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民情日记

2024-08-01

抗旱民情日记(共10篇)

1.抗旱民情日记 篇一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大学生村官民

情日记(十)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二 多云转阴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安静下来,整理自己的情绪,回顾下自己一年零两个月的工作经历,感觉我学会了很多,和群众相处渐渐变得融洽,更有了作为北健村大学生村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我村村民农业经济上的收入能达到一亩地一万五左右,生活上有了保障,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忽视了小家和大家的协调性,忽视公共环境卫生,村容村貌的重要性,认为自己家的门前卫生好坏与别人无关。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在村张支书的带领下,我们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宣传工作,并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做表率,全民参与活动,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北健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现在的北健村村容整洁、民风淳朴,村民们乐于参与村上组织的党员义工服务活动,愿为打造美丽和谐新北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党建的方向分析,我们村由于党组织涣散,干部不和且没有群众娱乐活动场所,在今年的4月被确定为后进村。在接到通知后,村支委立即召开支委会议,提出整改措施和方向。在整顿工作组、县农办和镇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村150㎡文化娱乐广场和新建村部项目最终得以顺利实施,并于今年9月底全面竣工。在县委工作组验收北健村整改情况的那天,我清晰地可以记得广场上有老人带着孩子,孩子高兴地在广场转圈

圈,旁边坐着那个腿脚不方便的婶婶,这个画面是多么的温馨,想着之前的项目实施困难,遇到的阻碍,一切都是值得的!最后,我们北健村在镇考评中排名第二,党建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和支书工作的一年里,是我进步最大的一年,是他让我认识到村干部就要做村民的一棵大树,为他们遮风挡雨,为他们排忧解难,也是他让我明白只有抓小事抓实事才能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里。

(马小春 大荔县两宜镇北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2016年10月8日 星期三 晴

目前,我们村的重点工作是秸秆禁烧,杜绝火情发生。在村书记的组织下,村上成立了防火巡逻小组,由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各带一队人员轮流值班巡逻,不定时在田间地头宣传和监督。

秸秆禁烧是基层政府每年必抓的一项重点工作,如何才能让群众不去烧秸秆而顺利的完成耕种?结合工作实际

我有以下三方面体会:

一是加大宣传秸秆还田的益处。有些农民依据自己的传统经验,认为烧过得秸秆可以作为草木灰肥料来肥沃土壤,其实不然,根据有关专家研究,焚烧秸秆反而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种植和产量。

二是规范制度,有奖有罚。要处理地面上剩余的秸秆,老百姓不愿去花费过多的人力、财力去处理秸秆,往往是一把火就搞定了。如果政府能够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奖励还田处理的农户,对焚烧的农户进行罚款,若按照这样的制度去执行下去,相信群众再不会一烧了之了。

三是引进科学技术,变废为宝。以前农民会将秸秆晒干当柴火,或是粉碎作为牲口冬天的饲料,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天然气,自然秸秆就多余了,并且农民现在种植密度比较大,原有的农业机械不能满足需要。如能提升农业机械利用率或将秸秆粉碎作为沼气 的原料,变废为宝,我想肯定会受到农民朋友欢迎的。

秸秆禁烧不能以堵为主,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群众科学利用,这样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充分利用新能源,相信农民朋友会乐意接受的。

(聂梦悦 经开区龙背镇南袁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晴

10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8月以来,由于天气连绵阴雨且持续时间较长,温度偏低,致使今年的秋收工作进展不是很顺利。

为严把“秸秆禁烧”关,在包联领导的带领下,村干部的陪同下,我们一行五人开始出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发放秸秆禁烧宣传单,同时在重点路段悬挂横幅,张贴通告,做到秸秆禁烧家喻户晓,提高村民的禁烧意识和自觉性。宣传过程中,我们来到大片正在收割地头,刚收割完的牛大叔,正在地里捡拾遗留的玉米棒。我走向前,询问今年玉

米收成的情况。牛大叔停下手中的活,看了看我们,问了我们的来意,意味深长的说:“今年,玉米收成不好,雨水太多了。好多种的迟点的或没有浇上水的村民,基本上就不收,把玉米带杆给养殖羊或猪的村民当饲料用。对于烧玉米杆,现在的人们意识增强了,知道烧玉米杆不仅要罚款,严重些可能要坐牢,所以烧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还有少数人,不顾不管,嫌麻烦,就地就烧了。”问及孩子为什么没有回来帮忙,牛大叔说“娃娃们都挺忙的,现在都机械化了,活也不是很多,我和老伴还能干的了,不打扰孩子们了,都忙,在外面不容易呀”。话音刚落,牛大叔又开始弯腰捡拾玉米棒。看着牛大叔,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养儿为防老,可我们大学毕业了,外嫁了,工作了,很少回家了。不管是夏收还是秋收,父母从来没有要求我们什么,真的很对不住自己父母。

2.罗坝镇创新拓展“民情日记”活动 篇二

日前,记者来到罗坝镇淋头村,在村委会门口前的宣传栏,记者看到,显眼处张贴着一张“民情日记”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和二维码。该村妇女主任曾茂端告诉记者,平台开通后,村干部和群众都在积极关注和添加,“大家有什么困难,动动手指留个言,就有镇村干部帮忙解决,多方便快捷”,曾茂端说,遇到年纪大的村民,她还要一遍遍地给他们讲解微信民情日记如何使用。

罗坝镇宣传委员卢彦斯向记者介绍,该镇还利用一年一度的外出工作人员春节茶话会,积极宣传微信民情日记,鼓励罗坝外出乡贤积极关注、支持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定期将民情日记的最新动向以及镇上的动态信息等及时发布、更新到公众平台,保持微信民情日记的持续关注度。

据悉,罗坝“民情日记”微信公众平台设置了日常信息更新、大事记、典型案例、微友留言等功能版块,为收集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搭建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全新服务平台。为进一步规范微信版民情日记的管理,做到收集、跟踪、落实、反馈整个过程实现无缝衔接,该镇还指定专门领导负责微信民情日记工作,并指派专人具体负责微信民情日记的管理工作,及时查看、收集、记录群众的留言,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分类整理,登记造册,根据问题的性质相应呈送给相关领导负责办理,规定办理时限,最后将办理结果反馈给留言人。截至目前,该镇“民情日记”的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数已达上百人,共收集到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18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2个。

2002年,韶关市在罗坝镇率先开展“民情日记”试点活动,要求基层干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13年来,罗坝镇的“民情日记”活动从来没有中断过,并在不断地拓展与创新,从网络版民情日记到微信版民情日记,该镇的“民情日记”活动变得更加亲切,更加接地气。

该镇党委书记钟俊锋表示,通过网络和微信平台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但绝不意味着以“键对键”取代“面对面”,最为重要的是“网上察民情、网下解民忧”。微信民情日记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专门管理人员督促问题的解决和落实进度,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到位。对于重大、疑难问题,将专门召开班子会议研究讨论决定;对于短期内无法解决,或者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及时落实的,及时向留言人解释清楚,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今年2月16日,燎原村有一微友称,他是外出务工的燎原村人,过年回家去了本村的“长围”,发现长围周边出现了很多脏乱差现象,给游客造成了不好的印象,建议在长围附近修建垃圾池,方便群众倒垃圾。得知这一情况后,该镇分管“清洁美”工作的领导马上与村干部协商修建垃圾池地点,并由村干部先征求群众意见,方案定好后,将立即组织人员兴建。

3.拉萨下乡日记民情日记 篇三

家里只有一个青年妇女在哄小孩,衣着整洁,面目清秀,依偎在怀里的小孩也白白胖胖,很是可爱。我问她家其他人,她说都到山后地里去铺膜了。于是我们在院里和她聊了起来。她说家里6口人,公公、婆婆和她夫妇,还有小叔子。她公公叫冶买来,是家里的户主。她老公在县城附近的工地上给别人开挖掘机,小叔子在东北大连的青海拉面馆里当面匠,每人每月的收入大概能到4000元。最近公公为了多覆膜,把两个儿子都叫回家里帮忙。我说那你家种多少地?她说大概有六、七十亩。我们听后大吃一惊!一旁的马书记说这是真的,这家人每年都种这么多。我说那不妨把冶买来叫回家,我们细细谈谈。她立马给其公公打了电话。不一会儿,冶买来急匆匆地回来了。这个人身材很高,面目和善,看年纪在五十左右。一番问候后,我们聊起了家常。他说他很喜欢种地,特别是政府推广种植全膜玉米后,土地上的收入一年高过一年,他的种植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去年种植各类作物70亩,其中种植玉米30多亩,为种植玉米去年他还自行购买了10多卷地膜。今年他打算种植50亩玉米,目前正在加紧覆膜。我说今年你干脆种植60亩,地膜的事你放心,我们通过乡上给你提供够。他说那就好,他把附近村社的亲戚们都喊过来,帮他覆膜。我们问他家的养殖情况,他说家里的秸秆很多,所以养了46只羊。边说他便带我们去院里的棚圈看羊。棚圈在院子西边,有两间学生教室大小。里面的绵羊一个个很壮实,其中的小羊有十来个,也长得浑圆结实。我说你养这么多羊,县畜牧局应该有资金扶持,你享受过吗?他摇头。我们前几天刚知道农户饲养的母羊达到30只,经畜牧部门调查认定后,可发放3万元扶持资金。可惜这里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他都不知道有这政策。我和帮扶组小孟商议明年帮扶组及早掌握讯息,帮冶买来申请扶持资金,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走出冶买来家后,我们又随机走访了冶买海等4户农户。在村口的打谷场上,我们还见到了一农户正在脱粒机上脱玉米。因为以往我在电视剧上看到的只是农民们拿起两个玉米棒子相互搓,所以见到机械脱有些新奇。站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我们帮扶组的同志们也纷纷上“阵”,一个个体验了一把。

4.社区书记民情日记 篇四

“朝阳巷刘义芳家情况困难,住房不够的问题急需解决”;大平油脂公司排放有污染,周围居民反响较大,重点几家是……双休日要分别上门了解情况”;“花园路开通是本月重点工作,涉及居民27户,其中特困户1户,家庭困难户5户,分别是……”

在含山县环峰镇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唐绍平的30多本工作日志上,一行行记下的全是社区居民大大小小的事情。

“群众反映的事情他都记在上面,解决一件就打个勾。唐书记这个习惯已经有很多年了,有时候一年一本笔记本还不够用。”社区干部储其萍说。

华阳社区下辖6个住宅小区,常住人口11800人。XX年,唐绍平调到这个地处城乡接合部的社区任党总支书记,随身带着的就是这样一个笔记本。14年过去了,从“脏乱差”社区到“安徽省文明社区”,从群众眼中的难管社区到“马鞍山市十佳道德模范集体”,华阳社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文明建设独树一帜,这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凝聚在唐绍平厚厚一摞的“民情日记”中。

“也许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吧。”唐绍平随手翻起一本工作日志说:“群众反映的事情都是他生活中遇到的难事,记在本子上,更要记在心里。每天随时拿出来看看,一件一件去解决。我觉得,只有群众相信你,信任你,社区工作才能干好。”

社区居民范后水早年丧偶,XX年因突发脑溢血致残,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唐绍平主动上门走访,把他家的情况详详细细记在笔记本上,不仅自掏腰包XX多元帮助他,还与他结成帮扶对子,鼓励他坚定生活的信心。如今,日记本里范后水家庭情况这段文字的后面依然没有画上勾,用唐绍平的话来说就是帮扶特困群体不是简单地解决一两件事,要一直帮下去。

对社区居民来说,“民情日记”中每一件事情后面的小小红勾都凝聚着一位社区书记对群众的关爱之心。朝阳巷刘义芳家有7口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情况十分困难,小儿子谈了对象,婚事却因住房紧张而一直耽搁着,刘义芳想搭建一个小平房,但是又违反建设规定,于是刘义芳找到了唐绍平。一方面是实际困难,一方面是政策规定,在这本“民情日记”中,刘义芳的事情被着重画了一道粗线。找县里、找控违办、找城建部门,经过唐绍平的无数次跑腿和解释,所有的部门都同意特事特办,由社区出资帮助刘义芳在自家平顶屋上搭建了45平方米的活动板房。

5.申局长民情日记 篇五

今天,根据上级安排,我深入到大虹桥乡大虹桥村,分别走访了联系户江小平、江瑞生、杨世清、翟秀娥、穆金莲等,对他们的家庭情况做了进一步了解,并就拆迁工作做了思想开导和动员。

通过交谈,我了解到江小平是一位老党员,现年50岁,家中有5口人;江瑞生,现年57岁,本人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家中3口人,妻子有病,无劳动能力。孩子也有毛病,生活困难,经济情况不好;杨世清,女,现年70岁,家有6口人,长子因车祸去世,儿媳改嫁,为照顾孙子,家庭负担大,生活困难;翟秀娥,女,现年75岁,家中有2口人,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穆金莲,女,现年76岁,无经济来源,生活贫困。以上五家,均为拆迁户。其中,四家又是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后,我深感到工作任务很重,既要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尽早脱贫致富,更要做好思想疏导,切实推进拆迁工作。谈话中,我了解到部分家庭对拆迁工作理解不够,思想有顾虑,情绪有抵触。于是,我耐心地给他们讲解上级政策,深入分析我县幼儿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详细介绍公办幼儿园建设三年规划,使他们对幼儿教育工作有了深层次理解,对拆迁工作产生了新的看法,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同时,我表示,在孩子教育方面如果需

要帮助,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照顾,以满足大家的一些要求。

走访结束后,我就拆迁工作和走访情况及时与大虹桥乡政府和大虹桥村委进行了沟通。目前,我们正在共同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进拆迁工作。

6.驻村民情日记 篇六

2011年12月28日星期三阴

临近年底,事情多起来有点吓人。但深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不能埋怨什么。而是该充分利用时间,把手头的工作做细、做好!

早在上周就接到区工会的通知,而在准备一周有余的今天,还是有点忐忑不安。这是区总工会第一次在我们大湾搞这项活动,也是进一步做好服务群众、服务企业工作的好事情,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很早就来到活动现场——钟山一矿,从现场布置开始,紧张而有序的准备着各项工作。中午饭后,党政办工作人员一行在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褚永祥同志的带领下,来到钟山一矿作活动前的最后准备。本次区总工会举办的“三送”活动分三个主要流程:一是到场主要领导发表讲话;二是文艺演出;三是物资发放。午时2:30,活动正式开始了。到场的区总工会、大湾镇主要领导代表发表了重要讲话,总结了今年来区总工会为钟山区的各企业所作的努力及贡献,同时点出了办好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在2012年即将来临之际,区总工会举办的“三送”活动,【民情日记2】

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阴

真正的进入冬天了吧,气温有点低。但在大湾,迎新年的氛围是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党政办公室里堆满了喜庆的烟花(火炮),一了解,原来是今天是阳历2011年的最后一天呢!按照大湾往年的惯例,在这一天,全镇党政领导携驻镇各企业代表会在晚上的12点在政府楼前欣赏漫天烟火,一起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7.下乡民情日记 篇七

10月11日星期五 天晴

今天是抽调我们工作组下乡的第一天。因为从今天起自己要到民和县***乡的***村,开展为期两年的蹲点下乡。为此,昨夜辗转反侧,到大半夜才强行入睡。

早晨起床,探头望望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有种难以名状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扪心自问。前两天还为自己有幸抽调下乡,欣喜不已。因为自从离开乡镇调入市县机关整整十年来,每次抽调干部下乡驻村,自己从未选中。不是因为个人工作能力不行,也不是自己不熟悉农村工作,而是自己承担的工作职责相对重要,也算是单位的骨干,所以自己总是在领导们的眼中“落选”。那时候,自己真的太羡慕那些能抽调下乡的同事们了!说句心里话,许多同志不喜欢下乡驻村或害怕下乡,而我偏偏喜欢,其原因不是害怕单位布置安排的工作,而是自己从小出身农村,对农村有着太深太深的感情。参加工作后,自己分配到化隆县最为偏远的卡力岗山区的阿什努乡,工作了整整三年。三年来较为艰苦的基层工作和生活,使我学到了许许多多在机关单位难以学到的东西,也和当地的村社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所有这些,也是我直到今天深爱农村、喜欢农村群众的缘由了。自从调到机关工作后,除节假日回老家农村住上三两天,或跟随单位领导下乡到农村匆匆忙忙转转外,静下心来深入农村学习、工作、生活的机会很少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怀念对农村童年时的生活、少年时的上学、青年时的工作。这次,机会终于来了,单位选派我和四名领导及同事参加省、市统一组织开展的机关干部入乡驻村活动,常委会秦主任前两日还亲自嘱托我们要在村内认真锻炼,扎实工作。昨夜,想起主任交待的话语,我在欣喜之余暗自担心不能完全胜任这项工作。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次选派干部入乡驻村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转变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绝不同于以往。如果自己在这次活动中不能做出点应有的成绩,特别是不办成一两件群众看得见的实事,恐怕难以向组织、单位领导和当地群众交待。这也许就是今天早晨莫名忧心的原因吧!

十点多钟到单位告别领导后,单位统一派车送我们去民和下乡驻村、驻社区的三名干部。两名同事基本上没在乡村工作过,所以我们在路上商议今天大家统一行动,先到我下乡的地方报道,然后我陪她们去报到。我们的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进入了***乡政府。下车进入乡政办公楼,乡党委马书记和乡人大吴主席热情地迎了出来。进入马书记办公室刚倒上茶水,***村的马书记也到了。乡党委、政府领导提前听说市里要选派干部进驻***村,但不知道详情,所以我向他们简单的说明了来意。党委马书记也向我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听说我要从今天起带行李住到***村,他们说村上没有村级活动室,非要我住乡政府,而且要安排宿舍。经我几番解释,他们只好同意我的请求,决定让我住在村委会马主任家。热心的马书记还交代乡驻村干部谢永强和村支部马书记安排好我的食宿,尽量照顾好我。

下午四点多,我和乡驻村干部谢永强开始进村。我们的车经过大约六七公里的行驶,拐上了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山路较陡,车行至半山腰时因水箱温度过高,我们还下车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乘车继续行进十几分钟后,终于进入了***村,但是看见的农户不多,听谢干事介绍后才知道那只是“冰山”一角。原来***村有四个社,社与社很分散,也算是四个自然村落。村内条件差,所以很多农户自发搬迁至县城附近,现在长期居住在村里的不到200户。

到了村委会马主任家门口,家里没人。谢干事打电话一联系,原来他们上山挖洋芋去了。不一会,马主任夫妇俩拉着半拖拉机洋芋回来了。马主任大概四十来岁,看上去很干练。在他们的帮忙下,我们三下五除二将我的行李及一袋米、一桶菜籽油搬进了他家。看房屋和家具,马主任家条件相对较好,但不富裕。我们倒上茶后,开始闲聊。边聊我边想,这个村比起我刚参加工作的阿什努乡的大部分农村,条件还不错,我也有信心住下来、干下去。

10月14日星期一 天晴

今天,乡政府梅乡长要求我们到乡上开会。内容是研究驻村帮扶工作。

来到乡长办公室,梅乡长正在等我们。我们驻村帮扶组人员到齐后,会议开始了。会议只有两个主要议题。第一个议题是研究确定驻村帮扶组组长、副组长。梅乡长说我是市里下派的干部,所以让我当组长,仲副乡长当副组长。我说还是让仲副乡长当组长,但是他们执意让我当,我也没有推辞。第二个议题是按照《青海省驻村干部管理办法》,组建驻村帮扶组临时党组织。除民和县工会干部小罗是预备党员外,我们其他五名干部都是正式党员。因为党员较多,我们决定组建临时党支部,由乡党委下批复。梅乡长还是让我任支部书记,仲副乡长任副书记,大家都一致同意。接下来,梅乡长代表乡党委、政府向我们提出了驻村工作的相关要求,主要是如何遵守工作纪律、如何开展工作,等等。

会议结束后,我和仲副乡长按照会议研究的内容,立即起草了向***村下派驻村帮扶组的通知和组建***村临时党支部的请示,提交给了乡政府办公室。

10月15日星期二 天晴

从乡上回村已四点多钟了,村委马主任夫妇二人下田挖洋芋去了。于是,我打算到村里转转,顺便了解点民情。

从村主任家出门不远,就走上了***山梁。站在山梁上远远望去,***乡及李二堡镇的许多村社尽收眼底。这里都是成片的玉米田,在夕阳的照耀下,黄澄澄的十分好看,不过大部分农田已收割。

这时我想起了我们人大秦主任经常给我讲民和山区推广双垄全膜玉米的事。他当时给我讲,以前的民和山区群众都是和海东的其他山区一样,大部分都种植小麦、豌豆等作物,对种植玉米想都不敢想。可是在前些年通过省上和地区的扶持,以及县上的大力推广,整个民和山区的大部分农村都大面积种植双垄全膜玉米,农民受益匪浅,是一场农业上的“大革命”。当时我还有点半信半疑,总认为海拔较高的干旱山区种植玉米不大可行。可是在今天看来,这不是神话,确有其事。就在前两天,我送财经城建委朱进成主任去中川乡时,就的的确确见识了。我们是从***乡出发,又从李二堡乡翻越山岭抄近路,经巴州去中川的。所以看见了山上正在收购的成片成片的双垄玉米带状田。

正在边走边想时,迎面遇上了一位回族老乡。打了个招呼后,我们闲聊起来。我问他以前对种植玉米怎么看?他说以前根本没想过种植玉米,也想不到我们这样的干旱大山里能种植玉米。说到这里,他感叹:这些年党和政府确实好啊!就拿种植玉米这件事说吧,刚刚推广的时候,政府免费提供地膜、种子、化肥,乡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动员,但大家就是不种。现在呢?我们都尝到了甜头,大家的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收入也每年都在增加,我们打心眼里感谢政府。我说今年玉米的收成咋样?他说一亩地的玉米少说也能收入一千元以上,种植小麦的话,再多也只能收入个四、五百块,根本不划算。

这时,我又想起了我们秦主任去年让我在“两化”(化隆、循化)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中写:在浅山山区推广种植双垄全膜玉米的事。当时我还有点想不通,现在想来真有点惭愧啊!当时我对秦主任说化隆的干部、群众都可能没有积极性。主任说那是县上的领导们没下决心,只要领导干部们下决心,出实招,肯定能行。今天,我对主任的话彻底地信了!期望再过几年,我的家乡化隆也能看到漫山遍野金灿灿的玉米带状田!

10月16日星期三 天晴

入乡驻村已到第三天了。今天我们按照乡上的安排,去***村下边的陶家村观摩学习秋季双垄全膜覆盖技术。因为那里有个种植老板承包了千亩撂荒土地,准备在明年开春时种植马铃薯。正好这些天他在组织劳力开展秋季覆膜。和我们一同前往的还有乡政府梅乡长和县新闻中心的小钟记者。

走出乡政府大门往县城方向走了一公里多,车辆拐弯跨过米拉沟走上了一段崎岖的山路。路面不宽,斜跨在陡峭的山坡上,坑坑洼洼十分难行,从车窗望右望去,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随行的钟记者吓得的眼睛都不敢睁。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到达了洋芋老板的“大本营”。其实那是个窑洞,因为那是在土崖上挖出一个深坑,然后在上面搭些木棒,上面盖些草和土,就成了简易的房屋洞。我们下车时,窑洞门前支着一口大锅,听洋芋老板说锅里是在煮洋芋。车辆无法继续前行,我们稍稍休息后,跟随洋芋刘老板徒步向山上行走。山路曲曲弯弯,比较难走。不过政府梅乡长似乎走惯了山路,走得很轻松。对于这点山路,我也很轻松,一直快步走在大家的前面。约莫走了40来分钟,我们终于走到了山顶。向下望去,刘老板所承包的大部分耕地已翻耕并进行了秋季覆膜,白茫茫的一片连一片,好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池塘。从山梁继续前行一公里左右时,一大帮农民群众正在田里用机械覆膜。我们来到田边,和农民们一阵寒暄后,一个个都拿起铁锨,和田里的老农们一齐跟随覆膜机开展覆膜。以前没见过覆膜机,开展覆膜一直是用起垄机起垄,用手工覆膜。现在的覆膜机十分灵活,除在地头需要对地膜压土外,起垄、撒肥都是自动化。梅乡长和我们驻村帮扶组工作人员一齐从老农门手中接过铁锨,一前一后地跟在覆膜机后边往铺好的地膜上压土。压土的技术不难,每隔一米左右压上一道土,害怕刮风后地膜被卷走。在和老乡们说说笑笑的干了20来分钟后,没有劳作习惯的我们似乎有点累了,一个个气喘吁吁。随行的记者不断地抓拍我们劳作的照片,但是大家都似乎有点难为情,也许是认为有点做作吧。对于我个人而言,这点劳动真的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从小在家帮助家人下田劳动,这么一点劳动真是小菜一碟。

道别田里劳作的乡亲们后,我们下山。比起上山,下山较为轻松。可是对我们随行的小钟记者来讲,这一上一下的徒步行走已够受了。到山下刘老板的大本营时,门前大锅里的洋芋已香气扑鼻。揭开锅盖,一个个又大又圆的洋芋绽的开了花。大家乐呵呵地大吃起来。味道真的很香,以前不怎么爱吃煮洋芋的我,今天却一连吃了三个。吃过洋芋,我们开始坐车返回。可能是累了,大家都不怎么说话。望着窗外的大山,我在想近年来干群关系疏远甚至恶化,与我们的广大干部不能很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很大的关系。这次选派干部开展的入乡驻村活动如果能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将对改善干群关系发挥积极的作用。

10月17日星期四 天晴

今天上午10点,我和驻村帮扶组的同事们一齐赶到乡政府,参加乡里组织召开的全膜栽培动员会议。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及全乡干部和我们驻***村帮扶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政府梅乡长和几位与我同龄的副乡长端坐在主席台中央。因为我现在的身份是驻村干部,所以仲副乡长虽然让我坐主席台,但我坚持坐在了主席台下边。多年未参加过乡镇会议的缘故吧,还真有点新奇。

会议由梅乡长主持,简短精炼的开场白后,由王副乡长安排部署了全乡全膜栽培工作,主要是动员全乡群众抓紧开展秋季覆膜,并积极做好残膜的回收工作;辛副乡长安排部署了农村低保、交通安全等工作;仲副乡长总结了秋季拾棉工作,对完成任务好的还通过发放面粉形式进行了奖励。最后,梅乡长用简短精炼的话语强调了以上工作。整个会议不到一个小时,很是紧凑。记得十年前在乡镇工作时,那些个书记、乡镇长们滔滔不语,台上的讲了个没完没了,台下的却在打瞌睡。我想与中央的八项规定相对照,今天的会议应该是个真正的短会。

会议结束后,政府梅乡长说她陪我们驻村帮扶组去***村,我们当然是欣然同意。到政府食堂吃过中午饭,我们回到了***村。早已等候在村里的驻村干部老谢已召集好了村里在家的党员和村社长。见到我们,他们很是热情,一一与我们握手问好。他们衣着较旧但穿戴整齐,看上去还是很精神的。***村没有村“两委”活动室,所以我们的会议只能在村委马主任家召开。会议还是由梅乡长主持。介绍过我们后,梅乡长简短的说明了开展这次入乡驻村帮扶活动的来意。接下来,梅乡长让我说说。因为第一次和村里的党员们见面,所以我在回村的路上,思考了点要说的东西。首先我简要地介绍了自我,特别是说明了我是农村出身、早些年在农村工作等等情况。然后我按照市里召开动员会时的部署和要求,简要地说明了我们驻村帮扶组下村工作的目的和主要任务。他们听得很认真,有的老党员还不时地点头,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等我们几位驻村干部说完,梅乡长让村社干部和党员们谈谈自己的想法及工作上的建议。这些党员们还是挺有素质的,他们发言有次有序,完全不像以前我在乡镇工作时,到有的村开会,大家七嘴八舌,吆五喝六,乱糟糟的。他们的发言也很集中,主要是建议我们硬化他们的通村道路,加强村学校教育两个方面。梅乡长也一一解答,说明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帮扶组共同研究后逐步解决。

下午五点多时,梅乡长及部分驻村帮扶组干部回乡政府了,我住在村委马主任家,继续感受感受农村的生活吧!

10月18日星期五 天晴

吃过早餐,村委马主任夫妇拉着专门挑拣的五六袋小洋芋到山下的村庄去收购了。听他们说,今年的洋芋收购价一般是8毛钱左右,大洋芋在窖里贮藏到明年开春价格更高,小洋芋因为个小,价格较大洋芋低两三毛,所以家家都专门挑拣出来,提前卖给收购商。

昨夜我就想,自己作为驻村帮扶组组长,有责任组织开展好这次入乡驻村帮扶活动。进村这些天来,我们基本上是走访调研。今天应该召开一次驻村帮扶组及其临时党支部会议,好好研究制定一下我们的近期工作计划,否则工作无头绪。

十点多时,我们驻村帮扶组的其他几名同志都到了。征求了其他同志的意见后,大家都表示同意我的想法。于是,我们立即召开会议。首先我提出了自己昨夜思虑再三的近期工作计划。一是组建驻村帮扶组办公室。因为***村没有村“两委”活动室,办公室只能设在村主任家西头的小房间里。鉴于我们办公无活动经费,我提议每人收取100元现金,共计600元,作为暂时的办公经费及购买蔬菜的零用钱。大家都同意我的提议,当即掏钱交给了向上的仲副乡长保管。二是开展走访调研,近期首先走访四位社长及村里的老党员。三是动员群众积极开展秋季覆膜,争取完成任务。四是加强宣传教育。主要是召集村干部及在家党员开会学习,并通过走访农户,向群众宣传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及党的惠民政策。五是积极向上反映***村村道至今未硬化的问题。六是根据群众反映,走访了解村学校教育滞后的现状,对能够协调解决的事,积极协调解决。七是动员群众积极上缴新农合参合金及养老保险金。

对于我的提议,大家都同意,有些方面大家还通过讨论进行了完善。接下来,我对帮扶组有关成员进行了分工。民和县委宣传部的小孟起草编写反映近期工作的简报,民和县总工会的小罗根据会议研究的结果,起草近期工作计划要点。仲副乡长负责采购办公用品及我们的有些生活用品。我负责起草村情简介材料。因为前两天我问过新任的驻村干部老谢,村内目前还没有一份像样的村情资料,有些数据也是零零散散的,很不全面也不准确。

我们开完会时,村委马主任夫妇也回来了。快到中午了,马主任夫人问我们中午吃什么?为了不麻烦人家,我提议吃炒洋芋丝。大家都赞成,而且几个同志还要帮着马主任夫人洗洋芋。

吃过中午饭,我们在马主任的陪同下到村学校走访调研。因为这两天群众老反映,村学校去年有三名老师,但今年学区只派了一名,而且这个老师每天都是十点多才到校,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我们走到学校时虽然是中午一点多,但学生都在排队领取义务教育营养餐,即每人一袋牛奶一个鸡蛋。学校占地面积较大,大概有三亩地,两排瓦房不算太久,原先的操场如今种上了饲草。见到冶老师时,他虽然年岁较大但显得有些拘谨。我们客客气气地和他在校园里聊起了学校的情况。他说学校里只有他一名教师,通过多次反映,学区给他聘用了一名初中文化的代课老师。以前学区统一送营养餐,但从这学期开始他要去学区自己领取,所以他每天按时到不了学校。代课老师的家是李二堡镇的,离学校有五公里多,每天都徒步行走,因此早上也不能按时到校。说到这里,冶老师很不好意思,也显得很无奈。我们明白了,原来群众反映的是事实,但其中也有许多新情况。接下来,我们到学生教室及老师宿舍进行了走访。老师的宿舍里很零乱,靠在墙根的小床没有床头,办公桌上放着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和几包方便面。冶老师说为了照看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幼儿班学生,他们两个老师每天中午都吃方便面。我想和我一样坐在机关里干部们,是很难想象这样寒酸的情景的。按照群众的反映,来这之前本想给老师说说。可是看到此情此景,我的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学生的教室里还算可以,只是偌大的教室里只有十来个学生。听群众反映,由于村学校的原因,许多农户送孩子到县城上学,家人陪读,因此加上幼儿班学生这里只有23名。

走出校门时,我的心沉甸甸的。都说要均衡教育资源,但在这里我们却看到了乡村教育的真正面目。想到这里,我和仲副乡长商议下星期将学校的情况立即向乡党委、政府作专题汇报。

10月21日星期一 天晴

今天是星期一,八点从家里出来,匆匆坐车到乡里已过九点。上星期五乡上的马书记和梅乡长因为有事,我们去汇报工作时他们都不在,所以我们决定今天早上去汇报。是星期一的缘故,乡政府办公楼内办事的群众很多。见到马书记和梅乡长后,我简要的汇报了近期开展的工作,并把上周编发的简报呈给了他们。临走时马书记说他待会去我们村上转转,我赶紧说你早上尽量还是不要来,因为我们住宿的村委马主任夫妇在民和县城,早上我刚从他们手里拿的他家钥匙,你乡上的“一把手”来了,我们恐怕给你倒不上一口开水!马书记笑着说如果不方便那改天去。

离开乡政府,我们走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村上。打开村主任家大门,他家的四只小花猫这两天可能饿坏了,见到我们“咪呜、咪呜”的叫个不停。我让小孟和小罗生炉子,仲副乡长帮忙,我去洗洋芋准备中午饭,大家自力更生,体验生活。我的炒洋芋丝准备的还算快,但是他们几个生炉子可不那么如意,一会儿燃着了柴火,一会儿又灭了,折腾的我们都哈哈大笑。正在这时,马主任夫妇骑摩托车到了。马主任夫人走进厨房一看我们,吃惊地说:“胡大啊!你们自己做饭吗?”,我说我们也体验体验在农村做饭的感觉。她边说边重新生炉子,在她的手里炉子很“听话”,三下两下炉火就熏熏燃烧。不一会儿,麻利的主任夫人已端上了中午饭--一大盘我准备的洋芋丝,另加一盘牛肉炒青菜,主食是米饭。也许是我们自己参与做饭的原因,大家都吃得很香,好多人还吃了两碗米饭,盘里的菜也一扫而光,真正的“光盘行动”。

吃过中午饭,我们开始走访农户。马主任在家有事,村支部马书记陪我们走访。我们按照计划,首先到了二社社长冶有志家中。他家庄廓较大,但住房陈旧,看上去家庭经济条件不大好。社长是个大个子,精神矍铄。因为我们前两天开会时见过面,所以这次见面显然是熟人了。他说二社原先有40来户,现在许多农户自发搬迁外出,常住的只有20户。问起他家的情况,他在叹气!他说自己没儿子,只有四个女儿。三个大女儿先后都出嫁了,最小的招了上门女婿,但前些日子女婿离家出走,可能是因为他家经济条件不好,人家不愿做上门女婿。两个月前,女儿又生了一胎,是个男孩。说到这里社长脸上放佛掠过一丝喜悦。但他又叹气说,现在这个女儿是计划生育对象,马上要采取绝育措施,但女婿跑了,让我咋办?我们都听了十分同情。仲副乡长是主管计划生育的,所以他给社长说要不你先让女儿到乡上放置宫内节育器,等以后女婿来了再做绝育手术。社长显得十分激动,连声说感谢。谈到对村上工作的意见建议,和上次在村干部会上说的一样。但是说到村学校教育时,他给我们反映了一个新情况,就是听说现在学校在册的老师还是三名,不知什么原因,现在实实在在上班的只有一名正式教师,一名代课老师。我和仲副乡长商议,改天到中心学校详细了解一下,因为现在误了学生,就等于误了他们的一生,这是大事。

接下来,我们走访了村委委员、老党员冶青贤家。他家较社长家情况相对较好,和他攀谈中得知他的儿子学阿文已拿到阿訇资格证,在外开学一年多,收入也不错。家里种了三十几亩地,其中种植玉米22亩,前两天秸秆和玉米棒子一齐按青饲草卖出,每亩收入了1500元。我和他粗略算了一下,他家今年在种植业方面可收入40000元以上,除去成本,纯收入在30000元左右。我心里想种庄稼有这样的收入很不错,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农户的种植业收入只能养家糊口。说到这里他说种庄稼有这样的收入还是感谢政府大力推广种植玉米,要不然这里的耕地大部分已撂荒了。

随后我们又到了老党员冶建福家。进门前听包村干部老谢讲,冶建福是上届村支部书记,这届落选了,可能有些怨言。但是我们和他谈的还是合得来,没有怨言也没有牢骚。聊完一些家常,他还建议我们充分利用村内的玉米秸秆在村内发展牛羊育肥产业,我们认为这是个好建议。***村现在大面积种植玉米,玉米秸秆很多,不是当柴烧就是喂牲口,可他们家家仅有的几头大牲畜吃不了多少,因此发展牛羊育肥产业很有潜力。走出他家时,已五点多,我们结束了今天的走访。回村委马主任家的路上我想,走访调研还是很有效果,如果不深入农户,我们不可能全面了解群众疾苦,也听不到群众的真正心声。

10月22日星期二 天晴

早晨接到乡上打来电话说要把村支部“维护稳定,反对分裂,深刻揭批**集团反动本质”专题民主生活会在这两天召开完。和村支部马书记及仲副乡长商议后,我们决定今天下午两点半召集在家党员把会开了,不是党员的两个社长和驻村帮扶组全体成员也列席会议,对村支部班子及成员进行评议。同时在会上安排一下村内近期工作,并向村内党员宣讲一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方面的知识。民和县委宣传部孟永宏同志是个工作很有激情、也有能力的好搭档,所以我推荐他主讲。商定后,我们按照近期计划,继续开展了走村串户的走访调研活动。

走出村委马主任家的巷道时,路边站着一位年龄和我相仿,穿着整洁的青年人。和他打过招呼,我问他家在哪,去转转。他指着路上边的一个大门说他好几年不在家居住,家不象家。循着他的手指望去,那扇铁皮大门已斑驳生锈,门前长满了荒草。跟随他进门后,院里满是齐腰的荒草。我们在屋檐下找个小凳坐下来开始拉家常。他叫马哈比,前些年他在山东烟台开餐馆,从前年开始把餐馆承包他人经营,每年给他15万元租金。他自己一家到海西州诺木洪农场承包经营枸杞,今年的纯收入为16万元。家里的8亩承包地因无人耕种只能撂荒。说起今后的打算,他饶有兴致地说一直想在村里半个养殖场,把村里的玉米秸秆充分利用起来,但他积累的资金不多,希望是政府能在资金、项目方面给予扶持。我们认为这个想法很好,因为***村秸秆资源丰富,自来水已通,离县城较近,附近李二堡镇每星期一、五还有集,牛羊销售也不成问题。但我在心里想,这个事找谁帮忙呢?突然我想起了一个熟人,他是市人大代表、海东农牧局农牧技术推广站洪站长。于是我立即给他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及帮助的请求。他也十分乐意,让我给他提交一份申办养殖场的报告,他给农牧局李局长汇报后再定。马哈比听到后十分高兴,他说立即找人写报告。随后我们又走访了农户马化峰、马贵福、冶有福等农户。这时已到中午,我们回到马主任家吃中午饭。

下午两点半到了,但是开会的党员及社长们只到了两人。我在心里想,村里很少召集会议,其他人不会不来吧?为了能把村支部、村委的会议经常性地组织起来,我在上次开会及走访党员、社长时曾多次用委婉的话语进行动员,尽量做到以情感人。这时两个村干部也在大门前转圈,显然有点着急。不过到三点多时,好几个党员陆陆续续来了。我在心里暗想,我们的工作还是有效。

8.结亲帮扶民情日记 篇八

根据《黔西县干部“放公假、结亲戚”密切联系群众实施方案》(县办发【2012】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工作安排,我找了洪水乡箐利村一户叫杨家奎的农户结亲戚,帮扶他家。

今天一大早,我就来到了杨家奎家,他家刚刚修建好两间平房,远远的看去,感觉还不错,可等我一进屋里,才发现什么叫家徒四壁,没有一样向样的家具,通过仔细的交流原来他家的情况很。房子是刚刚搞的危房改造项目,房子虽然修好了,可是信用社贷了3000多元,还有4000元的高利贷。每月利息280元,看似不多,可对于他的情况来说可就不一样了,去年他老婆嫌弃他日子过得苦已经丢下2个才几岁的女孩和一个小白脸跑了。而且他母亲刚刚才过世1个月,现在债主又逼上门来要债。

从他里家出来,我心里也不免一阵阵的伤感啊!怎样才能帮他走出困境呢!

2012年5月20日 阴转晴

9.民情日记刘红君 篇九

——教师访民情活动感受

刘红君

蕲春思源实验学校全体教职工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认真参与了 “教师访民情”活动。我原以为打电话、带口信、捎纸条就可以达到家访的目的了,为什么非要跟家长面对面地交流呢?可当我真正踏上本次家访之路时,一次次的促膝畅谈,一个个的会心微笑都让我感受颇深,我才深深体会到这是打电话等家访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汤进旗同学,善于动手思考,喜欢劳动,不喜欢写作业,讨厌背诵和步骤多的数学题。父母忙于工作,回家要么是口头督促,要么就是棍棒相加。教育方式简单,导致汤进旗在校亦是不能和同学正常交流,和谐相处。

4月13日,正好休息,我电话预约汤进旗家长进行家访。汤进旗爸爸妈妈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高兴,热情招待,我的心里亦是暖洋洋的。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和发展方向,汇报了我校针对此类孩子教育方向的引导,以及我们班是如何围绕“快乐学习”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并就汤进旗同学的问题与家长促膝畅谈,终于达成了共识,找到了一个实用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和孩子们相处的快乐,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让他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家长对我的教育给予了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家访结束后,汤进旗的家长说:“谢谢你,你让我们对教育孩子有了信心。”汤进旗说:“老师,您能来我家,真好,我感觉跟您亲近了很多。今后,我会好好努力,做个好学生,让您为我高兴。”听完孩子质朴的话语,我心潮起伏,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家长打成一片,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10.下乡驻村民情日记 篇十

县委常委、武装部长张凯瑞

2011年12月22日。早晨7:00起床,洗漱完毕,站在窗口,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已然变亮,感受着微风吹动枝条的动静之美,空气是那样地清新凉爽,人也感觉特别轻松。草草吃过早饭,我便领着副部长冯树田和政工科几个干事来到下喇叭乡冻牛坡村进行了调研。下喇叭乡位于山阴县的西北方向,低处山区,紧靠虎山线,境内地形梁峁起伏,沟壑纵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冻牛坡村位于乡所在地西约五公里处,总人口764人,总耕地面积5095亩,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仅3433元。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又没有矿产资源,村里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开展以来,如何为农民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使干部下乡住村活动见到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是我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进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户走访。通过座谈、走访了解到,冻牛坡村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高速公路占地出现了矛盾隐患造成了不稳定;二是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战斗力不强。走访中看到李培祥、李怀珠两位老党员家居简陋,生活十分贫困后,我当场拿出了1000元送到了他们手中;对高速公路占地纠纷户进行了协调与调解,帮助他们认真分析问题,找根源找和解结合点,经过调解,多数村民表示愿意协商解决自己的问题。

1座谈会上,不大的村委会挤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村里的困难和发展思路,近距离的接触,使我感受到老百姓的淳朴与亲情,军民之间,官民之间在那一刻已融为一体。我围绕“十二五”期间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等话题,与大家共同商讨项目建设和发展规划。并就当前影响和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困难,提出了四点发展思路:一要围绕“水”字做文章,循着水路找财路,只有把吃水问题解决了,才能解决山区农村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二要充分利用当地地理资源优势,发展以养羊、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大胆探索“土鸡”散养,通过规模化土鸡饲养,使土鸡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要做劳务输出文章,发展打工经济。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群众进行劳务输出,能稳定提高农民收益,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四要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快村种植业转型步伐。

中午,在村民王二家,就着一盘萝卜丝,喝着调和饭,吃着莜面窝窝,和老王拉起了家常。“这么多年了,没想到今天有您这么大的领导能住在俺家的土窑洞里,真想不到啊。”“老王,全市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就是通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进农户,解民忧,帮助你们脱贫致富,转变我们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一席话感染和打动了老王,也让我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

冻牛坡村是我的下乡住村联系点,说实话,对于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来之前我心里很有些担忧,但通过住村以来的所见所闻,改变了我的认识,也增强了帮扶的信心,感觉收获很大,体会很深。

1、思路决定出路。当前农村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多是由农民自发而成的,形不成规模或规模较小,也缺乏长远规划。开展下乡住村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村干部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抓调产、转思路、上项目、兴产业,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2、在农村,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一支战斗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谈发展和增收无异于纸上谈兵。要在为党支部输送新鲜“血液”上下大功夫,培养后备人才,特别是要抓住这次村委换届契机,把农村的致富“能人”选进班子,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推动村转型跨越发展步伐。

3、农民思想的解放程度和观念的更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产业的发展。在下午召开的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上,我向大家简要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县会议精神,看着大家聚精会神舍不得离开的情景,我深有感触。我讲的这些内容不是有多新,电视、报纸上都能听到看到,但为什么村民愿意听,关键是村民很少听到来自上级面对面的声音。如果我们每个下乡住村干部,都能自

觉做一名宣讲员,把党的惠农政策、发展信息、致富思路说给群众听,群众不是会接受的更快吗?

4、让群众得到实惠,让群众亲身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这是群众对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迫切期盼,也是检验下乡住村活动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干部下乡住村联系的都是贫困村,发展问题、增收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了的,需要我们发挥优势、协调优势,靠前服务,多下乡,常住村,带着感情解难题,这样才能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这实际上也是对我们干部作风的大检阅。

上一篇:颁发毕业证的主持词下一篇:[工作总结]机械专业工厂生产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