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024-11-05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精选14篇)

1.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篇一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动精神,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氛围和机会是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需要教师提供良好学习氛围。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些认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的机会。

一、设计好教学环节,提供学生动手的机会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直观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思维,学生只有在摆摆、数数、画画、量量的实际动手操作中去体会和理解。那么就要求教师认真设计每一个环节,尽可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感悟。

如低年级的退位减法“13-5”,教师可以发给每个学生1捆小棒另3根。让学生试试取出5根可以怎样取?有的学生从一捆中抽取5根,有的学生先取出3根再从一捆中抽取2根等等。这时教师提问:“为什么不能直接取?”“先要干什么?”“拆开的一捆有几根?”这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每个学生都兴致致勃勃地投入到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去。2.将抽象的数据计算,通过“物化”的动手操作和“内化”的语言表达,使学生懂得退“1”作“10”的道理。

二、正确引导学生发言,诱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对于教学中经常出现与预设不符的问题,教师要注意正确地引导,激发学生发言积极性。

如教学“可能性”一课,“一定、不可能、可能”三个数字概念。然后,出示例2:判断生活中几种现象的可能性,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生1:我们组认为“三天后下雨”是不可能的。师:同学们对此意见有什么看法? 生2:我们组也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三天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这时,另外一组的一个男生连手也没举便说:“我认为没准。”

(班里的学生都笑了起来,可教师并没有理睬这名学生。也许怕出意外枝节,也许„„继续提问其他学生)生3:我们认为应该可能的。因为三天后可能下雨,也有可能不下雨。生4:三天后下不下雨,看看天气预报就知道了。(教师又付之一笑,课掌教学继续进行„„)针对生4的发言,教师大可以去和这位学生握手表示认同,予以肯定:“我跟你握手,是因为你懂得了看天气预报,假如现在不看天气预报,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该怎么说呢?”如果这样紧紧抓住学生的发言,自然地引导,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顺利地进入下一个

话题,丝毫没有“急转弯”的生硬。而生3的理解正是他生活经验的反映,“没准”正是不确定的生活语言‘。如果教师抓住这个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没准”用我们刚才总结的“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你认为哪个更合适呢?这样的自然引导能使数学学习与生活贴得更近,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数学语言的含义。

三、精心设计练习,让每个学生拥有成功的体验。

承认个别差异、尊重个别差异是现代教育观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在儿童进入小学时,其知识准备、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以及其个性品质都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就学生自身而言,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了解学生、掌握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及个别差异,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发展的可能性,打破传统教学中“一刀切”做法,采用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都得到最佳发展。如四年级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后的巩固练习中,教师安排了三道题目:(1250+25)×

4、(40-4)×25、48×125,要求是基本完成前二题,第三题为思考题。练习后,教师特别安排几个基础差的学生上黑板演示第一题的解法。虽然这道题全班都能做正确,但这几个基础差的学生上台后,当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时,也能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对于下一次的参与,他们也跃跃欲试。第二题,请一部分的中等生演示,有的学生做成(40一4)×25=40×25+4×25。这时,教师并不急于否定这个学生的做法,而是指出“做这一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这个同学的方法正确吗?”“现在括号内是两数之和还是两数的差?”从而让这个学生悟出错在哪里。即使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为了鼓励他解题方法上的微小成功,还是给这个学生一份小小的奖品。第三题的解答可以在共同的讨论中进行。这时一部分优等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解法。有的说48×125=(40+8)×125,有的说48×125=6×(8×125),教师这时可以不失时机的提出:“为什么要把48转化成‘40+8’或‘6×8’”,通过说算理的活动,带动中、差生上一个台阶,同时又让基础好的学生有一个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

学生参与学习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地发展。全体参与,让学生在参与的舞台上得到互补,得到启迪,从而推动每个学生主动地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课前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全体参与,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篇二

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认知心理学也指出, 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大量实践也证明,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教学中, 教师要把“教”与“学”当做师生之间“理解”与“交往”的过程, 应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课堂上, 老师不能以权威形象自尊, 要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一位学生, 把学生看作教学活动中的朋友或同行, 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举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时, 应立即肯定:“你们真行”。当学生回答错时, 应该鼓励学生说:“你再仔细想一想, 老师信任你, 仔细想之后肯定能答出来”。在教学中, 老师要经常走下讲台, 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亲切交流,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倍感亲切, 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主动参与意识。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 才能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创设“悬念”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学生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 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是推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起来才会乐此不疲, 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使学生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 自觉地探索问题, 获取新知,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 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老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 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 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例如, 在教学“年、月、日”时, 我们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我说:“同学们, 一般一个人有几岁, 就会过几个生日, 可是小强满12岁时候, 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 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这时, 我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 及时导入新课, 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三、创设活动情境, 提供主动参与机会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与挑战性活动。在数学教学中, 老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他们是主动完成意义结构, 创建性的解决实际问题, 并积极思考, 修正自己行为的真正主人。因此, 在教学中, 针对小学生喜爱做游戏的特点, 将学生带入情境图中, 参与情境中的游戏。

例如, 我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节课时, 一开始, 便以“超市”为基本活动情境中, 让学生上台买货, 在买卖对话中, 了解并掌握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三者的数量关系。紧接着, 以小组为单位, 让学生自主开展买卖活动。在活动中, 对学生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及要求:扮演顾客者必须口头编应用题, 并用本节所学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而扮演售货员必须根据顾客买商品的情况, 正确填写发票。这样, 使整节课都融入到活动中, 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 学生既要动脑编题、动手计算, 又要动口表达意图, 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 让学生仿佛就生活在一个数学世界之中, 使学生体验到主动参与的无限乐趣。这样教学, 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之中。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要学的知识, 而且还全身心的体验数学, 获得了乐趣, 从而更加喜欢学习数学。

四、创设参与条件, 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 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 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思维活动过程, 这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关键。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 我先引导学生认识到, 应该先把三角形转化为熟知的图形, 再推出面积计算公式, 之后便让学生操作学具。

结果, 大多数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 但也有学生用一个三角形剪拼出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结果, 大家从操作中都得出了相同的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 学生自己推出公式, 不但理解得深, 记得牢, 而且训练了动手操作的技能, 培养了创新的意识, 充分地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3.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 篇三

一、精心塑造自身美好形象,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最容易吸引学生。要想给学生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不妨这样做:一方面,教师要时刻要让自己的外在形象保持简单、干净;另外一方面,就是不断修炼内功,这一点涉及的范围又太广,标准的普通话、漂亮的粉笔字、优美的歌声任何一点都可以让您的学生对您崇拜无比。当然师生最重要的交流在课堂中,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才能对学生保持长久的吸引力。怎么做到这一点呢?首先你要精心备课,把握住教材的重点,把教学流程装在心里,一旦进入课堂你要很快进入角色,尽可能的做到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用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用耐心的指导让孩子感到亲切。如果你能做到这样,并且持之以恒,你绝对成功了。如果还有不够好的地方,只有自己不断修炼,让威信在孩子心中逐渐建立,时间长了,你的课对孩子就有长久的吸引力,这样你上课时每一个学生都会认真听,也愿意和你交流。教师的人格魅力将会让孩子持久地参与课堂教学。

二、精心设计教学教学过程。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

(一)巧妙设计导入,是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教师教学如果能够从学生身边问题情景切入无疑会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例如,教学《近似数》一课,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我们四(1)班有多少人?

生:32人。

师:像这样能够准确数出来的数叫做准确数。那中国有多少人呢?

生:13亿。

师:13亿是准确数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揭示:像这样不能明确数出多少的数,我们用一个与准确数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就是近似数。这节近似数的导入非常自然,教师教学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显然非常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高。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将学生参与引向深入。郭沫若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课堂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

例如我在一年级《统计》教学中是这样的做的,课的开始我是先营造了小动物给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在师生共同演示了统计小动物的只数后,这时学生已经明白了先分一分,再摆一摆,最后再数一数的统计方法。这时就让学生独立统计小动物们给大象带来的生日礼物,学生当然很乐意,在讲清要求后,学生自主的投入到统计的过程中去了。随后又安排了统计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这一游戏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了统计的方法。整堂课学生都处于积极探索的学习过程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提倡以学生自主探索的理念是对的,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必不可少。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表现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科学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精心设计和科学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其主体性,以实现从依赖教师到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

(三)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课堂教学,尤其是对外的公开课教学教师往往害怕学生出错,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当学生出现了错误我们老师到底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让学生呈现自己真实的想法,其次我们可以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想法再次抛给学生,让他们讨论讨论,辨析辨析,直到真理越辩越明,乃至水落石出。最后教师再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提倡的重视过程与方法。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起制造矛盾,调节矛盾的作用。

(四)学会倾听与表达,以充分体现有效学习。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举疑释难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项技巧非常重要,那就是倾听。倾听方法得当,习惯有素,配合默契,能使课堂的每分钟有效地得到运用,这样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自我评价。是衡量学生参与的重要元素

在人的一生中,学生时代是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最佳时机。学习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没有办法进步,我在自己的课堂中是这样做的,每次在总结全课时我总是会问: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如何?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时间长了学生对自己就会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并且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不会在学习中迷失自我。自我评价是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元素。

4.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篇四

首先,授人以渔,为学生自主学习传授方法。

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丰富学习活动,品味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动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自我需求,另外在活动中不断品味成功的喜悦,从而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其次,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好时间。

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

5.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篇五

学习是学生的权利,教学是教师的义务,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发展。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已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早在1980年中国小学常识教育的宗师刘默耕老师就提出:一箭多雕,一举多得;给孩子们点石成金的手指头;和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著名思想。现在,教育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出现和引进了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常识由于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很快成为素质教育很好的阵地。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高考的指挥棒还在影响着中国的基础教育.存在老师家长不重视的现象。不少老师(由于课程安排等等原因)上起语数课时讲自主,启发,创新,而上起常识课时则仍是填鸭式,满堂灌(特别是人文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常识教学中提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还常识课的本来面目,是很有必要的。

一、让学生自行决定学习目标

教育学研究表明:自发的学习是最持久的,也是最深入。假如学生不能发动学习动机,就不可能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是自主探究活动的前提,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只有在确定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选择科学的方法,安排科学的程序。学生为自己确定的目标而努力,其参与探究活动的动力肯定要比别人为他们确定学习目标而学习的动力强劲得多。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怎样在传道授业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我通过实践认为可以从四方面来做。

1、做好引路人

想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教师必须先给学生创造最佳的条件,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把握好教学整体,掌握学习的方向,从宏观上调控探索过程。

学生的主动性是与他要学习的内容材料是有一定联系的,有一定难度并有可能掌握的内容材料有助于保持学生的主动性。适时、适度提出新要求,使学生处于一种很想得到,而一下子又得不到的状态,但经过“跳一跳”又是能得到,让学生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成就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怎样组织材料,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要精心设计安排材料层次。安排的结构材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探究”和“研讨”。甚至在不违背教学纲要的前提下,对教材各课的内容进行重新排列.如第10册的第2课《摩擦起电》、第3课《怎样擦亮小电珠》、第4课《导体、绝缘体》、第5课《电能》和第23课《葛洲坝水利工程》、第24课《秦山核电站》这六篇课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对电的产生到人类如何利用各种能量来发电,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对“电能”产生较深刻的印象。真正让学生能够“吃的饱吃的爽”。

另外有实验的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预测学生的设计实验时可能需要的困难,准备好充足的辅助材料,即使有些材料不一定用上,但也应做到有备无患。选择的材料要有“结构”,“典型性”,使这些材料能支持学生设计实验的思维活动正常开展。

2、让学生参与教学准备

常识课区别与其他学科的其中一点就是:常识课教学要准备大量的实验器材和相关资料。根据其他学科以往的教学经验往往是教师包办代替所有的教学准备工作。常识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大纲中就指出要指导学生积极探究周围环境,使学生经历一些简单的认识事物的过程,认识一些生动具体的基本生活和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周围环境。有实践性的特点。让学生自己按教学内容参与教学准备,正是一个很好的通过实践自我探究的过程。其好处具体表现有三:

(1)扩大认知。使学生初步认识器材及其作用,把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2)培养能力。a.通过教学准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材料的能力。b.通过教学准备培养学生地创新的能力。

(3)激发情感。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他们迫切希望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当教师要他们去搜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验器材时,他们认为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于是都怀着极大热情,非常乐意去完成任务.对由他们主动参与准备的这节课,学生也会特别的关注。一上课就带来了积极的学习情感,对主动学习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学生用自己搜集的器材做实验既认真,又会更加爱护器材。

综上所述让学生参与教学准备,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可以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范畴。

3、让学生做课内学习过程的主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设计自己的学习实验过程,使得课堂研究富有生趣,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自行探究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4、让学生做课外学习的主人

根据大纲,常识教学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假期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理论延伸到实践,也是常识教学的精神所在。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的实践比课堂的教学更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外教学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对常识活动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实际,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既独立体验了实验的过程,又收获了成功后的喜悦,还能发现新的问题。

三、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1、让学生参与对自我学习的评价

让学生参与对自我学习的评价能使学生真正明白:自己的学习怎样,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应该怎样努力以求上进。它是发展学习自觉性、独立性的先决条件。教师可以在结课时这样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那些问题是我们以后要解决的?”

2、让学生参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目前有些大学采用了教授挂牌授课制,学生有权自主选择自己认为课上得好的老师。所有的教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以学生的反馈为教学的评价,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学生也通过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学到学习的方法。且进一步增强向师性,促进积极情感的产生.使两者心理相融。让学生参与老师的教学评价这是个新事物,值得大家共同商榷。

6.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篇六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三:如何保证学生主动参与作者:李建平发布时间:2003-11-9 美国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然而,专家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

记者日前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某学校听课时发现,一个班40多个学生中有14个学生没有机会发言,而个别学生却发言8次。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甚至脸上连一点笑容都没有;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实际上,在多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依然采用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什么是参与?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厦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院教师叶水湖曾作过两节课的比较。一节数学课,讲的是《三角形的认识》,整节课教师提了107个问题,教师问,学生答,看起来气氛热烈,学生回答得也不错,但没有一个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来的。另一节一年级的数学课,讲的是《数的加减运算》,课堂上老师用多媒体显示一幅动画情景,让学生就画面上的情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老师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数学问题,整节课老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要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

现在,新课改实验区的许多教师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们正从习惯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质的变化。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有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

7.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篇七

一、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参与求知过程

要想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我们老师应转变过去那种以讲和练为主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 能让学生独立完成的, 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能让学生先完成一部分的就让学生先完成一部分;能让学生完成一点点的就让学生完成一点点, 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避免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当成新知识来讲授, 要做到新知不新, 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 教师只起到点拨、引导作用, 深化和理解新知识应该是学生经过自己动手、动脑、同学互相议论、交流, 进行深化、归纳而完成的。例如学习苏教版数学教材中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把长方体展开, 让学生观察六个面,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意义后, 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完成以下题目:一个长方体纸盒, 长8厘米, 宽6厘米, 高2厘米, 这个纸盒的表面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解题的思路, 并比较出哪一种解法比较简便, 学生自己便能正确选择简便的方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样通过尝试, 实践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既生动活泼, 学有兴趣, 又掌握牢固, 培养了学生尝试精神和探索能力。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1. 把思维和操作结合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形式, 对于他们来讲, 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 所有知识的获得和结论的概括始于研究对象的操作活动。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 学具操作, 电化教学等手段, 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尽量让学生不仅用眼睛, 还要动手、动口、动脑, 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在活动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学苏教版教材中“分数的意义”时, 内容可以这样进行:先从操作学具入手, 让学生分一堆苹果, 一批玩具, 把它们平均分成若干份, 问:像这样的一份和几份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引出分数的概念;再让学生说分数的含义。学生在动手动口中很快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这样使学生的思维随着动手操作活动而展开, 又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孩子们可以接受的形式, 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形象之间的矛盾。

2. 把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

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因素, 想要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就必须想方设法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说一说, 能够让全体学生表达的就不让少数学生做代言人, 给学生多说, 多交流的机会。如同桌互相说, 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组互相说等等, 鼓励所有学生大胆地说, 当然不能为说而说, 片面追求形式, 教师要精心预设, 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 培养他们说的习惯。如教学苏教版数学教材中“约数和倍数”的时候, 可以先让学生知道, 整数A除以整数B, B不等于0, 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我们就说A能够被B整除, 或者B能整除A。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说投影出的算式16÷4=4、27÷9=3、55÷11=5的算式, 16能够被4整除, 27能够被9整除, 55能够被11整除。再问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孩子们深入探究, 鼓励他们畅所欲言。而后让他们两人合作, 一个说算式, 一个模仿例题说两种说法, 进而改变角色互说, 还可以把全部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轮流说, 按照性别分男女生互说, 还可以让某个学生站起来对全班同学说, 这样学生说着说着就理解了约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师总结约数和倍数的概念便水到渠成。教师再指着投影上的27÷9=3问学生:“27是倍数, 9是约数。这样说可以吗?”此时, 有了前面的铺垫, 学生就能判断出这样说是错误的, 同时理解了倍数和约数是互相依存的, 使学生敢说、会说、善于说、善于辩论, 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素质的目的。

8.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篇八

关键词:课堂;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1 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参与欲望

“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巧提问题,促进思维;操作训练,提供实践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教正比例应用题之前,先设问:“不爬上树,你能知道树的高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了欲罢不能,急待解决困惑与悬念,想立即学会而后快的感觉,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 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参与时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就寻找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要重视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教具、学具操作作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学生不仅眼看、手动、口讲、脑想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我在课堂教学尽可能的开展“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拼一拼”……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如,教“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我让每个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两个相同的梯形,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在拼平行四边_形_时,学生经过观察思考:拼得的平行四边形底=__、高=__,从而得到梯形的面积公式:S梯=(上底+下底)×高÷2。学生亲身经历了面积的推导过程,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3 小组讨论合作,施展参与才华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当某一种新概念刚刚引入时,学生对新概念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还比较肤浅,需要进一步剖析,这时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学生讨论、质疑,弄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如,梯形概念的引入后,我就提出“这里‘只’字去掉行吗?‘四边形’不要行吗?为什么?”让学生讨论,有的说:“只”字去掉,变成有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的梯形;有的说:若是“四边形”去掉,就变成只有一组对边平形的图形是梯形,而图形有的是五边形,有的是六边形……它们有的也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但它不是梯形,有的是六边形……它们有的也只有一组对边平行,难道五边形、六边形也是梯形吗?不是。于是通过讨论形成了共识,梯形概念中的“只”字和“四边形”都不能改变或去掉,使概念更准确、清晰。

4 课堂训练多样化,让学生善于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通过练习,学生才能将所获得的知识逐步内化为动作技能和知识技能,同时也才能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为激励学生继续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练习题设计上要讲求实效,讲求梯度,讲求形式。基本练习题的设计,即是对课堂新知道的巩固,也能使每个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全会到“我能行”的喜悦。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积极参与学习,探索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满足了一些学生的心理需求。

5 教给学习方法,提高参与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一字不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生存”已是21世纪人们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目前学生所面对的未来,是科技、人才竞争的时代,不会学习的人就要被现代信息社会所淘汰,从学生的未来着眼,我们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因此,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当重视学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习质疑问题、学会提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发现问题,提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积极思维的结果。为此,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让学生总结学法。

总之,在新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在数学这块热土上,收获到金灿灿的硕果。

9.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篇九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中学语文组    金灿

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的语文《写在前面》中有这样的描述:“将有一片神奇的天地展

现在我们的面前,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自然……生动优美的语句向我们展

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这段话道出了现阶段语文学习所涉及的范畴。正因如此,在新课标

指导下的语文学习更有必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新一轮语文教改,更注重观念

的更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自主”即主动学习,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主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探究性的学习就是要求学生把人生、自然与社会作为学习探究的对象,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的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老师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时,我讲授的时间和内容大幅度减少,只起一个点拨、引导作用,更多的是学生的

讨论和发言。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既能锻炼他们的胆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

可以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新课标明确提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

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当然要学生在课

堂上敢说、肯说,成为课堂上演说的主人,关键的要创设良好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

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

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

敢张扬个性,在探索未知的知识时,释放出巨大的潜能。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发现者,所以教学过

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我在课堂上努力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

,思路由学生探索,方法由学生寻找,意义由学生概括,难点由学生突破,习作由学生点评。

课堂上学生可以不举手发言,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涌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自我表现和交流的

机会很多,成功的喜悦常常挂在他们的脸上。我想只要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他们也就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如我讲授《山中访友》一文时,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

调动情感,找出最喜爱的段落,谈谈为什么喜欢。出乎我预料的是所有的段落都有学生喜欢,

但更集中的是第四、五、六段。有的说这几段文字特优美,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

又奇特,因而喜欢;有的说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最集中地流露在了这字里行间,读起来倍感

亲切;还有的说读了之后,总给人某种启示,要脚踏实地干事;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

----鸟类;用淳朴善良的爱心待人;愉快地工作和生活等,总之给人启发颇深。学生议答完了

,其实我授课的目标也达到了。趁着学生学习的热情涌动,我要求换位思考,假设你是某一景

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绝大多数的学生借鉴了文中的表现手法,融进了优美的语

句,表现了一个热门的`环保话题------要热爱大自然,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读,是为了认识生活和怎样生活;写,是为了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服务于生活。

读和写不能脱离生活,语文与生活是相联的,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探索。

二、让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语文是一工具性、人文性学科”,他涉及人生、自然与社会等方面,这就要我们进一步开

放学语文的空间。教育的责任,不仅在于给学生知识,更要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

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湖北宜昌语文“课内外衔接能力训练”教改课题提出

的语文学习四大支柱(阅读、收视、社会调查、组建文学社团)早就为我们拓展了学语文的空

间,学了新课标,语文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了,放飞学生到大自然、到社会、到网络中去寻

觅丰富的食粮,与自然对话,和自然交朋友,走进大社会,让学生感受社会和生活的变化,引

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如在教学新教材第一、二次大型综合性语文学习

《漫游语文世界》、《探索月球奥秘》时,我尊重学生的意愿,自由组合,两到三人为一学习

小组,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荧屏,深入网络,收集了大量的方言、广告、错别字、趣味

对联、精彩店名等,并汇编成册;还收集到了大量的有关月球的知识和月球文化的内容,办成

手抄报在年级内展示交流。在上《化石吟》时,我把课堂搬到了国土资源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

所龙化石博物馆展馆内,与化石展开了直接的“对话”,学生更来劲了,写下了大量的再现化

石逝去的万载世界的动人文章。

其实在拓展了学习语文的空间里,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主动学习意识增强了,探究的意识、

探究习惯、探究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还锻炼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更多

时间,特别是自主支配的时间,是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和历史上许多思想

家都曾深刻阐述过自主支配的时间对个性发展的重要意义。新课标实施后,我让学生做的作业

更少了,课余时间多了。在自由的空间和时间里,学生干自己想干的事,看自己喜欢看的书,

上自己爱上的网。学生的生活阅历增多了,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对语文的真正体味多了,兴

趣也浓了,审美情趣也会随之提高。三个多月的新课标教改实验中,学生自由写作涉及的生活

面广,很多学生能用自己的眼光去洞察社会,解剖社会。黄兴同学的诗《老师,我总想对您笑

》,道出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学生对老师爱戴和感激之情;冯雨晴同学的散文《古桥心声》表

现的是一个希望人们热爱古文化的主题;柯小林同学的《中秋之夜》再现了一个现代普通家庭

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总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是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真谛。江泽民

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讲到“科教兴国,教育是关键”。的确教育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它是一项

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位教师责无旁贷。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体意识,还有很多

的方法值得我们做老师的去探究。投身到新课标语文教改实验中来,是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的

神圣使命。我想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

10.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 篇十

摘要:在体育课程中,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学习态度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主动性、积极性、兴趣化、多样化

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里,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学习态度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呢?下面我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点粗浅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乐学、爱学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组织教法。

1、导入课时要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好像一场戏剧的序幕,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我在导入课堂时,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场地有时是多方位或半园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跳跃动作随乐活动等。这种组织形式既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新授课时要引发兴趣 新授课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课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例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和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边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和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和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提出问题,不仅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公平竞争、彼此交流的活动过程,而且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组织练习时要有趣 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习等方法,在练习期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拨、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在这种欢乐有趣的练习氛围中,教学活动轻松愉快,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爱好得到了发展,兴趣得到了培养。

二、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 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皮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三、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教委颁布了(96)1号文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逐步推广落实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根据这一文件精神,我们在体育两类课程中实行了改革,明确了主要教学目标,改革了教学内容。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是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总之,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11.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篇十一

关键词:主动学习;初中数学课堂;实践

在当前,我们国家的数学教育依然是以课上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模式。课上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来源,是运作素质教育最基础的教学方式,是我们的学校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转折点。随着以创新教育和自主学习为首的理念在中学课堂上的实施,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中积累了数学教育中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些谋略。

一、数学教育中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要是以同学之间为主,还有老师与学生之间、同学和学习内容环境之间的相互学习过程。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也是最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育中老师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在数学教育中的中心思想是以学生为始发点,探究如何让学生能够开心快乐、积极主动去学习,抓住这些相关因素去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兴趣、需求放在首位,创建出轻松的、和睦的以及愉悦的课上教学模式与环境。例如,2015年新人教版中学七年级数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一些学生负责数据的采集,一些学生负责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去完成任务,并且解决不懂的问题。我们要探究让我们的学生变成主人以及主动全方位发展的方法。老师既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领人,也是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人与组织人,新的教学观念重点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新的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学会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原有的学习模式就是老师单向灌输而学生却是被动接纳知识。我们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要参加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里来。让学生可以拥有轻松与愉悦的学习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有回答问题发言的机会,把学生的热性与积极性全部调动出来,让学生真正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合理适当的教育方式

在教学当中,老师应该敢于探索有效合理的教育方式,根据新课标标准,中学数学课堂学习中,老师们要去引导学生,老师的用处不是单向的去灌输,而是去引领学生自主的思考。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与思维,尽量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并且去解决问题。老师要学会变通,不应该单向去灌输,要把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

教师们可以采用各种有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了解到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中学数学教育中,老师的语言情感很重要,加强语言的表述能力。应学会声情并茂与准确的教学,这样也可以增进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让课程更加生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热情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和学生研究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例如,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4.1《多彩多姿的图形》。老师在讲解这堂课的时候,首先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观看一个关于图形的小短片,然后可以提问学生都认识哪些图形,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回答,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发言,老师采用接龙的方式让组长来说,比一比最后哪个小组说得最多。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他们主动去思考问题。

三、数学游戏可以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那就是将游戏引用进我们的学习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挖掘学生存在的对知识掌握的欲望,还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根据研究表明,游戏具有很强的趣闻性,它会使人兴奋,一个人的好奇心是学习数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很多数学家在探索数学问题时就像是小孩子对待玩具的心情一样去研究问题,带着对问题的兴趣去研究,一点一点地找到解决办法。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敢于深入研究的勇气,让学生在社会中成为有用之才,为社会的成长作出贡献。运用数学游戏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理解并喜欢上数学。很多人都知道,数学游戏包含了智慧性,在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上起着强大的作用。很多教师觉得在课堂上去运用数学游戏相对比较复杂,而且和老式的教学方式来比较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事实证明,数学游戏在数学课堂上有着明显的作用。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基本教育体系已经迈向了实质性,很多教师与学生来到了新课程数学的教学。我们要学会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学数学。如何更好地教育我们的学生学好数学是重中之重,本文在一定方面对中学数学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中学数学课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可以给初中数学教育提供有用的价值,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飞速地发展,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在不停地变化,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更加反省我们的教育,有效地利用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让我们的数学教育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方雷来.初中数学教学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培养浅析[J].考试周刊,2011(70):96-97.

12.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篇十二

纵观当下课堂导入现状,教师演独角戏,学生“被导入”的现象依然存在。如课头师生问候“被应答”,情景创设“被设计”,活动开展“被参与”,在诸多导入环节中,教师尽情地舒展着自己的教学风采,学生往往成为“局外人”,影响着课堂目标的达成。因此,导入环节应优化策略方向,充分体现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相互交融,以教学对话促进主体间性的交互,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决不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一、游戏导入注重趣味性

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儿童在游戏时表现出自主选择、主动性、体验深等特点。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把学生带入游戏情景,可与学生一起沉浸其中,为之吸引,因此在学习方法的小样本调研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英语课堂教学采用游戏导入。游戏导入形式多种多样,而只有适应儿童需求设计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导入活动。我在教学导入中常常组织猜地方、猜物品、猜人物、猜声音等猜测游戏,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开动脑筋,踊跃发言。

如在5B Unit 8 Open day教学中,为引出there的句型,在课头设计了猜测物件的游戏。我先让学生抢说同类词,然后出示一只装有物件的彩色盒子作为礼物。“I have some presents for you.They are in the box.What’s in it?”让全班学生发挥想象猜测。当学生发现打开后里面是一只红色小盒时,再让他们猜里面装着什么,学生又惊喜地发现里面装的是英语课代表的文具盒。由于不少学生知道文具盒中装着什么,学生都迫不及待地猜测着盒中的文具,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设计该活动的目的不在于猜测的结果正确与否,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历想象,乐于参与其中,在导引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猜测活动的过程中引出新句型,并在多次猜测活动中巩固新句型。

二、直观导入注重亲历性

在小学英语课堂导入中,如将图片、照片、实物、模型等物件直观地呈现在课堂,不仅可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导入氛围,更可在短短的导入过程中引发学生通过比较和联想,与原认知进行对比,以分辨新的语言特点,养成善于思维的良好习惯。

如教学3B Unit 3 Family members时,我要求学生每人带一张家庭成员的合照,我发现学生在课前就兴致勃勃进行了交流。一上课,我便翻开班级相册,出示了一张春游活动时拍摄的班级集体照,把学生从虚拟的课本人物情景带进现实生活,以营造良好的会话氛围,为学习新知作铺垫。如在教学句型“What’s his/her name?”这一句型时,当放大的集体照出现在投影屏幕上时,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了,这时我便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用学过的句型表达几个同学的外貌特征,然后导入新课。正因为学生有了亲身感知,因此课中相互交流自己的家庭合照,课后制作小组合照相册的过程中,巩固和拓展语言的参与热情始终未减。

实物导入时,由于实物的类型不同,应让学生通过触摸、品尝、近距离观察等不同方式,增强学生对实物的深刻感知和理解。在采用多媒体或手工制作的卡片等实物导入时,我常常用摸卡、藏卡、闪卡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看图片、说单词、练句型,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综合运用中激发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三、情景导入注重体验性

情景导入是指在课头就创设形象逼真的语言环境,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所指出,教师要重视语言情境在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语言情境在激活学生生活知识经验、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降低学习难度、提升语用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创设接近生活的多样化的语言学习情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情境导入的作用就在于激趣体验,让学生快速理解和感知语言,为学习新课奠定良好基础。情景导入常用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文本情景、随机利用课堂情景、积极创设生活情景等,让这些外界事物引起学生内心的感受和体味,引导学生情感发展的律动,全身心地进入课文特定的情景。

如三年级下册Unit 7 On the farm的文本情景是Liu Tao带着Mike去爷爷的农场,在参观过程中一起谈论新的动物和水果。对话的内容是运用What are these/those?Are these/those……?介绍农场的四种动物和三种水果。有位老师的导入方式是先播放学生到农博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视频,让学生先说说在农博园看到过什么,最喜欢什么,以唤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在学习课文中的水果和动物的单词时,因为体验状态催化了学生的情绪,所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出乎意料的活跃。这时老师介绍Liu Tao的爷爷也办了个农场,问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引导学生看图向Liu Tao的爷爷提些问题,这时,学生在“此”之情和“彼”之情的融合中学习新句型,有的兴致勃勃地介绍、有的饶有兴趣的提问,扩大了课堂互动的参与面。

四、谈话导入注重交互性

如果说独白式的谈话导入是教师“自说自话”,那么问答式的导入是“请君入瓮”。所以谈话导入要改变师生“一问一答”的僵化模式,只有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才能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在课头就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自由会话,在多元互动中复习巩固知识,引入新课学习。专家认为,谈话导入的作用是导引、启发、推动和帮助,师生应该相互作用,因此话题的切入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语用需求。我常常采用从自己或学生身边的事中寻找话题,或捕捉课堂情景,或结合学校生活,回忆共同经历的生活情境,这样才能形成动态的、开放的交流渠道,以引起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和沟通的兴趣。

如6A Unit 3 It was these!Part A在教材内容上,话题功能就十分明显,教师如能根据文本内容设计话题,加上自身丰富的情感与学生亲切自然的交流,能调动学生参与交流的热情,并在对话中受益。在教学前言部分时,我是这样问学生的:How do the students feel on Sports Day?还通过自己动作和神情的变化激励学生回答。接着在屏幕上呈现第一幅梅园和前言部分的文字,再问学生:But how do these students feel?Please read and find.通过谈话导入,关注学情,自然过渡到下一内容的学习。

英语是一门生活化、生命化的课程,它是一个广阔神奇的语言天地,其未定之域和空白之点等待着我们去填补,这就构成了文本与师生的对话关系。如在复习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这两个内容时,我将6A Unit 5 the farms与6B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的教材内容整合为书信的方式呈现,导入时我手中的信封一下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T:I just received a letter from my friend.Do you want to read it?S:Yes.当学生跃跃欲试与我交流时,我便提出了根据信的内容与学生一起交流的要求,这时学生都迫不及待地读着问题和信的内容。简单的对话,调动了学生参与复习的动机,使平时觉得枯燥乏味的复习课变得轻松自如。

五、插图导入注重灵活性

现行小学英语教材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为每幅插图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无声的语言图像化,姿色各异、韵味迥异的画面,能激起学生的审美愉悦和学习兴趣。为此课文插图应是课堂导入的重要载体,教师应灵活运用课文插图,选取有代表性的图片,或引出话题,或设置悬念,或预测故事情节,自然地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如:教6A Unit 3 It was there!Part A时,我先提问学生:How do the students feel on Sports Day?随即呈现第一幅插图和前言文字,而后设问:But how do these students feel?

Please read and find.运用图片导入时,我常常随机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和神情变化,引导学生凭借图片去了解课文内容及不简单的情节,这种导入方式材料现成,针对性强,学生都容易接受和有兴趣参与对话互动。

不管是哪种导入方式,都应注重参与性和全体性,正如于漪老师所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只有这样,课堂导入才能成为主动参与式英语课堂的美丽序幕。

摘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导入是主动参与式课堂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被导入”的现状,课堂导入应优化策略指向,游戏导入应增强趣味性,直观导入应增强亲历性,情景导入应增强体验性,谈话导入应增强交互性,插图导入应增强灵活性,以提高学生课堂导入的主动参与性。

13.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 篇十三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

无锡市花园弄中心小学 何佩军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必须从小学抓起,而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自主创新的教学环境

只有创设一个民主、宽松、探究、合作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主动、有效地接受各种刺激,从而培养出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具有思维独立性、批判性和喜欢创造的学生。我们主要创设下面三种教学环境:

1、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均有被开发的可能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减少命令,同意争论,允许犯错,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一、不唯我。

2、创造一个合作交流的情境。全班性的集体教育有利于教师高效率地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但却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发展学生独特的思维风格,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穿插小组学习的方式,这样学生心理感到比较安全,彼此可以启发思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触发。

3、创设问题探究的情境。问题是创造力的前提和刺激的动力,问题的解决既是创造力的发挥,又是创造力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设置困难和障碍,引起学生的诧异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的智力情感,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改进教学方式

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空间。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在自主探索中、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直到豁然开朗。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长、发展、提升的过程。

1、让学生动手操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更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鼓励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学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然后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引导学生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体现到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实践证明,讨论最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生生沟通情感和交流信息,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全班性地讨论由于人数太多,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毕竟不多,所以多数同学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听众。而分组讨论恰恰弥补了这一缺点,它调动全体学生都参与讨论,敞开自己的`思维,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位一个学生得到思维的锻炼,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3、鼓励学生勇敢提问。

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更应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把经过思考后遇到的困惑提出来。如教学《比的认识》时,有的学生会问:“既然比的后项不能为0,为什么球赛时有3s0、5s0呢?”

4、精选课堂练习

14.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篇十四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记一次英语课堂的自我观察

陈燕萍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本部)

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要求有了质的飞跃。在课堂上如何给予学生更多,如何让学生练习更多,是每一个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教授3B Unit11 A good idea这堂课时,我利用不同的班级,尝试了对本课内容进行拓展和修改,旨在使学生在主动思维中学习。我进行了如下的观察对比。

一、创新英语活动,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观察现象概述】

英语活动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在每个英语课堂上,教师都会设置各种不同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得以运用。本课我设计的主线为dream,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海景图片猜测老师的dream,并主动给老师提出一些让梦想更美好的建议。

第一次试课:我设计本环节的本意是想让学生灵活地使用所学句型进行操练巩固,使学生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主动地思考,进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但是,从已学句型 I can … .引申至 I like+v-ing.时,学生未能很好地将动词的ing形式说出来。在Let’s go+v-ing句型操练时,趣味之处没能完全挖掘出来,没有达到预期的创新效果。

第二次修改:同样是猜测Teacher’s dream,但是改为用图片引导,发挥学生更多的主动性,然后由学生给老师提出建议,如何让梦想更好地实现。此处改进后,学生更主动了,趣味性更强了。通过大量海景图片,学生向老师提问道:Do you like swimming/fishing…?学生自然运用了本课句型进行交流,给老师提出建议实现梦想,同时升华了师生间的情感,平等友好地进行互动。

【观察对比分析】

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决定的。利用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幻灯、录像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互帮互学的积极氛围

【观察现象概述】

英语课堂要努力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在有限的40分钟内,()让学生有无限想要和他人说英语的想法。小组合作学习必然是一种越来越有效的教学模式。本课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我设置了不少,最后的这个funny dream环节,是本课的最终操练部分,体现了每组组员互帮互学的积极氛围。

第一次试课:

Funny dream 的环节,是想让学生通过抽取红色纸条(运动类)和绿色纸条(地点类),编写一句话,然后和同组伙伴分享自己这个Funny dream.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问题重重:(1)课前没有将教室桌椅重新安排,受到场地的限制,小组活动未能很好地展开。(2)学生抽取两张纸条后,急着书写那句话,没有和同组伙伴进行交流。

第二次修改:

由于第一次试课时,funny dream的环节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课后都模仿着做纸条玩抽签的游戏,因此我决定将这个游戏进行到底。但仅是让学生抽签填空,这个游戏就变得非常个人化。久经思考,我将原来的编写句子改为编写对话,强调两人合作学习。首先将班级成员分成七个小组,平均六人一组,准备红色和绿色纸条各六张,每次每人抽取一张,可自由选择不同颜色纸条的组员进行对话并书写,之后可另外抽取,改变组员自由搭配进行对话,突出小组合作意识,希望通过他们的自由搭配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观察对比分析】

对比前后两次funny dream的设计,同样的红绿色纸条,但却收到了不同的.效果。第一次,对游戏环节考虑不周,分享funny dream的时间非常有限。第二次,我改成了对话形式,当一位学生抽取纸条后,自选对话的对象进行提问,对方抽取不同纸条,边答边猜将会出现的有趣内容,学生对整个对话过程好奇不已。一次对话后,还可继续选择其他组员另外搭配,编成不同的趣味对话。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相互合作能力。

三、注重情感交流,激发积极健康的学习意识

【观察现象概述】

本课涉及的小组合作、计划制定、梦想建议等课堂活动,都少不了“情感”的润色。根据中年级学生特点,学生应处在语言实践的主体位置,在语言训练的同时,不忘健康的情感交流,不断潜意识地内化,从而激发积极健康的学习意识。

第一次试课:

通过观察课文动画,发现本课主题是主人公David的一个dream.因此我决定用dream为主线,贯穿本课内容。在本次试课中,以dream这条主线作引导,教学环节基本能够完成,但最大的欠缺是情感的交流,使得教学环节较为生硬。

第二次修改:

在第二次课堂上,我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面小红旗,有利于在活动中进行小组间的竞争,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另外在Yoyo’s dream中,设置了一个制定儿童节计划的环节,在句型适当操练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且渗透了“少数服从多数”的积极健康的合作意识。

【观察对比分析】

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贴近生活的一个“制定儿童节计划”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遵循活动规则、悟出生活原则。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信心,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意识,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

【自我观察启发】

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潜在性,一旦被教师调动起来,就会对英语学习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小学英语主动性学习的任务是要培养小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意识。本课是我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次尝试,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有效性、娱乐性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将继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国有商业银行中年员工激励机制建设下一篇:管理者当众演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