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名词解释及简答

2024-08-26

经济法名词解释及简答(共4篇)

1.经济法名词解释及简答 篇一

金融保险实务

1:代用货币:是指政府或货币发行机构用纸张制造的代表一定成色和质量的金属商品货币的凭证,用它代替金属商品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金属商品货币。2:信用货币:是以国家信用作为基础的货币,它既不代表金属商品货币,也不能自由兑换金属商品货币,它是价值符号是信用凭证。3:价值尺度:又叫价值标准,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者,以自己为尺度去表现和徇其他一切商品社会劳动耗费的大小和多少,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4: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流通中充当交易的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5: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6:信用:是从属于商品货币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借贷行为。7:企业信用:是企业在资本运营,资金筹集及商品生产流通中所进行的信用活支。8: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各种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货款,贴现,发行债券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9:国家信用: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一方所取得或提供的信用。10: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商品,货币或劳务的形式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11:利息:是指债权人贷出货币资本,从债务人手中获取的报酬。12:利息率:是指用百分比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13:原始存款:是指银行以现金形式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14: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的贷款或投资转化而成的存款。15: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调节与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的方针,措施的总称。16: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所要达到和实现的某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17: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政策工具。18:政策性银行:是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不以赢利为目的,配合宏观经济调控的金融机构。19:金融市场:是货币借贷及各种金融工具易手的场所。20: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即资金的借贷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交易市场故又称短期资金市场。21: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场所,在我国称作长期资金市场。

22:外汇市场:是外汇经营机构,中央银行以及个人等从事买卖和调剂外汇的场所。23:黄金市场:是集中进行黄金买卖和金币兑换的场所,也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4:证券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购买证券以获得利益的行为。25:股票:是指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经过国家主管机关批准发行的证明股东在公司投资入股并据以取得收益的一种有份证券。26:外汇:是国际汇总的简称,它有静和动态两种概念。27:外汇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折算比率。又称汇价。28:直接标价法:又称为价格标价法,它是标明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应兑换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29:间接标价法: 又称为数量标价法,它是标明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应兑换多少单位的外国货币。30:外汇交易:是指不同货币之间,按照一定的汇率所进行的交换活动。31:即期外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成交后,原则上在两个营业日内进行结算的外汇交易业务。32:套汇:是指利用不同市场的汇率差异,在汇率低的市场大量买进,同时在汇率高的市场大量卖出,利用贱买贵卖,赚取差价的外汇交易方式。33:直接套汇:又称两角套汇或两地套汇,是指套汇者利用两个不同外汇市场在同一时间的汇率差异买卖外汇,赚取得病的交易行业。34:间接套汇:又称三角套汇或三地套汇,是指套汇者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地点的外汇市场在同一时间的汇率差异,买卖外汇,赚取利润的交易行业。35:远期外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契约成立时,买卖双方不需立即支付本国货币或外汇而是预先约定在将来某特定日期,按固定价格进行结算。36:调期交易:是指在外汇交易中,交易者在买进(或卖出)一种货币的同时,卖出(或买进)期限不同的,等额的同一种货币的交易。37:外汇期货:是指买卖双方在期货交易所以公开竞价的方式成交后,约定在未来某特定日期,以成交价格交割某种特定标准数量的货币。38:外汇期权:实质是远期外汇买卖的选择权,是指远期外汇的买方(或卖方)与对方签订购买(或出卖)远期外汇合约,并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费后,在合约的有效期内,或在规定的到期日内,有权按合约规定的协定价格,行使或放弃自己购买(或出卖)远期外汇的权力。39: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是指经济实体或个人,以外向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因汇率变动而引起价值的上涨或下降的可能。40:交易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过程中,因外汇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41: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欧式期权只能在期权到期日当天的纽约时间9:30以前,向对方宣布执行期权与否:美式期权可以期权到期日之前的任何一个工作日的纽约时间9:30以前,向对方宣布执行期权与否。42:国际结算:是指在国际间办理货币收付以结清不同国家或地区当事人之间由于国际经济交易所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活动。43:票据:是指点具有一定格式,由持票人签发的无条件约定自己或要求他人在某一日期支付一定金额,并可以经过交付和背书交付而转让的书面凭证。44: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的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45: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即期或定期或在可以确定的将来时间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16: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47:单据:

49:汇款:由债务方或付款方通过银行,使用某种结算工具,将款项汇交债权方或收款式人的一种结算方式。50:托收:是债权人提供汇票及有关单据委托本国银行向国外债务人收取款项的一种结算方式。51:跟单托收:是指委托人开立附有货运单据的汇票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款的方式。

51:海运提单:由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签发给托运人的,表明接受了特定的货物或货物己装上船并将经海洋运至目的港的收据和物权凭证。52:信用证:是进口方银行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和票求向出口商开立的,凭规定的单据在一定

期限内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的保证文件。53:风险因素:是指引进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严重程度的条件。54:风险事故:是指可能引起损失的偶然事件,既是造成风险损失的直接原因,又是风险因素所诱发的直接结果。55:风险管理:是指各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分析,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法,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活动。56:保险:是保险人通过集中投何人的保险费工建立保险基金,用以补偿被保险人在保险责任内遭受的经济损失的经济补偿制度。57:保险合同:作为经济合同的一种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协议。58:投保单:是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书面要约,也称要保书或投保申请书,是保险人出具保险单的依据和前提。59:保险单:是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下式书面合同。60:保险代理人:是受保险人委托代其开展业务的人,是保险人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中间人。

61:保险经纪人:是投保人的代理人。

62:保险标的:是保险人和投标人双方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63: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对其所投保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64:要保:是投保的意思表示,是投保人以其要保的意思向保险人陈述并提出申请的行为。65:承保:是保险人全部接受投保人要保的意思表示的行为。66:财产保险:广义上讲,凡以财产及其相关关作为保险票的的险种即为财产保险。67:企业财产保险:指各类企业及经济组织以存放在固定地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以及与企业经济利益相关的财产为保险标的的险种。68:家庭财产保险:是以城乡居民家庭成员的自有财产,共有财产和代他人保管的财产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69:国内货物运输保险:是指以国内运输过程中的各种货物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70: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71:人寿保险:是指以人的生死为保险事故的一种保险。72: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期内因意外伤害 伤害伤残,死亡为给付保险条件的保险。

73:健康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在保期内因疾病,分娩致残,死亡或发生医疗费为给付条件的保险。64: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其承保标的是责任风险。75:再保险:也称分保或公保,是保险人将自己承揽的业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个保险人的保险。76:保险经营:是指保险企业为获得经济利益和实现特定职能的经济行为。77:保险展业:也称推销保险单,是保险展业人员启发,引导具有保险潜在需求的人参加保险的行为,也是为投保人提供投保服务的行为,是保险经营的起点。78:索赔:是指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在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按照保险单有关条款的规定,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铁行为。79:理赔:是指保险人在承保的保险事故发生,被保险人提出索赔的要求以后,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对事故的原因和损失情况进行调查并予以赔偿的行为。1:我国的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M0=流通中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的活期存款+农业活期存款+个人信用卡存款2: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哪几种形态?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的货币形态是什么?1:商品货币2:代用货币3:信用货币3:信用货币产生的主要原因?1: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结果。2:货币的性质为信用货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3:金属资源的有限性所决定4:国家可通过对信用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立法保障及有效监管使公众对信用货币保持信心。4:我国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的名称为角和分,人民币以¥为符号。2:人民币采取不兑换银行券的形式,人民币没有含量金量的规定,也不与任何外币确定正式联系,是一种信用货币。3:人民币是我国惟一的合法通货,严格禁止外币在中国境内计价流通,严禁金银流通,严格禁止妨害人民币及其信誉。4:国家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并对人民币流通进行管理。5:人民币不允许自由出入境。携带人民币出入境有数额限制。5:货币的职能是什么?1:价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6:银行信用的含义及特点?是银行及其他各种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贴现,发行债券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特点:1:银行信用的借贷双方必有一方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2: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它所代贷放出去的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游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即相对独立的借贷资本。3:银行信用的动态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不相一致。7:国家信用的特点和作用?1:在国家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多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个人。2:国家信用是动员国民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工具。3:国家信用是筹措资金用于特定支出的重要手段。4:国家信用是调节货币流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8:消费信用的含义及种类?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商品,货币或劳务的形式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1:赊销2:分期付款3:消费贷款9:决定和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1:平均利润率2:市场资金的供求和竞争3:物价水平4:风险程度5:国家政策,法律规定和社会习惯6: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利率水平10: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区别?1:原始存款的增加,不会引起银行收益的增加,而派生存款的增加,则会引起银行收益的增加。2:原始存款的产生是先增加负债业务,后增加资产业务,派出所生存款的产生则恰好相反,它是先增加资产业务,后增加负债业务。3:商业银行不动用它在中央银行存款的条件下,原始存款的增减压只是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开式变化,不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数量变化,即不增加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派出存款的增加则会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11:中央银行的职能?1:政府调控职能2:金融服务职能3:监督管理职能4:国际金融合作职能1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有哪些?1:流通中的货币2:政府部门存款3:商业银行存款13: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有哪些?1:政府贷款2:商业银行贷款3:金银,外汇储备4:证券买卖14: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内容?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经济增长作业货币政策的四大内容。15: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按性质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

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16: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各有哪些?一般性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1:优惠利率政策2:消费者信用控制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4:不动产信用控制17:我国中央银行实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改革开放前:我国中央银行汇票把综合信贷计划和现金流通计划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1994年在《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中央银行实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外汇操作,贷款限额和中央银行汇票存款利率。18: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哪几种渠道?1:财政拨付的资本金2:借款3:发行债券

19:金融市场有哪几种功能?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1:融通资金的功能2:积累资金的功能3降低风险的功能4:宏观调控的功能。其中融通资金始终是金融市场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20: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金融市场的主体,客体和金融市场的组织方式。21:货币市场的特点?1:参与者从多。2:融资目的是为了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3:融资期限短。4: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变现能力)强5:利率多弯。6: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场所。22:资本市场的特点?1:融资期限长,至少在1年以上,最长可达数十年,甚至没有期限。2:融资的目的主要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需要3:资金交易量大4:资金流动性(变现性)较差,但收益较高。23:外汇市场的主体有哪些?1:外汇银行2:外汇经纪人3:进出口商4:外汇投机者5:中央银行24:世界主要的外汇市场有哪些?1:伦敦外汇市场2:纽约外汇市场3:东京外汇市场4:香港外汇市场

25:证券投资的特征有哪些?1:流动性2:风险性3:收益性

26: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策略?1:正确处理投资与投机的关系2:投资计划化3:投资组合化4:设立停损点5:利用各种投资方法和技巧27:股票的发行方式有哪几种?1:公开发行2:私募发行3:内部发行28:股票价格的分类?1:票面价格2:账面价值3:清算价值4:发行价格5:交易价格6:理论价格29:债券投资的技巧?1:根据各种债券收益率差异进行投资2:根据预期利率的变化进行投资3:把低收益率债券换成高收益率债券4:梯子形投资5:杠铃形投资30:外汇的功能?1:价值尺度2:支付手段3:储藏手段4:干预手段31: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1:国际收支状况2:通货膨胀差异3:国际利息率差因素4:经济增长率5: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活动6:政府干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对汇率的变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2:远期外汇交易的含义及主要作用?含义:是指外汇买卖契约成立时,买卖双方不需立即支付本国货币或外汇,而是预先约定在将来某特定日期,按固定价格进行结算。33:远期汇率升,贴水的原因?1:两国货币短期利率的差异2:两国货币远期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34:外汇期货与远期外汇交易的异同(200-201)。相同点1:外汇期货与远期外汇交易都是通过合约形式,把购买或出卖的外汇汇率固定下来。2:外汇期货与远期外汇交易都是一定时期以后交割,而不是即期交割3:外汇期货与远期外汇交易所追求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值或投机获利。不同点:1:外汇期货交易在固定的期货交易所进行,人们进行远期外汇交易则不受地点限制。2:外汇期货合约对交易货币的数量,交割期,结算地点等均有标准的统一规定,而远期外汇交易则由双方自由协商决定。3:外汇期货的交易有三方参加35:调期交易的概念及作用?是指在外汇交易中,交易者在买进(或卖出)一种货币的同时,卖出(或买进)期限不同的,等额的同一种货币的交易。作用1:用于货币转换2:利用有利的汇率机会获得利润3:调期交易的类型36: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在正常的国际金融运行情况下,由于外汇期货价格与现汇价格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波动幅度也大致接近。所以,必然形成如果现汇市场交易发生亏损,期货市场交场就会赢利,反之,现汇交易有盈,期货币市场即亏,两者可以抵冲,以固定成本或收益。37:企业防范外汇风险的一般方法?1:选择货币法2:提前或托延收付法3:外汇交易法4:国际信贷法5:调整价格法6:平衡法38:银行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和职责?主要是以中介代理人的身份现现。职责:1:221-222

39:票据的特点?228

40:信用证的含义及特点?是进口方银行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和要求向出口商开立的,凭规定的单据在一定期限内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保证文件。特点:1开证银行负第一性的付款责任。信用证是不依附于合同的独立文件。3:有关各方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货物。41:信用证的种类?1:跟单信用证和光票信用证2:不可撤销信用证和可撤销信用证。3:保兑信用证和不保兑信用证。4:可转让信用证和不可转让信用证。5:对背信用证和对开信用证6:循环信用证。42:风险的构成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43:风险是如何分类的?1:按风险导致的后果分类2: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3:按风险损害的对象分类44: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哪几种?其中最简单,最常用,最彻底的方法是什么?1:风险回避2:损失控制3:风险自留4:风险转移。风险回避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这是最简单,最常用最彻底的风险处理方法。45:作为可保风险需满足哪些条件?1:风险具有偶然性2:风险是意外的3:风险不是投机性的4:风险的损失要有重大性和分散性5:风险必须是最大量的,同质的和可测的。46:保险的职能有哪些?1:基本职能(分摊损失和经补偿)2:派生职能(投资,防损和积累资金)3:积累资金47:保险合同的特点是什么?1: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2:保险合同是保障合同3:保险合同是附和性合同4: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5:保险合同是对人的合同6:保险合同是具有投保方单方可废止性48:保险合同的形式有哪些?1投保单2:保险单3:暂保单4:保险凭证5:批单49:保险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1:期满终止2:履约终止3:协议终止4:违约终止5:原始无效51: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275-2841:

最大诚信原则52:坚持可保利益原则的意义 ?1:为了防止保险赌博行为2:可以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3:可限制保险保障的最高额53:可保利益应具备哪些条件?1:必须是合法的利益2:必须是具有经济价值或可用货币估价的利益3:必须是客观存在,确定的利益54:狭义财产保险的基本内容?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国内货物运输保险,机动车辆保险。

55:家庭财产保险的形式?分为普通家庭财产保险,还本家庭财产保险,团体家庭财产保险和附加险。56:国内货物运输保险的特点?1:保险标的具有流动性2:保险责任具有广泛性3:保险关系人比较复杂57:人身保险的特点?1:人身保险是定额保险,保险标的有不可估价性2:人身保险金额具有给付性3:人身保险具有长期性4:人身保险按均衡费率计收保险费5:人身保险具有储蓄性6:具有计算技术的复杂性58:健康保险的特点?1:保期较短,一般为1年2:健康保险的保险金具有补偿性。3:保险单没有现金价值,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满前退保,保险人退还保险费。59:人身保险的条款?1:不可争议条款2:宽限期条款3:保险费自动垫缴条款4:复效条款5:误报年龄条款6:自杀条款7:不丧失现金价值条款60:责任保险的赔偿责任必须具有哪些条件?1:被保险人依法应负的责任(法律责任)2:被保险人的民事责任3:被保险人的过失民事行为或法律规定的无过失民事行为责任4:被保险人的直接责任5:被保险人对第三人应负的赔偿责任61:责任保险的种类?1:公众责任保险2:产品责任保险3:雇主责任保险4:职业责任保险62:再保险的职能?1:分散保险的巨灾风险2:对特定区域内风险进行风散3:提高保险业务量,更加符合大数法则要求4:可以形成巨额联合保险基金63:再保险合同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1:临时再保险合同(成数临时再保险,滥额临时再保险,超额赔款临时再保险)2:固定再保险公司3:预约再保险64:保险经营业的特征?1:保险经营业以大数法则为基础2:保险经营业具有负债性3:保险经营业成本和利润计算具有特殊性4:投资在保险期限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65:保险经营的原则?1:经济核算原则2:遵循大数法则3:风险分散原则4:风险选择原则66:保险展业的方式?1:直接展业2:保险代理人展业3:保险经纪人展业

67:保险承保的一般程序?1:接受承保2:接受业务3:缮制单证4:复核签章5:清分发送6:归档,装订,保管68:索赔的程序?1:出险通知2:采取合理的施求措施3:接受检验4:提供索赔单证5:领取保险金6:开具权益转让收69:理赔的程序?1:受理赔案2:现场查勘3:赔款审核4:支付保险金额5:损余处理6:赔案争议处理70:保险赔款审核的程序?1:核赔人员在接受报案后,冰上运动先要查抄底单,验证保险单是否有效,与报案通知书后的内容详细核对,验证保险单载明被保险人是否与受损失的人相符。2:核实保险事故是否发生在保险单有效期内,杜绝倒签单。3:审核索赔人员是否对受损标的具有保险利益4:判定近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5:判定是否存在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6:核定损失赔款

2.教育学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篇二

1、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2、必修课:指所以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为了保证学校教育的质量,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课。

3、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它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景,对人·对事(包括对自己的言行)作出是非善恶等的道德判断。

4、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换言之,素质教育,就是教育者科学地运用人类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去开发·塑造和完善儿童(广义的)身心结构与功能,以达到全面提高公民素质质量的教育实践过程。

5、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6、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7、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8、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单元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媒体的设计。

9、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的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10、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1、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12、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是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老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察

13、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种关系,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的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包括政治、道德、社会角色社会化。

14、课程要素: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须的经验因素

15、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的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7.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18.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9.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20.教育情境:即教育、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

21.教育目的:由国家机关制定推行,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作用。它是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具体教育目的、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 的设想或规定。P26)

22.教师的“教员”角色:是教师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它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于核心地位。其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和评定学业。

23.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复杂的关系体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关系、组织关系以及相互产生的非正式关系。24.校风:一个学校社会的气氛。即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势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种。

25.显性课程: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施教、学生学习好考核的依据之一。

26.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实施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单元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媒体的设计。

27.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

28.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 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

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

29.素质教育: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素质教育的问题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

30.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简答

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P25(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2)·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简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P57(1)·片面追求升学率(2)·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3)·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P37(1)·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P34(1)·遗传(2)·环境(3)·教育(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5、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P333(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

(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6、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P191(1)·父母的表率作用(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3)·父母的文化修养(4)·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7.如何根据学生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P143)(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使他们不断克服自己气质上的缺点,发展其优点

(2)·教师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特点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还应当指出,教师本人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对于搞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着什么样的功能?(P196)(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

9.简要说明情境化了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P7)答:

(1)深化理论学习。(2)典型示范引导。(3)逼真的模拟训练。(4)知识转化技能。(5)理论联系实际。

10.简述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P15-P17)答:(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的中介。

(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以教育影响为中介。(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1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P34)

答:(1)遗传。是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生物特点,是人的身心发展的自然或生理前提。

(2)环境。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

作用。

(3)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12.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P25)

答:(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

(2)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13.简述教师的知识结构。(P81)答:(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

(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14.为什么说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简述理由。(P129)答:

(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15.简述家庭的教育功能。(P182)

答:(1)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2)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3)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

(4)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具有独特作用。

(5)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16.简述隐性课程的功能(P227)

答:(1)陶冶功能。隐形课程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2)育美功能。美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氛围等能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

(3)益智功能。隐形课程通过情感影响智力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师的求真务实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4)健体功能。良好的环境,完善的设备有助于学生健全体魄。

17.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P244)

答:(1)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2)在教材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在编排上通常采取直线式与圆周式。(3)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18.教学设计的步骤有哪些?(P250)答:(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形成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4)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呈现教材。(5)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反映并提供反馈。(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测量以及评价。19.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P289)答:

(1)是否符合学生特点、就是特点、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

(2)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

(4)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

(5)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20.一般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有哪些?(P292)答:(1)引起动机。吸引学生,调动兴趣,引起好奇。(2)呈现教材。教师分层次、有次序地呈现教材。(3)举例说明。

(4)归纳概括。教师对讲过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加以归纳总结。(5)布置作业。通过练习、复习,对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和深化理解。

21.课堂管理的原则有哪些?(P227)答:(1)了解学生的需要。

(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4)建立教室常规。

22.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方式主要有哪些?(P336)

答:(1)系统传授式。是教师根据学法指导教材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学习方法。

(2)专题讨论式。采取专题形式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学法专题讲座。(3)学科渗透式。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渗透学习方法。(4)学习诊断式。教师运用心理诊断技术帮助学生具体找出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

(5)经验交流式。学生之间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学习过程的反思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23.简述素质教育的特点。(P346)

答:(1)整体性。素质教育是教育全员性和全面性的统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2)基础性。素质教育既要为学生的步步发展打下基础,也要为每个公民的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3)内化性。注重并切实把外在影响和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

(4)综合性。素质教育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个人等影响因素。因此整个社会也必须重视并切实优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

论述

1、论述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P333(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

(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阅读案例,回答问题.那是一个夏天,一家人正在院里乘凉,点着蚊香。调皮的航航端起蚊香盘,使劲一吹,嘿,这下可好,一家人被吹起的“烟雾”包围,着实呛了个够。„„

处理(1):我大发雷霆,怒喝道:“你干什么呀?!”孩子立刻怔住了,呆呆地不知所措,听到我的“吼叫”,哇哇大哭起来。

处理(2):孩子也被烟雾笼罩,妈妈站起声,把孩子拉到一边去:“你是想把灰尘吹走,对吧?”孩子点点头。妈妈继续说:“这是你想做好事,只是你用力太大了,你看,大家都被你吹起的灰尘笼罩啦!以后要轻一点,好吗?”孩子认真地点点头。

结合你所学的教育学知识评价案例中的两种教育方式。

答题要点为:

专制型和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比较。前一种处理为专制型教育方式,后一种处理为民主型教育方式。

1、专制型通常采用严厉、高压、强迫命令式的教育,只从父母主观意志出发,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愿望,经常打骂、体罚、使子女容易发展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或是另一极端,强烈反抗、冷酷、残暴。

2、民主型是最理想的教养方式。家长常常有较好的心理品质和文化修养。对子女长期耐心教导,以身作则,启发说理,督促检查。这种家长教育处的子女常常具有很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独立性和创造性,社会适应良好。个体化和社会化协调平衡发展,易独立成才。

3·论述教学过程的规律.P267(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2)·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3)·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4)·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 4·论知识学习的过程P320(1)·选择阶段(2)·领会阶段(3)·保持阶段(4)·应用阶段

5.论述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P289)(1)·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大纲的规

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

(2)·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

(4)·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5)·维持课堂记录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 6·分析良好师生关系应当如何建立?

(1)·在师生相互态度上,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

(2)·师生感情关系上,需要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上,师生之间呈现出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7.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对文化的作用首先表现为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2)·教育的第二个作用是对文化的普及(3)·教育还具有交流· 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8.联系实际谈谈教师的智能结构(P82—P83)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二)·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1)·教育预见能力(2)·教育传导能力(3)·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

9、论述在师生关系中,如何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P162)(1)·师生相互态度: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2)·师生感情关系: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4)·效果:教学效果良好

10、论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P236)(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12、论述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P354—P361)(1)·道德认识的形成(2)·道德情感的培养(3)·道德意志的锻炼(4)·道德行为的锻炼

13、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应用)P50-52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1)学校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质量和结构;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影响到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到教育目的。(2)学校教育外部文化: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要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加强;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作用:延续、更新;普及;交流、整合(需补充)

14、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式P205

(1)建立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与宣传部门联系,开展活动(宣传学校/制作、播放有教育意义的节目/竞赛活动或报告会)

(3)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联系(地质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戏室的清理整顿)

(4)与社会专门性的社会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少年宫/文化宫/业余体校/选苗子)

(5)与有关工矿、企业、村镇、部队建立联系(研究性学习/综合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劳动)

15:学习活动方式的组织须符合的要求:P327-331(应用)

(1)反映学习活动的整体性

A:要保证学习活动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B:要使学习活动既有多样性,又有综合性

C:一般心理活动与学科心理活动的统一

D:学习活动的程序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2)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

A:要保证不同年龄的学生必需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B:合理分配主干活动与辅助活动的时间

C:合理设计各文化基本学科的作业量

D:合理安排劳动量与体育运动量

(3)劳逸安排的节奏性

休息:静止性休息;活动性休息(脑体活动交替;文理/动静科目交替;课时的安排)

16、如何改善师生关系? P162—163 答:

(1)目前中小学存在的师生关系的类型(分别作简要描述)

对立型、依赖型、自由放任型和民主型

(2)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中,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其表现在于:

① 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

② 学生尊敬教师,接收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

③ 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3)按照民主型师生关系原则,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的的措施有(分别作简要描述): ① 走进学生,了解学生。②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③ 关注学生,及时评价学生。

17、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P355—361 答:

(1)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为: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锻炼和道德行为的训练。一般是从知开始,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发展顺序进行的。但这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经常发生变动,即品德的培养可以以任何一个环节为开端着手进行,不过无论怎么变动,始终是构成品德的心理成分共同发生协同作用的一个综合的过程。

(2)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包括: ① 道德知识的掌握; ②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3)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发展。(4)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发展。

3.经济法名词解释及简答 篇三

第一章简答:

1、法的本质和特征:①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2、法与政策的区别表现在:①法具有国家意志属性,党的政策则不具有这种属性。②法具有规范性,是规范了的政策,它以明确、肯定、具体的规范形式为人们规定了行为的准绳,但它往往规定的比较原则、概括,具体操作执行时有相当的弹性。③法具有国家强制性,违反时要受到国家制载。④法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3、法与道德的区别:①二者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不同。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道德,而法只存在于人类阶级社会阶段。②表现形式不同。道德主要是一种观念形态,法有着明确、具体、严格、准确的文字格式。③调整对象和范围不同。道德调整的对象范围要比法广得多。④保证实现的手段和方式不同。道德的强制性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而法则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法的强制力主要表现为一种以国家强力机器为代表的物质力量。

4、法人的概念及其分类: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我国《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两大类:①企业法人。②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5、法律特征是:①代理是一种法律行为。②代理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的。③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授权范围内所为的独立意见表示。④代理人在代理授权内进行代理的法律后果直接归被代理人,代理人与第三人确立的权利义务,均由被代理人承受,从而在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确立了法律关系。

6、所有权与所有制的联系和区别: 所有权与所有制密切相联,二者既有联系:所有权是由所有制决定的,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客观经济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

二者的区别是:①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属经济基础,属上层建筑。②所有制存在于一切社会,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而所有权只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原始公社有所有制但没有所有权,将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所有权将与其他法律现象一起消亡。

7、债权和所有权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区别:(论述)

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财产所有权。

债是按照合同约定或依照法律规定,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即债权和债务。

债权和所有权密切相联,但又有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主体。债的主体——债权人、债务人都是特定的,而所有权主体则只有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义务主体则是不特定的。②内容。债的内容即债权债务。债权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债务人的行为。所有权则不同,所有权内容为对财产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义务人是除所有人外的一切人所承担的不侵犯义务。所有权的实现勿须借助他方的行为,所有人完全可以自主和自动行使。③客体。债的客体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为,所有权的客体仅限于物。

第二章简答:

1、经济法的本质和功能:

经济法的本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其阶级性;二是指它与其他相邻法律部门相区别的法律属性。

功能:①经济法是综合系统调整法②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③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法④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2、经济法的基本原则:①遵循和综合运用客观经济规律的原则;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③市场调节企业、国家调控市场的原则;④物质利益原则;⑤经济效益原则⑥最重要、最概括的基本原则为责权利效相统一的原则。

第三章简答:

1、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性质和地位:①企业财产为全民所有,它是全民所有制经济组织。②经济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③法律上具有法人主体资格,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经营权,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职工民主管理制度:①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②职工代表大会职权。(包括: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推荐、选举权,集体合同签订权。

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特征:①合营企业的主体一方为中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但不包括个人;另一方为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②位于中国境内,按中国法律规定取得法人资格,为中国法人。③为有限责任公司。④合营各方遵照平等互利原则,共同出资、共同经营、按各方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和亏损。

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协议、合同和章程他们之间的关系:①合营企业协议是指合营各方为设立合营企业的某些要点和原则达成的一致意见所订立的文件。②合营企业合同是指合营各方为设立合营企业就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达成一致意见而订立的文件。③合营企业章程是指按照合营企业合同规定的原则,经合营各方一致同意,规定合营企业的宗旨、组织原则和经营管理方法等事项的文件。上述各文件的关系是:合营企业合同是最关系的文件。合营企业协议与合营企业合同有抵触时,应以合营企业合同为准;合营企业章程则须以合营企业合同为基础制订。

5、导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终止的主要情况:①合营期限届满;②企业发展严重亏损,无力继续经营;③合营一方不履行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的义务,致使企业无法继续经营;④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遭受严重损失,无法继续经营;⑤合营企业未达到其经营目的,且无发展前途;⑥合营企业合同、章程所规定的其他解散原因已出现。

6、破产债权主要有:①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无财产担保的债权;②放弃优先受偿权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③破产宣告时未到期的债权,视同到期债权,但应减去未到期利息;④有财产担保的债权,其数额超出担保物价款的未受偿部分;⑤清算组决定解除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此损失额亦应视为破产债权。

7、破产费用包括:破产财产的管理、变卖和分配所需费用;破产案件诉讼费用;为债权人共同利益而在破产程序中支付的其他费用。

8、破产财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按下列顺序清偿:①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②破产企业所欠税款;③破产债权。

9、破产违法责任行为包括:①破产企业隐匿、私分或无偿转让财产;②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③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④对未到期债务提前清偿;⑤放弃自己的债权。

第四章简答:

1、公司法的特征:①公司法体现着组织管理要素与财产要素的结合。②公司法体现着组织法与行为法的结合。③公司法体现着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结合。④公司法体现着国家意志与公司、股东意志的结合。⑤公司法体现着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

2、发行公司债券必须具备以下各项条件:①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②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产值的40%;③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④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⑤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⑥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3、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条件:①股东符合法定人数。②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总额。③股东共同制定章程。

4、不能适用有限责任公司的一般规定的主要有:①投资单一。②范围限定。③组织机构按特殊程序建立。④国家实施监督管理。

5、股份有限公司有着与之不同的特征:①募股集资公开。②股东数额低限。③全部股份等额。④股份自由转止。⑤典型资合公司。⑥设立要求严格。

6、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①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②发起人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③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④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⑤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⑥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7、股份的特点:①等额性(均等性)②不可分性③平等性④可转让性。

8、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特有的股份的种类:①按投资主体不同,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②按股票发行对象分,有:A股、B股、H股。

9、关于新股发行的条件:①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募足,并间隔一年以上;②公司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交付股利;③公司在最近三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④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10、股票上市交易的条件:

①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②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③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可连续计算);④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比例为15%以上;⑤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⑥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章简答:

1、合同的特征:①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②合同在当事人之间是一个债的关系。③合同是商品交换的法律形式。④债权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⑤债权合同是关于财产关系的合同。

2、合同法的基本原则:①平等原则②合同自由原则③公平原则④诚实信用原则⑤遵守法律、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3、要约失效的原因:①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②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③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④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的变更。

4、承诺的要件:①承诺是对要约同意的意思表示。②承诺人必须是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答复。③承诺应当是在要约规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5、导致合同无效的事由: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6、代位权的特征:①代位权行使的结果,使债权人直接获得清偿。②代位权是主体的代位,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来行使代位权。③代位权行使的具体方式,是裁判方式。

第六章简答:

1、授予专利的消极条件:①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秩序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②科学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③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④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⑤动物和植物品种不能被授予专利。⑥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能被授予专利。

2、专利权人的权利大体上可以分作以下几项:①专利权人享有自己实施其专利技术的权利。②专利权人有禁止他人实施其专利技术的权利。③专利权人有处分其专利的权利。④在产品或包装上注明专利标记的权利。

3、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①未经商标权人同意,擅自在同种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受法律保护的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②伪造、擅自制造其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受法律保护的商标标识。③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④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第八章简答:

1、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①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②明确产品质量责任。③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④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2、制定标准的指导原则:①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保护环境;②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③应当做到有关标准的协调配套;④应当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

3、产品缺陷的种类:①设计缺陷②制造缺陷③未预先通知缺陷④其他产品缺陷。

第十二章简答:

1、劳动合同的必备条件:①期限②工作内容③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④劳动报酬⑤劳动劳动劳动纪律⑥终止条件⑦违约责任。

2、劳动合同的非必条件:①试用期②商业秘密保护③职业培训④竞业禁止⑤知识产权归属⑥工作地点。

3、劳动者单方解除:①因用人单位的过错解除。②非因用人单位的过错解除。①②③④⑤⑥⑦ 第一章名词解释:

1、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财产所有权。

2、所有制:是指对生产资料占有和支配的经济制度。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

3、按份之债:是指债的多数主体各自按照一定份额享有债权或承担债务的债。

4、连带之债:是指债的多数主体享有连带权利或承担连带义务的债。

5、时效即时间效力,时效制度:是指法律所有确认的一定事实状态继续存在一定期间便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第二章名词解释:

1、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律、法规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存在和运行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2、原生权利亦称固有权利:是由经济法主体根据经济法律、法规直接取得的权利,是经济权利主体可以依法直接行使的,不必依赖特定义务主体的存在和行为,即能取得和实现的权利,如经济职权。

3、取得权利:是必须由经济义务主体实施一定行为,经济权利主体才可获得和实现的权利。

4、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和目的。

第三章名词解释:

1、企业法主体:是指参加企业法律关系,依照企业法律、法规的规定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以及一定条件下的个人。

2、破产宣告:是指人民法院在确认债务人已符合法定破产条件后,依照法定程序,以裁定形式宣告债务人破产的司法行为。

3、破产债权:是指破产企业的债权人所享有的依法可从破产财产中受到清偿的债权。

4、破产违法责任:是指破产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在破产法所规定的期间内,实施了破产法所禁止的行为,因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5、破产责任:是指企业被宣告破产后,对企业负有主要责任的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人所应承受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名词解释:

1、公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股东出资,严格依法组成的,实行有限责任的股权式的企业法人。

2、公司法:是调整以公司为中心所发生的有关公司的组织管理关系和资本运营关系为对象的。

3、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4、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章名词解释:

1、要约:又称为发价、发盘。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3、合同的效力:又称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4、附条件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是指当事人选定某种成就与否并不确定的将来事实,作为控制合同效力发生与消灭的附款。

5、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是指无代理权的人代理他人与相对人订立的合同。

6、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7、无效合同:是指虽经当事人协商成立,但因不符合法律要求而不予承认和保护的合同。

8、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过错责任,既可因为故意也可因为过失造成。

9、代位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为保障自己的债权而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

10、保证: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11、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担保的行为。

12、定金:是指订立合同时,为了担保合同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先行给付对方的货币。

13、债务转移:是指债务人将合同的全部义务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

14、概括转让: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一并转让。

15、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当事人双方通过协议或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方式,使当事人设定权利义务关系终止的行为。

16、提存:是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或者难以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将标的物交由提存机关保存,以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17、免除:是指债权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是债权人以消灭债务人债务为目的的抛弃债权的意思表示。

18、实行履行:实际履行有时也称为继续履行、强制实际履行,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时,债权人请求法院强制其继续履行原合同约定的债务。

19、有名合同:是指法律对某类合同冠以名称并为其设定具体规则的合同。

20、无名合同:是指法律没有规定名称,也就无从为其设定具体规则的合同。

21、政府采购合同:是指政府采购人为有偿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与供应商签订的民事合同。

第六章名词解释:

1、发明人人即完成发明创造的人。专利法上,只有在发明创造完成过程中对发明创造的构思以及构思的具体化提出了创造性见解的人才能被称作发明人。

2、发明: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具有积极意义并表现为技术形式的新的智力成果。

3、实用新型专利:是我国专利法保护技术方案的又一种方式。

第七章名词解释:

1、不当低价销售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2、不当搭销行为: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违背购买者的意思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

3、串通招标投标行为:是指招标者与投标者之间或者投标者与投标者之间采用不正当手段,对招标投标事项进行串通,通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招标者利益的行为。

第八章名词解释:

1、产品质量法:是指调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和产品质量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广义的产品质量法包括所有的有关产品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责任的法律、法规。

2、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经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产品质量认证分为强制性认证(安全认证)和任意性认证(合格认证)两种。

3、标准化:是指制订标准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协调技术、经济活动,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整个过程。

4、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第九章名词解释:

1、消费者:是指从事消费活动的主体,即通过生活消费商品的使用性能来满足生活需要的个人或者组织。

2、安全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3、知情权:也可称为信息获悉权,是指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

4、教育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5、监督权:是指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6、保障安全义务:是指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这是经营者在维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应当履行的首要义务。

7、质量担保义务:是指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符合一般质量要求或者其承诺的质量要求。

8、接受监督义务:是指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9、消费者权益争议: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政府就消费事项发生的争议,消费事项包括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消费者权利、经营者义务以及政府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内容,通常,消费者权益争议主要发生在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

第十二章名词解释:

1、劳动法:是以劳动关系以及为实现或保护劳动关系而产生的其他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部门。

2、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我国《劳动法》要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订立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

3、养老保险:是指保障劳动者退休后从社会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从而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

4.经济法名词解释及简答 篇四

2、经济发展:指经济增长中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经济体制的改革。

3、经济效益:有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

4、投资:一指为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进行的资金运用或投放的经济活动,二指投放的资金。

5、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6、流动资产: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存货、应收款项和现金等。

7、会计成本:会计记录在企业账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包括生产、推销过程中发生的原料、动力、工资、租金、广告、利息等支出。

8、经济成本:企业自有的资源实际上已经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但在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

9、沉没成本: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

10、机会成本:将有限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

11、边际成本:企业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产生的总成本增加。

12、经济预测:根据经济发展过程的历史和现实,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科学分析方法,揭示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并对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作用机制作出科学的分析,指出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未来发展的可能途径以及结果。

13、头脑风暴法:通过一组专家共同开会讨论,进行信息交流和互相启发,从而诱发专家们发挥其创新思维,促进他们产生“思维共振”,已达到相互补充,并产生“组合效应”的预测方法。

14、实际利率:在规定的最小计息周期数的计息利率。

名义利率:利息期的实际利率与计息期次数的乘

积。

15、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方案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

16、内部收益率:项目实际能达到的投资效益水平。

17、盈亏平衡点:项目盈利与亏损的临界点。

18、经营风险:销售量、产品价格和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等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动所引起的项目盈利额的波动。

19、敏感性分析:通过测定一个或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决策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了解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投资方案的承受能力作出判断。

20、概率分析:通过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发生不同幅度变动的概率分布及其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对方案的净现金流量及经济效果指标做出某种概率描述,从而对方案的风险情况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21、有形磨损:又称物理磨损,第一种有型磨损是从零部件到整个设备受到摩擦、冲击、振动或疲劳,使设备的实体遭受到损伤。第二种有形磨损是设备在闲置中受到自然力的作用产生锈蚀,或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保养而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产生物质磨损。

22、无形磨损: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其他经济性原因而造成的机器设备的非实体性磨损。

23、加速折旧法:在设备折旧期内,前期较多而后期较少、递减的提取折旧费,从而使设备资产磨损得到加速赔偿的计提折旧费的方法。

24、设备自然寿命:又称物质寿命,即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直到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物质磨损而不能继续使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25、设备技术寿命:又称有效寿命,指设备在市场上维持其价格的时期。

26、设备经济寿命: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最小(或年盈利最高)的使用年限。

27、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前,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工程建设是否可行所

进行的全面、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论证。

28、影子价格:在一定经济结构中,以线性规划计划计算的,反映资源最优利用的价格。

29、价值工程: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和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以最短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用户所要求的功能的管理思想和技术经济技术。

30、产品生命周期:从产品研制、制造,到用户使用后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

31、功能整理:对顶溢出的功能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明确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清功能类别,建立功能系统图。

32、渐进性创新: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而引起的渐进的、连续的创新。

33、根本性创新:技术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

二、问答题

1、什么是技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按照科学原理及一定的经验需要和社会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用以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知识、经验和技巧。

2、什么是硬技术?什么是软技术?体现为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的物质技术称为硬技术。体现为工艺、方法、程序、信息、经验、技巧和管理能力的非物质技术称为软技术。

3、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什么?①技术经济分析强调的是技术可行基础上的经济分析②形成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③形成比较的基础,着眼方案的差异比较④选择影响正确决策的恰当的成本费用数据⑤充分揭示和估计项目的不确定性。

4、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是什么?①会计主体②经营持续③会计分期④货币计量。

5、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什么?①资产②负债③所有者权益。

6、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什么?①收入②费用③利润。

7、简述会计等式的三种形式。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②收入-费用=利润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8、根据投资的性质,投资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权益性投资,债权性投资,混合性投资。

9、根据投资的对象,投资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股权投资,债券投资,房地产投资,其他投资。

10、资产可以分为哪几类?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

11、固定资产价值可以分为哪几类?原始价值,重置价值,折余价值。

12、财务评价的主要报表有哪些?现金流量表,利润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借贷还本付息表,资产负债表,财务外汇平衡表。

13、为什么说经济预测是可能的?①经济发展的连贯性②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似性③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关性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综上所述,要对经济进行预测并达到一定精度,虽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

14、简述经济预测的基本步骤。①确定预测目标和预测期限②确定预测因子③进行市场调查,收集各因素的历史和现状的信息、数据、资料,并加以整理和分析④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⑤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⑥指出根据最新的经济动态和新到来的经济信息或数据,可否重新调整原来的预测值,并提高预测精度⑦写好预测报告。

15、随机抽样包括哪几种?①单纯随机抽样②分层随机抽样③分群随机抽样。

16、非随机抽样包括哪几种?①便利抽样②判断抽样③配额抽样。

17、简述头脑风暴的优点。①通过信息交流,产生思维共振,进而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在短期内得到创造性的成果②通过头脑风暴会议,获取的信息量大,考虑的预测因素多,提供的方案也比较全面和广泛。

18、简述头脑风暴的缺点。①专家会议易受权威的影响,不利于充分发表意见②易受表达能力的影响③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19、简述市场调研的基本原则。①准确性②时效性③全面性④经济性。

20、从投资角度来看资金的时间价值取决于哪几个方面?①投资利润率②通货膨胀率③风险因素。

21、资金等值与哪些因素有关?①资金的数量②资金发生的时间③利率。

22、风险决策包括哪些原则?优势原则,期望值原则,最小方差原则,最大可能原则,满意原则。

23、简述有形磨损的三个阶段。①初期磨损阶段:时间很短,零部件表面粗糙不平的部分在相对运动中很快磨去,磨损量较大②正常磨损阶段:将维持一段时间,零部件的磨损趋于平缓,基本上随时间而匀速缓慢增加③剧烈磨损阶段:零部件磨损超过一定限度,正常磨损关系被破坏,工作情况恶化而零部件磨损量迅速增大,设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率都会迅速下降。

24、设备故障率随时间变化分为哪几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磨损故障期。

25、无形磨损包括哪几个方面?①设备的技术结构和性能并没有变化,但由于设备制造厂制造工艺不断改进,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使得生产相同机械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原来购买的设备价值相应贬值了②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出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陈旧落后,其经济效益相对降低而发生贬值③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如竞争的加剧、经济衰退,市场对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减少,导致资产产生的效益下降,而造成机器设备的损失。

26、设备磨损的主要补偿方式有哪几种?①大修理②现代化改造③更新。

27、在计算与时间有关的设备折旧时应考虑

哪几个因素?①设备资产的原值②净残值③折旧年限。

28、设备更新决策应考虑哪几个原则?①不考虑沉没成本②不要简单地按照新旧设备方案的直接现金流量进行比较③逐年滚动比较。

29、设备租赁决策的前提有哪些?支付方式,筹资方式,使用方式。

30、可行性研究分为哪几个阶段?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

31、技术创新包括哪五种情况?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营销创新,利用和开发新的资源,组织体制和管理创新。

上一篇:难忘的除夕之夜作文500字下一篇:词牌莺啼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