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英语培训听课感想

2024-09-04

宁波英语培训听课感想(共10篇)

1.宁波英语培训听课感想 篇一

优质课听课感想

初中部张乐

2012年月3月7日在博文中学开展了“市直英语优质课比赛”。作为从未参加过大型优质课比赛的青年教师,我们能有机会去听课,提前感受一下比赛的紧张激烈,同时还能够获得很多教学经验与教学技巧,真是受益匪浅!

通过听课,让我感想很多,现将谈几点感想:

一、教师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同时最好有超越别人的一技之长。有一位英语老师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一张口说话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因为她的口语非常好听很地道,可以说是练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单单那充满节奏的声音就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信这样的一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和老师有了强烈的好感,何况她的课程设置又特别新颖有趣,所以这堂课的成功是必然的。

二、创造有趣的课前氛围也很关键。几位教师在上课前都作好了充分准备,有做游戏导入课的,有唱歌方式导入课的,有和孩子们交流导入课的。有一位教师在上课前用手势数数,像做手指操一样教孩子数数,孩子们兴趣十足,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很自然的引出本课话题。如此巧妙构思,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创造了良好的课前氛围,而且还导入新课,引出所学话题,一举两得,很值得学习。

三、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老师要注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让其适当的小组互助学习,同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激励,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特殊奖励,让其学生以回答问题为荣。

四、对教材要有独到的见解,教学设计要新颖。有一位老师,把要学的新单词编成一篇有趣的小阅读文章,即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还能通过猜想词义激发学生学习单词的热情。

优质课比赛中听到的这些课,让人受益匪浅,感觉老师们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愉快。他们的课堂师生情绪饱满,与学生平等交流,给学生创设了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新颖的教学理念,独到的教学见解,巧妙的课堂设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值得我学习。

感到非常高兴高兴。我通过和数学老师调课,足足听了两天的课。听了12节的优质作文观摩课,真是受益匪浅!老师们上的这些课,让人赏心悦目,感觉老师们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愉快。他们的课堂师生情绪饱满,气氛和谐,非常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平等交流,给学生创设了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

2.优选英语教师听课感想 篇二

_月24日,镇部分英语教师在我校开展了一次听课研讨活动,研讨的主题是:“动词及动词短语教学方式的研究。针对这次课及研讨的主题,老师们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说出了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困惑,让我认为这次课没有白听、这次教研没有白搞,真正让我从中收获了很多。

吴老师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公开课。这节课的设计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流畅,亮点多多。如:对单词、短语的温故知新,对句子教学的情境导入都做的新颖有趣。在教学单词toy、ball时,用学生们很熟悉的单词boy、tall 来导入,使学生们对这两个单词的音、形、等方面都有了很深刻的记忆,类似的单词还有like----bike,white---write,book---look等。用听歌曲回答问题,从而引出句型‘‘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也是本课的一个亮点,既让学生们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短语,又为下文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最后让学生在纸上的写作环节,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写作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我平常的课堂中所疏忽的一点,值得我学习借鉴。

动词短语的教学本身就很枯燥,要改变教学形式单一这一现象,就应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把枯燥无味的语言知识变成活灵活现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如果反复的让学生机械的跟读,结果就会使学生是去学习英语的兴趣,降低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如果我们勇于创新,改变一下教学方法,用做游戏、编歌谣、听歌曲、给短语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演,同学们就会兴趣盎然,提高记忆效果,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

3.宁波英语培训听课感想 篇三

听课感受

---鲁子问 Cultural Corner

马力维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2010年3月

高中英语教学观摩听课感受

---鲁子问 Cultural Corner

2010年3月16日,这是我期盼已久的特殊日子,也是一个令我十分难忘的日子----我成为了市教研中研班的一名成员。带着好奇与兴奋、探究与期待,作为一个从教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我能够参加中研班,在这里与太原市的优秀教师们探讨学习,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里凝聚着对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一种向往与追求,这里有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军人物,有勇于尝试的先行者,而我则是怀着热爱之情的学习者。

此次中研班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便是邀请了著名的鲁子问教授前来展示一节公开课并就进行讲座----中小学英语学习成效提升策略系列讲座之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反思。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决定认真学习,用心体会,做好记录,好好把握这次学习的机会。

鲁教授讲授的是Book 3, Module 2的Cultural Corner部分。起初对于这部分文本的讲解属于基本流程:以图片,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及大量有层次性的问题的形式导入;之后进入阅读材料,通过提问及补充讲义的辅助使学生针对此阅读材料能够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信息的处理转换应用。鲁教授提问环环相扣,逻辑缜密,具有启发性,使得学生具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整堂课行云流水。但这还不是最精彩之处。

在接下来的读后活动中,他展示了词汇教学新模式:以例句引出 词汇,通过设问使学生仿造句式回答问题,之后再加以强化自己造句运用。整个过程不过几分钟,语言的具体语境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语言活学活用的真实性,听后受益匪浅,令人感慨。

按照常态课,课已至此本可结束。但恰恰相反,这才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鲁教授并没有停止教授,而是将书本知识一再挖掘,给出了Questions, More questions, Discussion, Group-work等任务,协助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深化,使得My best wish to you: Twinning with the world的情感升华水到渠成。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将情感目标加以呈现,展示,而是费尽心思作了大量铺垫,启发、引导。我们往往只关注了文本及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文化及情感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才是我们英语教师该关注的。鲁教授以他流利的英语口语,风趣的讲授风格,扎实的教学功底,稳健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的有力引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能力训练得法,落到了实处,效果突出。

一堂好的英语课,必定突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不仅仅在于它热闹与好看与否。就个人而言,喜欢听阅读教学课。它不仅在所有课中占据着显要的位置,也更考验教师个人的教学素质与课堂操控能力。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堂课,既要有基础知识的灌输,又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既突出重点,升华文章的主旨,又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无定法,殊途同归。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鲁教授展示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也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的参考模式与反思。之后鲁教授做了精彩干练的讲座并热情回答了在场一线教师提出的问题,使每一位老师都收获颇丰。

4.凤阳中学听课感想 篇四

倪燕

五月七日上午,我们语文组一行八人早早地来到美丽的凤阳中学,参加李军名师工作室举行的听课活动。

第一节课是临淮中学的张雷老师上的,内容是赏析李清照的两首词,一首是《声声慢》,一首是《醉花阴》。第二节课是凤阳中学的郭茂勇上的,内容是寓言类作文的立意,这里我主要谈谈听张雷老师的课的感想。

张老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这两首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然后带领同学们赏析这首词,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将息”,调养。人在天气多变化时,是很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更觉得难以将养适应了。

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挡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飞过去,正令人伤心,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是指菊花,品种是黄色的。“憔悴损”指人因伤心而消瘦。损,煞,是说憔悴得很。“谁”,指自己。“堪”,能够,经得起。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还有什么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坐在窗边,象守着什么东西一样,百无聊赖,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寂寞难耐,好不容易等到黄昏,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凉,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凉。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锐善感的词人,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

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是说这种种情形或这种种光景。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说不清楚,用人间文字和语言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

这首词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张老师又用了同样的方法赏析了第二首词。听了这节课,我收获颇多,知道了如何教学生赏析诗词,是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来理解词的内容。我会把这次听课的感受运用到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的。

5.听课感想(定稿) 篇五

本周四我有幸听六位老师的英语课,我喜欢听课的感觉,我也格外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我相信:人各有所长,只要用心,每一次机会都会让我有所收获的。之后我们还进行了研讨会,会上,很多老师都做了精彩的发言。大家畅所欲言,有肯定,有建议,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首先,感谢几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让我能够近距离地领略到几位教师的教学风格,虽然这六节课的课型及风格各不相同,但都给我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和回味的东西,下面就谈谈我的感受:

一、关注情感

我们不仅是英语教师,还是一位教育者,六位教师在课堂上或面带微笑、或语言轻柔、或积极引导、或及时评价和鼓励,自始至终都对学生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极大地关注。我想这种情感上的交流和对学生大的肯定与鼓励远远超越了英语语言本身所带给学生的兴趣,也会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二、教师智慧

六节课听下来,我们不难看出六位教师的教学智慧。

首先,教师的课标意识强,教学目标把握准确,能合理地处理教材及教学内容。

其次,教学设计科学化多样化。六节课中,教师都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并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通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设计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等多样化的形式。整节课中,有Pariwork,有Groupwork,有Listening Practice,有Report,在这样的英语课中,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获得了全方位的训练,从而获得能力上的提升,事实上,今天,学生课上的表现也不难看出几位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培养和训练。此外,教师的教学智慧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习惯培养上,在每项任务完成之前都有示范指导,有明确要求,都比较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对语法知识规则的归纳。同时,任务的设计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语言的活学活用。

从听课到研讨,一天下来,感到有些疲惫,但心情是愉悦的,因为收获颇丰,我感受到了智慧碰撞的火花,我也反思了我自己的听评课和教学体会。总之,有收获,就是我最高兴的事。

曾建应

6.博雅课堂听课感想 篇六

14041032 苏雨

今天,我们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同学们齐聚北航博雅课堂,聆听了我国著名航空发送机专家刘大响院士的题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思考”的专题讲座。刘大响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196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86年起任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原624研究所)总工程师和第一总设计师。现任中国一航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国家863航天航空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动力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在国家重点工程-高空模拟试车台建设和三项重大国防科技关键技术预研中,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做出重大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及香港“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主编专著四部,科研报告100余篇。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和劳模标兵。1997年当选党的“十五大”代表。2001年获《航空报国》金奖。2002年获俄罗斯科学院荣誉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委员和外事委员会委员。

这次讲座之中刘大响院士主要围绕中国及世界的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现状,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难点,发展前景,以及我们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几个话题,分享了他独到的观点。讲座中,刘大响院士提到,纵观国际航空发动机发展情况,中国同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综合评估我国航空发动机具体技术水平,较国外相差约一代半,如不急起直追,这种差距还会进一 步拉大。也就是说,我们和美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跟美国差距有将近50年!谈完我国航空发动机的不利形势,刘大响院士又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原因—航空发动机存在的技术难点。高性能喷气发动机的制造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一台发动机零部件多达上万个,必须使用特殊耐用材料来制造,加工精度要达到微米级。用于军用飞机的高端发动机更是要求能在高温、高速、剧烈机动和频繁调整等极端条件下可靠工作。以喷气发动机的压缩机叶片为例,运转时要能承受高达自身重量20 000倍的离心力。至于涡轮叶片,则要能在超过大多数金属熔点的温度环境中正常工作而不发生明显形变,其对于冶金技术要求的难度,无异于用一把冰勺子搅动一锅热汤。

简言之,确保航空发动机系统的优良品质,需要设计、制造、使用监控、全寿命管理等环节的全方位技术能力,而这种全方位技术能力在中国仍是薄弱领域,因为此前中国一直严重依赖对国外产品的拷贝和仿制,这种做法无法获得发动机研制和管理能力,其结果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长期以来受到依赖路线的束缚,造成发动机研制生产道路日趋狭窄,水平长期徘徊在国际水准之下,综合系统能力较差,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付出艰苦的努力。

讲座最后,刘大响院士也表达了他对于我们北航学子的殷切期望。他说:受西方世界的技术封锁,我国只能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但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民,中华民族是世界最聪慧的民族,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就没有我们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我们攻克不了的难关!世界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一定会诞生在中国人的手中。

7.主题班会听课感想 篇七

今天,听了五个班的主题班会课,每一节课都精彩纷呈,感受颇深。

精心选题。在活动中,每位班主任精心选题、精心设计班会活动方案,关注社会、学校、家庭的现实生活,突出情感、态度教育。5节班会课,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寓意深刻,内容具体而不空洞,能针对本班学生存在的实际设计问题,源于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重点突出,能用学生易于接受的道理和事例说明问题,言之有物,贴近生活,激励人心。

活动形式新颖多样。通过讨论、讲故事、游戏、歌曲、等形式,凸显学生的认识力、让学生在班会活动中明辨是非,接受教育,净化心灵。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设计合理,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各环节与达成目标联系紧密,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同时,又充分发挥了班主任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见解,有特色,有创新,能展示自己的班级风采。孩子们活动形式多样,效果良好。

从教学设计方面分析,整堂班会课都贯彻了互动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设计上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梁老师通过视频、歌曲、活动等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无私、伟大,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怀,并且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表达情感、展现自我、感恩母亲。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回忆往事,然后亲自对妈妈说心里话撼动人心,全班齐唱《有你的地方是天堂》一歌为主题班会掀起了一次小小的高潮,各个环节配合适时的小结,使各部分显得流畅而又层次分明,主题班会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宰。结束时教师的寄语则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总结作用。

从于老师一个个精彩的创意和快乐的片段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她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行业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生、育人、服务、奉献这八个字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她过人的智慧深深的触动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受益匪浅。

8.大学语文听课感想 篇八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张老师的大学语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正式谈感受之前,我想向老师请教几个问题:

1.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向我们解释了“以上”和“之上”的区别,说“以上”(以及上)是大于等于,“之上”(的上)是大于。但我做数学题时两者是一样的意思,都是大于的意思,这是数学与语文的差别吗?

2.老师在分析苏童的《妻妾成群》中“颂莲她整个人就处在了悲哀之下,迷惘之上”时讲到为什么用“之”而不用“以”,说是“以”读起来不对,不顺,而“之”读起来更好听。但我以为之所以用“之”是因为“之”在这里解释为“的”,即悲哀的下,迷惘的上,当然,这仅是个人观点。

3.老师在分析《水浒传》中“你若有心,请喝了这半蛊残酒”时,说“你”是这句的关键,即字眼,但我认为不仅是“你”字,“残”字也很关键,“残”不仅说明酒是剩下的,也暗示潘金莲是“残酒”,即剩下的,已经被人“喝”过。

4.老师在提到比喻的时候,举过例子,“—爱情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像地震”,叹其妙极,我觉得爱情的感觉像地震还不够具体,若改成“像一下子头晕目眩失聪一般”不知怎么样? 5.老师在谈到《论语》时,提到宋代有一个皇帝喜欢画画,明代有一个皇帝喜欢做家具,但名字一下子想不起来了。我回去查了一下,宋代皇帝赵佶喜欢画画,明代皇帝明熹宗被人称作“木匠皇帝”。

6.还有一次老师在讲到金圣叹评价《水浒传》好时,提到他死时的所说的一句话,当时说是“咸菜与花生同吃,有胡桃滋味”。我回去查了一下,是“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

7.还有一节课老师提到给自己女儿起名字的事,说原来是叫“张小梵”,觉得读起来不好,后改成“张小苏”,我一直没明白,“梵”的读音怎么了?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疑惑。不仅如此,对张老师的课我也想提出一点建议:

1.希望老师能给我们列一个推荐书目,电影,音乐的单子,这样我们就能在课余,假期期间阅读,观看,听老师推荐的东西。

2.老师在请同学回答问题但又没人主动举手时,老师可以按名单点名叫同学回答,其实人的潜力是无穷的,逼一逼,也许会有一些精彩的回答。

总而言之,我十分喜欢张老师的课,诙谐,幽默,轻松,时不时还爆出“那些警察是永远也追不上李翘的,因为李翘在追她的爱情”和“为什么算命的都是瞎子,因为他们能看见命运”这样精辟的话语,从张老师身上,我懂得欣赏文学艺术要从内部去深入,不要仅停留在外部去打量一下,让我更接近文学艺术本身,而不是硬式教育的压迫。

9.听课感想 篇九

甘肃省古浪县城关一小

张玉萍

2016年4月22日,我有幸在“陇原名师石红琴小学数学工作室”揭牌仪式暨小学数学研讨活动中听了刘秀珍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的《小数加减法》和蔺新萍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两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示范课,受益颇多。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课堂融于生活,随时充满“诱惑”。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融于生活”。刘秀珍老师把这一理念作为开课的导入语,也把这一理念贯穿本节课的始终。在导入新课时,她借助学生熟悉的“小明买文具”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在小明碰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顺理成章地“诱惑”学生以最佳状态主动进入“小学加减法”问题的活动中,并且所有例题、习题都是在“小明买文具”这一问题情境中呈现的,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了数学的价值。

蔺新萍老师则是拿着一张纸问学生“一张纸,你想怎么玩?”这一问让好动的孩子们好奇心满满的,就连我当时也在想“我要怎么玩?蔺老师到底想让学生怎么玩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想法。这样具有“诱惑力”的设计让学生们热情盎然,自然地诱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热情,所以当老师问:“想知道老师怎么玩的吗?”,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模仿老师的样子轻松地撕出了“轴对称图形”,没有人因为撕的“不对称”而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这样的“诱惑”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二、教师敢于放手,学生敢于自主。

刘秀珍老师在学生准确列出加法算式后大胆放手让学生用不同的学具尝试探索、感悟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学生自己动手用纸币、格子图、计数器等不同的学具都推导出了相同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整个探索过程当中刘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只是在学生汇报时适时引导,而在探索出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后,教师又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了小数减法,学生很快就明确了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这样的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动性还体现在刘老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时,自己找助手,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欲望和表现欲望。

蔺新萍老师也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随意撕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放手不仅让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我们很多的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教师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这样去探索的,生怕学生探索不出来而耽误时间,干脆直接告诉学最终结果。这样不但剥夺了学生的思考、动手过程,也让教师很累。刘老师和蔺老师的“放手”效果让我深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我们应该多放手,学生才有机会主动,才能增强主动的能力,这样教师也不会担心“放手”会 “放空”。

三、练习题的“分散”作用。

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有时候会有很多知识点,我们习惯让学生“坐好!”、“注意力集中!”然后一股脑儿地全讲给学生,讲完后再进行“题海”战术进行练习巩固。往往我们教师会抱怨自己累,学生笨,教师辛苦了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有时候甚至需要第二天重新上这一节课的内容。这次的两位老师却巧妙地利用了练习题分散了知识点,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刘秀珍老师的这节课练习题的设计很有层次性,在前两个习题中除了巩固基本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第一个练习题中解决了“小数的末尾的0需要划掉。”这个知识点;在第二个练习题中解决了“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在被减数的末尾添0,使它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再进行计算。”这个知识点。这样设计练习题让课堂不再“臃肿”,让学生接受起来循序渐进,比较容易。

四、巧“小结”,大作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的“小结”作用一直是举足轻重的,我们的每一个知识点教学完,我们都会及时地小结,整堂课结束还要做课堂小结,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脉络。刘老师的这堂课更让我体会到了小结的“巧”作用。她在学生利用不同的学具探究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时,把不同的学具探究过程直接小结呈现为:

个位

十分位

百分位 + 元

+ 块

+个位

十分位

百分位--------------------

-------------------

----

学生一目了然,比实物图更直观。让学生对三种探索方法有了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然后再统一为“相同的数位想加”把计算方法深深地烙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经久不忘。所以我们的小结,不但要“结”还要“巧结”。

五、课堂很有美感。

大多数人眼中的数学课堂是枯燥的,跟语文课堂的诗情画意是沾不上边的。但近几年的改革中数学课堂也不再那么死板,尤其蔺新萍老师巧妙的设计让轴对称图形有了艺术的美感,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欣赏了数学图形的美。在课堂的最后她把课堂知识延伸到了课外,找了好多生活中的轴对称实物,并且配上了优美的音乐给大家欣赏,让大家享受数学课堂的美。也许这样的设计对整堂课数学知识的学习起不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样的设计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轻松,会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喜欢数学课堂。

10.听课感想 篇十

——听张庆梅老师《面积与代数恒等式》公开课有感

今天2017年9月26日上年,在八甲口中学听张庆梅老师上的《面积与代数恒等式》公开课。

教学流程清晰明了。张老师导课中先提问几个代数式的计算结果;再小组探究由图形面积归纳代数式恒等式;再由已知代数恒等式,用卡片拼图验证运算的正确性;再由画图来解释代数恒等式的正确性;最后探究一个拼图由几个正方形和几个长方形组成。

整个教学环节中,老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起主要作用的不是老师而是学生。在根据图形的面积关系归纳代数恒等式时,各组只用了5分左右的时间讨论,就去板演。而且每组从不怯场。讲的有条理、有逻辑、每一步的结论让全班同学齐答。还调动听课老师全神地听。

如某组讲解时,说我们组用了一个在正方形,两个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了这个大正形。从整体看,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b),面积是(a+b)2。从部分看,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面积是a2。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a和b,面积是2ab,小正方形的边长是b,面积是b2。由此可得代数恒等式是:(a+b)2=a2+2ab+b2。

整节课,围绕面积与代数恒等式这个知识点学习探究了四方面的知识,1是由卡片拼图归纳代数恒等式,2是已知代数恒等式,用卡片拼图验证运算正确性,3是画图解释运算正确性,4是由代数恒等式可知图形是由几个正方形和几个长方形拼成的。整节课,老师上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没有老师强迫学生学,学生不想做而老师逼着学生做的现象。老师在每个环节中,组织有方法,环环相扣,不拖延不急迫,注重问题引导和学生思维能力习惯的培养。学生各组自学能力很强,小组在很短时间内就讨论出结果,讲解比老师讲的还好。

一堂好课,不仅需要有技术精湛的老师,也要有思维敏捷,善于交流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下,要多学习,多思考,博览众人之所长,提高自己的教学技术,结合自身个性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学情,找到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对学生来说最高效的,最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几乎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笨小孩,我们羡慕身边很多同事课堂上的那些“小老师”,那些侃侃而谈的优秀学生,但精彩纷呈的课堂背后,隐藏的是那些同事们更辛勤的付出,更用心的专研,更可贵的坚持,和对学生更多的信任!教师是领头羊,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用心程度和信念,会潜移默化的感染自己的学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能视张老师,王老师等优秀教师为标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榜样就在身边,善于发现,善于学习,最后的结果总也不会差。

上一篇:春姑娘来了小学六年级作文下一篇:为自己加油的句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