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子管理思想正文

2024-07-14

浅析老子管理思想正文(通用8篇)

1.浅析老子管理思想正文 篇一

老子“虚静”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浅析

摘要:古代文学的“虚静”理论发源于老庄哲学,以“物我两忘”为本,排除主体心中的功利物欲,保持虚静的状态,观照宇宙万物的本源,去物去我,使纷杂定于一,躁竞归于静,造成一种静态的心理定势。艺术创作需要以“虚静”的心态摒除外物的干扰复归人和社会的本真状态。“虚静”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的独特的虚静思维,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往往刻意追求一种恬淡、本真、空灵之美,而其中又往往寄寓着极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关键词:虚静 文学 创作 构思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虚静‛并不是道家的原创,早在周厉王时代的《大克鼎》铭文中就有‚冲上劂心,虚静于猷‛的讲法,指的是敬天崇祖仪式中的一种谦逊、和穆、虔敬、静寂的心态。‚虚静‛一词,在老子《道德经》中则是分解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十六章》)细究此章,当知虚、静本为两种不同的状态,且此两种状态密切联系,一则虚乃通往静的必然之路,或曰,若达到静,当需从‚虚‛开始;二则,只有致‚虚‛到极处,才能笃实归静,进而达到‚没身不殆‛之境。亦是在此意义上,老子才有‚致虚极,守静笃‛之说。而在《老子道德经憨山注》第十六章里,可见憨山对‚虚静‛的另一解释,憨山云:‚致虚极守静笃者。致,谓推致推穷之意。虚,谓外物本来不有。静,谓心体本来不动……‛其将虚、静内外两分,虚者,将外物空掉也;静者,内心寂然不动也。故欲达到静,首先要‚虚‛,若无‚虚‛之功夫,‚静‛之境界则难以达到。故道家(教)所谓的‚虚静‛可从此境地上做两重观。‚虚‛的功夫在老子《道德经》中多采取‚以无观有‛和‚去欲‛的方式而进行,且老子多言虚无之用——因为虚,故能容纳、涵盖万物。宋人苏轼所言‚空故能纳了‛概括得颇为精当。所谓‚以无观有‛,乃是以‚空无‛之心而呈现‚妙有‛之用:如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即言虚无(空无)之用;第五章‚天地之间,其尤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则亦虚之‚动‛,‚虚‛而动,实乃‚静极而动‛,此乃从哲学之层面言说之。‚静‛的层次高于‚虚‛,乃属道的状态,所谓‚虚一而静‛即言由虚致静:空掉外物为‚虚‛,空掉‚自我‛则为‚静‛,恰如憨山大师所谓‚心体本来不动‛。如果说‚虚‛乃从主体对宇宙万有的‚不执著‛上下功夫,那么‚静‛则从主体自身上着力。‚空‛掉外物已属不易,空掉自我则更加困难,此亦‚修道者多得道者少‛之要因:因为空掉‚自我‛而达成的‚心体‛之‚静‛(定)意味着‚得道‛,意味着合于大化之流行。

老子讲‚虚静‛,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建立在老子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之上的。在道家看来,整个宇宙是和谐的,作为宇宙中的人也应该是和谐的。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人往往被礼义道德、智慧巧利等因素所缠绕,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以清除妨碍和谐的各种干扰,让心灵恢复到原始的朴素状态。这种特殊的修养功夫,就是‚虚静‛的心理过程。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道德经〃第十六章》)王弼注云:‚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注。‛也就是说,道的本体是静,动由静而起,又归于静,动只是静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体道者只有虚静其心,静观万物,全身心地融人宇宙大化流行之中,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体验到宇宙深处的宁静,也才能与道周游,产生至美至乐。‚虚静‛也是哲学宗教上的一种认识方式,《庄子〃人间世》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就是要排除主体心中的功利物欲。有欲之人,心绪卑琐,目光屑小,自难对外物进行审美观照,所以主体要秉心养性,洗涤灵府,以期致虚守静,澡雪精神。两汉的《淮南子》发展了‚虚静‛说,认为‚视于无形,则得其所见矣。听于无声,则得其所闻矣‛(《说林训》),‚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原道训》),使‚虚静‛说更具有美感的特性,将感性与理性辩证地统一了起来。

魏晋玄学继承老庄,从本体论哲学体系和建构理想人格目的出发,进一步发挥了‚虚静‛的理论。魏晋之后,‚虚静‛说则被大量运用于艺术创作和欣赏,如顾恺之提出的‚悟对之通神‛(‘历代名画记》卷五),‚悟对‛就是‚虚对‛,也即对而不对,这是要求画家作画时既要把握对象的特征,又要领会其精神实质,达到‚通神‛的境界。嵇康认为欣赏音乐要‚听静而心闲‛,王羲之强调书法创作应‚凝神静思‛,宗炳提出‚澄怀味象‛,都触及了虚静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文赋》中‚伫中区以玄览‛、‚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罄澄心以凝思‛均是指虚静的思维活动。虚静体现了思维活动的物我不分性,虚静是宁静清澈的心态,是空诸万物的心灵境界。虚静要求摒除外物的干扰复归人和社会的本真状态,去物去我,使纷杂定于一,躁竞归于静,造成一种静态的心理定势。

‚虚静‛概念的正式提出,当推六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刘勰继承了老庄‚虚静‛思想,并进一步将它运用到艺术构思的理论中。在《神思篇》中他引用了《知北游》的原意,甚至直接从庄子的论述中引用了原文:‚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文心雕龙〃神思》)刘勰明确地指出了‚虚静‛心理在艺术构思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刘勰认为‚虚静‛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是文艺创作过程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环节,它是艺术创作前唤起想象的起跑线,更是贯穿着艺术创作中审美感知的心态变化的全部流

程。如果在创作中,艺术家不能处于虚静的状态,则会出现 ‚关键将塞,神有遁心‛(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而虚静的方法则是‚疏瀹五藏,澡雪精神‛。集中注意力,专于一境,清洗主观上的杂念、陈见,使审美主体处于宁静清空的状态。显然,这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最佳心理态势。周星莲《临池管见》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独居一室,不闻窗外之事,把笔濡墨,临上几行《黄庭经》,回味逸少‚笼鹅而归‛的喜悦;摹写几行《洛神赋》,涵咏大令虚和简静、灵秀流美之韵致。不觉窗外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陶养性情,解脱烦闷,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极大的解放。

所以文艺家创作构思和审美意向中,‚虚静‛尤为重要。文艺家创作之前,应有一种虚空明净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促使‚感会‛的到来。从书法艺术的创作心理上来看,当一个书家获得真正的创作自由时,他完全摆脱了创作动机上的功利和创作上刻意于佳的心理负累,技法运用熟练似庖丁解牛,自身的审美性灵得到充分的抒发。从 ‚虚静‛的现实层面来看,文学创作需要高度的投人和忘我的专心专心致志。这就是说艺术家在创作之初,就应排除庆、禄、爵、赏等一切杂念.甚至‚忘吾有四枝(通肢)形体‛,以绝对的献身精神投人艺术创作。以高度的审美态度对待所描绘的事物。纯一不杂,恬淡虚无,使自己达到‚心斋‛‚坐忘‛的精神境界。这正是艺术创作的最佳状态,这种亢奋的创作态度是收获艺术仕作的基本前提。庄子还强调精神专一,在‚询楼承惆‛的故事中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因为只有这样,艺术家才能够全身心地进人创作状态,像庖丁解牛那样‚官知止而神欲行‛。在文学创作中,有很多文学家全身心地和自己的故事和人物融为一体,他们和自己笔下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呕心沥血地写出了动人心扉的、独特的典人物,如汤显祖写杜丽娘是如此,写到赏春香还是旧时裳,竟悲痛至极,不能自己,躲在柴草里长哭不止。

而且‚虚静‛中的聚精思索是创作灵感显现的最佳契机。老子‚涤除玄鉴‛的含义,在庄子那里得以继承和发展,并提出了‚游心于物之初‛,即游心于‚道‛的命题,并予以较为完整的理论阐述。所谓‚游心‛,是人的心灵在自己内心比界、精神世界中的遨游。‚游心‛是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如果我们再联系到刘勰的‚神与物游‛,这正是文学构思中的灵感思维。实际上灵感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是在一种高度亢奋的心理状态下倏然所出现的奇思妙想,是对所久久思索的艺术形象的明晰化的意象产生,在艺术创作中在灵感的支配下会创造出非常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如果说灵感现象的到来需依靠什么外界条件的刺激,这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但是在进人创作时,能够全身心地投人,保持一种专一的、抛却俗务的‚虚静‛的状态则对于创作灵感的触发有着重要作用。

魏晋田园诗派的产生正是得益于‚虚静‛思想促进。老庄的‚虚静说‛直接促使了魏

晋六朝美学理想由‚错采镂金‛向‚初发芙蓉‛之美的转变,对于魏晋人那种‚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审美观点的形成,产生了不言而喻的影响。现在,就让我们来观赏陶渊明诗中那清明的山水画面,恬淡的田园风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暖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之一)。

诗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平淡自然,和融淳朴,充满生机,富有情趣。正是在这种远离了秽浊握凝的官场.摆脱了仕途‚尘网‛羁累的田园生活中,‚觉今是而昨非‛的诗人庄周化蝶,物我两忘。感受到‚复得返自然‛的愉悦欣快,悟了‚此中有真意‛的宇宙人生之理。对道家人生哲学及其艺术精神的深刻解悟,不仅使诗中流溢出超然物外,悠闲适性的生活情趣,而且内涵了自然朴真的艺术精神。

唐代诗人王维颇得道家学说的精髓,在山水诗中描绘了许多带有几分禅意玄思的清逸雅致的画面。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斗,山、翠竹、溪水、明月、花鸟……这里是一个多么清静幽美,纯洁无暇的天地,又是一个多么独立而封闭的世界。这种静谧、空灵的无人之境,正是诗化了的物我两忘、与物想冥的庄禅境地!庄子提出‚心斋‛,‚坐忘‛;主张主体抛舍自我;禅宗要求破除‚法执‛,‚我执‛,这些思想都为王维所接受,并将这种境界融进于自己的诗歌,于是使其《辆川集》及晚年的那些山水作品都闪耀出一种似有若无的禅意玄思.呈现出一种物我冥一,思与境偕的画面。诚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画家、诗人宁采取‘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目既往返,心亦吐纳’的看法,以达到‘澄怀味象’。

因此老庄的‚虚静‛说和后代文论家们对‚虚静‛说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的独特的虚静思维,使得中国传统艺术往往刻意追求一种恬淡、本真、空灵之美,并寄寓着极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参考文献:

1《新东方》2001年第05期 作者:詹贤武.2《文史知识》1994年第11期 作者:魏宏灿 3《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06期 作者:靳义增 4.《中文自修》1995年第11期 作者:马国雄

2.浅析老子管理思想正文 篇二

工商业的本质就是竞争。兵书中的原则非常适合这种没有硝烟的战场, 但笔者认为它更多的强调的是以铁的手腕在竞争中如何获胜。随着企业发展经营重心的变换, 由最初面向产品经营, 即企业主要抓产品质量和产量到面向客户经营, 即企业主要强调客户的满意度, 重点抓服务。专家们和企业家们将目光投向了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儒家思想。

当企业发展到面向品牌经营, 重点放在品牌的塑造和运用上时, 笔者觉得老子的部分思想则可为此时的企业发展很好的使用。从整体上说, 企业发展的整个变化过程就很符合老子思想, 即企业经营“有”“无”的侧重, 这也是经营管理思想的进步。

那么老子思想又是怎样与企业发展挂钩的呢?

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他在人生观与政治观的独特认识上。他的认识充满辨证的逻辑力量, 这也是老子哲学的独特之处。老子思想在企业发展中的运用总的说来是以有无关系作为指导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以无为而治为其实现企业管理的根本实现途径, 以《道德经》中其他具体的实践性语句为其具体实现方法。

一、“有”与“无”的关系在企业中的阐述

在已经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发展中往往是无形的东西比有形的更为重要创牌比创汇更为重视, 企业的发展也更讲究管理技术, 管理方法, 管理水平, 也不单指规模的无限扩大。如果只有大大的空壳而不善管理, 就只会造成企业的虚长, 结果将败得一塌糊涂。从很多成功的知名企业身上我们看到了成功管理所带来的企业飞速发展, 如海尔, 可口可乐等。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寻求企业发展时注重无形的东西, 像企业文化, 企业品牌, 企业价值观, 企业定位等, 而这些正好都是老子思想的充分体现。他强调“无”, 认为“三十辐, 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气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 (《道德经》第11章) 大意是: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上, 有了毂中间的洞孔, 才有了车的作用。揉捏粘土做成器皿, 有了器皿中间的虚空, 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 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地方, 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以便利, 全靠“无”使它发挥作用。将虚空作为事物存在的根本。

因此企业在有无关系上就要作到更加重视无, 在发展中就要求更多的关注“无形”的, 创牌与创汇虽只有一字之差, 却是“有”与“无”哲学的典范运用。像现代企业经营中的点子, 技术等都属于“无”, 然而这些“无”却是“有”的前提, “无”能生“有”, 但“有”一旦离开了“无”就只会成为真正的无, 因为离开了“无”, “有”失去了活力, 一切只会是依然如旧的摆在那, 失去创造价值的作用。可以说这是从企业经营的整体目标上说的。既然无有着这么大的魔力, 为了能让企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企业经营就需要不断地做创意。创造更多有新意的“无”来, 如善于发现商机, 善于抢占无竞争领域, 思考的角度别出心裁等。

有这么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坐着车去某个地方, 沿途经过了一片长长的废弃的残缺破旧的围墙。忽然一个灵感冒出来, 可以把这些倒了的旧墙作为广告墙。因为这里地处交通要塞处, 每天都有很多从各地来的车要经过这, 而且旅客们做长途车都会感到闷, 必定都会往窗外瞅瞅。广告墙一旦建成, 一来将原本废旧的旧墙利用了起来, 二来也为沿途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多彩多姿的广告宣传, 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的享受, 愉悦了身心, 也为他们提供了各种有用的商品信息。因为这么一个创意, 年轻人从此也步入了富人行列。像“脑白金”的经营者, 在经营成功的同时, 推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黄金搭档”, 又创出一个经营奇迹。所有这些都有力的说明“无”能生“有”!

二、“无为而治”的管理方法

在企业整体管理中则需要运用老子的“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指要人什么都不做, 消极的毫无作为, 听凭命运的安排, 而是指强调要积极的循道而行, 根据客观规律去办事, 充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 不妄为, 不乱为, 不事事都为, 从而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此处的“无为”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就是强调管理者在“行为”时要注意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第一, 在企业管理中, 管理者不能随心所欲, 为所欲为, 不能脱离实际勉强胡乱的去做, 而是要顺势而为, 要顺其自然, 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 必须考虑到企业中个人与集体, 企业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

企业家必须按照市场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面对消费者, 企业家要“不敢为天下先” (《道德经》第67章) , 他们先要弄清楚消费者心理动向, 顺势而为, 顺着消费者的毛梳, 服务得让人开心, 这样企业才有钱挣。企业家个性再强也不能拿枪顶着别人的脑袋让他买自己的东西。这也是现在企业改革的原因, 要相信市场的自然秩序, 政府不应介入到正常的市场秩序中来, 要实现政企分开。老子说:“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句话告诉我们的就是要相信自然秩序。

第二, 在企业管理中不能样样都为, 要根据自身能力和实际需要去做。

有这么个真实的故事, 两名毕业生同时在一家医院工作, 两人同是医生而且都非常出色。其中一个样样亲力亲为, 什么都抢着自己干, 除了给病人看病, 其他护理工作也都一律尽心去做, 甚至有时连病人自己的卫生工作她都做了, 当然她也因此获得了病人的好评。可另一个每天只认真干完自己职责范围内的, 其余时间他都用来干自己该干的事包括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两年后, 后者因为医术方面的重大进步被提升了, 因为他在医学方面作出贡献从而也获得了医学界的好评。而样样亲力亲为者还在干着她的那份“杂活”。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是后者懂得“为”和“不为”。无论是部门还是企业都应该追求层次节制原则, 从而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 已经演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层次, 由单极转向多极, 从区域遍及全球。科技日新月异, 信息层出不穷, 在这种情况下, 老子的这种“无为而治”的思维方式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弹性柔化的管理策略。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膨胀, 部门不断增加, 人员不断扩充, 企业活动所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 即使再精明能干、智慧非凡的领导者也无法面面俱到、事必躬亲, 样样“有为”。所以在企业管理中, 精明的领导者应“有所为, 有所不为”。

三、道的具体原则在企业中的运用

那么实现“无为而治”的途径, 即达到有效的企业管理的具体方法又有哪些呢?在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一书的七十二章中均可以去搜索。当然由于企业发展经历不同, 对于具体运用还得依具体情况而定。

在前面的讲解中相信我们已明确一个成功的企业在发起市场进攻时得先巩固好后方基地, 要时刻注意良好企业文化的建设, 形成好的企业价值观, 处理好员工与员工之间, 领导与员工之间, 员工与企业之间, 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多重关系。怎样作好这些, 儒学思想提出了“和谐”“中庸”“诚信”。努力推行健康发展的“和谐”方针, 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 企业与社会关系, 使企业稳定和谐发展, 坚持社会利益和企业利益的一致性原则, 树立企业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恰到好处的运用”中庸“之道, 即一种合情合理的管理方式;大力宏扬处世立身的诚信原则, 做到“忠义诚信, 追求双赢”。可以说这些用老子的话来回答就一个字“无”。

那怎么去实现这些“无”呢?从企业与领导者角度来讲笔者归纳出如下方法:

第一, 以退为进。老子说:“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第22章) 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就是做企业首先是要不争, 以一种低姿态出现, 起到麻痹对手的作用。这样有利于企业在竞争的硝烟中置于安全境地, 即“委屈反能保全” (《道德经》第66章) 。其次是不时刻企图吃掉别人, 而是在“委屈”的境地下不断地发展巩固自己, 不断的去创新, 力求让所有的消费者、股东、员工及社会各界都喜欢我们企业, 认为我们企业是个不错的企业, 大家都需要它。到这时就已经达到别人不能与之争的阶段。这就要求领导者能根据现实深入分析和体察, 充分把握事物矛盾双方转化规律, 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后退不是被动, 而是为了争取主动。曰:“将欲翕之, 必姑张之。将欲弱之, 必姑强之。将欲去之, 必姑与之, 将欲夺之, 必姑予之, 是谓微明。” (《道德经》第36章)

第二, 以柔胜刚。老子说:“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德经》第43章) 运用到企业中就是企业必须具备“水的精神”, 水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水处柔弱, 柔能胜刚;水处流动, 流水不腐;水处卑下, 善于迂回;水能忍让, 善于融通。这样在一派柔弱中充满活力, 具备真正的力量。

柔弱并不是指虚弱, 而更强调的是韧性。在遇到强劲的阻挡市可以马上停止流动或是迂回而过同时时刻保持谦下地位。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汇集其他流入的支流。作为企业也要求这样, 时刻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 调整整个战略, 适当时不妨处在下方。防止刚性的去竞争, 最后掉入定性思维的陷阱。在经营企业文化时要懂得融合, 不同员工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也不同, 新员工与老员工之间, 本地人与外乡人之间, 高学历与底学历之间, 普通员工与老级别员工之间都要讲究融通。在这里就要像水一样容许别的物质的存在并同时带动其流动, 这样经过长期的磨合共同的企业文化就能逐步产生, 形成一致的企业价值观。

在这里老子主张的柔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积极意义的柔弱, 柔弱只是手段, “胜刚强”才是目的。柔弱胜刚强, 弱者道之用也。

第三, 为人之下。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是以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第66章) 他认为, 江海之所以能汇聚百川就是因为它处于百川的下游, 正是江海的位置决定了它百川之王的地位。所以领导者要想巩固企业必须坚持“善下”。同时一个企业的发展, 永远离不开对人才和资源的依赖。再强大的企业家也永远处于人才和资源的稀缺状态, 也因此充满着永不满足的求人心态。如果领导者在下属面前总是摆出一副趾高气扬、惟我独尊的姿态, 久而久之, 会失去下属的信任和拥护。曰“善为士者, 不武;善战者, 不怒;善胜敌者, 不与;善用人者, 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 古之极。” (《道德经》第68章)

第四, 认真谨慎。老子说:“豫兮若冬涉川。” (《道德经》第15章) 指人生要随时保持如履薄冰的状态, 就企业而言就是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 企业处于永恒的竞争和风险之中, 为了竞争和抗拒各种可能的突发危险, 他们要在任何时候都不忘在永恒的竞争和风险下随时保持着吸纳资源﹑强化自己的冲动, 保持“一无所有”的心境。就领导者而言, 必须要以认真谨慎的态度对待工作中遇到的一切事务, 绝不能随心所欲, 盲目冒进。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第60章) “慎终若始, 则无败事。” (《道德经》第64章) 具体的做法是:首先要重视基础, 因为量变引起质变。曰:“图难于其易也, 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道德经》第63章) 即强调做事要从基础的小事、易事做起, 从小到大, 先易后难。认真地将易细做好。其次要防患未然。曰:“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道德经》第64章) 即要求领导者在问题未出现或未凸显之前, 就认真观察形势, 提前做好准备,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这样才能达到“无败事”的效果。

当然还有许多能为我们企业管理经营发展提供参考的精典语句, 希望大家都能抽空去阅读老子的《道德经》, 相信都会有意外的收获。因为老子思想就如一口生生不息的智慧古井, 每个人都能从那汲取到甘泉。对企业家来说, 悟透老子思想某个方面, 可能就受用一生。其思想除了应用在企业中还可用于很多其他地方, 如政治, 社会生活, 生命研究等。

现今许多企业家都喜欢去研读《道德经》, 并运用其中的思想从事企业经营和管理且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像张瑞敏, 牛根生, 薛永新, 冯仑等各自对其中的思想的不同方面会有不同的体会。不仅中国企业家, 外国企业家到中国来拓展业务也喜欢学习和运用老子思想。诺基亚总裁奥利拉自称以老子为师, 他常引用老子的话:“太上, 不知有之。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 我自然”。法国阿尔斯通总裁安南·博格到中国前, 就找人教他老子哲学, 他说:“在中国做生意, 要懂老子。”有一位企业家甚至开玩笑说:“老子为什么要写这么少的文字?他是想告诉你:《老子》是拿来用的, 不是拿来论的。会用就行, 有效就行, 说那么多干嘛”, 所以希望能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希望我们大家都能认真学习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让这些无形的遗产变成我们今天有形的财富。

摘要: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定义“哲学”的就是他。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 其思想在企业发展中运用总的说来是以有无关系作为指导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以无为而治为其实现企业管理的根本实现途径, 以《道德经》中具体的实践性语句为其具体实现方法。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企业,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忆译注.老子白话今译[B].北京:中国书店出版, 1992.

[2]杨鹏.《企业家喜欢学“老子”》.特别关注, 2004, (74) :23-24.

[3]张鹰.老子管理哲学思想在当代企业成长中的运用.http://www.boraid.com/article/48/48160-1.asp~size=zhong.http://www.boraid.com/article/48/48160-1.asp~size=zhong.

[4]张鹰.老子思想与当代企业经营管理.http://vip.bokee.com/20060401132525.html.

3.浅论老子行政管理思想 篇三

关键词:老子 行政管理 无为而治

《老子》作为先秦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直以来,专家、学者纷纷对《老子》进行研究,主要侧重于哲学、伦理及政治思想等方面,行政管理方面较少。事实上,《老子》五千言中蕴含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理念和主张,如“无为而治”、“治人事天,莫若啬”以及“轻诺必寡信”等等。这些行政管理理念和主张对于现代行政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我们对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做更多的思考。

一、“无为而治”的行政管理方式

“无为而治”可以称得上是老子行政管理思想的核心。“无为”实际上指的是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去做,而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去做,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道”所要求的行政管理境界。“无为”对现代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者而言,有着行政领导方法的要求。“无为”告诉领导者们要善于抓关键和重点,做好方向上的指引和工作中协调,使行政管理对象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各展其长。具体来说,就是行政领导者们在看似清闲和游刃有余中,恰到好处地发挥行政机构和人员作用,井井有条,取得佳绩,就真正做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相反,如果行政领导者事必躬亲,什么事都要管,容易顾此失彼,貽误全局,得不偿失。另外,行政领导者事事过问,会使员工束手束脚,产生依赖性,从而失去工作责任感和活力,无法很好地发挥行政机构的作用,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行政机构丧失斗志甚至瘫痪。

“无为而治”还要求行政机关在治理国家与企业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不扰民,要尽最大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使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平安幸福、和谐美满的日子。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依照行政管理之“道”--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进行,不恣意妄为,不强加干预。但同时也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客观行政管理政策、法则的正确制定这个前提,唯有如此,才能达到行政管理的最佳效果。

二、“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思维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第二十五章)老子把人看得如同道、天、地一样之伟大,不难看出,他具有浓厚的“以人为本”行政管理思维。进而老子认为行政管理者要做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言。”(第四十九章)即行政管理者对于百姓要以百姓的心为心,社会地位高的人,要善待他;社会地位低的人,要同样善待他,不因百姓的地位、背景、长相等方面的差异和自己的喜恶而有所不同。只有无条件地善待关爱每一个“人”,才能使人人都产生被尊重感,并将这种人本思想不断扩散和传递,使整个行政机构内的所有人的集体向心力更强、凝聚力更牢固,这样行政机构的目标更容易实现,进而促进整个机构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三、“勤俭厚德”的行政管理素养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从字面意思上看,老子在这里认为治人与事天都要朴素、节俭,因为欲望太多,过度奢靡必然会带来灾祸,甚至覆灭。从行政管理学角度看,他提出的俭啬其实追求的就是人的一种内在修养,在瞬息万变、诱惑四伏的现实世界里,行政管理者要始终保持一种平淡沉稳、从容自若的心态,要始终执着于内心品德的纯洁与高尚,这样顺应自然规律才不会产生坏的结果,这也是老子辨证思想的重要体现。

与此同时,老子还向人们表达了“重积德”是万物可以长久的根本,行政管理者尤其要“重积德”,惟有如此,才能使自己长久保有自己的位置,否则很容易在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竞争中被淘汰。

四、“矛盾转化”的行政管理辩证态度

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这里“反”的范畴则含有“相反相成”和“返本复初”两方面含义,是矛盾对立斗争的体现,而对立斗争是“道”的动力,是客观规律,这是对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高度概括。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揭示了祸福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这要求现在的行政管理者要学会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只有这样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这里老子强调要重视量的积累,质变总是由量变引起,它一方面鼓励行政管理者要勇于尝试,科学实践,不能光空喊口号,成功源于不断的积累;另一方面他还告诫人们要注意“坏”的点滴的积累,许多祸患都是从小“恶”开始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老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十分深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协调人与人、人与行政机构、行政机构与行政机构、行政机构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总之,《老子》行政管理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洗礼,既使在行政管理高度发达的今天,其现实意义依然十分明显,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寻。

参考文献:

[1]李艳中.老子“行政管理”思想扬弃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6

4.浅析老子管理思想正文 篇四

摘要:

当前,诸多高校内部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普遍都过于老化,取得的管理效果不但难以满足学生们综合发展的要求,且从诸多方面都限制了学生们个人能力的提高。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中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需要通过融入传统老子哲学中的精髓部分,并结合多年的高校管理经验,深入探索老子哲学思想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对提高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水平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老子哲学;运用

随着社会教育的日益普及,无论是当前高校的招生数量,还是高校本身的数量、质量都在不断提升,其实这也在无形之中给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一般来说,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会涉及到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等诸多方面。如果高校对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行政方法,就很有可能会造成高校学生自杀、校园暴力等诸多问题[1]。因此,改善旧有的高校管理制度刻不容缓,我们通过将传统的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融入到高校的具体管理过程中,以此希望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核心观点

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凡是之,皆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尚在贵柔,以人为本,即是非常之治[2]。这便是传统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最为核心部分。

(一)无为而治与顺其自然什么是道?什么是无为而治?这其实都是道家哲学中非常重要的管理思想。道,是世间万物原本就存在的东西,它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你的认知而发生任何改变,这是高校管理者必须明白的重要一点,即一切管理的问题和实际解决的方法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并不能忽视它的存在,而应该积极将它找出来。无为而治,讲究的是管理顺其自然,无为之道即遵从客观的规律对学生进行管理,并循序渐进,在潜移默化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同时,无为也并不需要有专人作为管理者对凡事都事必躬亲,反而他们需要的是利用自身的管理者角色,促进其他被管理的人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目的。顺其自然,即尊崇道法自然,道是“天下之母”,万物之根。“道可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尽管多数时候道法是看不见的,但它客观存在,顺其自然,无论是管理还是对待学生的个人问题方面,高校管理者们一定要明确世间万物都有其自己的道,如果一味强加自己的道在学生的身上,那就破坏了学生们的个人发展之道。所以,万事万物都要顺其自然,让它们自然发展而不加以干涉。

(二)尚在贵柔和以人为本柔,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不要小看自然道法中的柔,它有时候可以战胜一切问题,成就非凡之道。尚在贵柔,重视道法中的柔性一面。正所谓祸福相依,事物的两面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学生在接受学校的管理时,这两种态度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在转化的过程中,如何将不好的一面转化为好的一面,即将刚性叛逆的一面变为柔性的一面,这还需要高校管理者从多方面改善自己的管理方法。此外还应做到以人为本,真正考虑到高校学生们的内心需求,使管理的方法能够被他们接受。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以人为本,包括人的尊重和人的本性,老子曾提过,道大,天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可以这么说,人其实也是天地万物道之中的一员,“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用道来培养人,以德来涵养人。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的本性,用道德激励的方法促进他们对自身不良行为的改善。所以,高校管理者一定要在学生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尊重和重视学生,这样我们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现阶段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目标、内容单一,管理制度缺乏合理的规范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都过于注重一些实际事务的管理,且管理工作多数时候只停留在“管好学生”、“管住学生”的目标层次上,并没有实际将管理重点向学生的其他综合能力方面进行转移,只重视分数,忽略了德、智、体、美方面的全面发展;在管理的内容上,多数高校都过多地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学风作风建设,缺乏与实际的联系性,各种管理工作内容停留在传统的说教层面,这其实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加重学生们的抵触和厌烦情绪,甚至到后期会出现学生越来越难管的问题;在管理制度上,还必须通过相应的规范制度进行约束[4]。但近几年来,一些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居然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行为,比如在没有任何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况下对大学生们的宿舍内部进行摄像头的安装,并扣留拖欠学费学生的毕业证、扣发受处分学生的学位证等。这些行为其实都严重损害了大学生们的利益和自身权益,这是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上的一个非常大的疏忽和漏洞。

(二)管理者自身水平不高,管理的方式缺乏激励性、过于硬性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者的水平普遍不高,虽然数量上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但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升。尤为甚者,高校管理团队的构建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高校都将主要的人员力量放在了教学和科研上,但在整体的管理方面投入不大。从管理的方式上看,不少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还缺乏科学、合理、激励性的规范和系统的激励考核机制。在很多时候,管理工作过于强调统一性、规范化,这些管理方式就会太过硬性,不但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机会,还会促使学生在接受管理时,主观因素过强,反对管理。人天生都是喜欢被激励的,且物质激烈的效果远远小于精神道德激励,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一种硬性制度的管理下,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空间就会变得很小,所以硬性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难以培养出人格健全并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的。

三、高校管理中运用老子哲学思想的若干建议

(一)丰富管理内容,制定正确的目标

观念都是行动的先导,高校管理中在融入老子哲学的过程中,可以从顺其自然的方面完善管理目标和内容,毕竟道法自然讲究的是顺应天理,所以高校管理者一定要遵守客观事实和相关规律进行学生管理工作。至于在管理目标的具体确定方面,高校管理者应从整体出发,树立起长远的战略观,跳出狭小的管理圈内,高屋建瓶地从战略上预测、谋划和统筹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从而制定出正确的目标。内容的明确完善,要立足于完整的系统观,只有摒弃单一的、片面孤立的、封闭的旧观念,才能树立起综合全面的、联系开放的新观念,管理工作的具体管理范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样管理工作才会具有针对性。

(二)合理的制度进行约束管理

制度规范的合理性必须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互匹配,在落实教学第一性原则的同时,也要紧紧围绕着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核心内容制定好相关的制度规范,保证每个管理岗位的权利与职责得到有效落实,从而进一步实现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可控制性。高校内部的管理问题,大都集中在权利范围内的“内部轨道”上。这些轨道就像渠道一样,教职员工的才干、能力就像水,水通过渠道流向终点,去灌溉高校发展的最终目的,产出高质量的人才产品。因此,合理的规范进行约束,明确好权利和管理的实际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光靠制度还不行,还需要情感性的、思想性的一些管理手段才行,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管理者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1、管理者要具备知足、无求、不争的精神修养,并明确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无为是顺应道法自然,按照世间万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去进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学会知足,不争名、位、权等外在虚浮的东西,并学会集思广益,用众人之力,政通人和。如果缺乏这种精神修养,那么管理工作也必定会多祸多咎;

2、管理者还必须保证自己在管理时,拥有足够的胸襟,毕竟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所谓祸福相依,管理的结果谁都无法准确预料;最后,应具有宽广的胸襟,开明豁达。与此同时,善用他人长处,包容他人短处。当然,提升高校管理者工作水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见方法就是要改变他们不务实的工作态度,因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份管理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采用柔性、激励的管理方式

高校管理者应该选择具有柔性、充满道德激励的管理方式开展管理工作。所谓柔性,其实应该是在“不争”上面多下功夫,不过多地去注重学校发展的硬性要求,从软实力方面出发为学生多做考虑,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衡量和检验标准,不竞争、盲目地去开展管理工作。同时,学校也应该针对社会的多元需求、学生的多元要求去认清自己的位置,采用符合自己特色的管理方式[5]。因此,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柔性的管理要素,这样就会使得非常硬性化的管理方式变得让人接受,弱胜过强,柔胜过刚。任何事物,如果能激励得当,那么无论是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还是对于被管理的人来说,好处都是远远大于坏处的。四、结束语总而言之,对于现阶段的高校管理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我们除了将一些核心的老子哲学思想要素融入进去,还应该结合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采用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来保障高校学生管理目标的实现。当然,这并不是容易的,反而它在实际的管理运用探索道路上困难重重,所以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者,不妨大胆地汲取老子管理思想的积极因素与合理成分,完善与弥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曹群英、老子“贵柔”思想对高校管理的现代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34(1)、

[2]李玮、老子哲学与高校管理现代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

[3]陈晓翔、高校管理中的“无为而治”[J]、管理学家,2013(17)、

[4]施红斌、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老子哲学思想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5)、

5.老子阴阳思想探析 篇五

老子阴阳思想探析

一 阴、阳两字的古义是背日和向日,起初并无任何哲学内涵.阴,<说文解字>日:“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说文系传>日:“山北水南,日所不及”.阳,<说文解字>日:“高明也.”<说文解字义证>:“高明也,对阴言也.”①众所周知,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早在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中就已有高度的概括和体现.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明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作 者:刘长欣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道教 PKU英文刊名:CHINA TAOISM年,卷(期):“”(5)分类号:B9关键词:

6.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篇六

老子提出了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一系列特殊看法,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气韵生动”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境生于象外”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虚实结合”的原则,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味”和“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平淡”和“朴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他们的思想发源地就是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

一、老子美学——中国美学史起点

原因:1、从历史顺序看:老子生活的时代早于孔子;《老子》约成书于战国时代

2、从理论本身看:(1)哲学方面:老子提出以“道”(2)美学方面:提出“气”“象”“有”“无”“虚”“实”“味”等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老子论“道”“气”“象”

1、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连结的范畴

2、“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从《老子》中看“道”有以下性质:

(1)“道”是原始混沌:“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他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

(2)“道”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宇宙发生论)

(3)“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虽然产生万物,但它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

(4)“道”自己运动:“道”处于永恒的“独立”运动即自己的运动之中,这种运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生命

(5)“道”是“无”与“有”的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①“道”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是不能单凭感觉把握的——“无”

②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这就是——“有”

*老子的哲学体系在总体上带有唯物论的倾向。

3、“道”包含“象”“物”“精(气)”,是真实的存在。

4、“道”“气”“象”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象”须体现“道”“气”,才成为审美对象;

(2)审美观照:必须从对于“象”的观照进到对于“道”的观照(玄鉴)

实质——并不是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是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

(3)中国古典美学认为,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必须表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气”),这样艺术作品本身才有生命力=>“气韵生动”(几千年来中国绘画的最高美学法则)

三、老子论“有”“无”“虚”“实”

1、老子认为:“道”具有“无”(天地之始)和“有”(万物之母)的双重属性;

老子又认为:就现象界来说,宇宙万物是“虚”“实”的统一

*天地中间充满虚空,但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气”,有了这种虚空,才有了万物的流动、运化,才有不竭的生命,“有”“无”统一,“虚”“实”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生生不息

“虚实结合”——(1)此原则认为:艺术形象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的.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2)此原则也表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不同于西方古典艺术的重要美学特点

四、老子论“美”“妙”“味”

1、老子论“美”:(1)明确的与“善”区别开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美”更重要的是相对于它的对立物“恶(丑)”而存在的

*老子不是第一次使用“美”的概念的人,而是使它第一次成了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

1、在老子时代,美和艺术是专供于奴隶主贵族享受的,所以他对美和艺术采取了一种简单的否定的态度

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在一定意义上对美和实用、美感和快感作了区分:他认为声色犬马之乐是美而不是实用,他们引起的是美感而不是生理上的快感(为腹——生理快感 为目——美感)

4、老子对形式美也持否定的态度:老子的“拙”成为后代一种审美趣味及审美风格 “光而不耀”(审美理想)

5、老子谈“味”:审美标准——淡乎其无味(对“道”加以表述,所给予的是一种恬淡的趣味)

不是吃东西的味道,而是听别人说话(言语)的味道,是一种审美的享受

6、老子谈“妙”(老子第一次提出,体现“道”的无规定性,无限性的一面)

道 “无”——观照“道”的“妙”的属性(“妙”主要用于审美领域)

“有”——观照“道”的“徼”的属性

*“道”又叫做“玄”,“妙”和“徼”同谓之“玄”,但“玄”终究更偏重于说明“道”的无限性,与“妙”这种属性更为接近,所以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否定“美”,但不否定“妙”:由于“妙”取法于“道”,体现“道”的“无”的一面

*“妙”的特点是体现“道”的无规定性和无限性,“妙”出于自然,归于自然,不能执着于有限的物象来求“妙”

总结:从老子的“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往往不限于概括具体的审美对象或审美过程的某种特点,而是同古代思想家整个宇宙的看法密切相关

三、老子论“涤除玄鉴”

“涤除”:洗除尘垢,洗去人们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

“玄鉴”:“玄”是“道”,“鉴”是观照,“玄鉴”就是对道的观照

“涤除玄鉴” 第一层含义:把观照“道”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

(老子认为一切观照都要进行到万物的本体和根源的观照,即对于“道”的观照,但对于“道”的观照怎么实现,老子没有明确的回答)

第二层含义: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庄子“心斋”“坐忘”

(老子强调,为了实现对“道”的观照,观照者必须保持虚静)

“涤除玄鉴”文学领域的影响:1、宗炳:澄怀味象 ①实质是“道”的观照 ②审美的心胸

2、陆机《文赋》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文学创造首先要以虚静空明的心境观照万物本体、生命

3、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虚静的心胸对于审美观照及文学构思都很重要

7.浅析老子管理思想正文 篇七

关键词:有为思想,无为思想,政府管理,意义

在我国的先秦文化中, 以孔子的“有为”和老子的“无为”思想对现代管理学的影响最大, 不仅对管理学的思想进行了高度的概况, 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 两种思想也做出相应的指导。孔子提出的“有为”与老子提出的“无为”, 从字面角度理解是意思相反的两种理念, 但是对两种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 可以发现, 孔子的“有为”与老子的“无为”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管理学的本质, 对于我国现代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为”要求了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负责任的态度, 不仅要将管理作为一种职务要求, 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 必须要走亲民的路线, 要坚持为民服务的思想。“无为”要求了管理工作要达到“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境界, 因此,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为民, 一切管理活动从群众角度出发, 辅助其自然生长却又不多加干预, 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无为而治与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思想最早提出于春秋末期,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 集权式的管理理念对于民政过于苛刻, 国家的领导者重视民政管理, 但是苦于没有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致使管理理念与管理措施相脱节, 一心为民的国家管理者却导致民不聊生。老子提出的“无为”思想, 在这时为国家的领导人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 那便是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尊崇的是“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人道应当尊崇于天道, 天下万物皆有定律, 如果人凭借着自己的偏好, 对于具有定律的万物进行干预, 那么即违反了天道, 是不堪“大常”的行为[1]。因此, 管理者必须要效法自然, 在对待管理工作时, 不能够添加自身的意志, 要尊崇于大局的安排。“无为”并不是没有作为, 放任其自由发展的管理理念, 而是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 必须要从宏观角度制定出具有战略价值意义的管理目标, 通过明确一个管理目标, 增强管理工作的灵活性, 在具体的管理事项中, 能够实现顺其自然, 在规则之内充分考虑到民意所需, 只有这样才能够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才能真正为群众谋取福利[2]。另外, 老子的“无为”思想中还提倡人要“为而不恃”、“为而不争”, 这就要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不能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管理的内在标准, 也不能用管理活动来满足个人的私欲, 在现实中, 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些政府领导人因为做出了一些功绩, 就居功自傲, 过于重视外在的浮华, 这与我党一直坚持的朴素为政思想相背离, 不仅造成了管理活动与群众需求相脱离, 同时也未能体现出管理的最终价值, 不仅会造成个人的淘汰, 同时也限制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发展。

二、有为之行与因势利导

“无为”思想尽管是老子做出的系统性理论, 但是追其根源, 与《论语》有着直接的关系, 可以说无为而治是从有为之行中总结出来的新的管理理念。孔子的“有为”思想其本质是用“德”来养民和育民, 通过人为养成的方法感化于民, 使得民自行生养, 同时依附于国家, 形成良好的管理实践。孔子认为, 不但德有为, 道也有为, 只有通过亲身亲为, 明理天道, 才能在人道实践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尤其对于国家的统治者来说, 只有以德治作为管理国家的主张, 才能通过具体的管理活动帮助国家统治者赢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因此, 在当下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政府必须要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 要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要积极投身于管理事业中, 要在具体的实践中, 体现出个人的价值, 发挥出自身的力量, 从而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而助力[3]。另外, 孔子还提出了“使羞其行, 而邦其昌”意思是要发挥出自身的管理意识和才能, 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必须要注重因势利导, 要着眼于形式的变化趋势, 不断调整自身的管理策略和方法。因此, 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 注重对形势的分析和把握, 才能提高管理的效能, 同时才能够降低管理的内在风险。作用于当下的政府管理活动中, 一切管理活动必须要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条件, 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运用, 才能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实现地方的长治久安。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孔子的“有为”思想与老子的“无为”思想, 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管理的本质, 对于现代管理方法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管理者不但要秉承先人的优秀思想, 还要注重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 不断深化效法自然, 注重对当下形势的分析与把握, 从而实现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建军.无为?抑或有为?——以《论语》一段话为中心诠释孔子无为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1 (02) :54-57.

[2]李若晖.中国哲学之真实建立——以《老子》第25章“周行而不殆”为核心论老子之道物[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05 (02) :81-100.

8.老子思想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篇八

[关键词] 老子《道德经》人力资源管理

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哲学之父”,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道德经》一书中,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文章只有五千余字,但是他的理念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老子的《道德经》,主要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策略和境界、素质及管理原则的思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参照老子的学说,观察他对现代中国人思想深处的许多固有观念,觉悟出许多具体的管理技巧和手法。老子《道德经》是一部丰富的智慧之书,包含深刻的管理思想,借鉴《道德经》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迪。

一、“道”的理念

“道”是老子学说的核心,是老子认为的世界本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虽然无形,无声,无色,无为,但是它却是存在而且能被感知的。

人在社会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行为结果等等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正如老子在开篇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道乃规律,就是说管理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违背规律必遭惩罚;“顺道”的思想还强调:顺道首先要“辨道”,即要去认识事物规律,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更好地“顺道”。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企业管理中,对人的管理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对人的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无规律可循,如果说有的话,那也只能是“以人为本”,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正因为这“道”具有的只是一种共性的特征,而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条件、问题不一样,唯一所能做的也只是正确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积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借鉴其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失败的教训,结合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遵循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规则,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此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遵循客观规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德”的理念

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即说:大德的内容,就是遵循“道”而行动。历代解《老》名家皆曰:“德者,‘道’之功也。”“德者,‘道’之用也。”“德者,‘道’之见(现)也。”总结其含义,即:“德”是“道”的具体体现形式,而“道”则为“德”的内容。老子的“德”是得之于“道”(天道)的人生准则,是以天道(自然之道)为内涵的。天道“亡为”,人得之于“道”,则应“居亡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天道“亡为”,幽隐无形的“道”显现于万物,万物因“道”而生,“道”并不想得到什么,对万物无私奉献,永远无所求取。因此,圣人守持无为之道而事事,对企业员工不是用言语进行说教,而实施以德感化使其效法。一切顺应自然,即使对企业员工有所帮助,也不要以为自己出了多大的力;有所成,也不要自以为有功,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我们将人力资源管理之“道”解释为:要遵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客观规律,那么,作为“道”的体现形式的“德”则应理解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正所谓:“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德经》第51章)”。道生育了万物,而德蓄养万物,物质构成了万物,外形完成了万物的种类。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先有了建立和发展企业之“道”,通过“德”具体管理企业人力资源,最终就能实现企业的目标,所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那么什么样的“德”对一家企业来说才算是“贵德”呢?老子曰“生而弗有之,为而弗持之,长而弗宰之,此之谓玄德(第51章)。”也就是创造人才但不占有人才,提高人才但不认为是自己功劳,培训人才但不去主宰人才,这便是最具人力资源管理之高的“德”。 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人的重要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才者昌,重视人心向背和人才归离。所以管理者强调得人之道、用人之道,这才是现代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艺术的精髓,也是合乎老子“大道”的“上德”。

三、“法”的理念

这里的“法”指法理、公正,就是充分运用法律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弥补人治的随意性。

1.“无为而治”

老子在“自然和谐”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流传远古的无为管理思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32章),老子认为,任何社会经济的运行都要遵循“道”的规律,具有天然的和谐性,因此,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必须是以“道”的规律为指导的管理。老子提倡“无为”,实则“无不为”。这里所说的“无为”,并非消极的“无为”,并非要求人们毫无作为,听从命运的摆布,而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无为而以为的境界。老子的无为管理实质上是以“道”的规律作指导,通过“德”的感化,使人民实现自身“德”的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即实现“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第57章)。可见老子的无为管理并非放任自由,它要求管理者必须始终掌握住另一只无形手,即“德”的感化。老子的无为经济管理思想有着科学的成分,这一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说,人力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一个组织中的成员都能自发地按照规范和要求办事,自觉地发挥自己的力量,维护组织的宗旨和荣誉,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

2.“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第60章)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烹调小魚一般小心谨慎。“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中的“烹”字,就如企业管理:一是,在企业出现混乱之时,不能心急,任何混乱都有一个关键,慢慢来,顺应其势,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逐渐解决。二是,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这种老子的大国与小鲜的原理也很实用,治理一个国家好象煎小鱼一样,不可乱翻动,翻的多,小鱼要碎,损坏鱼型,烹时要掌握火候,不能大也不能小,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要恰到好处,这样煎成的鱼好吃亦好看。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也是这样的道理。人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企业中本身人际呈现多层关系,存在着领导和被领导、单位同单位、技术人员和工人之间的矛盾,要管好人,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解决好各方面的矛盾,也应本着“烹小鲜”的精神,按照规律,顺应本然去做,不能妄为、妄动。但是并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要适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提倡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积极性有相通之处。

3.知人善任

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句名言,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道德经》第33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重要,但知人要在“自知者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知人者智”。要自知,必须“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即有自知之明,无固执之弊;有自爱之心,无居功之傲。只有这样的人,才堪称伯乐,才能完成识人的重任;不去标榜那些争名夺利的“贤者”,免得助长人们争夺功名的恶习。知人要按照这样的观点,才能使真正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在关于什么是人才的问题上,老子提出了“善救人”的观点。“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这就是说,一个好的管理者,善于发现被用者的长处,这样世上就没有遭遗弃的废人。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观点。它告诉我们,人才的外延极为宽泛,并且揭示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用人应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可求全责备。这就从另外一种角度告诉领导者,世上无不可用之人,只有未被发现的人才和不会用人的人。

参考文献:

[1]老聃:道德经[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

[2]钱忠福:老子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J].智通《才富》.2004.9

[3]张向前:试析道德经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软科学,2004(8)

[4]常卫:老子“无为”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J].人民网,2004.12

上一篇:天津劳动合同下一篇:专家指导的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