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读后感

2024-07-10

论中国读后感(精选8篇)

1.论中国读后感 篇一

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

这几天,我看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这本书主要回顾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阐明党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对我们学好党的历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深深的吸引了我:“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勇、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而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的诞生使中国革命这艘航船有了新的舵手。我们要把学习党史活动与自我的学习生活工作实际相结合,使学习活动成为凝聚人心,增进团结、求实务实、推进学习工作的过程,永远坚持党的领导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岗位,都要树立高度的职责感和敬业精神。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高度重视党的历史,注重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辛奋斗和曲折探索为叙述脉络,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为我们更好地面向和开创未来,为新时期新征程写下“精彩注脚”。

学史则居安思危,回顾走过的路,党史正如明灯,照亮脚下前行道路。以史为鉴,就是要学会在“前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无论是伟大事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需要常某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前行道路上面临着无数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需要我们去应对,百年非凡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一种重要的品质,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为我们应对内外部复杂情况变化、解决现实困难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历史经验中蕴含着居安思危的大智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习历史、铭记历史中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举一反三,用历史经验看未来,提早作出战略布局,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通过这次学习,我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和认识,也深深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警世真理。我深深懂得鲜血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汗水浇灌了神州大地繁茂的花蕊,拼搏托起了一个不羁的灵魂!这一切无不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会为了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而努力奋斗!

2.论中国读后感 篇二

一、金融抑制理论及其在我国农村的表现

1973年, 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 该理论认为:传统货币理论的假定基础 (主要有:金融市场极为发达和健全, 信用工具非常丰富;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具有“无限可分性”, 即各生产单位都能使用相同的技术;货币与实际资本可以相互替代等) 只能适用于发达国家, 在发展中国家不成立。[1]在发展中国家, 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 经济货币化、商业化程度都很低, 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欠缺, 信用工具很少。而我国政府由于过度管制金融业, 使金融市场处于割裂状态并不完全, 金融领域实际上是“二元结构”:现代化管理的国外大银行的分支机构和一些国有银行与传统金融市场中规模小且落后的钱庄、当铺等相互并存。金融抑制在我国农村的主要表现为: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 这使得金融不能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金融和经济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一方面, 由于金融滞后, 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 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又限制了金融的发展, 不能为农民的增收创造条件。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冲击

农村金融是指媒介于农村、农民和农业经济活动的资金融通, 是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的总称。包括农村领域内一切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现金管理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等的金融活动。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全球, 对我国的农村金融也带来了一定冲击, 主要表现在农村企业减产或倒闭带来的间接影响所造成的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减少, 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量减少。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7年,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 实际增长9.5%, 而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4700元, 实际增幅8%左右, 增幅回落1.5%。另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止2008年11月, 全国金融机构农业存款相比2007同期增幅下降了14.82%。这些数据均显示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冲击是比较大的, 不仅造成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幅下降, 而且也使金融机构的存款下降。[2]此外, 据有关资料显示, 2007年末, 全国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平均达到13.4%, 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农村金融结构的不良贷款比例增高, 显示出农村企业比城镇企业的抗金融风险能力弱, 也显示出其高风险性, 因此,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更应加强对不良资产的清理, 以提高自身的抗风险性。笔者认为, 我国农村金融出现的这种现象固然有金融危机冲击的因素, 但更重要的还是其自身固有的金融抑制的影响, 因此, 必须深入分析产生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源, 找到解决农村金融抑制的方法, 并制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三、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源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金融的“二元性”;二是供给角度的金融组织体系缺陷;三是需求角度的农户和农村企业的有效需求抑制。这三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了我国农村金融的抑制。

1.我国农村金融的“二元性结构”抑制了农村金融发展

所谓“二元经济结构” 即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部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并存, 与之相适应的是“二元金融结构”, 即:一方面, 遍布城市的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和拥有现代化管理与技术的外国银行的分支网络, 组成了一个系统的、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 主要由数量不多、分布零散的商业银行、合作银行的农村储蓄点构成的不健全的农村金融市场。在广大农村内部, 则表现为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组成的正规金融机构与各种合会等组成的民间金融并存的局面。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受到政府控制, 而非正规的民间金融却受到国家的严厉管制, 这两方面因素造成了农村金融的抑制。我国银监会公布的资料显示, 自2006年12月国家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以来, 仅一年的时间, 已有2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 其中村镇银行13家, 贷款公司4家, 农村资金互助社8家。虽然这几年国家在政策上放宽了对农村区域金融机构的进入, 但是, 发展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农村资金的需求, 农村金融的“二元性结构”没有根本的改变。

2.供给角度的金融组织体系缺陷抑制农村金融发展

从供给角度分析, 农村金融抑制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缺陷。

(1) 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功能缺陷。

由于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财政无偿拨款和有偿贷款, 但财政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农业发展银行只好转向商业银行发行债券和人民银行再贷款来筹集资金, 这样就造成资金来源成本偏高。另外, 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比较单一, 仅承担粮棉油储备贷款业务, 根本没有同农户发生借贷关系, 而且也由于资金来源的高成本无法顾及农业开发和为基本建设提供贷款。这两方面原因造成了农业发展银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功能。

(2) 中国农业银行对农业服务的功能弱化。

中国农业银行曾经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资金供给者, 但由于农村市场不仅分散, 而且小额, 农业银行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和加强风险控制考虑, 在信贷管理权限上大多采取上收一级的管理办法, 县级以下机构基本上仅有发放5万元以下本行存单质押贷款权。同时, 除发放部分农业开发和扶持贷款外, 对农业的资金投入表现出大幅度下降。

(3) 农村信用社 (下称农信社)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乏力。

农信社以合作制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原则服务入社会员, 这就决定了它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而农业生产领域资金借贷数额小、借贷次数频繁又无担保且风险高的特征, 导致了农信社交易成本的增加。虽然农信社从扩大利润的角度考虑, 逐步增加了城市的网点, 但却减少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村网点, 使服务对象逐步脱离了农村。此外, 农信社每年通过缴纳存款准备金、转存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等方式, 又引起大量资金流出农村。这些因素均导致了农信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很有限。

(4) 邮政储蓄抽走大量农村资金。

邮政储蓄只有吸收存款的功能, 而没有发放贷款的机制, 因此, 导致其吸收的农村存款不能直接流回农村, 而是通过中央银行再贷款给农村信用社, 由农信社再返还给农村领域。只不过返还的资金量远低于邮政储蓄存款的新增量。这样造成邮政储蓄在农村发展越快, 农村可回流贷款的资金量就越少,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 非 (准) 正规金融机构发展不规范。

非 (准) 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手续简单, 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 具有盲目性、不规范性、不稳定性等特点, 特别是不提取存款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以防范风险, 因此经营风险极大。另外, 非 (准) 正规金融机构脱离了中央银行的监管, 组织制度不完善, 极易出现经营管理混乱, 因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有限。

此外, 广大农村地区的保险市场发展程度不足, 农村金融工具的单一等因素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3.需求角度的农户和农村企业的有效需求不足抑制着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需求的主要对象是农户和农村企业, 但由于农户和农村企业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的抑制却直接造成了需求上的农村金融抑制。

(1) 农户的资金需求抑制。

从农户角度来看,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抑制的表现, 既有潜在借贷需求农户的需求难以转化成有效需求, 又有一部分农户根本没有借贷需求。大多数农户因缺乏抵押和担保或无力负担利息而难以从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 而非正规金融机构又存在许多隐患, 因此, 也无法把潜在的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1990户有效样本中, 46.8%的农户在一年中有过贷款经历, 67%的借贷发生在亲友之间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渠道, 33%是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 其中向农信社贷款占28%, 向银行贷款仅占5%。[4]

(2) 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抑制。

一般来说, 农村企业科技含量不高, 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高, 财务制度往往不健全不透明, 资产质量较差, 经营的风险也较大。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考虑到农村企业贷款数额小, 频度高, 且增加自身的管理成本, 因而缺乏对农村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从而造成了农村企业在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较难。因此, 不少农村企业只好选择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 即是说, 农村企业对正规农村金融机构需求的抑制造成了农村金融的抑制。

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

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途径主要是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 从整体角度调整农村金融组织的区域布局,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矫正农村金融商品供求失衡。

1.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制度, 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要突破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瓶颈, 解除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 就必须正视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的现实, 并以金融需求为导向, 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营造竞争性金融秩序。即引入竞争, 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制度, 适度地发展民间金融, 通过各种渠道放宽农村的金融供给。对于民间互助型的借贷最好不予干涉, 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民间金融也应给予其合法的地位, 并进行规范。通过重构农村金融市场, 形成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之间的竞争态势, 并适当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从而刺激供给的增加, 从根源上解决了农村金融抑制问题。

2.重建多元化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除了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之外, 还应根据农村金融的需求特征, 对现有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和重组, 整合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 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主体和多层次的金融市场。重构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民间金融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此外, 还应该适当发展农村保险、农村证券、农村信托等业务, 增加金融工具的品种,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3.调整现有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

首先, 应增强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 增加开发性项目的信贷投入;其次, 应鼓励农业银行以及各类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支农业务, 增加农村的营业网点, 以强化其支农服务的优势;第三, 应允许农村邮政储蓄转化为邮政储蓄银行, 并开展储蓄、汇兑、代理、贷款等业务, 取消其转存人民银行收取率差的规定。应该说, 邮政储蓄的存贷平衡发展, 有利于农村资金的回流, 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此外, 应继续深化农信社的体制改革, 即其产权结构可以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三种方式。对于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信社可坚持合作制的产权制;对于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则可组建高级化的农村合作银行;对于农信社管理的关键是控制其资金流向, 确保现有的农村网点不减少并不断增加, 以保证其服务农村的主要功能。

4.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对于现存的社区性金融合作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应逐步引导其发展成为民间银行和社区银行, 逐步实现合法正规化, 这也将为一部分民间资金进入农村金融供给渠道提供平台。当然, 允许民间借贷自然人和企业直接借贷, 也必须对借款上限、借款人数上限、注册原则、地域范围等进行限制, 使其有别于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此外, 还应有计划地引导、培育一部分民间借贷、试点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一些小额的乡村互助式信贷组织。通过限制、打击有违公平原则、存在过高风险的非法民间借贷, 特别是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以及金融欺诈行为, 促使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5.增强政府的支农服务体系和激发农户的金融需求

对于政府而言, 增加财政性支农的投入可以直接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 同时, 政府在“三农”方面投入的增加也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这也有效地激发了农户的金融需求。另外, 政府在发展农村利率市场化和农村城镇化方面也能有效激发农户的金融需求, 同时, 政府还应规范农户的房屋产权登记, 以增加贷款抵押物。应该说, 有效的需求增加了, 就能从需求抑制方面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

6.加快清理现有不良贷款和贷款损失, 提高资产质量

由于农户和农村企业的信用程度偏低, 加上农村金融机构和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造成了不良贷款和贷款损失金额巨大, 从而加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负担。据国家银监会蒋定之透露, 农村金融机构中, 农信社目前仍遗留有6900亿元的历史包袱, “其中贷款损失在4000亿元左右, 亏损挂账880亿元左右;另外, 非信贷资产损失950亿元左右, 加起来是6900亿元。这么多坏账, 如果单纯靠自我消化和自身努力, 我们算了算, 大致要花15年到20年时间。”因此, 如果不进行清理的话, 农村金融机构就无法提高其抗击金融危机风险的能力。

五、结语

金融危机的风波还远未结束, 甚至还有继续扩散的可能。为避免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冲击, 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应该是一项重要的策略。笔者就此提供的六条对策, 希望能对稳定农村金融市场、拉动农村需求市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些许参考。

摘要: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农村金融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政府在拉动内需的经济模式下, 重点发展农村市场的需求, 这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是个有利的契机。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抑制的存在却使农村金融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发展。如何解决农村金融抑制,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以避免金融危机的风险, 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并提出了六点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农村金融,金融抑制

参考文献

[1]罗纳德.W.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8.

[2]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3]德尔.W.亚当斯等.农村金融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88.

3.论中国古代舞蹈承载的中国美学 篇三

关键词:中国;古代;舞蹈;美学

与古希腊不同的是,中国大陆拥有着广阔肥沃的土地,人们只要勤劳的耕种,或多或少都能从大自然那里获得它的恩赐。由此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人们则认为,谋求生存的关键主要在于顺应大自然劳作;大自然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所以,在中国的土壤上也就诞生了“天人合一”这一美学思想。那么,在“天人合一”旗帜下的中国美学于古代历史的长河中都经历过哪些流变呢?本文就将以中国古代舞蹈为依托来浅谈这个问题。

1先秦时期

在先秦,巫术祭祀的活动比较多,于是作为祭祀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巫舞也同样常见。最具代表性的是楚国屈原的《九歌》。有学者将《九歌》分为三类:祭歌、恋歌和挽歌。其中《东皇太一》和《礼魂》属祭歌;《国殇》属挽歌;其余八篇都属恋歌。并且《东君》与《云中君》是一对,《大司命》与《少司命》是一对,《湘君》与《湘夫人》是一对,《河伯》与《山鬼》又是一对。东君“心低徊兮顾怀”,云中君“极劳心兮忡忡”,湘君“隐思君兮悱恻”,湘夫人“荒忽兮远望”,大司命“愁人兮奈何”,小司命“荪何为兮愁苦”,河伯“日将暮兮怅忘归”,山鬼“思公子兮徒离忧”……无不表现了自然神真挚感人的情思。因此,我们不难体悟,尽管《九歌》集中彰显的是“楚人精神”,但它这种寄情于自然的艺术表现思维不也影射了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吗?

2汉代

汉代,是封建社会初期的上升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发达,舞蹈在这样良好的条件下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当然,当时盛行的黄老之学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舞蹈的发展。

首先来看《盘鼓舞》,它是汉代比较普及的舞蹈,特征是舞者踏盘、踏鼓而舞。其动态纵驰舒缓,犹如风送流云,又似天空中的点点繁星。这种象征性极强的表演无疑展示了汉代人“天人交感”、“两界混成”之宇宙观与星象意识。还有在此时期的《总会仙倡》舞,它是以音乐歌舞表演仙人仙兽的一组节目,人们把自己装扮成动物的样子,用舞蹈的形式创造了一个仙人仙兽共舞、天上人间同乐的和平幸福的理想场景。在这里,人的世界与神的世界不是在伦理思维中而是在艺术幻想中,保持着直接的交往和复杂的联系,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开朗乐观、朴实纯真的神仙境界。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总会仙倡》集中体现了汉代的社会主流意识——神仙幻想,同时也折射出了汉代人对人生永恒的希冀与追求。

3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战火频繁,人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许多人深为生命的短暂而感到忧虑,渴望延年益寿甚至不老成仙。并且,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玄学大受欢迎,成为人们发泄对现实不满的情绪的渠道。通过舞蹈,我们就可对这些人文思想窥见一斑。如魏晋南北朝的《白纻舞》,它是清商乐舞的著名代表作,以舞袖为主要特征,舞姿轻盈飘逸、柔婉流畅。晋《白纻舞》一诗就有写道:“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鹄翔。双袂齐举鸾凤翔,罗裙飘飘昭仪光。清歌流响绕凤梁,如衿若思凝且翔。”的确,《白纻舞》确实以“轻躯徐起”、“双袂齐举”的姿态以及“体轻”、“云行”的动势,营造了“羽化登仙”的意象,自然的传达了人们渴望脱离尘世、成道成仙的情感意绪。这不能不说,在某种程度上它带有道家思想的影子。

4唐代

唐代,其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都很强大。人民思想开化,知识分子充满自信。整个社会处处昂扬着生机与活力。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中国舞蹈也可谓走到了一个辉煌的时代——舞蹈式样多,种类全,分类细,皆为历史所不能及。那么在这里,本文只选取与论题有关的舞蹈现象及舞蹈作品进行分析。那时的贵族阶层人士一般都受过良好的音乐舞蹈教育,宴享中人们往往以“情”即兴歌舞相互交流。如《回波乐》,歌舞过程中有邀舞和劝舞的程序。这说明它是一种按一定规则轮流作舞的宴集歌舞,兼有礼仪性和即兴性,是当时人们相互交流内心情感的表达方式。除此,人们随意起舞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如武则天时代的杨再思,在一次宴集时有人说他长得像高丽人,他很高兴,于是便反披紫袍跳起了高丽舞。还有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也爱在酒酣之时即兴舞剑作歌,从而抒发情怀、以言心志。

与此同时,由于唐代发展繁荣,人民思想开化,整个社会的包容性强,所以在此时期,儒、道、佛教思想也是并行不悖。唐代的寺院就经常有乐舞表演,举行乐舞供佛时,也会选用一些社会上优秀的乐舞百戏节目。像《花舞》、《四方菩萨蛮队》都是这样的节目,且都兼具宗教功能和娱乐功能。唐代的佛教舞蹈也常反映在敦煌石窟壁画中。所有伎乐壁画中,飞天伎乐的舞蹈动势最美,且不同时期的飞天形态风格迥异。而所有这些体势动态,实际上都是我国远古图腾崇拜中龙的形态——飞天的动势表现出龙的无限生命和神力,以显示佛陀世界的神幻。

5宋明清时期

宋代从开国君主始、子孙相承的重文尚学的文化环境,决定了宋代人对哲思理趣的追求,同时也决定了整个社会对高雅与博学的审美需求。于是在新时代的召唤下, 一种具有高度程式化、能够满足宋人哲思理趣审美需求的舞蹈形式——“队舞”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队舞”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和道白,增加了舞蹈言理的成分,不少作品还力图注入人文修养的内容,表现对宇宙、人生、历史以及现实的深思和理解。例如《采莲舞》,它通过仙女们下凡采摘莲花而向往凡间生活这一细节,抒发了一种无羁无绊、潇洒脱俗、求雅尚逸的人生态度。而明清的戏曲舞蹈也可谓中国传统舞蹈的集大成者,承载着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避实就虚、以虚引实,开拓了舞蹈艺术更为广阔的动作意象空间,实为现实生活情感的再现与升华。戏曲舞蹈常以虚拟的动作身段展现环境氛围,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甚至叙述故事情节。例如,它往往利用“走圆场”这一动作来虚拟跋山涉水、千里之行。还有如摘花扑蝶、穿针引线、开门关门等等,都是凭借身体动作虚拟出的意象;同时,戏曲舞蹈中的水袖、翎子、帽翅等技巧身段,也可表现人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情感,如激动、惊喜、意外、忧伤、喜悦等等。这些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也无疑的向我们展示了宋代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趣”的喜好和追求。

4.论中国读后感 篇四

感受很多,一时半会儿还需要消化,简单地列列初步看法吧:1、可以作为现代中国外交史的基础读物,比国内大部分教材编得好得多,思路也清晰地多;2、前面对中国历史的描写其实是为了向西方人介绍一个大的哲学背景,有助于他们理解中国在这个方面的思路渊源,了解历史是研究现实的必要基础;3、从我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看,作者对中国很多外交事件背后动因的分析即使不中,也不远矣,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历史地位和水平,不知道当年乔治·凯南写八千字电报时候的身份是不是“苏联人民的老朋友”,希望我们也能多一些“美国人民的老朋友”和“俄罗斯人民的老朋友”;4、1972年中美建交以后的关系史竟然可以神奇地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几个流派对应上,从开始双方基于共同利益走到一起(传统现实主义),再到冷战后美国希望通过全方位接触实现引导中国(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再到后来“双方都有可能把自己推入自我实现的预言”(511页,建构主义),也许从理论演进的角度不仅仅是巧合;5、作者在完成这本著作,并于底前译出中文版,不知道时间上是不是一种巧合还是刻意安排,总觉得书里的基调是讲话给两边听;6、作者在最后大有深意地以“克劳备忘录”结尾,似乎是有什么预感,给本书埋下了悲观主义的研判色彩,相对于大家比较熟悉的“修昔底德陷阱”,克劳备忘录的预言更加具有主观成分,比如“一国针对邻国的野心一般不公开宣示,因此不宣示自己的野心,甚至向所有国家表示无限的政治善意,都证明不了该国是否存在不可告人的目的”,一针见血。

中美关系是个大课题,我连一鳞半爪都不敢说了解,想说几句题外话:根据这么多年做国际组织的工作经验,在一个机制中,最难实现同时也是最具有价值的就是形成互信,积累善意。这种互信和善意并不代表双方没有分歧,其内涵在于对彼此的立场特别是红线心知肚明,所以也就对一个事情发生以后对方的反应有所预期,如果在预期之内,那么我方应对的反应也基本上也是对方可以猜到的,这应该是一种默契。而这种默契的形成对于双方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仍然可以开展一些合作至关重要,这是一种基于长期磨合形成的脆弱但重要的平衡。某种程度上这应该是国际合作的“潜规则”,即通过不停地沟通(试探)与摩擦(斗争),摸清彼此的底线,并形成心照不宣的政策思路,有点像一战时的堑壕战,双方挖好战壕,等着一轮一轮的你来我往,可以牺牲巨大,但总体上战线变动缓慢,形成对峙,而这种枪林弹雨的对峙,可能才是现有国际关系更真实的状态。这里的战壕,其实就是国际合作中的各种规则或者“潜规则”,不仅仅用来约束彼此,更能够使对方预判你的进攻和防守基线。所以,这样的战争最害怕的就是坦克这种打破战壕的“惊喜”,一旦惊喜出现,只能等待双方再次通过血拼,形成新的平衡。而是否需要主动打破这种平衡,取决于几个因素,一是你有没有坦克;二是有没有像“装甲战”这类配套的战术指导;三是能不能比对手更加能够承受打破平衡所造成的的损失;四是有多大把握在新的平衡形成后居于更有利的地位。

5.论中国基辛格读后感 篇五

基辛格在自己88岁生日,其大作《论中国》正式推出面市,引起各界反响,他的基本想法是写给美国人看的,使对中国了解不多的美国人能够对中国有一个基本的印象,本书主要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中美关系站在战略和文化的高度,来视审中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多是告知美国的下一代,曾经的历史,以及为什么要与中国共存,如何共存,其影响是深远的。

作者为了美国人能够真实的、深刻的了解中国,了解东方的思维,开篇就“中国的独特性”作为首篇,纵论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并且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是“虽欲穷共渊源而不可得”.接着介绍儒家学说,这个是中国数干年的价值观的核心,把儒家学说放在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义的高度上,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比作是西方《圣经》和《宪法》的结合体。如此高度评价恐怕中国人也未必全部能体会,可见作者深意,要让美国的下一代熟悉中国,不可不从根源上介绍并了解之。

如果说后面 篇章都回忆作者与中国交往的经历与片段,那么首篇绝对是中心,是了解中国的钥匙。基辛格并没有仅仅止于儒家学说,而是进一步探析,探析在儒家学说影响下形成的东方思绪和东方文化。最后浅谈《孙子兵法》以及通过中国围棋和国际象棋对比来谈,来讲东西方的不同。这也是我个人写这篇读后感的关键所在。希望身边的人要充分重视中国最本源的东西,而不是舍弃之。如果舍弃,那么中国将是无本之末。正是因为儒家学说所延续的东方思维影响了一代代国人,甚至东亚、南亚各国。

《孙子兵法》共介乎于诗歌体与散文体之间,虽问世已两千余年,然而这部含有对战略、外交和战争深刻认识的书到今天依然是一部军事的思想经典。多可叹的、可欣的中国传统著作,至今仍能被一个西方人奉作经典,我们怎可“冷落”.毛泽东出神入化的适用之,建国强国;胡志明和武元甲运用之,使越南战胜了入侵的法国、美国。作者这么评价《孙子兵法》:“在今天读起来,依然没有丝毫过时之感,颇感孙子思想之深邃,为此孙子跻身世界最杰出的战略思想家行列。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失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的孙子的告诫。”

再说围棋,中国流传最久的棋,“围”者“包”也。棋盘上横竖各19条线,开始时棋盘上空无一子,双方各持180枚子,子与子之间没有区别,棋手轮流在棋盘任何一点上落子,占据有利地形,设法包围对方棋并吃掉。围棋强调的是“战略包围”艺术,引用“包围”“迂回”的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结束时,棋盘上双方犬牙交错,一方常常占据微弱优势,对于一个外行人,甚至不能看出哪一方是赢家。

国际象棋,棋盘上双方实力一目了然,所有棋子均已摆在棋盘上,寻求通过一系列的正面交锋吃掉对手的棋子,目的是把对手将死,即把对方的王或后逼入绝境,令其走投无路,终极目标是全胜。下国际象棋,开局双方而在中盘展开争夺,而下围棋则是“战略包围”,通过在棋盘上占空,逐渐消磨对方的战略潜力;下国际象棋体现目标专一,下围棋则培养战略灵活性。所以西方传推崇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

这么看来,作者基辛格已经非常了解中国文化,并且他用了“势”的概念。他把中美之间的差异通过中国围棋与国际象棋的比较说明之。中国人讲谋篇布局,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西方文化更多是靠数字和实力说话,一切都很清楚,而中国的策略往往很混沌,中国人喜欢把几件看似毫无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看,运用一种类似太极拳的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把世界看成一个大棋局,把上下千年看作大周期。如果能从这样高度看问题,有许多令西方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这些正是美国人需要知道的,不明白这些,美国和西方就不会懂的,也不会尊重一种文明。也正因为此,《论中国》这本书在作者生日之时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之初,便引起各界普遍反响,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

基辛格写《论中国》的愿景是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东西方两种文明,两种思绪应该相互尊重,共生共存、中美只是代表了人类成熟文明两个方向,让在“根”上不同的理念,在一定时空里,保持并行。美国人应该读、多读,才能更加从容了解中国,同时消除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人也应该读,作者对中国的了解之深刻,应该给我们启示;对中国发展和中国领导人决策不吝赞扬,这是一个外国政治家对中国的客观评价。

我写本篇读后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推荐这本书,更深刻用意是希望作为中国人应该多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学习、传承中国的根本。特别是年轻一代一味追求西方,那是不对的,没有自己的根本,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只能是“邯郸学步”,被人嘲笑。更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香蕉”, 黄色表皮是包裹的“白人”.希望有时间多看看中国传承千年的书籍,从里面汲取营养。

6.论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后感800字 篇六

读泱泱党史,领悟兵无常形、运筹帷幄的斗争艺术。斗争艺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在不断地实践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党员干部必须对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要善于从党史中领悟指挥若定的斗争艺术。要深入挖掘斗争艺术的本质,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出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要把牢一切斗争的基本准则,时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掌握斗争主动权。要提升见微知著的能力,善于从细微处看透本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要创新方式方法,把握斗争时、效、度,根据斗争情形及时调整斗争策略。

阅历史过往,提升斩妖除魔、克敌制胜的斗争本领。党史是一部斗争史,汇集了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多种斗争经验,有毛泽东同志指导人民浴血奋战取得革命成功,成立新中国的战争经验;有新中国成立后,艰苦奋斗、奋力追赶的建设经验;有邓小平同志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发展经济的改革经验……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从中汲取斗争本领,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对党史中的斗争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分类提炼,时时查阅,如数家珍,在党史指引下大步前进。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党史中悟思想、长才干、办实事、开新局。要沉着冷静面对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抽丝剥茧找出关键点位,做到一击即中。要不断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总结经验,提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斗争本领,翻过一座座山峰,越过一道道阻碍,不断在斗争中前行,在斗争中进步,在斗争中提升。

7.再论中国快递业 篇七

发展快速

达瓦 (中国快递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新《邮政法》里面对快递业的法律定位是什么?我个人理解, 自古以来邮政就是快递服务, 邮政业的核心价值就是“快”, 快递服务就是邮政服务的一种。而我们的新《邮政法》将邮政业分两类:一类是邮政服务, 类似于公共汽车服务, 属公共服务的范畴。第二类是快递服务, 类似出租汽车, 更快捷也更便捷。

去年中国快递业增长速度平均为22.5%, 许多企业实际发展的更快, 有的企业去年增长了50%, 有的80%, 个别企业还增长了100%, 甚至出现了1 5 0%的增长。很难有一个行业能够持续保持这么快的增长速度。新《邮政法》还使快递公司长期以来的法律地位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可以说, 诸多政策所创造的环境对快递业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徐勇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咨询顾问) :我想要从宏观的角度给大家介绍快递产业的发展。快递产业和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很大关系。2009年世界五百强公司中做包裹的快递企业一共有7家, 在整个运输企业中共有13家排名靠前。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 叫做“小包裹, 大市场”。15年以后, 中国的民族快递企业一定能够进入世界五百强, 这是有把握的。

未来中国快递业发展趋势非常好, 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美国UPS和FedEx已经把亚洲转运中心迁到了广州和深圳, 这两家公司的全货机加在一起有1280多架, 而我们国家的全货机目前不到50架, 其中邮政17架左右, 顺丰包租了8架。但是未来中国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不是东航, 南航, 海航, 而将是快递业自己的航空公司。这是一个预测。不久前, 我国首家民营快递航空公司已经实现首航。

热议邮政专营

崔巍:新《邮政法》给予了符合资质的非邮政快递企业法律地位, 明确了要遵循公开、公平、鼓励竞争、共同发展的原则。然而在实施过程中, 与之相配套的市场准入如商务信函同城50克、异地100克由邮政企业专营等问题依然给广大的民营快递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大家对此一直存在争议。请几位嘉宾就邮政专营问题谈一谈看法。

达瓦:我建议大家认真的读新《邮政法》, 其核心理念就是要规范市场, 促进发展。新的《邮政法》对于专营做出了明确的安排。首先它限制外商, 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其次, 党政军机关的公文由邮政企业专营, 这是考虑到信息安全专门做出的安排。有关专营问题目前正在研究, 国务院法制办曾专门到湖北和上海做了艰苦细致的调研工作。国家既要支持国有经济发展, 还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双方面都要照应到。在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政策法规的不完全的确是其中核心的一个问题。

崔忠付 (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我个人是主张党政机关信函由邮政企业专营的, 但对具有竞争性业务的商务信函来说应该交给市场, 由消费者去选择他这50克的商务信函由邮政企业投递还是快递企业投递。

陈德军 (申通速递董事长) :我相信国家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时肯定会站在民营企业的角度上考虑, 帮助我们民营企业一起发展。新《邮政法》出台以后, 我们民营快递企业对未来的发展非常有信心, 能够把企业做强做大。但邮政企业专营范围的制定对民营快递企业来说影响非常之大, 对申通来说大概会影响30%左右的业务。我非常支持崔会长的说法, 因为《邮政法》总则上有规定, 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

崔巍:确实, 作为国有企业应该去做普遍服务, 而广大的竞争性业务应该放开经营。这也是广大民营企业应该去极力争取的。请徐勇先生谈一谈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邮政普遍服务与竞争性业务对中国快递企业、行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徐勇:要学习国外先进的专营方式还是学习落后的专营方式, 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信件业务是快递当中利润最高的。我个人认为, 专营在某种程度上既有安全方面的因素, 也有利益方面的考量。据了解, 德国从2008年1月1日起已经取消专营, 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都是采取资费加重量的专营方式, 这对快递业务没有什么影响, 然而如果采用单一的重量专营方式则相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 同城快递业务85%都是信件, 异地快递大概有20%~40%不等。如果专营的话, 很多同城快递企业将面临倒闭。

有几点是政府决策层需要考虑的。首先, 如果采取专营方式的话, 有一个衡量指标, 就是是否对就业有利。如果出台一个专营方案对就业不利的话, 我们是否要实施?其次, 我们现有邮政服务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民营快递企业现在已经占据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 专营会不会造成效率低下, 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再次, 专营后对我们的商品进出口贸易必然产生很大影响, 我们是否要坚持实行专营?决策层需要从这几方面充分的调研。

很欣慰的是国务院组织了六部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 将原定于去年10月1日出台的时间推后, 做进一步调研。我们衷心的希望国家出台的信件专营条例能够促进民族快递产业发展和民族快递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发展与挑战

崔巍:随着新邮政法的实施, 整个快递行业有了很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其中影响快递企业乃至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中国的快递业乃至物流行业发展的内在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崔忠付:快递也好, 物流也好, 都是服务性产业。影响这个产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是中国经济的发展, 只有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中国的服务业包括物流业和快递业才能有一个持续高速的发展。

反过来说, 中国的物流业包括快递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又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外的经济学家讲过一句话, 现代物流的发展决定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效益。所以现代物流的发展和整个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的。

陈德军:大家非常清楚, 2003年成立的淘宝网在2009年实现了近2500亿交易额的突破, 发展如此之快, 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众多民营快递公司的推动。然而在那几年, 政策没有非常明确的允许民营快递企业进入这个市场, 因此我们发展得非常艰辛。近几年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扶持, 但民营快递企业仍然面临着融资难题, 以及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问题, 至少政府应该给双方平等的政策优惠。

崔巍:正如诸位嘉宾所说, 为了促进中国快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借助新《邮政法》颁布实施的契机发挥重大的作用, 从设计体制改革、政策法规、市场准入、管理制度、产业监管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研讨和论证, 立足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考量快递产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8.中国文学重构论 篇八

关键词中国文学;现代化;重构;学生再生

中图分类号 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1-0154-02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需求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都不断在改变。正如没有一个人长生不老一样,已没有那种意识形态永远不变。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那么作为人类的创作物——文学也不例外。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名族气息的国家。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文学一样,中国文学也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沉淀而成的。正是通过历史中的各种历史文化现象、自然景观和习俗,正是通过不同的时空系统中的点点滴滴,前辈们有意识无意识的利用口传或有形器具记载的方式进行创作,今天的中国才能拥有如此繁荣的文学。

我们通过学习窥见中国文学的深厚传统和发展历程,了解和把握中国文学的特征,发现中国文学这一庞杂世界的真面目。也只有逐层剥出中国文学沉淀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研究和探讨当代社会中国文学的创新重构。

1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学形成了庞大的文学系统,沉淀了文学精髓

纵观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史,显然存在着中国古代至近代和从古希腊罗马至近代欧洲的东西两大思想文化系统,它们都蕴含丰富的文学遗产。

中国古代文学无论是文学理论还是文学样式的产生、发展和民族特色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蒋凡、郁源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绪论中,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进行了分析:

(1)与中国古代长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大体同步,中国文学理论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独具一格。

(2)由于社会的农业性和宗法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一致,重视到的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功能。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起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文学传统理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以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西方偏重再现(模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以下几种文学理论形态:(1)零星分布的片段论文。(2)笔记体的诗话、词话。(3)文人之间来往的书信和文集序跋。(4)小说评点。(5)散见于诗、词、笔记等有关文学的言论。先秦诸子言论自然也会涉及文学问题,如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便初步总结了文艺特征及其社会作用。明清不少诗话都具有明确的诗论宗旨,如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标举汉魏盛唐,提出“格调说”;清代王士祯《渔洋诗话》提倡“神韵说”;翁方纲《石洲诗话》提倡“肌理说”。南宋末年的刘振翁最早运用评点,是我国古代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批评和文学理论表现形态。他对《老子》、《庄子》、《世说新语》等进行了评点,并在评点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后来李贽、叶昼等继承和发展,至明末清初金圣叹达到高峰。接着毛宗岗《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金瓶梅》评点以及脂砚斋《红楼梦》评点,均取得了巨大成就。钱钟书先生指出:在我国古代,“诗、词、笔记里,小说、戏剧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益人神智的精湛见解,含蕴着很多新鲜的艺术理论,值得我们重视和表扬。”这也是我们独有的文学理论表现形态。如民间艺人流行的谚语“先学无情后学戏”,钱钟书称它的理论价值不得下于狄德罗的《关于戏剧演员的诡论》。

我国古代不仅在文学理论上去的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在文学样式上也形成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繁荣局面,使得文学理论与文学样式一并呈现在中国文坛上。

到了现当代我国的文学继续在向前发展,但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刘勰《文心雕龙》、钟荣《诗评》、曹丕《典论论文》这样的文学理论精品几乎不存在,主要是现代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样式。如以郁达夫为代表的“自叙传”小说,以冰心为代表的问题小说,以郭沫若徐志摩等为代表的现代诗歌,以沈从文、朱自清等人的散文等等。既有反映时代时弊的文学作品,也有描绘自然和书写人生的一系列作品,为中国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已经化为了一段记忆,历史在辉煌也只是历史。今天,中国的文学又是怎么样一种状态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呈现出今天中国文学的面貌。

从文学创作作品来看,今天主要是校园文学即学术论文和抒写大学生活的现代散文、诗歌等作品,还有就是新闻报道。

从创作主体来看,主要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以及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相关人员。今年国庆期间,我在无意间做了一个调查,随即访谈了五十个人(其中有律师、商人、行政干部、流浪青年和高校生)对今天文学的态度和看法。有二人对文学感兴趣,喜欢以QQ空间日志的方式写作,有一个对写作不感兴趣但是老师的强迫不得不写,有八个人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但是从未有过写文章的想法,其他的人认为文学与他无关是读书人的事。可见,文学创作主体力量的单薄。从文学创作的动力来看,几乎都是强迫性创作,失去了文学创作的自然性特点。例如学术论文,它的创作主体就是高校教师和高校生。作为高校教师来说创作学术论文几乎都是出自生存和发展之道提升自己的职称。作为高校生来说创作学术论文主要是为了获得学位或者是参与某项活动所需。我们可以想想现在有几个人是像伟大诗人李白、杜甫等文人那样只要有感便产生一种自然的创作冲动进行创作,无论是饮酒还是观景都可以为后人留下美丽的诗篇。

从文学再生来看,今天的教育不是忽视了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的精髓所在,反而很重视。如在高校还作为一门专业课。遗憾的是,中国教育,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教育,都只是停留在“知”的层面上,而没有将其作为“用”,为“器”。

因此,中国文学需要转型与重构。

2 中国文学与现代化和世界

就时代发展而言,现代化是全球性历史性发展的必然。现代化进程的普及和推进之迅猛、强烈,在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所有变革。

就中国文学来说,推进现代化就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中国文学史一大挑战、冲击和考验,另一方面中国文学在面临并迎接挑战、冲击和考验的同时,也遭遇和迎接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转型、重构的同时迎来自身的飞跃和发展。

为了适应现代化进程,中国文学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转型和重构,从而形成以现代化为“体”,以中国文学为“用”的新型的发展的具有自身创造力的特色文学。换句话说,就是既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又有中国特色,同时又能够在社会,时代不断发展中有内部勃发生命力和推动力的现代化中国文学。

一般认为,现代化的推进,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中国以前文学逐渐丧失的过程。现代化实现之日,也就是中国以前文学的丧失之日。以这一点而言,现代化就是自觉不自觉的地,有意识无意识地抛弃至消灭中国以前文学。因为人们的共同认识就是旧事物会阻碍现代化的进行。那么作为以前的文学也是一样,以前的文学和现代化就好像水与火,两者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舍传统而取现代化。

从大部分国家、地区、民族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来看,由于现代化带来的巨大力量,形成了巨大的作用,摧毁了一切旧的东西,甚至神圣的东西。旧事物阻挡不住现代化就如大刀长矛挡不住飞机大炮一样。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与西方人的痛苦较量中,与其说得大刀战胜不了大炮,不如说是封建主义战胜不了资本主义,传统战胜不了现代。这些历史事实说明了传统在现代化面前的失败和毁灭。

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且并不仅仅是阻挡、对抗。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角度看,传统可以延伸到现代,只不过这种延伸中所运用的方式、手段以及这种延伸的过程都充满挫折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有时这中间的转型和决然的替代表现极其强烈的残酷性。坚持传统对现实的完全对抗或者不能面对试图绕行带来的是传统的彻底完全的丧失和毁灭。那么经过几千年沉积下来的中国文学也是一样。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思考中,学术界出现过“向外看”的“西化论”,“向后看”的“传统论”和“向前看”的“重构论”。向外看的“西化论”试图用完全的西方现代化文学来替代具有厚重传统的文学,其实质是自觉抛弃和完全地浪费了中国几千年以来有价值的文学沉淀,其结果是失败于完全的文学虚无主义。向后看的“传统论”试图用昔日的社会文学体制传统来适应和外界新形势下的问题,其实质是在阻挡和对抗现代化进程这一全球性历史发展趋势,其结果是失败于缺乏理性的思考。我认同于向前看的“重构论”,强调在重构中必须创造和构建起能以未来为向导,以旧文学为基础,以文学的不断再生为核心的中国文学。

在中国文学的重构过程中,中国文学受到西方的冲击与压力,在与西方文学的对接与融合中,中国文学进行着创造性的转型与重构。经过转型与重构出了一种推进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中国文学。

这一新中国文学的主要特点在于以现代化为“体”,以中国文学为“用”,为“器”。

在现代化过程中对中国文学进行重构有几个原则:第一,没有纯粹的中国文学。第二,中国文学的转型和重构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方式、手段和西方文学。第三,中国文学的再生和创造要以面向未来的生存发展和昌盛为宗旨,其目的在于使中国文学能够强有力的和永恒的复兴。衣服换了身躯还在,身躯变了血液还在。中国文学在现代化中进行重构后形成的气质、精神等核心内容的保留和继承,弘扬与光大才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最关键的。西方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对各方面的内容自觉不自觉的进行了改造但是各个国家依然还留着自己的特色。德国人深刻、法国人浪漫、英国人儒雅、美国人自由、日本人保持大和魂等等。中国文学是经过几千年的点滴沉淀而形成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体系,在现代化这一大历史潮流中进行重构,要正确处理好各个阶段文学的特色与现代化统一的标准。

到目前为止,对中国文学重构最成功的就是纳入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即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例如今天最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黄鹤楼。黄鹤楼成为著名的景点不是因为其本身建筑技艺有多么的非凡,而是在中国历史有很多著名文人(李白、崔颢等人)再在此吟过诗作过文,成为一个文学圣地而闻名遐迩。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类似的文化现象还很多很多。我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学在现代化中的一种典型重构,是中国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文学再生。

结语

变化是这个世界的绝对真理。采用静止的观点处置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学,其结果是中国文学的停滞和消亡;采用转型、重构进行的二重变奏而发展创造的新型的、复兴的中国文学。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在世界、在阳光下永远生存着生命。我认为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文学的生存、发展之路就是对其进行转型“重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2]蒋凡,郁源.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3] 赵德光.阿诗玛文化重构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4] 钱钟书.旧文四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上一篇: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设计下一篇:集训动员机关科室人员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