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雁工程英语培训总结(共8篇)
1.领雁工程英语培训总结 篇一
转眼间两个月的“领雁工程”市级英语学科骨干培训班的生活即将过去,这是一个充实而忙碌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经历,更是一次思想洗礼的历程。从走出师范的大门到现在,我已任教英语19年,经历的培训也不少,但这次在温州教师教育院和温二中经历的“领雁工程”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每天都要早出晚归,但心头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本次培训由温州教师教育院承办,从10月18日开始至12月18日结束,共有来自各县区农村一线的54位学员参训。培训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三周的集中培训,接受专家的理论指导;另一部分是中间一个多月的分组参加学校实践培训。整个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受益良多。
一、专家引领,思想的洗礼。
理论培训部分共有26位专家学者,其中特级教师6人,副教授5人,其他基本也都是市名师。他们的专业精神和专业修养都是十分令人钦佩的。
1、成长之路,艰难而幸福。
多位专家谈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他们的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任何鲜花、掌声的背后都是汗水和泪水的交织。我们往往在羡慕鲜花与掌声的时候,忘却了他们背后的艰辛与执着。
班主任陈丹萍老师,早年参加工作就开始享受着教研员、专家一次次“温柔的折磨”,她自己也不断给自己施压,经历了一次次磨课、赛课,从区教坛新秀市教坛新秀,再到温州教师教育院。其中的艰辛和乐趣同在。我当用她的一句话勉励自己: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定能成功。
2、专业精神,发人深思。
当代教育言论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句话出现的频率是相当的高,而这正说明了教师专业能力存在的缺憾。在见识了市里的一批专家学者的风采,我由衷地为他们的专业精神所倾倒。金浪,温州教师教育院教研员,年近五旬。但是她讲座时的激情洋溢,工作的一丝不苟,研究的深入细致,让我们赞叹不已。在她的上班时间当中,基本上是没有多少时间坐在办公室的,不是在学校听课,就是组织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她在给我们作教师成长之我见《细节造就成功》-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讲座时,让我们感受到她的激情和做研究工作的创新精神。我想:一个老师,到了这个程度,还需要天天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吗?
3、理念提升,知识更新。
温州作为浙江省经济发达地区,他们的教育理念也是走在前沿的。从教育信仰 源于实践有感而发、有效课研究堂、练习与试卷的设计和命题探讨到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保健、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一堂堂渗透着教育智慧的讲座带给我们丰富的而系统的知识,提升了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英语教学专业知识。其中,温州二中吴莎莎关于go for it!教材使用的几点体会让我们深深体会了教师勤于阅读、勤于交流的重要性;温八中吴月凡老师的《搭一座心桥》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吴老师的相片人生用心良苦呀,这里面包含着老师多少的艰辛和心血。设想若干年后孩子长大了,当他们翻开这一页页时是多么的令人感动,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一个个精辟的报告,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理论,让我再一次审视自己曾经的所为;理论,也让我再一次重新定位了自己;理论,让我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让我的思想变得更为先进,更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
二、实践体验,无限的精彩
这次培训对象都是在职教师,在我们的身上有需要放弃的,也有需要重建的,但更需要的是提高和整合。因此培训工作要扎深根,这个根,一是课堂深处,二是教师心灵深处。扎根课堂就是贴近课堂教学的实际,用理念灌注课堂;扎根教师心灵,就是激活教师的内在需求,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实践锻炼。这次培训实践阶段,我们分成了9个实践小组,每小组4-9人,实施“导师制度”,即每小组在相关的实践基地学校配备了一名实践导师。“导师制”可谓是双管齐下,既保证了对学员理论上的指导,也保证了实践环节的无限精彩。
我们的实践基地温州二中海坛校区文化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过硬,是温州市的“轻负高质”示范校。走进校园,环境整洁朴实,处处渗透着浓厚而独特的文化气息;校园面积不大,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魅力一览无遗。
在温州二中海坛校区实践的几个星期,也是我从教这么多年来,集中听课、交流、反思最多的一个阶段。学校指派了3名指导教师,全部具有中学高级职称,其中吴莎莎是省名师,曾获全国园丁奖。我的实践导师孙如媛老师省级名师,英语组组长,孙老师的思路缜密,课堂主线清晰,语气亲切自然,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对学生的纠错,提问自然且有针对性,还注重对学生课外的阅读,坚持让学生写作练习从不间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其风格自成一派。从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什么才叫大师风范,感觉与自己的差距非常地大,无论平时上什么形式的课,老师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备课一定要认真,上课一定要积极,课堂一定要有教学的主线”是孙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孙老师说自己每节课都是精心准备,非常认真思考过的。平时工作繁忙还经常到外地开课,亲切和蔼,见解独到,除了认真为我们上示范课外,还经常和我们一起探讨教学中的困惑,解答教学中的疑难,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等,在教学之路上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帮助我们扫除困惑和彷徨!
我非常珍惜此次的学习机会,用双眼仔细地观察着,用心灵仔细地聆听着,从导师身上,我学到了名师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学生谆谆教导的不悔。
我不仅多次认真参加指导老师和学员的听课,评课活动,还精心设计并执教了unit7period1,得到了指导老师全力的指导和组员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仿佛有回到了刚毕业时那种执着磨课的时刻,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讨论交流让我获益匪浅,印象深刻。
在温二中实践阶段,还观摩了他们学校的“广播体操入队仪式比赛”、“运动会开闭幕式”等系列活动、学校特色项目“羽毛球”训练开展情况,感受了该校扎扎实实的办学风格,体会了该校领导教师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非常感谢二中的热情接待,也见识了他们紧张忙碌的工作氛围。
三、同伴交流,快乐的切磋。
本次培训,汇聚了温州市各县区农村中学的骨干教师,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的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但也存在着许多的差异,为我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一个交流平台。因此,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区县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小组讨论中,学员们畅所欲言,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全体学员的一致共鸣的同时,也得到专家们的重视,他们的回答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反思提升,成长的动力。
本次培训除了听专家讲座、名师开课、名家点评、小组磨课,还有教研组活动设计,诊断课和提高课教学设计等任务驱动型作业,在这些活动中,让我不断地反思比较自己以及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希望从中能更好地寻找差距,更好地成长。
1、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这是由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在培训的两个月中,我们走了6所学校,各校都能深深感受到教师那忙碌的工作状态,他们到校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批作业、写教案、反思课堂教学、讨论学生教育……而在小组评课上课当中,我们的组员也体现了更多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这些反差的出现,我想内在的原因是事业心和责任心!
2、平时工作要认真观察,及时反思,要善于从工作细节中发现问题。我们教师平时总说写论文、搞课题难,脑子里空空如也,其实那些名师跟我们普通教师差不多,只不过他多了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大脑,还有一点他们做得非常好,那就是他们反思很及时,很注意趁热打铁。
3、要多看书、多找资料、多学习。其实特级教师、名师都是从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他们与我们一般教师很大的不同点就是喜欢看书(包括教育类和非教育类的书)。
4、磨课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到温州听到最多的是“磨课”二字,从温海滨老师接受教研员几十次“温柔的折磨”再到浙派名师一丝不苟的上课,从各区县教研员大谈磨课经到我们实践学员一次次磨课的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磨课“其实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好的途径,这不仅仅是上好一堂精彩课,更是教师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素质的平台。
充实忙碌的时间往往会过得很快,两个月的时间已近尾声。带着几分留恋,几分回味,两个月的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几分收获,我反思着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此次培训并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今后不断学习提高的开始。
最后还要感谢“领雁工程”组织者精心的组织,感谢学校领导老师的支持,感谢孩子们的挂念,是你们让我有了这次学习的机会并一直支持我完成本次培训,我一定会以更认真的态度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当中。
2.领雁工程英语培训总结 篇二
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面向全体、倾斜农村”的号召, 大力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2008年浙江省教育厅在为期三年的“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素质提升工程”的基础上, 启动了旨在提高农村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素质的“领雁工程”, 即用三年的时间, 通过省、市、县三级培训机构的分工合作对全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脱产培训, 培训的人数比例将超过农村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0%;每一所农村中小学校至少有一名教师或校长参加省级骨干培训;每一所农村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的每一个学科至少有一位教师参加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培训, 形成规模适度的省、市、县三级农村骨干教师骨干校长梯队, 大力促进骨干教师、骨干德育教师和骨干校长三支队伍的建设。
实施“领雁工程”是我省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是巩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成果、加快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必要途径, 也是实现我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实施“领雁工程”, 我省将在2008年至2010年的3年内培训3.5万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校长, 其中省、市级各培训1万名, 县级培训1.5万名。为保证“领雁工程”的培训质量, “领雁工程”省、市、县三级骨干培训均要求一次性脱产集中培训, 集中脱产培训时间应不少于两个月, 320课时。为突出实践性, 教育实践培训应不少于总学时的二分之一。
二、实施特点
(一) 培训机构基地化
为切实加强教师教育工作, 全面提高我省教师培养与培训水平, 浙江省教育厅对全省的教师和校长培训机构实施基地化管理。即以从事教师教育的本科高校教师教育学院或教育学院为依托, 建立10个省级教师教育基地, 其中3个为省级重点建设基地, 分别是浙江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通过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 整合教师教育资源,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构建培养培训一体化机制, 提升我省教师教育的层次和水平, 努力使省级教师教育基地成为全省或区域性的教师教育信息中心、培训中心、研发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省财政厅对省级教师教育基地每年实施定额的建设经费资助。
(二) 培训项目招标化
省教育厅对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和校长的培训管理实施项目化, 向全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公开招标。各省级教师教育基地根据各自培训基地的特色和条件, 确定申报的项目, 制定培训总体计划、课表、实践活动实施计划, 具体落实培训方案, 并向省教育厅提交培训项目申报书。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基地的申报材料进行认真的评阅、论证和研讨, 择优确定培训项目的实施单位。同时省教育厅制订“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项目管理和考核意见, 对各省级骨干培训机构进行考核, 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制度。
(三) 培训经费常规化
为切实保证“领雁工程”的顺利实施,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投入力度, 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领雁工程”的实施, 其中3000万元专项资助省级骨干培训, 2000万元专项资助市、县级骨干培训。同时, 各市县每年也需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市、县级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的培训。常规化的经费管理制度为各级“领雁工程”顺利而有效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四) 培训方案精细化
“领雁工程”启动前, 省教育厅组织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的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 到全省各市、县的培训机构以及农村中小学召开座谈会, 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及培训教师的需求进行调研, 广泛了解农村学校和教师对培训的需求。其次, 反复论证培训方案, 修改完善培训内容。再次, 召开各类专家论证会, 邀请省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市级培训机构的培训专家、已被推选的“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的校长和教师代表, 和制定方案的负责人一起对每一个培训方案进行认真的论证、研讨。专家们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 方案制定人在论证会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的充分准备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
(五) 培训过程简报化
为了确切了解各地“领雁工程”组织实施的进度和贯彻落实的力度, 推动和促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有序且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 在省教育厅领导下, 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和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定期刊出《领雁工程简报》, 对“领雁工程”的各项工作进展进行常规化的宣传和报道, 交流各地的优秀经验和做法, 并及时反映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
(六) 实践培训导师化
为了突出本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省教育厅要求各教师教育基地选择所在地区的名校和有一定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作为教师和校长培训的实训基地, 以加强对参训学员的实践指导和培训。并在实训基地学校中聘任特级教师、省市级教坛新秀, 或有其他相同级别荣誉称号的教师担任学员的实践导师, 以“师带徒”形式完成学员的实践培训任务。在培训中, 各教师教育基地定期召开实训基地学校负责人和实践导师研讨会, 共同商讨实训方案, 对基地学校及实践导师提出具体的培训任务和培训要求。实践导师为每个学员制定了详细的实践计划。
(七) 培训师资共享化
优质培训师资的匮乏是困扰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重要问题。省市县三级“领雁工程”培训的同时启动, 无疑增加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为加强对“领雁工程”骨干培训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逐步形成优质培训师资全省共享机制, 确保“领雁工程”的实施质量和效果, 省教育厅及时成立了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讲师团,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和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按照自下而上、上下结合、按需送教、讲究实效的原则, 采用“巡回送教”和“菜单送教”等形式具体组织实施讲师团送教活动, 有效地缓解了各地培训师资不足的矛盾。同时, 适时地组织了“领雁工程”实训基地实践导师的培训活动。
(八) 后续使用跟进化
“领雁工程”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一批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 然后让他们回到本地区和本单位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 从而推动整个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因而, 如何支持和鼓励这些经过历练后的“归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仍是“领雁工程”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都在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出台相应的制度, 旨在通过“后续跟进”的相关活动, 让学员触发新的生长点, 达到可持续发展, 充分展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的风采, 使这些骨干在本校、本乡镇乃至相应区域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真正成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头雁”。
如余姚市教育局出台了《首期农村小学语文、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后续跟进”实施方案》;绍兴市在学员两个月集中培训结束后又出台了开展“成果展示”“反哺农村”“特级教师助力”三项活动推进学员后续发展的行动计划。
三、培训特色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突出培训的针对性
本次“领雁工程”培训最大的一个特色和亮点就是突出培训针对性。以往的大规模教师或校长培训大都比较强调理念更新、理论学习、专题研究等环节, 而对实践层面的体验与操作相对重视不够, 致使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次培训突出两个1∶1, 即在两个月培训中, 安排了1∶1的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培训时间;在理论环节时间段教育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观摩等实践活动的时间也是1∶1。
此外, 为了突出针对性, 培训方案还提出了实行双导师制的要求。即为每个学员安排一位理论导师和一位实践导师。理论导师全部由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教授担任, 主要负责教师的专业规划、阅读指导与教科研;实践导师由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校长、特级教师或市级教坛新秀以上的优秀教师担任, 主要任务是根据学员特点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培训期间对学员进行教学示范, 手把手地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
(二)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根据省教育厅对此次培训的总体要求, 不少培训机构把脱产两个月培训时间分解为三个阶段:通识培训、学科教学 (或学校管理) 理论培训、教学 (或学校管理) 实践培训。
在通识培训阶段主要邀请了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领导和一线著名特级教师、校长就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教育热点问题、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心理健康、教师教育行为、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教育科研等方面作专题讲座。这些讲座高屋建瓴, 有效地拓展了学员们的视野, 提升了理论的素养。
学科教学 (或学校管理) 理论培训阶段主要突显各学科特点, 在内容的安排上既注重学科教学前沿理论的学习, 又注重学科优秀教师 (或校长) 、尤其是特级教师教学新成果的介绍和交流。
在教学 (管理) 实践培训阶段, 主要采取师带徒的个性化培训。让参训学员深入到中小学跟随实践导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课堂教学 (或学校管理) 实践培训。实践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管理艺术;观摩优秀学校管理特色和校园文化建设特色;观摩优秀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情况以及校本培训情况;在名师指导下开展诊断教学和提高执教能力。在实践导师一对一的个性化全程指导下, 参训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和学校管理智慧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提升。
(三) 制度与文化相结合, 凸显管理的人文性
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 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培训成果。因此, 一方面我们要强化制度管理, 即通过制定相关制度, 对学员进行制度化的管理, 以确保培训质量。如, 许多基地制定了学员培训规章制度、请假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反馈制度以及实践导师的指导方案、指导职责、工作细则等。同时, 组班教师 (班主任) 要关心爱护学员, 通过跟班听课, 下实践学校, 深入学员寝室, 及时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反映和要求, 以融洽关系, 增强友谊, 体现人文关怀。
另一方面, 重视班集体建设, 注重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要求组班教师 (班主任) 注重班集体文化的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 增强人性化管理。为了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 各级培训机构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班级交流活动, 如承担省级培训任务的浙江教育学院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团体活动:“缘份的天空”、“今天我们相识”、“构建共同愿景” (以小组为单位, 为培训班设计班名、班徽、口号、班歌) 、“解开千千结”。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班级团队的凝聚力, 而且也体现了管理的人文性。
(四) 学习与交流相结合, 体现实践的互动性
在教师培训中, 互动不仅可以促进相互的了解, 而且也是开发培训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各级培训机构主要采用以下三种互动方式:
第一, 学员与理论导师的互动。如浙江教育学院在培训班改革培训模式, 在各类教学活动中突出互动性、强调参与性, 有效地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
第二, 学员互动。两个月的脱产集中培训好处之一是为学员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互动的平台。在浙江教育学院参加培训的不少学员在结业总结中普遍反映, 培训之所以有如此效果, 原因之一是一天的学习时间事实上可分为三个时段:白天的师生互动, 宿舍内的相互交流, 晚上的复习反思。而宿舍内的相互交流对学员的作用是其他教学环节所无法替代的:相同的背景, 共同的语言, 类似的困惑。这一切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理论导师对中小学一线情况了解的不足、实践导师对农村教育了解的欠缺。
第三, 学员与实训基地学校师生的互动交流。实训基地学校参与培训, 一方面实践导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管理和教育经验介绍给学员, 同时也把学员的到来作为提高本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的极好机会和宝贵资源, 把学员的到来作为总结、梳理自己日常的教育工作、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少实训学校都安排了学员给本校教师开设讲座、参加教研活动、参与课题指导、组织有关人员与学员进行互动交流。
(五) 规范与创新相结合, 增强培训的灵活性
在“领雁工程”的组织实施过程中, 省教育厅一方面要求各培训机构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的规定, 规范操作;另一方面, 也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本着积极进取的精神进行灵活机动的开拓创新。
其一是创新合作培训模式。即省级培训基地可以和市县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培训, 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浙江教育学院和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合作承办的省级小学科学骨干培训。培训活动创新了培训模式, 发挥了联合优势,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 教学与科研相长, 取得了较大成功。显示出三大优越性:一是培训资源———整合共享, 培训班既注重发挥高校的理论优势, 又注重发挥基层教师进修学校的实践优势, 实现了高等院校和基层进修学校的优势互补;二是培训环节———交互共进, 培训班充分发挥合作办班的优势, 以提高学员的科学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 围绕培训模块有机融合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在培训环节的安排上交互共进, 使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对接;三是培训机构———互补共赢, 本次培训班首次实现了培训机构间的纵向跨越式合作, 加深了省级教师培训机构与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科学互补与合作共赢。
其二是创新理论培训模式, 实现“三个转变”。把理论传授从知识的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转变, 从单纯的理论教学向理论转化为实践转变, 从理论与实践分离向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转变。为实现“三个转变”, 有的培训基地 (如浙江教育学院) 把此次培训的重点放在理论内化和理论转化为实践这两个阶段, 通过倡导多元化的培训方式, 区分不同的知识类型, 对应以不同的路径、策略与方法, 如体验式、参与式、讲座式、沙龙式, 力求使教师始终置身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置身于亲身经历的感受之中。
其三是创新实践培训模式。许多实训基地学校导师和培训机构理论导师一起积极探索学员实践培训的模式和方法, 大胆创新改革。如浙江教育学院培训导师和实训基地导师通过探讨提出的具有创新价值的“示范—诊断—提升”实践培训模式:学员通过观摩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 学习导师课堂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艺术;设计诊断教案, 并根据诊断修改教学设计, 上好诊断课;在同伴诊断和自我诊断的基础上, 修改教学设计, 上好提高课, 撰写教学反思。
在校长实践培训方面, 浙江教育学院创新的实践活动有:走马观花 (结合理论学习内容, 组织学员去实践基地参观考察、采经取宝) 、下马赏花 (学员在理论导师指导下, 到学员所在学校进行短期的蹲点考察, 对学员所在的学校进行诊断、评议, 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 、驻马品花 (学员奔赴实训基地学校, 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两周的跟岗实践, 对基地学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的考察、学习、交流、诊断等) 、校长论坛 (一方面聘请知名校长到培训班开设名校长论坛;另一方面, 学员之间开展论坛交流, 畅谈教育理想、分享办学经验、交流人生感悟等) 、网络交流 (以班级为单位, 为每个培训班建立“领雁工程”班级网站, 参加培训的校长和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探讨) 等形式。
其四是创新培训评价方式。在“领雁工程”培训的评价方式上, 我们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自评、互评与专家评定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评价要求上, 以强化学员自我反思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和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为重点。在评价内容上, 体现评价的导向性和实效性, 并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实践证明, 评价方式的创新, 有效地激发了学员学习热情, 促进了学员不断总结反思, 提升了培训质量。
四、培训效果
(一) 更新理念, 促进反思
培训更新了参训学员的理念, 提升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学员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终生受用。如有的学员深有体会地说:“这一次的培训, 容量之大、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 从对课标的解读到对课标的反思, 从如何做一个快乐的教师到如何关爱孩子, 从课程改革的现状到未来课程改革的展望, 从教师的专业成长到教学科研的具体写作……可以说, 凡是教学过程中所能涉及的话题, 在这一次的培训中几乎都能得到专家学者的指点。”还有的学员在体会中写道:“我第一次参加内容丰富又精彩的培训, 收获特别大。品尝了专家的理论引领, 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许多学员把这次培训看做是静下心来梳理教学思绪和反刍往日教学得失难得的机会, 十分珍惜与专家教授们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认真聆听他们的教诲, 不断地听, 不断地咀嚼, 不断地吸收, 不断地自省, 不断地反思, 许多学员写下了反思和体会, 如有的学员在两个月的培训中写了六十多篇感想和体会, 达到12万字。
(二) 注重交流, 促进合作
通过较多的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网上交流, 以及与实践基地教师、学生互动等形式为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学员搭建了更为宽广的交流合作平台。学员们纷纷反映, 在交流和碰撞中看到了彼此间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长处与不足, 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中, 大家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虽不成熟但却十分实用的想法和思想。同时, 还促进了部分实训基地学校与参训学员所在学校之间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为今后在教师互派、教研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合作达成了意向, 让城市名校牵手农村学校, 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把培训的触角伸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据不完全统计, 已有38所学校达成合作意向 (有的正在商谈之中) 。
(三) 提供平台, 促进发展
促进了实践导师自身的发展, 为名师、名校长的成长提供了平台。通过带徒, 有益于实践导师系统地梳理自己的办学理念, 进一步从理论层面提炼办学经验, 扩大在全省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中的影响力, 为名优教师和校长的培养、培训开辟了一条新路。同时, 也促进了承办培训单位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尤其是在实践环节的组织、管理、考核等方面积累了经验, 推进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培训模式的改革, 为今后举办各类名师和名校长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问题与反思
“领雁工程”采用两个月的脱产培训, 理论与实践并重, 受到了参训学员的欢迎, 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但通过几轮培训的实施,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与改善的问题。
(一) 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
实训效果与实训基地学校领导和实践导师的重视程度、投入程度密切相关。据学员反映, 有些基地学校的领导和实践导师非常重视培训工作, 对参训教师和校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安排了许多活动, 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 这些参训教师和校长的收获就很大;而如果基地学校领导或导师重视程度不够, 参训教师的收获就会受到影响。因此, 如何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提高实训效果又是一个值得我们着力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二) 如何选派有强烈内在培训需求的教师参训
在培训中我们发现, 那些对培训有着强烈愿望和渴求的参训教师和校长, 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 会全身心投入, 认真学习, 从不请假和迟到早退, 他们的收获也最大。但也有一部分“滥竽充数”的参训学员因缺乏内在学习动机, 对培训和各种活动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 被动拖沓, 成效很差, 同时也给培训的管理带来了不便。因此, 如何选派真正堪当“领雁”的学员参加培训也是一个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 如何进一步做好培训学员的后续跟进工作
3.领雁工程总结材料 篇三
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重庆市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的通知》和《 巫溪县教委“领雁工程”2013年工作要点》的精神,我校和花栗小学、大同小学捆绑在了一起。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我们志同道合、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扎实、有效地完成了这一轮领雁工程的全部工作。在这三年时间里,我们基于一个共同的理念和宗旨:抓住一个中心:即以“以校为本、特色发展”为中心,三个基本点:即教学常规管理点、教学教研工作点、特色发展点。以此让三校教师从教学理念上得到提升,教学效果上得到提高,从而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进步。最后让教师快速成长,让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轮领雁工程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成立机构,统一认识
为保证我校领雁工程顺利开展,领导、组织和协调领雁工程各项工作,我校(示范学校)与大同小学、花栗小学(项目学校)成立了领雁工程领导与实施小组,组长分别由三所学校校长担任,相关校领导班子为成员,并设立了由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兼任的联络员,负责协调处理“领雁工程”的具体工作。
二、问计调研,共建方案
为了让“领雁工程” 项目计划的实施能因地制宜、落到实处,2013年4月10日,我校请来了大同小学、花栗小学领导及教师团队 1 成员赴我校共同商定领雁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我们先后听取了花栗小学、大同小学关于校舍基本情况、教师队伍现状、学生水平、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态度、学校面临的困难等方面的汇报,在充分了解两所学校基本情况后,我校召开校务会专门研究如何制定帮扶计划。于4月12日,形成了《 长春小学领雁工程未来三年发展规划》,签订了《领雁工程示范校与项目校结对协议书》,正式启动领雁工程。
三、搭建平台,互动互访
1、建立与项目学校的定期互访交流制度。通过多次交流探讨,三校正式订立以下交流互访制度。
(1)三所学校的领导定期互访、交流,互相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传授管理经验,进一步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共同提高管理水平。
(2)以学科为单位,开展学科内教师结对与交流,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和教学研究活动。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实现资源共享。
(3)我校选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项目校开展示范课、优质课和讲座等活动,帮助项目校培养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校也将定期选派教师到我校听课学习。
2(4)共同开展课外活动。学校举办各类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和读书节等大型活动和相关节庆活动时适当互邀师生参与,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交流互访,促进发展。
自开展本工程以来,我校与项目校开展互访和教学教育研讨活动共5次,分别是2013年4月20日,我校和项目校在花栗小学开展了校务会成员对口交流各部门工作情况的活动;2013年5月20日,我校和项目校以“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分语文、数学、艺体三个教研组开展送课下乡活动,分别在大同小学、花栗小学献上了语文阅读教学观摩课、音乐教学观摩课。2013年11月28日,在我校开展了以“课程辅助活动”为主题的交流大会。在交流会期间,三所学校分别献上了课程辅助活动课堂教学观摩课,花栗小学:书法指导课。大同小学:音乐指导课。长春小学:形体艺术指导课。随后项目校全体教师及教委部分领导集体参观了我校课程辅助活动的开展情况,得到一致好评。2014年5月20日、21日,分别在大同小学、花栗小学开展了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其中语文为低段阅读教学《玲玲的画》,数学为中段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三所学校的献课教师按照各自的设计思路分别献上了精彩纷呈的课堂,与会教师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2014年12月12日,即将在我校开展以“习作教学”为主题的交流大会,其中我们分别安排了小学语文低段、中段、3 高段的习作教学课堂观摩,随后是各学校分段进行经验交流发言,最后请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现场点评及专题讲座。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开阔了老师视野,丰富了老师生活,增强了同事间的友谊,提升了老师的专业能力。每次活动都做到了活动前有方案,活动后有总结。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扎实有效。
四、共同提高,成果初显
在和项目校的共同合作中,经过三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领雁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果。
1、办学方向更加明确
通过探讨互动,三校办学思路、办学理念和特色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目标更加具体。
2、新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
“幸福教育”、“立德树人”、“学习型教师“的大教育观已逐步走进老师心中。“学本式”卓越课堂改革,已见雏形。“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多学少教,因学而教”这种“以学为中心”的理念逐渐得到老师的认可,3、教学教研成果明显
在近几年的教学教研活动中,各校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活动。涌现出了大批优秀教师,他们在校级、县级各项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 如:我校语文教师王国琼在巫溪县小学语文录像课评比中荣获了二等奖的好成绩,我校数学老师冉汉林在巫溪县小学数学录像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花栗小学教师在巫溪县小学思品与社会录像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近几年来,三所学校分别在县教研室获等级奖论文上百篇。我校县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探究》已进入开题阶段。
4、解决了项目校的部分办公设施问题
2013年我校分别给花栗小学、大同小学配备了电子投影、打印机等办公设备。2014年我校分别给花栗小学、大同小学配备了100个篮球等体育设备。
巫溪县长春小学教导处
4.领雁工程实习阶段培训感言 篇四
——领雁工程实习阶段培训感言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已经过去,在这里我感想颇多。这一个月来,我跟实习第一组的同学在金师附小度过了难忘的一段时光。
第一阶段学习工作是分班级进行的,我是在小学二班的,而这次实习分组是不按班级分的,我分在了第一实习小组。第一组除了我和另外两个同学是小学二班外,其他九个都是小学一班的学员。虽然刚开始有点陌生,后来在一班的关立飞班长,也是我们第一组组长的带领下,渐渐熟悉起来。我们这组有三辆自驾车,所以平时来回都是一起行动,关系也由此变得密切起来了。
我们第一组去的学校是金师附小,据说是金华最好的小学。刚开始过去的时候,果然气势不凡,教师员工栏里,每个老师都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名师的。然后金师附小的学生,都穿着金色和红色的两种校服,给人一种富贵堂皇的感觉。这里的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普遍偏高,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思考能力都很强,这也是金师附小的校长一直推崇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原因有关。
金师附小的周红章老师和陈卫星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老师上课十分认真,教学技能十分娴熟,浑身上下散发的人格魅力令我深深佩服。陈卫星老师为人谦和,一过来就给我们上了一节篮球课,上得驾轻就熟,十分精彩,而他所说的“体育教师要上出有自己风格的体育课”,也令我十分认同。
在这里,我只要是来学习的,我听了我们组同学上课,感觉他们毕竟是专业体育老师,和我这种非专业出身的还是有所不同的,水平很高,令我颇为受益。我发现了我要学习的东西,除了专业知识外,还有课堂调控处理能力。其中陈晶晶老师的前滚翻课,钱斐老师的立定跳远课,关立飞老师的投掷轻物课,令我印象深刻。陈晶晶老师的课抓住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上得十分生动有趣,体现了小学低段体育课运动技能游戏化的特点。钱斐老师的专业基本功十分扎实,他的这堂课,学生在他的正确引导下,立定跳远能力有了显著地提高。关立飞老师上课十分认真,虽然当中也出现学生混乱的场面,但他始终耐性认真地组织上课,大部分学生在他那节课上得都十分开心,投掷能力也有了一定地提高。此外,其他各位老师的上课也各有千秋。这使我在短时间内接触到这么多好的体育课,令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此外,我也在金师附小上了几节课,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这也是在情理之中。一方面是这里的学生相比我以前学校的学生活跃,比较难以控制,一方面是我的教学组织能力存在欠缺,课堂调控能力明显不足。但我并不气馁,我知道自己的情况,我是来学习的,所以我耐心地上好每一节课,思考每一节课,然后加以改进。
虽然短暂的一个月时间内,我的上课水平不见得会有多大的提高。但至少我已经在这方面加以努力和尝试,已经开了一个头,以后我将一直继续下去,使自己的体育课越上越好。很快,一个月的实习过程就这样结束了,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上课的知识,也跟实习的学员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结束了在金师附小的实习时光,实在有点舍不得。我会把这期间的获得的知识心得体会铭记在心,当做我学习的财富。
5.领雁工程英语培训总结 篇五
余杭区仁和镇云会中学严浩
一、时间:第一阶段2010年5月17日~5月28日
第二阶段2010年5月31日~6月7日
第三阶段2010年6月14日~6月25日
二、地点:仁和镇云会中学
三、指导教师与学员分组情况:
组长:李远强
指导教师:魏炎鹏严浩
组员:毛卫强周美娟
四、实践活动安排:第一阶段:(5月17日~5月28日)
1、上午与指导师商讨实践活动计划。
2、听指导师和其他学员指导师示范课。
3、上一节诊断课和听同组学员的诊断课,并与指导师交流,找出问题所在。
4、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听学校老师评课。
5、参加学员集中评课和交流。、6、认真备课,写好一份教学设计。
7、完成第一阶段的培训体会,准备上第二次公开课。
第二阶段:(2010年5月31日~6月7日)
1、听指导师和其他学员指导师示范课。
2、完成第二次公开课。
3、听其他组学员的公开课。
4、写教后反思,设计一份成熟的课堂观察量表。
5、完成第二阶段的培训体会
第三阶段:(2010年6月14日~6月25日)
1、观摩优秀课例展示。
2、完成培训体会上交交流。
3、上一节提高课,指导老师点评指导,写教后反思。
4、听指导师和其他学员指导师示范课。
5、践指导老师对学员进行考核,准备实践结束工作前的有关事情。
6.领雁工程英语培训总结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以及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现实背景,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专业引领能力为重点。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本人的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有显著提高。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教育创新能力,能在本校乃至本乡镇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三、实践培训要求
1.按实践学校的作息时间工作学习。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
2.参加实践学校的教研活动,遵守教育实践基地学校的规章制度。
3.虚心向实践导师学习,学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磋商、互相帮助、互相提高。
4.教学实践期间应完成的作业:
(1)前后两份同课教学设计。
(2)一份同伴课堂教学实录与分析。
(3)一份实践导师课堂教学观察报告。
(4)一篇教学叙事。
(5)教学实践培训体会。
四、实践培训形式
(1)案例教学。通过撰写优秀教学案例与教学病例,尤其是视频教学案例的运用,把非结构化的知识通过情境展示,在多元视角的研讨中,在观点的碰撞中提升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精要的理论诠释与贴切的案例剖析有机结合起来。
(2)“示范——诊断——提升”的学科教师实践培训模式。主要培训活动过程为:导师上示范课,学员观摩——导师指导学员备课,学员设计教案——学员上第一次课(诊断课)、导师和同伴听课诊断——导师指导学员进行诊断性说课、评课——导师指导学员修改教案——学员上第二次课(提高课)、导师和同伴听课——导师指导学员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
学员通过观摩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导师课堂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艺术;设计诊断教学教案,并根据诊断修改教学设计,上好诊断课;在同伴诊断和自我诊断的基础上,修改教学设计,上好提高课,撰写教学反思。
(3)读书沙龙。导师依据教师不同的阅读阶段与水平,开设相应的书单,并指导学员写读书笔记,同时定期举行读书沙龙。
五、实践培训活动安排表
时间
活动安排
10.19—10.231、制定培训计划
2、参加学校“听班日活动”。
周三上午第一节 谢玲玲 五年级
周四上午第二节 许秀云 四年级
3、听课后反思写评课稿2篇。
4、参与区级课题调研活动,并写反思体会。
5、学员选择上课内容
10.26—10.301、听课、反思3篇、交流。
周一下午第一节 季迅群 四年级
周二上午第二节 朱雪新 四年级
周三上午第三节 叶 凯 五年级
2、指导师与学员交流备课、研读教材、设计教案。
11.9—11.131、听课、反思3篇、交流。
周二上午第三节 孙 丹 二年级
周三上午第三节 戴立坚 二年级
周五上午第二节 周俊杰 一年级
2、参加数学组校本研修:命题经验介绍。(周四)
3、学员上交反思随笔,交流并讨论。
11.16—11.201、参加学校“听班日活动”。
周二上午第二节 王文珍 六年级
周三上午第二节 程春柱
周五上午第二节 金海跃 五年级
2、听课、反思、交流。
3、学员选课题,准备备课。
4、参加数学组校本研修。
11.30—12.41、学员试教上课、互相听课、评课。
2、参加学校数学组校本研修。
3、参加学校“听班日活动”。
12.7—12.111、参加学校“听班日活动”。
2、学员公开展示、互相听课、评课。
3、学员考核。
7.领雁工程英语培训总结 篇七
教师进修学院召开
为更好地提高“领雁工程”县级骨干班的培训质量,根据2010年县师干训工作计划和要求,3月9日,长兴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初中英语、初中科学骨干班实践导师会议在长兴教师进修学院召开。会议由王天照副院长主持,教育教研中心教研员范祖丽、戴仲俭老师和11位导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师训处林素云主任就两个培训班的实施方案以及实践培训主要内容、培训方式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导师的指导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希望能真正落实2010年县师干训工作要求,让39名初中英语老师和38名初中科学老师在培训后能身体力行地起到“领雁”作用。
随后,在两位教研员的带领下,两个班的导师对各自的“领雁工程”培训班计划作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对本学期的培训方案作了相应的调整与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地从实际出发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最后,学院戴敦荣院长从全县师训角度出发,对我们的导师表示了真诚的感谢,并期望接下来的工作能取得实效。
8.领雁工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篇八
——XX小学领雁工程项目专家入校汇报材料
一、课堂教学改革,从心动到行动。
1、綦江之行点燃激情。
2011年2月24日至25日,我们现场观摩了綦江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参加了课堂教学改革专题论坛。回来之后,立即与老师们共同分享綦江之行的收获,同时动员老师们积极参与到“新学习”课堂教学改革中来,令我感动的是,自愿报名参与“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老师竟然达到了95%。学校随即召开了 “合作学习”推进会,制定了《XX小学2011年领雁工程推进方案》,确定了主要工作措施及相关的激励机制。如:学校每期开展“星级教研组”和“星级领雁教师”评选;领雁工程网上培训获奖纳入绩效考核;承担年级部和校级教研课,均按校级赛课纳入绩效考核;每月开展的合作学习教育叙事评选等等。
2、立足课堂关注学生。
教育以育人为本,小课堂发生的事是最大的事儿。我们鼓励老师实施“合作学习”,使教学由原来的单一转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真正起到“导”的作用,把师本课堂变为生本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快乐的课堂。在此过程中,我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备课。很少老师不想把课上好,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备好了课,肯定会认真去上,没上好,是因为没备好。从我们备课经历了较多的变革。从抄教案到写在教材上,到写在备课本上,到打印导学案,到写在备课本上且进度不超过两周。在备课的关注点上,我们要求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要求老师多思考:这个问题我这么理解的,孩子是不是这么理解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备课,不要让学生感悟老师的感悟。
二是听课。老师对于学校领导听随堂课,尤其是事先不做通知的所谓 “推门课”,是非常反感的,让老师心理压力增大,让老师一堂课心中不得安宁。我们听课事先都要通知大概的时间,有时还会告诉老师我们听课要关注什么。
三是评课。老师评:我们用“三个一”鼓励老师积极评课,即一个亮点,一个问题,一种方法。领导评:学科教师评课,注重学科知识专业方面的东西,学科性强。领导评课我们提倡从教学目标、学习条件、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课堂氛围、教学效果等方面去关注。
3、从小课堂到大课堂。
教室的课堂是小课堂,校园是中课堂,社会是大课堂。在县教委的统一部署下,我们较好地开展了一些活动,将课堂从课内向课外,从校内向校外延伸。
一是落实阳光体育活动。首先,落实每周4节体育课,并把其中一节确定为校本特色课程“跳踢课”,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其次,认真开展好大课间活动。
二是搞好社会实践活动。从3月起,我们确定每月组织学生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3月27日下午,我们开展了“找春天”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全校学生以年级为单位,在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带领下,来到渝西园林花木基地,寻找春天的足迹。通过走近自然,寻找春天,体验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更容易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
4、关注薄弱学科课堂。
一是配齐薄弱学科教师。改变以往数学教师只上一个班的做法,将数学老师执教单班调整为执教双班,为配齐一至六年级体育、英语、音乐、美术、科学、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等专职教师留足了空间,保证了薄弱学科开齐开足。学校主动寻求XX中学的帮助,得到XX中学的大力支持,派出两位英语教师到XX小学上课,解决了学校英语专职教师不足的问题,让孩子享受到了专业的英语课堂教学。二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将非语数学科课堂教学同语、数学科一样,作为常规工作的重点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学校成立非语数学科质量监测小组,每学期科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制作考查方案和综合试卷,并以检测合格率确定非语数教师的绩效考核,彻底改变了以打分确定非语数教师期末考核结果的做法。语数教师兼任非语数学科,按此方法抽查一个学科。
5、教学改革收获喜悦。
一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级教学竞赛中收获着喜悦。市级:“领雁工程”教学设计比赛一等一名,二等两名;县级:健康教育赛课一等奖,习作赛课获获二等奖;教学设计大赛一等两名,二等四名;校长赛课、评课、论坛三项均获一等奖,参加市县级交流发言或报告近十次。科学、思品两个学科应邀参加县教育学会的展示课。领雁工程网上培训学习,语文教研组两次被评为“优良教研组”。
6、困惑期待专家引领。
(1)寻找有效的预习方式。自从2011年3月份学校推行“新学习.新课堂”教学改革以来,老师们积极参与,在预习环节有的老师把预习作业抄在黑板上,学生抄在预习本上,回家完成预习作业,有的是老师口头布置预习作业,总感觉预习作业学生完成不够好,有没有更有效的预习方式?
(2)如何培养学习小组长。教师如何培养小组长组织小组学习的能力,充分释放学生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学内容与学生负担。现在的学习内容太多,学校可否进行一些有机整合,既符合上级要求,又能减轻负担?在如何整合方面专家有什么建议?
(4)关于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总想在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一些模式,但至今还没有定格。就此,专家有什么建议?
(5)关于教师队伍建设。自领雁工程以来,学校教师成长比较快,但调动比成长更快。农村小学如何应对“教师成长速度不及教师调动的速度”?
二、校本课程建设,从全体到个体。
1、面向全体。(1)书法课。
上学期,我校除了每周一节的写字课,教师认真辅导学生写字外,每天下午第一节室内课,任课教师用10—15分钟专门用来让学生练习写字,提高学生写字水平。
(2)跳踢课。
为了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打造“健康校园”,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校把优秀传统项目“跳踢”融入体育课中。学校为每班免费发放两根长绳,人人一根短绳,一个毽子。每节体育课安排6-8分钟跳踢活动作为准备活动;同时,学校还把跳踢纳入间操课活动中。间操课做完“七彩阳光”广播体操后,学生就地有序跳绳、踢毽,把跳踢活动作为间操课的主要项目,广泛开展跳踢活动。
2、关注个体。
学校在全面培养学生书法、跳踢比赛的同时,重点抓个别学生的乒乓球、篮球、象棋、科技、音乐、舞蹈、花式跳绳等训练培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几年全县跳踢比赛、乒乓球比赛只有一年不是团体第一。两个项目均多次代表XX参加市里的比赛。今年的全县的艺术展演,学校的合唱、鼓号、舞蹈、花式跳绳等已确定为展示或参赛节目。
3、新的思考。
(1)从“40×6”到“30×8”的思考。教学管理是为了给学生的发展创造时空。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觉得现有的课时总量,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安排了,留给校本的空间已经很少。我们是否可以思考从40×6到30×8,每节课减少10分钟,为校本课程提供足够的时空。
(2)校本课程培养目标的制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校本课程的特点,分年级制定校本课程培养目标。
三、养成教育实施,从过程到评价。
1、责任教育。
强化责任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责任意识,其它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员管理”是本期我校才提出并试行的一种培养孩子能力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模式。让班上每一位孩子都站在主人翁的立场,对班上的所有事情进行自我分工管理。老师做好指导、督促,并对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价。这也是一项非常实在的责任教育。
2、秩序教育。
学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就餐秩序等,即学习、活动、生活三个方面的秩序。本期在秩序教育方面,主要抓了放学秩序,就餐秩序,效果都比较好。
3、礼貌教育。
礼貌意识的养成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礼貌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并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不然就会出现“5+2=0”的现象。实施时根据各年级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具体的礼貌要求,分步骤实施,积累滚动,形成规范。
4、卫生教育。
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将放在卫生习惯上,不提倡学生在校期间吃零食,严禁学生乱丢、乱扔、乱画,并要求各班经常组织学生整理书包。
5、做好评价。(1)量化评比。
主要是由校长小助理和红领巾监督岗采取“日检查、周小结、月总评”的评价模式来进行。每日检查公布,一周小结评比,一月总评考核。
(2)扬长展优。
这是一种正强化。校长及学校领导加强平时学校各项工作的随机检查,去发现学校工作中的亮点在教师会上反馈,并纳入绩效考核中加分。
四、校园文化建设,从理念到实践。
1、学校理念系统。(1)核心文化的挖掘。
办学理念:爱国先爱家、爱家先爱妈;办学目标:孩子快乐、老师幸福;办学特色:合作学习、其乐融融;办学文化:以校为家、孝行天下;学校校训:成才先成人;学校校风:亲亲一家人;学校教风:课堂更轻松;学校学风:学习更快乐。
(2)具体文化的提炼。
管理文化:家和家事兴;教师文化:幸福;学生文化:快乐;课程文化:关注生命、回归生活;环境文化:亲近自然、亲近孩子。
2、管理中的实践。
(1)团队管理诠释“家和万事兴”的管理文化。本期我们将团队管理理念融入学校管理,制定了《学校管理团队学月量化考核细则》,通过量化,团队成员之间变之前的“竞争PK”为现在的“团结协作与同甘共苦”,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2)“让教职工变得伟大”的教师管理文化。提出了“对教职工要有一双欣赏的眼睛”;“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等管理思路和举措。
(3)“家”文化打造温馨校园。
“家”文化是我们的核心文化。学校是教师工作的地方,更是教师的第二个“家”。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师生一起努力,用双手描绘五彩的画卷,装扮共同的“家”,让学校一天比一天漂亮。“家”不光美丽,还更具有内涵。“亲亲一家人”,是丁小教师人际关系的真实写照。“家和万事兴”更是丁小所有人推崇的境界。在“家”文化的引领下,校园美丽温馨,师生幸福快乐。
3、实践中的困惑。
【领雁工程英语培训总结】推荐阅读:
“领雁工程”培训心得10-06
领雁工程促进会简报07-31
关于《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实施计划》07-26
工程英语对话完整版06-18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英语10-16
工业工程专业英语翻译06-17
土木工程科技英语翻译07-03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07-15
应聘机械工程师英语面试09-06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专业英语词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