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心得

2024-10-26

论语学习心得(精选10篇)

1.论语学习心得 篇一

论语学习心得

六月,我们学习了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共计三篇,除去乡党第十着重记录了孔子日常的言行举止衣着等,上半部论语告一段落。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讲半部论语治天下,亦含谦虚之意,意思是读书不多,只读了半部论语。

我们学完这半部论语,也应该有较大收获,若个人思想、行动还停留在学习之前,没有进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关于六月学习,我着重谈两点:

1、礼

礼是儒家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读论语,关于礼,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中,有很多,最重要的,孔子说到做到,不仅是礼的推行者,更是礼的身体力行者,且极为用心,并不只停留在表象。这在论语里,随处可见。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子食于有丧之侧,未尝饱也。”这些都看出,孔子对于礼的执行,在于礼的根本,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这在八俏第三中,也有体现: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那么,客户间的交往,商业活动的成功,一般人都猜测它来自于不群的智慧,非凡的手段或出众的口才。松下说:错!它来自于高妙的礼仪。

这里高妙的礼仪,我认为面上看,行为举止符合礼仪规范,根本上则是从心底里发出的真诚关心和尊重,通过行动自然的表露。

否则,故做的礼仪,就如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所言:

“有的人完全是门面货,好像一座因修建资金不够只修完门面的房子,入口处像宫殿一般辉煌,里间的屋子却像草棚一样简陋。”

因此,对于礼,我们一定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为他人着想,而非仅仅拘于礼的形式。当内心的修养到达一定的高度,必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中庸

中庸是论语中很重要的思想,虽然通篇中庸一词只出现过一次。

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大方面看,人生活在世间,入世则追求外物,身心俱疲,没有尽头,金钱没有尽头,地位也没有尽头;出世如佛家,抛却一切外物甚至亲人,向内去求内心,然而这内心的修习,同样没有尽头。儒家文化提出中庸,一方面,它是积极入世,但遵守道,“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另一方面,修养内心,如“人不知而不愠。”“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它实际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礼与乐,礼划分出人的等级和日常行为遵守的规范,乐则使大家一起同乐,复还为自然人,这也是中庸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论语一书中,也有很多中庸的表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庸并非我们常说的老好人,左亦可右亦

可,而是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态度,在矛盾中找出平衡并发展向前。

它与老好人有本质的区别,在于老好人是不得罪人,而中庸是基于道这个原则。它也求富,也求名,但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任总曾讲,黑或白是很清楚的,但事物并不会以黑或白的形态出现,而是以灰度出现,那么,我们处理事情时,则也不应用非黑即白的方法。中庸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如兼听兼信而非偏听偏信,处理个人职业发展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等等。

举一个孔子运用中庸处理问题的例子: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以上简要分析了论语的礼和中庸,且不说治天下,我认为只要把礼和中庸理解透并能真正运用,则与人交往或处理日常事务将不再是难题。

2.论语学习心得 篇二

说到学习, 不能不使人联想起有关古人勤学苦读的故事,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韦编三绝”、“程门立雪”、“燃荻夜读”等。为读书, 不觉“黄卷青灯”、“昼耕夜诵”之苦;为读书, 发扬“朝经暮史”、“枕经籍书”的精神;更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者。正是有了这种读书劲头, 才赢取了“饱学之士”、“鸿儒硕学”的美誉。古人给我们树立了勤学的榜样, 同时也为我们阐述了学习的相关道理。拜读一下我们的教育鼻祖孔老先生的《论语》, 精妙绝伦的教育理论不能不使我辈折腰。先贤的思想虽经历史风尘的荡洗, 却愈发显其旺盛的生命力。今日重温, 体会颇深。

谈到学习的重要性, 子曰:“吾非生而知之,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圣人肯定了世上不存在什么“生而知之”的天才, 人的知识源于“后天”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每个人来到世上, 资质、禀赋并无大的差别, 所谓的圣人君子, 非天生而成, 而是靠后天广泛地学习并且每日反省检查自我言行, 最终才德兼备, 为世人所景仰。

那么, 对学习应持什么态度呢?对于学习者来言, 认识到学习的重要仅仅是达到了第一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就道出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道-喜好-乐在其中。“知道”偏重于理性, 对象外在于己, 不能把握自如;“喜好”触及情感, 发生兴趣;“乐在其中”就是陶醉于其中, 以它为赏心乐事, 并投入其中。只可惜现在“投入”学习的人太少了, 而多半“投入”的场所是在歌舞厅、桑拿室、麻将桌, 真可谓乐此不彼!有了这种态度还不够, 还须向“好学”的标准迈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安贫乐道, 不重视物质生活享受却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 不为世俗所累;多做少说;以他人为镜来修正自己。做到了这三个方面, 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事实上, 在如今物欲横流、金钱具有挡不住诱惑的年代里, 要做到安贫乐道的确不易。

在这方面, 孔子一方面标树颜回为安贫乐道的典范:“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志。贤哉, 回也!”另一方面, 做老师的也身体力行, 视富贵如浮云。“饭疏食, 饮水, 曲弘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视钱财如粪土, 富贵如浮云。正因为有了此般认识, 才能够做到吃粗茶淡饭而乐在其中, 闲居而“申申如也, 天天如也”, 具有旷达而乐观的个人情怀。当然, 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说,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更为真实自然, 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学习除了专心致志, 还要虚心求教, 不耻下问。“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必有我师, 那么, 天涯何处无老师?真正好学的人是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 随时随处都可以向他人学习,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当然啦, 老师的优点固然值得我们学习, 老师的缺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 关键是不要盲目崇拜。

认识到学习的重要, 直到好学, 还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强调了学习要经常温习, 通过复习巩固, 把新老知识贯穿起来, 形成系统。再者, 孔子还要求弟子要学思结合, 勇于实践。“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不思容易使人产生困惑, 而只思不学又容易使人陷入危险境地。贾谊《新书·修政语》:“学如太阳, 思如火。”思而不学, 犹如放弃太阳的光辉而升火照明, 可以小见, 却不可大知。聪明人怎么会放弃太阳的光辉呢?

在学习的内容方面, 孔子认为, 学习要博、要广, 不能偏颇单一。为此, 他给弟子指定了学习的纲要, “文、行、忠、信”, 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该纲要既注意了学知识, 还关顾了做人的修养与做事的准则, 和当今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可谓同出一辙。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孔子还要求对所学的知识要精益求精, 反对一知半解, 浅尝辄止。要做到此, 为学者要能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吸纳一切前沿的思想和学术成果, 广交学友, 切忌闭门造车, 孤陋寡闻。

了解了这一切, 要使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 尚需有正确的学习目的。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为人为己, 一字之差, 泾渭分明:为己者, 但求充实自我, 尽得风流,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为人者, 装腔作势, 故作深沉, 巧言令色以悦人。

“三年学, 不至于谷, 不易得也。”在孔子看来, 学习的目的还是纯洁一点好, 求学不为稻梁谋。为学问而学问, 在求学中得到乐趣, 胜过把读书当做敲门砖, 胜过读书为了找职业、为了升官发财的观点。

“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以奚以为?”熟读诗书, 从政治不能胜任, 出使又有辱使命, 像这样, 知识再多, 又有何用呢?孔子认为, 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 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在于实践, 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反对“读死书”与“死读书”。

3.《于丹〈论语〉心得》等 篇三

于丹著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著,中华书局

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于丹,她正在讲一则寓言:一个贫穷的、自卑的女孩儿,终于得到了自己的圣诞节礼物——一朵美丽的头花,在她戴着它,兴奋地飞奔回家的路上,她感受到了小镇上的人向她投来的惊艳的目光,真诚的夸赞,而且,竟连那个自己暗恋很久的男孩子也来请她做圣诞舞会的舞伴,她又惊喜又惶恐——难道这朵头花具有神奇的魔力?然而实际上,那朵漂亮的头花在她陶醉地奔跑的时候,早已经丢失。故事结束了。真是一朵头花弥补了女孩儿生命中的缺憾?其实,弥补遗憾的是自信心的回归。

一个人需要有接受遗憾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态度去弥补这种不足,心态不同,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生活质量。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的心灵之道。于丹就是通过一个个浅显而寓意深刻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最具普遍适应性的孔子,所以,你也可以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40岁登上健康快车》

洪昭光著,漓江出版社

中青年群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当他们以为自己正处于“工作最费心,身体最省心”的人生阶段时,就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的严重误区。看看那些每天在广场晨练的老人,你是否会感慨:我心中是不是存在着“年轻时糟蹋身体,老了才保养身体”的误区?也许,等你老了,一切就晚了……而健康,的确把握在自己手中。没有理论,不是说教,作者用简单易行的生活小细节,向我们渗透着健康的大学问。作者提醒中年人,应当坚持“四个八”: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时,三餐八分饱,一天八杯水。这些简单的健康秘诀,你能做到吗?

《中国家长心里的痛》

夏克军著,海天出版社

4.《论语》学习践行心得 篇四

孔子讲究孝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等都能体现孔子的孝道思想。现在看来,身为人子,就应该对父母尽孝,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世人也有不赡养父母、__老人的行为出现,这就连最基本的社会道德都已沦丧,就更谈不上孝道了,只能作为反面教材,受到人们的谴责。

在治学方面,孔子谈的就更多了。像“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回忆起来依旧朗朗上口的名句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周围的人吧,就有篮球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精通数理化,有的又满脑子诗词歌赋;还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它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论语学习心得 篇五

《论语》是一本记录圣人孔子言行的书。在读了之后,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的理想和抱负,而且书里面也记载了很多他教人的道理,并且他也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做出表率。我想:他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圣人,就是因为他把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成了我们现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的言论很多,而我在这里只是把读到的一些我自己很有感触的话想要拿出来分享一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比如说: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这句话其实说着很简单,但是在我们做起来总有一些困难,可能我们现在强加给别人的不是有形的物体,很多时候,我们总会在无形中把一些情绪强加给别人,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想这个是不可取的,所以这句话依然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态度。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任何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在学习上我们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在工作上我们同样要这样,很多人都想着我们做到怎么怎么样的业绩,可是光想着怎么样能够快点的完成目标,做出成绩,却忘记了很多事情基础很重要,过程也很重要,只想着快点到终点,而忽略了旅途中的风景,我想这并不是成功。很多时候,我们要放平心态,规划好,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实现,这样才会看到更美更长久的风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喜欢享受生活,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吃喝玩乐上面,等到年龄大了,才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实现,心里就有很多后悔,可是时间却在也回不去了。看着孔子说的这句话,在当时的社会,孔子都有如此感触,说明无论世界怎么样发展变化,真理的东西还是永恒不变的,而我们也要时刻谨记这句话,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来后悔。

6.学习论语心得体会 篇六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

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即真正爱

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学而时习之,不

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要求人

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学以致用”,就是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死记书本。

7.浅谈《论语》所提倡的学习方法 篇七

一.“学而时习之”的方法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意思是说, 学习知识以后, 在一定的时候去温习它, 不也很愉快吗?

现在有朋友说, 这是不是我们常说的复习法呢?是的, 这基本就相当于现在我们常说的复习方法。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 大家注意到没有, 这儿特别强调一个时间作用, 是“学而时习之”, 而我们所说的复习没有强调时间作用, 是“学而习之”, 二者区别就在此了。那么, 这种强调时间作用的复习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为什么这么必要呢?

大家知道, 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给自己的大脑输入了信息, 但这信息一旦输入就可永久保持下来了吗?不会的, 因为我们的大脑有遗忘的现象,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 我们必须采用复习的学习方法, 来提高识记的巩固程度。

我们的复习就应该采取与之相应的先密后疏的方法了, 也就是在刚开始学习新知识后, 要复习的次数多一些, 等记得牢固了之后, 就可以进行阶段性复习。中外有成就的人, 无一不注重复习, 孔子的弟子曾子说: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而不习乎。”第三省就是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用心温习了吗?可见, “学而时习之”的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是多么必要啊!

二.学与思结合的方法

原文:“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 只是学习却不动脑筋思考, 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 却不认真学习, 就会疲倦而无所得。因此而得出, 我们必须采用学与思结合的方法。

下面, 我们来看两个实例:

第一、做法:我们读一篇没看过的两千字的文章, 用最快的速度去读, 没有思考的时间, 用一分半钟读完了, 然后回想一下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呢?

结果:连文章的题目都没有记住。

结论:学而不思则罔。

第二、做法:我们做数学题的时候, 遇上一个难度比较大的题目, 绞尽脑汁地想啊, 想啊, 想了一整天。

结果:思而不学则殆。

然后我们改变了两例中的做法, 读文章的时候不贪快, 一边读, 一边思考, 读完了文章的内容也就基本上都理解了。我们做题时, 不只是思考而是去查阅资料, 偶然从某个相关资料中获得了解题的灵感, 于是这道题便迎刃而解了。由此,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学与思的关系是一个辩证关系, 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运用到学习中去, 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学无常师”的方法

原文:“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 ‘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 不坠于地, 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 而亦何常师只有。’”意思是, 卫国的公孙朝曾问子贡, 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得到的呢?子贡说, 文武之道并没有丧失, 仍然在人间流传, 贤能的人抓住大的方面, 不贤的人抓住小的方面, 但都有文武之道在里面, 我们先生哪里不能学习, 又何尝能有专门的老师呢?

通过以上子贡与公孙朝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多么谦虚好学呀, 并且子贡从根本上阐述了我们“学无常师”的原因, 是因为许多大道理并没有丧失, 而在人间流传, 无论是贤能的人, 还是不贤的人, 都或多或少地抓住其中的道理, 所以, 我们又怎能有专门的老师呢?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就是说我们要虚心地向任何人学习他们的优点吗?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我们的学习绝不是靠我们自己就能成就的, 是依靠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成就的啊!其实何止“三人行必有我师”, 两人行也必有我师, 因为人是各有所长的, 任何两人比较起来, 都会有不足的地方, 有擅长的地方, 那么, 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吗?

有的人因为别人地位高, 就不肯低头请教, 认为这是件可耻的事情, 其实这种不懂装懂、骄傲自负的人才真的是可耻的, 孔子曾经这样称赞孔文子:“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可谓文也。”真正有学问的人是不会把向别人请教当做是耻辱的, 不耻下问是一种美德啊!我们要做好学问, 就必须虚心地向任何人请教才行, 用《论语》上的话来说, 学无常师, 择其善者, 敏而好学, 虚心发问。

8.理想之道——《论语》心得之六 篇八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理想在你的感悟中

《论语》中有一段很长、很完整的文字,叫作《侍坐》,记述的是孔子与弟子们谈理想。

孔子说,平时老听见你们说没有人了解你们的鸿鹄之志。今天你们都说一说。

弟子子路马上站起来,非常急迫地说(图1),老师,我想用三年时间把一个正在经受外来侵略忧患、粮食不足的大国治理得富强起来,使老百姓丰衣足食,而且人人有信念懂礼仪。对于子路的鸿鹄大志,孔子的反应很淡漠,而且有些不屑,“夫子哂之”,孔子冷笑了一下。

(1)子路是个性格特别急躁率直的人

孔子问冉求,你的理想是什么?冉求说,我也想用三年时间让一个小国的老百姓丰衣足食,其他的我就做不到了(图2)。孔子未置可否。

(2)冉求的态度比子路要谦逊得多

(3)公西赤说:我可不敢说能做什么事,在老师这儿,我只敢说我愿意学习什么事

孔子问第三个弟子公西赤的理想是什么。公西赤更谦逊,先表明自己的态度:“非曰能之,愿学焉(图3)。”我可不敢说我能干什么事,在老师这儿,我只敢说我愿意学习什么事。然后说,我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在一个礼仪中,能够担任一个小小的角色,辅助主持人做一点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至于治理国家,管理人民这些事,我可不敢说。

孔子紧接着让第四个弟子曾点说说自己的理想。《论语》在此有一段惟妙惟肖的文字描述:曾点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弹着琴,听到老师问他,就把琴声逐渐缓和下来,最后“当”一声,把整个曲子收住。然后,不慌不忙地把琴放在一旁,恭敬地从坐姿变成跪姿(图4)。这说明曾点是一个内心从容不迫,成竹在胸的人。

(4)曾点毕恭毕敬地直起身来回答老师

他问,老师,我的想法跟三个同学有点不一样,能说吗?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人各有志,但说无妨。这时曾点才娓娓道来:我就想到三四月,春深似海的时候,穿上整齐干净的新衣裳,带上几位好朋友,带上一群孩子,一起去刚刚开冻的沂水,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沐浴着春风翩翩起舞,唱起歌谣,让自己心中就像举行一场仪式,在万物开化,大地复苏,春风萌动的季节,把自己融会进去,与天地在一起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生机。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

听完曾点的话,一直没有表态的孔子这时十分感叹,“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图5)。”我的理想与曾点相同啊。这是孔子与4个弟子谈理想过程中的唯一一句表态。

(5)孔子说:我的理想和曾点是一样的

三个同学都走后,曾点问老师,“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老师,你觉得他们三个说得怎么样呢?“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孔子说,无非是每个人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曾点继续问,“夫子何哂由也?”老师,为什么子路说完你冷笑了一下?孔子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一个人真的想治理一个国家,核心是用礼仪去治理,而不是用强硬的措施。他心中要有温、良、恭、俭、让的人生之道。有了这样的内涵,他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变通的,这是一个能治理国家的人的起点。你看子路说话那么草率,抢着说,没有一点辞让之心,他从内心缺乏一种恭敬啊!这能治理国家吗?

孔子继续评价冉求的理想,“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与?”冉求说的小国就不是个国家了吗?国家不在于疆域大与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要你出言去治国,那么你首先心里要有一面镜子反躬自省,看一看自己的学养、自己的为人够做这件事吗?但是他少了这个步骤。

孔子又说公西赤,“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公西赤说他想做的礼仪的事情是小事。礼仪的事情要是小事,那还有什么事情是大事?治理国家,礼仪是最重要的。

从孔子对4个学生的理想的评价中能看出什么呢?

其一,我们每个人其实不缺乏宏大理想,但缺乏到达的切实道路;

其二,关于理想,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内心的愉悦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理想;

其三,理想来源于一个人内心的信念与定力。

孔子告诉我们,人生理想的起点其实就在自己脚下,让我们把每一天的生活方式跟自己的理想勾连起来。

《论语》告诉我们,你的理想无论大小高低,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最重要的在于找到自己内心的感悟。

职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

一个人内心的感受和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又有什么关系呢?

很多人在繁忙的工作中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却常常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有一个人,每天工作的时候感觉很好,就是害怕下班,只要回到家,就会感到惶惑,不知道心里真正的愿望是什么,不知道在生活里面该选择什么,不该选择什么,越到晚上心里越恐惧,越压抑,整夜失眠,到第二天上班,进入工作状态就好了。他觉得自己有抑郁症前兆,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听完他的倾诉,给他一个建议。医生说,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喜剧演员,演得好极了,所有看过他演出的人都会开怀大笑。他每天都表演,你是不是先去看看他的演出?看一段时间,再看你的状态是不是有所调整,那个时候我们再来商量治疗方案。这个人听了医生的建议,很久没有说话,最后对医生说:“我就是那个演员。”

这好像是一个寓言,但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在今天的生活中。很多人已经习惯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在角色中欢欣地表演,认为职业的成功就是自己的理想。他们在社会角色之外没有多大的空间来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没有感受一下自己心灵的愿望受到了多少尊重。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离开职业角色就会觉得仓惶、失落。

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在隆冬来临前,在深秋的田埂上,有3只小田鼠忙忙碌碌地为过冬做准备。第一只田鼠拼命地去找粮食,第二只田鼠拼命地找御寒的东西,而第三只田鼠却一直在田埂上游荡。两个伙伴一边忙活一边指责它懒惰,这只田鼠也不辩解。冬天来了,3只小田鼠躲在一个非常狭窄的洞里,吃的不愁,御寒的也齐备,但每天在洞里无所事事。当大家感到难受的时候,第三只田鼠开始给伙伴讲故事:那天我在田埂上遇到一个孩子……一个早晨,我在水池边看到了一个老人……我听到人们的对话……我听到鸟儿唱了这么一首歌谣……

这时候,两个伙伴才明白,这只田鼠为大家储备了过冬的阳光。这种表面看起来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在这个时候给了大家一种淡定的心情,除了物质,大家更需要的是一种安顿。

这种安顿能使我们敏锐地去感知自然节序变化,感知四时、感知山水、感知风月……这一点对现在的人们是特别的奢侈。现在外在的反季节的事情太多了。到了盛夏,屋子里有空调,凉风习习;到了寒冬,屋子里有暖气,温暖如春;到了春节,有夏天的蔬菜,五颜六色。当生活一切变得如此简约的时候,我们的遗憾就是四季走过,在我们心上却已经变得模糊,我们已经感受不到世界由于四季交替的节序在我们心中激起的涟漪。

其实,在生活中,内心越淡定,越从容,越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去尊重自己安静的内心的声音,也许你就会有更多的定力,让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可以有担当,能够胜任,能够做到最好。

所谓理想,就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在乎的东西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还能关注自己的内心?

《侍坐》这篇短文所倡导的理想好像不同于“士不可以不宏义”,“任重而道远”这样的大志。但是仔细想一想,《侍坐》所传导的道理正是所有人生大志、社会理想的一种内在的根本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心的从容和对于自我的把握,在职业角色中只能是任职业摆布,而不会有内心认同以后对这个职业的提升。

中国的“士”阶层,是那种无恒产有恒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一个阶层,享有崇高的赞誉。在《论语》中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学生子贡问:老师,您告诉我,怎么做才称得上士呢(图6)?孔子说:“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士的最高标准就是他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制约,有内心坚决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而且这种内心的修养不是为了每天陶醉在自我世界里,而是要出去做事,不管是什么样的使命,都能做到不辱君命。

(6)“老师,您说什么样的人才叫知识分子呢?是不是读了大学就算知识分子了?”

子贡觉得这个标准太高了,又问,您给我说说再低一点的标准吗?孔子回答:“宗庙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就是要具备孝悌之义。大家认为你在家是一个孝子,在乡邻之间如兄弟,你对所有人都是亲和的,能够把你内心修养的光芒放射出来,用一种爱的力量去整合周边,不辱祖先。

子贡再问,再低一点的标准呢?这时,孔子说了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话,“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定把这事做到,这叫“硁硁然”。孔子说,像这样不讲方法,不计后果,但保证把事给你做成的这种人,勉强算第三等吧,起码他能够实践自己的诺言。

其实,这些标准是孔子对承担社会职业责任的人,其质量的不同描述。“不辱君命”是最高标准,是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也能把一件事情办好。这需要调动人生的积累,这需要一个人的勇气、智慧和仁义之心。战国时期赵国宰相蔺相如就是这样的人(图7)。

(7)《史记》中的《完璧归赵》记述了蔺相如不辱使命的故事

赵王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秦王想占为己有,对赵王说,我给你15座城池,你把这块璧给我看看。赵王知道这块璧一旦进入虎狼之秦将没办法拿回来,就召集大臣商量对策。蔺相如说,不给秦王看和氏璧我们理亏,我带这块璧去秦国,有我在就有和氏璧在。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恭敬地呈送给秦王,秦王看了看,顺手就递给旁边的大臣、美人传看。秦王的举动蔺相如看在眼里,心想,秦国赠城池的事根本别想,要紧的是把和氏璧拿回来。于是他谦卑地对秦王说,这块璧有暇疵,我指给你看。秦王把和氏璧还到他手中。蔺相如拿到和氏璧,退后几步靠近宫殿中的大柱子,高高举起璧对秦王厉声说道,我送和氏璧之前焚香顶礼,斋戒半月,以示对秦国的尊重,而你的态度让我知道,你赠城池不是真心。现在你想要和氏璧,就持戒焚香半月,把城池划给赵国。不然,我的头和这块璧就一起撞在这柱子上。秦王害怕了,赶紧下令安排礼仪。蔺相如想,即使这样秦王也不会兑现承诺,就连夜安排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第二天他见到秦王说,我知道你不会给我们城池,和氏璧已经完整地回到赵国了。

一个人怎样可以无畏,可以淡定而不仓惶,怎样能够有所担当,这其实是一个成熟的人在社会职业角色中所要得到的一种考评。能够无畏、淡定而不仓皇地有所担当,需要在心中找到一个寄托。这种内心的寄托不见得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一个宏大理想,也不见得是一种权势、金钱、情感。每个人内心的寄托是不同的,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达芬奇密码,每一个人的生命链条中都一定有他自己最在乎的东西。但凡找到这样一个寄托,会给你这一生找到一个依凭,找到自己内心的一个根据地。

理想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在乎的东西,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理想之道就是了解了自己心灵的愿望

为什么人们总要追求一个理想,理想之道又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思想的力量是这个世界上最巨大的力量之一。孔子说,一个人总是想着自己的衣食,不足以担当。中国的知识分子想要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奢侈,而是心灵悠游的奢侈。一次孔子要出远门,“子欲居九夷”,要把他的美政理想布化天下,要去不发达地区。学生劝他,“曰:陋如之何?”您干嘛去到那么简陋的地方?孔子淡淡地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流传下来,到唐代刘禹锡写出了传世之作:“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图8)

(8)图组:唐代诗豪刘禹锡和他的名篇《陋室铭》

这篇短短的《陋室铭》,把古往今来的名士追求简易的、朴素居住环境的内心感悟全都呈现出来了。他们在简陋的环境中一起谈论的是共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寄托,在这样一种交流里,他们有了心心相通可以共同寄托的理想,这种简陋对于他们就显得一点都不重要了。

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个起点,让我们储备一点心灵快乐的资源。所有古圣先贤首先是站在个人的价值坐标系上,了解了自己心灵的愿望,然后才会有宏图大志,再走到这个世界上有所建树,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学习论语心得体会 篇九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见孔子对当时教育的贡献。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短短的几句话,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处世的道理。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啊。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

学习《论语》,特别是“学而之道”,我对人生态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对己。

人生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对待自己,用什么来要求自己。

1.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省”就是检讨过去,检讨走过的道路有哪些成功的地方,有哪些失败的地方;有什么经验,有什么教训。

我们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凡是往前看。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奔波。我们经常忘记了在前进中停下自己的脚步,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反省一下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这是弥足可贵的。“吾日三省乎吾身”,在每天晚上临睡之前,像过电影一样反省一下我今天的所作所为,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哪些又是远远不够的。这对于成长中的我们,对于我们将来以更加优秀更加卓越的自我走向社会是非常有用的。

2.古人云:三十而立。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立身处世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呢?《论语》中有四个字可以解释:君子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是说一个有作为的人,“务”则可以理解为致力于,“本”就是根本,在这里指的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态度或根本立场。也就是说,“君子务本”是指一个有作为的人,首先要解决好自己立身处世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只有这样,人的思想方面才有了定向,人生的道路才会随之定性。反之,如果一个人连立身处世的根本立场尚未确定,其行为也就不可琢磨,摇摆不定,因此也就必然难成大事。

我们首先要树立自己的处事立场,找到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然后才能走自己的路。

3.在自我价值实现中,应该怎样提高自我?子曰:“君子不器”。孔子在《易经》中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也就是具体的东西。“君子不器”可以理解成人不要被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束缚住,不要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眼前的、具体的事物上,放在一些琐碎的事上,应该学会超越自我,去掉小我,实现大我,高屋建瓴的看待一切。这是一种生存境界。

人很狭隘,就不能做大事,不能有大贡献。我们大多数人往往还是摆脱不了“器”的束缚,一味追求晋升、提薪等,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人们其实就是被这些“器”束缚住了,活不出真实的自我,找不到真正的幸福。所以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要被一些琐事困住,不要等到暮年才追悔莫及。做洒脱的自我,活真实的自我,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4.俗话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确实如此,自己往往是最难克服、最难克

制的。一个成功者往往是有很强的自制力的。尤其是一个人的情绪世界,是非常难以自控的。人的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情绪的把握,一个人情绪不稳定,行为就不稳定,事业也就会有波折。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气。这样的人才能遇事沉得住气,才能担当重任。别人不了解自己、误会自己,甚至怀疑自己,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来自外部世界的流言蜚语,这也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二、对人。

人生态度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问题。《论语》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1.对待别人首先要了解别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简短的一句话却是一部人际关系学。这句话是说:我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担心我不了解别人。俗话说:“知人者智”。要想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首先要学会了解他人。“知人”,一方面应该了解别人的优点和确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另一方面,了解了他人的脾气、性格、思想,才能最大限度的寻找共同点,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尽量少的产生摩擦、最大限度的在一起和睦相处。

2.面对复杂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处世态度,有的人情绪豪爽,表里如一,对上对下只有一个面孔。另一种人,性格阴险,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对上一个样,对下一个样。对下态度傲慢,盛气凌人;对上,对自己用得着的人,胁肩谄笑,百般逢迎,甚至低三下四。孔子用“巧言令色”四个字,勾画出了人的这一现象的扭曲。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无论在官场上,还是商界,甚至教育界,都有这种“巧言令色”的不良社会风气。在我国转型时期,实现社会公正,打击腐败现象,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等,都要消除这种“巧言令色”的现象。孔子说,巧言令色的结果是:鲜仁矣。就是说,巧言令色的人是没有高尚道德的,是远离“仁性”的。在现实中,我们所说的这种人大多是圆滑世故的,不可深交的“小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应该是表里如

一、不卑不亢,另一方面对待这种“巧言令色”的人,在交友中也要看清人的真实的一面,不要以貌取人。

三、对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这句话可以说概括了我们对人生活动的整个态度。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很多人理解成:君子吃的不要追求更好,只

要吃饱就好;住的也不要有更高的追求,能安安定定的就行。但是我觉得儒家学说是一种积极入世的学说,所以孔子也不同于老子,不是安逸于现有的生存状况。我认为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君子不应只满足于吃饱,不应只满足于有住处,除此之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对现实来说就是说,许多人的人生目标就是满足于吃喝上,有吃有喝,日复一日,凑合着过。人们应该不满足于现实,应该确立更高的目标。

孔子在提出了人们要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接着就回答了如何实现更高的人生追求。“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七个字中讲的是两件事,一个“事”,一个“言”,实质上说的是人的“行为”和“思想”。孔子把“敏于事”即行为放在前面,把“慎于言”即思想放在了后面。孔子对一个人的要求,要重视“行”的一面。“敏于行”说的是做事要灵活,有办法,学会变通。“慎于言”即说话要慎重,不要乱说话,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孔子对人们处事的要求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要时刻牢记“敏于事而慎于言”。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做事的时候,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切忌眼高手低,妄想一口吃个胖子。在说话上,更不能口无遮拦,夸夸其谈,这恰恰是没有素质,没有修养的表现。

通过学习《论语》,提高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过去只知道中国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远古时代,中国就有了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排版印刷术,还有文明世界的丝绸之路,加之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祖先有留下了很多宝藏。

对孔圣人的认识,仅是泛泛知道一点点,只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通过学习《论语》使我认识到:孔圣人一生都在追求仁德。不论在教育弟子中,或是在周游列国说教中,遭遇陈蔡绝粮困境中都能以博大的胸怀弘扬仁德。他的学生樊迟问孔子:“老师,仁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爱人”。在孔圣人看来,只有能爱人的人,才称得上仁,仁者爱人。

我们应该学习他高尚的品德,要以仁心待人,仁者爱人,要从我自我做起,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孝敬父母、长辈、师长,爱护和关心周围的邻里、朋友。当他们有困难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全力帮助。如上车让座指路,对有了灾难的人应尽微薄之力捐款,对流浪街头的残疾人应随多就少地施舍一点,这些都是一般人的举手之劳。孔夫子又说:“荀志于仁矣,无恶也。”只要我们心中有了仁性,就会致力于爱,有了仁爱就不会再去做坏事。处处关心别人,爱护大家,这样人与人之间,社会才能和谐共处,有了和平、温馨的环境,大家才能有信心、有决心快乐地建设自己的家园,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以往虽然自己也做了些关心帮助别人的小事,但距孔圣人的仁德思想相距甚远,今后我要努力在晚年多做些善事好事,多给子孙周围邻里宣传圣人、君子的仁、爱、崇德、孝悌的思想品质。如果人人都来传颂孔圣人的礼仪、仁爱,祖国变的更加美好。

以上是我学习《论语》后的一点感受,通过这次学习我才知道自己的知识面是多么的狭窄,让我有一种“人生处处尽学问,世间人人是我师”的感觉。今后,我一定要多看一些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本次学习,真的使我受益匪浅啊!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我早就听说过,但是一直是半信半疑的。通过学习了点《论语》的皮毛,就感悟出了很多道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更加深入的学习《论语》,跟着孔子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10.《论语》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而在我年轻气盛的时候,是一个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现在的我是一个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我想以后还应该看看蓝色的天空。

上一篇:助学中心贷款部年度工作进程表下一篇:想象作文:百变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