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物理教学论文(共8篇)
1.新课标物理教学论文 篇一
1、设计者。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
2.指导者。
指导者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另一种是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为主动。
3.促进者。
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深入。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支持逐渐减少。
4.组织者和管理者。
教师要进行教学环境的控制和管理,组织课堂教学,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5.伙伴。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有好融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兴趣、个性爱好等,以保证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6.反思者和研究者。
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另外,教师还要从事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新的课程,具备有多样的选择性,在共同基础上设量不同的系列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整个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志趣,能力特征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向他们提供侧重于不同方面的数学学习内容和数学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有能力胜任不同的课程,既能教基础课程也能教系列课。教师不仅是解惑者,还应是问题的诊断者,学习的启发者,还要求教师能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选择所学课程。 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格首先,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使“终身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其次,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数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新形势下教师当这么多的角色、新课又有这么多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做以下工作:
一、小学数学教师应做角色转变的准备
(一)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首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
第三,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真正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教师要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二)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师作为社会化的人,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三)教师心理观念的更新在只有语言的传媒时代,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在文学出现以后,这时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是主演,因为学生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获得必要的知识,进而才能自己阅读书籍。到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有时学生获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师快,比教师多。所以这时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了绝对的权威。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一个事实。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将扮演着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他还是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以及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良导作用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的。只有当师生之间互相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是组建者,引导者,解惑者。教师与学生在人格是平等的。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第二个事实。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角色变化必将成为事实,我们教师只有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二、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一)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中,已将计算器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
(二)教师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由于高中教育的普及,大学升学率的提高,。因此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从学生学习的认识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小学教学教师极早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第一流的教师,才会有第一流的教育,才会出第一流的人才。当代的小学数学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而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在时代的浪潮中,正如镇舟之石,其意义是重大的。
2.新课标物理教学论文 篇二
一、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要真正用好新教材, 提高教学质量, 根本在于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应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由“重视现成结论的传授”向“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转变。学生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 由“接受知识的容器”向“获取知识的智慧者”转变。
二、把握新教材的精髓, 创造性使用新教材
新教材的精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模式, 它着意于物理思想的渗透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 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物理新教材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且有一定思想内涵的生活素材, 但学生需要的又是多方面的知识, 教材永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就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 (1) 灵活地使用教材。为了让教材更切合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师要努力地抓住生活中看得见的事例, 调整教学内容, 让物理学习更具实践性。 (2) 适当地改变教材。适当地改变教材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探究活动中, 使学生更自主地探索、发现、想象、创新。 (3) 大胆地拓展教材。
三、创设生活化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要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的生活需要物理, 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了“知识来源于生活, 知识服务于实践”的道理。我上完课, 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蕴涵物理知识的诗句及成语, 来一个诗词大比武。如:“若言声在琴弦, 放在匣中何不鸣”“大珠小珠落玉盘”“喇叭、唢呐、曲儿小, 腔儿大”“潭清疑水清, 池水映明月”等等, 学生的兴趣很浓, 积极性特高。
四、让物理充分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 从物理走进社会”
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本着这种教育思想, 结合物理教育的实际特点, 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 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1) 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 分别说出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引导学生来解释, 便于理解有关知识。 (2)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 既有利于理解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 同时也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教材, 很多物理知识就在学生的身边, 布置一些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无疑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冰箱中的物态变化, 我利用课余时间带他们到电器维修店, 让他们亲自观察, 去学课本中没有的知识, 学生亲历后, 感受极深。
五、倡导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教师的作用是不断点燃学生的心灵之花, 帮助他们不断发现和探索新的未知。要使学生明白:对知识的执著追求, 要比对知识的拥有更为可贵;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优选教法时, 增加一些集体讨论的方式, 增加设计性小实验, 开设一些与书本有关的小课题, 并在小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评比。要引导鼓励学生, 既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又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六、创设探究性问题,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本例、习题虽具有典型性、示范性, 但例、习题由于作为新知识的应用, 解答时往往只与本节的知识有关, 学生也习惯与本节知识挂钩, 思考方式比较单一, 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展开, 不能有效发挥例、习题的功效。而开放性问题在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 不追求大统一, 不搞一言堂, 不设标准答案, 不轻率否定学生的探究, 积极鼓励学生向书本挑战, 向传统挑战, 鼓励学生另辟蹊径, 多视角多层次地探索和研究问题, 寻求不同的答案。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 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这样, 既有利于各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七、深刻把握新教材的内涵与外延, 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好奇心强, 喜欢刨根问底, 每个学生又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特长, 教师如能顺应学生的本性, 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 校园生活也有局限性, 所以探究性学习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 使学生能从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例如:学习电能与电功率的计算, 带领学生到我们音乐广场, 测出一盏射灯的功率及消耗的电能, 探讨装饰灯的工作原理, 对路灯管理中的不足, 谈如何节约用电, 提出合理建议, 提交城管部门。
八、开展学生自制教具和小制作活动
在课外, 适当地开展自制教具和小制作活动, 对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兴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善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制教具和小制作活动中, 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初中物理中, 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 关键是如何让学生认真阅读和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肯动脑筋、肯花时间。尤其是在有实验演示的课文教材中, 在教之前, 可先布置学生制作教具和小制作, 提供实物和原理结构图让学生参考, 鼓舞学生。在课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带有创造性的制作, 甚至于小发明。同时, 也可结合我县每年举行的科技创新大赛,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充分地发挥出学生自身的能力, 让学生体验成功, 乐于创造。
九、体察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
由于新课改是在不断实践、大胆的创新中进行的, 每个教师都处在探索试验阶段, 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 教学后的反思尤为重要。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 教学反思, 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对象, 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地分析与总结, 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 适时积累经验,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总之, 反思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 有助于研究教学过程, 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
总之, 我们要适应新课标教学, 就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尽快掌握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和特点, 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为物理课改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浅析初中物理新课标 篇三
关键词:新课标 变化 特点
2002年出版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已经使用了10年,2012由国家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新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下)两册,于2012年9月在全国各省市全面使用。该实验教科书渗透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育思想,教材在设计和编写上都给使用新教材的教师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感受,为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支持和帮助。这里,就本人在该教材使用上的一些点滴经验和感受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和同仁商榷。
一、初中物理新课标的一些变化
1、新课标的思想文化内涵方面的变化。新课标修订的依据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是进一步明确“20个”学生必做实验,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加强实验探究的体验!
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在新课程基本理念上,把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改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把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改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把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改为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在关于科学探究的方面的要求更清楚明了,便于老师的教学。
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1)知识与技能当今已不是目标的唯一要素。(2)从“过程”和“情感”目标思考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怎样形成并增强实践意识;怎样养成严谨、求实、认真、平和的科学态度;怎样提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来教学。这是因为,知识的缺漏随时可以补足;但兴趣的缺乏、意识的淡薄,能力的缺失、态度和习惯的错误,不是短时间能改善的,它很可能影响整个高中阶段,甚至于一辈子。初中物理课应在学习兴趣、思维习惯、实践意识、科学态度和基本能力等方面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材的知识内容方面的变化。内容标准继承内容标准的总体框结构,一、二级主题保留,只对三级主题进行微调。
①次序调整。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将“物态变化”一章提到光学前,以延后难点的学习;将原教科书9年级“机械运动”的内容调整到现在的第一章,先学习“速度”的内容,方便后续“声速”、“光速”的学习。另外,有了第一章测量的知识,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础。
②删减内容。原教科书专门有一节“看不见的光”一节,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删去了此节,将部分内容放在了“光的色散”一节中,还把“功的原理”、“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测量电阻”等等,这些没有明确要求或到了高中还要继续学习的内容已经删除。
③调整改写。改变了一些探究实验的做法,例如,针对老师们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的设计过细、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见,改写了这一实验,力图做到既能体现自主探究,又能使学生有所依据、思路顺畅;原教科书将安全用电的内容分散在“电路和安全用电”、“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及“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几节中,根据教学一线老师的意见,新教科书将原教科书几节中有关“安全用电”的内容重新整合,组成新的第十九章“生活用电”;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原“磁现象”与“磁场”两节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一节“磁现象 磁场”,并把“颜料的混合”一节改善为“科学世界”,还把目标“知道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改成了“知道波长、波速和频率”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加强功引入的必要性教学;突出“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思想。
3、教材的编制排版方面的变化。
(1)重新规划探究实。例如,在“科学之旅”中,通过“伽利略对摆的研究”让学生考虑: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在观察中提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些疑问做出了什么猜想?伽利略是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的?经过设问、提示以及“科学之旅”正文中所讲“善于观察,乐于动手”,让学生大致领会:科学探究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给出合理的猜想,最后证实猜想得出结论;(2)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中的一些主要方法,在適当的地方加了旁批。例如,在第三章第二节”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的”猜想与假设”旁加了旁批;(3)为了给出范的结论,同时也为了帮助学生梳理、总结一章所学的重要知识。新教科书在每一章后增加了“学到了什么”。
二、修订后新课标的主要特点
与旧的课标相比,新课标有其突出特点:(1)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2)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4)体现开放性 培养实践能力;(5)加强STS教育,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6)形式生动活泼。
4.新课标教学网 篇四
篇一:新课标总体要求
新课标对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本册共有30篇课文,按主题合成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根据对课改精神的学习和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我们初步拟定了本学期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二)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三)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在原有的语文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四)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态度,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篇二:值得珍藏的几个教学资源网站网址
63值得珍藏的几个教学资源网站网址
1、教育第三方:
2、新课标第一网:
3、新课标学习网:
4、新课标123:
5、中国新课标教育网:
6、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7、26教育资源网:
8、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9、K12 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10、中国教育资源网:
11、中华教育资源网:/
22、英语教师网:英语教学资源网:
23、中学学科网:
24、第一课件网:
25、教学资源网:
26、中国教学资源网:
27、小草教学资源网:.cn
34、教育教学资源库:res.hzedu.net
35、国之源:
36、小老师教学资源网:
37、教学资源网:
38、上海教育资源库:
39、初中教学资源网:
40、亿库教育网:
41、极品课件站:
42、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43、初中在线: 篇三:《登高》教案2-新课标教学网-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 „
《登高》教案2 备课人 董志霞
一、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
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
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
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
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课堂中气氛凝重
,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呀?
生:是杜甫。
二、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
: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像,挺难受的,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
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
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仅靠语言吗?还
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这都是非常关
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多因素综合到一块,就
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
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
想像,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
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
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
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担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 以这两条
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练。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
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
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
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像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
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
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
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
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
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
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
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
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得很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
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
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
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
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
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
。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5.新课标教学计划 篇五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一起看看下面的新课标教学计划吧!
新课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65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2人。
学生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对学习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但是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①、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②、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①、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②、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③、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庄、整洁。
④、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①、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③、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④、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①、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③、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④、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五、教学进度安排
1 周 (9月1日-4日)
教学内容:入学教育a o e I u y w
2 周 (9月5日-11日)
教学内容:B p m f d t n l复习一
3 周(9月12日-18日)
教学内容:G k h j q x z c s
4 周(9月19日-25日)
教学内容:Zh,ch,sh,r,复习二,ai,ei ,ui ao,ou iu
5 周(9月26日-30日)
教学内容:Ie ue er
庆祝国庆
7周(10月10日-16日)
教学内容:复习三
8周(10月17日-23日)
教学内容:An en in un ,ang eng ing ong 复习四
9周(10月24日-30日)
教学内容:一去二三里,口耳目,在家里
10周(10月31日-11月6日)
教学内容:操场上 语文园地一 有趣的游戏 ,画 四季
期中考试
11周(11月7日-11月13日)
教学内容: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
12 周(11月14日-11月20日)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二,我们的画,静夜思,小小的船
13 周(11月21日-11月27日)
教学内容:阳光,影子,比尾巴,语文园地三,这样做不好
14 周(11月28日-12月5日)
教学内容:比一比,有选商场,菜园里,明明
15 周(12月6日-12月12日)
教学内容:误文园地四,我会拼图,我多想去看看,雨点
16 (12月18日-12月24日)
教学内容:平平搭积木,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园地五
17 周(12月25日-12月31日)
教学内容: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画家,借生日
庆祝元旦
18 周(2月2日-2月8日)
教学内容:雪地孩子,小熊住山洞,语文园地六,小兔运南瓜
19 周(2月9日-2月15日)
6.新课标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篇六
一、教学方面的经验
(一)认真研究新教材及各章节处理方法:前几年用的是老教材,这几年改用新教材。新教材增加了两个单元,用化学科学知识充实了化学教材,加强了化学与人们关心的课题,如材料、能源、环境、生命健康等的融合与渗透,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加强了新课程观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断转变教育理念,认真研究总结历届中考试题,细心研究考试说明,总结出考试重点和热点,贯穿于教学中,及时提醒学生注意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
(三)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思维应变、组织表达的能力。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让他们在黑板上写板书,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操作。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化学实验教学情景集色彩、图像、声音、动感等多种特点于一身,使学生有置身于真实情景之感,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近年来对环保、能源等社会热点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强,这就要求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学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觉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因此我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多与学生谈心,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表扬鼓励他们;当他们退步时我找他们个别谈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在课堂上尽量地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加以称赞,激励他们喜欢上化学,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六)练习和考卷的选择:一份好的练习和考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习要进行合理精选,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使学生在轻松高效中掌握知识。
(七)科学制定计划:制定出详细的教学、复习计划,明确其内容和要求。有了计划的引导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教学方面的不足
我还应该多注重信息交流,主动与一些学校进行交流与学习,扩大资料来源,充分发挥信息互动,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三、有待反思的问题“初中化学探究学习”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这棵“老树”中“开出了新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时发现了一些其它问题有待解决:
①如何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尽快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②学生学习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实验越来越多,非课堂内做探究实验,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
7.新课标物理教学论文 篇七
一、用多媒体手段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数学具有严谨性与抽象性特点, 有些地方理解起来较困难, 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将动画和音像集于一身, 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有利于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教学手段的局限性, 决定了某些知识让学生难以掌握, 而使用多媒体辅助能够化静为动, 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与缺陷, 增强数学知识的立体感、动态感, 这一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还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例如, 在学习“二次函数图象平移”时, 如果只让学生动手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是难以总结出二次函数的一般规律的。但是,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计算机几何画板的画图功能, 把静态的图象变为可以随意更改系数h, k的动态图象, 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h, k取值不同时, 二次函数图象的不同变化, 并从中总结出一般规律。这种通过变换参数取值, 把静态图象变为动态图象的方式, 不但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的积极性, 还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增加案例促进教学效果
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对数学教学非常有利, 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中, 通过讨论和交流来进行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案例教学放在初中数学课堂上,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例如, 在教学“科学计数法”时, 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所在城市人口的数量、土地面积、每年的用电数量、用水数量等与生活较为贴近的数字, 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 学生可以看到马上就方便了许多。再如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 可以这样教学:周末我们班48名同学一起去公园划船吧 (学生热烈鼓掌表示赞同) , 然后说大船租金3元, 能坐5人, 小船2元, 能坐3人, 大家看看咱们怎么租船最便宜 (这时大家兴高采烈地开始设计) 。最后, 教师告诉大家设租用大船x只, 小船y只, 所付租金为m元。则5x+3y=48, m=3x+2y, 得到m=1/3x+32。因为0<5x<48且x为正整数, 所以:x=9时, m最小=29, 所以租用9只大船和1只小船所付租金最少, 为29元。
三、在解题中引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强学生解题的趣味性, 教者必须要在题型、题目的梯度上狠下功夫, 最大限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对数学题目产生亲近感转而对题目发生兴趣, 为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创新精神铺平道路。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奥秘。例如, ⊙O1和⊙O2相交于点A和B, 经过点A、B的直线PR和QS分别交⊙O1于P、Q, 交⊙O2于R、S, 求证:PQ∥RS。可以先画一个最简单的图形证明结论成立, 但两图相交的情况不同, 可出现另外四种图形, 那么结论是否成立?这样的变式练习以及一题多解会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到其乐无穷。
四、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上总有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发生, 使原来设计的教学目标出现偏离。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方法有问题?这值得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在制订教学目标时, 应留有一定的空间, 教学目标应该留有一定程度上的动态生成。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时, 学生突然提出:如果是两角夹边能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参考书的要求, 本节课只需让学生探究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即可, 而“ASA”是下节内容, 所以备课时并没有设计这个问题。怎么办?是搪塞过去, 还是置之不理?这可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好机会, 于是决定放弃原有的教学设计, 坦然地和学生一起做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 学生考虑得非常细致, 不仅把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探究出来, 而且还扩展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与AAS, 形成完整的判断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知识体系。因此, 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重视学生的即时表现, 适时地影响、引导他们, 既能提高能力, 同时也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五、用教学反思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8.《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教学 篇八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工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已经把数学带人了各行各业。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数学教学,可以在数学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同时,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数学教学,也将使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心发生转移,改变数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更新人们的教学观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把数学以技術化的方式快速地传送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数学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使数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形计算器、数学软件的功能增长,用于计算、解方程、绘图像、解微积分方程、因式分解、数据统计,数值计算、符号演算、机器证明、图形演示以及进行思维实验都能以更加简洁快捷的方式进行,而且使得计算机的验证功能、编程功能、联网功能更加强大。由于数字化经济、数字信息处理以及大量的探索性数据分析、观察、实验、模拟与计算技术密不可分,因而数学就同时具有科学和技术的双重身份,这也就从某一侧面反映了数学的实质性内涵。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使人们可以解决非常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已经超越了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计算机的支撑能揭示未来数学的现象,能给数学以强大的推动力,计算机不仅为数学应用提供了解答,而且赋予人们以灵感和直觉,数学实验室软件能够动态地揭示知识的构造,并形象地对数学知识进行表述,而且能动态地呈现问题产生的过程,并自动解决,相互推理。计算机的应用对数学家而言,犹如望远镜对于天文学家、显微镜对生物学家,给数学家进行数学研究和创造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目前,计算机的普及率在不断提高。根据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六年纲要规划,到本世纪末,我国达到计算机配备最低标准(高中25台,初中20台)的比率为:城市高中100%,初中60%;县镇高中80%,初中30%。许多学校还配备了网络计算机教室。但实际上真正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的教师却很少,计算机教室成了打字室。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比如日本高中计算机普及率达99.7%,但教师肯在课堂上使用的也仅占18.7%。造成这种情况有许多原因,如有的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持怀疑态度,或由于对新技术的陌生而不愿意尝试;还有教学软件的缺乏,现有的教学软件质量不高等。在21世纪,数学现代信息技术,将在数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如何积极稳妥地发展数学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数学教育现代化和数学教改的现实课题了。
高新技术的高精度、高速度、高安全、高质量、高效益以及全自动化等,都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在计算机的计算和控制下实现的,“高新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现代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中学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加速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已经在探索信息技术,在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和途径,以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建设和发展等的途径。学生学习数学只不过是学习一组逻辑规则,没有机会体验到自然的数学经验。这导致学校的要求与学生的认识之间出现鸿沟。而计算机可以在数学与学生的认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变厌学为主动学习。在现代信息技术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非表现为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地讲课,而在于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真正学到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未被削弱,反而更加强了。
自计算机进入课堂之日起,人们就存在着种种猜测:教师不讲,学生能用计算机学会数学吗?计算机是否会削弱学生的能力?学校的数学教育是以已有的逻辑为基础,这样就有可能忽略如直觉、美感和乐趣等非逻辑的因素。教学软件的设计使教师有可能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在设计教学软件时,教师要时时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用最佳的教学策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发动学生参与,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发现、探索,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扬长避短,创设最优化的教学环境。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计划教学,把现代信息技术溶入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如何开发教学材料;如何组织好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启发学生去克服困难等。
【新课标物理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日志09-06
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08-10
新课标阅读教学解读09-12
新课标搭石教学反思10-18
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11-04
新课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的重新定位06-30
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个人教学计划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