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24-09-08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精选7篇)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篇一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主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我系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积极实践和探索。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近多年来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首先要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定位。

一、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定位

我们需要如何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定位呢?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培养目标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我们高屋建瓴,用辨证的、动态的、发散的思维方式去把握其定位,有了明晰的定位,一有全有,相应的措施、办法都会制定出来。要从实际出发,紧跟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世界风云变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激烈,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的时代背景中,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社会背景中,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发展背景中,去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 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善于疏导,注意发扬民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采取广泛参与的方法、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平等讨论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就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平等对待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真心真诚地和学生交朋友,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要贯彻好民主原则和疏导方针,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倾听学生呼声,关注学生正常的利益诉求,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透过学生思想政治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分析查找原因,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切实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有的放矢地抓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因人施教,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望、闻、问、切”,防止“一锅煮”、“一刀切”和“一个方子吃药”,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送之以爱,真正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以人为本是对人性的唤起和尊重。以人为本的德育,是让学生去体验美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1

体验崇高。说到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功能是陶冶人生、铸造健康饱满人格。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回答好两个问题:一是人类应该这样存在;二是人生应当怎样度过。也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如果重智轻德、忽视思想品德塑造、必然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就是有智商,但没有智慧;有知识,但没有文化;有文化,但没有修养;有欲望,但没有理想;有理想,但没有信仰,最终是有青春,没有热血,这将是十分危险的。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是要在科学研究人的品德形成的规律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如大一的德育目标是普及社会基本文明规范。大二的德育目标是向学生传播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今后作为社会劳动者的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大三的德育目标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教育内容上突出三项基础教育,即民主法制教育;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健康心理教育。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心理、专业等特点和发展规律,加强针对性。有低到高分成三个层次,即:专业思想和学风教育;职业道德和立志成才教育;学有所成和择业教育。二是要探索实施主体性的德育模式。我根据主体性教育模式的特点,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独特的教育方法——对话。传统的谈话,是教育者居高临下的空洞乏味的说教。对话则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它完全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会晤。教育者通过对话启迪学生的觉悟,引导学生反思自省,达到教育的目的。三是探索实施情感型的德育模式。我在平时都能主动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这样才能以情动人,达到以理服人。因此,无论是在创建文明寝室活动还是志愿者服务,同学们都能与我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四是探索和实施渗透型德育模式。道德规范和学生的品德塑造是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的产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的,自我封闭的而应当是全面渗透的。即德育过程渗透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是渗透于教学、管理、服务等所有工作领域的。经过努力实践,现已逐步形成主题班会,团日活动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成才中心开展

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成才这个中心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必须从严要求,服务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保障人才的政治素质,又必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思维方法、创造力和能力增长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用高尚的精神感染人,优秀的作品启迪人,先进的文化陶冶人,以崇高的自身人格力量塑造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抓好养成教育。坚持从基础抓起,自身做起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仪表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二是注重情商教育。通过讲座方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通过各类竞赛活2

动和问题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关怀他人,注重协作等方面能力。三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进行专业角色定位。从当前情况看有少数学生与正确的功名背道而驰。也有些学生不思建功取业、可以取功名;或不顾职业道德、视物质利益第一。这呼吁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四是进行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教育。每位学生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学校和老师去开发,而开发的基本手段就是教育,创造一种开放的、进取的宽松环境发展个性教育。五是开展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认识到现代经济不只是能力和利益的竞争,最终将是理想、道德的较量。六是加强政治信仰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面向世界进行政治角色定位。政治角色定位的核心是树立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七是加强人格精神教育。人格精神是道德的核心。组织学生参与有益的文化、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人。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开放性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高校的围墙已无法阻拦大学生从社会获取各种知识、信息、观念、体验等等。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哪一个队伍能够独立承担完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我们主动地用理性的思维把大学生放在社会大舞台中去培养,增进其战略思维、全球视野,提高其思考力、鉴赏力,辨别力、执行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积极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的开放性。(1)充分应用多种力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育人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育人环境,可以对大学生起到教育、熏陶、导向、约束和凝聚的作用。要充分应用多种力量,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途径的创新,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2)社会的教育力量

一是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要正确把握“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风雨、见世面,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经受各种环境的锤炼,增长各方面的才干,以此激发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以志愿者服务为教育载体,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我根据立足校园,走进社区和走向社会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强指导,精心组织,优化效果方面做文章,使志愿者服务重在奉献的价值观和锻炼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立足校内、小事做起。根据学院、系和班级的需要,即使组织活动。如为学院信息中心搬运图书,整理资料,为宿舍周边绿化地清除杂物,捐款等活动。特别是学习“结对子”志愿者服务效果显著。一位患病住院手术的同学在四位学习志愿者的帮助辅导下,顺利通过期终考试。学生家长激动地说:“我的儿子生病是不幸的,但有幸的3

是得到同学们无私的帮助。”

走进社区,服务于民。我们建立了一个固定为民服务点,每月两次为洪庙老年护理院打扫环境卫生。我们还组织爱心助老服务。内容是为老人翻身、擦身、读报、聊天。由于老人长时间瘫痪,身上有一股异味,但身为独生子女的同学都能做到微笑服务,毫无怨言。有时还买上水果、营养品送给老人。在老人临终前一天,同学们来到病榻前轻声呼唤着老人,抚摸着老人的双手,老人虽然不能讲话,但他显然听到了同学们的殷切呼唤,因为他的双眸噙着泪花。在场的医护人员也被这场面感动得泣不成声。老人的女儿激动地说:“是你们年轻的大学生为我爸临终送上温馨的人间真情。”

走向社会、服务社会。2004——2007两届上海少儿文化艺术节,我们组织了十几位同学参加了志愿者服务。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气温高、交通不便利的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开幕式及闭幕式演出的直播现场工作任务。他们的乐于奉献、团队合作精神受到主办单位的赞赏,并向学校写了表扬信。2007年10月参加了世界特奥少年与上海少年手拉手主题的志愿者活动,通过活动,同学们都深有感触:“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知识,也让我们大开了眼界,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锻炼提高了自己,这次志愿者服务将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通过志愿者服务,使很多班级已形成助人为乐、甘于奉献,关心集体的风气。平时,只要院系有突击性任务,学生总是随叫随到,认真完成任务。在今年和去年的义务献血活动中,同学们都踊跃报名参加,并超额完成了献血的任务。(4)以“为团旗争光添色”主题团日为教育载体,加强人文精神的熏陶

一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先后组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城市的记忆——上海近代历史档案陈列馆》、《做时代的先锋为党旗增辉——建国以来上海市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档案文献图片展》、《孙中山与上海——文物文献档案展》、《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地——渔阳里》等。二是开展艺术教育加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先后举办《弘扬“五四”传统、做“四有”新人》革命歌曲大合唱比赛、《祖国山河美》摄影作品展;先后组织《党在我心中》征文比赛;四是结合当前形式任务,组织主题教育如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组织团员青年开展《责任、爱国、成才》主题教育。同学们深有体会地说:“爱国需要热情,学生必须把爱国主义激情化为为四化发奋学习的动力,立志做“四有”新人。(5)校园文化的熏陶力量

校园文化是面向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参与、锻炼、娱乐和全面发展、成才的良好环境。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超前性、不稳定性和边缘性等特征,其作用是长久的、潜在的。要结合高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以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传承高雅艺术和优秀民族文化为龙头,以增强青年学生人文素养为重点,以激发广大同学参与热情和创作激情为主旨,努力构建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富有创新意义和学校特色的涵盖科技学术活动、社团文化活动、节日纪念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的多元化、全方位、系列化、高层次的校园文化体系。让健康、规范、高雅、浓郁的先进大学文化4

滋养熏陶大学生,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6)学生的自律力量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 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 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自我教育和叶圣陶所说的不教育,本质上都是主张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形式。要根据当代大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创新工作方式,突出学生自我管理,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生为主来做的路子。充分挖掘大学生自律力量,构建一套完整的学生自我管理的网络管理体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由教师主导的模式,转为重点依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由教师进行指导,大胆放权,充分发挥党、团、学生组织如学生团总支,学生会、班委会,生活区的楼长、层长、宿舍长的作用。

二、加强学风考风教育,是形成良好班风的核心

学风考风是班风的核心。我主要是通过实施以自我教育为主体的系列教育载体,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和文明考风。

1、以开展创“无迟到、无早退、无旷课”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学习纪律性。

我们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组织开展创“三无”竞赛活动。通过创“三无”逐步减少迟到次数,已基本消灭迟到,杜绝早退和旷课。我们加强考勤,每周公布一次考勤结果,全学期评比一次,做好记录,把评选结果与学生的荣誉挂钩。如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时,在同等条件下,我们对全年“三无”出满勤的学生优先推荐。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学习纪律。

2、以“结对子”活动为载体,培养学习刻苦性

通过“结对子”活动不但提高了学习后进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习后进生的学习刻苦性。有7位学习后进生在成绩好的同学的辅导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多看书,多思考,多练习方面。经过刻苦学习他们的考试成绩从大一的两门不及格到大二第一学期消灭不及格。

3、以开展学习目标交流没载体,提高学习计划性

我们从大一第一学期起,坚持每学期出根据专业教育计划和个人实际制定学期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计划执行中,引导学生注重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学习目标交流和学习方法经验交流。通过交流和互相促进,大大提高了合格率。

4、以“诚信是修身立命之本”主题班会为教育载体,强化学生的诚信道德观念。为了培养诚实文明的考风,我们主要是以正面教育为主和相关措施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我们在每一学期复习迎考期间都要召开《诚信考试远离作弊》的主题班会。一是组织诚信专题讨论。明确诚信的意义和价值。诚信是做人、行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二是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的分析。同学们列举了校园中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并进行分析。同学们通过讨论和自我教育,认为诚信考试5

是当代大学生基本的素质,诚信考试的关键是自律。三是进行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组织诚信故事会,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到诚信教育。四是案例式教育。通过诚信正反案例说明诚信是做人、立业、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五是通过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从制度上约束作弊行为。六是加强考前心理辅导。通过考前心理辅导,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复习方法的科学性与多样化,合理的休息和娱乐对保持考试中的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作用。从而矫正了怯场心理,轻松应对考试,发挥最佳水平。

三、加强行为养成教育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关键

以创建文明寝室为抓手,加强行为养成教育。创建文明寝室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是开展文明寝室达标活动。大一第一学期通过抓五个落实,逐步培养学生的文明生活习惯,变他律为自律。一是抓思想落实。二是抓组织落实。三是抓制度落实。四是抓活动载体落实。五是抓考核评比落实。让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寝室的安全卫生。第二步是开展文明寝室创优活动。在达标的基础上,一是抓典型,以点带面。二是发挥四个作用。

第一、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协调、指导作用。形成管理到位;自我教育到位;考评到位的三个同步的寝室管理制度。

第二、充分发挥样板房的示范作用,通过文明寝室样板房的示范,促进个别班级的寝室安全卫生,从不合格到合格、合格到优良。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寝室是我家,安全靠大家”的创建口号。实现了“老师要我这样做”变为“我自觉这样做”。我系在文明寝室创建中,多次得到学生处的表扬,成绩达到优良。

第四、充分发挥宿管小组的监督作用。采取宿管小组成员负责若干寝室管理的责任制。特别是在杜绝违章用电和夜不归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步是开展“学习型”寝室试点活动。把良好学风引进寝室,从而深化、优化文明寝室内涵。把“学习型”寝室的建设作为学风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的结合点,以充分发挥寝室的自我学习功能。有的同学说:“我们能取得优良学习成绩,得益于寝室的良好学习环境”。

四、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因素

优秀学生干部不仅是形成良好班风的保证,更重要的是学生活动中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干部特别是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这些人的品质、作风、形象往往影响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形象。由于学生干部和学生是同龄人,在心理、知识、性格上有许多共同点和共同语言。因此,他们在班风建设中有时候可以起到辅导员不能起到的导向作用。

我对学生干部的使用原则是既要信任、支持,又要在使用中观察及时调整,把品6

学兼优又具备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吸收到班委会、团支部,以保证良好班风形成的核心力量。在培养学生干部队伍方面,我通过加强培训、规范管理、试行辅导员助理等措施,为学生干部的成长搭建成功的平台。

1.为学生干部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提高机会。实行每周一次碰头会,每月一次班委工作例会和每学期一次书面总结交流培训制度。对个别综合素质好,但能力较弱的学生干部,我予以热心扶持,有意识通过压担子,耐心教给他基本工作方法,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提高。

2.对学生干部采取动态管理。为保证学生干部的素质,实行学期考核测评制度。从遵章守纪,学习态度、考试成绩、团结同学、行为习惯、工作效果等六个方面,每学期末由学生代表和辅导员对他们进行测评打分。对80分以下者予以及时调整,使学生干部队伍始终成为班集体的中坚力量,良好班风的示范。

综上所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在生动活泼讲求实效,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满足于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基础上,注重途径的多样化,强化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工作,能得到学生的共鸣,这样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上海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崔志萍

2008-6-10 7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篇二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解放思想是一个广泛的、科学的、历史的命题,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大体经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 每次思想解放都进入了新的境界, 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从阶段发展目标任务来看, 20世纪80年代提出首先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90年代提出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进入21世纪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首钢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 历经承包制改革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的战略探索阶段, 进入21世纪, 历经“苦干三年, 打好四个基础”, 经过搬迁调整战略的实施,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3年以来, 首钢引导广大职工解放思想, 一年一个主题, 找准载体, 不断深化推进。2003年开展“八破、八立、八做到”活动, 2004年开展企业创新工程, 2005年创建学习型企业, 2006年把“创新创优创业, 建设21世纪新首钢”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追求, 2007年又提出“弘扬长征精神, 立志创新创优创业”。这些工作相互贯通, 不断深化, 引导广大职工树立“自强开放、务实创新、诚信敬业”的企业精神, 培育“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求真务实、人才为本”的企业文化, 兴起了大学习、大练兵、“大提素”的热潮, 呈现出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激情创业的喜人局面。通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首钢荣获“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杰出品牌组织奖”, 是全国20家获奖单位之一。

当前,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引发实体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 首钢引导广大干部职工, 既做好长期应对困难的准备, 又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提出“为创新深入对比思考, 为创优找准目标定位, 为创业定准措施、练好基本功”, 深入解放思想, 对比先进查找差距, 在提高各种竞争能力上狠下功夫。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 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机遇, 采取一系列新措施, 化解各种风险,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有科学的发展定位和战略决策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必须有科学的定位和战略决策。战略决策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制定发展战略, 要针对本企业的情况进行环境分析, 不是泛泛地讲形势, 要分析形势变化对本企业的影响程度, 分析对标企业指标与本企业的数量关系及其原因, 分析先进企业的优势所在, 找准我们的薄弱环节, 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战略目标要明确具体, 制定保证措施, 提高战略的可操作性;要进行动态管理, 把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措施结合起来, 提高战略的执行力。

首钢提出了“做强做大核心产业钢铁业;大力发展具有高新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的电子机电业、建筑业、服务业、矿产资源业等优势产业, 提升拓展海外事业”的战略定位。首先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加快, 将继续带动钢铁工业发展;在资源日益紧张、环境压力加大的情况下, 钢铁业正在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 提高产业集中度, 转变发展方式, 为首钢通过搬迁实施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第二, 首钢从事钢铁业有长期积累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而首钢曾经要发展的某些高新技术产业, 是首钢不熟悉的领域, 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撑。第三, 首钢的非钢产业是随着钢铁业的发展派生出来的相关联产业,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形成了与钢铁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如果现在没有这些非钢产业相配合, 钢铁业搬迁项目建设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进展。

当前首钢正在实施钢铁业搬迁调整, 是审时度势, 统筹兼顾国家、地方、企业和职工利益做出的战略选择, 有利于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有利于促进华北和环渤海地区钢铁布局调整, 为中心城市钢铁企业搬迁调整探索经验;有利于为我国钢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有利于提高我国钢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首钢通过新的载体实现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首钢的大事, 更是国家的工程、是党和国家交给首钢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按照首钢“十一五”发展规划, 到2010年, 销售收入、实现利润、钢产量、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 分别比2005年翻一番;把首钢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运行高效型、循环经济型、和谐发展型企业, 在钢铁业和综合经济实力方面居国内一流行列。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

党的十七大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目前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的一些硬件设备, 通过不断引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优势钢铁企业正在形成独特的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但从行业总体情况看, 在核心技术、自有知识产权、管理软件方面, 与国外先进企业还有很大差距。首钢过去以长材生产为主, 缺乏生产高档板材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要实现从长材生产为主向高档板材和精品长材转变;要按照国家要求把首钢京唐钢铁厂建成“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工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紧迫。

首钢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搬迁调整的中心环节, 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了“一级研发、多地分布”的产销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 与欧洲、日本、美国许多钢铁和设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合作;与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联合成立了多种研发平台, 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为首钢新钢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首钢各新钢厂总体工艺装备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首钢京唐钢铁厂按照“先进可靠、节省高效、系统优化、集成创新”的原则, 采用了目前我国最大、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系列大型装备, 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220项, 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占三分之二以上, 设备国产化率约占价值的70%、占重量的90%。首次在5500m3大型高炉采用一系列自主创新技术, 包括首钢自主研发的无料钟炉顶技术, 自行设计的全干法除尘技术, 联合设计的顶燃式热风炉技术, 大型高炉—转炉界面采用首钢自主集成的“一罐到底”技术。其炼钢厂是国内第一个按“全三脱”冶炼模式设计的炼钢厂, 是世界上单体生产能力最大的炼钢厂。已经投产的北京顺义冷轧厂, 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居当今世界前列, 国内设备制造重量占总重量的87%。先期建成的迁安钢铁公司、首秦钢铁公司, 集成了一批自主创新技术, 达到同类工厂国际一流水平。

2003年至2007年, 首钢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5%, 取得科技成果180项, 有4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请国家专利194项, 获专利授权12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北京市和冶金科学技术奖69项;主持制定国际标准11项, 国家标准18项, 行业标准6项;获国家冶金产品金杯奖21项。全集团“双高”产品比例2008年可达到72%。首钢技术研究院在全国438家企业技术中心评比中, 由2001年的184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7位。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管理“软件”建设。建立板材管理模式和管理标准, 树立高标准定位的标准文化;科学系统精细的严谨文化;全流程模块化、数字化的工艺技术文化;一丝不苟、精准控制的执行文化;生产技术营销和谐一致的高效文化;高度重视客户需求、为客户服务的市场文化;不断创新、持续改进的进取文化。通过“软件”建设真正驾驭好先进设备, 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 首钢必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 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职工利益不仅体现在物质利益上, 还必须体现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利;随着时代发展, 精神上的需求、学习进步的需求, 实现人生价值的需求, 已成为职工全面发展的根本利益所在。

一是用宏伟的发展蓝图凝聚人心和力量, 使职工看到了希望, 坚持了信心。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 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和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通过建设学习型企业, 引导职工加强学习、增长才干, 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一流的人才才能干一流的事业”、“事业发展最急缺的人才是最珍贵的人才”, “能够聚集和使用好人才的人是最重要的人才”等新理念。加大干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干部交流、末位淘汰力度, 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设立了2000万元的人才开发培训基金,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工人分别设立职务晋升的“绿色通道”, 激发全体职工学习进步的积极性。目前首钢职工中有博士108人、硕士1091人、本科生10324人, 实现了人才建设的“百千万工程”, 高级技工达到13767人, 占技工总数28.3%, 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干事创业舞台, 首钢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首钢北京地区压缩钢产量到全部停产, 从2005年到2010年共有6.47万名富余人员需要分流安置。这是关系广大职工根本利益、关系首都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我们采取“六对六清”的办法, 即“核对数字、核对岗位、核对时间、核对人员、核对素质、核对住址”, 做到“岗位工作清、人员对象清、思想状况清、家庭情况清、支援意向清、分流时间清”, 计划通过新项目安置1.91万人, 退休1.09万人, 内退安置1.35万人, 面向社会分流2.12万人, 坚持有情操作, 动态管理, 分阶段加以安置, 目前已累计分流安置2.69万人。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 确保职工利益, 保证了企业稳定。

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走和谐发展之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首钢在搬迁调整和发展过程中, 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统筹兼顾企业与社会、与政府关系,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首钢钢铁业向外地发展, 总部和非钢产业在北京发展, 处理好与各级政府的关系, 共同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一是首钢以搬迁调整创造的新业绩, 建设的一流工程, 以顽强拼搏、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赢得了各级政府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二是首钢与唐山市、迁安市、秦皇岛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新钢厂建设、参与地方钢铁企业结构调整、发展矿产资源业、机械制造、服务业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河北省把首钢京唐钢铁厂项目作为“一号工程”, 给予全力支持, 各项外部基础设施已经建成, 为新钢厂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首钢搬迁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首钢在北京通过发展总部经济、优势非钢产业, 充分利用钢铁业搬迁后的土地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统筹兼顾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在首钢搬迁调整多条战线同时进行的情况下, 一是统筹生产经营、压缩钢产量、安置富余人员和新项目建设的关系, 实现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二是统筹钢铁主业与非钢产业及海外事业发展的关系, 以钢铁业搬迁调整带动非钢产业的发展, 发挥集团整体优势。三是统筹向外地发展与北京地区发展的关系, 充分利用北京钢铁业搬迁后腾出的土地资源, 发展首钢总部经济、高新技术研发、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实现首钢在北京的更大发展。四是统筹企业发展与职工全面发展的关系, 通过发展解决好职工各方面的切身利益问题。五是统筹压产搬迁与安全稳定的关系, 做好矛盾的排查化解工作, 搞好安全生产。北京奥运会期间首钢没有发生一起集体上访, 没有发生一起工伤事故, 保证了和谐稳定。

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首钢作为国家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 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深化改革开放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首钢在改革开放初期, 率先实行承包制, 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扩大企业自主权, 为国有企业改革探索了有益的经验。1995年以后, 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钢铁主业成立了上市公司, 通过集团化改革, 分立非钢产业子公司, 增强了面向外部市场的竞争能力。进入21世纪, 适应搬迁调整新形势, 积极推进辅业改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首钢列入市国资委改制计划的108家单位, 到2007年累计完成和基本完成92家, 通过经营者和员工持股, 转变经营机制, 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对原来兼并的20多家外埠企业, 按照改革、划转、发展的方针, 多数已划转地方政府管理, 理顺了管理体制, 企业经营状况也明显好转, 多年困扰首钢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

以开放的思维, 创建开放式企业, 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一切资源加快发展。首钢在我国较早开展了对外合资合作, 近年来又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累计与国内外148家企业和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树立开放合作的文化, 对合作对象、合作项目, 从现实和长远的战略地位综合考虑, 既要吸取以往教训, 慎重决策, 避免进入我们不熟悉的行业和领域, 防止投资失误;也要抓住机遇, 对看准的项目, 不仅要正确评估项目本身的投入产出效益, 还要正确评价长远战略地位及无形资产价值, 立足于与合作伙伴的长期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不断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走循环经济、绿色制造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是我们企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首钢多年来始终把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 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任务, 以“人、技术、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 为打造“绿色钢铁”做了大量工作。1995年以来累计投入22亿元, 完成环境治理项目404项, 在前几年已经停止了一些工厂和设备生产, 2007年与1995年相比, 首钢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降低84.5%、88.1%、78.2%, 吨钢综合能耗从1129.9千克下降到658千克, 吨钢耗新水从9.13立方米下降到4.31立方米。为实现“绿色奥会”的承诺, 2007底开始压缩北京400万吨钢产量, 2008年三季度又采取非常措施, 月产量压缩到仅相当于原产量的27%, 各项污染物排放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0%以上, 全年下降50%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包括建设钢渣和高炉水渣超细磨生产线, 利用焦化工艺大规模处理废塑料, 充分利用尾矿生产精矿粉, 与国外企业共同投资熔融还原项目进行了工业性试验, 与新日铁合作共同开发干熄焦项目。在河北迁安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 包括11个资源利用项目, 正在为当地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首钢京唐钢铁厂按照国家提出的成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的要求,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 基本实现废水、固体废弃物零排放。吨钢可比能耗要达到649千克标煤, 吨钢耗新水3.84立方米, 水循环率97.5%, 吨钢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0.3千克、0.25千克, 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际同类钢厂先进水平。实施海水淡化, 每年节约淡水2000万吨, 为社会提供浓盐水1800万吨, 电站采用海水直流冷却, 每年节水1070万吨。通过自发电每年节约社会供电55.1亿度。高炉水渣、转炉钢渣和电厂粉煤灰用于生产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还可向社会提供200-300万立方米居民住户采暖热源。钢铁厂临海建设, 每年减少铁路、公路运量约1800万吨。迁钢公司、首秦公司、顺义冷轧厂按照“节能环保型、循环经济型、清洁高效型”冶金工厂的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 节能减排已经达到了全国同类钢铁企业先进水平, 成为高效、低耗、环境友好的示范工厂。

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篇三

摘要:近年来,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缓慢压力大,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安徽某高校大胆创新,在安徽省属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青年教工联合会,借助青年群众性组织的形式、优势和特色,激励青年教职工奋发成才,引导青年教职工爱岗奉献,凝聚青年教职工建功立业,打造了固定的工作平台,形成了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和长效工作机制。依托高校青年教师教工联合会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还应坚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搭建起六大联系服务平台。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群众性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5)06008204

收稿日期:2015-10-20

作者简介:赵宁(1978-),男,安徽淮北人,硕士,政工师,研究方向:管理学。

Innovation of and reflect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n

young teacher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a case study of the Union

of Young Teachers in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O Ning ,

PENG J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Anhui 232001,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young teaching staff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he Party and state. However,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nd high pressures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still exist. To solve the problem,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de bold innovation and took a lead in establishing the Union of Young Teachers among universities of Anhui province. By virtue of the form, strength and specialty of youth mass organization, the Union is capable of encouraging young teachers to work hard to become qualified scholars, guiding them to be dedicated to their posts and uniting them to make contributions. The Union also built a stable working platform and formed a long-term working mechanism and provided practical experience which is applicable in other schools. Besides, strengthening and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young teachers with the help of the Union involves the future efforts in the three field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ix supporting platforms.

Key word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young teachers; ideology and politics; mass organization

近年来,高校的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高校青年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成长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创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背景

(一)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缓慢压力大

高校青年教师往往都有着比较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肩负着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还被寄予接好知名学者专家的接力棒、迅速成长为本领域学术大师的愿景。他们这群默默无闻的、白纸一张的年轻人在确定科研方向和研究问题时注意力不集中,缺少积累和规划意识,较难在他人的现有研究基础上找到新的突破口,在省级国家级教研、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很难被评审专家认同,中标率低,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奖励署名时,排名多数靠后。他们年收入普遍在15万元以下,不少人入不敷出,刚刚博士、硕士毕业工作的收入更少,生活费捉襟见肘,甚至还要“啃老”[1]23。他们在教师角色适应、婚姻恋爱、职业发展定位、学历提升、职称评定、住房等问题的多重困扰下,容易成为职业焦虑的高发人群。他们消极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引起对职业的倦怠感,无法全力以赴投入教学和科研活动,陷入教学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恶性循环[2]63。

(二)党和国家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2013年的第20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 “五四青年节”的系列重要讲话中都对高校青年教职工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教育部、中宣部、中组部也在2013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阐明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制定了具体、有效的措施。可以说,高校青年教师是未来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中流砥柱,但其生活现状、发展状态和利益诉求现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将对高校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起到莫大的推动作用[3]62。高校应切实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构建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不仅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更要用感情留人、环境留人[4]131。

二、高校青年教工联合会——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

2011年以来,针对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问题,在认真梳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安徽理工大学大胆创新,在安徽省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青年教工联合会,借助青年群众性组织的形式、优势和特色,激励青年教工奋发成才,引导青年教工爱岗奉献,凝聚青年教工建功立业,打造了固定的工作平台,形成了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和长效工作机制。

(一)高校青年教工联合会的设立目的和主要宗旨

凝聚广大青年教工,关心关注青年教工的成长,充分发挥青年教工的智慧和力量,是学校赖以发展的最可靠保障。安徽理工大学成立青年教工联合会,是顺应高等教育大发展后高校青年教工队伍不断壮大现状的需要,是新形势下延伸共青团工作手臂、积极作为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

青年教工联合会作为一个新成立的青年群众性组织,从服务对象来看是介于学校工会和共青团组织交叉的服务范畴,应从关注青年教工、服务青年教工、凝聚青年教工、促进青年教工成长进步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青年教工的主体地位,为青年教工搭建交流思想、学术科技合作、感情联络的互动平台,促进学校与青年教工良性互动,充分调动青年教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的积极性,达到推进青年教工共同进步、学校整体工作科学发展的目的。

(二)高校青年教工联合会的组织定位与工作思路

一是要突出一个“稳”字,牢牢把握工作导向。高校青年教工联合是一个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和省青联指导下,由学校广大青年教工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其宗旨可以概括为“提升凝聚、构建和谐、促进合作、推动发展”这十二个字。青年教工联合会的各项工作,并不只是为了联络感情、促进认同、加强凝聚,更在于要通过联合会这一组织,一方面使学校能够真正听到青年教工的心声,了解青年的愿望和诉求,以便于为青年教工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能使青年教工及时掌握学校政策,理解学校的决策和做法,自觉把个人进步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才能使之成为联系青年教工、促进彼此合作、谋求共同进步的重要平台,使之成为党委放得心、教工信得过、群众都认可的组织团体。

二是要突出一个“联”字,不断增强组织认同。青年教工联合会应该是一个“讲感情、重感情”的组织,加强感情联络,是组织扩大影响、提升认同、促进凝聚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因此,青年教工联合会要紧扣青年群众的特点,积极构建青年教职工之间交流感情的平台、青年教职工与学生间实现教学相长的平台、学校与青年教职工间同频共振的平台,让广大青年教职工自觉把完成党的伟大事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任务、加速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与追求个人的人生价值紧紧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激发青年教职工创业干事热情,不断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三是要突出一个“诚”字,竭诚服务青年教职工。关心青年、服务青年、尊重青年、相信青年、理解青年是青联组织得以存在并保持勃勃生机的命根子。坚持以诚相待,以服务求认同,以服务促凝聚,以服务促发展,把服务青年、促进青年进步作为青联组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实点。想青年教职工之所想,急青年教职工之所急,谋青年教职工之所需,争取多方支持,为青年教职工悉心教学、专心科研、安心工作、热心奉献、潜心发展创造条件,多做暖人心、聚人心、促和谐的实事好事,帮助青年教工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和创新创造热情,通过服务把青年教工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四是要突出一个“建”字,促进组织健康发展。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青年教工联合会的科学化服务水平,制度建设是保障。通过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深入探索,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好模式。全体青年委员更应精诚团结,形成合力,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构建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和谐型的青年教工联合会领导集体。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把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的学术科技活动、文化娱活动作为促进青年联系、增进相互了解、构筑深厚友谊、实现共同进步的桥梁,构建内涵丰富、品味高雅、影响广泛的活动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活跃组织氛围,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家园。

三、启示与思考

笔者认为,依托高校青年教师教工联合会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把高校青年教师教工联合会建成提升全校青年教职工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组织,建成青年教职工交流、交友、成长、发展的重要平台,建成全校青年教工之家,还应坚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搭建起联系服务高校青年教职工的六大平台。

(一)抓好青年教职工的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工作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能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看青年教职工这支队伍作用的发挥。高校工会、共青团组织、青年教工联合会要积极继承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入细致地做好青年教职工的思想引导工作,加大在青年教职工中推优入党工作的力度;充分挖掘青年教职工中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使他们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到先锋示范作用。

(二)增强青年教职工对青年教工联合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高校工会、共青团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调查研究,帮助青年教工联合构建服务型领导集体,帮助青年教职工解决一些在教学上、科研上的困难,多关心、重视解决青年教职工的孩子入托、上学等实际问题,多给青年教职工争取培训、继续教育和进修机会,多选派青年教职工到各地各部门进行研修、挂职或深入基层一线群众开展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指导学生科技创新与就业创业活动,真正成为党委放得心、教工信得过、群众都认可的青年组织团体。

(三)帮助青年教职工在学术合作交流中突破困境快速成长

青年教职工大多年纪轻、资历浅、阅历少、底子薄、交际面窄,但他们又精力旺盛、富于创造、渴望成功。青年教职工要想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所突破、有所进展、有所创新,除了依靠国家和学校出台有力的培养措施,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为青年教职工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之外,说到底还是要靠青年教职工自身的不懈努力。青年教工联合会应主动顺应青年教师群体的特点,增强青年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团结意识和协同创新意识,采取适当的形式,积极推进青年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老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产学研单位之间的学术合作交流,要整合多方资源,为教职工创造形式多样的学习、娱乐、教学、科研和交流平台,帮助他们在长期、广泛的学术合作交流中增进了解,构筑友谊,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成长。

(四)搭建起联系服务高校青年教职工的六大平台

青年教工联合会要想成为学校联系青年教职工的桥梁、构筑青年友谊的纽带、引领青年成长的家园,应准确把握青年教职工工作的切入点,搭建起六大平台。

一是搭建思想交流平台,促进青年教工之间加深了解、构筑友谊。二是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校内各院系不同学科青年教工在教学、科研和学术方面的交流合作。三是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促进教学相长,指导大学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及校园文化等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四是搭建业余爱好交流平台,结合学校实际和青年特点,组织开展品味高雅、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调研学习及文体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活跃青年教工的业余生活。五是搭建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平台,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青年教工做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高尚、业务能力精湛、工作作风踏实的教育工作者。六是搭建青年教工权益维护平台,广泛搜集呼声和诉求,切实维护青年教工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现阶段,在日趋功利化的社会环境和铺天盖地的娱乐化文化环境下,对青年教师讲政治信仰是有难度的[5]29。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应是帮助,这种帮助并不是简单的服务或解决实际困难,而是“助人自助”。帮助高校青年教师提高内在素质,最重要的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职业精神和技能。各地各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掌握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业务状况,把握他们的思想特点和利益诉求,创新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路[6]120

。参考文献:

[1]铁铮.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困境及解决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12):23-24.

[2]邱强. 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5(1):62-64.

[3]徐晓明,刘静,边超.高校青年教师生活状态、发展状况及利益诉求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8-62.

[4]邸燕茹.高校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129-131.

[5]孙其昂.现代性视域中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13(17):26-31.

[6]杨志超.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120-123.

4.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汇报 篇四

丁萌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之际,同时又是近年在相继开展“三讲”活动和“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开展的又一次思想整风运动,对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快速继续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作为一名正在向党组织积极靠拢的医护人员,下面,我结合近期学习收获简要地谈一谈学习体会。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党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全面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5.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篇五

尊敬的党组织:

自今年4月我市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作为一名党员发展对象到预备党员,全程关注这次学习活动,以一名预备党员的身份,主动参加了学习活动。目前,整个学习将结束,为此,我就参加活动情况作些汇报。通过学习实践,我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才能进一步统一思想和凝聚力量,最终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抓好住房公积金贷款工作的各个方面。

首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科学发展观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党的十七大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为了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为了更好地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了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我们在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行动纲领共同奋斗,提出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党 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其次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我认识到,党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论述,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明确而科学的评价,深刻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历史地位。对于我们党和国家来说,只有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的思想,才能进一步引导我们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最后,通过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使我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近年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些既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继续,又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先进性建设的成功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特点及我国现实情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它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最新思想武器。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代共 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时代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总之,这些认识,是我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点心得,我还将继续关注,继续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的行动,争取早日成为正式党员。请党组织相信我,考验我,帮助我。

报告人:

6.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篇六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6日 09:00 来源:《求是》 期号:2012/10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近几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复杂外部环境和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紧密结合上海实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文化繁荣发展、“世博会”成功举办和党的建设等工作,推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推进观念创新,在新的思想高度上统一认识,确立发展新理念

在深化对上海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的认识上,形成“五个不”的共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上海经济社会、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变化,但长期的快速发展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在率先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现的情况下,加快实现上海科学发展和推进“四个率先”,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做到“五个不”:不背过去成绩的包袱,不受习惯做法束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受现有知识局限,不被地域思维所惑。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实践创新,推动科学发展。

在深化对上海发展目的的认识上,形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过程,我们所推进的一切发展都要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解决好“发展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努力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的物质利益、价值取向、文化权益、法治环境等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

在深化对上海发展路径的认识上,形成坚决走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的共识。上海是一个特大型开放城市,近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拉动弱化,部分传统优势减弱,工业发展遇到资源、环境约束,现代服务业发展遇到制度性障碍。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认识到上海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减少对重化工业的依赖、对投资拉动的依赖、对房地产发展的依赖、对加工型劳动密集产业的依赖;必须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四个率先”要求,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扎扎实实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在深化对上海发展动力的认识上,形成必须依靠改革开放创新的共识。改革开放创新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必须要有新的突破,特别是通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政府运行机制和市场环境,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有新突破;通过明确上海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的重大攻关项目,创新机制,在推进科技创新上有新突破;通过居住证、住房和激励等政策的突破,推动人才配置市场机制的创新和完善,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在集聚人才的政策和环境上有新突破。

上述共识的形成,对于制定和贯彻体现中央精神、符合上海实际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是坚持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以创新推动科学发展。浦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旗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是中央的战略要求。市委把高举浦东开发开放旗帜作为关系全市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将浦东作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先行先试地区,明确提出,浦东要在破除制约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上,在发现和培育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环境上,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上,在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上,在有效防范风险上和在党的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我们把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贯穿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上实现突破,通过创新破解难题,推动科学发展。

二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们从解决对上海经济发展全局影响较大的结构性问题入手,坚持集约利用土地、控制污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安全第一的原则,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上海经济发展质量和长远发展后劲。按照国家要求,率先在交通运输部门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开展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工作,支持现代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和新业态;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深化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机制,在大飞机研制等一批重点项目上取得重要进展。

三是坚持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深入推进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建设。建设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是中央对上海的要求,也是上海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定位。我们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四个中心”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努力推进一批先行先试政策实现重大突破,着力在人才聚集、交易服务、创新创意、高端制造等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增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的影响力、带动力。

四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全力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以廉租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动迁安置房等四位一体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继续重点提高最低工资和各类保障指标,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政府保障能力,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是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战略地位,着力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紧紧围绕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通过大力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上海世博会精神,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价值取向,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等多种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国际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六是坚持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为重点,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我们进一步改进地方立法和有关制度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和依法办事,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严格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着力提高执法公信力,更好地发挥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来。

三、坚持优良学风,努力在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市委十分注重学习成果的转化,认为把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是学习自身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是实现学习价值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求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努力在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上取得新的成效。

在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加快经济转型上取得新成效。2011年全市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领先传统工业,制造业结构不断改善;消费增幅快于投资增幅,依赖投资拉动增长的格局进一步转变;进口贸易增速快于出口贸易,一般贸易增速快于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也快于货物贸易,外贸结构更趋优化;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在大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成效。2011年,全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8%,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成果显著,全面完成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在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取得了新成效。我们着力于提高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能力,着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序推进公民政治参与,在探索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职权上取得新的进展,在探索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上取得新进展,在推进依法治市和基层民主自治上取得新进展。

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加快“四个中心”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上取得新成效。全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295万平方米,文化产业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在举办世博会过程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形成了上海世博会精神;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丰富和发展了城市精神;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上了新台阶。

在推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在全市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重点在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内纪律和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方面深化了认识,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扩大党内民主上,探索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并接受监督的有效途径;在加强党内监督上,探索党委主要领导和党委常委接受同级党委委员和党代会代表监督的有效途径;在严肃党的纪律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问题,出台规范意见严明纪律,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制定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实施意见,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组织开展专项调研,完善学习制度,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7.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篇七

一、物理学的共振原理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物理学的共振原理是指两个振动体, 当外振动的频率与内振动的频率接近或一致时, 内振动的振幅最大。这一原理启示我们:在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时要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认识水平, 选择定位在与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认识水平相一致或接近的活动载体, 使载体的“外频率”和学生的“内频率”接近或一致, 这样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共鸣”, 避免形式主义, 防止唱高调、空谈。

二、让学生在“经历”中成长

传统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重灌输轻体验, 重导师的教诲轻主体参与, 常常导致教育主体感到失落, 降低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改变把学生视为客体的、被动的、适应别人的教育对象的做法, 大胆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看成是能自主选择、具有尊严、富有创造力的鲜活的生命体, 要从根本上彻底抛弃那种空洞无物、说教式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模式, 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发现、去体验。

三、创新班会课形式

班会课是我们完成德育目标的主阵地, 不能变成“批评课”和“传话课”, 要用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开展。我每节班会课都确定好教育主题, 精心设计活动载体, 利用活动来告诉学生什么事情不能做, 什么事情可以做、怎么做, 即便是要批评学生或抑制不良现象, 也不在讲台上一讲了之, 而是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完成。例如:为了引导学生不进网吧, 我组织了“未成年人能不能无监督地上网”主题辩论会;为了批评一些同学违反纪律的行为, 我模拟情境, 组织小品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 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真善美的良知, 使学生在班会课中既长知识, 又长能力, 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变“灌输型”班会为“启发探究型”班会。

四、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

社区和家庭不仅是学生休养生息的地方, 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社区和家庭中。因此, 撇开社区和家庭孤立地谈学生的思想教育, 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 社区和家庭都存在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 设计好教育载体, 完成我们的德育任务。例如可以在社区中开展义务劳动、社会调查、照顾孤寡老人等活动, 在家庭中开展来当一天家长、感恩父母等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我们可以找到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结合点, 形成教育合力, 完成育人任务。

五、导向性集体舆论监督的运用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共同体, 一方面, 每一位学生都生活在集体当中, 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来自于同学的舆论监督;另一方面, 他们是互相影响的, 每个人的言行都能在班上产生“效应”作用。所以, 班集体的本身就是一支庞大的教育队伍, 班主任只要引导得好, 就能够随心所欲地调动这支人数众多的教育队伍来为我们的德育目标服务。

例如, 在制订班规或文明公约的时候, 大多数班主任教师制定后贴到墙上就以为没事了, 由于没有监督、无法执行, 这些班规或文明公约形同虚设。我在工作中却另辟蹊径, 在同学中设立了一个学生违规违约仲裁小组, 当有同学违反班规或文明公约时, 就利用班会课“开庭审判”。全班旁听, 当事人可以请一名好友为其辩护, 公诉则由班委指定那些能言善辩的同学负责, 如此一来, 凡是违反班规或文明公约的同学都要被“公审”一番。这样做的结果是:每一项违纪事件都要引起全班激烈的急诊, 试想一想, 有哪一位学生愿意拿自己来给全班同学“折腾”呢?所以我带过的班班风纪律都比较好。

上一篇:关于爱的留言句子下一篇:避暑山庄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