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办法(通用8篇)
1.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办法 篇一
一、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就是对人对事的考核,从外延上说,绩效考核就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日常生活中的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考核。
绩效管理始于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属于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
绩效管理是工作过程的控制和工作结果的输出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绩效。
绩效管理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强调组织和个人同步成长,形成“多赢”局面;同时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参与。
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绩效管理的过程通常被看做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分为四个环节,即: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
绩效计划制定是绩效管理的基础环节,不能制定合理的绩效计划就谈不上绩效管理;绩效辅导沟通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工作不到位,绩效管理将不能落到实处;绩效考核评价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也就是所谓的绩效考核;绩效结果应用是绩效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员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绩效结果有效应用的基础。
本文主要是研究研发人员绩效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方案。
二、目前企业中研发人员绩效考核
研发人员的研发成果往往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点,研发人员的考核要与企业中一般的生产工人、操作工人区别开来,制定针对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方案。
研发人员的工作特点主要有:
1、劳动成果具有隐形价值,难以衡量。
脑力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不能用数字来衡量;
2、成果价值的持续性。
研发人员通过自己的能力把知识转化为财富,能够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超额价值,这种价值的实现需要较长时间周期的运作,并且能够持续的保持的这种价值。
3、研发工作的流程难以标准化。
研发工作是一项创新性劳动,具有持续性和非常规性。
三、研发人员绩效考核中出现的问题
1、考核目的不明确。
单纯为了考核而考核,最终考核也就流于形式,没有达到提高研发人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能力的目的。
2、考核特点未突出。
采取与其他员工类似的考核方法和指标,未考虑到研发人员考核指标难以数量化、考核周期长、工作价值隐形化的特点。
3、考核过程监控不完整。
研发人员属于知识型人才,更看重自我价值体现和归属感,企业在制定研发人员考核中,单纯强调工作结果的考核,忽视过程沟通和反馈。
4、考核结果的运用不全面。
考核结果最终只是体现在物质奖励上,对于知识型人才,精神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考核结果可作为研发人员培训和能力考法的参考依据,给予研发人员更多成长和发展的平台。
四、研发人员绩效考核方法的设计
(一)明确考核的目的
在设计研发人员的考核方法时首先明确其考核的目的。
对研发人员的考核是为了激励其工作效率,按时、按质完成研发项目,促进研发人员不断提高研发能力,进而提高整个组织的创新竞争力,同时考核结果也是作为研发人员发放绩效工资、奖金、薪资等级调整、职位晋升、培训的依据。
(二)考核的主要内容
采用三维一体,重点突出的考核指标框架,考核主要内容包括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三个模块的考核,其中以工作业绩考核为主,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作为员工日常行为考核分数的参考。
1、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
对研发人员的日常考核主要包括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考核。
工作态度是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化表现,绩效标准的制定应尽量行为化,以便观察和评价。
工作能力的考核指标必须以工作为中心,突出工作对能力的.需求,同时不能忽视研发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
主要采用模糊评价,对研发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有一个印象评价,可采用360度评价的方法。
2、工作业绩考核
工作业绩考核采用团队考核和个人考核、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短期考核与长期评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1)团队与个人相结合
研发团队是研发人员开展研究工作的团体组织,团队的形成于发展与团队中的研发人员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将团队业绩与个人业绩相结合,团队中的个人与团队整体绩效具有一定的相关系数。
个人指标是由团队指标分解下达,根据分工与岗位职责的差异,落实到团队中每一位研发人员,经团队领导和团队研发人员双方互相认可考核指标后实施指标的考核。
(2)过程与结果控制
绩效就是过程和结果的结合,因此在对研发人员考核过程中,需关注研发成果,同时需对研发过程把关。
①过程控制。
在项目开始前要制定项目计划,对于计划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检查考核。
对于研发团队则是了解研发项目是否进展顺利,在研发过程中是否有环境或者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在考核中应该要适当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于研发的影响。
同时过程控制的关键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推行团队绩效例会,在例会中对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后期工作进行更为详细的规划和部署,根据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对工作方向进行调整,利于研发工作更好的开展。
②结果控制。
在项目结束后,对于项目组研发的成果的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和考核。
项目经理的业绩指标主要有:新产品开发周期、技术评审合格率、项目计划完成率、项目费用控制、客户满意度等;开发人员的业绩指标主要有:项目计划完成率、项目流程、规范符合度、设计成本降低率等;测试人员的业绩指标主要有:测试问题解决率、运行质量、计划完成率、开发过程规范符合度等。
(3)短期考核与长期评估
研发项目从研发成果成型到研发成果投入使用,最后盈利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检验过程,短期考核指研发成果成型的这一段时间的考核,长期评价则关注研发产品的投入使用后产生的效益。
研发人员的脑力劳动最终转化为生产力,即研发产品所能带来的效益,因此长期评价是对研发人员与市场结合度的考核。
长期评价可灵活操作,可与一定的营销指标或者客户反响度挂钩,对研发人员的研发成果进行奖励。
(三)考核主体
1、工作能力、工作态度采用360度评价,全方位了解员工在团队中的表现。
2、工作业绩,由员工首先自评,在绩效例会中员工需对评分高的需要说明理由,完成较差的需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直接上级具有对考核结果修正的权利,修正后需与员工进行沟通。
(四)考核结果的运用
绩效考核结果除了用于薪酬的分配和调整外,还为职位晋升和干部选拔、培训、薪资等级调整提供依据。
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给个人,员工很据结果,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提高自身能力和技术,有助于个人职业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于企业的研发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珍红.知识位势、隐性知识分享与研发团队激励[J].研发管理,,33(4).
[2]杨哲欣.研发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11(2).
[3]张曦仁.企业研发人员的薪酬激励和绩效考核的改进措施[J].管理观察,,5.
[4]方晓蓉.论研发人员的特点和管理策略[J].职业时空,2009(6).
2.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办法 篇二
一、基于矩阵式管理的企业研发工作的特点
所谓的基于矩阵式管理是在传统直线职能式管理理念的基础上, 为了确保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从而结合的一种横向性的管理手段, 也被称为系统式管理。传统的直线式管理系统和横向性的管理手段相结合, 就形成了目前使用的矩阵式管理。
由于企业研发工作的项目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 并且研究规模较大, 为了方便管理使用矩阵管理法。搞研发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接受企业领导的管理, 还需要接受项目组人员的管理, 因此,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工作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研发的工作都是为了企业和社会服务, 接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较多, 且技术研究较高, 研发周期较长。因此, 就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2) 研发工作对技术和质量要求较高, 并且有特殊的团队, 因此, 技术分工很明确, 不同的研究方面需要不同的人员进行研究, 所以, 工作分工很明确; (3)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 研究规模的不断扩大, 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导致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管理要求。因此, 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以及提升管理的程度, 就需要将研究部门分成不同的研究项目部, 形式独立管理模式; (4) 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 将原有的、独立的研究部门的管理职能向市场、质量以及采购方面就行转变; (5) 现阶段随着研究部门研究规模的不断扩大, 研究部门接受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多, 有时一个完整项目就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因此, 为了及时高质量的完成相关工作, 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是很有必要的; (6) 产品研发部门主要的任务就是承担企业内部交代的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的研发, 但是所有项目的研发都是以每个研究项目为基础共同组成的, 因为, 传统的直线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研发工作顺利进行, 从而施行矩形管理模式显得更加重要。
二、现阶段研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施行的矩阵式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研发工作的研究较高, 其中包括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研发工作的复杂性, 因此, 为了确保研究工作的平稳有效进行, 绩效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显得更加重要, 下面对于阶段研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矩阵式考核制度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
目前, 由于研究部门的管理人员对于考核制度的具体内容不熟悉, 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过于模糊, 针对性模糊, 导致在进行相关人员评价时, 还是采用以往的评价手段, 根据管理人员的个人主观性进行人员绩效成绩好坏评价, 未能做好科学性和合理性, 导致一些工作人员对于矩阵式评价标准有偏见, 认为评价不公平、不标准只是由领导说了算。
2.绩效指标评价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研究人员本身就承担着技术含量较高的创新工作, 工作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不仅包括需求环节中不确定因素, 而且还包括研发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从而导致在进行研发人员工作评价时很难进行定性。
3.考核主体不明确
施行矩阵式管理模式, 研究部门的管理人员更多了, 不仅包括企业的总管理人、项目管理人以及班组管理人, 并且还包括采购部、技术部以及财务部的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 因此, 进行单一评价是不科学的, 评价对于员工显的又不公平。
4.工作人员对于考核评比制度缺乏认知
由于企业中各个部门对于绩效考核管理都有不同的认识, 在进行绩效考核评比制度制定、施行以及考核过程中存在向下级之间没有有效沟通, 导致绩效考核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认识, 在人员评价时形成不合理的评价手段。
三、研发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1.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比制度
由于企业研发部门所从事的工作技术性和质量都要求较高, 工作内容也较为复杂, 即使相同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 在进行研发人员绩效考评过程中, 要集合相关工作特点, 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2.有效的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由于企业研发工作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考核的主体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不断调整, 考核的标准从形式上和内容上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参与考核评比的人员水平较多, 因此, 要做到一定程度的公开性和公平性;另外, 对于参与考核评比制度的相关人员的反馈信息也要进行及时的收集、分析处理, 有效的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进行相关信息资料收集, 确保信息反馈人员权益不受侵害。
3.提升绩效考核人员自身的管理
绩效考核评比制度作为企业管理中主要的组成部分, 不仅仅需要一个考核结果, 作为相关人员的综合评定, 进行相关人员的薪资处罚, 最主要是利用相关的管理制度, 能够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 提升工作的处理效率, 从而提升企业的收益, 使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结束语
从上文可以看出, 企业研发人员的工作具有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高以及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因此, 在施行矩阵式管理制度时, 要结合企业研发部门的实际情况, 确保考核评比制度的公平性, 从而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京.H公司北化研究院研发人员绩效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4.
3.浅议研发人员的绩效激励措施 篇三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个性特征、工作特征、激励管理、全面薪酬管理
研发部门往往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门,对企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对每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而研发人员的薪酬管理和考核激励措施更是企业竞争中的最关键最敏感的一环。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切实有效的考核激励措施,不仅是吸引和留住一流知识型人才的前提,也是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重要基础。研发人员作为掌握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知识工作者,他们在企业中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要高于其动手所创造的价值,在个人特质、工作方式、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及薪酬的需求等方面有着很多的特殊性。
一、研发人员作为知识型员工所表现的特点
(一)素质高,有相应的专业特长,独立自主性强
研发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的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缘故,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倾向于在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中,依靠自身占有的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在工作中更注重自我引导、自我发挥和自我管理,过度严格的管理会被他们看作是不尊重和被侮辱。
(二)学习能力强,终身学习是其特点之一
研发人员具有很强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及自觉的学习精神,不会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物,而是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依靠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客观上,知识和技能是保证知识型员工获得良好职业和发展机会的重要前提,为避免知识陈旧而被淘汰,他们存在不断更新知识的外在压力;主观上,对知识价值的认同、尊重及对事业的热爱、追求,无疑都是他们更新知识、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较强的成就动机,强烈的表现欲望
由于受教育程度高,需求层次也高,研发人员非常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明确的工作奋斗目标。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挣得工资获取物质需要,而是有着发挥自己专长,成就事业的追求。他们愿意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组织和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他们的忠诚感更多的是针对自己的专业工作而不是雇主,更热忠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追求来自工作本身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四)较强的流动意愿
由于占有特殊生产要素,即隐含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所以他们往往不追求终身就业饭碗,而是追求终身就业能力。他们有能力接受新工作、新任务的挑战,拥有远远高于传统工人的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就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公司,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这一环境也为他们的流动提供了一个宏观需求。
(五)强烈的个性及对权势的蔑视
知识型员工尊重知识,崇拜真理,信奉科学,而不愿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不会趋炎附势、惧怕权势和权威。相反,会因执着于对知识的探索和真理的追求而蔑视任何权威。另外,由于他们掌握着特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对上级、同级和下属产生影响,因此,传统组织层级中的职位权威对他们往往不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和约束力,而是凭借自己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发展规律的判断和看法,在工作中经常表现出“对权威的蔑视”,实际上这种蔑视也许是一种怀疑和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实践中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研发人员创造性的工作特点决定其创造性过程不容易控制,而且难以程式化。脑力劳动是复杂的思维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没有确定的工作流程和步骤,很难固定标准和进行监控,以致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时过程与目的和结果混淆,或使用错误的衡量标准。
其次,劳动成果多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因分割难以进行而使个人的绩效评估难度较大。知识团队存在着“任务导向性”、“利益冲突性”、“组织动态性”等特点,常规的绩效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其并不适用,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本身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再次,因工作复杂性及工作目标较为“软性”而难以衡量成果。研发人员面临的任务是独特的、创新性的,很难或根本不可能在运作开始前对其需求进行明确的定义,要在充满着不确定性的过程中不断对需求进行修正、明确任务目标和形成管理规则,对研发的管理实则是一种对风险的管理、对变化的管理和对问题事件的管理。
最后,研发人员价值确定的困难以及工作结果效果的滞后性使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较为困难,信息的不对称性使研发人员具有的能力、工作负责程度、潜力是否充分发挥等往往难以从工作过程或工作表现中展示出来。
三、研发人员的绩效动机分析
按照马斯洛的层次论,研发人员显然属于低层次需求基本已经得到满足的员工,满足其较高层次的需要应该最具有激励作用。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表明:满足员工低层次需要更类似于保健因素,而满足员工高层次需要更类似于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有利于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具有激励作用;而激励因素能够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员工改进绩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激发研发人员自发改进绩效的动机,必须要满足能够激励员工积极性的高层次需要。
从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的角度来分析,外部激励是员工为了获得外部所提供的报酬而付出的特定行为。员工放弃一定的自由和自主权,按照组织的要求付出努力以获取组织所提供的经济回报,员工将此看成是一种纯粹的交易行为,从工作中获得的是一种痛苦,没有工作乐趣可言。所以在外部激励下员工不可能提供组织所报酬之外的额外努力,更不可能产生自发提高组织绩效的行为。内部激励是指员工的工作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工作行为是一种自发行为。在内部激励下,员工工作动力来自于从工作本身所获得的乐趣和幸福的感受,员工会自发提高组织绩效。根据以往的研究认为:员工的低层次需要满足可以提高员工外在激励,员工高层次需要满足则有助于提高内在激励。按照该理论,要提高员工自发改进绩效的行为,必须着重于提高员工内在激励而不是外在激励,需要满足员工高层次需要。
四、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管理策略,实施全面薪酬管理
员工在企业中创造价值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照企业规定、岗位职责要求所完成的被动行为;而另一类行为则是超出了组织规定,但是有利于组织绩效提高的主动行为。前一种行为满足了组织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员工获得了薪酬回报,而后一种行为则是员工自发对现有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有助于组织绩效改进、员工获得群体认可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实施全面薪酬管理,即公司将支付给雇员的薪酬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两者的组合即为“全面薪酬”。“外在的薪酬”主要为员工提供可量化的货币型价值,如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短期激励薪酬和股票期权、认股权、购买公司股票、股份奖励等长期激励薪酬,以及退休金、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以货币方式支付的各项福利。“内在的薪酬”则是指那些给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比如宽松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培训的机会、知识经验的分享、个人成就的表彰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满足,借助于不同的激励功能,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满足研发人员的全方位需要,是实现对知识型员工全面激励的有效模式。
五、结束语
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际,研发人员主动改进绩效的行为对组织获取市场竞争优势越来越重要。作为企业不但要求研发人员按照既定要求完成任务,更加希望研发人员能够利用其信息优势、个人经验对企业现有研发和设计提出改进建议,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令研发人员满意的薪酬并不单纯意味着高额的收入,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即非金钱因素的比重。如果组织只是希望得到员工按照既定职责和流程照章行事的行为,那么就只需要采取外部经济激励手段来满足员工的生存需要;但是如果组织希望获得员工自发进行创新和绩效改进的行为,就必须从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考虑。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着手,建立系统的全面薪酬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和调整,最终使企业和员工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王昌林.知识员工的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J].人力资源开发,2006,(12).
[2]樊智勇.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管理[J].人力资源,2008,(2).
[3]周传会.知识员工的特征与激励管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4]徐海波.研发人员需要满足程度对绩效改进动机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9).
4.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篇四
一、总则
为更好地完善公司项目管理和研发部门内部管理机制,以及全面并简洁地评价公司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成绩,保证研发项目的按期、高效、高质完成,促进公司和研发部门员工自身的发展,特制订本绩效考核制度。
二、考核原则
(一)结果考核与行为考核相结合,以结果考核为主 在考核中如果过于强调对行为的考核,会使员工行为上循规蹈矩,完全符合考核的要求,对于做事的结果漠不关心态度,也没有什么实际的贡献。
(二)外评与内评相结合,以外评为主
内部评价,包括进度、预算等评估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内部评价很可能不太关心研发对企业的实际价值,从而无法用研发项目带来的收益来衡量研发的效果。
(三)价值评估与产出评估相结合,以价值评估为主 只对研发产出进行评估是不够的,必须对研发为企业带来的价值进行评估,即研发效果的评价。
(四)评价系统要尽量客观
在评价研发业绩时,不可能用十分客观的方式测评质量,但在设计评估过程时可以尽量减少主观性。
三、考核流程(一)设定绩效目标
1、目标设定原则
设立绩效目标着重贯彻三个原则:其一导向原则,依据企业总体目标和部门目标,层层分解,设立个人目标;其二ABC原则,即A可行的、B可信的、C可控的、D可界定、E明确的、F属于你自己的、G促进成长的、Q可量化的;其三目标数量适中原则,目标不要太多,最多6—8个。
2、目标的设定
对研发人员来说,一般要设定业绩目标和能力发展目标,业绩目标由项目团队目标分解到个人,能力发展目标则要研发人员根据高绩效研发人员的能力要求,结合个人兴趣来制订。同时制定达到目标应采取的行动计划,然后由上级根据企业目标进行认可。
(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1、设计的原则
考核研发人员的首要原则是考核指标必须紧密结合企业战略;第二个原则是研发部门、研发小组和研发个人的考核指标必须息息相关;第三是根据研发策略,平衡好长期性与短期性指标、绩效指标与行为指标之间的关系。
2、指标体系(1)业绩指标
企业的研发人员主要分为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对不同的研发人员,业绩考核的指标有所区别。(2)态度指标
对于研发人员工作行为的评估,可以从主动性、责任心、协作精神、学习意识等方面进行考评。
(3)能力指标
对于研发人员工作能力的评估,可以计划能力、判断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评。
(三)绩效评估
1、考核方式和方法
对研发人员的考核一般可由人力资源部来组织,由自评和上级评相结合。
自评:就年初和年中设定的各项能力目标进行自评,由员工对过去一定时间内能力实现的程度进行评估。
他评:由该员工的部门经理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主要对该研发人员在过去一定时期内所从事的一定任务,按照绩效标准对绩效考核的各项指标进行考评。
综合评分:根据以上研发人员自评和部门主管评定的两项得分进行加权,最终得出该研发人员绩效评分,这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该员工本内的绩效。
2、考核周期
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是一项历时漫长的工作,因而对研发人员的考核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可根据项目周期来定,但最长不超过一年。
(四)持续沟通与绩效反馈 研发人员可以说是企业的核心员工,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常与研发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十分必要。
沟通贯穿整个绩效考核的全过程,而不只是在某个时点、某个环节上交换信息,首先,在绩效目标的设定过程中,研发部门主管要与研发人员进行沟通,让员工明确部门目标,帮助他们根据部门目标确立自身目标。其次,对研发人员的考核指标和标准的确定,应该和研发部门的主管以及研发人员进行共同讨论,获取考评人与被考评人的认同。然后,在绩效评估结束后,上级要把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下级,并与下级进行沟通,以避免黑箱操作,同时有利于下级改进工作。
(五)绩效改进指导
5.公司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篇五
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2008.01-2010.12
北京思践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研发部门绩效考核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为了保证研发项目的高效率进行,营造良好的研发团队文化,促进公司和研发部门员工自身的良好发展,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 方法与原则
一、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的标准:以项目考核为主,部门考核为辅。
1、项目考核是指以科研项目为单位,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技术部和人力资源部对项目的阶段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在项目完成后,技术部和人力资源部对参与项目的研发人员进行总体绩效考核。
2、部门考核是指研发部门经理对研发人员的工作成果、工作效率、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二、项目考核采用主要采用定量的原则。部门考核主要采用定性的原则。
第三章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研发部门的所有员工。
第四章 绩效考核方式与流程
一、项目考核的评分方式
研发员工项目考核得分 = 项目等级分 × 考核表综合得分
其中项目等级分和项目重要性等级相关,分为5档,分别赋值1.0、0.8、0.6、0.4、0.2,该分数由技术部经理核定;考核表综合得分来自《研发部门个人工作业绩考核表》。
二、项目考核的评分分为阶段考核和项目完结考核两个部分。在项目进行阶段,由项目经理为项目团队成员进行考核表打分,技术部经理复审。在项目完结时,由技术部经理为整个项目组进行考核。
三、部门考核由项目经理根据公司《员工个人工作业绩考核表》对员工考核;技术部经理根据公司《经理个人工作业绩考核表》对项目经理进行考核。
四、考核按月度进行。
第五章 项目考核内容
一、项目等级考核
项目等级在立项时,由技术部经理负责审定。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可由项目经理提出更改建议,申请进行加分;技术部经理也有权进行项目减分。后序的加分和减分需要发出公告,进行备案。
二、项目进度考核
1、由技术部协调,项目经理负责进行日常记录与考核。
2、项目进度考核以实验方案为基准,参考月度进展交流的结论,由技术部经理进行设定进度指标。
3、项目进度考核得分计算方法。
采取项目延期率计算方法,进行评分
项目延期率=(项目实际执行天数-项目计划执行天数)/项目计划执行天数×100%
项目进度得分(简称A)与项目延期率(简称X)关系如下表:
X | A | 备注 |
X=0 | A=100 | X=0表示按时完成得满分;如果x<0,表明总进度超前,可以给予10分以内的正向激励分 |
0<X≤50% | A=100-100×|X|×2 | |
X>50% | A=0 |
三、项目质量考核
1、项目质量考核目的是减少研发的误区,鼓励提高研发效率,但不做惩罚(重大责任事故除外)。
由技术部协调,项目经理负责进行日常记录与考核。
2、项目质量考核得分计算办法。
项目质量考核以平常实验过程中的废品率和废实验数据计算,以少废品率和废的实验数据为佳,进行酌情加分。此项不扣分,最低为零分。
四、项目创新考核
1、项目创新考核的目的是奖励员工在项目研发过程中的探索精神。由项目经理提出申请,技术部经理批准,同时进行公告。
2、项目创新考核得分计算方法
项目 | 等级 | 备注 |
申请发明专利 | 具有产业化前景 | |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 2-4 | 适合产业化 |
重大新产品 | 适合产业化 | |
产品优化 | 1-3 | 视技术先进性定 |
产品工业化 | 1-4 | 视工业难度和规模定 |
实验过程发现新现象 | 1-5 | 视技术先进性定 |
技术改进 | 2-5 | 视技术先进性定 |
其它 | 1-5 | 视技术先进性定 |
五、研发费用考核
1、研发费用考核的目的是要物尽其用,避免浪费。由技术部经理进行考核项目组,项目经理考核研发人员。财务进行配合。
2、研发费用考核参考研发费用核算制度。
六、研发团队协作考核
1、研发团队配合考核目的是增强不同项目团队内外部的协作精神。由项目经理考核,技术部经理复审。
2、考核方式
项目团队内部协作考核由本项目的经理进行考核,主要是员工分工以外的工作内容,以工作量和时间计得分。团队外的考核由别的项目组的经理进行考核,以工作量和时间计得分。
七、技术资料汇总考核
1、技术资料汇总考核由技术部负责日常记录与考核。
2、技术资料汇总考核得分计算办法。
技术资料汇总考核包括项目组上交资料的及时性和数量,在项目技术资料汇总的几个阶段和项目完结后,技术部经理根据各研发部门上交的资料,对照《技术资料汇总考核表》上的要求,按其所缺少的文本数对照扣分标准进行评分。
第六章 部门考核
作为项目考核辅助手段的部门考核,由人力资源部按月度组织,具体操作程序为:人力资源部在每月末,向研发部门负责人发放《管理职岗位考核表》和《员工岗位考核表》;直属上司根据员工一个月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分并签字;直属上司在与被考核员工交流沟通后,被考核员工对该评分发表本人意见并签字;最后交至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审核和备案。
第七章 考核过程中的沟通
一、项目进程中和项目完结后,技术部经理负责不定期召开由项目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参加的项目沟通会,并形成专门的项目会议资料。
二、项目考核结束后一周内,人力资源部负责召开由技术部经理和项目经理参加的项目考核会,就项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项目经理也可对其认为评分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申诉,通过沟通达成一致意见,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会上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解决。
三、直属上司在部门考核时,被考核员工对考核分数必须确认,并对有异议的地方进行沟通;直属上司针对得分较低的员工要进行专门的沟通,分析其绩效较低的原因,为该员工绩效的提高提出指导性意见。
本制度由技术部负责解释。
本制度经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通过,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北京思践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研发部绩效考核及薪资管理办法 篇六
一、目的
为激励员工积极高效工作,寻求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薪资分配方案,根据项目完成情况来统计参与人员贡献,实现按劳分配。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研发部除部长、总工程师外的研发人员。
三、绩效考核办法
研发部绩效考核以“项目”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一)“项目制”绩效考核概述
1.当研发部接到某研发项目后,经过公司和内部相关会议后,在明确研发思路与计划的前提下,在“推事本”上建立该项目,并将该项目细分为若干子项目(项目分解之初会有考虑不周的情况发生,由研发部部长适时进行统筹安排)。
2.假设某个子项目有一个难度系数Di,工时Ti(天)和完成系数Ci(默认为1),则其分数为DixTixCi
3.当月项目分数总和为当月需完成的所有子项目分数的和(ΣDiTiCi)T 4.项目细分时为每个子项目分配D和T,以及明确需要完成的时间节点。5.在研发部部长项目分解完成后,由项目组成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子项目,将选择情况报研发部部长,而后由研发部部长在推事本上指定任务负责人进行综合分配(对于无人认领和多人认领的子项目均由研发部部长根据当月个人承担项目的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6.研发部部长根据子项目完成质量确定实际完成系数Ci(在该任务的讨论区进行评定),则子项目得分为DiTiCi,项目参与者当月项目总得分则为(ΣDiTiCi)P
7.参与者当月个人项目绩效工资=
(二)难度系数概念
1.简单(系数1):没有技巧的初级工作,稍微指导就可以快速上手。比如写寄存器,或者拧螺钉、接线等。
2.一般(系数3):需要一点经验,但是在指导下还是能轻松完成。比如写单片机Driver,或者按图进行较复杂装配等。
3.稍难(系数5):需要较多经验,有一点创造力,要思考怎么把事情做得让客户满意。比如写单片机Hal,或者机器布线等。
(())(())
×当月项目绩效工资 4.较难(系数7):需要很多经验,能创造性完成复杂功能。如单片机顶层逻辑算法等。
5.非常难(系数9):一般指技术含量较高的,需要攻关的公司需要但是还未掌握的技术。
(三)工时概念
1.根据子项目难易情况和承接人职位等级情况进行工时确定
2.出现超时情况,需要承接人在时间到达前及时向研发部部长汇报原因,如果确实是不可抗拒因素导致的,可以考虑适当延长时间。
(四)完成系数概念
1.优(系数1.2):提前完成。
2.良(系数1.0):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或者稍微滞后但是未影响整体进度。3.中(系数0.8):比较滞后,且稍微影响整体进度,或者是提交的结果有错误,影响到其他人。
4.差(系数0.6):滞后较多,对整体进度影响较大但还是可以容忍;或者是提交的结果有太多错误,严重影响到其他人。
5.很差(系数0):不能在可以容忍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滞后过多;或者是无法完成,完全不用使用。
(五)需要师傅指导的情况
1.如果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点需要师傅指导(此关键技术点明白后剩下的只是机械系操作),则该项目分数的30%-70%归师傅所有。
2.此规定的目的主要是鼓励成员勇于啃“硬骨头”,多思考、勤钻研,不能见难点就问就躲。
3.自愿选择是否需要师傅帮助,项目分数的分配比例由研发部部长进行综合评定。
四、职位评定
研发部职位等级有以下9类构成:技术员
1、技术员
2、助理工程师
1、助理工程师2、中级工程师
1、中级工程师
2、中级工程师
3、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
(一)评级方法 1.技术员1(1)时间:经过实习期考核。(2)要求具备的技术能力:
(3)需要完成的任务级别与数量:在试用期期间完成1级难度任务X个,3级难度任务X个。
(4)其他要求:有团队协作能力,工作有激情,肯钻肯干,上级评价较高。(5)薪资范围:基本工资1.5k,绩效工资2k-3k。2.技术员2(1)时间:技术员1满6个月后可提交评级申请,经考核后进行评定。(2)要求具备的技术能力:
(3)需要完成的任务级别与数量:在评级之前完成3级以上难度任务X个。(4)其他要求:在技术员1任职期间的实际完成项目分数比例在90%以上的月数不得少于任职月数的60%。
(5)薪资范围:基本工资1.5k,绩效工资3k-4k。3.助理工程师1(1)时间:技术员2满6个月后可提交评级申请,经考核后进行评定。(2)要求具备的技术能力:
(3)需要完成的任务级别与数量:在评级之前完成5级以上难度任务X个。(4)其他要求:在技术员2任职期间的实际完成项目分数比例在90%以上的 月数不得少于任职月数的60%。
(5)薪资范围:基本工资1.5k,绩效工资4k-4.5k。4.助理工程师2(1)时间:助理工程师1满12个月后可提交评级申请,经考核后进行评定。(2)要求具备的技术能力:
(3)需要完成的任务级别与数量:在评级之前完成5级以上难度任务X个。(4)其他要求:在助理工程师1任职期间的实际完成项目分数比例在90% 以上的 月数不得少于任职月数的60%。
(5)薪资范围:基本工资1.5k,绩效工资4.5k-5k。5.中级工程师1(1)时间:助理工程师2满12个月后可提交评级申请,经考核后进行评定。(2)要求具备的技术能力:
(3)需要完成的任务级别与数量:在评级之前完成7级以上难度任务X个。(4)其他要求:在助理工程师2任职期间的实际完成项目分数比例在90% 以上的 月数不得少于任职月数的60%。
(5)薪资范围:基本工资2k,绩效工资5.5k-6k。6.中级工程师2(1)时间:中级工程师1满24个月后可提交评级申请,经考核后进行评定。(2)要求具备的技术能力:
(3)需要完成的任务级别与数量:需独立设计系统级项目4个。(4)其他要求:在中级工程师1任职期间的实际完成项目分数比例在90% 以上的 月数不得少于任职月数的60%。
(5)薪资范围:基本工资2k,绩效工资7k-8k。7.中级工程师3(1)时间:中级工程师2满24个月后可提交评级申请,经考核后进行评定。(2)要求具备的技术能力:
(3)需要完成的任务级别与数量:在评级之前完成9级难度任务2个。(4)其他要求:在中级工程师2任职期间的实际完成项目分数比例在90% 以上的 月数不得少于任职月数的60%。
(5)薪资范围:基本工资2k,绩效工资10k-12k。8.高级工程师
由公司股东会会议决定。
(二)相应等级主要承担的任务难度系数 1.技术员主要承担1-3级难度的项目; 2.助理工程师主要承担3-5级难度的项目; 3.中级工程师1主要承担5-7级难度的项目; 4.中级工程师2、3主要承担7-9级难度的项目;
5.高级工程师主要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相关指导工作等。
(三)降级
1.若连续3个月实际完成项目分比例低于70%或是1年内出现6次实际完成项目分比例低于80%,则进行降一级;
2.若连续3个月实际完成项目分比例低于60%或是1年内出现6次实际完成项目分比例低于70%,则进行降两级;
3.若连续3个月实际完成项目分比例低于50%或是1年内出现6次实际完成项目分比例低于60%,则调离岗位或是进入解聘流程; 4.若已经达到最低级别,则考虑调离岗位、继续试用或是进入解聘流程。
五、研发部薪资管理
研发部员工薪资体系由月工资、年底奖金和按照公司统一规定为员工缴纳的五险三部分构成,其他福利与公司其他员工享受同样待遇。
(一)月薪构成
月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
其中,基本工资根据岗位等级有所区别(具体见评级方法中的相关说明),绩效工资按本办法中的绩效考核办法执行。
研发部员工绩效工资按照“个人职位等级绩效工资总额控制,项目完成分数进行比例确定”的大体原则,由研发部部长对项目进行分解、分配、监督、考评,在月底对员工个人项目分数进行汇总,按照个人最终总分所占当月需完成项目总分比例进行绩效工资发放。(例如:当月A员工的职位是技术员1,绩效部分工资为2500,当月需完成的项目总分为80分,实际考核完成项目分为90分,则当月绩效工资为2812.5)
(二)研发部专项补贴
1.员工试用期间,工作日的周一、二、四、五晚上享有加班晚餐,每餐8元,转正后不再享受。
7.企业绩效考核办法分析 篇七
一、绩效考核的功能探讨
在实践过程中, 深入挖掘绩效考核的概念, 发现其考核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员工的工作, 还从价值管理的角度来对运营的效率进行评价。在实践过程中, 通过对这些对象的考量和评价, 绩效考核扮演的首要功能就是充当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控制手段, 对工作的完成以及工作质量的高低开展必要的监督。另外企业的绩效考核还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激励, 对于员工完成工作的情况进行肯定和鼓舞, 促进员工和企业之间的沟通, 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绩效考核的实施还能够为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绩效考核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所以企业的绩效考核还承担着公平的功能。最后绩效考核还可以为企业人员之间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帮助企业创建一个持续沟通的过程, 促进企业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
(一) 实施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分析
目前在国际上比较主流的绩效考核的方法有360度考评法, 目标管理法, 平衡计分法等等。这些考评的方法各有所长。相比较来讲, 目标管理法在我国的应用更加的广泛, 而平衡计分卡和360度考评法则更加有助于企业结合自身的目标从整体上实施绩效管理, 提升企业自身绩效管理的效果。
1.360考评法。这种考评方法主要是由上级以及其他部门同事作为客观的评价者, 对员工进行考评。这种考评是多方人员参与, 使考评的结果更加的全面, 评价的效果更加公正和客观, 同时因为这种考评方法相对来讲比较简单, 容易进行操作, 分析的结果也更加容易获得。
2. 行为评价法。
行为评价法主要是针对员工的各种主观行为和客观行为作出必要的评价, 其评价的子项目十分丰富, 能够被用来使用的方法也比较多, 企业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进行项目进行评价。这种评级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主要是评价的内容不够详细, 不能反映员工行为以外的劳动付出, 单纯依靠这种方法进行评价并不科学。
3. 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经常会和企业的业绩目标结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和其他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突破了对员工行为的单纯考量, 在此基础之上将员工的绩效和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 使绩效考评上升到绩效管理层面上来。在实践过程中, 企业将企业的发展目标融入到员工的个人追求理念之中, 将两者的达成统一, 目标管理就可以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同时还能够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形成比较好的人际关系, 共同为达成目标而努力。
4. 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绩效考评的方法, 其强调投资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持续的源动力。这种考评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将财务指标包含在内, 将视角着眼于企业发展的战略, 通过对财务指标的观察和非财务指标的关联关系, 考察企业财务成果的同时将企业的能力和潜力等方面的指标体现出来。平衡计分卡的考核理念从本质上来讲更加贴近于基于价值的管理, 可以帮助企业调动创造增加值的各种内在动力, 促进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 绩效考核的应用现状分析
1. 国外绩效考核的实践探讨。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外的人文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 因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绩效考核体系, 比如在欧美一些果园, 将绩效考核中的员工抽象为非人能力和能力的函数, 更加的注重个体为中心的行为考核, 并且尊重每个成员的个人成就。这和日本等一些国家的绩效考评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日本的绩效考评主要是实现企业的综合, 使得企业的组织绩效能获得最优化, 对于团队员工采取的是不区分能力决定因素, 其考评的主要理念是团队和谐, 团队的工作能力是否达标。
2.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的状况。
目前绝大多数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我国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的方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并逐步的应用到了大中型企业之中, 比如平衡计分卡, 目标管理法等等, 这些绩效考评的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都比较广泛, 也比较受欢迎。
尽管如此, 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受到传统文化和思维价值理念的影响比较深刻, 目前从绩效管理的效果来看,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还没有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这一点也体现在我国的企业的绩效考核的方法上。传统的儒家中庸的思想, 在我国社会上有着比较深刻的影响, 人力资源的管理者为了“不得罪人”而将绩效管理的方法沦为形式主义, 甚至还有一些企业采取的是勤、德、绩、能的传统的评价指标, 这显然和现代企业的管理背道而驰, 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二、结语
8.如何做好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 篇八
关键词: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115-02
一、引言
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既是企业组织以既定的标准为依据,对其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情况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的过程;又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是企业在执行经营战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根据职务要求对员工的实际贡献进行评价的活动,它强调每个人、每个岗位的特殊性。为了达到对人的管理、监督、指导、教育、激励和帮助的目的,现阶段几乎所有企业对一线工人和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都有比较合适的考核办法,且对相应的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企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非定额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对他们的绩效有无必要进行考核?如何考核?
二、企业对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必要性
绩效考核是“知人”的重要手段,而“知人”是善任的前提,技术工作虽然属于创造性工作,但很大程度上属良心活,工作量的大与小,质量的好与坏,与每个人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对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可对他们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技术人员的能力和专长进行推断,在技术分工中能做到因事配人,人尽其才,进而把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让员工发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帮助技术人员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改进自己的工作,所以企业在技术人员中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气氛,对激发技术人员的创造性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三、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内容
绩效考核好比一面客观的镜子,一把公正的尺子。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包括业绩和素质两块,对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这面镜子和这把尺子,鼓励技术人员积极进取,努力创新。素质考核比较主观模糊,所以对技术人员的考核要侧重业绩方面,且要公平合理,这样会更有利于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
(一)技术人员的业绩考核
技术人员业绩比较宽泛,它不像定额工人和销售人员那样单纯地用多少工时或几个经济指标就能衡量,因为技术成果有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有显现价值和隐含价值等之分,所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建立技术人员业绩考核制度、选择业绩评价工具、完善工作标准、推崇计划管理、注重监督检查是对技术人员进行业绩考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制定业绩考核制度。考核制度的建立是对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对技术人员进行业绩考核第一步是建立健全各种考核制度,且各种考核制度都要基于工作过程。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必须对各技术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各技术岗位对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确定哪些是完成工作必须的业绩要素,然后通过建立规范、有序、高效、科学的规章制度,促使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行为与企业所要求的职责规范之间达到最佳结合。
2.选择业绩评价工具。对技术人员的业绩评价既不能与一线工人一样用工时去衡量,也不能与销售人员一样用回款去衡量,对技术人员业绩的评价有些企业采用每月完成技术文件的张数,有些企业采用每年完成科研成果的项目数,甚至有些企业将技术人员在单位时间内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等作为业绩评价的工具,到底选择哪种的工具评价技术人员的业绩,不同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选择,但要有个原则就是选择的评价工具越简单越好。
3.完善工作业绩标准。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标准,虽然不像一线工人或销售人员那么容易把握,但为了更好地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对技术人员工作业绩评价系统,将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成果的定性考察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建立客观而明确的工作业绩标准。定量考核,用数据说话,尽量避免定性成分过大,评价模糊等不足。
4.推崇计划管理。计划管理是保證技术人员的业绩符合企业大众目标的前提,如果企业的目标是A,技术人员的方向是B,A、B不统一,即使技术人员的业绩再突出,也无法转换成企业的生产力,所以计划管理用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目标、工作数量、工作进度为指标,把技术人员的工作转换成可用比较精确的数字加以衡量的东西,计划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计划,而是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它是每个技术人员的工作与整个企业的工作,从长期、中期到短期相一致,并与企业各个部门到每一个具体的人都相协调,这样一来技术人员干起活来有目标,且他们只要按企业下达给自己的计划,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就会与企业的计划相衔接。另外,对技术人员业绩考核中的计划管理应把握好如下三个原则,即适度从高从严原则、周密完备原则、充分量化的可衡量性原则。
5.注意督促检查。技术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往往因为一个人的拖拉,造成整个系统的工作不能如期完成,所以技术管理部门不能只管给技术人员下达工作计划,还要注意计划的督促检查。并且在计划的督促检查方面要有一定的提前量,这样的好处是即便检查时发现有些技术人员可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还可以事先采取措施,保证整体任务的按时完成。
(二)技术人员的素质考核
一般情况下,企业中的技术人员相对而言学历较高,因此对技术人员进行素质考核时,不能像其他员工一样考核其劳动纪律等,而要重点考核如下内容。
1.对企业的忠诚度。技术人员所在的岗位,特别是在企业里面都是有一定保密要求的岗位,如果技术人员的忠诚度不够很可能将企业的技术泄露,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去解决,但有的技术人员采用的方法简单处理后的问题可靠;而有些技术人员则不然,这与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实践经验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密切的联系。
3.市场意识。企业的发展靠产品,产品的更新靠技术,市场意识强的技术人员,通过走访用户等,可捕捉市场需求,把握时代信息为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所以技术人员的市场意识对企业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4.谈判能力。技术再高如果没有说服用户购买企业产品或签订与本企业有利的合约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还不算最好的技术人员,所以对技术人员谈判能力的考核也相当重要。
5.组织才能。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有文化的劳动者,对干部的要求是懂技术的管理者,而企业的技术队伍是企业干部的主要后备力量之一,所以对技术人员从计划、指挥、控制、协调等方面考核其组织才能也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企业对技术人员的素质考核,不要像对待其他员工一样面面俱到,而应结合技术岗位自身的特点,做出不同的考核要求,但要抓住少数几个能体现技术人员素质的关键指标,达到体现企业价值导向的目的。
(三)素质考核与业绩考核的原则
在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中,素质考核与业绩考核一定要先分后合,不然会考评分工不明,将二者混在一起,造成许多混乱。
1.如果在对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时,每月都评一次业绩和素质,年末又来一次,免不了存在以月考核为准还是年末考核为准的问题,而不管选择何者为准,都会使另一种考核成为多余。
2.业绩考核是短线考查项目,月事月毕,年终再来笼统考察一次有不少弊端,技术工作不像其他工作,到年底笼统打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分者的主观印象,这样容易造成每月得分与年终得分相冲突。素质本应是长线考察项目,往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出评判,如果将其用月考核来代替也是无法说得清楚的。还有,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混为一起,也使技术人员无法了解自己的具体得分,从而不利于改进工作,改正缺点。所以技术人员的业绩和素质考核应分工明确、先分后和,按月考察业绩,以年测评素質,最后综合形成技术人员的绩效得分。
四、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应与奖惩、职称晋升及任用挂钩
对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对其他人员的绩效考核一样,目的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纸上,而应将业绩考核与他的工资、奖惩、职称晋升等切身利益挂钩。把考核结果作为经济杠杆,使月业绩考核与当月的岗位工资挂钩,年业绩考核与年终奖励及工资调整相联系,并将考核结果计入技术人员考核档案,作为他们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另外再进行这项工作时要充分考虑新的薪资办法,不要论资排辈,真正体现贡献大者得到大的实惠,贡献小者得到小的实惠,贡献没有者得不到任何实惠。而对技术人员的素质考评主要与人员的任用,干部的提拔挂钩,这样更易促使技术人员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素质,达到调动技术人员积极性的目的。
总之,绩效考核是一项非常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则是这项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做好对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发展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邬适融.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方法、技术(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汪建昌.绩效沟通:绩效管理的润滑剂[J].中外管理,2011,(7):51-53.
[3] 林振兴.绩效奖金的粘性及其应对——以JI业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2):53-55.
[4] 庄彪.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8,(1).
[5] 叶迎.绩效考核方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1,(24):84-85.
[6] 徐勇.高职院校系(院)工作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77-79.
【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推荐阅读:
研发及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系统08-05
医护人员绩效考核制度06-21
研发部门考核制度09-27
公卫人员绩效考核细则07-09
餐饮部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07-24
项目部人员绩效考核表08-23
环卫人员考核办法07-18
后勤保障人员考核办法07-19
营销人员薪酬考核办法11-19
年薪制人员考核办法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