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作文方法指导与语文备考方法

2024-07-22

小升初语文作文方法指导与语文备考方法(共17篇)

1.小升初语文作文方法指导与语文备考方法 篇一

1、小升初语文学习方法

如何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得高分?

1.基础知识题 生字的字形和读音,标点符号,成语,病句最需要背功。而这些题的分数少的可怜,但是做不对又会影响成绩。对这些题,既不能花太多时间,又不能完全不理会,建议跟着老师的进度。

2.古文阅读 很多孩子都很怕古文阅读题,其实这并不难,古文阅读考的就是理解能力。所以备考古文阅读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的同时要注意文章的停顿之处,等你能够顺利的读出一篇没有标点的古文的时候,那么没有注释你也能理解个大概了,应对小升初古文阅读应该是没问题了。 3.诗歌赏析

其实做多了诗歌赏析题就会发现:诗歌题的答案来来回回就套用那几个词,比如说“化静为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因为诗歌赏析题无外乎问你诗歌的意思,诗句的修辞,特殊词语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所以只要想象一下诗中的意象想象,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那种感觉和状态,再把与自己的感受最接近的词往上一套,答案就出来了。当然串联的好自然分数就高了。

4.诗词默写 诗词默写的范围看似很广,要背的东西很多,但是经典名句还是考试的重点。所以在全部背诵的基础上,把经典语句作为背诵的重点才是好的策略。当然关键句中的字要记得牢牢的,不然就白辛苦一场了。

5.现代文阅读

这一块包括科技文和文艺文的阅读。两种类型的文章都要注意重点句。所谓重点句就是题干(题支)内容相关的句子。科技文是要在与题目相关的重点句子上从微观角度“扣字眼”;文艺文则是要在对文章有宏观把握的基础上挖掘句子的深层含义。当然,还需要通过训练找语感。训练最好找真题来训练,做到一套坏题目比不做更加害人。答题时不要贪多,要做到“废话不说,说则不错”。

2.小升初语文作文方法指导与语文备考方法 篇二

一、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小学生没有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 没有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 在心中对作文存在着一定的惧怕心理。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 之前没有接触到写长篇作文, 仅仅是组词、造句和段落描写等, 写作长度陡然上升到整篇作文, 往往难以适应, 在写作学习中态度不够积极。

2. 教师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善, 在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实践中, 一些教师为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提升其写作能力, 会产生一定的急功利近心理, 对小学生的期望过高, 而他们的写作水平又难以提升, 对教学方式不适应, 容易产生双方均不满意的局面。

二、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

1. 在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过程中, 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进行起步, 重点教学目标是他们的写作潜力与发展, 为将来的作文教学做好铺垫工作。起步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激发小学生的写作欲望, 引导他们愿意运用文字进行书面表达, 并不拘形式地描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所见所闻, 且篇幅长短不限。

2. 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使用顺序, 掌握基础的写作方法, 避免出现逻辑颠倒、啰嗦重复等现象, 掌握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同时, 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积累写作素材, 并做好读书笔记, 让他们在写作中合理运用自己所积累的素材, 逐渐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具体指导方法

1.有话可说, 轻松起步。在小学教育阶段, 学生在入学之前, 已经掌握基本的听、说能力,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是帮助他们系统性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明确要求, 主要是让小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己想写的事物, 写自己对周边事物的感想与认识”, 不过受字数数量的影响, 很多三年级学生在刚刚接触作文时, 往往存在能够说出来, 却无法用言语进行表达的现象。针对这一教学困境,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可以化难为易, 充分发挥口语交际的特点与优势,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年龄特点, 帮助他们把口述内容转化为书面表达。在这一起步写作指导过程中,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利用“汉语拼音”工具, 在语言文字储量不大的情况下, 使用部分汉语拼音代替文字, 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2. 放低要求, 循序渐进。在小学语文三年起步作文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小学生都觉得是无内容可写, 对作文还存在着畏惧心理, 这不仅不利于他们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还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 童趣和童心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 在写作中, 教师不应该对数字有明显的要求, 只要语句通顺, 表达是真情实感, 都应该鼓励和表扬他们。在具体的作文起步教学实践中,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师应该将写作意念淡化, 放低要求, 循序渐进, 由一句话日记到段落, 逐渐过渡到小短文与命题日记。

例如, 以描写《荷花》为例, 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荷花的图片, 依次要求他们描写荷花的花瓣、荷叶和花茎等, 并发挥想象, 虽然每部分的文字不多, 但是组合到一起就能够把荷花完美地描述出来。

3.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观察是小学生认识和了解事物的有效方式之一, 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三年起步作文教学来说, 如果学生缺乏对事物的观察与认识, 那么他们在具体的写作中肯定无内容可写, 感觉异常困难。对于小学生来说, 观察是认识和了解的世界的主要方式, 也是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 只有进行细致而认真的观察, 他们对事物的了解才会更加深刻、更加真实和更加清晰。而只有以深刻认识为基础进行写作, 才能够产生写作欲望, 并使写作内容生动精彩。所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在起步作文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十分重要。比如, 在写景作文起步教学实践中, 就需要小学生对景物进行仔细的观察。

例如, 以描写《春天的花》为例, 教师让小学生去野外或公园观察春天花朵的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为写作提供素材。

4. 激发学生积极想象。对于作文来说, 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 是高质量作文的基础, 因此, 在小学语文三年起步作文教学实践中, 教师除需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之外, 还应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联想能力。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些特殊的想象情境, 为他们进行联想创造一定的条件, 从而利于想象能力进行写作;同时, 可以运用一些有效的手段发散小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进行积极想象, 以想象为基础进行写作。

例如, 在进行看图写话的作文训练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具体的画面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 比如, 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幅森林图, 里面有树木、蘑菇、小鸟、兔子和小鹿等, 然后让他们仔细观察图中的内容, 鼓励积极想象, 以动物对话或童话故事的方式写作文。

5. 鼓励学生积累语言。在小学语文三年起步作文教学中, 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写作技巧需要逐步培养和提升, 是一个长期过程,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多积累语言, 从基础的字、词、句积累着手。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离不开大量的语言积累, 但是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 他们的知识储备与语言储备有限, 这就要求教师在起步作文教学实践中, 鼓励学生不断积累语言知识, 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积累语言的方式有多种, 而且也是一个长期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小学生需要持之以恒, 例如, 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每天都摘抄一些优美的语句, 并能够找出其优美的地方, 可以用于哪些语境, 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也可以让学生多阅读一些名言警句和课外古诗词, 并可以熟读背诵, 同时掌握具体的运用方法。

四、总结

总而言之, 在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语文知识水平出发, 要有耐心地指导他们写作, 需要循序渐进、由易及难, 逐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掌握书面表达技巧。

参考文献

[1]王时彬.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初探[D].苏州大学, 2014.

[2]王晨.把握时机, 应对小学作文起步教学[J].家教世界, 2013 (16) .

[3]孙静.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4.

3.试论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策略与方法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指导 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80-01

现如今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作文谈之色变,为了应付老师安排的作业,她们在写作的过程之中胡拼乱凑、使用作文模板、内涵空洞、缺乏感情,这都为作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4个方面浅谈了提高小学作文的方法与策略。

1.激发学生“写”的热情

1.1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现状来适当的降低写作的标准。根据修订版《大纲》“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的要求来说,我们可以发现几个明显的变化:第一是提出方式的变化。修订版大纲之中作文两字被尽量规避了而是改为“写话”以及“习作”来进行代替,从而从根本上确定了小学阶段的作文只是一个练习;二是淡化问题这个概念,尽量降低写作要求。身为语文教师应当及时的进行方法的改变,从而适应现今教育形式的发展。

1.2尽量让学生们进行“迁移”,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在修订版的教学大纲之中,对于低年龄段的作文要求十分明确:“对于写有着一定的兴趣,喜欢将自身的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我们可以发现到其中含义很明确,写作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练习,只是将自身的感受等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而兴趣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的“ 催化剂”。小学生的生理年龄比较小,在他们眼中,因为只有在感兴趣的前提之下才会自觉的去进行实施,才会有更加深刻的体验。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1学生的课外活动较少。现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无非也就是两点一线,只是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在学校的时间除了上课学习也并没有其他的事情,这对于相当一部分家长来说也同样是十分复杂的问题,更不说生活枯燥的学生们了,这导致他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又怎么会有真情实感包含在作文之中。应试教育的教育方式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很大一部分教师只是盲目的针对考试,只根据考试而机械性的锻炼学生们的应试能力。

2.2幻想和现实相结合,通过想象来促进写作。帮助学生进行观察之后,帮助学生们展开自身的丰富想象,多个层次、多种角度的思考从而在写作过程中注入自身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们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可以多多进行一些假想作文的练习。而所谓的假想作文,指的是假设出某种特殊情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通过想象来起到丰富素材的目的。

3.利用“知识”的迁移,从会想、会读,到会写

3.1将读写进行结合,通过阅读来帮助自己进行写作。阅读这一过程和写作是息息相关的。在对学生们进行写作指导的时候,要尽量利用“知识”的转移,引导学生们用自身掌握的各种能力去进行写作。或者通过教材之中的“读写例话”、“基本训练”一系列内容,并掌握其中所包含的写作方面的知识,将学习过程中的零散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并将之转化为自身的写作能力。

3.2鼓励学生进行范文的阅读,对写作技巧进行总结。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来说,一个好的开头可以点亮整篇文章。因此,任课教师可以多多尝试不同的教育方式。笔者对常见的开头进行了总结归纳:点明主題,开门见山式,开头第一句就点明主题;倒叙式,从结果开始写起;总起式,开头就统领全文;引用式,在开头引用名人名言,点明主题;交待式,开头对故事进行阐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设问式,在开头提出一些设问类的问题,让读者产生兴趣等。

4.从尝试到点评,再到修改

4.1鼓励学生尝试写话。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不论写什么都由自己决定,教师的帮助固然是很重要的,可是这学生的自主成长造成一定的阻碍。”教师最好不要进行任何意义上的指导,一切均由学生们自行决定,大胆进行尝试,不讲求立意的深度、通篇的布局,自始至终让学生处于一个绝对自由自主的地位。帮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对自身的感受进行表述,充分体现出自己独有的一套语言风格,充分展示自身作品所独有的个性,虽然话语可能会略显稚嫩,也会有词不达意的可能。

4.2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教师要对应的解决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尽量去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一,就该修改些什么来说,在笔者眼中应当从大的问题开始着手。就是从文章立意等大的方面来优先考虑,而后要逐步进行,合理的对自身的技巧进行推敲,就像前文中所说的,对文字进行逐个加工显得尤为重要。再者,就怎样修改来说,笔者的经验则是:提出要求,对优秀的进行赏析,对比修改,进行总结归纳提升。

5.总结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并不是孤立于日常语文教学之外的,要注意将写作和其他方面相结合,从而做到互通,并最终带动学生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费秀芬,何万国.由一堂课引发的对小学语文作文讲评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5):53-54

[2]李怡光.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讲评课中有效运用的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123-125

4.小升初英语复习与备考方法 篇四

纵观小学英语的听力考试题型,大体上来说不外乎有这五种: 1听音标号。2听句子,选择你听到的单词或短语。3听音判断。4听音排序或连线。5听问句,选择合适的答语。

目前同学们的听力方面的困难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存在厌烦畏难情绪。觉得播放的录音语速太快。

2.没有耐心一次性听完一段话,要求听一句能停一下。

3.无法将听到的内容和考试卷上的题目内容结合起来,录音放完了也不知道如何动笔作题。

4.一旦在听的过程中出现一个不熟悉的单词,就十分害怕。要求马上停下来。

以上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是缺乏有系统的持之以恒的听力训练。作为小学的听力应该从课本出发。每天坚持听15-20分钟 ,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听课文内容已经完全没有困难了

5.小升初语文作文方法指导与语文备考方法 篇五

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2

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3

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

4

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5

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6

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7

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8

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9

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修改病句的符号及作用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三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四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愿意……

修改病句练习及答案

修改病句一

1.这是一个快乐、愉快、欢乐的班会。

2.老师忽然渐渐放慢了进度。

3.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4.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5.他那亲切的话语、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6.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7.这场球赛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球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8.看了这次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

9.只有社会主义,就能救中国。

10.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就同班委研究,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教育。

11.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12.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1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14.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15.小学生从小就要爱读书的习惯。

16.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17.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18.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19.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20.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21.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22.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23.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24.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25.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26.《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27.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28.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29.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30.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31.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32.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33.《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34.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35.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36.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37.稻子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38.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39.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上锻炼。

40.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修改病句二

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2.我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3.经过教育,让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6.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7.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

8.玛莎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9.经过努力,小东做题马虎的现象比以前进步了。

10.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11.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12.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3.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14.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

15.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16.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17.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18.在劳动中,我们的双手弄脏了泥土。

19.听到这个消息,我小声地议论起来。

20.这次到会的只有七十二人左右。

21.他的一双手几乎完全冻僵了。

22.校园里种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树木。

23.儿童商店里的玩具真多,有积木、布娃娃、电动小火车、足球等。

24.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25.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衣。

26.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

27.王平和李华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28.现在市场上商品的数量大大提高了。

29.同学们都说,昨天的活动是愉快的一天。

30.展览会开幕的第一天,就有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和妇女等许多人来参加。

31.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被人发现珊瑚是生活在海里的食肉动物。

32.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的时候,烧毁并洗劫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

33.他们参观了机械厂和儿童玩具厂后,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厂设备真先进。”

34.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35.这几段描写表现了主人公谦逊、朴实的形象。

36.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

37.同学们都炯炯有神地听老师讲课。

38.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等益鸟都专吃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39.今天是我的小表弟五岁诞辰。

40.兰兰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大家感动。

答案

修改病句一

1.去掉“、愉快、欢乐”

2.去掉“忽然”或“渐渐”

3.去掉“经过”

4.去掉“避免”或“不再”

5.“亲切的话语”后加“响在我的耳边”“ 、”改为“,”去掉“ ,”

6.“增加”改为“提高”

7.“而是”改为“而且”

8.去掉“看了”

9.“就”改为“才”

10.“这个问题”改为“同学们”

11.“小兴安岭的夏天”改为“夏天的小兴安岭”

12.“”改为

13.去掉“能否”

14.“提高”改为“加强”

15.“就要”后加“养成”

16.去掉“和三艘军舰”

17.去掉“上”

18.去掉“出土”

19.“猛烈”改为“激烈”

20.“两个英国援建的”改为“英国援建的两个”

21.去掉“一定”

22.去掉“兴冲冲地”

23.去掉“使”

24.去掉“呼啸着”

25.“却”改为“也”

26.去掉“的作者”或者“写的”

27.去掉“和扩大”

28.“浪费”后加“的行为”

29. 去掉“和方法”

30.“报晓的公鸡”改为“公鸡报晓”

31.“纠正”改为“改正”

32.去掉“和提高”

33.去掉“《小学生语文学习》”

34.“和”后加“爱护”

35.去掉“一切”

36.“,”后加“我”

37.“绿色”改为“金黄色”

38.去掉“不禁”

39.去掉“有时”

40.“而且”改为“所以”

修改病句二

1.“不管”改为“尽管”

2.“实行”改为“完成”

3.去掉“让”

4.去掉“不要”

5.去掉“不转眼地”

6.“和”改为“等”

7.“虽然”改为“即使” “但是”改为“也”

8.“和”后加“戴着”

9.“进步”改为“减少”

10.去掉“许许多多”或“数不清”

11.去掉“的病”

12.去掉“在”

13.“,”后加“我”

14.去掉“大部分”

15.去掉“稀稀疏疏”或“星星点点”

16.去掉“聚精会神地”或“专心地”

17.去掉“不正确的”

18.“我们的双手弄脏了泥土”改为“泥土弄脏了我们的双手”

19.“我”改为“我们”

20.去掉“左右”

21.去掉“几乎”

22.“树木”改为“植物”

23.去掉“、足球”

24.去掉“和食品”

25.“和”后加“穿着”

26.去掉“上午”

27.“深刻”改为“深厚”

28.“数量”改为“质量”

29.去掉“的活动”

30.去掉“和妇女”

31.“才被人发现珊瑚”改为“珊瑚才被人发现”

32.“八国”改为“英法”

33.“这”后加“两”

34.去掉“的石油输出量”

35.“形象”改为“性格”

36.“和 ”改为“,改进了学习”

37.“炯炯有神”改为“聚精会神”

38.去掉“和青蛙”

39.“诞辰”改为“生日”

6.小升初语文如何复习备考? 篇六

1、分模块巩固与加强。语文的知识点相对琐碎,同学们难免有无从着手的感觉,因此,将语文知识点划分为基础(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阅读(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寓言、童话、科普文、古诗文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几大模块来逐一攻破是很有必要的。

2、发现规律,挖掘方法,举一反三。具体到每类知识点的学习,又都是有一定的规律或方法可循的,只要同学们善于发现、总结,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以古诗文阅读为例来说,品味诗中所流露的情感是同学们遇到比较多的一类题,仔细总结不难发现,诗人往往会寓情于景,因此同学们在回答此类题时注意剖析诗中所写之景,便很容易把握诗人在诗中所流露的情感了。

3、勤阅读、广积累。上述的两种方法都是很容易学习和掌握的,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但阅读、积累也不可忽略的,否则我们的作文永远无新意和深意可言。读书除读《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上的必读书目外,也可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一方面积累好词、好句、好的写作素材,一方面也学习优秀作品在表情达意、阐释道理方面的技巧。

7.初中语文阅读方法的指导 篇七

关键词:课前预习法,模型读书法,比较法,方法迁移法,习惯法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的现状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文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当前全国各地的初中语文教学和考试都在针对阅读教学进行改革, 阅读实际上已经成为初中语文的半壁江山, 但实际存在的情况如下。

1.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落后。阅读教学着眼于“教”的状况太多, 学生阅读的太少, 因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积淀太浅, 缺乏语文功底。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 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所占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那样, “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 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其实我们都知道, 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 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更有甚者, 有的教师不但不鼓励学生读书, 而且阻止学生阅读课外书, 并美其名曰:为了学生的前途。

2.肢解教材式:因受信息及条件的限制, 很多中老年老师以教材为中心, 教学的目的是“学这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是“解析这一篇文章的内容”, 教学的结论是“这一篇文章的中心”及“这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他们的课堂阅读教学不是引领学生自己去阅读, 去感悟, 去整体把握, 而是用一大堆字词句篇章的枯燥、烦琐的分析来僵死学生的灵性, 使他们背了一大堆标签式的“知识”, 自己仍然不会读。

3.考点练习式:现在的中学较多地运用这种教学。他们将所要教学的课文, 按照考试阅读模式训练学生:要求学生熟记难写的字词, 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 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至于原文的情、意、道则完全不涉及, 想像、联想也因不考而属多余。更有甚者, 将课文编成考题, 指导学生不读全文, 只对应地找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半猜半蒙, 完全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富有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这种练习无休无止, 机械乏味, 而且常常错误百出。用这种常常错误百出的练习方式训练学生, 扼杀了学生的思考, 无异于马戏团驯兽师的训练方式, 绝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无怪乎出现:开学时学生最爱看的书是语文书, 可是最讨厌上的课是语文课。

4.写作目的式:许多语文教师认为: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写作。他们的课堂阅读教学要么离开思维内核, 排除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孤立地去品味语言, 以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要么进行浅表的读写结合, 仓促地、浮光掠影地将“读”带过, “立竿见影”地让学生在课堂上也仿写一篇。笔者将以自己亲历的教学生涯以及对当前初中生阅读学习的观察和研究, 提出以下一些相应的阅读指导方法。

二.几种语文阅读的指导方法

1.课前预习方法指导

预习是课前的准备性学习, 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尝试活动。它不仅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而且在培养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指导学生预习, 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泛读课文。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讲求实效, 避免走过场, 要通过对课文的泛读, 能把握课文的大意。要能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 把握不同的内容;其次, 要指导学生在泛读课文的基础上圈出生词、生字, 要让学生自己翻查字典、辞典, 寻求解答。对于某些一字多音、一词多义的字、词, 要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寻求在本篇课文中的读音和特定含义;再次, 要给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题, 以利增强和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比如预习《海燕》, 可让学生思考:海燕象征什么?海鸥企鹅象征什么?暴风雨又象征什么?

2.模型读书法指导

此法与人们倡导的“推读法”、“未读先思法”极为相似, 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非常有效。此法要求读书先设想一下, 该“书”将说些什么?为什么说?怎么说?然后带着这个预构的模型, 在“书”的内容中验证, 然后据此修正或重构, 主动地向“书”靠近。“假设———验证———结论”的模型读书法是一条发现之路, 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之路。古今中外善于读书的人, 实际上都会用到模型读书法。如讲授老舍的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之前, 先问:“烈日下的马路是什么样的?下暴雨时又是什么样的?”接着又问:“此时此境之下, 一个车夫拉车是什么滋味?他为什么要在这恶劣的天气下拉车?”这一问, 促使学生思考总结出了小说主题。此时, 再让同学们打开书, 看课文描写烈日、暴雨和祥子痛苦拉车的情景。前后一参照,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使学生学会了一种好的读书方法。

3.比较法指导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叶老说:“阅读方法最要紧的是多比较、多归纳。”比较在教师的教法中离不开它, 在学生的学法中也离不开它。因为它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大知识领域, 有助于培养阅读和分析能力, 还能加深记忆, 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新东西, 确实是学生学习的好方法。比较有纵比、横比、类比、正比、反比, 我认为中学生开始学习语文时, 首先要学会“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比较法。如教古诗时, 就把《木兰诗》和《石壕吏》摆在一起同步教学, 教学时向学生提出:“木兰为什么替父从军?”同时引出《石壕吏》的“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来作比。这一比, 学生顿悟:二诗虽出自不同时代的不同作者,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一个是女儿孝顺父亲去从军作战, 一个是老妪为了保全老翁愿随军烧饭, 却都表现了我国古代年妇女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他人的高贵品质。针对同一问题, 接着发问:二人同是从军, “木兰”与“老妪”各充当了什么角色?为什么?同学们各抒己见。我最后归纳, 木兰女扮男妆是出于当时不招女兵的情况, 表现出我国古代年轻妇女的强干;老妪“角色”, 是而对吏吼出于无奈, 表现出我国古代妇女的朴实。这样的对比, 锻炼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加深了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掌握比较的方法, 可谓一比多得。

4.方法迁移法指导

所谓方法迁移, 就是引导学生把过去掌握的方法和技能应用到新的学习过程中去。鉴于同类或相似的数学内容便于迁移, 所以“迁移指导法”主要用于单元教学之中。我将单元教学过程分化为“教”、“学”、“结”、“联”四步, “教”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 从教方法、教规律,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入手, 为学生自读课打下基础。“学”主要是学生运用教师授给的方法指导自己自学, 实现自我学习的横向迁移。“结”是学生基本通晓单元课文内容之后, 根据各篇课文的内在特点, 列表比较, 找出规律。“联”是引导学生向纵向迁移, 即把学到的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 方法是开讨论会 (练口) 、布置作文 (练脑) 。教小说《孔乙己》、《范进中举》时, 只示范教《孔乙己》, 《范进中举》由学生自读, 运用老师教给的学习方法横向迁移。在学生熟知二篇课文的情节、环境、人物三要素后, 要求学生从思想内容、结构布局、语言运用、人物个性四方面列表对比, 找出共性的东西来。有的同学通过对比后认为, 没考上秀才的孔乙己落魄潦倒, 考取举人的范进失常成疯, 说明当时科举制度毒害了不少人。对学生的这种见解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后, 再引导学生向纵向迁移, 即向生活实际迁移。步骤是提出讨论题:“从孔乙己、范进的悲剧看今天应试教育的危害性”, 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再布置作文题:“孔乙己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几次这样的训练, 学生逐步习惯掌握了这样的方法。记忆是一种思维功能, 充分发挥这种功能的效用, 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知识的积累与储存是靠记忆来实现的。记忆方法多种多样, 有系统记忆法、形象记忆法、反复记忆法、比较记忆法, 色彩记忆法、实践记忆法等等。就拿指导学生用“色彩记忆法”为例, 在教学过程中, 对重点的词语、句子、修辞方法、说明方法及描写、议论、抒情等精彩的段落, 要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上不同的记号, 划上重点符号。五彩缤纷的色彩能刺激神经,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5.培养习惯指导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新课程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于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多方面养成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如, 培养“背诵摘抄”的习惯, 就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背诵一首古诗或课文中二至三个片断, 要求学生备一摘抄本, 每周至少抄满一页名家名言、格言警句。再如, 培养“动手写作”的习惯, 就要求学生平时写好观察日记, 促使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 从观察中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8.小升初英语备考策略 篇八

关键词:小升初备考;听力;阅读;语法

小学步入中学是人生的一次转折。每年二至三月就进入了紧张的“小升初”备考阶段。同学们,如何保持学习优势,科学高效的备考呢?

小升初的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习盲目。很多学生一直在学,英语提高就是不快,也不知道怎样应对考试,所以得不了高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现在最头疼的是不会语法。语法项在短期内很难解决,不如把时间花在增加词汇量和复习重点句型上。这两年的小升初英语考试,更强调英语的实际运用和词汇在语境中的正确运用,逐渐弱化了对语法的考察。在增加词汇量的同时,还要增加英语阅读理解题型的练习,原因是英语阅读是考察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必考项之一,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阅读中提高语感,增加词汇量,考试时做题就会得心应手。写作方面要做到三勤:勤阅读,勤积累,勤动手,把平时阅读文章积累的句子运用到写作中,切忌用中文思维写句子。

现在,笔者就分别从听力,阅读,语法三方面来详细谈谈小升初英语复习及备考策略:

一、听力

英语语言能力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笔者认为听力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听的能力增强了,会带动其他几个技能一起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如下困难:不能耐心一次性听完一段话,必须听一句就停一下;很难将听到的内容和考试卷上的题目内容结合起来;听的过程中遇到了不熟悉的单词,就十分害怕。以上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是缺乏有系统的持之以恒的听力训练。说得直接些,就是同学们平时听得太少。那么究竟听力方面我们该如何来训练呢?笔者觉得听力练习应该从学校发的磁带出发。如果一开始就选择课外的材料,学生和家长都很难把握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而目前小学英语听力考试播放的录音语速和平时同学们听的课文磁带语速是很相近的。又由于听力录音的材料源自课文,从词汇方面来说就不会出现超出大纲的情况。当学校发的课文磁带你感觉听得烂熟以后,可以开始精听训练。刚开始要放一句停一句,先自己口头重复听到的句子,然后动笔写下听到的每个句子。等到你的句子听写完全正确没有任何错误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听段落了。先放一段录音,然后停下来,尝试口头复述听到的段落。反复几遍以后,再试着把听到的段落用自己的表达写下来。每天坚持15-20分钟,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听学校的磁带已经完全没有困难了。下一步是选择适合自己年级难度的,并且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小对话,小故事等英语磁带来训练。最后再辅以几套听力题目的训练,熟悉做题的方法。相信以此坚持,循序渐进,同学们的听力能力一定可以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阅读

提高阅读能力不仅是为小升初考试做准备,更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初中英语的学习而做准备。小升初考试中的阅读是通过有效阅读积极获取相关信息并解答相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将段落里的信息与题目内容结合来找到正确答案的过程。因此好的有效阅读是有目的的带着问题的阅读,而不是斟词酌句的阅读。阅读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每天坚持,建议同学们可以每天进行10-15分钟的阅读。此外,在读之前选择恰当适合的材料也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还是应该从课本着手。先把课本上的材料看懂,读熟。每一个课本上的阅读问题都对答如流了,再去寻找一些适当的课外读物,最好是选择可以分级阅读的读物。刚开始阅读时,可以选择性的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你就觉得自己愿意读下去,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成功阅读的开始。当然,为了面对考试,在阅读的时候还要辅助做一些习题。光读不练,对于做题的能力提高没有帮助。我认为,在小升初的冲刺阶段,每天至少要练习三到四篇阅读理解题。

三、语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法的学习不能光靠阅读语法书,记忆规则来完成,这样既枯燥又收效甚微。因为在小升初英语的考试中,从来就不会考试具体的语法概念,考题中更多体现的是运用。通过对具体的题目分析运用来考核你对每一项语法点是否掌握透彻。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把语法知识学好,用好,一定不能死记硬背语法书,最好的办法就是多阅读,从小培养良好的语感比学任何语法书籍都要更有效。当然,到了高年级,除了继续培养语感外,为了更好的应试,学习并明确相应的语法知识也是必要的,但方法一定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要先大量练习正确的固定短语搭配或句子构成,再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并总结规律,最后老师再明确所学语法点。在小升初备考阶段,对于语法考点,要做有针对性的练习,做到熟记于心,应对自如。

9.小升初语文作文方法指导与语文备考方法 篇九

在文章结尾时,也可以将前面正文所写的人物、事情、景象等内容,进行发展前途方面的设想,进行预测性展望,让读者产生遐想,增强信心,以达到延伸主题、扩展领域,牵引读者走向未来的目的。这种结尾,容易焕发小朋友们的阅读情趣和联想激情,很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这种结尾,可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如下三种:

一是通过梦境联想展望,开创另一片空间,把我们带入虚幻世界。例如《我爱“教师妈妈”》的`结尾:“我渐渐地沉入了梦乡,我梦见好多好多的学生手里捧着鲜花,向妈妈拥过来。妈妈在花丛中笑得那么甜,那么美。”这就是梦境想象,是那么美好,那么引人入胜。

二是通过假设联想展望,设置崭新的领域,以补充现实内容的不足。例如《懊悔》这篇习作,结尾是这样写的:“假如我是一位科学家,我一定要研制出一种新药,名叫‘懊悔’药,吃了以后,我们就不懊悔了,而且要让所有懊悔的人都拥有它。”这种假设式结尾,就大大拓展了文章的内容,联想新颖,展望有趣,令人神往。

三是通过直接想象联想展望,要调动我们的思维,大胆想象。例如《我爱那颗星》这篇习作,结尾写道:“望着天上的星星,我心驰神往,飞向了远方……”这个结尾,就是小作者的直接想象,把我们也带入了“远方”的未来。

10.关于小升初学习语文的方法的衔接 篇十

其次,多开展一下与语文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最后,在情感上通过多给学生一些成功感来连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关键,而良好的习惯则是语文学习的有力保障。要多多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为学生进入中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总体上来说,语文的学习习惯就是听、说、读、写的习惯。

(一)、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养成的同时,注意学生在课堂上专注听讲,不但听,还要思考和记忆,注意记重难点。除此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多发言,发言时注意表达清楚流畅,并懂得讲礼貌。

(二)、培养学生对文素质疑的习惯,也就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三)、让学生养成自评作业的习惯。要从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行批改,及时改错,从而及时地反馈出学习的效果。

(四)、在谈到复习习惯时,应养成学完后应及时复习,再做作业的方法。

(五)、读的习惯,不但仅是读课本上的课文,老师还应提出读书的要求,例如每周读哪些书,边读边思考,养成制作读书卡的习惯,培养学生圈、点、评的习惯。

(六)、查工具书的习惯。

(七)、引导学生养成善观察、多练笔的习惯。学生应调动多种感官搜集资料,积累资料,筛选资料。

(八)、书写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平时要让学生多多练字,注意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在作文评比中,书写尤为重要,书写潦草得不到高分。

二、课外积累的注意事项。积累应注意的以下几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以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需熟练背诵;

2、成语积累需附上意思来背,而不该死记硬背;

3、名句积累注意应是重要的,但要注意是常用的。考试不会考生僻的积累;

4、除了知识的积累外,还要重视写作技巧、答题技巧等技巧性的积累;

三、阅读方面需要重视的内容。

良好的阅读,首先应建立在有感情、流利的朗读基础之上,读的速度能连结在每分钟三百字摆布;其次是要注意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讲到理解含义时,要注意两种方法:第一,结合上下文、中心、人物的性格等来理解;第二,不但要理解词语的外貌意思,还要理解到词语深层次的含义。

阅读,要教会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的表达方法,即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知道差别的文体需要掌握的要点纷歧样:

1、说明文:要了解说明的方法、写作挨次、语言特点。

2、叙事作品:(例如小说、散文)概括主要内容,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情感。

3、诗歌:驾驭其中蕴含的景、情、意。

四、对小学结业生写作的要求。

1、观念:写作,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内心的情感流露;

2、习惯:善于观察、标点使用正确;

在这样的观念

与习惯之下,强调作文要想象具体、叙事完整生动。

语文学习的根本点在于大量的阅读,因而十分强调多记读书条记。通过记读书条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记读书条记加强概括能力的培养,通过记读书条记完成词语积累和赏析,从而在阅读的启示与质疑中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11.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方法 篇十一

一、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现状

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写作课的内容局限于静态教学,只是停于作文题目的分析,作文要求的讲解以及优秀作文的赏析。而写作指导也只停于那些作文水平中上的学生身上。例如提到“第一次……”大部分学生的思路都会是第一次学骑自行车,从摔倒流泪到想通坚强最终学会,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受优秀作文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限制。

二、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途径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的写作时,先为学生播放光未然的《黄河颂》,因为学生刚刚学过这篇课文,现在以歌曲的形式呈现,学生不仅在熟知的歌词中感受了音乐美,也很自然地再次体会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黄河的视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辅以写作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尤其是了解今天的黄河遭到污染的严重情况,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对母亲河——黄河倾诉的冲动。写作时可以以倡议书的形式来写,也可以用童话、寓言、书信、诗歌甚至是戏剧的形式来表达。最后,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有的学生善于抒情,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滔滔的黄河情结;有的学生善于思考,就以“一滴黄河水的诉说”这种特殊方式,来警醒世人对黄河的保护;有的学生善于想象,就以“我心中的黄河”这题,写满了对黄河的憧憬。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触动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试想,我们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不为学生创设情景,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大海的山村孩子来说,那是无从写起的。

2.对学生进行鼓励政策,为其提供平台。在写作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的情景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朗读固定几个学生的作文,读完之后开始分析这篇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坐在下面的其他学生流露出羡慕的眼光,悄悄地将自己的作文本藏进课桌里。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也就是说,通过学生的习作,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洞察学生的思想,甚至是学生的困惑。因此,在作文批阅过程中,不仅要合理评价,更要针对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或困惑,给予更多的鼓励,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北京市某小学提出“每日一文”的政策,意思就是每天请一名不同的学生在讲台上读出前一天自己写的作文,请学生和教师共同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这个政策一经执行,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刚开始读的学生还有些羞涩和胆怯,听到了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赞叹之后,开始慢慢地自信起来。半个学期下来,整个班的写作成绩提高了一个大的幅度,学生们最期待的时间也成了“每日一文”的时间。由此可见,对学生的鼓励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担当多么重要的一个角色,给予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不仅能够增强其自信心,也能从别人的意见中获得能量,以备以后更好的努力和发挥。

3.加强课外实践时间。作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有从生活中真正经历过,才能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学生的写作灵感是最重要的,而灵感最大程度地来源于生活经历中的某一个瞬间。学生害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向课外,学会观察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学会接触课外生活,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学会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走出教室课堂,走进自然课堂也是重要方法之一。

越来越多的学生害怕写作文,其原因既在于自身,又不在于自身。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引导角色,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并肯定其写作意义,并且带领孩子去感受作文中发生的一切,才能使学生们激发起对写作的热情,为以后的初高中写作打下扎实基础。

12.指导学生语文阅读的四个方法 篇十二

一、给学生提供阅读的背景, 创设积极的意境

虽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 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 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锻炼学生们阅读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 而究竟是哪一种方法适合, 则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们的不断磨合以及探索才能够找到最为恰当的一种。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比尾巴》一课中, 学生们对很多的小动物很感兴趣, 针对这一点, 我首先向学生提问:“你认为应该怎么读他们的话呢?”学生们纷纷发言, 而且意见各不相同, 各有特色。我在对他们进行肯定的同时, 进一步指导, 让学生加上动作, 学生一直沉浸在欢声笑语当中。同时, 我还注意采取师生共同朗读、小组比赛读、男女对读等方式, 随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阅读水平。我在讲课文时, 则按照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去教课, 对于课文的讲解, 我只是充当一个领路者, 而通往知识的路上, 学生们则自由发挥, 主动思考, 积极探讨, 变被动为主动, 在读中求学。

二、指导阅读要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他们关心的是文章的趣味性, 或是否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不是语文知识是否需要理解和掌握。因此, 教师要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在学生接受范围之内的, 提出的问题过深过浅都不利于学生们接受。过深, 学生们难于理解, 打击学习积极性;过浅, 学生不够重视, 易于浮躁。因而, 提问的问题要有水平。对于学生们要学习的讲读课文, 则只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重点、难点即可, 让学生自己多读、多思考, 让其自己读出感情, 读出内涵。而对于阅读课文, 则是全权放手, 教师只适当指导。这样, 获得成功喜悦的学生就有了阅读的兴趣, 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

三、设计好导语, 精讲多读

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学会结合课文主要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 给学生学习课文做出合适的指引, 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利于学生对于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 有不弄清楚誓不罢休之势。而我也正是利用学生们的这种求知欲, 抓住其对于知识的极大求知欲望, 精心安排课文内容, 细心设计课文导语, 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于学习知识的渴望。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点拨迷津要点在关键处, 拨在疑难处, 应当怎么读, 不应当怎样读等, 让学生既有情感的认识, 又有情理的指导, 理解地朗读课文。对于课本中的阅读课文, 我则全部放手,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他们自己阅读, 自己发现问题, 并自己解决。我只当导演, 不当演员, 只传授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 要让学生知道各种标点符号所表示的不同时间的停顿, 知道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说话的意图、感情作适当的强调的停顿。语音、语气声调、速度、节奏都要根据课文内涵、感情色彩有和语言结构做恰当的明确的指点。学生最反对无休的唠叨, 因而我在上每篇课文前, 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 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 并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

四、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发现问题等于成功的一半。鼓励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挥, 开展合作、交流、讨论, 这种一切以学习者为中心,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讨论的作用, 让学生们在自己的讨论中吸取、掌握应该学到的知识。而教师则是这个讨论的引导者, 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所提问的问题必须要“三思”, 尽力做到课堂气氛活跃的效果。并且在学生们的讨论中还应该允许合理的错误问题的产生。课堂上允许学生犯“合理的错误”, 对学生容易读错、读偏的字、词、句教师要指引到位,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有理解、有感情、正确地朗读好课文, 才能把学生引入文本之中, 体会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才能帮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字、句, 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指导小学语文阅读, 需要的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在这里面应该注意的不是教给学生去读什么, 而是要教给学生该怎样读, 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当遇到问题时让其先自由发挥, 自由讨论, 充分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尽最大限度挖掘其自身的潜能。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 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

13.小升初作文指导:点题的方法技巧 篇十三

②通过描写点题。如《我的爸爸》一文的开头:“我的爸爸今年36岁,中等身材,乌黑的头发,一双明亮的眼睛衬着白皙的皮肤,显得十分慈爱、可亲。”这里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点明题意。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点题。当然,也可以通过描写环境、景物含蓄点题,或通过侧面描写间接点明题意。

③通过抒情点题。如《我爱我的老师》的结尾:“刘老师啊,我的好老师!您不但教我知识,还时时刻刻以自己的言行教我如何做人,教我如何关心他人。我从心底里喊一声:”刘老师,我爱您!“作者直抒情怀,点明题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④通过议论点题。如《记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的结尾:”‘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是啊,人间自有真情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不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了吗?“这段议论,既点明题旨,也使文章增添了光彩。

(4)从修辞的角度上,还可以考虑以下点题的方法:

①运用”反复“点题。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在开头、中间和结尾都写了”别了,我爱的中国!“这样”反复“点题,不仅表达了作者离别祖国的痛苦之情,还使文章完整如一,增强了抒情效果和感染力。

②运用”引用“点题。如《桂林山水》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引用名句点题,言简意赅,既赞美了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又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思想感情。

除”反复“、”引用“之外,还可以考虑运用比喻、拟人、一设问、反问、夸张、双关等修辞方法来点题。

14.小升初语文作文方法指导与语文备考方法 篇十四

第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诗歌的形象

(1)、诗歌的.形象表现为对意象、意境、象征和隐喻等的解读。

(2)、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3)、意象:诗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构建形象的主要因素。

(4)、意境: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完美融合的产物。

2、诗歌的语言

(1)、语音上:音乐之美。

(2)、语义上:精炼、形象、情意之美。

(3)、语法上:语序颠倒,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等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

(4)、语言风格和意义性:清新自然、明白晓畅、深沉委婉、热情奔放、直朴清纯、典雅文丽、轻灵飘逸;表层义、深层义(语境义、特殊义)

3、诗歌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1)、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欲扬先抑、照应、象征、衬托、比兴、联想和想象。

(2)、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修辞方法及典故。

(3)、直接抒情: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

(4)、间接抒情: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即事感怀。

第二、分析法

1、形象分析法

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熔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故应注意诗中选取的事物。

2、语言分析法

重点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间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意象: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

感情语言:独、飘渺、恨、寂寞、冷

象征语言:拣尽寒枝不肯栖

意境:孤独、凄凉但又有坚定的信念。

3、表现手法分析法

修辞、衬托、情景关系、对仗等。

4、意境分析法

15.小升初语文作文方法指导与语文备考方法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61-01

由于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推进,作文已经成为小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语文水平与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体现。三年级是小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也是锻炼作文能力的开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作文,认识到作文对于语文的重要性。并将作文最基本的写作题材与模式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也能够为学生写作的能力培养作良好铺垫。

一、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步作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写作的认识不足,并没有把握写作的重要性,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也没有明确的写作态度,这些都是起步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三年级的小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作文,从词句、段落转变为作文需要一定的过渡,很多小学生会难以适应,写作时也就缺乏积极性。

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加强改善教学模式,在学习三年级语文起步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接受能力,把握基本的写作技巧,通常会比较急躁,过于追求成果。教师想要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对学生的期望总是过高,而学生们的接受能力不足,很难适应写作,这就使写作水平受到影响,很难得到提升,导致师生的教学与学习都不顺利。

二、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步作文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加强对学生们的引导,让学生们对起步写作产生兴趣,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的重点教学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潜力,为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三年级起步作文要加强培养学生们的写作爱好,使学生们产生运用文字表达的兴趣,通过文字记录美好的生活,并能够有效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对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作出有效地描写。

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运用,培养学生们的写作潜力,及时地发现学生们在写作中出现的逻辑错误,改正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们能够有效地掌握基本的书面文字表达,避免基本逻辑出现错误的情况。在小学语文作文的起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忽略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培养,要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练习写作,记录生活中出现的素材,并养成记日记、记笔记的好习惯,让学生们在写作中能够运用到自己平时的积累,从而有效地提升写作质量与写作能力。

三、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步作文的教学方法

小学的教学需要轻松地进行,小学时期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听与说的能力,而小学语文学科的设定就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明确的规定了要让小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自己对身边事物的感悟。由于受到文字的限制,很多小学生对作文往往是能够用语言形容,却很难用文字来表述,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发挥出口语的优势,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结构,帮助学生们加强文字的表达能力。在引导学生们的写作时,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从而加强孩子们的写作兴趣。

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步作文不应对学生们要求过高,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会觉得没有素材可以利用,对写作产生很强的畏惧心理,这种情况在限制了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同时,还使学生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中,要保持孩子的童真,对学生们的要求不能太过严厉,需要通过鼓励要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充分的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即可。在语文作文起步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教会学生们如何有效的写作。

在起步作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善于观察和思考,观察是学生们练习写作的重要途径,三年级的作文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若学生们没有观察事物的能力,就会影响到具体的写作,使写作时缺乏素材,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学生们主要依靠观察来了解身边的事物,观察也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通过细致地观察之后,学生们才会对身边的事物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加深印象运用到写作中去,使写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因此,小学生写作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细致地观察来提高写作水平。

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写作也需要培养想象力,提高作文质量离不开想象力的作用。在学习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们的写作兴趣的同时,还有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引发学生们对生活中事物的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出孩子的天性。对于三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教师可以营造出想象的氛围,加强情景的设置,通过想象力的提高来加强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以想象力作为基础的写作才能更好地提高写作质量。小学生的写作训练还需要加强日常积累,通过平时的语言积累逐步掌握写作技巧,从最基本的字词掌握,还包括平时记日记等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引导。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这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平时的积累,从日常中积累知识,为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做好准备。

总结:

针对小学语文三年级起到作文的指导研究,根据本文的探究来看,教师应该加强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基础知识与总体语文水平,耐心、细心地教导学生们学习写作。本文针对小学生的思想规律,研究了通过引导学生们加强思考、丰富想象力等方法来提高写作能力,从而增强写作质量与写作水平,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 婷.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 刘建芳.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J]. 新课程导学,2016,22:14.

16.小升初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篇十六

一、多分析事物,注意积累表示事物动态的词语。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时时刻刻都在运动和变化。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的动态写出来呢?一是在观察周围事物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事物处于动态时的特征;二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能准确描绘事物动态的动词。同学们学过的《小英雄雨来》一课中有一句写雨来游水的话:“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这句话,抓住雨来游水时动作的特点,用“抖”、“抹”、“吹”、“望”、“笑”等五个准确的动词,写出了雨来出水时的五个连续动作,把雨来天真、活泼、顽皮的性格描绘得栩栩如生。可见,我们要把事物的动态写得形象逼真,除了观察、分析事物的动态特征外,还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描写动态的词语。

二、多听听音响,注意积累摹拟声音的`词语。

怎样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呢?除了抓住事物的形象特征进行具体的描绘外,还要注意倾听它们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把声音用文字描写出来,让人有“如闻其声”的感觉。因此,我们平时除要“眼观四面”外,还要注意“耳听八方”,倾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听它们的音色、音量有什么区别,听它们抑扬顿挫的变化规律,听这些声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把听到的声音记下来,用象声的词语(也就是象声词)描绘出来。这样,文章就会真的有声有色了。

三、多读多记忆,注意积累寓意深刻的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海洋里的珍珠。它寓意深刻、内容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起来言简意明。如果我们能掌握大量的成语,对我们说话、作文都是很有好处的。

成语之多,浩如烟海,仅一本《汉语成语大词典》就收有17000个。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里也用了不少的成语。如十二册老舍写的《风》这篇课文中就用了如下八个成语:七零八散、四面八方、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惊涛骇浪、鬼哭神号、横行无忌、鸡毛蒜皮。

成语这么多,怎样记忆和积累呢?

17.语文阅读方法指导 篇十七

一、落脚点法

落脚点法,即找到答题的切入点,这好比先找到一个落脚之处,然后再进行阅读。如果不先找落脚点,在答题中必然会出现盲目瞎蒙现象,就好像一团乱麻,想理清就必然先找到一个线头,再逐一理顺,否则也只能落得个“剪不断,理还乱”的结局。其实,阅读题的落脚点很好找,一般都是此句(段)所涉及的对象。例如,《社戏》中分析“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的“回望”一词,可以采用“落脚点”法,“回望”的是“我”,则答题点为“我”,答案即为表现“我”依依不舍的心情。

二、发散法

在分析人物时常用到发散法。人是复杂的,不是一个词就能概括的,那么,为什么不运用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分析人物呢?例如,《伟大的悲剧》中,“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解决此问题可运用发散法,回答为“诚信、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的爱……”

三、中心法

学生在阅读散文时,时常出现不明所以的状况,怎么办呢?我教给学生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甭管问题是什么,先把握文章中心,对于实在弄不清楚的问题就往中心上靠拢。文章是围绕中心组材的,那么出题者也必然围绕中心提出问题。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为什么写美女蛇的故事?在答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后,可联系本文的中心内容(百草园生活),从而答出“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四、由点到面法

我们在写有关同学、班级的文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写,只能选择一两个同学、一两件事。同样道理,阅读理解中分析一人或一事时,也应以这一人一事为点,以一类人一类事为面,做到点面结合。在阅读理解时,可以指导学生在找到答题落脚点的基础上用由点到面法进行分析。例如,《故乡》中我对闰土的感情如何?由点到面分析,“点”指闰土,我对闰土怀有深厚感情;“面”指以闰土为代表的劳动人民,表现了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爱。

五、由浅入深法

有人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让学生想到什么说什么,我认为不然。人的思维是连接的,是有顺序的,所以就有了“思路”一词,“路”当然得顺次走下去,怎么可能东一头西一头。在阅读理解时也是一样的,按照由淺入深的思路分析,才能更全面地考虑问题,这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例如,《爱莲说》中对“出淤泥而不染”的分析,可以运用由浅入深法,浅层指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深层指君子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

六、前后因果法

许多学生在做完数学题后,都能感觉出自己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但多数学生在完成语文阅读理解题后,常常觉得云山雾罩,对自己的答题完全没有把握,只能听天由命地任评卷老师给分。这是因为数学题逻辑性强,一环套一环,哪一环错了,就套不到下一环,而语文阅读题,大家总以为各答案间没有关系链,于是随意地想一点写一点,殊不知碎片并不能组成完美的答案。其实,语文阅读题的答案就像一段不断向前延展的铁轨,各铁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勾连,哪一处的断裂都会影响全程,就犹如桥的塌陷使此岸与彼岸不能成为一个整体一样。我们如果把某一阅读题答案分解开来,即把其分为几层,就会发现各层之间有着合乎逻辑的关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因果联系,如前一点答出的是“因为……”的问题,那么后一点就应答出“所以……”的问题。运用前后因果法不仅能使我们的答案无懈可击,也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加严实,考虑问题更加周到,答案更加圆满。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运用前因后果法分析菲利普夫妇形象,前因为菲利浦夫妇虚伪、势利、用金钱衡量亲情,后果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七、涉及对象法

有的学生在答题时不知从哪几个角度回答,此时可运用涉及对象法,即文句涉及了哪些对象,就从哪几个角度答题。例如,《藤野先生》中记叙了关于藤野先生的四件事,作用是什么?用涉及对象法分析即为:涉及对象为藤野先生和作者,从藤野先生角度答为“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从作者角度答为“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八、同义互换法

在分析句子含义这类考查语句理解的阅读题时,可使用同义词互换法,即先将所理解的句子分析为各个短语,再将各短语用相应语句替代,然后组织语句,用另一语句将意思解释出来。例如,在《豆角鼓》一文中,理解“经过风雨将记忆炽烤得蓬松而馨香”一句时,可先将句子分解为短语“经过风雨”,同义词互换为“经过时间的流逝和人生洗礼”,“记忆”即指友情,“炽烤得蓬松而馨香”即指珍贵、可贵。整句话的含义为“友情历经岁月和人生的洗礼,愈发珍贵”。

我相信,当学生运用这些阅读方法,品尝到成功的欢悦后,就会在语文学习中占据主动,就会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出更多更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并在学习中不断收获进步。那是一种怎样的不可抑制的发展,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并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转变来迎接这一美好前景。

上一篇:比武小学作文下一篇:跨越110千伏线路方案