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超越(通用8篇)
1.自我的超越 篇一
1、唯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成为自己的主人,因为仅有嗜欲的冲动便是奴隶状态。
2、当我沉默地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3、世上的各种心满意足都是暂时的,只有上苍给人以永恒的快乐。
4、要记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知。
5、在忧患中不损志气,反增见识,其人进步不可量。
6、盛言盛怒时切不可发议论,即使用心矜持,也终有语病。
7、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8、一个志在有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
9、不要以为死去的人死了,只要活着的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
10、有的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11、社会踩不死你,就跪在你面前。
12、有些人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的题目,却开不出合适的“药方”。
13、人们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珍惜。
14、犯错可耻,但改过并不可耻。
15、大功告成,并非成功之日。
16、不要烦恼明天的事,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劳苦足够一天来承担。
17、只要有生存的目标,人能忍受一切痛苦。
18、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
2.自我的超越 篇二
○生于农村, 创业精神伴成长
据最新数据显示, 目前拉卡拉在300多个城市铺设了7.5万台终端, 拥有了全国最大的便民金融服务网络, 成为全国最大的线下远程支付公司。
虽然已是行业龙头, 但拉卡拉并未因此停止创新的步伐。孙陶然将创新概括为“清晰的把握用户的需求, 分清楚什么是硬需求, 什么是软需求, 之后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有效满足”。正是对这一创新原则的坚持, 当移动互联网浪潮来袭时, 拉卡拉早已在那里等待。
2012年5月29日, 拉卡拉推出手机刷卡器, 这款产品只有火柴盒大小, 通过音频口和智能手机连通, 借助手机客户端可以完成余额查询、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水电煤缴费等多项业务。孙陶然看到的是用户对“举手之间完成支付”的需求。一年之后, 拉卡拉手机刷卡器成为当下移动支付的主流方式之一, 交易笔数超过1000万笔。易观国际在2012年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拉卡拉手机刷卡器下载量占同行业总和的83.5%以上”。
此外, 拉卡拉在2011年底创新型的推出商户收单产品。针对被大型银行所忽略的小微商户提供的收单产品, 拉卡拉提供具备便民服务+收单两项功能的POS机, 对于提升社区周边商户的人气具有很大的帮助。一年时间收单商户数达到了10万个, 是同类企业发展速度的三倍以上。
○激情创业的青春
“我做事的原则是:第一不想抄袭别人, 如果别人做过, 我就不去做了;第二不想做自己会做或者已经做得很熟练的事情, 就是想创新;第三我还是想做些有意义的东西, 除了能赚钱, 还有社会影响力。”——孙陶然
1991年, 孙陶然毕业被分配到老家吉林长春一家建筑公司, 回忆当年, 孙陶然笑称在北大见过了世面, 这份“分配”更像是“发配”, 以至于还未入职就要离职的决定即便在那个以“铁饭碗”为至上标准的年代被人认为不可思议, 他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公职、户口、住房、待遇、薪酬, 所有这些东西都不应该是影响我选择的因素, 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你在乎这些东西, 他们就会像链条一样拴住你, 人应该学会自己控制自己。”孙陶然说。
回到北京, 孙陶然进入了四达集团所属的广告公司, 在半年内升至常务副总。1 9 9 4年, 他创造了国内第一个平面媒体的行业专刊——《北京青年报》的电脑专刊, 三年后创收数千万元;紧接着, 联合创办直投杂志《生活速递》;投资老同学赵文权的“蓝色光标”公关公司, 其中最广为人知还是“商务通”的传奇。
多年后, 对于商务通案例的自我解剖, 孙陶然在他的《创业的36条军规》中如此描述:我只是把营销教科书中的“4P理论”用到极致。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这些搞营销的人都知道, 但当你真刀真枪在市场上干时, 还需要一份胆气, 以及冒险式的创新。事实证明他成功了。“商务通”第一年的利润就做到了3.5亿, 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70%。甚至被写进各大商学院经典营销案例中。
○直面创业路上的三道难关
“所有的成功都是一条很艰辛的道路, 看似辉煌的表面, 其实只是短暂的一个时点的东西, 大量的时间都处在挣扎、拼搏、奋斗的过程。”
说到创业之路, 孙陶然说:“和所有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样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困难, 最难的我认为还是找准方向、找对人和找到钱。谁要是能把这三个问题处理好了, 基本上就度过创业期了。”
第一, 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他应具备多种素质, 比如他有丰富的经验、良好的知识储备、强大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毅力等, 同时他还必须要有预见性, 能够对经济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有前瞻能力, 当然这个能力是他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只有看到别人没看到的地方、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思路、创新出别人创新不出的产品, 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第二, 创业不可能靠创业者单枪匹马, 他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团队去理解他的理念、执行他的理念。当然一个高效的团队首先应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成员之间能够彼此信任、互相配合。能够带出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团队也是对创业者的极大考验, 他嗅觉一定要灵敏, 能够选用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并且能够管理好这些人才。企业需要有一个灵魂式的领军人物, 还需要有一支团结协作、共同战斗的团队, 有主有辅、各司其职, 才能把企业慢慢做大做强。
第三, 创业者头脑一定要清醒, 不要被资本所忽悠, 对于你来说, 最应该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企业如何赢利, 如何赚到钱。商业模式就是你赚钱的方式。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得到大多数用户的认可, 并且他们能够接受你的收费方式, 你才能赚到钱, 你的商业模式才是成立的。我相信, 也许有不赚钱但有价值的企业, 但一定没有赚钱但无价值的企业, 先让企业赚到钱, 这是创业的头等大事。
○八年建成最大便民服务网
如果可能, 创业要选择最肥的市场入手, 在一个大市场中占有一个小份额就了不得。选对创业方向事半功倍, 不要会啥做啥, 要抓住用户的强需求创业, 在个人爱好、个人特长及市场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创业36条军规》
2004年, 孙陶然凭着天生的敏锐捕捉到金融服务这一新兴的产业, 他也从生活中发现两种硬需求:第一是缴费难, 第二是电子支付体验差。
孙陶然坦言, 对于这一次创业他感触很深, “前面几次都是看到一个机会, 别人提出一个设想, 一步一步的就做起来了。但拉卡拉却不一样, 这是个全新的行业, 毫无经验可言, 全靠自己朝着“创造便利生活”的梦想”摸索着前行, 甚至还需要一次次向投资者甚至消费者讲述。”但是同样的, 这一次创业也是孙陶然劲头最足的一次。休息了两年, 将自己以前的商业思路重新复盘, 他觉得这些在实战中总结出的做企业的规律, 可以帮助他更好的开拓新战场。
“刷卡支付”的方式也由此诞生:不改变原有习惯, 不用开通网银, 没有繁琐的登陆过程, 一刷OK。比起虹膜支付、声音支付、指纹支付等听起来很炫的方式, 刷卡支付大众性十足, 也正是因为这份“接地气”的特质, 拉卡拉得以迅速开辟市场, 抢占先机。
从2012年开始, 拉卡拉在个人市场、商户POS市场加大了推广投入, 而这个思路的确立, 也标志着拉卡拉正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孙陶然如此总结拉卡拉的过去。而他所坚持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拉卡拉公司的鲜明标签。作为拉卡拉的决策者, 孙陶然对未来很有信心:“拉卡拉做的是有价值的事, 拉卡拉要成为有价值的公司, 要成为百年老店。”
○《创业36条军规》摘录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
在我看来, 人可以分为两类:侠客型和团队型。侠客型的人喜欢单打独斗, 适合做艺术、工程师等工作。团队型的人适合在一个团队中工作, 其中约1%左右的人是领袖型, 9%左右是干部型, 适合追随领袖共同领导团队, 而90%的人只适合做群众。
创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很多人喜欢使用各种绚丽的词汇来描述创业, 例如“伟大事业”, 其实根本不必如此, 不要把创业想得那么高深莫测, 创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伟大的企业都源于伟大的梦想, 如果你有梦想就去创业吧。如果你不喜欢创业,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都不要去做。过去20年, 我自己亲自操盘和参与过的每一家公司 (这些公司都做到了行业数一数二的位置) , 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梦想。
创业是件很难的事
“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创业是人生大事, 想清楚再出发, 创业比打工难百倍,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九死一生的幸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在自己的爱好、特长和市场需要之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公司、适合自己的岗位去打工是本份。
伟大不是模仿来的
3.自我心性的超越 篇三
成功艺术几乎可以展示作者的心灵。当论及一个画家的艺术时,固然离不开对他的经历、性格、气质和知识的考察。然而既是评价他的艺术,主要的依据,当然只能是他的艺术作品。 近年来,画家寇月朋在“心安则静,心静成佛”的状态下一举推出了《清净世界》一系列的作品,以其佛光普照、博爱至深的佛教主题和“西为中用”的表现手法,显示其特殊的艺术魅力,赢得了普遍的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有的评价他的作品,“把自己悟出的禅宗道理用于构图布局,能够别开生面”;有的赞赏他的作品,是“净的境界,具足了真、善、美,契合了诸佛菩萨的广大慈悲和无量功德”;还有人褒奖他的作品,“表现的是世界上人类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我以为,寇月朋的《清净世界系列》系列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创造,更是一种审美理想的崇尚和追求。当这种审美理想凝结、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以后便构成艺术特定的精神指向,那就是赋美学以信仰品质,在信仰中开启相应的艺术形式。应该说,这个在近百年来都未能得到重视的艺术与宗教关系的问题,因寇月朋《清净世界系列》的美学文本出现而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多年对佛学的深入研究,构成了寇月朋对佛教的信仰,学佛、信佛使他感悟到“佛在心中”的那份坦荡和宁静、善良和仁爱。作为一个画家,表现这种审美理想的冲动使他情不自禁地以绘画语言来描写心中的佛。于是,“生活在佛中,佛在生活中”的《清净世界系列》作品应运而生。画中取材都来自于佛家生活,追求的是一种清淡空寂的境界。语言纯粹简洁,仿佛听到天外飘来的佛音,没有五官的喇嘛造型更增添了佛音的神秘。传统的笔墨,彰显的是写意精神,意象的表现也不失浪漫的手法;色彩只限定在黑、红、黄的色调层次变化,适当地汲取了西方光影、色彩的绘画元素,使佛堂之气的渲染和意境的营造,透出一种禅意。寇月朋以一位修行者的眼光和思维,去发现和参悟佛的真谛,从中都能看到他“无心而用,用心而无”的创作状态。诚如寇月朋所言,他的《清净世界系列》是想告诫人们,“人本身自己要有精神上的提升、拓展和超越。这种拓展和超越是把人们由原本的世俗之情引领到一个更高的澄明之境,人由此可以脱胎换骨,超凡入圣”,迷乱的灵魂得到了洗礼,烦躁的心灵得到抚慰,更能体现出清净本身的意义。回归和谐,回归简单,回归质朴,回归灵性,回归完整,回归自然,使徘徊不定的人们,重新调整自我心性超越的方向,重新确立具有信仰品质的审美理想,重新建立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正是寇月朋《清净世界系列》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他将自己对佛教深切真实的体悟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之中,用中国画的写意与写实和没骨画法融为一体,让具象与抽象、水墨与色彩冶于一炉,虔诚地去绘制每一幅清净庄严、慈悲为怀的菩萨及佛家弟子,一笔笔折射的是信仰所在,一层层凝聚的是平和世界,画《清净世界》是一种修行,赏《清净世界》也是一种修行,以艺术家清净之心绘制诸佛法相,又以诸佛法相德行普渡众生,使人们放下自我,“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朱光潜语),达到心灵的真正净化。 可以说,寇月朋的《清净世界系列》兼有高尚的质朴和典雅的粗犷两种品质,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具有东方艺术神韵的样式。虽然在他的作品中,这种样式才初步确立起来,但对于一种新的领域发现与创造来说,已是很坚实的起步。这两年,寇月朋保持着“灵化”的佛家境界,从《清净世界系列》的创作艰辛中获得了丰收的甘美,更重要的是他在诚恳与实实在在地接近现实的本质之时,接近了艺术的本原。艺术说到底是表现人性向终极意义投注关切的程度,寇月朋今后可能会继续画《清净世界系列》,也可能不画,去画别的系列题材,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目标,接下来是一如既往的期许和实践。
4.超越自我成功的故事 篇四
一位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说:“地震当晚,就在我们住的那片楼房倒塌的那一刻,一块巨大的钢板重重地向一对年轻夫妇的头上砸来。夫妇两人临危不惧,一起拼命地用血肉之躯撑起了那块千斤钢板。只因为在他们身体下,还有一个婴儿。当民兵把他们的孩子从钢板下抱走那一刹那,钢板再一次倒下,夫妇俩被压死在下面。事后有专家估算了那块钢板的重量,至少有两吨重!而今天世界的举重冠军能举起的最重杠铃,也不过三百公斤!这就是说,夫妇两人用双手举起的重量,比世界冠军举起的重量还要重七八倍!”
还有一位母亲,有一天去楼底下和邻居买菜。回来的路上,离家只有十几米的地方,在12楼的年仅两岁的女儿看见妈妈回来,立刻趴在阳台上向妈妈招手。孩子一不小心身体探出窗口,突然摔下楼去。那位母亲急了,使出全身力气疾步向孩子跌下来的方向跑去。就在孩子落地的一瞬,母亲准确地一把接住了孩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事后人们做了一个实验:让一队消防队员从离那座楼十几米的地方跑去,在与孩子下落的高度相同的地方,接一个与孩子体重相等的物体。结果没有一个消防队员能办得到。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母亲接的是她的孩子,是比她生命还要重要的宝贝,是能够激起她强烈的母爱——一种伟大精神力量的孩子;而消防队员接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物体,一个不能使他爆发出任何精神力量的物体。
再举一个更贴切的例子。
一位妻子对她身患绝症的丈夫说:“如果一百个患你这种病的人只有一个能活下来,那么那个人就是你!”这句话从他妻子的嘴里说出来,是多么鼓舞这位丈夫!就在大家都确认这位丈夫没有生存希望的那时,丈夫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真的成为了“那个人”。
试想:一对年轻的夫妇平常的力量怎么会比世界冠军举起的重量还要高出好几倍?!一位柔弱的母亲怎么会比一群强壮的、受过严格训练的小伙的奔跑能力高?!一个病重得连医生都没有回天之力的人,仅凭妻子一句话,生命的企盼怎么会成为奇迹般的现实?!
人在大灾难来临时、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只要他(她)心中还有爱、还有期待、还有希望,那瞬间爆发出的精神的力量,是普通的力量无法比拟的。说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毋庸置疑。我最喜欢黎家明大哥的这句话:精神无止境,生命有奇迹。原因就在此。
5.自我认识 自我挑战 自我超越 篇五
几十年来,在党的长期教育和各级领导与同志们的帮助下,以及一届届学生的鼓励和督促,我逐渐体会到了做老师的真谛,那就是坚持自我塑造,追求业务精湛,人格高尚。在我心里有些话几十年来是刻骨铭心的。比如说什么人才可以做老师呢?在汉朝的《韩诗外传》里韩婴讲过“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也就是说做老师应该是智慧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思想言行都可以做学生的榜样。社会上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老师的,因此我就牢记住这句话,否则就丧失做一个老师的资格。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什么最有力量?乌申斯基讲得非常清楚:“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因此在我心目中一直是有很多人格高尚的榜样鞭策着我前进。比如说上世纪初,鲁迅先生在北平师范大学讲课,来听讲的`人越来越多,礼堂容纳不下,只好挪到大操场上。他站在一张方桌上讲,听课的学生人山人海,鲁迅先生讲得那么滔滔不绝,因为他讲到学生的心坎里,青年应该走怎样的道路,应该怎样以国事为己任,前进的方向在哪儿。那时候没有扬声器,没有扩音喇叭,在秋风萧瑟中,听的人和讲的人心灵是如此交融:为什么鲁迅先生讲课有那样的感染力和辐射力?那是因为他人格高尚,学识渊博。我想到我们上海的那些老前辈苏步青先生、谢希德先生,我多次聆听过他们的教诲。在他们面前,我始终感觉到是高山仰止,我与他们的距离是天壤之别,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我又想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们学术渊博,人格高尚,是多少年来勤奋努力、自我修养的结果。几十年来我追求教师人格的力量,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自我认识也就是说我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因为这是追求教师人格力量的前提。中国人有句古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己很难,所以才可贵。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要比的,教师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总是要比,可是比什么,和谁比,我觉得其中非常有讲究。我这一辈子也跟人家比,比出自知之明,比出清醒地认识自己。我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我的教育教学经验说到底,都是学大家的,或者说是“偷”大家的。我每听一节课,包括听我徒弟的、听青年教师的课,我都是张开我的感官,运用我的思维器官去学习,因为我信奉“博采众长”,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大家的智慧是无穷的,我听报告,跟人家谈话,总是要拿这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我觉得教母语一定要与外国人教母语比较,但是我只停留在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断的比较上。比如说中国人怎么学母语,外国人怎么学汉语,外国人怎么学他自己的母语,中国人怎么学外语,我想得很多,也做了一些零星的比较,不成系统,认识肤浅。有一次我看到洪宗礼先生主编的中外母语比较研究的洋洋大作,我深感汗颜,他怎么想得就那么深,那么细,那是努力呀。还有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自认为教课是认真的,课前认真备课,真有点像张志公先生讲的那样着了魔。先拼命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然后把上课的每句话都背出来,然后再口语化。我洗衣服也在考虑,拣菜也在考虑,乘车也考虑,乘过站是常有的事,我怎么讲,学生听得才舒服,学得才愉快。可每次上完课,我总是觉得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充满了不足和缺陷,于是我再写下“教后”,就是说记下学生学习的闪光点,记下自己教的不足。这样用两把尺子比,我就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又比如有的应该说属于常识问题,我长时间用错而不知。讲音乐,“下里巴人”,那是通俗的、低级的,“阳春白雪”是高级的、高雅的,可是
6.认识自我 超越自我解读 篇六
一、班会背景
初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知识的增多、社会交往的复杂,自我意识进一步得到发展。他们在自我认识方面已由童年期借助家长、老师转为以自己为主体来认识、评价自己;在自我态度方面,他们也有了明显进步,不再盲目听从别人的议论;在自我评价方面,他们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改正等品质是逐步提高的;但作为未成年人,他们在自我认识、自我态度、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改正方面仍有较大的不足,具体表现为:
自意识盲目膨胀,以自我为中心,与父母、老师、同学关系紧张,遇事易偏激; 对于自身的不足,不能坦然接受,更不能积极主动地去改变自我、超越自我。
作为老师,我们一方面应当肯定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为他们的成长而欢呼,同时又要耐心教育,积极引导,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向良性方向发展,做到悦纳自我、超越自我、消除自我中心。
二、班会目的
1、引导学生的自我意识向良性方向发展,做到悦纳自我、消除自我中心。
2、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改变自我,超越自我。
三、班会准备
1、召开班委会商量班会的策划组织。
2、布置学生以“珍视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3、指导学生排练节目。
4、班会主持:班主任
四、班会过程
(一)程序
1、导入:先让学生对自我进行评价,然后进行心理成熟自测。老师在学生初步体验的基础上,指出认识自我的重要意义。
2、第一环节:展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感悟到认识自我首先要悦纳自我,敢于表现自我。
3、第二环节:相声表演,使学生在笑声中明白如果自我意识盲目扩大,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态,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发展。
4、第三环节:观看录像《心灵的舞蹈》,让学生感悟认识自我的最终目的是超越自我,只有超越了自我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学生演讲《超越自我》,寻找超越自己的方法。
5、结束:欣赏诗歌朗诵《我就是我》。
(二)活动纪实 导入
主持人: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认识自我”这句镌刻在古希腊德菲尔城阿波罗神庙里唯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我认识的程度,对其自身发展而言,尤显重要。
也许很多同学会说,世上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自己,我当然认识自己了。但事实是否如此呢?下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测试。(首先请每位同学对自己是否成熟作出评价,学生完成后,发《心理成熟度自测表》,学生的自测情况是三分之二与预测不符合)
文学家苏轼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有时比认识别人可能更要困难。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如何抉择积极或消极的
自我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换句话说,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否正确认识自己。
第一环节:悦纳自我,表现自我
主持人:首先我们请谢××同学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谢××拿着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那是在非洲加纳的一所寄宿制中学里,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他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到:“一个黑点”。老师非常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他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齐声回答:“一个白点”。老师高兴地笑了:“孩子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
学生听完后展开热烈讨论。
学生A:第一次孩子们只看到了白纸上的黑点,老师很沮丧,因为这表明孩子们对自身认识不够,遇到挫折时容易自卑。第二次孩子们看到了黑纸中的白点,说明学生遇到挫折时还能看到自己好的一面,是乐观的、不畏挫折的,因此老师高兴地笑了。
学生B: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我们应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要用欣赏的目光来看自己,即使你可能有很多不足,因为只有先看得起自己,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C:我对“勇于表现自己”这一话题,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在小学时,我在课堂上很活跃,经常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我知道这样能提高听课效率,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但上初中后,我的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觉得自己懂就行了,没必要刻意出风头,于是,我的声音在课堂上消失了。随之,我的成绩逐渐变得不稳定,甚至开始下滑。现在我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我也发现这个问题在很多同学身上存在。最后我想对大家说:在小学曾辉煌一时,并以特长生的身份自豪地迈入省实实验班的我们,就甘愿这样庸庸碌碌过完三年,然后离开省实吗?现在该是发奋的时候了,机会就在眼前,勇敢的去表现自己吧!即使遇到挫折,记住,坚持就是胜利!主持人总结: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世界,如果你把目光都集中在痛苦、烦恼上,生命就会黯然失色;如果你把目光都转移到快乐之中,你将会得到幸福。同样的道理,面对自己,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你将会悲观绝望,停步不前;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你将会充满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首先就要悦纳自己,敢于表现自己。
第二环节:消除盲目自信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主持人:当然,如果自我意识盲目扩大,就会走入另一个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极端——以自我为中心。那么自信与自大有什么不同呢?下面请欣赏相声表演《自信与自大》。
甲:大家好!好久没见大家了!没想念我们吧?
乙:或许大家都只在想念我呢!
甲:是不是啊?
(同学们:不是!)
甲:听说你知识渊博,想必你对一些问题肯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吧。
乙:有眼光!你说!甲:听老师说,自大就是自以为了不起,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因此,自大和自信其实是一回事嘛。
乙:NO!NO!NO!自大和自信有着根本的不同。举个例子,像英国曼联足球队的贝克汉姆其实就不够我帅,但英国人没眼光,竟选他为英国最性感的男士。结果他以为自己真有魅力,谁知一上街,一大群人把他臭揍了一顿。这就是自大的后果,明白了没?
甲:那么自信呢?
乙:自信嘛!就好像我!一个英俊潇洒、玉树临风、风度翩翩、人见人爱的大帅哥,你看!(作自我陶醉状)
甲(抱着肚子大笑):你是大帅哥?咯?? 乙:你不信(整整衣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甲:广告时间到了。请喝杯茶,吃个包,不要走开哦。
乙(作甩头状):飘柔,就是这样自信,洗你头发更洗你体发。真的不伤手哟。
甲:好恶心啊,这么多头皮!
乙:你说什么?!甲:自大狂。其实我一直有点事想跟你说??但又怕说了没朋友做??你愿意听吗? 乙:说吧!
甲:就四个字?? 乙:快说。
甲:准备好了吗?
乙:再不说,我就走人了。
甲:你好样衰!(广州话,你好难看)
乙:(晕倒在地上,身体不停颤抖,呈癫痫状)
甲:晕得都特别恶心。
乙(爬起来):我不演了!bye-bye 甲:哎哎,你不要走啊。我不是故意刺激你,主要是你太自大,大家都受不了了。乙:没有啊,我只是自信而已。
甲:自信是什么呢?见政治书第n行第x页。自信是件好事,但不可以盲目自信,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度。过了头就是自大。
乙:你又在骗人。
甲(指着同学们):不信你问问他们。(同学一起大声说:“当然是了。”)
甲:看看我们的班长lulu,虽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可人家却在各方面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比你的洗厕所帅哥奖实用多了。
乙:看来,我真的好失败?? 甲:说了这么久,广告时间又到了,请喝杯茶,吃个包,不要走开哦。
甲乙(渴望的样子):我只要lulu。
主持人:两位同学精彩的表演给我们带来了笑声,相信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考。请同学们简单讨论一下,然后说说你们的看法。
学生围绕“自大与自信”、“以自我为中心的危害性”、“我们应采取的措施”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D:一个狂妄自大的人,会蔑视别人的存在,从而使他人疏远他,他自己也会慢慢地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的圈子里不能自拔。并且当他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又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莎士比亚说过“嫉妒是一只绿眼睛的魔鬼,他会吞噬你的身心。”
学生E:在现今社会中,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性格是狂妄自大的,他肯定没有好的人缘,他也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因为大家都不愿和他合作。学生F:我最大的毛病就是有时只顾及自己的感受而没有顾及别人,比如讲话比较偏激,遇事不够理智,得罪了不少人。记得这个学期的一个星期六,我和几个回校体检的同学违反学校规定,在学校踢足球。一位在场的老师批评制止了我们。当时我只考虑到自己,而没顾及其它,就当场和这位老师顶撞起来,并讲了一些过激的话。后来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我认识
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我也逐渐成熟起来,尤其是在和他人交往这方面。我觉得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一不能太自我,要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想问题;第二遇事要理智,保持清醒的头脑;还有就是要心胸宽广。
主持人总结:自我为中心者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只关心自己的得失,总是生活在自我的小圈子中。由于自我中心者总跳不出自己的小圈子,很容易形成心胸狭窄、孤僻偏执等不良人格特征。
要消除自我中心,一是要主动和他人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平时,主动关心、帮助他人,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二是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主动担当各种社会角色,通过各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第三环节:超越自我
要正确认识自己,除了要悦纳自我,消除以自我为中心外,还应该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是在客观分析自己不足的基础上,针对不足,主动弥补。下面我们看一段录像《心灵的舞蹈》,也许你会受到一些启发。(录像主要讲的是一位高位瘫痪的女孩田甜面对生活的磨难,勇于拼搏,用嘴叼着笔学完中学课程,并掌握了熟练的电脑技术,在全国性的动画制作比赛中获得金奖,还出版了有关动画制作方面的专著。录像来源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主持人:田甜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勇于超越自我的人,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是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我们应怎样超越自己呢?看看邵韵怡同学是怎么说的?
邵韵怡演讲《超越自我》:
大家好,在我演讲之前我想大家先听一段音乐??从音乐中你领略到了那种让人振奋的雄壮吗?你感受到那种激昂的气势吗?猜得出是谁的音乐吗?对!就是贝多芬。从贝多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的、不怕困难的音乐家的进步,我们看到了他成功地在困难中超越了自己。讲到超越,其实就是提高、进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是一场比赛,必须不停地前进,一步一步跨向目标,实现理想。在这场比赛中,我们必须经常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最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时时求进,才能取得胜利。并且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超越了自己的人,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记得上初中后有段时间,我常常埋怨自己每次测验总是粗心大意丢分。那时,爸爸就跟我说:你埋怨有啥用呢?能改变事实吗?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改造自己呢?是啊,遇到困难只懂得埋怨,不懂得克服就没有用。爸爸还说:“即使你已经很成功了,你也要去不断完善自己呢!不进步就是退步,明白吗?”
是的,运动员邓亚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她的乒乓生涯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她的成功就是从每天的超越开始的。大家都知道邓亚萍是一个矮小的人,手短脚短,打起乒乓球来的确是挺吃亏,她当初进国家队,并没有谁看好她,然而她非常刻苦,她抓紧了每一个机会练习,每天地积累技巧经验,克服一切困难。她说:每天我都要自己的技术有所提高,有所进取,即使是我拿了多少个世界冠军,我依然要超越自己。
从这句话中或许就可以看到邓亚萍保持成功的秘诀。永不骄傲不自大,永远谦虚地学习,追求进步,成功的大门就永远向你敞开,因为你有了那把金钥匙。所以,我呼吁意志上的超越,心理上的超越,行动上的超越。去越,越过一道一道坎,不断向前留下你的足迹吧!
怎样超越自我呢?我觉得首先要认识自我,心中要永远有一面镜子,时常照照自己,找找自己的不足,去改进。每天改进一点,克服一个小困难,那就是超越了自己。同时还要以 一个非常公正的眼光去审视自己,也要去相信自己,因为,如果你觉得你自己没有优点,全身上下只有缺点,那似乎就难以超越什么了。
人生就像一所学校,我们永远都在这所学校学习,每一个生活上的困难就是一个测试,在这 些测试中,你能拿多少分呢?这次你拿了80分,下次你不希望那90分吗?努力吧!去超越自己!
主持人:请记住,认识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矿,拥有自信、自主、自爱,你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展出现应有的风采。
最后请听徐鶄和赵韵的诗朗诵《我就是我》,并以此结束我们的班会吧。
我就是我
一
我就是我
女孩的体魄
男孩的性格
十四岁肆意挥霍
喜怒哀乐
二
脚下的路
无论多么坎坷
摔倒爬起 依然是
洒脱的我
即使置身于痛苦的世界
也不乞求怜悯与施舍
宁愿用稚嫩的手
把未来的道路开拓
三
失败与成功
——黎明与黑暗的拼搏
每天的太阳
都在我手中捧出
微笑与欢乐
不会无偿地给予
阳光和草地
可供我小憩 岁月和年华
在急剧流失
不去贪恋 逗留
也不曾 沉没
因为 明天
还有片片荒漠
让我去播种绿色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神东:超越自我创造辉煌 篇七
神东企业文化是经过神东二十多年的创业、发展, 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培育、积淀形成的, 是神东价值理念和实践行为的高度统一, 是神东创造辉煌业绩、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源动力。神东企业文化的形成与神东的发展历程相适应, 并随着神东的发展, 内涵不断丰富与提升。
煤田开发建设初期, 在世代流传“穷山恶石头, 十年九不收”, “男人走西口, 女人挖苦菜”的艰苦环境下, 神东煤炭的前身华能精煤公司正式挂牌运营, 被列为国家“七五”期间重点项目, 员工们在此过程中培育形成了“艰苦奋斗、开拓务实、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 孕育了早期的神东文化。
煤田战略调整阶段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神府东胜煤田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发展规划发生了重大转变和历史性突破, 集团煤电路港航一体化建设, 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格局形成。在这个时期, 神东矿区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技术、高效率、高效益”的建设方针, 逐步探索出了优良地质条件与先进开采工艺结合的高产高效建设道路, 突出“精干高效”的价值理念, 为以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争得了优势, 为神东企业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跨越发展期的1998年至2008年, 神华集团站在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 审时度势, 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对原神府精煤公司和东胜精煤公司的人员、资产、资源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2005年, 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成立, 依托神华矿路电港油一体化模式, 大胆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 坚持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企业建设, 建成了以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全国首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 成为煤炭产业技术升级的见证和煤炭产业自主创新的示范。期间凝炼形成了神东“安全、高效、创新、和谐”的共同价值观, 提升了“神东煤、神东矿、神东人”品牌价值, 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神东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
煤田在大神东建设时期的2009年5月20日开始至今, 按照“科学发展, 再造神华, 五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发展战略, 将原神东煤炭分公司、金峰分公司、万利分公司、神东煤炭四公司整合成神东煤炭集团。神东集团公司的成立, 为神东矿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标志着神东事业迈上新的历史时期。神东企业文化建设以原神东煤炭分公司企业文化为核心, 启动了企业文化诊断提升项目, 对四公司的文化进行融合, 建设独具神东特色的优秀文化。
公司制定下发了《企业文化理念传递方案》和《关于加强神东企业文化宣贯实施意见》, 在全公司范围内巡回宣讲。通过宣传推广、全员培训、知识竞赛、文化创新等活动方式, 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开展企业文化宣贯活动, 使企业上下对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和广泛认同, 实现价值观内化于心;将价值理念贯穿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中去, 使价值观转化为员工可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实现价值观固化于制;把价值观体现在生产经营管理之中, 体现在员工日常行为和企业形象之上, 使价值观外化于行、显化于形。
公司以安全文化建设为重点, 持续开展了安全文化知识竞赛、安全文艺演出、安全专题摄影巡展、安全知识网络有奖竞答等活动。2008年, 在员工中开展了“岗位风险在心中”演讲比赛, 开展了“岗位安全风险预防和岗位应知应会”比赛, 举行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宣教活动;在员工家属中开展了“一人安全全家幸福”演讲比赛。2009年, 开展了“本质安全示范年”活动, 举办了大型安全漫画展, 编辑了《神东故事》、《画中有话》员工安全漫画集。2010年, 围绕“规范执行年”主题活动, 重点推进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转化和执行, 规范标准与流程, 加大了文化建设考核力度。一系列措施使文化在建设中进步, 在传承中升华, 产生了聚能效应, 企业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 公司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手进行了文化诊断和效能评估, 并形成了《神东企业文化诊断提升项目诊断报告》, 找出与神东发展战略不相适应的理念、制度和行为, 在此基础上修订了《神东企业文化手册》, 在传承的基础上构建起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建设世界领先、安全高效的大煤炭集团, 成为神华的品牌、民族工业的品牌、世界的品牌。”在神东煤炭集团成立大会上, 神华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张喜武高度概括、描绘了大神东新愿景。“把握新公司的愿景使命, 做贯彻神华决策的排头兵, 做世界煤炭企业的领跑者, 做传承企业文化的火炬手。”神东煤炭集团总经理、董事长翟桂武在集团成立当天号召领导班子带头做企业文化的传承者。
8.超越自我的贾奴峰 篇八
山峰:贾奴峰(Mt.Jannu),7710米,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
路线:西侧柱状山体路线(3000米/Vl,WI+4,80℃ 冰壁,M5)相同路线下撤
时间:2007年10月14—23日
风格:首次阿尔卑斯风格登顶
攀登者:Valery Babanov和Sergey Kofanov
赞助商:Bask、Scarpa、Grivel、Beal。Julbo
2007年10月21日,Valeri Babanov和Sergey Kofanov完成了一次精彩绝伦的首登,以纯粹的阿尔卑斯风格攀登海拔7710米的贾奴峰西山脊路线。Valeri Babanov是仅有的两位曾两获金冰镐奖的登山者之一(2001年单人登顶Meru中央峰鲨鱼翅路线;2003年首登努子东峰)。
10月16日,海拔6400米
强风吹打着暴露在山脊上的我们,厄运就在这一瞬间发生。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股强势的气流吹走了手中的帐篷,带着它往空中旋转,然后急速沿刚刚攀登过的岩壁向山脚跌落。恐惧混合着一丝绝望。身体里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猛然间给与我无穷的能量。我不假思索迈进齐膝深的雪坡,向着垂直深渊冲去,试图不惜一切代价挽救正在逝去的攀登机会。就像是动作电影,我一口气跑出去几百米,当然还要多亏帐篷奇迹般地突然停住。我扑了上去,把帐篷压在身下,死死抓住不放。
“这算什么?来自未知世界的警告?还是上天的保佑,让我们依然可以继续攀登?”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半小时后黑夜来临。强风裹挟着雪片疯狂起舞。天气开始恶化,耳畔响起愤怒的雷声。残酷的自然折磨着我们直到天明。
现在回望这次攀登,我完全想不通当时哪来的力量,就在前一刻身体因为疲劳极度虚弱,惟一的欲望就是坐下来好好休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地彻底放松。在这样的海拔高度,思维变得模糊,世界仿佛已然静止。
海拔7710米的贾奴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山峰之一。奇异而高傲的山形,它高耸于天际的冰岩混合山脊构成了威严的山肩,如同大鸟的双翼。在这之上,就好像是大鸟的头部,矗立着顶部的岩石堡垒。
LioneI Terray领军的法国队在1962年春季首登贾奴。这次“围攻”风格的攀登是从南侧完成,使用了固定路绳与过渡营地。当时这被认为是喜马拉雅技术难度最高的路线之一。
历史上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最终触摸到了这颗喜马拉雅的珍宝。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一条容易的登顶路线,而贾奴则被理所当然认为是最困难的7000米级别山峰之一。距离首登12年之后,1978年,英国人Brian Hall,Alan Rouse、Rab Carrington和Roger Baxter—Jones沿法国路线实现了首次阿尔卑斯风格登顶,1989年的“TomoCesen”路线北壁单人攀登引发了广泛的争议。真正让更多人了解贾奴峰的是2004年俄罗斯北壁直上路线,那次攀登荣获年度金冰镐奖。
所有路线都是艰巨的挑战,全面考验攀登者的能力。攀登贾奴就是前往未知世界的冒险,与选定路线的复杂度相关的是,结果的不可预知性也成倍增加。而极端不稳定的天气,飓风级的狂风,稀薄的空气,低温等,都进一步加剧了技术难度造成的困难。
10月17日,海拔6700米
天气最终还是恶化。能见度降到只剩十几米,有时甚至完全无法看清前方。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在促使我们继续向上,真是疯了。
山体的坡度逐渐陡峭,在有些地方岩石已完全裸露。我们用一根五毫米静力绳结组攀登。我非常清楚这种做法愚蠢透顶;因为静力绳根本无法承受其中一人滑坠时瞬间产生的强大拉力,但我们也不想再做什么改变。无论怎样,想到自己正和搭档拴在一根绳索上会让人好过一点,至于不好的一面现在还是少想为妙。
这是发生在两个疲惫的肉身与愈发疯狂的自然间惨烈的战斗。我知道我们永远都不会赢,但还是有一种力量推动着我们绝不停息地攀登。可能是性格中的顽固,或者是对生活的热爱了因为我们此刻做的事情就是真实地生活。每个人都有各自对生活的理解,有些受视野的局限满足于安稳,从不思考抬头看看周围的世界。可另外一些人,就如同我们,却永远需要通过充满危险的,不可预知的生活去确认自我的存在意义。
有时我会以为不是在登山,而是沿着一条巨大的垂直通风管道攀登。在风力的作用下,雪粒如迎面飞来的铅弹砸在身上,即使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也能感受到冲击力。身处在上升期的风暴中,我们几乎只能摸索着攀登。我注意到右侧有一座高大的冰塔,于是建议sergey横切到其下方以躲避狂怒的风暴。换作其他情形,我绝不会在这块巨大的悬空冰体下寻求掩护,但是现在疲惫的身体需要休息。
两小时后,我们基本确信这里足够安全,甚至可以搭帐篷宿营。特别是我们没有更多别的选择——暴风雪还在持续,很快就将天黑,如果再往上究竟会遭遇什么样的地形?只有上帝才知道……
10月18日,海拔7000米
20分钟过去,我依旧在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此时我的绳伴sergey也已在距我身下很远的一个保护站停留了很长时间。由于岩壁上的一块岩石凸起,所以他看不到我。这样其实更好,当怀疑与恐惧来临时,我更愿意独自面对。
眼下的情形说穿了很明白——我位于一段陡峭冰槽的中央,再往上的路被接近垂直的黄色花岗岩岩石带阻断。从我所在的位置看,它是无法通过的。
大多数时候这也没啥难办的,但现在整个岩壁都被连续的流雪扫荡。不是那种在阴云密布的天气里从空中飘落的降雪:此时是寒冷的晴天,但是风速……肆虐的狂风击打着山脊,吹起成吨的积雪,然后一股脑向山下袭来。幸运的是因为躲藏在山脊线的下方前进,所以我们还没有完全感受到狂风的力量。但即便这样,也不禁对继续攀登的必要性产生严重怀疑。
在那一刻,我的内心中有两个矛盾的声音在激烈辩论着。其中一个总持怀疑的态度,他行事谨慎低声对我说:“停住,看看周围,你已经到达极限了。头顶是无路可通的悬崖,在悬崖的上面又会是什么呢?是未知,只有你们两人去面对它。你没有后援团队,现在下撤不是更好吗,选择相对容易的办法?仔细想想!或许这是你生还的最后机会。”
另一个则是乐天派。他总是会鼓励我,给我力量,引导我穿越生命的荆棘。他说道: 别担心,事情都会顺利的。你管这叫困难?这不过是场比赛,参与坚持就能够获胜。但是,假如你现在决定下撤,那么你也就彻底失去重来的机会了。不要在已经得到的成就前停止脚步,拥有信念,就可以实现梦想……
一段时间后我感觉到流雪力量的减弱。甚至可以抬头观察四周的环境。我仔细检视上方的花岗岩褶皱,注意到有几处表面覆盖着薄冰,这或许将是可行的路线。
我调整了情绪,让“怀疑者”的声音安静下来。我开始往上攀登,几乎是在同时紧绷的神经也得以放松。我知道自己已经越过最艰难的障碍,这使我感到振奋。我越攀越高,直到整个绳长。是的,这个问题很复杂,但依然有解决的办法。
我用两根冰锥建好保护站,然后拉了三次绳索——这是给sergey的上升信号。喊话根本不管用,因为呼啸的风以及两人间的距离将所有声音淹没。sergey跟了上来,然后我在他的保护下往更高处攀登。我沿着薄冰壁上攀,有时会遇见裸露岩面,必须横渡至紧邻的冰壁上继续攀登。这种地形我应付起来得心应手,要好好感谢过去那么多次冬季攀登所给予的经验。
随着高度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深入到贾奴巨峰那从没有人探索过的区域。前方的地形是任何资料上都寻找不到的。这让我兴奋感觉精力充沛。我喜欢这里, 个将其粗犷和真实一面展现出来的世界。时常我也会自问:“为何要这样做?”答案是:“就是喜欢,我不想停下脚步。这是我的生活方式,我不想有什么改变。”
我非常喜欢梅斯纳尔在被问到关于生活方式时的回答:“人与人之间既是相似的,也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他的生活方式。对于一个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并鼓起勇气坚持走下去的人,他是不会错的。只是更多时候人们都会被劝说停留在当前状态中,不要做出改变。”看上去,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尽管它称不上轻松。
曾经有几次身处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当身心承受到达极限时,攀登本身已经失去所有意义。但同时我也很清楚,如果得以幸存,那我肯定会再次义无反顾地走向大山的怀抱。因此,我从来不给自己妥协的余地。山峰和攀登在我的心中占据相当重的分量,绝不可能轻易放弃。这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是在冒险中寻求刺激。真实原因是山峰就存在于心里,是身体的一部分,没有它们剩下的就什么也不是。
山峰改变了我们让我们“不同”。陪伴山峰越久,对它的爱就愈发强烈不可逆转。一次成功的攀登将把我们带向下一次攀登,通常是更加困难。我们给自己设定规则,竖立目标并战胜它。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艰难而壮阔,是任何东西都交换不来的。
10月19日,海拔7300米
我们沿着狭窄锋利的山脊前进,天色已近全黑,但还是没有找到适合扎营的地方。在目前的海拔高度,刺骨的寒风当然是无法避免的,这使我们有些紧张。
攀登过程中,为了避免踩塌一个向北壁外侧伸展的雪檐,我选择略微朝右绕行。结果脚下的一块巨大的板状雪层突然滑动,迅速并悄无声息地消失于南壁下方的黑暗中。及时跳出雪崩通道后的瞬间震惊,提醒我得赶紧从高海拔引发的疲倦中警醒过来。我集中精神,告诉自己还远没到放松的时候。在这里,每向上一步都是战斗,容不得半点错误或疏忽。
我们意识到继续在夜色中攀登是非常危险的。于是决定赶紧在附近找块合适的地方搭建帐篷。在两侧都是陡峭悬崖的冰雪山脊上可供选择的地方实在不多。与Sergey简短交流了各自的想法后,我们决定就地用冰镐清理出 面平台宿营。
没干上一会我们就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这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建好的平台。伴随黑暗而来的寒意侵蚀着疲惫的身躯,整个世界好像都浓缩在这顶狭小的帐篷里。此时迷失于地球上这座最美丽,最高大的山峰的冷酷怀抱中,我感觉到的是无尽的渺小与无助。这是我们在山峰上度过的第六个夜晚,其中有五天都必须像这样自己清理出平台才可以扎营。
10月20日,海拔7500米
我们攀登到顶部岩石堡垒的中央部位,这是贾奴峰山体上最具魅力,最吸引人的地方。这是攀登的第七天。当天早晨出发前,我们决定把大多数补给及睡袋等装备留在7300米的山脊上,只随身携带帐篷,气炉,几块能量棒和茶包。尽量精简装备是因为速度将是今天成败的关键。
在朝壁垒底部前进的时候,它凌人的气势使我们越发紧张。悬崖高高耸立,惟一的希望在于几段陡峭的冰坡,但看上去一点也不容易。我曾在低海拔的山峰上经历过相似的攀登路段,比如阿尔卑斯山脉,在那里或许只能称其为常规路线。但是当海拔接近8000米,气压只约等于海平面的1/3时,在山下还显得充沛的体力似乎完全消失——因此,它变得几乎无法通过,我们必须要超越自己的极限。
sregry负责保护,我继续攀登,顺冰壁下降数米,依靠冰爪前齿保持平衡,小心地向右侧横切。我紧挨着一段后仰岩石屋檐的下方攀登。有些最初看起来是可靠冰面的地段,实际只是些紧贴悬崖上的极具欺骗性的雪层。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尽量轻盈而平稳地移动。穿着笨重的高山靴,踩在按照物理定律无法受力的支点上切换身体重心,好的,它支撑住了。为了更好协调身体,我用冰镐钩挂在悬崖上的凹凸处,虽然我也清楚地知道如果脚下打滑,冰镐是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的。我专注于每个动作,彻底抛开所谓坠落的恐惧。或许身体的感觉都已消失,在海拔高度的作用下变得迟钝。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在屋檐下顺其攀爬的一道裂缝里,我用两个stopper和一个Friend设置了过渡保护站。
在陡峭岩壁下的更远处是巨大的雪原,它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王座”,很显然,这应当是法国人在首登贾奴时给起的,在命名方面他们堪称大师。
随着每“胜出”山峰一米,我们就更深陷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现实中。在这里,人已经暂停其作为生命实体的存在,所表现出的行为是基于内心的信念与直觉。我们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10月21日,海拔7600米
低温不仅凝固了冰雪,还有时间和永无止尽的寒夜,我们热切期盼的黎明曙光却迟迟不肯到来。过去的一晚又是彻夜未眠,每隔10—15分钟就必须打开气炉燃烧一段时间一以维持我们寒冷而疲惫的身体里仅有的可怜的那么一点点热量。
六点钟天蒙蒙亮,我们已经准备出发,sergey先锋了一段向右侧的水平横切。我们交换领攀继续向上。横切完成最后一段雪坡,然后进入岩石烟囱,在更高处是二面夹角。我又继续攀登十多米后,所到的位置已经完全没有冰壁。头顶上高悬的是仰角的小屋檐,从这里往上将是纯粹的Dry—Tooling类型的攀登。
过去所完成的艰难的攀登以及死里逃生的经历中是直觉帮助我摆脱困境,指引我走向正确的方向,这次也不例外。总有一个声音在向我传达危险,要求我必须另外寻找路线。于是我小心谨慎地下降,直觉中更安全的地方是再朝右横切几米。预感最终被证实那里的路线看上去更容易,仅过半小时后,我就已经完成了一段绳距,然后在冰冻的裂缝里敲入两根岩锥。我朝下方大声喊保护建好了。
耗去我们太多精力的海拔7650米的岩石带终于顺利通过,凭着仅剩的一点力气,我们沿陡峭的雪坡缓慢攀升。我已经能够看见通向顶峰的山脊,那里就是这么多天来辛苦战斗的目标。由于雪坡上的突起,从
目前的位置无法看到顶峰本身,但已经能感受到这座巨大、强悍的山峰所辐射出的气势,激励我们继续向最高点冲击。
海拔7710米的顶峰就在眼前。不愿服输的意志推动我们走完了最后的路程。又攀登了几米后,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那令人窒息的雄伟山体赫然出现在眼前,几乎占据了整个左侧的空间。看上去触手可及。
幸好最后的山脊上没有雪檐,使得我们能够快速前进。我已跨坐在山脊上,这是贾奴真实的顶峰,也是梦想实现的时刻。或许要等上很长时间,我才能完全理解此次成功的意义,但现在我们甚至连去理解它的力量都没有了。
环视四周,白雪覆盖的山峦延伸向远方的地平线,珠峰,洛子,马卡鲁皆清晰可见。景色壮观到了极致。我看到身后的Sergey顽强地向顶峰走来,我们拥抱彼此,努力克制兴奋的情绪,前方等待着的将是漫长而危险的下撤。
10月22日,海拔7350米
清晨七点,寒意尚未消退,我们开始收拾帐篷,露天的低温使得先前按摩足部及加热高山靴的努力瞬间白费,走到帐篷外面还不到五分钟,脚趾就失去了知觉。冻僵的手指也不听使唤,前几天支持我们攀登的潜能好像都消耗用尽了。
我意识到情形的严峻,尤其是考虑到现在所处的高度,以及到达山脚前必须通过的巨大垂直空间。实在不愿相信还有如此漫长的路线需要完成。有时甚至觉得我们已经成为这座山峰的囚徒,永远都不会被释放——至少不会被活着释放。
我们撤回到山脊,风速骇人,如果换作昨天,我们根本就不可能登顶。为了能尽快降低海拔高度,我们决定不结组沿山脊分开下撒。尽管这么做意味着风险,但也实现了速度最大化,后者才是此刻最重要的因素。我们都无法在低温,强风的环境中支撑太久。在高海拔位置每多停留一分钟,能量也就被更多地吞噬掉。
面朝山脊倒攀至路线向西侧的拐点。从这里我们将要沿垂直柱状山体绳降近2500米。我用两个雪锥做锚点开始下降。暴露在巨大空间中的感觉还不是最令人恼火的,真正担忧的是不太可靠的锚点,万一失效会是怎样还是不想为妙。
也不知道具体绳降了多少段,在冰壁上凿了多少个支点。某种程度上,时间似乎已经停顿,我们俩就像是被遗弃在浩瀚海洋上的孤独的小船。
10月23日,海拔4700米
凌晨一点,我仿佛看到两个疲惫而痛苦的生物,有如夜游的鬼魂,在冰川上缓慢移动。目标中的大本营其实只有一小时的脚程,但现在却好像遥不可及。
有时我甚至以为营地压根就不存在,那只是我们被高海拔烧坏的大脑凭空的想像。月光无法照亮冰川上混乱的碎石坡,我看着自己投射在岩石上的阴影,似乎那就是我的全部。除了疲劳与屈从没有任何感觉。世界已经分离成许多不相连的碎片,而我就迷失于其中一处,我四处游离想要寻找什么,但却永远无法找到。
过去几小时大脑里一直想着音乐,可我甚至都不曾试图制止或者分析其中的原因,因为我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剩下的只有空白。我问Sergey是否听到了什么,他说有时会感觉有人跟在身后。我们都感觉到逐渐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这不奇怪,因为我们已经连续下撤19个小时,过去三天里只补充了几块能量棒。
从冰川到冰碛坡再到营地,首先要克服 段可怕的上升。即使回到刚出发时生龙活虎的状态也累得够呛。而现在这已经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我突然注意到上方闪烁着微弱的光线,那是我妻子奥尔加的头灯。自从离开营地出发攀登那天起,她就在期待看到我们的身影,这是多久前的事了?好像发生在上辈子一样。
我像一条蛇一样缓慢地爬行,我知道妻子越来越近,因为头灯的亮光也越来越强。只需要再等几分钟再多走几步,那个过去九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那个将几年跨度的事件与经验浓缩于数天中的世界,就将被永远埋藏于心中,并为另一个暂时被忘记,但依旧亲切的世界所替代——那里有温暖和爱着你的人。
我拥抱着妻子,我们互相凝视着对方她在说些什么,但我只看到她脸颊上的泪水。片刻后,她的话音才进入我疲惫的大脑,“你们俩真是疯子,她说,”祝贺登顶!
【自我的超越】推荐阅读:
在不断学习中完善自我并超越自我08-10
成功就是超越自我-高一作文06-29
超越自我乐在其中08-24
放飞梦想超越自我哲理散文09-06
笑傲严寒,超越自我 演讲稿08-16
“超越自我 展现风采”运动会总结09-20
超越梦想的高考满分作文参考06-28
以超越为话题的演讲稿09-05
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800字11-02
以超越自己为话题的作文600字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