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024-10-29

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精选12篇)

1.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一

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12—2013第一学期)

执笔人:何 坚

本篇为2012—2013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含以下内容:

一、情况分析;

二、教学指导思想;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

五、教学重点、难点;

六、具体措施;

七、教学进度安排。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8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共四课含

1、探索自然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

3、问题银行

4、发现问题宝藏;第二单元《五官兄弟》共2课含

1、游乐场

2、瓜果交易会;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共2课含

1、寻找秋天

2、果实累累的季节;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共3课含1.寻访蚂蚁2.动物怎样过冬3.上夜班的动物;第五单元《蚯蚓小导游》共四课含

1、探访蚯蚓的家2.蚯蚓的房前屋后

3、蚯蚓的邻居

4、落叶到哪里去了;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共2课含1.自转旋翼2.降落伞;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1.科学,生活的朋友

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

3、美好的展望;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共3课含

1、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

3、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9月3日---9月7日)

编排作为,整顿纪律。

第二周(9月10日—9月14日)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

1、探索大自然

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

第三周(9月17日---9月21日)

3、“问题银行”

4、开发问题宝藏

第四周(9月24日---9月28日)第二单元“五官兄弟”

1、“五官兄弟”游乐场

2、瓜果交易会

第五周(10月1日——10月5日)国庆长假

第六周(10月8日---10月12日)第三单元秋天,一副美丽的图画

1、寻找秋天

2、果实累累的季节

第七周(10月15日——10月19日)第四单元 有趣的动物

1、寻访蚂蚁

第八周(10月22——10月26日)

1、动物怎样过冬

2、上夜班的动物

第九周(10月29日——11月2日)第五单元蚯蚓小导游

1、探访蚯蚓的家

第十周(11月5日—11月9日)

2、蚯蚓的房前屋后

3、蚯蚓的邻居

第十一周(11月12日——11月23日)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

1、自转旋翼

2、降落伞

第十二周(11月26日——11月30日)第七单元 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

1、科学,生活的朋友

第十三周(12月3日——12月7日)

2、科学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3、展望美好的未来

第十四周(12月10日——12月14日)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1、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第十五周(12月17日——12月21日)

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

3、我也能当科学家

第十六周——第二十周(12月24日——期末考试)复习,迎考,总结。

2012-9-13

2.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摸球盒、转盘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生死签》

很久以前, 有一个犯人被带到国王面前处死。这个国王喜欢抽签, 而且盒子里只有两张签, 一张是“生”, 一张是“死”, 抽到“生”就可以获救, 抽到“死”就会被杀死。请问, 如果这个犯人只抽一张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 请问, 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吗?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通过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可能性

可能 (不一定) 一定不可能

二、合作探究, 亲身体验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 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 介绍学具, 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 每个小组依次分得一个纸箱 (每个纸箱放置球的情况如下: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第一个纸箱全部放白球, 第二个纸箱全部放黄球, 第三个纸箱放3个白球、5个黄球, 第四个纸箱放3个黄球、5个白球。第五个纸箱不放黑球) 。

(2) 介绍摸球规则:每个小组共摸球20次, 每次摸出1个球, 记录下其颜色后, 放回纸箱后, 再进行第二轮摸球。

(3) 操作体验,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游戏并记录摸球情况。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定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初步感受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联系。

(4) 汇报各组的摸球情况:第一组摸到的球全部是白球;第二组摸到的全是黄球;第三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第四组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第五组没有摸到黑球。

(5) 质疑:为什么每组摸球的情况不一样呢?

(6)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猜想。

(7)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第一个纸箱放的全是白球, 所以一定摸到白球;第二个纸箱放的全是黄球, 所以一定摸到黄球;第三、四个纸箱放有2种球, 所以可能摸到黄球, 也可能摸到白球;第五个纸箱没有放黑球, 所以不可能摸到黑球。

三、验证猜想, 异中求同

(1) 让各个小组打开纸箱, 看看纸箱放球情况是否符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

(2) 延伸:如果第五组的同学一定要摸到黑球, 该怎么办?

如果要让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怎么办?

设计意图:异中求同, 验证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

四、实际应用

(1) 试一试:1) 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 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 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 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街头转奖的骗局) 。

(课本85页练一练)

(2) 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 分别摸一个球, 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出示课件】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 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 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 (冬天会下雪) , 内陆地区, 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 (学生回答) , 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亚热带气候, 冬天不太冷, 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 说一说活动。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五、全课小结

3.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三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的Section B 1a —1e. 本节课是一节听说课,从整体上看,是在sectionA部分的基础上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拓展和延伸,1a-1e是一组完整的听力训练,围绕“my best friend”这一话题展开,1a-1b在听前让学生谈论好朋友应具备的特质,1c-1d让学生听一段关于好朋友的访谈,听后1e要求学生利用所听信息重新组织语言编新对话。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一系列的听、说训练,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新单词:talented, truly, care about. 并能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结构——比较级,展开对好友标准的讨论及朋友之间的对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课听力部分多层次,对角度的挖掘,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捕捉重点信息,通过设置“interview”这一环节提升学生的对本课内容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树立正确的对待友谊的态度,培养朋友间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听力和对话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用法,将听力中使用的对比方法移为己用。

教学难点:通过熟练掌握本课语言结构,使学生能够对朋友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描述。

三、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and warming up

Make the students get interested in this class and redu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Sing a song about friendship and talk something about friends.

Talk with the teacher.

Step 2 Vocabulary

Make the students grasp the new words through creating the situations.

Use different situations to show the new items.

Answer the questions “ Is she a good friend?” to know the new items.

Step 3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

Make th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ideas about friends.

Show new items, ask the students to exchange the idea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then present.

Step 4 Listening practice

Make the students get familiar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s, complete the listening material.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recreated chart.

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

Step 5 Presentation of conversations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to express the ideas about Molly’s and Mary’s best friends.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Molly、Mary and their best friends.

Talk in pairs.

Step 6 Interview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language in real situation.

Ask the students to interview their classmates

Interview the classmates and write down the information, then give a report.

Step 7 Homework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in the life.

4.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四

探索自然

1.引入活动:盲人火车

目标:

•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

•在蒙眼活动中发展信任感和合作精神。

准备:

•10~12个蒙眼罩或大人的手帕。

•一定要侦察好场地,并确定要把学生带到何处,以及想给他们展示什么。可以让他们穿过一片草地(从灌木丛走

过以便听其沙沙声),或者在树林附近(让他们摸一摸不同特征的树叶子,抚摩一下泥土、蚯蚓的粪便,草、树

皮、砖、石头、粘土块等)。

•避免地面有洞的地区、陡坡或其他可能使孩子们摔倒的东西。检查该地区是否有蚂蚁、蛇以及其他危险动物。留

心那些令人不喜欢的东西,如动物粪便等。

•如有可能,每组选一名学生,课前将他们训练为引导员,这会有助于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怎样进行:

(1)导入语:“我们都非常依赖我们的眼睛,今天我们将用我们其他的感官探索自然!你们其他的感官是什么呢

?”

(2)把孩子们分成10~12人的小组。依次把一个小组带到选好的地方。让他们从低到高排成队。帮他们戴上蒙眼

罩,要确保孩子们不会看见(可以警告他们偷看者就不会获得很多的乐趣)。让他们每个人扶着前面人的肩组成 一列火车的样子。

(3)让第一个学生扶着教师并开始慢慢地向前走。跟老师走的本身就很有意思,而此刻让“火车”保持安静,让

学生回答他的周围都有什么声音,并对每一个回答都要做出评价。询问他们这些声音是不是自然音或者是由人或

机器、汽车等发出的声音。如果他们听到鸟叫声的话就让他们模仿。

(4)行程结束,大家都去掉蒙眼罩,看是否有人会猜出行走的路线。

参考询问点:

我们非常习惯于依赖视觉。这项活动表明其他感官是怎样给我们提供有关我们周围的不同信息的,鼓励孩子使用

除视觉之外的其他感官。

询问:

“什么声音使你非常高兴呢?什么声音使你烦躁呢?”

“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

继续:

好的继续活动是“一片草地”。

2.一片草地

目标:

•了解一片有草之处的植物和动物。

•研究技能:描述他的所见时使观察变得敏锐。

•增加他们对大自然的敏感度。

•讨论垃圾问题。

准备:

•白纸、铅笔、一块木板(黑板、白木板等)。

•活动之前先检查需要“研究”的场地。当心蛇、蜈蚣、动物的粪便、碎玻璃等。

•告诉孩子们别挖泥土。

怎样进行:

谈话引入:你曾花时间只是坐在草地上环顾四周吗?你将对无数的动物忙碌于它们那片草地的世界而感到吃惊!

(1)带孩子们到“研究”区,导语:“看这片草地,你们认为这里有任何活的动物吗?今天我们就弄明白这些问

题!”

(2)指导他们在各自周围半径一米的范围之内,观察并记录尽量多的植物和动物。强调这不是比赛,而是一项观

察游戏。对于大孩子,让他们做更详细的记录,如蚂蚁、蜘蛛等的颜色、大小等。为他们做观察和记录定一时间

限制(5~10分钟),强调观察期间不许说话。

(3)限定时间到了之后,把学生召集到一起汇报,若能找块木板列出全班综合在一起的记录单就更好了。

参考询问要点:

•对孩子们的热心观察进行评价。

•浏览一下综合单。草区中所发现的一些常见的植物和动物是:蚂蚁、蜘蛛、白蚁、青蛙、蚯蚓粪便、蚯蚓、野花

(草)、种子荚、死的棕色树叶,蝴蝶、细枝、蜈蚣、蘑菇……

•将在他们草地中发现的植物和动物的总数合计。

•有无处归属的东西吗?比如:垃圾、破烂玩具、废旧电池等,这些属于哪儿的?

结论:正如他们通过他们的小研究中见到的那样,在任何有草地区都有“大自然”——许多植物和动物生活在草

丛中。实际上要比由孩子们列出的那些还要多,诸如生活在地下的那些动物,这片草地本身就是群落。

继续:

•将草区作为生物聚集地进行讨论,它有三个组成部分:非生命(基层——泥土、石头)植物和动物。

•自己谈论安静问题,可这样问孩子们:“谁喜欢它呢?当你独自时你干什么?”自己安静很好,这样能给你时间

以回味(反应)和放松。

3.观云

介绍:

观云是一种既轻松又令人着迷的消遣。休息期间何不拿出几分钟去观云呢!

目标:

•了解云(天气)。

•增强观察力。

•增强想象力。

•学会放松。

准备:

•活动之前先检查需要“研究”的场地。当心蛇、蜈蚣、动物的粪便、碎玻璃等。

怎样进行:

导入语:最近一次你花时间观云是什么时候(在草地上)?

(2)如果孩子们愿意的话请他们坐下或躺下,大家都观云并把他们的所见或感觉到的描述一下。给每人一次发言

的机会,若有必要的话可以给他们提示一下。

•今天有许多云吗?

•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它们都是同一形状或同一大小的吗?

•云朵使你想起了什么?一只柔软的枕头?棉絮?请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看是否有的云朵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很

相似?云朵的形状在变化吗?

•你们会看见云在动吗?云是通过什么而动的?

•云是由什么形成的?

•它们总是白的吗?

•当云遮挡住太阳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什么使云下雨呢?

•你们以前曾经置身于云中或穿行于云中吗?(如:坐飞机时飞机穿行于云层之中,或者置身于高高的山上,此时云雾升腾逐风而过。)

(3)大家都有机会发言之后,进行询问。

4.拓展活动:我发现了……鸟

介绍:

这是一项不寻常的“我发现了……”活动。这种活动打开了孩子们对常见鸟类的视野。

目标:

•了解本地区的常见鸟。

•鼓励孩子们观鸟。

•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

•了解怎样统计数据。

•做数学运算。

•教他们学会安静,而且反应敏捷(但愿如此!);要有耐心。

准备:

•铅笔、一块板(黑板、白板、有麻将底的画架)

•参考书:常见鸟图谱。如有可能,每人一份。

怎样进行:

(1)开场白:班里谁喜欢鸟?鸟在什么地方生活?有人一直在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花园、公园、路

边树上等的鸟吗?

(2)分发指导手册并指出下列鸟:

八哥

麻雀

黄鹂

乌鸦

和平鸽

(3)给每个学生分发统计表并浏览一下。指导说:要在5分钟(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内将所有见到的鸟做一记录

。小一点儿的孩子们可以只是将在此时间范围内所见到的所有的鸟记数。

让大孩子们区别不同类型的鸟。对于见到的每一只鸟,若不是同一种类的鸟的话,他们便新起一行。可以请大孩

子对所见到的每一种鸟做简短的记录(大小、颜色、标记、该鸟在干啥)。

(4)下一步,将孩子们带到“鸟观察区”(如:一片田野,附近有树的小山),并且请每个学生自己选择他们自

己的位置,彼此要离得足够远以便尽量减少交流和精神分散。

(5)强调该活动不是竞争,而是一项微型调查项目。给孩子发出记录鸟的开始信号。观察期间不许谈话。

(6)到了限定时间之后,召集所有孩子。将记录的鸟的种类列在一块黑板上。可以请大孩子们计算每分钟见到的 鸟的数目(鸟的总数以5分钟的时间进行划分)。班级平均数是多少?

参考询问要点:

•对学生的良好的观察力进行讲评。

•询问学生们他们观察的鸟正在干什么(飞行、吃东西、觅食、打架等)。

•与学生一起浏览常见的标本,给他们提供一些有关鸟类的信息。

后续(活动):

•组织一次到自然公园游览,以观察当地的和迁徙的鸟类。

•为了扩展对该活动的范围影响,教师应让不同组的孩子们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进行观鸟,并且比较结果。(如早

5.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五

五官游乐场

一、教学要求:、让学生充分体验各种感官的功能和局限性。感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的重要性。

2、让学生在一个开放、自主、充满矛盾的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二、教学重点:体验各种感官的功能和局限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三、教学用品准备:、手区:在纸箱上剪一个洞(只可以把胳膊伸进去),箱内有:柚子、带叶子的菠萝、玻璃瓶(里面可以装一些

温水)

2、眼区:苹果(有不同颜色)、桃酥饼(有香味,好吃的食品)、小摩托车(会动的东西)

3、耳区:小鼓、琴、空瓶子、(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4、鼻区:梨汁、醋、酒精、酱油(有不同的气味)

5、口区:麻辣片、酸楂片、有花生味的点心、洋葱(有不同的味道,有各自香味的东西)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导活动

今天,我们来到阶梯教室上科学课。大家先观察一下阶梯教室。然后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的 时候,要说出:我叫-------,我在阶梯教室里观察到---------,我是通过---------(感官)观察的到的。只要

没人发言你就可以站起来发言,如果有同学发言大家要认真听这个同学发言。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来观察世界。今天,我们再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

“五官兄弟”游乐场进行游玩,(出示:“五官兄弟”游乐场)在这里进一步体验五种感官的作用。

(二)学习游乐场的规则

既然是游乐场就有游乐场的规则,我们先来看一看游乐场有什么规则。(出示:游乐场的规则)

游乐场活动规则:、每个小组必须顺着游乐路线行走,不能逆行。

2、游乐场内要轻声细语,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3、每个游乐区活动时间为5分钟。

4、游乐时必须及时把自己的收获、提出问题填到记录表上。

在游乐场的五个游乐区也有各自的游乐规则,请大家认真阅读规则,理解规则,这样才能在活动过程中遵守规则

眼睛游乐区规则:只能用眼睛进行观察,只记录用眼睛观察到的所有内容。

鼻子游乐区规则:只能用鼻子嗅瓶口散出的气味,猜测瓶子里面是什么物体。

手游乐区规则:手区在箱子里面。只能把手伸进箱子里观察。偷看箱子里的东西就会减少游戏的乐趣。

耳朵游乐区规则:

(1)组员蒙上眼睛。

(2)组长用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组员猜猜是什么物体?发音的物体在哪里?

舌游乐区规则:

(1)组员蒙上眼睛,捏住鼻子。组长拿出食品让组员尝一尝,让组员说出食品的味道,猜一猜是什么?

(2)再让组员松开鼻子尝尝东西的味道,比较和捏鼻子时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三)学生进行五官游乐活动

布置入场:下面,各组分开活动。第一组从眼区开始,第二组从手区开始,第三组从耳区开始,第四组从鼻区开

始,第五组从舌区开始,各组长到讲台上来领记录表。

学生在游乐区活动时,指名一个学生掌握时间,提醒学生交换场地。教师要巡回指导,解决学生活动中发生的问

题,提醒学生遵守活动规则,提醒学生及时记录收获和问题。

(四)讨论和整理

好,刚才大家到五官游乐场进行游玩,体验了五官的作用。各组讨论一下你们在游乐场中有什么收获,产生了什

么问题。把活动中的感受整理一下。指名学生发言,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都有很多收获,体验了“五官”在科学观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一种感官只能观察到物体的部分特

征。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才能全面的认识一个事物。

所以,在以后的观察活动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感官。

不过,我要强调一点,观察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感觉器官,当对一个物体还不太了解的 时候,不要轻易用嘴去尝、用鼻子去闻,因为有些物体是有毒的,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

[反思]、学生在活动中会由于好奇心,不能遵守活动规则。如睁开眼睛看用手触摸的东西,看用耳朵听的东西等,这样

就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范。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可以形成良好课堂秩序,有利于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2、学生在五官游乐场体验的表达和提出的问题,和我们成人预期的语言是不一样的,这是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本课

教学目标决定的。五官的体验也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正如“你想知道苹果是什么滋味吗?你只有亲口尝一尝”。

孩子们描述五官感受的词汇十分有限,会导致他们的描述不细致。学生提的问题,如“为什么眼睛看不到鼻子能

闻到的东西?”这个问题在我们成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这正说明孩子们在看到诱人的点心,很想知道点心的 味道和气味却不能用鼻子闻的矛盾情景中,体验到了眼睛的局限性,认识到了鼻子和眼睛的区别。

3、这种“教师创设情景,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跟着孩子的思维走”的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只要抓

住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闪光点及时进行引导和挖掘,就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机智灵活的把握学生

6.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六

一、情况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主要目标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属于“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是能力训练的准备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模型与解释”的意义、基本方法和过程,体验用不同方法建立模型、做出解释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地球在“变脸”》、《开心游乐场》教学的等“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是本册的主体,通过多个完整的“做中学”活动,指导学生对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尽可能地提供机会,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科学探究。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研究身边的、有意义的疑问和问题来学习科学。如:《时间的脚步》、《生生不息的原动力》等课题,均取材于儿童的生活和社会的热点问题。

综合活动单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活动的主体部分,通过一系列学生爱参与、能参与的“做中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探究课题,独立设计验证并得出结论,亲历探究的过程,学习总结经验,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开心游乐场》中,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力,了解各种各样力的存在后,揭示出力的简单特征,并能将力的规律应用于生活实践。在《热能考察之旅》中,教材提供了“搜集有关温度的资料、运用各种方法产生热、制作冰激凌、研究冷热水之间的热传递”等活动。教材设计这些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在重点培养“模型与解释”一级目标的同时,达到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领会科学家研究科学所用的方法等其他目标。

《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这个“探究的探究”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总结部分。学生通过对海尔蒙等人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剖析,和对自己在本学期“模型与解释”经历的回顾与反思,总结经验,知道建立模型不能随意的构建,需要有严谨的态度、勤奋的工作、精密的推理、合理的分析,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提高元认知水平。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制作“宇宙”模型

1课时 修改模型

2课时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 精确时间的步伐

2课时 钟摆的秘密

1课时 小水钟

1课时

小小钟表设计师

2课时

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 寻找热能

2课时 体积变化之谜

2课时 冬暖夏凉的房子

2课时

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

我从哪里来

2课时 我们在成长

1课时

生命的周期

1课时 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 从“天圆地方”说起

2课时 地球大“变脸”

1课时 地球“变脸”之谜

1课时 地球“变脸”带来的„„

1课时 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

走进游乐场

1课时 蹦床里的学问

1课时 滑梯里的奥秘

2课时 我们的游乐器材

1课时 第七单元: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2课时 我也能当科学家

7.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七

【正式开讲】

第一站:识字苹果园。

1.在识字苹果园里, 有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11个生字宝宝, 请小朋友看好了, 上面可没有标注拼音, 就是要考考你们认不认识它! (黑板上画好几棵苹果树, 师把准备好的生字苹果贴到这些小树上, 提示孩子不可以告诉别人)

2.了解学生课前识字情况。师:苹果挂好啦!全部认识的, 请把小手举起来!只要认识一个字宝宝的, 就可以把小手举起来!

第二站:写字小花园。

1.明确写字任务。师:现在羊羊邀请我们进入第二站。小花园里, 我们要会写8个生字。

2.课件出示8个生字。师:请孩子们观察字形, 看看在结构上你有什么发现, 在田字格里书写时哪些笔画需要注意?先在小组里交流。

3.学生汇报字形观察情况。

4.师指导写字。师:那老师和小朋友来把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各写一个。先看“琴”字。书写时六根琴弦都在上半格, 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 两个王字大小也要相等。下边的“今”要把撇和捺拉得特别长, 像把小伞一样。最后点、横折居中线上。老师写完了, 请小朋友动笔吧。注意做到“三个一”。

5.接着我们再写这个“戏”字。作为一个左窄右宽的字, 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又字的大长腿给收起来, 变成一个大点。右边部分注意笔顺:应该是1笔小横、2笔大斜钩, 3笔撇要穿插到左边, 最后4笔点收尾。好, 你们开始动笔。

6.师巡视, 并选出两份漂亮的作业展示。谁来夸夸这两位小朋友哪里写得好? (师引导从结构、笔画谈)

7.小结:在写字小花园里小朋友们都做到了认真观察、耐心书写, 祝贺你们成功获得了下一站的门票!

第三站:词语游乐园。

1.瞧, 羊羊给我们带来了好多有意思的词语呢!请小朋友赶快读一读吧!

2.结合词语畅谈生活乐趣。师:自由说说自己喜欢哪一项?师随机点拨两个词语———

(1) 练书法。

(1) 你平时是怎么练书法的?

(2) 书法是我国的一门艺术瑰宝。老师这里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书法作品。瞧, 这是楷书, 这是隶书……它们有的横平竖直, 方方正正;有的却弯弯曲曲, 如同一幅画。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练好书法, 足足练了十八缸墨水!所以说“练”是需要时间的, 练是需要努力的。这个练就是我们说的勤学苦练。

(2) 养金鱼。

(1) 你养过什么?怎么养的?

(2) 师小结:爱护它, 照顾它才叫“养”。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父母对我们的养育。

A看来这些词语里, 有太多太多生活的乐趣!老师真想和你们再读一读!师生同读。

B观察词语发现构词特点。师:词语读了这么多遍, 大家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自由谈, 师相机出示词语分解图。每个词的第一个字都表示动作, 叫动词。第二个字表一种东西或者事情, 叫名词。一个动词+一个名词就组成了一种全新的很特别的词语。今天羊羊邀请大家来词语乐园, 就是为了让你们认识这种非常非常特殊的词语! (要板书出来吗?)

C体会动词词意发生的变化。师:这种特别的词语还有更特别的地方呢!请大家到羊羊迷宫里看看这几组词语: (出示迷宫图片, 里面有2组词语:拉二胡/拉起手;下象棋/下楼梯) 这两个“拉”和两个“下”, 意思一样吗?

D学生汇报, 师相机讲解, 辅助出示二胡图片。拉: (1) 指弓与弦的摩擦; (2) 指连接在一起。下: (1) 指方位; (2) 指往下走。

点拨:很多汉字都具有一字多义的现象, 我们的动词宝宝在和名词交朋友的时候, 意思的变化就更丰富啦!

E拓展延伸。瞧, 羊羊迷宫里还有好多这样的动词宝宝呢!请你跟小伙伴讨论讨论下面这些动词的意思一样吗?你还能说出更多吗?

(出示:跳:跳舞, 跳高……

吃:吃水, 吃糖, 吃鸡肉……

打:打球, 打人……你还能说出更多吗?)

F总结过渡:小朋友在词语乐园里的表现太精彩了!今天我们对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小朋友以后说话写作文可要准确运用好动词哦!

第四站:背诵小天地。

1.最后让我们一起快快乐乐地进入到背诵小天地吧!羊羊把这些词语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小儿歌, 看谁最先把它背下来!准备时间:1分半。

2.师逐步删掉儿歌中的词语, 引导学生一步步背下来。

【总结全课】课件播放羊羊们在乐园里唱京戏、玩滑板、学画画、学烹饪的快乐场景, 师在情境中鼓励小朋友课外多学习本领, 做一个多才多艺, 勇敢活泼的孩子。

8.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八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爱阅读,有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学中,应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读书中感悟,在读书中积累”。把阅读与口语交际联系起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文中的“冒”“破裂”“饱胀”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机整合语文教学,将课文重点部分的文字形象化、音效化,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进行自主、个性化的阅读;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掌握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重难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荷花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

1.谜语激趣

(1)课件出示:“一个小姑娘,身穿白衣裳,坐在水中央。”学生猜谜。(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3)教师播放荷花视频,学生欣赏。(4)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理清课文线索,潜心品读

(1)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学生回答)(2)教师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并板书:闻、看、想。(3)师抓住这三条线索,引领学生学习。①“作者闻到了什么?”生回答,教师板书:一阵清香。②“作者看到了什么?”生回答。师板书:荷叶、荷花。(4)学习描写荷叶的句子。①课件出示(图文并茂):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玉的大圆盘。“挨挨挤挤、碧绿和大圆盘说明什么?”②生回答,师板书:叶——多、绿、大(5)学习描写荷花的句子。①课件出示(图文并茂):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②体会荷花三种不同的姿势。师板书:才开、全开、没开。③理解“冒”“饱胀”“破裂”这几个词。让生上台表演这几个动作。④课件演示荷花冒出来、饱胀、破裂这几个动作。⑤指名读书,其余学生合上书,用心倾听,边听边想象画面。⑥根据板画背诵第2自然段。

3.以演促读,读中想像,学习第4小节

过渡:听着听着,想着想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配乐背诵第四自然段,美吗?想读吗?那就美美地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

(1)指名个别读。(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随音乐翩翩起舞)。(2)数人齐读,边听边配以动作。(3)语言训练:蜻蜓蜻蜓,你刚才跟荷花仙子说什么啦?小鱼小鱼,你刚才跟荷花仙子说什么啦?还有,其它的小家伙都躲到哪儿去了,你不想跟荷花姐姐说些什么吗?(4)熟读成诵。

4.挖掘文旨,实践中求发展

过渡: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哩。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你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吗?

(1)说说画家是谁?(生回答,师板书:画家是大自然)。(2)展示数幅各色荷花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好办法来夸夸荷花,夸夸大自然。(3)学生交流。

5.总结课文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欣赏了一池的荷花,作者喜欢荷花,老师喜欢荷花,你们也喜欢荷花,这说明了我们大家都热爱大自然。

6.拓展练习

站在荷花池边,假如你是小导游,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些什么?假如你是歌唱家,你会唱些什么?假如你是小诗人,你会写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荷花闻 一阵清香

看叶:多、绿、大

花:才开、全开、没开

想 自己是一朵荷花

七、教学反思

《荷花》这篇课文主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来感受作者对荷花的感情,从体味优美的语言中感受荷花的美,感悟对荷花的喜爱之情。课后笔者仔细回顾了这节课的过程,学生之所以能够很快走进文本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在这两点上做得比较好:

1.丰富的想象必须以鲜明的表象为前提

笔者在“看荷花”一节的教学上花了较多的精力,是为了让学生对荷花的美有所感知,从而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鲜明的表象。这样,才能运用这些表象展开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

2.丰富的想象还必须以深切的感受为基础

鲜明的表象为想象提供了材料,但光有材料还不能张开想象的翅膀。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不足之处在于,引导学生方面还要不断加强,还出现了很多细节问题,如把过多的时间花在第二自然段(看荷花)上,不断地纠缠在这个问题上。今后在类似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9.三年级大象版科学教学计划 篇九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范文网】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大多数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四、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猜猜猜》

(一)、单元类型: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

(二)、主要目标: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假设与事实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

《猜猜看》——要有根据地猜

《猜对了吗》——猜想需要验证

《猜猜猜》——猜想练习

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假设性解释

(三)、教学内容:

《起风了》——初步了解风

《风的测量》——测量风

《可爱又可恨的风》——风的利弊

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对实验现象的原因进行猜想与假设。

(三)、教学内容:

《神奇的小针》——玩小磁针,提出问题,猜想原因

《有趣的磁铁游戏》——验证猜想

《磁铁的妙用》——拓展

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能够利用已有条件来验证猜想与假设。

(三)、教学内容:

《把盐藏起来》——溶解

《水落“盐”出》——水的三态变化

《沉与浮》——沉浮

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能对事物或现象的原因和结果进行猜想与假设。

(三)、教学内容:

《生活离不开电》——电的作用

《电灯亮了》——探究简单电路

《小心!有电》——安全用电

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

(一)、单元类型: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二)、主要目标:能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假设。

(三)、教学内容:

《白天与黑夜》——认识昼夜现象

《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昼夜现象的影响

μúæßμ¥ôª¡¶æ¯òæμä´ó⽡·

£¨ò»£©¡¢μ¥ôªààðí£ºì½¾¿μäì½¾¿μ¥ôª

£¨¶þ£©¡¢ö÷òªä¿±ê£º½øò»²½¸ðêü¿æñ§¼ùëμμäöøòªðô

£¨èý£©¡¢½ìñ§äúèý£º

¡¶æ¯òæμä´ó⽡·¡ª¡ª°¸àý·öîö

¡¶îòò²äüμ±¿æñ§¼ò¡·¡ª¡ª·´ë¼½»á÷

îå¡¢»ù±¾´ëê©

1¡¢°ñ¿æñ§¿î³ìμä×ü俱êâäêμμ½ã¿ò»½ú¿î£»

2¡¢°ñîõð¡ñ§éú¿æñ§ñ§ï°ìøμ㣬òòêæàûμ¼£»

3¡¢óã·á¸»¶à²êμäç×àú»î¶¯³äêμ½ìñ§¹ý³ì£»

4¡¢èãì½¾¿³éæñ§ñ§ï°μäö÷òª·½ê½£»

5¡¢ê÷ᢿª·åμä½ìñ§¹ûä

6¡¢ï¤ðäμøòýμ¼ñ§éúμä¿æñ§ñ§ï°»î¶¯£»

7¡¢³ä·öôëóãïö´ú½ìóý¼¼êõ£»

10.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十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同学“猜测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同学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同学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同学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议让同学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实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战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同学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动身,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同学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猜 猜 猜》共三课含

1、猜猜看2猜对了吗

3、猜猜猜;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共3课含

1、起风了

2、风的丈量

3、可爱又可恨的风;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共3课含

1、神奇的小针

2、有趣的磁铁游戏

3、磁铁的妙用;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共3课含

1、把盐藏起来2.水落“盐”出3.沉与浮;第五单元 《电与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

1、生活离不开电2.电灯亮了

3、小心!有电;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共2课含1.白昼与黑夜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共2课含1.漂移的大陆

2、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同学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同学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沛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掌握小同学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空虚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同学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同学在相互交流、合作、协助、研讨中学习;

8、给同学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同学自身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身得出结论,并把自身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沛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七、教 学 进 度 表(每周2课时)1 第一单元《猜 猜 猜》

1、猜猜看2猜对了吗 2

3、猜猜猜 3 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

1、起风了 4

2、风的丈量

3、可爱又可恨的风 5 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

1、神奇的小针

2、有趣的磁铁游戏 6

3、磁铁的妙用 7 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含

1、把盐藏起来2.水落“盐”出 8 3.沉与浮 9 第五单元 《电与我们的生活》

1、生活离不开电 10 2.电灯亮了 11

3、小心!有电 12 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1.白昼与黑夜 13 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 14 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1.漂移的大陆 15

11.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十一

显然,语音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受到极大关注,但目前语音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方面仍存在:1.教学内容零散,缺乏系统化;2.教学形式单一,趣味性弱;3.就音教音,学生不会灵活运用。笔者结合自己的实例来从语音教学课堂的导入呈现、理解学习、拓展运用环节来探讨其有效策略。

一、精彩呈现,轻松学习的前提

1.在诵唱中走进语音学习

听过这样一节语音教学课,上课伊始,老师引领学生朗诵一首自编的歌谣。

[案例1]

AAA, AAA, AHJK, say your name.

EEE, EEE, EBCDGP, drink some tea.

III, III, IY, what do you like?

UUU, UUU, UQ, my bag is new.

OOO, OOO, say hello!

这位老师巧妙地将字母、语音融入学生喜欢的歌谣之中,编成一首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谣。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感知和体验了部分元音的发音,自然地进入语音学习状态。

二、授之以渔,理解学习的目标

1.自然拼读法(phonics)

自然拼读法是利用英语字母在英语单词中的发音所形成的规律来拼读单词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类似于我国汉语拼音“直呼音节”的拼读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辅音字母教学应放在元音字母教学之前,然后是字母读音之间的拼读,比如元音与辅音的拼读、辅音与辅音的拼读以及元音与元音的拼读等。也如:o,o, /?u/, / n- ?u -z/ nose,这种形式不仅让学生注意了音,也注意了形。再如:在学习park,boat时,我让学生想回忆car,coat,再试着拼读/p-a:-k/, /k- ?u-t/。

2.比较辨音法

英语中有很多音近词,教师可以把发音容易混淆的单词或字母写在一起,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在比较的同时辨析发音。

[案例3]《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 和Unit6 sound time中I分别发/ai/和/ i/。

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朗读Chinese, kite, like, time, white;另一组朗读English, fish, him, music, pig。进行分组学习与体验。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朗读并体会字母i在不同组单词中的主要发音,随后进行小组间合作,总结字母i的发音规律,帮助学生进行语音与单词记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感受单词发音的基本规律,帮助学生发准单音、组合音,读准单音节、双音节和简单的多音节单词。

三、拓展运用,收获学习的真谛

1.先归纳,后演绎

这在我们每单元的sound time教学中,教师都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观察单词,归纳语音规律并朗读,感受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

[案例4]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1 In class Sound time (三年级上册是Letter time,从本册书开始出现语音教学版块)

笔者通过出示实物、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读单词ball, book, birthday和robot,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拼读中归纳总结出字母B在这些单词中的发音/b/。接着我让学生试着回忆还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单词中字母B发/b/的,结果学生列举出来许多让我意想不到的单词:big, bag, boy, but, Bobby, buy…

2.先掌握,后创编(绕口令)

[案例5]听过林丽老师这样一节课:《译林版小学英语》Unit5 Seasons sound time

学生通过拼读kite, like, time, white;老师再给出单词:bike, five, nice, science, nine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发音规律。在学生掌握了元音字母i的发音后,并具备了一定的拼读能力后,林老师适时地将这些学生列举的单词,灵活运用到绕口令中去,让小组间进行诵读比赛。学生都感到快速读绕口令非常有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活动结束时学生对诵读绕口令意犹未尽。

Tongue Twisters

Nine white boys play hide-and-seek.

在林丽老师的基础上,笔者还鼓励学生用含/ai/或/i/发音的单词创编歌谣或绕口令。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以下是学生自己创编的绕口令:

I often ride a bike on Friday night to see mike.

Ice, rice, ice cream.I like ice and ice creams.Mike likes rice.

A big fish bit a little pig.

This is a fish.It is big.The big fish is swimming.

绕口令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口齿清晰的能力,它有助于学生分辨容易混淆的元音和辅音,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和语音的兴趣(李锋伟,2003)。学生通过诵读绕口令和自主创编绕口令,强化了学生目标语音发音的准确性。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拥有观察单词、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感受,而且拼读能力、自学能力、创作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

12.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 教学内容

本课为北京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Lesson 10。本单元的功能话题为“谈论生日和年龄”, 主要句型结构为“When is your birthday?It’s in... When was... born? She /He was born on...How old is ...? He /She is....”通过学习, 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句型询问他人的生日、年龄, 并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且能在交流过程中关心朋友、家人的情感。

本单元共有四课时内容, 其中Lesson 9~Lesson11 为新授内容, Lesson 12 为复习课内容。 在Lesson 9 中, 学生已经学习了询问生日的一种表达法:When is your birthday?在Lesson 1~Lesson 9 中已经学习了12 个月份词、序数词的表达法以及日期的表达法, 本课时是在前面课时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生日表达法:When were you born?When was... born?

本课时主要包括Listen and say;Listen, look and learn;Write and tell三个教学板块。其中第一个板块是对话学习, 第二个板块是重点词句的学习, 第三个板块是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第一板块Listen and say中共有两幅图片, 对话情景是Guoguo和Dad在家里谈论爸爸和奶奶的生日。重点句型分别为:“When were you born?”“I was born on...”和“When was ...born? She was born ...”。第二板块Listen, look and learn中呈现了本课时的重点句型和4 个家庭成员的生日信息, 通过运用所给句型谈论4 个人物的生日, 对词句进行专项学习。第三个板块通过画家庭成员的头像, 并写出每个人生日的活动, 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以及体验关心亲人和朋友的感情。

(二) 学生情况

本课所教授的对象是延庆三小三年级1 班的学生, 属于借班上课。通过课前接触了解到, 他们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 对本节课有着热情的期盼。通过自然真实的英语对话, 可以看出学生对When is your birthday?It’s in... 的生日表达法以及日期掌握得很扎实, 这为新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同时, 为了保证课堂上的有效互动, 笔者和学生沟通了本节课的“集得小贴画, 以最多的贴画个数换取小礼物”的评价方式, 学生很兴奋, 对礼物充满了好奇, 这为本节课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很好的行为基础。

(三) 教学方式、手段

通过唱月份歌曲、看日历说日期等活动, 帮助学生复习日期的表达法;通过以旧带新, When is your birthday? = When were you born? 帮助学生理解新句含义;通过观察主题图, 引导学生明确对话中的人物, 对话发生的地点、时间、内容等, 使学生对语言的功能有更好的理解;通过两遍完整视听对话内容, 找到对话的核心信息,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话;通过引导学生逐句静听并尝试复述出对话中的原句, 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 更好地理解语言功能;通过选择不同的朗读任务;体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引导学生体验成功;通过利用所给信息, 谈论Lingling一家人的生日, 引导学生初步运用所学语言。

(四) 技术准备

多媒体电脑、人物头像、点读笔、自制ppt课件、评价纸杯、奖励贴、小礼物、句型条。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四个方面: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朗读对话内容, 并尝试着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句型When was /were you born? I /She /He was born on... 和短语May 23rd, June 15th, February9th, July 29th, August 14th来谈论Lingling家庭成员的生日;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两种句型It’s in... 或I was born on... 来表达自己的生日;学生通过询问家庭成员生日的活动, 体会关心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一) 重点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朗读对话内容, 并尝试着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句型When was /were you born? I /She /He was born on...和短语May23rd, June 15th, February 9th, July 29th, August14th来谈论Lingling家庭成员的生日。

(二) 难点

be动词was和were在句型中的正确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 Step1:Warming up

1. 师生问好。

2. 预热活动, 师生跟唱歌曲Months。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 复习12 个月份名称词, 唤起学生的原有认知。

(二) Step 2:Review and Lead in

1. Look and say some dates

(1) 教师课件出示一张日历图, 给学生做示范:What’s the date? For example, this is May 23rd.

(2) 师生问答如下日历图:

T:What’s the date?

S1:June 15th.

T:Yes, thank you.A sticker for you.Now who can say it again?

(教师选2~3 名学生回答问题)

T:Very good.A sticker for you.Now next one, what’s the date?

S4:February 9th.

...

以此方法完成上述六个日期的谈论。

【设计意图】采用色彩艳丽、画面可爱的日期图片,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这6 个日期中有5 个均是本课时重点学习内容, 还有一个是教师本人的生日。选择本课时的重点新授内容在复习环节出现, 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日期的正确表达法, 也增加了日期短语的复现和表达的机会, 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运用。选择教师本人的生日, 有利于导入下一个环节, 自然过渡。

2. Talk about Ss’birthdays

师生谈论完最后一张日历图后, 教师介绍说:October 22nd is my birthday. So when is your birthday? (教师出示句型条) Who can answer my question? My birthday is on...

S1:My birthday is on February 16th.

T:Good. A sticker for you. Who can? When is your birthday?

...

T:When is your birthday? That means when were you born? (教师出示句型条) 是询问生日的另一种表达法. You can answer I was born on... (教师出示句型条, 并带读)

T:Was

Ss:Was.

T:Born

Ss:Born

T:Was born

Ss:Was born

T:I was born on October 22nd. So when were you born? Who can answer?

S3:I was born on March 29th.

T:Very good, two stickers for you. Who can answer? When were you born?

S4:I was born on July 28th.

...

教师呈现课题: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Lesson 10 When were you born? (板贴)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环节出示的最后一个日期, 教师巧妙地引出自己的生日, 并询问学生的生日, 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真实的表达运用, 然后通过两种询问生日表达法意义的相同性, 引导学生尝试着用新句型表达自己的生日, 不仅理解了新知的含义, 而且进行了初步的学习, 降低了后续学习的难度。

(三) Step 3:Listen and say

1. 谈论主题图, 获取对话背景信息

T:Look! Who are they?

S1:Lingling and Father.

T:Yes. They are Lingling and dad. Where are they? At school or at home?

S2:At home.

T:Yes, two stickers for you.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Birthday or Teacher’s Day?

S3:Birthday.

T:How do you know that? You can say it in Chinese.

S3:因为玲玲看电视上有人在吃生日蛋糕。

T:Excellent! Three stickers for you. Because they are watching TV and some children are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on TV. So they are talking about birthday.

T:Look at this picture, there is a photo of Lingling’s family.

T:Who’s this? (教师逐一指向人物图像)

Ss:Grandma /Grandpa /Mother /Father. (学生根据教师所指顺序回答)

T: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Lingling’s family.Whose birthday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Can you guess?

Ss:Lingling’s /Father’s /Mother’s /Dad and grandma’s.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回答)

T:Maybe.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主题图, 明确对话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谈论的话题,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功能;同时, 提供选项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 降低了交流的难度, 使信息更加聚焦;问题的引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发散学生思维, 促进语言应用。

2. 整体感知对话, 提取主要信息

(1) 第一遍整体视听对话, 回答问题:Whose birthday are they talking about?

T:Whose birthday are they talking about?

Ss:Grandma and dad.

(2) 第二遍整体视听对话, 回答问题:When was grandma /dad born?

T:They are talking about grandma and dad’s birthday. When were they born? Let’s see the cartoon again, and find out the answer.

(学生观看课件)

T:When was Dad born?

S1:May 23rd.

T:Great! Two stickers for you. When was grandma born?

S2:June 15th.

T:Good. A sticker for you.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对话, 提取对话主要信息, 帮助学生梳理对话的内容, 为进一步学习语言奠定良好的理解基础。

3. 学习对话1

(1) 逐句呈现并学习对话1中的句子

①学习句子When were you born, Dad?

T:OK, let’s go to the Dialogue 1. Lingling wants to know her father’s birthday. How does Lingling ask? Let’s listen.

(学生听句子When were you born, Dad?两遍)

T:Who can?

S1:When were you born, Dad?

T:Yes or no?

Ss:Yes.

T:Let’s check. (教师点击课件, 呈现句子, 确认学生的答案)

T:OK. Lingling asks:When were you born, Dad?Read after me.

(教师板贴句型条, 带读, 并开展男女生、组与组之间的朗读比赛。)

② 学习句子I was born on May 23rd.

T:How does Ling ling’s father answer?Listen.

(学生静听句子Iwas born on May23rd.两遍)

T:How does Lingling’s father answer?

S1:May 23rd.

T:The whole sentence.Let’s listen to it again.

(学生再次静听I was born on May 23rd.)

T:How does Lingling’s father answer?

S2:I was born on May 23rd.

T:Yes or no.

Ss:Yes.

T:Let’s check. (教师点击课件, 呈现句子, 确认学生的答案)

T:OK.Lingling’s father says:I was born on May 23rd.Read after me.

(教师板贴句型条, 带读, 并开展男女生、组与组之间的朗读比赛。)

③ 学习句子I will make a cake for you.

T:What will Lingling do for his father? Let’s listen.

(学生静听句子I will make a cake for you.两遍)

T:What does Lingling say?

S1:I will make a cake for you.

T:Yes. Lingling says I will make a cake for you. (教师点击课件呈现答案并板贴句型条)

T:Which picture is“make a cake”A, B or C? (教师呈现PPT图片请学生选择)

Ss:A.

T:A sticker for you.

师生练习朗读句子:I will make a cake for you.

【设计意图】以听入手, 引导学生通过辨音尝试重复听到的内容, 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开展男、女生比赛读句子等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句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成功, 帮助学生内化语言。

(2) 练习朗读对话1

①整体跟读对话

T:Open your books, Page 20, please. Let’s read Dialogue One. Are you ready? Let’s begin.

Ss:...

(教师用点读笔带读对话两遍)

②分角色朗读对话

T:Now I’m Lingling, you are Dad. When were you born, Dad?

Ss:I was born on May 23rd.

T:I will make a cake for you. Very good! Now this time, you are Lingling, I am Dad.

...

4. 以同样方法学习对话2

5.整体对话的朗读、扮演练习

(1) 师生分角色朗读示范

T:Look at blackboard. I am Lingling, you are Lingling’s father. Let’s role play. OK?

Ss:OK!

(2) 呈现朗读任务及评价方式

T:This time, work in groups. Four in a group, two are Ling, the other two are father. You can choose the different task. If you act Dialogue 1, you can get two stickers. If you act Dialogue 2, you can get one sticker. But if you act the whole dialogue, you can get 3 stickers.

(3) 小组选择任务并练习

(4) 小组展示

T:Which group wants to show?

Ss:...

T:Who are Lingling?Who are dad?

Ss:...

T:Two stickers for you.

(以同样的方式请三组学生来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不同的任务, 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为每个学生的展示提供机会;通过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 体会人物角色, 梳理人物话语, 促进语言内化。

(四) Step 4:Listen, look and learn

1. 谈论Lingling的家庭成员的生日

T:This is Lingling’s family. Can you answer my question? When was Lingling born?

— When was...born?

—He/She was born on...

S1:She was born on January 21st.

T:Very good. A sticker for you.When was grandma born? Who can?

S2:She was born on June on 15th.

T:She was born on June on 15th. Very good, a sticker for you. When was Grandpa born?

S3:He was born on February 9th.

...

2.扮演Lingling, 介绍家庭成员的生日

(1) 教师示范

教师逐一出示图中人物的生日, 进行介绍:I’m Lingling. I was born on January 21st.

My grandma was born on June 15th. My grandpa was born on February 9th. My mother was born on August 14th. My father was born on May 23rd.

I was born on...

My grandma was born on...

(2) 学生小组内练习

(3) 学生展示

T:Who wants to be Lingling? Come here please.

【设计意图】运用本节课所学功能句型When was... born? 询问Lingling家庭成员的生日, 引导学生用She /He was born on...来进行回答, 复现原有知识, 对功能句型进一步巩固和运用;引导学生扮演Lingling, 介绍她的家庭成员的生日信息, 不仅使学生初步练习从对话到语段的表达方法, 也为后面的Write and tell板块做了铺垫和准备。

(五) Step 5:Homework

1. Read the dialogue.

2. Talk about your family.

(六) Step 6:Sum-up

教师统计学生所得的贴画数, 对得到贴画个数较多的前几名学生颁发小礼物。

T:Who has got twelve? A toy rabbit for you.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笔者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基本掌握了所学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 充分体验了英语学习的乐趣,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借鉴成功之处有如下三点:

(一) 注重信息提取, 强调理解先行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理解是识记的基础, 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 弄清大量的事物、现象和事实以后再进行识记”。英语学习也一样, 学生只有理解了语言的功能和含义, 才能模仿、识记并运用。本节课上,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笔者设计了不同的活动。例如,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背景信息, 明确对话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和话题, 完成对目标语的话题和功能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两遍整体视听, 找出对话的主要信息, 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图片选择, 完成对课文中的情景语言I’ll make a cake for you的理解。这些理解活动的设计, 有效地帮助学生感知、体验语言, 并实现了最终的运用。

(二) 注重细节设计, 引领学生发展

细节决定成败。本节课在整体活动设计的基础上, 还关注了细节的设计与实施, 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例如:将本课时的重点短语分别在复习环节、新授环节和拓展提高环节以不同的任务情境呈现, 增加了复现率, 强化了学生记忆;将本课时的重难点功能句When were you born?以When is your birthday?同义句的形式呈现, 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在对话学习中, 通过听辨、多种形式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练习语音语调, 分散了难点, 降低了学习难度;将Lingling一家人的概念引入课堂, 创设了一节课都在谈论Lingling的家庭成员生日的整体情景, 使应用板块Write and tell的教学水到渠成。这些细节设计, 环环相扣、首尾相应、化整为零, 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了知识体系, 引领学生多元发展。

(三) 注重分层评价, 关注学生差异

在本节课中,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笔者将评价贯穿课堂始终, 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了分层设计。在学生个体活动展示时, 笔者会根据问题的难易度、学生回答的准确性以及回答的时机等给予学生不同个数的贴画奖励。在学生小组或结对展示活动中, 笔者会根据学生对不同任务的选择给予不同个数的贴画奖励, 例如在课文分角色朗读环节, 如果学生只选择展示对话1, 就会在展示后得到两个贴画的奖励;如果只选择展示对话2, 则会得到一个贴画奖励, 因为对话2的难度要相对小一些;但如果学生选择展示整个对话 (包括对话1和2) , 则会得到三个贴画奖励。这种奖励与展示的效果关联不是很大, 主要是鼓励学生挑战自我, 获得更多的展示体验, 并在准备和展示的过程中付出努力, 获得更好的发展。

专家点评

张洲 (北京教育学院国际语言与文化学院)

本节课以《英语》 (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Unit 3 Lesson 10 When were you born?为教学内容,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教师通过对问题的层次性设计, 并对对话信息进行交互式处理, 使整个课堂知识的教授循序渐进, 真正贯穿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一、提问设计层次清晰, 强调整体理解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本节课教师采取了问题导读式引领学生理解对话, 并通过问题的层次性设计, 完成了对话信息的交互式处理。例如:在整体感知对话环节, 教师播放了两遍对话动画, 每遍播放之前都提出了问题, 问题内容采用了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视听、回答问题, 学生理解了对话的主要信息。有效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改变了他们学习的方式,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通过问题的引导, 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二、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

本节课中, 教师通过图片预测内容、观看动画检验预测、听录音提取主要功能句型三个步骤进行故事教学, 逐层递进,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小梯度、细致、深入的进行练习;并通过跟录音读、跟教师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达到能够理解、朗读、表演本课故事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师始终关注学生, 例如:学生听录音没有听清楚, 教师就再播放一遍;出现了学生不会回答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与引导, 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摘要:以《英语》 (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Unit 3 Lesson 10 When were you born?为例,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采取问题导读式引领学生理解对话, 并通过问题的层次性设计, 完成了对话信息的交互式处理。整个课堂活动逐层递进, 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小梯度、细致、深入地进行练习, 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上一篇:网页设计师自荐书下一篇: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