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应用的研究(共11篇)
1.班班通应用的研究 篇一
班 班 通 的 应 用 与 思 考
十堰市房县红塔镇塘溪小学 张玉珍
手机***
邮箱1437524912@qq.com
摘要:班班通推动教学的变革,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作为教学工具,教师可以用它来开发并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互动的教学情景,呈现多种教学信息,为师生带来全新的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关键词:班班通 教育教学 应用于与思考
随着国家对中小学信息化建设重视,不断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各中小学相继如愿以偿地安装了“班班通”设备。目前农村学校也以普及。“班班通”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利用它进行多媒体演示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电子课本,可以利用畅言智能教学系统和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让教师改变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课堂教学方式,班班通真正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它特有的优势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实现高效课堂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下面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使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班班通”对老师产生的积极影响,促进了教师自主学习,提升教师素养。班班通”工程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的革命。原来传统的书本学习,已经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班班通”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教师可以通过“班班通”查阅最新的教育成果,了解最前沿的教育动态和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培训方式,将教师培训远程化、网络化,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并根据教师的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内容,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使教师“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班班通”改变了教师备课方式。“班班通”工程,使教师从原来的手写教案,走向键盘输入,从纯文本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在电脑上备课,进行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也可以将自己的教案和课件上传网站,供其它教师共享,以更直接更快捷的方式通过搜索引擎,直接从互联网上检索自己在教学上所需要的教案,课件等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再进一步加工整理,为我所用。
2、运用“班班通”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通过画面展示、切换、停顿、闪烁、组合、重复等步骤,达到以往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锻炼学生的观察、归纳等各方面的能力,提供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班班通”架起了通向高效课堂的桥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让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走进了每个教室,实现了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促进了课堂活动中师生的互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颇有兴趣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氛围和谐宽松,紧张有序,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3、运用“班班通”加快了教师参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紧迫感。
新课程的改革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之上的。课程改革后,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相应的教学手段发生变化不大,而现在“班班通”走入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这不得不使我们教师感到自身的素质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差距太大。而现在的“班班通”教学,逼着你学电脑,学生推着你学电脑,面对已装备好的高价教学设备,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我们的老师能舍弃这些现代教育设备而坦然地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来进行教学吗?压力就是动力,“班班通”建设,加快了教师参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紧迫感。教师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得到空前的激发。
二、运用“班班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 “班班通”教学为沉闷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色彩,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二者更易于建立共学或互学的关系,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通过这一手段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班班通”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一个声像同步、声情并茂的多媒体音响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的呈现,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想象美、创造美,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如:语文、美术、音乐、思想品德等课程,都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将美好的东西展示给学生,使学在观察和欣赏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使美的教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达到传统教学媒体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精美独特的图片、震撼人心的音乐、精彩纷呈的动画、生动形象的视频,成了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心愉悦,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运用“班班通”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具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是现代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班班通”的电子白板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回答及时迅速地给出评价,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还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尤其是练习设计,容量大,方便快捷。利用“班班通”设备,其训练效果非常好,是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
五、运用“班班通”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班班通设备,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声音、画面,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吸收率,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以生动活泼的多种方式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总之,“班班通”以其形象直观、活泼生动的特点,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新变化,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但是,无庸讳言,综观我校“班班通”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我认为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教师过分依赖“班班通”。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无论什么类型的课都追求使用多媒体手段,甚至不加选择下载,拿现成的课件来放映,而实际上真正用在教材研究上的时间并不多,没有真正地吃透教材和研究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师备课不精,造成课堂应用时间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不用设备的时间段,设备仍在工作之中,有的甚至是整节课开着设备,使资源浪费。再好的资源如果准备不充分或者不及时备课的话,上课时会显得很被动,因为你不知道下一张幻灯片是什么,每位老师备课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不是所有的班班通的课件或拓展,都适合自己的教学。要学会筛选,学会增减,有选择的用,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有价值的。
二、教师过度地使用“PPT课件”。对班班通堂堂用的理念理解不够,片面追求应用率,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许多教师认为“PPT课件”运用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授知识就越容易掌握。所以,教师轻轻动一下鼠标,课件像放电影一样从头到尾,学生也就跟着课件
的设计一路走到底,整堂课让学生看的眼花缭乱。事实上,从学生自身特点来看,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展示手段,远远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学习中去,恰恰相反,这样做不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
三、教师的课件制作技术和技巧有待提高。许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过于追求“美丽的形式”,背景很花哨,主题不突出,以至于给人以喧宾夺主的感觉。还有的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后没有经过自己的“改造升级”就直接加以使用,缺乏原创性,严重脱离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许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没有将自己的教学设计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其中,甚至听老师说:“在自己的课堂上用不上的一晃而过。”造成课件与教学设计“两张皮”的现象。
四、教师对“班班通”功能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全面。许多教师只把它当作一台普通的计算机使用。其中很多重要的适于教学的功能,并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起来。
以上是“班班通”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诸多的问题,当然它可能涉及到管理,应用,技术,理念等方面的因素。但有一点,班班通”的核心是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如何提高教育效率;如何合理使用“班班通”,实现教学最优化;使“班班通”这一现代的教学设备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作用,这是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班班通”不是用信息技术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如何实现“班班通”,并与教学实践完美结合,做到收放自如,需要每一位教师的智慧与机智。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好班班通这把“双刃剑”,竟可能的发挥它有利的一面,为学生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和有自己感悟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2、《走向信息化教育》
2.班班通应用的研究 篇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班班通”已开始在小学教学中推广运用。 运用“班班通”使远程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大大改善教学环境, 丰富教学手段, 使图像、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融于一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工具和手段。 下面我谈谈使用“班班通”辅助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感观展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朱熹曾说:“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 ”由此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是艰苦的劳动, 时间长了, 很容易使人感到疲惫、烦躁, 从而懈怠。 如果有了兴趣, 学习就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 就会让人感到精力充沛。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 因此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影响教学效果。 “班班通”声像兼备, 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 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 同时刺激学生多感官, 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 这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求知欲, 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 教学中, 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心情舒畅, 思维活跃;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鼓励, 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 使学生在充满情趣与快乐的情境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 合理组织画面, 配以动感, 不仅可以传播大量教学信息, 而且可以变静为动,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 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挖掘学生潜能
“班班通”设备的巧妙利用, 可以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语文阅读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 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班班通”设备强大的辅助教学功能, 挖掘阅读教学中的创新点,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课本所选文章中一些经典性描写需要仔细品味, 方能悟其真谛。 如果能够运用计算机强大的辅助教学功能, 设计一些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多媒体课件则无疑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 挖掘其创新能力。
三、“班班通”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交流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 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鉴于语文的这一教育特点, 合理有效地运用“班班通”, 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
语文教学中, 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 还要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 开发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 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 他们思考问题时, 经常出现思维障碍, 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的现象。 利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 会开启学生思维闸门, 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四、“班班通”是课堂中导航质疑解难的“催化剂”
在引导学生初读感知、 精读感悟、 品读赏析每一篇课文时, 我紧扣教材, 依据教参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班班通”多媒体教学手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这样在“班班通”的导航下, 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师生的共同感悟、轻松阅读、大胆想象迎刃而解。 去掉了老师干涩枯燥的讲解, 褪去了学生“空中楼阁”的想象, 而是在以课文中生动的语言文字为载体, 以“班班通”中形象直观、传神的画面为蓝本, 让学生自然走进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中, 如身临其境。
五、运用“班班通”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 提高了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积极主动地思考, 并具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 是现代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通过“班班通”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 对学习情况与回答及时迅速地给出判断,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作用, 积极主动地学习。 同时, 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尤其是练习设计, 容量大, 方便快捷。 利用“班班通”设备, 其训练效果非常好, 是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
3.班班通应用的研究 篇三
关键词: 班班通 农村中学 信息化 远程教育
一、研究的背景
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些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大力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经过多年努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普遍开设,“校校通”工程目标基本实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目标基本实现。学校有了网络环境,配置了信息化设备后,如何使用这些设备,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当前学校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任务。教育部提出:扩大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应用水平,努力实现“班班通,堂堂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这为完成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任务指出了方向。为落实教育部“班班通”的意见,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深入展开,各地正积极开展“班班通”工作,进行区域规划,建设及教学实施。
二、民勤实验中学现代信息技术设施与问卷发放情况
民勤县实验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中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从总体来说,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和同类学校,安装有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2个;安装有班班通的教室48个;教师办公室人均配备一台计算机;网络中心一间,校园千兆网已建成,未安装有效的应用服务器,只提供简单的共享服务;大部分教师拥有笔记本电脑。我校在编教师196名,一线上课教师143名,发放教师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为95%。
三、民勤县实验中学在“班班通”环境下教学应用情况调查
1.学校教师对目前我校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满意度
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我校的信息技术硬件环境有了很大变化。目前,关于信息技术的硬件设备,学校方面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组建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电子阅览室等。46.3%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学硬件设备相对缺乏,不能满足上课的需要,主要原因包括(见表1):42.1%的教师认为学校的硬件设备管理不善,没人维护;31.6%的教师认为学校的设备档次较低,有些软件不能正常使用。
由此可见,我校为顺应时代的步伐,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需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建设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组建学校校园网络等。虽然在学校硬件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信息化设备不足导致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不充分,已经影响了教师的应用,更不用说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活动了。
2.教师对班班通的使用情况
班班通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
由表2可以看出,我校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情况确实很少,经常使用的只有5.2%的老师,有9.5%的老师从来没有使用过,有69.5%的教师表示只是偶尔使用一些。通过笔者了解,部分教师偶尔使用一下,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只是简单的“黑板搬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3.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软件的情况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件的开发与研制方面都是比较困难的,通过访问了解到,好多教师的教学课件都是从网上下载或者拷贝别人的。很少有老师自己制作课件,许多老师只会做简单的PoerPoint(PPT),更谈不上使用Premiere Pro和Flash制作视频和动画课件了。对教师会使用的软件进行调查,(见表3):90.5%的教师会使用PoerPoint,21.1%的教师会使用Authorware,仅有10.5%的教师会使用Flash,25%的教师会使用Photoshop。由此可见,好多教师只会制作简单的PPT课件,其他软件都不会使用,更不用说设计出优秀的课件了。
由表3可以看出,我校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因此,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需要积极学习,有待提高。
四、结论和建议
1.组建高效的管理机构,并力争与现行教育管理体系相适应,是班班通应用的基础。设备开始配备之初就明确以县教体局作为班班通工程的管理主体,县电教馆承担管理职能,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学校班班通应用的管理和督查,保证班班通设备和资源的高效管理和普遍应用。
2.建立互助学习小组。根据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敏感度不同,成立以学科为单位的互助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主要是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
3.要加大投资。发展硬件设施的同时,软件环境要紧跟硬件建设步伐,积极开发适合课程本身及学习者需要的软件,让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融入教学软件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玉斌.校本培训:教师培训新模式.电化教育研究,2002,03.
[2]朱新海.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策略与实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课题名称:农村中学在“班班通”教学环境下物理教学策略的研究
4.班班通应用实施方案 篇四
“班班通”是一个融合了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以及教育教学整合等内容的系统工程。是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内容通到每个班级,并系统、有效地应用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业务之中。它着力解决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创造性应用问题,着力解决优质资源在课堂上有效应用问题,因此“班班通”是整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所在。为了确保我校“班班通”设备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切实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特制定我校“班班通”应用实施方案。
一、“班班通”应用与管理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班班通”应用与管理领导机构,具体负责教学设备管理及应用的协调推进工作,并随时召集校级教学设备应用专题会议,研究教学设备的管理、使用和考核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管理员:
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分组,分别为“班班通”视频会议领导小组、“班班通”资源应用领导小组以及“班班通”教研领导小组:
1.“班班通”视频会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视频会议的组织与实施,包括领导讲话、集中学习、专家讲座等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视频直播。领导小组要做好记录、认真组织,并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组 长: 组 员:
2.“班班通”资源应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教学资源的整理、上传与应用,督促教师积极制作优质学案、课件及教学素材,并对教师就资源的上传与应用做出考核。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3.“班班通”教研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资源应用的研讨活动,组织学科教师利用“班班通”开展示范课活动,培训教师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班班通”软件的使用、课件的制作等。
组 长: 组 员:
二、“班班通”设备使用制度
1、班主任为该班“班班通”的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班通”设备的全力管理工作。班主任要经常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管理员,以便及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如发现造成设备损坏和丢失,应及时报告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如因保管不善造成损坏和丢失的,除照价赔偿外,还要追加班主任责任。
班级任课教师作为第二责任人,应协助班主任管理。
2、任课教师的资料不要放在桌面,不仅会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也不利于后期整理。建议将自己的文件资料存档在电脑的D盘或者E盘上,对课件做好分类,供以后的查找和使用。同时,教师资料应以积极的态度相互共享,不得随意删除他人的文档资料,除非确实是经过确认或者没有用途的文件。
教师不得私自更改“班班通”计算机名、IP地址、工作组,严禁私自安装与教学无关的软件。任课教师要规范操作,并注意系统的维护,发现计算机病毒应及时清除并上报给管理员,以免损坏更多的数据。教学需要的软件如果电脑上没有,可以联系管理员配置,请不要私自安装或卸载程序。
3、机器运转时受到震动和不按程序操作是损害机器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进行教育,未经教师允许,学生不得乱动和使用各类设备。各班要指定一名班级信息管理员,配合检查“班班通”设备是否关闭,做好课后工作。不得用手触摸显示器屏幕,更不能让硬物触及显示器或投影仪设备。注意:投影仪的开关间隔必须保证3分钟以上,如刚关机又开机很容易烧坏投影灯头,价格昂贵,后果由当事人承担。尽量不要放置书本杂物在“班班通”讲台上,保障主机能够正常通风散热,严禁水杯、黑板擦等物品的摆放。
各班需安排学生每天对“班班通”设备定期进行清洁除尘,切忌使用湿抹布,确保多媒体讲台下地面的干燥。要保持教室内卫生,桌面洁净,减少粉尘以延长机器使用寿命。打雷和下雨天气要求禁开“班班通”电源,严防雷击。“班班通”钥匙不得随意转借他人使用,周五或者学校放假时班主任必须认真进行检查,确保电脑关机、电源关闭、多媒体讲桌上锁和教室门窗关闭,做好设备的防潮和防盗工作。
4、学期结束后,班主任要对教师内的“班班通”设备与学校进行交接。管理员将对照原教室内的“班班通”设备的配置表检查设备是否齐全或损坏情况。届时,管理员将收回钥匙,做清算及整理。
5、电教管理员要加强监督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班班通”教学应用与考核
1、加强教师培训。学校要利用各种渠道培训学科骨干教师,提高学科骨干教师的应用水平,尤其要提高教师利用新技术、新媒介进行教学实践的能力,要增强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及时解决使用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学校应加强对“班班通”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的培训,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的能力。
2、开展教学研讨。学校要以教育教学研究为先导,推进“班班通”应用,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各学科教师利用“班班通”开展教学观摩课、示范课等竞赛活动,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每位教师在研课和学科教研时要把对“班班通”在教学中的应用列入教研中,并形成教研记录或心得,同时在编制导学案时要对“班班通”在课堂中的应用渗入其中,学校在常规检查中对导学案进行统计。
3、加强资源应用。每周每位教师应不少于两课时的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将优质导学案、课件、教学素材等上传到校本资源库中形成共享,并利用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要注重利用丰富的资源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4、加强资源库建设。学校要积极开发、收集、储备教学资源,定期组织教师对所需资源进行遴选,并以年级、学科、章节或知识点为单位进行归类和整理,形成学校资源库,为“班班通”的教学应用服务。
5.班班通应用计划与总结--1 篇五
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的时代象征,正以空前的发展速度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给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特别是网上即时互动的学习形式,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疑问,为了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特制订“班班通”教学应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发挥现代远程资源和“班班通”电子白板在我校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全面实施教师成长工程,为我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创建一个坚实的平台,我们以发展学校信息化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认真探索和研究初中英语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英语学科“班班通”计划。
二、理论依据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中就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三、应用目标
1.通过对“班班通”电子白板与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的研究与实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2.通过“班班通”电子白板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整合、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培养师生应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
信息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让远程教育在农村初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实施步骤
1.统揽教材,共同研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以及通过“班班通”电子白板可能解决的困难,应用相关的教学资源。
2.选取典型课例,运用“班班通”电子白板进行尝试性教学,提出教学中应该体现的教学步骤与环节,初步构建适合初中英语课型的教学模式。
6.班班通应用赛课活动方案 篇六
高效课堂大赛活动方案
为提高“班班通”教学设备使用效率和水平,使全体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班班通”教学设备应用、课件制作、信息化教学等技能,更新课堂教学理念,促进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校委会讨论决定,我校“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高效课堂大赛于10月中旬举行,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织机构: 组长: 刘占国
副组长:谢爱平冯胜利 卢金钟
成 员:千海霞 毛玉青 陈绍丽 张成才 邱小明
二、参赛学科:
语文组 数学组 英语组
三、比赛评委:
语文组评委:谢爱平卢金钟 毛玉青 陈绍利 朱丽君
李艳霞 安小凌 冯茶清 薛艳平数学组评委:冯胜利 千海霞 张成才 邱小明 张慧霞
孙伶俐 田静霞 王利敏 李小霞 英语组评委:谢爱平卢金钟 毛玉青 陈绍利 马文娟
冯胜利 千海霞 张成才 邱小明
四、赛课具体安排:
1、语、数、英学科组报2-3名教师参加“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高效课堂大赛。
2、参赛内容由参赛教师自行确定,然后经过学科组集体研究讨论再参加赛课,未在同学科组说课、试讲,该课无效。
3、上课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上课节次由参赛教师抽签确定。
4、上课具体时间、参赛教师和评委见《赛课活动安排表》,比赛地点在四楼会议室。
5、本周四,所有参赛教师课前必须将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反思交教导处以备评选。比赛结束后将教案发到校园网,供大家评议。
6、赛课期间,所有教师要按时参加听评课活动。
五、奖项设置:
1、本次评奖,分语、数学学科设奖,各设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英语学科设一等奖一名。
2、获一、二等奖者,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参赛教师得分将计入优秀年级组、学科组中,参赛教师获得校级荣誉将享有县级优质课的量化积分。
3、活动结束,学校将对比赛结果(个人得分、年级得分、评奖情况)进行公示。
六、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7.班班通应用的研究 篇七
关键词:班班通,语文,应用
孔子説:“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班班通”集图文、动画和声音于一体, 给过去生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参与, 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班班通”教学的直观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语文老师应用的责任, 也是语文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而, 班班通运用于教学可以利用录像、投影、音乐等多媒体, 直观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山里的孩子对大海特别感兴趣, 都很想了解书中所描写的那些美丽景色和那些海底动物-----慢慢蠕动的海参, 穿着铠甲的龙虾, 各种颜色、形状的鱼以及美丽的珊瑚。可是书本上只有一小部分图片, 满足不了他们的好奇心。如果能在课堂上利用视频资料来展示书本上描写的西沙群岛的美景, 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对西沙群岛有一个更生动、形象的了解。
二、借助“班班通”, 突破重难点
如何解决一篇课文的重难点, 是每一名语文老师时时要面对的问题。每次遇到这个问题, 就会让教师陷入沉思, 究竟哪一种方法能更好地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由于不能找到一个绝佳的方案, 只能思考多种解决方案。当我们有了多媒体后, 就多了一个解决重难点的有效方案。这是因为多媒体能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的, 让原本是这一节课的重难点变得容易理解。如《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两首古诗, 要让学生体验天门山的壮丽和西湖晴天和雨天的美景, 因为学生无法通过字面理解透“天门中断楚江开”“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等词句。此时, 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学生展示图片和视频。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些图片, 学生欣赏后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这些难词和无法想象的景色。如果在这个时候让学生说说脑中的天门山、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样子, 相信他会说得美轮美奂。
三、利用“班班通”, 实现感情升华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 激发学生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引导学生动之以情, 悉心品位, 达到情感共鸣, 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在课堂中, 恰到好处地使用班班通设备, 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感情得以升华。如《王二小》一课, 我将从电视上录制下来的小英雄机灵、勇敢的壮烈牺牲的片断搬到课堂上, 同学们全神贯注、被银幕上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深深打动了, 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随着屏幕上的情景变得肃然起敬, 教室鸦雀无声, 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精神震撼, 在震撼中学到了知识, 感情得到升华。
四、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 开阔学生视野, 扩大学生知识储备
留心生活, 处处皆学问, 实际上, 语文更为重要的是观察生活, 从生活中获得感悟。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 组织学生看新闻, 让学生了解世界, 认识生活, 扩大视野, 达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效果。
五、运用“班班通”教学, 优化学生习作教学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巧用电教媒体的方便性和快捷性, 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内发挥, 给了我们施展才能的机遇。
1、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
学生对作文课最头疼的是感到没有东西可写, 找不到素材。这一点在信息技术融入作文教学后可得到彻底改观。由计算机、因特网等构成的巨大的网络资源, 能为学生快速提供大量生动、丰富的写作素材, 所提供的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组织学生有选择地进行网上阅读、能使学生开阔视野, 提高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快速占有大量信息资源和写作素材。
2、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
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在写作过程中, 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欢乐的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里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此, 作文课上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出示一些图片, 直观刺激、引导联想, 寄情于文。如某一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声情并茂的课件。再如, 写景的作文, 歌颂祖国壮丽山河, 学生不一定都去看风景秀丽的西湖、桂林、泰山……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配以优美的音乐, 使学生犹如其中, 又何愁他们的思绪不飞扬, 又何愁他们的感受不深刻, 更不必担心写不出好的作文来。
3、提高习作评讲的效率。
在传统作文讲评课, 一般是教师会选择写的比较好的作文作为范文在全班诵读, 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 收效甚微。然而, 在班班通环境下, 可以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错误的作文快捷投影到“班班通”屏幕上, 让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利用投影技术来进行作文的评议批改, 改变了传统教学情况下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的局面。由于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同一篇作文, 就能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评议和修改, 因而能收到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8.如何提高教师应用班班通的策略 篇八
摘 要:“班班通”的应用,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得到根本改变。随着“班班通”工程的逐步开展,硬件设备到位、条件成熟。在此背景下,迅速提高教师“班班通”的应用频率,提高教师应用“班班通”的技能,成为当前“班班通”工程中最紧迫的工作。
关键词:班班通;应用能力;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182-01
有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有效的动力,就是人的主观能动力!世界上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的能力!那么,在“班班通”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师“班班通”的应用频率?又如何提高教师对“班班通”的应用技能,是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呢?笔者认为,一是要通过制度的完善,让教师具备学习、运用“班班通”的主观能动性;二要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学习的能力。下面,笔者仅以本校为例,谈谈个人的策略: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1、学校领导要明确指导思想,引导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运用“班班通”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实现城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行动;2、教师要更新观念,摆脱“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育模式,使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让多媒体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3、要适当进行资源倾斜,即适当加大投入,以尽快完成相关硬件配套设施的投放工作,主要是开通所有班级的网络,以及建成相关资源库,配齐相关工作人员。
二、加强设备管理,保持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教师愿意应用“班班通”开展教学工作,要让教师能够应用“班班通”做好教学工作,就必须让“班班通”这一“器”时刻保持锋利,也就是要让“班班通”的硬件设备时刻保持正常状态。这只有通过严格、专业的设备管理,才能达到目的。对此,我校实行了“班班通”三级管理制度,对相关工作逐级进行管理,其中A级管理员是分管班班通的主任,负责班班通管理的全面工作;B级管理员是各班的班主任,负责管理各班任科教师使用班班通的工作;C级管理员是各班主任指派的一名学生,负责管理班班通的管理、清洁卫生、使用登记等工作,如“班班通”出现任何问题,C级管理员立即向的专职管理员进行汇报。同时全校设专职管理员3名,主要负责班班通的设备的动转和维修管理工作,专职管理员必须在24小时之内解决C级管理员汇报的问题。
三、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在所有的工作中,人的作用始终是最重要的,“班班通”工作也不能例外,为此,我校自2011年开展“班班通”工程开始,就制定了“班班通”培训方案,并成立培训中心机构。在全校范围内分对象和层次开展培训:
1、对各级设备管理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时至今日,已在全校范围内,对“班班通”管理员进行集中培训10余次,并多次派出专职管理人员到上级部门、兄弟学校和专业机构进行学习,同时采用逐级培训方式,定期对各级管理员分散培训,有效保证了我校“班班通”管理员的技术水平。
2、加强对普通教师的培训。教师是“班班通”的直接应用者,其应用能力的提升,是“班班通”这一工程顺利开展的最终保证,对此,我校规定:凡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定期参加培训,在培训结束后,分别组织理论知识的笔试和现场操作的上机考试,对考核优胜者将实行奖励,考核不合格者进行重新学习、补考,直至通过考核,真正掌握相关技能为止。同时,教辅后勤人员鼓励自愿报名参加培训。培训以夜校和下午第四节节的形式组织教学,并分为初级班、高级班和选修班,班长负责考勤,至今,已累计开展培训60余次。
四、组织“班班通”应用大赛
为提高教师应用“班班通”开展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并促进教师开展应用“班班通”的过程中勇于创新,我校分两种模式、两个层面组织“班班通”应用比赛:一是在每学年的培训任务完成后,以“备课组”为单位,举行说课和上课比赛,二是每学年择机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一次“班班通”应用大赛,并对大赛的参与者和优胜者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奖励。
五、订购书籍报刊杂志
“班班通”知识是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而学校的集中培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保证教师的“班班通”知识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在组织集中培训之外,学校订购了大量与信息技术、现代教育、“班班通”相关的书籍、报刊和杂志,用于充实我校图书馆,以供我校教师随时、自主进行翻阅和学习,以为其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六、积极搭建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个人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单个学校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为更好地运用“班班通”,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可采用如下方式:一是以组织比赛、建立校园网络、公开评选课件等方式,实现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二是由校方出面,积极与上级单位、兄弟学校、专业机构进行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三是完善校园网与互联网的交互,一方面让校内教师实现自主在网上下载优质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组织专业人员下载优质教学资源,并将其展示在校园网上,供全体教师共享。
七、积极开展研讨
9.班班通应用的研究 篇九
为了使“班班通”的管理和使用规范化,发挥“班班通”重要作用,真正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制定“班班通”管理使用责任书如下:
1、班主任为“班班通”管理者,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班通”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
2、班主任要经常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如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汇报学校并如实填写
记录,人为损坏的,照价赔偿。
3、班主任要指派1-2位可靠的学生具体负责班班通设备与使用,并认真填写记录。
4、任课教师按学校规定协助班主任管理,课堂上要正常使用班班通设备,为教学服务。
5、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IP地址、计算机名、工作组及显示分辨率,不得私自安装与
教学无关的软件。
6、教师对于需要保存的材料应在D盘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进行保存,电脑桌面和C盘上
不得出现个人材料。
7、班班通设备,为教学服务,学生(管理员除外)不得擅自单独使用多媒体设施,严
禁学生随意开关总电源、计算机等设备,更不得玩游戏、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8、保持班班通及地面的干燥,保持班班通设备的整洁、干净。
9、《班班通使用记录表》与《班班通安全自查与维护登记表》每周一早读交到教务处。
交者,每周在班级量化管理总分中加8分, 班主任签字,加2分。
10、学校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将“班班通”检查评比列入班级检查常规,如违反上
述规定,则从量化考核分中扣除。
10.班班通设备管理应用工作组织机构 篇十
一、设备管理应用领导小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大对“班班通”设备的管理力度。
组长:殷李宁(校长、负责整体实施与推进)副组长:倪劲松(副校长、负责设备管理评价)成员:鲁春松(教务主任、负责设备使用评价)张汪勤(教务副主任、负责设备使用评价)
电教管理员于从沫(负责应用指导及档案管理工作)全体班主任(负责本班的设备管理及应用)
二、教学教研领导小组
负责应用和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研究,切实提高教学效益。组长:倪劲松(副校长、负责整体实施与推进)副组长:鲁春松(教务主任、负责设备管理评价)
张汪勤(教务副主任、负责设备使用评价)
成员:全体教研组组长(负责课堂应用指导)
三、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倪劲松(副校长、负责整体实施与推进)副组长:鲁春松(教务主任、负责设备使用培训)
张汪勤(教务副主任、负责设备使用考核)
成员:于从沫 路施宝(管理员、负责设备维修和应用指导及档案管理。)
11.班班通应用的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民族地区;班班通;建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79-02
随着“班班通”这一国家顶层设计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与标志性工程的确立,“班班通”工程建设迅猛推进。以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自2014年“教育‘9+3’计划‘班班通’工程”实施,全县已先后筹资装配1000余套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设备,已实现乡(镇)中心完小以上学校100%的班级覆盖。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属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教育也相对落后,因而,要紧紧抓住机遇,迎接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 经费筹措的“三渠道”
持续、足额的经费投入是“班班通”建设应用的基础。就笔者所处的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首批国家级贫困县、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教育内部,针对“班班通”建设应用的高额经费投入,均是力不从心。因此,“班班通”建设应用经费筹措应通过“向上争取、自主投入和社会援建”三渠道。向上争取,就是向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发改、扶贫等相关职能部门争取;自主投入,就是要充分用好“教育附加费”、“生均公用经费”政策,并按照县(区、市)区域性统筹并分阶段、定比例加大投入;社会援建,就是采取政企结合、教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并竭力寻求爱心企业、友好单位的鼎力援助。当然,这里的经费筹措尤其是“社会援建”渠道还应包括争取设备设施、教学资源的直接援建。
● 环境建设的“三原则”
“班班通”首先是指每个教学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有鉴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域经济、信息化认识和意识等客观因素,“班班通”环境建设应遵循“顶层设计、区域统筹、够用即可”三原则。顶层设计,就是依据国家顶层设计方案,因地制宜地做好区域性设计,这里的设计还应包括硬件设施、教学资源、教师培训等多重要素;区域统筹,即是建立在县(区、市)以上的区域性统筹,重点体现在经费的统筹、项目实施和管理应用的统筹,确保有序而稳步推进;够用即可,就是切勿盲目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就是要充分体现物美价廉和货真价实。
● 教师培训的“三段式”
理念新、技艺优的新型教师队伍于“班班通”教学应用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培训至少经历“厂商培训师的全员培训、县(区、市)区域性骨干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三个阶段。首先,抓好厂商专业培训师的培训机遇,对教师进行全员性、通识性的技能培训;其次,遴选组建县(区、市)域内“‘班班通’教学应用实例培训研究团队”,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之后,组织县(区、市)域内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金种子”;再次,发挥骨干教师优势,扎实做好校本培训和个性化辅导。同时,建立“新带老,兵教兵”教师与教师、“城区帮乡镇,乡镇带村点”的学校与学校间培训学习共同体,搭建交流平台和营造学习氛围,引领教师的自我研修和互助学习,并切实注重训用结合,确保学有所获和学有所用,最快解决好不会用、不愿用、不敢用与用不好问题。
● 管理机制的“三结合”
建立与完善“教育行政、学校内部、社会企业”三结合管理机制,于“班班通”建设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首先,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要求将“班班通”建设应用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制定“班班通”等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硬性将“班班通”建设应用列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和教育督导检查,硬性要求设置专(兼)职管理岗位、安排专(兼)职管理人员、预算专项建设管理经费和开展应用研究活动;其次,学校建立与完善必要的激励机制,将“班班通”管理应用列入年级、班级学科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绩效奖励,并通过绩效工资、评先选优等形式兑现“班班通”管理应用奖励;再次,建立以县(区、市)域、学校为主的“班班通”技术维护社会化服务体系,缓解“班班通”维护量大和学校技术力量薄弱问题。
● 责任主体的“三分明”
主体清、职责明是“班班通”建设应用的必要保障。一是行政领导职责,主要是提供经费保障、制度保障和加强督导检查;二是专业队伍,这里的专业队伍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校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社会化技术服务人员,重点是做好技术指导、故障排除和教学应用引领指导;三是学科教师,主要是研究与实践“班班通”功能、工具和教学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当然,在小学三年级以上班级,遴选、培养1~2名“班班通”学生协管员,协助班主任、学科教师管好用好“班班通”设备,也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 教学应用的“三融合”
“独特功能、优势工具和优质资源”的三融合,是“班班通”教学应用的核心所在。就近年来装配的“班班通”设备而言,其主流产品为交互式电子白板,均可以实现书写、绘图、标注、记录等人机交互特殊功能;均具有画图、擦涂、探照、遮罩等专用工具;也涵盖多教材版本、多学段、多学科的内存资源和在线资源,以及师生课堂生成性资源。我们应力求实现让这些特殊功能、优势工具和优质资源有效融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从而更好地达成课堂互动的生本、教学手段的优化、教学效果的优质。
● 课堂教学“三部曲”
完整的课堂大致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班班通”课堂教学应用也可针对三个阶段各有侧重。课前,重点发挥“班班通”的媒体播放功能,呈现图片、音频、视频、动画或完整的课件,尤其是人机交互功能的应用,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热情;课中,合理选用遮罩、聚光、标注以及色彩丰富的书写、绘图等功能,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强化关键知识点,并充分利用配套软件自带仪器仪表、图形绘制等专用工具,完成如物理电路、化学装置的绘制,形象直观,让课堂更加生动;课后,借助“录制”、“回放”软件功能,整理教学思路,回顾教学要点,温故教学内容。
● 结束语
无论是东部发达城市还是西部农村地区,教学信息化都已经深入班级、融入课堂,“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不可阻挡。面对迅速推进的“班班通”工程,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机遇和迎接挑战,着力意识转变和能力提升,坚持创新驱动和应用导向,充满智慧地去提升要素支撑能力,努力让技术更好地助推教育和惠及青少年学生,努力开创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教育均衡发展、跨越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