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总结

2024-10-12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总结(精选8篇)

1.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总结 篇一

小学六年级冀教版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小草和大树

1、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有些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2、小草的相同特点:茎枝柔软、植株小、寿命短;

大树的相同特点:茎枝坚硬、直立、寿命长;

3、具有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

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4、草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

木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

5、①海带②杨树③爬山虎④仙人掌⑤柳树⑥长豆角⑦芦苇⑧黄瓜

1、水生植物:①⑦

2、攀爬植物:③⑥

3、木本植物 ②⑤

4、耐旱植物:④

5、草本植物①③④⑥⑦⑧

6、不开花的植物有:绿藻、水绵、肾蕨、苔藓。

7、了解植物体内部的结构最好的方法是 解剖。

二、植物博览会

1、银杏(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特产,著名的活化石植物,果实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2、珙桐,又名(中国鸽子树),是珍贵的观赏树种,被定为国家(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级保护植物

3、主要观赏植物:郁金香、枸骨、马尾松、猪笼草、含羞草

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大豆

粮食作物:大豆、玉米、水稻

寄生植物:金灯藤 珍稀植物:银杏、珙桐

最新栽培植物:方形西瓜、转基因番茄

4、金灯藤属于(寄生)植物。

三、鸟类动物的特征

1、鸟类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产卵繁殖后代

2、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3、北美红雀(钳子)沙椎鸟(镊子)鹈鹕(汤匙)秃鹫(起钉器)

4、赫胥黎和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现代的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也有科学家反对这一观点,认为鸟类起源于初龙类。

四、品种繁多的动物

1、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有无脊椎把动物分为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繁殖方式把动物分为卵生和胎生两类。根据食性把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3、具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4、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昆虫类、虾、蜗牛、蜘蛛等;

5、各类动物的特征:

①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地爬。

(蛇、蜥蜴、鳄鱼、乌龟)

②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两对翅

(蚊子、苍蝇、蛾子)

③鸟: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④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腮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青蛙、蟾蜍、娃娃鱼、蝾螈)⑤鱼:终身生活在水里,用腮呼吸,用鳍游泳。

⑥哺乳动物:体表有毛,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

6、科学家已经鉴别出脊椎动物有46900多种,无脊椎动物大约130万种,多数是昆虫,并且昆虫中多数是甲虫。像海盘车、蚌、水母、鼻涕虫、蟹和海绵等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五、细菌和病毒

1、细菌和病毒要用显微镜 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们漂浮在空气中,潜伏在食物、土壤、水中中,寄生在人和其他动植物的体内。

1、细菌的特点:细菌非常微小,结构简单,基本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许多细菌可以成对、成链、成簇等形式生长,繁殖迅速。

2、病毒的特点: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面。

3、危害人类健康的细菌或病毒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无害,有些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

4、细菌和病毒对人类使和动植物的影响:

答:它们能使人类和动植物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麻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等。

5、细菌和病毒对人类有益的方面:

①研制疫苗、药品②发酵食品,做出馒头、酸奶、酸菜等 ③分解动植物等

6、写出有利于健康的几种生活方式: 勤洗澡、勤换衣服、按时刷牙、定期注射疫苗、不喝生水、经常锻炼、生吃瓜果蔬菜洗干净、室内勤通风„„

7、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药物消毒、照射消毒等

8、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更有利于健康?

答:吃饭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后不要读书写字,不要做剧烈运动等。

9、制作酸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器具消毒、牛奶消毒灭菌、加入的酸奶要新鲜、还需要适宜的温度。

10、细菌和病毒同样会侵害一些动物和植物,烟草花叶病、鸡瘟、牛瘟等瘟疫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这些病害会使植物枯萎腐烂、动物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如2001年英国爆发的口蹄疫。

11、病毒:麻疹、流感、肝炎、口蹄疫、瘟疫„„

细菌:百日咳、痢疾„„

六、生活中的真菌

1、蘑菇、霉菌等都是真菌,它是一类既不属于动物又不属于植物的生物。

2、真菌有的可食用,有的不能食用。我国已知的食用真菌有350多种,如银耳、灵芝、香菇、金针菇、竹荪等。

可以食用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金针菇、灵芝、香菇、竹荪等

3、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有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4、除了蘑菇、木耳 等大型真菌外,一些食物、衣物上长出的霉菌也属于真菌。

1、为什么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答:因为食用真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还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3、怎样防止食物或衣物发霉?答:衣物保持干燥,不要受潮;食物放在冰箱等低温的设备中或低温的环境中。因为发霉的条件是潮湿温暖的环境。

4、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

答:冷冻、冷藏、真空包装、脱水、腌制、灌装、防腐剂灭菌等。

5、实验: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实验目的:验证食物在温暖、潮湿、不通风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实验材料;两块面包冰箱盘子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 将实验组放在露天盘子里,放在浴室里 将对照组一块放在冰箱里

实验结果:三天后放在冰箱里面包的正常,放在浴室里面包的长霉了。实验结论:食物在温暖、潮湿、不通风的地方容易发霉

七、宝贵的生物资源

1、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正是依赖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人类才能够繁衍生息。因此我们要保护合理利用宝贵的生物资源。

2、生物资源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

3、生漆是我国的特产,是驰名中外的天然树脂原料,被称为------涂料之王

4、加拿大的糖槭是最有名的木本糖源。

5、保护生物资源你怎样做?(建议)答:保护好身边的动植物,同时搞好宣传,也让别人保护。不乱砍乱伐植物、不随意捕杀动物、多植树种草优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植物栽培、繁殖都有哪些新技术?

答:温室栽培技术、滴灌及无土栽培技术、立体种植技术、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技术、植物的杂交技术、转基因技术植物栽培、繁殖的新技术。

2、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答:人与其他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其他生物,离开其他生物,就无法生存。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其它生物的生存。

8生活中的能量、1、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2、能量的单位是千焦.1千焦=1000焦耳。人每天约消耗的能量:10----13岁儿童9623千焦;轻体力劳动的成人10032千焦;重体力劳动的成人11704千焦。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过多过少地获取能量,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只有保证身体中的能量平衡,才能保持我们的健康。

4、食物和汽油中储存着化学能。

5、列举3个使用光能的实例:光合作用、太阳能热水器、光敏电阻„

6、列举生活中利用能量的实例。(课本上的图片„„)

9、植物和能量

1、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人类和其他动物是通过食物获取所需能量的,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2、燃烧淀粉时发光发热,说明淀粉中含有()。

3、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4、光能能通过绿色植物转化成化学能。

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在这一过程,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化为: 太阳能 化学能。阳光、二氧化碳、水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生成了新物质(淀粉和氧气)用图表示:

7、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①防风固沙、加速降尘;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③调节气候、增加降水。④吸收毒物、杀灭病菌。

8、从能量和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

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它们通过体内的叶绿素吸收阳光,分解水,同时放出大量氧气,并且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促进了能量和物质的转化,使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有了保障。

9、保护绿色植物的措施?一点通P16

10、P42,科学研究表明: 实验发现: 实验:植物体能量的来源

实验材料:燃烧勺、酒精灯、淀粉、火柴 实验方法:

1、点燃酒精灯。

2、用燃烧勺取适量淀粉。

3、将盛有淀粉的燃烧勺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实验现象:淀粉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存在淀粉中。

10、动物和能量

1、食物链: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着。

2、写一个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至少有3个环节。

3、生物(动物、植物、人)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4、根据动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写出食物链

a、草、鹰、蝗虫、青蛙、蛇

1、b、松树、鸟鸦、鹰、松鼠、松毛虫2、5、能量是怎样在食物链中进行传递或转化的?

(答:如在食物链“草→兔→人”中,当太阳能通过草的光合作用进入后,则按照草→兔→人的顺序逐渐单向传递或转化(转化为化学能)。

11、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1、为了更好的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化,电灯、电扇、风车等都是能量转化装置。

2、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在不停地流动和传递着。

3、P50能量转化过程:流水的能 机械能 电能 热能光能声能风能等

4、列举5种能量转化装置:()。

5、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抽到高处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6、自制风动小鼓是怎样工作的?风动小鼓在工作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答:风车在风能的作用下转动起来,风车转动时带动金属片拨动鼓槌敲击小鼓,使小鼓发出声音。风动小鼓的能量转化过程是:风能→机械能→声能。

12、电铃响丁当

1、将漆包线缠绕在铁芯上的装置就是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

2、制作电磁铁用的大铁钉必须要()否则会被()断电后仍有磁性。

2、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匝数的多少有关系。

在线圈匝数一定的情况下,电流越大(可通过增加电池节数),电磁铁磁力越大;电流越小(可通过减少电池节数),电磁铁磁力越小;

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线圈匝数越少,电磁铁磁力越小;

3、电磁铁的用途:电铃、电话、电磁起重器等 实验一:制作电磁铁

实验材料:大铁钉、大头针、绝缘导线、电池。实验方法:

(1)将绝缘导线顺着一个方向绕在打铁钉

(2)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大头针,看有什么现象(3)切断电源,看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电磁铁接通电源后,吸起了大头针;切断电源后,大头针掉了

实验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实验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实验材料:大铁钉、大头针、绝缘导线、电池

实验方法:

(1)用大铁钉、绝缘导线、电池组装一个电磁铁

(2)线圈匝数一定,先用一节电池看吸起几个大头针;再用两节电池看吸起几个大头针。实验结论:线圈匝数一定,电流越大,磁力越大;电流越小,磁力越小。实验三: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多少有关

实验材料:大铁钉、大头针、绝缘导线、电池。实验方法:

(1)用大铁钉、绝缘导线、电池组装一个电磁铁

(2)电流一定,先少绕几圈导线看吸起几个大头针;再多绕几圈导线看吸起几个大头针。实验结论:电流一定,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匝数越少,磁力越小

13、能量的控制

1、科学家从蝴蝶身上受到启发,将卫星表面设计成百叶窗一样能吸收、释放能量的装置。2一些装置可以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3、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能量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需要利用某种装置或材料对能量的时间长短和大小进行控制。

4、自动控制装置类型有声控、光控、热控、时控等。

5、猜想台灯开关和失火报警器的内部构造可能是什么样的?是怎样工作的?P20、P57

6、为什么水龙头能够控制水流的大小?

14常见的能源、1、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没有 就无法提供能量。

2、能源可以分为

能源。可再生能源有: 等。不可再生能源有: 等

3、太阳、风、石油、煤等都是能源。

4、目前人类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源、海洋能源、地热能源、氢能源等。

5、风能、光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气中的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

6、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由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发展。

3、煤、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煤炭在开采时对土地、村庄、水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石油在开采和运输时,如果油管泄漏,造成大面积水域污染,水生物受到严重破坏。煤、石油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对环境等造成影响。

4、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过程? 第一代:以生物质为主。第二代:以(“化石燃料”)煤为主

第三代:以(液体燃料)石油为主。

第四代:以核能、氢能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为主

1、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哪些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那里获得的?(答:生活和生产中需要的能量有电能、光能、磁能、声能、机械能、化学能、水能、风能等,这些能量都是从太阳那里获得的。)

2、使用煤这种能源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答:煤是用途十分广泛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但在开采时会对土地、村庄、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农田、村庄塌陷、污染水源;使用时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使空气中的硫含量增加,空气浑浊。)

15、节约能源

1、人们目前可以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解决能源问题,首先要从节能开始。

2、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可采资源量的66.8%,石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

3、我国人均煤炭探明储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是世界平均值的 ;

我国的煤炭资源的 集中在华北 地区,水电资源的 集中在西南地区,而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能源消耗较大

4、我国的能源问题(可结合课本内容简要阐述)①人均能源资源不足。②、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5、列举生活中浪费能源的现象提出节能措施

浪费能源的现象 节能措施 1.交通堵塞时汽车引擎、空转

关掉发动机

2.生活用品浪费 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3.自动楼梯无人使用时 人少时可关闭 4.电暖气、空调等电器长时间开着 减少开机时间

①洗完手脸不关水笼头 ①随手关掉水笼头

②使用一次性筷子 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③电灯开了不关 ③随手关灯 ④生活和学习用品乱扔 ④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⑤近距离开车上下班 ⑤骑自行车或步行

5、怎样做可以节约电? 随手关灯、使用声控灯、不用吸尘器、使用节能炊具、使用节能灯、减少电视或其他电器开机时间等

6、怎样做才能解决能源问题?解决能源问题,首先从节能开始,这样不仅可以使有限的能源使用得更长久一些,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7、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节能,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

9、列举节能工业、农业、交通、建筑、购物、家务、出行等。

16、开发新能源

1、新能源是近几十年来人类采用新技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

2、能源、人口、环境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其中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

3、天然气水合物俗称燃料冰,有极强的燃料力,可作为上等能源。往往分布于深水的海底沉积物中或寒冷的永冻土中。

4、“变色龙”化合物晶体可以按照要求,把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光能或电能释放出来,颜色由白变黄

5、生物能与太阳能、风能以及潮汐能一起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

6、甜高粱的秸秆含糖量高,是生产酒精的最佳原料。种植甜高粱的最大优越性是可以极大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7、新能源有什么优点? 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都是环保型能源。

8、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能源问题,还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9、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是绿色植物的生产 二是生物质能的气化、液化和固化。

6、制作太阳灶是根据太阳能的原理制成的。

1、在太阳灶工作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使用太阳灶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这种装置为我们做哪些事情?

答:在太阳灶工作过程中光能转化为热能。优点 清洁无污染;缺点受阳光限制。为我们提供热水、做饭、洗涤

17太阳系的奥秘

1、第一次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哥白尼,由于传播“日心说”被判处死刑的科学家是布鲁诺

2、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一群天体组成。太阳是太阳系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一定轨道围绕自己运动。它吸引着八大行星围绕自己运动。

3、这八大行星按照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按照到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冥王星被归入矮行星行列。

5、现在知道的太阳系家庭成员有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6、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是地球。

7、在繁星闪烁的夜空,有时会出现一个拖着一条长长“尾巴”的天体,这就是彗星。

8、“哈雷”彗星每隔76年左右绕太阳转一圈。下一次我们看到哈雷彗星是在2061年。

18、地球绕着太阳转

1、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叫做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引起昼夜变化;

另一种是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25天,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2、地球上四季变化的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地球的地球的公转,另一个是由于 地轴是倾斜的。

3、在冬季,黑夜比白昼长;在夏季,白昼比黑夜长;春季和秋季,白昼和黑夜大致一样长。

4、在极地,白昼会持续6个月,然后是长达6个月的黑夜

1、昼夜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答: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的自传,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2、四季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答: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它有一个不变的倾斜角度,太阳照射地球时,直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造成同一地方温度有规律的交替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变化。

3、伴随四季变化,地球上的昼夜长短是怎样变化的?

答: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地球上的四季变化。在冬季,黑夜比白昼长;在夏季,白昼比黑夜长;在春季和秋季,黑夜与白昼大致一样长。

4、地球的自传和公转各有什么特点?答:地球的自转是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地球的公转是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地球自传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25天。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19、美丽的星空

1、国际上通用的星座共有88个,这些星座把美丽的天空分成不同的区域

2、由于地球的公转,各个季节最适宜观测的星座有所不同。在北半球,春季的狮子座;夏季的牧夫座与天蝎座;秋季的天鹅座与飞马座;冬季的金牛座与猎户座比较容易观察;大熊座、小熊座和仙后座等星座,则全年都可以看到

3、地球的公转,星座的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地球的自转,星座的位置在一天也会发生变化。

4、光年是指光一年所走的路程

5、我们可以通过上网、使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星空来观看星座,对星座有更多的了解。

20、地球的近邻--月球 1、1969年,美国的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首次登陆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1、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在广阔无边的天际中,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和地球一样,自身不能 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在旋转过程中,月球一直以()的一面朝向地球,人们看不到它的背面。

3、月球绕地球逆时针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月,月球直径是地球平均直径的1/4,质量是地球的1/81,月球上没有水、空气,只有环形山。

4、我们看到的月球的不同形状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的变化依次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

5、人类研究太阳系的长远目标,是开发和利用太阳系中的能源和资源,最终到太空去安家落户。

6、要开发一颗行星或卫星,要首先了解它在太阳系中的空间位置、运行轨道、自然环境、能源和资源。

1、月球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答: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是自东向西移动的;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逐渐自西向东移动的,移动的轨迹是弧形的

2、月球在一个月里的运动规律是怎样的?

答:月球在一个月里的运动规律是:每一个月里绕地球自西向东转一周,在转动过程中,在地球上看月球不仅有方位的变化,也伴随着月相变化。

3、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答: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始终照亮月球的一半,另一半我们看不见,但由于我们看月球亮面的角度不断变化,就出现了月相变化。

4、为宇航员设计宇航服,需要解决他们在月球上可能遇到的哪些问题?

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密闭装备。要解决他们在月球上 遇到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21蔚蓝色的宝库

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

2、大陆架是陆地在海中的延伸。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大陆架极其宽阔,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储量可达22亿吨,天然气储量达480亿立方米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最多的物质是盐。如果将地球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炼出来,均匀地铺撒在地球表面,可铺成一个约40米厚的盐层。

4、海洋动物有17万种,植物有2.5万余种。

5、按照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把海洋资源分为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量资源和化学资源四类。

6、海洋中蕴藏着那些资源?答:海洋中蕴藏着大量资源,如生物资源、石油、天然气、水合物、潮汐能源;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盐、砂矿、钛铁矿、磁铁矿等。

22、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有:

开发海洋旅游资源、捕食海洋动植物、海上贸易、海上运输、潮汐发电、温差发电等。

3、我国建立了11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和1个海洋生态环境特别保护区,以促进有效地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珍惜濒危物种。

2.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二

低年级组-张阳辉(六(2)班科学)

关键字: 总结

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得与失时,我深深的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然也有很多的遗憾。我知道教育终究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提笔写下点什么以促进今后的教学,使之更加完善,也算是自己的一点小小总结吧。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工作第一年,第一次接任科学课的教学,虽然听过不少优秀的课例,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的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但是,从开学初我便下了决心要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的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每周3课时课时量,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力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一、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

科学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合理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刚开始的那一个月,由于学生的习惯没有,实验操作起来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实验操作不规范,但在这一个学期之后,学生在这方面有了不少的进步。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半年的教学使我明白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因此,课堂中,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际操作、讨论中,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体会到科学学习其实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动动手,在实验中就可以学到本节课的知识点,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难。

三、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科学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前面讲解书中的概念的东西,学生听着,然后考试时去背,记住便成.然而,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方式与丰富的参与方式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一学期的指导下,学生养成了动手动脑,仔细观察,从而获得新的科学理念的习惯。

四、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质疑,解疑,甚至再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五、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六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科学课与其他课的不同就在于他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验的活动机会,这是学生喜欢的,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以上是我本学期教学中的一点心得,有了些许的成就感,但是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学生的一些习惯养成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研水平也还需要不断地再提高,在总结中反思自己,在努力中提高自己。

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总结 篇三

吴坚文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二、复习内容

“工具和机械”单元里,学生要学习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和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通过研究认识工具和机械的功能和特点。

“形状与结构”单元里,学生要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通过研究认识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不同,能满足不同的需要。

“能量”单元里,学生要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玩具小电动机怎么会转动起来,研讨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化。通过研究初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知道电可以生磁,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了解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里,学生要调查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研究人的相貌差异,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种类和差别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三、学生已有水平与存在问题

大多数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比较扎实,基本得分在60至70分之间;实验设计的表述欠规范,表达不够清晰;数据分析、知识技能综合运用能力欠缺;表现为达到优秀的人数不足。

四、复习措施与安排

1、采取单元清的方法,每单元结束,及时给出单元复习资料;单元测试后及时反馈补缺;使学生自查补漏有倚仗。

2、结合教学调研,对要求达标的内容进行过关测评与补缺。

3、考试前,进行答题指导训练,对共性问题针对性辅导。

4、提倡与鼓励学生对不理解或有困难的问题及时提问。

时间安排1、17、18、19周能量单元过关补缺、第二次课堂教学调研测试、补缺;六下《物质的变化》教学;

4.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总结 篇四

1、生物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相似程度。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

2、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

3、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有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4、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

5、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7、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8、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9、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

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10、生态系统包括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1、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A、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C、环境污染D、外来物种的影响

13、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14、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1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16、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17、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18、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作为一名公民,在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应当如何做?

1、人人都来植树造林;

2、开展爱鸟周活动;

3、人人都来消灭白色垃圾;

4、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鸟,不攀折花木等。

19、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种生物及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归根结底是基因组成有差别。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0、自由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动物的运动具有一定的结构基础,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有骨骼和肌肉组成。

21、各种生物类群常见代表生物

藻类植物:水绵、衣藻(单细胞个体,能自由运动)、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葫芦藓、地钱 蕨类植物:肾蕨、卷柏、桫椤

裸子植物:油松、侧柏、水杉、银杏 单子叶植物:玉米、水稻、高粱

双子叶植物:向日葵、花生、大豆、黄瓜 鱼类:鲫鱼、带鱼、鳙鱼、海马

两栖类:青蛙、蟾蜍、娃娃鱼(大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蝾螈 爬行类:蜥蜴、壁虎、龟、蛇、扬子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类:鸽子、猫头鹰、鸵鸟、野鸡、蜂鸟(最小的鸟)

哺乳类:猫、狗、蝙蝠(会飞的哺乳动物)、鲸鱼、鸭嘴兽(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海豚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腔肠动物:海蜇、水螅、珊瑚虫、水母 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 线形动物:蛔虫、蛲虫、丝虫、线虫 环节动物:蚯蚓、水蛭、沙蚕

5.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总结 篇五

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上学期已结束,我现将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1、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2、平时科学试题中常出现科学探究内容,这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在做实验中学生往往会碰到一些问题,此时我一般不会直接走过去帮他解决,而是让他看到现象然后猜想可能

/ 2

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些学习程度好的同学就会动脑思考,也会找到问题的根源。

4、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已基本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不管是平时课本上和作业本上的探究题的完成还是在考试中的探究题的解答,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做出来

二、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平时试题中涉及能源、环保等社会热点的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今后将逐步加强,这就要求科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要求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用科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6.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总结 篇六

本学期已经结束,我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与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学生在综合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科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科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科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科学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②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综合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③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今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科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科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科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三年级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⑤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上完课后能与听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⑥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

⑦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⑧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首先要扎扎实实抓各学段的合格率,这样才能提高科学教学的合格率,最后取得较好的优秀率。

通过和学生共同努力,本学期科学教学取得了现有的成绩,下学期我将继续保持,并争取更大的进步。2014----2015学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使用两年的时间里,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这一教材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充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我想谈一下自己在使用这一教材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科学》教材所安排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科学》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儿童的童心、童趣,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亲身经历的机会,促使他们去自主地参与、主动地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科学精神。

二、小学《科学》教材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在使用这一教材中,我感觉这一教材在编排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生活环境、经验背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制作、综合评价等多方面都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它并不象小学自然教材那样内容非常的固定,实验过程、方法非常的单调、一陈不变,而是相当的灵活,教师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调节,而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创新的空间,因此,我觉得这一教材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三、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活动和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由此可见猜想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一方面、正确的猜想会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会激励他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大胆地去猜想,去实践;再者即使是学生猜想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时,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也会从中有所感悟,去不断地实践和探究,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光靠猜想还不行,要勇于去实践,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所以,我觉得教材设计的猜想活动这一环节非常好,它对学生进行好探究活动、学习好科学有很大的帮助。逐渐地猜想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探索的动力。我觉得让学生无目的的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不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带着猜想去实践,学生的活动会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另外小学《科学》非常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这也会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促进,在交流中大家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有新的发现,另外通过交流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倾听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同时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的许多的闪光的思想火花也是在交流中迸发出来的。所以,从起点三年级《科学》上册起就开始注重这样培养学生,我想几年下来,我们所有的孩子都会有所改变,有更大的发展。

四、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在这一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深有感触的是科学教材在编排上很好地将科学活动与社会生活、学生个人生活联系在一起,科学知识并不是单一呈现出来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呈现给学生,另外教材在编排中还非常注重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五、注重培养学生长期进行观察活动的能力

7.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育工作总结 篇七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又送走一个美好的学期,回首这一学期的教育工作,感触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回顾

开学初,严格按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教学规划,按实验目录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实验手册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不但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实验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注意,对易损、易坏仪器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二、深入开展实验教学

1、编制计划,具体实施

开学初,严格按实验目录,结合本校实验仪器配备情况,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理清实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顺利完成了本册教材中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学生的实验成绩。

2、做好仪器的使用与保管

随着实验室的启用,实验仪器的保管有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更好的推动了实验教学开展,仪器开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中,实验教师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事项,因而降低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3,、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差,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导致操作的失误。对实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

2).有部分实验由于缺乏器材,不能开展,而且数量不足,导致学生分组人数过多,因而影响实验效果。

3).如何处理好知识的全面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原有教材中没有而新增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去学习。

4).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共享、教育优化。

5).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外界条件的支持,但是学校的条件往往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如何去合理地解决好这一问题。

6).如何把新课程的实施与学生升学更好的融合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去思考。

8.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八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任六年级科学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结合实际展开工作,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班有学生32人,女生12人,同学们都具有善于思考、探究的天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对实验的参与积极性较高。

二、主要工作

(一)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科学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课程中的内容更注重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符合儿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形式,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式。

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创设开放性课堂。科学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让学生在做中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有的学习内容,实践性非常强,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在课堂上,需要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材料、合作探究、从中获取知识。而在课堂上,只是汇报交流结果。如铁的生锈。当然,虽然探究的过程在课外,老师不能看到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的指导更要及时、准确,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探究,得出结论。

(四)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想方设法解决。如:如何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更好地搞好小组合作的效果等等。

四、努力的方向

在科学教学战线上,我的经验还非常欠缺,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反思,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进步成长。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2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本学期已即将迎来期末。在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科学课教师,感受颇多。在教学过程中,我与学生共同学习,坚持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科学课的实效性。同时,我本人积极参加与观摩科学课的各种赛教及培训活动,和同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研讨活动,获得同事们的指导,并以此为基础,努力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发挥科学课优势,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这是一项虽很辛苦但收获颇多的工作,现在,我将这一学期中我的工作情况和所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

本学期是我担任六年级科学教学的第二个学期,上一的科学课教学,我是从第二学期开始接手的,所以第一学期的教材和教学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体验。在开课之前,我学习了课程标准,阅读了相关资料,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要想上好科学课并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是在理念上的新颖性。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六个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得需求;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标准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些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其次,是内容方面的拓展性。科学课的主要内容,不仅综合了原小学自然课的主要内容,还增加了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对人体自身的认识、环境保护教学内容。这样做更利于有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并且,目前的科学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课程中的内容更注重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符合儿童兴趣和需要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形式,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面的发展。

再次,由于理念的转变以及主要内容的变化,引起了我在教学各方面的转变:

1、由于文本提供的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很强,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想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时间。所以,在备课时,我不仅要考虑到文本的内容,还要考虑到文本延伸到的内容,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以防上课时出现过多的学生质疑,而自己却不知怎样回答的情况。

2、既然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那么在上课时,教学方法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情况,灵活多变的运用;重视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性学习教学环节也要随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创设开放性课堂。有的学习内容,实践性非常强,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在课堂

上,需要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材料、合作探究、从中获取知识。而在课堂上,只是汇报交流结果。如铁的生锈。当然,虽然探究的过程在课外,老师不能看到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的指导更要及时、准确,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探究,得出结论。

4、及时帮助学生完成课本上相应的实验记录。在完成实验记录时,指导学生把探究的过程写条理、清楚,把结论写明白,并提出自己还没有弄清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想方设法解决。例如:怎样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更好地搞好小组合作的效果,更进一步明确实验小组的分工构成等等。在科学教学战线上,我还是一个新兵,但我有信心,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反思,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进步成长的课堂,进一步促进学生学好科学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以此为武器,攻克一个个教学领域的堡垒,将科学教学的旗帜稳固的按扎在小学教学的阵地上。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3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我以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的向前发展。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多,任务重,我仍尽力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一学期以来,我把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写出来,然后合作、协调、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精心备课,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内容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顺利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的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三、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要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科学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如在科学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认真仔细地观察,就会获得更多新的科学理念。

四、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到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五、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4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加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了学期初制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学任务,使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特对本学期的科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住教材内容特点,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六年级上册《科学》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亲身经历的机会,如《磁铁》等的探究,促使他们自主地参与、主动地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把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在活动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动手、记录、整理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

二、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使用这一教材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生活环境、经验背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制作、综合评价等多方面都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创新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活动和交流活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由此可见猜想的重要性,正确的猜想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激励他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大胆地去猜想、实践。所以我很注重“猜想活动”这一环节,即使是学生猜想不正确或不够全面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也会从中有所感悟,去不断地实践和探究,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光靠猜想还不行,要勇于去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另外我还非常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促进,在交流中大家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有新的发现,通过交流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同时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注重培养学生长期进行观察活动的能力

《科学》这一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长期观察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我想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深有体会,学生进行一时的观察对他们来说很容易,但要长期坚持,很多孩子会中途放弃,最后会一无所获,我们的孩子确实需要在耐力与毅力的方面进行培养,我在教学《植物的根》、《植物的茎》时,指导他们进行课外活动观察,做好记录,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我觉得,如果我们能用心去上好《科学》这门学科,我们的孩子会是更聪明、更出色、综合能力更强的一代。

五、认真教学,注重小组建设

教学工作中,我认真了解孩子们的想法,虚心听取教研室有经验的老师们给我的意见,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努力摸索着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争取通过我的课堂在带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再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我爱孩子们,想给他们每个人最好的教育。在日常教学当中,我尽量去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也是这样,通过对某些孩子“特殊”的教育,他们对于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兴趣反过来就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慢慢慢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组织教学方面,一直是我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我经常虚心向学校里有经验的老师们、班主任们请教管理学生的好方法,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一套独特的评价体制,并且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对一些调皮的学生,及时的了解情况,共同管理好班级。

另外小组建设方面。这是科学组沿袭的传统,但是却是我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由于之前对小组建设了解的很少,所以就没有太多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之后才发现,是我的失误了。忽视了小组建设,使我缺少了一个有效教学的制胜法宝。我想这将是我下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

六、注重培养学生猜想活动和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

爱因斯坦曾说过“大胆的猜想,就的。”由此可见猜想可以地帮助学生活动,合理的猜想会对学生是激励,学生会有成就感,会激励他在以后的活动中大胆地去猜想,去实践;再者即使是学生猜想或时,在老师的下,学生也会从中感悟,去地实践和探究,也让学生明白光靠猜想还不行,要勇于去实践,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我觉得教材设计的猜想活动环节非常好,它对学生好探究活动、学习好科学有的帮助。逐渐地猜想会学生的习惯,的动力。我觉得让学生无目的的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不会留下很的印象,而带着猜想去实践,学生的活动会更、更充实、更有意义。小学《科学》非常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这也会对学生的发展是,在交流中大家可以取长补短、可以有新的,交流也可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的许多的闪光的思想火花在交流中迸发的。

总之,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这学期我所承担的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深深的知道,我在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今后我将再接再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努力工作,把科学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5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通过本学期科学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期即将结束,我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二、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科学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科学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

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三、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四、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6

工作回顾开学初,严格按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按实验目录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实验手册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在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不但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实验老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注意,对易损、易坏仪器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一、具体做法

1、完成情况

开学初,严格按实验目录,结合本校实验仪器配备情况,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理清实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顺利完成了本册教材中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学生的实验成绩。

2、仪器的使用与保管

随着实验室的建成,实验仪器的保管有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更好的推动了实验教学开展,仪器开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中,实验教师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事项,因而降低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基础差,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导致操作的失误。对实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

2.有部分实验由于缺乏器材,不能开展,而且数量不足,导致学生分组人数过多,因而影响实验效果。

总之,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

一是知识的全面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原有教材中没有而新增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去学习;

二是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的问题;

三是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外界条件的支持,但是学校的条件往往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如何去合理地解决好这一问题。四是如何把新课程的实施与学生升学更好的融合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去思考。今后我将继续保持,并争取更大的进步。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7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上学期已结束,我现将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平时科学试题中常出现科学探究内容,这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在做实验中学生往往会碰到一些问题,此时我一般不会直接走过去帮他解决,而是让他看到现象然后猜想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些学习程度好的同学就会动脑思考,也会找到问题的根源。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已基本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不管是平时课本上和作业本上的探究题的完成还是在考试中的探究题的解答,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做出来。

二、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平时试题中涉及能源、环保等社会热点的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今后将逐步加强,这就要求科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要求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用科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8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一班二班两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习惯较差,第一节课便主动坦言从来都不喜欢科学。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节并去产生疑问并思考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科学教科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开设“问题银行”,使学生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学生从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六年级上册包括五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第五单元: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三、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教学课时

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

植物角里的科科学问题课时

在实验中探秘课时

研究仍在继续课时

机动课时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让生活充满阳光

探寻光的路线

把光请进来

我的“阳光小屋

机动课时

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

奇思妙想——设计篇

心灵手巧——制作篇

精彩纷呈——展示篇

机动课时

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

我给健康下“定义”

登上健康快车

健康大本营

机动课时

第五单元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案例分析:对蚯蚓的探究

难忘的科学探究过程

机动课时

上一篇:成功语录励志下一篇:我和花婆婆有个约定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