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书俱美的《兰亭集序》

2024-11-14

文与书俱美的《兰亭集序》(共11篇)

1.文与书俱美的《兰亭集序》 篇一

元稹的文与人

初读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似觉一道亮丽天光,横空掠过,让我颇感金碧辉煌。

如此锦绣诗句,惊为天人之作,窃以为在爱情诗中,此诗有着足够的资格,屹立泰山绝顶,睥睨天下群雄,一览而众山小。

诗歌知识的过度贫乏,让我欲死欲活、如醉如痴的爱上了这句诗,后来我终于全面求知了其作者元稹与其诗作。

诗出《离思五首(其四)》,全诗如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歌大意是:经历过浩瀚大海之汹涌澎湃、浪拍云天,就不会再被潺潺小溪之蜿蜒悠悠所吸引,经历过飘渺巫山之云雨缠绵、绮丽秀色,别处的芳草流水、绿树红颜,就不配称之为云雨了……信步花丛,我毫无心思观赏那百花斗艳,众卉竟奇,这半是因为笃佛修道,半是因为忘不了你啊,我的心上爱人……

此诗乃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诗人把二人情爱比作浩淼沧海和巫山云雨,用以表达对亡妻之无限怀念,且以此起兴,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旖旎之爱和对亡妻的忠贞不二。

随后,怀着渴望之情,我查阅了元稹的诸多诗歌,其《菊花》、《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行宫》、《离思》、《明月三五夜》等,尤让我意兴盎然,兴味十足。

且说《菊花》诗。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读完《菊花》一诗,顿感小诗淡雅质朴,不尚修饰,了无雕琢,脱尽尘寰俗气,且最后一句满含怅然,尤让我难抑心波之隐隐漾动,颇有举手依依之感。

于是,就记起了宋代的周敦颐,他在其《爱莲说》中谈到,晋代陶渊明独爱菊,因为菊乃花之隐逸者也;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其爱菊之因。

诗首句写的是,丛丛秋菊绕宅生,似是来到陶令家,这让我一下想到了陶渊明之《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时的“陶家”,金菊盖地,满院灿然,千般旖妮,万种娇娆,令人盎然而醉;而次句则是诗人为菊吸引,绕篱观赏,以至连“日渐斜”都不知道,这当然是侧写秋菊之美了,就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窃以为时值暮秋,气象萧索,万木凋零,百草枯黄,而陶宅中则是另一幅景象,松墙竹径,曲水方池,落叶斗彩,黄菊舒金。其菊花也,花瓣皱缬,疏条交映,飘逸拖曳,袅袅娜娜,犹如淡抹素装的小家碧玉,这是大自然挥之不去的缕缕情丝啊。

三、四句则写尽诗人爱菊之因,时百花凋谢,唯有菊花傲霜欺雪,争奇斗艳,倘菊花凋尽,便无花可赏,作为后凋者,菊花当之无愧的受到了爱花人的千般呵护、万般珍爱,这是诗人爱菊之因,更是诗人对菊花坚贞品格的无尽赞美。

另外,此诗可作为嵌字诗来欣赏,你看在诗中,作者就有意无意嵌入了如下字眼“陶家”、“篱边”、“菊”,让人一眼瞥来,就感受到此诗与陶渊明之瓜葛万千。

感于此,笔者东施效颦,嵌字入诗,仿作一首,取名《陶令吟》。

东篱已空人亦去,唯余五柳雨中泣。

归去来兮今不唱,蟋蟀抚弦叹秋菊。

小诗也亦步亦趋的嵌入了如下字眼,“东篱”、“五柳”、“归去来兮”、“秋菊”,些个字眼也,无不与题目眉来眼去,暗送秋波,且一抹《菊花》诗之淡然神韵,而罩以日之将夕、悲风骤至、漫天凄雨、野老吞声之感,颇具黯淡凄恻之韵致也。

在文学艺术上,大丑乃是大美,窃以为小诗可称此评。

史载,元稹、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相同的文学观点,相近的作品风格,蜜昵的酒食征逐,频繁的往来酬唱,似胶的相处交游,使二人在生活中建立了深厚友谊,并终成肝胆道义之交。

后来,元稹因弹劾、惩治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改授通州司马;而白居易则因上书请求抓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同是天涯沦落人,让二人更加情逾手足,心心相印。

公元8,元稹在通州听到了白居易被贬的消息,他陡然而惊,哀彻肺腑。

是夜也,更深人静,万籁俱寂,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的`元稹面对昏灯,潸然泪下,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泣血绝唱《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今天,让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再次咀嚼感受他当时的极度震惊、万般凄苦和满腹愁思。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首句乃是纪实写景句也,然心境的悲凉,使得眼前之景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灯”是失去光焰的“残灯”,灯影也变得昏暗而摇曳不定了(幢幢);而尾句的“风”、“窗”,本是客观事物,也因了情的浸入,而变成“暗风”和“寒窗”了。

此二句也,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乃是以哀景正衬哀情、情景交融之无上妙品也。

而“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乃是个细节描写,它十分传神的描述了元稹当时的震惊之情,既然“垂死病中”,则已病入膏肓,摇摇欲坠,竟然还“坐起”,这一细节,就十分传神的表明了诗人震惊之巨。

细微末节,更见真情,情谊之笃,竟至如斯,令千古知音,浩叹不已。

其末句也,不仅情景交融,且满含含蓄之妙,元稹对朋友被贬一事,不说透道破,不直抒胸臆,而是留下余味,任尔遐思,让读者自己去领悟想象,玩味琢磨,然诗境之乾坤昏荡、日月暗沉、风雨晦暝、寒意森森,早把诗人的胸臆展露无遗了。

白居易读了这首诗,顿时惨然神伤,感怆不已,他随即回信一封《与微之书》,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是啊,风雨凄凄的肃杀,如泣如诉的悲哀,一唱三叠的感叹,愁肠百结的情思,着实令天下失路之人,为之回肠荡气,为之扼腕泫然啊。

而《行宫》呢,则是以含蓄、白描、反衬之妙而取胜,令我辈碌碌书虫,为之五体投地,为之啧啧不已啊。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一座空虚寥落的古行宫,时东风送暖,催引生机,李梅争色,桃红似锦,满树绮红,一片花海。然这漫天春色,均被寂寞所笼罩,几位白发宫女,闲坐无主,冷清无聊,只得“闲坐说玄宗”了。

“说玄宗”什么呢,这就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诗要含蓄,必寓言外之意,寓有言外、象外之意的诗,便叫含蓄。”旨哉此言。

于是,我们可作如下推想,几位宫女为闺女之时,也曾闭月羞花,倾国倾城,也曾柔情似水,风月情浓,于是颇得玄宗之宠幸,赤绳系足,鸾凤和鸣,月上柳梢,浅笑盈盈,枕上绸缪,被里恩情,喁喁私语,伉俪情重。

而今,人老珠黄,鹊桥早拆,念天地之悠悠,知我其谁?叹美人之迟暮,凤泊鸳飘,伤浮生之易逝,我谁与随?

对红颜易逝的人生悲哀,对玄宗无情的爱恨交织,对宫女禁闭的哀怨之情,对风烛残年的无奈无聊,从而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不仅如此,且此诗也,不尚华丽,不尚修饰,冗繁削尽,绝无繁复,只有朴素单纯和自然真切,深得白描之妙趣;另外,此诗以漫天春色来反衬宫女之苦闷无聊,反衬宫女之垂眉落目、悴色丛生,就更加重了白头宫女之漠漠哀情。

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哀乐。”此言深得反衬之妙啊。

呜呼,唐朝天空,群星璀璨,圣手神文,比比皆是,太白豪放,子美沉郁,杜牧俊逸,商隐晦涩,而元稹跻身文坛,卓然为一时冠,名震海内,元白并称,终而拾芥青紫,权倾一国,让人颇生出仰望泰山、遥对北斗之肃然。

2.文与书俱美的《兰亭集序》 篇二

关键词:苏轼,文与可,墨竹,友情

我们维系朋友情感的方式都非常的时尚,反映了时代的特点。 唱歌啊,送生日礼物啊,这也是我高中大学用来维系友谊的方法,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我们的情感越来越物质化了呢?好像离了物质,我们就无法呈现我们的情感?我们情感的表达和维系是不是太依赖物质了?其实,发自内心的东西不应该这么复杂。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苏轼和文与可会用他们的友情告诉我们情感的另一种呈现和维系的方式, 让我们学会为情感瘦身。

一、友情的开始

( 一 ) 苏轼与文与可的交往源于苏轼的父亲苏洵。嘉祐五年 (1060年 ),苏轼的父亲在京城任职,与文与可同事。英宗治平元年 (1064年 ),苏轼在凤翔府任节度判官,初次与文同见面。苏轼对文与可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在第一次见面中,苏轼就看到文与可相貌英俊,文采飞扬,谈吐不凡。这是深厚友情的基础。

(二)与可襟怀洒落,高远潇洒如晴云秋月,尘埃所不能到也。 东坡尝云:“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人品既然超迈,就像立足于高山之巅,怎么都可以一览众山小了。

(三)同样,与可亦将东坡引为毕生知己,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君妙处。”每完成一幅新作,便叮嘱:“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东坡便挽挽衣袖,欣然落墨, 亦是平生一大快事。

二、友情的维系

(一)文与可和苏轼都爱好竹,这是他们能够有着深厚友谊的又一基础。文与可把竹当作老师,和竹做朋友,“朝与竹乎为游, 暮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据说文与可在他家院子里种了不少的竹子,无论早晚还是雨晴,文与可都会观察竹子,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天气的竹子,文与可都可以得心应手。正如苏轼所说,“与可所至,诗在口,竹在手。”

苏轼也爱竹。苏轼也画竹,他更是写了不少与竹有关的诗文。 文同教苏子画竹时曾提出“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苏子将其与实践结合,提出“心手相应”,勤于练习的主张,亦师亦友间,苏子更是从文同身上悟出道义。每当文同画完竹,必让苏子来题诗,才算完作。

(二)苏轼学习文同墨竹,是墨竹画派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成员,他自称是“湖州派”,从而又创造了“文湖州派”一语。 文同画竹,不仅绘其形,而且写其魄,赋予竹以人格和精神。苏轼对文同的墨竹画赞叹有加,文同不少墨竹都经苏轼题赞,文画苏题, 扩大了墨竹的影响。

(三)苏轼写诗赞美文同之竹曰“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文同工竹, 苏轼工石,他们又都爱画枯木,苏轼称它们为“三益之友”:竹寒而秀,木瘠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

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苏轼追忆他和文与可交往的几件趣事。苏轼知文与可画竹爱竹,基于对他的了解,他写下“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当这封信寄到时,文与可正准备吃烧的竹笋,文与可看到诗时就仿佛可以想象苏轼写下这首诗时调侃和忍俊不禁的表情,于是也不禁“失笑喷饭满案。”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默契,一对情谊相通的知己间的友情与默契。

三、友情的深化

随着文与可的去世,苏轼与文与可的这段深厚友谊被迫中止, 但是苏轼对文与可的情谊并没有终止,十几年之后,苏轼仍不忘回忆这位老友。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是岁七月七日, 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所以,当苏轼在暴书画时,看到文与可送给他的墨竹图,这样一个乐观旷达的苏轼也会忍不住放声大哭。我们的一生会遇到爱, 遇到情谊,遇到奇迹。但那都不算稀罕。罕见的是遇见了解,遇见相知,遇见相惜。在这匆匆流逝的岁月中,总是伴随着潮起潮落。 当功名利禄,高官仕途的谎言被看破,才能在现实立足,苏轼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也如那幅瘦竹图,所有的枝枝叶叶都被削得干干净净, 生活也就自由自在,而知己已逝,与可成为苏轼心中永恒的收藏。 在他生时,他们彼此慰藉,惺惺相惜;如今天人永隔,他失去的不只是一个知己,更是心灵的缺失。这种缺失使生命也失去色彩,心中始终有那么一块地方是空白,唯有文与可可将此填满。苏轼的这一哭不只是痛失知己的难过,更是一颗孤独的灵魂在哭泣。

为物所役,为画顾虑太多,自然繁复,“叶叶而累之,节节而为之”所画不复有竹,难显竹之清瘦。为人欲望太多,自然瞻前顾后,被世俗所役,难得自在洒脱。真旷达,真名士,往往不为外物所役。心不所累;无拘无束,来去自如!人格亦如此。表现出来的行为:清,廉,不为物役。

同样爱竹成痴的苏轼和文与可告诉我们:文人交往,当不为物所役,高尚些、诗意些,真正把心思放在文学上,为了文学存一种敬意,这才是君子之交。

3.人书俱老寿自长 篇三

老,在这里是指炉火纯青,精于其事,熟练老道之意。人书俱老,表明在长期的书法习练过程中,书法艺术与人的性格情志同步完善,都达到了圆满的境界。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人的健康是由身心两方面组成的,而且这两个方面又相辅相成。性格情志的完善即指心理健康,故而古今书法家多长寿。唐代的欧阳询活到85岁,虞世南活到81岁,柳公权活到88岁;明代的文征明活到90岁,董其昌活到82岁;现代的苏局仙、孙墨佛等,都寿颐百岁以上。

从字面上讲,孙过庭先生讲的是书法的分布格局问题。初学书法的人,在分布格局上往往有刻意追求的雕琢之痕。开始时力求写得中规中矩,一笔一画都不敢越雷池:以后是努力追求险奇,陡起鹃落,以冲破格局的束缚。但无论是平正,还是险绝,刻意追求的雕琢必定有失自然。书如其人,书法的雕琢,则表示着人的心态的不自然。中国人相当注重“中庸”这个概念,未及与过之皆非中庸。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一境界,只有贯通才能达到。

分析初学书法在分布格局上的偏过,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今天谈到书法与长寿的关系时,不少人都注意到了“书法三练”,即练气练功练心。比如说,书法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悬肘松肩,指实掌虚”的十六字诀,就包含有练气练功的之意。初学的人这十六字诀就很不好把握,因而书写起来处处掣肘,偏过便很难避免。倘若能在长期的书法习练中习惯成自然,则必然中气精沛,运笔自如,循行有常,偏过自然可以消除,而且身体的健康也在不言之中。我想,这应当是人书俱老的一层含义。

然而我更觉得,孙过庭的“人书俱老”,更是以练心力主。书法的未及与过之,实质上是人心中的偏过,即不应有的杂念。要想通会,必须要达到平心静气、排除杂念。不可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排除杂念这个问题,应当说最高境界是要达到连“我在写字”的“我”都不存在,使自我与书法融为一体,我就是书,书就是我。一般人初学书时,先以临贴,这时也是“无我”,因为眼中、心中都只有别人的帖,力求写得与别人的帖相象,还谈不上“有我”;当达到这一步时,便开始有意地追求自己的风格,力求写得与别人不一样,这有意追求便是“有我”;待到书法老道之时,无需刻意追求而风格自我,挥亳自如,炉火纯青而心宁神静,则又是一番境界。

要达到这样的境为实在是太难。但又可以说不难。说难,是指凡是在书法过程中有个人所求的,都应当视为私心杂念。比如说,初学书法者常在书写之后问别人写得“像不像”,说“像”则喜,说“不像”则沮,这就是私心杂念的一个表现;还有许多人是为了延年益寿向练书法,把延年益寿当作习练书法的目的,也是一大误区;还有人喜欢听别人赞扬,别人说写得好便喜。说写得不好便恼羞成怒;还有个别人则汲汲于名利,惶惶于高下,热衷于办展览、卖字画,充满了铜臭味。这些都是应当摒弃的错误心态。

4.文与字与你的-随笔 篇四

很想写这么一些类似于小说的文字,就像《简爱》一样, 尽管世间不免污浊,但究竟质朴热烈的情感还是存在的;或者像《呼啸山庄》一样,有时候爱到过分得连自己都意识不到,那究竟是自己发疯了;又或者像《倾城之恋》一样,爱情之于生活,不历经柴米油盐的九九八十一难,怎能修成正果;再或者像《雾都孤儿》一样,在人心的一拳大小的战场上,善良与邪恶无时无刻不在厮杀着。

这些文字不单单局限于爱情或是善恶,它囊括了生活与艺术里的一切,包含了主人公内心深处每一次最细腻的心理的细节描写,突出了路人甲每一次离开镜头时的独白。抑或是像国产的青春剧一样,尽管遭人吐槽,却还依旧规着劝人们尽早缅怀。

如果它像是关于爱情的小说,我希望它是像《边城》一样的过程,像《简爱》一样的结果:如果它像是关于生活的小说,我希望它是像《人生》伊始一样的活着,像《活着》开始一样的死去;如果它是像关于童年的小说,我希望它是像《安徒生童话》一样的入梦,而不是像《童年》一样的醒来。

这些文字述说着时光流转与物是人非,见证着心与心之间吸引与排斥的轨迹。这些文字讲述着你们之间的故事,那些年你们是世界上最陌生的熟悉人,而今你们是世界上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些文字提醒你,你们曾经是最舍得为彼此付出的兄弟,而今却是彼此潜意识里最不愿邂逅的小人。

这些文字或许像你独处时的自己,无所谓悲伤,无所谓快乐,无所谓洒脱,无所谓寂寞。这个你只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整合你的思绪,贯穿古今,囊括宇内,继往开来。这些文字或许也像镜子内外的你们,看着那么的相像,却感觉在不知道的.某个地方你们似乎又千差万别。这些文字或许还像你们一样,你若不先走进他的故事,他绝对不会先抬起你的酒杯来。

5.策论文与议论文的区别 篇五

议论文和策论文的最大区别,在于策论文的主体在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应对措施,而议论文则的重点则在论证,包括要提出论点、论证观点、论证对策等。

例如: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的答题要求是:“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由于没有限定写作文体,考生既可以把这一题写成策论文,也可以把这一题写成议论文。策论文和议论文的提纲可分别如下:

策论文结构

一、提出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农民的命脉的观点,指出当前我国土地面临的问题和严峻形势(前言部分)

二、提出当前保护土地资源(命脉)的具体对策(主体部分)1.„„„„„„„„„„„„„..2.„„„„„„„„„„„„„„ 3.„„„„„„„„„„„„„„ 4.„„„„„„„„„„„„„„ 5.„„„„„„„„„„„„„„

三、总结全文,简述保护土地资源(命脉)的意义(结尾部分)

议论文结构

一、提出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农民的命脉的观点,指出当前我国土地面临的问题和严峻形势(前言部分)

二、当前保护土地资源(命脉)的意义和作用(主体部分)1.„„ 2.„„ 3.„„ 4.„„

三、总结全文,简述土地资源(命脉)的措施(结尾部分)

议论文的评分标准和写作要求

议论文的评分标准与策论文的评分标准相同,其评分标准见第六章的相关表格。如果以50分为满分,一般分为基础等级(45分)和发展等级(5分)给分,申论文章写作的评分标准如下表:

从这些评分标准可以看出,议论文写作要求有如下几个方面: 1.标题要立意深刻,简洁明了

撰写议论文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要拟定一个既简单又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题目,题目的设定必须要反映 文章的主要内容,有较高的立意和深刻的意涵。2.观点要鲜明具体,新颖深刻

一方面,议论文的中心观点及各个分观点要明确具体,切忌出现那种让人摸不着头脑、模棱两可的观点;另一方面,议论文的观点必须有新意,新颖深刻,要避免出现那些过时、陈旧的观点。3.论据要翔实典型,有针对性,有说服力

为了论证议论文的中心观点及各个分观点,文章中必须展示一些针对性强、有说服力的佐证材料—论据。论据的展现必须是典型而且翔实的,必须是能够解释和说明某一方面的观点和问题的,要避免采用那些个别的、极端的、难有说服力的证据。4.论证要论证深刻,逻辑性强

议论文中用论据论证观点的过程必须合理而深刻,论证的推理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逻辑性,必须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切忌出现论证逻辑不清、思维混乱的情况。5.结构要完整严谨,层次清晰

论文的结构就是文章的谋篇布局。考生在考试中撰写的论文,无论是有否明确的要求,都应该按照文章的完整结构撰写,即必须有题目、开头、主体、结尾,同时文章段落的层次必须清晰,要考虑中心观点与分观点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精心安排好各部分、各要素在整个结构中的位置。

6.语句要通畅,词汇要丰富

这是文字功夫上的要求,要求考生撰写的语句必须符合文章的要求,流利通顺。在使用语言方面,必须在用语规范的基础上,采用较为丰富多彩的词汇,切忌犯用语上的千篇一律。7.文面要整洁,字迹要端正,无错别字,标点准确

这是对考生卷面上的要求。为了达到上述要求,考生要事先多做仿真练习,练习在规定时间内写出工整美观文字的能力,同时在练习中还要注意尽量减少出现错别字,避免犯标点符号上的错误。8.字数要符合要求

6.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文与质 篇六

在中国佛经翻译发展史上,从最初的汉译佛经开始,就出现了文与质的区别和论争。文与质不仅是翻译方法或风格的分歧,更是在译入语的操纵下,译者如何选择文或质的翻译策略,然而文与质的相别相争最终在玄奘新译中实现了相合相融。

学界对中国佛经翻译史的研究,一般都要追溯到汉译佛经。佛经翻译自东汉桓帝末年开始,魏晋南北朝时得以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期业已势微,至元明以后逐渐销声匿迹。在历时近千年的佛经翻译史中,文与质的相争相融贯穿始终,成为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在本论文中,笔者拟从文质之别、文质之争和文质之合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文与质。

一、文与质之别

文和质这两个概念源于《论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在孔子看来,文指的是礼乐之类外在的文明表现,而质则指仁义之类内在的道德修养。由原意引申开来,文便指文章的遣词造句等外在形式,而质则指文章的中心内涵等实质内容。而吕则认为,“文是修饰,在翻译时修辞力求与汉文接近,质就是朴质,在翻译上忠于原本,采取直译的方法,与汉文就有一些距离,比较艰涩难读”。在其看来,文即意译,在翻译过程中,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有所改变;而质即直译,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尽可能的忠实于原文。然而,直译并不意味着译文没有任何润色修饰,意译也并不意味着译文一定要文采飞扬。译文的华丽或质朴,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文自身的特点,而非翻译方法。因此,文质和直译意译不可简单的画等号。

围绕着佛经翻译的文与质,中国的佛经译者大抵可分为文质两派。如以释道安为代表的佛经译者为再现佛经原作的本来面目,多用音译,虽晦涩难懂,尽显朴拙,但也存其真质,翔实可靠,因而被归于质派。

释道安(314-385年),东晋前秦时高僧,常山扶柳人。道安是质派的典型代表,十分强调原文的作用,主张严格的直译,反对删削原文,其著名译论当属“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其中的“二失本”和“一不易”对文质问题都有所论述,“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然般若经三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

而随后以支谦为代表的.佛经译者,则主张删削原文,并对译文加工润饰,但凡有胡音的地方,尽量删减,重新用汉语表达,所译佛经文辞华丽简约,通俗易懂,因而被归于文派。

支谦,又名越,字恭明,原为月支人,生于中国,深受汉文化熏陶。他主张对译文加工润饰,让接受佛经的大众看懂,所译佛经简略文丽,易被汉人接受。支谦在改译支谶翻译的《首楞严三昧经》时,凡是支谶译文中辞质多胡音的地方,尽量删去,重新用汉语表达。一些人名,如须菩提舍利佛等,支谦也用相应的汉语释义,翻译为善业和秋露子。《合首楞严经记》赞扬支谦“才学深,内外备通,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然其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

二、文质之争

所谓文质之争,指的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两大派别围绕佛经翻译展开的一系列关于翻译实践和理论的论争。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最先出现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质派,其译法相对保守,采用的是再现佛经原文精华的音译。须知在佛经翻译初期,译者进行的是一项开创性工作,难度极大,而且佛经翻译者皆为信徒,对佛经原文顶礼膜拜,不敢有丝毫逾越,再加上佛经的最初译者大多为自西域、天竺而来的僧侣,其汉语水平十分有限,因而,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质派最先出现,并在最初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佛经翻译实践的发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后人不断改进,为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汉语的阅读习惯,进而出现文的倾向。这些文派的佛经译者,或生于中国,或久居中华,因而对汉语及汉文化都有较深入的了解,所译经文也就更倾向于汉语,于是在质派之后,中国的佛经翻译史上又出现了文派。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关于文质最早的一场争论出现于公元224年。当年,天竺译者维祗难将《法句经》带到武昌与竺将炎共译;之后,让“学深澈,内外备通”的月支译者支谦对其进行校译,没想到一开始,支谦就批评竺将炎“虽善天竺,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质直”,嫌其所译“其辞不雅”。维祗难替竺将炎辩护说:“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者,当今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认为佛经的翻译贵在质朴,不加文饰。维祗难的观点得到其他译者的赞同,他们纷纷举出老子和孔子的言论来说服支谦:“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胡义,实译经达。”最后,尽管支谦让了步,但是他的翻译理论却在此后的佛经翻译中逐渐占据上风。这便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最早的一次文质之争。

在这场文质之争中,两派争论的焦点不仅是译文风格的质朴或华丽,更有翻译手段和价值取向的分歧。但从文化背景来看,这场争论实质上是关于保持经文原貌和译文汉化之间的抵牾,同时也是译者对于两种文化的价值取向上的争执。事实上,通过对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文质之争的追溯,不难发现,文质之争自始至终伴随着佛经翻译,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然而,从整体上来看,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从最初的以质为主,到后来的以文为主,最终在唐朝的佛经翻译中走上文质融合的发展道路。

三、文质之合

到了唐朝,佛教传播在中国进入了全盛时期,佛经翻译也达到了顶峰,佛经译文不管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最著名的翻译家――玄奘。玄奘对待佛经的翻译态度极为严谨,再加上他身为佛教高僧,熟知佛教义理,精通梵语汉语,因而对佛经翻译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玄奘既不属于质派,也不属于文派,而是对文、质两派的思想进行了融合,兼备文质的优点和长处,至此,翻译思想已臻于成熟。慈恩宗曾评价玄奘译文说:比较罗什那样修饰自由的文体来觉得太质,比较法护、义净所译那样朴拙的作品又觉得很文。

在翻译实践中,玄奘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原则,即在五种情况下尽量采用“音译”;另外,他还在译文中熟练运用“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以及“代词还原法”等技巧,让译文达到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以上六种技巧,归纳起来,就是各种意译的手段,即加注、省略或改变原文结构,根据汉语句法重新组句子、换词等;而“译名假借法”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意译取代音译这个时期的翻译,如梁启超

7.简述满语文与中西方文化交流 篇七

满语文包括满语和满文。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 满语支, 源于金代女真语, 但满语并不完全是女真语。直到清太祖早期, 女真仍然只有语言, 没有本民族文字, 一切文件书写都是借用蒙古文字。

关于创制满文的缘起和过程, 《清实录》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己亥年 (1599) 二月“上欲以蒙古字制为国语颁行。……上曰:‘汉人读汉文, 凡习汉字与未习汉字者皆知之。蒙古人读蒙古文, 虽未习蒙古字者亦皆知之。今我国之语, 必译为蒙古语读之, 则未习蒙古语者不能知也。’……上曰:‘但以蒙古字合我国之语音, 联缀成句, 即可因文见义矣。……’于是上独断, 将蒙古字制为国语, 创立满文, 颁行国中, 满文传布自此始。”[1]万历二十七年 (1599) 年, 额尔德尼、噶盖在蒙文基础上创制出满文。诞生在十六世纪最后一年的这种满文通常被称老满文或无圈点满文。

由于老满文语法不完备, 用老满文翻译汉文书籍时经常遇到困难。对此皇太极曾说:“国书十二字头向无圈点, 上下字雷同无别, 幼学习之, 遇书中寻常语言, 视其文艺, 易于通晓, 若至人名地名, 必至错误。”[2]当时许多字母发音不同, 但书写是一样的, 这就容易造成许多错讹。为了完善老满文, 皇太极命对老满文进行改革。后金天聪六年 (1632) , 达海在原来的字母上增加圈, 增加点, 并且增加字头, 使满文成为较成熟的文字, 这一时期的满文发音更为清楚, 表意更加准确, 通常被称为新满文或有圈点满文。新满文也是与清王朝相始终的官方文字。

二、17-18世纪, 满语文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17-18世纪是满语文发展的鼎盛时期, 许多满学家、历史学家对于满学以及满语文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央民族大学的赵志忠教授在论及满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时称, “满学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阎崇年研究员则称“满文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明末清初, 西方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 开启中国与近代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门。在这众多的传教士中, 走上层路线的传教士成为传播中西方文化的重要使者, 而满语文则是他们的必修课。通过学习满语、翻译满文著作, 传教士把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世界, 也把西方先进的科技介绍到中国, 此时中西方文化交流涉及的内容包括诸多方面, 如几何学、历法、医学、文学等。其中我们所熟知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南怀仁 (1623-1688) , 字敦伯, 原名斐迪南·维尔比斯特, 比利时人, 耶稣会教士。顺治十六年 (1659) 来华。康熙十年 (1671) , 任康熙皇帝的科学老师, 在清宫中享有很高声望, 在天文、历法、算学等方面颇有造诣, 著有《康熙永年历法》满文 (33卷) 等。康熙三十五年 (1696) 在欧洲首次发表了用拉丁文写的满语语法, 并将著名的数学著作《几何原本》译成满文。张诚 (1654-1707) , 字实斋, 原名让·弗朗索瓦·热比隆, 法国人, 耶稣会教士。康熙二十六年 (1687) 来华。翌年入京, 由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引荐康熙, 在宫廷内学习满语, 后与白晋一起任宫廷教师。1689年奉命以清廷译员身份参加中俄《尼布楚条约》交涉。曾多次随康熙或大臣出行满蒙诸地, 留有《张诚日记》, 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山川风貌进行了描述。著有《满文字典》等。白晋 (1656-1730) , 又作白进, 法国人, 康熙二十六年 (1687) 来华。他系统地向康熙讲授过几何学和算术以及人体解剖学。张诚、白晋编写了满文实用几何学纲要, 后整理成册, 并译成汉文, 由康熙亲自审定作序。这就是现在故宫博物院所藏满文本《几何原本》。多米尼克斯·巴多明 (1665-1741) , 字克安, 法国人, 耶稣会教士。康熙三十七年 (1698) 来华。康熙末年任养心殿行走之职。巴多明曾把欧洲的解剖学著作、医学大全、物理学著作如《周身血脉图》翻译成满文。他们寄回欧洲的中国文献也是满文材料。钱德明 (1718-1793) , 法国人, 他最早把《孙子兵法》介绍到欧洲, 并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他也是入华耶稣会士中最后一位大汉学家。他长期在清朝政府中任职, 在宫廷中教授西学, 居留北京43年, 苦学满文、汉文, 钻研中国传统文化, 在满语文方面的研究方面主要有《满文文典》等。

通过大量的满文与西方文字的互相翻译, 中西方文化开始了大量的交流, 其中满语文恰恰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语言。缘何满文成为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语言,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 这是由满语文在清朝的地位所决定。满语是清朝的国语, 是统治阶层通行的语言, 统治者甚至一度把“国语骑射”作为清朝国策推行。清太祖亲自组织创制满文, 清太宗改制新满文, 而且曾特作规定:“嗣后我国官名及城邑名俱当易以满语……若不遵新定之名仍称汉字旧名者, 是不奉国法恣行悖乱者也, 查出决不轻恕。”[3]清世宗在顺治八年举行八旗乡试中, 规定不会汉文者可以用满文参加考试。而康雍乾三朝皇帝也精通满语文, 他们还擅于运用满文进行艺术创作。其中, 康熙的《御制避暑山庄诗》和乾隆皇帝的《御制盛京赋》都是杰出代表。在当时, 许多汉文经典著作已被译为满文。仅达海参与翻译的就有《明会要》、《素书》、《三略》、《通鉴》、《六韬》、《孟子》、《三国志》等。

其次, 这是由满语文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由于汉语和西方文字区别很大, 对于西方人来说, 汉语学习是十分困难的。利玛窦曾详尽列举汉语难学的五大理由, 甚至说“没有一种语言是象中国话那样难以被外国人所学到的”[4]。而另一位传教士更是将汉语比作是鸟的语言, “并且只适合鸟的唇舌”。[5]而满语文相对于西方语言文字更为接近。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其中元音字母6个, 辅音字母22个, 以及为拼写汉语借词而设计的10个特定字母。满语属于黏着语类型, 满文属于音位文字类型, 与汉语相比更易于西方人掌握。而且传教士们认为由满文转写的汉语书籍使他们更容易了解掌握中国经典文献。甚至博通汉文的欧洲学者们也认为, 正确的满文译本将会对他们理解汉文原本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第三, 这是由传教士的传教要求决定的。当时的传教士被要求学习传教地区的语言文化, 以便更好地完成传教任务。来到大清王朝的传教士也是同样, 他们必须精通统治者的语言和文字, 也就是只有熟练掌握满语文才能够与清朝统治者进行直接对话, 才能更加深入地接触到大清王朝的各个阶层。清朝时期来到中国的众多传教士, 不畏艰难, 刻苦学习满族的语言文字, 以达到与清政府高层人物交流的目的。

三、19世纪以来, 满语文是世界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9世纪以来, 满语文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作用发生了变化, 从原来的重要媒介转变为世界汉学的重要内容。这是由满语文在中国的发展变化、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变化等因素促成的。首先, 一般认为, 乾隆朝之前是满语文发展的鼎盛时期。之后, 满语文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逐渐走向衰落。到清朝后期, 使用满语文的人数就比较少了, 满语文的实际应用非常少。最初传教士想通过学习满语文取宠皇帝, 接触高层的愿景不复存在。其次,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势衰, 西方列强觊觎中国, 中西交流更趋频繁。西方的军事家、外交家、商人、传教士等形形色色、各种身份的人带着各种目的的人涌入中国, 接触到满语文的人员构成也越来越复杂。通过满语文了解中国、深入中国、制定对华政策的目的逐渐显现。无论是出于政治目的、军事目的, 还是文化交流的目的, 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开展了满学研究, 满学成为世界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尤其德国、俄国、法国等国家的研究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德国是早期开展满学研究的国家之一,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克拉勃罗德 (1785-1830) , 他于1828年完成的《满洲文选》, 被誉为“满洲语之入门书”。威廉·硕特 (1807-1888) , 柏林大学满文教授, 翻译了《御书房满汉书广录》。嘎伯冷兹 (1840-1893) 是19世纪德国的著名汉学家, 他以翻译和研究中文和满文本的《太极图说》而获得博士学位, 曾在莱比锡大学任东亚语言讲座的教授。

俄国有一些专门从事满语教学和满学研究的机构, 如俄国东正教会驻北京传教士团、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亚洲博物馆、喀山大学东方系、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东方学院等。在众多的满学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罗索欣等。罗索欣曾在国子监学习满汉文, 回国任俄国科学院通译, 讲授满、汉语, 被后人誉为俄国第一个中国学家和满学家。主要满学著作有:《满汉文的俄文转写》等, 并将满文《资治通鉴纲目前编》、《八旗通志》和《三字经》等译成俄文。瓦西里耶夫 (1818-1900) , 1840年来华, 1851年返国。通晓多种东方语言, 如汉文、满文、蒙文、藏文及梵文、朝鲜语、日语等, 著述颇丰。历任喀山大学满语及汉语教授、彼得堡大学东方学系教授。伊凡诺夫斯基 (1863-1903) , 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东语系, 通晓汉、满、蒙、藏文字, 对中国满族颇有研究, 是俄国汉学界有影响的人物[6]。

参考文献

[1]清太祖实录卷3[M].己亥年二月辛亥.中华书局, 1987.

[2]清太宗实录卷11[M].天聪六年三月戊戌.

[3]清太宗实录卷18[M].天聪八年四月辛酉.

[4]利玛窦等著, 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M].中华书局, 1983.

[5]张国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8.文与书俱美的《兰亭集序》 篇八

有了预习学案中的故事和文学常识的积累,导学案就能够很快直奔主题,进行合作性学习。让学生很快理解第一段议论实际上是评价画家在绘画理论上的`贡献,进入了纪念性文章歌颂评价人物一生主要功绩的主题,突破了重点。那第二段的内容就不难理解了,可以说是主要写画家其他方面的事迹,主要从为人,为画,为官来进一来歌颂,表现失去表兄的悲痛心情,表达深深地缅怀、追忆、悼念之情,体现了表兄弟之间的深挚友谊和密切关系。

教学设计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为宗旨,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也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课文人物形象。

9.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篇九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讨论本文记人散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2.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文中阐发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道理。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文章主旨,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2.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以诗引入,激发兴趣 苏东坡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古人颇得竹的灵气,植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即以画竹为线索,本文就是通过作者和文与可谈画竹来表现表兄弟之间的深挚友谊及缅怀悼念之情的散文。

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轼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二、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

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二、梳理文章结构

1.从题目入手,初步感知文章

提问: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这个题目中,你读到了什么? 明确:文与可 —— 人 画筼筜谷偃竹 —— 事 记 —— 文体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人、记事、记物或写景来抒发作者感情或见解。

2.梳理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章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3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当时的“画者”作画:节节为之 违背生活 叶叶累之 割裂自然

以竹的自然生长之态与“画者”人为割裂画与竹的自然关系对比,看出“画

者”的荒谬——岂(复有竹乎)有此理!为亮出文同的正确画论主张张势。文同画论: 意在笔先——胸有成竹 自然连贯——振笔直遂

捕捉灵感——少纵则逝 师法自然,重视整体形象的把握和创作灵感的捕捉 苏轼体会: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不学之过也

强调学习和实践。这样才能内外同一,心手相应。“得其意”,“并得其法”—— 赞成文与可的画论主张和画竹技法。

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第1件 不为士大夫作画。——狂傲中漠视名利的性格。(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2件 谈竹形与竹势的关系。说明两人的艺术观是相通的,这也是苏轼推崇欣赏文与可的一个原因。

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第3件 令文同夫妇喷饭的“筼筜谷”诗

——这里是巧合形成幽默,诗中“太守”即指文与可,“清廉”隐含了文同为官品德。第二段所记三件事,写得风趣幽默,“横说竖说”,貌似不经意,实则选材很有讲究侧重 分别表现了文同为人、为画、为官的特点。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归纳总结

①全文以“竹”“画 ”二字贯通,借画写人,借人说画。

②庄谐并重,自在为文。第一段郑重其事,表明对表兄的推崇,二段除文可骂人外,全是写“笑”,三段只一“哭”字。骂也好,哭也好,笑也好,全是真性情。此等怀人文字,只东坡写得,如昌黎者断乎写不出 ;此等文章,亦只文同当得、受得。洒脱自在人,方有潇洒自在文。

3.分析行文结构特色,把握文章主旨

通观整篇结构,极为自然、流畅。从竹的本性写起,到最后才点出对亡友的思念并以此作结。主要是写对诗人兼书画家的表兄的缅怀、悼念、悲痛和赞美之情。通过日常趣事表现了表兄弟深厚情谊和亲密无间的关系。

2.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它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的阐述、对《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着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释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三、文本研读,突破重点

提问一:作者记了哪些“戏笑之言”,从中可以读到与可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第一件 以裐为袜 恬淡狂放 淡泊名利 第二件 绢画玩笑 造诣高深 无拘率直 第三件 诗戏太守 为官清廉 不贪图奢侈享乐

生活上的共鸣 人格上的共鸣

(1)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对求画者多不感自行而觉讨厌。——脱俗,淡泊。

2)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见其才情过人,又见风趣,旷达。3)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对挚友情谊之深,为人的无拘、率直)提问二:第一段作者说“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那么综观全文,文与可提出了怎样的绘画理论? 明确:

胸有成竹(第一自然段)神似生于形似(第二自然段)提问三:对于文与可的画论,“我”有怎样的体会? 明确:

心手相应

“学” 得意亦得法

特别强调“学”和“实践”。尊重生活,师法自然。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不断观察,不断积累,最终做到“胸有成竹”“心手相应”。我们平时的学习也是这样。提问四:本文记人、叙事和说理融为一体,作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明确: 说画竹理

“亲厚无间” 记画竹人

抒 情 叙画竹事

形散 神聚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苏轼散文,信笔挥洒则姿态横生,文笔似闲散,义脉却流畅完整。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自画法说起,而叙事错列,见与可竹法之妙,而公与与可之情,尤为厚也。笔端出没,却是仙品。” ——邱浚

四、寄言同学,延伸探究

“画竹亦在画人,做人亦如作画”,人世多艰,事务繁杂,凡事做之前需全面考虑和安排,做起来才会沉着冷静,胜券在握,在汹涌的社会竞争洪流中奔腾不息,立于不败之地。胸有成竹,成功的机会就大了;

人生之路上,有恩师导航在前,有父母助澜在后,谆谆教诲切记,声声叮嘱莫烦,明白了他 3 们讲的道理,赶快付诸实际行动,心手相应,成功的机会就多了。

五、布置作业:

自行梳理本文文言基础知识,课后检查。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言知识整理

(二)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2.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3.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4.吾将以为袜: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 5.发函得诗:发,古:打开;今:发送 6.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7.以书遗余曰:遗,古:赠送;今:遗失

(四)一词多义

文言虚词 1.然

自视了然:„„的样子 予不能然也:这样

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 3.之

竹之始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寸之萌耳:结构助词“的” 生而有之也:代词,指代节叶

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士大夫传之:代词,指代与可之言

而读书者与之:代词,指代轮扁讲的道理 4.于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对,表对象 与可没于陈州:在,表地点

6.其

乃见其所欲:代词,代“画家” 以追其所见:代词,代“画家”

其所以然: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岂独得其意:代词,代“文与可” 7.而

而节叶具焉: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就,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 表承接

三、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2)庖丁,解牛者也(3)轮扁,斫轮者也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二)省略句

(1)子由为《墨竹赋》以(之)遗与可曰(2)吾将以(之)为袜

(3)士大夫传之以(之)为口实(三)固定句式

(1)岂复有竹乎:岂„„乎:哪里„„呢?

10.文与书俱美的《兰亭集序》 篇十

“创意设计座谈交流会”在老舍茶馆四合茶院举行, 北京市商务委法制与公平贸易处处长雷堃、北京品牌协会秘书长夏明出席会议。老舍茶馆、张一元、稻香村、天福号、王致和、菜百、等企业及产品包装设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雷葆文先生在座谈会上与大家共同分享了他多年来积累的创意设计与品牌推广经验, 并结合实际案例为企业创意设计、品牌营销出谋划策。

座谈会开始, 老舍茶馆董事长尹智君作了题为“挖掘京味文化元素, 坚持无限创意设计, 打造老舍茶馆特色产品体系”的主题发言, 介绍了老舍茶馆近年来的产品、包装设计研发思路等情况。雷葆文先生听完颇多赞赏, 他认为老舍茶馆的产品及包装设计非常有创意, 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现代化的用具上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各企业参会人员就各自在创意设计与品牌建设工作中所关心的问题, 分别向雷葆文先生做了咨询。张一元设计部门经理提出如何实现产品包装的设计稿和印刷实物之间的颜色校准;天福号则请教了怎么打开年轻人的市场;稻香村认为易碎食品的包装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难题;王致和则希望雷葆文先生从不同的层次怎么做系列产品的角度给他们一些建议;而已经拥有广阔贺岁礼品市场的菜百公司, 则更关心如何进一步扩展礼品市场。

雷葆文先生一一给予了耐心的解答。他认为在设计实践过程中, 设计师的设计与印刷厂的生产是分不开的, 一个好的设计师必须了解生产中的困难, 才能控制印刷的效果;而迎合年轻人的市场, 则要考虑他们的实际需求;对于易碎食品则建议在设计包装的时候要考虑尽量减短消费者见到食品破碎的过程;关于菜百的问题, 雷葆文先生举反例做了解答, 中国人非常注重送礼, 但市面上的礼品往往表达正面之意, 能不能制作一样礼品, 表达“对不起”之意呢?同时做为礼品的包装, 还要注重追求设计手法上的夸张效果。

雷葆文先生还建议在座企业能创造机会组织设计人员去日本学习。在他看来日本的创意设计水平非常高, 对传统文化保持的非常好, 对年轻一代的需求也把握的非常到位。他介绍在日本和欧美国家, 色彩研究已经进入了科学的定量分析阶段, 而我国尤其是大陆地区, 在流行色以及中国传统色彩应用方面, 还缺少系统跟踪和研究。科学表明, 流行色的产生受制于人们的审美观念, 而人们审美观念的产生与其生活的背景息息相关。我们国家幅员辽阔, 从南到北地域色彩变化多端,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背景也各不相同, 毫无疑问, 这些因素形成了我国各地不同的色彩文化和色彩消费趋向, 这些都值得企业设计部门关注。

1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篇十一

苏 轼

课文分析:课改实验区教材高中语文的课文容量加大,尤其是文言文部分加大了比重,出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内容丰富,有一定难度的作品。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加上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基础,学生层次等,完成这个任务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学生课前预习,归纳预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解决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北宋画家文与可,曾以筼筜谷仰斜之竹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庄谐相衬,情深意切,体现了作者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之优秀散文。

教学目的: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教学重点难点:

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赏析重点: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美文的语言特点。

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3、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

二、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第一层,作者先从竹子本身说起:竹子的节和叶是与生俱来的,从只有一寸长的笋芽到数丈高的巨竹一直如此。他认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即先在头脑中形成竹子的整体形象,当构思成熟后,就奋笔疾书,一气呵成。要善于抓住创作的灵感,而不可让它轻易逝去。这种画论是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和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苏轼批评了在绘画创作中那种脱离现实,背离自然规律的现象,“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并且表明了自己的主张,苏轼赞成“故画竹,必先得

成竹于胸中”的做法。)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二层,写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苏轼认为自己只是明白了文与可所讲的道理,却不能完全做到。他感到自己心里所想和手里所做的达不到真正的统一,“乃不学之过也”。这里很自然地流露出了对表兄的钦敬之情。作者又把绘画的体验加以引申、扩展,联系到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在社会生活中也要重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这里说的是作者自己的宦途经历,是对人生的一种自省与领悟。)第3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

(第三层,记弟苏辙所作《墨竹赋》里的话,苏辙说:表兄文与可画墨竹就像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一样,是依托绘画技艺传达出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作者看来弟弟不会画画,所以只是领会了文与可的绘画意义而已。至于自己,则是不单领会了他画竹的用意,懂得了他的绘画理论,同时也学到了他画墨竹的艺术技巧。这一部分所触及的是生活积累与绘画创作、艺术的构思与灵感的把握、神似与形似等美学问题,这可以说是文与可同苏轼共同总结出的北宋“墨竹画派”的理论与经验,是一份可贵的绘画史料。)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1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一件事,写文与可并不想倚仗绘画传世,以博得声名。所以他很厌烦人们拿着丝绸前来求画,他把缣素扔到地上,还说要拿它做袜子。这在士大夫间被当作话柄,广为流传。这件事突出地体现了文与可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特点。)第2件文与可与苏轼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并回忆“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

(第二件事,记熙宁十年(1077)文与可离开了洋州,回到京师,而苏轼则自密州改任徐州知州。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在信尾附诗中有“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之句,于是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作者回忆说“筼筜谷偃竹图”就是那里赠给他的,并且文与可还说自己画的竹虽只数尺,却有万尺之势。在这里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第3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件事,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

(作者在湖州晾晒书画,这时距文与可去世已将近半年。他见到“偃竹图”,不禁失声痛哭,回想起二人之间与画竹相关的许多往事,写成了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而前人评此作“戏笑成文”。这篇散文的主要部分确实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作者为什么偏偏要记叙一些趣事呢?苏轼引经据典地解释说:曹操的祭文中也曾有“车过”“腹痛”的诙谐之语,自己也记载下往日的幽默、戏笑之谈,正是为了说明与表兄情感的深厚、关系的亲密无间。唯其如此,才可见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之故,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总结:这篇文章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是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本文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追忆两人的真情交往,到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全文以画竹及二人情谊为中心点,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所以脉络清楚,真正达到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境界。

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通假

1、与可没与陈州:没,通“殁”,死亡

2、少纵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3、而节叶具焉:具,通“俱”,俱全

(二)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2、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3、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4、吾将以为袜: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

5、发函得诗:发,古:打开;今:发送

6、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7、以书遗余曰:遗,古:赠送;今:遗失

(三)词类活用

1、形容词做动词(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老,养老(2)余因而实之:实,证实(3)与可厌之:厌,厌恶

2、名词作状语

(1)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

3、意动用法

(1)初不自贵重: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四)一词多义

A.文言实词

1、熟 执笔熟视:仔细

而操之不熟者:熟练

2、语 今语士大夫:告诉

有“车过”“腹痛“之语:说法

3、过 不学之过也:过错 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

B.文言虚词

1、然 自视了然:„„的样子 予不能然也:这样

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

2、以

以追其所见: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把„„,表对象

与可以书遗予曰:把„„ 吾将以为袜:把„„当作

3、之

竹之始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寸之萌耳:结构助词“的 ”

生而有之也:代词,指代节叶

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士大夫传之:代词,指代与可之言 而读书者与之:代词,指代轮扁讲的道理

4、于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对,表对象

与可没于陈州:在,表地点

5、焉

而节叶具焉:助词

而临事忽焉丧之:无义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兼词

6、其

乃见其所欲:代词,代“画家”

以追其所见:代词,代“画家”

其所以然: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岂独得其意:代词,代“文与可”

7、而

而节叶具焉: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就,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 表承接

三、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庖丁,解牛者也

(3)、轮扁,斫轮者也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二)省略句

(1)子由为《墨竹赋》以(之)遗与可曰

(2)吾将以(之)为袜

(3)士大夫传之以(之)为口实

(三)倒装句 1.定语后置

(1)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2.状语后置

(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2)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3)足相蹑于其门

(四)固定句式

(1)、岂复有竹乎:岂„„乎:哪里„„呢?

(2)、世岂有万尺竹哉?:岂„„哉?:哪里„„呢?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提要钩玄,归纳梳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贯穿本文其中的感情逻辑和思想逻辑,把握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听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那你们知道它的出处是什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二、作家、作品简介:

苏轼(1037—101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出身于一个文化修善的家庭,父亲苏询早有文名,母亲能教他读《汉书》家许的教育,前辈的熏陶,以及他自己的刻苦学习,青年时期的苏轼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为欧阳修等所称颂。一生留下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等名篇。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和佛老思想在他世界观的各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他少年就爱好《庄子》的文章,后又喜和僧人来往,在生活上他认为“游于物之外”则“无所往而不乐”,要求以安然的态度应物,“听其所为”而“莫与之争”更多地表现了佛道二家起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然而他从儒家出发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又使他对佛家以懒散和老庄的放逸有怕警惕,因此他一生在政治上屡受挫折,但在文艺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果书柬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暑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初步感知,把握主旨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文体,杂文; 2.概括每自然段的大意

明确: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和自己在艺术实践中的体会。第二段叙述作者和文与可交结中的趣事。第三段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明确: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四、具体研习文本

1.本文借画竹阐发了两个方面的创作思想: 明确:“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前者:“故画竹必先„„少纵则逝矣。”其含义是:心中要有事物完整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中的形象成于笔下。

后者:“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其含义是: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练地掌握技巧。

2、文中通过三件轶事表现文与可的个性

(1)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对求画者多不感自行而觉讨厌。——脱俗,淡泊。

(2)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见其才情过人,又见风趣,旷达。

(3)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对挚友情谊之深,为人的无拘、率直。

3、作者引用了哪些诗文和典故,体会叙述、引用与议论的关系

明确: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典故,随手拈来,自然贴切,绝无矫揉造作之感。他引用的诗文有苏辙的《墨竹赋》、文与可“书尾复写一诗”和苏轼的和诗,以及苏轼《洋洲三十咏》其一《筼筜谷》、曹孟德祭桥公文。引用的典故有:庖丁解牛、轮扁斫轮、“谓川千亩竹”。

4、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他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的阐述,对《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述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四、总结全文

总结文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对“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创作思想的理解,指出“艺”与“道”的密切关系。又通过叙述文可的轶事和二人间的交往,表现了他的品德、个性,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深切的悼念之情

五、布置作业:熟读全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 轼

教学目的: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教学重点难点:

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预习: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对不了解的字、词、句做标记。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3、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4、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课文分析(用提问的方式):

1、本文以叙事为主还是以抒情为主?(学生分小组讨

论,老师巡视。)明确: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以抒情为主,兼叙事说理。)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明确:文体是杂文,是一篇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

3、文章主旨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明确: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4、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分组讨)明确:记叙了文与可的三件事情,一是把求画者之缣素扔地并说拿去做袜;二是写两人以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竹开玩笑,并忆“筼筜谷偃竹图”之由来;三是追述文在洋州时苏以“筼筜谷”诗引得喷饭满案。说明了他的高尚风雅,请苏轼代画,说明了他是一个憨然坦率的人,赠诗从侧面说明了他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的品格。)

三、写作特点赏析

1、运用典故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之一

(学生看课下注解,弄清典故具体讲的是什么内容,归纳有哪些典故?明确:庖丁解牛 轮扁斫轮 “渭川千亩竹”

2、文章在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不拘泥于时间顺序,信笔写来,形散神不散,文章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忆二人交情,到说明写作缘由,始终以画竹及二人情意为中心点。)

3、文章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凝练、生动。(文虽具悼念性质,却不陷于哀情,有意叙二人交往、调笑趣事,如“袜材”“喷饭满案”等,语言明快、活泼、幽默。)

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有感

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老先生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默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老先生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一定的启迪和教益,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作任何一件事前,都要对预作之事认真分析,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对所要做的事“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

中国有句名言:“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读万卷书好理解,“开卷有益”嘛,但为什么还非要行千里路呢?坐在家里不也一样读吗?可见,要想对一件事务真正有所了解,真正做到“胸有成竹”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们这个世界的可爱处之一就在于它的多样化,这就像化学上有互为映体一样。人

类社会也像镜子一样,建立在完全相反的原则上。在一个社会里被认为天经地义的事到了另一个社会往往会被连根拔起,这就要求我们要擅于掌握事物的本质,绘画如此,作其他事亦是如此,一个人是如此,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同样是如此。盲目地、无计划的去做一件事,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失败。对于企业和国家来说,就往往会是一场灾难。

我们不是在在大跃进的口号下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吗?我们不是在耗费了巨资铺设了石油管道而结果却是产地无油吗?难怪有人说:“我们四十年的发展史上,决策,尤其是宏观决策所造成的失误,如果能够避免的话,今天的中国根本用不着改革,早已能够和日本、美国这些经济大国并肩站立了”。(见“泡沫经济”一书)。所有这些,我们应该如何向国人交待呢?可见,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乃至“渭溪千亩在胸中”是何等的重要、又是何等的不容易啊!

上一篇:事业单位干部自传材料下一篇:时间过的很快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