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散文阅读指导

2024-09-13

高中散文阅读指导(精选8篇)

1.高中散文阅读指导 篇一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实践

研究课题组关于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阜阳市第十九中学课题组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

一、散文特点:

1、文学性(形象性):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借助人物、景物(意象、意境)表达思想情感。

2、选材的多元性:散文选材非常广泛,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材,也可以跨时空选材,信马由缰,但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统一的。所谓“形散神聚”。

二、散文分类:

1、咏物散文:通过对景或物的环境和外表特征的记叙和描写,反映景或物的本质特征,进而揭示主题。咏物散文通常采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及托物言志、象征等表现手法,托物喻人。

2、抒情散文:或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或直抒胸意,抒发对人或事物的情感。多采用描写和抒情表达方式。

3、哲理散文:通过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来寓喻道理

三、散文阅读考点:

1)字音、词语选用、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表层、深层)

2)呼应句、过渡句、仿写句子、句子在上下文语境中的含义(表层、深层)、句子的修辞手法等等;

3)概括文段内容;

4)理解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5)写自己的设想,谈自己的感悟;

6)品味语言;

7)文章的写法(表现手法)。

四、常见的三种写法:

1)对比;

2)衬托;写景衬托: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主次衬托:突出主角。

3)象征(托物言志)。。五、十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结合修辞本身及句子本身作用作答)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排比:增强语势,写出了„„ 3)对比、夸张:鲜明地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加强语气

6)对偶、互文:句式整齐,音节和谐。

7)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趣味性(增强文采、增强说服力)

六、结构上的作用: 1)点题

2)总起下文(或引出下文)3)设悬

4)呼应(前后呼应、首尾呼应)5)铺垫

6)过渡(承上启下)7)对比

我们在赏析文本,尤其是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的时候,一般都从以下四点去赏析:写的什么?写的怎么样?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的?

写景抒情散文教学具体指导学生阅读与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第一步:写的什么?——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在自主预习时,要心中有文本,能养成勾画重点的习惯。阅读借景抒情散文,首先要筛选出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要指导学生在自主预习时用自己喜欢的标志勾画出此类词语或句子。

第二步:写的怎么样?——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一步,实际上,也就是让学生分析所写景物的特点。在阅读中要勾画出作者的评价词或评价语,或根据作者所写,自己概括,做好批注。

第三步:为什么这样写?——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或感悟?

之所以这样写景,是因为作者的融情入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学生要筛选出文中由景及情的句子,尤其是那些抒情句或议论句。为深入探讨文中情,我们也可以巧妙的引入背景介绍,结合作者心境,做到知人论世。引导学生总结人和自然的关系,感悟景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第四步:怎样写的?——运用了何种写法或手法?

要引导学生重点赏析作者是如何写的,包括写景的技巧: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的技巧: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在赏析中让学生体会如何更好的运用修辞手法来描绘那异彩纷呈的景物,更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如何运用各种写法,让自己的文章更美。

二、信息链接-----------中考信息 关于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往往借助具体的景或物,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几类。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抒情散文不易读懂。抒情散文阅读的考查点有:

1、结合语境,联系文章内容,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内容。

3、理解文章内容。

4、体会作者情感。

5、分析写法特点,赏析文章写作技巧。

6、表达自我感悟和阅读启示。

注意:抒情散文的考点与叙事散文的考点在大的板块上基本一致,但具体的题型上,解答方法却不完全相同,这体现在文体特征上表现出的不同。抒情散文的阅读步骤:(1)从整体理解文章

阅读抒情散文,要辨其类型,分辨文章表层是写景还是状物,深层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还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在此基础上再去深入挖掘作者表达的情感。(2)抓线索理思路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聚,这一点在抒情散文中表现尤其明显。因此,读懂抒情散文,首要的就是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从表面看来散乱的材料中弄清作者写了什么,找到内容的共同点,把握文章的表层含义。

(3)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①从整篇文章的角度,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抒情散文往往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或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就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这往往就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这集中在文章结尾议论抒情的句子,结尾的抒情议论句可能就是点明中心的句子,也有一些文章用意思含蓄,内涵丰富的句子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这须要细细品味。

②从描写中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倾向。作者抒情所借之“景”,所托之“物”,作者在描写时往往倾注了感情,如果描写的是美丽的景象,那一般就是表达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内心的喜悦之情。体会作者情感是读懂抒情散文的难点,我们总结了抒情散文的一些模式,便于学生去体会掌握。A.参游式

套路模式:参游起因→依次静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代表篇目2006年绍兴中考题《月光下的探访》

特点:作者是文中的穿线人,由作者的目击联想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

注意:一要注意众多的景物往往以作者行踪为线串联起来,移走换景,景不离;二要注意每进一步,地点的交代明确,描写的虚实,角度;三要注意开头交代缘由的句子,结尾抒发情感深化主题的 句子。B.象征式

套路模式: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代表篇目是高尔基的《海燕》。

特征:一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在象征之人;二是卒章显志,篇末点题。

C.感情线索式(并列式)

套路模式:情的缘起→情的积蓄→由情至人→情的归结。以情为线索,来连缀景物。代表篇目朱自清的《春》

特点:看似处处写景物,实是处处借景抒情,作者只是为情感找一个假托物而已。关键是要善于将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个方面,从若干个点上来抒情。D.怀念式

套路模式:睹眼前景(物)→思从前景(物)→抒怀念情。代表篇目2006济宁中考题《家园落日》

特点:借联想来写怀念中的景物,表达寄寓在这一景物上的情思。应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相似的另一景。另一景中寄寓着作者的主要情感。运用这一式抒写怀念家乡、亲友之情的较多。E.咏史式

套路模式:一语统篇→分叙史实→抚今抒情。代表篇目2006年乐山中考题《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4)品味语言,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抒情散文与叙事散文相比,语言更凝练、更含蓄、更优美,结构更巧妙。品味抒情散文的语言,一方面要从语言表达本身去揣摩,另一方面也要了解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感情等。因为散文的语言,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文字的精练与优美,更在于作者的个性同语言所共同融合成的独特的美感。也就是说语言既有内容上表层深层的含义,还有形式上及作者风格上独特的审美价值。

而写作技巧,主要在于表达技巧及如何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等方面,在表达上如何表现中心,选材组材方面如何为中心服务等。

应考策略:

1、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首先是理清线索,抒情散文的线索,可能是以 “物”为线索(游记类一般以游踪为线索),也可能是以“感情”为线索。其实,抒情散文都有一条感情线索,只不过它是内在的,深蕴在文章之中的,这个考点往往考查以“事”或以“物”为线索。

2、概括内容,把握情感

这是抒情散文考查的核心,也是中学阶段的难点。阅读时要敏锐地抓住联想内容,因为表面的“景”或“物”不是作者介绍的目的,抒发作者情感才是作者的目的,所以,联想内容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目的,《地下森林断想》课后第三题体现了这个考点。这个考点的题型有“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如何认识文章的主题”,“对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态度的理解”,试题中也常以“为什么”的形式出现。当感到材料较散,一时读不懂时,去寻找“松散”(表面)材料之间的共同点(内在联系),我们的困惑就会迎刃而解。

3、品味语言,鉴赏技巧

抒情散文特点之一就是语言凝练含蓄优美。语言对情感思想的反映往往是间接的。对语言内容上的把握,既要把握其表层含义,即写出了景或物的特点,也要理解其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再从形式上去理解(如修辞)表达效果。

技巧赏析要注意赏析的是全文还是局部,是结构还是手法,如,全文往往是表现手法为主,局部往往是修辞手法为重,弄清了方向,再根据对应的方式方法答题,自然会事半功倍。中考题示例:

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请根据文意或语境写出你的理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1)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2)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3)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用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

B关于生命和生命的意义,原是一个复杂严肃的话题,但作者却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在说理方法上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许多句子不乏深刻的比喻象征意义,如“平沙斜阳芳草里,看到了夹岸桃花”,就使人感受到生命晚景的瑰丽。

D本文结构严谨,开合自如,行文上非常注意前后照应,如结尾一段中说“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就与第一段对江流入海过程的叙写完全照应。

E本文反复说“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又说“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这些看似与本文积极乐观的主题不太和谐的略带宿命和伤感的文字,应作正话反说理解。

4.对“不是每条一条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B.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C.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D.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6.请用“生命像……”开头,写几句话(30—50字),表达你对生命的理解。(文中的比喻和上题中推断的比喻除外)1.“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则可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角度,引出了下文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2.(1)“大海”作为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顶点,“黑暗”表示生命的终结。

(2)生命是一种过程,生生不息是自然规律,显示了“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3)希望人们能承受更多的与生命相生相伴的快乐与苦恼,用以构筑一生的完美。3.A B

4.C 5.本题答案为开放性的。写出贴切比喻;围绕比喻想象;表达贴切

2.高中散文阅读指导 篇二

在新一轮课改之前广西语文大纲版高考试卷中,散文阅读往往占到20分左右的分数。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我的前几届学生精读了大量的散文,散文的“语言美”“哲思美”“人情美”给了学生“美”的熏陶与启迪。但是由于散文是一种比较“自我”的文体,对作者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读者对散文意旨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这对于高考这种以分定输赢的“比赛”显然不太适合,所以近年来课改区的高考课标卷在阅读板块部分,以文学类文本阅读或者实用类文本阅读二选一的方式取代了对散文阅读的考查。

当然,高考不考散文阅读,并不意味 着教师因 此就要忽视散文教学,弱化对学生散文阅读的指导,那是因噎废食的做法。一方面,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 作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怡情”,帮助我们陶冶情操,更可以帮助我们丰富知识、开阔眼界,给我们以深沉的思维空间,帮助我们获取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的智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还可以引导他们从散文阅读中学习观察美、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也可以从散文阅读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写作更有深度,更有文采。

下面,以对高一上学期学生散文阅读的延展性阅读为例,具体谈谈对散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指导方法———对教材中散文阅读内容的精读指导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收录了3篇写人记事类散文,必修二收录了3篇写景记事类散文。通过对6篇散文的教授指导,通过激趣—授法—品鉴,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散文的艺术魅力,可以感到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皆可披情入文,皆可表达作者的生活或思想感受。在这个基础上,我给学生梳理了精读散文的方法:

1.读懂———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

2.悟情———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主旨);

3.品言———品味 散 文 深 刻 含 蓄,语 有 尽 意 无 穷,充满“诗味”的语言;

4.析法———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5.“圈点批注”法———阅读中勾画、批注作者的行文思路,抒情、议论性语句,有哲理、有文采的精彩语句,自己的阅读感悟等。

二、确定内容———延展性散文课外阅读内容的确定

在选择延展性课 外阅读材 料时,我选择了 在文学性、思想性、可读性等几个方面结合得比较好的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原因如下:

1.余秋雨以深沉的理念,把人生底 蕴、人生意义 及自然之美统合在一起,形塑出非常具有他个人气质的散文。有人评价说,他的散文结合了文学家的感情投入和学者的理性思考,从独特的感受出发,寻找独特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从而成为中国近五十年来,感性和智性、历史感和文化心理结合得最好的散文。他也被誉为“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高峰”,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2.必修二要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我想让学生精读余秋雨先生那篇著名的《苏东坡突围》,借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和精神世界。

3.老教材中曾经收录了余秋雨先生《道士塔》一文,前几届学生学了这篇文章后,非常欣赏他的散文作品。

4.他的作品数量多,可读 性 较 强,学 生 可 选 择 的 面比较广。

三、实施过程———“余秋雨散文阅读课”实施方案与过程

1.师说———“余秋雨散文”导读

在引导学生阅读余 秋雨先生 散文作品 前,我用20分钟上了“余秋雨散文导读”专题课,内容主要有:余秋雨其人,余秋雨作品集介绍,余秋雨散文的特 点、结构、艺术特色,重点介绍了众人对他作品的评价 等。接着,给全体学生下发《苏东坡突围》一文,指导学生用15分钟时间阅读全文,借此让学生对余秋雨散文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对《苏东坡突围》的阅读,我提出采用“圈点批注,提要钩玄”的方法,回答以下问题:

(1)苏东坡陷入困境的原因有哪些?如何理解《苏东坡突围》中的“突围”?

(2)请谈谈这篇散文对你理解《赤壁赋》一文有什么帮助。

(3)从本文中,可以初步看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哪些特点?

注:散文不等同于小说,内容比较杂乱,结构比较散乱,也没有具体的情节,学生如果静不下心来,是比较难品到散文的趣味的。之所以加 上阅读《苏东 坡突围》这个环节,一是想让 学生进一 步熟悉“圈 点批注,提要钩玄”的精读方法;二是想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下余秋雨散文的整体特点,比如链环式的结构、诗化的语言、用叙述描写还原历史等。

2.生读———“余秋雨散文”专题阅读

通过教师对教材内散文的精读指导,学生了解了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散文的方法;经过教师对余秋雨散文整体介绍的铺垫,学生也初步感受到了余秋雨散文的整体风貌。接下来是长达一个半 月的“余秋雨 散文”专题阅读,具体内容:

(1)学生自行选择两本余秋雨散文集进行阅读。教师推荐的内容有:《文化苦旅》《山 居笔记》《行者 无疆》《千年一叹》《霜冷长河》《寻觅中华》等。

(2)阅读时间:每周一的语文课有30分钟时间(注:周一的阅读课前10分钟是“每周一诗”的诵读和欣赏时间);课外时间自由阅读。

(3)阅读方法:精读与泛 读。每本散文 集各精读5篇,用“圈点批注,提要钩玄”的方法进行精读,要在“读懂”的前提下,“悟情—品言—析法”。

(4)学生边读边写:摘抄精彩片段;每周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5)一个半月后,进行“余秋 雨散文阅 读专题分 享会”。

3.分享———“余秋 雨 散 文 阅 读 专 题 分 享 会”的 主 要内容

(1)各小组确定自己小组的阅读主题。如某部散文集整体内容的介 绍和阅读 感悟,余秋雨散 文语言的 欣赏,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鉴赏等。

(2)各小组依据所选取的侧重点,批阅同学们的读书笔记,从中寻找自己小组需要的内容。(注:建议学生“原生态”阅读,尽量不从网络上大段摘抄所需内容。)

(3)小组成员按专题进行讨论,确定展示课的方式,做好讲评课件,选定主发言人。(注:可以借鉴同学的读书笔记,也可以借鉴网络资源。)

附:“余秋雨散文阅读专题分享会”成果展示

【主持人开场白】他曾经发出震撼你我的千年一叹,又曾感慨要借我 一生;他还进行 了游历华 夏的文化 苦旅,写下了为人称赞的山居笔记。按余秋雨先生自己的话来说,他的文字节选相当于他栽种在山间的树木上采下的叶子,这些叶子脱离了曾经滋养它们的枝干,却在这里拼接出了一个叫“人生”的图案。读散文,析秋雨,品人生。今天,就让我们徜徉在阅读的快乐世 界里,一起走近余秋雨先生,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作品。

【成果展示1】《行者无疆》阅读体悟(“同心圆”小组汇报内容节选)

(1)历时6个月,余秋雨走过了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行者无疆》记 录了这一 不同凡响 旅程的全 部感受,它是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却又不仅限于只是记录;是旅行,但又不仅是一次他乡山水的风光领略,更是不同文化的学习与探索、风土人情的揣摩与领会。他的每一次出发,他笔下每一次历史的背后都引发我们无限的惊叹和思索。

《行者无疆》此书分南 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在《行者无疆》中,余秋雨将欧洲文 明的优秀和成熟展现得淋漓尽致,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

全书在思考上具有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更胜余秋雨其他几部著作。

———李昊祺《行者无疆》内容介绍

(2)何为“彻彻底底地休假”?哦,那里的人休假 时关掉手机,停下工作,去自己想 去的地方,不必汇报 同事、上司。上班时的衣冠楚楚、礼仪彬彬完全被 抛到脑后。这个过程中,他们暂别了异化状态,恢复人性,随心所欲,完全不受任何羁绊。是啊,原来休假那么简单。

然而中国人所谓的休假与其大相 径庭。中国的 富人也罢,企业家也好,他们完全可以选一个不受干扰的宁静之地,愉快地度过假期。但他们放下了工 作、放下了家人,却放不下自己的身份。于是乎,电话频频,访客更多。休息,成了一个永远闪在彼岸的身影。还有些工作狂,他们周末也忙于工作,为家人、为自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更没什么休假可言了。

———卢妍读《行者无疆·罗马假日》

(3)在大自然的愤怒下,人没有选择,时间及灾 难,吞没的已经太多太多。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名胜,被时间埋葬,被自然伪装。

然而我并不叹惋,人类在自然的肆虐时如何无能为力,我也不赞美这断壁残垣中那样的凄凉。在庞贝遗迹的深处,我也似乎看到了人类的未来。

工业化的今天,人类与自然,似乎就是 相互对立 的极端,在人类迅速开拓领地,攫取大地一寸寸体肤的同时,自然似乎就是那庞贝古城旁巨大的活火山。它隐藏着愤怒和仇恨,时刻蓄势待发,囤积着有朝一日爆发的力量。

———韦添耀读《行者无疆·遗迹深处的殇思》

(4)也许,在困难的道路上,我们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赏识,希望能得到认可,希望能成为一个伟大 的人。但前行中,路上常有嘲笑、有讽刺、有摆弄是非的人。可是无论如何,还是要坚信自己的信心,朝着梦想 前进。即使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无悔。是金子总会发光!时间会让人沉淀,告诉你:不要害怕嘲笑,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就是余秋雨先生在《行者无疆》中给我的答案。

———黄婧儒《我眼中的〈行者无疆〉》

(5)行者注定是孤独的,是凄凉的,是痛苦的,但注定又是不可战胜的。历经无数的游行,每次彷徨于陌生的都市,见证一次次的生死浩劫、历史沧桑巨变,心灵在一次次震惊和痛苦中游离,但这倘若无法摧毁一个战士的心志,必将使得他更为强大。

让人惊叹的是,无论余秋雨站在哪 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景,而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我们很荣幸通过大师的眼睛,知道了欧洲这片鲜活了几世纪的土地,历经上苍的考验,它的国家和伟大的大师们的精魂永不逝去。它和古老的中华文明一样,融入了世界大同的必然之中。

———网络书评人

【成果展示2】余秋雨散文言语欣赏(“七小龄童”小组汇报内容节选)

(1)“他的文字,在唤醒人的内心的同时,使人的锋芒收敛,使人的血液温暖,使读者仿佛一支蜡烛在燃烧发光的同时又熔着自己,并且感到相当的快乐。”这段话运用了比喻,把巴金先 生的文字 比喻成一 支燃烧的 蜡烛,富有表现力地写出了《巴金百年》的巨大魅力与极强的语言感染力,表现了作者对巴金先生作品的喜爱。

———周杭宁

(2)“他的文字真实而理性,厚重而大气,饱含对文化的记录和思考,这文化不仅仅是中华文化大地的,还有异国他乡的。在他看来,全人类的文化弃其糟粕流传至今都是无与伦比的瑰宝。”这句话是作者对余秋雨文字的概括,表现了余秋雨散文的特点:理性、真实、厚重、大气,还有其巨大的影响力。

———蒋珠蓉

(3)“许多更强烈的漂泊 感受和思 乡情绪是 难于言表的,只能靠一颗小小的心脏去慢慢地体验,当这颗心脏停止跳动,这一切也就杳不可寻,也许失落在海涛间,也许掩埋在丛林里,也许凝练于异国他乡一栋陈旧楼房的窗户中。”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思乡情绪之浓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黄莺莺读《山居笔记·乡关何处》

(4)“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中国文化史比喻成被告人,把法官和原告比喻成一群无赖的小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人乱造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小人的蔑视。

———班湘

(5)余秋雨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余秋雨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和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得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 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余秋雨娴熟地 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还采用了小 说笔法、戏剧的笔法、镜头特写等多种手法,这对于烘托主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网络资源对余秋雨散文语言的评价

4.师结———教师总结专题阅读并推荐作品

著名作家王安忆曾经这样评价余秋雨的散文:“不避嫌疑的,他让散文这种日渐轻俏的文体,承载起一些比较重大的心灵情节。”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深层的文化思考,在记述某一名胜古迹的游历的同时,也介绍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并传达作者对于民族文化的思考,从而将人、历史、自然和谐地交融一起。他以生动的描述复原历史的陈迹,用生动的语言来写历史,开创了小说散文、文化大散文的时代。我 们也从这一个多月和他的对话中,跟着他欣赏自然山水,体验神韵,感受到了散文这种文体的艺术魅力。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接着读余秋雨先生的其他散文作品,也可以走近其他散文大家,和他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我推荐给大家的散文名家有林清玄、木 心、史铁生、梁实秋、龙应台、周国平、汪曾祺、蒋勋等。希望大家尽情阅读,静心品味,让他们的作品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四、对阅读课的几点感悟

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教师一定要学会“忍痛割爱”,从语文课时中挤出一个固定的时间,专课专用,在共同阅读的时间里,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文学之美,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教师要有一定的介入和“干预”,不能完全任由学生自由择取。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引导学生读名家,读名作,让阅读为幸福人生奠定厚实的精神底子,因为文学阅读,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思考、逻辑、谈吐、修养等各个方面。

3.对不同文学作品,要教给学生 一定的阅 读方法。比如阅读散文,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作者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4.除了主题阅读、专题阅读,我们还鼓 励学生博 览群书,进行个性化阅读。重要的是,对学生的阅 读内容和阅读量,我们要有具体要求,还要有追踪,有反馈。我给学生做了一个阅读记录卡(见附录),每个月、每个学期会检查学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量,并在班里做评比和展示,借以督促学生主动阅读。同时,也希望他 们在填写阅读卡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我相信,高中三年下来,这份阅读卡定会成为他们高中生活难以忘怀的记忆,因为,文字比记忆更长久。

3.高考散文阅读解题指导 篇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中国地图

高鹏程

①去乡下拜年,看见几乎每家堂屋里都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大舅家有,二奶奶家有,还有小姑,小姨家……这些地图,有些新贴上去不久,有些看起来有好几年了。但是和被烟熏火燎了几十年的土坯墙相比,依旧有些突兀,那几乎是昏暗的土坯墙上唯一鲜亮的事物。

②“究竟是怎么回事?”终于,在外婆家,我忍不住问呆立在地图边的三舅。三舅没有说话,用手指了指,让我自己看。

③地图上,从小小的平峰镇出发,一些用铅笔画的歪歪扭扭的曲线,慢慢延伸到了四面八方:山西、浙江、上海、新疆、广东……经过简短而漫长的跋涉后,圈住了一些字体或大或小的地名。

④我明白了,这些地图上连着的地名,都是我的表兄妹们外出谋生和打工的地方——在山西沁水挖煤的是大表兄;远嫁新疆的是二表妹;而云南昭通是三表弟媳妇的老家,如今,他们又双双在浙江西塘打工……我也看到了自己借以谋生的——浙江象山。我的这些穷亲戚们,大字不识几个,老家粗糙的方言,也不适合他们表达什么细腻的感情。他们只是把对每一个亲人的牵挂,用一条瓜蔓一样的铅笔线,以一种具体而虚幻的方式维系在地图上。

⑤中国地图,原来还可以是我们某个人情感分布的地图。某些陌生的区域和地名,因为亲人所在而不断变得熟知起来。比照“人口地图”、“经济地图”……或者,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属于我们的“亲人分布图”吧!

⑥我想,我的这些穷亲戚们串门、相聚时,可能就会凑到这张中国地图前,指点着说这里那里距离的远近,说这里那里各自在远方的儿女的近况。而一说“这里那里”,是否就有天涯咫尺之感,甚至亲人音容如在眼前了呢?

⑦我的不识字的三舅,年迈的三舅,我的“胸怀祖国”的三舅,站在地图前看起来就像一个将军正指挥着自己的士兵南征北战、东奔西走——不,他其实更像一只衰老的蜘蛛,用眼光抚摸着自己用蛛网围成的疆域。

⑧在广东某地,有几个涂得最黑最重的黑圈——这是他最小的女儿辗转打工的地方——因为讨不到工钱,她已有三年多没有回家……

⑨在热闹的过年鞭炮齐鸣之后,在喧闹的亲朋好友散尽之后,在这个昏暗的小屋里,三舅会以怎样的神情凝视着地图下方的某个地名?他的思绪会怎样一次次地坐上南去的火车,循着这条简短而漫长的曲线,在他有限的关于南方繁华世界的信息中,去看望女儿生活的城市,看见女儿忙碌、疲惫的身影……抑或还有快乐的满足的笑容?而每次“探望”回来,他又会怀着什么心情,拿起铅笔,在这个他十分陌生却已经变得熟悉的点上又加上重重的一圈?……

(10)“阿舅,还是让小妹回来好了……”

(11)“啊……”三舅仿佛从梦中惊醒了一般,但他用力挥了挥手,下决心似的说,“什么话!”

(12)我没有去更多的人家。但我知道,我的判断不会有什么差错。因为早就听说了,宁夏西吉,这个拥有47万人口的贫困大县,每年外出打工的约有12万人。后来我才听说当地的一首新民谣:家家屋里老两口,门前拴个大黑狗。十户人家九户空,墙上一张大地图。

(选自《散文》2011年第10期,有删改)

11.联系全文,简要说说第③段中“漫长的跋涉”对老人和儿女们各意味着什么。(4分)

12.请指出第⑥段的写作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3.你认为第⑨段中的“三舅”会有“怎样的神情”,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再从文中为这“神情”找出两点依据。(5分)

14.简述以“新民谣”作结尾的作用。(4分)

15.你认为作者写本文用意何在?(3分)

下面就这5个题目分析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要领。

第11题考查点是“理解文中重要语句”。首先要审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各”。然后分析句子的表层含义。分析含义时要抓其中的关键词,如“跋涉”“遥远”,在解答时必须有对这两个词的理解。“跋涉”是爬山趟水,形容旅途艰辛的意思。“漫长的跋涉”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一个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在理解本义的基础上,再结合语境、文意去理解。命题已经降低了难度,它告诉了我们从“老人”和“儿女”两个角度回答。它的提问变式是:“怎样理解‘遥远的跋涉在文中的含意?”

下面是学生的考场答案:

(1)意味着与亲人的离别、远离以及对亲人的牵挂、思念、担心。

(2)对老人意味着自己的儿女离家远了,自己的思念与牵挂也随之远了,对儿女意味着打工离家的的地方十分漫长。

(3)对老人意味着与儿女离别的孤独,牵肠挂肚;对儿女意味着远离家乡亲人去外地打工,意味着漂泊。

(4)对老人:对亲人的如瓜蔓般的牵挂。对儿女:外出谋生的打工路途。

第一个答案没有注意题干中的“各”;第二个答案理解有误,语句不通顺;第三个答案理解不全面,没有回答“漫长”;第四个答案没有回答“漫长”,且回答语言是描述性的语言。参考答案如下:

对儿女们来说,外出打工是一条路途遥远充满艰辛的谋生之路。对在家的老人们来说,儿女外出就意味着那就是一条追随儿女身影的绵长的牵挂思念之路。

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读题审题,然后要结合全文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关键词,最后是回答的语言要直接(陈述性语言),语句要通顺。

第12题考查点是“对精彩语言表现力的品味”,和第11题一样,也降低了回答的难度,它的提问变式是: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第⑥段作简要赏析;细读第⑥段,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赏析性文字;请分析第⑥段的妙处。

做这道题首先要审题,抓题干中的关键词“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写作手法与表现手法常常并列在一起,内涵和外延基本差不多;表达效果实际上就是说其作用。然后要回顾有哪些写作手法。常见的有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象征、铺垫、抑扬、托物言志、白描、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开门见山、衬托或渲染、点面结合、以小见大、悬念、伏笔、联想想象、动静结合、对比。③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再对照所学知识,阅读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判定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并结合全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下面是学生的考场答案:

(1)用最普通平淡的语言,描写了亲戚们串门的情景,却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而艰难让他们感受到儿女不在身边,老人们的凄苦与他们对子女的思念之情。

(2)作者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表达出了亲戚靠地图维系着与亲人之间的关爱,表达出这“亲人分布图”对留在家乡的人们的重要性与意义。

(3)运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作者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亲人们在地图前忆儿女的画面,形象地表现出了老人们对远在他乡儿女的思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他们只能通过地图来排遣心中的感伤,揭示了社会上独居老人的辛酸处境。

(4)作者运用了假想的手法,把亲戚串门时围绕着地图谈论的情景假设了出来,十分真切明白地表现出了家乡亲人们的思念之情,表达出了故里人们对外出子女亲人的不舍与极度思念。

(5)作者在这里加入一段作者的臆想,并用反问句式。展现了在这一片穷乡僻壤之处,人们只能通过望着一纸地图上儿女所在地来缓解思念之情,来安慰自己的悲哀。体现了亲人间两地分隔的痛苦与浓浓思念之情,深化主题。

从学生的考场答案中,可以发现几个问题,一是不审题,没有回答写作手法,如答案(1);二是写作手法回答错误,如(2)(3);三是内容理解了,但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表述不准确,如答案(4)(5)中的“假想”“臆想”。参考答案如下:

运用想象(或联想)的手法。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中国地图”的作用,形象生动地表述“我的亲戚们”对外地务工儿女的牵挂。

做这类题时,首先要熟悉并准确地判断常见的写作手法;然后掌握常见写作手法的基本作用,结合语段回答;最后语言表达要准确。

第13题考查对作品内涵的赏析。首先要审题,“神情”指脸上所显露的内心活动,所回答的词语必须是表达“神情”的词语;且只能用一个词语表达;要找出两个依据。

下面是学生的考场答案:

(1)鼓励 ①小妹三年未归,讨不到工钱,三舅要给她精神上的鼓励;②而且三舅希望她不要回来,继续打工。

(2)呆立 ①在外婆家,三舅是呆立在地图边;②仿佛从梦中惊醒一般,说明三舅看地图看得走神。

(3)坚决 ①三舅在“思绪”的“探望”中,有女儿快乐的满足的笑容。②三舅用力挥手,下决心似的说“什么话!”。说明了三舅只希望女儿能过得好,只要她幸福,即使不来看自己也没关系,所以三舅的神情是坚决的。

(4)专注 ①三舅的思绪随着地图去探望女儿;②仿佛从梦中惊醒一般。

(5)恍惚 ①第⑨段写了三舅的思绪已经飞到了女儿生活的地方;②第(11)段中写“三舅”仿佛从梦中惊醒了一般。

学生考场答案的错误之处,一是用词错误,原因是有的没有审题。要么写的词语不是表示“神情”的,要么写的不是一个词语;有的是意思理解了,但由于词语匮乏,不能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如第(5)个答案;有的是没有从全文的角度、文章的主旨等方面考虑。二是写出的“依据”不能说明“神情”。三是列举了依据,但没有分析。参考答案如下:

忧伤(或“担心”或“愁苦”或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因为第②段中“呆立”可以看出他对女儿的担心;第⑦段中把女儿所在的地名“涂得最黑最重”也是这种心情的体现。第⑦段中提到他的小女儿讨不到工钱,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这样的现实也必然使他很忧伤。

憧憬(或“充满希望”或“期待”或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打工虽然艰辛,但他所理解的南方毕竟是“繁华世界”,在他看来在那里总会找到另一种有希望有前途的新生活,所以在他的想象“看望”中,还有“快乐的满足的笑容”的期许;他虽然也不免担忧,但会态度坚决地对“我”提出的让他女儿回来的建议说“不”。

迷惘(“怅然若失”或“苦闷”或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第③段的“呆立”,第10段的“梦中”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虽然他认为“南方繁华世界”是有希望的,但他又对她女儿在南方的艰难处境感到担忧,他对女儿去南方谋生其实很矛盾。

做这类题目时,要看清题干,要结合全文整体理解。

第14题考查“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在做这道题之前,看到这个题目,首先应该抓住“新民谣”“结尾”“作用”三个关键词(句子所在的位置;引用诗文的作用)。其次要回顾所学知识。引用诗文的作用:形象表现……的特点;凸现诗情画意;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富于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尾句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点明中心,升华中心;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下面是学生的考场答案:

(1)以新民谣作结,体现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在当地早已司空见惯,也以这种通俗自然的方式,表现出当地人的思念之情。

(2)以民谣结尾耐人寻味,民谣中所包含的意思让读者产生思考和联想;升化文章主题。

(3)形象民谣,结尾全文。既照应上文描写的情况,也照应题目,升华主题,表明贫困打工现象之严重,应给予重视,民谣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和想象,意犹未尽。

(4)①证明了我的判断不会有什么差错,家里贴地图是普遍情况,家家户户都这样做。②描绘了当地十户九空的状况,加深了主题,深刻了内涵;③引起人们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思考;④照应前文。

(5)新民谣为读者描绘了当地的现状,因为贫穷,儿女们都外出谋生,家里的人只剩下年迈的父母,更深刻地表现了该县的状况,表达了作者对这现象的担忧和希望改变。

第(1)个答案对学过的知识掌握不扎实,思维缺乏深刻性,流于表层(深深的思念和常回家看看是表象,其深层的原因是“贫困”);第(2)个答案分析架空;第(3)个答案能从多种角度思考,但没有分点回答,显得层次不清;概括架空;第(4)个答案能够从不同角度分点回答,但分析浅显,空洞;第(5)个答案回答不全面,没有从分值上去判断答题的要点,语言不简洁。参考答案如下:

①(从内容看)新民谣把当地人外出打工现象由上文的“我”的亲人扩大到整个地区,进一步说明该现象的普遍,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旨;②(从结构上看)点明题目,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使“中国地图”这一核心意象得以突出;③(从表达看)民谣语言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富于地方特色,使文章表达有变化,颇具乡土情趣。

做这类题目时,要根据分值去揣摩答题要点,要分点回答;要熟悉句子、段落在不同的位置所起的作用;要结合文意深入分析,分析不能架空;语言要简洁。

第15题主要考查“写作意图”。做这类题首先要审题:“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或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一般而言,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可以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但是在具体的文本中很难有这样的背景资料,因而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文本中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或者在事件中的描述中表露出来的情感以及作者的议论和抒情的文字来分析,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探讨写作意图的方法有:(1)思路规则——先具体事例后写作意图。(2)探讨写作意图的思维特点——由点及面,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故事推及“人”乃至社会的特点。(3)探究写作意图的方法——寻找“蛛丝马迹”。

下面是学生的考场答案:

(1)告诉了我们,亲情不会随着距离而消淡,不管多远,亲情总会用它特有的方式与你相联系。

(2)作者想表达对贫穷人家分离谋生的同情与怜悯,同时也告诉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牵挂常在,“父母在,不远游”。

(3)作者通过去拜年发现每家都挂着地图,体现了他对深厚亲情的赞美和对现状的无奈之情。

(4)通过三舅的事例表达出对贫困县外出打工热的忧思,呼吁社会多加关注并采取行动。

上面这些答案,有的是答非所问,如答案(3);有的是理解有误,如答案(1);有的是分析浅显,如答案(2);有的是角度单一,如答案(4)。

做这类题目时,要直接回答,不要答非所问;要整体性阅读,联系现实、结合文意理解;要从多个角度思考;表达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总之,对于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答,阅读功底当然是最重要的,但如果掌握了一些解题技巧,仍能增加你的分数。一般来说,解答阅读题,首先要审题,认真阅读题干,看清分值;其次要落实基础知识,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答题模式;第三,回答时要多维度思考,分析要具体;第四,回答的语言要简洁通顺,层次清楚。

4.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精选) 篇四

散文阅读考查主要是对文本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语言与内容、形象与意蕴、形式与主旨、手法与意图等方面的多元考查。这决定了高考散文阅读是一种精细化的阅读,不是一种泛读或略读。

一、熟悉文体

第一类:记叙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

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重视行文的技巧,“硬料”

类似文本:07—09年44篇散文中有13篇 09天津《老屋》、福建《阿庆》,08上海《灯笼红》、全国2《马缨花》,07北京《湿湿的想念》、宁夏海南《叶圣陶在四川》、辽宁《炉火》、湖南《忆刘半农君》)

第二类:状物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突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人生道理的升华。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年高考全国卷ⅱ 《岳桦》

—09年高考44篇散文中有27篇。卷ⅱ《岳桦》、湖北卷《书房的窗子》,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全国 09 08全国ⅰ《阳关古道苍凉美》、天津卷《敦煌》,07安徽《乡村的风》、天津《雪

野里的精灵》、四川《焰火的变奏》等。

补充:写景散文的阅读:①要注意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来绘形状物的。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抓特征的目的不但是要求其形似,更要求达到本质上的神似。②要注意作者是如何安排描写的顺序的,一般地说,这类散文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③ 还要注意作者的观察点与被观察景物之间的关系,注意观察角度的变化。④最重要的,是把握融注于景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地领会作品的主题。

咏物散文的阅读: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阅读时要把握象征这种表现手法。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是直接点明的;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含而不露。对后者须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写作背景,如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写作时间 等,但必须注意,联系背景不等于对号入座,不能把象征意义理解得太具体、太狭窄。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第三类:议论性散文

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哲理散文的阅读:哲理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喟,类似文本:09高考山东《记住回家的路》、江苏《上善若水》,08高考湖南《谈静》、重庆《时间怎样地行走》,07高考山东《灯火的温情》、广东《泥泞》

重要提示:对一种文体要达到熟知程度,至少要精读30—50篇同类文章。

建议考生在复习散文于都这一考点时,先拿出一些时间,把07—10年62篇散文分类通读一遍,通过集束式阅读发现文体规律,自己找到阅读捷径。

二、储足知识

09年高考江苏卷《上善若水》:1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09年高考全国卷1《彩色的荒漠》:14.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案:⑴①戈壁滩环绕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⑵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为下文要描写的彩色的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兴趣。

1.表达方式 ①叙述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还没考过)

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②描写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衬或反衬,能突出要表现的事物。

⊙正面描写:渲染: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白描:简练勾勒,生动传神。

⊙景物、环境描写:突出环境特点,烘托人物,渲染氛围,烘托主题。⊙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

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

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③叙述人称的技巧: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能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以往考查频繁,现在几乎不考)

④议论的技巧。在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间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⑤抒情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开头能定文章基调;在结尾能升华主题。

2.表现手法(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衬托,以描述的环境、气氛等烘托主体人事物,突现中心,表达强烈感情。

⊙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进行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的造势。

⊙对比,在两种互相对立事物的比较中突出主体,凸显正面,使形象鲜明。⊙渲染,以浓墨重彩的描绘营造氛围,为行文设铺垫,凸显人物性格,增强感染力。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还可使要表达的意思含蓄、深刻。

以下几个以前几乎没考过,09年高考全部出现

⊙托物言志,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深刻生动地表现深层含义。⊙联想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可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

⊙抑扬结合,为褒先贬,为损先扬,鲜明对照和强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3.修辞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排比:能强烈表达思想感情。议论,能增加语势,说理更透彻;抒情,可淋漓尽致。(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气氛。(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感染力强。(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对偶:有音乐感;表意凝练。(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4.布局谋篇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承上启下→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照应→制造悬念→照应开头→总结上文→卒章明志→详略主次。

⊙文章或段落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

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重要段落的基本作用(3)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

答题格式: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

一、如开篇点题,首段作用:总括全文,点明主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二、如开篇没点题,首段作用: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三、如开篇景物描写,首段作用:结构上,它起铺垫作用;景物描写上看,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渲染气氛。

四、如开篇连续发问,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五、如开篇连续感叹,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文章或段落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④照应上文,转换话题。

一、比较短,作用:承上启下(过渡)。注意要答出上下文的内容。例:07江西卷《泰山很大》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閟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

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

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

答: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二、比较长,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作用: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如:全国卷《乡土情结》第3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答案: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三、如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作用:衬托(或烘托、铺垫)。如不一致,作用:反衬。

如:全国卷《痛哭和珍》第19题:“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

答案: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文章或段落结尾-―①升华感情;②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结尾段的作用 ①一般是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②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③也有暗示主题或者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解题思路:(1)结尾段与开头、题目比照,寻找结构关系:照应题目、呼应开头(首尾呼应)(2)结尾段与全文、主旨比照,理清二者关系: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暗示主题、深化中心(3)结尾段表现作者的情感。

21题:通观全文,简析文章结束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的作用。(4分)

冬日香山

(首段)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尾段)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21.这是作者领悟到香山性格的另一面后发出的由衷感慨,赞美冬日香山清净骨气的本质,点明主旨,总收全文、首尾呼应。

例:结合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分析最后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首段)读王维的《山居秋瞑》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尾段)“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答案:(1)进一步解悟并引申了《山居秋暝》的诗意,并借浣女和渔人的活动,说明了精神的空灵来源于物质的创造和人格的独立。(2)照应了题目,升华了主旨。(内容4分,形式2分

三、快速读懂

有效方法:理清思路,归纳勾连,浓缩成文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散文的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散文的形散使得这个有条理的思维过程有些模糊。读懂散文就是要把这个连贯的思维过程梳理出来。思路梳理出来了,文意也就明白了。

强化散文的思路梳理,是散文阅读化难为易、准确解题的前提。第一步:化整为零,标画圈点

以自然段落为单位,标画圈点领起句段、过渡句段,标志事件阶段过程的时间词,标志段落之间语意因果、转折、并列的关联词,标志层次的总分词语,段落间的指代词,段落中心句,表达主旨的议论抒情句段。注意段落中的重

要信息句子的修饰语、形容词、动词。

第二步:化零为整,合并提取

合并,对总分段落、前后因果段落、前后并列段落合并归纳,形成几个层次。提取,以层次为单位,提取主体内容。一般截取原文语句加以组合。

第三步:连缀添加,勾连成文

把标画圈点和提取的文字进行前后勾连,适当添加关联词,形成一篇逻辑较为通顺的简易小短文(原文本的浓缩版)

例文: 09高考江苏的《上善若水》 上善是最高的善。(总领)

离堆„„玉垒山,因仰赖杜甫、陆游才名扬天下,而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因为)都江堰,绝不危及生态;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的神话。(上善之作)

伫立(都江堰的)水边,我的心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然而)一想到黄河、长江、淮河(这些)赖以生息的湖泊频频告急,我快要窒息。(对比现实)

好在都江堰有。(只有都江堰还没被污染了)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使它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众多后任,(也一直在)追踪李冰的足迹,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后人有情,„„给他们立了碑,供人瞻仰。他们与都江堰同辉。(李冰及其后任是上善之人)(希望我们也要像李冰那样做上善之事)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阅读解题过程中的三个“黄金”意识 审题意识:

范围:文中所在段落 角度:什么题型 指向:如赏析等

要点:分值(暗示答案点,学会分点作答)阅读 查找 发现

文本意识:上下联系,找到答案。阅读时,需要反复琢磨题干,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再选择文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在选择时一定要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另外必须要联系上下文。

5.状物散文阅读指导及答题思路 篇五

(阅读程序)

一读----整体感知: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 ③ 分析题目含义。---用一句话概括中心。二理----理清思路:一抓抒情议论句;二抓过渡句;三 抓每层每段中心句。-----用铅笔作好标志。三扣----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四述----整合答案: ①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组合。②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先打草稿再修改然后誊写。例:《与植物相处》

三、散文阅读题是怎样出的?

(1)整体感知题(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4)提取并整合文章的内容要点;(5)开放题

四、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有哪些技巧?

1、整体感知题 题目示例:(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与植物相处”的原因。(2)阅读全文,说说“小草令我怦然心动”的原因。(3)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节画线句的深刻含义。

1、整体感知题解答技巧(1)通读全文,概括中心 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 ③ 分析题目含义(2)找出中心句或自己概括中心(3)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技巧

分析词语常见题型: 1.词语在 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语境义)2.代词指代的内容 3.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 4.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5.加点词语的思想感情.词语的语境义

例:1.对文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2.根据语境,解释“在生命的初期„„,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一句中“芬芳”的意思.3.说说下面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1)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吗?我怔了一下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

硝烟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可大气不敢出,嘤嘤着说„„老师依旧闷葫芦.闷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采用代入法 代词的 指代作用

代词有:这,这些,那,那些,之,此,它,如此及具体一些内容的指代.代词一般代人,事,物.寻找方法:通常到前文去找,偶尔也在后文,有近及远.代词指代内容原文都有,一般可以抄原句,但有时要筛选概括.提示:得出结果后采用替换法(代入法)看是否符合文意.分析词语可否省略,调换,不矛盾

分析步骤: 1.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2.分析词语含义.3.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省略或换词时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不符合实际.4.结论: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例: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问:句中“幽”,“野”,“闲”三个字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调换.因为幽是幽深的意思,与洞相搭配;野是不受拘束的意思,与山相搭配;闲是悠闲的意思,与溪水相搭配.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调换.分析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分析步骤: 1.分析动词,形容词本身的作用: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 2.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3.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联系语段,联系全文).语言上可用如下句式表示: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句子表义+

句子深意(表现了„„,突出了„„).例: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1.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形象生动写出了楼下 摩托车声的难以阻挡及对“我”的影响,突出了“我”心里的难受,烦躁.2.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生动传神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分析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谓思想感情,是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具体而言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通常的思想感情有:喜悦、欢快、高兴、兴奋、激动、自豪、热爱、爱戴、崇敬、思念、依恋、怜惜、关爱、体贴、赞美、怀念、感激、忧虑、痛苦、失望、愤恨、仇恨、讽刺等等.示

例 例:1.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小珍珠鸟)居然落在我肩上.„„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文中划线的“居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我”对小珍珠鸟的亲近,信赖感到喜出望外.3、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用解答技巧(1)重要句子指:(1)题目;(2)开头;(3)结尾;(4)过渡句。重要句子的特征:(1)含蓄深刻;(2)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重要句子的作用:(1)题目的作用——揭示中心(对象);形象含蓄,激发兴趣。(2)开头的作用——揭示中心(点题);引出话题(下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3)结尾的作用——总结上文;揭示(突出)主旨;语言含蓄深刻,留有余味。(4)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用解答技巧(2)

(1)分析句子的表层含义。(若是比喻句,找出本体代入句中;)(2)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即感受词句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回答时注意紧扣文章或段落中心。)(3)如果句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先弄清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然后根据这种修辞的特征、功能,结合具体语境,琢磨句子的含义。语言表述: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示例一

例: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方法(指出写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荷叶的姿态美(表层含义),突出了花港观鱼绿的茁壮的生命力(深层含义)。示例二

例: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动。

结合上文,谈谈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及作用。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母亲被冻成雕塑的姿态,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示例三

指出本文最后一节画线句的含义和作用。

这一句(内容上)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呼应了开头,(效果)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留有余味。几种题型答题格式:

1、记叙文详写材料的作用:因为这些材料能突出文章“

”这一中心,所以详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A渲染了的气氛、B刻画(烘托)人物

性格;C推动情节的发展。

3、抒情、议论的作用:突出文章“

”这一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象征的作用:通过象征表现

感情。

5、烘托的作用:烘托人物的 性格。

6、对比的作用: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

7、托物言志的作用:通过

(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感情。

4、提取要点并整合要点技巧

(1)提取要点的方法: 直接从段落中找出中心句(A第一句

B最后一句

C详写句

D自己概括)(2)整合要点的技巧:叙事文概括方法:什么人(物)+怎样做+什么事

示例:一句话新闻抒情散文概括方法:什么物具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受。

示例:《与植物相处》

5、开放性试题类型 体验感悟型——立足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积累拓展型——围绕课文

强化诗文警句想象补写型——进入角色

紧扣特定场景评价鉴赏型——表明态度

摆出理由根据

复习时应把握抒情散文的特点

复习抒情散文,应把握以下几点:

1.把握作者感情的波澜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饱含作者的深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心灵历程,以饱满的诗情画意的感情波涛来激起读者心潮的浪花,因此,阅读抒情散文,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感情波澜。作者一般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展示感情波澜。

第一,作者往往借助画面吐露真情,即寓感情于物象之中,以情为经,以词为纬,织出充满激情的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读者要善于把握作者这种构图的主体形象。比如《白杨礼赞》作者为读者构造的西北白杨树的画面,就是抓住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的经线,用含蓄、形象、鲜活、生动的语言作为纬线织成的。其中写了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西北白杨树伟岸、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凝结作者诗情的警句或表达中心思想的中心句反复出现,读者抓住了这些语句就能抓住作者抒情的脉络。比如《白杨礼赞》开头讲:“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讲:“那就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接着又说:“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文章最后又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作者用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的线索,并用这句话贯穿始终,抓住这一中心语句,就抓住了抒情的脉络。

这种反复吟唱的语句既标明了外在的抒情脉络,也显示出波澜的层进与跌宕,也传达了作者内在的感情节奏。

第三,作者情感的波澜还往往通过曲中见直、欲扬故抑、虚实相生和浓淡相衬等手法表现。比如我们学过的《荔枝蜜》,作者开头先说不大喜欢蜜蜂,到后来又梦见了自己变成小蜜蜂,整个行文过程就体现了曲中见直、欲扬故抑、虚实相生、浓淡相衬的表现方法。又比如《月迹》,写了屋内品月,庭内赏月、酒杯捞月、河沿追月、沙滩小睡等情节,借以抒发作者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去努力追求才能得到这一思想感情。全文立意清新深刻、构思新颖别致、语言流畅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全文也是采用曲中见直、欲扬先抑、虚实相生、浓淡相衬的表现手法。

2.挖掘生活哲理

阅读抒情散文,要挖掘作品蕴含的深刻的生活哲理,要以把握作品的意境为基点,以发掘作品的哲理为目的。阅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作品所蕴含的哲理。

(1)警句剖析。

(2)品味篇末结语中探寻升华主题的语句。

(3)从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象征作用中探索深化的哲理。

(4)发掘作者寓于形象中的哲理。比如《荔枝蜜》中的蜂,《春》中的春草、春风、春花、春雨等表象中都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又比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的形象,《井冈翠竹》中的翠竹的形象,《种子的力量》中种子的形象,《牛蒡花》中牛蒡花的形象,《月迹》中月亮的形象,都是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形象。

白杨树象征北方抗战军民团结奋斗、不屈不挠的品质。

井冈山上的竹子象征着革命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种子象征抗日军民顽强不屈、不畏强暴、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牛蒡花象征坚韧顽强,面对摧残毫不屈服的精神。

月亮象征光明、美好的事物,追月就是追求光明、美好的事物。告诉人们,对于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不断的追求才能得到的哲理。

3.把握散文的基调

抒情散文都洋溢着一种特定的气氛与情调,它能给读者一种可感可触、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这种氛围与情韵构成全文抒情的基调。比如《白杨礼赞》抒情的基调是凝重、严肃、深邃、向上。《月迹》抒情的基调是清新、隽美、奋力追求。

4.揣摩、品味作品的语言色彩、音韵、节奏、句式结构、修辞方法等,这些都是抒情的表现形式。任何作品、表达任何感情,都离不开语言,感情是倾注在语言中的,是表达感情的凭借和媒介。比如《白杨礼赞》的语言色彩则是庄重、严肃,富于韵律,结构严密,巧用修辞方法。而《月迹》的语言色彩则与《白杨礼赞》的语言色彩有很大区别,《月迹》的语言色彩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给人一种轻松、甜美的感觉。

5.理解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能够造成含蓄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启迪读者的奇思妙想。

象征包括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两方面,如红色象征热情,火炬象征光明,其中“红色”“火炬”是象征体,“热情”“光明”是象征本体。运用象征手法,应抓住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象征体蕴含的思想意义挖掘出来。比如《白杨礼赞》就是借助黄土高原特定环境中生长的白杨树那种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等具体形象,用来表现与白杨树品格相似的北方农民,表现“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运用象征的表现方法,必须熟悉象征体和象征本体,比如白杨树是象征体,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是象征本体。只有把握住白杨树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与北方军民团结抗战,质朴、坚强的精神的共同点,才能构成象征的基本条件。

在作文训练中,常用的象征体很多,比如:高山、青松、老黄牛、竹、蜡烛、向日葵、莲花等等,用来表现高洁、挺拔、忠厚、有气节、奉献、一心向党、出淤泥而不染等品格、精神。

掌握象征体与象征本体的相通点,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善于由观察引发出新的思考,而这时的思考往往是想像和联想。比如《白杨礼赞》在描写白杨树的“形”与“神”之后,作者便产生了三个联想。第一个联想是“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二个联想是就像“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第三个联想是“靠拢团结,力求上进”,“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样,作者由白杨树的“形”“神”联想到农民、哨兵、精神,象征借助想像和联想得以实现。

象征的表现方法,常把象征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气质、性格、品德等,这就要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所写之物描绘成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在《白杨礼赞》中赞美白杨树时写道:“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就是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白杨树以人的个性、气质、品德。其中除“女子”“温和”“伟丈夫”等词语都是直接形容人以外,其他词语也是描写人常常用的字眼。象征是“托义于物”,因此它往往结合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但象征比一般的比喻、拟人所概括的内容更深广,对象征体的描写更完整、更充分。“状物类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

【解题思路探究】

写景状物类散文的解题思路自然与现代文常规解题思路并行不悖,但又有其自身独特之处,也就有其自身的破解之法,现将具体方法剖析如下:

1、立足整体,把握形象。整体关照乃能高屋建瓴,前后贯通,把住文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形象才能全面完整。而写景状物散文的形象较之其它类型散文的形象要突出、丰满、重要得多。全面把握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等形象的形声色味、情态特征及内在含蕴等是阅读好此类文章的根本。如四川卷《乡村的瓦》,瓦独到的神韵与魅力、对称之美、团结与温情、对乡村的坚守等特性正是作者抒情的依托。再如辽宁卷《杨柳》,杨柳的“贱”及“下垂”的姿态,有别于一般花木的娇贵和贪图自己的光荣而忘本的形象,又何尝不是解读作者写作意图的钥匙?

2、找准切合点,析“形”入“情”。这类散文总是借所绘之景,所状之物抒情、言志、明理。二者之间自有其内在的关联。

3、合理联想,揽旨品趣。文本阅读坚决排斥主观臆断,但需要合理的联想。品评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重要词句的含义等都离不开必要的联想。如四川卷《乡村的瓦》理解“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的旧事”一句的含义,就需要抓住“底片”“冲洗”二词,“底片”即“记录”,“冲洗”即“回忆”,进而理解到是“瓦”真实的记录了“我”的童年,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4、明确技法,析其效果。此类散文无不用到许多技法且涉及到它们的试题甚多。通常用到的技法有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表达方式(描写、记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铺垫、渲染、联想、想象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通感、排比等)。

【答题失误疗救】

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的学生能“入乎其内”,却不能“出乎其外”,被局部信息所囿,不见全体,漏洞百出。对策:增强整体意识和“区间”意识,立足整体,“高瞻远瞩”、“瞻前顾后”。

2、一味摘抄,不会概括。或误以为“答案从文中来”一字不漏,原文照搬;或以为答案多多益善;或不懂概括之法。对策:先划出相关语句,去“枝”留“干”,提炼筛选、优化整合、适当抽象、转换表达方式、正面直接回答提问。

3、不辨关系,缺乏条理。高明的文章在写景状物时,有一定的条理性和层次性。常见的有总分、并列、承接、因果等。对策:先找出答案要点,然后辨明关系,去“分”保“总”,归类合并,仔细揣摩得分点,尽量避免重复、交叉和遗漏。

4、游离文本,主观臆断。对策:转变观念,词由文出。

5、不扣题旨,过于随意。如全国2卷《绵绵土》,有考生在回答“绵绵土”的特点时,把“厚”“圣洁”也列入其中。对策:加大审题和思维严谨性训练,多用“代入法”,代入提干,代入文本。

【答题例析】解答这四道题目,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合理猜想”:

第一、从文章整体“合理猜想”。

散文着笔于象,着眼于意,一词一句总关全文主旨,因而阅读散文要有整体意识。这篇散文以“乡村的瓦”作为寄情物,传达作者的乡情,表达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和灵魂归乡的愿望。文章前半部分细致地描述了“乡村的瓦”的特性,正是为了抒发这种美好的情感;写“乡村的瓦”到了城市“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被城市拒绝与抛弃,则是与乡村生活形成对比,喻示在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时要保持乡村美好的东西;写“瓦松”的药用和“我”的“瓦松”梦,分明表达出“我”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结尾写“我”与“瓦”的对话,更见“我”对“乡村的瓦”一往情深,表达出“归乡”之愿。整体把握了上述内容,明确了全文的主旨,解答每一道题目都“想”到它与文章整体有什么关系,这就很自然地会找到解题的正确途径。

例如第4题:“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只要对照原文相关内容,就很明确地看出它一方面写“瓦松”的名称及药用功能,另一方面写关于“瓦松”的梦。“为什么要写‘瓦松’?”回答就一定要往文章整体上“猜想”了:它与文章主旨的关系是突出表达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它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是呼应开篇“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第二、从文章标题‘‘合理猜想”。

散文的标题往往是作者独运匠心之点,它或者①揭示特殊写作对象(如郁达夫的《古都的秋》),或者②明示作者情感色彩(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或者③暗点文章内蕴意旨(如琦君的《泪珠与珍珠》),或者④巧设思考的切入点(如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等等;阅读散文多在揣摩标题上下工夫,往往就会找到把握全篇的纲领,寻到破译全篇的玄机。《乡村的瓦》这篇散文的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乡村”限定了“瓦”的属性,暗示了“瓦”的特性;作者写“乡村的瓦”(而不写“城市的瓦”),自然蕴有特殊的情感,一定有其特殊的用意。

认识了这一点,在解答第3题时就会有明晰的思路。“乡村的瓦”,来到城市就会迷失自己作为“乡村的瓦”的身份;“乡村的瓦”,来到城市新生活的环境中就会产生困惑;“乡村的瓦”,面对光怪陆离的城市现代生活可能会失掉自身“乡村”的美好的东西??这样一思考,自然得出了答案:“瓦”会“迷路”的原因是,作为“乡村的瓦”,它背弃了“乡村”,它被城市拒绝和抛弃;作者这样写的意义是,表现现代农村人在追求城市新生活中的困惑,强调面对光怪陆离的城市现代生活不能丢弃过去乡村的美好的东西。

第三、从文章中抒情议论或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合理猜想”。

散文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比较灵活,一般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兼而有之,密切结合。记叙、描写往往作为基础,是铺垫;抒情、议论往往是文章意旨之所在。在解答“感受到什么”“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具体含义是什么”之类的阅读题时,若能够抓住散文的抒情议论句段或传达作者情感态度的字眼,就极容易从中获取答案。

例如第2题,回答“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原文的三至五段可以读到这样一些表明作者对“乡村的瓦”情感态度的句子:“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和魅力”,“瓦有对称之美”,“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把这些句子稍作整合,就是该题的答案:一是雨中的神韵和魅力,二是对称之美,三是团结与温情,四是对乡村的坚守。

第四、从比喻词句的本义“合理猜想”。

散文的语言内蕴较深,多有文采,喜用比喻,设题者往往会在含有比喻的词句上做文章,编拟出诸如“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这个句子有什么深意”之类的题目;解答此类题,正确的路径就是往该词句的本义去“想”,本义已明,答案自得。例如第l题,解释“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的含意,“瓦是童年的底片”是个比喻句,“底片”是可以记录生活镜头的,那么“瓦”作为“童年的底片”会记录什么呢?自然记录童年的生活经历,记录曾经经历过的乡村旧事(如文中写到的用“瓦松”治疟疾,关于“瓦松”的梦,等等),这也就是说“瓦”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这样一“想”,便会得到圆满的回答。

第五、实题目从虚处“合理猜想”。

散文阅读有一个基本要求,即能使具体文字抽象化,抽象文字具体化,也就是能够读出具体的记叙描写文字内含的抽象意义,同时能够读出文中抽象概念所反映的具体可感的生活现象。有些阅读题就是让考生回答具体的人事物景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实题目”,我们在解答时就要往它的抽象意义(即“虚处”)“想”。

例如解答第2题,由“乡村的瓦”的具体的物“想”到抽象的“感受”;第3题,由具体的“瓦”的“迷路”“想”到抽象的社会意义;第4题第(2)问,由具体的“我”与“瓦”的对语“想”到抽象的写作上的作用。

第六、虚题目从实处“合理猜想”。

有的散文阅读题从抒情议论句段或比喻句等方面设置,要求对它们加以解释,或加以发挥,解答这类“虚题目”时要“想”到实处。与一些相关的人物、事件、场景联系起来,脑海里展现出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画面。

6.高中记叙性散文写作指导(范文) 篇六

记叙性散文,是指在考场中出现的非规范性的记叙文。这类作文突破了规范性记叙文写人叙事的常规写法,不拘泥于写真人真事,不怎么讲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的完整性,常常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或虚构个别细节,或想象虚拟各类故事,或边叙事边以抒情笔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把哲理性思索蕴含在生动具体的叙事描写之中,或采用蒙太奇的剪辑方式以几个片断组合成文,等等。从总体看,这类作文的写法,更讲究选材构思的艺术性,讲究虚实结合,讲究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方式的综合运用等。

综合分析这类作文中的优秀作文,我们发现有下列一些规律,是该类作文成功的支点。下面进行一些具体阐述和分析,供大家练习时参考。

第一、选材要大气

不少同学写这类文章,得分偏低,常常是因为缺少高雅的情趣和理趣,选材和内容不够大气,有低幼化倾向,编写的故事像三、四年级小学生写的一样,没有情趣,更缺理趣;以“诚信”为话题,他们就写小时候打碎花瓶不敢承认,写偷偷拿了家里一个苹果,写退回在商店里营业员多找的钱,写父母如何给自己讲“狼来了”的故事;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他们就写下水救人,登高救人,扑火救人,写选择在考试中不作弊,在乘车时让座,打饭时排队等。这些内容不是不能写,问题是难以写出题材和情节的情趣和哲理,尽管可以小题大做,但毕竟暴露出考生自己视野狭窄,不善于读书、思考,认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反,那些优秀作文在选材方面则大气得多,例如,化工厂厂长在利润与环保之间找到最佳方案;穷学生把他人侮辱性的施舍面前保持自己的尊严;当记者的妈妈写信告诉女儿一个共产党员要有怎样的选择;城市的繁杂和农村的荒芜;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等等。

第二、对文章整体进行艺术加工

1、情节安排求变化、求曲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人叙事若平铺直叙,像流水帐一样,必然寡然无味;须知,只把事情“写清楚明白”不等于是好文章,只有写出情趣和理趣,写出波折,才会打动阅卷老师。古人提倡写文章要能“尺水兴波”,就是说,短文章也要写出波澜。在一般情况下,在考场上拿到试题后,考生自己头脑的库存的现成材料不可能本身就具有波澜起伏、曲折多变的特点(当然有这样现成的曲折动人材料更好了),这就要通过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使文章整体布局、情节安排,曲折多变。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山村故事》写一个女教师答应乡亲们回城结婚后再回乡教书的故事,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把一件事写得跌宕起伏。文章写小芳在山村小学教了四年书,目前要回城结婚,围绕她还会不会回来这个问题展开情节:以前教书的姑娘回城结婚后都未回来,芳姑娘尽管说“我一定会回来的”,但仍然引来村民的议论纷纷,这便形成了一个波折;然后随着情节的发展,又写到一个汉子骂小芳老师同样不讲诚信的话,这又形成了一个悬念;接着,情节安排更加出人意料的是,芳姑娘不但回来了,而且还带来自己的丈夫——一位新老师,这时,那骂人的粗野汉子又提议将山村小学更名为“诚信小学”。这样安排全文情节,使文章颇有趣味,引人入胜。另外,小芳临走时,只说了一句话,回来时又是一句话,但却是一诺千金,非常巧妙地突出了“诚信”的主题。而山村小学更名为“诚信小学”,更是扣住话题的神来之笔。

当然,对文章进行艺术加工,要注意讲究安排情节的艺术技巧,例如: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虚构个别情节,改换部分情节以扣住题意,把发生的几件事进行合理的改造,将几个人的事情汇集到一个人身上等等。

2、注意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许多同学写的作文选材不错,既扣题,又有现实意义,但仍然给人清淡如水的感觉,这是为什么?除缺乏巧妙的情节安排外,还缺少必要的描写。而许多优秀作文在这方面是很出色的。请看下面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华容道》中的一个片断:

忽然关羽的脸动了一下,曹操来了。一群老弱残兵,护卫的是和他们一样的狼狈不堪的汉丞相。曹操的衣衫破烂不堪,绛色的战袍被火烧去了大半,脸上也是一幅疲惫不堪的神色。他的队伍忽然停住了,停在了关羽的面前。

两支军队,狭路相逢。夕阳西下,将每个人都笼上一层金色。曹操看到关羽,脸上陡然升起一种希冀的神色,他本来已经黯淡的眼睛又渐渐放出光来,他想起这个人在他军队中的那些日子里自己对他是如何地礼遇,如何地谦恭。曹操知道关羽是个很念旧情的人。当初他就是念着刘备的旧情而离开了自己,现在能否念着那段日子而放自己一条生路呢?曹操期待地望着一言不发的关羽。

这段文字质朴纯正,描写细腻传神。作者把笔力集中在人物外貌神态、心理和环境的描写上,出色地刻画出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狼狈、绝望,见到关羽后又产生一线希望的情景,如此描写,使文章情趣大增,很有感染力量,阅卷老师怎么会不被打动呢?

第三、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具体生动的描写叙事里

前面已经提到,写记叙性散文,要注意写出情趣和理趣,而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具体生动的描写叙事里,也是使文章具有情趣和理趣的方法之一。例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绍兴随想》,是写一年的春天自己漫游绍兴风景名胜的游记,第一段写自己游遍绍兴那充满文化积淀的人文景致之后,引发了自己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第二、第三段记叙、描写参观一代才子徐渭的处所----青藤书屋的所见所思;第四段叙写参观“咸亨酒店”的所见所想;第五六段作者把徐渭与鲁迅两个文化名人进行了深入比较思考和分析,肯定了积极进取的人生道路: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积极进取,选择奋勇拚搏,选择在贡献社会中体现自我。全文在清新明丽的描述中,处处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社会和人类文化的思考,这既使读者加深了对徐渭、鲁迅的文化品格的认识,也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青年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精神风貌,文章既扣住了话题----心灵的选择,又表达出对人生、人类文化的深入思考,这比一般人游览风景名胜,只是饱饱眼福高明多了。本文获得高分是理所当然的。

例文1:

《绿叶·情意》

2009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当爷爷开始品冲泡了四遍的陈年龙井,来吊丧的宾客也已渐渐散尽。妈妈紧紧地牵着我的手,与这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作别。我微微地苦笑,原来并没有永远的故乡,我们永远都是过客。

处理完奶奶的丧事,爷爷也不再坚守这一方留下了无数记忆的土地,顺从地跟随着我们

来到城里。然而,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我无数次看见了爷爷的回眸,那深沉的眷恋与无以言表的无奈,最终都化为一滴浑浊的泪水,慢慢地倒流进心底。

别了,我听见这两个字。

在城里的爷爷,依旧每日早起。这在习惯了夜生活而对早晨阳光不屑一顾的城市,多少显得有一些另类。然而,爷爷并不在乎那些异样的目光,依旧每日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旧工作服,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在楼前被废弃的土地开垦出一片花田,撒下各种奇奇怪怪的种子,每日伺弄,神情严肃地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

只有我知道爷爷的孤独。因为我也有着这样孤独。我怀念故乡的老屋。那每日清晨婉转的莺啼,那木制楼梯凄婉的呻吟,那透过碧绿的竹林洒落的细细碎碎的阳光,那让人无法忘怀的带着淡淡清香的泥土气息。

在这一片钢筋混凝土中,我已无法找到那样淳朴与纯粹的笑脸,我看见爷爷每次想要挥起的手都在冷漠的擦肩而过中无奈的放下,我总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当年的爷爷是一片意气风发的绿叶,他可以暂时离开他的根,去远方飘荡,寻找属于他的风景,然而如今,这一片绿叶已然悄悄凋零,他需要回去,与故乡永远地厮守在一起。

那是爷爷的八十大寿,亲戚朋友们借此都聚在一起,我眼神流转,却寻不见爷爷的身影。悄悄起身出了宴会大厅,我看见爷爷徘徊在角落的窗前。我过去,握住了爷爷的手。爷爷动动嘴唇,说:“我想回家。”仿佛是一个寻求家的庇护孩童。

“好,我们一起回家。” 我从爷爷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是一片绿叶,不管飘到多远,都已被那一方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的,这是每一片绿叶无奈而又甜蜜的宿命。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对根的情意打拼,然后在日落之前,牵着手,回家。

例文2:

《必须跨过这道坎》

2007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放假期间,倘若有空下的时间,总是要跟着我的美术老师去偏远的山间写生。景区的环境自是如瑶池仙境,教人流连忘返,而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倒只有我们那暂时栖身的农家门厅前,一道高高垒起的门坎儿。

我的老师喜欢未被开发而经人工雕琢的环境,他要的是那种自然质朴的景。而在那种地方我们所能居住的农家,都只有老旧破败的门庭,和高低不同的门坎儿。

几年前刚开始出去写生时,我常会被那垒至小腿肚的门坎绊倒,往往是走进一扇门,毫无预警地就栽了一跟头,结结实实地向八仙桌上的菩萨嗑了个大头。在吃了不少闷亏后我终于学聪明了,但凡见着高度超过两米,厚度超过十公分的门,就会下意识地做高抬腿动作。

后来我才明白个中玄妙,原来在这僻远的山区,民俗守旧落后,思想封建保守。而那门坎儿的高度是与这一家在当地的地位等等被划上等号的。门坎儿越高,它所象征的地位就越高。我当时心里乐呵,敢情我住的便是那村上领军人物的家?

于是开始留心那些门坎儿,留心起这闭塞的村落。

七月里的天气,山里虽说暑气不重,却也依旧燥得让人发闷。我们开始从早晨五点,画到上午九点左右。山里不时有人踱过,偶尔回头瞧上两眼,又像是怕惊扰了我们,缩在一旁不敢吱声。有过对话的,只是一些山里头的孩子,十来岁光景,却不上学,满山遍野地乱跑,看见人画画便围上来,开始怯怯地不作响,尔后有胆大的孩子问了句“画的是否是远处那个金色草垛”?我答是,他们渐渐多话起来,问我这画什么价钱,我抚额失笑,告诉他们这只

是习作,不卖钱。一个小孩问能否送她,我点头,把画取上,让她等画风干后再拿走。期间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上课,一群孩子都是坦然地说家里穷,或是祖辈没有读书人,说着从父母亲那里听来的读书无用的理论。忽然地,我就想起那座高垒的门坎儿,和里面昏暗的厅,仿佛被门隔绝了千百世的光阴。

画干了,却被风吹上了许多细密的尘,涩涩地嵌进粉质的纸里,小孩也不嫌弃,像得了宝贝似的捧了去。我开始觉得这景并非那么心适怡然。

回家时,房东阿婆来牵我的手,我搀着她跨过那堵门坎,她颤抖地扶着我,吃力地迈出来,她说下次再来,夹着浓重的乡音,我点头,盯着她的小脚。车渐行渐远。

我回头,看倚在门上的阿婆。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

例文3:

《幸福,从心灵深处弥漫》

2010年天津高考优秀作文

星期日的早晨,我在书本里神游了许久,感到有点累了,便站起身来,伸了下懒腰。无意间,我朝窗外街上望去。一个菜贩蹬着车载着妻儿,车上还有一些没有卖完的剩菜——这一家人显然是刚从早市的菜市场回来。

那个妻子坐在车上不知说了什么,把约摸三四岁的儿子逗得哈哈大笑,撒下一串清脆的笑声,惹得路人注目。妈妈也是一脸的灿烂,一脸的陶醉。菜贩在前面埋头蹬车,不时朝车后看几眼。偶尔笑一笑,摇着车铃,洒下一路欢快。行至一段坡路,妻子并没有下车,依然是开心地逗着孩子,一路指点着孩子看两边的人流和商埠。

菜贩使出全身的力气,吃力地蹬着车。他的身子向前微微倾斜,伸长了脖子。一下,两下,三下„„终于爬过这段坡路,菜贩停了下来,用衣袖擦擦额头的汗,回头看了看他的妻子和儿子,露出憨厚灿烂的笑容。

我知道,他们的劳动并不轻松,他们的生活未必富有,但他们或许并没有为今天还有多少菜没有卖出去而忧愁„„看看他们灿烂的笑容,我相信,他们的生活一定很快乐。我甚至觉得,他们远远比我们想象还要幸福得多,至少,他们比我们还要多一些幸福。

生活注定了我是一位早行人。清晨,每每穿行在城市的路灯下,想想此时还在睡梦中逍遥的人,心里就难免落寞。常常自叹是一位“苦行僧”——自己的学业还没有尽头。然而,当我踩着城市的路灯的微光去学校时,我总会遇到三三两两的卖菜人,或挑着菜,或推着菜,有的急匆匆的走,有的三三两两的边谈论边前行,也有洒下一路铃声的,急匆匆的前行。偶尔还有浪漫的卖菜姑娘,脚步轻快,一路惬意的哼着小曲,一路洒下一串欢快。常常被他们的笑声感染,脚下便轻松多了。你看,呼吸的是城市最清新的空气,欣赏的是城市最美丽的早醒图,耳听的是城市早晨美妙的交响乐。走进教室,我弥漫在同学们的琅琅书声中„„

突然间我明白了,平时在书本上看到的快乐和幸福,在生活中总是用不上了。快乐或幸福,要因人而异。在我看来,快乐或幸福,仅仅是人的一种感受,一种内心的体验,一种生活态度。

例文4:

《角色转换之间》

2010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夜色浓稠,遮掩了星的光芒,我走出家门,将楼层里的灯亮起。母亲还未回来。

我轻抚开关老化的表皮。曾经,多少个夜晚,母亲将这盏灯亮起,照亮了这片黑暗。她知

道,我看到这橘黄的灯光,就仿佛看到了温暖与希望。

那么今晚,当看到这个光亮的地方,母亲,会否感到温暖。

已经很晚了,可母亲还未回来。

我往楼下走去,离开了这片光亮。

曾经,我调侃着对母亲说,就我们那楼层的灯亮着,怪醒目的,哪天物业要来加收电费了。母亲笑了,忽地眼角的皱纹显得深刻而鲜明。

灯,一直亮着。那仿佛是生命中不可少的一件事,一件幸福的事。母亲,总会将它亮起,不为这黑夜。我不知道当我看到了这盏灯的时候,心中是温暖是幸福,是怅惘是感动。我只知道未来的我,将为母亲亮起这盏灯。

母亲还未回来。我继续向下走去。此时,我很幸福,正如曾经母亲也很幸福。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一盏灯,一直亮着,一直温暖着我。

母亲老了,我长大了,而灯一直亮着。我抬头仰望那缕灯光,那么高,那么远,而后漫长而漆黑的道路一直绵延到我的脚下。这条路,母亲与我共同走过。在这条路上有一缕温暖的光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也许在很长很长的时光里,我忽略了她的光芒;在很远很远的时空里,我不曾记住那光亮的模样。但我知道,在这里,我等着母亲,为她点亮那盏灯。

我转身,母亲来了,我们寒暄着向那缕光亮走去。它仿佛指引着我们。它仿佛预知了在我与母亲角色转换之间的爱与幸福。

灯,亮得太醒目了。母亲说,我笑了,曾经我也这么说。曾经我也如此感慨。

我看着母亲疲惫的面容,说,早点回家休息吧!母亲也笑了,依然是鲜明而深沉的皱纹。回家何时变得这般庄严而神圣,回家何时这般幸福而美好。回家,我们母女俩曾经相互的关怀,在此刻绽放。

母亲与我走过这片光亮,走过开关时,我不禁停下了。只是这轻轻一按,母亲按了多少年岁。

未来,我又将为母亲点亮多少个夜晚。

母亲说,长大了啊,都换作你照顾我了。我笑了,是吧。

例文5:

《蓝色蛹·金色蝴蝶》

2003年甘肃高考满分作文

蓝色——流动的忧郁

我想我是迷路了。

城市里的道路迷迷转转,我却总也找不到出口;高高耸立的密密的楼群将天空割离成一张破碎的脸。除了年轻,我什么也没有。

母亲临死前冰凉的手指,父亲的叹息,后母的面孔„„在我眼前飞转,织成一张网,我想逃,无奈跑不出去。

我站在堤岸上看海,那些蓝色的波涛向我涌来。我深深理解堤岸的悲哀:想远远退开,却又动弹不得。蓝色的忧郁从我的眼睛里流出,流过我的脸庞。

蛹——自缚的悲哀

我拒绝那个女人介入我的生命。我无法将她当作我的母亲。

我拒绝了这个世界,我当作整个世界都是不爱我的。

我看过一幅画:一个孩子站在广阔的芦苇丛中,没有云,没有风,没有走出去的方向,只有寂寞来来回回穿行的声音。

我也知道,我疏远了爱,疏远了世界。

梦中,一只小小的蓝色蛹在轻轻哭泣。

金色——我爱上了世界

今天,她带我去看日出。

我看看金灿灿的阳光一点点将海水忧郁的蓝色吞没。她送给我一张CD——《new baby boom》,我不知道如何翻译,她告诉我是:“新生的孩子”。

她在晨光中对我微笑,握住我的手,对我说这个世界其实很美,有很多人在爱我:我的父亲,在天堂的母亲,还有她。

我转过身去,悄悄擦掉眼泪。

蝴蝶——破茧后的美丽

我感到背后隐隐的痛,转过头,惊奇地看到了一双金色的翅膀。

原来,我正在一步一步接近爱。亲近美好,才会认识美好。

当我冷眼旁观时,生命是一只蓝色的蛹;当我热情相拥时,生命是一只金色的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也是感情变化的过程,亲近世界的过程。

7.如何指导高中学生阅读物理课本 篇七

物理教材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的、基本的工具。因为教材体现了物理科学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及技能和研究方法, 体现了教学大纲中的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在物理学习的全过程 (即课前预习, 课内听讲, 课外复习、练习、考试, 试卷分析与评讲) 中, 学生都不能离开教科书。同时, 学校学习, 尤其是课堂学习, 在时间、空间、知识范围和深广度、智能培养与训练方面, 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 科学知识急剧增加, 今后将面临很多需要认识、探讨、分析和解决的复杂问题。这就使得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有了读书能力, 学生今后可以从工作需要出发, 独立、有效地从浩瀚的书本中去寻找和猎取大量必要的知识。只有这样, 才算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终身受用。就眼前来说, 物理概念抽象, 规律公式繁复, 而高考对学生“双基”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迁移能力要求很高, 要求学生会读书, 也是解决物理难教难学这一长期困扰广大师生的老问题的重要方法。

在物理学习中, 常见学生在阅读时出现“四不”现象。

读不惯:学生开始学物理, 由于不了解物理学的特点, 常常认为学物理就是背公式, 做习题, 只要完成了作业就万事大吉, 不习惯阅读课本内容。

读不细:阅读时, 有的类似看小说、翻连环画, 一晃而过, 不加思索;有的用朗读语文、外语的方法来读物理, 死记硬背, 不重视将现象与概念、规律联系起来, 阅读之后, 收效甚微。

读不懂:一开始阅读物理, 由于方法不当, 常常现象与概念脱钩, 便感到读不懂, 产生倦怠情绪, 以致觉得物理难学。

读不实:好动好奇是现在的高中学生的特点之一, 因此导致注意力不持久, 兴趣易转移, 使阅读流于形式, 收不到实效。

针对这些现象, 在教学中, 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实际, 因材施教, 可采取以下阅读课文的基本程序:

(1) 首先理清课文的层次和条理。课文大致分几个部分?每一部分想要探讨什么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 抓住重点, 反复琢磨。概念和规律作为第一节内容的重点, 要真正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和使用条件, 有时对一个概念或规律要逐字“咀嚼”。对于重要的地方, 可采用眉批和标注的办法, 以加强认识, 帮助理解。

(3) 看完后归纳、总结, 形成体系。只有形成了知识体系, 才能融会贯通, 牢记于心, 使知识得到升华。

这一基本程序要与通常用的“三读法”结合起来。

通读:上新课前, 要求学生预习, 通读新课内容, 大致了解知识结构和要点, 不忙于解疑答题。阅读中, 了解哪些是新内容, 对概念和规律要用着重号标出, 疑难地方作记号。

细读:要求具体地将现象和概念、规律等联系起来, 细致地逐句阅读, 弄清其内涵、外延, 明确逻辑联系, 对抽象难理解处反复多读、多思, 并同相关的旧知识联系对比, 抓住实质识记, 以了解知识的脉络。

精读:做到弄清重点字句, 懂得术语含义, 能把来源于现象的概念、规律活化, 达到见“物”能明其“理”, 知“理”能联其“物”, 能灵活地将物理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要精读关键字句, 以深化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例如楞次定律是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重要规律, 其内容是“感应电流的磁场 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其中关键词是“总是”、“阻碍”、“变化”。“总是”指出了楞次定律适用于任何电磁感应现象, “阻碍”不是“阻止”, 并说明“原磁通”增大时, 感应电流的磁场要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原磁通”减小时, 感应电流的磁场要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课文阅读指导有如下四种类型。

第一, 答疑性阅读。即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从中解答疑难。一边看书, 一边圈画重点句子, 一边做笔记。最后大家讨论, 解决疑难问题, 再整理成笔记。

第二, 示范性阅读。对于比较难以看懂的课文, 教师给予示范性阅读。如《光子说》一节, 可逐段阅读, 逐段解释:第一段, 经典波动理论在解释光电效应实验规律上遇到的矛盾:第二段, 光子说的提出及光子说的内容;第三段, 光子说解释了第一、第三个实验规律;第四段, 光子说解释第四个实验规律:第五段, 光子说解释第二个实验规律, 特别对于光电效应方程, 如何从能量守恒出发, 用自己的语言作出叙述, 并将其变形。通过较详细的阅读解释,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课文的能力。

第三, 预习性阅读。对于重点课文要抓好预习性阅读, 如对《表征交流电机的物理量》、《光的干涉》、《光电效应》等课文, 要求学生通过预习阅读, 列出提纲。上课时, 抽查同学们所列提纲, 请几个学生向大家公布自己的提纲。然后, 再让大家讨论取得较一致的意见, 从而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抓住课文的重点。

第四, 复习性阅读。即抓紧系统复习性阅读。每章学完之后, 全面整理阅读课文, 然后编织知识网, 做小结。

8.如何指导中学生阅读散文 篇八

一、关键词推敲入情法

散文的艺术可以称之为“语言的艺术”。作家在创作时,会用与他的思想感情最贴切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其思想感情,读者只有透彻地了解了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阅读散文时抓住富有感情色彩的动词或形容词等,常常能触摸到作者的感情脉搏。

如阅读《济南的冬天》第三段,抓住“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一句中的“妙”字,探究“妙”在何处?学生发现:“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这是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是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是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由此得出“妙”在雪光、雪色的结论。“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显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得出“妙”在雪态、雪情的结论。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妙”景的欣赏让他们体验到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

二、哲理句品味动情法

散文语言富于哲理,常常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感悟。选准动情点进行反复品味、细细咀嚼,能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与作者交流心声。

如教学《春》时,抓住“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哲理句,启发学生思考: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通过讨论,学生理解了哲理句的丰富内涵:它强调了春在一年四季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早作考虑和安排;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天或全年的工作打好基础;人们还将人的年轻时期称为青春,歌颂春的创造力,强调春的宝贵;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开头就要抓紧……讨论的热烈、感受的深刻正是学生要践行惜时的表现。

这些语句含义富有哲理,联系现实生活细细品味,学生才能得到极大的启迪。总之,教师要以深刻的哲理、慷慨的议论为动情点,引导学生对哲理句咀嚼回味,达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的目的。

三、美文诵读融情法

感情需要语言作载体,许多散文作品语言典雅凝炼、和谐畅达、富于韵味。而这种韵味主要体现在散文语言的音韵美上。

最容易让人感受到的是拟声美,即运用拟声词,模仿各种声音,让人产生一种声在耳畔的真切感受,从而让心灵受到触动。《阿里山纪行》中作者模拟小火车的声音,用了拟声词“咣当咣当”,朗读这样的语句,会使读者联想到古式小火车行进的样子,从而触发了“思古幽情”,使他们产生无限遐想,自醉其中。

散文句子长短、整散错杂相间,使文章的声势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从而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再如《阿里山纪行》中,“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洁静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这个片段,只要一读,我们就仿佛听到了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如此节奏鲜明,自然会让人感受到强烈的音乐之美。又如朱自清的《春》大量运用对称、排比的短句,全文仅有八十多句,但两三个字组成的短句就有十三句之多,七个字以下的句子约占六十句。简洁的短句,再加上整齐、匀称的结构,使全文的节奏也愈显轻盈活泼,充满春天的活力。读《春》,耳边如闻春水淙淙流淌、春鸟啼鸣婉转,如见春花悄悄绽放、春草萌生嫩芽,心中自然涌动起对春的欣喜之情。

朗读散文时应娓娓道来,或轻轻吟唱,或激昂慷慨,如同给文字配上田园牧歌、小夜曲、交响乐,学生在朗读中也会不知不觉进入文我相融的境界。

四、美景欣赏悟情法

散文重视意境的创设。作者把深刻的思想、感人的情思,通过活跃的画面表现出来,到达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叉的境界,以唤起读者的遐想和想象,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阅读写景抒怀类散文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像欣赏美景、领略意境、丰富感情。

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那迷人的月儿,那月色映照下的杨柳、老树,那些静态的自然事物,都化为了充满灵性的活物,文章简直是一幅色彩素雅、画面鲜美动人的月色图。作者在形象化、立体感的语言中,熔铸了无限的神思妙想,充分显示出文字的绘画美,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佳境。阅读该散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像自己徜徉在秦淮河边,和作家携手欣赏秦淮河的无边风光、交流游历的感受的情景。学生在灯月辉映、浆声悠扬的环境之中,体验诗与画相融合的美妙境界,倾听朱自清的心语,产生沁人肺腑的美的享受,自然也就能感受到作者流淌于笔端的欢悦之情。

上一篇:街道办事处基层团组织建设及下一篇:职场 别让压力如影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