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应对方法(12篇)
1.家长会应对方法 篇一
应对蛮横家长四招
班主任因为工作的需要,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家长。有的家长态度谦和、通情达理;有的家长态度恶劣、蛮横无理。无论家长态度如何,作为班主任,我们都要公正公平地处理班级事务。那么,怎样和蛮横家长打交道呢?通过十几年的摸索,我认为以下四招很实用。
一、将错就错
晓刚偷拿了同学的钢笔,有同学看到了,告诉了我。我找晓刚谈话,晓刚却百般抵赖,一口咬定钢笔是妈妈买的。我便把晓刚的母亲请到学校,没想到他妈妈也坚持说钢笔是她亲自给晓刚买的,还反咬一口,说同学诬陷了她的儿子,要让同学给她儿子道歉。
我知道晓刚的母亲在撒谎,钢笔确确实实是晓刚偷拿同学的。面对家长的谎言,我没有当面揭穿,而是将错就错,还了晓刚一个“清白”。同时我善意地和家长讲述了以往的个别学生在学校犯了小错误,因为家长的袒护而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导致学生的错误行为越来越严重,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并向家长“假设”如果晓刚真的偷拿了学生的钢笔而得不到应有教育的可怕后果。谈话后,家长心事重重地走了。
第二天,晓刚主动把钢笔还给了同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晓刚的妈妈还给我捎来了一封道歉信,请求我在这件事上对晓刚进行严肃处理。
面对说谎的家长,有时我们不必揭穿,将错就错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不留情面地揭穿家长的谎言,使家长恼羞成怒,事情反而会闹得无法收场。
二、直抒胸臆
王雪迷上了网上聊天,连续旷了两天课。家长怕女儿受处分,到校替王雪百般辩解。我坦诚地对家长说:“王雪既然违反了校规校纪,就应该受到纪律处分。其实处分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教育学生遵章守纪。学生犯了错误,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处分,将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甚至可能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纪律处分,并不是给学生‘穿小鞋’,而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实际上,家长蛮横无理,无非是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教师应该坦诚地向家长说明批评对犯错误孩子的教育作用,向家长说清楚批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不再犯错误,而不是“收拾”孩子。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都是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只要班主任诚心实意,就一定能够换来家长的理解。如果家长知道老师是在诚心诚意地帮助孩子,就一定会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
三、换位思考
开学初,我班转来了一位叫刘胜的同学。该生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对同学大打出手。每次刘胜惹了祸,他父亲都想方设法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替儿子推卸责任。一天,因为一点小事,刘胜把同桌王新的手弄破了。我领着王新到医务室包扎伤口花了16元钱,看着这16元的医药费收据,我知道找刘胜的父亲一定讨不回来,因为上次刘胜
打伤同学的25元包扎费还是我给垫付的,刘胜的父亲根本不理睬。经过考虑,我有了主意。接通了刘胜父亲的电话,我带有歉意地说:“王新因为一点小事把刘胜的手弄破了„„”刘胜的父亲着急地问道:“伤得严重吗?张老师,你赶紧联系王新的家长,让他多带点钱。我这就去学校,校医务室的包扎技术能信得过吗?我要带孩子去医院好好看看。”来到学校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刘胜的父亲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有了以往的嚣张。我平静地对他讲:“电话里欺骗了您,对不起。我只是想让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您的孩子让人打了,您会怎么想?刘胜已经不是第一次打同学了,上次把同学打伤,我就垫付了25元钱,今天我又垫付了16元。您看这两笔医药费怎么处理合适呢?”刘胜的父亲爽快地说道:“孩子淘气,给您添麻烦了。”说着他掏出50元钱放到我手中:“这50元钱还上这两笔医药费后,剩余的您看着给王新买点什么吧。以后我一定好好教育刘胜,让他少惹祸。”
四、自我反思
家长在教师面前蛮不讲理,表面看是家长不通情理,但也反映出学生和家长对教师不信任。所以每当遇到蛮横家长时,可以反省自己,在自己身上多找原因,并在以后的教师生涯中,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相信崇高的师爱一定能拉近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家长更加相信教师,真正地实现家校联手,共同教育好学生。
面对蛮横的家长,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无论家长如何蛮不讲理,作为教师,我们都一定要沉住气、压住火,和颜悦色地向家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千万不能向家长发火。要是和家长把关系搞僵了,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适得其反。教师首先是教育者,摆事实、讲道理是我们的强项,只要我们能耐心细致地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化解家长的“横眉冷眼”。
2.家长会应对方法 篇二
1 中学生上网的心理因素分析
1.1 满足求知欲
中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书本知识和老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其需要。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 查阅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课外知识来补充书本知识。部分中学生会利用网络信息进行学术研究, 部分中学生还利用网络信息来完成课外作业。
1.2 满足交往需求
中学生处在心理发育的关键期, 也是交往需求最强烈的时期, 需要归属感和被认同感。但因心理不成熟, 缺乏交往经验和交往技巧, 在现实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自卑和防御心理、交往恐惧、自我中心等。很难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沟通, 强烈的交往需求得不到满足。网络交流的隐蔽性避免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压力, 交流显得更加随意, 中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交流。于是更多的中学生更愿意在网上交流。
1.3 寻求成就感
部分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成就感, 而在网络中, 他可以在聊天室与人畅所欲言, 找到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成就感。在游戏中, 他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各种欲望得到尽情的满足, 还可以通过游戏升级来获得成就感。很多中学生沉溺于游戏中, 其实是在弥补生活中的成就感缺失。
1.4 逃避现实
有的中学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 在家里得不到应有的温暖, 往往选择逃避现实生活, 到虚拟的网络里打发时间, 寻找刺激, 来填补现实生活的缺失。这类中学生很容易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
1.5 自我同一性与社会支持的需求
中学时代, 由于身心的迅猛发展, 会出现新的情感和欲求, 也会面临新的社会任务的挑战。这使中学生迫切需要重新认识自我, 认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答案, 于是, 他们就只能到网络中去寻求答案了。
2 家长如何引导中学生健康上网
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规律上。如学习节奏打乱, 成绩下降, 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如果中学生上网成瘾, 网络的消极作用就远远大于积极作用了。作为家长, 一定要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2.1 家长必须充分认识网络
想要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家长首先要学会上网, 并充分认识网络。家长要抛弃“谈网色变”的错误观点。一味抵制网络是愚昧的, 也是徒劳的。家长必须持全面的观点, 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 尤其是网络的好处。家长要明白网络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种种便捷, 明白使用网络要适度。
2.2 家长应弄清孩子喜欢上网的原因
弄明白孩子喜欢上网的原因是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的重要前提。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学习压力大、没有成就感、父母管教过严、与人沟通不畅的孩子, 更容易到网络世界里寻找自由、成功和乐趣。
2.3 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
不合理的教育方式通常有这几种:一为溺爱型, 二为严厉型, 三为放任型。这几种教育方式, 使孩子很难与家庭、社会和谐相处。一旦孩子遇到挫折无法解决时, 就很容易找到网吧这样的场所来排解忧愁, 发泄不满。
那么,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比较合理呢?那就是民主型教育方式。家长应该先了解自己的孩子, 创建一个民主的家长环境, 多和孩子沟通, 遇到问题时家长和孩子共同来商量对策, 从而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2.4 让孩子在生活中多体验成功
让孩子在生活中多感受成功, 是帮助他们抵御网络不良影响的关键。家长应培养孩子健康广泛的兴趣爱好, 丰富孩子的生活, 并在生活中适时地让孩子体验成功, 让孩子在现实中找到信心, 孩子就不会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中。
2.5 建立朋友式的亲子关系
家长应多和孩子交流, 多了解孩子, 做孩子的朋友。让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乐意和父母交流, 遇到什么困难愿意找父母帮助。
家长与孩子沟通时, 首先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把孩子当作可信赖的朋友。家长应放下长者的身份, 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在孩子面临种种人生选择的时候, 要做到尊重孩子合理的意愿, 听孩子的心声, 并善意地帮助孩子分析利弊、提出建议, 使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2.6 给孩子营造一个和睦、温暖、完整的家
不少孩子上网成瘾, 都是因为家庭原因。孩子在家里感觉不到温暖, 宁可呆在网吧也不愿意回家, 甚至在孩子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家的概念。而家才是孩子避风的港湾, 才是孩子的归属。作为家长, 有义务和责任为孩子营造一个幸福温暖的避风港湾, 让孩子眷恋家, 乐意回家。这样孩子就不至于迷恋网络了。
总之, 面对中学生上网, 家长不必大惊小怪, 也不能视而不见。作为家长, 要有正确的观点, 正确的心态, 探究中学生上网的心理因素, 立足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中学生, 对中学生实行人性化的教育, 规范中学生上网。这样, 既能让中学生学到有益的网络知识,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又有效避免了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避免中学生上网成瘾。
参考文献
3.孩子说谎,家长如何应对 篇三
“没有教过,从哪儿学来的?”常常是家长第一次发现孩子说谎时的疑惑。那么,孩子天生就会说谎吗?心理医生认为,孩子之所以会说谎,其实是在生活的点滴中学来的。不仅仅是言语的教育,孩子还会模仿大人的行为,还会受小伙伴的影响……
所以说,不少的孩子都会有说谎的经历,但这不一定代表品质有问题。孩子说谎的原因有很多,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的认知和记忆会出现偏差,因此有时候他说的与事实不符合时,未必是有目的的欺骗,而可能是他也不记得了或者记错了。而3岁以后的孩子,随着他们成长会渐渐地为了达到一些目的去说谎,例如获得父母的重视,多吃点想吃的零食,逃避不想做的事情等。父母应该认清孩子说谎的目的,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态度进行诱导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弄清楚孩子说谎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心理医生认为,孩子说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做错事情后害怕受到惩罚和责骂而说谎,为了让家长满足自己的某些愿望而说谎,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说谎,或者是模仿大人说谎……但总的来说,孩子大部分的谎言是为了“趋利避害”。
孩子说谎的原因与父母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举个例子来说,当孩子做错事后,都会采取打、骂甚至更严厉的方法惩罚孩子时,孩子很可能就会采取说谎的方式来逃避惩罚,尤其是父母平时管教比较严厉,或者脾气较为暴躁,可以说其教育方式让孩子产生恐惧。而当说谎逃避惩罚这个方法奏效之后,孩子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运用这个“法宝”。
当孩子最开始说谎时,在成人面前大都显得很拙劣,家长可以很轻易就判断出孩子是否在说谎。此时,无论孩子出于什么动机,家长都不应该装作不知道,而让孩子产生说谎可以瞒骗过父母的感觉。但家长也不需要为此大动干戈,惩罚往往是对引导没有建设性作用的方法。家长需要做的,是在揭穿孩子的谎言后,鼓励其说真话,了解他说谎的目的,可以与其讨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消除孩子说谎的动机,同时帮助他认识说谎的危害性。如果孩子承认说谎并表示要改正,家长应该相信并鼓励他。
当然,为了照顾孩子的感受,家长在揭穿孩子谎言时应该注意场合,尽量私下与孩子交流,如果孩子反应剧烈,不肯承认,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等孩子冷静下来了再谈。
孩子长大了还能教好吗?——纠正错误不能靠惩罚,教育任何时候都不晚
由于害怕处理不当,让孩子说谎成为习惯,不少家长往往会采取较为严厉的手段让孩子来“认识”说谎的不良后果。儿童心理专家认为,严厉地惩罚未必能很好地解决孩子说谎习惯,反而有可能激起其逆反心理,又或者导致孩子下次为了避免被家长发现而不断改善说谎技巧等。
“纠正错误不能依靠惩罚等手段,归根到底是家长教育方式是否正确。”专家认为,家长首先要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例如答应了孩子的事情要尽量去完成,免得留下一个可以不遵守诺言的印象,而一些成年人认为无伤大雅的“善意的谎言”也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说。其次,要掌握好处理谎话的分寸,强迫孩子坦白并不是好办法,如果想引导孩子说真话,就最好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切记惩罚是对教育引导无建设性作用的方法。还有就是了解你的孩子,知道他希望得到什么,能做什么,帮助他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消除他说谎的动机。
4.家有“小赖皮”家长巧应对 篇四
文文坐在沙发上,专心致志地玩着他的天线宝宝,“文文,快点,别玩了,要去上幼儿园了。”妈妈大声喊着。
“我不去幼儿园,我昨天说过了,你们不给我买咸蛋超人我就不去幼儿园。”文文固执地说着。
“文文乖,玩具过两天妈妈会给你买的,我们先去上幼儿园吧!”妈妈的语气已经近乎哀求。
“我说了不去就不去,你什么时候给我把咸蛋超人买来,我就什么时候去幼儿园。”文文一边说一边把正在玩的天线宝宝扔在地上,用脚去踩,一边踩一边叫,“你们看,我现在连天线宝宝都没有了,你们一定要给我买新玩具了!”
5岁的文文在家里惯用的招式便是“赖皮大法”,只要父母稍不顺他的心意,他就施展出他的耍赖神功:低头玩他的玩具,对你不理不睬;要不就大哭大闹;甚至撒泼摔坏家里的东西……总之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家里有个这样的赖皮孩子可怎么办呢?如何采用正确的方法拒绝,同时又避免对孩子造成情感上的伤害呢?这就要求父母根据孩子的不同情绪来区分对待。让你的孩子了解某些特定的动作、行为是你所不赞成的,这一点对每一个家长来说都非常重要。
一、面对小赖皮,请坚决说“不”。
“妈妈,我要那个小熊玩具!”、“妈妈,我还要那个奥特曼!”……3岁的壮壮到了玩具商店,着魔似的要东要西,妈妈不顺从他的要求,他便赖在地上大哭大叫,极尽所能的令妈妈难堪。任凭妈妈软硬兼施、好话说尽,也是无用。最后还是妈妈俯首投降、心不甘情不愿地任凭其“勒索”。
家长心理:
相信许多年轻的妈妈都遇到过上述情景:孩子提出的要求一定要得到满足,否则他们就大吵大闹,无论怎么劝说都不起作用。父母开始是不同意的,但看到孩子又哭又闹就心软了,在孩子的这种“一哭、二闹”的威胁下就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正确做法:
1 区分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要冷静、坚决而理智地说“不”,无论孩子怎样哭闹也不妥协。
2 幼儿自制力和分辨力都很差,需要成人及时的提醒和必要的约束。
3 3岁多的孩子已经懂事了,家长可以跟他讲清楚为什么不买那个小熊。在此过程中家长一定要谨慎、有耐心、理智地对孩子进行管教,通过这件事让他知道,不是他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得看他的要求是否合理。
4 分散孩子的精力,让他把注意力先转移到别的他感兴趣的事上,不要让孩子在一件事上纠缠不休。
5 教孩子使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其实,有时孩子并不知道他的某些举动不好,他们所知道的就是,在他们生气或者遭受失败的时候,大哭大闹会使他们感觉好一点,他们能通过这样的`举动达到他们的目的,比如让爸爸妈妈给他们买玩具。
特别提醒:
1.家长说“不”就要做到。
面对撒泼耍赖的孩子,家长说“不”就要做到。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家长说出“不行”就要做到。带孩子逛商店,孩子非要电动汽车,家长说不给买,孩子又哭又闹,家长一边说孩子不听话,一边又给孩子买了。这样孩子就会认为家长说话不算数,只要自己发脾气家长就会妥协。对于做不到的事情,家长就不要说“不”,如果说了就要做到,无论孩子采用什么方式,家长都应该坚持自己的做法,让孩子感到家长说话是算数的。
2.在对孩子说“不”的同时,给予他所需要的关注和爱。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要经历两次心理反抗期,第一次在两岁后就可能出现。父母对孩子要有原则,但两三岁的孩子毕竟不是成人,过多的道理是不合适的,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还没到那个程度。因此,母亲可以利用孩子对他的依赖,用语言及非语言的表现让孩子感觉到“拒绝”,例如“妈妈生气了。”要告诉他“你这样做我不喜欢。”
其实孩子在最初形成某种行为定势和情绪反应时,成人如果未加明确制止,孩子就不知道允许做和不允许做的界限在哪里,爸爸妈妈要让孩子明白这一界限。同时,家长在对孩子说“不”的同时,应给予孩子所需要的关注和爱。
二、面对小赖皮,请给他一个拥抱
谦谦的感冒刚好,就非要到外面去玩。爸爸劝他:“谦谦感冒刚好,不能到外面去玩,爸爸和你在客厅玩吧!”。“不行!”谦谦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哭起来。面对哇哇大哭的谦谦,爸爸一筹莫展,是带宝宝出去还是把他留在家里任其大哭大闹?
家长心理:带宝宝出去吧,他病刚好,真怕他着凉了;不带他出去吧,他又在家里大哭大闹的,要打打骂骂他吧,对着这个大病初愈的孩子又狠不下心来,这可怎么办呢?
正确做法:
此时,不要对孩子发火,不要生硬地责怪孩子:“你怎么那么不懂事啊,跟你说了,你病刚好,这么出去会感冒的,你真不听话。”相反地,你可以走过去抱起孩子说:“我知道不让你出去玩你很生气,妈妈来抱抱你吧!”把宝宝的头靠着自己的头,让孩子渐渐安静下来。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跟他讲不能出去玩的道理:“爸爸妈妈都喜欢你,我们可不想让你再感冒了。明天天好了,我们一起去玩好吗?” 有时候,一次随意的拥抱便能控制孩子的怒气。其实孩子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从满足生理的需要向社会性需要过渡的,孩子希望成人与他身体的接触。当孩子情绪激动时,拥抱和爱抚是他们最喜欢的方式,通过充满爱意的身体接触,可以有效地控制他们的情绪。
5.家长会应对方法 篇五
第二,学生的学习成绩呈下降趋势。这是我们家长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你不愿意看到的东西,不会因为你不喜欢就逃之夭夭的,有时还会死拖活拉地缠住你。这种状况,家长需要的是冷静分析原因,采取正确的措施帮助孩子。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和学习好的同学多多来往,这样可以带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学生的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这类孩子情况比较复杂,对这种类型的孩子,家长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切忌成绩好了,就沾沾自喜;成绩坏了,就责备、咒骂。最好加强和学校老师的沟通交流,全面分析原因,找到问题关键所在,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学生的学习成绩原地踏步。
6.青少年心里浮躁家长该如何应对 篇六
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介绍说:浮躁心理是当前一些青少年的通病之一,表现为行动盲目,缺乏思考和计划,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见异思迁,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比如,有的孩子看到歌星挣大钱,就想当歌星;看到企业家、经理神气,又想当企业家、经理,但又不愿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学习。
为了改变孩子的浮躁心理,父母应指导孩子注意以下问题:
1.教育孩子立长志。
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父母只有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使孩子明确生活的目的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具有对生活和学习的高度责任感,这对防止孩子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父母在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立志要扬长避短。有的孩子立志经常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可行,而是凭心血来潮,或看到社会上什么挣大钱,就想做什么工作。这种立志者多数是要受挫的。父母应该告诫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目标(最好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的特点),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千万不要赶时髦。二是立志要专一。
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父母要告诉孩子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的道理。要防止孩子“常 立志而事未成”的不好结果的产生。正如赫伯特所说:“人不论志气大小,只要尽力而为,矢志不渝,就一定能如愿以偿。
2.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
一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先思考,后行动。比方出门旅行,要先决定目的地与路线;上台演讲,应先准备讲稿。父母要引导孩子在做事之前,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做?做这个吗?希望什么结果?最好怎样做?”并要具体回答,写在纸上,使目的明确,言行、手段具体化。二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焦躁,不虚浮,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点一点分开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累积的最后即可达到目标。
3.有针对性地“磨练”。
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针对性地“磨练”孩子的浮躁心理。如指导孩子练习书法,学习绘画,弹琴,解乱绳结,下棋等,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耐心和韧性。此外,还要指导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浮躁情绪。例如,做事时,孩子可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不要急,急噪会把事情办坏”,“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样会一事无成”,“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孩子坚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练习,孩子浮躁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
4.用榜样教育孩子。
7.应对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 篇七
一、创设一个“幼儿园是我家”的环境
充满童趣的环境能转移幼儿的注意 力 , 温馨、舒适、亲切的家庭式环境能有效缓解幼儿的焦虑和不安, 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把环境设计成具有浓厚的“家”的氛围来吸引幼儿。 具有“家”的氛围的设置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还会帮助幼儿更加适应、喜欢幼儿园,甚至会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和各个区角,营造出温馨、舒心的环境氛围。如,教师可以将幼儿的照片、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做成教室墙饰的一部分; 或在区角娃娃家选择幼儿比较熟悉和喜爱的图片作为区域背景, 在墙上贴上各种颜色鲜艳、形象逼真、造型可爱的图片;或将幼儿熟悉和喜爱的玩具、物品放到区角,让幼儿在教室中找到熟悉感和归属感。以上种种办法都可以让幼儿从环境中发现可亲之处,从而减轻幼儿因离开父母而产生的分离焦虑。
二、有一颗“爱幼如子”的心
对于一些刚入园的幼儿来说,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吃、喝、睡等基本的生理要求,而是对爱的需要。因此,无论教师平时有多忙,总要多抽出时间像妈妈一样与幼儿亲抱、交流、逗乐,尽力给予幼儿慈母般的关爱,从而让幼儿爱上老师、爱上幼儿园。
幼儿第一次离开亲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没有安全感, 因此教师应把和幼儿建立亲密的感情放在第一位。从幼儿入园伊始,就要努力给幼儿留下亲切、温暖、友善的印象,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教师还要细心、耐心、善于观察,对幼儿及时给予关注,及时疏导其消极情绪。
教师处处关心和体贴他们, 及时帮助和解决他们的困难与要求,会使幼儿乐意接近, 建立起依恋与信任,培养他们的安全感。如, 教师经常问一下幼儿渴不渴、饿不饿,要不要大小便;对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幼儿,及时帮助入厕;对有哭闹行为的幼儿,给他们喂饭,抱着哄他们入睡,使幼儿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慢慢消除他们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另外,教师还应尽量满足幼儿的一切合理要求,如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喜欢玩什么玩具、喜欢和谁做朋友等,能让他们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去做。
三、有一篇“育儿宝典”,教会家长正确面 对分离焦虑
在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同时教师也不能忽视家长所产生的成人分离焦虑现象。有的时候幼儿分离焦虑时间的长短、分离焦虑的程度 是由家长引发的,如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后在教室外久久徘徊, 让孩子总是看到屋外的家长;或是家长对孩子老是强调你要坚强,不要想爸爸妈妈、想爸爸妈妈的时候也不要哭等。在家长这样的引导下孩子就会忍不住哭闹,家长也会和孩子一起哭。成人分离焦虑会大大加重幼儿的焦虑心理,使幼儿的分离焦虑期延长甚至会影响到集体幼儿的情绪变化。因此,幼儿园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 通过家长会、面谈、电话或网络上的交流,帮助家长了解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现状,让家长把关注的重点从孩子每时每刻的生活需要转向孩子心理成长的需要。例如,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活动及生活内容,让家长及时地了解幼儿的进步;或让家长在家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能力等; 还可以让家长学习与幼儿的沟通技巧,如放学了或者是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问问孩子今天做的开心的游戏、哪个小朋友做了什么淘气的事、谁被老师表扬了、谁被老师批评了等等。 还可跟孩子一起想:明天上幼儿园可以怎么玩?可以教别的小朋友玩什么游戏?等等。在这种互动中, 孩子会发现上幼儿园的乐趣,会激发其探索和观察的兴趣,幼儿园就会成幼儿探索的最佳场所。
8.孩子受委屈家长咋应对 篇八
这两位家长的做法都不可取。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让我感到震惊,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难免的,不问青红皂白,对孩子横加指责是蛮横、暴力的;母亲一味为孩子鸣不平、强出头也是鲁莽的。小薇一个人打扫了卫生,家长首先应该表扬她的勤恳,然后再谈及人际交往的智慧,同时还要引导孩子面对挫折。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受委屈也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经历。孩子只有在不断碰撞中才能汲取教训,养成能屈能伸的品格,学会与人相处,进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竞争中学会保护自己,应对不同的打击和困难。
当孩子向家长诉说自己所受到的委屈,家长首先要耐心倾听,让孩子把不满发泄出来,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看到事情的真相,才有时间思考如何应对。当然,也不能偏听偏信,要客观面对所发生的事情。在弄清真相后,孩子的做法如果是正确的,应该予以表扬;如果是错误的,就要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看清自己的错误。同时,要借此机会培养孩子健康成熟的心态。作为家长,更不要一看到孩子受委屈就为孩子打抱不平,要知道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面对问题,要教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处理的办法,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变能力。引导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不要轻易为孩子出头,什么事都由家长承担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的心理。
在这样的事件中,家长能做的就是做适度的引导,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得失利弊,做出自己的选择判断。以上文小薇的故事为例,父亲该做的是耐心听孩子说完,安慰一下孩子,然后问她为什么觉得委屈?为什么不告诉老师?通过交流,后来我知道了是那几个男生威胁她如果告诉老师就要“收拾她”,小薇担心其他的孩子报复她才不敢告诉老师。
随即可以再问问小薇,既然一个人扫你觉得不公平,那该怎样处理呢?告诉孩子生活在集体,就要融入集体,就要遵守规则,就要学会交往。如果一味逃避,必然使她的交往能力越来越弱,甚至形成自闭的心理问题。那还怎样在社会中生活?當我把道理讲给小薇听的时候,她高兴地说:“明天我就去找他们,他们如果不道歉,我就告诉老师。”小薇可能还不够坚定,但是她已向成长的道路迈出了一步。
化解孩子的委屈,不管谁对谁错,家长都应该要有一颗平常心,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这是家长首先要做的。当然,当孩子的委屈涉及到是非原则或者超出孩子的心理负荷,家长就应该寻求老师协助来解决了。
9.家长该怎样应对青春期孩子早恋 篇九
资料
所以关老师的主张是,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家长首先应该持宽容与信任的态度,给孩子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时间与空间,以看似不经意的态度给予艺术性地点拨或指导。
父母要冷静地对待“早恋”
关老师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当一位16岁的女孩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终于告诉妈妈自己喜欢班里一位男同学时,妈妈亲切地搂住女儿:“你长大了,妈妈为你高兴。真巧,妈妈也是在像你这么大时喜欢上同班一个男生的。当时妈妈十分理智地战胜了自我,读大学时选择了你的爸爸,你不觉得爸爸妈妈现在很幸福吗?”女儿既诧异又欣喜地对妈妈说:“我的好多同学都会为这种事挨家长骂的,妈妈你真好。”
这位母亲真是一位高明的母亲。她用委婉的方式解开了孩子的心结,很值得借鉴。关老师的建议是,家长们一要认真关注、细心观察孩子在青春期阶段的细微变化,不可掉以轻心;二要调整好心态,不要疑神疑鬼;三要在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引导,切忌简单粗暴和高压强制,尤其不能在孩子面前诋毁他或她正在交往中的`异 。
10.家长会应对方法 篇十
仔细想一想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家长的做法越接近于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境的,孩子的问题越小;离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境越远而发指令的,孩子的问题可能越大。
因此,要解决问题,就得直接接触问题,不能离问题太远而只发宏观指令。个人如何做到深入孩子的问题情境呢?也许有的家长说了,不懂孩子的功课,没有办法做到。其实,也是不难的,做到两点即可:
1、在功课上采取以点带面的办法,特意花一点点时间弄清楚孩子的一个小问题,领悟深刻一点,然后就这个问题跟孩子去谈。
2、对孩子发任何一个指令前,都必须弄清楚孩子的本意是什么,切忌不清楚孩子的意图,而只顾按自己的意思说话。
高三了,家长和孩子都会非常地紧张,这时家长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学业上家长已经帮不上忙了,家长在这个阶段应该重点做好以下事情:
1、心态调整——高三了,孩子的压力骤然上升,焦虑、烦躁或茫然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典型心理特征,这时心理调整很重要。家长应该多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适时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和调整。
2、减轻压力——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学校都会把学习的气氛调动得很紧张,孩子大都会很自觉地安排好学习节奏,这个时候家长要特别注意不要再给孩子施压了。不停地督促孩子的学习反而会产生与预期相反的效果。
3、确立目标——让孩子有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是很重要的,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足够的动力。
4、做好后勤——高三是个同时大量消耗体力和脑力的时期,家长这时最该做的是把孩子的后勤工作做好,保证好孩子的饮食和休息是家长首要的工作。
5、做好信息搜集工作——家长应该提前搜集和整理各个目标学校的招生历史资料和今年的招生动态,以备高考志愿的填报之需。
Goals determine what you are going tobe.目标决定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爬山时如果只盯着山顶爬很快就累了。不管怎么爬,山顶好像永远都在远处,心情越来越急躁,很快就筋疲力尽了。制订一个近在咫尺的目标,比如“爬到
前面那棵树”,对鼓舞热情是非常有效的。爬到前面那棵树,到了之后是另一棵树,不知不觉间就已经爬上了山顶。——摘自《一日学习法》
时间是最公平的资源,活一天就拥有24个小时,你浇灌在哪里,哪里就可能长出灿烂的花朵。你每周读一本书,十年就是520本,你就可以涉猎百家。你每天写500个字,十年就是180万字,你就可以著作等。你每天发呆,十年就成呆萌。你每天狂吃,十年就成胖子。专业无它,专注而已。(via琢磨先生)
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盲目羡慕别人的优秀,自己跟自己比,只要自己有进步,就是最大的胜利,一天一点小进步,每天离优秀就更近了。
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教育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们即使似乎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
11.美国家长如何应对“幼小衔接期” 篇十一
美国加州教育局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为幼儿做好進入小学的打算:
注意幼儿的身心健康 拥有健康身心的幼儿对于小学规律性的生活有较强的适应力。在幼儿入学前几个星期,可在家中先练习学校规律的作息时间,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家长对于幼儿的疫苗接种、预防注射记录当保存完善,定期带幼儿做基本健康检查。
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以及情绪的稳定性 幼儿有相当强的自信心,才不会畏惧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家长可以设计一些亲子共乐的家庭活动,和幼儿分享今天发生的最特别的事。鼓励幼儿尝试新事物,对于幼儿的好表现要不吝赞美。教导幼儿如何恰当表达心中情绪。另外,提醒幼儿在学校若一直觉得恐惧,要记得和老师说。在家里,家长可适时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幼儿通常都喜欢当个开心的小帮手。在开学前后,邀请班上其他幼儿到家里玩,一方面帮助幼儿结识新朋友,另一方面让幼儿在学校有共同话题。
观察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质 家长可随时问问幼儿在学校看到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以促进幼儿好奇心的滋长。让幼儿了解有时候可以试着解答自己的问题。让幼儿练习遵守学校的生活常规,在家中可试着让幼儿练习“听令行事”。
注意幼儿的语言发展 想让幼儿成功适应小学生活,没有比语言发展更重要的。而幼儿往往从日常生活经验中,自然地学习使用语言,家长要记得常常和幼儿聊天,许多新的词汇就是这么自然学来的。鼓励幼儿分享一天当中发生的有趣或有意义的事,每天读书给幼儿听,让他了解阅读是件有趣又重要的事。
让幼儿多多了解他所处的世界 鼓励幼儿培养兴趣,让幼儿多多参与各种有关文化、艺术、历史的社会活动,以刺激幼儿发展新的兴趣。当幼儿问为什么?家长要记得常反问:“你觉得为什么?”这样的回答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思想,也能让家长做出适当的回应。
多了解学校的规范 和班主任谈谈你的期望,对于各种科目的内容以及学习标准多加留意。帮助幼儿事先防范可能发生的麻烦,例如得自己单独上洗手间,上课期间不能任意走动,等等。家长可善用玩偶,在家中借着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在学校可能面临的问题。例如,在学校遇见新认识的小朋友和老师会是怎样的情境。事先参观学校,常常提醒自己虽然幼儿读过幼儿园,有过团体生活,但小学对幼儿不论是智育还是社会性各方面的要求都提升很多。
(郭瑞)
12.“赤字危机”成因分析及应对方法 篇十二
生态赤字是指生态资源由于供不足需而产生的透支额数量, 也就是生态资源的消耗量大于生态承载力。通俗来说, 就是当一个区域人口的消费量超出土地承载力及资源的再生能力时, 就会出现生态赤字。其中区域人口数量、人口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平均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是自然资源消耗量的主要影响因子, 而一个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则是影响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1,2]。
我国的生态严重超载, 大部分省 (区、市) 的资源消耗都超过了当地的生态承载力, 属于“负债经营”。根据《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显示, 全球人均生态赤字为0.4hm2/人, 我国超过这一平均值的省有25个, 占到全国省、区、市的73.5%。中国地域广阔, 自然条件复杂, 人口分布及经济发展有明显差异, 从而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
(1) 东西部差异较为突出。综合考虑地理、社会等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生态赤字东部远大于西部。主要原因是人口和资源的分布不均及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从人口分布来看, 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 西部则相对稀疏。从经济发展速度看, 东部发展迅速, 西部发展较为迟缓。然而, 由于人口众多和发展经济的需要等客观因素, 虽然东部地区生态承载力较高, 但资源的消耗量远远超过了该区域的生态承载力, 导致我国东部地区产生了巨大的生态赤字。我国西部地区, 生态承载力低, 人口数量少, 经济发展速度较缓, 虽然人均消耗量少, 但由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导致西部地区仍然处于生态亏损状态[3,4]。
(2) 从地区看, 我国大部分省份的生态消耗量都已大于生态承载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表明, 生态消耗量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4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 山西、内蒙古、宁夏、辽宁、上海是最高的5个省市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6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广西、四川、江西、安徽、重庆是最低的5个省市区[5]。除青海外, 所有其他地区生态消耗量均大于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明显[6] (图1) 。以新疆为例, 该地区以能源和原材料产业为主, 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 资源消耗量大, 生态基础又较为薄弱, 从而导致生态赤字较高。其中新疆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承载力极其低下的地区, 表现为地表破碎、土壤贫瘠, 生产力低下, 可利用自然资源少, 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的开发, 虽然生态足迹不大, 但相对于其生态承载力来说, 仍会出现较大的生态赤字[7~8]。
2 填补“生态赤字”的可持续性方法
面对巨额的生态欠债, 要想短时间内就全部偿还并不现实。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需要一个可持续的解决办法。如前所述, 我国的生态赤字巨大, “生态高利贷”的现象在许多地区出现, 要想填补空缺必须缓和矛盾, 先解决环境恶化、生态退化、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偿还欠债才能缓和赤字危机, 使生态消耗量与生态承载力趋于平衡。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发展是第一要务。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都是以破坏环境与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一方面, 过度开发使得生态消耗量远远超出生态承载力, 甚至一些地区已不堪重负;另一方面, 过度利用使得资源储备量逐年下滑, 甚至一些稀缺资源只能依靠进口。因此, 如何偿还欠债便成为棘手问题。
2.1 贯彻实施“休养生息”战略
古“文景之治”提出“休养生息”, 本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 减轻人民负担, 安定生活, 恢复元气。现今生态正面临巨大的赤字危机, 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即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逐步加深。为有效缓和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休养生息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1) 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举措。我国古代就有“山林虽广, 草木虽美, 禁伐必有时”的说法。截至2013年底, 全国累计育林面积2.08亿hm2[9]。封山育林不仅有利于恢复山地、森林资源的植被面积, 更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10]。而退耕还林则是恢复草原生态系统, 维持生态平衡的最优途径[11]。
(2) 严格控制高污染、高排放。2014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d, 创52年来之最。针对雾霾严重的现象, 同年9月, 国务院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12]。北京市计划组织退出铸造、沥青防水卷材、烧结砖瓦、化工、家具等高污染企业300家。河北在压减产能方面已关闭了8000多家企业, 还打算淘汰80%以上1000m3以下高炉, 全部淘汰40t及以下转炉和30t及以下电炉[13]。
(3) 休养生息并不是完全禁止开发。固然一些地区出现了生态赤字, 甚至引发了赤字危机, 但不能够盲目禁止开发。面对生态欠债, 不能采取任何极端的方式, 而是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的馈赠。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 在资源利用方面需求较大, 一方面要控制赤字的增大, 另一方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
休养生息是偿还生态欠债的必经之路。休养生息就是要充分利用生态自身的恢复能力, 顺应自然生态的自身规律, 恢复生态的可持续性, 增加生态的承载能力[14,15]。循序渐进的偿还生态欠债, 填补赤字空缺, 为能够化解赤字危机创造条件。
2.2 进一步完善生态监察机制
生态赤字的填补需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的职能, 立足监督、各负其责、依法“借权”、联合执法, 着力查处生态破坏违法案件[16]。我国有“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三项政策,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欠债方的管理, 督促其偿还生态欠债, 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仍是不完善[17]。自提出建立生态监察机制的举措后, 这一问题有所改观, 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完善生态监察机制, 能够降低赤字危机发生的可能。由于生态监察具有直接、强制、及时、公正的特点, 因此能够对欠债方进行直接监管, 强制其偿还欠债, 及时发现其它潜在危机, 公平公正的处理危及生态的行为。同时健全生态监察机制有利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保证自然资源的有效节约和利用, 确保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环境监察的工作机制, 加强生态环境监察的法制建设, 开创生态环境管理的新局面[18]。一套完善的生态监察链条, 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 首先要从可能产生“赤字”的源头进行监管, 对资源的储备及消耗量、生态的承载力等进行有效评估。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公开曝光资源不合理利用、污染生态环境的企业。同时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工作, 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19]。充分调动各方的监管积极性, 保证偿还生态欠债。第二对不合理利用资源、高污染的企业勒令整顿, 坚决追究环境违法的行为, 对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 在整顿期间监管各环节, 确保各环节的公平、公正, 在法律的约束下实现监察结果的透明。如若出现违法行为, 还要追究地方保护、包庇纵容环境违法行为人员的责任, 使生态违法行为缺少滋生的土壤。第四及时调整监察力度, 在监管执行的过程中完善并修订生态保护政策,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其实施。相关政策要兼顾生态、经济、社会及个人利益, 在监管过程中, 对不合理消费的加大监管及强制力度, 确保监管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2.3 转变“政绩考评”方式
即使生态监察制度有所完善, 为保证不再“入不敷出”必须从标准和制度入手。我国实行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评标准和方法已有很长一段时间, 这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GDP考核指挥棒的引导下, 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 以牺牲土地、牺牲环境、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的畸形GDP观并不少见。一些地区将单纯的GDP增长同政绩联系起来, 从最初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到不择手段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提高政绩。这一不理性的发展观与政绩观致使生态赤字无法完全填补, 赤字危机问题也无法真正得到解决。为确保可持续发展, 偿还生态欠债, 我国需要探索一条绿色、可持续的考核标准[20]。
目前实行的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态GDP考评标准给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把生态、环境问题也纳入了GDP的核算, 即在现有GDP核算方式中增加“人文发展”、“收入福利变化”及“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三个方面的核算内容[21,22]。生态GDP的重要特点在于:一将资源和环境核算并重;二重视不可再生资源的定价与核算。我国建立的生态GDP框架 (图2) 包括资源经济核算和环境经济核算两类, 其中更为细致的考虑到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质量等因素[23]。生态GDP为偿还欠债缓和赤字危机提供了有效帮助, 只有这样才能让GDP正确引领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针对我国生态赤字区域分布的特点, 当务之急是把生态良好区与生态脆弱区的政绩考评进行合理划分, 尤其是要将生态脆弱区和污染重灾区划分进政绩考评中去。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实现政绩考评的真实、公平与公正, 量化政绩考评, 严格执行生态政绩考评标准, 对无法量化的要依靠群众满意度来解决。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政绩的真正含义应为为国家、人民和社会做出的成绩, 而不是虚假的“政绩工程”。
3 化解“赤字危机”的具体举措
在赤字空缺基本填补后, 要化解赤字危机真正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合理利用生态资源, 避免再次出现赤字现象。我国“赤字危机”的产生主要就是因为生态系统的高负荷运转, 长时间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元气大伤”。在危机缓解后期就要制定具体措施彻底解决赤字危机。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将是化解危机重要且实际的举措。
3.1 增加环保投入发展新型环保产业
合理利用的前提是找到科学的利用渠道, 因此单凭环保部门或环保人士的支持是不够的, 国家的投入与管理尤为重要。首先环保投入的不足将制约着林业的发展, 直接影响着生态的发展;其次投入不足将阻碍污染的治理, 影响生态的平衡;第三不足将限制资源的有效利用等。因此, 必须认识到环保投入不足给发展带来的损失。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我国对环保的投入逐年增加。据统计,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环保投资约占GDP的1.5%, 六五期间仅为0.5%。随着环保投入的增加, 其相配套的政策和机构也相继完善。但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 这样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24]。增加环保投入是绿色GDP的良好体现, 且并不意味着拖GDP的后腿。相反, 增加的环保投入会以另外的形式成倍的回报社会。那么如何保证环保投入的成效呢?
为避免由于环保投入不合理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本文认为首先应当对投入值进行有效估算, 得出目前环保投入的比重分配;其次对投入回报大的加大投入比重反之相应减少无回报的投入;第三对无回报的投入酌情处理, 例如对高污染企业的整顿等;第四发展高科技创新技术节约投入成本[25]。
近年来, 新型环保产业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家相应政策的扶持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培养都对创新型环保投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提高投入的有效性, 新型的环保产业将是改变生态产业的关键。只有在科学的指导下, 才能够合理利用资源, 使保护与发展趋于平衡。
3.2 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效用递减
长期以来, 资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概念一直误导着人们的生态观, 资源浪费的现象屡禁不止。资源的利用率在浪费中也逐步降低, 致使出现了效用递减现象, 即资源的肆意浪费致使利用率越来越低, 人们对资源节约的意识也越来越淡薄, 如此恶性循环将重蹈赤字危机的覆辙[26~28]。
消费对于拉动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非理性消费的“后遗症”将会给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因此, 需要倡导理性消费,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促使效用递增。找到适应国情和生态承载力的消费方式, 不可过度、盲目的跟风消费。本文认为只有坚持绿色消费, 才是理性消费, 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保证生态的稳步发展。
绿色消费是指“无公害、低污染、无破坏、高效、低耗、多益”的消费模式[27]。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是贪婪的, 绿色消费的理念实际上追求的正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和谐的状态, 这将是未来资源利用的新趋势[29]。绿色消费能够有利于化解赤字危机, 创造一个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完整性都有益的环境。首先, 提倡重复利用与变废为宝,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 开发新能源与替代资源, 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第三, 提倡自产自足不铺张浪费, 理性消费;第四, 发展生态旅游普及绿色消费理念, 从思想上上转变非理性消费[30]。
3.3 强化生态道德文化形成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
要化解赤字危机单从具体实施角度寻找办法治标不治本, 必须要从思想上有所改变。《逸周书·大聚篇》记载:“春三月, 山林不登斧, 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 川泽不入网罟, 以成鱼鳖之长”[31]。中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的国家, 自古便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中华生态道德文化源远流长, 责任、公平与和谐是生态伦理道德最主要的原则。人与自然是公平相融的, 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此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道德文化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自18世纪工业文明的发展以来, 在人类中心主义道德价值观之下, 多数人只一味的考虑如何征服自然, 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自然环境, 无节制的掠夺资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愈演愈烈, 人与自然出现不和谐的局面, 传统的生态道德遭到严重破坏。当今, 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社会上又有许多非理性发展的理念, 如:唯速论、资源无限论、还债过早论等。面对人类的巨额生态赤字、环境欠债, 终究有一天自然会收回对人类的无私馈赠。事实上人类社会现已开始陷入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与环境质量大幅降低的困境, 工业文明留下的后遗症将会影响到未来整个社会的发展。
因此, 现实证明只有绿色的生态思想才能指导未来生态的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端正生态道德理念, 用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无论是生态破坏, 还是资源不合理利用, 本质原因在于缺乏生态道德文化的纽带[32]。应当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份子,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 应该相互善待, 否则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为避免再次出现生态赤字危机, 需要将生态道德文化变成人类的必修课。为此, 应当把握好如下几个关键。
3.3.1 确切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关系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也是解决三者之间矛盾需要遵循的原则。坚持可持续的生态理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化的发展, 时刻把握三大原则, 既公平、持续、共同。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需真正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 但更重要的是科学的发展、绿色的发展, 要把握发展的度, 任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不是科学发展观。因此, 确切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将是解决赤字危机的指导性思想。
3.3.2 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价值观
转变人类中心主义为生态中心主义, 更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态道德环境。生态道德要求承认自然物、其他生命物种的内在价值, 尊重所有的生命;要求投入和分配有限的资源以执行防止、减轻和适应生态变化, 以便把生态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显然, 解决生态赤字危机, 除了在正确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政策、法律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外, 依靠道德的力量进行内在的自修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 只有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与责任, 提高全人类的生态道德文化素质, 才有可能使人们在正确生态价值理念指导下去解决环境问题, 解决赤字危机, 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3.3 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活动
为有效的规范生态道德关系, 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 需要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教育活动, 有别于传统、理性的说教, 有利于让人们对生态保护产生直观认识。生态文化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态素质、培养生态意识, 协调经济、社会、资源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人生观, 普及生态文化建设的科学知识[33]。
4 结语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秘书长沙祖康指出, 人类在进人工业社会之后, 发展的步伐可以说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 但是, 人们在享受经济增长成就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问题[34]。生态赤字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所存在的现象, 而已成为全球普遍存在的危机。针对这一可能发生的全球性危机, 我国必须提前防范, 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为提高生态承载力, 避免赤字危机的发生, 必须要维持生态界的收支平衡, 即资源与生态的利用要与生态承载力持平衡状态。在生态承载力的允许下合理利用资源, 有效提高资源的可利用性, 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科学与文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生态保护, 党和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避免生态危机的发生。目前我国的生态仍然十分脆弱, 如不悬崖勒马将会陷于生态危机当中。
【家长会应对方法】推荐阅读: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10-17
让学生和家长推荐学生的方法与技巧08-28
家长会家长精彩发言07-07
家长会家长反馈总结07-09
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08-02
家长会家长感言简短10-02
高三家长会主持词-家长会06-19
我这样开家长会-家长会08-23
高一家长会发言稿-家长会07-02
第一次的家长会-家长会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