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2024-09-13

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共8篇)

1.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篇一

中西教育差异

中西方存在巨大的差异,文化差异更为巨大,教育、宗教、饮食、礼仪、生活方式等,都是文化差异的不同体现形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西方这两片截然不同的文化大地,养育出了截然不同的中西方人。

中西文化一直还在传承,两者的差异也还存在。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形式。中西教育的差异,传承了各自的文化,同时也延续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从学校教育来看,对比中国与西方的学生,中国的学生学的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太多,自己却想的很少。西方的学生学的不多,该学的都学,自己想的比较多。学的东西太多,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怪不得中国学生厌学较多。中国社会教育思想重视打实基础,唯书是从。长期忽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按部就班。西方的教育思想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按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

中国的课堂,是越整齐越好,还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教过的上课时的标准坐姿,每个人都整齐划一,学生就认为这是对老师的尊重,中国的社会就是要强调“守规矩”,这思想在我们最容易接受事物的年纪就牢牢地灌输给了我们。西方的学校课堂上学生们可没有这样的规定,完全不可想象。

从家庭教育来看,中西方家庭教育思想的差异也甚为巨大。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关系,自身也生活在这个东方文化的社会环境中等等各种因素,极少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内心的真正想法,总认为孩子的话没什么道理,自己想的一定是孩子要的。前几天在车上听到后座一位妈妈带着刚放学的孩子,孩子不大,因为知道生孩子很痛而说以后不要结婚,她妈妈说,你那么小不要想别的,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给我想怎么考100分回来。中国家长的要求很多没有想到孩子实际的能力。西方家长鼓励教育孩子怎么做人,怎么尊重别人。两者差别巨大。

教育是培养,不是灌输。

2.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篇二

首先, 是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在中国, 可以说大学老师就相当于铁饭碗, 即使是其他别的不做, 一周只要上几次课, 可以不评教授, 永远做讲师, 也没有哪个老师被辞退。在美国就不同了, 教授分为聘任教授和终身教授, 前者是可以被校方辞退的。在美国的助理教授, 大概相当于中国的讲师, 需要和校方要签3年的合同, 3年期满后要接受考评, 如果不合格就会被辞退。还有一些教师则是退休后重新应聘的, 这些老师不拿工资, 他们只拿讲课费。

其次, 美国和中国的大学教育侧重点也有较大的区别。美国的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基础性和创造性教育。在美国, 学生课程不涉及具体的产品, 更注重基础的应用, 而且学生是要求学基础的技术操作。例如在维多利亚, 学生的一门课程如果没有创新, 那么最多只能拿70分。并且他们几乎每一门课都有大作业, 也就是指老师只给出方案, 而不提供具体的方法, 这需要靠学生自己想办法来完成。而在中国, 考核大多的课程, 尤其是主要课程的方法主要还是通过考试最后的分数来决定等级。

再次, 美国和中国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 学生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没有专业的区分, 所学课程都是公共课, 然后各个专业便会派出其最好的老师讲自己专业的经典课, 以供学生选择。相反, 在国内, 学生踏进学校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自己的专业, 而且4年都不变, 不管喜不喜欢或者适不适合。第二, 尤其重要的是美国的大学生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 他们一学年分为3个学期, 只有1、2学期只是完全上课, 然后就是一个学期上课, 一个学期工作。而且有老师专门负责联系学生的工作, 这样学生就可以半工半读, 工作一个学期后要交技术报告, 而如果应聘不到工作就算没完成任务。第三, 也是一个中国大学几乎没有的, 每一学年结束, 都有一部分学生被要求退学, 因为他们不适合这个专业或者这个学校。辞退后他们可以换专业, 或者换学校, 找到自己更适合的学科、这一点, 我想在中国几乎没有哪个学校能做到, 除非该学生极为特殊, 不然恐怕会是99%的可能从这个学校, 这个专业顺利毕业。第四, 在美国, 没有考查课, 所有的成绩都以学分体现, 最后加权平均。所以说如果学生一科落下去, 那么就很难补上, 美国的大学会越来越难进。在中国, 我们的大学现在是越来越好进了, 而只要进来, 那就容易出去。

不仅如此, 西方的教育方式对成绩排在前面的30%~40%的学生非常有益, 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学习, 学校赋予他们权利选择学习的方式, 他们可以自己自由发展, 因此拥有很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中国的教育模式对排在后面的30%~40%的学生有好处, 他们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 可以成才, 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们聪明的人竞争, 因为他有扎实的知识, 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 但仅仅是机械的模仿和表面的理解, 思维禁锢在狭窄的空间上, 有序, 但缺乏创新。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是努力地培养“学业智商高”的人才, 注重积累知识的能力以适应各种标准化考试的选择, 培养的是学习型的人才, 而忽视了培养社会所需的多层次创造性人才。

虽然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中国的大学教育也不能生搬硬套, 不能把人家的拿来就用, 因为我们其他方面的政策不配套。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取长补短, 使我们中国大学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摘要:中国提出“素质教育”已有些年头了, 但是素质教育在中国施行的效果究竟如何, 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中、西方大学教育到底存在哪些差异呢?本文针对这个教育热点问题, 浅析了中西方大学教育之差异, 希望大学生们能理性地面对中、西教育。

关键词:中西方大学教育,差异,创新,教师

参考文献

3.中西方的家庭教育差异比较 篇三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家庭教育 差异 比较

当前,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最关键的是人才的竞争,其竞争的要素更重要的是体现意志、人格和做人的比拼上。随着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快,人才的竞争不仅仅是面对国内,在很大程度上也面临着国际的竞争。这种竞争从儿童期就开始了,每一位家长必须要有这个认识。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包含在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专门阐述,这几个方面有些是相互交叉的,但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问题的本质。

一、对孩子基本态度的差异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心理。而中国家长受封建社会意识的长期影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懂事”、“无责任感”的,家长对孩子负有全面的责任,所以自然就以孩子的“主人”自居,而且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极大地束缚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

其对策当然不能照搬西方的态度和观念,但历史的发展潮流是“以人为本”,这个基本思想也应该贯穿到养育孩子的观念中来。从小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即使孩子不懂事,但应该凡事都与孩子商量,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的想法,在这个前提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将对孩子的成长有百益而无一害。

二、对孩子成长过程的认识差异

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宁苦而不娇。西方国家的家长特别重视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第二,家富而不奢。西方国家的家庭,经济条件多数优于中国国民的家庭,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如孩子想预支某些零用钱,家长会断然拒绝,其良苦用心是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西方国家家长这种放手而不放任的家教方法,其优长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有不少欠妥之处,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第一,社交上“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对方的态度,对孩子产生的却是负面作用。第二,生活上的“包办代替”。这种“包办代替”从横向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向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第三,经济上的放任。为数不少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经济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腰带,甚至东挪西借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以适应互相攀比的消费风气。对孩子的零用钱普遍表现“大方”,随要随给。

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和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谋职、就业奠定了基础。与此相反,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能力,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知关心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对孩子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差异

西方的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法规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等几个方面,尤其重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心理素质的几要素:情感、意志、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就仿佛是这棵树的根系。假若一棵树的根系不顽强、不健全,不能和谐地在“社会”沃土中滋生旺长,这棵树就很难顶天立地,成为栋梁。

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被西方家庭视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他们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从培养其自尊和自信心开始的,不是靠说教,抽象地教孩子要自信、自爱、自强,而是把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既作为营养大餐,又作为独具特色的小零食,随时随地、毫不吝啬地送给他们。他们重视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孩子认为自己是优秀儿童,值得别人尊重,他就会朝着目标中的“更优秀”发展。而这时,成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评价。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普遍认为,对待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时不断受挫折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大多数父母都认同这个观点并予以实施。他们认为培养孩子自强不息的意识和超越自我的精神,锻炼孩子在困境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是最重要的。锻炼孩子的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宽和容众的协作精神也被列入重中之重。因为未来社会的许多工作需要众人通过协作来完成,儿童从小就习惯了与他人态度平和地相处、协调地配合,长大才不会产生心理障碍。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中国传统的家庭抚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孩子采取严厉与宠爱相交织的态度。父母一般对孩子都寄予极高的期望,因而,很容易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未来发展。当孩子的作用符合父母的期望,自然得到极大的情感满足;当孩子的行为偏离父母预设的轨道,就要对孩子严加管教了。当前,家庭的抚养方式存在一些引人关注的问题,如对孩子宠爱过度,只宠不教;望子成龙、期望过重;利他主义倾向削弱等。

四、对孩子创造精神培养方面的差异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

为什么中国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比美国孩子好得多,中学生也连连获得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金牌,而华裔人获诺贝尔奖金的人数这样少呢?这不是社会政治体制问题,而在于文化传统。和中国有相似文化传统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没有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一个证明。中国的教育体制注重所谓的“博闻强记”,注重脑的操作和训练,强调繁琐、复杂、脱离实际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国人12年的中小学学习生活,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死记硬背,勤学苦练”,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人的内在兴趣、动机和自发行为,受到严重的压抑,而这些却是获得诺贝尔奖(即高水平的发明创造)所必需的。在整个中小学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一直“紧密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使青少年的创造力被压制得没有“生产”和“翻身”的机会。对这点我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西方家长在家庭道德伦理观念、家庭教育价值观以及能力培养、品德教育、创造性激发等方面都值得我国家长认真研究学习。

参考文献:

[1][美]戴蒙、勒纳著.林崇德等主译.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第四卷)——应用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8-156.

[2]许建辉.从素质教育看想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及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3-126.

4.浅谈东西方教育差异 篇四

总字数:

摘要:本文从一个大学生的角度,通过对几部中美教育类电影的赏析,对东西方教育文化中存在的各种差异进行了描述与比较(尤其对中美教育文化中的家庭及学校教育问题给出比较详细说明),对其产生原因以及其优缺点也给出作者理解性的解释。旨在通过对这些差异的比较与分析,更好的促进双方教育的发展与提高,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并非想要抬高宣传或批评贬低某种教育方式,或是某个文化。衷心地祝愿在全球大发展的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东西方在教育问题上都能有所改进,有所突破;东西方文化能得到更好的交流与融合。

教育实验学院

JS06004

060078

鲁婷

浅谈中西方教育差异

前几天在网上见一高中时候的学长,一打听,原来人家现在已经在美国了,那叫个羡慕啊。想当年,他还没我牛呢,考试就没考过过我,私下里,据说对我还是相当崇拜的,没想到,就两年不见,人家就„„发达了,哎!哪像我,还沉浸在等待出国的酸苦当中,其中滋味,那叫个难啊!

出国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尤其是美国,很多学生把它作为留学的首选。美国的大学,美国的学术氛围,美国优越的奖学金体制,美国的一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东方学子为之奋斗,为之努力。那里就像是学生们的天堂,学术的天堂,那里的一切都是美丽的,都令人向往。可是美国高校真比中国高校优越吗?美国教育真比中国教育优越吗?东方教育文化比西方教育文化到底欠缺了什么呢?

1979年6月,中国派出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这样的记录: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掉个头,好象都易如反掌似的。

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乏人问津。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在结论部分,是这样写的:

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盲,可以这样预言,再有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随后,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这样的描述: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种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样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的最早,睡的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

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可是结果如何呢?29年后的今天,美国病入膏盲的教育体制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在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的教育体制与美国究竟有都大的不同呢?

电影《喜福会》就从一个方面表现了这个问题。《喜福会》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连续八个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成为1989年美国四大畅销书之一,多次获奖并拍成电影。小说描写解放前夕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心理隔膜、感情冲撞、爱爱怨怨,令人感慨万千。全书分别从母亲和女儿两个体系来安排,两者呼应得十分融洽,既可独立成章,又可连成一体。同时本书翻译时保持了原作的诙谐和美国式的幽默,更符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本书,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美籍华人的心态和观念,感受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还能对美国家庭教育,美国的文化有所了解。《喜福会》这部电影就以四对母女关系探讨了女性意识的时代流变,对于女性的弱者的地位,与女性为求改变的不断抗争,进行了描摹。我们再此不深究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女性意识问题,只想在家庭教育上对中美两方做一对比。

电影中四位女母亲都来自于中国,她们历经艰险与苦难,饱尝世间辛酸,终于来到了以为可以脱离苦海的地方,虽然她们在美国生活多年,可是过去永远像是影子一般紧跟着她们,进入她们的梦想,侵蚀她们的心灵。让她们永远对那段残酷的历史痛心不已。因此她们未能够全部的融入美国的生活中,东方中国的思想给她们的行为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教育下一代上,她们更是倾注自已全部的希望与努力,虽然每个母亲都被她成长中的社会视为鸭子、不值一提的被轻贱,但她们不甘于这被轻贱的命运,为自己的命运孤注一掷奋力一搏,终于给了她们女儿尊贵的身份与地位。她们正像伸长脖子的鸭子,终能留给女儿天鹅的羽毛,与充满爱与尊严的未来。而她们的女儿,自小就生活在美国,虽然来自母亲的东方思想对她们有所影响,可是比起自小就耳濡目染的美国文化,就相对少了不少。这群生长在美国的女孩们,她们渴望自由,反对专制,渴望尊重,反对所有对她们而言不好的制度。对她们的中国妈妈,她们抱有很多的不解,她们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们要到处炫耀她们的成果,她们不了解为什么妈妈们再想得到赞美时总是先要将自己的不足,她们不理解为什么妈妈们不喜欢她们的美国男友,对他们妈妈好像就是个迷,她们不理解,在做过尝试要去理解却失败之后,她们也不想再去理解。果然希望过大,失望过大。她们的女儿被这一份份沉甸甸的希望压抑着,她们并未按照母亲所设想的发展,成为音乐家,棋手或者什么,她们想做回自己,只做自己。而后母亲们也发现她们千方百计的想让女儿们摆脱自己原来的命运,但是女儿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承袭着母亲的过去,用另一种方式重蹈人生的悲剧,唯一自小反抗母亲的女儿,又特别的会被母亲「我不赞同」的 沉默所干扰,彻底的失去了自信与自我。她们之间急需一种调节的物质,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在这几对母亲和女儿身上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发挥。母亲必须跟女儿和解,母亲必须透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赋予女儿坚强的力量与自信;母亲必须伸出援手,让女儿及早阻止悲剧继续搬演下去。这种母女间「命运遗传」的关系,母女间的特殊情感,在电影中发挥的很耐人寻味。最后,母亲成功了,她们过去的经历,得到了女儿们的理解;女儿们也在母亲的经历中真正得到了力量与自信,对她们的人生道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给他们的婚姻,她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最后当外国女儿激动的抱住她的中国姐姐们泪流满面时,中美的教育文化差异得到最完美最和谐的融合。

故事以母亲女儿们的矛盾展开,以最终的和解结束,突出展现了中美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冲突与矛盾。比如,中国人惜字如金,在面对矛盾时常常选择沉默,一切尽在不言中,亦无言对有言,而对与土生土长在美国的女儿来说,心里有什么事就应该说出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别人才能理解你,这一点在母亲女儿的交流中有所体现。母亲以为女儿在自己的沉默中会明白自己的意思,可是女儿却做出努力希望母亲能说出来。最后一个极富天赋的棋手就这样没有了昔日的自信与风采。

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在高等教育中也是有所体现的。美国学生为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这与美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的政策相关。)

同时,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因此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填鸭”,辛苦得很。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对大部分美国学生来说一向不大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如果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我们能够不用计算器做四位的乘除法,甚至能够徒手平方根,那美国学生看中国学生的眼神,肯定像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他们不能相信,这么“难”的题目不用和计算器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中算出来。这也许就是美国计算机发展之快的一个原因吧。对中国的9*9乘法表,多数美国学生更是“不能理解”。

有个老师给出这一道题目给中美学生:“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话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重合,而在场的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我们不能说中国的这种教育方式不好,我们更不能否认中国9*9乘法表的优越性,可是同时我们不能否认在我们视为病入膏盲的教育体制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在仅仅30年中。中国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之河孕育出了泱泱大国,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华夏文化。自孔子杏坛讲学,育“七十二贤”三千众弟子,桃李遍天下,几千年来形成了特有的教育体制和文化,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社会。学者李泽厚更是把“中国”一词诠释为一个文化的概念。相形之下,美国,当今世界的第一发达大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开放兼容的文化结构,在不到三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成为影响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中国和美国,在21世纪分别为最具代表东西文化的国度,在影响世界的发展道路上,有着太多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首先注重品德的培养,这在中国的四字词语“德智体美”中就有所体现,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也有不同层次的体现,德育课可以说贯穿学习阶段的始终。这在美国学生的眼里几近是不可能的,美国人并非不关注品德的培养,而是她们最注重个人技能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以自我为中心并非不好,只有所有的人都健康了,都富有了,整个国家才可能变的强大。

美国的教育没有过早、过重地强迫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学校没有严格的管制手段,而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发展;没有扼杀孩子的天性。所以孩子们自信心强,思维活跃,敢于异想天开。而中国的教育则过度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孩子们负担过重,天性过早地受到约束。“在世界上也是起的最早,睡的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但相比之下,却鲜有成就。孩子们被严格的制度和纪律管制起来,个性和行为被最大限度地强行统一,“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

中国电影《长江七号》中对此也有所描述。电影讲述了讲的是贫富悬殊变化急骤的社会里一段朴实的父子情。一位含辛茹苦、望子成龙的父亲,一只意外来到人间的垃圾外星狗,善良而富有爱心的女老师,恃强凌弱的霸王学生,面凶心善的老板……这些平凡却传神的小人物,组合成一幅人间善恶图。导演周星驰的搞笑功力我们早就见识过,但谁都没想到,这次星爷端出的“催泪大餐”,不仅轻易地让你笑,也达到轻易地让你哭的目的。影片中,相依为命的父子穿着捡来的鞋子,屋里爬满了蟑螂小强,每天吃着烂苹果,但我们仍能听到周星驰扮演的父亲反反复复地对儿子说:“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不说谎话,不打架,不吹牛。好好学习,将来长大成人,做一个社会的栋梁之材”。这时,观众的眼圈开始发红;当“7号”为了救人耗光能量,最后倒下时,观众的心都快碎了……这份外星狗与人类的感情,这份浓浓的父子之情,着实打动着每一个观影者的心。很多中国孩子曾有过这样的恐惧:因为自己不好,所以父母发生了不幸。这种负罪感在孩童时代很常见,只是很多人长大后忘记了。导演周星驰没有忘记。这就是本片剧情的心理依据。外星小狗的作用,则是为了安慰孩子,确保父母无恙。在我看来,故事的核心在这里。当然外面有很多层修饰,也并不觉得多余,结果片子看起来就不简单了。

这部电影虽说重在表达社会生活中小人物的悲悲喜喜,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境况,那些小人物在电影里,永远是英雄。他们或者笨拙或者超然,又很奇怪的间而有之。对幸福抱着打不死的希望。他让我们在银幕下微笑着流泪,就是这样。但是,就是在这小人物的身上,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教育文化的痕迹。“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不说谎话,不打架,不吹牛。好好学习,将来长大成人,做一个社会的栋梁之材。”这句重复多次的父亲教育儿子的话,让我们看到中国家庭教育中对国家对个人的理解,对技能对德育的看法。

在课堂教育中,影片中势力的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中过教育的弊病。我们的课堂教学相对美国来讲,班级人数过多,课堂容量大、要求高,课堂氛围比较严肃呆板。这样虽然给学生打下了系统扎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课堂不活跃,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的弊端,典型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是中国基础教育课堂尤其

是高中课堂的共性。而美国课堂班额小、氛围自由、宽松,上课期间学生可以随意走动,自由辩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美国的教育方式得到最淋漓尽致的体现。课堂俨然是一个讨论的战场,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同学们在课堂上与老师展开争论是常有的事。美国学生从小习惯于在大庭广众下表达自己的观点,越是公开场合,越是侃侃而谈。在课堂上,大家都很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是言之无物或是说错了也无妨,因此大家上课时无拘无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不只是一种表面的活跃,比较教师照本宣科,一人言谈要好得多,这种交流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能够主动地思考,从而辨明事理的多样性。而中国就没有很好做到这一点,上课时背在后边的小手,挺的直挺挺的小腰,不允许随意说话时的压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不正是在这样机械教条的教育手段之下泯灭的吗?自信心、抗挫力、创新变通精神、敢想敢干的勇气和胆略,不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之下被压制的吗?“听话、规矩”、胆小懦弱、逆反心理,不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卓有成效的成果吗?可这些成果使我们愿意看到的吗?

如今,很多人都会选择出国留学作为自己走向成功的理想阶梯,尤其是走向标榜自由世界的美国学习深造。除去对物质文明的渴求,对优越生活的向往,更多的是对一种文化精神的追求,其中包括自由、开放、充满挑战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文化的追求。当然,中国的教育文化富含“合和”精神,“君子和而不同”、“实事求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都是中国教育所培养出的崇高的理念。我想,如何在全球化的竞争中,针对自身的特点,发扬优良的传统,同时用于发现、承认自己的不足,努力学习、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改造和完善本国教育的体制和文化,真正把教育做成培养人才、培育创新意识、推动国家前进的强劲动力,这将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直面的问题。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培养天才,首先应具备成长天才的土壤。教育文化的土壤关系到人才资源的强盛,关乎国家的兴衰。

5.中西方建筑差异 篇五

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受其自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中国建筑自古以来以土木 为主要建筑材料,而西方主要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由于地理环

境辽阔,而导致各个地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自然差异,但是无 论民居或者宫殿等建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土木为建筑 材料。中国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经济,使得人们对土地和植物 有着特殊的眷念,造就了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人与自然和 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所在从上古时期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人 们自然将十分常见的土木作为最为基本的建筑材料。而后 衍生而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更是将人与自然看成一 个整体,可以说,讲求“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中国古人,将 土木结构作为建筑的最基本的材料,从本质上说是重视生 命亲和关系的体现。

据考证,我国古代的穴居、浅穴居、巢居等建筑,基本上 都是黄土与树木建造而成的。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 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土树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 传统,却依然被沿袭至明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 征。例如,在中国南方,由于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南方民居 除了采用青瓦覆顶,以砖砌墙外,大量的建筑材料都是木 材。以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亭台楼榭、层楼叠院等为主要建 筑基调的徽派,就是一个典型木质结构建筑形态。与此类似 的还有我国云贵高原一带常见的木楼和竹楼。西南地区因 为气候潮湿把民居抬离地面,便有了所谓的吊脚楼,这类民 居所用的材料都是木材。而我国的北方民居却一般多用砖 瓦黄土作为建筑材料,例如西北地区的窑洞,东北地区的土 坯房,都继承了我国古代穴居的传统。

比较之下,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地势崎

岖,河流短促,缺少平原,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蕴藏有大量 石灰岩和大理石等石材资源。这也成为古代西方人选择以 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自然环境基础。加之,西方以狩猎为主 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心态,而后衍 生成为“体分为二”的哲学传统,都影响着西方人的社会文 化。西方人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一方面体现其追求真理 的理性精神,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力量能 够战胜一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宗教观念的影响,石材隐 喻着宗教的神秘感与神圣美感。这种产生于原始文化中的 “恋石情结”,使得石材建筑成为欧洲自古希腊到西方现代 崛起的20世纪初期,整整2500多年建筑史中的主流建筑 文化。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 等等,都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直到文艺复兴时 期的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宫殿等官方建筑,都已经以石材为 主要建筑材料。以土木为建筑材料的中国建筑,在质感上偏于朴素、自 然而优美和谐,更富有生命的情调和阴柔之美。而以石材为 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质地坚硬、可塑性很小,给人以力 量感、力度和刚度,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二建筑结构的差异

北宋精于修造木塔的喻皓在营舍之法的著作《木经》中 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 分”。这里的“梁以上”指屋顶,“地以下,梁以上”指屋身,屋 身以下阶梯、台基便是屋基。喻皓的这种描述,明确指出了 中国建筑结构的3个组成部分即:屋顶、屋身和屋基。无论 是以木材构架的叠梁式和穿斗式,还是土木混合结构混合 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个体,都是由这3个部分构成。在 空间造型中,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结构特征莫过于屋顶之美。传统的中国建筑多采用梁柱支撑屋顶,同时为了防止以土 木为主要材料的构件损坏或腐烂,而采用了斗拱技术使得 屋檐在斗拱的支撑下向外延长,以便阴雨天气将积水排出 屋顶。

梁思成曾有过这样的阐释:“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

秘的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 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 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 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正 如梁思成所说,中国建筑的屋顶多种多样,并且成为中国建 筑空间造型中最为精彩的一个部分。这种如翼轻展的具有 坡度的屋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具特征,例如在大唐时 期,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屋檐出挑深远,在日照之下投下 美丽的阴影,使人深感其自然生动之美。而清代的建筑屋顶 坡度陡峭,让人深感其庄严肃穆。总体上,由于受儒家“中 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多表现出和谐含蓄之美,重视建 筑各个结构部分的协调共生,统一通顺。因此无论是损坏了 建筑中的哪个部分,小到一木一墙,都会给人以残缺不全的 感觉。

比较而言,西方建筑追求一种与自然对立的结构形式。夸张的尺度和精密的几何比例之下的西方建筑,体现了西

方人改造自然的征服精神,这种“数的结构”建筑,处处强调志Writer Magazine 2010 No.4艺术空间 的是人工伟力而非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古希腊帕提侬神 庙的立面、平面和剖面,在内外部空间都有着相互适宜的几 何比例,从而建造出一种“数的结构”美。

就如中国建筑的屋顶之于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性,西

方的雕塑艺术之于西方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经 过了巴洛克文化和洛可可文化以后,西方建筑开始营造一 种雕塑美。其注重建筑立面的雕塑,而不是结构,这种雕塑 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结构的美是透过雕塑来创 造的,结构是内在的,雕塑是外在的,因此从外表看,西方建 筑雕塑感十分强烈。这种雕塑感是富有重量和力度的顽强 的美感,伟大崇高而又震撼人心。例如柯布西埃充满激情的 建筑作品“朗香教堂”,实际上是一座令人充满想象的雕塑 品,这部经典创世之作不仅体现了西方建筑追求雕塑感的 建筑文化理念,也在现代建筑文化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对于 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中国社会自古以血亲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这种血亲家族关系对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的影响深远。我 们常见于中国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多是以“四合院”的形 式出现,讲究以和为贵的中国,建筑上体现了一种家族式集 体的美。王国维曾说:“我们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 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而其 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 堂与房又非可居之地也„„然欲诸室相接,非四阿之屋不 可。四阿者,四栋也。为四栋之屋,使其堂各各东西南北,于 外则四堂,后之四室,亦自向南北凑于中庭矣„„”王国维 的这段话,说明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对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 影响,家族结构与建筑布局的相互照应,最常见的庭院是四 合院、三合院、二合院。总的特点是由数座建筑个体与墙、廊 等围合而成,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构成一个递进式的建 筑群体。多个庭院被组织到一个群体布局之中,表现在出一 种主从分明,轴线齐整。庭院建筑组接的过程中,体现了中 国建筑布局的条理性,也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 和清醒世俗的理性精神。

与中国建筑不同的是,欧洲建筑不受血亲关系,家族观 念的影响,不再追求中国式的封闭式的建筑文化形式。在西 方,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城市一起成长,成熟。它 是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的中心区域,在广场的四周往 往建有政府大厦、教堂、剧场、商场、神庙等等。广场是一种 富有民族个性的建筑文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圣 马可广场,是威尼斯一个中心广场,周围有市政府大厦、圣 西密尼安教堂,总督府与圣马可图书馆等著名建筑。圣马可 广场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娱乐休闲场所,是一个人们 用于嬉戏玩耍的露天客厅。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泼、好动的个性的体现。

另外,西方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种高空垂直、挺 拔向上的形态。同时,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社会 文化心态,这决定着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特性的张扬特点,在 空间布局上多努力突出其个性特征,尽可能建造得高大挺 拔。例如法国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高达142米; 德国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古罗马的万神庙,其穹顶直 径和顶端高度均达43.3米,混凝土建造的墙体厚度达6.2 米,实为庞然大物。古罗马城的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大角斗 场,规模巨大。长188米,短轴156米,观众席立面48.5米,分为四层,可容纳8万观众。这些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建 筑个体,在体积和高度上的庞大,突出了西方建筑的个性形 象。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是西方世界开放民主的社会文化 氛围的有利体现,反映了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利用技术 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四精神层次的差异

布鲁诺·塞维在《建筑空间》论一书中,对欧洲建筑文化 的人与神的冲突做了这样的阐释:“埃及=敬畏的时代,那 时的人致力于保存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优美 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深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 的时代;早起基督教式=虔诚和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 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 代。他指出在建筑史上这一主题是不断转换的,从精神层面 上来讲,建筑和其他文化一样,也是以人与神的文化冲突调 和作为文化主题的。

6.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六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除了表现在价值观,习俗差异等外,还与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的不同有关。

1、生存环境方面:

语文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lv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 “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2、宗教信仰方面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语言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吧)这样的诅咒。

3、历史典故方面

英汉两种语文中有大量的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中Achilles’heel(唯一致使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诸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称呼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 Your skirt looks nice.B: Thank you.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

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Mrs Read?” “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7、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书目(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7.中西方文化差异教育与英语教学 篇七

一、文化差异和英语教学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一门语言, 不单纯是指学习这门语言的词汇、语法等内容, 更重要的是学习这门语言的思维习惯、运用语境、使用环境等。从这个意义上讲,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整体, 文化差异和英语教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第一, 了解我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对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词汇、语法等方面, 还表现在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 很多学生都从汉语的角度去判断、理解英语句子, 导致“中式英语”的大量出现。因此,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异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

第二, 英语教学对于理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更好地尊重西方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差异一方面激励着很多人不断去探索、寻觅西方文化的精髓, 另一方面, 也导致很多人对西方文化存在很多误解, 由此也引发了对西方部分文化的不尊重和不理解。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 穿插入文化差异的教学, 使学生更好、更全地理解我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 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英语这门语言工具, 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尊重意识, 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差异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 文化差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思维方式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从英语的思维方式出发去理解英语, 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 必须要借助文化差异的教学。文化差异对于我国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通过文化差异教学, 对于打破学生汉语的思维模式,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 文化差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掌握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通过文化差异教学, 可以使学生了解国与国之间文化的不同, 了解英语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运用方式等。这些对于提高学生运用和掌握英语的水平和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 文化差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 文化差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不能把握文化之间的差异, 这种语言教学注定是失败的。通过文化差异的教学, 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词汇和语法有更好地把握, 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这种语言使用的语境、使用的方式等。开设文化差异教学, 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知道文化差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 应该如何更好地融入文化差异教学呢?我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8.中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篇八

关键词 传统教育模式 研讨式教育模式 比较研究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目前中国高校的师资水平,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相当大比例;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不能说大部分,但至少个别重点大学实验室设备也绝对不比欧美大学差;考入大学的生源质量也很好,我国的高中生知识水平普遍比欧美的要求高,那么,我们的大学为什么不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呢?原因在哪里呢?在教学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教学方法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模式的含义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反应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作为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方法论体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起着桥梁和中介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学模式是一个方法论体系,其中包含了讲授式、启发式、举例式、讨论式及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可能是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现代高等教育始于西方,教学模式在历史上也发生了几次阶段性的变化。

二、高等教学模式的历史发展阶段(一)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历史阶段西方大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大致经历了三代:第一代发生在19世纪之前,第二代的时间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后期,第三代是从20世纪后期到现在。第三代还在发展中,主要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化、国际互联网的建立、知识社会的出现使得大学教学模式又开始了新的探索。第一代出现于19世纪之前社会、科技不发达,大学课程里还没有形成教材,教学方法是教师学生面对面的讲授。大学教学主要是教师念书,学生记忆和背诵。学生主要学习修辞、语法、逻辑等。此时大学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读书写字,学会演讲和辩论。第二代是19世纪初出现于德国的“研讨班”,这种教学方法理念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学习研究,然后老师和学生在“研讨班”上讨论,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得到了自我能力的提高。德国的“研讨班”教学模式被当时的许多大学所采用,但是随之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规模也越来越大,“研讨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人数迅速增长的需求。后来,便出现了“班级授课”,这种模式的特点和现在我国高校的“班级制”类似,教师在规定的时间给某个班级授课。这种教学模式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是观众,教师照顾了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却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特征,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第三代是19世纪后期,美国的教育家提出了要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大学教学要让学生得到发展,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在做中学。他们认为这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第三代教育模式出现了,就是结合“研习班”和“班级授课”的优点形成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法。在班级授课时采用研讨的方法,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中心而是组织和引导者,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现成知识的记忆和存储,以及现成技术的模仿,更多的时候是对问题的探索,在西方大学里,现在普遍采用的正是这种教学方法。 (二)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历史阶段在西方高等教育蓬勃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情况也经历了几个阶段。我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鸦片战争之前是古代教育阶段主要是官学和私学。在明朝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系统,教育与科举紧密联系,形成了从地方到中央的学制系统:乡学——府州县学——国子监。当时也有书院,比如,东林书院,这时的书院掺杂了浓重的政治色彩。鸦片战争之后是中国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期,出现了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出现了高等学堂和班级授课制,还划分了门类,比如:农科、经济科、文学科及政治科等。到辛亥革命之前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此时中国高等教育,在理论和制度方面都有浓厚的“以日为师”的基调。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先生非常关心高等教育,他制定的《大学令》是“仿德国大学制”。此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主要是“美国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后主要是学习“苏联模式”。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吸取东西方教育模式的长处,不断探索调整希望找到更加合适的教学模式。从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基本相似,都经历了“德国学制”“美国学制”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高等教育与欧美国家相比在哪些方面还有差距呢?

三、西方和我国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具体形式(一)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大多数课程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讲授法”。纵观教育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模式中大规模采用“讲授法”出现于工业革命之后,当时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学生规模的问题,出现了“班级授课制”。大学开始按照固定的时间,由固定的教师给固定的班级授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和同学之间有眼神和语言交流,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灵活掌握和解决,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即兴书写和发挥。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出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其优点是可以呈现复杂抽象的图像,学生可以非常清楚的明白接受,但是多媒体的过量应用会限制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在运用时应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讲授法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模式。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上又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过分强调了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面,而学生“学”的主动性方面被弱化了,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状态进行的教学活动,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为此,我国许多高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条件。比如,对于理科的学生来讲,加大了实验课程的课时量,安排了实习实践课、社会实践课等。但这些做法的收效甚微,一些流于形式,在实施的方法上还有待改进。(二)西方高等教育课堂上的教学模式表1是美国一所大学11门课程的课堂教学,除去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表中一共列举了16中教学方法。表中打“√”表示该门课程采取了此种方法,打“△”表明该教师非常恰当得运用了该方法。这16中教学方法,可以大致进行分类:第一类课堂上:小组学习、讨论、Q-A,presentation,现代多样化教学技术,案例分析。第二类课堂外:课外考察调研实践,多样化教材和大量阅读,论文写作,课后见面,嘉宾论坛。第三类评价体系:累加式多样考试,教师评估和学生评价。从这三个分类可以比较出,我国高等教学模式与西方教学模式的差别。第一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在课堂上,不同之处,就是我国的课堂大部分是教师的舞台,学生是观众,教师板书或是使用多媒体课件,讲解许多知识点,学生听一天的课下来,就是忙于记笔记,思考的时间少,没有思考,哪里会提出问题?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听得多,说得少,思考的少,这些不利于表达能力得锻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西方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课堂是学生的舞台,通过“小组学习、讨论”等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调研成果和的意见,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起来才会充满动力,再辛苦也不觉得累。我国的教学模式可以借鉴西方的这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也根据需要适当的采取一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学方法。第二类教学方法主要是在课堂之外,我国现有的模式称之为实践课。这些方法之中,在我国教学模式中也有,比如每一门课除了教材之外,教师都会制定几本参考书。我们也有课外调研的活动,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导致了结果不理想。我国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习惯于教师课堂上讲什么就学什么,轮到自己独立的去学习时,就有点儿不知从何开始了。在西方的课堂之外,不管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都需要大量的调研和大量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除了要阅读之外,西方教学中,相当重视对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课程论文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是比较常见的。我国不少课程也有这一环节,可学生执行得比较敷衍。阅读、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技能,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三类就是评价方法。西方教育和我国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学生相互评价。如果我们在课程教学上也引入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在评价体系中就可以适当的加入学生的相互评价。但是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又会遇到问题,因为学校规定了课程的考核体系,而且往往是一刀切,所有的课程都比照一个模式,期末考卷成绩占70%,平时成绩(课程论文,考勤等)占30%,所以在课程的评价体系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被限制了。我们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许多相关管理部门给予支持。课堂外的考察调研实践,多样化教材的大量阅读;课堂上的小组学习、讨论、Q-A,presentation,论文写作;评价体系的教师评估和学生评价。这三类教学方法构成了相辅相成的系统,每类之间的教学方法都相互关联与制约,教师在课堂上给出问题后,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外阅读相关的书目和调研活动形成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回到课堂后教师组织小组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去实施方案,最后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做总结。学生通过这些环节的实践,学会了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得出结论的过程,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同时在这一教学模式的进行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精神,大家完成了一项工作,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四、结论

知识的海洋是浩瀚的,在课堂上老师能交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具备学习的能力。当然这一教育理念应存在于整个教育体系中,而不仅仅是高校。在我国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上,适当的采用“小组学习、讨论、presentation,论文写作,教师评估和学生评价”等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够更有效得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长萍.大教学模式设计策略.中国高教研究,1997,(6):66-67.

[2]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95-101.

上一篇:计划生育介绍信下一篇:初三网络是把双刃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