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诗歌古诗

2024-09-12

中秋诗歌古诗(共11篇)

1.中秋诗歌古诗 篇一

读诗

朗读在诗歌教学中十分重要, 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一首好诗是情思声色谐美的整体, 其节奏韵律能够传情感人, 所以有人说:“诗是有声的画。”在新诗教学中抓好朗读, 不仅能使学生通过听觉激起情感上的共鸣, 促进形象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还能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诗歌。

读诗歌要讲究节奏, 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 要做到清晰流利。把握好诗句的情感节奏, 情感表达才能恰如其分, 自然流动。读诗歌要体会诗歌内涵。古诗因句精词粹、音韵和谐、意境优美而被大家所喜爱, 它最适合朗读、吟颂。所以, 在教学时, 教师可先播放配乐的朗读录音, 使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抑扬顿挫、极富感染力的朗诵, 配以优美的乐曲, 既渲染了气氛, 又使学生在优扬的旋律中体会到诗歌的丰富内涵。

从读诗中, 学生不仅体验到诗的博大精深, 同时也体味到了中国诗人的豪放, 飘逸和豁达, 像李白、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他们就站得高, 看得远, 不拘泥于尘间是非, 却也不把自己提出常人之外, 他们也有常人的苦乐欲望, 只是比常人看得开罢了, 所以他们能够大处着眼, 不计较名利得失, 故能随遇而安, 在别人所不屑为的地方而有所作为。诗人们这种伟大中的平凡, 平凡中的伟大, 才是真正使他们不朽的最主要的原因, 正如他们的诗, 文字浅显易懂, 悦耳动听, 而高深的人生哲理却就蕴含在这人人能理解的浅易之中。

思诗

诗歌美, 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鉴赏诗句, 领会意境。在教学时, 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上, 还要有进一步的发掘, 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中的“生”和“入”两字。海日用“生”, 江春用“入”, 残夜将尽, 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 时令虽在旧年, 春意已经闯入江南。这自然将景物拟人化了, 因而富有生机。同时, 这两句诗都表示时令的更替, 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蕴含自然之理。通过欣赏诗歌中的名句和优美的诗句,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引发学生的情思, 从而达到以情怡情, 净化心灵的目的。

品诗

诗歌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既重视抒情又擅长抒情的表达形式。情感不仅是构成诗美的主要内在因素, 而且是诗的存在价值的主要依据之一。诗歌中任何一种因素都强烈地弥漫和渗透着情感因素。可以这么说, 情感是诗的生命, 没有情感就没有诗。

正如家喻户晓的《七步诗》一样, 作者曹植把心中的悲恨凝聚在了诗的后两句: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准确的表达了他不忍看到同胞兄弟之间本该相亲相依的场面却变成互相残杀的样子。有如骆宾王写的《咏鹅》, 仅“浮”与“拨”这二字就写出了鹅在滑水时的悠闲轻快, 把鹅的动作与神态描写的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

品诗的过程, 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美, 与作家、作品感情交流的过程。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 鉴赏者只有投入相应的情感活动, 才能体验、领悟、品味到。离开了情感的反应与活跃, 诗歌赏析活动就无法形成。所以我们要从情感人手, 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 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延诗

诗词的海洋浩瀚绚丽, 是培养学生文学素质的活水源泉。鉴赏诗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把对诗歌的鉴赏得到的感悟表达出来, 焕发学生深究的积极性。我们要鼓励学生尝试着运用已有的审美经验, 调动火热的审美情感, 真实、独特的表达, 美的创造由此开始, 再创造的方法有很多, 如续写、改写、扩写等。在这些方法中, 改写无疑是最有创造性的一种。如把山水田园诗改写成写景抒情的散文, 把叙事性强的诗歌改变成记叙文, 变换人称改写故事等。当然我们不能奢求学生对某首诗词做到全部的掌握。如果这样, 无异于拔苗助长, 欲速则不达。

摘要:诗歌, 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凝炼的语言, 于千百年来源远流长。诗歌教学, 应当成为一个感受美、鉴赏美、内化美、创造美的过程, 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陶冶性情, 放飞心灵。

2.古诗词鉴赏.宋代诗歌 篇二

王安国

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

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极目沧波吟不尽,西山重叠乱云浮。

滕王阁序

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下面各项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首诗第二句强调这一游览胜地历久不废,后首诗第二句写出了滕王阁意兴阑珊的现状。

B. 前诗三、四句“兴废事”“古今愁”含蕴丰富,引起人们的种种遐想。后诗三、四句极其生动地写出了滕王阁的高远之势。

C. 前诗五、六句从空间着眼,写高阁所在的地理形胜和周围风光。后诗五、六句由时间转入空间,诗人生发了光阴流逝的感慨。

D. 两首诗的尾联,虽以景作结,但言尽而意不尽,极有韵味。

2. 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从写景角度赏析“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水村闲望

俞紫芝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②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翡翠”即翠鸟。②“别业”即别墅。

1. 下面各项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按“望”组织题材,以“水”显示特色,写得幽远恬静,雅丽自然。

B. 颔联所用的手法和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完全相同。

C. “可惜一绷真水墨”眼前所见犹如一幅水墨画,诗人不说纸上画,而言刺绣画面,使人感到画面栩栩如生。

D. 这首诗描写隐士生活,颇有些王维、孟浩然田园诗的风格。

2. 本诗写景颇具特色,请赏析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结合整首诗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送湖南部曲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①,负君赤手缚於菟②。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薏苡: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米,有人告发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指因涉嫌而受污谤的人。 ②於菟:楚人称老虎为於菟。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字里行间跳荡着热爱部属的激奋心情,展现出作者为人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

B. 从颔联的一“愧”一 “负”当中,可以看出诗人关怀部下,不计较个人功名得失的宽广胸怀和高尚品格。

C. 全诗脉络井然。首句为送别时的现实之景,气势突兀;中间四句意在笔先,力透纸背;第六句和第三句相应,第五句和四句相应;结尾两句着重点明送别之情。

D. 诗中充满豪宕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而苍凉,雄健而沉郁。

2. 简述诗中部属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首诗情感丰富,除别情外,还表达了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 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1. 下面是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第一句从大处落墨,第二句则从细处着意。

B. 第三句中的“断”字放在句断之处,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应,虽只是写风的一起一止,却概括了风声由小到大,吹了半夜才停的全过程。

C. 这首诗纯以写景的真切细致取胜,诗人能准确地捕捉住每个特定时刻的景物特征,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色变化的过程,并形成浑成的意境。

D. 尾句作者准确地抓住了浮云将散而未散的这一瞬间,表现月亮将要钻出云层的动态,从而烘托出半夜的凄清而萧瑟的气氛。

2. 宋人写景,往往刻意追求深细地表现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自然景物的变化,从而营造成出独特的意境。请赏析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人认为尾句“明”字在首句“暗”字的映衬下,成为全诗最耀眼的亮色,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塞上

柳开

鸣髇①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②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注】①鸣髇(xiāo):响箭,又叫鸣镝,发射时带鸣声,也可用以发布号令。②碧眼胡儿:指塞外的少数民族。

1. 下面是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碧眼胡儿三百骑”,称呼骑士为“胡儿”,饱含作者对少数民族鄙夷不屑的感情色彩。

B. 诗人巧于选材,利用短小篇幅,舍弃次要情节,捕捉最为精彩动人的意象,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剽悍性格与尚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C. “直上”表现箭射出后的锐不可当之势。“一千尺”,形容箭的射程之远。这一句诗侧面表现出来塞上的辽阔和广远。

D. 第三句中“碧眼”在这里既突出了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又切合此时抬头望箭的特定场景。

2. 第二句中 “干”字用得极其精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着从“静”与“动”的角度赏析第三、四句是如何描绘出塞上少数民族马上骑射的壮观场景的。

3.中秋节古诗 篇三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4.中秋古诗填写 篇四

2、早发白帝 城

墙角数枝 朝辞白帝彩梅,凌寒开。(独

自)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夏日绝句

4、望湖楼醉 书(其一)()()至今羽,不肯东。

思项卷地风来忽吹散,过江望湖楼下水如天。

5、望湖楼醉

6、竹枝词 书(其二)

()杨柳青青江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

7、竹里馆

8、竹石 王维 郑燮

独坐幽篁 咬定青山不里,弹琴啸。(复

长)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9、赠汪伦

10、赠花卿 李 白 杜甫

()锦城丝管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11、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2、渔歌子 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3、元 日

14、游子吟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孟郊

慈母线,游子衣。

临行缝,意恐归。

(手身密迟

中 上 密 迟)

15、游园不值

16、乐游原 李商隐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向晚适,驱车原。

(意登

不 古)

17、秋夜将晓出篱门 迎凉有感 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8、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9、咏 鹅 20、九月九骆宾王 日忆山东兄鹅 鹅 鹅,弟 曲项歌。白毛水,(天 绿)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向浮

21、饮湖上

22、寻隐者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浓妆淡抹总相宜。不遇 贾岛

松下子,言师去。()问童 采药

23、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4、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2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6、望天门山 李 白()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7、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28、题西林壁 苏轼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9、题临安邸 林升()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0、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

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31、宿建德

32、送元二江 孟浩然 移舟泊渚,(野旷天树, 江清月人。)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

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烟

3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4、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5、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6、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7、石灰吟

38、示儿 于谦 陆游()死去元知万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事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9、山 行 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0、秋 夕 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41、秋浦歌

42、清 明 李 白 杜牧

白发三千 清明时节雨丈,缘愁长。(似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43、七步诗

44、菩萨蛮曹 植 书江西造口()壁

本是生,相煎急?

根 太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同何

45、墨梅

46、悯 农王冕

(一)()李 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锄当 汗下(禾 午,滴 土。

日禾)

47、悯 农

48、别董大

(二)高 适 李 绅 千里黄云白春种粟,秋收子。(粒 颗

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一万)

49、鹿柴 50、晓出净王维 慈寺送林子空山不见 方 人,但闻响。(人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

时同。())

51、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52、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3、凉州词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4、绝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门泊东吴万里船。

55、绝 句

56、静夜思 杜甫 李 白

迟日江山 床前明月 丽,(泥融子,沙暖鸯。

飞睡 燕 鸳 光,疑是霜。举头月,(地望

明))

57、江 雪

58、江畔独柳宗元 步寻花 千山鸟飞 杜甫 绝, 万径人灭。(独 钓 江 雪。

寒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59、江南春 60、忆江南 杜 牧 白居易

千里莺啼绿映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 风曾(能江

南 好,景 旧谙。)不 忆南。

61、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62、惠崇《春江晓景 》 苏轼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3、寒 食 64、古朗月韩翃 行(节选)()李 白

寒食东风御柳斜。

()

轻烟散入五侯家。

(呼作盘。又疑镜,飞在端。)

白玉 瑶台

青云 65、芙蓉楼送辛渐 6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刘长卿

日暮苍远,(柴门闻吠,风雪夜人。)山

犬 归 67、枫桥夜68、独坐敬泊 张 继()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亭山 李白 众鸟尽,孤云闲。()高飞

独去

69、望洞庭 70、登鹳雀刘禹锡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楼 王之涣

白日依尽,黄河入流。

()山 海

71、从军行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2、滁 州 西 涧 韦应物

()春潮带雨晚

来急,野渡无人舟

自横。

73、春夜喜74、春晓 雨 孟浩然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夜来

声,花落 少。

雨多风)知 75、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76、出 塞 王昌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7、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78、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

79、泊船瓜80、塞下曲 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卢纶 月黑高,单于逃。(雁夜

5.中秋的诗句古诗 篇五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水调歌头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6.中秋诗歌古诗 篇六

一、课堂片段回放:图文引入, 助解文本片段一:

师:“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老师觉得这句话有问题, 既然全天下的田地都种上粮食了, 每个人都应该能吃得饱饱的啊, 农民怎么还会饿死呢?农民忙碌了一年, 到头来得到的是什么?农民的粮食去了哪里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悲剧?我们来看大屏幕。

(生交流)

生1:我觉得是揭露了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残酷, 他们把粮食全部都拿走了, 所以农民饿死了。

生2:有可能那些农民是为自己的后代着想, 把粮食全部卖了得到钱财之后给自己的后代享用。

众生:不合理!我要改正!

生3:我想问的就是:上面第一幅图, 农民辛辛苦苦种出那么多粮食, 漫天遍野, 那为什么底下的那些农民都会被饿死呢?

生4:我知道是那些达官贵人们收走了本来应该是农民的粮食, 我想问的就是:就像另一首诗中说的一样, “朱门酒肉臭”, 为什么那些达官贵人们宁愿把那些粮食仍在那里吃也吃不完, 也不给农民吃, 让农民饿死呢?

师:有没有同学来回答一下她们两个提出的问题呢?

生4:被贪官抢走了!

生5:我觉得还有可能被偷了。

生6:有可能是那些地位比较高的人逼他们把粮食拿出来。

生7:有可能是他们已经把粮食收好了, 贪官挨家挨户地收, 把粮食收走了。

生8:还有可能是有人打劫。让他们把所有粮食交出去。

生9:可能是那些地位很高的皇亲国戚, 他们把那些地都包下来了, 农民去种的时候得在他们的田里种, 种的粮食也都归他们了。虽然“四海无闲田”, 但四海没有一片地是农民的, 都是那些皇亲国戚的。

师:对, 地根本就不是农民的。我们知道, 以前很多农民是没有地的。农民种的地都是租的地主的, 对吧?

生:对!

师:那他们收了粮食以后要给地主交租, 农民收的粮食, 有很大一部分都给地主交租了。打个比方, 有时候一个农民收了100斤粮食, 可能要交给地主90斤。

生:哇!

师:剩下10斤还够吃吗?

生:不够!

师:所以“农夫犹饿死”。再加上交了租以后, 还要给国家交税。交完租交完税……

生:就没有钱了!就没有粮食了!就所剩无几了!

师:所以农民辛辛苦苦干了一年, 到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生:饿死!

师:悲不悲惨?

生:悲惨!比凡卡还悲惨!

师:我们提到了凡卡, 确实比凡卡还悲惨啊, 凡卡还能有一点东西吃, 可是农民却要被活活饿死。封建时代, 租重税苛, 农民辛苦终年, 最后到自己手上的没有多少, 农民不得温饱, 甚至饥饿而死。下面, 请我们带着对劳动人民无比同情这种感情, 朗读一下这首诗。

生声情并茂齐声朗读。

师:刚才的朗读很到位, 老师通过你们的朗读, 仿佛看到了丰收成灾的场面, 看到了人吃人的剥削社会的残酷无情。

片段二: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诗歌中, 还有很多描写剥削阶级的残酷、劳动人民的苦难的诗歌。老师搜集了相关诗歌, 请同学们欣赏后进行理解交流。

课件呈现诗一: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唐·李绅《悯农 (其三) 》

生齐读, 举手谈理解。

生:我从这首诗中知道了耕地的人肚子却是饥饿的, 整天织布的人, 却没有衣服穿。

课件呈现二: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宋·梅尧臣《陶者》

生齐读, 举手谈理解。

生:我从这首诗中知道了整天做瓦的匠人却没有瓦房住, 只能住在茅草房里。而那些达官贵人, 什么都不做, 却住在舒适豪华的屋子里。

二、资料价值评析:以读促解, 拓宽视野

在这两个教学片段中, 老师引用了两个资料进入课堂, 体现了课外资料的两个功能:以读促解, 升华情感;以诗解诗, 拓宽视野。

第一个资料是一组图片资料, 她将一副丰收景象图和三幅农夫被饿死、饿得踉踉跄跄的图片进行了组合, 将“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的诗句形象化的呈现出来了, 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视觉冲击力, 在学生内心深处引发了强烈的震撼和愤慨。在此过程中, 老师并没有简单地让学生说“看了这组图片, 此时此刻你心中想说什么?”而是让学生结合这组图片去猜解“为什么丰收了, 农民还被饿死?”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讨论、互动、追问, 理解了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是耕者无其田、残酷的剥削造成的。

第二个资料是一组表现统治阶级残酷无情、劳动人民生活悲惨的古诗 (有的是节选) 。引入后, 老师以“齐读———理解”为范式, 对每首诗作了简单处理, 最后又回到对主体诗《悯农二》的朗读上。

7.古诗词鉴赏·唐代诗歌 篇七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1. 此诗写“风”别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人说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宋代计有功在《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 此诗寄托着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论语·微子》记载,孔子曾在旅途中迷失方向,让子路向正在耕种的隐士长沮、桀溺询问渡口(迷津)。两人不说渡口的所在,反嘲讽孔子奔走四方,以求见用。

4. 请赏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诗,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尾联“迷津欲有问”引用《论语》中的典故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7. 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离别环境?从中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请赏析“关城树色催寒近”中“催”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尾联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碛中作

岑 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0. 请从内容和风格两方面赏析首句“走马西来欲到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杜甫称赞岑参的诗“篇终接浑茫”,请结合诗歌尾联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全诗,请简析这首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苏台览古

李 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nlc202309020758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3. 这两首诗歌都写到了“月”,这一意象在两诗中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比较两首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这两首诗歌都表达了怎样相同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这两首诗在表达情感方式上有相似之处,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①催黄鸟,晴光转绿蘋②。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①淑气:温和之气。②绿蘋: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水草。

17. “物候”“新”在何处?对于新物候,诗人为何“偏惊”?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试指出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并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9. 该诗前两联的动词运用历来为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该诗颈联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本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清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22. 首联“银烛吐清烟,金樽对绮筵”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秋的诗句古诗 篇八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9.中秋节古诗 篇九

作者:郑谷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2、中秋月直禁苑

作者:郑畋

禁署方怀忝,纶闱已再加。

暂来西掖路,还整上清槎。

恍惚归丹地,深严宿绛霞。

幽襟聊自适,闲弄紫薇花。

3、中秋月

作者:朱庆馀

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

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

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

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

4、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作者:郑谷

共待辉光夜,翻成黯澹秋。

正宜清路望,潜起滴阶愁。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桂无香实落,兰有露花休。

玉漏添萧索,金尊阻献酬。

明年佳景在,相约向神州。

5、八月十五夜

作者:殷文圭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6、八月十五夜看月

作者:姚合

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

此夕光应绝,常时思不一样。

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

惆怅逡巡别,谁能看碧空。

7、洛中秋日

作者:许浑

故国无归处,官闲忆远游。

吴僧秣陵寺,楚客洞庭舟。

久病先知雨,长贫早觉秋。

壮心能几许,伊水更东流。

8、八月望夕雨

作者:徐凝

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

如练如霜在何处,吴山越水万重云。

9、八月十五夜卧疾

作者:熊孺登

一年仅有今宵月,尽上江楼独病眠。

寂寞竹窗闲不闭,夜深斜影到床前。

10、八月十五夜

作者:徐凝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11、鹤林寺中秋夜玩月

作者:许浑

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

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

12、中秋夜对月

作者:许棠

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

万方期一夕,到晓是经年。

影蔽星芒尽,光分物状全。

惟应苦吟者,目断向遥天。

13、中秋旅舍

作者:薛能

云卷庭虚月逗空,一方秋草尽鸣虫。

是时兄弟正南北,黄叶满阶来去风。

14、倪庄中秋

作者: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15、中秋夜洞庭圆月

作者:姚合

素月闲秋景,骚人泛洞庭。

沧波正澄霁,凉叶未飘零。

练彩凝葭菼,霜容静杳冥。

晓栖河畔鹤,宵映渚边萤。

圆彩含珠魄,微飚发桂馨。

谁怜采蘋客,此夜宿孤汀。

16、中秋十五夜寄人

作者:齐己

高河瑟瑟转金盘,喷露吹光逆凭栏。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鹤骨毛寒。

今宵尽向圆时望,后夜谁当缺处看。

何事清光与蟾兔,却教才小少留难。

17、中秋不见月

作者:罗隐

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18、中秋宿邓逸人居

作者:刘得仁

偶与山僧宿,吟诗坐到明。

夜凉耽月色,秋渴漱泉声。

涧木如竿耸,窗云作片生。

白衣闲自贵,不揖汉公卿。

19、山中秋夕

作者:李群玉

抱琴出南楼,气爽浮云灭。

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

后山鹤唳定,前浦荷香发。

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

20、八月十五夜对月

作者:李频

阴盛此宵中,多为雨与风。

坐无云雨至,看与雪霜同。

抱湿离遥海,倾寒向迥空。

10.描写中秋的古诗 篇十

《中秋月·中秋月》

徐有贞(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宋)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琵琶仙·中秋》

纳兰性德(清)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唐)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宋)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中秋玩月》

佚名(明)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描写中秋的古诗 篇1

1、小时不识月,胡作白玉盘“何不做一轮皎月,与玉兔相伴,不也清幽?一轮圆月心中挂,一块月饼嘴边尝,一方圆桌齐围坐,一家团圆心中乐。

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3、赏中秋佳月,月下不褪铅华,人团圆月下。

4、数十年过去,就如夜间一声叹息,唯有每年中秋夜晚,我会静心思考……

5、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6、墨色沉,月花影,听取月中嫦娥吟,看尽树下水袖舞,赏析宫中笑花靥,尝遍世间园月饼。

7、信寄托情感,言表达欢乐,思念之情却无法遮掩,唯独在那月圆之夜,又被幽月勾起。

8、人圆月圆心圆,人和家和国和。

9、送一个圆圆的饼,献一颗圆圆的心,寄一份圆圆的情,圆一个圆圆的梦。

10、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11.中秋诗句古诗祝福 篇十一

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3、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4、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5、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6、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8、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0、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11、露从今夜白,月是绞乡明。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4、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1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上一篇:大竹园中学2014年度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下一篇:送给老板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