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2024-08-17

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通用8篇)

1.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篇一

论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国外先进农业科学方法的不断引进和应用,使我国近几年的农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农业机械化对淡水资源利用,耕地资源保护,节水农业的应用,以及对农产品加工、农业自然灾害防治、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起着重大作用。因此,实现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技术手段。

关键词: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

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首先要明确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时代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把握现有的政策和机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我国现代农业推向优质,健康的发展轨道,是我国的现代农业走向坦途。

1、中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正处于向城镇转移阶段

从农村劳动力供给情况看,我国农村劳动力供应过剩,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二元结构突显。而且农村流动人口年龄较轻,手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劳动群体。

2、中国农业发展处于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过渡阶段

从我国农产品供需情况看,一方面,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下降,而水果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上升。这种种植面积的变化刚好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喜好的变化。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与国际市场相比价格降低,储备粮充足,但是进口量逐年扩大,并且这种情况有持续和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显然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因此,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阶段。

由此不难看出,要是我国农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满足我国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需要。

3、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品质有着进一步的要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对农作物品种之粮的要求有所提高。因此,我国现代农业必须走一生物科技为主导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不得不承认使用农药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大贡献,但是使用农药化肥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单靠农药化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但是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率很低,粮食产量的提高没有从本质上解决我国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着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即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机制,政府必须为此提供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及教育支持。

2、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环境问题严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由此我们必须保护耕地资源,除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抑制耕地国亮占用外,应用农业机械拓展新的可耕地资源,改善中低产耕地和草场,开发滩涂,治理荒沙盐碱,大力发展保护性耕种,有效抑制我国耕地沙漠化。

3、淡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紧缺。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缺水的问题,而且农业淡水利用率低,就更加影响了我国农业发展。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机械师我国保护农业淡水资源的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的节水技术主要有低压管道熟睡灌溉技术,U性渠道防渗技术,喷灌和微灌技术等。但是节水机械投资较大,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上看,国家应该制定相应政策,鼓励躲到头资,积极推进节水机械的发展。

4、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农产品加工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要通过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度加工,农产品安全检测,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除了对自身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外,最重要的就是对其加工原材料的品质要求,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保障。

5、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应用现代科技造成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危害。农业环境污染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

一。因此,解决这个问题自然而然成了重要议题。农业施肥不合理造成化肥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实施机械深施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增加他们的收入,而且也可以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期到一定作用。同时,还可以致力于研究低毒高效农药,精密喷洒技术和生物防治,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三、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方法

利用农业机械及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相结合时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比单纯的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加有效,更加彻底。我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能走先工业化再信息化的老路,完全可以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信息化带动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机械化过程中促进农业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制造业、流通业,全面提升农产品和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新型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要以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投入,促进知识积累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利益,从而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相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水资源利用、耕地资源的保护、自然灾害都起到了跨时代的作用。

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机制,根据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实际情况,因是、因地制宜,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谢正升.关于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21.[2]邱剑锋.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第6卷[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20-25.[3]方志全.上海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国际经验借鉴[J].上海农业经济,2006,(3):20-22.[4]陈志.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机械化[N].农业机械学报.2001年1月.[5]吕天冲等.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机械化[J].江苏农机化.1998年第4期.[6]廖庆喜等.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N].农业机械学报.2001年9月.[7]李惠等.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机械化进步[N].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2.16(3):59-61.[7]李铁民等.农业机械化和可持续发展[J].农业牧区机械化.1998年第4期.

2.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篇二

1 构建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人才的培养方式和课程体系完全照搬前苏联模式,专业设置过于细致,培养方向单一,形成专业条块分割,使学生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造成教育与社会需求脱离。近年来,经过多次反复讨论、外出调研,根据甘肃省对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修改和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1.1 培养方案

为了适应甘肃省对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人才的需求,新制订的培养方案突破了传统农业机械化以机械为主的狭窄口径,拓宽专业口径,构建了以机械工程学科为基础,体现机械与电工电子、技术与经营管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后的专业覆盖了原来农业机械化、农机修理制造、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3个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农业机械化生产规划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营销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应具备农业机械化装备的构造原理、性能设计研究、运用管理及现代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应受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工艺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制造、试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规划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农业机械化装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等基本能力。

1.2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它直接反映教育和培养目标。新构建的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方案,体现了以下的改革思路。

(1)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全面提高的原则。

(2)体现了专业由单一口径向多口径方向发展,适应市场对人才需要。

(3)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

2 加强重点课程建设

课程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2.1 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学内容应反映学科交叉、融合及综合的趋势,应随着学科的发展不断更新。专业主干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改革。

农业机械学课程突出了内容新、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宽、理论和应用并重的原则,删除一些过时的或与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内容,如删除插秧机、中耕机械等内容,增加工厂化育秧、摆秧机、直播机,现代设施农业、卫星精确定位系统在精确农业中的应用等实用、先进技术内容。

农机运用与经营管理课程,删除农机修理制度、油料管理、生产计划等计划经济时代的落后、过时以及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新增加农机化信息管理,农机市场营销等内容。

拖拉机汽车学课程精简了落后的、过时的旧式发动机供油技术、底盘传动系统、电器及其控制系统等内容。跟踪最新拖拉机汽车技术,增加发动机电喷技术、底盘先进技术、先进车用电器技术等内容。

2.2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的更新必然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项目驱动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课程整合,通过有效整合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例如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式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术的重要途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管理,是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关键。学校高度重视,始终把它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来抓,一方面修订了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工程实践技能系统化全过程的训练体系,提出全过程、系统化农业工程技术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改善了实训条件,通过多次外出调研,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完成了现代农机实训室的发展规划及人员、设备配套等工作。同时建立和巩固一批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有利实习条件,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使学生真正接触到生产实际,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掌握机器设备的操作技能。

3.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篇三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发展;规划

1.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是一个集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专业培养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并且能够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中从事机械制造领域的设计、制造、开发和利用。在现代机械行业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因此需要具备各方面技术的理论与方法的人才,这也就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对于我国机械行业人才储备的重要意义。该专业的学生必须系统的掌握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的制图、计算等技术能力。

2.专业发展与规划的指导原则

随着我国进入十二五规划期,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必须在突出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社会需求,促进专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现代工业和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要求,该专业培养能够为社会输送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并具有创新思维的 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人才,各个省份的学校应该紧密围绕地方的机械工业领域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专业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促使专业科学发展,并且与社会需求特别是企业加强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

3.专业发展目标

3.1总体目标

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该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学科建设,对学科能力弱的进行扶助,既要全面兼顾,也要突出这一专业的优势特点。通过合理科学布局,将该专业建设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在2103年至2015年期间,要在全国各个重点工业城市建设2至3个达到省特级特殊专业水平的专业院校,并且采用联合办学的方式将该专业建设成为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各个省份争取都有一个学校省级科研平台。

3.2具体目标

以地方省份的经济发展为导向,适度的对该专业学生进行扩招,并且加强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硕士点的建设,加强该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力度。并且推进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深化专业改革,鼓励学科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应该不断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般应该保持在95%以上,才符合市场对该方面人才的需求趋势。其次,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各个省份各个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对海外人才或国内高级人才进行积极引进,实行高薪待遇,并且对企业中技术能力过硬的人才聘用为兼职教授,本、硕士导师。各个省份,应该有一个该专业的省级科研团队,由各个省份该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组成。

该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培养为重点,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并且从2013年期全面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且对教学教材进行改编 。加强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科学设置各个专业学科、实验项目的课时以及学分,建立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且各个省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在未来三年内,加强实验室设备的资金投入。对于学生实践和实习基地要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科研水平建设,各个学校的校级奖学金、省级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和科研奖学金资金应该加大投入。并且要求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教师在每年要发表一篇以上论文,并且对于硕士硕士生导师,每年至少发表一篇以上的核心期刊论文。加强各大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经常举办创新性论坛。

4.专业发展及规划的具体方向

4.1实行全面综合教育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教学工作方式和方法的改进,完善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素质教育体系。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对该专业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加强学科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灵活化,促进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且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务实求真,更好的教育学生。各大院校要积极开展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会议,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并且创造平台,让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科研及创新成果,通过各式各样的学术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

4.2加强学科建设

不能一味的进行专业扩招,而应该对办学规模进行控制,从优化专业机构着手,建设有特色、创新性强的重点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的规划专业的建设,既要与已经取得的成果相联系,又必须不断的对学科建设模式进行创新,在传统优势上进行突破,保持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专业的发展必须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改进,不能一味的沿袭过去的培养传统,设置更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地域经济的教学内容。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只有全面的人才才能在就业竞争上保持优势。

4.3推进专业改革

专业建设和发展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脱离了社会需求,也就不具有科学性。因此加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主动进行专业改革,转变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要建设具有特色的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就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着手,通过社会导向的风向标,培养社会亟需的人才,才能不断的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建设改革包含的内容很广,其主要目标是为了建设高质量的教学体系。教学的内容首先应当进行改进,教学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不能脱离社会实际雪球,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快专业教学的硬件设施建设,积极借助信息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案,推进多媒体的授课,提高教学质量。

4.4提高专业教师素质

师资队伍的水平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首先,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特色,引进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海外人才和企业中具有高级技能的人才。其次,要规范人才引进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拓宽人才吸引的渠道,对适合各个学校的人才,应该在待遇上体现出优异性,以“特聘教授”、“名誉教授”、“兼职教授”等身份,校兼职从事教学、实践环节指导等工作。并且,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也要不断的进行素质继续提高的教育,鼓励硕士学位的教师攻读博士,并且加强教师学术交流的规范性,通过学术性讲座或会议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在学术性交流中应该吸收企业中的高级人才,以便做到与时俱进,时刻了解社会需求的动向。

5.结语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集约化经济的要求,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也跟着转变,根据目前的形势,结合社会的需求,通过明确专业发展及规划的具体方向,形成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专业人才储备和我国经济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雷,凌雪.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01).

[2]李泽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创业人才.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03).

[3]唐一科,刘昌明.机械学科本科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培养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02).

4.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篇四

农业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创新同样重要,尤其是面对我国农业科技新成果转化速度慢、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对生产贡献率不高的现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就显得更加重要。根据国家实施 “科教兴农”、“可持续发展”及 “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农业科技推广的重点和方向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因此,必须认清现状,查找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我国农业推广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一、我国农业推广概述: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1]。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沿海和城郊部分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等新的形势和任务,有效地解决产量与品质、增产与增收矛盾,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等已十分迫切。因此,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将是我国农业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

农业科技推广无论是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还是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都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事业。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保证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

(2)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3)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4]。

(4)积极参与农业执法和监督管理,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面临问题与困难:

(1)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和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制约着推广力度: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

(2)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首先,由于环境及待遇不好,基层农村推广部门很难吸引高知识学历 1 [5][3][2]

人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进入,造成推广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低;其次,基层推广部门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第三,推广机构专业分工过细,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对农民缺乏足够的权威感。

(3)面对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农业产量与品质、农民增产与增收的矛盾更为突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基本是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进入农业新阶段,尤其是加入WTO,将意味着国内农产品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由于生产成本高和品质差,不仅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不强,可能在国内市场也要受冲击。农业产量与品质的矛盾、农民增产与增收的矛盾将愈加突出,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机制、技术上都面临挑战。

(4)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发展缓慢:随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农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对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会更为突出。但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晚、基础差,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力度和贡献都较弱,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如何培育农业技术市场和农业科技产业化快速发展,也是当前农业科技推广面临的任务和难题[8]。

(5)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普遍较差,高科技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

(6)信息传播媒介的欠缺导致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受到制约。

三、对策与改革方向的探讨: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的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直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今天初出台的一号文件就是关于农业问题,这足以看出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

农业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键要靠科技,要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一方面,要加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源泉,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科技成果尽快推广出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0][9][7][6]。过去的实践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在这方面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而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

(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证农技推广事业健康发展:

需要制定由农业部等相关部门颁布实施的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系列规定,并与相 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相配套,逐步使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

一要对丰收计划等国家重大推广计划项目要继续组织实施并加大支持强度,使各类 项目的资助强度有明显提高[11]。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并能逐步制度化地增 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二要利用“绿箱”政策,调整支农资金投入 结构。

(三)强推广体系建设,更新观念和鼓励创新:

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和进行机制创新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把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一站两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四)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力度,利用多种方式加快人才培训,实行农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一要利用各种渠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农业广播学校作用,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科普宣传;组织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之间的相互观摩、交流。二要培训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农民企业家。三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开发农民智力,培养一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12]。

(五)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要加强农业技术市场建设,促进农业技术转让[13]。为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民营科技企业的成果转化及市场化提供便利条件和措施保障。

(六)建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激励机制[14]。

(七)提高农民素质,以妇女作为重要目标群体等措施[15]。

农业推广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农业推广工作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的传统农业推广,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必须根据现实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使农业推广深入广大基层,充分发挥其功能[16]。

参考文献:

1、刘信,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发展思路浅析.农业科技管理,2001(6)

2、《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技推广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管理世界, 2004(5)

3、朱立军, 关于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几点思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陈良玉, 高启杰,优化农业推广模式发展农业推广事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4)

5、王明文,蔡长霞.新时期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构建 农业与技术, 2004(3)

6、蒋和平, 孙炜琳.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 2005(3)

7、孙东升,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探讨.经济研究参考, 2003(43)

8、于延申,齐心, 朱晓天, 陶立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现状成因及采取对策.吉林蔬菜, 2003(1)

9、高翔,胡俊鹏,张俊杰.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发展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

(6)

10、王移收,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文化素质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6)

11、舒利敏,完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农村经济,2004(6)

12、刘国瑜,张永竹,章东林.我国当前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南京农专学报,2001(3)

13、兴连娥,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问题及措施.农业科技管理, 2005(2)

14、赵丽华,王志清.立足现状和问题谈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

15、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与改革思路.中国农村经济, 2005(2)

5.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篇五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一、当前我国农业改革进入新阶段

1.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演化的新趋势:从分强统弱、有分无统,转向以分为基础、强化统一经营,真正实行有分有统、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在“分”这个层次上,以超小规模的纯务农户为基础,衍生出不同类型的兼业农户和不同规模的专业农户。2000年以来,我国兼业农户占农户总量的比重相对稳定。到2009年,全国兼业农户比重为46.3%。其中,以农业为主兼营非农业户的比重为26.8%,以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户的比重为19.4%。发生显著变化的是纯务农户和专业农户的数量。全国纯务农户的比重从2000年的47.2%下降至2009的37.2%,全国经营耕地规模100亩以上的专业农户从2006年的43万户迅速增加到2012年底的 270多万户。2011年,黑龙江省100亩以上种粮大户发展到6.75万个,经营土地2200多万亩,户均320多亩。2012年,江西省百亩以上种粮大户发展到1.17万户,共承租耕地207.37万亩,户均117多亩。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到2012年底,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在“统”这个层次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成为“统一经营”的重要主体,使得传统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统一经营”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据农业部统计,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2000年的不到3万家发展到2011年的11万家,目前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销售收入突破5.7万亿元,提供的农产品及 ① 本报告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012(总第七期)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特征》(0052012028-4)资助。在所内学术交流会上,秦富所长、王济民副所长、吴敬学研究员对研究报告初稿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出口创汇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80%以上。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以1253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1万多家省级龙头企业为骨干,10万多家中小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产品涵盖种植、畜牧、水产多个领域,经营涉及生产、加工、流通多个环节。目前,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全国40%以上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带动各类生产基地规模占全国农业生产总规模的60%以上,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占总数的98%以上。截至2012年3月底,全国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万多家,其中最近5年的发展数量相当于之前28年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总量的3.7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覆盖全国91.2%的行政村,实有入社成员4300多万,覆盖全国17.2%的农户,每个合作社平均有近80名成员。根据农业部的专项规划,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覆盖率将从现有的17%提高到45%以上。从各地实践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走向专业化经营。

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的新趋势:从忽视农业公益性服务,偏向农业经营性服务,转向在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的同时,重视发展农业公益性服务,建立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12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对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12年8月31日通过了关于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明确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提出完善公益性服务、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农业公共服务组织的主导作用,全面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示范县项目,用3年时间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为农户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着力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机制。为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中央财政从2009年开始安排专项资金,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全国14个省、176个县、815个改革基本到位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启动条件建设试点,实现了多年来中央基本建设投资支持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的突破。到2013年底,中央财政投资乡镇农技机构建设将实现全覆盖。

3.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动向:在中央层面,通过建立多种涉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等国务院专门委员会,加强农口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协调;在地方层面,重庆、广东等地进行了“大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在完善和改革农业管理体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央政府加强了农业多部门管理的合作和协调。2004年成立的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近年来继续在全国农资打假中发挥统一领导作用。为 应对农业转基因技术研究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2007年底建立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2010年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在地方层面,出现了进行“大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行农业大部制的典型。重庆市积极探索“大农业”的行政管理体制,在2008年将原农业局、农机局、农办与农综办合并,成立重庆市农委。广东推广顺德的“大部制”经验,在全省29个县(市、区)完成大部门体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2012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2013年将在全省推广“大部制”改革,按照宏观决策权上移、微观管理权下移的原则,行政决策、执行、监管三分制的要求,加强对农业、林业、渔业、畜牧等农业领域工作的统一管理,组建“大农业”管理部门。

4.国家农业政策改革趋势及新内涵: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力度。农业政策目标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政策手段的多样化和综合运用趋于成熟,农村扶贫政策得到优化。在国家农业政策取向上,坚持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多予”,就是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完善和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扶贫开发政策、生态建设投入政策,尽力向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少取”,就是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放活”,就是搞活农村经营机制,消除体制束缚和政策障碍,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在国家农业政策目标设计上,农业政策的多元目标体系趋于完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不仅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全国农业的增产、增 收、增效目标,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国家农业政策手段设计上,注重经济手段、科技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突出经济手段的运用,加大农业财政投入、补贴和奖励的力度,调动农业主产区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加强科技手段的运用,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改善行政手段的运用,推行绩效管理,提高农业行政效能;重视农业立法和综合执法手段的运用,推进农业法制建设,提高农业法治水平。在农村扶贫政策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当前我国农业开放进入新阶段

1.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新趋势:贸易总量和逆差的快速增长伴随着贸易结构升级。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增长迅速,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25亿美元转变为逆差46.4亿美元,标志着我国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2007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保持双增长的格局,但贸易逆差迅速扩大。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556.2亿美元,在2007年的水平上翻了一番,与2010年同比增长27.6%。其中,出口6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进口9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8%。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是2007年40.8亿美元的8.4倍。2011年,农产品出口第一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21%;农产品进口185.9亿美元,同比增长50.4%,均创历史新高,进口首次超过了出口,出现历史上的首个贸 易“逆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2011年的报告称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和逆差继续增长,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757.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农产品贸易逆差为491.9亿美元,同比扩大44.2%。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持续较快增长, 自2005年起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紧随美国和欧盟之后,位居世界第三,表明我国不再仅仅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而且已经成为农产品贸易大国。从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看,近年来农产品进口以土地密集型的产品为主,大规模增加进口大豆以替代进口豆油;出口以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出口产品中水果制品、果酱、茶及水产品中的鱼类加工制成品的比重逐年上升,农产品出口贸易沿着垂直产业链向实现农产品升值增效的方向发展。

2.农业资本跨境流动的新趋势:在继续重视农业利用外资的同时,开始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在农业引进外资方面,到2011年末,农、林、牧、渔业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数6993户,比2007年增加了998户;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为375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143亿美元,注册资本为233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86亿美元,其中外方资本202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84亿美元。除了外商企业投资,利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资金开展减贫与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山西、湖南、安徽、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农村贫困地区反贫困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1995~2010年,全国在扶贫领域直接引进利用外资接近14亿美元。在农业对外投资方面,2011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8亿美元,截至2011年末,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34.2亿美元。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呈现5个特征:一是投 资主体多元化,从以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和中牧集团等大型国有农业企业为主,向民营企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发展。浙江农民外出开发农业的足迹已遍布乌拉圭、俄罗斯、巴西、美国、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是农业对外投资区域日趋广泛,在俄罗斯、东南亚、中亚和拉美等地区先后建设了粮食、大豆等生产基地和天然橡胶、油棕、剑麻、木薯等稀缺资源开发基地。三是农业对外投资领域覆盖面扩大。投资领域涉及粮食与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森林砍伐、农产品加工、渔业养殖及远洋渔业捕捞等。四是投资形式多样化。农业企业以独资、合资或参股等多种形式租赁土地种植、购买捕捞许可证、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贸易等在境外从事农业开发与合作。五是农业对外投资发展不均衡。目前,河南、江西等内陆省份“走出去”的步伐相对落后, 而黑龙江、浙江等沿边沿海省份的农业“走出去”的势头良好。

三、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的阶段演进

1.第一个阶段:1978-1996年。这个时期的农业发展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长期短缺为背景,以解决人口大国的温饱问题和提高人民的食物营养水平为基本目标。通过持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广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和释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改革初期的3亿吨相继迈上4亿吨和5亿吨两个台阶。谷物产量从1992年开始稳居世界第1位,肉类产量从世界第3位上升为第1位,甘蔗产量从世界第7位上升到第3位,水果产量从世界第9位跃居世界第1位。人均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18.7公斤增至1996年的414.4公斤,人均猪牛羊肉产量从1978年的9.1公斤增至1996年的人均33.3公斤。棉花、油料、糖料、茶叶、水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的人均产量分别从 1978年的2.3公斤、5.5公斤、24.9公斤、0.3公斤、6.9公斤、4.9公斤,增至1996年的3.5公斤、18.2公斤、68.7公斤、0.5公斤、38.2公斤、23.1公斤,农产品供给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终结了我国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并且使得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2.第二个阶段:1997-2007年。这个时期农业发展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农产品连年丰收后,出现全国性的销售不畅和积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向扩大。农业加入WTO后特别是在2004年过渡期结束后,市场对外开放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应对入世和促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突出重点、以质取胜、产业整体开发、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建立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比重,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这一时期,通过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加强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积极发展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组织方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符合WTO规则的农业支持政策,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方面,到2007年,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和经济作物优势区域基本形成,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别达到98%、80%、70%和59%,棉花、甘蔗、苹果、柑橘集中度分别达到99.9%、63%、50.7%和54%。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到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化率分别达到72.3%、61.6%、47.1%、70.3%,苹果、柑橘优质化率提高到55%和50%;牛肉、羊肉的优质化率分别达到35%、30%。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稳步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在农业结构升级方面,主要农产 品加工转化率由1997年的不到30% 提高到2007年的45%以上。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方面,“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比“八五”高出10个百分点,200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约48%。在农民收入增长方面,2004-2007年, 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7.5%,走出了1997-2003年均增长4.6%,连年在低位徘徊的局面。2007年农民纯收入增速达9.5%,达到这个时期的最高点。3.第三个阶段:2008-2020年。这个时期农业发展的背景是: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已从“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转变为“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加快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农民收入增长虽然走出了低位徘徊,但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自2002年以来连续11年保持在3倍以上。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08年以来,通过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农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一,全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持连年增产的态势。2008-2012年,我国将稻谷、小麦、玉米的自给率保持在不低于98%的水平上,同期实现了其它重要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其二,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速连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8年的3.36:1回落到2012年的3.10:1。其三,农业现代化进程有了重大突破。到2012年,全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实现程度、养殖业规模化比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农业 产业化组织带动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占全国农业生产总规模的比重、以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衡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值均超过50%。

(参考文献略)

6.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篇六

一当代农业推广教育

始于19世纪中叶,其内涵最初被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界定为“大学的延伸”,即把大学教育的工作延伸到校园之外。到20世纪初,农业推广教育开始传入美国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随后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推广教育陆续传入世界很多国家,并以不同名称和形式出现。虽然农业推广教育在不同时期被不同国家定义为不同名称或不同形式,但其中心涵义一直基本保持不变,也就是把农业技术和知识传授到需要的农民或农业地区。农业推广人才需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懂农业知识和技术、懂传授、知道谁需要知识和技术,即农业推广教育是培养懂农业知识和技术,有能力把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所需要的农民或农业地区的人才[1]。农业技术推广教育实际上是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与农业技术长期趋于停滞的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则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伴生的,除了农业内部内生机制有限的技术创新外,更多的是得益于农业外部科技发展从而对于农业内部有效地技术注入。因而,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抑或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把现代科技、信息、管理以及相关知识融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去,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推广已经成为一条重要途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了大批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他们在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诸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比例、职称、学历偏低,农业技术技能比较单一而且知识结构相对陈旧等问题依旧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推广作用和有效性的发挥。调研显示,我国现有农技、兽医、农机、水产、经营管理等五大推广系统,形成中央、省、地、县、乡五级推广体系,全国共有农业推广机构189502个,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885021人,但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仅占3%、中级职称人员仅占18%;有研究生学历的仅占0.42%。省级农业推广系统有研究生学历的占4.4%[2]。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相关比例,特别是知识、学历层次则要高得多,比如美国州一级农业推广人员中,53.7%具有博士学位、37.3%具有硕士学位、9%具有学士学位。县一级农业推广人员中,1.3%具有博士学位、43.3%具有硕士学位、55.4%具有学士学位[3]。相比之下,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培养农业推广系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形势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自以来,我国开始设置和开办“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相比,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加侧重于应用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其内容基本涵盖作物等农业各个门类十五个领域。近年来,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全国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000人,大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推广人才的涌现,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随着农业推广硕士规模的不断扩大

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非均衡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不同领域比例不平衡。

从整个农业推广硕士十五大领域报考、录取看,各领域间差异较大,一些传统技术性的农业推广领域,报考人员较少,而一些对农业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经营管理科学等领域报考人员相对较多。据统计,全国总共有403个领域点,平均每个领域点录取人数为18人,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平均录取65人,林业领域平均录取27人,最少的草业领域仅平均录取4人。仅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录取人数就占总录取人数的45.8%以上[4]。目前,这一趋势仍然在延续和扩大。

2.农业推广硕士人员结构的不平衡,农业推广一线特别是基层科技人员比例偏低。

从近几年招收的农业推广硕士生的来源看,真正来自农业和农村基层一线的科技人员不足1/6。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在现代农业推广过程中如何实现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和非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有效结合,影响现代农业推广的前瞻性、时效性、引领性、实效性的充分发挥。导致农业推广各个领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的一大特征就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单一的传统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需要。农业推广也开始更多的集中在非物质形态的技术和知识的推广上,因而,在农业推广各个领域中,一些“软科学”领域的报考、学习人员相对较多基本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其次,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领域宽泛,职业背景要求不具体,因而,近年来农业推广硕士报考生源中非涉农类的人员相对增多,其中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占有相当比例,特别是行政干部比例较高,真正工作在农业推广一线的报考人员少。因此,一部分培养出来的学员难以胜任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工作的要求,还有一部分学员无意于农业推广一线工作,仅仅把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作为改变自己学历结构、进入涉农及非农行政管理机构、晋级增资的渠道和砝码。再次,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目前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功利化、学术化、培训化倾向,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从课程内容设置来看,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中一些技术性、专业性强的物化技术领域,囿于传统的物质技术的传承模式,缺乏现代农业面向商品化、市场化、信息化所必须的市场分析、信息处理、经营管理等知识和技术;而农业推广硕士中的一些软科学领域,则缺乏必要的农业物质生产技术的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于部分非农专业背景的学员来讲,存在较大的知识缺陷,难以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对于农业推广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外,国家政策优惠对于吸引基层农技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支持力度还不够。长期以来,我国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管理的人员普遍待遇较低,工作任务繁重,经济压力大,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仅仅依靠基层农技人员个人的力量难以承受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成本,使得部分希望通过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来提高自身的学历结构和知识层面的广大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望而却步,导致基层生产经营一线高层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比例偏低。

三按照懂农业知识和技术、懂传授、知道谁需要知识和技术的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原则

结合现代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非均衡发展虽然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但是就农业推广的功能以及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有鉴于此,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应该逐步改变目前的非均衡发展格局,适应现代农业对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农业推广人才的需要。

1.适当调整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各大领域的内容结构。

具体来讲,对于一些传统农业领域,特别是一些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的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的推广领域,适当增加农业经营管理、农业市场分析、农业信息处理等相关内容,拓展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的视野,使得他们从单一的农业技术研究、指导、服务与咨询向农业科技与信息化、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相结合的综合发展之路进步;而对于一些侧重于非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推广的“软科学”领域,尤其是一些非农学校、非农专业生源相对集中的领域,除了进一步强化其市场开拓、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等内容外,也应该适当增加基本的农业应用技术、知识等相关内容。这样,既突出和体现了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不同领域的特色,又通过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各大领域内容的结构调整,使得所有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学员在知识结构上能了解和把握相关农业推广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与非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和知识,这样更能充分发挥农业推广硕士各领域特点。

2.克服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功利化问题。

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功利化问题是近年来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克服这一问题必须要多方面通力合作,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培养机构来看,切忌急功近利。应该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和完善办学机构各方面的设施和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的实力和水平,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面的合作,实实在在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切忌盲目扩张;从学员方面来看,应该尽可能招收那些有志于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学员,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案例研究、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培养学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既能够也愿意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来看,必须严格按照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制度和规范,从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考察,加强对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办学机构、办学过程、办学效益的监管,杜绝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形式化、功利化。

3.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

7.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篇七

一、高级专家政策体系

我国高级专家政策体系所包括的范围较广, 既有针对高级专家的人事、人才政策, 也有适用于高级专家的专业技术政策, 以及能推动高级专家队伍建设的其他公共政策。国家各部委、各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见表1、表2) 。

二、《纲要》颁布以来高级专家的培养进展和成效

“十一五”期间, 我国高级专家队伍不断壮大, 截至2010年底,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6.2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786人, 累计选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0多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100多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达到215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2148个。截至2012年, 中央企业拥有两院院士226人, “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人才计划人员937人, 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成为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民航总局先后选拔了25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民航特聘专家、47名中青年技术带头人。海洋局已经形成拥有一批以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的海洋科研队伍。交通运输部已选拔118名交通行业第一层次人选和282名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各实验室既定的研究方向, 集聚和培养了一支总量规模达到1248人的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其中学术带头人171人, 形成了行业科技研发的中坚力量。

1. 高级专家培养开发

(1) 国家科技计划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 凝聚了一批高层次的人才和优秀团队 (见表3) 。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 分别占新增院士的39.0%和14.9%, 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20人, 获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66个。

2006年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总计投入研发人员4458人。其中国内投入3122人, 国外合作投入1336人。国内参加人员中有47.3%为高级职称研究人员, 29.5%具有博士学位 (见图1) 。2006-2009年, 通过国际合作培养博士后540人。浙江工业大学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开展的“大规模定制的农机产品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新方法及其应用”科技合作项目实施以来, 不仅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还成功开发出可重构模块化小型农业作业机并实现批量试产, 系列产品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同时, 参与该项目的团队成员中, 有1人成为浙江省特级专家, 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人当选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培养计划。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十一五”期间, 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经费投入快速增长, 资助63.3万余次, 人才资助成效显著。在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 国家自然科学奖全部获奖项目都曾获得过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国家技术发明奖35项获奖成果中有34项曾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在重大研究计划上, 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 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两类核心基础科学问题, 结合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领域进行重点部署, 凝聚优势力量, 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群, 并加强关键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集成, 以实现若干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的跨越发展。“十一五”期间重大研究计划受资助项目翻番增长, 资助经费也成倍增长。

在重点项目上, 2006年到2012年获得重点项目资助的科技人员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维持在1/3左右, 资助人员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占到了90%, 高等院校获资助比例是科研院所的2倍 (见表4) 。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 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 吸引海外人才, 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2006-2012年期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获资助人员教授居多且集中在高等院校, 比例占到65%左右, 99%以上为博士学历, 男女比例为9:1 (见表5) 。

在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方面, 2012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成立并立项400项, 资助期限为3年。共有81所高校获得310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占78%) 资助。

在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上, 2000年-2009年期间,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创新群体225个;其中有139个群体获得第二期延续资助, 22个群体获得第三期延续资助。获得资助的225个研究群体中, 102个群体来自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单位, 占总数的45.33%, 101个来自教育部所属高等院校, 占总数的44.89%, 8个来自解放军系统的研究单位, 14个来自其他部委所属研究单位。

(3)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2012年根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规定, 科技部对地方和相关部门推荐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进行了专家评议, 共产生了14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4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6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18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4) 各学科进入世界TOP100的中国科学家

按照ESI的学科对世界排名前100-200名的科学家进行分类统计 (认为只要作者单位中有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 就认为是中国科学家) , 统计结果如下图2所示。

2. 高级专家选拔任用

(1)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截至2011年,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共计1569人, 其中通过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和项目“百人计划”引进海外优秀人才1122人, 通过国内“百人计划”和项目“百人计划”引进国内优秀人才243人, 并有20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受到“百人计划”经费支持。通过“百人计划”的支持和培养, 上述入选者中已有20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93人走上了中科院或国家其他部门所局级以上领导岗位;有339人入选“百人计划”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占中科院杰青获得者总数的48.2%;占全国杰青获得者总数的16.8%。在职的932位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均为中科院创新岗位研究员, 占全院正高级职称总人数的17.7%;他们入选时的平均年龄为37.1岁, 2011年平均年龄为41.8岁, 以45岁以下年龄段为主体, 占总人数的80.8%。

(2) 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2006年以来, 高校有128位专家当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 占总数的50%以上。2007年高校有34位专家当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 占总数的54%以上;2009年, 高校有39位专家当选占总数的46%以上;2011年, 高校有55位专家当选, 占总数的53%以上。2009年,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高校共获18项, 占2009年资助总数的64.3%, 2010年获18项, 占资助总数的62.07%;2011年获20项, 占资助总数的66.67%。2012年获22项, 占资助总数的73.33%, 是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设立以来高校获得资助最多的一年。2012年有141人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占当年杰青总数的66.83%;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2项, 占资助总数的78%。创新团队计划实施9年来, 共遴选资助778个团队, 涵盖全国31个省市 (自治区) 170余所高校。团队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领军人才的成长。截至2011年, 教育部支持的创新团队中, 已有60多个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多位团队带头人被评为两院院士;一大批团队成员入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计划实施9年来共资助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9815人。入选者涵盖来自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400余所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实施有力推进了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入选者成为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层次和人才储备。在计划的支持下, 一批入选者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并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等 (见表6、表7) 。各地、各校已逐步按照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模式, 制定实施了本地本校的人才发展计划, 与教育部人才计划相互配合, 形成了定位准确、层次分明、衔接有序、实施规范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3)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2012年根据《关于印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通知》规定,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万人计划”专项办对科技部初选推荐的“万人计划”第一批杰出人才进行了复评, 共产生6名杰出人才、72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201名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99名入选。

(4) 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6年530名中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被选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共选拔国家级人选806人。许多人选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或主要负责人。绝大多数人选已列入各地区各部门人才培养计划。2010年末,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累计4113人。同时, 全国大多数地区和部门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高层次中青年人才培养规划, 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工程。目前, 以“工程”为龙头的、分层次、多渠道培养造就人才的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促进了学术、技术梯队的合理结构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5) 高层次科技管理专家

以科技部机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院机关为对象, 统计分析了2008-2013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中, 部级以上领导的专业、年龄和工作经历情况。如图3、图4、图5所示。

3. 高级专家评价发现

(1) 院士制度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方面, 2006年末, 中国科学院院士共692人, 其中女性41人。数学物理学部130人, 化学部121人,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3人, 地学部117人, 信息技术科学部79人, 技术科学部122人, 外籍院士51人。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科学院院士共727名, 其中女性44名。数学物理学部139人, 化学部126人,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8人, 地学部119人, 信息技术科学部83人, 技术科学部132人。中国科学院现有外籍院士64名。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方面, 2007到2011年工程院院士增选有两个特点:一是当选人数有所增加, 即2007年33人, 2009年48人, 2011年54人;二是60岁以下 (含60岁) 的人数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即2007年占42.4%, 2009年占66.7%, 2011年占70.4%。2011年新当选的54名院士平均年龄为56.7岁, 其中60岁以下 (含60岁) 的38人, 占新当选人数的70.4%;年龄最小的46岁, 最大的74岁。来自高等院校的有25人, 占46.30%;研究院所21人, 占38.89%;厂矿企业 (含改制后研究院所) 8人, 占14.81%。6名新外籍院士中有美国籍4名 (其中1人同时具有德国籍) 、澳大利亚籍1名 (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日本籍1名。

(2) 博士后制度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部门和地区分布广泛的博士后工作体系, 造就了一支富有活力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队伍, 取得了一批有较高水平和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截至2011年,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保持215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2148个, 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15万人。2011年, 编制印发《博士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启动实施“香江学者计划”, 与香港著名高校共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举办了15期不同学科的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万多人。此外, 还加强博士后国际交流与学术交流, 举办多次博士后专题学术交流研讨会。

(3) 政府特殊津贴制度

2008年选拔了3997名政府特殊津贴人选, 首次将400名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范围。200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5.8万人。截至2010年年底,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6.2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786人。

4. 高级专家激励保障

2006-2012年,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2480项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平均每年奖励不到340项 (见表8) 。2012年共评出国家科学技术奖337项 (人) :三大奖项目比2011年减少11.8%, 其中科技进步奖减幅25.1%, 自然科学奖增幅13.9%, 技术发明奖增幅40%, 奖励数量逐步精减, 三大奖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至2012年, 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占获奖人员 (通用项目) 总比例达到54.6%。一大批优秀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共有2736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通用项目) , 占获奖人员总数的16.2%, 其中第一完成人为归国人员的占比每年均在35%以上。科技奖励制度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奖励力度不断加强, 多年来, 培养造就了一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物, 促进了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物以及一线科研人才不断涌现。

5. 地方培养高级专家

自《纲要》颁布以来, 各地方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培养造就世界水平高级专家的政策和举措, 实施了选拔、使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专家的工程和计划。

如北京市启动实施“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2011年首批入选27名领军人才及团队, 2012年33人入选, 覆盖了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深化“科技新星计划”建设战略性青年后备人才队伍, 自1993年实施以来, 新星计划共选拔培养了19批1700多人, 很多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有的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甚至入选两院院士。

三、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纲要》和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出台后, 各部委和地方纷纷落实响应, 制定发布了一系列培养造就世界水平高级专家的政策和举措, 实施了选拔、使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专家的工程和计划, 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是从国内各部门及地方出台的高级专家的政策来看, 仍存在以下问题:

1. 关键领域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数量短缺且分布失衡

海洋局指出海洋高层次人才短缺, 创新能力不足, 特别是受国外技术封锁的影响, 在高附加值船舶设计制造、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和高端海洋监测技术装备等尖端技术领域, 缺乏能够实现突破的人才;测绘局、交通运输部、林业局、环保部、气象局均提出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相对不足;铁道部指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有关单位创新成果总结工作相对滞后, 铁路行业内院士等高层次领军人才涌现过少, 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与发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 东部地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数量仍显不足, 前沿、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紧缺。中西部地区纷纷指出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 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相当匮乏, 高层次中青年科技专家流失严重;四川省指出其科技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国家的战略布局和部署, 呈现“中央强、地方弱”、“国防强、民口弱”的特点,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难以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江苏省指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高层次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且分布不均, 目前高层次人才主要集聚在苏南和南京地区, 苏北地区较缺。

2. 科技资源配置、激励措施和收益分配模式有待完善

以民航总局为代表的部委指出现有的科技创新支撑和条件都难以达到世界水平专家的要求, 科技研发投入相对不足;中东西部地区纷纷提出科技项目经费仍然不足, 配套的优惠政策力度不够。科技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模式不利于激励高级专家,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 科技经费大部分用于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硬件方面的开支, 相比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用于人员劳务费、教育培训、创新激励等方面的开支比例仍然不高。在收益分配上, 高级专家个人从科研成果中获利的比例较低, 人才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不利于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3. 高级专家计划定位趋同、偏重任务导向

我国出台的一系列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政策往往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门, 人才计划种类过于繁多, 且很多计划彼此交叉重叠, 缺乏统一协调的能力。同时, 这些高层次人才制度大都属于规范性政策文件或部门规章, 法律约束力不强, 难以获得应有的实施效果。而且目前的高级专家政策和法规在内容上普遍偏重于科技人才管理, 习惯于依赖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 而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在人才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四、关于高级专家政策的调整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各部委和地方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调整方案, 即建立一流的教育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使用制度。

1. 改革、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要改革和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以论文、项目、经费等标准来评价人才的方法。关键在于‘去行政化’, 逐渐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加快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 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管理制度。改进当前技术职称评定机制, 建议将全国通用的职称评定交给专业社团 (学会) 进行, 政府只履行监管职责, 从而真正实现管办分离、评聘分离。

2. 建立、健全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励、奖励机制

首先是物质激励, 要为最优秀的人才提供足够、稳定的科研基金支持和国际通行的科研设施, 提供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包括住房和薪酬在内的生活条件, 提供配套的子女入学、配偶工作安排及医疗保健的良好机会。其次积极建设留住人才、使其发挥作用的软机制, 包括单位内部浓厚的学术氛围、人事聘任及考评制度、行政服务体系等。改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政策环境, 加大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力度;推动“一流人才一流成绩一流薪酬”的模式, 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创新人才给予重奖。

3. 深入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向重点领域、地区倾斜

针对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种类过于繁多, 且很多计划彼此交叉重叠, 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分配问题, 建议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合理规划, 形成一个层次分明, 归属清晰, 重点突出的较为系统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 同时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 分工明确, 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较为完善的全方位配套优惠政策, 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在制定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时遵循科技人才成长本身固有的规律, 通过重点投资, 培养国家重点领域所需人才, 在国家层面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建设的过程中, 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扭转“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失局面。

总之, 在高层次科技人才遴选、待遇、考核政策的制定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树立人本观念, 科学规划与合理使用相结合;科学培养人才, 全面评价与择优录用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健全考核机制, 绩效考评与薪酬待遇相结合。

注释

8.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篇八

关键词 财政农业支出;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总值;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812.8;F2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2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兴衰。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还需要政府从经济方面进行足够的重视,农业的特殊地位需要政府、社会共同关注和扶持。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从“三农”政策一直到农业税的废除,每一届政府都为农业的发展尽心尽力,不断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1]。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实事求是,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这种规律对于改善当前财政农业支出状况,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意义[2]。

1 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总量的关系

政府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是财政支出一直是政府采用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出可以说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催化剂。我国作为农业资源大国和粮食生产消耗大国,农业财政支出从改革开放以来就不断的加强。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始终具有重要地位,两者关系紧密[3]。国家财政农业支出包含多个方面,其中主要有農业生产费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农业科技研究等费用。农业生产总值则是所有的与农业相关的经济总量的简称,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自从政府加大财政农业支出以来,农业经济生产总值正在急剧上涨。

由表1可以明显看出,财政农业支出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国家财政农业支出和农业生产总值存在正相关联系,财政支出越大,农业生产总值越高。农业生产总值越高,说明农业经济发展的越好。

2 当前财政农业支出与现代农业经济建设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进入21世纪以后,农业发展虽然加速进步,但我国农业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农业长期以来作为经济发展的软肋,一直跟不上GDP的整体发展速度,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无不把建设现代化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当前,中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作为资源的配置主体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现代农业的经济建设需要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强有力支持[4]。农业发展需要基本的物质条件,目前,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政策主要表现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新型农民的培养、农业科研等方面。这些方面通过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强有力的支持,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些基础生产条件的完善一方面为现代农业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农业总产值的增加依赖于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可以说,国家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是推动整个农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不仅密切相关,而且使一种单向的关系,财政农业支出力度增大,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财政农业支持力度缩小,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由此可以看出,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当前,政府财政农业支出正在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我国的现代农业经济建设速度也在飞速发展,这表明积极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政府在支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财政农业支出政策,有选择的进行扶持,不但没有破坏市场的基础的资源配置作用,反而利用宏观调控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的方向进行正确调整[5]。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与合理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有极大的关系。

3 财政农业支出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运用财政手段支持农业经济建设,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农业投资、农业补贴、税收优惠等。

3.1 直接财政农业投资

政府支出的主体就是投资,财政农业投资就是对相关农业项目建设实行直接的资金投入,从经济方面对农业建设实行强有力的支持,提供保障。农业经济建设现代化的重点就是建设具有战略影响的公共基础设施,而这种设施的建设需要大笔的资金。政府对这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因此,从财政方面予以强有力的支持,直接的财政农业投资既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主要形式,也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

3.2 实行财政农业补贴

补贴是特定的给付,财政农业补贴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农业进行补贴,既包括对农民个体,也包括对农村集体。目前,财政补贴有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形式,直接补贴就是直接补贴给农民,间接补贴就是补贴给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财政补贴的范围很广,这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错综复杂的现状相符。

3.3 实行涉农税收优惠

税收是经济发展的杠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农业相关税收政策,中国早在2006年就废除了农业税,这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立足于基本国情,不断减轻农民的税收负担,进而支持现代农业建设。

3.4 财政农业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财政始终保持着高度增长的趋势,但是从财政支出方面来讲,农业支出总量显得不足,支农资金总量仍在较低水平徘徊。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如财政农业补贴的方式的不合理和财政支出支农方面低下的效率。在税收政策方面,国家优惠力度还是偏小,优惠范围狭隘。

4 完善财政农业支出的建议

4.1 坚持不断加大财政支出方面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总量

要不断提高支农资金在财政投资中的比重,加强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尤为突出在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完善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支付制度,防止资金的挪用和浪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大对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的审计工作,在财政支出资金的监管主体上实现多元化,提高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社会效益,确保财政农业支出资金公平、公正、合理使用。

4.2 不断调整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完善相关补贴方式

通过建立健全相关补贴法规,加强对农业补贴的监督管理,改进补贴发放方式,确保补贴程序公正公开。加大对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方面的补贴,使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财政农业补贴真正的利益,建立農业灾害补贴制度,逐步形成现代农业风险防范体制。

4.3 积极发挥税收的杠杆和导向作用

国家应不断制定完善相关的税收政策,继续坚持对企业和个人从事农业生产项目所得利益减免所得税的待遇。对新型的绿色环保农业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政策优惠,切实减轻农业企业发展的负担,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5 结语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财政农业支出。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总值,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增长高度依赖财政农业投入,不断加大财政农业支出中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研的投入,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使用效率,贯彻落实财政农业支出稳定的增长机制,争取早日实现农业经济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普亮.财政农业支出、农民增收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J].南方经济,2012(8):57-75.

[2]范柏乃,段忠贤.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J].理论探索,2011(1):66-70.

[3]陈辉娟,刘天军.陕西省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1):86-89.

[4]李祥云,陈建伟.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结构与绩效评估[J].农业经济问题,2010(8):20-25.

[5]林天义,吕洪波.浅议我国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和结构的优化[J].农业经济,2009(4):95-96.

上一篇:会计继续教育信息化下一篇:锅炉设备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