈身从仕异国的愧耻不安的心境。他的诗用事贴切,造语新颖,在体制声律上更加接近律、绝等近体诗的格调,着唐人之先鞭。

唐宋两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大花园中最为灿烂的两朵奇葩。

唐诗的繁荣,首先体现在数量上。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 录,诗人有两千二百余人,作品四万九百多首,共九百卷。不过,更主要的标志是涌现了李白、杜甫、自居易这样的伟大诗人以及陈子昂、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唐诗的艺术水平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再加上题材、形式和流派的多样 性,使唐诗达到了中国诗歌的高峰。

唐诗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初唐诗歌承梁陈宫体而来,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等人都是 文学侍从之臣。但是他们精研声律,探索出五七言新体诗联间粘缀合律的规律,促成了近体律诗的定型,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始冲破绮靡诗风牢笼 的,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在继承南朝诗歌形式美的基础上,改造了宫体诗,题材和主题由宫廷的淫靡改变为都市的繁华和正常的男女 之爱,由台阁应制扩大到写江山之美和边塞之情;风格也由纤柔卑弱变为明快清新。稍后,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诗歌开始关注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政治问题。经过他们的努力,初唐诗歌逐渐摒弃了轻浮绮靡的诗风,建立起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盛唐时期,诗坛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是李白和杜甫。

李白主要生活在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年代,是盛唐之音的天才歌手。贺知章称李白为“天上谪 仙人”,后人又将他尊为“诗仙”。但是,李白并不完全是一个超现实的浪漫主义者。开元、天宝时期的其他诗人往往在归隐与出仕之间徘徊,而李白却毫不掩饰他 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同时又因为自己不能为富贵利禄而自卑其格,故多苦闷愤激之词。他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 蔑。这种已被现实锁入牢笼,却不愿意接受,反过来又想征服现实的态度,成为后人反抗黑暗现实与庸俗风习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他诗中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 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想象奇特,手法夸张。他的乐府诗很多,取材广泛。七言古诗往往掺入杂言,雄壮、缥缈而奇丽。他的五、七言绝句,纯任自然,无 意于工而无不工,优悠从容,闲雅超远。明代胡应麟认为唐代五、七言绝句,以李白为最。

杜甫的生活经历跨越了安史之乱,他以积极人世的精神,用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 程。他把个人的遭际和时代的不幸、民众的疾苦紧密联系在一起,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是变乱时代的伟大“诗史”。他的五、七言古诗,格调大 变,沉郁顿挫。七言律诗在他手中正式成立,沉着而痛快。后人认为杜甫律诗为唐律之最,其中五律极尽声律、句法变化之能,七律亦精练而多创造。他的诗歌博大 精深,既有清新刻画的句子,又有议论和用典,有严肃也有诙谐,有柔情也有刚烈。所以,自中唐开始,杜甫就被称为“诗圣”,宋人对他更是推崇备至,谓“杜甫 集开诗世界”,后人似乎从任何角度都能从中各取所需。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

盛唐诗坛还有两大诗歌群体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羲等人为代表的 山水田园诗人,一是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人。王、孟等人继承了陶渊明吟咏田园、谢灵运刻画山水的传统,又加以发展变化,以田园的情 趣领略山水,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表达隐逸的思想和情怀,描摹自然幽静和生气之美。他们的诗多采用五古和五律的形式,色泽清淡,意境深幽。其中王维山水 田园诗更是将诗情、画意、音乐美,与道家、禅宗的意趣结合起来,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高、岑等人的边塞诗,其源出自鲍照、刘琨,以边塞战争题材为主,表 现了边塞风情、军中苦乐,以及诗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和慷慨不平之气。这些诗大都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景象开阔,气势宏大,情调悲壮,声韵激 越。

中唐诗人力求新变,诗风走向多元。韩愈、盂郊诗歌多“不平之鸣”,喜押险韵、窄韵,意象壮伟瑰怪,诗境奇崛雄豪。元稹、白居易诗风走向平易,用语质朴明白,音调琅琅上口。刘禹锡的怀古诗和政治讽刺诗,语言平易,寓意深远。李贺诗歌重在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想象奇特,构思不拘常法,语言峭奇艳丽,诗境诡谲。

晚唐诗坛以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为代表。他们感慨盛世之不再,诗中充满迟暮黄昏的情调,极秾艳幽香之美,预示着一个诗歌创作的伟大时代的结束。其中,李商隐诗学杜甫、韩愈,擅长律绝。他的《无题》等爱情诗,内蕴深刻的世情和人生感慨,典雅华丽,哀艳绵渺,堪称诗苑奇葩。杜牧的诗尤以七绝最为有名,其咏史诗议论政治得失,讽刺帝王荒淫,豪健跌宕,意气风发。温庭筠更有“绮才艳骨”。

在唐诗高峰之后,宋人别出蹊径,开启了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追求平淡的诗歌发展方 向。苏轼是北宋诗坛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多达四千多首,才情豪迈,挥洒自如。诗中充满谐趣,饶有禅理,比喻之丰富、新颖,使人叹服不已。黄庭坚不但在创 作上穷力追新,体现了宋诗重筋骨思理的特色,而且总结出一些谋篇、造句、炼字等方面的规律,得到了陈师道等人的响应,开创了江西诗派,对中国诗歌史产生了 长久的影响。南宋诗人的优秀代表有杨万里、陆游等人。他们大多由江西诗派人手,而能自出机杼。杨万里诗写景最工,有机趣,重“活法”,被称为“诚斋体”。陆游继承陶渊明、李白、杜甫等大家的传统,植根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在平易晓畅中呈现出一股恢弘踔厉之气,诗歌创作数量极多,是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

中、晚唐以后尤其是宋代诗坛最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是词的发展和兴盛。词,原名“曲子词”,就是“歌词”的意思。词起源于隋,所配的音乐是燕乐,即一种供宴会演奏的音乐。它在体制上和诗有很大的区别。首先,词有词调,同一词调又有不同的格律,形 成数体。其次,由于乐调繁简不同,而形成长短不同的诗篇,一般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词在唐代开始发展,敦煌曲子词中有一些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但是,作 为一种新兴的诗歌形式,不久便引起文人的注意和仿效。中唐文人学习民间词,为词体的建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张志和、韦应物、王建、自居易、刘禹锡等人都写 了一些成功的作品。晚唐五代,文人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温庭筠、韦庄等人为首的花间词人,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南唐是五代时期词坛的另一个创作中心,代表作家有冯延巳、李璟、李煜等人。其中冯延巳所表现的士大夫的忧生隐忧,李煜亡国后所抒写的强烈沉痛的 故国之思与深广的人生感慨,均已改变了五代词狭小的题材空间,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北宋前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诗人承五代余绪,主要表现士大夫流连光景、感伤节序的 闲愁淡怨,所用词调仍以唐五代文人惯用的小令为主。至柳永、苏轼登上词坛,宋词始能自辟门径。柳永在乐调形式上开风气之先,他采用北宋流行的新曲,大力发 展慢词来表现市井生活与羁旅情怀,并把赋的铺陈手法引入慢词,扩大了词的容量。苏轼是宋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词体革新家。他的词打破了前 人“词为艳科”的旧传统,题材广泛,将怀古、感旧、记游、悼亡、说理等诗中常见的题材引入词中,气象阔大,豪放飘逸。他还“以诗为词”,冲破了词的音律束缚,达到了“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 境地,对词体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苏轼之后,周邦彦妙解声律,善于创调。词法上推陈出新,讲究谋篇,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女词人李清照善于把自己的 思想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会在一起,含蓄委婉,意境深远,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宋室南渡之后,民族矛盾尖锐,产生了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辛弃疾 等一大批爱国词人,其中辛弃疾成就最高。辛词不但数量居两宋词人之首,而且以文为词,善于用典,将政治、军事、山水、田园以及个人的喜怒哀乐,大胆而自如 地表现在词作中。他的词气盛言宜,无往而不利,感染力极强,尤其是抒写爱国激情的篇章,千古以来一直激励着后人。姜夔精研乐理,能自度曲,词风清空幽冷,于辛弃疾之外另立一宗,在南宋词坛的影响也很深远。

代有一代之文学,和唐诗、宋词一样,元代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小令。小令也叫 “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往的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在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现 实性。在风格上,尖锐泼辣,清新幽默,毫无酸腐之气。同时,因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就其发展而言,可分为前后两个时 期。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他们的作品大多质朴自然,比较接近民歌,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他们作品的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也开始远离现实,有些作品竞与唐宋词的形式韵味相差无几,如张养浩的《双调水仙子·寻梅》、张可久的《越调凭栏人·江夜》等。

元明清时期,诗歌虽然继续发展,但是创新和拓展之处较少。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尚能开宗立派。他的诗以乐府诗和竹枝词著名,一些诗既有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明代诗坛稍有起色,规模有所扩大。明初高启诗才最高,风格豪迈。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虽然都有自己的诗歌理论主张,但在创作上成就不大。明末清初,江山易 主对诗人心灵的冲击很大,诗歌创作亦起波澜。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号为“江左三大家”。吴伟业诗取法盛唐而出入唐宋,形成了声律妍丽的“梅村体”。康熙 年间,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国朝六家”。雍正、乾隆年问,名家迭起,沈德潜持“格调说”,袁枚主“性灵说”,翁方纲倡“肌理说”。但是,有清一 代,还要数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他的诗大歌大哭,风格瑰丽奇肆。戊戌变法前后,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响 亮口号,对中国近现代诗歌尤其是白话诗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词尽管在金元时期出现了元好问、萨都剌等颇有成就的作家,但渐趋衰微。清词素有“中兴” 之誉,百余年间,各派并出。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为清初三大家。陈维崧词效仿苏、辛,才力卓著,开创了“阳羡词派”。朱彝尊推崇南宋词人姜夔、张炎,标榜醇雅清空,为“浙西派”的宗师。纳兰性德崇尚李煜,尤以清新自然的小令著称。嘉庆年间,张惠言又开创“常州词派”,主张词应有比兴寄托。清末虽然也产 生了一些著名词人和优秀作品,但在社会现实和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小了。

综上可见,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长久,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先后培 植出先秦诗骚、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唐诗、宋词、元曲等一朵朵诗苑奇葩。它不但以独特持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后人去欣赏品味,而且它所承载的博大精深 的文化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滋养着我们去创造新的诗歌艺术、新的民族文化。

2.中古代诗歌发展 篇二

审美教育的价值

审美教育可以引导、升华人的情感。“人人都有感情, 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 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强弱。而转弱为强, 转薄而为厚, 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 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升华人的情感, 促进理性的健康发展。正如列宁所说的, 如果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另外, 审美教育也促进了教育目标的更新。因为审美教育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整体培养, 重视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人的完善。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美的思想, 发展美的品格, 培养美的情操, 形成美的人格, 发展人的个性。

古代诗歌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

语言。我们学习古典诗歌, 不仅是为了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更是为了从鉴赏中得到美感。古典诗歌的语言不仅有节奏的音乐性, 而且有旋律的音乐性, 此外还有韵的音乐性, 这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诗歌语言铿锵悦耳的音乐美。体味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含蓄美是通过反复诵读实现的, 在阅读欣赏诗歌时, 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声调、停顿、强弱、长短的错综变化与节拍的美感。

古人写文章讲究声律的美, 古诗词尤其如此, 从形式上说, 古诗词都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 读起来铿锵有声, 朗朗上口, 因此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要引导诵读, 为学生创造审美氛围, 给学生创设古诗词的意境和神韵, 使学生充分享受听觉上的美感, 自觉地进入诗文的情境中去。诵读可用各种手段, 或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或播放高水准的朗读录音, 或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 或布置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或让男女生分部朗读……学生在听高水平的朗读或认真的自读中, 可获得异常深刻的审美感受。他们在专注地听或读中, 直接面对作品所展示的生动形象和真挚情感, 并把这种美好的形象和情感自然地积淀在自己的心灵之中, 并悄悄地内化为各自的认知和审美心理结构中, 并成为有效的组成部分, 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欲望。

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 词语与词语、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这就犹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 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 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 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 让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如《越调·天净沙》 (元·无名氏) :“平沙细草斑斑, 曲溪流水潺潺, 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 黄云红叶青山。”这首曲子运用白描的手法, 色彩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特有的大漠清秋图。一声雁鸣, 给这幅寂静的大漠清秋图增添了无限活力。绿草、黄云、红叶、青山, 这些意象组合使诗句高度浓缩, 最大限度地加大了诗歌意象的密度和诗句的力度。诗中的意象群鲜明突出, 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 它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因而这些意象常具有统一性。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例如,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亮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 而是浸染着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另外还有“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欲问吴江别来意, 青山明月梦中看” (唐·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 等诗句, 大体上也表达了相似的情感。再如,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之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之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之苦”;以“风雨落花, 双燕孤飞, 重阁玉枕”传达“闺怨之情”;以“江湖扁舟, 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昔荣今非, 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等。在诗歌中, 这些以景传情达意的意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紧紧把握这些意象所表达的特定含义, 就能很好地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进而提高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术语。《老子》有“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庄子》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等艺术思想, 其追求弦外之音、象外之意的美学特征, 已与今天的“意境”内涵相近。“意境”就是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与统一。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 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诗人往往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 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意境美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对现实美的能动反映和创造, 因而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它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美。

体验意境美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 把握作者在诗中营造的氛围。意境是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显现。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在意境的创设上, 画面是雄浑壮丽的, 两句诗情景交融, 意象飞动, 我们在扣人心弦的诗句里, 感受到祖国大西北的河山雄伟壮丽、辽阔广大, 读之令人精神振奋。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且能激起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这两句诗之所以是千古名句, 就在于诗人以短短的十个字描绘了一幅塞上独特的壮美风景画面。在一望无际的大戈壁上, 一股浓黑的烟柱扶摇直上, 像一座孤塔冲入云霄;滔滔的河水, 上下千里, 不见源头;在暮色苍茫中, 只见水天相接的西边地平线上, 一轮红日漂浮在河面上渐渐地下沉。作者没有用复杂、稀奇的意象, 没有选取特别的事物,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几个常见的事物经过作者的组合, 西部特有的风味就凸显了出来, 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体现意境美的例子很多, 李白的《静夜思》以“地上霜”来比喻月光, 描绘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的意境;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的冷落衰败的意象, 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营造了一个清远含蓄的意境。所有这些都因为诗人选取特定意象创设了恰如其分的意境, 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诗歌的审美价值, 因此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想象。由于诗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更凝炼也更富于形象性的语言, 因此在表现形式上要借助于想象形成诗歌独具的形式美, 可以说,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独特的想象是诗歌的灵魂, 诗歌往往以直接唤起表象和想象的方式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 所以诗歌的创作和欣赏都离不开想象。诗人的想象, 在于创造新的表象, 使之成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完美体现者。读者的想象在于借助已知的生活经验, 把诗歌中富有想象的艺术形象再现为有特定含义和内在联系的画面, 从而把握诗人的思想和感情。

李白是一位想象力极为丰富的诗人, 他的诗大都是根据想象中的感情映象所进行的创造性艺术活动的最终产物, 而且总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来进行想象, 因而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瀑布凌空而落, 飞涌直泻, 势如破竹, 加之山势高峻陡峭, 自然是如自天降, “疑是银河落九天”便是水到渠成的想象。瀑布真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离奇又自然真切。此外,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山看人, 人看山, 互相敬爱, 这是独自久坐产生的想象, 大自然也具有了情感和生命。想象往往伴随着夸张, 为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 有意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绘。这时的想象就更强烈、鲜明、集中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借助夸张的想象, 显示出愁思如春水一样奔放倾泻, 又如春水不舍昼夜, 长流不息, 无穷无尽。使人陶醉在这想象造成的艺术境界之中, 这是创造性的想象赋予艺术形象以鲜活的生命, 给读者以审美的熏陶和艺术享受。

古代诗歌审美教育的实现

运用多媒体, 使学生身临其境。多媒体教学具有高度的再现性, 它能使诗歌教学形声化。音像鲜明, 可以充分展示诗歌中涉及的多种自然景观、人物形象, 为学生理解诗歌提供了直观的感受, 有利于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能使他们处于一种爱学与乐学的学习状态中。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比起只靠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起课来, 那显然要生动、形象得多。具体可感的形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 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消除听课时的枯燥感和疲劳感, 使他们能在感情的参与下进行审美鉴赏活动。

在诗歌教学中, 首先是朗读诗歌, 但教师干巴巴的范读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借助多媒体, 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我在讲授“词”时, 为学生播放李煜的《虞美人》、《相见欢》, 苏轼的《水调歌头》, 岳飞的《满江红》的歌曲, 让学生理解词的歌唱性, 欣赏词所达到的美感。当学生朗读《琵琶行》时, 通过多媒体播一段琵琶曲《春江花月夜》, 再配以古代歌女弹奏琵琶的图片, 或者江南月夜的图片, 一下子就会将学生引领到白居易所描绘的境界中。听觉和视觉的刺激会加深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理解,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窃窃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描写, 对琵琶音乐不熟悉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只有借助相关的琵琶曲, 并有“flash”制作出相关的画面, 如来一个五彩缤纷的珠子纷纷落下的画面, 会使教学更为形象直观, 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呈现出的目不暇接, 转化为耳不暇闻的音乐变化之美, 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欲望。让学生朗读《孔雀东南飞》, 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背景音乐, 缠绵凄婉的音乐让人似乎看到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的悲欢离合, 体会到他们离别时的柔肠寸断。

教师积极引导, 提升学生的审美层次。审美教育的落脚点是塑造美的灵魂, 培养高尚的情操, 形成优良的品质。这是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 所以我们要从理论上引导学生领悟、品味、消化诗中的深刻意蕴。古典诗词中, 其思想内涵有它独特的方面, 如诗人的怀才不遇, 他们虽然有疾恶如仇、正直贤达、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 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操, 但也有情绪低落、消极避世的一面。要让学生分清美与丑, 以便于批判地吸收。另外, “诗人”与“诗”离我们甚远, 诗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千差万别, 人生经历、思想意识也不同, 所以引导学生不必效仿, 要从诗中走出来, 借诗移情, 面对现实, 结合现实谈个人的感受。

古代诗歌的审美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一个引路人, 学生是一个拓荒者, 教师应引领着学生一路披荆斩棘, 走进古代诗歌艺术审美的殿堂。

摘要:本文分三部分论述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即审美教育的价值, 要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审美教育应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开展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教育,古代诗歌,诗歌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 九州出版社, 2001年版。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1977年版。

[3].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1979年版。

[4].许康:《美感——科技活动中的激励因素》, 2000年版。

3.中国古代诗歌中隐喻的翻译 篇三

关键词:隐喻翻译;认知;中国古诗

中图分类号:H059;H159;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3.033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探究隐喻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对研究隐喻的翻译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众多学者为中国古诗进入英语世界付出了不懈努力,但由于汉英语言及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中国古诗语言运用的特殊手法,因此我们在中国古诗翻译方法的研究,尤其是中国古诗中隐喻的翻译实践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古汉语诗歌中隐喻的普遍性

诗歌被称作是隐喻的海洋。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一书中描述: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诗人的大脑完全是一套隐喻的句法;隐喻是自然的揭示者……是诗歌的实质。中国古诗更是无处不充满着对隐喻的应用。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杜甫的“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白居易的“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等等皆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千古名句。因而解决中国古诗中隐喻翻译问题,意义深远。

对隐喻的研究和阐释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从词源学来说,隐喻一词的构成就隐含了“超越”和“传送”的意思。雅各布森的语言学理论指出,隐喻也就是在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可以替代它的实体之间,提出一种“可以转换”的相似性或共通性。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英语专业的教科书之一的《写作手册》里是这样解释隐喻的:用一个词来指代与该词本来所指事物有相似特点的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存在,是因为万事万物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时候,这种联系不是显而易见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谜语的精华在于它在不可能结合的情况下能表达真实的事实。”对于隐喻的准确理解,必须经过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才能发现。因而,要实现中国古诗中隐喻翻译的“信、达、雅”,必须首先从隐喻认知过程的研究着手,同时考虑文化差异对认知的影响,进而实现隐喻从源语到目标语的重构。

二、隐喻的认知

(一)隐喻及其翻译过程认知模型

隐喻语言的翻译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过程,也就是对该隐喻的领悟和理解。根据束定芳的研究,隐喻的理解又包括两个步骤: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隐喻的辨认可以依靠一些比较明确的隐喻话语标志和语义与语境的冲突及其性质。而隐喻意义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听话者将隐喻中的喻体的主要特征转移到本体上并由此重新认识本体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一个再表达的过程,主要涉及从一种语言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也就是源语向目标语的转换。

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有序的,相互连通的,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也使得隐喻能够在不同概念之间进行跨空间投射。Lakoff认为隐喻是深层的认知结构,隐喻网络在人们的思想底层形成认知图,以认知者的物质经验为基础,构成认知者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胡壮麟在其《认知隐喻学》一书中提到,我们对隐喻理解的研究越深入,越能揭示认知的本质。隐喻与认知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遇到隐喻句的情况下,我们首先依赖的是这种认知过程模型。

(二)文化对隐喻认知的影响

文化在隐喻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知现象,而这种体验是和其文化根源息息相关的。人们在解释说明自身对世界的体验时,所使用的隐喻都是其所处文化所特有的。隐喻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因此,对隐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其所涉及的文化的理解与把握,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翻译,必须深入分析文化根源的隐喻翻译的影响。具体来讲,宗教文化、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历史典故都对隐喻的认知着重要的作用。

宗教是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影响,很多带有佛教色彩的隐喻表达法被人们经常使用。唐朝诗人王维在其诗歌中常常描述到“空”的意境:如《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及《过香积寺》里的“薄暮空潭西,安禅制毒龙”。苏东坡也曾在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发出深深叹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些诗句应该说或多或少有着佛教文化的烙印。

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同一个意象在中英文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西风”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常常出现:“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秋浦”(姜夔《念奴娇》);“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运”(辛弃疾《满江红》);“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赵鼎《满江红》)等等。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这样的西风决不是雪莱在《西风颂》(odd to the west wind)里所高歌赞美的西风。相应地,引起诗人们无限人生感叹的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自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因由。

风俗习惯也是隐喻形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古人离别时常以柳树枝相互赠送,这一习俗到了诗歌里就成了表达依依惜别情怀的隐喻了。大诗人李白就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等名句。而写下著名的“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人王之涣也应是由这一习俗得来的灵感吧!

历史故事流传久远,常被文人引入诗文,渐渐成为典故。这些典故也是隐喻的来源之一。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的故事常出现在古诗中,“采薇”一词遂成为隐逸生活的代称,“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相顾无相识,唱歌怀采薇”等等都是诗人们处在生活低潮时,用这个典故来表示隐退之志,以示高洁的例子。

(三)重现隐喻的构建

重现隐喻的构建即对隐喻性语言的辨别以及通过目标语对源语的重现。Newmark认为,隐喻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本体、喻体和喻义。本体。bject指喻体所依附和形容的对象,用于比喻和形容本体的事物就是喻体image,指主体与喻体之间所共有的相似之处则被称为喻义sense。一般说来,隐喻中的喻体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事物,隐喻是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作为意义转移的基础的,因此,隐喻的理解过程通常是将事物的特征映射到本体上,也就是说隐喻意义是喻体的部分特征向本体转移的结果。由于隐喻表达是深层次的微妙情感,它的产生和理解与特定的语

言环境是分不开的,在理解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语境提供的信息。

重现隐喻的构建需要我们找出在隐喻中建立了哪些新的意义和新的相似点并辨别出喻体所传达的特性。如秦观《眼儿媚》一词:“倚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龚景浩将其译为:

By the green window

The lady sits in the east wind gentle.

Speechless,she faces spring,idle.

All should be as of old:

Pools of limpid autumn water——her eyes.

Distant hills in spring time her brows.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秋水”和“春山”常分别用来形容美人的眼和眉。秋水和美人的眼相似之处在于“盈盈”——清澈明亮、脉脉含情,而春山和美人的眉则同是“淡淡”——似有若无、温柔含蓄。这样,理解了在隐喻中新建立起来的意义和相似点,就能准确把握喻体所传送的特点,才能在进一步提高对隐喻的认知的同时,充分欣赏这些隐喻的美丽光彩。

三、古汉语诗歌隐喻的翻译

(一)保持源语与目标语的完全对等

人类具有生理共性并且拥有相似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基本相同的生存经验。因此,不同民族之间可能拥有相同的认知,也能理解不同文化中出现的隐喻,这就使得在目标语中完全保留隐喻成为可能。杜甫的《兵车行》(Song of the Con—scripts)有句子:“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翻译为“The field on borderland becomes a sea of blood,The emperor's greed for land is still at its high flood”。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译成“As if the vernal breeze hadreturned overnight,To adorn thousands of pear—trees with blossoms whites.”(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Song of white snow in farewell to secretary Wu going back to the Capital)很明显,在上面的例子里所用的意象如“海水”、“沙鸥”、“梨花开”等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是由于原文的隐喻中出现的形象带给使用不同语言的读者相似的体验和美感,因而译文保留了原文的隐喻修辞手段、喻体形象和喻义,使话语信息和美学价值完整地再现出来。

(二)部分保持源语的喻体

不同的民族拥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特点,不同的传统、风俗以及思维方式,使得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了隐喻意象的文化不对等性。在处理这类隐喻的翻译时,往往需要译者能“易其形式存其精神”,在目标语中选取喻义相近的喻体来再现源语的语言效果。也可以在无法寻找到完全对等的喻体的情况下,使用删减的方法,在目标语中保持部分的原喻体。但在删减的时候,应尽可能准确地把握源语中比喻形象的主要特征来进行删减,力求获得译文与原文大致相等的可读性。这样,不但能够保持原有隐喻的丰富内涵,也符合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认知过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展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而且暗示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就可以翻译成:“Suddenly we heard water burst a silver jar And the clash of spears and sa—bers come from afar"。又如《诗经》里的名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里的“关关雎鸠”喻指恋人,但如果直接译成“os-preys",却体现不出恋人的意象,而如果采用"tur-tledoves"这一类似的形象被当作载体来释译隐喻,其中含有的艺术效果就被凸现出来了。

(三)将隐喻转换为明喻

用明喻替代隐喻的方式进行翻译是因为有些隐喻如果仅仅直译,会显得过于含蓄隐晦,可能无法让目标语l的读者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及其效果。因而在翻译时为使译文更准确达意,常会将隐喻转换为明喻。用明喻来替代源语中的隐喻,能够让目标语的读者更好地体会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更充分地体验到喻意带给他们的惊喜。“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译成"she seemed a sweet plum blossom/where spring rain pearling lies”,用sheseemed变隐喻为明喻,既保存了原诗的意象,又能让一般读者明白原诗隐喻所指。又如孟郊的《烈女操》(A faithful widow)里“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就可翻译成"Like the dead water of an ancient well,No more ripples will ever my heart shake.“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白居易的诗《琵琶行》(Song of a Pipa player)里的名句,可译成“When loud and soft notes mingling were together played,Twas like large and small pearls dropping on a plate of jade.”

(四)不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只对原有的内容进行解释性陈述

有时候,由于两个语域的映射不能达成认知上的对等,可以使用省略隐喻的方法,只对原有的内容进行解释,通过意译,使得源语的隐喻表达在目标语中得到体现,让目标语的读者也能以自己的文化认知来体会源语的艺术美感。杜甫在诗歌《月夜》中怀念妻子的句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可译作:“Your balmy,cloudy curls the misty air bedews;Your fair,smooth arms are chilled in silver hues”。李商隐《无题》(Poem without a title)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译成“At dawn she’d afraid to see mirrored hair gray;At night she would feel cold while I croon by moonlight"就比较贴切。又如李白的《长干行》(Ballad of a merehant's)里有“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抱柱信”、“望夫台”都出自汉语典故,在英语文化背景中为空缺,不如直接解释,翻译为"Rather than break faith,you declared you'ddie.Who knew rd live alone in a tower high?"即可准确表述出原诗的意境。

四、结语

隐喻是复杂生动而灵活的,隐喻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它需要心理空间的转换。从认知角度进行隐喻的辨认以及隐喻意义的推断,结合宗教文化、地理环境、习俗以及典故等文化因素辨识喻体所传送的特征并重构隐喻,都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因而从认知这一新的维度来认识和研究将对隐喻的翻译特别是中国古诗的翻译大有裨益。

4.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发展概述 篇四

上古——口头歌谣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或 “汉魏风骨”)浪漫主

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永明体)、萧纲(宫体诗)、庾信(徐陵、.

庾信体代表作家)......

隋唐五代——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常建、储光羲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柳宗元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刘禹锡(怀古和政治讽刺诗,语言平易,寓意深远)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

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 哀艳

花间词人:温庭筠、韦庄

南唐五代词人:冯延巳、李璟、李煜

宋代——宋诗重理趣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杨万里(“诚斋体”)、陆游、苏轼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姜夔,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周邦彦

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张养浩

清代——清诗(龚自珍、黄遵宪)、清词(纳兰性德)

散 文

概述

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散文的分类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

散文的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的鉴赏技法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⑴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⑵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⑶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⑷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⑸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一、先秦散文

诸子散文(说理)

卜辞—————《尚书》————

(殷商、巫师)(商周、史官)历史散文(记事)

诸子散文

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代表:

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道家有《老子》、《庄子》; 法家有《韩非子》;墨家有《墨子》;杂家有《吕氏春秋》等。

文风方面

《论语》言简意赅,《墨子》讲究逻辑,《孟子》言辞雄辩,《庄子》想象奇特,《荀子》论证缜密,《韩非子》犀利峻峭。

历史散文

史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 《春秋》只是编年的大事记,写得比较简约。其中的褒贬是通过一字一句来显示的。后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其中的意义很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后来就有解说、补充它的书出来。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世称“春秋三传”。

二、汉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西)、晁错(西)王充(东)

史传文 :司马迁(西)、班固(东)汉赋 :司马相如(西)、扬雄(西)、枚乘(西)、班固(东)、张衡(东)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元23)共 229年的断代历史。

赋的产生

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因而丰富了自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汉代往往把辞赋连称。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玉也有赋体作品,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汉赋的发展

赋体的流变: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大赋 ———— 京都赋 ———— 小赋

代表作家、作品: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扬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班固的《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归田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

三、魏晋南北朝散文

这个时期的散文具有如下的特征:

①在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发个人感慨往往密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小赋)

②在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体裁愈益多样化。(骈文)

代表作家: 魏曹氏父子魏晋 阮籍、嵇康

东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归去》)

南朝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骈 文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就成为和散文相对举的一种文体。盛行于六朝,代表作家有徐陵、庾信。中唐古文运动以后衰落。在元明两代成为绝响。至清初,作者接踵而起,如庾信的《哀江南赋序》:

„„.西瞻博望,北临玄圃,月榭风台,池平树古。倚弓于玉女窗扉,繫马于凤皇楼柱;仁寿之镜徒悬,茂陵之书空聚„„.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

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踰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

四、唐宋散文

一方面扬六朝余波,有讲究辞采的骈文(王勃《滕王阁序》),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可算骈文中的双璧;另一方面革六朝旧习,有散行流畅的古文。

代表作家:唐宋八大家

韩愈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师说》)

柳宗元

字子厚,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童区寄传》、《永州八记》)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醉翁亭记》、《伶官传序》)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于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卒后追谥文忠,后人也称为苏文忠公。(《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

王安石

字介甫,曾封荆国公,后人称王荆公。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于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游褒禅山记》)

曾巩

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因文才出,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墨池记》)

苏洵;文章纵横驰骤(《六国论》)

苏辙:文章汪洋醇厚(《黄州快哉亭记》)

古文运动

背景:

一 文学因素:魏晋以来骈体文盛行,其内容空洞,远离实际。

二 社会因素:中唐之后国势日渐衰微,士子文人想恢复大唐国风、重振国家势力,于是从古代的思想、文学中找出可以改变当时社会的精神价值----儒家思想与先秦两汉散文。

古文: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更为实用、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五、元明清散文

元代散文和宋代相比,远为逊色。

明代的散文取材较为广泛,后期散文的表现手法也较为多样,尤其是晚明小品文。清代散文,包括古文和骈文。

小品文

具体指篇幅短小精悍,格调清新自然,抒写性灵,情趣盎然的散文。

袁宏道(中郎)《满井游记》,张岱《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刘基(《卖柑者言》《郁离子》)

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 ”

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

时代介于前后“七子”之间的“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的“唐宋派”(归有

光《项脊轩志》

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提出“性灵说”)、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

(主张与“公安派”接近)

清:

“桐城派” 方苞讲“义法”(《狱中杂记》)、刘大櫆讲“神”“气”“音节”姚鼐 讲“义理”“考据”“文章”(《登泰山记》)等。

在“桐城派”极盛时期,文学主张和写作倾向与“桐城派” 不同的有袁枚、沈复等

人,袁枚提倡“性灵”,反对模古。

鸦片战争前后龚自珍(《病梅馆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古代诗歌中的“细节描写” 篇五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这种“见微而知著”的效果。

一首小诗,以细节为中心组成全篇,往往能显得凝炼、集中、韵味无穷。像暴露杨贵妃贪食荔枝的腐化生活,在 杜牧的笔下,仅凝结成四句小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元稹的小诗《行宫》,寓引古鉴今之意,抒凭吊今昔之情,向来极负盛名。诗云:“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诗人只是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按说,这些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其罪,非玄宗而谁?她们应该怨玄宗、怒玄宗、恨玄宗,然而,诗人抛开了许多激烈的事情不用,只是让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谈资以消磨 时光。如今,她们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闲坐说玄宗”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厚积薄发,蕴含了诗人多少不胜今昔之感慨!所以,沈德潜赞曰:“只说玄宗,不说玄宗长短,佳绝!”

下列小诗,都是以细节描写为中心组织全篇,显得摇曳多姿,昭畅述情。

鸣铮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诗人抓取“时时误拂弦”的典型生活细节,将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取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形象,写得细腻,富有情趣。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窝。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张祐《咏内人》

张祐以“剔开红焰救飞蛾”的细节,表现了宫女幽居深宫的哀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刘禹锡的《乌衣巷》,通过“燕子”的细节,抒发了古今盛衰的感慨

城南倒社下湖忙,阿老龙钟七十强。

犹有嫁时尘埃镜,东涂西抹不成妆。——陆游《阿老》 陆游的两首小诗,运用细节使诗篇洋溢着生动、活泼的气息,大有奇趣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张籍的《秋思》,运用细节描写,更是平中见奇,有点铁成金之妙。《秋思》表现的是行客思念故乡的常情,前三句平平常常,“意万重”也好,“说不尽”也好,只是一般地直抒胸臆,眼看此诗在平庸的叙述中失掉了艺术的光辉,然而,最后结出“行人临发又开封”,使境界突现,形神逼露,骤然振起了全篇的精神,致使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推崇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点绛唇》

此词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词人巧妙利用少女为了掩饰一下自己偷偷看闯进来的翩翩少年却去“嗅青梅”这一细节,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6.中古代诗歌发展 篇六

一、地点类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竹:气节、积极向上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 兰:高洁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浮萍:漂泊不定

三、动物类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也喻指小人、俗客庸夫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后的惆怅。“蛩”古书上也指蟋蟀。

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猿,以猿啼表悲哀、忧伤的感情。

大雁,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以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青鸟,传书的信使。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也表达思乡之情。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哀伤 沙鸥:飘零、伤感

燕子:爱情的象征,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表现世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

四、乐器类

羌笛是古代出自西部的一种乐器,它发出凄切的声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李陵《答苏武书》有“胡笳动,牧马悲鸣”句。张孝祥《六州歌头》:“笳鼓动,遣人惊。”陆游描写边塞诗常用胡笳声塑造悲壮氛围,表现豪迈气概。

五、风霜雨雪类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明月,以明月表离愁别绪,表思乡之愁。

水在古代诗歌里常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冰雪,以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

云:游子、飘泊

六、其它类: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忘尘厌俗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7.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廉洁思想 篇七

众所周知,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 中国就是一个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绵延不断的精神动力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文化。而自古至今形成的廉洁文化传统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均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远在原始社会末期, 尧舜禹的“禅让制”就包含了很强的廉洁色彩。尧年老时需要找一个接班人接替他的部落首领位置, 而此人须有才有德不谋私利, 且能带领部落继续生存和发展。经过选拔和考验选中了舜;舜最终也以同样的方式选择了禹作为接班人。大禹不负众望, 兢兢业业, 为部落谋利益, 至今还留有“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誉。中国自秦汉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家天下”的观念得到了极大强化, 天下归一家一姓所私有。实心而论, 哪一个皇帝也不希望打下的江山社稷在一代人手里断送掉, 他也希望他的江山永固, 可以传递百代、千代、万代……。于是, 要达到此目的, 每个皇帝总是希望臣下要廉洁奉事, 不贪污受贿, 兢兢业业, 忠实地服务于他的江山永固之需要。当然,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 有德养的封建文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及政治抱负, 也会自觉地廉洁修身, 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方向前行。自然地许多诗人文学家也把这种廉洁思想经常表现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

一、为官清廉的思想

在古代诗歌中, 为官清廉的思想也是众多的诗人、文学家所表达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古代诗人不仅从正面表达为吏要刚正清廉的思想, 还从其他角度表现了这种思想, 主要有拒贿、崇廉劝戒、自勉等方面。

1. 拒贿。

为吏者要真正做到清廉, 能够看见送上门的礼品而不动心, 拒绝接收贿赂, 则更是一种高境界。北宋庐州 (今合肥) 人包拯, 在端州任职期间不畏权贵, 为官清廉, 时人称他包公。3年期满, 包公回京新任, 端州黎民百姓感念包公, 精制一砚暗藏舟中。船过羚羊峡, 包公命书童查看船上有无藏匿赃私, 最后搜出匿砚, 包公当众抛掷于江中。包公60寿辰那年, 吩咐家人一概不收寿礼。可第一个送礼的竟是当朝皇上, 奉旨行事的太监深谙包公脾性, 早在礼盒上写好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 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 拒礼门外理不通。”皇上为啥送礼?宋仁宗认为包拯“清慎太过”故有此举。但包拯无意要开贿道, 便在寿礼盒上回赠一诗, 巧辞皇礼。诗曰:“铁面无私丹心忠, 作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份内事, 拒礼为开廉洁风。”在明代, 地方官畏惧权贵, 进京是纷纷献金求媚, 唯于谦不买王振的账, 并作诗一首:“手帕蘑菇和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他为官期间, 廉洁自律, 坚持了自己的操守。自此, 两袖清风成为对历代清廉官吏的最大褒奖。明代的吴讷是一位清廉的官员。洪熙元年, 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有一次, 吴讷巡访贵州准备返回时, 地方官员为讨好他, 派人携黄金百两追上他予以馈赠。吴讷向来对行贿之举十分反感, 但是他并不是简单拒绝。他接过黄金, 并未启封, 而是让随从取过文房四宝, 在礼盒上题诗回绝, 让来者带回。这首诗是这样写的:“萧萧行李向东还, 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 任教沉在碧波间。”送金者只好持黄金和拒贿诗悻悻而归。

2. 倡廉。

自古至今, 凡是为吏者, 应当说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 若想收受贿赂肯定有理由和机会的。但是, 廉洁的官吏是例外的, 他们不但不接受贿赂, 而且还常劝诫他们的亲朋好友要清正廉洁, 生活得清清白白。唐代的李庚, 为人正直, 为政清廉, 鄙视逢迎, 一生写过不少崇尚廉洁廉政的诗作。例如他的一首《君子堂》:“文简为州时, 不求赫赫誉。温恭君子儒, 岂弟民父母。黄堂能几年, 清风霭千古。愚公踵前修, 特此相明主。”作者为官时间不短, 但从来都是两袖清风, 一贫如洗。在诗中, 作者站在历史高度, 认为:当官是好事, 但真正能有几年时间?只有清洁的名誉才会千古流芳, 永垂不朽。我们不能不为诗人倡导廉洁的高尚品格精神所感动。

3. 自勉。

清代的郑板桥先后做过十二年七品县令。在任期间, 深入民间, 洞悉民间的疾苦, 终因救灾而得罪了巨室, 毅然辞官返里。他曾画一幅《柱石图》, 画幅中央画了一块孤立的峰石, 却有直冲云霄的气概, 四周皆空没有背景。画上题诗:“谁与荒斋伴寂寥, 一枝柱石上云霄, 挺然直是陶元亮, 五斗何能折我腰。”诗点破了画题, 一下子将石头与人品结合到一块儿。板桥借挺然坚劲的石头, 赞美陶渊明刚直不阿、品格高尚的人格, 同时也似乎吐露他自己的同样遭遇及自我勉励。画中的石头代表了人物形象, 蕴藏着刚直不阿, 不为五斗米而玷污了自己的清正高洁的品质。

二、勤俭朴素的思想

中国古代许多诗人都曾亲眼目睹过老百姓生活的艰难, 他们对百姓富有同情怜悯之心, 在诗作中表达了这种思想。如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作者以精炼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和引人深思的立意, 勾勒出了一幅丰年图景。最后两句则提醒人们要勤俭节约、珍惜农民辛辛苦苦用劳累和汗水换来的劳动果实。晚唐诗人李商隐也表达了同样思想, 其《咏史》中说:“历尽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诗人着眼于历史的时空, 深刻总结了历代兴衰的经验教训, 道出了“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深刻哲理, 令人深思。南宋理学家朱熹曾作《无题》诗, 表达了他对百姓生活困难的同情和教戒子女生活要勤俭的思想:“葱汤麦饭两相宜, 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 前村还有未炊时。”[6]45朱熹任秘书阁修撰时, 一次去看他的女儿和女婿, 不巧女婿外出了, 便被女儿留住吃饭。进餐时, 女儿望着桌上的葱汤麦饭, 眼噙愧疚的泪水。朱熹便神情肃然地题了这首诗留给女婿。女婿归来后, 见岳父如此崇尚俭朴, 备受感动, 即把该诗贴在壁间, 当作座右铭。明代有一个习惯, 地方官进京朝见述职时, 一般官员都带一定的礼品送给京城的权贵。明代流行一首民谣:“知县是扫帚, 太守是粪斗, 布政是叉袋口, 都将去京里抖。”而况钟进京朝见却两袖清风, 谢绝苏州百姓为他准备的进京礼物。他临行前作诗二首:“清风两袖朝天去, 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兵相饯行, 马前洒酒注如泉。”“检点行囊一担轻, 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1442年况钟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他的灵柩运回江西时, 苏州数十万百姓穿孝服为他送行。在运灵柩的船中, 只有一些书籍衣物。况钟在富庶的苏州担任知府十余年, 却没有为自己购置一间房, 在家乡靖安, 没有为自己和家人购得半亩地。他死后, 苏州7个县的老百姓为他立祠纪念, 况钟廉正清明的事迹被百姓永远记在心里。在况钟的家乡, 江西省靖安县况钟墓后清风亭上刻有一幅对联:“一肩行李, 试问封建官场有几?两袖清风, 且看苏州太守如何?”这正是况钟一生清廉真实的写照!

三、修身自律的思想

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完美的人格, 追求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古往今来, 凡能成就一番大事的人, 无不首先做到对自己严格要求, 正心、修身。即使在逆境中, 也尽力保持自己的人格, 自觉抵御外来不利因素的玷污, 坚守自己的节操。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就是这种思想的表白:“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作品通过第二天早晨与友人在江边分别的情节, 请别友给洛阳亲友带去“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口信, 表达了诗人虽处逆境、依然冰清玉洁、坚持高洁情操的信念。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更是他一生清正廉洁名声的映照:“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四、廉耻的思想

孔子云:“行己有耻。”一个人生活在世, 都应有自尊、自爱之心, 不要做出连自己都觉得羞耻的事情。丧失了廉耻之心, 一个人就到了难以救药的地步。中国古代许多诗歌中包含了廉耻的思想, 而且诗人多是通过物喻手法来表达这种思想。物喻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是文学创作中常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中国古代许多诗人常常借物言清廉之志。南宋宰相、诗人、抗金英雄李纲有一首传咏千古的《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精疲谁复伤。但使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李刚在诗中写了牛的奉献精神, 对人们贡献多而索取少。表面看似写牛, 实际是以牛自喻, 令我们看到了一个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清官高尚廉洁的光辉形象。元代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色彩, 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题为“墨梅”, 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 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尤其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 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讨好人, 只愿散发一股清香的正气, 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

五、结语

中国古代诗歌中包含了丰富的廉洁思想文化资源, 它揭示出抨击贪婪与愚蠢、弘扬清正廉洁风气的社会价值与精神。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优秀的廉洁文化思想并长期坚持下去, 必将对我们当今的廉洁文化建设起到重要而有益的借鉴作用, 同时对于个人的廉洁修身、提高和完善自我乃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勃.中华廉吏传[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6, 1.

[2]梁石, 梁栋.历代清廉诗词联赋大观[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1, 1.

[3]闫春三.古人拒贿与戒贪佳话[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9, (09) .

[4]芦笛.郑板桥散论[J].新美术, 1981, (03) .

[5]葛杰, 仓阳卿.绝句三百首[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7.

[6]郑金华.朱熹的“俭朴诗”[J].老友, 2003, (03) .

[7]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7.

8.在诵读中提高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 篇八

【关键词】诗歌 诵读 培养兴趣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特别适合诵读。诵读古诗词,对于深刻地理解作品,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显得至关重要。我认为在古诗文教学时可以进行以下几点尝试:

一、熟读成诵,自我感知

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学习古诗文,如果单纯让学生理解诗义,有的诗句本身浅显易懂,有的诗句对于中学生来说就难以理解,这时不如干脆让学生去“不求甚解”地诵读,也学一学老夫子的读法,闭上眼睛,摇头晃脑反复地读,成遍地吟诵,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逐步积累,养成整体感知的能力,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有的学生认为全诗以男子的口吻写了一次约会,第一节诗写静女主动相约却调皮地“爱而不见”,小伙子急得“搔首踟蹰”,二、三节诗写小伙子在焦急的等待过程中回忆起了他们的爱情生活,静女曾“贻我彤管”,也曾“自牧归荑”,情感真挚热烈。读时语气深情美好。另一部分学生则说诗的第一节写静女在约会时调皮地“爱而不见”,小伙子急得“搔首踟蹰”,二、三节诗写静女不忍心让心上人饱受焦急之苦,从隐蔽处走出,左手拿彤管,右手执荑草出现在小伙子面前,小伙子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读时语气惊喜欢快。学生们无论从哪种角度解读,都已经对诗文有了一定的整体感知。

学生通过诵读,还可以训练创新思维能力。教科书中解释“静女,娴静温婉之女”,在品读人物形象时,学生很容易找出“俟、爱、贻、归”等动词,并体味出静女对待爱情的大胆主动、执著热烈,静女是一个大胆、调皮、活泼、开朗的姑娘。这使学生产生了质疑,交流讨论后他们认为“静女,美丽女子”更准确,这样就实现了思维的创新。

二、播放朗读录音,提高学生情感感知能力

好的乐曲、歌曲总能令人百听不厌,“阳春白雪”般的名曲,甚至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觉。在教育教学中,配乐朗诵的诗文,总能令学生兴趣大增。

在《声声慢》教学过程中,朗诵者的配乐朗诵创设出了一种清幽的艺术境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时语速缓慢,跌宕起伏。在背景音乐的帮助下很容易想象到这时的诗人不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温情少妇了,而是一个两鬓花白、面容消瘦的老妇,一次次的打击,一回回的折磨,已使她失去精神上的寄托,独自一人到处漂泊,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深沉忧郁的体会。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朗诵者四顾无言,发出一声长叹,读得无奈与无助,那是怎样的凄清!虽是“聆听之虚境”,却让人听着揪心,此时有些学生已眉头紧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整个院子被阴森的梧桐笼罩,夹杂着绵绵细雨,雨打桐叶,点点滴滴,更增愁绪。读“这次第”时朗诵者欲说无语,欲泣无泪,最后这种情感再也无法掩饰,道出万般悲绪,语速突然加快,语调上扬,“愁”字重读强调,然后稍作停顿,“了得”二字,语速放慢,轻声传出,令闻者哽咽。

这一段声情并茂的录音朗诵,不论是在字音、断句以及朗读技巧、还是艺术感染方面,都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而且大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多种方式朗读,让学生亲身参与

不同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教师借助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可以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

在《上邪》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安排男女齐读,通过第一遍的诵读督促学生准确读出原文,不丢字、不加字,不倒读,不回读。读完后学生的表情变化非常丰富,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对诗歌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接着,我尝试让男女划分语句来诵读,上邪!(齐读)我欲与君相知(女),长命无绝衰(男)。山无陵(女),江水为竭(男),冬雷震震(女),下雨雪(男),天地合(女),乃敢与君绝(齐读)。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有点羞涩,特别是有些女生声音很小,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目的。通过我的鼓励,并向学生解释了诵读这首诗歌时直抒胸臆的作用,再让男女互换再次诵读,这次读完后学生的笑声充溢了整个教室。

最后,我又突发灵感加入了一些外在成分再次改变诵读方式。上邪!(齐读)我欲与君相知(女),长命无绝衰(男)。(除非)山无陵,(除非)江水为竭,(除非)冬雷震震,(除非)下雨雪,(除非)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齐读)。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这比平铺更有情味。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而在诵读时加入“除非”二字,对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又加以否定,此时的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意犹未尽。

总之,诵读是一把开启学生学习语文的钥匙,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选择每一环节的诵读形式,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读出诗歌的意境,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大班美丽的水仙花教案下一篇:20xx年秋工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