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素质教育之拙见

2024-06-23

对小学素质教育之拙见(共8篇)

1.对小学素质教育之拙见 篇一

高中文言文教学之拙见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尤 红 玉

高中文言文教学之拙见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尤红玉

古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关。一提起诗歌和文言文,学生几乎都想避之三舍,可是这根本无法躲避,因为古代文章在高考这张150分的试卷上占有的比重很大,默写5分,文言文选择9分,翻译8分,古诗鉴赏8分,成为学生跨进大学的一道门槛,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想须对此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学生对古文特别是文言文有一种惧怕和厌恶的情感,主要根源在哪,须找到病症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想要找出原因,须全面地观察教学活动的双方。经过私下与同学们聊天并观察本校课堂教学程序发现,一是学这一方面,学生认为文言文是古代的语言,今天我们交流时绝不会用到‚兄台,别来无恙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样文绉绉的句子来,而且‚之乎者也‛的在那故弄玄虚,真是晦涩难懂,枯燥无味,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文言应用不广泛。而语言就是为了交流,那这古代语言在当今现代生活显然已失去了交流的价值,学它干什么啊,有什么用啊。再说了写作也不要求写成文言文啊,若写成后,恐怕文章也会石沉大海,无人问津吧。那么就不必学习文言文了吧。那么当学生有了这样一种对文言文的认识,自然就会以一种被逼的无可奈何的消极态度来学习文言文,就会对文言文产生一种厌恶情绪,不喜欢的态度所导致的就是对文言文不主动学习,学习效率差,学习结果不理想。二是教的这一方面.教师在讲述文言文时,则紧扣考试大纲的考查要求采用一种常规的基本教学模式,即由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而学生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记什么词活用为什么词,这句是什么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等等。这种模式虽然对于掌握文言文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容易被老师和学生接受,但是当我们教师将这种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会发现学生学得机械,学得疲劳,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不仅如此,还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即 -1- 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文言文产生厌倦情绪。

教学这两方面相互作用是产生学生不喜欢文言文的原因,找到原因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开出处方。对于教这方面我认为主要是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认识,从思想上端正对文言文学习的态度,让他们认识到文言文的重要性,另外要改变教学方法,创造出让学生接受欢迎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呢,还是希望学生提高认识,认识到被动学习的可怕低效率,一定要转变思想转变认识培养自己对文言文的兴趣。而我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一我们要对学生讲清楚文言文的重要性。

高考这一学习的指挥棒,在考试大纲中就针对文言文提出了学习要求。阅读浅易古代诗文 理解①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臵句,成分省略和词类作用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析体会①筛选文中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作品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

而考试大纲对文言文的重视体现在高中六册教材中34个学习单元中文言文就有11个单元,40多篇文言文占教材将近40%的份量。不仅教材中文言文比重的数字显示了文言文的地位,而且客观事实也可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今天的语文即白话文,是在文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不了解语言文字的来龙去脉,不学习古代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就不能学好现代语文体,如一些成语不就依然带有古代文化的底蕴,如守株待兔、游刃有余、破釜沉舟、班门弄斧等,可见古代语言并未完全也不可能完全地从现代生活的交流舞台上消失。

第二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古文的重要性。

首先古文是语言,而语言是思想的承载体。它承载着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传统的价值观,而传统文化是不可丢弃的,它是中华民族之魂,是坚强的民族支柱。他们是几千年来先贤们对社会、对人生、对个体生命的体悟。穿越时间长河 -2- 几经沧桑具有坚韧的传承力和永久的生命力。学习文言文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文学素养、和道德情操。

《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追求,《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聪明睿智的展示。《勾践灭吴》阐释了‚知耻而后勇‛的含义,《祭十二郎文》那真挚伤痛的言语告诉我们今人应该珍爱亲人,珍惜亲情并推及善待所有。《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让我们明白要善于兼听别人的意见,并要时时反省内心。而且于丹老师不是赋予《论语》以现代意义,让先贤们的思想指导我们今天的人应该如何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吗?而这还不能让我们认识到文言文的重要性吗?在阅读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我们今人其实是在聆听几千年前先哲们的谆谆教导呢,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有了这一层认识,学生自会改变对文言文的厌恶情绪。

其次,学习古文不仅仅可以让我们今人汲取先贤的智慧,而且古文的创作结构,创作方法与行文特色也可指导我们学生的写作。苟子《劝学》就是一篇典型议论文,我们要学习他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特别是本文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柳宗元生活于唐代末期,积极入世却遭朝廷贬谪,为了表达对朝廷的愤激不平之情,用文笔写下《愚溪诗序》,以一种正话反说自嘲的方式托物言志,婉转曲折地表达出身处当时的封建社会不能痛快表达的情感,从而达到了‚颇以文墨自慰‛的目的。而且此文三种表达方式(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这种行文模式也可指导我们进行写作。《鸿门宴》的情节跌宕起伏,两线叙述结构也对我们的写作有启发借鉴意义。

另外,我们从古文中认识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潇洒豪放的诗仙李白,贵妃捧洒,力士脱靴,龙巾拭吐,他是何等的潇洒狂妄。知道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他那爱国之情怀让后人感动不已。苏轼谪居黄州赤壁时直视历史,反观自身,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令后人共鸣的感慨。而这些诗人的经历与诗句完全可以入今天之文章,证明现代文章的论点,成为有力的论据事例,而且古人走进作文,为文章增添了文采,赋予文章以文学底蕴,并且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三,当学生改变了认识,意识到古文的生命力依然长存,依然有学习的重 -3- 要性与必须性后,那就要教师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前面的两点只是对学生提出要求,要她们学,而第三点则是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只有人们自愿做的事才做得好。‛激发学生的自愿做的热情,让他们从内心里想学古文。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呢,我想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问题法。因为‚学贵有疑‛,所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改变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是聆听、记笔记的课堂传授方式,把教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文言文教学应该把时间和主动权让给学生。纵观教材中的文言文本,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教师提出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做点拨解疑。这样学生就会从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中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增强了活力,养成了‚质疑‛的习惯。(2)诵读法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文言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如是说。一位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说:‚学习语言,要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蕴味。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这位特级教师的话很精辟地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而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读‛来贯穿整个文言课堂教学,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文言的兴趣。

读法有种种,不同的文本可以默读、齐读、范读,男女生竞赛读、分角色读等方式,通过反复读去领悟,让学生身临其事、身临其境、身临其历史,存乎于‚心‛的学习境界。

另外,古代优秀名篇要加强记诵,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比赛式记忆,比赛性背诵,以个别学生为榜样来带动全班学生学习文言的热情。以诵读来带动学,让琅琅读书声回归课堂,让教室成为学生声音的自由场所。(3)故事法

比如《勾践灭吴》中可先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可用范蠡与西施西游的故事 -4- 来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讲《鸿门宴》之前可以讲讲破釜沉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成语来历,让学生了解文中主人公的经历,从而对人物进行全面理解,另外还可用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来让学生猜测对联之意及其来历,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视界。还有就是如《促织》《柳毅传》等有很强故事性特点的文本,可以让学生口头讲述故事,来督促学生学习本文并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试教法

对于一些篇幅不长文字不难的文言文本,甚至大家都很熟悉的文本,如初中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高中教材再次出现,可以让学生做精心的准备,代替老师去上课。这样,使学生有新鲜感,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欲望,但是教师要在学生讲课结束后做好评价与总结。

另外,还可以采用激将法,猜测法。

当一篇文言文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可用激将法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讨论发言,最后汇总意见后,会发现有不相同的意见,那就让他们再进行辩论,陈述各自的理由。这样改变了教师单一传授方式,让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果是文言文翻译,那就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其意思会是什么?然后教师再故意设臵一些错的理解方式与结果,启发学生思考是对还是不对呢。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所谓的‚错误‛大批特批,而那种知道事情真理而理直气壮指出老师错误的得意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成就感。这样就会激发学生不断努力寻找知识,学习知识来与老师较个高低,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而且融洽了师生关系,让师生在和谐的相互争比的气氛中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此上种种只是我的一些心得,几年的教学经历让我对古文教学有了这些拙见,今天斗胆写出来,以供同行批评指正,共同提高进步。

-5-

2.对小学素质教育之拙见 篇二

一、博取广泛知识, 提高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 是做人的基石。如何提高?第一要务是强化学习。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知识更新迅猛加速, 新理论、新观念层出不穷, 必须把学习作为人生的大事, 永恒的主题。深刻认识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 人生成长之梯, 政党巩固之基, 国家兴盛之要。做到自觉学习, 主动学习, 善于学习, 终生学习。

(一) 注重筛选。

面对成堆的信息和各类书籍, 可改变细细阅读, 慢慢品味的阅读习惯, 采取快餐式、浏览式、跳跃式的办法, 筛出重点, 再深读、细读、精读。

(二) 注重文摘。“摘要”和“集锦”都是经过别人筛选提录、有价值的内容, 利于寻找核心, 提高学习效率。

(三) 注重应用现代学习工具。

互联网、搜索引擎作用具有无限潜力:点一个关键词汇, 需要的内容便出现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项可供学习的条目, 再继续延伸, 一切“需要”便垂手可得。并可以精确存储, 以备将来阅示。

(四) 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 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呀呀学语时就开始了。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曾提出“人不读书, 则尘俗处其间, 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这句话向我们诠释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更是每位图书管理员修德律己、奋发图强、力争上游的重要途径。

二、发扬敬业精神, 做好本职工作

面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发生变化的新形势, 图书管理员必须发扬敬业精神, 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一) 认清敬业精神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

职业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形式, 也是构成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一个人具有了敬业精神就会把职业当成一种使命, 当成体现人生价值的表现形式, 当成生命本身闪烁的光彩, 就会对职业产生一种虔诚的神圣感。

(二) 认清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民族历来推崇脚踏实地的朴实作风, 贬斥那种“大事不成, 小事不为”的浮华习气。今天, 在现代化建设中, 敬业奉献, 忠于职守, 仍然是各行各业特别是图书馆人员必须坚持的职业信条。

(三) 认清敬业精神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内在动力, 是中华民族腾飞的有力保障。

人类从荒芜野蛮的远古发展到文明发达的今天, 都是前人承担社会责任、履行道德责任、不懈敬业的结果。

(四) 认清敬业精神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 是现代社会竞争取胜的重要条件。

要发展就要对本职工作倾心投入, 聚精会神, 整个社会则会形成勤奋工作的良好风气, 必将促使全社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大大提高, 进而提高国家竞争取胜的能力。

(五) 认清敬业精神是人们事业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古人云:“事业者系于所为, 不系所籍”。一个人能够在职业上有所成就, 就在于他拥有一股旺盛不息的敬业精神, 在于他对工作的精益求精精神。

(六) 认清敬业精神是一种善良的劳动态度和工作作风。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 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图书管理员从某种意义上说, 既是传播知识的方向盘, 又是传播知识的发动机, 既是传播知识传动器, 还是传播知识的加速器, 所以, 我们在实践中要努力做到勤思考、勤修养、勤工作、勤奋斗, 守住自己、管住自己, 管好自己, 用更加旺盛的敬业精神, 把图书管理工作做细、作准、做实、做好。

三、铸就团结意识, 齐心协力奋斗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 图书管理员既应具备学有专长的先知先觉, 更要有善与人交往协作的精神, 永远牢记团结就是力量。具体地说, 应特别注意宽待他人、尊重别人两个团结之要素。

(一) 宽待他人, 和睦相处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 没有独处, 只有群居。凡是人们聚集的地方, 都有矛盾, 有争执、有斗争。这是客观规律, 也是每个人必须吞食的人间“大餐”。如何吃的美味, 食的健康, 宽容---是最好的上等佳品。图书管理人员要容人之长, 更要容人之短, 学会宽待他人, 和睦相处。

(二) 谦虚谨慎, 尊重他人

图书管理人员每天要与众多读者沟通、攀谈、找书、装书, 工作繁琐、繁重, 怎样才能使平凡的工作变得高尚, 其奥妙在于谦虚谨慎、尊重别人, 千方百计满足读者的需求。谦虚指虚心, 不自满, 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它包括两个方面:既虚怀若谷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谨慎则是指细致严谨, 小心谨慎, 有严密的科学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一是把自己当别人, 二是把别人当自己。第一句话把自己当别人, 就是当自己为读者服务时, 首先要设想一下, 自己是读者会怎么想, 应该尽心竭力, 善始善终满足读者的需求。第二句话把别人当自己, 就是经常想想别人的处境和需要, 把别人所处的角色设想成自己的角色, 把别人所遇到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 推己及人, 排忧解难。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作为收藏、保管、散发知识的图书管理人员, 应该下大工夫、花大力气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真心对待读者, 耐心引领读者, 热心服务读者。把满足读者的需求作为实践的唯一标准。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如秉烛之明”的睿智殿堂。

摘要:由于社会转型加快, 读者需求多变, 馆藏书籍海量。必须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 给读者提供快捷、高效、优质服务。本文从现实需要出发, 就提高文化素质、发扬敬业精神和增强团结和谐意识等三个方面,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对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问题进行了透彻的阐述。

关键词:图书馆里要学习,敬业,团结

参考文献

[1]贺永龙, 陈军, 成虎.编著:《有思路就有出路》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版

[2]易中天著:《闲话中国人》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3]周国平著:《周国平论人生》长江出版社, 2008年版

[4]田野主编:《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 1997年版

[5] (美) 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2004年版

[6]黎鸣著:《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 2003年版

3.小学数学教师备课之拙见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备课;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1-0055-02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加强教学,首先要加强备课。备课包括的范围很广,广义地说,教师阅读参考书和业务报刊,广积资料,以及教师进修自学,平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都属于备课。狭义地讲,备课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单从狭义角度讲,备课贵在博,善在约。不博讲课没有深度,博而不约则没有重点。这要求教师要付出大量的艰苦劳动,即所谓的“几番辛苦一堂课。”具体些说,备课要做到“四要”。

一、要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备课的依据,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备课必须准确体现课标的理念,符合课标的要求。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及价值取向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予以体现的。关于目标,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方面作出了阐述;关于学习的内容,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与推理能力;每个学段都有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具体目标以及教学评价建议等。因此,学期初,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明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内容、阶段性目标,课程标准中涉及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及建议,要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确定教学任务和目标,包括教学总时数、周时数、章节(单元)的教学进度日程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安排,小结、测试安排,做到“心中有标”。

二、要备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师掌握教材的程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备课首先要吃透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理应先学习所任年级的全册内容,明确教材的体系结构、编写意图、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要求、基本知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教材使用的困难和有利条件。哪些内容要求理解,哪些内容要求记牢,哪些内容要求熟练掌握,哪些知识要让学生去经历体验,哪些知识要精讲,哪些知识要联系旧知识,哪些知识要灵活运用,哪些知识要让学生经历体验,培养哪些能力,运用哪些教具和生活实例,真正达到对教材懂、透、化。绝不能看看课本,抄抄教参,就可了事,也不能一翻教材浅显简单而不下功夫去钻研,到教学时出现失误。对教材的编排思想和编排体系,对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搞清楚,做到“心中有书”。

三、要备学生

“知人才能善教”,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备课必须备学生。在指导思想上,备课要从过去围绕教师如何教而备,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而备,内容必须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从多维的角度思考学生。从学生“学”的角度思考,多从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指导上做文章,多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下功夫,从“三维”目标上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条件,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通过课堂观察、课外辅导、家庭访问、个别交谈、作业批改、成绩考核等方式方法,了解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程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态度、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学习方法的运用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缺漏所在,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备课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一切为了学生学习,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做到“目中有人”。

四、要备教学设计

教师是课前教学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设计教学要做大量的工作,而且是创造性的工作。要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过程,灵活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等。如依据课型,怎样启发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怎样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怎样因材施教,“立足中间,抓住两头”,都要考虑周到,认真推敲。还要组织严密的课堂结构,课上讲多少,练多少,讲、练怎样结合,质疑讨论占多少,各个步骤环节要安排得有条不紊,使教学不松松垮垮,不浪费分秒。要设计板书,板书的内容、板面的利用要有计划,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板面。教学设计完成后,要进一步熟练,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做到既受教学设计的“约束”,又不受其“束缚”,不断创新,授课前达到“心中有数”。

备课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在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和新教学方式的实施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过去的教学经验难以借鉴,为此我们提倡集体备课。对教材的重点内容,教研组可有计划的在教师自备的基础上,适当组织集体备课,事先定好时间、内容、中心发言人。发言后,组织大家交流,集思广益,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以一个教学研究的角色置身教学情境中,不断地实践——反思——修改——再实践——再反思——再修改,使备课更适应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从而,既可提高教学质量,又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做到“博采众长”。

4.对初中体育的几点拙见的论文 篇四

【摘要】:本文提出了对初中体育教育的几点看法及建议,教师必须提高对初中体育教育的认识,改变过去的陈旧观念,才能体现初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使教育体系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育;看法;建议

本文提出了对初中体育教育的几点看法及建议,教师必须提高对初中体育教育的认识,改变过去的陈旧观念,才能体现初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使教育体系得到更完善的发展。学校体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要基础学科,是整个国民素质提高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民族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

1基础体育教育历来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1目前初中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我们面对的是信息时代和教育时代,教育作为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工程,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视。然而,现时期的基础教育状况尚不尽人意,尤其是初中体育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①体育课遭挤占和轻视。置身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的教育环境中,初中教师、学生深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战争之中,体育课遭遇挤占和轻视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科,毕业年级的体育课从每周两节削为一节,甚至被硬性取消;②课外体育活动名存实亡。国家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倡在各学校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而实际上一些中学只是在课表上显示出课外活动的安排,而并没有几所学校真正落实,更多的是每周的体育活动课成了其他学科的机动课;③体育教师受冷落。在各中学,体育教师担任的课时任务相对较重,他们同时还要担负学校里其他一些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属于“老黄牛”型,但在评先、评优等评比活动中,往往要给主科教师让位。

1.2体育与智育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体育教育历来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早期的教育思想中就认为体育、智育互相联系。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智力的增长,要求体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人口素质的提高,又会改善进行智力活动的条件,对学生工作能力和学习成绩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体育应先于智育。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人往往把体育的地位看得低于德育和智育。他们认为,体育虽然可以健壮身体,却难免使知识贫乏、头脑简单,在文化方面不可能有高深才智和成就。这样就把体力发展和智力发展对立起来。居里夫人曾说过:“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古今中外许多具有非凡才能的人物都深刻了解“人的健全精神寓于健康身体”这一朴素真理。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他认为一个人能用于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是一个常数,要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就必须有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为此,他每天坚持适当的文体活动。 1.3初中体育教育是完善全面教育的主要手段强国必先强科。

从战略角度来看待学校体育,首先是要提高全民族的体质,也就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问题。未来社会是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现如今,我国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各方面受到父母的照顾,依赖性较大,缺少艰苦条件下的磨炼,这对他们身体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不利的`,容易养成怯懦、依赖、无创造性等不良个性。而体育在培养现代人所必备的竞争素质、拼搏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体育教师,我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那些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时很活跃,能轻松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学生,总是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在学习上他们也普遍感觉轻松,并有较强的为人处事能力,发展潜力较大;反之,那些只知一味读书,不爱运动的学生,给人一种呆板、沉闷的感觉,他们大多内向、怯懦、缺少魄力、能力单一。因此加强初中体育教育,不仅是完善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措施,而且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十分重要的手段。

2初中体育教育是竞技运动的基础之一

当今中国已步入了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这从奥运会在我国成功举办并取得优异成绩就可以得到证实。这说明竞技运动水平是衡量一个世界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2.1培养优秀运动人才是初中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初中体育教育是竞技运动的基础。很多优秀运动员往往首先从学校中涌现出来,初中体育教育可以在运动员选材和早期训练方面奠定基础。增强学生体质、养成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这无疑是初中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同时为高一级学校培养部分优秀体育人才,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也无疑是初中学校体育的又一项重要任务。设想如果没有初中体育教育的踏实开展,又怎么会有祖国今天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呢?

2.2进一步完善初中业余体育训练体系是发展竞技运动的重要手段

初中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应该进一步完善,形成独特的学校业余训练体系。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因经济发达、体育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体育活动正规,可以进行较全面的业余项目训练,

2.3完善初中体育运动竞赛制度是推动整个竞技体育的重要措施

竞赛是推动学校体育和提高青少年运动技术和水平的杠杆。作为一名长年工作在基层的中学体育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举办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区与区之间或校与校之间的友谊赛或对抗赛,对促进学校运动竞赛制度的完善、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有很大的作用。许多经验表明:抓好初中体育竞赛活动这个环节,是推动整个竞技体育的积极因素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成功之路。

5.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之拙见 篇五

一、领导的关怀,让学生人人享受体育教育

体育教师要努力做好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要让领导得到认同,了解体育教育,重视体育教育,支持我们的工作,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增加投入,为体育教育提供保障,把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管理,加大检查和指导力度,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开全、教好体育课程。

二、课程改革,让学生人人享受体育教育

当体育课程改革悄然走进我们身边时,正是对我们体育教师的一种考验、一种挑战,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围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当“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广泛认同时,我校全面开发课程资源,改革课堂教学,提出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口号,开发制定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体育课。

三、运动会的改革,让学生人人享受体育教育

以往的运动会是纯竞技型的,说白了,只是为那些运动技能强的、校队的运动员开的,一个班多说三五个好的,其他同学这一天都是配角,一天下来,累得够呛,却一个项目也没参加,一个奖项也没拿到。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这样的运动会不利于体育教育的开展,不受全体学生的欢迎。

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2013年,我校进行了运动会改革,项目上删去了一些不受多数学生喜欢的项目,如:标枪、铁饼、铅球等,增加了一些以趣味、合作为主的,如:运球、斗智斗勇、抛抛乐、跳绳等,还增加了一些集体项目,如:跳大绳、拔河等,同时还增加合唱、集体舞等表演,展示了师生的良好风貌,成为运动会的另一亮点,百分之一百五十以上的参与率,足以让人人参与,人人得到锻炼,人人快乐,人人受到体育教育,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社会的好评,也是对我校综合体育的一次大检阅,又是对群众体育的一次大促进,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多样化体育活动的开展。

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之拙见 篇六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将少年儿童的社会生活作为教学的主线,将少年儿童的品行、法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儿童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最为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做人

品德与社会课所关注的是每一个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将学生的人格及他们的内心世界得以有效发展,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责任感与责任心,促使学生成为善良、有爱心、品行好的社会公民。

二、不断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行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展过程,当今社会生活中,受某些社会及家庭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已基本形成定性的品德及行为习惯,累积了一定的、较为浅显的社会生活经验。为此,品德与社会课要在教学中去利用学生原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社会生活中所遗留下来的客观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去探求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促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过程,逐步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社会价值观。

三、倡导自主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教师教学理念必须转变,由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授变为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领者,为学生创设一种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方式。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向上、效果理想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充分的发展空间,用多种感官去体验、观察、品悟社会,使学生能真正地获取到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使他们能在学习活动中去自主探索,在探究的过程中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自主尝试和具有创造力地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具有价值的观点及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

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自主解决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问题意识极为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带着问题意识,能用学生的大脑回答学生自己所思所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各学习小组间可以交换彼此的问题,教师也参与其中,协助学生解决提出的疑难问题,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吴润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创新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5).

7.初中语文教改之拙见 篇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改革 策略

【分类号】G633.3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理念要求初中语文课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语文课上的简单灌输与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现在初中语文课发展的要求,从理念、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措施等方面对初中语文课进行教学改革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叹息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找准教改切入口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必须找准教改切入口。如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迫于升学压力,只知道应试,而不顾学生的感受,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乐学性;多数教师的语文教学方法为“满堂灌”,教师成为语文课的主宰者,将应试知识硬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和自主的学习能力;部分教师综合能力差,不辉不愿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手段单调。要想取得初中语文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依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针对上述现状进行教学改革。

三、初中语文教改的创新策略

1.教学观念创新,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初中语文教改要进行创新首先要进行观念创新,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做起。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主角角色,是学生逐渐变为课堂的主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宽容的心,给学生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包容学生,更要赏识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在教学中让学生与我们进行平等地交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和观点,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2.教学方法创新,试试多元化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融入情感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具体可感的教学情境,融入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情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性,从而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内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利用挂图、课间和视频等多种教具来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画面,让学生积极体验,从而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教授《变色龙》一课时,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与小说前后情节密切相关的六福图画,随着讲解的深入,学生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主人公六次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大变化。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深入地认识和理解。

(2)擅于设问质疑,提起学生的乐学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擅于设问质疑,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效的提起学生的乐学性。课堂教学中良好活动的前提就是教师设计的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在问题中深入进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层次上地理解力和创造了。问题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还应该根据课文的不断变化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积极思维,而不能把课堂内容简单地直接灌输给学生。

(3)增加课外实践课,拓展学生的学习视眼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适应各种社会情况,必须增加课外实践课,从而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吧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堂内感受不到的学习乐趣。为了配合课文内容讲授而进行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均可以在课外实践中进行。如校外采访、手抄报纸、新闻广告的改编、资料查检等。吧课外实践课唐城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一定能够发挥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

3.教学手段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级学校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的课堂上也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而提升学生的乐学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文本、图片、动画,乃至音频、视频文件融为一体,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只管生动的形象,丰富多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以及全方面的视觉效果在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感,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准备的教学素材之中,主动探索,极大的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笔者在語文课上就会经常结合教材内容为同学们播放与文科情感基调一致的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学生对此种教学方式非常欢迎,他们在音乐渲染的气氛中进入课文情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品产生共鸣。如《社戏》一文主要讲述作者的童年趣事,笔者就运用多媒体播放了歌曲《童年》,轻快动听的乐曲吧学生带到天真烂漫的童年,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氛围。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改的过程中,要探析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找准教改的切入口,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等各方面进行教改创新。

8.印版烤版操作之拙见 篇八

1.曝光、显影、除脏、检查

这4步可以按照不需要烤版的印版要求进行操作。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版面出现明显凹凸不平现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加以修正:将印版凸面朝上,砂目面放一张片基以防损坏砂目或药膜,印版下面垫一块厚实的玻璃,印版凸出的地方放一张硬而平整的铁片,注意铁片的边角部位不能有凸出的棱角,然后用重一点的工具轻轻敲打铁片,直至印版版面平整为止,否则会影响印版的质量。

2.涂烤版胶

在对印版进行烤版前,需要涂烤版胶,具体步骤如下。

(1)刮水。涂烤版胶前一定要将版面上的水刮干净,最好是将印版自然晾干。

(2)涂烤版胶。涂烤版胶时需要用干净的海绵(笔者先后使用过棉布、洗车用的无纺布、海绵等,发现使用海绵的效果最好,但前提是海绵的质量要好,如果其掉顆粒严重,须更换,否则易引起印版上脏)将倒在印版版面上的烤版胶沿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各均匀擦涂至少一次,注意边角也要擦涂均匀。笔者先后使用过5个品牌的烤版胶,发现均有沉淀,易引起印版上脏,所以在使用烤版胶前,一定要对其进行过滤,最好使用化学实验用的滤纸进行过滤,如果没有滤纸也可以用餐巾纸代替。

(3)刮胶。烤版胶涂擦均匀后,应立即用干净且平直的水刮将版面上多余的烤版胶刮去,以确保版面上只有一层极薄的烤版胶,注意刮涂应均匀,不能留下明显的水痕。如果一次刮不均匀,可以多刮几次,刮胶力度要适中,工作台要平整,否则不易刮均匀。如果因为版面凹凸不平而产生明显的烤版胶渍,可以用干净的纸巾压在胶渍上将胶吸去,注意吸胶时只能轻压,不能擦涂,否则会引起印版上脏。

3.烤版

将均匀涂胶的印版平放在烤版机上,首先利用烤版机的余热将版面烘干,否则未干的烤版胶在高温下会腐蚀砂目或药膜,再用干净、柔软的薄纸(PS版隔版纸即可)将版面仔细擦一次,除去附在版面上的异物,然后竖着提起印版轻轻抖几下,以确保版面干净无异物,最后将印版放进烤版机烤版,烤版程度以药膜为红棕色略显绿色为最佳,如药膜为深红棕色,则印刷过程中印版易出故障;如为明显绿色,则印版耐印力不佳。笔者所在公司用的是轨道式烤版机,其温度和速度相互影响,如果温度高,则速度可以快一些;温度低则速度可以慢一些。笔者建议使用低温、低速,这样可以确保烤版均匀。

4.清洗、涂保护胶

这2步可以按照不需烤版的印版进行操作。如果上机后印版出现上脏或者不上墨现象,则可用修版膏进行修补。

上一篇: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要点下一篇:个人工作事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