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事活动策划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2024-07-20

节事活动策划与旅游发展的关系(精选6篇)

1.节事活动策划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篇一

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考试试卷:120分钟

1、按主题分类,节事活动可分为()

A 宗教性B 文化性C 商业性D 体育性E 政治性

2、下列节事活动中,属于全球性的节事活动的有()A 奥运会B 国内旅游交易会C 世博会D 广交会

3、节事活动策划的方法()

A 运筹学方法B 思维闪电策划法C 排除策划法D 德尔菲法E 系统分析策划法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节事活动

2、节事活动形象

3、节事活动策划

4、头脑风暴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键入文字]

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试卷共4页 第1页

4、节事活动品牌的特征()

A 无形性B 独特性C 风险性D 时效性E 全局性

5、节事活动主题策划的模式()

A创新型B 改进型C 分裂型D 融合型E 概念型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1、节事活动策划的必要性

2、节事活动宣传与推广的手段

3、画出小型节事活动公司的组织结构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试卷共4页 第2页

4、节事赞助的特点

五、写作题(共1题,共16分)、节事活动形象定位的原则

1、考生必须根据所学的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的知识,设计一个相关的活动策划简案,要结合本校的特色,说明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过程等。[

]

四、论述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我国节事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2、节事活动形象定位策略

3、节事活动的组织结构的类型以及特点

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试卷共4页

2.节事活动策划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篇二

一、河南节事旅游开发的有力条件

1、历史悠久, 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 先后曾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 一直以来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的八大古都中河南就有四个, 即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河南省文物古迹众多, 地下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 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这里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开封相国寺, 等等, 这都为河南节事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2、参与性强, 利于与其他旅游项目共同发展。

节事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以其地方性、独特性、观赏性、参与性、周期性、民俗性等突出特点, 能较好的同各种文化游、自然观光游、休闲游等旅游活动结合在一起,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比如每年的黄帝故里祭祖大典, 就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深刻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在祭拜祖先期间, 还可以切身游历河南省的一些自然旅游景观, 如嵩山、云台山、云梦山等, 感受中原独特的自然人文风光。

3、区位优势明显。

河南省地处中原, 东接安徽、山东, 北连河北、山西, 西连陕西, 南临湖北,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被认为“居天下之中”的河南, 位于全国东西南北交通动脉的十字枢纽位置, 并且还是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 区位优势十分显著。境内有京广、陇海、京九、焦枝、新荷、新太铁路干支线分别在郑州﹑商丘﹑洛阳﹑新乡﹑焦作呈十字交汇, 全省拥有郑州﹑洛阳﹑南阳三座机场, 便捷的交通条件, 为河南省节事旅游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交通运输保障, 也大大提高了全省的旅游发展可进入条件。

二、河南省节事旅游开发的主要问题

1、总体来看, 全省各地节事旅游活动定位重叠, 缺乏创新。

目前, 河南省很多的节事旅游活动还处于初始阶段, 虽然省内各地举办的是不同的节事活动, 且侧重的历史时期都不相同, 但大都选择历史文化作为主题, 活动内容大同小异, 缺乏创新。节事旅游的举办形式也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的开、闭幕式表演、逛庙会等一些老旧的东西。总体而言河南省内大多节庆活动还缺乏精心准备、科学论证, 仅仅停留在东施效颦般仓促办节的阶段, 从而造成省内绝大多数节事活动的雷同和低层次重复, 使得一些很好的节事活动创立不起自己的品牌和风格, 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难以真正起到宣传和塑造旅游地形象的作用。

2、节事旅游品牌知名度低。

目前河南省各地的节事旅游活动规模还比较小, 影响力仅限于周边极少数省份, 对全国各地的旅游者以及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外当地居民参与节事旅游开发的热情也比较低, 总体发展极不平衡, 没有足以能代表河南省节事旅游活动的拳头产品。就河南省节事旅游今后的发展来看, 必须开发具备国际影响力的节事旅游品牌才能真正带动全省的节事旅游, 推进全省节事旅游的快速发展。

3、节事旅游产品市场化程度偏低。

目前河南省内大部分的节事活动都还是由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牵头, 这种政企之间的多头管理, 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对于节事旅游活动策划和管理的消极怠慢状态。此外, 全省各地对于企业参与办节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与此相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国外很多成功的节庆活动完全是市场行为。节事活动的策划和运作完全由当地市民和企业组织, 而政府部门只是发挥极为有限的作用。由此可见, 河南省节事旅游要发展, 必须走市场化道路, 才能真正带动企业和普通大众的热情而不再流于形式。

4、专业节事旅游策划机构和人才不足。

在河南, 专业性节事策划机构还属于新鲜事物。然而国内外举办比较成功的节事活动, 大多都是由专业的节事策划机构进行策划, 如2005年的上海旅游节, 就聘请了专业的上海创业科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策划和组织, 取得了巨大成功。而河南省节事旅游业发展之所以不近如人意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缺乏专业性的节事策划机构和专门人才, 导致全省节事活动吸引力偏低、影响力不够。

三、未来河南省节事旅游发展策略

1、加强河南省区域节事旅游合作机制的建设。

建立和完善全省范围内的节事旅游合作机制是有效实现节事旅游资源整合, 加快河南节事旅游发展的有利途径。近年来随着河南省旅游业对外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要想全面地应对各种竞争, 除了引进先进旅游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之外, 还需要“走出去”, 主动出击, 只有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才能全面地应对竞争。河南省要想把节事旅游业做大做强, 就必须加强区域间的旅游合作, 利用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有利契机, 在发展中相互支持, 发挥省内各地的优势, 共同打造出具有河南特色的古都游、特色游。

2、突出自身历史文化特色, 发展和完善节事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体系。

特色是旅游发展的基础, 节事旅游活动的特色就是要追求节事旅游产品的“新”、“奇”、“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者对文化的要求和品味也越来越高。河南节事旅游活动应充分发挥自身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等方面优势, 根据中外旅游者的不同需要, 对现有节事旅游产品进行创新和改良, 创建一部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节事旅游品牌;同时在围绕现有节事活动主题的前提下, 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潮流, 开发一些符合当今时代潮流的热点节事旅游项目。

3、发挥政府协调作用, 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

节事旅游发展涉及众多的部门和行业, 这需要由政府部门出面协调各方利益, 通力合作, 才能确保节事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但政府协调并非以政府为主体, 这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积极探索节事旅游活动开展的多种模式, 政府在其中扮演好联络协调员角色, 只负责监督与协调, 以期达到“隐形的政府”状态, 严格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相信一定能最终形成“以节养节”的良性循环, 确保河南节事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加强节事旅游活动的规范化管理。

即要对节事旅游活动开展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合理安排。从时间安排来看, 一次节事活动的举办天数应控制在一到两周左右, 太长或太短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从时间分配来看, 全年节事活动要合理分布, 如此既能营造节日氛围, 又能使节事魅力常在。从地域分布上应进一步规范全省的节事活动, 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调研和论证, 制定规范化管理措施, 并在省旅游局设立专门部门, 对全省节事旅游活动进行评比, 以促进全省节事旅游的良性发展。

5、加强节事旅游机构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在全省范围内可通过降低准入门槛但加强质量监控的方式鼓励建立专业性的节事策划公司, 在各种节事旅游活动举办前以及操办过程中进行业务及技术指导。另外, 还可通过河南省内各大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策划专业等, 尽快培养一批熟悉省情的专业节事管理、策划人才, 以提高节事旅游策划从业人员的素质。

综上所述, 目前河南省发展节事旅游已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条件, 只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克服节事旅游发展中的各种困难, 河南节事旅游发展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最终推动河南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摘要:河南省的人文旅游资源, 像武术文化、“根”文化、姓氏文化等特色鲜明, 为河南的节事旅游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河南节事旅游发展现状的全面分析, 提出改善河南节事旅游的策略建议, 以期为河南节事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节事旅游,条件,问题,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宋全忠.河南省情与旅游概况[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

[2]刘太萍, 殷敏.中国节事旅游营销管理现状分析与研究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5) .

[3]朱益芳, 刘庆友.南京节事旅游开发探略[J].江苏商论, 2007, (11) .

3.节事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篇三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430000)

摘要:目前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各种旅游活动层出不穷,节事旅游也伴随着旅游的发展而不断壮大,节事旅游队旅游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分析和探讨。通过理论研究、文献资料的考察分析节事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节事活动;游客量;旅游地容量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80-02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戴光全认为狭义的节事活动包括各种传统的节日及新时期创办的现代节日,广义的节是活动包括节日及特殊事件。节事活动类型有体育活动,某些社团活动,节日庆典、文化娱乐等[1]。在学术界节事活动概念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节事活动旅游是专指以某种节日庆典或习俗为主要旅游目的的旅游活动。如赵睿认为,节事旅游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开发成旅游旅游产品的节庆活动的总和[2]。国外旅游节事活动的研究起步较早,且很少单独研究节事,国外一般把节日和特殊事件放在一起称为节事[3]。本文认为节事旅游活动是某一地区依据当地的习俗举办的仪式或是为了举办某种特定的活动,目的是依托当地特色的文化或是活动本身强大的号召力以吸引外来人员来参与进入活动中达到旅游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节事旅游活动的分类

(一)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主要追溯传统的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反应地区独特的文化及习俗。如端午节的划龙舟,元宵节的赏花灯,另外还有少数民族的独特的节庆活动如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歌会等著名的传统节日。

(二)纪念性的节日。

纪念性的节日主要是发生的历史重大事件,值得后人去纪念和缅怀的节日。如国庆节,劳动节,儿童节,妇女节等。

(三)现代庆典活动。

现代庆典活动上主要是体现某一地域特色,由目前的旅游市场催生出来的节日活动,它如各地区的美食节,青岛啤酒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等节事旅游活动。

三、节事旅活动的特点

(一)时间短暂。

节事旅游活动不同于乡村旅游、度假旅游、主题公园等旅游形式,节事旅游较多体现人文精神,以文化为依托,以人的组织为载体的旅游形式。是在短时间向旅游者传达某种思想意识、民俗风情的旅游形式。它主要的特点就是出现的时间较短,短时间内体验和了解旅游地的文化。在节事活动举办期间,内心怀有对这种节事情怀的旅游者,在节事举办地亲自参与进去才可以充分的体味节事的魅力,完成其内心对于节事情怀的诉求。一旦节事活动结束,旅游者就无法参与节事,也不能感受节事的魅力,由此节事旅游就无法开展。

(二)地域差异性。

节事作为历史的产物,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区由于风俗习惯,以及资源条件的差别会形成不同的节事活动。现代性节事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节事活动被普遍作为地区形象的塑造者,如此就使节事要更能体现地方和资源的特色。换句话说,就是节事活动必须依托地域和资源的特色,只有这样节事旅游才可以产生较强的吸引力。相对于南宁来说,武汉举办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样在北京举办荆楚文化旅游节也是不现实的。

(三)外部环境敏感。

旅游业受外界的影响比较大,特别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经济危机,政治动荡,恐怖主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旅游业不能够改变这些影响,只能被动的接受外界影响所带来的危机,在危机中寻找应对危机的对策,将影响转到最小。如2003年的非典事件对我国旅游业造成的影响,2008年汶川地震等都对当地的旅游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四、节事旅游活动对目的地影响

(一)节事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积极影响。

1.经济影响。

旅游活动能够增加举办地的旅游收入,旅游是一种高消费的活动形式,是一种环保产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旅游对于带来外汇,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活动中伴随着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者每一项活动都在进行消费,大量旅游者聚集能为大力的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收入。这些收入还可以用于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良性发展。

2.基础设施影响。

在节庆期间众多游客的到来需要大量的宾馆设施和餐饮设备,为游客提供舒适的起居环境的旅游目的地才能吸引游客居。因此,旅游对于促进一个地区的餐饮业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改变旅游目的地的城市环境、交通、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

3.举办地知名度影响。

杨柳(2004)通过对成都的黄龙溪火龙节等知名的节庆活动分析,提出唱旅游戏,加强宣传力度,注重同其他旅游产品结合产生规模效应,挖掘地方特色提高游客参与度等发展策略[5]。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封发展以宋文化为主题,而清明文化节则是反映北宋时期京都百姓在清明时节的风貌,以现代的科技为依托,用舞台方式或演绎方式来表现当时的文化习俗。清明文化节对宣传宋文化有巨大的作用,对开封的知名度也有一定的宣传作用。邓明艳论述了节事促销目的地,把推销广西旅游目的地的重任放在了节事活动身上,他认为节事活动可以整合旅游目的地形象要素[5]。

(二)节事活动对旅游发展的消极影响。

1.基础设施的影响。

短期内大量游客涌入超出正常时间的旅游容量对旅游的接待设施产生巨大的挑战。交通、饭店、火车站等地的游客会出现井喷之势,使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造成一定程度的设施破坏。在节庆后,游客数量会急剧减少,使得一些基础设施闲置,维护和保养这些基础设施需要资金、人力和物力。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这一问题就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当地物价的影响。

大量游客涌入市区,增加的游客需要一些宾馆设施的建设,而大规模的兴建宾馆饭店,拓宽城市交通,必然会对老城区已经形成的格局产生变化,造成老城区土地价格上涨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人地矛盾问题,造成土地价格提高。大量游客的消费也会使得当地物价提高。

3.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基础设施破坏,交通拥挤,物价飞涨举办地的居民正常的生活产生影响造成本地居民对游客的反感。OSullivan和Jackson(2002)认为游客的大量涌入会导致当地社会基础设施的变化,以满足节庆的游客需求。伴随着节庆发展的壮大本地与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当地企业家开始不满,节庆对当地经济效益越来越不显著[6]。此外大量外来人口的短时居住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带来淫秽产业的聚集。对举办地带来消极的影响。

五、应对清明文化节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做好旅游接待工作。

由于节庆期间游客量超出旅游接待地正常的游客容量,使得旅游接待工作很难达到要求,首先反映在导游身上,导游的业务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因此,应该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训,让导游人员对自己所讲解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当地的生活习俗。其次,旅游的接待设施不完备,如火车站的接待能力弱,每到节庆期间,火车站都会出现人员拥堵现象,厕所排队拥挤现象,交通堵塞现象,就餐排队从而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政府应该注意这一问题,开设旅游专用窗口、增设自动取票机提升买票速度,增加旅游线路公交车的班次,在节庆期间采用限号方法的缓解交通压力。在节庆期间增加可移动厕所,合理安排节事节目错开游客用餐高峰从而缓解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压力。

(二)资源循环利用。

基础设施应该为绿色循环可再利用的,在文化节期间针对大量游客,把健身器材设计为可移动的,文化节结束之后,将这些桌椅或器材移至敬老院或者是学校等场所,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再节庆期间增设的基础设施如公交车,可在清明节过后改为市内观光游览车这样使得某些服务设施在节庆后实现变身。

(三)调控人流。

为避免对景区甚至是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对景区人流进行合理的调控,可以在在之前,通过网上来预告节庆期间主要景点的预售门票数量,以及应经售出门票数量,实行限量售票。在节庆期间面对过多的人流可实行有组织的分流,将节庆会场分开不要聚集在一处,加快主会场内文化节节目的循环速度,增强分会场节目量使得游客能快速进行主会场的游览,避免主会场拥堵是的分会场内也得到合理的运用和宣传。

(四)整合旅游资源。

全面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而不是仅仅一两个旅游景点具有吸引力,造成游客流动不均匀。发展多个旅游景点,减轻主景区的压力。要实现旅游的目的地更高一层次的发展,就要发挥以目的地所有旅游景点的合力。不仅仅依靠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接纳游客,要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各个景点的优势,来提升旅游地吸引力。在旅游宣传中,将这些景点组团宣传,突出各个景点的特色和优势,比如在开封翰园碑林的宣传中应突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开封府的宣传中应着重宣传其府衙文化和包青天的清廉的作风。这样各个景点不仅能各得其所,而且还能增加知名度,丰富旅游资源的种类。

参考文献:

[1]戴广全.节庆、节事及事件旅游[M].科学出版社2005:22-23.

[2]赵睿.上海旅游节成功之道分析[J].江苏商论2001,9(6):941-42.

[3]戴广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J].旅游学刊2009,4(5):23-26.

[4]杨柳.成都市周边地区节庆活动发展之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报2004,19(9):103-105.

[5]邓明艳.培育节事活动营销西部旅游目的[J].旅游学刊2002,6(17):2-35.

[6]Osullivan,Jackson.joum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J].戴广全.2002,10(4):325-342.

作者简介:石雪英(1989-),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湖北大学,研究方向:人文地理。

4.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篇四

题 目 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学生姓名 杜吉舟 学号 0707044005 所在院(系)

历史文化系

专业班级 2007级旅游管理0071班 指导教师 肖亚波 完成地点 陕西理工学院

2011年 5月 12日

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旅游管理071班 杜吉舟 陕西 汉中)

指导老师:肖亚波

【内容摘要】 伴随着宗教千年的发展和传播,各宗教传教士穿梭在世界的各大洲。从古代到现代宗教与旅游发展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宗教旅游是宗教信仰、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的总和。宗教与旅游具有某种近乎天然的密切联系,旅游是宗教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宗教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和动力。本文通过宗教的发展历史叙述厘清二者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宗教

旅游发展

关系

引言

宗教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则促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实现。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宗教是一种古老而久远的历史文化现象,人类社会在诞生之初,便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宗教与旅游关系密切,它们既有共生性的一面,彼此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又有互斥性的一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和矛盾。

宗教与旅游传统社会中的关系处于互动之中。一方面,宗教对旅游的影响极为深刻,它是旅游景观得以营建以及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辅助因素。另一方面,宗教反过来也受到旅游活动的逆向影响,宗教适应旅游活动的需要而作出相应的自我调整的情况甚为普遍。

自然宗教还是人为宗教,人们的宗教活动总是要在特定的时空内举行,总是要通过一定的禁忌和仪式来表达与俗世社会的界限与分离。于是,由宗教节日、宗教仪式、宗教伦理和宗教圣地所建构的宗教文化景观便应运而生,后来义逐渐演化为今日之所建构的宗教文化景观便应运而生,后来义逐渐演化为今日之宗教文化遗产。这些宗教文化遗产虽各有千秋独具特色,都是人类生存经验与道德智慧的结晶,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高度与认知自我的深度,是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宗教概述

(一)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一种古老而久远的历史文化现象,人类社会在诞生之初.便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远古时期,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对人生无常的焦虑.使各种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便以原始宗教的形式纳入到远古人类的生存体系之中。同时,宗教作为一种映像社会现实的群体意识形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始终在不断地调整着自身的存在方式。

(二)宗教旅游

宗教旅游是旅游活动方式之一。宗教旅游是一种以宗教朝觐为主要动机的旅游活动。自古以来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都有朝圣的历史传统。凡宗教创始者的诞生地、墓葬地及其遗迹遗物甚至传说“显圣”地以及各教派的中心,都可成为教徒们的朝拜圣地。如耶路撒冷,由于基督徒认为是救世主耶稣的诞生地,犹太人认为是大卫王的故乡、第一座犹太教圣殿所在地,穆斯林认为“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曾在此“登霄”升天,故成为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吸引了大批的海外朝圣者。现代比较著名的基督教圣地有罗马教廷梵蒂冈,传说“圣母玛丽亚显圣”的法蒂玛(葡萄牙)以及联邦德国的奥柏拉格尔高和法国的卢尔德;佛教圣地集中在东南亚和中国,如斯里兰卡的佛牙寺和克拉尼亚大佛寺,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和普陀山)以及新近发现的佛祖指骨的扶风法门寺;伊斯兰教有四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和凯鲁万。其中麦加是所有宗教旅游中规模最大、朝觐人效最多的一处圣地。伴随着宗教的传播发展也促进了旅游的发展。

二、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旅游活动自古就有.最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各式各样的崇拜,从而长途迁徙。信徒的朝拜、帝王的巡幸、文人雅士的游历都属于早期的旅游形式。

汉朝的白马寺。白马寺,我国各地有若干寺庙均为此名,其中以河南白马寺最为有名。河南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唐代僧侣出国释游的典型代表是玄奘和鉴真,二人一个西游,一个东渡;一个求经.一个弘法。对后世乃至当时社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唐时来华游学的僧侣尤以东亚日本、朝鲜为主。当时的日本以中国为佛教母体.派了大批僧侣来华游学。在隋唐之际。先后有六个佛教宗派传人日本。在众多来华僧侣中.许多和尚在中国一呆就是很多年,如于838年入唐求法的圆仁和尚,在中国游学10年,游迹遍布江淮、华北、河洛地区。其间。他曾南游扬州,学习梵语;北登五台。参观古刹:又西入函谷,居长安青龙寺.拜义真为师学习密宗。他还将来华见闻整理成书,撰成《人唐求法巡礼行记》一部.为我们保存了不少中日两国佛门交游的可贵史料。至于朝鲜来华的僧侣也为数不少.唐代佛教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就是额罗人.像新罗王子金乔觉,出家后入居九华山,创立了地藏信仰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道家云游在唐代文人笔记中多有记载.当时许多文人由于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其游风中颇见道家风骨。

至明末云栖袜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溢智旭等四大高僧及其门下居士、信徒的宗教旅游活动则掀起了佛教复兴的一次小高潮。

二战后.随着交通的便利,旅游在世界各国迅猛发展起来。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1992年旅游业已超过了汽车、石油等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我国,旅游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正日益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据统计,2009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收入1、4万亿,全年接待的旅游总人数突破20亿。麦加城中心的清真寺面积16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

三、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一)宗教与旅游发展的共生性

宗教是旅游开展的动力,旅游为宗教提供了传播渠道。在工业革命以前,由于信教人数众多,朝圣旅游十分盛行。每年都有成群结队的信徒拥向本宗教的圣地朝拜,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人群。朝圣旅游的开展也为宗教的更大范围传播。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近年来。朝圣旅游不但没有停止,且规模日趋扩大,如穆斯林每年一度的圣城朝拜等,都形成了不可忽视的旅游人群。

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旅游的发展能为当地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宗教遗产的保护可以提供充足的财力和资金支持。同时,在“眼球经济”的今天.关注也是一种力量,很多宗教圣地借助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从而获得更好的保护。

宗教因素为自然景观注入文化内涵,对游客更具吸引力。随着游客品味的提升,旅游者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游山玩水,转更注蕈在旅游中寻求差异、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满足猎奇心理。从中获得多层次的享受。宗教遗产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正好可以满足游客独特性、差异性的趣味需求。同时.宗教提倡的超脱遁世的理念,也为僻处山野、远离尘世的自然景观增添厂些许魅力。

(二)旅游是宗教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宗教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和动。

世界宗教的早期发展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这一点。拿撒勒人耶稣曾经走遍整个巴勒斯坦地进行传教,他的门徒保罗更是扬帆地中海,将基督教的种子撒遍罗马帝国。穆罕默德乎踏遍了整个阿拉伯半岛;释迦牟尼也在印度中部恒河流域托钵化缘、游走传教;道徒也大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可以说,旅游天然就是宗教的传播方式,是宗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从佛教在我国传播、发展乃至衰落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旅游对于宗教具有的重要作用。

首先,佛教传入中国本身就是东西方佛教徒梯山航海旅行的结果。许多印度和西域高僧或沿丝绸之路到中国陕、甘、晋、豫,或经海上至粤、闽、江、浙一带。他们来华释游、传经送典,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同时诱发中国僧侣西行求经的游方步伐,佛教传播与旅游活动因此交织在一起。

其次,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同样离不开旅游活动。禅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派别,主张“自心是佛”、“本白无缚,不用求解”,一改早期佛教旅游的苦行面目。“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总是法身”,许多高明的禅师都能从自然景观中悟入真谛。所以遍走高山大川、遍访高僧大德,优游山水、品味自然、切磋佛理成为禅宗提倡的参学旅游方式,在中唐更是风靡整个中国。当时云游四方参禅悟道的青年学僧不是投在江西马祖道一处,就是投在湖南石头希迁处,人们习惯地称之为“走江湖”。

宗教旅游活动是宗教兴衰的晴雨表,后世佛教的每一次复兴都以宗教旅游的相应盛行为风向标。即使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从电视、电话、网络、收音机中看到、听到宗教演说、布道、法事的今天,高度清晰、高度逼真的通讯设备仍然无法代替人们在宗教场所的亲身体验。人们要想将宗教传播弘扬出去,就必须借助亲自前往的旅游形式。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只能是为人们的宗教旅游活动提供更加便捷的物质工具。对于宗教信徒来说,到圣地朝拜旅游仍然是他们一生最幸福的事情。旅游作为宗教传播、交流的传统方式会随着宗教的发展一直延续下去。

(三)宗教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则促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实现,将其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宗教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化和辉煌的物质文明,开拓了大量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很多宗教景区因此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净也。”哪无论是佛教的寺庙、道教的宫观,还是天主教的修道院多修建在远离闹市的山林之中。一些原本人迹罕至的荒山秃岭经过一代代宗教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开发,植树造林、修寺建塔的辛勤建设,凿池引水、禁牧禁伐的精心保护,变成了庄严肃穆的人间净土。“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凡有宫观寺塔之处,大多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天下名山僧占多”首先是“天下名山僧建多”。无论佛教或是道教都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寺观的选址总是尽可能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中美的因素,最大限度调动人们的主观情感与直觉顿悟,通过曲径通幽、深山古刹、松风水月、晨钟暮鼓、塔林壁画、石窟雕塑等方式进一步衬托,创造出与大自然浑为一体的宗教氛围,洋溢着超凡脱俗、返朴归真、静谧祥和、庄严神圣的宗教美感。即使位于城镇的宗教建筑也会因为周围闹市的衬托而愈显幽远清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唐人刘禹锡的名句说明,那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宗教对于提升一处山水知名度的巨大作用。高僧大德可以给其驻锡之地笼罩一层神圣的光环,许多山脉因为沾了佛道之灵光而名扬天下。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以及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无不如此,时至今日仍然是人们心目中的旅游圣地。信徒出于虔诚,不辞千里前来烧香拜佛、寻仙访道、求法朝圣;一般游客也前来领略宗教化的自然风光,接受宗教文化的熏陶洗礼。宗教为旅游提供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双重优质旅游资源,旅游则进一步促进宗教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它们都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么说,宗教天然需要旅游,旅游天然需要宗教。

(四)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与旅游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

旅游这一新兴产业的兴旺发达,不仅有利于修复和保护古老的宗教遗产,还能有力推动宗教复兴和健康发展;宗教的健康发展反过来又赋予旅游新的文化内涵和开发领域。优质宗教文化资源与健康旅游活动充分良性互动,能够更好地弘扬传统宗教文化的精华,发挥宗教净化人心灵、规范人行为、提升人境界的积极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中与宗教有关的超过半数,在联合国科文组织公布的几百处世界遗产名录中,也大多带有宗教性质。人们要想亲自观赏这分布于各地的人类文化遗产,只能通过旅游这种方式。而且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强,纯粹观光式的旅游活动逐渐被冷淡,具有独特人文内涵的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的青睐,宗教旅游便是其中的一个热点。有关部门投入巨资恢复、修缮一度破败不堪宗教场所,借以发展旅游;旅游经济的高速增长又为宗教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雄厚资金支持。改革开放后,一些曾经具有较高历史地位和信仰地位的宗教场所从废墟中建,重新成为地方乃至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丛林,旅游业功不可没。宗教的继承、保和传播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宗教这一宝贵的资源。

在人与社会日益疏离的今天,旅游在某种度上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与逃避,他们想离开和逃脱日常的世俗世界,到外面去求一种真实的、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越来越多的当代西方旅游人类学者研究旅游与教的关系。特纳(Tumer*V)认为,“一名旅游者有一半是朝圣者,或者说一名朝圣者一半是旅游者。”纳尔逊·格雷本(Nelson Graburn)贝JJ认为,旅游既是“神圣的旅程”,是“世俗的礼仪”;马坎耐(Dean Mal Canell)则进一步提出“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的观点。旅游的主旨是一种世俗的精神追求。人们外出旅游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休闲度假和玩耍,而具有某种神圣的含义,它就像一种生命礼仪(或通过仪式),让人的一生从一个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这种转变使人从一种精神状态转变到了另一种精神状态,经历到一种全新的精神生活,使精神得到了充电。虽然这些观点值得商榷,但是可以启发我们从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背景讨论宗教与旅游的关系,满足更多游客的不同需要,提升宗教旅游的档次和水准。比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旅游,充分合理地调动旅游者的宗教参与性、积极性,解决我国宗教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单调与乏味。宗教旅游更是要超越“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水平,在宗教搭建的广阔旅游舞台上,经济部门、文化部门、外交部门等可以联袂演出,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宗教交流、文化传播和国际友谊。宗教与旅游的天然密切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我们不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它们照常自然联姻。

(五)宗教为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旅游促进宗教文化的传播

宗教包含众多艺术表征形式。宗教所包含的艺术表征形式,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岩画到稍后的神像、圣像,以及当代宗教题材的绘画;从原始宗教的祭台、埃及法老的陵墓到各种宗教建筑,如教堂、寺院、庙宇等;从最古的图腾崇拜的石刻艺术到中古、近代和现代的宗教题材雕塑;从各种原始部落祭把时的音乐到古代、近代的教堂音乐和现代宗教题材音乐等等。这些都是旅游审美的重要对象。宗教包含法的观念和制度。从最原始的宗教律法到后来颇具典章形态的宗教法典、宗教审判及各种酷刑,都是宗教的社会功能,也是旅游文化酶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是一种关于世界与人的观念和学说。宗教力图以神的观念解释物质世界、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宗教也是一种哲学。宗教的人地观对旅游文化生态有重要的影响。宗教既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又具有经济行为。部落宗教中的族长、家长制,民族宗教中的宗法君主制,以及宗教自身的等级制度。现代的宗教性政党、政治组织等,都是宗教涉及政治范畴的例子。寺院、庙宇、教堂、道观拥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势力。因而,宗教又具有经济行为。宗教的政治、经济性质对旅游和旅游文化都有重要的作用。宗教礼仪事富而复杂。宗教对一切日常生活及其细节都有详尽而繁杂的规定,比如犹太教涉及沐浴、烹饪、衣着,伊斯兰教涉及起居饮食、男女私事、社会交往乃至工作休息等,各种宗教之间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每一种教派都有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礼仪教规。宗教对旅游地和旅游过程的文化都有制约作用。

(六)宗教元素对自然景观的点缀

寺庙宫观、僧侣道士等宗教冈素对于自然景观来说,有一定的点缀作用。在宗教的衬托下,原来纯粹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一些人文景观的点缀,增强了对游人的吸引。

例如,西乡县的自然景观不少,“深崖邃谷,峭壁歧增,所在多有”。其中的绝大多数处于“樵夫牧竖,习见为常,过而弗问”的境况,没有发展为旅游景点,唯独午子山。为什么午子山能在众多的自然景观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处旅游观光的胜地呢?汉初西乡县汉高祖戚夫人

宗教因素的介入,使得自然景观更加迷人,是因为作为一种优秀的人文景观,宗教从入文的角度对自然景观进行了点。与其他的人文景观相较,宗教冈素在装饰自然景观上具有不少优势。自然景观引发人们的兴趣,在一定意义上是因为它们僻处山野,远离尘世。宗教提倡出世,借助循世修行来达到宗教目的。二者间存在共同之缀处。因此,宗教因素的介入,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构建起旅游景观。例如,在旅游者的即景诗中,“山僧”、“寺钟”、“孤寺”等宗教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呈现出一种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关系。如清代黄莲士游览厦门半月池诗:“远引岩泉人小渠,一泓寒碧漾清虚;月明半夜山僧起,试问禅心比得如。”

从审美角度来说,宗教在旅游景点的营建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众所周知,单纯自然景观的美是不完整的,只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一致,才能在深层上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满足其艺术感受。孔令宏在《论道家与道教文化旅游》一文中即认为,旅游的本质是文化,“单纯的山水即使再漂亮,也难以长久地吸引游人,只有把文化的内涵渗入其中,山水才有灵性,才有内容。”宗教是人类的文化成果,在注入自然景观后,增加了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具魅力,对游人也更具吸引力。宗教在自然景观的营建中起到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宗教因素和谐地融入自然景观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互辉映,使景点对游人更具吸引力;二是包括神仙传说在内的宗教因素使得原来纯粹的自然景观出现人文化的趋势,提升了游人对自然景观的领悟,增加了他们的旅游乐趣。

(七)负面的影响

1.旅游活动的开展,始终在不遗余力的稀释着宗教的神圣性。宗教多倾向于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观,而旅游主张最大限度的参与。在视听满足的愉悦中获取快感。旅游是一门“在路上的学问”,追求“行思”,而宗教是一种“绝尘嚣的体验”,推崇“静悟”;旅游往往是轻松愉快的,而宗教则是沉闷严肃的。宗教赋予旅游以神圣性。而旅游却麻醉游客的感官和神经,在视听愉悦于美学暴力的快感中,消解着宗教的神圣性。

2.环境污染与文化涵化。游客的蜂拥而至,给宗教场所带来的首要冲击是环境污染,如随手丢弃的纸屑、果皮和饮料瓶等。其次,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可能使当地传统文化习俗趋于消亡,发生文化涵化现象。游客作为现代性及都市消费文化的载体。在旅游过程中难免会以自身的价值观和审美需求来权衡、评价以至影响宗教文化,他们所带去的强势文化,会给当地人价值理念、生活方式以及本土文化的延续造成生存危机。

3.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利益本位会导致宗教价值的虚化和流失。当今世界,市场经济早已把金钱至和消费主义的观念渗透到了每一块可以立足的土地,唯有以神灵为参照体系,才能彰艟出人性的存在。一处宗教圣地,一旦走进人们的视线,相关部门就会追随而至,或跑马圈地或制定法规。使之沦为制度化的产物和牟利的工具,最终难逃被商业化和世俗化大潮淹没的命运。尤其是佛教与商业走得如此之近,让人产生它到底是渡世圣地还是狂欢场所的怀疑。如今很多和尚酗酒吃肉,娶妻生子,潇洒风流。在湖北某镇甚至出现了专门向寺庙提供短期和尚的“和尚村”。为迎合旅游者的需要,宗教场所日益沦为表演的舞台,经过包装加工后的宗教仪式也日益奴性化和格式化。如果连追求超脱的宗教都沉迷于世俗的游戏之中,那要到哪里还能找寻到神圣的空间。

4.游人频繁的骚扰,给部分位于自然景区中的宗教场所,带来较大的危害,有的甚至关门大吉旅游给宗教带来危害的,毕竟只是极个别的现象,绝大部分景区中的宗教场所,都与旅游之间维持着一种互惠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除了自然景观容易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感外,优秀的人文景观同样也能拨动人的心弦,引发人们的认知欲望。历史悠久、远近驰名的宗教场所,规模宏丽

由于宗教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再加上旅游的过分市场化运作,放任自流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高度重视,对宗教旅游的特点、规律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思路,引导宗教旅游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四、结论

宗教都极为兴盛,宗教与旅游的关系特别密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宗教与旅游之间的互动关系。出于篇幅的考虑,本文的讨论范围主要集中于本土宗教,即佛教、道教以及二者世俗化后形成的民间信仰,至于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摩尼教等外来宗教与旅游的关系,笔者拟另撰专文阐述。

5.试论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篇五

2.为了文物这项旅游资源的永久利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文物保护。文物是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样。文物被破坏后,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点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益。为了使文物能永久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

3.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我国文物古迹众多,而国家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众多的文物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许多文物因无经费来进行维修与保护而遭毁灭。发展旅游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文物古迹既然可为旅游区带来经济效益,那么,该旅游区就应该从经济收益中提出相当部分,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无论对国家,还是对集体来说,这都是一件有益的事,这个办法应当是切实可行的。这样,大批文物就可得到抢救和保护。

4.增强人们的文物意识,利于文物保护。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认识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增强文物意识,使全社会都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三 发展旅游对文物保护有一定负作用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旅游事业的发展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负作用。

1.对旅游区进行开发,从某种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开发旅游区,就要在旅游区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宾馆、饭店等,甚至还开办工厂,这一切,都破坏了文物原有保存环境。特别是在文物古迹周围办工厂,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体量高大的建筑等等,直接威胁着文物的保护。

2.短视行为导致文物被破坏的恶果。某些旅游部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刮益,为了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文物古迹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超负荷地接待旅游者,结果加快了文物古迹的老化、破坏乃至毁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任意改造文物,造成文物被破坏的悲剧。某些旅游部门为了提高文物古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使其长期为旅游服务,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确实对文物采取了一系列维修与保护措施。但由于有关人员文物专业素质差,不懂得文物的维修与保护应尽量使其维持原样、符合其历史时代特点,而是对文物古迹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将其弄成一个大怪物,名为保护,实为破坏。

4.旅游业对环境的污染,使文物遭到破坏。车、船等交通工具排出大量的废气,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空气。旅游基础设施中排出的废水、废渣以及船舶泄出的油污等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水源。这些被严重污染的水和空气对文物古迹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

5.游客对文物的破坏,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份,使文物古迹受到浸蚀,特别是在洞窟、古墓、地下室等古迹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可严重损坏文物,例如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由于长时期中大量游人的攀登,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城砖连遭高密度游人的脚踏手推,出现了严重的凹陷

松动。凡游客所到之处,都存在着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涂的现象,更有甚者,竟然用敲砸等手段盗取文物古迹的部件,此等野蛮行径,严重地危害着文物古迹的保护。

四、搞好文物保护、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既可吸引游客,获得经济效益,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宣传,教育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并可使文物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发挥了文物的作用,又达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可谓是相互促进的。

旅游的发展,对文物保护有一定的负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截然对立起来,任何极端的观点和行为都是极为有害的。忽视负作用,对文物只用不保,既不利于文物保护,又会损害旅游景观,从而降低经济效益。一味地夸大负作用,只保不用,既违背了我们保护文物的根本目的、又无视人民群众的普遍心理需求。正确的策略应是: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文物为旅游服务,边用边保,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尽量消除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使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的结合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要达到如此境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旅游事业的长远规划。各地政府部门和各旅游主管部门应认识到文物对发展旅游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时,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的规划,以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

2、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对级别较高的文物古迹应派专人负责,对旅游区内的文物古迹要经常或定期检查,从旅游区的经济收入中提出相当部分,专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等等。

3、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应密切配合,建立兄弟般的合作关系。

4、严格控制客流量,防止超过最佳容量。超负荷地接待,最易使文物受损,因此,对客流量应严格控制。

6.节事活动策划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篇六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高谋洲关键词:乡村旅游 乡村文化 关系 良性互动摘要: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又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只有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利益机制,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经营的调控和监管,才能促成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乡村旅游是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兴起的一种旅游类型,源于欧洲。根据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从市场来看,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大城市的居民。通过对游客的研究,国外学者发现游客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心理动机是喜欢乡村慢节奏和简单的生活方式、怀恋传统文化和田园风光,他们希望了解当地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不喜欢与其他游客伴行,急切地希望成为当地的临时一员。由此可见,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当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理清这种影响的方面和性质,扬其利,弃其弊,对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激励农民加强对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国外的很多案例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强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这些研究显示,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乡村社区的一些独特文化和历史传承鲜为人所知,处于逐渐衰微的状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的历史传承和独特文化,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增强了乡村社区的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当地政府总是会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核心作用而加以保护、开发。而对于某些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其最好的保护方法是让它成为乡村旅游项目的组成部分。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四川农民的文化意识逐渐增强,并意识到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藏族、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价值会逐渐显现,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会随之逐渐增强。以云南省丽江玉龙县拉市海为例,该乡距离丽江市区8公里,同时又是丽江至香格里拉旅游路线的必经之地,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正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当地纳西族人民懂得了山水是资源、应共同使用保护的道理,进而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实际上,不独拉市海如此,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云南的束河镇等地方,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也在日益增强。在一些旅游村镇,涓涓清流环绕乡村,路边、庭院的花草树木都受到精心呵护,人与自然显得非常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客观地讲,原生态的乡村文化

固然具有无穷魅力,但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中也有不少不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自身健康的东西。而这些落后的东西可望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被取代。游客对乡村旅游地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接待服务水平和居民态度等方面十分关注,对卫生与安全的要求更高。这必然促使乡村旅游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搞好给排水建设、美化保洁、道路整治、住房改造、厕所建设、生活垃圾处理,从而使当地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四川郫县农科村就是其中一例。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该村的交通、通信条件大大改善;村里还建设了专门的垃圾场和停车场;村民自觉修整庭院,更新、添置家庭设施。整个村庄环境优美,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应游客的要求,成都市青城镇“农家乐”接待户则大都订阅了报刊杂志,使业主们也开始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村民的卫生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意乱倒垃圾的现象大为减少。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乡村旅游的客源为大中城市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参与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寻找宁静的乡村空间,感受淳朴的乡村文化,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民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游客高品位精神追求的影响。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在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对他们从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少数民族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云南和顺古镇的百年图书馆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成为农民学习的场所;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诚信的消费环境是乡村旅游地良好声誉的基石,而良好的声誉是乡村旅游地的生命所系。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农民学法守法的主动性会不断增强。在云南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当地农民懂得了一些法律知识,明白了不索要小费、旅游投诉少、旅游形象才好的道理。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少地方建立了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一种新型的生产形式把村民联系起来,既有公平竞争又有相互合作,传统道德的约束和行政、行业组织的管理交互作用,农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观念和习惯得到强化。云南丽江、束河镇等地方,每天游人如织,且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尽管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乡村文化,也可能对乡村文化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但理论研究和实证材料均显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可能冲击甚至破坏乡村文化,进而给乡村旅游带来伤害。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速文化趋同化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地农民对城市文明的向往可能得到强化,文化趋同进程可能因此加速。现代城市文明是工业文化甚至后工业文化的代表,而乡村旅游地多数是传统文化的保留区,基本还以农耕文化为特征。在两种文化间,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现代城市文明载体的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环境中的人们是不可抗拒的诱惑。而有过这种享受的人又无权阻止、限制这些刚刚打开眼界的农民对外界事物的追求。很多传统文化就是在这种自觉自愿的向往美好的心态下,由于无人继承而消亡的。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文化交汇的最前沿。所以旅游地文化向外来文化趋同的问题在乡村旅游地尤其突出。城市游客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乡村旅游赖以依托的文化资源必将逐渐消失,这样,乡村对都市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丧失了。俄克斯(Oakes)指出,游客对原始民风民

俗的渴望与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期盼是一对复杂的矛盾。

(二)不利于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持目标可能发生偏离,从而不利于乡村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反向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驱动力,它要求乡村与城市保持一定的差异。因此,保持与城市旅游供给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而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差距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尽快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不少地方政府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也是着眼于此。如何在政府追求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保持城乡的反向性从而使乡村具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是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三)标准化削弱特色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削弱乡村文化特色,进而削弱旅游地的“乡村性”。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就必须加强乡村旅游管理,而要加强乡村旅游管理就必须科学评价旅游设施配置情况和服务质量,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就必须进行标准化建设。但标准化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乡村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保存乡村性,但在现实中,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导致乡村旅游地城镇化、商业化与飞地化,恰恰摧毁了乡村旅游的这个基础。因此,如何在开展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保持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是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的一个挑战。

(四)过度开发造成文化流失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冲动可能引发过度开发行为,造成乡村文化资源的“公地悲剧”。在开放型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公权”与“私权”混杂,房产及家庭生活是私有产权,而乡村文化、当地整体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品牌都是相关主体共同使用的公共产权,他们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用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同时都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具有产生“公地悲剧”的客观条件。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一方面,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许多居民家庭可能完全放弃农业生产,专心从事旅游接待活动,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不会主动传承当地文化,导致当地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乡村性大大削弱;另一方面,村民很可能无节制地使用公共资源,并向公共空间排放污水、废弃物与废气等,破墙开店、乱搭乱建以扩大自己的经营面积,从而使当地人文资源受到损害。作为较小消费容量和较大消费规模的冲突,拥挤现象也在意料之中,它不仅是乡村旅游者施予乡村旅游者的外部不经济,也是旅游者施予乡村居民的外部不经济,这种过度开发也会造成对乡村文化遗产等公共资源的破坏。

(五)利益纷争破坏社区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能导致激烈的利益纷争,从而在心理上撕裂乡村社区。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可能引发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一是一部分因经营乡村旅游得法而致富的农户与当地其他农户之间产生矛盾,二是旅游经营户之间因相互竞争而产生矛盾,三是外地旅游经营者与当地“农家乐”的矛盾,四是旅游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都有可能上升为冲突,从心理上撕裂乡村社区,损害乡村社区的和谐,不利于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性(Rurality),客源地的城市性(Urbanity)与目的地的乡村性级差或梯度是乡村旅游的动力源泉。而乡村文化是乡村性的核心内容。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乡村社区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在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

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以在城乡文化对峙中,乡村文化处于明显劣势。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处于人类文化不同的发展阶段;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现代城市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归宿。

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生活水平的落差更使乡土文化主体形成了自惭形秽的基本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通过农民对城市文化的模仿加快了城乡文化趋同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化无声凋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乡土文化的独特价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保护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意义,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趋势似乎难以阻挡。正是在这个心理基础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因此,保护乡村文化就是促进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来推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调查、分类、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和鼓励来促进乡土特色文化的学习和继承,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提高特色乡土文化的知名度。外来人的重视、崇拜与追求可增强乡土文化主体乡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心理的变化是乡村文化得以保护的心理基础。

(二)充分利用利益机制调动保护乡村特色文化的积极性

使农民通过保护乡村特色文化受益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乡村文化、进而保持旅游地乡村性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的本地化是旅游地农民受益的必备条件。实践证明,产业规模大并不一定等于农民收益高,所以发展乡村旅游既要满足产业化的需要,积极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又要对外来要素进行科学引导和规范,在规划制定、项目设计、利益分配等方面充分照顾当地农民的福利,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只有将乡村文化的传承、乡村性的保持与旅游地农民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使他们认识到保护乡村文化、保持旅游地乡村性与他们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才能调动他们传承乡村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乡村特色文化得以保护,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才有可靠的基础。

(三)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以实现“双赢”

实践证明,一般游客对乡村旅游景观及其原生态文化的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游客希望体验真实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另一方面,游客无法忍受基础设施、卫生状态、舒适程度等方面的落后。也就是说,游客追求的反向性是有限度的、相对的、甚至是表面的,是在居住环境、生活习俗、文明传承等方面的反向性,而不是维持落后面貌的反向性。这就为在满足城市游客反向性需要的同时顺应农民的现代化需要提供了契机。可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在尽可能使乡村整体景观和氛围保持浓郁乡村性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同时适应旅游业现代化的趋势。

(四)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文化的背景和依托,离开了特定的生态环境,乡村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失去生命力。目前,传统文化的保护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民族聚居地建成民族文化村;一种是异地集中保护,即在旅游地集中重建。从目前两种保护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前者的生命力要强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文化从本质上看就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方式,和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依存关系。乡村文化往往会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交相辉映,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文生态系统。只有保护好乡村文化所依托的生态环境,才能保存鲜活的乡村文化。

(五)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以遏制外部不经济

为了防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公地悲剧”,遏制外部不经济,防止乡村文化资源的破坏,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具体来讲,就是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

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有可能克服乡村旅游的分散性弱点,开展品牌建设和营销,而且能从旅游地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在控制开发规模、保护旅游资源、协调利益关系、改变旅游地农民在外来企业面前的弱势地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促成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六)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监管保证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政府在保护乡村文化和保障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方面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立法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确定乡村旅游开发的范围、规模、形式、容量等,做到适度开发,尽量避免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造成破坏;第三,政府可以通过财税和金融手段激励旅游经营者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面貌和“乡村性”。如意大利要求乡村旅游是在农业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规定旅游收入不得超过农业总收入的1/3,否则将提高税收比率。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3,(1)

2.金茨萍,金一萍,黄郁成.国外乡村旅游市场与经营研究综述[J].企业经济,2006,(6)

3.王宏星.崔凤军.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05,(1)

4.陈志学,金启宁.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谱写新篇章—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张中伟[N].中国旅游报,2006-3-15

5.侯蕊玲.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上一篇:好少年事迹简介下一篇:青年干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